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25日上午10点,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 队民警宗立江走下牛街北口路口的岗位,回到队 里的装备室。摘下身上的全部器材、设备,关好 柜门的一刹那,宗立江还是禁不住红了眼眶:这 是最后一次了。40年的工作经历,像一部快进 的电影,从眼前闪过。 宗立江的家是一个相当罕见的三代从警家 庭,而且都是交警。宗立江父亲宗本旺老爷子今 年 85 岁,看到儿子退休回到家,老爷子先拿起手 机,跟正在两会交通保障前线的孙子宗博梁视频 了一会儿,“家里现在就剩下你的岗位最重要了, 你好好干,别给我丢脸!你爸爸今天退休了,我 身体也不用你惦记,家里的事儿有我们。” 1953年,当年只有17岁的宗老爷子听说北 京城里正在招考警察,就从昌平老家徒步进城报 考,成为一名交通警察。穿上和军装只在胸章上 有区别的警服,宗本旺的自豪难以用言语形容。 只不过,心里自豪,苦也没少吃:路口上勤,得走 着去,整个队里就一辆自行车,得赶上有什么重 要任务,才能骑着去;路口要施划交通标线,警察 们要自己拿起颜料,一米一米仔细划;上世纪五 十年代,气候远比现在更冷,交警们却没有配发 春秋季的制服,每年的五六月份,才脱下棉袄换 成夏装。 1996 年,宗老爷子退休,很遗憾地与北京 交通管理最重大的变迁 —“向科技要警 力”失之交臂。好在这个遗憾,被儿子宗立江完 全弥补了。 1980年12月,在北京公安历史上罕见的急 缺人手的特殊时期,20岁的宗立江穿上了他从 小喜欢的警服。这时候的警服已经从绿色变成 了海军蓝,除了帽徽,其他都和海军军官制服别 无二致。按照当年的审美,这可是全天下最帅气 的制服了。 宗立江在大多数时间里从事事故调查工 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凡发生大一点的交通事 故,他和同事们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手工画出 现场图,用皮尺丈量所有痕迹,拿放大镜观察每 一处擦痕。在许多相对普通的事故中,他们还要 客串法医的角色,对尸体进行基本检验。但很 快,他就赶上了“向科技要警力”的大变化。 “我父亲退休之后的几年内,各种科技手段越 来越多,勘查的结果越来越精确,对后期定责乃至 追查肇事逃逸等工作的帮助,一天比一天明显。”宗 立江说,过了 2000 年,直到他离开事故调查岗位, 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后来的电脑绘图,激 光测距,一张放着标尺的现场照片解决所有勘查细 节,都是我们工作之初想也不能想的事儿,后来都 慢慢成真,慢慢地被我们熟练掌握了。” 换下制服的那一刻,宗立江对记者说:“我现 在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这一辈子,我对得起这身 衣服。” 不过,宗立江还是有个小愿望没能实现。 “原本这次的两会保卫工作,我是要跟我爸 一起干的。”宗立江的儿子宗博梁说。对于今年 的两会,去年年底,宗立江本就递交了请战书,希 望在退休之前,和儿子一起参与两会的交通工 作。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来了,两会延后, “老宗”没赶上。 宗博梁也是一名北京交警,他现在所在的西 四交通大队,正是当年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他经常自豪地对家人说,“我是重走爷爷的长征 路,爷爷当年没站过的岗,我都去站了,他没执过 的勤,我都承担了!”因工作表现突出,宗博梁两次 被授予局嘉奖,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小宗警官对记者说,小时候就觉得爷爷老 爸穿着警服,无比帅,也使得自己在同学面前 “倍儿有面儿”。长大以后,自己也穿上了警服, 站岗守夜,疏通堵点,处置险情,心中都是满满 的成就感。 从1953年8月,宗本旺穿上交警制服那一 天,这一家三代已经为北京的公安交管事业总计 贡献了97年。“再过3年,就满100年了,我们得 搞个大点的家宴,庆贺一下。”宗立江说,一家人 的 97 年,警服的式样换了多少次,但警服下的那 颗兢兢业业的心,一直没变。 