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工藝是甚麼?它要說甚麼?該怎麼說? 走近香港民間手作匠人,你會看見她/他們的日常工作或手作日用品,有多單純而細密,所蘊藏的價值,遠遠超越它看似平常的表面。例如一件就地取材的手作時令特產,就反映了工藝人與物件、環境之間的互動與和諧;而工藝人將手藝傳授徒弟,或社區內人和人一起合作生產各種器具,當中又包含著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分享、承傳和協作。 手作幫誠意與大家分享這本小書,感受工藝、工藝人的與時並進,看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工藝與匠人們正默默為我們守護著怎樣美好的生活和價值。 如欲免費下載本書,亦可瀏覽:http://goo.gl/xRXplL Like us on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craftopia.hk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Page 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Page 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Page 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

從來,工藝都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有「工」就有「藝」。不少工種如農耕、捕魚、烹煮食物,或製作杯碟碗筷、桌椅床几、衣履鞋襪、祭祠器具與飾物等,所製作的用器都講求技藝,在實用之上,還有美感的要求。

工藝不獨滿足我們日常需要,還美化我們的生活。一項普通不過的工作或一件平凡瑣細的日用品,可以很單純而細密,所蘊藏的價值,卻遠遠超越它看似平常的表面。例如一件就地取材的手作時令特產,就反映了工藝人與物件、環境之間的互動與和諧;而工藝人將手藝傳授徒弟,或社區內不同人一起合作生產各種器具,當中又包含著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分享、承傳和協作。這些關係,蘊含著尊重、珍惜、合宜、互助、共好、開放、創新、專注等美好素質。

工業文明和資本市場,讓工藝由盛轉衰,甚至消亡。它們逐一被安放到博物館,或成為一種消閒玩藝,或化作古老傳說。當今社會面對種種危機,困境逼在眉睫,人們為求解決良方而挖空心思。有人回到工藝,尋找線索。

「手作幫」從香港起步,嘗試從工藝開始,跟不同社群一起,思考和探索手工藝與創造快樂與可持續生活的關係,並努力踐行。2013年,手作幫與幾位本地工藝人、嶺南大學和香港藝術學院,合力展開「工藝有話說」項目,嘗試把工藝、生活、社會、環境、教育之間被切斷的關係重新接連,讓年輕學生翻閱被主流教育制度排斥,但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從理論開始,走進現實,拜師學藝,從本地工藝人身上學習技術與其他不能言傳的知識。這本小書,紀錄我們在過程中的思考與發現。從中,你會感受到工藝、工藝人的與時並進,又會看到在瞬息萬變的世界,工藝正默默為我們守護著一些美好的生活和價值。

工藝是甚麼?它要說甚麼?該怎麼說?

Page 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

第一部分:工藝是一篇可持續發展宣言工藝精品V.S.工藝精神? ... p.6

工藝的告白 ... p.11

香港的工藝又如何? ... p.16

第二部分:工藝人是我們的守護者 凝在工藝的美好 ... p.20

造鞋 ... p.22

紮作 ... p.30

補鞋 ... p.38

傳統漁業 ... p.46

第三部分:我們有話對工藝說讓年輕人與工藝重遇 ... p.56

年輕人與工藝對話 ... p.58

第四部分:守護工藝,等如守護社會的美好我們可以做甚麼? ... p.72

工藝,再想像 ... p.74

守護工藝人 ... p.76

Page 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

Page 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

Page 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

劉紹增(Benny),手作幫創辦人近年手作風潮的出現,好像讓手工藝人重新得到注意——只要在產品名字加上「手作」二字,便成了促銷的新賣點,同時,那些消失中的手作匠人也得到了愈來愈多媒體報道。但吊詭的是,觀乎香港的現實發展,城市街巷空間的消失、學校手工科目的萎縮,都在加速手工民藝的消逝。我城這種精神分裂的狀況,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我有時想,或許精神分裂就是現代社會的常態。於是無可奈何地,永遠得靠民間做跟體制相反,或者是補償性的事情,這彷彿已成了另一種常態。正如工業革命的始作俑者英國,同時亦是孕育努力抗衡機械主義的工藝運動(Art and Craft Movement)之重要發祥地。不過,在主流價值下被描繪的社會發展,往往忽略了民間自發作出的補償性貢獻。至少在筆者唸設計的年代和學院裡,就從未聽過William Morris,或柳宗悅這些重要的工藝思想人物。

因此,直到筆者在社會工作了一段日子,才真正對手工藝產生興趣和關注。回想當年,因為經常被困在電腦桌和會議室之間,所以自覺生起動手造的衝動,結果特地去學陶瓷,進而發展起對器物設計的興趣和事業。後來,我一步步切實體會到設計是連繫著使用者、生產者和社會資源的一門學問。

Page 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

那時,我剛走過一段從實踐中學習的蛻變,加上眼見設計產業本身面臨的危機(過度消費對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威脅)。故此,對設計重新作出本質性的提問,變得異常迫切。究竟,設計要如何重回「真正生活的創造」之軌道,而不再只為了滿足生產而創作?要回應此問題,其中一個途徑就是把設計的意義,從圍繞工業生產的重重定義中釋放出來,然後回顧物品的在地性,向強調「生產不離生活」的手工民藝學習。這就好像一個發展過猛的社會,如果想避免災難性的自毀,就需要回到根本與內在,作出補償一樣。

被改變了的還是要再改變

話雖如此,只要你我是城市人,或多或少總會被效率、效益等概念營役生活。如果你說要重返一事一物都帶有手感溫度、用手用心造的年代,恐怕上一代也會好心訓誨你:「世界變咗,就返唔返轉頭㗎喇。」若想說服看著屏幕長大、信定了「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新一代去發掘傳統手工民藝的美好,更是難上加難。似乎,老手藝的「慢」,注定要被新科技的「快」摒棄。如果加上大眾對未來的想象是一面倒地狹隘,我們又憑甚麼把社會的步伐調慢,重回人性化的節奏?

要跳出框框,重新想像未來,首先,大家得從「社會改變只可能是單向」的迷思釋放出來。正如任何產品一樣,沒有一個型號在面世後,可以拒絕被改良、修正、甚至退回。無論是牛仔褲、汽車、電子產品,以至社會法規,莫不

Page 1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8

如是。2.0、3.0修訂版的程式,除了來自技術提升,也來自用家的反饋。如果我們嘗試把社會型態也看成尚在開發的「試用版」(事實上也的確如是),那作為「使用者」的我們,又怎會覺得自己對試用版的想法不重要?又怎會不堅持把樣本修訂至適合才罷休?

倘若我們更積極主動,拋開「製成品的研發過程只能遵循開發者的意念」這想法,我們會發現,其實任何使用者也能把製成品修正、改裝、甚至改變用途,這並非DIY手作一族的專利,事實上不少上一輩的人,總愛把既有的東西改頭換面(不論有用或無用的東西),直至合符自己的需要和生活為止。這種既靈活又減少浪費的DIY精神,現在有一個新名字——「再設計」。相對完全建基於全新假設的創新,在這個經已生產過度的年代,社會更需要這種在既有現實基礎上重新想象的再設計精神。

令人期待的 : __工藝

重新弄清楚目標方向,認真生活的人就要動手做事了。究竟工藝來到這時代,我們具體可以做甚麼?面對這問題,我想先引用日本一位民藝推手前輩鹽野米松的經驗總結。第一,儘量維護手工藝原材料的生存條件,物料就是工藝跟當地風土的重要連繫,原材料消失也將意味載體的失去。第二,設法把年輕人帶到工藝的世界,讓他們從工藝學習,也跟工匠學習。第三,讓手工藝品持續成為人們看得見、用得著的東西,讓工藝在民間保持生命力。只要這三方面都能做到,工藝才能真正被保存下來。

Page 1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9

老東西有幸被保留,我們就可再進一步,談談改變的可能性。而改變的方法,我以我個人的經歷作參考,也就是用設計師和農夫的人生故事作借鏡。

正如之前提及,設計也曾面對自身的產業危機。要為設計重建其當代意義,我們很需要回到將「設計」當作動詞的本質,而非僅僅視它為某種時尚風格的美學名詞。即是說,設計只是一套創造的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正如學一套拳,目的是鍛鍊身心、制敵自衞,若一旦停滯於形式,拳術就只是悅目的表演罷了。同樣道理,若把工藝看成一個動詞,它就變得有主動性,不再是被動的、受保護的老寶貝。

假如我們開始把工藝想像成一種行動,我們就會問:「工藝其實可以做甚麼?為什麼要用工藝作為方法和手段?」自然勾起我們對工藝的當代意義之思考。對於這個聽來很學術性的題目,我們可以借鏡近代有機耕種的發展。

很多年前,筆者做過一段時期的兼職農夫,後來還關掉了自己的公司,打算半農半設計地生活下去。期間,我看到有機運動在近十幾年的發展,雖然未有翻天覆地改變整個農業生態,但我們卻不能否認,這波運動已讓普羅大眾對食物和生態的意識大大提高。現在,連小學生都懂得有機才是跟大自然討糧食的理想之道、農葯並不可隨便放進肚子或泥土裡。更重要的改變,是現今大多數新一代農夫,都是被有機主張吸引而走到田園的。究其原因,就是有機這概念,為農業重新賦予一個能回應當代需要

Page 1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0

的意義,吸引新一代透過耕種,回復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於是,有機農夫不再是位處在經濟底層的農產供應者,而是治療人類與環境的積極行動者。

參考農業與有機運動的例子,我想,當今的工藝發展或者正需要一些能帶來生命力的主題,作為行動的指向,讓我們可以透過工藝,想像一個更積極同時可持續的未來。

Page 1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1

陳惠芳(芳子),手作幫創辦人幾年前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赫然遇上一個推著自製木頭車沿街招攬生意的磨刀師傅。從遠處看不清師傅的模樣,但感受到他悠然的步伐,還有徐疾有致的清脆鈴聲,讓我回到那久遠的年代。

