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300 :“ 。” ”, 29 T 3.2 ”, :“ 。” :“ 。” 50 82% 18% :“ 。” ”, ,“ ”,“ ”, :“ 。” 2017 ,“ 。” ”, ,“ 。” 13 :“ 。” 4500 :“ 。” 2018 ”, ”: 5 :“ ”, :“ ?” :“ 。” 2010 2011 4 8 2200 4500 11 2012 1100 780 :“ ?” 。” 9 2017 :“ 。” ,“ 。” :“ 。” ,“ 。” ,“ 。” ”, :“ 。” :“ 。” 9 8 …… 27 7 2019 12 22 www.jfdaily.com 1 ”, 1 ”, 。“ ’。” 5 5 ”。 ”, ”, 13%268 7 6.78 5.125% ”。 ”, 。” 。“ 。” ”, 。“ 。” ”, ”, 15 1 90 4 ”, ”, 20 ”; ,“ ”。 ”。 ”, ’。 。” ”, ”“ ”。 90 90 20 90 1929 400 ,“ 1934 3 16 600 80 ,“ ”“ ”“ 1986 ?” ,“ ”。 70 ,“ 。” 12 21

冰川 的人 - images.shobserver.com · 冰,继续融化的冰面让他再次掉了下去,“我当时脑子里全是 照片不能没了,都没想过自己连人都快没了。”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冰川 的人 - images.shobserver.com · 冰,继续融化的冰面让他再次掉了下去,“我当时脑子里全是 照片不能没了,都没想过自己连人都快没了。”

冰洞中的老王。 资料照片

记录冰川

■本报见习记者 刘雪妍

冰川上的森林消失了。

云南梅里雪山西坡,人迹罕至。20多米高的黑色冰墙上有一小片茂密森林,夏日阳光下,冰块滴答融化,开始松动,

继而轰然脱落。哗啦声中,树木失去支撑,也跟着塌了下来。

树枝和泥浆混着冰块流出冰河。

见过 300条冰川的王相军,又一次目睹美景在眼前迅速消失,他拍下视频说:“冰川上的森林真是罕见,可惜没有了。”

那些沉寂数亿年的冰川,此前鲜有人类造访。一个人,一只狗,一辆摩托车,王相军在人迹罕至的冰川雪原开路,有时一面是高耸的冰墙,另一面就是万丈深渊,可他还是蹦蹦跳跳,像在家中一样自在,还兴奋地和冰川打着朋友式的招呼,

脸上笑出深红的褶子。

四川农村小伙儿王相军, 是在西藏拍摄冰川的摄影师,

这位“西藏冒险王”的每一次冒险,快手上都有百万粉丝围观。粉丝们称他“冰川哥”,喊他老王,其实他只有 29岁,高海拔让他长时间肤色黑红,嘴唇爆满白皮,像是看不出年纪的荒野猎人。

沉醉于喜马拉雅的日照金山和雪山深处的花海佛寺,为深不可测的冰川竖井震惊, 也差点掉进正在消融的冰川湖泊,王相军的冒险从云南、西藏到尼泊尔,这一次跨过山海去到西班牙,站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讲台上。

意外的高光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说请他去联合国演讲时,王相军

正在尼泊尔爬山,震撼于数十米高的笔直冰川,响亮地连连喊爽,他眼睛放着光,头发依然像火云邪神一样支楞着。

“联合国”这个词有些遥远,他第一反应这是骗人的,直到收到联合国之行的官方邀请函,请他代表中国民间环保观察者,到气候大会的活动上分享他的冰川观察,他才相信。

背着装满脏衣服的登山包到了马德里,他还是觉得不太真实,虽然剪掉毛糙头发后精神了很多,但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专家学者中,穿灰色 T恤和夹克的他仿佛是个走错了片场的闯入者。

他的演讲只有五六分钟,现场听众不多,坐着些媒体人。

“联合国最近发布的报告上说, 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 3.2摄氏度”,王相军停顿一下,低头看了眼稿子,抬头说:“不敢想象那时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会有多少冰川消失。”