带母出嫁 本报记者 张楠 岗位精英 8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责编 / 崔乐 版式 / 焦剑 电话:85201882 无名者剪影 气象 气象 小编 小编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骆倩雯 不一样的家政员 本报记者 代丽丽 美丽心灵 三代交警 三代交警 本报记者 安然 清晨5点半,梅爱平轻手轻 脚起床了。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用热乎乎的毛巾为母亲擦脸、擦 拭身体,细心地在母亲的病腿上 涂满药膏,将冒着热气的挂面汤 端上饭桌……看着母亲吃饱喝 足,梅爱平这才叮嘱几句,急匆匆 出门上班。梅爱平几十年如一日 照顾患病养母,甚至带着母亲出 嫁的事迹在村里传为佳话,梅爱 平却总是说:“这不算什么,没有 她,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就是我 的亲生母亲。” 36年前的一天,家住平谷区 夏各庄镇安固村的梅阿姨在马路 边发现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梅 阿姨将弃婴带回家,上了户口,取 了个好听的名字—梅爱平。 梅爱平7岁那年,母亲的类风湿 性关节炎加重,父母离异。懂事的梅 爱平学会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完 成大专学业后,尽管品学兼优,但面 对病魔缠身的母亲和窘迫的家庭环 境,梅爱平毅然决定放弃升学,开始 务工养家,挑起了生活的大梁。 生活中,梅爱平逐渐知道了自己 的身世,但她在母亲面前一如既往, 从不追问此事,生怕母亲伤心失落。 2005 年,梅爱平恋爱了,小伙 子是魏太务村人刘小维。在交往 过程中,心地善良的姑娘深深吸引 了刘小维。眼看婚期临近,梅爱平 鼓起勇气忐忑地对刘小维说:“你 看,我这一走,我妈妈可怎么办?” 小维试探地说:“咱把老人送敬老 院,行吗?”“不行!我们相依为命 20多年,我舍不得!”“但,她毕竟 不是你亲妈呀。”20 多年的母女情 涌上心头,梅爱平哇地一声哭了。 “她就是我亲妈,她虽然没生我,但 她养育了我 20 多年。我不能撇下 她不管,我就一个条件,我要带着 她出嫁!” 小维回到家,一五一十地向父 母说明了情况。小维父母对梅爱 平的家事早有耳闻。 “傻小子,快告 诉爱平,咱同意。这样的媳妇,打 着灯笼都难找。” 2007 年初春,美丽的新娘梅 爱平嫁到了魏太务村,但陪伴她的 并不是伴娘,而是一个身体佝偻的 中年妇女。新娘落落大方地对三五 成群赶来祝贺的乡亲们说: “这是我 的妈妈,今天,我带着她出嫁!” 婚后,梅爱平一边尽心照顾公 婆,一边一如既往照顾卧病在床的母 亲。公婆知道儿媳妇的心事,有好吃 的就送给亲家母,每天和她聊天解 闷。 “亲家母,就冲爱平对你的孝,她 对我们也赖不了,咱们是一家人。” 如同出嫁前一样,梅爱平对养 母悉心照料。 将干净的毛巾泡进热气腾腾 的蒲公英水或是盐水中,随后一把 捞起、拧干,趁热一一敷在母亲的 胳膊上、腿上。为母亲热敷,是梅 爱平每天的“必修课”。不仅如此, 她还每周为母亲刮痧,或是帮母亲 用艾草理疗。 初夏的午后,梅爱平依偎在母 亲身旁,为母亲念书解闷。 “爱平就 是我的亲生好闺女,她从头伺候我 到脚底下,她就是我的手和脚。”梅 阿姨欣慰地说。 “你不能让孩子不高兴。” “那不行,我的做法就是有奖 有罚!” “你不能把孩子弄哭了。” “这不可能,有时候还必须大哭!” 面试现场,冯英寸步不让的态 度让客户感到诧异—家里请过 的阿姨不少了,还从来没有遇到如 此“轴”的家政员。 “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 我可以不做。”冯英很讲原则,如果 聘请她来教育孩子,那就必须接受 她的教育观念。 冯英来自家政公司“阿姨来 了”。在公司的高端阿姨海选全国 总决赛,冯英以一口流利的英语 “技惊四座”。冯英还被北京市妇 联推荐参加了全国妇联最美家政 人故事征集活动,并成功入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 业的冯英,做过编辑,画过建筑效 果图,由于颈椎病的原因,改行做 了对外汉语老师。做家政员,正是 因为这段经历。 冯英曾经的一个教学对象是 犹太家庭。教课的时候,她被这家 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所吸引。 “就拿孩子吃糖这个最简单的 例子来说,我发现,他们会把吃甜 点和孩子的习惯培养联系在一 起。先和孩子讲吃甜点的时间是 固定的,而且会说清楚要在什么情 况下吃,什么情况下不能吃。”当孩 子哭闹着要吃糖的时候,大人的做 法是告诉孩子:“咱们说好了今天 不尿裤子的话可以吃糖。但是不 好意思,你早上尿裤子了,那你还 需要再努力一下,咱们明天再吃。” 刚开始对孩子提出这种条件和要 求时,孩子实际上是有一点不接受 的,可能会哭。但大人会告诉孩 子: “我很爱你,我很希望你吃到这 块糖,但是真的不好意思,你得为 这块糖稍微努力一下。我们大人 也有我们的规则,我们也不能想做 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差异性的理念碰撞,对冯 英影响很大。她决定跟着女主人 学习家庭教养方面相关的知识技 能。作为交换条件,她给女主人做 起了免费的家政服务员。 用了3年的时间,冯英学到了 这套家庭教养的技能。她投身家 政行业,成为一名家庭教养师。可 是,在国内,人们对家庭教养师认 可度很低。 她曾经服务的一家客户,经济 条件优越。 “我是你们的老板,你们 都要听我的。”小主人平时娇生惯 养,对阿姨们颐指气使。 “这种不尊重别人的态度必须 立刻改正!”在小主人高声呵斥自 己的时候,冯英毫不示弱,也用同 样的高声调反击,两人针锋相对, 吵了起来。 家政员跟雇主吵架,这还了 得!但冯英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 小主人自己真切地体会一下不被 别人尊重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样 的事情发生三次以后,她跟小主人 来了一次长谈,让他深刻地意识到 自己的做法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引 导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冯英的教育方式起到了很好 的效果,但也常常被客户所误解, 甚至因此闹得不欢而散。但冯英 没有妥协,一直坚持自己的教育理 念。曾经将她解雇的一个客户,几 个月后发现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退 步,又主动邀请她回来教育孩子, 并向她真诚道歉。 能够接受冯英教育理念的家 庭并不多,做了 12 年,也只有数得 着的几个中国家庭能够完全配合 她的工作。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做 的还是涉外家政。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慢慢地会有更多的家庭能够接受 我的教育方式。”冯英畅想着,等她 可以不必再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找 一些认可她教育观念的家庭,帮这 些家庭进行育儿教育。 新青年 下雨了,他们说:“天街小雨润 如酥”; 扬沙了,他们说:“风儿沙儿缠 绵闯天涯”; 降温了,他们说:“气温满30减 15 大跳水” …… 他们就是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的气象“小编”。在微信公众号和微 博“气象北京”上,他们每天都和网 友们“见面”。 气象小编们长什么样、多大年 纪,没人知道,但是只要一更新, “铁 杆”粉丝们光看文字风格,就能知道 当天是谁上岗。如果公众号的文章 里配上了音乐,那肯定是气象小编 “Lily”张艳莉值班。 张艳莉今年快50岁了,可她字 里行间跳动的风格犹如一个 20 岁 出头的活泼少女。在公众号的推文 里放上一首“应景”的音乐,是她的 独特风格。 在今年5月6日的推文里,因 为要预报第二天的小雨天气,张艳 莉把标题定为“小雨发货,另附赠品 降温”,推文里特意放上了一首周华 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 为何是这首歌?张艳莉说,下 雨对大家来说本来就是个喜忧参 半的天气,有些人喜欢雨水的清 凉,有些人却烦恼雨水带来的出行 难题,“《让我欢喜让我忧》正好能 体现这种心情。”