24
1 行行行 行行行行行行行 選選選 選選 選選選 選選 行行 行行 選選 選選 選選選選 選選 選選選選 選選選選 行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政法 題型分析

  • Upload
    thiery

  • View
    4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行政法 題型分析. 混合題型. 建立基礎. 命 題 類 型. 申論題型. 快速破題. 選擇題型. 終極 目標. 主講人:劉老師. 選擇題:滿分 申論題:高分. 學習行政法之投資效益. 有助公職考試上榜 行政法為多數考生準備公職考試的罩門,行政法獲得高分,將大大提高金榜題名的機會 30 年公務員生涯,只有行政法陪伴您辦理業務 維護自己或親友權益 對於機關所為決定有所不服,即有能力引經據典進行救濟,不再徬徨無助或斥資委請律師. 退休. 行 政 法. 考選部網站公布之命題大綱. 行政法選擇題型歷屆試題分析.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1

行政法行政法題型分析

選擇題:滿分申論題:高分

終極目標

選擇題型

申論題型正課

申論題型題庫演練

瞭解爭點

建立基礎

快速破題

混合題型

申論題型

選擇題型

命題類型

Page 2: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2

學習行政法之投資效益學習行政法之投資效益

• 有助公職考試上榜 行政法為多數考生準備公職考

試的罩門,行政法獲得高分,將大大提高金榜題名的機會

• 30年公務員生涯,只有行政法陪伴您辦理業務

• 維護自己或親友權益 對於機關所為決定有所不服,

即有能力引經據典進行救濟,不再徬徨無助或斥資委請律師

簡任

薦任

委任

退休

行政法

Page 3: 行政法 題型分析

33

考選部網站公布之命題大綱考選部網站公布之命題大綱行 政 法 行政法概要

一、行政法之基本概念及原則• 行政法之法源 行政法之法律原則• 依法行政與裁量 公權力行政與私經濟行政• 行政法上之法律關係

一、行政法之基本概念及原則• 行政法之法源 行政法之法律原則• 依法行政與裁量 公權力行政與私經濟行政

二、行政組織法• 行政組織之態樣 行政機關之管轄• 地方制度及其法制 公務員概念之確定• 公務員之法律關係 公務員之保障與救濟• 公務員之責任

二、行政組織法• 行政組織之態樣 • 行政機關之管轄• 公務員法之基本概念(服務法、考績法、懲

戒法、保障法)

三、行政作用法• 行政命令 行政處分• 行政契約 行政事實行為• 政府資訊公開 行政罰• 行政執行 行政程序

三、行政作用法• 行政命令 行政處分• 行政契約 行政事實行為• 行政罰法 行政執行法 • 行政程序

四、行政救濟• 訴願 行政訴訟• 國家賠償與損失補償

四、行政救濟• 訴願法 行政訴訟法概要• 國家賠償法與損失補償

Page 4: 行政法 題型分析

44

行政法選擇題型歷屆試題分析行政法選擇題型歷屆試題分析 理論題理論題該試題出自某位教授之教科書中該試題出自某位教授之教科書中有關學理之部分有關學理之部分例如「有人報案住屋失火,消防隊不可例如「有人報案住屋失火,消防隊不可決定不出動救火。此即下列何者?決定不出動救火。此即下列何者? (A)(A)裁量限縮至零 裁量限縮至零 (B)(B) 信賴保護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C)(C)裁量怠惰 裁量怠惰  (D)(D) 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 」

條文題條文題該試題出自行政法相關之法律條該試題出自行政法相關之法律條文文 例如「依據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公法上例如「依據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公法上之請求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因幾之請求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因幾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A)(A) 一年 一年 (B)(B) 三年 三年 (C)(C) 五年 五年 (D)(D) 十五年。 」十五年。 」

實務題實務題該試題出自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或該試題出自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或行政法院判決例所主張之見解行政法院判決例所主張之見解 例如「依大法官會議之見解,公務員年例如「依大法官會議之見解,公務員年終考績不及格而受免職處分者,救濟程終考績不及格而受免職處分者,救濟程序之終審機關為何?序之終審機關為何? (A)(A) 銓敘部 銓敘部 (B)(B) 公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務員懲戒委員會 (C)(C) 主管長官 主管長官 (D)(D) 行行政法院。」 政法院。」

組合題組合題該試題四個選項中可能涉及多個該試題四個選項中可能涉及多個理論、條文或實務見解理論、條文或實務見解 例如「下列何種事項不得提起行政訴訟?例如「下列何種事項不得提起行政訴訟?(A)(A) 律師受懲戒處分 律師受懲戒處分  (B)(B) 會計師受懲戒會計師受懲戒處分 處分  (C)(C) 公務員受免職處分 公務員受免職處分  (D)(D) 公立公立學校學生遭退學處分學校學生遭退學處分

