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教學分享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 周美燕校長及團隊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在將軍澳彩明苑這 個社區已經第十六個年頭,辦學宗旨以基督捨己 愛人、服務社群的精神及校訓「信望愛」的態度, 推展基督教教育理念;多年來根據教育局《學前 教育課程指引》配合六大學習範疇,透過活動及 遊戲方式,貫通於課程活動中,讓幼兒在專業及 愛心的幼師團隊引導下進行愉快的學習。 這次的機遇,難能可貴獲教育出版社的邀 請,成為研究計劃幼稚園之一,獲馮潔皓博士親 臨指導,分享教學研究計劃「遊戲」的重要,與本 校老師團隊商討研究設計教學計劃的重點,定期 到校觀課,指導如何更適切在課堂內推行「區角 遊戲」,讓教師們獲益良多,而幼兒們在「區角 遊戲」中更能享受遊戲的樂趣。 K2 活動分享 主題:餐盒裏的祕密 遊戲名稱:蔬果的紋理 事前準備 1. 蔬菜:生菜、椰菜、菜心等葉片,胡蘿蔔、 馬鈴薯等的橫或直切片 2. 水果:橙、奇異果、草莓、蘋果、香蕉等的 橫或直切片 3. 燈箱、放大鏡、手電筒、食用色素、滴管、 棉花棒 活動內容 請幼兒用手電筒照射蔬果片或把蔬果片放在燈箱上觀察各種蔬菜的紋理和結構。

教學分享教學分享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 周美燕校長及團隊 香港神託會 培恩幼稚園在將軍澳彩明苑這 個社區已經第十六個年頭,辦學宗旨以基督捨己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教學分享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

周美燕校長及團隊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在將軍澳彩明苑這

個社區已經第十六個年頭,辦學宗旨以基督捨己

愛人、服務社群的精神及校訓「信望愛」的態度,

推展基督教教育理念;多年來根據教育局《學前

教育課程指引》配合六大學習範疇,透過活動及

遊戲方式,貫通於課程活動中,讓幼兒在專業及

愛心的幼師團隊引導下進行愉快的學習。

這次的機遇,難能可貴獲教育出版社的邀

請,成為研究計劃幼稚園之一,獲馮潔皓博士親

臨指導,分享教學研究計劃「遊戲」的重要,與本

校老師團隊商討研究設計教學計劃的重點,定期

到校觀課,指導如何更適切在課堂內推行「區角

遊戲」,讓教師們獲益良多,而幼兒們在「區角

遊戲」中更能享受遊戲的樂趣。

K2 活動分享

主題:餐盒裏的祕密

遊戲名稱:蔬果的紋理

事前準備

1. 蔬菜:生菜、椰菜、菜心等葉片,胡蘿蔔、

馬鈴薯等的橫或直切片

2. 水果:橙、奇異果、草莓、蘋果、香蕉等的

橫或直切片

3. 燈箱、放大鏡、手電筒、食用色素、滴管、

棉花棒

活動內容

請幼兒用手電筒照射蔬果片或把蔬果片放在燈箱上觀察各種蔬菜的紋理和結構。

幼兒的反應

幼兒對透光蔬果較有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簡單

說出蔬菜的紋理。

幼兒的發現

部分幼兒能說出蔬果片透光/不透光,透過觀察發

現蔬果片有獨特的紋理,例如橙和檸檬果肉像路線

圖。

面對的困難

蔬果需預早切片,讓它較乾爽,而幼兒在進行觀

察期間會容易破壞蔬果片,致下一組幼兒未能觀

察完整的蔬果片,若老師安排大量蔬果卻容易腐

爛。

部分水果較多水份,水果汁流出後需即時清潔燈

箱。

遊戲名稱:獨特的味道

事前準備

1. 鹽(粗鹽、餐桌鹽、淮鹽、海鹽)和已溶解的鹽

水、豉油

2. 糖(白糖、紅糖、黃糖、冰糖、片糖)和已溶解

的糖水。

3. 醋(食用的白醋、紅醋、黑醋)或已經稀釋的醋、

喼汁。

4. 小玻璃瓶(用來盛載調味品)

5. 冰棍棒(用來品嚐調味品)