而在阅读的环境 下配上一首柔和舒缓的音乐,在张 艳莉看来是一件愉悦的事,“希望 能让读者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 获得美的感受。” 天气预报是很单调的,无非就 是风、雨、雪、气温等要素;可天气又 是很有趣的,因为它的“善变”和“不 讲情面”,从来没有两天一模一样的 天气出现。如何把天气情况说得通 俗易懂又让人耳目一新,这最考验 气象小编的功底。 张艳莉是气象小编10人团队 里最年长的一位,但火爆的网络词 汇、时兴的流行语句,张艳莉“门儿 清”。“本来做公众号和微博就是处 于网络世界,必须得跟上社会的脚 步,平时经常刷微博、看新闻,给自 己积攒词汇量。” 张艳莉的语言风格不仅接地气 儿,还很幽默风趣。5月21日那场 雷阵雨,大下午的京城顿时白昼如 夜,在编写时她就用了一句“这一 次,白天懂了夜的黑,天气很任性”; 在一场阵风九级的大风天气里,张 艳莉则调侃了一下胖子,“稳稳的, 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放一堆专业而枯燥的词, 肯定没人愿意看,我的任务就是得 把复杂内容变简单化,而且科普服 务的主题不能偏。要在天气情况这 个主干上‘加血加肉’,让天气预报 变得丰满起来。”张艳莉说。 张艳莉编的文章,版面、图片、 音乐都不会重样。如果赶上特殊天 气,编辑起来会相对容易,但如果是 风平浪静的一天,写起来难度就大 一些,“这时候,我就当作是一篇文 学作品来写。” 张艳莉喜欢文学,她读了很多 文学、历史书籍,只要看到优美的词 汇,都会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下 雨时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了风 沙天气里的“风儿沙儿缠绵闯天 涯”,有了晴天时的“天空沉静,阳光 温和,没有盛夏的炎热慵懒,沐浴在 暖阳中,坐看云卷云舒,满满的幸 福”,有了春天里的“最美人间四月 天,春意盎然,鲜花满树,枝头的独 秀浸香了流年”。 张艳莉是气象小编里最年长 的,而张丰瑶则几乎是最年轻的一 位“90 后”,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就是积累。在张丰瑶的电脑 里,存着春天、冬至、冷、节气、美食、 可爱表情包、动图等近40个分门别 类的文件夹,总共加起来得有好几 百个图片等素材。 在做气象科普时,张丰瑶经常 会用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比 如冰镇罐装可乐。她在微博中写 道: “用‘肥宅快乐水’解释一下为什 么天气闷热却没有下雨?一罐常 温,一罐冰镇,哪个外壁上会凝结成 水珠?答案显而易见。天气闷热, 湿度很好,但没有冷空气前来,自然 无法下雨。” 一张雷达图上往往都有红、 黄、绿等颜色,张丰瑶会这么解释, “看到有红有黄,就是‘西红柿炒鸡 蛋’,这个时候就意味着雨会下得 噼里啪啦的;如果是黄的绿的,就 是‘菠菜炒鸡蛋’,这时候是稳定性 降水,雨水会下得比较平缓;如果 看到紫色,那就要出现冰雹了。”张 丰瑶说,她经常科普雷达图,希望 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家看懂,弄清 雨水的情况。 公众对气象预报要求也越来越 高。 “这雨怎么不提前预报,刚洗干净 的车,又被淋脏了!”临时变天出现的 降水过程没有预报出来,网友留言批 评。张丰瑶说,当时她很难过,因为 雷雨的天气预报真的很难报。 从那以后,张丰瑶都把科普工 作前置,天气还没到来之前,她就开 始循环科普相应的气象知识。配图 的时候,还不忘风趣幽默一下,配上 了电视剧《都挺好》里面苏大强的表 情包:太难了。“雷雨预报确实很难 很难,也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下 雷雨的知识。” 遇到网友们的各种提问,气象 小编们会尽力去解答, “就像一个身 边的亲友向你咨询一样,只要自己 可以做到,都会及时回复。” “气象北京”吸粉无数。平均年 龄 33 岁的 10 人气象“小编”团队, 只有3人是全职,其他7人还承担 了气象部门的其他工作,忙、累,大 家却乐此不疲。“作为气象小编,就 是专业的天气预报和老百姓之间的 一座桥梁,只有服务更专业、更精 细、更贴心,才能让这座桥梁更畅 通。”张艳莉说。 制图/焦剑 气象“小编”张艳莉 气象“小编”张丰瑶 宗立江(左)同父亲宗本旺(左二)。甘南摄