其實,也只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情吧。六十年代的香港,街頭有的是磨鉸剪剷刀、修理鐘錶、補鞋、打棉胎、裁縫、代寫書信、還有綫面美容,衣食住行就在左近。小孩子或蹲或坐在街邊的小板凳上,被那些魔術師般的巧手逮住迷住,而成人則愛與埋頭工作的師傅們閒話家常。補鞋師傅一看就知道林家老二是偏平足、補鍋劉一敲就能說出瓦罉成分、裁縫深諳陳太對旗袍鈕扣的執著、寫信佬熟悉潘伯鄉下親朋的近況⋯⋯是買賣的也是朋友的一個無間生活社群,互相認識、互相關照、互相補足。

師傅,有人稱為工匠。他/她們和他/她們的手藝跟周遭的人和環境從來就不能分割。無論是東西方神話傳說,在在都告訴我們,工藝是人類文明的鑰匙。從遊牧到定居,從茹毛飲血到烹調加工,從皮毛茅草到綾羅綢緞⋯⋯皆是一代代工匠們創作和勞動的成果積累。師傅的技藝轉化自然資源,滋養社區社群的生活。工藝在拉丁語是demioergo,demio意謂公眾,ergo則是生產,如是,工藝是為公眾而做的生產,這是一道開放的、合作的、追求質素的、不斷改善的、手腦合一的勞動過程。技藝

Page 1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2

和箇中的倫理,由一代代師徒傳承,共謀社群福祉。

然而,這些師傅和他/她們的技藝,在我們的生活中稍然消失,因著發展和進步之名。事實上,這轉變在幾百年前已經開始,隨著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機器取代人手、工藝性別化、腦手藝工分家,原本通過身體邊做邊累積的技藝知識失傳,連帶一整套人際(包括跟自然)關係密切的生活文化被摒棄。藝術家愈來愈受推崇,工匠則愈來愈被低貶。工業化、城市化、現代科技、自由經濟、資訊爆炸、資本金融全球化、市場消費主義加速這種去技術化、手心兩極分化的趨勢。人類以為世上沒有衝不破的限制和規律,以為人可以主控一切,以為資源用之不竭。就在近代不到一百年的歷史中,自然資源和土地,以致勞動力快速被大資本和市場壟斷和操控,本來共好共生持續的生態和社群生活迅速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生產和消費,不斷膨脹的欲望和浪費,人文和自然生態迅速惡化,生活愈來愈個人化和破碎,財富愈來愈集中,匱乏和苦難愈來愈廣泛。

20世紀以降,此起彼落的社會運動,特別是環保和婦女運動,在在努力回應社會上種種愈來愈嚴重的問題。美好生活/生命的源頭在那裡?個人以致集體,如何快樂地和可持續地生活?很多人回到工藝的本源,找到出路。

Page 1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3

1986年,意大利人克魯.皮迪尼(Car l o Petrini)抗議跨國企業麥當勞在羅馬開店,發起「慢(生活)運動」。意大利人珍愛本土文化,飲食烹調自成一家。克魯深信社會種種問題在於人類現代生活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猶如被斬斷根鬚的樹,成為無所依歸的浮游物。人類需要重新建立關係:跟人——自己、家人、社區和朋友,以至跟食物、土地、所生活地方和不同的生命。對,就是一種互相認識、互相關顧、互相補足和依存的生活,是在地的、本土的經濟。跨國快餐文化講求的是效率、便捷和利潤最大化,品牌的食物來自何方?如何烹調?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品牌的社會責任?這些關鍵問題,在在都與克魯的信念和追求背道而馳。

工藝行動(Craftivism 或 Craft Activism)1:面對後資本主義商品市場消 /浪費極大化的邏輯,大概在2003年開始活躍的工藝行動(藝行)者重拾社區為本的手工藝(主要是編織)活動。人們一起製造和創作,一起分享,既增強自信,也滿足實際和更內在的深層需要和期盼。以「自主製造、自主需要和自主欲望」抗衡商品文化,是一種清晰的政治取態。除了動手製造生活所需外,藝行者反對商品經濟、支持環保和循環再用,珍惜資源,重視社會公義和平等這些普世價值。

1 工藝行動(Craftivism)這個名詞由作家碧斯。基雅(Betsy Greer)在2003年創造。 工藝行動是一種生命態度,通過創作發聲,如此一來,意見會更有力,情感更 深,公義的追求更博大。

Page 1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4

英國人駱.赫金斯(Rob Hopkins)七、八年前開始推動過渡城市(Transition Town Initiative)2這個社區計劃,同樣回到工藝的本源,回應極度依賴石化能源的現代生活和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危機。石化能源讓機器更快速更大規模地替代勞動,愈來愈龐大的城市人口生活得似乎更為舒適方便,但城市人的肢體卻愈來愈無能。毫無節制的開採和耗用,讓資源快速枯竭,也加速氣候變化,出現更頻繁的天災和作物歉收。赫金斯覺得地球已經來到一個臨界點,人類需要改變。「說我們西方這一代是地球上最沒有實際技能,最無用的一代,實不為過。」赫金斯在2009年曾有這一番感言。過渡城市強調人們要用雙手,重新掌握技術,製造存活所需的工具和物品,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離開工業文化,回到手工藝這個起點,重新出發。

師傅們的手工藝就是關係,是在地,自主,靈巧,珍惜資源,講求質素,個性化的製造和創造,是心手結合。改變要由每個人開始,要由內心覺察,由身體力行,由每個人的雙手開始。英國設計師漢密.亨.高頓(Hamid von Koten)說:「內心意識的改變,就像在創作過程中物料的轉化一樣⋯⋯工匠告訴我們,在他們的創作旅程中,有某些時刻是自然靜止的,在那一刻,他們經驗到一種流動,進入無我境界,身心與外在環境合一。只有在內心意識到這種整合時,真正的可持續世界才會到臨。」

2 2007年,慈善機構過渡網絡(Transition Network)在英國成立,目標是 推廣過渡城市這個概念,支持世界各地社區落實過渡城市的生活模式。

Page 1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5

重視生態和心靈的當代哲人薩蒂斯.庫瑪 (Satish Kumar)在「藝術與工藝的力量」一文中說:「藝術和工藝是雙生兒,二而為一⋯⋯成為藝術家或工藝師也好,都不是興趣,而是生計。要脫離消費主義,就得動手做。這是一個靈性的過程,過程中我們行動和感到快樂,創造出美麗和開放的心靈。這是一種和平、有靭力、可持續的生活⋯⋯工業經濟是一種增長經濟,永遠不足夠 , 永遠不滿足。」

Page 1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6

李嘉敏香港的磨鉸剪磨刀、補鑊、打白鐵、補鞋、造鞋、紙紮、米鋪、繡莊、藤器製作、手工刻印、蒸籠製作、木工、鑄刀、旗袍裁縫、叮叮糖⋯⋯傳統民間工藝們,你們到哪裡去了?

工藝,其實從沒有在香港消失。有別於通常被展示在美術館的視覺藝術,工藝總是以謙卑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事實上,以上列出的民間工藝,不少仍能在香港找到。只是它們已變得碩果僅存,而且生存空間愈縮愈窄。

在1940、50至1980年代間,工藝遍佈香港的街頭巷尾。在那個年代,不少人只要肯學肯做,可以選擇當學徙拜師學藝,練成一門手藝,靠雙手打造自己的事業與生計。就算沒有一紙證書,手作行業又未必能賺大錢,但師傅們用時間和心血磨練出的技術,既能養活一家幾口,又能為街坊服務,專業受到肯定。

想一想,這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情。環顧今天的香港,工藝師傅與學徒們,以及他們代代流傳的手匠傳統,為何變得如此罕有?

難道是這些傳統工藝已經過時,失去價值,所以被社會自然淘汰?當然不是!種種修補行業,能讓我們物盡其用,經濟實惠又環保;傳統的造鞋、造旗袍業,他們特有的度身訂造,確保顧客滿意才收貨;手工木家具、藤器,既有特色又以人手製造,有別於跨國家具企業一式一樣的產品,令你的家居更有個性。貼近生活所需、經濟實惠、環保、度身訂造、有個性等傳統工藝具備的特點,明明是現代人在追求的質素啊!你看不少最新的智能電話,不也在標榜這些嗎?而且傳統工匠通常代代相傳,又植根社區,總把街坊、顧客的需要都記在心頭,比光顧大型品牌或連鎖式零售店,窩心又富人情味得多。

為何香港傳統工藝明明有獨特價值,卻生存得如此艱難?

Page 1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7

1.市區重建的衝擊:不少工藝行業都源自街坊生活需要,例如修補行業。但本港的重建項目,很多都只關注經濟利益,少有顧及當地民生原貌及社區連繫的保存,而且賠償有限。面對大規模的重建項目,做「手作仔」的小商戶一旦失去原有店址,很難在原區覓得合適的新址重操故業。加上缺乏原有的長期顧客網絡支持,許多工藝行業都因重建而歇業。

2.不敵大財團:香港主流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地產市場。本地的土地供應由政府掌握,而本地的地產市場,又被幾個主要發展商主導。種種因素混合,令香港地產市場出現壟斷、極講求利潤最大化、租金高昂的局面,基層市民和小商戶的需要,往往被忽略。而作為大財團的地產發展商,亦滲進市民生活不同層面,不少零售業及服務業,都與發展商有關。手作工藝小商戶,根本難敵高昂租金或發展項目的入侵,變相被迫遷或被迫結業。就這樣,傳統小店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倒模式的購物商場,令工藝匠人失去生存空間,亦令香港喪失不少獨特的本土色彩。

3.本地手匠受輕視:日本的鑄刀、木雕和染布工匠,意大利的皮具用品工匠,荷蘭的木屐、芝士工匠,法國的芭蕾舞鞋工匠⋯⋯他們在當地,都受消費者尊重,政府亦會宣揚這些獨有文化。匠人們既有江湖地位,亦有社會地位。不少香港人到以上國家旅遊時,亦會到這些傳統老店觀摩和購物。但反觀香港的工藝匠人,卻常被視為老套、較低等的行業,很少消費者去發掘當中價值,令匠人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 關注。