这话由他来说再合适不过,秋天在昌都,他亲眼看到四五百吨重的冰块从冰山上脱落, 顺着冰水湖一直往外漂,几分钟就漂出几十米。 展示和讲述这些自己拍的照片和视频时,他回到了熟悉的领域,语气顺畅了许多:“冰川已经不是像原来那样一点点融化,而是大块剥落。”

他的观察判断结果与学界的研究一致,在世界冰川监测局的持续监测中,全世界的冰川正在逐渐消退,就中国而言,

和上世纪 50年代相比,就有 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总面积缩小了 18%左右。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交流中,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杨富强博士也提起,冰川融水是大江大河的主流来源,冰川消失掉,大江大河就没了。

王相军想到自己看到的很多冰川,内部已经完全融化成了空洞,认真地和博士讨论:“水没有了,干旱就会增加,庄稼收成也就不好,冰川与每个人都有深刻关联。”

这个高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儿没想到, 自己最近认识的人,最低学历都是研究生。可好些埋头研究冰川多年的人远没有他见得多,走得深,正因为如此,他的记录才更显珍贵。

王相军把和杨博士的对话与自己拍的实景放在一起重新剪辑,杨博士说到虽然二氧化碳量少,但影响很大,他就接上自己拍的冰洞,冰一块块簌簌往下掉,随时可能塌掉;讲到冻土层融化会释放出大量甲烷,造成更严重的灾难,他就配上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悬崖。

他给视频取标题“一年比一年热,冰川已经要热哭了”,

快手上的播放量很快上了百万,“终于明白为什么是暖冬了,

气候变暖和人人都相关”,“环保不是多数人做了许多, 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数千条积极评论让他觉得自己的分享很值得。

结束在联合国的发言时,王相军说:“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冰川,关注气候变化,气候行动,从记录开始。”

人、狗、摩托车的冰雪冒险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出发的,不过是最原始的喜欢,因为

这份喜欢,他没少受罪。

王相军走路时膝盖微曲,这是长期冰雪生活带来的风湿影响。2017 年上半年他在那曲做厨师,因为海拔高,厨房里又特别潮湿,鞋里经常都是水,很难晾干,所以加重了病情,

因为疼痛,那段时间他甚至连路都走不了,后来干脆辞职专

心拍冰川雪山。

剔透的蓝冰洞是王相军认为最难得的冰川美景,他总期待看到半米厚的雪壳里包裹的万年老蓝冰。

印象最深的一条冰川里有天蓝色冰洞,像水晶宫一样透亮,往里走时会有缺氧的感觉,水刚刚从头顶的缝隙流下来就会结成冰,掰下一根冰柱塞进嘴里,嘎嘣一声冰碴蹦了出来。他睁大眼睛说不可思议时,表情轻松,但其实泡在冰融水里的脚已经冻麻木了。

经常去雪山,他习惯了穿着厚厚的保暖裤和袜子,“脚里的雪和冰水没办法很快搞干, 脚趾很痛, 走路都没原来快了。”

他的脚力向来很好,去冰川一般只需要两三天,别人是走,他是连跑带跳。即使是第一次去的冰川,他也能从相似的山林中找到最佳路线,熟识的人都叫他“冰川活地图”,那些冰川就是他在无尽远方熟识的朋友,每次去看望都能发现它们的变化。

想要与冰川零距离接触,就要走到深处。有次他循地图去一个山地冰川,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冰川已经成了一个夹在两山之间的湖泊。早上,他踏着厚厚的冰面进入冰山,下午拍完照返回时,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冰面已经不足来时的一半厚,刚走到湖中间,他就一脚踩空了进去。

好不容易挣扎着爬起来,头发和睫毛上的水很快结成了冰,继续融化的冰面让他再次掉了下去,“我当时脑子里全是照片不能没了,都没想过自己连人都快没了。”

有时危险则是擦肩而过,一次光着膀子在水塘里快速做了 13个俯卧撑后,他躺在草地上睡觉,迷迷糊糊中听到了轰隆隆的响声,还以为是打雷下雨,爬起来才发现是远处雪崩了,冰川全部摔成了碎块。

那里本来是他要去寻找蓝洞的路,他大声喊着:“我要是过去就被埋了,还好偷懒躲过一劫。”