带母出嫁 岗位精英 气象 小编 - bjrb.bjd.com.cnbjrb.bjd.com.cn/images/2020-06/01/08/08.pdf · 2005年,梅爱平恋爱了,小伙 子是魏太务村人刘小维。在交往

  • Upload
    others

  • View
    2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带母出嫁 岗位精英 气象 小编 - bjrb.bjd.com.cnbjrb.bjd.com.cn/images/2020-06/01/08/08.pdf · 2005年,梅爱平恋爱了,小伙 子是魏太务村人刘小维。在交往

5月25日上午10点,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队民警宗立江走下牛街北口路口的岗位,回到队里的装备室。摘下身上的全部器材、设备,关好柜门的一刹那,宗立江还是禁不住红了眼眶:这是最后一次了。40年的工作经历,像一部快进的电影,从眼前闪过。

宗立江的家是一个相当罕见的三代从警家庭,而且都是交警。宗立江父亲宗本旺老爷子今年85岁,看到儿子退休回到家,老爷子先拿起手机,跟正在两会交通保障前线的孙子宗博梁视频了一会儿,“家里现在就剩下你的岗位最重要了,你好好干,别给我丢脸!你爸爸今天退休了,我身体也不用你惦记,家里的事儿有我们。”

1953年,当年只有17岁的宗老爷子听说北京城里正在招考警察,就从昌平老家徒步进城报考,成为一名交通警察。穿上和军装只在胸章上有区别的警服,宗本旺的自豪难以用言语形容。只不过,心里自豪,苦也没少吃:路口上勤,得走着去,整个队里就一辆自行车,得赶上有什么重要任务,才能骑着去;路口要施划交通标线,警察们要自己拿起颜料,一米一米仔细划;上世纪五十年代,气候远比现在更冷,交警们却没有配发春秋季的制服,每年的五六月份,才脱下棉袄换成夏装。

1996年,宗老爷子退休,很遗憾地与北京交通管理最重大的变迁——“向科技要警力”失之交臂。好在这个遗憾,被儿子宗立江完全弥补了。

1980年12月,在北京公安历史上罕见的急缺人手的特殊时期,20岁的宗立江穿上了他从

小喜欢的警服。这时候的警服已经从绿色变成了海军蓝,除了帽徽,其他都和海军军官制服别无二致。按照当年的审美,这可是全天下最帅气的制服了。

宗立江在大多数时间里从事事故调查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凡发生大一点的交通事故,他和同事们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手工画出现场图,用皮尺丈量所有痕迹,拿放大镜观察每一处擦痕。在许多相对普通的事故中,他们还要客串法医的角色,对尸体进行基本检验。但很快,他就赶上了“向科技要警力”的大变化。

“我父亲退休之后的几年内,各种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勘查的结果越来越精确,对后期定责乃至追查肇事逃逸等工作的帮助,一天比一天明显。”宗立江说,过了2000年,直到他离开事故调查岗位,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后来的电脑绘图,激光测距,一张放着标尺的现场照片解决所有勘查细节,都是我们工作之初想也不能想的事儿,后来都慢慢成真,慢慢地被我们熟练掌握了。”

换下制服的那一刻,宗立江对记者说:“我现在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这一辈子,我对得起这身衣服。”

不过,宗立江还是有个小愿望没能实现。“原本这次的两会保卫工作,我是要跟我爸

一起干的。”宗立江的儿子宗博梁说。对于今年的两会,去年年底,宗立江本就递交了请战书,希望在退休之前,和儿子一起参与两会的交通工作。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来了,两会延后,