Page 5: 行政法 題型分析

55

行政法申論題型歷屆試題分析行政法申論題型歷屆試題分析

實例

綜合

學說實務

獨門暗器 制度

一般原則

一般學說

區別

條文定義

題型

近年命題趨勢

Page 6: 行政法 題型分析

66

行政法家教班行政法家教班 -- 分級學習分級學習

學習成果快:思考速度快狠:答題不猶豫準:答案要正確

依個人程度依題型需求

基礎概念班( 選擇題型 )

申論題型正課班

申論題型解題實戰班

Page 7: 行政法 題型分析

77

家教班上課特色家教班上課特色• 首創圖像式教學(範例) 搭配整合多本行政法教科書所精編的講義上課,圖文並茂,讓您過目

不忘• 首創題庫歸類 將考選部網站公告之行政法選擇題及申論題試題打散至講義各個章節

主題之下,讓您省去蒐集歷屆考題的成本• 提供完整解答 申論題題庫會提供思考方向及模擬解答,面對試題不會再不知所措,

提筆作答不會再不知所云• 隨堂測驗及回家作業 隨時瞭解學員學習狀況,適時給予個別協助• 售後服務 課程結束發給「感心卡」,日後研讀行政法有問題,憑卡可洽詢老師

解惑

Page 8: 行政法 題型分析

88

行政法之法源行政法之法源

國際法

法規命令

行政規則

地方自治法規

法律

憲法

成文法源 習慣法

一般原則

行政法院判例

大法官解釋

不成文法源

條約=法律行政協定?

違反行政自我拘束會間接對外發生效力,司法實務承認為法源

拘束全國各機關及人民

最高法院決議公懲會案例

Page 9: 行政法 題型分析

99

法位階審查與宣告失效法位階審查與宣告失效

非難權司法院大法官宣告違憲

審查權各適用法令之機關

審查上下位階法規範是否牴觸

法令違憲?

有牴觸憲法疑義 大審 5

條 1項1款 非難權

司法院大法官統一解釋

審查權立法審查 ( 中標 7 +立職 62)

司法審查

大審 7條 1項1款

命令違法?

Page 10: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010

命令違法之司法審查命令違法之司法審查司法機關

普通法院

行政法院

公懲會

司法院大法官

釋 38與憲法或法律

不相牴觸之有效規章

釋 137.216.407各機關所作

法規釋示

釋 216司法行政機關所發司法行政

命令

認定作成處分依據

之命令違憲→大法官

認定作成處分依據

之命令違法→拒絕適用

同行政法院

抽象法規審查

抑制性審查

•得為審判依

據•法官不受拘

Page 11: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111

法律優位原則法律優位原則• 消極之依法行政• 下位階法規範不可牴觸

上位階法規範• 行政行為不得牴觸憲法、

法律、條約、命令、習慣法、解釋例、判例及行政法一般原則等行政法之法源

• 行政行為應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之拘束(行程 4 )

憲法

法律

命令

行政行為

抽象法規範

牴觸無效

Page 12: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212

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原則• 行政行為之法律依據應保

留由國會來制定• 行政行為須否適用法律保

留原則—重要性理論或層級化保留(釋 443 )

• 給付行政:涉及公共利益之重大事項 →相對法律保留

• 特別權力關係:相對人憲法上基本權利仍有法律保留之適用

• 地方自治法規:無法律授權,各級自治團體不得干預人民之自由權利

憲法保留絕對

法律保留

相對法律保留(法律或授權明確之命令)

無須法律保留(執行法律之細節性 事項)

行政保留(憲增 3 條 3

項)

