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近年来,台湾学者傅佩荣在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代表作《哲学与人生》、《国学的天空》一度洛阳纸贵。此外,傅佩荣在各高校和企业界的讲座也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关注。不过,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傅先生出版的书籍和讲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学领域,但他本人最早涉足的其实是西方哲学。傅的父母皆信仰基督教,所以西方文化对其影响颇深。之后,他又开始研习中国哲学。这样的教育背景,再加上数十年来的学术积淀,令傅先生已将东西方的哲学乃至文化融会贯通。因此他可以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国学与西方哲学。大家可以发现,傅老师在讲国学的时候往往会引用西方哲学家的故事,而在讲述西方哲学时也常常用国学的思想加以验证或比较。与此同时,傅先生还非常关注现实人生,在他看来,哲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信念是:哲学脱离人,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在他的著作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概念,而是切近生动的人生智慧。 2013年,傅先生又推出了一些新书,其中既有国学方面的,也有西方哲学的书籍。这些全新的作品能否让我们对哲学与人生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呢?在本期《书评客》中,就让我们对这些作品做一番浏览点评吧。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做中西文化的摆渡人

2014.03

Page 2: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卷首语

近年来,台湾学者傅佩荣在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代表作《哲学与人生》、

《国学的天空》一度洛阳纸贵。此外,傅佩荣在各高校和企业界的讲座也引起了

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关注。不过,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傅先生出版的书籍和讲课

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学领域,但他本人最早涉足的其实是西方哲学。傅的父母皆

信仰基督教,所以西方文化对其影响颇深。之后,他又开始研习中国哲学。

这样的教育背景,再加上数十年来的学术积淀,令傅先生已将东西方的哲学

乃至文化融会贯通。因此他可以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国学与西方哲学。

大家可以发现,傅老师在讲国学的时候往往会引用西方哲学家的故事,而在讲述

西方哲学时也常常用国学的思想加以验证或比较。

与此同时,傅先生还非常关注现实人生,在他看来,哲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信念是:哲学脱离人,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在他的著作中,

我们领悟到哲学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也不是

枯燥乏味的概念,而是切近生动的人生智慧。

2013 年,傅先生又推出了一些新书,其

中既有国学方面的,也有西方哲学的书籍。这些

全新的作品能否让我们对哲学与人生有更多的认

识和理解呢?在本期《书评客》中,就让我们对

这些作品做一番浏览点评吧。

陈继华2014 年 1 月

Page 3: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增刊 傅佩荣 2013 年作品纵览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1

目录 2

横评纵览 3

傅佩荣——中西文化的摆渡人 3

新国学系列 4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4

我们怎么知道朱熹错了 5

我们应如何面对传统经典 7

朱熹错了吗 10

孔子辞典 12

西方哲学经典系列 13

推开哲学的门 13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14

哪怕只是推开一条缝,也足以让我们领略人类思维的乐趣 16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第二卷) 18

细品人生,重塑心灵 19

柏拉图哲学 21

柏拉图的世界 22

荒谬之外——加缪思想研究 24

加谬思想的研究 25

西方哲学史话系列 27

主 编:风君策 划:黄晓玉、高玉梅文字编辑:陈继华美术编辑:果子林、风君合作机构:东方知行社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03334/联系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期《书评客》增刊与东方出版社合作策划,所载评论系“书评客”群体或东方出版社所征集。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并受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除东方出版社以外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Page 4: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横评纵览 纵横书海,任我评览,孰优孰劣,一较便知

傅佩荣——中西文化的摆渡人

傅佩荣: 1950 年生,祖籍上海。

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先后

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和美国

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

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

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讲

座教授。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曾是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

学天空》的嘉宾主持及山东卫视《新

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傅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

耶鲁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

而执教欧洲,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

学养,集四十余年潜心研学之心得,

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

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

文化之摆渡人。他治学态度严谨,

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

盛名。

之前出版的作品:《哲学与人生》、《易

经与人生》、《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

《傅佩荣译解论语》、《傅佩荣译

解孟子》、《傅佩荣译解老子》、《傅

佩荣译解庄子》、《傅佩荣译解易经》

等。

3 横评纵览

Page 5: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新国学系列

内容简介:

朱熹注解的《四书章句集注》是他的代表作之

一,这本书在元朝皇庆二年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教本。

自此以后六百多年,中国的读书人从启蒙开始,只

要是想学习儒家的,都必须先诵习本书。可以说,

朱注四书自元代之后就是我们学习儒家时“无法绕

过或视而不见的大山”。

然而朱注中有很多观点纯属个人的阐发,实则

偏离了原书的意旨。简单总括为一句话,就是朱注

四书的问题在于:表面是朱熹在注解四书,其实是

朱熹用四书来注解自己的思想。

傅佩荣教授在多年研习四书的过程中,发现缺

少一本对朱注作全面而深入评价的专书,所以陆续

写成一些短文,再集结为本书。希望经由本书的讨

论,使早已熟悉朱注的读书人可以继续慎思明辨,

以求领悟四书的义理。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4 横评纵览

Page 6: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评:

我们怎么知道朱熹错了

文 / 陈继华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早年出入佛道,后拜程颐的弟子

李侗为师,继承了二程的学说,再加以发挥,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和二程的

理论学说被后人合称为程朱理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用力最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