“老宗”没赶上。宗博梁也是一名北京交警,他现在所在的西

四交通大队,正是当年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经常自豪地对家人说,“我是重走爷爷的长征路,爷爷当年没站过的岗,我都去站了,他没执过的勤,我都承担了!”因工作表现突出,宗博梁两次被授予局嘉奖,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小宗警官对记者说,小时候就觉得爷爷老爸穿着警服,无比帅,也使得自己在同学面前

“倍儿有面儿”。长大以后,自己也穿上了警服,站岗守夜,疏通堵点,处置险情,心中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从1953年8月,宗本旺穿上交警制服那一天,这一家三代已经为北京的公安交管事业总计贡献了97年。“再过3年,就满100年了,我们得搞个大点的家宴,庆贺一下。”宗立江说,一家人的97年,警服的式样换了多少次,但警服下的那颗兢兢业业的心,一直没变。

带母出嫁本报记者 张楠岗位精英

8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责编 / 崔乐 版式 / 焦剑 电话:85201882 无名者剪影

气象气象““小编小编””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骆倩雯

不一样的家政员本报记者 代丽丽

美丽心灵

三代交警三代交警本报记者 安然

清晨 5点半,梅爱平轻手轻脚起床了。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用热乎乎的毛巾为母亲擦脸、擦拭身体,细心地在母亲的病腿上涂满药膏,将冒着热气的挂面汤端上饭桌……看着母亲吃饱喝足,梅爱平这才叮嘱几句,急匆匆出门上班。梅爱平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养母,甚至带着母亲出嫁的事迹在村里传为佳话,梅爱平却总是说:“这不算什么,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就是我的亲生母亲。”

36年前的一天,家住平谷区夏各庄镇安固村的梅阿姨在马路边发现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梅阿姨将弃婴带回家,上了户口,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梅爱平。

梅爱平7岁那年,母亲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加重,父母离异。懂事的梅爱平学会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完成大专学业后,尽管品学兼优,但面对病魔缠身的母亲和窘迫的家庭环境,梅爱平毅然决定放弃升学,开始务工养家,挑起了生活的大梁。

生活中,梅爱平逐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她在母亲面前一如既往,从不追问此事,生怕母亲伤心失落。

2005年,梅爱平恋爱了,小伙子是魏太务村人刘小维。在交往过程中,心地善良的姑娘深深吸引了刘小维。眼看婚期临近,梅爱平鼓起勇气忐忑地对刘小维说:“你看,我这一走,我妈妈可怎么办?”小维试探地说:“咱把老人送敬老院,行吗?”“不行!我们相依为命20多年,我舍不得!”“但,她毕竟不是你亲妈呀。”20多年的母女情涌上心头,梅爱平哇地一声哭了。

“她就是我亲妈,她虽然没生我,但她养育了我20多年。我不能撇下她不管,我就一个条件,我要带着

她出嫁!”小维回到家,一五一十地向父

母说明了情况。小维父母对梅爱平的家事早有耳闻。“傻小子,快告诉爱平,咱同意。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

2007年初春,美丽的新娘梅爱平嫁到了魏太务村,但陪伴她的并不是伴娘,而是一个身体佝偻的中年妇女。新娘落落大方地对三五成群赶来祝贺的乡亲们说:“这是我的妈妈,今天,我带着她出嫁!”

婚后,梅爱平一边尽心照顾公婆,一边一如既往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公婆知道儿媳妇的心事,有好吃的就送给亲家母,每天和她聊天解闷。“亲家母,就冲爱平对你的孝,她对我们也赖不了,咱们是一家人。”

如同出嫁前一样,梅爱平对养母悉心照料。

将干净的毛巾泡进热气腾腾的蒲公英水或是盐水中,随后一把捞起、拧干,趁热一一敷在母亲的胳膊上、腿上。为母亲热敷,是梅爱平每天的“必修课”。不仅如此,她还每周为母亲刮痧,或是帮母亲用艾草理疗。

初夏的午后,梅爱平依偎在母亲身旁,为母亲念书解闷。“爱平就是我的亲生好闺女,她从头伺候我到脚底下,她就是我的手和脚。”梅阿姨欣慰地说。

“你不能让孩子不高兴。”“那不行,我的做法就是有奖

有罚!”“你不能把孩子弄哭了。”“这不可能,有时候还必须大哭!”面试现场,冯英寸步不让的态

度让客户感到诧异——家里请过的阿姨不少了,还从来没有遇到如此“轴”的家政员。

“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我可以不做。”冯英很讲原则,如果聘请她来教育孩子,那就必须接受她的教育观念。