4.生產線北移:隨著1980年代中國內地開放,許多本地商家將生產線移往內地廉價工廠。但工藝行業很靠經驗老到的師傅用手去感覺物料,因應天氣、顧客需要,靈活變通。這些都是大型工廠不能取代的。

5.缺乏新血:行業生存艱難,又不受社會重視,所以少有年輕一代願意入行,很多工藝師傅亦對自己付出一生心血的行業之承傳,不再存厚望,令人唏噓。

Page 2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8

Page 2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19

Page 2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0

近年,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開始回過頭來要尋找和保護本土文化,當中包括傳統工藝,發現箇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細味及珍惜的地方。

小書的以下部分,特別收錄了幾位本地造鞋、紮作、補鞋以及漁業工藝人的故事。他們從上一代手中承傳了行業的獨有智慧與技術,緊守崗位至今。從他們身上,你會看到不同工藝面對的困境,你也會看到工藝人對行業堅持,直接間接為社會守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美好,例如⋯⋯

創意無窮:因應生活形態的改變,工藝師會不斷創新。補鞋師傳就是最能夠變通,最有創意的工匠,他們要因應不同鞋款以及其損毀情況對症下藥:鞋款日日新,物料愈來愈化學,他們得手腦並用,不斷思考、嘗試、不斷超越自己的經驗,靈活運用一身工藝,治理腳下的奇難雜症。

貼身貼心:造鞋師傳從畫紙樣開始,因應腳的肥瘦長短大小,因應客人的喜好,製造最舒適最窩心也更耐用的鞋。

自足自主:多年來香港政府填海,依賴高地價政策發展經濟,在短時間內讓本地本來根基深厚的工藝,如造鞋、補鞋以及漁農業快速淡出,相關的手藝因而同時消失。以打魚為生的勝哥一直堅守崗位,從自己一門手藝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及成功感。海上風急浪大,而勝哥順應自然,作息自主,自得其樂,在不斷惡化的環境中堅持出海。美好生活可以有不一樣的追求及堅持。

Page 2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1

人和情的教育和承傳:工藝令師徒間的關係蝕刻生命,代代相傳。無奈本土工藝內外受壓,以紮作為例,外部最大的競爭是內地低廉的生產成本,過往長洲太平清醮的神像都由香港師傅一手一腳創造紮成,現時大都交內地製作。工作流失,導致行業和手藝後繼無人。坪洲的紮作師傅周彪見證紮作神像的盛衰。今天,他主要的生計是工程活。然而,師兄弟等還是非常投入已經為數不多的工作,把工餘時間放在師傅傳授的紮作上,更為下一代提供師承身教的學習環境和機會。

工藝寶貴之處,不只是製作出來的工藝品,而是它讓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得以連繫起來。香港社會節奏急速,一雙屢經修補的皮鞋、一座手紮竹篾神像、一顆手打魚丸、或是一張手織漁網⋯⋯不單聯繫著工藝師與顧客,更是師徒、人與社區和社會、以及人與萬物和自然的親密對話,箇中包含對靈性和美的追求、堅毅和忍耐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自主生活的重視。

Page 2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要買雙新鞋子,走到普通鞋店就可以。為何有人堅持光顧傳統手造鞋店?來聽聽雍記鞋店陸師傅、楊師傅的故事,感受傳統造鞋工藝的價值——那種度身訂造獨有的人情味,以及工廠永不能取代的細膩、靈活、貼心、專注。

中環OL李小姐:

我很喜歡穿長靴, 但一般鞋店的款式,腳瓜位太窄了。

78歲的陳婆婆:

年紀大,腳都變型了,兩隻腳趾疊在一起, 鞋都穿不了。

女強人Amy:

早幾年興尖頭鞋, 我日日穿結果弄到 腳趾外翻,現在只能穿健康鞋,難道時尚已與我絕緣?

大學生Coen:

在潮流鞋店買鞋, 容易與人撞款,價錢不便宜但穿幾個月就破掉。我很想擁有 一雙有個性、耐穿又不太貴的鞋子。

爬格子的小芳:

在大商場購物,所有東西都一式一樣。 我喜歡度身訂造, 因為樣樣有商有量。

傳統造鞋店有何過人之處?聽聽幾位忠實粉絲的話!

22

Page 2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陸師傅的鞋店位於中環砵甸乍街 (即石板街)中段,門前置放了

「雍記各式跳舞鞋」的白底紅字招牌。鞋店以前鋪後廠模式經營,經歷了年代的洗禮,但仍堅持由人手製造皮鞋。

「我從小跟叔叔學造皮鞋,入行已經三十年。由我叔在1960年代在石板街開牌檔,到70年代在士丹利街開店,後因店主收回店鋪,便搬到這兒繼續做生意。以前香港造鞋業確實非常風光, 不少造鞋廠做出口生意,我們也不例外。」陸師傅談起往事,就會有點興奮, 滔滔不絕。

陸師傅當年跟叔叔入行,一做便是30年,現在是雍記的 老闆。

陸師傅、楊師傅

23

Page 2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4

前鋪後廠 良心造鞋 上世紀50到80年代是香港造鞋業的興盛期。當時鞋業多為家庭手工業,經營模式與雍記相若,前鋪後廠。店鋪為了打響名堂,都會以手工細膩,及 選用真皮為賣點。相比現在的工廠式 大量生產,手造鞋的質素及生意觀念 確實更顯良心。

陸師傅強調他造鞋絕不馬虎,從不浪費皮料,但也絕不偷工減料。陸師傅自小隨叔叔學師,後來繼承鞋店,目的只為繼續造有質素的皮鞋。店內現有六位師傅,分別負責吹格、裁料、車面、造底及批底。「不少腳型比較特殊的客人,會找我們造鞋。」客人的要求及特性,陸師傅都一一記在心上。「我的客人都是光顧了十多年。記得有一位客人每一次都跟我指定訂造同一款跳舞鞋,幫襯我十年。他們都說手造鞋非常耐用和舒適,如果不好穿的話,他們都不會回頭幫襯。」鞋櫃上擺放著一對對訂造鞋,展示著陸師傅堅持造鞋質素的成績。

以時間力氣 換耐穿耐用為何現今市面上的皮鞋,大多都不耐穿?陸師傅說,傳統手造鞋用料講究。例如從前的鞋托——即夾在鞋面與鞋底之間的部分,都是由師傅用皮革親手製作。因為製作極之耗時,手作鞋托現已很罕見,造鞋商都改用由大陸入貨的機製鞋托,雖然價錢實惠,但質素參差,而且以硬紙製成,耐用程度大減。

師傅的力度與匠心,亦是傳統手造鞋耐穿的關鍵。相信不少女士都體會過「甩踭」的狼狽——現今的工廠式生產皮鞋,大多只用膠水固定鞋踭;反觀手造鞋,即使同樣用上膠水,但師傅會先把鞋踭釘得妥貼,然後在鞋踭和鞋托分別塗上一層適當厚薄的膠水,風乾片刻,再用槌子敲打將兩者粘合,當然穩固得多。

時移勢易,店鋪現時會用機製鞋托,與以前的手造鞋托相比,質感比較粗糙。

Page 2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5

物換星移 原貌漸變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加上造鞋業師傅老化,新血短缺,雍記的造鞋方式也在改變。以前店內師傅造鞋底會上線固定,現在多用膠水;選用的鞋底,也轉為膠底,只有部分跳舞鞋繼續沿用皮底。 陸師傅說:「沒辦法,太多工序真的做 不來。」

造鞋的工具,也在紀錄時代改變。走進雍記店後的小工場,入牆木櫃裡排滿了大小、長短、鞋頭形狀不一的鞋模,每個都飽歷風霜。店內的鞋模大多是膠製的,在暗角也會發現一、兩個木鞋模。陸師傅指著木鞋模笑說:「它們分分鐘比我老!現在都沒人做木鞋模了。以前香港也有人專造膠模,但隨著造鞋業式微,膠模也沒人做了。每次要換新模,我都要走上大陸才買得到。」不少工藝行業,都互相依靠——有人磨刀就有人造磨刀石;有人造鞋就有人造鞋模。當一個行業式微,其他行業也會連帶受影響。傳統技術和智慧,就這樣流失掉。

鞋油味 人情味在雍記,陸師傅既是老闆,亦是鞋面師傅,同時更是店中大廚。「我們這兒中午會一起吃飯,我負責煮一些簡單小菜、蒸條魚。出面吃快餐對身體不好,我們這兒又有煮食工具,當然自己煮,一起吃!煮簡單飯餸用不了多少時間,最重要是大家食得開心。」習慣圍在一起午膳,拒絕食快餐,陸先生堅持的,就是那種沒有味精、混了鞋油味的人情味。也許,在這急速的城市中,這也讓我們珍惜和品嚐到慢的樂趣。

造鞋模亦是一門工藝,以前香港造鞋業蓬勃,也有人專造膠鞋模,現在只有北上才買得到。

Page 2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6

用雙手製造生活 小而美楊師傅是雍記的重要一員,他造鞋底超過40年,早已退休,但因興趣及受陸師傅遊說,幾年前到雍記幫手。說是為了有一「世藝」,說話直接的楊師傅半開玩笑說:「造鞋好悶㗎﹗」

楊師傅經人介紹入行,第一份工是在山寨鞋廠大中南工作,專做外國訂單。當時老闆包膳食,所以雖然人工只有一、二元,楊師傅說也足夠生活有餘﹗當時香港造鞋業篷勃,養活不少勞動人口。楊師傅的人工也慢慢從一、二元轉變成月入二百多元。他做過五至六間鞋廠,用雙手養活一妻四兒。二十多歲時楊師傅開了一間規模不大的山寨鞋廠,一嚐當老闆的滋味。當時請了六、七位師傅,但由於經驗不足,客源不多,最後決定關店大吉,重新做回打工一族。「年輕時蝕錢沒有什麼大不了﹗蝕了便重新來過﹗」楊師傅輕鬆地說,面上展露為自己曾年少輕狂而感驕傲的笑意。