6. 膠盒(用來效罝已用的冰棍棒)。

活動內容

1. 幼兒可用「眼睛」觀察調味品的顏色。

2. 逐一打開瓶蓋,以「鼻子」嗅調味品的氣味

3. 以冰棍棒沾一點調味品,用「舌頭」來嚐調味品

的味道。

幼兒的反應

幼兒對活動表現有興趣,最喜歡甜的調味料,會向老

師表示想再試味。

幼兒的發現

1. 部分幼兒能分辨甜味和咸味,但遇到不能辨別的味

道會說成「酸」。

2. 有幼兒嘗試咸的味道時表達她猜想是豉油的味

道,因為她吃蒸魚時曾嚐過這味道。

面對的困難

幼兒未有能力獨自完成活動,老師需介入較多以確

保幼兒不會重覆使用相同冰棍棒試味,影響衛生。

遊戲名稱:美食小記者

事前準備

1.無線咪、紙、筆;

2.幼兒搜集的食物照片(環境設計);

3.記者制服

活動內容

幼兒在區角內扮作小記者和受訪者,受訪者可包括老

師,進行有關喜愛食物的訪問。幼兒可向訪問對象發問

問題並進行記錄,收集同學對不同食物的喜好及意見。

幼兒的反應

幼兒均積極扮演小記者和受訪者,在訪問過程中表現十

分享受,也能在角色分配上表現合作,還會主動提出交

換扮演不同的角色。

幼兒的發現

幼兒在進行訪問期間能體驗問問題的樂趣,若受訪者未

能說出喜歡的食物,小記者懂得利用環境設計中的食物

照片引導受訪者說出喜愛的食物,學習到一問一答和進

行記錄的技巧。

面對的困難

由於幼兒尚未能掌握書寫太多文字,記錄需以繪圖

代替,但繪圖亦需時。

遊戲名稱:鹽畫活動

事前準備

鹽、盤、畫筆、竹簽

活動內容

請幼兒嘗試利用自己的手指或運用工具在鹽上繪

圖。

幼兒的反應

1.他們能運用語言和同伴溝通,分享自己繪畫的圖畫內

容。

2.懂得互相欣賞對方創作的鹽畫,並會說出讚賞的語

句。

幼兒的發現

1. 他們發現利用畫筆可以更有效地畫出圖畫。

2. 知道加上「有顏色的金粉」後,鹽就會變了顏色。

面對的困難

幼兒表示盤子太細,不能在同一圖畫內繪畫不同的

創意內容,想用較大的盤繪畫發揮更大的創意。

未能將同一幅鹽畫變成獨立不同顏色的圖案。

遊戲名稱:探索鹽的科學實驗

事前準備

鹽、胡蘿蔔、生菜、青瓜

活動內容

1. 讓幼兒自行將胡蘿蔔和青瓜切片,然後加上鹽,

觀察數日後的變化。

2. 請幼兒比較沒有鹽的蔬果和加了鹽的蔬果有何

分別,帶出鹽的用途。

幼兒的反應

1. 表現很好奇,為何有些蔬果在鹽中會發霉,反之

有些不會。

2. 用刀切蔬果時發揮合作的精神,互相幫助,力

量較大的幼兒幫助力量較小的幼兒切蔬果。

幼兒的發現

1. 他們發現原來可以徒手把胡蘿蔔掐斷,毋須使

用膠刀。

2. 在同一位置不停切,比較分散在不同位置切的

方式,前者方式蔬果會容易切開。

3. 放了較少鹽的蔬果比放較多鹽的蔬果容易發

霉,知道鹽有助預防食物變壞。

面對的困難

幼兒利用膠刀切胡蘿蔔時發覺胡蘿蔔太硬,使

勁地切也切不開。

切的過程中亦擔心膠刀會切到幼兒手指。

遊戲名稱:水彩滴畫活動

事前準備

水彩、畫筆、宣紙

活動內容

請幼兒在水果形的宣紙,用「滴畫」的形式滴上喜

歡的顏色。

幼兒的反應

1. 當中,有幼兒發現用太多水彩不停在宣紙同一

個位置上滴及繪畫,宣紙穿了一個小洞。

2. 幼兒很有創意,他們表示破了的蘋果宣紙,好

像被蟲蛀了一樣,所以有個小洞

幼兒的發現

水彩太多的關係,使宣紙濕透,以致弄穿了一個小

洞。

面對的困難

未能掌握滴畫的技巧,大多數幼兒都會用畫筆

填滿顏色。

由於水彩滴在宣紙的效果不明顯,因此未能讓

幼兒看到「化開」的情況。

K3活動分享

主題:起飛吧!得得

遊戲名稱:減肥運動會

事前物資準備:

(幼兒搜集的大肌肉用品)

~大小皮球(製作肥胖肚腩)