冯英来自家政公司“阿姨来了”。在公司的高端阿姨海选全国总决赛,冯英以一口流利的英语

“技惊四座”。冯英还被北京市妇联推荐参加了全国妇联最美家政人故事征集活动,并成功入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冯英,做过编辑,画过建筑效果图,由于颈椎病的原因,改行做了对外汉语老师。做家政员,正是因为这段经历。

冯英曾经的一个教学对象是犹太家庭。教课的时候,她被这家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所吸引。

“就拿孩子吃糖这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发现,他们会把吃甜点和孩子的习惯培养联系在一起。先和孩子讲吃甜点的时间是固定的,而且会说清楚要在什么情况下吃,什么情况下不能吃。”当孩子哭闹着要吃糖的时候,大人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咱们说好了今天不尿裤子的话可以吃糖。但是不好意思,你早上尿裤子了,那你还需要再努力一下,咱们明天再吃。”刚开始对孩子提出这种条件和要求时,孩子实际上是有一点不接受的,可能会哭。但大人会告诉孩子:“我很爱你,我很希望你吃到这块糖,但是真的不好意思,你得为这块糖稍微努力一下。我们大人也有我们的规则,我们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差异性的理念碰撞,对冯英影响很大。她决定跟着女主人学习家庭教养方面相关的知识技能。作为交换条件,她给女主人做

起了免费的家政服务员。用了3年的时间,冯英学到了

这套家庭教养的技能。她投身家政行业,成为一名家庭教养师。可是,在国内,人们对家庭教养师认可度很低。

她曾经服务的一家客户,经济条件优越。“我是你们的老板,你们都要听我的。”小主人平时娇生惯养,对阿姨们颐指气使。

“这种不尊重别人的态度必须立刻改正!”在小主人高声呵斥自己的时候,冯英毫不示弱,也用同样的高声调反击,两人针锋相对,吵了起来。

家政员跟雇主吵架,这还了得!但冯英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小主人自己真切地体会一下不被别人尊重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样的事情发生三次以后,她跟小主人来了一次长谈,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引导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冯英的教育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常常被客户所误解,甚至因此闹得不欢而散。但冯英没有妥协,一直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曾经将她解雇的一个客户,几个月后发现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退步,又主动邀请她回来教育孩子,并向她真诚道歉。

能够接受冯英教育理念的家庭并不多,做了12年,也只有数得着的几个中国家庭能够完全配合她的工作。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做的还是涉外家政。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地会有更多的家庭能够接受我的教育方式。”冯英畅想着,等她可以不必再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找一些认可她教育观念的家庭,帮这些家庭进行育儿教育。

新青年

下雨了,他们说:“天街小雨润如酥”;

扬沙了,他们说:“风儿沙儿缠绵闯天涯”;

降温了,他们说:“气温满30减15大跳水”

……他们就是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的气象“小编”。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气象北京”上,他们每天都和网友们“见面”。

气象小编们长什么样、多大年纪,没人知道,但是只要一更新,“铁杆”粉丝们光看文字风格,就能知道当天是谁上岗。如果公众号的文章里配上了音乐,那肯定是气象小编

“Lily”张艳莉值班。张艳莉今年快50岁了,可她字

里行间跳动的风格犹如一个20岁出头的活泼少女。在公众号的推文里放上一首“应景”的音乐,是她的独特风格。

在今年5月6日的推文里,因为要预报第二天的小雨天气,张艳莉把标题定为“小雨发货,另附赠品降温”,推文里特意放上了一首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

为何是这首歌?张艳莉说,下雨对大家来说本来就是个喜忧参半的天气,有些人喜欢雨水的清凉,有些人却烦恼雨水带来的出行难题,“《让我欢喜让我忧》正好能体现这种心情。”而在阅读的环境下配上一首柔和舒缓的音乐,在张艳莉看来是一件愉悦的事,“希望能让读者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

