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鼠′ 磯一 鑼一 哈◆◆◆◆ ◆◆◆◆◆ ◆◆◆◆◆ ◆◆◆◆◆ ◆◆◆◆◆ 行政院原住民 瓖委 員會 車 確碟 樂 事業服 侍有 汙艮 x 台營原住氏部疼娠興久教森奎會 辭◆◆◆ 2 0 05 8 13 8 14

母一 像 鼠 ′ 磯一 寡 毒 - dore.tacp.gov.twdore.tacp.gov.tw/dorefile//00/00/a5.pdf · 名化 的稱呼改過來而已 ,更重要 的是正名 背後蘊藏的權利意義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母一

鼠 ′

磯一

鑼 一

哈 ◆◆◆ ◆◆ ◆ ◆◆ ◆◆ ◆◆◆◆◆ ◆◆◆ ◆◆◆ ◆◆ ◆

行 政 院原 住 民瓖 委 員會

車 確碟 樂 事 業 服 侍 有 汙艮x 司一

台營 原 住 氏部 疼娠 興 久教 森奎 會

辭◆◆◆2

0

0 5年 8 月 13∼ 8 月 14 日

主委的話

主委 的話

各 位 來 賓 大 家好 !

很 高 興 出 席 這 個 盛 會 。回 顧 台 灣 的 歷 史 ,原 住 民 族 曾被 稱 呼 以 許

多 不 同 的 名 稱 ,比 如 清 朝 時 期 ,稱 原 住 民 為 「香 」,其 中服 政 府 之 教

化 者 稱 為 「熟 香 」,未 服 教 化 者 稱 為 「生 香 」,日治 時 期 ,稱 原 住 民 為

「蕃 」 或 「高 砂 」,台 灣 光 復 後 ,則 稱 為 「山 胞 」。由 於 「山 胞 」 帶 有

濃 厚 的 吱 視 內 涵 ,並 且 是 被 污 名 化 的 符 號 ,因 此 ,採 用 原 住 民 族 此 一

嶄 新 的 稱 呼 ,作 為 自我 認 同 及 擺 阮 污 名 的 起 點 ,進 而 爭 取 原 住 民 族 應

有 的 權 利 ,遂 成 為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的 核 心 主 題 。民 國 83 年 8 月 1

日 ,總 統 令 修 正 公 布 中 華 民 國 憲 法 增 修 條 文 ,將 「山 胞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回 應 原 住 民 族 的 訴 求 。而 為 了 紀 念 此 一 事 件 ,行 政 院 第 2944

次 院 會 審 查 通 過 的 「紀 念 日及 節 日實 施 條 例 」草 案 第 2 條 第 6 款 規 定

將 每 年 8 月 l 目定 為 「原 住 民 族 紀 念 日」,因 此 ,原 民 會 辦 理 一 系 到

的 活 動 ,包括 記 者 會 、音 樂 會 、農 特 產 展 售 、頒 發 原 住 民 正 名 貢 獻 獎 、

正 名 紀 念 儀 式 ·正 名 宣 導 ·正 名 路 跑 ·正 名 研 討 會 ·南 島 論 壇 等 箏 ,

並 邀 請 總 統 ·院 長 ·各 部 會 首 長 、原 住 民 及 各 界 人 士 參 與 ,其 中 有

18 位 部 會 首 長 公 開 接 受 原 住 民 傳 統 姓 名 ,而 總 統 也 再 次 宣 示 許 多 重

要 的 原 住 民 族 政 策 ,包括 憲 法 原 住 民 族 專 章 、新 夥 伴 關 係 ·卒 國 與 國

關 係 以 及 原 住 民 歲 時 祭 儀 放 假 等 子 。

今 天 舉 辦 這 個 研 討 會 ,是 這 系 列 活 動 中 的 轉 折 點 ,從 外 在 的 華 麗

轉 折 到 內 在 的 樸 素 省 思 ,所 設 定 的 議 題 ,包括 原 住 民 正 名 歷 史 的 回

顧 ,還 有 三 大 正 名 主 題 的 探 討 ,這 三 項 ,有 的 已經 完 成 ,有 的 還 在 進

行 ,有 的 則 碰 到 很 大 的 困 難 ,未 來 要 怎 麼 走 ,值 得 大 家 一 起 討 論 ; 也

從 文 化 的 、政 治 的 、哲 學 的 角 度 ,深 刻 反 省 原 住 民 的 被 殖 民 處 境 ,並

2 主 委 的 話

從 這 樣 的 處 境 中 ,重 新 定 位 原 住 民 族 長 期 以 來 的 主 賬 如 正 名 、向 決 、

自 治 、歷 史 重 建 華 子 。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是 一 段 漫 長 的 路 程 ,正 名 不 只 是 把 錯 誤 的 、污

名 化 的 稱 呼 改 過 來 而 已 ,更 重 要 的 是 正 名 背 後 蘊 藏 的 權 利 意 義 ,我 們

要 確 立 我 們 在 台 灣 的 定 位 ,確 定 並 恢 複 我 所 應 有 的 一這 些 應 有 的 權 利

許 多 已被 剝 奪 殆 盡 。所 以 我 們 把 這 次 的 系 到 活 動 ,提 升 到 國 家 層 次 ,

與 整 個 台 灣 的 憲政 改 造 工 程 接 軌 ,希 望 未 來 的 憲 法 能 有 原 住 民 族 的 專

章 ,這 也 是 我 們 繼 續 努 力 的 目標 。

感 謝 大 家 的 參 與 。

敬 枕 各 位 身 體 健 康 ,萬 事 如 意 !

行 政 院原 住 民族 委 員會

主 任 委 員

凡中群 〞譯

國 _記台 灣 大 學 圖 書 館

一∣∣一∣一1一∣一∣一∣l一1∣∣一∣∣1一∣一∣一∣一∣一∣∣一 目錄 3

2470655

目 錄

議 程表

主持人/ 發表人/ 與談人 簡介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的 歷 史 回 顧···························⋯ ⋯ 1

+O︶

j■■1

‧,原 住 民 的 民族 認 定蕪 導 滌

” ” ” ” ” ” ” ’‘’

蠻 閱 于 翅

O必

?一望原住民還我姓名議題

愕台灣原住民正名 、認 同!與!

東 台 灣 原 住 民 傳 統 領 域 山 川 地 名 調 查 與 正 名 初 探

以 台 東 縣 金 峰 鄉 太 麻 里 溪 流 域 為 例 ··········. . . ·. ···. . . . . . . . . ⋯ ⋯ 39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2 4 7 0 6 5 5

4 議 程 表

◆ 議 程 :

日 期 時 間 議 程

8/ 13

C、汝 )

0 8 :0 0 一0 9 :0 0 報 到

0 9 :0 0 一0 9 :2 0 開 幕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瓦 歷 斯·貝 林 主 委 致 詞 )

卉→一k匕 l二1二丁寸/ × 發 表 人 議 題 與 談 人

0 9 :2 0 一10 :3 0

尤 哈 尼·

伊 斯 卡 卡 夫 特

夷 將·

拔 路 兒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歷 史 回 顧馬 耀

·谷 木

10 :5 0 一12 :0 0 汪 明 輝 林 修 澈 原 住 民 族 之 識 別 議 題 施 正 鋒

12 :0 0 一13 : 10 午 餐

13 :l O一14 :2 O台 邦

·

撒 沙 勒王 雅 萍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議 題

‘么二中斗口胎旦聖毛卜l鑾迎

14 :3 O一15 :4 0 十一辭森丁盧望合q潤、f 」es‘平艾 楊 各

‘偉 認 同

、正 名 與 自 決 議 題 伊 撒 可

15 :4 0 一16 : 10 休

JI力、

16 : 10 一17 :2 0 鴻 義 章 劉 炯 錫 恢 復 傳 統 山 川 部 落 名 稱 議 題戶曰「曰生建二J民p 疋手兌

8/ 14

( 日 )