~呼拉圈

~地墊(製作圓形跑道)

~雪糕筒

~平衡板

(幼兒預先製作的道具)

~減肥兒歌紙

~擺放體能用品場地設計圖

~用橡筋編織的繩網陣

~「油糖鹽類」零食紙磚

活動內容

1. 幼兒先討論「油糖鹽類」食物會導致肥胖為

題,並觀察到肥胖的人肚子會有一個大肚腩。

2. 以小組形式提議設計一個減肥運動會邀請肥

胖人士參加。

3. 當中幼兒設計用大小球放在肚內扮演有肚腩的

肥胖人士。

4. 先由扮演減肥導遊的幼兒帶領扮演肥胖人士的

幼兒到運動場唱減肥兒歌,教導他們減肥的重

要性。

5. 由導遊帶領幼兒分配工作,合作將體能用品放

好。

6. 開始減肥運動會,先開始以「單雙腳」的形式

跳過 10個呼拉圈,再跑步 8個圈,以身體不同

的活動方式穿過繩網陣,行過平衡板,最後將

肚內其中一個球拿出向「油糖鹽類」零食紙磚

方向擲出,表示做完運動後,肚中的「油糖鹽

類」零食便會被撃倒。

幼兒的反應

幼兒表現認真,他們享受及投入活動中每一個體能

技巧,亦會與同伴互相交流,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

穿過繩網陣。

幼兒的發現

1. 當幼兒在場地擺放體能道具時,他們會認真觀

察場地的道具是否與設計圖設計的方式擺放,

當中發現有些幼兒是擺放錯誤,他們會請同伴

觀察清楚再擺放正確的位置。

2. 穿過繩網陣時,他們容易將繩網陣的橡筋拉

跌,原因是發現自己未能細心觀察繩網陣不同

繩的高度及掌握穿越的方法。

面對的困難

減肥運動會是由幾個體能技巧設計的障礙賽,

而繩網陣的佔用的空間較大,進行活動時幼兒

會有擠迫的情況出現。

由於橡筋拉得太長,而支撐橡筋的設備太輕,

以致經常將繩網陣拉跌。

遊戲名稱:健康均衡飲食餐廳

事前物資準備:

(幼兒搜集的用品)

~在學校搜集不同種類的玩具食物

~在家搜集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紙盒

~鑊、杯、碗、匙子、桌布

~圍裙、廚師、客人證

(幼兒預先製作的道具)

~廚師帽

~煮食爐

~早、午、晚餐單

~遊戲規則

活動內容

1. 幼兒設計早、午、晚營養餐單,將搜集

回來的食物盒及食物玩具佈置餐廳。

2. 以角色扮演方式由侍應介紹均衡有營養

的食物給客人。

幼兒的反應

1. 透過日常觀察餐廳職員工作的生活經驗,幼

兒能認真模仿角色扮演的工作。

2. 幼兒樂於運用語言表達,並能運用自己學習

過的知識介紹何為均衡健康的食物。

幼兒的發現

有些同伴不遵守遊戲的規則,沒有跟隨營養餐牌

上的設計煮食物。於是他們設計遊戲的規則,讓

同伴都能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面對的困難

由於幼兒很喜歡這個遊戲,不願意轉組讓

其他幼兒玩耍,以致其他幼兒輪侯時間很

長而發生爭執。經商討後,他們決定用計

時器來計時,令更多人可以進行遊戲。

遊戲名稱:食物分類保齡球

事前準備

1. 請幼兒收集膠樽及紙袋

2. 幼兒先合作畫出食物金字塔,並填上不同

的顏色

3. 幼兒討論食物金字塔中食物的類別

4. 幼兒於畫紙畫出食物,並寫上該食物的名

5. 幼兒在金字塔寫出食物的類別

6. 幼兒將圖畫及文字剪下,把食物圖畫貼在

小球,食物類別的文字貼在膠樽及紙袋上

7. 幼兒將紙袋貼在食物金字塔上

活動內容

1. 幼兒按膠樽大小分類不同的食物類別放好

在桌上。

2. 幼兒拿起小球,將小球上的食物滾到相配

類別的膠樽方向。

3. 將該小球上的食物種類分辨,分類放到食物

金字塔上相配的食物種類紙袋內。

幼兒的反應

幼兒感到很有趣,不但能一同製作活動的設施,

也能合作擺放遊戲的位置,在遊戲中能自主安排

各項規則及玩法。

幼兒的發現

幼兒雖已有滾球的基本知識,但原來要對準某一

膠樽方向,將膠樽撞倒是不容易的,當中他們會

商討如何擺放膠樽的位置最有利,而且更加深了

他們對食物金字塔的知識,從中也學會了不少有

關食物的字詞。

面對的困難

由於空間不足,故只能用較短的桌子來進行

遊戲,令膠樽與小球的距離較接近,若能有

更長的距離,或令幼兒更感具挑戰性。

遊戲名稱:超級市場

事前準備

1. 與幼兒商議討論開設什麼角落。(統計後開

設超級市場)