造鞋如做人 認真刻苦耐勞17歲入行學造鞋,楊師傅至今仍清楚記得當時拜師學藝的景況。「那時候叫你企就企、行就行,沒有反抗餘地。我都有不開心,覺得辛苦,而且又什麼都要做。不過最後沒有轉行,忍下去。」楊師傅說學造鞋只需要兩三個月時間,但拜師則需三年,大部分時候是考驗徒弟的誠意﹗

楊師傅收過二、三位學徒,是認真的拜師學藝。學徒要「乖、聽話」。他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刻苦耐勞,很難成材。「其實學藝等如學做人,如果學藝 『 求其 』,出來工作態度也會如是。所以必須聽從師傅的話,慢慢做起。」楊師傅的造鞋宗旨也是如此,「無歪、無斜、無花爛」,造鞋是要達到自己的要求,才可以交給客人。

楊師傅在雍記負責鞋底製作,本已退休的他,早幾年經陸師傅遊說而重出江湖。

Page 2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7

不想退 也得退面對市場上大量機械生產的鞋子,作為老闆的陸師傅慨嘆守業艱難。「其實造鞋業仍有市場,只可惜沒有人才。」要培育接班人非易事,一來缺乏年輕人入行,二來行內師傅已經年紀老邁,未必有精力和時間收授徒弟。就算有人有心開業或守業,也難敵得過高昂店租。「中環的鋪租被瘋狂炒高。我們全因有一位良心業主,所以仍能生存。」

陸師傅看起來很年青,不說不知他已屆花甲之年,不過在行內已算「後生」。他已有心理準備,到店內的老師傅們都要退休,他也得退下來。「沒所謂可惜不可惜。我們造鞋算是夕陽工業,時代總有一天要我們結束,這也沒辦法。」

Page 3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8

在一般鞋店買鞋,試鞋時,如發現鞋子不合腳,店員總會建議你買

大半號加個鞋墊,或告訴你「新鞋總會有點夾腳,多穿幾次就沒事。」現今的消費模式,讓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身體去適應產品,再透過生產更多、消費更多,去解決產品與身體之間的差異。傳

統造鞋工藝,正正提醒我們,產品設計與製作,本來可以因應不同人的需要,度身訂造。傳統手造鞋貼心又耐用, 「著落有感情」,我們亦會特別珍惜,不容易貪新厭舊。

度腳:每一雙腳都是獨特的,就算是同一個人,左右腳都長得不一樣。造鞋前,師傅會為你量度腳的長、闊和厚度,並紀錄客人的特別需要(例如腳趾外翻、腳趾重疊、二指長過公等)。

畫紙樣:按客人心水款式和腳形,選合適鞋模,然後找出鞋模的中間線,用雞皮紙包實鞋模,白手畫出紙樣形狀,再沿線剪出。款式愈複雜的鞋子,鞋面紙樣分割面愈多。經典的圓頭平底女裝鞋最簡單,紙樣一幅過就成。

裁剪皮料:將紙樣勾畫在皮料上,沿邊預留兩分空間紙口位,剪下皮料。造鞋最常用的是牛皮或羊皮,皮料要軟硬適中,如皮料太厚,就要出動鏟皮機,較為麻煩。

1 2 3

Page 3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29

以傳統方式手作一雙皮鞋,需要不同專業的師傅分工合作。例如造鞋面和鞋底,已是兩種不同學問;當中又再細分成細碎步驟,由不同師傅專責處理。就讓我們跟隨一班香港年輕人,走進雍記,了解度腳到製作鞋面皮料的過程!

以下是吹格到裁料的過程,尚有車面、造底和批底三大步驟。要造一雙鞋子,六位經驗老到的師傅分工合作,一天就能完成,但還要待個兩、三天,等膠水乾透,才能將鞋子交給客人。

磨皮:磨好專用刀片,將裁好的皮料放在石板上,用刀片以順時針方向,將每幅皮的車口位,慢慢批得薄而平均,直至看到皮革白色底層。切忌批得太薄,否則車的時候會很困難。

捶皮:修剪皮料邊緣的參差部分,然後將皮料反轉,在紙口位塗上膠水,鑲入一條有助固定鞋口形狀的 「帶仔」,然後將紙口位摺合再拉緊,用鐵槌輕力將摺合位捶實。

完成鞋面 皮革部分

4 5 6

Page 3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相信坪洲紮作師傅周彪一定有深刻體會。在盂蘭勝會中出現的紮作,又大又美,製作時間動輒幾個月,但轉瞬就被焚燒掉,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工藝人的心血?從周師傅和徒弟們的故事,你會發現原來紮作工藝的價值,遠遠超過工藝品本身,當中蘊藏著工藝人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對他人和後世的祝願、師徒之間的敬愛與承傳,恆久不滅。

盂蘭節快到了,假設你是紮作學徒,師傅要你就以下條件,為盂蘭勝會負責 「分衣施食」、看管小鬼的「鬼王」紮作面容打草稿,你會如何畫?

‧ 讓人感到不怒而威、 莊嚴、有氣勢

‧ 做到「人怕鬼三分, 鬼也怕鬼王七分」

‧ 不能太嚇人,否則會 嚇壞街坊

‧ 創作時要抱著尊敬 之心

30

Page 3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周師傅入行數十年,不論大、小紮作,都用心造。

手藝是一門生活技能。問坪洲紮作師傅周彪,他會強調說:「紮作是一

門藝術」。

周師傅五十多歲,從事紮作業數十年,從十來歲開始接觸紮作,師從來自海陸豐地區的黎桓祥,最初學拳腳功夫自保,後來在師傅身旁耳濡目染,學會紮作。周彪憶述,當年師傅一聲令下要開工,即使身有正職也得回來幫忙。

周師傅

31

Page 3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2

起步從師教 巧變在人心黎桓祥師傅教訓:「起步從師教,巧變在人心」。周師傅一直將先師以毛筆手寫的這幅對聯,供奉在位於坪洲歷史悠久的工作間。他相信,師傅教會了基本功如紮圈和黏紙後,徒弟要完成作品,便一切從心——心中要有圖、有尺,要用心思考。周師傅示範製作馬頭時,常說:「怎叫好?自己覺得爽便是好。」

周師傅不諱言造紮作講天份:「從前拜師不可以多問問題,全靠個人觀察和資質。」掌握了基本技巧,就要靠自己慢慢摸索,從一個馬頭,變出鹿或牛,過程很考驗工藝人的耐心與創意,以及對美的追求。

周師傅是子侄們的師傅,他現時的主要生計是工程活,但工餘時間,就會與徒弟們埋手造紮作。只要師傅一聲令下,子侄便得在假期間幫忙。當年邊做邊學的情景,小師傅阿政記憶猷新——工作室每次都播著粵曲,心縱有十二分焦慮,手也不會分神,慢慢就定下來完成工作。

青綠色的底座,原來只是用兩條竹篾製成,就足以撑起高逾廿呎的鬼王,這是藝術與物理學的巧妙結合。

Page 3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3

鬼王獨樹一幟周師傅專造盂蘭節打醮的「大士王」 (簡稱「鬼王」)。鬼王在盂蘭勝會中,擔當「分衣施食」,看管小鬼的角色。鬼王有分「青面」和「紅面」,前者威力較強,多用於義莊等地方;後者則用於太平之地。

「造鬼王,一點不容易。」言談間,周師傅說了好幾遍。做一個二十來呎高的鬼王,從開竹篾、紮大身(身體支架)、埋躉(支撐鬼王的底座)、上面(畫五官)、著衫(披袍甲)等都是費力氣費心神的活。例如埋躉——高逾廿呎的鬼王,由於以單腳站立,要用底座支撐,才能平衡,而底座只不過以兩支竹篾製成,當中既考經驗,又講力學。

但原來「埋躉」未算最難。周師傅不斷強調,造鬼王最難之處在於面容,如何不怒而威,既莊嚴又有威勢,最終要把鬼王造到「人怕鬼三分,鬼也怕鬼七分」,方可管治小鬼,鎮壓惡靈。周師傅一直仿照先師黎師傅的做法,用師傅的面容入畫,威嚴而叫人肅敬。

對於先師的手藝,周師傅讚不絕口:「他真的很有天份,從來不畫草圖,直接製作。以前長洲、坪洲、榕樹灣、香港仔、石排灣、黃大仙、深水埗等的紮作,都由我師父造。長洲太平清醮的三

大鬼王,就是他的設計。」周師傅形容先師外形猶如「鬼王」,滿臉威嚴,氣勢迫人。說著說著,周師傅拿出一個整潔的文件袋,默默打開,一張張黎師傅作品相片,展於眼前。「這都是我師傅為長洲打醮製作的『鬼王』作品。他的紮作功夫是行內 number one!」

畫面容是造鬼王最難的步驟,要不怒而威;周師傅承傳先師做法,用師傅的面容入畫。

Page 3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4

紮作緣起緊貼社會脈搏 究竟,香港從何時興起在盂蘭節造紮作的習俗?原來這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在四、五十年代,內地政治環境動盪,大量人口湧入香港避難。當時的香港,居住環境擠逼,木屋、寮屋處處,衛生條件惡劣,火災頻生,民生問題日趨嚴重。走難來港的廣東人,將當地在盂蘭節超渡亡魂、祈求神靈庇佑的習俗,以及紮作文化,一併帶來香港。後來,盂蘭節漸漸成了香港的本土特色節慶,亦為紮作工藝提供了重要的發展空間。

不同派別互相欣賞「我們是海豐派,另外還有廣府派和潮州派。」據周師傅說,從事打醮紮作的門派,各有不同風格和習俗。例如海豐派造鬼王時,會把觀音放在頭頂位置;廣府放在鬼王腹部;而潮州則放在鬼王頭部附近。各派別的祭祀儀式,也略有分別。周師傅說,光聽喃嘸師傅唸經,

便知哪派別在進行祭祀。不同流派各有千秋,師傅們都抱以互相欣賞的態度造紮作,同行之間彼此尊重。

學藝也學道理行有行規,做紮作亦有特定規矩和禮儀。最基本,就是要對神明尊重,造祭品要懷著敬重之心,而日常的身體力行亦重要。周師傅從何學會這些規矩?「當然是我師傅教!他雖然信奉道家,但不會抓著徒弟說教,畢竟從前工作繁重,大家都忙著幹活。只有少數有機會與師父並肩工作的徒弟,才能邊學藝,邊聽道。但我們都非常尊重別的宗教,絕不導人迷信。」

現在的周師傅,很享受一個人在工作間的時間,拿著竹篾,靜心研究,回想師父的教導,再構思新點子。這既是修行,也是樂趣。「簡單如搭配卡紙顏色,亦是創作的一部分。」

盂蘭節是紮作工藝人的重要日子,看看周師傅的清單,師徒們要完成的紮作可真多!