冬季用树枝上还剩下的沙棘果煮水,就着馒头就可以果腹。在海拔 4500米的荒原里他也能睡个好觉:在石头围墙的一角,用柴火横竖搭起框架,再把牧民虫草季留下的破被子和油布一层层压好,小窝看起来还有些温暖,像王相军这样在荒野中甘之如饴的人委实不多,有网友说:“感觉老王放哪儿都能活,比正规军都厉害。”

物理困难还好克服, 可遇到野兽就不是开玩笑的了。

2018年元旦,亚龙冰川附近,王相军找了间牧民闲置的小木屋休息,熟睡时脸被碎石砸醒,睁开眼才发现屋顶伸进了一只熊爪,努力去抓他还没吃完的饼干。

他曾在路上看到几个小孩子抬着一头小牦牛,内脏已经被熊吃干净,只剩下外皮,牛肚子豁开的空洞一直在他脑子里盘旋,他愈发紧张。

村民告诉过他,熊害怕金属声音和火光,他就赶紧玩命敲起了锅底,巨大的声音让熊有些焦躁,可能几分钟,也可能几十秒,对他来说一段无比漫长的时间后,熊嘶吼着离开了,

可他根本不敢继续睡觉,点燃了所有木柴,睁眼到天亮。

“土豆”的到来是个意外。遭遇棕熊一个多月后,这只小狗钻进他的帐篷来偷腊肉,他发现后喂了它一些,有些桀骜难驯的小狗找他蹭吃了几天, 到了他要离开时就一路跟着,

他心一软,把它带上了摩托,直播间的老铁们帮它起名土豆。

于是,王相军摩托车后座的塑料筐,成了它的专属,也是它睡得最香的窝。

老王从此不是孤身一人,土豆也成了“见过最多冰川的狗”,开启了艰难的“狗生”:在冰川侧碛垄的乱石堆里穿行,

下雨被淋成落水狗,野外露营被藏獒咬掉一块肉垫,还被打了麻醉当做流浪狗抓走过。

去年 5月份,他们本来只准备在山里走三天,结果大雪封山困了五天,食物也吃完了,第五天早上起来收拾帐篷准备出发时,他才发现土豆腿软了,本以为它是在雪地里跑得太累了,到了关星冰川后,当地牧民告诉他杜鹃花是不能吃的,牦牛吃了都被毒死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土豆吃了酥油炒的杜鹃花。没料到这粉白色的小花毒性惊人,给土豆治好病后他有些后怕。

在冰山之王布加尔岗日上拍照时, 他把土豆留在山下,

回头看到它跟着爬上了冰塔林,他远远喊:“土豆,太危险了,

不要过来”,莽莽冰原上,人和狗都显得很渺小,可一个小点却朝着另一个执着地跑来。

王相军把脸凑近冰洞,自言自语:“我的脸是不是比千年不见光的洞底还要黑了?” 网友说:“老王的心像冰川过滤后的水一样透亮。”

生计与追梦2010年高考,王相军因重感冒失利,小时候他成绩很好,

也梦想着成为在联合国遇到的那些学者一样的人。复读几个月后,他还是选择外出打工,离开家乡广安邻水。

父母托人在深圳给他找过工厂里的仓库管理和拖地的工作,可因为不喜欢机器带来的压迫和拘束,也不想做毫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他很快辞职了,满腹只想挣破牢笼。

2011年,因为心心念念自然山水,他去了广西流浪,在柳州爬山,睡在公园的树下,每天顶着一头露水起床,吃一顿 4

块钱的螺蛳粉,反而觉得心里安静了很多。后来在丽江街头,

偶然看到公交车上的一张海报, 巍峨的白色雪山让他惊艳,

身边有人告诉他,那是梅里雪山,里面还有冰川。

没钱坐车,就搭别人汽车的后备厢,买不起索道票,他选择了徒步上山,一路都是用跑的,只用了 8 小时,就从海拔2200米到了 4500米的冰川公园, 即使是当地人上山也需要11小时。

山间的冰川像一条银鳞游龙,从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扑江边。第一次见到冰川,他就被征服了。天快黑时,

工作人员才发现他居然是徒步上山的,给他补了一张儿童票让他坐索道下山了。

2012年,五彩斑斓的林芝又让他心动了,高寒地区原来

并不是寸草不生, 居然也可以这么多姿。 他当时月工资 1100

元,买了张 780元的车票来到了林芝,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有人不理解他这种“没有正经工作,整天到处晃悠”的生活状态,他反而奇怪:“打工也不可能发财,还不如拿着这些钱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我坐在教室里看地理书,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跑去现场看,反而成了贪玩吗?”