还在修改此书。而他的注解是也是四书的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在元

朝皇庆二年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教本,宋元以后的读书人学习四书都要参考他的注解。

然而,朱熹的注解毕竟只是一家之言,难免纰漏。此外,他也喜欢借四书来发

挥自己的理念,所以看他的注解往往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正如傅佩荣教授在书中所

言:“朱注四书的问题在于:表面是朱熹在注解四书,其实是朱熹用四书来注解自

己的思想。”

朱注四书影响如此之大,而其本身的问题又这样严重,难道以往的学者没有过

批驳么?事实是有的。自明清始,就陆续有思想家们对朱熹的注解提出质疑甚至反

对。可惜的是,始终缺乏全面、理性的体系化论述。

傅佩荣教授这本《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是他多年来研习四书的成果,也

是一本对朱注作全面而深入评价的专书。本书分为四部分,依序是针对《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的朱注所作的批评辩证。其中《论语》的内容最多,

着重指出孔孟的基本观点是“人性向善”。在探讨《孟子》部分时,作者分析了一

系列与人性有关的概念,最后也与朱注得出大不相同的结论。《大学》部分中,作

者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既与朱注有别,也与王阳明的诠释不同。到了《中庸》部分,

作者则像是撰写一份心得报告,因为前面三书确立了儒家的思想基调,至《中庸》

已有总结的意味。

书中每一个条目都引述了朱注的原文,同时将文中的字句结合当时的用法和四

5 横评纵览

Page 7: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文本中的含义进行了分析论证,也借鉴了其他古人的认识和解析,进而得出了可

靠的结论。一一读来,我们不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朱熹错在哪里,还可以明了他之

所以犯错的原因。这样条分缕析的结果是,朱注这座“无法绕过或视而不见的大山”

终于不再让我们困于歧路而迷途不返,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四书的真义所在。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每个时代对于同一文本也会有不同的

理解。比如朱注,就是掺入了太多宋朝学者的观点,对我们今日了解四书中的思想

造成了障碍,不可不认真辨明。对于这一点,傅教授这样说:我们对朱注求全责备,

实因其六百年以来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是所有念书人首先接触的注解。其影响

深入而广泛,甚至掩盖了原文的意思。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朱注的历史地位,但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以平常心看

待它的成绩和不足,这才是正确认识它的关键所在。

6 横评纵览

Page 8: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我们应如何面对传统经典

文 /fenglong88

《四书》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无疑是儒家思想的精要所在。然而,无论

从《论语》到《孟子》,还是再从《大学》到《中庸》,这些篇章所使用的文字都

与我们这个时代相隔久远,我们很难独自确定那些文字的具体含义——如果我们只

是想不求甚解地匆匆一览,那么也就无关紧要了。然而,我们如果想明白那些蕴藏

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我们就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以达到伽达默尔所说的“视界融合”

的效果不可。

几百年来,试图理解《四书》的人大多依靠的是朱熹的注本。换句话说,朱熹

的注具有一定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的基础是政令,而不是口碑。曹聚仁先生曾在《我

的读书经验》一文中谈到了他的父亲“平常读《四书》,只是用朱注”的同时颇受

困扰的情况。而且当年,只有十一二岁的曹先生在读了王阳明驳斥朱熹的相关文章

后,“已经不大信任朱老夫子了”。由此,可见对朱熹的注解的不认可,是早已有之的。

也就是说,朱熹注文价值的被高估了。

朱熹利用注解《四书》的行为构建自己的体系,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他所构

建的体系是否有价值,这一点其实和本书的内容无关。因为这本书并不是在评价朱

熹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而只关乎如何做到“理解”。

谈到理解《三字经》中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这说明

即便是儿童学书,也要进行一番仔细的训诂活动。正所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可见正确理解的重要性。傅佩荣先生正是本着还这些经典以本来面目的初衷,写下

的这本关于“朱注四书”的点评集。

那么这种纠正有没有价值呢?从我个人的观角度来看,傅先生的爬梳剔决,阐

幽发微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可以让《朱注四书》这样的”权威“重回普通的视角。在长达几百年的

历史长河中,很多人因承袭朱注而禁锢了自己的思维而不自知,这种囫囵吞枣、一

知半解的情况,无疑不利于对儒家典籍的掌握。把朱熹从高高的圣坛上搬到一个与

7 横评纵览

Page 9: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普通人平等的位置上来,无疑可以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典籍的本来面目。

其次,质疑辩难,讲究方法。在本书中,傅先生同过文本自证,文意推导,逻

辑考辨等方法,对朱熹的注文进行仔细的辨析,有理有据有证,这无疑向后学之人

提供很好的实例。

第三,纠偏补正,扬弃兼用。对于朱熹的错误,我们是能够理解的,时代久远,

文乖义舛,在所难免,强自为说,难免比附。然而,有些错误无关紧要,而有些错

误则是对经典的误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第三》)

在这一则中的“绘事后素”朱熹注为:“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

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这种解释看上去十分通顺,

符合我们的日常对中国水墨画的认识。因此杨伯峻《论语译注》,南怀瑾《论语别

裁》,李泽厚《论语今读》都采取此说,丰子恺也曾撰文说:“绘事后素”,就是

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可以描画,而李零在《丧家狗》中更由此发挥到了对“一穷二白”

的猜测:“‘穷’是物质落后,‘白’是文化落后,可能就是脱胎于孔子的说法。”