憲 8人身自由保障24小時→法院

Page 13: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313

一般法律原則一般法律原則

正當法律程序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

比例原則

平等原則

明確性原則

一般一般法律原則法律原則

Page 14: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414

特別權力關係—學理特別權力關係—學理當事人之不平等

義務之不確定性

自訂特別規則

懲戒罰

不得提起行政爭訟

涉及基本權利限制,應有法律之依據

基礎關係決定性質:行政處分須有法律之明文授權

管理關係管理措施 :行政規則較寬鬆之法律保留原則

演變

行政救濟

Ule二分法

Page 15: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515

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

考績獎金 福利互助金

退休金

公務員財產給付

釋 266 釋 312

改變身分或有重大影響

之懲戒處分

任用審查不合格或降低

原擬任官等

審定之級俸

免職

公務員身分保障

釋 243

釋 298

釋 323

釋 338

釋 491

停職於免職確定後執行

釋 187得提起

行政救濟

不得提起行政救濟

•記大過•職務命令•未改變身分 之考績結果

Page 16: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616

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

學生

退學或類此處分 記過

申誡

軍人役男

現役軍官聲請

續服現役未受允准

不服兵役體位之判定

不服免役、禁役緩徵、緩召之核定

校內申訴

訴願及行政訴訟

校內申訴

訴願及行政訴訟

複核

釋 382

釋 430 釋 459

公立學校=機關

私立學校與機關相當

Page 17: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717

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特別權力關係—實務之突破財政部

會計師懲戒委員會

會計師懲戒覆審委員會

會計師交付懲戒

懲戒決議=行政處分

覆審決議覆審決議相當訴願決定相當訴願決定釋 295

行政訴訟

高等法院律師懲戒委員會

最高法院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

釋 378

覆審決議=終審裁判

律師交付懲戒

Page 18: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818

行政法選擇題型題庫範例行政法選擇題型題庫範例7 以下關於平等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91 原四】• (A)絕對不允許差別待遇• (B)平等原則之判斷要素應包括制度目的、事物本質、差別形成 之合理性

• (C) 合乎比例原則之合理差別,並無違反平等原則  • (D) 合乎本質目的之合理差別,並無違反平等原則5 「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其實是我國憲法中那種法律原則之表現?【 91 原五】

• (A)誠實信用原則 (B)比例原則 (C)平等原則  (D)民主原則66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85號解釋,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之立法意旨與平等原則之關係:【 91警升】

• (A)平等原則得斟酌合理之區別對待 • (B)平等原則為絕對形式上平等 • (C)平等原則與福利資源之分配無關 • (D) 可因受益人之特定身分給予明顯之過度照顧

Page 19: 行政法 題型分析

1919

學說實務題解題範例學說實務題解題範例三、甲為乙國立大學的專任副教授,甲提出教授升等

案後,業經乙大學其所任職的系所,將甲的著作送請校外的該專業領域學者專家審查通過,並已通過該系與院的審查合格。但是,最後乙大學的校教評會以「無記名」且「不具理由」的投票方式,對甲做成未通過升等的決議。請問:甲在行政救濟中如何主張其救濟理由。( 40分)【 97執行員四】

【試題分析】: 作答時應引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62號解釋。【擬答】:

Page 20: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020

( 一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62號解釋認為「各大學校、院、系(所)教師評審委員會關於教師升等評審之權限,係屬法律在特定範圍內授予公權力之行使,其對教師升等通過與否之決定,與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對教師升等資格所為之最後審定,於教師之資格等身分上之權益有重大影響,均應為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上之行政處分。受評審之教師於依教師法或訴願法用盡行政救濟途徑後,仍有不服者,自得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以符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準此,乙國立大學對專任副教授甲做成未通過升等的決議,甲自得提起行政救濟,合先敘明。

( 二 )甲在行政救濟中如何主張其救濟理由: 1. 上開大法官解釋認為「教師升等資格評審程序既為維持學術研究與教學之品質所設,其決定之作成應基於客觀專業知識與學術成就之考量,此亦為憲法保障學術自由真諦之所在。故各大學校、院、系(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於專業評量之原則,應選任各該專業領域具有充分專業能力之學者專家先行審查,將其結果報請教師評審委員會評議。教師評審委員會除能提出具有專業學術依據之具體理由,動搖該專業審查之可信度與正確性,否則即應尊重其判斷。……評審過程中必要時應予申請人以書面或口頭辯明之機會;由非相關專業人員所組成之委員會除就名額、年資、教學成果等因素予以斟酌外,不應對申請人專業學術能力以多數決作成決定。受理此類事件之行政救濟機關及行政法院自得據以審查其是否遵守相關之程序,或其判斷、評量是否以錯誤之事實為基礎,是否有違一般事理之考量等違法或顯然不當之情事。」

2. 準此,甲的著作既經校外的該專業領域學者專家審查通過,並已通過該系與院的審查合格。但是,最後乙大學的校教評會卻以「無記名」且「不具理由」的投票方式,對甲做成未通過升等的決議,顯違反上開大法官解釋所揭示「評審過程中必要時應予申請人以書面或口頭辯明之機會;由非相關專業人員所組成之委員會除就名額、年資、教學成果等因素予以斟酌外,不應對申請人專業學術能力以多數決作成決定。」之意旨,甲得採為其行政救濟理由。

Page 21: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121

綜合題解題範例綜合題解題範例三、 A 駕駛汽車蛇行肇事,經主管機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43 條第 1項規定處二萬四千元之罰鍰,並依同條第 2項規定予以吊銷駕駛執照之處分,以及依同條第 5項規定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請問:【 96法警四】

(一 ) 吊銷駕駛執照處分與發給駕駛執照之處分間有何關聯?( 10分)

( 二 )在本題情形中,主管機關共作成了那些具有行政罰性質之行政處分?( 10分)

(三 ) 吊銷駕駛執照之處分書中,若出現以下瑕疵,其法律效果為何?