对于打工盖房, 娶妻生子这样的生活, 他没有一丝向往,

“如果我回家,爸妈就要拼命挣钱给我成家,我不想拖累他们。”

离家 9年,他主动切断了和家里的联系。

起初,他外出拍冰川和雪山,在朋友圈分享,同事们还觉得那些照片都是他从网上下载的, 没人信这些都是他的作品。

2017年开始,他把这些作品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没想到随手偶得的这些内容为科普和环保传播提供了难得素材,为大众甚至专家所注意。

有一次他发现了三个并联的冰川湖,上游冰川脚下的湖比较浑浊,中间的稍微清澈,下游最大的湖泊则蓝得像翡翠一样。

他对着这些湖解释, 冰川运动时因为和山体发生摩擦,石头被磨成细粉,夹在冰块里,所以冰刚融化时水比较浑浊,经过阶梯式的沉淀过滤,越往下游就越清澈。网友们乐意听他讲这些知识,除了佩服就是感谢。

回家深夜十二点,重庆街头依然灯火通明,远方西藏那些属于

他的山野,此时早已乌黑静寂。王相军走在路上直播,他跟大家碎碎说:“城市晚上一片通明,要烧太多煤了,我们应该节约用电。”

很多电厂烧煤飘出来的黑色粉尘,会深深切入冰川,加速它们的融化,他耐心地给老铁们讲着这些从联合国大会上学来的知识。

他不时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土豆在西藏,自己想死小宝宝了;重庆最近天气不好,好不容易才能看到月亮和星星;今年冬天太热了,气候真的是在身边变暖,下场雪都成了新闻。

儿时每年冬天都有两三天会下雪,“我们张开嘴巴,风就会把雪吹进嘴里,能感觉到雪花跑进肚子里。”

网友们跟他一起回忆:原来的冬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现在艳阳高照,不见雪舞,空气中细菌多了,感冒要很久才能好,

真的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家园。王相军赞同:“我们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低碳生活。”

他记得小时候的寒假,天还没透亮,他就带着狗去山里砍柴了,背篓里装两个红苕,两个橙子当作午饭。早晨空气特别好,山里有很大的晨雾,中午太阳一出来就都散开了,蓝天白云和树更清晰漂亮,“现在的雾跟以前不一样了,太阳出来雾都散不开。”

那时候只要能在山里跑,他就觉得特别幸福,砍一天柴也不累,“我特别喜欢爬山,看到山里的奇花异草,山里的树,山里的石头都很享受。”

他明白了那么多人采访他, 是因为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

“要通过这个契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然后强调:“我其实根本没什么本事,就是一个走路的人,只不过走的地方没有人去而已。”

城市气质与王相军可能真的不合。这里路太难认,饭不合口味,很少见到太阳和蓝天,没有了西藏的纯净空气,他还经常咳嗽。

他有时说着说着话就会突然出神, 眼神和野生动物一样,

自言自语道:“重庆就是个钢筋水泥森林。”

作为一个城市生活的逃离者,他不知道怎么用手机搜索周围的吃喝玩乐,也鲜和陌生人打交道,离人群越远他才越自在,

他享受山里没有网络的与世隔绝感,白天等着日照金山,晚上出门拍星空,秋天去找冰川,春天拍阿里的桃花。

去年夏天表弟在快手上发现并联系上了他,妈妈一条一条看完他的视频,白净的儿子变得黝黑粗糙,爬着危险的冰川,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她既生气又心疼,可时隔 9年见到儿子,所有情绪又都放下了。

王相军家后门, 山上樱花到了春天会吸引很多远方的游客,可这个家就在山下的小伙儿却只想去看更远的风景,那些冰川再不去就要化完了。

第二次到祥格拉冰川时,他发现了此前没有见过的一个冰窟窿,湍急水流的冲刷下,冰川迅速融化,时隔一年,蓝洞已经变得特别大;寻路到西藏最大的冰川湖炯普错,卫星图上的冰川没有了,只剩下 8公里开外坚硬的浮冰。