然而,蒋伯潜《四书读本》在附和朱熹的同时,又加入“《集解》引郑云:‘凡

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

成之。’适与朱说相反。”的字样。(这里的《集解》是《论语集解》“郑云”指

的是郑玄的注释)

钱穆的《论语新解》则在两说(绘事后素: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

条加以钩勒。或说:绘事以粉素为先,后施五采)并存的前提下采取了郑玄的说法,

但他并没有进一步解释选择的理由。

对于上述情况,傅先生指出,朱熹在这里犯了添字解经的错误,在“后素”之

间添了一个“于”使得绘画的先后顺序颠倒了。然后,傅先生以汉墓帛书为证,说

明“在孔子的时代,绘画并无白纸可用,而是画在绢帛至上,绢帛本身有咖啡色”“因

此,绘画时,先上各种色彩,最后再以白色分布期间,使众色鲜明突出而成其画”。

这种解释无疑澄清了围绕这句话的误读。由此,可以理解,子夏和孔子对话,并不

8 横评纵览

Page 10: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是就人论人、就画论画、就礼论礼,而是由人及画,再由画及礼,从而揭示儒家主

张的人和礼之间的关系,所以孔子才发出“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的赞

赏。也就是说,傅先生又指出了朱熹所犯的另一个错误——以今律古。当然,这些

指瑕和证伪未必是傅先生的独得之妙,但相对于众多沿袭朱说的而未加解释验证的

人来说,傅先生的提法无疑是更为合情合理的。

当今社会,重拾儒家传统的必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由此,“如何

正确地理解传统典籍”这个问题也日渐重要,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有着不同

的答案,但无论如何,傅先生在本书中所展示的治学路径无疑值得所有人参考借鉴。

9 横评纵览

Page 11: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朱熹错了吗

文 / 雨云

旧历年,收到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傅佩荣著作《朱熹错了》。一直想说说翻阅

这本书的感觉,但却不知从何开始。最早知道朱熹,从他的“存天理,灭人欲”始。

后来关注朱熹,是因为我的出生地江西与生活地福建都与之有着很深的渊源。

史料记载,绍兴二十一年(1151),22 岁的朱熹出任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

门同安区)主簿。任职期间,朱熹曾数次登临嘉禾里(厦门旧称)金榜山,临海远眺,

还做诗《金榜山》,做文《金榜山记》,对金榜山情有独钟。现在去厦禾路的金榜

山,都能读到镌刻于石头上的朱熹诗文。朱熹诗文中咏及的一人不能不提,就是曾

隐居金榜山石室的陈黯。陈黯何许人也?婺源县令陈元通之子,而徽州府婺源县(今

属江西省婺源县)是朱熹的祖籍,可见朱熹是有故乡情结的人。我还倾向于另一个

原因,朱熹有志于学习陈黯。绍兴二十七年,朱熹就自同安弃官,致力于学术研究,

历时二十余年。淳熙五年(1178),49 岁的朱熹才出任南康(今属江西省星子县)

知军,八年,改除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光宗即位后,又知漳州、潭州。宁宗即位,

除焕章阁待制兼待讲。因此,朱熹的一生,自举进士至死,五十年经历了高宗、孝

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为宁宗讲《大学》,其

余四十年都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

朱熹的一生,除了学术上自成体系,创程朱理学,还推动了书院教育走上正轨。

淳熙十二年(1185),朱熹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提出把书院办成德行道义

之实的教育机构,撰写了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一文。1178 年朱熹出任“知

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

建立了“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1193 年朱熹任职于湖南,

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

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可以说,书院在南宋的盛行,几乎取代官学,

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读一读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丁东、谢泳所

著《教育放言录》,就知道后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书院的消失,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10 横评纵览

Page 12: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不得不说,作为国学研究者,傅佩荣选择了一个比较吸引眼球的研究点,朱熹

是什么人?是继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世称朱子。他错了?

错了什么?光这一个“错”字,就让人好奇。

《朱熹错了》副题为《评朱注四书》,“四书”依朱熹的编排顺序为《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家经典。六百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学习儒家,

也深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傅佩荣《朱熹错了》,针对的问题就是:朱熹表面在注解

四书,其实是朱熹用四书来注解自己的思想。首先,作者没有否认朱注四书在推广

及发扬儒家学说方面的贡献;其次,作者对朱注四书的排列顺序上提出异议,认为

《大学》、《中庸》置于《论语》之前有违常理。所以,《朱熹错了》依作者的思

量依次针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朱注,进行了省思与分辨,

指出朱注哪一句不合理,哪一句没根据,哪一句弄错了,更是将重心放在了《论语》

上,占用了百分之五十的书量,从 52 个方面指出朱注思想对《论语》注解的失误。

比如第一辑第一篇《时机的重要》,对《论语》首篇《学而》首章首句“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辨析,针对朱注中的“学”、“时”、“习”进行了

引经据典的讨论。

对于学术史上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阐释经典,我是不太懂,但我知道世

间的事本就不是简单的错与对,一部戏剧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之说,何况学术思想的探讨与推广。我就不喜欢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相信