0 9 :0 0 一10 :〕O 高 德 義 M ay aw

B i loo 正 名 ·歷 史 重 建 與 去 殖 民 韋亡日日才占/」、/ J 】′馱j

10 :5 0 一12 :0 0 綜 合 座 談

12 :0 0 散

任計

議 程 表 5

◆ 主持 人/發表人/與談 人 簡 介

臼 一 千二匕 工」 二 中 了 / ×

姓 名

尤 哈 尼 ·伊 斯 卡 卡 夫 特

鴻 義 章

台 邦 ·撒 沙 勒

一壬于 森 丁‘

由至

d 州 耳 」一 手 兌

汪 明輝

簡 介

國 策 顧 問

慈 濟 大 學 原 住 民 健 康 研 究 所 教 授

高 雄 市 原 民 會 主 委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企 劃 處 處 長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地 理 系 副 教 授

高德 義 東華 大學 民族 護展研 究所教授

嶺 表 人 ∣夷 將 ·拔 路 兒 台北 縣政府原 住 民行 政局局 長

劉 炯 錫 台東 大學 自然科學教 育系教授

王 雅 萍 政 治 大 學 民族 學 系講 師

楊 智偉 台灣 原住 民族 政策 臨會理事長

林 修 澈 政 治 大學 民族 學 系教 授

M ay aw

B i h o 紀 錄 片 工作 者

與 談 人 ∣馬 耀 ·谷 木 民進 黨 中央 黨部族群 事務部 副 主任

p 曰 日日 肖至J 繁乏夕 疋 孑戈 台大 地理 系教 授

童 春慶 公 共 電 視 新 聞部 原住 民族 組 長

伊 撒 可 行 政 院原住 民族 委 員會 前任 專 員

施 正 鋒 淡江 大學 公 共行 政 系教 授

余 明德 政 治 大學 民族 所 博士 候選 人

台彎原 住 民族正 名運動 的歷 史回顧

台灣原住民族 正名運動 的歷史回顧

夷 將 ·拔 路 兌

1

c F a nF

P a r o d

台 北 縣 原 住 民 行 政 局 局 長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從 明 清 時 期 被 稱 為 「番 」,日據 時 期 被 稱 為

「蕃 人 : 或

「高 砂

族 : ,1

949 年 國 民 政 府 在 中 國 內 戰 戰 敗 遷 來 台 灣 ,與 歷 代 外 來 政 權一

樣 ,在 未 徵

得 原 住 民 族 之 同 意 下 ,將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原 來 的 主 人 稱 呼 為 「山 胞 : ,而 為 了 施 行

同 化 政 策 ,延 續 日本 政 府 統 治 台 灣 時 期 的 政 策 ,將 原 住 民 族 劃 分 為 「山 地 山 胞 :

與 「平 地 山 胞 _l ,不 承 認 原 住 民 族 的 民 族 地 位 ,剝 奪 了 原 住 民 的 族 群 認 同 權 。

「原 住 民 」 一詞 的 擇 定 過 程

1984 年 12 月 29 日胡 德 夫 、范 巽 綠 及 童 春 慶 等 結 合 覺 醒 的 原 住 民 及 漢 族 計

23 人2 ,在 戒 嚴 時 期 大 批 警 察 的 阻 撓 下 ,共 同 創 立 了 「

台 灣 原 住 民 權 利 促 進 會 :

(簡 稱 原 權 會 ) ,而 原 權 會 就 是 第一

個 採 用 「原 住 民 : 稱 呼 的 團 體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也 可 以 說 是 從 僅 有 23 人 開 始 啟 動 。

原 權 會 當 初 為 何 選 擇「原 住 民 : 這 個 稱 呼 呢 ? 根 據 胡 德 夫 的 記 憶 ,他 在 黨

外 時 期 為 候 選 人 助 講 的 時 候 ,經 常 以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原 來 的 主 人 : 來 強 調 當 時

「山 胞 」或

「山 地 人 : 的 困 境 ; 原 權 會 的 籌 組 過 程 中 ,組 織 名 稱 草 案 原 先 是

「台

灣 高 山 族 權 利 促 進 會 」,1984 年 11 月 20 日第 二 次 詞一論 組 織 章 程 草 案 時 ,范 巽 綠

主 張 將 「高 山 族 : 修 改 為 「原 住 民 : ,據 范 巽 綠 回 憶 ,她 是 基 於 歷 史 的 事 實 並 考

量 未 來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立 於 不 敗 之 地 ,極 力 主 張 以 「原 住 民 : 取 代

「山 胞 : 或

「高

山 族 : 之 稱 呼 ,而 原 權 會 那 份 組 織 章 程 草 案 是「

原 住 民 :一

詞 首 次 在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的 文 獻 上 出 現 ,因 此 ,范 巽 綠 被 認 為 是「原 住 民 : 稱 呼 的 催 生 者 。同 年 12

月 29 日原 權 會 成 立 大 會 討 論 名 稱 問 題 時 非 常 激 烈 ,當 時 甫從 加 拿 大 取 得 人 類 學

碩 士 的 王 志 明 ,建 議 參 考 國 外 以 「A bo ri gill al : 或 「Illd 屯eno Lls

pe0Pl os : 稱 呼 在

外 來 移 民 或 政 權 來 到 前 就 已 住 在 某一

國 家 或 地 理 區 域 的 人 民 ,譯 成 中 文 就 是「原

住 民 : 的 意 思 ,後 來 經 由 創 會 會 員 表 決 一 致 通 過 選 擇「

原 住 民 : 的 稱 呼

2 台灣 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 動 的歷 史 回顧

:夷 將

,拔 路 兒

\ I c y a n g

P a r o d 19 85 )

原 權 會 在 籌 備 紀 事 乙 文 ,其 中有一

段 特 別 說 明 了採 用 「原 住 民 :一

詞「

以 直 接 指 出 原 住 民 是 在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最 早 嶺 展 人 類 社 會 的 族 群 ; 並 且在 各

個 歷 史 階 段 裡 ,與 外 來 的 其 他 民 族 ,展 開 過 不 同性 質 和 內容 的 生 存 競 爭 ,如 與

漢 民 族 移 民 的 土 地 之 爭 ,日據 時 代 的 民 族 主 義 與 被 壓 迫 階 級 合 為 一 體 的 反 帝 鬥

夷 將 ·

Icy ang

( 石 湘 恆 ,198 4 ) ·那 是一

個 純 潔 的 名 詞 ,因 為 還 沒 有 正 式 被 使 用 過

拔 路 兒

P a r o d

1985 ) ·從 這 個 詮 釋 看 來 ,原 權 會 所 要 求 的 ,不 僅 是 要 解 決 原 住

民 社 會 的一 些 實 際 問 題 ,還 要 更 進 而 爭 取 意 識 上 的 地 位 ·這 種 意 識 上 地 位 的 表

徵 ,以 「原 住 民 :一

詞 的 選 用 最 具 代 表 性 ·一方 面 它 要 號 召 所 有 原 住 民 認 同

「原

住 民 : 這 個 範 疇 ,以 此 來 提 昇 族 人 的 信 心 ,另一

方 面 也 要 使 漢 人 瞭 解 到 這 塊 土

地 原 來 是 原 住 民 的 ,漢 人 用 什 麼 手 段 取 得 這 塊 土 地 和 統 治 權 ,即 使 不 再 追 究 ,

至 少 也 得 尊 重 原 住 民 的 權 利 和 地 位 ( 謝 世 忠 ,1

987 :81 一82 ) 。

1987 年 10 月 26 日原 權 會 召 開 第 二 屆 第 二 次一會 員 大 會 ,接 受 伊 凡 ·諾 幹 的

建 議 將 組 織 名 稱「

台 灣 原 住 民 權 利 促 進 會 : 修 正 為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權 利 促 進

一會 」。

雖 然 只 是 增 加一

個「

族 : 字 ,但 是 對 往 後 的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策 略 產 生 了 重 大 改 變 ,