Page 3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5

堅持承傳當年,周師傅先師黎師傅包攬全港九海豐派紮作,鄉紳甚至送上一幅「巧奪天工」的牌匾贊揚師傅手藝。黎師傅單靠紮作足以維生,一般從正月開始備料,到農歷七月完工,其餘時間便教村民拳腳,生活自主。現時,周師傅只接做南丫島的一個訂單,其他訂單因為內地成本低廉,早已北移。他每天上班下班,在假日特別是盂蘭節期間,卻還是堅持安排時間做鬼王。

面對內地市場競爭,周師傅與小師傅阿政都說很多紮作廠商只為做生意,不會付出心機;相比起來,周師傅和徒弟們造紮作總是力求完美,從不馬虎。不過

周師傅也感觸,無論造的「鬼王」多費工夫、多精美,懂得欣賞的人已愈來愈少,而且祭品瞬眼間被焚燒,有時也感無奈。周師傅有一個心願,希望他日能在香港機場展出自己的作品,給更多香港人看。「我們都應該認識香港的獨有文化。」

七月天氣悶熱,在不能開風扇的工作間大汗滴小汗,師徒們看來還是挺享受。小師傅阿政很有天份,但他直言將來未必從事紮作:「我出去打一份工比做紮作賺得多。」不過,阿政很希望這門傳承紮作手藝不會就此消失,每年還是繼續跟周師傅合作做他們那獨樹一幟的鬼王。

Page 3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6

紮作品在祭祀儀式中,瞬間被火化,但傳統紮作工藝人仍是緊

守師傅的教導,用心鑽研製作方法,精益求精,再懷著尊敬的心,耐心製作,絲毫不馬虎。當中,包含著工藝人對專業、先師的尊重,對藝術和創作的熱愛,對他人和後世的祝福。

這些,是工廠式生產的紮作永遠無法媲美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每位紮作師傅, 都是由最基本的學起。來看看周師傅和小師傅阿政示範,如何用竹篾和紙,紮出最簡單的馬頭!

削竹篾:剛買回來的竹篾,都是剌剌的,要用專用削刀,以刨魚鱗的手勢,逐條將邊緣削平。竹篾品種有很多,周師傳多數用「大粒青」,因為這品種較扎實,可用來製作大型紮作的支架。

計尺寸:根據馬頭的形態和大小,計算整個立體各部分的圓周,再剪出適當長度的竹篾備用。

造竹篾圈:按尺寸,將竹篾屈成竹圈,再將剪成長條狀的紗紙(不是沙紙,而是薄薄的紗紙),捲成繩狀,以縛實竹篾接口位,再塗上漿糊固定。

1 23

Page 3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37

造漿糊:用麵粉和白飯,加水煮成漿糊。

塑型:利用長竹篾製成支架,把竹圈套進長竹篾, 並用紗紙固定位置。

造馬嘴:造兩個不同大小的竹圈,將小的竹圈套進已對摺的長竹篾,用紗紙固定後,在小圈中套入另一支對摺的長竹篾。固定位置後,再套上大的竹圈。由於馬兒大多「哨牙」,所以,兩枝長竹篾的要長短不一,馬嘴才會活靈活現。

上色紙:逐部分上色紙,將色紙對摺,鋪在竹篾架上,對好位後,留邊(作為黏貼時的接駁位)剪下大小相若的色紙,在接駁位塗上漿糊固定。上好色紙,再畫及貼上裝飾,馬頭就大功告成了!

完成馬頭結構:把馬嘴嵌入馬頭的第一、二圈,用紗紙固定,剪下過長的竹篾。然後,再用另外的竹篾,塑造整個馬頭的弧形輪廓。

7

45

8

6

Page 4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在買一雙新鞋子也只不過要花一百幾十元的今天,誰還會光顧補鞋店?就算要補鞋,不少地鐵站也有摩登補鞋店,為何仍有人堅持支持傳統補鞋小攤檔?

如果有機會,建議你拿一雙損壞了的鞋子,光顧一次街角的傳統補鞋師傅,你就會發現,原來位位師傅都是隱世高人!他們只要看看鞋子的損壞程度,就能看穿你的走路姿態和習慣,再按著你的人體需要,用最穩當的方法,用雙手修補你的鞋子,扭轉鞋子葬身堆填區的命運,讓它能與你走上更遠的路。啟伯和就叔,就是香港其中兩位隱世補鞋高手。他們的故事,訴說香港社會和行業變遷,也道出了工藝人對工作和創作不變的專注和熱愛。

如果你是補鞋師傅,收到以下分別由四位顧客送來的鞋子,你能猜出鞋子的主人的步行習慣和特性嗎?你又會如何因應各人需要,修補鞋子?(答案可在本頁底找)

(答案:1「腳踭唔到地」;2 拖著腳走路及超重;3 外八字腳;4 盆骨歪斜或長短腳)

1) 腳尖部分磨損 2) 腳踭部分磨損、 整個鞋底變薄

3) 外側磨損 4) 只有單邊磨損

38

Page 4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牛頭角是香港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重要的工業區。由於勞動人口稠密,也

聚集了各式行業。麥啟就是如此落腳「牛頭角道158號橫門尾段」,在這裡開店經營鞋業,一直至今,每天長途跋涉由柴灣家中往返,也在所不辭。

麥師傅(啟伯)

麥師傅(啟伯)啟伯每天長途跋涉由柴灣到牛頭角開檔,街坊的支持是他工作的原動力。

39

Page 4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0

景移物換 人情永在 「現時主要做街坊生意。」隨著工業北移,牛頭角下邨重建,啟伯的生意可說今非昔比。不過,不少街坊儘管搬離這區,還會專程回來找啟伯補鞋。「他們說我手藝好。」啟伯酷酷地說。確是,補鞋客人持續敲門。街坊街里之情,讓啟伯捨不得言休。

幾十年前,當摩登補鞋店進軍香港,啟伯的生意也有短暫受影響,不過很多客人最後還是選擇啟記,因為小攤檔收費便宜,而且機器始終不及人手。「他們很快又回來幫襯我,因為補完的鞋轉眼又爛了!」啟伯補鞋的價錢,視乎損壞程度,以及所需技術和材料而定。總的來說,價格相宜,物有所值。「價錢定了就是定了。如果太貴,也沒有人補鞋吧﹗現在買一雙鞋也只不過一百幾十元。」總是為別人「荷包」著想的啟伯說。

從八毫開始 結合生活的工作不少補鞋師傅是從造鞋轉為補鞋,啟伯也不例外。他自50年代投身造鞋業,當時人工只有八毫。「那時候工作包膳食,八毫子是給我們理髮和飲涼茶。只要節省一點,能儲到不少錢。」學師三年,啟伯在22歲那年到山寨廠工作。「我做一雙皮鞋賺五元,做兩雙已賺很

多。」的確,相比從前三行工人一天只賺五元,鞋匠可說是不錯的行業。

隨著大陸開放,啟伯跟工場遷移內地工作。開始時生活不成問題,但後來國內廉價鞋大量生產,令他最終決定轉行當補鞋匠。造鞋工具失去用武之地,啟伯也把寶物掉棄,於空間淺窄的橫街小店內,掛著幾個鞋楦來懷緬一番。

在啟伯那高度濃縮狹窄的空間,放置了電視、冷氣機、電風扇及電飯煲。在酷熱的夏天裡,啟伯會把小店用厚厚的透明膠布圍著,在自製的冷氣間為客人補鞋;有時會邊工作邊看電視。忽悠間,看到這位經歷風雨操勞一輩子的伯伯,是多麼懂得享受和珍愛印證他生命的工作。「我的子女也叫我不要做,已經80歲了。但我覺得有氣力便要做,做到無力做為止。」

Page 4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1

深水埗保安道後巷入口處,乍看是個香燭攤檔,但店前一個小矮箱

內,卻放著各式各樣等待修補或已經補好的皮鞋,還有各種補鞋工具。香燭檔負責人是補鞋匠李就的妻子,早上這裡是她的天下,她會為補鞋客人記下需求,中午過後,就叔就會上班,在香燭店右邊的小角落鋪開他井然的天地。

李師傅(就叔)

談到徒弟和承傳問題時,啟伯斬釘截鐵說:「不會,叫人入行只會累人﹗補鞋的地方都非常骯髒﹗」像大部分補鞋匠,啟伯只能負擔租金最便宜的後巷樓梯彎角,環境的確比較委屈。

Page 4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2

整齊的格局、工具用料一一妥妥當當地放在不同的布袋中,香燭跟補鞋物品,各安其位。就叔自豪地說:「我喜歡乾淨、整潔。所有布袋都是我自製用來放不同用具的。」

大膽追求 闖出事業風趣幽默的就叔,當年入行先是造鞋、後轉為補鞋。入行是50年代初的事,原因是「不愛讀書」:「讀書都是教你不愛家,要愛黨愛國,所以最後把心一橫,決定不讀書,出來工作。」最初做造鞋底學徒的就叔,已有五元一個月。「當時我收入不算多,我師傅每月收入過百元呢﹗師傅很懂得做生意,經常上遊輪與老外聊天,聊著聊著就慢慢度起腳來﹗」就叔說師傅不懂英語,但大膽嘗試,那份勇氣真令人欽佩。

靈活變通 創意無限就叔直言年輕時入行沒有多大選擇,也有想過造鞋面:「造鞋面、坐高椅,好像較威風﹗」可是後來因家人反對而放棄,他亦明白做好鞋底,也可出人頭地。的確,就叔造鞋底技術非常精練。一理通百理明,他不斷鑽研皮料,累積學問,逐漸幫客人造起不同的皮制品來,例如修補皮褸、輪

就叔的工作間早上是他太太經營的香燭檔, 下午就變身成了補鞋店,面積雖小,但格局 井井有條。

Page 4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3

椅背墊、皮帶等,創意十足。「我喜歡動腦筋,愈難做的,愈有挑戰性。我的子女叫我退休,但我會繼續做下去。」年前,他還為自己縫製了一身別緻的皮革工作服。他說孫兒嚷著要繼承他的補鞋工具和手藝。「真係好搞笑,他得把口!」就叔說著,感到他在心裡竊喜。

畢生絕學 誰肯學就叔先後收過兩名學生,但因為收入不如打工,在香港發展機會又少,

所以二人都沒有成為鞋匠。問就叔會否繼續將手藝傳授給有興趣的年輕人,他認真地說:「我跟你父母無仇無怨,怎會想你入行?」

啟伯和就叔,對補鞋工藝熱情專注,卻不約而同視傳授這門專業手藝為拖累他人甚至是詛咒。可想而知,社會對傳統補鞋業的遺忘與偏見,對師傅們帶來的壓力匪淺。如果有一天他們的精練手藝,以及箇中生成的情誼和關係,因此成為歷史,誰又忍心?