很多人都不喜欢。孔子总是圣人吧,他不是也说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么

该打的话么?朱熹对四书的解释阐发了他个人的学术观点,也有着时代的局限,他

本身没有错,错在他的儒学被利用被扩大,错在读书人死读书读死理,关朱熹什么

事?傅佩荣的《朱熹错了》对朱注四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辨明朱注与

原文之间的歧义,帮助读者了解四书的原意,也是在阐述他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

学习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要有自己的辩证。不苛责,也不盲目崇拜。谁知道六百

年后,后人又是如何释解《论语》的?陈寅恪说过这么一句话:“读书不肯为人忙”,

那才是真正学者的生活。学术,说到底是学者自己的事。

11 横评纵览

Page 13: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内容简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世界“四大

圣哲”之一。他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已经渗透在中

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魂。要了解孔子

的思想,我们可以阅读《论语》;要对孔子有全面的

认识,我们就需要一本介绍孔子知识的专业辞典。这

本《孔子辞典》编著的初衷正在于此。

市场上已有的《孔子辞典》版本,从内容上来看,

不是过繁就是过简。内容太繁杂,读者检索起来不够

直观便捷,而太简单的内容又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所以,这样一本详略得当、内容充实的辞典正是读者

所需要的。

一般的辞典都是集合十数位或数十位专家,各就其研究领域来撰写相关的词条,

如此一来,对于孔子的“思想”部分所作的说明往往互有扞格或自相矛盾。而这本

辞典则是由傅佩荣教授及其学生共同编辑完成,最终由傅教授亲自详细修改审定而

定稿。因此,保证了本辞典思想的一致性。

本辞典由傅佩荣教授担任主编,他编辑本书的原则清晰明确:第一,以《论语》

为主要文本,将《论语》所有的重要词条全部收录,使孔子思想的每一侧面皆得以

清楚展现。第二,文字表述以白话文为主,《论语》原文则以数字编码注于其后。

本书所附录之《论语》全文皆按编码排列,便于查索对照。第三,由于编者有关《论

语》之译解与详说皆已出版专书,因此对于孔子思想的注释也以编者的理解为主。

这样的编辑原则既保证了辞典的权威专业,又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本《孔子辞典》,带我们走进孔子的世界,是学习孔子、了解儒家最便捷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辞典,我们就能知道“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这是每一个人都

可以做到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孔子辞典

12 横评纵览

Page 14: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西方哲学经典系列

内容简介:

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

全可以用笑话写成。这本书里,哲学大家们的经典名

言、不朽故事,则足以让现世浅薄的文化为之汗颜。

哲学即为爱智,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高深的学科,我们

能从中学到的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哲学家是每个时代

的产物,那些伟大的时代令人神往,而那些伟大的人

物又是如此深重地影响了时代。推开哲学之门,看看

那些创造思想的人们,看到哲学如何以其强大的智慧

力量影响这世界。

本书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当代西方,包含了最重量级的七十三位哲学先驱,集

结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摘以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著作,

辅以极具个性的生平轶事,使读者首先被精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同时了解到哲学

家亦是血肉之躯,他们的困扰与奋斗。在这点上比一些仅以哲学家生平采编为内容

的文本要更为理性和有价值,又避免了单纯介绍哲学家思想的艰涩,在构思上值得

称道。傅教授在创作时加入自己的客观评价与感受,每个小故事中都有富于哲理的

人生和智慧感悟语句,值得精读。

推开哲学的门

13 横评纵览

Page 15: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评: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文 / 暗蓝色的海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是 17 世纪荷兰重要的哲学家、著名的理性主义者、

“离经叛道者”斯宾诺莎说的。斯宾诺莎很怪,他的父亲在阿姆斯特丹经营进出口

贸易,并担任犹太人公会会长和犹太教会学校校长,是个很受尊敬的人。斯宾诺莎

原本是个受人瞩目的好孩子,因为他喜欢在犹太教堂里度过他的时光,学习本民族

的宗教和历史。于是长者们一致认为这个孩子将成为士师弥赛亚式的人物。

只是一个故事极少按照既定的理所当然发展。斯宾诺莎沉浸在古老的学说中,

读到的越多,他思考的也就越多,单纯的确信就变成了越来越多的疑惑。 后来的事

我们大概都已经了解了。斯宾诺莎背弃了神学而成为一名哲学家。24 岁时被逐出了

犹太教会堂。不得不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他在 45 岁时辞世。划时

代的巨作《伦理学》在他死后十年才得以出版。

我不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拥有斯宾诺莎式的故事究竟是福祉还是悲剧。他有信

仰,并在最后征服了它,然而在有生之年,他默默无闻,没房没车,孤身一人穷苦潦倒。

“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不是大多数人的夙愿。

那么哲学对于生活还有怎样的意义呢?

14 横评纵览

Page 16: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忙碌的,为生计为名利,喘息之机都很难偷得,更无暇于思

考了。这样的日子,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溜过,待到假以时日,你会忽然发觉自己已

经老得不像样子了,却还老无所依。

我们是需要寄托的。这样的寄托,不是请神送佛那般“被动的虔诚”,而是要

发自内心的,寻找光明和信仰。既然你拥有生命,拥有时间,就应该探索他们更广

阔的涵义。

基于此,你的生活也可以很“哲学”。

在很多人眼中,哲学是遥不可及的。但其实,大多数在人们看来晦涩的、不可

知的领域,往往与人们仅仅有一门之隔——但门外的人望而生畏,门里的人,又往

往醉心于欣赏与追逐另一面的风光,无暇顾及他们。而《推开哲学的门》这本作品,

却可以带“门外汉”,去领略“门后的世界”。

《推开哲学的门》中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当代西方的漫长历史中,最重

量级的七十七位哲学先驱的故事。作者傅佩荣以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著作,辅以

极具个性的生平轶事,使读者首先被精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同时加入作者自己的

客观评价与感受,“故事虽小,却可窥见天地”。

这样看来,本书似有管中窥豹的味道了。但对于普通人,每天一点这样的哲学,

是可以让你远离庸碌的。你要知道些什么,即便不是“为往圣继绝学”,只是为你自己,

少一点空乏,也便足够了。

15 横评纵览

Page 17: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哪怕只是推开一条缝,也足以让我们领略人类思维的乐趣