從 此 ,原 權 會 將「原 住 民 : 定 義 為 對 個 人 的 稱 呼 ,「

原 住 民 族 : 則 係 指 各 民 族 的

共 同 稱 呼 ,擁 有 集 體 權 、領 域 ( 上 ) 權 及 自決 權 等 ·

1986 年 9 月 28 日台 灣 第一

個 本 土 性 政 黨 民 進 黨 成 立 ,尊 重 「名 從 主 人 : 的

民 族 識 別 原 則 ,採 用「原 住 民 : ,民 進 黨 在 黨 章 、黨 綱 及 所 有 的 正 式 文 書 ,都 採

用「

原 住 民 」一

詞 ,民 進 黨 的 公 職 人 員 在 對 外 的 談 話 及 各 級 議 會 的 嶺 言 ,也 採

用 「原 住 民 」,對 台 灣 社 會 產 生 非 常 深 遠 的 影 響 。民 進 黨 在 當 時 已 經 是 台 灣 第一

大 在 野 黨 ,往 後 也 是 支 持 正 名 運 動 最 積 極 的 政 黨 ·

198 6 年 起 ,長 老 教 會 開 始 於 止 式 場 合 引 用 「原 住 民 _: 之 稱 謂 ,並 於 198 9 年

3 月 28 日 台 灣 基 督 長 老 教 會 總一會 第 36 屆 年 會 ,表 決 通 過 由 馬 耀 ·谷 木 以 阿 美 中

會 名 義 領 銜 的 提 案 ,基 鈴 去 污 名 化 及 回 歸 歷 史 真 象 ,將「

山 地 : 更 用 為 「原 住

民 : ,教 會 相 關 條 文 、公 文 、行 文 等 均 改 為 原 住 民 ·根 據 當 年 的 統 言計資 料 ,長 老

教 會 的 信 徒 計 21 萬 人 ,而 其 中 原 住 民 信 徒 約 8 萬 餘 人 ,約 佔 當 年 原 住 民 總 人 口

的 4 分 之 1 ,該 案 表 決 通 過 後 ,深 化 了正 名 運 動 在 原 住 民 族 社 會 的 影 響 力 ,也 促

使 一 般 社 會 認 同 並 支 持 往 後 的 正 名 運 動 ·

台灣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動 的歷 史 回顯 3

1991 年 第一 次 修 憲 「山胞 」 首 次 在 憲 法 出現

1991 年 4 月 第一

屆 國 民 大 會 召 開 修 憲 會 議 ,討 論 在 中 華 民 國 憲 法 增 列 增 修

條 文 ,由 於 在 增 修 條 文 第 1 條 及 第 2 條 要 保 障 原 住 民 族 國 大 代 表 及 立 法 委 員 的

席 次 ,因 此 ,官 方 用 語「平 地 山 胞 : 與 「山 地 山 胞 : 將 正 式 在 憲 法 位 階 出 現 ·

原 權 會 認 為 憲 法 是 原 住 民 族 與 國 家 的 契 約 書 ,也 是 原 住 民 族 權 利 的 保 障 書 ,應

透 過 此 次 千 載 難 逢 的 修 憲 機 會 ,要 為 原 住 民 族 爭 取 憲 法 的 地 位 ,特 別 推 派 代 表

赴 陽 明 山 中 山 樓 ,要 求 國 民 大 會 以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 取 代 國 民 黨 版 「平 地 山 胞 _:

及 「山 地 山 胞 : 的 分 化 稱 呼3 ,這 是 止 名 運 動 藉 著 國 民 大 會 修 憲 第

一 次 嶺 起 的 抗

爭 活 動 ,國 民 大 會 雖 沒 有 正 視 原 住 民 族 的 心 聲 ,使 憲 法 首 次 出 現 「山 胞 」的 名

稱 ,但 我 們 不 氣 餒 ,從 此 ,只 要 國 民 大 會 召 開 修 憲一會 議 ,原 運 團 體 就

一會 推 動 原

住 民 族 憲 法 運 動 。而 事 實 上 原 住 民 族 的 憲 法 運 動 訴 求 ,要 求 「山 胞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族 : 只 是 訴 求 之 一 ,此 次 的 抗 議 聲 明 還 有 另 外 5 個 訴 求 ,但 是 當 時 執 政 的

國 民 黨 只 想 面 對 稱 呼 的 問 題 ,卻 刻 意 乎 略 其 他 訴 求 ,媒 體 報 導 也 都 聚 焦 在 正 名

的 訴 求 上 ,使 得 大 家 誤 以 為 原 住 民 族 的 憲 法 運 動 就 是 正 名 運 動 。

國民黨曾 以 「先住 民 」與 「早住民 」回應正名運動

國 民 黨 執 政 期 間 反 對 原 住 民 族 的 正 名 運 動 ,當 時 的 國 民 黨 認 為 「原 住 民 」

或「原 住 民 族 :

一詞 有

「這 塊 土 地 原 來 主 人 : 的 意 涵 ,擔 心 如 果 接 受 原 住 民 族

的 稱 謂 ,等 於 是 把 漢 民 族 當 成 外 來 民 族 ,把 國 民 黨 政 府 當 成 外 來 政 權 ,且 擔 ′已、

會 使 原 住 民 族 產 生 分 離 意 識 ,原 住 民 族 會 要 求 上 地 權 及 自 治 權 ,更 可笑 的 是 把

統 獨 之 爭 也 套 到 這 一個 正 名 的 運 動

‘。1992 年 5 月 6 日國 民 黨 巾 常 會 ,為 了 因 應

原 住 民 族 弦 烈 要 求 透 過 修 憲 正 名 的 高 漲 民 意 ,斷 然 決 定 將 憲 法 「山 胞 : 改 為 「

住 民 : 或 「先 住 民 : ,引 起 原 住 民 族 社 會 嘩 然 ,原 權 會 與 長 老 教 會 特 別 嶺 表 聲 明

抗 議 ,在 聲 明 中 憤 怒 指 出 : 族 群 的 象 徵 符 號 ,是 確 定一

f固特 定 文 化 或 心 裡 認 同

的 人 群 單 位 的 存 在 ,任 何 政 府 或 政 黨 都 無 權 主 觀 規 劃 ,呼 籲 國 民 黨 應 立 即 停 止

以 漢 族 中 心 來 決 定 族 群 關 係5 ·許 多 學 者 包 括 瞿 海 源 、張 茂 桂 ·蔣 試 ·劉 益 昌 及

中 研 院 助 理 群 、清 大 、台 大 等一

群 新 生 代 研 究 生 200 餘 人6 ,分 別 在 報 章 媒 體 盡

表 文 章 ,或 者 共 同 簽 署 聲 明 ,呼 籲 執 政 當 局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的 自我 命 名 運 動 ,

是 在 揚 棄 「L勾胞 : 的 污 名 ,代 表

一個 新 的 族 群 的 塑 造 過 程 ,也 象 徵 自尊 的 重 建

以 及 社 會 正 當 地 位 的 追 求 ,就 如_∣同 中 國 政 府 在 國 際 上 打 壓 我 們 的 政 府 時 ,我 們

4 台彎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 動 的歷 史 回顧

的 政 府 為 了 尊 嚴 問 題 ,在 國 際 上 處 處 為 了 使 用 自 己 屬 意 的 名 稱 而 爭 得 心 力 交

瘁 ,期 望 決 策 者 能 夠 將 心 比 心 ,尊 重 原 住 民 族 自擇 的 名 稱 。在 台 灣 各 界 的 強 烈

反 彈 之 下 ,同 年 5 月 14 日李 前 總 統 為 了化 解 紛 爭 ,在 接 見 原 住 民 族 各 族 群 代 表

時 表 示 : 「名 稱 問題 應 該 做 通 盤 考 量 ,因 此 希 望 大 家 不 要 急 於 定 案 ,能 夠 尋 求

個 共 識 後 ,再 來 訂 一 個 客 觀 、妥 適 ·週 延 而 為 大 家 接 受 的 名 稱 。:

1992 年 5 月 20 日 ,原 運 團 體 嶺 動 10 餘 位 台 大 、政 大 等 校 的 原 住 民 學 生 ,

前 往 國 民 黨 中 央 黨 部 陳 情 ,抗 議 國 民 黨 漠 視 原 住 民 族 自我 命 各 的 權 利 與 尊 嚴 ,

再 三 以 「先 住 民 : 、「

早 住 民 : 、「少 數 民 族 : 等 怪 異 名 稱 冠 諸 在 原 住 民 族 身 上 。

原 住 民 族 學 生 強 調 ,漢 民 族 文 化 最 視「必 也 正 名 乎 : ,若 連 基 本 的 名 稱 無 法 接 納

原 住 民 的 意 見 ,更 皇 論 其 他 權 益 的 保 障 ,原 住 民 學 生 揚 言 要 為 爭 取「原 住 民 族 」

名 稱 人 憲 努 力 到 底 。

1992 年 第 二 次 修 憲 仍 沿 用 「山胞 」

為 了 爭 取「原 住 民 族 」稱 謂 以 及 「土 地 權 : 、「自 治 權 : 、「設 立 中 央 部 會 級

專 責 機 關 : 人 憲 ,1

992 年 5 月 21 日原 權一會 與 長 老 教 會 等 原 住 民 團 體 舉 辦

「爭 取

憲 法 原 住 民 族 條 款 : 抗 爭 行 動 ,動 員 來 自 全 國 的 千 餘 名 原 住 民 ,由 筆 者 及 尤 哈

尼 擔 任 遊 行 總 指 揮 的 工 作 ,從 文 化 大 學 冒 雨 遊 行 至 陽 明 山 中 山 樓 請 願 ,沿 路 高

唱 「勇 敢 的 原 住 民 : 歌 曲 ·遊 行 隊 伍 到 達 中 山 樓 牌 樓 前 ,推 派 11 位 請 願 代 表 包

括 : 毛 隆 昌 、奉 明 盛 、林 清 香 、莊 錦 秀 、陳 建 村 、邱 阿 泉 ·陳 義 雄 、阮 金 銘 、

謝 張 梅 子 及 筆 者 ,國 民 人 會 由 國 大 主 席 團 主 席 葉 金 鳳 、秘 書 長 陳 金 讓 、國 民 黨

黨 團 書 記 長 謝 隆 嘆 及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大 代 表 出 面 接 受 請 願 ,山 於 出 而 接 受 請 願

的 代 表 表 示 : 國 人 黨 團 只 是 執 行 單 位 ,只 能 向 大 會 報 告 並 把 問 題 向 高 層 轉 達 ,

無 法 為 訴 求 背 書 ,結 果 鬧 得 不 歡 而 散 ·

台 大 原 聲 帶 社 為 了 要 對 國 大 觴 時 會 施 壓 ,1

992 年 5 月 25 口起 ,結 合 政 大 、

師 大 、中 興 、北 醫 、文 化 等 北 區 原 住 民 大 專 學 生 ,在 台 大 校 門 口 設 置「原 住 民

正 名 運 動 言 論 廣 場 : ,∣司年 5 月 筠 日並 推 派 10 餘 位 原 住 民 學 生 到 陽 明 山 中 山 樓

國 大 臨 時 會 旁 聽 ,希 望 親 眼 目睹 9 位 原 住 民 國 代 曾 揚 言 若 大 會 仍 通 過 「山 胞 :一

詞 時 他 們 將 退 席 抗 議7 ,國 民 大 會 二 讀 表 決 前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代 雖 曾 陸 續 上

台 表 達 主 張「

山 胞 : 應 正 名 為「原 住 民 族 : ,但 人 會 表 決 通 過 仍 沿 用 「

山 胞 :一

詞 時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代 仍 端 坐 如 儀 ·臨 時 會 進 行 二 讀 會 時 ,在 場 人 數 僅 有 27 5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的 歷 史 回顧 5

人 ,若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代 退 席 ,則 大 會 人 數 僅 266 人 ,不 足 法 定 修 憲 人 數 268

人 ,此 際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代 竟 在 黨 團 的 壓 力 下 ,將 到 手 的 正 名 機 會 拱 手 讓 人

而 旁 聽 席 上 的 原 住 民 學 生 含 淚 高 呼 抗 議 「踐 踏 原 住 民 族 尊 嚴 : 、「種 族 歧 視 : ·「大

漢 沙 文 主 義 : ,結 果 駐 衛 人 員 將 原 住 民 學 生 以 拖 、拉 、抬 、架 的 方 式 強 制 將 他 們

架 上 車 ,送 出 國 大 臨 時 會 場8 。對 於 國 大 臨 時 會 強 行 表 決 通 過 「

山胞 : 條 款 ,原

權 會 提 出 嚴 正 聲 明 : 強 烈 抗 議 國 民 黨 踐 踏 原 住 民 族 的 尊 嚴 ,剝 奪 原 住 民 族 的 基

木 權 利 ,對 於 9 位 原 住 民 族 國 代 未 能 堅 持 到 底 ,表 示 絕 望 。

1994 年 第 三 次 修 憲 「山胞 」終 於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

1994 年 3 月 8 日民 進 黨 憲 改 小 組 第 2 次 會 議 決 議 將「

原 住 民 族 正 各 與 自治 :

列 為 民 進 黨 憲 改 議 題 之 一 ,並 由 國 大 黨 團 列 為 朝 野 協 商 議 題 之 一 ,民 進 黨 國 大

黨 團 全 力 推 動 ,造 成 國 民 黨 方 面 極 大 之 壓 力 。為 了 回 應 原 住 民 族 的 正 名 運 動 ,

李 前 總 統 於 1

99 2 年 面 對 正 名 爭 議 時 曾一

度 提 出 「少 數 民 族 : 的 名 稱 ,不 過 最 終

還 是 尊 重 了 原 住 民 族 的 意 願 ·199 4 年 4 月 10 日李 前 媳 統 藉 由 行 政 院 文 建 會 在 屏

東 舉 辦 的 「原 住 民 文 化 會 議 : ,首 次 以 國 家 元 首 的 身 分 採 用 「原 住 民 : 取 代 官 方

沿 用 將 近 50 年 的 「山 胞 : 稱 呼 ,在 致 詞 中 表 示 : 「

政 府 對 原 住 民 問 題 的 重 視 ,

有 誠 意 以 新 方 法 加 以 解 決 ··⋯ 要 把 族 群 的 名 稱 改 過 來 是 很 容 易 的 ,⋯ : ,

李 前 總 統 發 表 此 次 的 談 話 之 前 ,憲 法 仍 尚 未 完 成 正 名 ,當 時 的 國 民 黨 第 三 次 修

憲 草 案 也 不 準 備 將「

山 胞 : 的 名 稱 改 為 「原 住 民 : ,因 此 ,李 前 媳 統 此 番 重 要 的

公 開 談 話 ,促 使 國 民 黨 修 憲 策 劃 小 組 於 同 年 4 月 1 4 日決 定 ,將「

山 胞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族 : 案 ,列 入 國 民 黨 第 3 次 修 憲 之 黨 版 草 案 ·

1994 年 6 月 儿 日原 權 會 、民 進 黨 中 央 黨 部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及 長 老 教 會 共 同

主 辦 ,並 邀 請 37 個 原 住 民 團 體 協 辦 ,推 動「正 名 權 、土 地 權 ·自 治 權 : 入 憲 大

遊 行 ,目標 總 統 府 ,來 自 全 島 原 住 民 族 各 民 族 ·原 住 民 立 委 瓦 歷 斯 ·貝 林 、原

住 民 及 民 進 黨 國 大 代 表 20 餘 人 及 支 援 人 士 約 3000 人 參 加 ,是 原 住 民 族 歷 年 來

抗 爭 活 動 參 加 人 數 嬝 多 的 一次 ,也 是 正 名 運 動 抗 爭 10 年 後 ,終 於 達 成

「山 胞 :