获得美的感受。”天气预报是很单调的,无非就

是风、雨、雪、气温等要素;可天气又是很有趣的,因为它的“善变”和“不讲情面”,从来没有两天一模一样的天气出现。如何把天气情况说得通俗易懂又让人耳目一新,这最考验气象小编的功底。

张艳莉是气象小编10人团队里最年长的一位,但火爆的网络词汇、时兴的流行语句,张艳莉“门儿清”。“本来做公众号和微博就是处于网络世界,必须得跟上社会的脚步,平时经常刷微博、看新闻,给自己积攒词汇量。”

张艳莉的语言风格不仅接地气儿,还很幽默风趣。5月21日那场雷阵雨,大下午的京城顿时白昼如夜,在编写时她就用了一句“这一次,白天懂了夜的黑,天气很任性”;在一场阵风九级的大风天气里,张艳莉则调侃了一下胖子,“稳稳的,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放一堆专业而枯燥的词,肯定没人愿意看,我的任务就是得把复杂内容变简单化,而且科普服务的主题不能偏。要在天气情况这个主干上‘加血加肉’,让天气预报变得丰满起来。”张艳莉说。

张艳莉编的文章,版面、图片、音乐都不会重样。如果赶上特殊天气,编辑起来会相对容易,但如果是风平浪静的一天,写起来难度就大一些,“这时候,我就当作是一篇文学作品来写。”

张艳莉喜欢文学,她读了很多文学、历史书籍,只要看到优美的词汇,都会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下雨时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了风沙天气里的“风儿沙儿缠绵闯天涯”,有了晴天时的“天空沉静,阳光温和,没有盛夏的炎热慵懒,沐浴在暖阳中,坐看云卷云舒,满满的幸福”,有了春天里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意盎然,鲜花满树,枝头的独秀浸香了流年”。

张艳莉是气象小编里最年长的,而张丰瑶则几乎是最年轻的一位“90后”,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积累。在张丰瑶的电脑里,存着春天、冬至、冷、节气、美食、

可爱表情包、动图等近40个分门别类的文件夹,总共加起来得有好几百个图片等素材。

在做气象科普时,张丰瑶经常会用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比如冰镇罐装可乐。她在微博中写道:“用‘肥宅快乐水’解释一下为什么天气闷热却没有下雨?一罐常温,一罐冰镇,哪个外壁上会凝结成水珠?答案显而易见。天气闷热,湿度很好,但没有冷空气前来,自然无法下雨。”

一张雷达图上往往都有红、黄、绿等颜色,张丰瑶会这么解释,

“看到有红有黄,就是‘西红柿炒鸡蛋’,这个时候就意味着雨会下得噼里啪啦的;如果是黄的绿的,就是‘菠菜炒鸡蛋’,这时候是稳定性降水,雨水会下得比较平缓;如果看到紫色,那就要出现冰雹了。”张丰瑶说,她经常科普雷达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家看懂,弄清雨水的情况。

公众对气象预报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雨怎么不提前预报,刚洗干净的车,又被淋脏了!”临时变天出现的降水过程没有预报出来,网友留言批评。张丰瑶说,当时她很难过,因为雷雨的天气预报真的很难报。

从那以后,张丰瑶都把科普工作前置,天气还没到来之前,她就开始循环科普相应的气象知识。配图的时候,还不忘风趣幽默一下,配上了电视剧《都挺好》里面苏大强的表情包:太难了。“雷雨预报确实很难很难,也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下雷雨的知识。”

遇到网友们的各种提问,气象小编们会尽力去解答,“就像一个身边的亲友向你咨询一样,只要自己可以做到,都会及时回复。”

“气象北京”吸粉无数。平均年龄33岁的10人气象“小编”团队,只有3人是全职,其他7人还承担了气象部门的其他工作,忙、累,大家却乐此不疲。“作为气象小编,就是专业的天气预报和老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只有服务更专业、更精细、更贴心,才能让这座桥梁更畅通。”张艳莉说。

制图/焦剑

气象“小编”张艳莉

气象“小编”张丰瑶

宗立江(左)同父亲宗本旺(左二)。甘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