文 / 书海流浪者

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想读点儿哲学,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哲学史。但大多数的哲

学史,要么是厚厚的大部头,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写得晦涩难懂,让人无法卒读。

傅佩荣先生这本《推开哲学的门》这本书却写得简单易懂,清新明白,如同他自序

中所说的“点到为止的小品”。

他与寻常哲学史一样,循着时间的顺序来介绍西方哲学,但他的特别之处在于,

每每以哲学家的生平趣事为结合点,来介绍他们的哲学思想。古时的哲学家的哲学

思考往往与人生所为合而为一,如此以来显得非常有趣——泰勒斯在自家厨房门楣

上刻下“进来吧,这儿也有神明”,极其巧妙的表达了万物皆有神明的观点;苏格

拉底在被妻子泼下那盆水浇成落汤鸡时的“我知道打雷后,一定有暴雨”,所表达

的可能不只是一种幽默;蒙田的《随笔集》总是在教人如何领悟生活的趣味,原来

他是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坏事”,所以“能坦然面对生活的任何事”;最

有意思的莫过于近代哲学的标杆康德在拒绝学生费希特借钱请求时所说的那番话,

哲学家唯一无法拒绝的是思考;海德格尔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时只简单的用了“他

出生,他工作,他死了”这九个字,却是自己存在主义哲学的最佳阐释。

他的行文固然极为简洁,但更为出彩的地方在于每一篇的标题。他要么以一句

话总结一个哲学家最核心的思想为标题:塞内卡——若想为自己而活就必须为别人

而活,西塞罗——没有诚实,哪来尊严,帕斯卡尔——我们必须认识自己,巴克

莱——存在即是被感知,萨特——存在先于本质,怀海特——自己生命的工匠;

要么以一句话来总结一个哲学家本人的性格特点为标题:托马斯·阿奎那——沉默的

公牛,彼特拉克——桂冠诗人,伏尔泰——欧洲的良心,黑格尔——密涅瓦的猫

头鹰在黄昏起飞;要么以一句话来形容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为标题:毕达

哥拉斯——数学之父,德谟克利特——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苏格拉底——伟

大的哲人,弗朗西斯·培根——科学新世纪的预告者,笛卡尔——近代哲学之父,

康德——无法回避的高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维特根斯坦——

16 横评纵览

Page 18: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语言哲学奠基人……每一个标题,都足够我们玩味儿。

有人说,真正的高手,是能够把复杂的思想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不仅

需要长久的积累和沉淀,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而傅佩荣先生只用简单

的一句话,以及了了数语,便将纷繁复杂的哲学史解析得如此简单明白,将哲学家

们深奥的理论思辨解释的如此深入浅出,将西方哲学的核心理念与根本关怀把握得

如此准确,勾勒得如此清晰,而且总是能够与中国文化中的某些理念相互参释,相

互辉映,足见其哲学功底之深厚,思想境界之高度。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当我读着傅佩荣先生这本书的时候,

就想到了康德的这句话。先哲们如同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颗颗明星,用他们思考的道

德法则照亮了人类精神的亘古长夜。而傅佩荣先生将两者在这本书中完美的融为一

体,用他的阐释为我们推开了这扇哲学之门。哪怕只是推开了一条缝,那透过的星

光也足以让我们领略人类思维的奥秘。将这本书常置床头,以之仰望先哲之风采,

体味先哲之思考,必然能够帮助我们想通人生的奥妙道理,澄澈心灵,强大内心,

真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17 横评纵览

Page 19: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内容简介:

继《哲学与人生》之后,傅佩荣教授推出了《西

方哲学与人生》两卷本。与前著不同的是,本书集中

介绍了十二位西方哲学大家,透过哲学家的生平、思

想引出西方经典哲学的理论。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西

方哲学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以期对现实人生产生深

刻的启发。 本书延续了《哲学与人生》平实生动的叙

述风格,是了解西哲精华、触动人生感悟与反省的极

佳作品。

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世界潮流, 而真正

要深入认识西方文化,就不能绕过居于其核心地位的

西方哲学。哲学与宗教深入西方人生活与思想之中,品读西方哲学也就是品味西方

心灵。“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专门术语中打转,同时以准确清楚的口语介绍西方

哲学名家的思想”是傅佩荣教授写作本书的宗旨。见解明确、方法清晰、系统完备,

并且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启发。是本书的创作理念。

1、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共介绍了包括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

尼采、柏拉图、奥古斯丁、叔本华、卡西尔、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休谟、怀特海

等十二位西方哲学大家。作者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

爱智的趣味三大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

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读起来犹如亲自聆听傅教授循循善诱的精彩讲解。

2、《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共介绍了包括卢梭、席勒、柏格森、德日进、

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马塞尔、海德格尔、加缪等

十二位西方哲学大家。作者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自然的魅力、理性的庄严、自

我的意义三大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

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读起来犹如亲自聆听傅教授循循善诱的精彩讲解。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第二卷)