2. 幼兒投票決定超級市場的名稱。

3. 請幼兒一起搜集不同種類的食物包裝盒回

校。(回收)

4. 把回收包裝盒分類。(按食物金字塔)

活動內容

1. 每次兩位幼兒入角,分別扮演顧客和收銀員。

2. 顧客需要自備環保購物袋選購有益的食物,

完成後到收銀處付錢。

3. 收銀員按食物金字塔類別及準則檢視顧客所

購買的食物是否有益,如發現選購沒營養的

食物,收銀員便會告訴顧客,請他重新選購。

幼兒的反應

幼兒選購食物時表現認真投入,會仔細觀察與同

伴討論食物金字塔有營養的食物類別才去選購。

幼兒的發現

1. 認識食物的種類(按食物金字塔類別)

2. 均衡飲食對身體的重要。

3. 購物時要注意的地方。(需要付錢,自備購物

袋)

面對的困難

開設超級市場的角落位置較小,未能放置多些食物提供顧客選擇,亦不可以同時

請多位幼兒共同參加遊戲。

時間不足,未能給予較多幼兒參與。

遊戲名稱:編製橡筋繩

事前準備

選購彩色的橡筋

活動內容

1. 出示橡筋,老師請幼兒說出橡筋的用途。

2. 請幼兒合作運用橡筋玩遊戲。

3. 展示其他顔色的橡筋,以投票方式將橡筋的

顔色排列。

4. 討論後結果以「紅啡綠」的顔色排列橡筋。

5. 商討以枱的長度為量度單位編製橡筋繩,請

幼兒把橡筋繩放在枱上量度,經過不斷練

習,多條長長的橡筋繩完成。

幼兒的反應

表現興奮,驚訝橡筋可變橡筋繩和可用作玩遊戲。

幼兒的發現

給橡筋彈到會很痛,彈性強,利用手指也可把一

條橡筋拉出星星或不同圖案。

面對的困難

穿橡筋技能需要幼兒要有較大的耐性、領悟力、

小肌肉發展能力、興趣等,喜歡的幼兒就覺成功

感,相反未能成功的幼兒會感到挫敗而選擇逃避。

遊戲名稱:毛繩網遊戲

事前準備

1. 已穿三十條橡筋繩

2. 給幼兒觀看各種繩網活動的情景

3. 帶幼兒在校園進行觀察,選取什麼設備、工具

或物品適合進行繩網遊戲時用

活動內容

1. 請幼兒各自把物品搬到大堂。

2. 自行決定物品擺放的位置。

3. 沒限制位置的高低、長短、濶窄,讓幼兒把長

長的橡筋繩隨意繫在設備兩端並分別打結。

4. 幼兒以「跨、趴、跳、跑、跪」的方式隨意想

辦法穿過繩網,但盡可能不踫到橡筋繩。

5. 為加強遊戲的趣味,請幼兒把多個馬鈴穿在橡

筋繩上,提醒幼兒穿過繩網時盡量不可踫到馬

鈴。

幼兒的反應

表現刺激、興奮和投入,會配合身體不同的姿勢,想盡

辦法穿過繩網。

幼兒的發現

1. 橡筋的彈力是可以拉得很長

2. 互相幫助的重要性

面對的困難

設備不足

地方不夠大

時間不足

學校經驗分享

校長的話 –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周美燕校長

幼兒「愉快學習」是學前教育者多年來的共同目標和理想,每一位家長都非常盼

望看見兒女們天天開心上學,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喜悅的學習點滴和樂趣。我相信

「玩」的能力是天賦的,是開心快樂的源頭,而「遊戲」是理想的工具讓幼兒有機會

體驗「玩」,更能讓幼兒從「遊戲」中培育及發展各種不同的認知能力,如記憶、推

理、抽象思維及語言表達等,情緒的表達 - 讓參與者從中享受樂趣(更能跨越年齡限

制)。

今次培恩幼稚園遇到這非常難得的機會,獲教育出版社邀請,參與在這「遊戲中

自由探索 - 區角學習 教學研究計劃」的幼稚園之一,難能可貴得到馮潔皓博士親臨

指導,分享教學研究計劃的重要目的,商討研究設計教學計劃的重點,定期到校觀課,

指導如何更適切在課堂內推行「區角遊戲」,讓參與這研究計劃的教師們獲益良多,

當然能參與活動的幼兒,在「區角遊戲」享受遊戲的樂趣。

盼望這次的成果分享,能激發及鼓勵同業,大家雖然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中,仍

能堅持推行「遊戲」這有益的工具,教學相長,啟發幼兒內在學習動機、建立信心、

自由選擇、積極參與、勇敢突破困難與障礙、愉快的感受、深刻的記憶成為正能量,

在體驗過程中茁壯成長。

K2A老師分享