Page 4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4

敏銳的眼睛:收到顧客送來的鞋子,除了要看破爛處,也要找出問題根源。例如從鞋底看看鞋子主人的步行習慣(例如拖著腳走路的人,鞋底鞋踭損耗會得別嚴重;體胖的人鞋底會特別薄等)然後按著顧客需要,度身訂造補鞋方案。

1物盡其用,不要隨便浪費,是我

們從幼稚園就開始學的概念。可是,崇尚不停消費和生產的社會氣氛,讓我們覺得丟棄破舊的產品再買新的,比修補它更容易。當貪新厭舊的真實代價被遮蓋,人們消費只為潮流而非需要,企業生產物品也不再崇尚耐用。就這樣,大家忘了每件物品的生產,都是源自大自然的有限資源,以及生產者的心血;每一次不必要的浪費,都耗損了一部分地球資源,白白犧牲了讓這些資源能更好地被運用或保護的機會。傳統補鞋工藝,提醒了我們惜物的美好——補鞋師傅畢生浸淫出的絕學,就是為了延長我們鞋子的壽命,讓鞋子不被拋棄,讓鞋子的主人穿著舒適。補鞋工藝,是一個謙卑、踏實又窩心的綠色專業,卻又是受盡社會忽視的其中一個行業。

是時候讓我們重新認識傳統補鞋工藝的價值。補鞋工藝,看似簡單但處處是學問。傳統補鞋匠,單靠幾件工具,就能修補鞋子的各樣奇難雜症,又不著痕跡。讓我們走進啟記,一窺補鞋師傅的秘密武器﹗

Page 4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5

鐵架:讓師傅將鞋反轉托高,修理鞋底。

鐵槌:槌子加上鐵架,是換鞋踭補鞋底不能或缺的 重要工具。

打磨機:能磨平鞋踭或鞋底不平均的地方,是啟記唯一的機器,除此以外, 啟伯就只靠人手和工具補鞋。

2 3 4

Page 4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6

或許你會疑惑,漁業不就是一個行業而已,為何與工藝相關?只要細看漁民的生活點滴,你就會發現從織漁網、製作及使用各種捕魚工具,到打魚蛋、醃咸鮮以至捕魚技巧,處處都可見漁民工作的藝術。

讓我們走到坪洲與香港仔,了解幾位本地漁民的生活,你就會感受到漁業與工藝融為一體,不能分割。

漁民每日的生活,都被工藝包圍。看看你還能數出多少種漁業工藝﹗

2) 漁網

1) 漁帽

3) 曬鹹鮮

Page 4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7

黎華勝與兄長的魚檔在坪洲街市內,沒有店名,只掛著兩條雞泡魚標

本。華勝膚色黝黑,頭髮半白,笑時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今年五十多歲,一身肌肉鼓脹鼓脹,身體壯健得教年輕人妒忌。不用戴眼鏡,視力卻比很多人銳利,勝哥打趣道是因為不用埋首書本中。

黎師傅(勝哥)

Page 5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8

漁民世家 勝哥出生在漁民之家,自幼已在海上生活,隨波逐流,兒時飄過西環、香港仔,最後到坪洲落地生根,從此過著陸海兩棲的生活,現時只有他和兄長繼續做漁民。那時,勝哥一家隨大海而行,一家幾口就擠在二、三十呎的船上,孩子長大後都會離開漁船,自行生活。勝哥一身捕魚技術是由長輩教導,再通過自己摸索,十多年來慢慢累積經驗,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捕魚的藝術在香港水域進行近岸捕撈一般不被看好,但勝哥自豪說自己有竅門,知道漁獲多的地方及魚群出沒時間,捕魚大多有收獲。勝哥捕的是棲身於礁石的大魚,比捕海魚困難,要看水流、計曆法,急流時漁船駛不進去,即使下網,也會將網沖向礁石。因此,要待水流稍為緩弱那黃金六小時才可捕魚,盡快下網。

勝哥用的捕漁方式稱為「浸網」。他先把小艇開到淺水處下浮標,然後一邊開船,一邊將表面附有浮水膠珠、下方掛懸著重物的漁網放入水中。到漁網在水底展開,勝哥就沿著漁網椿水,驚動魚群走入網內。這叫做「敲魚」。用來椿水的樁比船身還要長,椿水時,下盤要穩,先將樁筆直指向天,然後再插進水裡。幾個看似簡單的姿態,內裡充滿美感、力量與智慧。過了一會,是時候收網,當日漁獲不俗,第一次下網就捕到不少泥魰,也有幾尾雞籠倉,勝哥一邊收網一邊細數漁獲及品種,如數家珍。

相比早上捕魚,晚上漁獲較理想,因為大白天大魚能看得一清二楚,不易上當。「這是跟大魚鬥經驗。」勝哥笑說。晚上開工,勝哥沒有衛星定位,也沒有先進儀器,只用最原始的指南針導航。

Page 5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49

勝哥說一晚要走十個點,每個點撒網、敲魚、收網、解魚鈎十五分鐘完事。夫婦二人同行,多年來早有默契,一個收網一個解魚,手腳俐落。

自由快活勝哥現時身兼三職,既是漁夫也是賣魚勝,並從事運輸業。每天出外打魚,有漁獲就帶回坪洲出售;遇上天氣、水流不好的日子,便當兼職。一個月下來足夠兩夫妻糊口,倆口子互相扶持,不愁生活。勝哥笑說:「係老婆俾啤酒錢我先有得飲。」兼職回來,坐在海旁小酌,親朋戚友三五成群聚起來,享受夕陽斜照,閒聊數句又是一天。

難為了漁民現時,坪州只餘下十數戶漁民,勝哥是當中最年輕的。今時今日當漁民,愈來愈困難。自90年代起,由於海洋污染、過度捕魚等因素令香港漁獲減少,加上燃油費用不斷上升,不少漁民選擇上岸,將漁船及牌照賣掉。現時,香港只剩下4,000多艘漁船。

過去幾十年,政府大量填海,開展各類基建工程。勝哥說填海令很多急流消失,破壞魚群聚居地,直接影響漁民生計,但政府往往只是一次過賠償了事。勝哥慨嘆,即使在近岸捕漁也難有收獲,要到大嶼山一帶方有較多漁獲。現時,只有申領中國漁船牌照方可進入中國水域捕漁及享有燃油補貼優惠,香港牌照的船隻則沒有相關援助。特區政府對本地漁民提供的支援十分有限,只有低息貸款及科技支援。對勝哥而言,小艇根本不需衛星定位等科技協助,低息的燃油貸款借了仍是要還,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一旦漁獲持續減少,負債對漁民負擔更大。

勝哥預測,未來20年香港不會再有本地海魚供應。他指現時政府禁止拖網捕魚,下一步又將禁止蝦艇,擔心政府很快會以環保為名禁止漁民捕漁。屆時,他只有被逼轉行。

Page 5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0

珍姐、火金姐香港仔是現時本港主要的漁民聚居地及全港最大海鮮批發地點。珍姐和火金姐家的「住家艇」,就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珍姐和火金姐,都是傳統水上人。她們與家人都很活躍,為本地漁民爭取權益,不遺餘力。近數十年,兩岸不斷填海,維港愈變愈窄,嚴重影響魚群,但政府又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保育漁業。加上燃油成本上漲,以及南海休漁措施等,香港漁民只能在縫隙間努力求存。

姐姐妹妹站起來眼見近年愈來愈多漁民上岸轉行,火金姐、珍姐、她們的家人,以及不少同行,不忍漁民族群及住家艇慢慢消失,毅然站起來,動腦筋保留漁民的生存空間,例如向政府爭取利用南區

旅遊業的優勢,發展休閒漁業,同時要求合理賠償、爭取發放牌照予住家艇。火金姐與姐妹們,在數年前成立香港仔漁民婦女會,創造出獨門「地寶粉」——以地寶魚(即大地魚)製成,是昔日漁民常用的的調味料,用途就如一般家庭常用的雞粉一樣,但用料天然無添加。姐妹們攪盡腦汁,希望為漁民開闢新出路,同時讓更多人嚐到漁民的傳統手藝與廚藝。

醃鹹鮮-物盡其用的海上智慧漁民四海漂泊,資源不易獲取,所以他們都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的專家。漁民每日要看天做人,遇上好天,就要辛

Page 5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1

勤點未雨稠繆,多爭取漁獲以備不時之需。漁民節儉、珍惜資源的美德,在漁家的烹飪手藝中,處處可見。訪問當日,珍姐教導我們如何加工海鮮。把海上鮮加工曬乾,就可以長時間保存,天氣惡劣出不了海也不至於捱餓。