18 横评纵览

Page 20: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评:

细品人生,重塑心灵

文 / 大海里的卷儿

大多数人都会对哲学产生一种印象:枯燥、高深、形而上学,等等。认为哲学

只是对那些在高等学府里苦读哲学系的人有意义。然而这种想法在近年来似乎有所

转变。大量的励志图书及讲座广受人们欢迎,证实这一时代需要向上、改变的精神。

傅佩荣教授两卷本的《西方哲学与人生》以哲学之名,将千年来大哲学家们的思想

精髓分析介绍,向我们传达了哲学与人生内外的趣味与魅力。

这套书中体现了人生、西方文化、思辨的思想等等方面。《西方哲学与人生》,

展现的正是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家的人生,以及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大哲学

家们的生平往往与众不同,究其原因无不来源于他们的独特思想和坚韧的精神。而

透过他们的历程,我们在字里行间领悟到的是人生应有的、应做的。真正的励志不

是鼓吹成功学,不是盲目地鼓励,而是使人心灵通透而顿悟。西方文化离不开宗教

的影响,哲学与宗教千百年来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对社会中民众的影响是潜移

默化的。我们看西方的名著、影视作品,无不感受到他们的思维与文化与东方有着

巨大的差别,而要真正理解这种文化,势必要先从了解西方哲学开始。

19 横评纵览

Page 21: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针对思辨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到:“西方哲学的思辨趣味可谓独树一帜,与我

们自己的哲学大不相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

关系……西方哲学的风貌,从古至今都是百家争鸣,因为他们以哲学为‘爱智’,

勇于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创一套名词、自寻一种方法、自立一套架构,然

后不管说的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评。”我们常常谈到要兼容

并包,推崇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师,究竟西方哲学的思辨思维能带给我们什么?在大

哲学家中,苏格拉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可谓是开思辨先河的人,每天最喜欢的

事就是和人对话辩论,他的人生体现了哲学家的三个习惯,首先是喜欢找问题,其

次是喜欢建构系统,还有就是喜欢改变现状。

我们或许达不到大哲学的境地,但对于自身现状的反省、对理想的坚持、对社

会的贡献,是否能够进入自己思考的范围内,是值得想一想的。更平易近人点的来说,

对于自己的苦恼、失意、困境,该怨天尤人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哲学探讨宇宙与

万物,我们在其中学到的并不仅是研究方法,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一个人所达

成的结果、研究科学的态度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就像我们

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当了解西方哲学后,再看这些事情时会不会有另一种思

考的方式,能否用新的态度去处理它们。这才是读此书的意义所在。

20 横评纵览

Page 22: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内容简介:

还没有一本书能如此系统地介绍过柏拉图的思想

体系,本书堪称填补学界空白之经典力作。

柏拉图对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影响之大,可谓无出

其右者。后人论及西方文化的,有一句名言:“谈起

希腊文化,转头必见柏拉图。” 至于西方哲学,则有

如怀特海所云:“西方二千多年的哲学,只不过是柏

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

在他的《对话录》中,柏氏为西方哲学建立了完

整而难以超越的思想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哲学

所关心的各个主题,如理型、知识、灵魂、幸福、厄

洛斯、神、艺术、教育、政治等诸多方面。

柏拉图及其哲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国内有关柏拉图的书

籍多为其原著之译本,相应的研究著作多半聚焦于其思想的某个方面或其著作的某

个篇章。鉴于学界系统介绍柏拉图思想著作相对匮乏,本书的出版是众多西方哲学

爱好者的福祉。

傅佩荣教授精通英文、法文、德文、希腊文、拉丁文等多国语言,兼具中西文

化的深厚学养。他从柏拉图的原始文本出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打造出这本还原

柏拉图思想真谛的权威力作。

本书在全面介绍柏氏的思想时,充分使用了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原文,使读

者得以切近地欣赏柏氏的行文风格,感受其敏锐心智。在较为严肃的思辨之后,能

够回应现实人生的要求,从而兼顾了哲学探讨与现实关怀两个方面。要想对柏拉图

及其思想体系有完整而清晰的认识,绝不可错过傅佩荣教授这本经典之作。

翻阅此书,有如亲聆柏氏的教诲;深研其味,正可对话圣哲之灵魂。

柏拉图哲学

21 横评纵览

Page 23: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评:

柏拉图的世界

文 / 淡蓝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家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

哲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而其中承上启下的柏拉图及其著作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与人们探讨智慧,而并未著书立说,所以我们只有从柏拉

图的著作中才能了解到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其主要的思想。同样,我们也只有回溯到

柏拉图的著作才能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找到其根源。

国内有关柏拉图的书籍多半是柏拉图著作的译文,而相应的研究著作则多是从

其著作的某个篇章或其思想的某个角度切入去剖析柏拉图的思想。全面而系统地介

绍柏拉图思想的书籍可以说为数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幸好得见傅佩荣教授这本《柏拉图哲学》,从本书中我们可以获得期盼已久的

