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 2020 1 23 www.jfdaily.com 2019 2020 2020 1 20 2019 2020 2019 2019 )。 2019 1. 2. 2019 )“ 》, 78 50 ”、 1)。 1 4025 168 821.9 70 13 )。 2), 711.3 23%?391 2 6%2022 11 0.8%8.2%8.2% 9.3%3), 58.9 4.3% 3.6%2.5%3 ”“ ”“ ”“ 8.2%72.7%4)。 1934.3 16.6%5+X1081 4 5.1%11.3%21 ), 1462.3 13 27 2019 5G 32.4%2019 1.35 6.5%。“ 27%1000 5950 1.28 GFCI 5 ? 21 ? 54 ,“ ”、 300 ETFP2P 137 ? 12.1 2 10 3 4 ), ”, ,“ 4% 53.5 21.5%7.1% 10.1%2019 100 ”、 < > 》, 5), 50 20 44 69.2 1252 5 2.0 46 31 66 34 1476 12%》, ),“ ”“ 。“ 193 ? ? 27 100 ? 8 6%-6.5% 5% 70% 4% 51 40 50 4.3% 4.3% 6 10 15 3% 2.3%2.3%2.8% 2.1% 2.2% 0.7%6% 0.8% 72.7% 102.5 4% 53.5 50 58.9 4.3% 3.6% 8.2% 6.3 10.1 15.3 3% 17 14 ? - - 1000 - 500 5G 》,“ ?G60 2422 31165 2019 7 1 0.5% 80% 》, 2019-2022 )》 ”, 51 41 41 ”, 5000 10 5 141 13 101 27 1462.3 11 G320 - )、S7 S20 - )、 14 15 - 20 300mm 7 73 51 )》 7 - X 20 1200 28 300 15 / 14 AI+ 28 7 100 C919 59.8%52.9% 100 19 105 100 177 ”, 364 53 2261 651 1024 201 5.9 99.7% 1374 17.2 113 5.7 20.3 446 279 8730 6942 320 81%

关于上海市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0年国民 … ·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大会报告关于上海市2019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关于上海市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0年国民 … ·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大会报告关于上海市2019

7要闻2020年 1月 23日 星期四www.jfdaily.com

关于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 1月 2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大会报告关于上海市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以稳增长的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市经济社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见表一)。

表一 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注:1. 全市生产总值数据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已作修订,相关指标按照同口径调整。2.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的 2019年完成情况为初步预计, 根据国家规定正式数据将由国家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核定后公布。

(一)“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全面落地实施,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壮大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落实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新片区管理办法,完善新片区管理体制,新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加快推进落实总体方案明确的 78项重点任务,发布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50条”、支持人才发展、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 开展新片区各类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新片区建设全面推进(见图 1)。

图 1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全面推进新片区成立以来,新设企业 4025家,签约落地重点产业

项目 168 个,总投资 821.9 亿元。全面落实国家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持续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

科创板成功开板运行。全力支持配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建立形成涵盖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交易组织、持续监管等全链条规则体系,科创板成功开板并平稳运行。全年共有 70家科创企业正式上市,其中上海13家,企业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出台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建立科创企业培育储备资源库,支持培育更多本地科创企业上市。 加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助推长三角优质企业到科创板上市的服务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落实。 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上海实施方案。加快推动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基础设施、科创产业、生态环境、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化、清单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专题合作和民生服务事项落地实施(见表二)。合力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 全面启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制定发布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实施方案。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协调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表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按照“办出水平、

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总要求,全力做好城市服务保障工作,以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服务保障,确保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见图 2),在招商招展、人员规模、论坛层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 23%?391件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亮相。制定发布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实施方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等顺利举办,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建设。

图 2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二)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服务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速逐季回升。 切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全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统筹协调,努力促进经济增速在下行压力加大中逐季回升,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6%。

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总额超过 2022亿元、 影响地方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0.8%。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2%,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2%和 9.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见图 3),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58.9万个,

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 4.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6%。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5%,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 3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全面实施打响

“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四大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出台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措施,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 72.7%(见图 4)。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 1934.3万亿元、增长 16.6%。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落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稳增长措施,推动特斯拉、中芯国际、和辉二

期、 大众纯电动汽车工厂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

实施规划产业区块外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正面和负面清单,支持一批优质项目改扩建,工业增速逐步企稳。持续推动“5+X”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升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 1081