珍姐先教我們醃製鹹鮮。她把馬鮁魚洗淨、去鱗、清除內臟,然後開始劏魚。她利落地在魚尾斜切一刀,然後一手按著魚身,一手用刀沿著魚肚、貼著魚骨,將魚肉半起但魚背位置的肉身仍然相連。她再按著魚頭的一邊,沿中線用刀一砍,然後將魚頭半開平放在砧板上,用刀的尖角在魚骨一面狠狠砍三刀,魚立即分成兩半,呈整齊的葉狀。最後,珍姐用姆指、食指及中指拿一撮鹽,均勻灑在魚背及魚肉。綁好後,掛在有日照的地方,曬乾後就可食用。整個過程就如藝術表演,而且一絲魚肉魚骨也沒浪費。

打魚丸—親力親為的美味成果再來是打魚丸。看珍姐純熟地把鮫魚去除魚鱗和內臟,然後起骨。她再用湯匙細心起魚肉,秘訣是將湯匙以45度角輕刮魚肉,不能一下子刮太多,否則之後難以打成膠狀。起完肉,在魚肉加入少量胡椒粉水,手指拼實以手揉搓,然

後將整團魚肉撈起再撻下,愈大力愈好,務求將肉團內的空氣擠出。珍姐示範時,力道大得像拍檯,桌上其他物品亦震動起來。漸漸,魚肉起膠,變得光滑。她再分次加入胡椒粉水,繼續撻魚漿。最後,隨個人喜好加入蔥花等配料,再將魚漿弄成丸狀,魚丸便完成!用手造魚丸很費勁,珍姐說現在甚少餐廳會造手打魚丸,大多用機器製作。

一條魚,在漁家婦女手中,成了千變萬化的手工美食,讓一家人不論陰晴,亦能吃得飽;填飽肚子,才有氣力出海拚搏。這全賴婦女們的巧手、對家人的情誼,以及她們對天然資源的珍視。

誰讓傳統漁民成了犧牲品?為了環保,本地漁業受管制;然而,漁業像農業一樣,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生計。與工業式大規摸的農場或捕魚業有別,傳統小農和漁民最懂得愛護自然,跟天地和諧相處,是環保的老行尊。一直以來,香港填海工程不斷,漁民和魚兒同樣受害。到底怎樣的政策,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Page 5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2

織漁網

對大多數都市人而言,工作就是到辦工的地點上班,按計劃被分配

工作,然後準時完成任務,每天工作最少八小時、每週最少五、六天,按月出糧,拿了薪金,就可以支付各種生活所需。日復日,年復年。當中當然也有樂趣,但未必人人也能視工作為藝術,亦很難說得上自主。從勝哥身上,我們看到工作的不同可能性——用雙手直接在大海裡爭取生活所需,在過程中累積獨家經驗,自主打造每一天。珍姐、火金

姐又讓我們看到漁民怎樣用智慧與雙手克服生活的困難,如何用創意開闢自己和同行的未來。對傳統漁民而言,工作和生活從來分不開,從織漁網、捕魚到海鮮加工,處處都是學問和藝術。

未必每個人也有機會當漁民,但人人也可以從漁民身上學習。讓我們隨著一班年輕人走上漁船,一窺漁民生活與工藝的奧妙!

Page 5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3

捕魚

解魚

劏魚 醃鹹鮮

Page 5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4

Page 5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5

Page 5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6

香港有工藝。八、九十年代時的中學生還有家政木工,學習烹調針織裁剪鋸刨鑽焊入榫。年輕人動腦之餘還要動手,鄰里中散布辛勤生產日常所需的小店,街角賣床上用品的繡莊不時看到師傅在後頭打棉被⋯⋯如是,我們懂得人與人、人與物之間有關係,有互動,生起情。

今天,高速城市化的發展規劃,把城市人的生活切割成碎片。年輕學生只需動腦卻很少動手,所以他們可能不知道米是怎樣種出來的、布是怎樣編織的,甚至一頓飯是怎樣煮熟煮香的。這些技術以及技術背後的人、物、環境和情誼,當然也都一一缺虞。

生活需要時間鑄煉琢磨,教育從小開始,學習是一生的功課。現代生活和教育不讓我們動手,把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拿走。人類的生命和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經驗知識來自手和身體,工藝就是這道門。

參與手作幫2013年「工藝有話說」活動的12位年輕人,試著拋開書本,走進現實,跟幾位本地工藝人拜師學藝,親身體會工藝種種美好價值。同時,他們透過藝術創作沉澱感受與思考,透過作品與工藝、工藝人展開對話。小書以下部分,結集了12位年輕人的作品。

Page 5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7

部分參加學生的發現

工藝在消費主義中仍有其特色——以慢打快。在科技發達的社會中,其實「快」未必是最好,反之「慢」在生活有一定重要的位置,而工藝就能彰顯「慢生活」的好處。

在學造鞋那天,我看見師傅自信滿滿地解釋製作過程、與老顧客的交流,我感受到師傅對工藝的熱誠遠遠超越了金錢、效率等商業社會的考慮。

我們從學織魚網到親手製造魚蛋的過程,聽著漁民細訴多年經歷。漁民非常重視家庭,由一個漁網的製作,延伸到家庭的相處,這種關係像織魚網由一織到十,十織到百,百織到千,人與漁網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不可分割。

手工藝其實是一門實用的藝術。大部分工藝師傅一開始以工藝為生,到後來工藝漸漸式微,他們又以工藝消磨時間。反思手工藝式微的原因,或許我們應該問在這個社會裡,甚麼需要發展、甚麼值得保留?

陳健怡

吳珮茵

區灝南

鄭家燕

Page 6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8

花,縱然絢麗,總有凋謝的一刻;

傳統紙紮祭品亦然,手工精細又極富色彩,但只短時間存在便被燒掉。

在現今香港社會,工匠與他們的工藝(包括紙紮),因各種因素,如缺乏新一代承接、國內競爭、缺乏政府支持、跟不上時代節奏等,最終要面對工藝沒落的困局。

藉著可作長久擺放的花形室內紙燈飾,令紙紮工藝不再只局限於祭祀用途,配合社會步伐而有所改變;竹篾及紗紙的原始味道其實亦適用於傢飾,其手工及材質能加添家的溫暖感。

於傳統紙紮祭品上,竹篾及紗紙往往只藏於彩紙背後,實則它們才是整件紙紮祭品的支柱;工匠,往往只藏在小小工作室埋頭苦幹。當顧客拿著工匠親手打造的物品,卻往往只看見物品的表面,看不見工匠所花的時間及心血。

因此選擇用竹篾及紗紙為主要作品材料,外形亦特意顯露竹篾。

何卓欣

Page 6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59

「起步從師教,巧變在人心」,這兩句說話帶出周彪師傅拜師學藝和兩代傳承的工藝精神。

周彪師傅自十多歲拜師學藝,到現在每逢盂蘭節仍會為盂蘭勝會製作「大士王」。大士王不只是一件紮作工藝,亦盛載著周師傅尊師重道的精神、堅持手造的情感,以及為後世求平安的信念。如果缺乏這些精神,周師傅的紮作也只會跟廉價機械式製作的工藝品一樣,乏味、沒有靈魂。時代轉變,生活雖艱辛,但改變不了師徒關係,亦改變不了周師傅對承傳工藝的堅持。

我們是否要重新思考事與物之間的關係?要保留工藝,究竟只是保留一件工藝品、抑或是背後的人性真善美?

書是我們記錄事情的一種媒介,一般用文字和圖像組合而成。工藝本身沒有言語,是我們用生活經驗描述記載而成,我選擇用紮作做一本書,呈現周師傅教導的工藝程序,希望觀賞者用視覺和觸覺去感受工藝的變化,以新角度感受手與工藝之間的意義,在工藝巧變的時代看不變的人心。

區灝藍

Page 6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0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只要不缺錢甚麼都垂手可得。眼見商場林立,連鎖店愈來愈多。看着城市讓人麻木地揮霍,換來的是擁有二、三十雙鞋子但只有一雙腿的無奈;擁有五個、十個名牌手袋卻只有一對手的可笑。你們擁有很多很多,最後卻遺忘了珍惜⋯⋯

楊 慧

Page 6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1

嘗試重新去創作一件工具,憑着一己之力,將未知帶到觀眾眼前,回到香港最原始最基本的行業——漁業。

我造了這樣子的漁網,透過親身去體驗、試驗及經驗,深深體會到一切得來不易。

不論製作上,功能上,過程中有多少次失敗,最後⋯⋯「豐不豐收不重要,重要的是付出過後的滿足感和成功感。」

林希彤

Page 6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腌製 + 手打魚蛋 = 機會

兩種工藝 + 一種態度 + 一個目的 = 保留

漁民為了保存漁獲,所以利用鹽把漁獲腌成鹹鮮⋯⋯

手打魚蛋以鮮魚加調味料製成,原理就像把原條魚加上配料清蒸,不同之處是魚去了骨;打成糊,外型和質感都改變,無可否認牠還是魚,當沒有好好存放就會發霉變壞,就因為需花時間處理,所以時間改變了它們的命運。

利用油、醋、鹽、辣椒、酒釀當作防腐劑,手打魚蛋的時間停止,好讓我們永遠能夠享受手打魚蛋的工藝味道。

李詠怡

62

Page 6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據說,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腳不被路邊沙石割傷。但女人,為了美麗,竟不顧自己雙腳的接受能力,隨便選擇漂亮的鞋。雞眼、水泡、拇指外翻、腳骨變形、腳甲充血、腰背酸痛,這些都是小事。

所以我深信她們會很愛這對鞋。

正因為這樣,造鞋工藝更要保護,它證明了每個人的腳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富經驗的師傅才知道怎樣的鞋子最合腳。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鞋子最終的用途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腳,而非只為了表現點點的優越感。