改 為 「原 住 民 : 的

一次 重 要 集 會 遊 行 ·1994 年 7 月 1 日李 前 總 統 首 次 主 動 邀 請

接 見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憲 法 運 動 聯 叟 代 表 ,再 次 強 調 支 持 原 住 民 的 正 名 運 動 ,此 次

破 天 荒 地 與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人 士 見 面 的 動 作 ,對 於 當 年 7 月 28 日國 民 大 會 表 決 通

過 「山 胞 : 正 名

「原 住 民 : ,嶺 揮 了催 化 的 作 用 ,不 過 第一

次 表 決 國 大 代 表 在 場

人 數 26 3 人 ,贊 成 人 數 195 人 ,比 法 定 人 數 198 人 少 了 3 票 ,經 在 場 國 代 連 署

6 台灣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動 的歷 史 回顧

要 求 重 新 表 決 ,主 席 依 規 定 進 行 第 二 次 表 決 ,結 果 259 人 中 有 196 人 暨 成 ,以

一票 之 差 驚 險 過 關 。

1997 年 第 四次 修 憲 「原 住 民 」再 修 正 為 「原 住 民族 」

199 7 年 6 月 16 日原 權 會 、北 區 大 專 院 校 原 住 民 學 生 會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部 落

聯 盟 及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勞 工 聯 盟 等 共 同 主 辦 ,發 動 「民 族 ·土 地 、自 治 權 」入 憲

大 遊 行 ,號 召 原 住 民 千 餘 人 ,和 5 年 前一

樣 在 綿 綿 細 雨 中 從 文 化 大 學 正 門 步 行

上 陽 明 山 中 山 樓 ,但 不一

樣 的 是 這 次 由 於 原 住 民 體 制 內 外 大 團 結 ,原 住 民 所 有

國 大 代 表 全 力 配 合 ,遊 行 群 眾 直 達 中 山 樓 大 門 口 ,再 次 將 憲 法 的 「原 住 民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族 _! ,而 上 地 權 也 終 於 入 憲 ·

台彎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 動 的歷 史回顧 7

附 註

1.本 篇 係 作 者 接 受 國 史 館 委 託 編 輯 【臺 灣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史 料 彙 編 】其 中 有 關「

住 民 族 正 名 與 憲 法 運 動 : 導 論 之 初 稿 ,而 配 合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主 辦 本 次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研 討一會 ,特 發 表 本 篇 初 稿 ,最 後 定 稿 之 內 容 將 於 前 揭 史 料 彙 編 刊

載 ,在 此一

併 說 明 。

2 .根 據 原 權 會 當 時 領 取 選 票 的 簽 名 簿 ,創 始 會 員 分 別 是 : 胡 德 夫 、范 巽 綠 、童 春

慶 、黃 修 榮 、雲 琴 華 、夷 將 ·拔 路 兒 、鄭 文 堂 、華 進 富 ·汪 啟 雲 ·鍾 誠 良 、全

萬 寶 、華 進 光 、l凍 主 惠 ·童 春 發 、黃 勝 豐 ·馬 成 貴 、廖 耀 松 、余 進 仁 ·范 德 雄 ·

王 智 章 、鴻 義 章 ·李 明 珠 、邱 河 泉 等 2 3 人 ·

3.199 1 年 4 月 9 日原 權 會 會 長 夷 將 ·拔 路 兒 率 會 員 10 餘 人 前 往 陽 明 山 中 山 樓 第

一屆 國 民 大 會 第 二 次 臨 時 會 ,抗 議 並 遞 交

「原 權 會 對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定 位 與 中 央

民 代 名 額 分 酣 」之 聲 明 。

4 .1992 年 5 月 7 日至 12 日 ,各 平 面 媒 體 包 含 自 立 早 報 ·中 國 時 報 、台 灣 時 報 、

民 眾 日報 等 ,其 中 自 立 早 報 當 年 5 月 n 日還 以 社 論 請 各 界「正 視 原 住 民 族 之 正

名 意 願 」·

5. 1992 年 5 月 12 日 ,原 權 會 與 長 老 教 會 原 住 民 宣 道 委 員 會 共 同 發 表「

給 李 登 輝

的一

封 公 開 信一 堅 決 反 對 國 民 黨 的 山 胞 憲 法 條 款 」·

6 . 1992 年 5 月 12 日 ,張 茂 桂 在 中 國 時 報 投 書「

少 數 族 群 自 我 命 名 的 權 利 應 受 到

尊 重 : ,5 月 13 日莊 萬 壽 在 自 立 晚 報 投 書「

同 胞 : 論 一 同 胞 是 籠 絡 人 民 的 政 治

口 號 ; 5 月 16 日 ,瞿 海 源 ·蔣 試 ·陳 茂 泰 、石 磊 在 自 立 早 報 共 同 嶺 表「

尊 重

原 住 民 的 自 稱 : 。

7 .第 2 屆 9 位 原 住 民 族 代 表 分 別 是 : 翁 文 德 、楊 仁 煌 、何 耀 寰 、林 忠 信 、林 正 二 、

陳 正 德 、江 吉 明 、林 榮 耀 ·高 正 治 等 ·

8.詳 見 1992 年 5 月 29 、銘 日 ,自 立 早 報 、台 灣 時 報 及 聯 合 報 報 導 。

8 台彎原 住 民族 正 名運 動 的歷 史 回顧

參 考 書 目

瓦 歷 斯·

尤 幹

1

992 ,< 對 立 與 瓦 解 : 歷 史 顯 影 下 的 台 灣 原 住 民「正 名 : 呼 聲 〉 ,以島 嶼 邊

緣 泠 ,5:2 O一29

石 湘′叵

19以 年 ,我 們 就 要 出 發 ! 原 權 會 籌 備 紀 事 ( 未 出 版 )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權 利 促 進 會

工銘 斗年 ,台 灣 高 山 族 權 利 促 進 會 組 織 章 程 草 案 ( 二 讀 版 ) ,19別 年 11 月 20 日

19師 年 ,〈〈原 住 民 >>會 訊 ,第一

期 ,1985 年 2 月 15 日

1987 年 ,以台 灣 原 住 民 權 利 促 進 會 第 二 次 會 員 大 會 手 冊 〉〉,1987 年 10 月 加 日

夷 將·

拔 路 兒

1985 年 ,< 原 住 民 ; 我 們 為 什 麼 選 擇 這 個 名 稱 > ,以原 住 民 〉,,第一

期 ,1985

年 2 月 巧 日

1

992 年 ,< 我 們 為 什 麼 選 擇「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 這 個 名 稱 〉 ,〈〈族 群 關 係 與 國

家 認 同 〉〉,張 茂 桂 等 著 ,台 北 : 業 強 出 版 社

1卯 3 年 ,< 原 住 民 族 二新 的 伙 伴 關 係 ) 參 加 聯 合 國 第 十一

屆 原 住 民 族 工 作 組

會 議 側 記 > ,〈〈自 立 早 報 〉〉,l 卯 3 年 8 月 餡 日

1卯 4 年 ,〈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賽 展 路 線 之 初 步 探 討 〉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主 辦 ,「原 住 民 文 化 會 議 : ,1994 年 斗月 10 日

l 卯 5 年 ,〈 從「

山 胞 : 到「

原 住 民 : 的 正 名 運 動 史 > ,、〈台 灣 史 料 研 究 第 5

號 〉〉,1995 年 2 月

謝 世 忠

1987a ,。認 同 的 污 名 二台 灣 原 住 民 的 族 群 變 遷 〉〉,台 北 : 自 立 晚 報

台灣原 住 民族正 名運動 的歷 史回顧 9

1987b ,< 原 住 民 運 動 生 成 與 發 展 理 論 的 建 立 : 以 北 美 與 台 灣 為 例 的 初 步 探

討 > ,中 研 究 民 族 所 集 刊 6中1叩 一17 7

「爭 取 憲 法 原 住 民 條 款 行 政 專 案 資 料 : ( 1卯 1 年 ∼ 1

992 年 )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憲 法 運 動 聯 靈 專 案 資 料 」( 19叫 年 )