项,吴淞地区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完成编制,桃浦智创城全面启动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运营,南大地区完成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研究工作, 金山第二工业区调整转型,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

图 4 服务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工业投资引领全市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比上年增长 5.1%,其中工业投资在汽车、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大项目带动下增长 11.3%,连续 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见表三),全年完成投资 1462.3 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上音歌剧院、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 13个项目建成,机场联络线、

上海大歌剧院等 27个项目实现开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修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和管理流程。

表三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成功举办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制定发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推动 5G网络建设和应用,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大飞机创新谷和产业园等正式开园,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 32.4%。新消费呈现引领态势,制定出台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成功举办 2019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推动免税购物、夜间经济、海派特色小店等政策落地。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35 万亿元, 增长6.5%,消费规模保持全国城市首位。“首店经济”和网络消费持续走强,全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 27%,新进品牌首店突破 100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5950 家左右,总数达到 1.28 万家。启动中小企业创新升级计划,深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个中心”功能加快提升。金融中心开放创新深入推进,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连续三期排名第 5

位?推动 21 个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摩根大通证券、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成为国家首批批准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交银理财公司、中银金融科技公司等落户,全年持牌金融机构新增 54 家,“沪伦通”、沪深 300 股指期权、长三角一体化 ETF、天然橡胶期权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成功推出。

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妥有序推进 P2P 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和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贸易中心能级持续提升,

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制定发布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 累计认定贸易型总部企业 137家?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达到 12.1万亿元,全球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 2 位。航运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10 年位居世界第一,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 3 位和第 4 位,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获批创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推进(见表四),制定实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定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上海方案”,

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加快建设,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大,“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预计达到 4%左右,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 53.5件。

表四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推进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利用外资保持“三升”势头,全年新设外资项目数、 合同外资、 实到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 21.5%、

7.1%和 10.1%。 全面落实 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张负面清单政策,全面落实“扩大开放 100条”、促进外商投资若干意见等政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稳定和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深入落实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加大出口信用保险、通关便利化、法律援助等支持力度,建立外资企业政企合作圆桌会议沟通机制。总部经济加快集聚(见图 5),制定发布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鼓励设立民营企业总部等政策,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50家、外资研发中心 20家,首批 44家民营企业总部完成认定。上海乐高乐园主题度假区签约选址金山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印尼青山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产业合作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对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水平。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年安排落实财政资金 69.2亿元,实施援建项目 1252个。

图 5 总部经济加快集聚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目标,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计划和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专项行动计划 2.0版, 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从第 46位进一步提升至第 31位。实施 66项地方事权改革事项,出台 34

个专项政策,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登记财产等方面,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进一步压减,企业注销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全市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 1476户,比上年增长 12%。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出台实施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成效明显(见表五),“双减半”“双一百”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193项改革试点举措在全市推广实施,浦东新区探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全面启动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对污染小、风险低的建设项目简化或豁免环评手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发布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制定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实施优化国资布局、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改革、员工持股试点等改革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7条”政策落地,放大“三个 100亿元”政策效应?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附加费用,支持中小企业首贷和中长期贷款。健全输配电定价制度,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作用。

表五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成效明显

下转荩8版

指标名称全市生产总值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就业岗位

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化学需氧量、氨氮、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全年目标增长 6%-6.5%

增长 5%

保持在70%左右

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

4%左右

51件左右40家左右50万个

4.3%左右

4.3%左右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6万套10万套15平方公里

3%左右

进一步下降(下降 2.3%)

进一步下降(下降 2.3%)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化学需氧量、

氨氮、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2.8% 、2.1% 、

2.2%和0.7%)

全年完成增长 6%

增长 0.8%

72.7%

102.5

4%左右

53.5件50家58.9万个稳定在4.3%以内3.6%

增长 8.2%

6.3万套10.1万套15.3平方公里

3%左右

完成年度目标

完成年度目标

完成年度目标

主要领域

基础设施

主要进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第一批 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中,盈淀路、常熟至嘉善高速公路已通车, 岳鹿路城北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其余 14 条稳步推进?商合杭高铁北段开通运营, 沪通铁路一期建设稳步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开工,北沿江、

通苏嘉甬、 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淮南-南京-上海 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越江管廊贯通,南通-上海崇明 500千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浙沪天然气联络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全国首次跨省5G视频通话实现互联,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正式投入使用●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指数”发布●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项目建设协同推进,