1.未表明不服行政處分之受理機關。( 10分) 2.無法從處分書中得知處分機關。( 10分)【試題分析】: 本題融合了合法授益處分與其廢止、行政罰之種類及行政處分瑕疵之法律效

果,分別要引述行政程序法及行政罰法相關規定作答。

Page 22: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222

( 一 )吊銷駕駛執照與發給駕駛執照間之關聯:發給駕駛執照之處分為授益處分(行政程序法稱為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係予相對人設定或確認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之行政處分,例如執照之發給、公務員之任命、獎學金之發給等。而吊銷駕駛執照處分係行政罰法第 2 條所規定裁罰性不利處分中之第 2款所稱「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亦即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1款規定「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有法規准許廢止之情形者,得由原處分機關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廢止。」行政程序法第 125 條規定合法行政處分經廢止後,自廢止時或自廢止機關所指定較後之日時起,失其效力。爰吊銷駕駛執照處分具有使原發給之駕駛執照失效之關係。

( 二 ) 主管機關共作成 3 個具有行政罰性質之行政處分: 1. 二萬四千元之罰鍰:行政罰法第 1 條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受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

之處罰時,適用本法。」爰罰鍰係行政罰之一種。 2.吊銷駕駛執照之處分:行政罰法第 2 條規定「本法所稱其他種類行政罰,指下列裁罰性之不利處

分:…二、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命令歇業、命令解散、撤銷或廢止許可或登記、吊銷證照、強制拆除或其他剝奪或消滅一定資格或權利之處分。」爰吊銷駕駛執照係其他種類行政罰之一種。

3.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行政罰法第 2 條規定「本法所稱其他種類行政罰,指下列裁罰性之不利處分:…四、警告性處分:警告、告誡、記點、記次、講習、輔導教育或其他相類似之處分。」爰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亦係其他種類行政罰之一種。

( 三 )吊銷駕駛執照之處分書中,若出現以下瑕疵,其法律效果: 1.未表明不服行政處分之受理機關:行政程序法第 99 條規定「對於行政處分聲明不服,因處分機

關未為告知或告知錯誤致向無管轄權之機關為之者,該機關應於十日內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前項情形,視為自始向有管轄權之機關聲明不服。」爰處分書中未表明不服行政處分之受理機關,該瑕疵並不影響當事人聲明不服之權利。

2. 無法從處分書中得知處分機關: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規定「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一、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爰無法從處分書中得知處分機關,該瑕疵係行政處分無效。同法第 110 條第 4項規定,無效之行政處分自始不生效力。

Page 23: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323

實例題解題範例實例題解題範例一、甲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低收入戶補助,經其核准,每月領取低收入戶補助 1萬元。領取滿 1年後,該管機關方發現甲提供偽造資料,並不符合社會救助法領取低收入戶補助之法定要件,乃溯及既往撤銷原先授益處分。請問該管機關得否直接作成行政處分命甲返還所領取之補助 12萬元?【 97書記官三】【試題分析】: 行政程序法第 118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

力。」同法第 127條第 1項規定:「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給付者,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至於如何請求返還,依「反面理論」,對以行政處分核定之給付,得以行政處分為返還之核定。

Page 24: 行政法 題型分析

2424

( 一 ) 題示甲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低收入戶補助,經其核准,每月領取低收入戶補助 1萬元,該核准之決定為「授益處分」。甲領取滿 1年後,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方發現甲提供偽造資料,並不符合社會救助法領取低收入戶補助之法定要件,依行政程序法第 118 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爰該管機關溯及既往撤銷原先授益處分,係於法有據。

( 二 )按行政程序法第 127 條第 1項規定:「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給付者,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效者,亦同。」換言之,如公法上給付係依據行政處分而作成,其依據基礎因自始無效或事後被撤銷,致喪失給付依據,作成給付決定之機關對相對人享有公法上返還請求權。至於返還請求權之行使,法律並無規定時,如係行政機關對人民請求返還其基於行政處分所為之給付,德國實務上係依所謂之「反面理論」,對以行政處分核定之給付,認為亦得以行政處分為返還之核定,無須另行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之訴。準此,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自得直接作成行政處分命甲返還所領取之補助 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