喜马拉雅西北坡蓝湖,念青唐古拉山北坡,帕隆藏布江的源头雅隆冰川……他脑子里冰川融化的例子举不胜举,杨博士说, 中国的冰川不仅仅养活了中国人, 还养活了周围的 27亿人。可现在在西藏拍冰川的人太少了,他想尽量多拍,让自己的镜头成为桥梁。

离开户籍意义上的家, 王相军要回到自然界中的家去。他用镜头写给自然的这些情书,可能都会成为孤品。

7特稿2019年 12月 22日 星期日www.jfdaily.com

视觉设计:金涛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上接第 1版) 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 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水利建设力度。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

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

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

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从上海“始发”,加速布局“一带一路”(上接第 1版) 制造业跨国公司带着技

术和设备走向“一带一路”,金融咨询类跨国企业发展新业务,更要依靠人才。“我就是带着脑子去新加坡的,在那里做一名‘军师’和‘大总管’。” 渣打商业银行部东区负责人张永玲说。今年,她刚结束 5 年“一带一路”银行家任期,回到上海的渣打银行中国总部。

张永玲笑称,过去 5 年,她是拖家带口到新加坡进行了一次“冒险”。作为“军师”,

张永玲为企业考察了实业投资必须要考虑的政商环境、金融环境、语言文化,甚至竞争对手的动向。作为“总管”,她为企业考虑的是融资、汇率、税务等金融相关的综合解决方案。一家上海车企打破垄断在印尼投资建厂,就在渣打银行“一带一路”银行家帮助下,通过与印尼、新加坡、中国团队的合作,

获得了高效融资方案。

位于上海的汇丰银行中国总部,同样依靠专业人才团队开拓“一带一路”业务。汇丰中国总部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其“一带一路”

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3%,共参与了“一带一路”上 268项中资企业和机构的重要融资与咨询交易。今年 7 月份,汇丰银行作为独家财务顾问、联席全球协调行以及独家评级顾问,又为越南蒙阳二期独立发电厂安排发行了 6.78亿票息为 5.125%的美元长期债券,印证了全球投资人对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债券的浓厚兴趣。

跨国金融机构之外,更多跨国专业服务机构也带着国际化的“上海智慧”走上“一带一路”。当下,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安永等全球主要专业服务机构都已在上海设立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服务团队,并定期编撰投资、分析、服务报告。

依托新片区探索新模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上海的角色和作

用正因势而变。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介绍, 过去几年中,上海制定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方案,

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金融开放合作、增强互联互通功能、科技创新合作、人文合作交流

和智库建设等行动。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 上海营造了

全球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环境。

普华永道中国“一带一路”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表示, 上海既是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 也是众多中国企业国际业务的出海口,

因此形成了全球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资源配置功能。

“我们和中国总承包商已经是最好的合作伙伴。”霍尼韦尔“紧盯增长机遇”团队负责人介绍,当前“一带一路”项目的模式主要是中国总承包商先行拿下各类工程、技术项目,外企团队跟进分包合作。

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切入,上海可以进一步打开城市功能强化升级的空间。目前,上海的霍尼韦尔亚太总部拥有四大领域研发中心,每年都会诞生大量本地化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我们发现,这些在中国本土的创造,更契合中国总承包商需求,很快就能应用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将帮助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总部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

从而提升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去年以来,上海还推动了新一轮更高层次的金融对外开放。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廖宜建认为,中国,特别是上海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种种“引进来”举措,为国际投资者和发行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金融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带动下,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跨境服务能力的优势。

不少专家认为,如今全球企业从上海出发走向“一带一路”,实际上才刚刚起步,规模还比较有限。“上海这座‘始发站’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将与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密不可分。”张磊建议,下一步,上海可以发挥自贸区新片区的政策优势,通过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推动跨国企业在上海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吸引全球资源一同来建设“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真正形成优势互补。

安永团队介绍,目前正与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管委会合作研究,探索创新离岸贸易模式, 这将为跨国公司总部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一带一路”始发站。