安徽合肥积极创建量子国家实验室,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G60科创走廊跨区域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清华长三角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发布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产业链地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集聚了 2422家服务机构 31165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理事会,发布长三角双创生态地图和首份《长三角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指数报告》

●长三角地区轻型机动车于 2019年 7月 1

日起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港口排放控制区提前全面使用 0.5%以下低硫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建成开通,太湖蓝藻水华和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联合防治进一步强化●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共同推进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区域国考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占比达到 80%以上●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发布实施《长三角地区共同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

●启动实施旅游、养老、快消品、智慧药房等领域区域协同标准试点,共同推进区域物流标准化建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政务服务、公积金跨省协助查询、法院诉讼服务等事项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一网通办”,其中 51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区域内 41 个城市跨省(城)通办●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三省一市主要医疗机构, 长三角全部 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覆盖医疗机构 5000余家●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

无锡、徐州、常州等 10个城市实现轨道交通扫码便捷通行全覆盖,市民可以刷二维码异地无障碍乘坐地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开通 5条区域公交示范线●联合举办长三角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成立长三角就业创业协作联盟

科创产业

生态环境

市场体系

公共服务

全年重大项目数

总计

建成项目

在建项目

新开工项目

141项

13项

101项

27项

实施情况聚焦科技产业创新、 社会民生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全年完成投资 1462.3亿元科创中心张江科学基础设施、上音歌剧院、程十发美术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等 11个项目按计划建成,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提前建成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老年医学中心、上海浦东足球场、G320公路 (上海浙江省界-北松公路)、S7 公路(S20公路-宝钱公路)、轨道交通14号线、15号线、 郊区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机场联络线、 轨道交通崇明线、

沪通铁路(太仓-四团)上海段、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科研综合楼、上海大歌剧院、三林楔形绿地等 20 个项目按期开工。超硅半导体 300mm 集成电路硅片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龙水南路越江隧道等 7个项目提前开工

主要领域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推进

主要进展●张江科学城“五个一批”项目加快落地,

首轮 73个项目中浦东国际人才港、 罗氏创新中心、 强生创新孵化基地等 51个项目已完工●张江实验室加快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正式揭牌成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部分线站基本建成●集成电路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糖类药物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单元和载体加快筹建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落实

重大专项和功能型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重大科技成果取得创新突破

●发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意见,出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一批配套政策,研究修订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扩大科研事业单位自主权, 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着力推动科创立法,研究制订《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

●加大国际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连续 7年在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排名第一●量子信息技术等新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启动,硅光子、硬 X射线预研等首批市级重大专项中期评估工作进展顺利●研究启动新能源汽车、 大数据试验场、北斗导航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全市已建成或培育各类功能型平台近 20家, 集聚和培育人才团队 1200余人●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加快攻关,28纳米浸没双台光刻机通过详细设计评审,300 毫米硅片完成 15万片/月产能建设并实现规模化销售,14纳米先进成套工艺进入量产阶段●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快推进,AI+地铁、公交、 垃圾分类等 28个场景入选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7家企业首批入选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 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首期规模 100亿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快转化,首个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甘露特钠胶囊、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产品获批上市●C919 大型客机批产技术攻关进展顺利,

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首期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产品试制成功

主要领域

审批流程革命性再造

服务平台持续优化

公共数据加速共享

主要进展●“双减半”方面,全市所有审批事项平均实现减时限 59.8%、减材料 52.9%

●100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方面, 对建设工程、市场准入、科创服务等 19个领域的 105

个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

一网办理、统一发证●100项全市通办方面,教育、公安、司法等领域新增 177项高频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达 364项●统一受理平台实现接入 53 个部门、2261

项服务事项,线上办事 651 万件,个人实名用户数超过 1024万人, 法人用户超过 201

万户●统一身份认证新增实现对港澳居民、华侨以及外籍人士等办事人群全覆盖●统一总客服平台已接收并处理 “一网通办”相关诉求累计 5.9万件,解决率 99.7%

●统一公共支付累计完成缴费超过 1374万笔,涉及金额 17.2亿元●统一物流快递为政务服务事项提供物流递送服务,累计寄送物品 113万件●制定实施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以普惠金融为示范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应用试点●共享数据服务实现累计调用 5.7亿余次,

向各区数据落地交换 20.3亿余条,累计调用国家数据超过 446万次●电子证照库已归集 279类共计 8730万张证照,电子证照累计调用量达 6942万次●面向全市法人主体共发放电子印章 320

万余枚,覆盖全市 81%法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