「正 名 運 動 剪 報 資 料 」( 1銘 件年 ∼ 1卯 4 年 )

10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原 住民 的 民族認定

林 什 做

國立政 治 大學 民族 學 系

緒 論

民 族 的 性 質 ,不 同 於 文 化 、社 會 ,因 此 未 經 思 辨 的 輕 率 比 附 ,常 常 造 成 誤

解 誤 用 。民 族 ,與 性 別 相 同 ,屬 於 與 生 俱 來 的 「屬 性 團 體 : ,不 同 於 文 化 與 社 會

的 基 於 意 願 與 認 同 的 「結 社 團 體 」·

民 族 認 定 是 對 一 個 民 族 能 否 成 立 的 認 定 ,與 它 性 質 相 近 而 又 容 易 混 淆 的 概

念 是 身 分 認 定 。身 分 認 定 是 對一 f固個 人 能 否 取 得 某 種 身 分 的 認 定 。兩 個 認 定 之

間 ,即 「我 : ( 某 個 人 ) 取 得「原 住 民 _l 的 身 分 認 定 與 「

我 們 _」( 某 群 人 ) 取 得「

原 住 民 族 : 的 民 族 認 定 之 問 ,在 現 行 法 令 執 行 下 ,仍 有 相 當 差 距 。按 理 來 講 :

「我 」( 某 個 人 ) 屬 於

「我 們 : ( 某 群 人 ) ,所 以 一

個 具 有 原 住 民 身 分 的 「我 」( 某

個 人 ) ,必 然 可 以 在「原 住 民 族 : 裡 找 到

「我 們 : 〈某 群 人 ) 那 f固

「民 族 : ; 或 者

說 ,「我 們 : ( 某 群 人 ) 那 個

「民 族 : 裡 面 的 每 個 人 ,都 應 該 具 有 原 住 民 身 分 。

環 繞 上 述 概 念 ,用 在 原 住 民 族 領 域 ,台 彎 近 年 來 有 諸 多 爭 議 ·這 些 爭 議 有 3

種 類 型 : 有 ( l) 在 官 方 承 認 具 有 原 住 民 身 分 的 人 ,因 不 能 恰 當 地 分 屬 官 方 認 定

的 民 族 ,紛 紛 要 求 政 府 對 自 己 的 民 族 屬 性 重 新 做 認 定 ·‘官方 1955 年 以 來 長 期 只

承 認 有 9 族 ,持 續 有 50 年 之 久 ,但 是 最 近 又 陸 續 認 定 3 族 ,預 訓一仍 然 會 有 新 的

申 請 案 件 。有 ( 2) 另 外 有一 些 不 具 有 原 住 民 身 分 的 人 ,相 應 於 官 方 12 族 ,自

認 為 屬 於 其 中一

族 ,據 此 要 求 取 得 原 住 民 身 分 ·有 《3 ) 此 外 還 有一 些 仍 然 是 不

具 有 原 住 民 身 分 的 人 ,提 出 別 樣 的 要 求 ,希 望 在 12 族 之 外 增 加 承 認 自 己 的 新 民

族 及 據 此 取 得 原 住 民 身 分 ·

上 述 差 距 及 其 爭 議 的 問 題 點 ,就 是 屬 於 對 民 族 認 定 的 性 質 上 的 認 知 ,亦 為

本 文 論 述 的 主 旨 ·本 文 有 三 個 重 點 二第 一 直 接 探 討 民 族 的‘∣生質 ,第 二 及 第 三 ,

分 辨 它 與 民 族 認 同 、它 與 身 分 認 定 ,_二者 兩 組 之 問 的 差 異 O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n

一民 族 的 性 質

1 民 族 不 是 可 以 依 個 人 意 願 去 自 由 選 擇 的

在 個 人 與 團 體 之 問 的 關 係 上 ,有 的 團 體 可 以 由 個 人 自 由 選 擇 ,有 的 卻 不 可

以 ·個 人 可 以 由 個 人 自 由 選 擇 團 體 ,就 是 各 國 憲 法 普 遍 規 定 的 人 民 有 自 由 結 社

的 權 利 ·這 種「

結 社 團 體 : 便 是「

人 民 團 體 法 : 規 範 的 團 體 ,人 民 可 以 自組 團

體 向 內 政 部 社 會 司 登 記 ·至 於 個 人 不 可 以 自 由 選 擇 的 團 體 ,則 是「屬 性 團 體 __! ,

譬 如「

婦 女 : 這 種 團 體’·生 為 男 人 或 女 人 ,這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不 是 當 事 人 憑 個

人 的 意 願 可 以 自 由 改 變 。

團 體 邊 界 ,也 因 團 體 的 性 質 有 所 不 同 ·人 民 團 體 可 以 自 由 人 社 退 社 ,它 的

邊 界 可 以 在 短 時 問 內 產 生 極 大 變 動 ,所 以 是 不 穩 定 的 ·但 是 人 社 退 社 仍 得 遵 循一

定 程 序 ,所 以 程 序 成 為 邊 界 辨 認 的 依 據 。至 於 「婦 女 : 這 種 團 體 ,從 生 到 死 ,

性 別 不 變 ,沒 有 加 入 退 出 的 個 人 意 願 或 承 擔 義 務 的 問 題 ,所 以 它 的 邊 界 清 楚 穩

定 ,並 且.不 因 時 間 而 起 變 動 。

「民 族 : 這 種 團 體 的 性 質 ,不 是「

結 社 團 體 : ,而 是 「屬 性 團 體 : 。因 此 個

人 身 屬 某 個 「民 族 : ,如 同「

婦 女 _l 那 種 團 體 ,也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不 是 當 事 人 憑

個 人 的 意 願 可 以 自 由 改 變 ·但 是 團 體 邊 界 ,卻 又 與 「婦 女 : 那 種 團 體 ,有 些 差

界 。

衡 量 期 限 ,在「

婦 女 : 那 種 團 體 是 個 人 的 一世 ,從 生 到 死 ,「

民 族 : 這 種 團

體 ,卻 是 由 個 人 往 上 往 下 延 伸 到 世 世 代 代 的 家 族 ·就 個 人 對 民 族 的 關 係 ,個 人

終 其一 生 ,他 的 民 族 屬

’∣生是 不 會 改 變 的 ·就 家 族 對 民 族 的 關 係 ,家 族 在 五 代 十

代 之 問 固 然 可 能 改 變 它 的 成 員 的 民 族 屬 性 ,論 短 則 甚 至 短 到 三 代 之 問 便 可 改 變

「婦 女 : 這 種 團 體 ,是 由 體 質 特 性 所 分 類 出 來 的 體 質 團 體 ,不 是

「民 族 : 那 種 團 體 。因 此 等

同 看 待 都 視 為「

民 族 團 體 : ( et hn ic

g ro up、族 群 ) 是 不 對 的 。因 社 會 行 為 而 分 類 出 來 的 團 體

‘一

班 族 : 自 然 不 是「

民 族 團 體 : ( et hni c

g roL IP、族 群 ) ,因 自 由 結 社 而 組 織 的 人 民 團 體 ,更 不 是

「民

族 團 體 」( eth n ic g ,o L,p、族 群 )

二可 以 理 解 也 是 生 活 上 可 能 遇 見 的 情 況 : ’

一阮 阿 公 是 K 。人 ,阮 老 爸 是 H ol o一K 。,我 是 H ol o 人 。:

12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2 民 族 介 於 家 族 與 國 家 之 間

以 個 人 為 中 心 ,往 外 擴 大 的 團 體 ,有 家 族 、有 民 族 、有 國 家 ·表 面 上 看 來 ,

是一 個 團 體 ,由 內 而 外 ,由 小 而 大 ,不 斷 擴 大 ,事 實 上 三 者 成 立 的 條 件 大 不 相

同 ,對 成 員 認 定 的 條 件 也 大 不 相 同 。家 族 以 血 緣 為 基 礎 ,國 家 以 武 力 為 基 礎 ,

民 族 則 是 以 語 言 為 基 礎 ·家 族 與 國 家 ,形 式 清 晰 ,功 能 顯 著 ,人 人 瞭 解 。但 是

民 族 介 於 兩 者 之 間 ,形 式 與 功 能 都 容 易 混 淆 ,民 族 衰 弱 時 靠 近 家 族 ,民 族 強 盛

時 靠 近 國 家 ·因 此 對 於 民 族 本 質 的 認 識 ,便 有 血 綠 論 與 意 願 論 的 干 擾 。

3 民 族 的 邊 界

一群 人 具 有 我 群 感 ,配 合 行 動 就 可 以 構 成 一

個「我 群 _: 。但 是 我 群 的 面 向 非

常 廣 ,可 以 是 社 會 性 、娛 樂 性 、運 動 性 ,也 可 以 是 利 益 的 結 合 ,而 我 們 這 裡 所

說 的 「民 族 : ,只 有 在 我 群 涉 及 到 民 族 學 屬′∣生的 時 候 ,兩 者 才 會 重 疊 ; 所 以 在 我

群 的 廣 大 範 圍 裡 面 ,只 有 在 具 有 民 族 學 屬 性 的 那一

小 部 分 ,跟 我 們 所 論 的 「民

族 : 有 相 關 性 ·而 涉 及 到 民 族 的 幾 個 面 向 ,譬 如 語 言 、宗 教 、民 俗 等 ,都 屬 於

我 們 所 關 心 的 範 圍 ,我 們 要 在 語 言 的 系 譜 裡 去 尋 找 民 族 的 位 置 ,在 宗 教 圈 裡 去

尋 找 不 同 的 宗 教 對 不 1司的 民 族 之 問 ,有 沒 有 產 生 辨 義 作 用 ; 我 們 要 在 不 同 項 目

的 民 俗 圈 裡 ,去 尋 找 幾 個 不 同 民 俗 的 重 疊 ,能 不 能 去 分 辨 我 民 族 跟 他 民 族 。

l 圖 l] 我 暈 : 民 族 暈 與 社 會 暈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13

兩 群 人 在 民 族 學 屬 性 的 各 而 向 ( 血緣 、語言 、宗教 、民俗 ) 如 果 大 相 迥 異 ,兩 群

的 邊 界 便 清 晰 無 比 ,極 易 分 辨 。但 如 果 民 族 經 不 起 涵 化 或 同 化 ,使 得 自 身 獨 特

的 民 族 學 屬 性 浸 浩 模 糊 ,民 族 邊 界 也 隨 之 傾 塌 。

此 時 若 幸 有 某一

面 向 仍 能 保 留 特 徵 ,便 在 不 是「

完 全 民 族 : 的 情 況 下 出 現

種 族 集 團 : 、「語 言 集 團 : 、「

宗 教 集 團 : 。

鈔 多 腳參

種 族集 團

宗 教集 團

言團

語集

民族 集 團族 群

「圖 2] 民 族 的 特 徵 圖

如 果 而 向 不 足 ,僅 有一

項 目 ,例 如 : 飲 食 ( 用 筷 子 ,不 吃 牛 肉或 豬 肉 或狗 肉 ) 、服

飾 ( 穿木 鞋 Sab ol ) 、祭 典 ( 牽 田 、阿 立 祖 ) 、器 物 ( 風 車 ) 、語 言 特 徵 ( 發 出仄 韻 p 、t 、 k

或 不 發 出 ) 。此 時 對 於 這 些 項 目 互 不 重 疊 的 人 ,便 無 法 釐 清 出一

個 清 楚 的 集 團 ,只

有 統 計 上 分 佈 出 來 的 筷 子 文 化 圈 、風 車 文 化 圈 等 等 。3

林 修 澈 2 0 0 1 ((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 ( 台 北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 頁 3一4 。

14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二 民 族 認 定 : 有 別 於 民 族 認 同

1 認 定 vs 認 同

從 整 體 的 民 族 政 策 的 擬 定 原 則 來 看 ,政 府 擬 定 民 族 政 策 是 用 來 解 決 民 族 問

題 ,但 解 決 「民 族 問 題 : 、或 擬 定「民 族 政 策 : ,皆 需 要 根 據 「民 族 理 論 」,此 三

者 互 為 關 連 ,並 且 都 環 繞 著 民 族 認 定 。民 族 認 定 需 考 慮 到 「認 定 : 與「認 同 」

的 平 衡 ,認 定 有 客 觀 的 依 據 ,認 同 其 實 是 主 觀 的 。認 定 的 主 體 是 國 家 ,認 同 的

主 體 是 個 人 ·認 定一

定 是 單 選 ,若 是 複 選 ,就 像 雙 重 國 籍一

樣 ,會 產 生 並 製 造

很 多 困 難 ; 而 在 認 同 上 其 實 是 複 選 ,對 於 父 親 是 甲 族 ,母 親 是 乙 族 的 人 來 講 ,

他 可 以 選 擇 甲 族 ,也 可 以 選 擇 乙 族 ,也 可 以 同 時 兼 選 甲 族 和 乙 族 。對 於 認 定 來

說 ,邊 界 是 明 確 的 ; 對 於 認 同 來 講 ,邊 界 是 不 明 確 的 ,因 為 認 同 對 象 可 以 因 時

問 、地 點 而 改 變 。認 定 的 穩 定 性 強 ,認 同 的 穩 定 性 可 以 是 不 強 的 ·認 定 會 涉 及

權 利 義 務 ,認 同 卻 不 涉 及 權 利 義 務 ·見 下 表 :

[表 l] 訊 定 與 認 同 比 較 表

言忍定 認 同

觀 點 客 觀 主 觀

主 體 國 家 個 人

選 擇 單 選 單 選 /複 選

邊 界 明 顯 不 明 顯

穩 定 性 強 乃弓

權 利 義 務 涉 及 不 涉 及

因 此 ,認 定 與 認 同 問 如 果 可以 取 得 平 衡 ,會 讓 政 策 的 認 定 取 得 很 高 的 公 信

若 認 定 與 認 同 間 有 很 大 的 差 距 ,便 會 製 造 許 多 的 民 族 問 題 ·民 族 問 題 的 產 生

應 該 就 是 民 族 認 定 的 工 作 沒 有 做 好 ,使 得 民 族 的 政 策 得 不 到 彰 顯 ·“見 下 圖 :

4林 修 澈 2 0 0 1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 ( 台 北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 頁 ! 21 一122 。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15