區角遊戲能讓老師反思如何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享受學

習,老師的角色是為幼兒預備豐富的環境,刺激他們參與活動

的興趣,促進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並能在幼兒的發現上促

進幼兒繼續探索,而在活動中老師能看見幼兒非常投入活動,

除了懂得互相合作和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們能學習透過觀察、

探索和發現增強他們的知識。

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部分活動內容的設計是涉及到安

全和衛生的問題,老師需要介入的同時或需兼顧多個小組活

動,不容易全面觀察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另一個不容易的

挑戰是:老師需要很多時間預備每項獨立活動所需要的物料、

環境佈置和進行觀察記錄。

黃珮碧老師

何嘉儀老師

K2B老師分享

老師在活動中的角色是幼兒的引導者、提供物料者,並

在適當的時候作為協助者,讓幼兒能在鷹架中學習建構知

識。當然老師也要持續發展去搜集不同的資訊、知識給幼

兒,才能延續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與幼兒從「做中

學」,共同溝通、探索,才能達致教學相長。

透過今次計劃活動,發現幼兒在玩樂過程中,充份發揮

他們自主學習的動機和創意。 除此之外,活動所提供的教

案範例讓老師可參考其中的細節,再與幼兒討論後進行延伸

活動。當中發現在課堂上較為被動的幼兒也能在此活動中積

極參與討論和提出活動後的檢討和建議。困難方面,由於試

驗計劃受時間限制,在增添遊戲的計劃活動中,未能提供足

夠時間可以讓幼兒慢慢進行探索。

K3A老師分享

推行「區角」遊戲明顯觀察到平日較被動的孩子都會

向同伴及老師主動探究知識、問題及解難,幼兒對學習充

滿期待、興奮及自信,亦提出很多有趣的創意想法。老師

在遊戲中可以學習到如何做一個輔助者,引導幼兒與同伴

間合作佈置遊戲環境、玩法等,從遊戲當中除了幼兒學習

之外,老師都有很大的學習空間及反思機會。

對教師感到困難是學校空間有限,幼兒們興致勃勃的

設計遊戲角落,在課室中最後只能讓幼兒選取一至兩個角

落切實推行,未能可以完全滿足幼兒創作的期望與發揮。

K3B老師分享

區角遊戲可刺激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加投入及參與程

度,發揮想像空間及同儕間互相幫助的精神,培養孩子自主

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能在教學日程中編排一至兩星期

不進行主題活動及功課安排,使幼兒能專注於遊戲學習中,

遊戲學習的效果定會有更好的發揮。

教師在推行所面對的困難是「時間不足」、「空間不足」,

設計體能的活動都需要較大空間讓幼兒參與,而且幼兒選取

的器材亦較大及多,場地空間有限,無法擺放,這直接影響

幼兒的遊戲創作。

袁慧貞老師

馬少芬老師

李文慧主任

陳苡喬老師

鄒文琪老師

黃敏娟老師

參與學校名錄

(排名不分先後)

學校 校長 核心老師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 周美燕校長 K3

李文慧主任

袁慧貞老師

陳苡喬老師

馬少芬老師

K2

鄒文琪老師

黃敏娟老師

黃珮碧老師

何嘉儀老師

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幼稚園 鍾嫻英總校長

梁慧珠副校長

K3

黃文慧主任

陳金妹老師

梁小雯老師

K2

黎金玲主任

王美玉老師

陳子琪老師

蕭詠思老師

關惠玲老師

聖雅各福群會銅鑼灣幼稚園幼兒中心 梁碧珊校長 K2

魏詩蓮老師

吳程琼老師

K1

周嘉慧老師

王佩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