答案。在一开篇本书就对柏拉图的心路历程做了介绍,使我们得以了解柏拉图思想

体系形成之动因。

以上这段资料反映了柏拉图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心路历程。他一开始并未立

志要做个哲学家,而是为了追寻一个理想的城邦,然后在追寻过程中发现了理型世

界,由此建构起一套独树一帜、辉映千古的哲学系统。

之后,傅佩荣教授又将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著作分四个时期作了简要的介绍,

使读者对每一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后,傅佩荣教授选取了第一篇《自诉篇》的内容进行阐述,在赏析这篇著作

的同时,说明其为柏拉图思想的转折点之原因。

接下来便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阐述和论证了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知

识、理型、灵魂、厄洛斯、神明、艺术、快乐、教育、政治等方面。

可以说,理型概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在他看来,只有理型是永恒的,真实

的,而现实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是不真实的,就是反射的影子。这好似佛教里面的色,

22 横评纵览

Page 24: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而色本是空。只有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型世界恰如彼岸世界。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造成了柏拉图哲学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

傅佩荣教授这样说:

柏拉图理型论是一套广大精微的哲学体系,其中包含许多真理,像纯粹可觉世

界既非唯一的世界,亦非最高与最“真实”的世界;可是,由于柏氏不以可觉世界

为纯粹幻象或虚无,他的哲学乃不可避免地陷入“分离”问题,这是个无法否认的

事实。柏拉图哲学在处理“个别性”上遭遇困难;但是,亚里士多德虽然在指出柏

氏的“分离”问题时颇有见地,这并不表示亚氏自己的“共相”说就没有任何疑难。

这两位大思想家对实在界各有所见,或许只有更完全的综合,才能会通他们的见解。

不管柏拉图哲学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仍然不能影响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对此,本书这样总结:

柏拉图对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影响之大,可谓无出其右者。后人论及西方文化的,

有一句名言:“谈起希腊文化,转头必见柏拉图。”至于西方哲学,则有如怀特海

所云:“西方二千多年的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曾在柏

拉图学院中研习二十年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1 B.C.)在忆及恩师时,

不禁喟然赞曰: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的名号使邪恶之徒缄口吞声,除他之外

更无别人以言以行昭示众生:有德行者必有真幸福。呜呼,我辈凡人无可与他匹俦 !

总之,读傅佩荣教授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全面地了解柏拉图,还原他真实的思想。

文中对读者感兴趣的柏拉图之恋和理想国的内涵也都有准确而深入的阐释。

如果要学习西方文化,绝不可绕过柏拉图;要想了解柏拉图,又怎可错过这本《柏

拉图哲学》。

23 横评纵览

Page 25: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内容简介:

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在寻

求着自己的心灵家园。该书所探讨的加缪思想,就集

中于人生的现状,集中于人类心灵家园的惨淡处境。

人活在世上,充满了荒谬性,但该书所阐释的加缪思

想,一方面揭示了人生的荒谬性,另一方面也指明了

反抗的方向,给人以勇敢地活下去的勇气。

某些读者以为加缪的哲学代表了悲观与绝望,那

只是肤浅的见解。其实,它充满信念,企图唤醒人类

对生命作最英勇的肯定。我们的时代回复了加缪的呼

吁,1957 年推举他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此

实不足为奇。

傅佩荣教授集中于加缪的核心思想展开讨论,分析此一核心思想在加缪整个思

想历程中的发展和成熟过程。这一核心思想就是“生命是荒谬的”。

该书具体分为五篇。第一篇概述加缪思想的历程与意义。作者将加缪的思想具

体分为荒谬期、反抗期和自由期。第二篇着重分析加缪的“荒谬”概念。作者系统

地梳理了加缪这一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荒谬之感受阶段、

荒谬之概念阶段、荒谬之规范阶段。这三个阶段具有严格的逻辑顺序,也是一种在

个人思想成熟过程中所依序经历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首先发现生命是荒谬的,

然后将此一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最后就是超越生命之荒谬。第三篇是傅佩荣对加

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的译文。译文全面清晰地再现了加缪法文著作的思想精髓,

语言简洁明快、易于理解。第四篇是作者对加缪的剧本《误会》所做的深入细致的分析,

从中析取出加缪的理论思想,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深入浅出的加缪。第五篇是傅佩荣

对加缪剧本《误会》的全译文。译文准确再现了原剧的内容。

荒谬之外——加缪思想研究

24 横评纵览

Page 26: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书评:

自得加谬

生存于天地之间,人需要信念、智慧与勇气。

信念使一个人相信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意义,因此在面临造次颠沛之时,困辱

危亡之际,依然可以镇定如恒,大步迈向前去。

智慧使一个人认识自己、反省生活,洞见生灭无常的现象之中,有不可移易的

本体存在,以相应于人性的价值取向之要求。

勇气使一个人坚持信念以追求意义,服膺智慧以实现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信

念含混莫辨、智慧黯然不彰时,亦即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飘浮动荡、无所皈依时,

勇气使一个人默默承受,冷静观察,然后把握契机、大胆抉择,以突破荒谬之茧,

展现人的尊严。

永恒的信念与高明的智慧可以溯源于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亦即东西方圣哲如

孔子、苏格拉底、耶稣、佛陀等人所创发、述作、凝聚、证成的典范,代代相传如

常明的灯塔,照耀着人类的行程。

唯独勇气,是每一个时代的人必须根据本身特有的“存在处境”,去思虑其主

要症结,斟酌其表现方式,然后激发无比的热情,坦然活出真实的自我。因此,勇

气是以切身的体验去调整及适应传统的信念与古老的智慧。从 20 世纪到 21 世纪是

个亘古未有的变局,这种调整及适应的勇气尤其显得是人类所迫切需要的。这方面

足资表率的当代人物中,法国哲学家加缪是值得重视的一位。

加缪于 29 岁时,以小说《异乡人》一举成名,时在 1942 年。《异乡人》描

写现代人的荒谬处境,其中漠然的语调使人读来暗暗心惊,不由得对于自身的存在

产生怵惕之感。这是开端而不是结束。加缪意图以荒谬为“方法”,就是使荒谬逼

现于人的眼前,迫人认真思考生命意义的问题。他的著作由此一步步“建构”让人

赖以生存的积极事物。譬如,同一时期写成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主旨在于探讨“荒

谬”之种种层面以决定人生是否值得,而结论则显然超越了荒谬,肯定生命的意义。

25 横评纵览

Page 27: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接着,加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巴黎的“地下抗德运动”,深切体验了人类

的命运是休戚与共的,人性的尊严更是不可抹杀的。

他的作品自此更上一层楼,处处显示人道主义的深刻苦心与真诚关怀。终于,

1957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时年 44 岁的加缪,因为“他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

对现代人类良知的各种问题,实有极为清晰恳挚的阐明”。可惜的是,三年之后,

加缪不幸因车祸身亡,得年 47 岁。他的作品所阐明的理想尚未建构完成,但是方

向已经相当明确了,那就是“要超越人的荒谬处境”。

本书取名“荒谬之外”,正是以加缪探讨荒谬问题的代表作《西西弗斯的神话》

为核心,再参酌他的前后期主要作品所作的研究。本书的主要论述是第二篇“对荒

谬的哲学反思”,它原是我 1976 年自台大哲研所毕业时提交的硕士论文。本书中

的其他各篇,包括著作与翻译,都是在此之前完成的。因此,本书代表我年轻时期

学习西方哲学的主要心得。

使我认识西方人、甚至现代人内心隐痛的,是加缪;使我决意正视荒谬并努力

超越的,是加缪;使我承担西西弗斯巨石、勇敢推向山顶的,是加缪;使我亲切体

察人类意识与人性尊严的,也是加缪。我所依存的信念与智慧固然得自东西方的古

代圣哲,但是勇气则得自加缪。文人或学者多半“悔其少作”,我对于自己这本早

期作品却是珍爱异常。因为它不仅是我的心血结晶,也是我成长的动力之一。多年

以来我总是将它带在身边,不时翻阅。

——本文摘自《荒谬之外——加缪思想研究》

26 横评纵览

Page 28: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即将推出:

西方哲学史话系列

不一样的亲民哲学史,读不懂哲学不是你的错。

谁说哲学书就应该是晦涩难懂的?你将看到一套与众不同的哲学史丛书。本套

丛书是根据傅老师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来,文字生动风趣,内容浅近易懂,思路严谨

周密。在这套书中,没有死板教条的论断说教,也没有陈腐生硬的条条框框。不是

向你灌输结论性的观点,而是带我们一起去回顾那悠久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

领略其中的真味。本书的目的旨在分享,而非教育。翻阅这套丛书,每位读者都会

收获自己对西方哲学与文化的理解,如千人千面,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西方哲学代表西方文化理念的核心部分,一脉相承二千多年,直至今日更主导

了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其中的精华部分,将可品味思辨的精致、创见的深透、理想

的宏富、境界的高远。能够悠游其中,将可领悟多角度、多层次的宇宙观,以及立

体的、动态的人生观,进而形成宇宙与人生之完整而根本的洞见,孕生爱智的喜悦

与美感。

就拿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来说。摊开地图,在地中海的一隅,可以

找到爱琴海。很难想象在这么小的地区,会发出轰传全球、绵延至今的声音。那是

人类理性的思辨之声,代表了探求真理、渴慕智慧、向往安顿的努力,而其成果可

以用一句话概括:谈起哲学,无处不见希腊人的光彩。

本套丛书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的古希腊哲学讲起,一直到 21 世纪的现当代西

方哲学,寻本溯源地讲述了西方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内容不只是按照年代的

顺序介绍各种哲学理论,还探讨了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

景和哲学家的个人特点进行全面的解析。哲学史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都是一

个有机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唯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思

想意涵。因此,本丛书既可以作为哲学专业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同样是大众了解

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精彩读本。

27 横评纵览

Page 29: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附:傅佩荣西哲经典之《西方哲学史话》九册本书目

一、希腊哲学初试啼声;

二、希腊哲学辉映千古;

三、中世纪哲学源远流长;

四、近代哲学重现生机;

五、近代哲学风起云涌;

六、德国哲学形成主流;

七、现代哲学百家争鸣;

八、现代哲学聚焦存在;

九、当代哲学面对挑战。

28 横评纵览

Page 30: 书评客增刊 傅佩荣,推开哲学的门

评点书本,品味人生

欢迎订阅《书评客》,本刊 ipad 版可直接在 appstore 搜索下载欢迎订阅《书评客》,本刊 ipad 版可直接在 appstore 搜索下载书评客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03334/书评客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03334/东方知行社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24251/东方知行社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24251/傅佩荣作品专题:http://site.douban.com/224251/widget/傅佩荣作品专题:http://site.douban.com/224251/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