高档商圈,却摆15平方米柜台卖酱菜(上接第 1版)上世纪 90年代后,邵万生黄泥螺货源地转向江苏沿海。

不过江苏黄泥螺肚中多沙, 于是多出一道程序,即海边挖塘,用独特催吐技术,静待一夜无风无雨,黄泥螺将沙自然吐尽。然而,江苏很快也难觅合格滩涂, 邵万生寻螺之路越走越远。如今顾客品尝到的形大肉厚、

无沙味鲜的黄泥螺, 多来自辽宁庄河。邵万生“醉人”产品醉蟹也颇有讲究。4年前, 为给河蟹练脚劲,邵万生牵手江苏某蟹源基地, 将蟹养在了石头上。不久,细心食客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说邵万生醉蟹肚皮太干净,难见养殖蟹常有的“锈斑”,

怀疑用了化学品! 监管部门突击检查、追根溯源后证实,邵万生河蟹养在石头上,不仅腿部肌肉练发达了,

连肚子也磨白了。经此“事故”,邵万生醉蟹每逢春节更加一瓶难求。

殊不知,老字号顾客盈门背后,

有着看不见的寂寞纠结。 譬如对于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店,近 20年来总有反对声,说主打“高雅牌”的淮海

路怎能卖酱菜酱料? 商店经

营层却铁了心要“一土到底”;有搭档多年的厂家图省力,找了外地代工,为保品质,店家无奈重找伙伴。新伙伴中也不乏抱怨,“什锦菜里的胡萝卜、姜片、 辣青椒都要手工切丝? 人工太贵了”。 店家于是费尽口舌, 坚持手工,

“否则影响顾客口感”。近年来,不断有超市、零售商场前来对接,想将酱菜酱料预包装后上架销售,由此打破“本地限定”,销售或能翻几倍。但深思熟虑后,全土拒绝了。酱菜酱料一旦去繁就简标准化包装后,难免添加防腐剂,新鲜度和口感便会打折。公司负责人说:

“我们只会考虑那些可满足温度和运输条件的预包装产品, 谨慎地 ‘走出去’。任何可能破坏品质和美誉度的尝试,我们坚决不做。”

不盲从,不速成,正是老字号这股憨劲, 捍卫了上海 “老底子的味道”, 也磨练出难以被取代和超越的“上海服务”“上海购物”。这些引发排队的老字号, 占据寸土寸金高档商圈,却有如此特色与定力,何尝不是件“高雅”事?

90年间发掘研究成果迭出,让世界了解丰富多样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三星堆为证■新华社记者 童芳 崔可欣

“纪念三星堆发现 90周年”大会20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召开。90年间,

三星堆发掘研究成果迭出,学术界日益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识。

1929年春,广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与其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前开挖安装水车的车水坑,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玉石共 400余件,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

1934年 3月 16日起, 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 启动了三星堆首次科学发掘,出土器物及残件 600余件,引起学界极大关注。

郭沫若认为, 广汉发现的玉璧、

玉璋、玉圭等,一般与华北、华中发现者相似。这就是古代西蜀(四川)曾与华北、华中有过文化接触的证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 上世纪 80年代,

考古学家发现“三星伴月”所说的三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三星堆玉石器坑的发现和发掘, 使得神秘的三星堆王国初露端倪。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三星堆古城”“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 相继提出,

三星堆被认为是已发现的古蜀国最重要的中心遗址。

巨大的惊喜出现在 1986 年,三星堆第一、 二号祭祀坑相继现世: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断出土,轰动国内外。

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认为:

“三星堆的发现, 提出了一个很重要

的理论问题,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否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在夏商时期已进入“古城、古国、古文明”阶段,“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后来成了学术界共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介绍,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

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而迄今全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国内现存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大气恢宏、内涵丰富的古蜀王国杰作, 既昭示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也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们又在三星堆遗址展开了大规模考古勘探和试掘工作,遗址分期、遗迹面貌、文物内涵、文化概况、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收获颇丰。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文明,与其他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关系研究正在加强。

随着祭祀坑的发现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三星堆在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截至目前,三星堆文物先后 70余次出境展览,“通过三星堆,世界各国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唐飞说。

专家们认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地区文明在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壮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见证,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研究、保护和利用。

(据新华社成都 12月 21日电)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