曾嘉敏

63

Page 6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4

這雙看似一樣的手造拖鞋,其實大小不一。你是否以為它們尺碼一樣?我們習慣將「標準」視為理所當然,對整齊、精準、秩序的追求近乎潔癖。匠人以雙手製作工藝品,不論是製作過程或是工藝品本身,都是靈活、有彈性。這種「偏差」,其實正是匠人的專業所在,是標準化的機器生產不能做到的。我的媽媽天生左腳比右腳大半號,而這雙鞋是為媽媽造的。

鄧少茹

Page 6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5

紮作以竹篾為原料,體現了取之自然的價值觀。而人與自然的關係密切,為互動的有機體,彼此其實可以和諧共存。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這種和諧的局面逐漸被打破。

鄭家燕

Page 6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6

師傅的創作是為他的。作品是為他人而創,為他人祈福。

無論作品如何完美,最後亦會灰飛煙滅。

當中在紮作過程的追求,流下的汗水,投入的心血,對傳統的堅持,就在一瞬間消失於眼前。

塵歸塵,土歸土。

但師傅總是淡然的看待;

實體雖亡,紮作品的靈魂卻在火化一刻烙印腦海中。

封曉彤

Page 6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7

脫下了

那些保護的和裝飾的

回歸

最輕省的

修剪著

原生的傷人的許多刺

因為

嘗過被刺痛

簡單 柔軟 不均稱

可是 我認得出這是你

最初的你

未來

或許是相同的人和事

但不一樣的你

會從此經歷不一樣

送你兩大口勇氣踏出去

深信有雙無形的翅膀保護著這片單純

吳珮茵

Page 7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8

以廢紙(包括紙筒)去創作一枝毛筆,主要想表達書寫對現代人的意義,已經開始變質。

人對書寫的要求降低,高科技的溝通工具,取代傳統的書寫方式。古老的書寫工具,變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閒物。

卻不知道書寫字跡,可以表達寫的人那刻心情、意境等。

正因這樣,人才會變得麻木、沒人情味!

黃星泰

Page 7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69

熱鬧的城市背後,有些東西卻在慢慢消失。消失的是我們的歷史,人與人的情懷。

高樓為建立大都會形象,卻拆卸了人們的記憶;倒模式的產品只為商機、生活方便,卻失去人們對物件珍惜的情感;發達的電子產品看似令生活、溝通更容易,卻令人與人變得更疏遠。

香港的工藝慢慢消失,現代人忽略了工藝的價值,也忽略了人情的重要,工匠就是透過他們雙手,用物件與人溝通,當中的情感是再先進的科技也無法給我們的。

李彥錚

Page 7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0

Page 7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1

Page 7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2

封曉彤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二年級儘管師傅對手藝承傳多不抱樂觀心態,淡然看待。儘管我們都感到自己力量有限,對工藝發展也幫不上什麼忙。老師傅的手藝就如一支陳年佳釀,可惜卻找不到知音人,在一點一點流逝。會可惜,會心痛,但最重要是行動。不把信念付諸實行,工藝將會一直被邊緣化。所以,那怕只是個小舉動,那怕只是多一點關注,也要嘗試。因為行動雖小,但背後思維的改變卻更為難得。

要守護工藝,我們可以⋯⋯

Shop smart and support small local business

如多光顧小店,多給予工藝師傅和手作人機會為你服務吧!你也許會在劣質、即食的消費文化之外,發現原來買東西時可以與店主做朋友是多美妙的事情,與一般連鎖店機械式招呼問候的服務員真是天壤之別。以造鞋為例,光顧本地傳統造鞋店,除了有師傅為你度身訂造、款式由你話事,展現個性之餘,還可以做個良心消費者。

Buy less

的而且確,本土工藝人也需要維生,有顧客光顧才能生存下去。Buy less的意義不是要大家少買手作品。而是反思在即食的消費模式下,我們有沒有過度消費?因為便宜,所以買買買,壞了扔棄後亦不感可惜,因而養成不珍惜

Page 75: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3

的心態?精打細算的你應該明白「貴買平著」的道理,多花時間和金錢買有質素的東西,長遠來說最化算。做回消費的主人,買得精,買得少,本土工藝便是這種優質消費的最佳選擇。如本地的手造鞋講求貼身耐用,就算有破損,補一補又回復光鮮,節儉又環保。

Do it yourself (DIY)

上手作班,用眼、耳、手,從師傅身上手把手學習。當然,短短數堂的拜師學藝不能讓你一時盡得師傅真傳,但試過動手做手作,體會過工藝的苦與樂,便懂得欣賞和尊敬師傅的專業,理解到工藝的可貴。友人試過在小店訂了「偽」手作鞋,被騙了。若見識過工藝的製作過程,至少也可從經驗中學曉如何分辨手作品真偽,提升眼光。另外,在日常生活發揮小創意,活用腦筋,少買多造。如將水樽化為花盆、將CD盒裝飾為小餅盒。平時多花點心思,自然引發手作興趣,將工藝帶入生活。

希望大家發揮創意,用自己的方法讓工藝活下去。

Page 76: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4

陳健怡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三年級Art & Craft 是我小時候對於工藝的初印象。兩者如同兩生花,它們既可獨立存在,卻又適時互相碰撞,產生花火。兩者各自花姿招展,又互相滋養,豐富人類的內外感觀。不過,隨著社會發展與現代人生活的急速步伐,兩朵本來共生的花兒被拆散,命運被改變。結果,我們只看見Art,遺忘了Craft。

要把工藝重新融入生活,我忽發其想:「不如用來個工藝與生活的碰撞!」

現今不少街頭藝術家總是靜悄悄為社會增添色彩,例如曾獲中國當代藝術獎的白雙全,經常走訪香港街頭巷尾,用自己的美學知識裝飾或修補公共家具,為沈悶、公式化的公共空間帶來衝擊,讓路過的市民莞爾。

工藝也可來一趟這玩兒。試想像有一天,當你走在街上,突然發現在貼滿街招的燈柱上,掛了一對紙紮燈籠;本是暢行無阻的行人路上,擺放著幾張手造藤椅;在公共廁所的坐廁上,多了個土布靠背。將傳統民間工藝出奇不意又隨意地植入生活,挑戰人們隨著科技發展卻愈見單一的生活模式,引起大家思考我們的生活究竟是進步還是被退步?

Page 77: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5

工藝得來多一點Breakthrough。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在旺角花園街看到有人把一條手織的小圍巾掛在欄杆上。對喔,冰冷的欄杆也需要溫暖。正當我猶豫要不要上前拍照留念之際,一位老婆婆已緩緩走近欄杆,解開圍巾,把它繫上脖子。

Page 78: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6

要出一分力保護香港傳統工藝與匠人,以及當中尊重、珍惜、合宜、互助、共好、開放、創新、專注等美好價值,其實不難。儘量幫襯、多發掘、多探索、多接觸,都是可隨時做的小行動。工藝人,是時候讓我們守護你!

幫襯想光顧本書介紹的幾位匠人?以下是他們的店鋪地址。但如果你想進行採訪,記得先與師傅們聯絡,看看是否許可,免得打擾他們做生意啊。

‧ 雍記鞋店 地址: 中環砵甸乍街(石板街)32號地下 電話: 2525 875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十時半至下午七時半 (星期日下午二時後請先電話聯絡)

‧ 就記皮鞋(補鞋) 地址: 深水埗保安道343號側 電話: 2387 1036

‧ 啟記皮鞋(補鞋) 地址: 牛頭角道158號橫門尾段 電話: 9446 5229

發掘瀏覽以下網站,發掘隱藏在你周遭的傳統工匠!

‧香港小鋪(提供各區傳統老店及小商戶的資料) http://hkgoodstore.com/

‧深水埗便民生活指南(提供該區手作服務業店家資料) http://www.project-see.net/madeinssp/index.htm

Page 79: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7

探索香港傳統工藝就好像一個大寶箱,藏著種種有趣的傳統智慧,以及讓人動容的真實故事。以下影片、好書和網站,都是你走進本地工藝世界的好導讀!

書籍‧ 張浩賢著:《匠心手作》,香港:上書局,2010年。‧ 張浩賢著:《匠心手作2——街匠誌》, 香港:上書局,2011年。‧ 吳昊著:《老香港》系列,香港:次文化堂。

影片‧ 監製張嘉玲;編審黃錦強:《香港演義(第一及第二 輯)》,香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2011年。

網站‧ 南區民政事務處「香港仔魚市場及避風塘導覽網站」 http://travelsouth.hk/fish_market/‧ 香港電台「紮作.藝術」 http://rthk.hk/chiculture/bamboocraft/

接觸以下團體不時舉辦與香港傳統工藝相關的社區導賞、學藝工作坊或展覽等活動,密切留意他們的動向,把握寶貴機會,透過不同方式向工匠們學習!

‧ 手作幫 http://www.facebook.com/craftopia.hk‧ 聖雅閣福群會——香港故事館 http://houseofstories.sjs.org.hk ‧ 文化葫蘆 http://huluhk.org

Page 80: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8

鳴謝在此特別感謝以下參與手作幫「工藝有話說」的師傅及師生們(排名不分先後):

陸師傅、楊師傅(雍記鞋店)

周師傅、小師傅阿政(坪州紮作)

就叔(就記皮鞋)

啟伯(啟記皮鞋)

勝哥(坪州漁民)

珍姐、火金姐(香港仔漁民)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及參與學生:陳健怡、周慧敏、 鄭家燕、鄧少茹、封曉彤

香港藝術學院及參與學生:何卓欣、黃星泰、李彥錚、 區灝南、楊慧、林希彤、吳珮茵 、李詠怡、曾嘉敏

Page 81: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79

Page 82: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80

關於手作幫「手作幫」從香港起步,跟不同社群一起,思考和探索手工藝與創造快樂與可持續生活的關係,並努力踐行。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hk/craftopia.hk 電郵: [email protected]

《工藝有話說》作者: 劉紹增、陳惠芳、李嘉敏、封曉彤、 陳健怡、周慧敏

編輯: 李嘉敏、陳惠芳攝影: 陳健怡、周慧敏、劉紹增出版: 手作幫設計: plusequal += @ groundfloor workshop出版日期:2014年2月

版權所有 © 2014手作幫

Page 83: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
Page 84: 工藝有話說 #手作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