民族 問 題 民族 理論

[ 圖 3] 民 族 訊 定 的 定 位 圖

2 認 定 與 民 族 利 益

民 族 認 同 ,尤 其 是 做 為 國 內 少 數 民 族 的 認 同 ,常 常 受 到 過 多 利 益 的 左 右 ,

在 受 到 歧 視 時 刻 意 隱 瞞 民 族 身 分 ,申 請 放 棄 少 數 民 族 身 分 ,在 能 得 到 利 益 時 ,

設 法 取 得 少 數 民 族 身 分 ·如 果 少 數 民 族 利 益 的 取 得 與 少 數 民 族 文 化 的 表 現 ,是

合 為 一體 ,那 麼 多 數 不 具 備 條 件 的 人 ,比 如 「不 懂 民 族 語 言 : 、「不 過 民 族 生 活 : 、

∣一對 民 族 沒 有 認 同 _: 的 人 ,去 爭 取 少 數 民 族 身 分 ,對 民 族 文 化 的 保 存 與 嶺 揚 ,

有 很 大 的 負 面 影 響 。所 以 ,民 族 人 數 的 增 加 ,不 意 謂 著 民 族 文 化 的 壯 大 ,反 而

顯 出 民 族 利 益 爭 奪 的 白 熱 化 ,因 此 ,如 何 讓 民 族 利 益 的 分 酊 合 理 化 ,便 是 國 家

的 民 族 認 定 政 策 必 須 審 慎 斟 酌 的一

點 ·

國 家 的 民 族 認 定 政 策 ,既 然 是 建 立 在 學 術 論 斷 的 基 礎 上 ,而 學 術 論 l斷 卻 保

有 很 大 的 彈 性 ,不 同 的 學 者 之 問 ,基 於 不 同 的 研 究 立 場 與 不 同 的 需 要 ,有 不 同

的 分 類 方 法 ,因 此 ,學 術 的 民 族 分 類 帶 有「混 合 性 : ·「

多 歧 性 : 。「混 合 性 : 的

意 思 是 指 ,某一些 人 的 民 族 身 分 ,可 以 是 雙 重 的 ,在 歸 類 _L 可 以 屬 於 甲 民 族 ,

也 可 以 屬 於 乙 民 族 ,這 便 造 成 民 族 邊 界 的 模 糊 ; 「多 歧 性 : 即 指 每 家 的 分 類 方 法

皆 不 相 同 ,所 以 學 術 界 的 研 究 情 況 ,會 給 學 術 上 的 認 定 工 作 ,帶 來 很 多 困 擾 ·

因 此 ,如 何 讓 學 翁1方論 斷 更 精 確 ,減 低 混 合 與 歧 異 ,讓 行 政 上 的 認 定 工 作 減 少 千

16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擾 ,是 一個 在 做 認 定 工 作 前 必 須 先 完 成 的 工 作 。

適 當 的 民 族 認 定 政 策 ,應 該 是 國 家 行 政 的 認 定 與 民 族 成 員 的 認 同相 疊 合 。

但 是 民 族 成 員 的 認 同 ,受 到 民 族 利 益 的 左 右 ; 而 國 家 行 政 的 認 定 ,有 時 會 為 了

遷 就 現 實 而 悖 離 學 理 。因 此 ,如 何 讓 民 族 利 益 的 不 當 誘 因 降 到 最 低 ,如 何 讓 國

家 認 定 行 政 恪 遵 學 理 的 依 據 ,便 是 我 們 要 努 力 去 做 到 的 。s

三 民 族 認 定 : 有 別 於 身 分 認 同

血 緣 對 民 族 的 穩 定 嶺 揮 相 當 重 大 的 作 用 ,無 庸 置 疑 ,但 不 宜 喧 賓 奪 主 到 主

客 易 位 ,說 成 血 緣 是 民 族 成 立 的 條 件 ,尤 其 是 最 重 要 的條 件 。大 家 習 慣 上 把 血

緣 視 為 最 無 可 非 議 的 「自然 : ,只 有 建 立 在 血 緣 基 礎 上 的 民族 才 算 是 處 於 「自然

狀 態 : ,否 則 ,各 式 各 樣 的 民 族 界 定 ,都 不 免 武 斷 而 不 能 叫人 信 服 ·其 實 ,血 緣

是 民 族 認 定 的 迷 信 條 件 ·

1 持 「自 然 狀 態 」 的 概 念 去 對 家 族 與 對 民 族 做 想 像

我 們 常 常 持「

自 然 狀 態 」 的 概 念 去 對 家 族 與 對 民 族 做 想 像 。我 們 設 想 有一

個「

不 割 裂 的 家 : ,再 用 三 個 狀 況 ,做 壽 、過 年 ·分 家 產 ,去 推 想一

個 以 血 為 基

準 的「

自 然 狀 態 : 。

狀 況-一 假 設

「自 我 」(ego )是 祖 父 ,做 八 十 大 壽 時 ,三 代 子 孫 大 團 圓 ,這 應

該 是一

個「

自 然 狀 態 : 的「

家 : ? 糸田綑 數 來 ,這 個 「家 : ,將 採 取 男 嗣 女 嗣 雙 系

計 算 ,成 員 有一

部 份 是「

內 人 : ( 有血綠 關係 的血親 ,本 家姓 ) ,另一

部 份 是「

外 人 :

( 有血緣 關係 的血親 ,外 家姓 ) ,還 有一

部 份 是「

外 人 : ( 無血緣 關係 的姻親 ) 。

狀 況 二 ,再 想 像 過 年 時 ,「全 家 : 人 團 圓 ,應 該 也 是一

個「

自 然 狀 態 : 的「

家 」?

這 個「

家 : ,將 採 取 男 嗣 單 系 計計算 ,卻 也 含 有一

部 份「

外 人 : ( 無血綠 關係 的姻親 );

而 依 前 例 的 成 員 裡 的一

部 份 有 血 緣 關 係 的 血 親 的「

外 人 : ,因 為 是 外 家 姓 而 不 能

來 。

狀 況 三 ,然 後 仔 綑 想 像叮

分 家 火 : ( 分 家 產 ) 時 ,「全 家 人 : 大 家 有 份 ,因

為 同 屬一

個「

自 然 狀 態 : 的「

家 : ? 這 時 是 採 取 男 嗣 單 系 計 算 ,而 排 除 所 有「

林 修 澈 2 0 0 1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涊 定 》 ( 台 北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 頁 122一123 。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17

人 」

如 此 看 來 ,「自 然 狀 態 : ,有 想 像 上 的 困 難 。家 族 的 運 作 自 如 ,其 實 是 建 立 在

血 脈 ( 是社 會血 ,而不是生物血 ) 的「

嚴 謹 到 武 斷 : 而 創 傷 到 血 緣 完 整 的「

不 自 然

狀 態 」。

2 血 脈 論 : 單 系 絕 對 血 脈 論 vs 單 系 相 對 血 脈 論

家 族 重 視 血 脈 ,不 重 視 血 量 ·血 脈 兩 種 言卜算 法 ,單 系 絕 對 血 脈 論 、單 系 相

對 血 脈 論 ,彼 此 對 血 量 的 解 釋 有 極 大 落 差 ·

家 族 係 採 取 族 外 婚 制 ,所 以 每 歷一

代 便 會 滲 入 1/2 的 外 血 。假 設 第一

代 的 本 家 血 是 100 % ( 當然這是方便計算的不合實情假設 ) ,以 後 遞 降 ,第 二 代 為 50

% ,第 三 代 為 25 % ,第 四 代 為 12 .5% ,第 五 代 為 6 .25 % 。再 假 設一

代 是 二 十 五

年 ) 則 在 五 代 的一

百 年 之 間 ,代 表 本 家 族 的 原 始 純 血 已 經 稀 釋 到 不 足一

成 ( 6.25

% ) 0

本 家 血 只 剩 6.25 % ,而 外 家 血 眾 家 混 雜 匯 積 達 到 93 .75 % ,正 應 了 一句

「掛

羊 頭 賣 狗 肉 : 的 俗 話 ·雖 然 家 族 在 共 同 擁 護一

個 名 稱 ( 姓 氏 ) 的 情 境 下 ,用 血

緣 為 依 據 的 觀 念 ,似 乎 振 振 有 辭 ,但 實 際 ___巨卻 在 世 代 推 移 的 過 程 裡 ,使 血 緣 做

為 依 據 的 基 礎 ,逐 漸 動 搖 。

血 脈 論 裡 的 單 系 相 對 血 脈 論 ,才 具 有 社 會 意 義 。因 為 相 對 血 緣 的 連 鎖 ,才

是 執 迷 的 根 據 ·如 果 改 採 取 家 族 血 緣 相 對 主 義 來 推 算 ,以 個 人 ( 雜。) 為 中 心 ,上

下 三 代 為 運 作 範 圍 ,則 在 家 族 延 續 線 上 的 任 f可個 人 ,往 上 推「

己 身 所 從 出 : ,每

惆 個 人 身 _L 都 有一

半「

父 血 : ( 以 eg 。的父親為代 表的家族血 ) ,同 時 逆 向 再 往 下 推 ,

每 個 個 人 都 可 以 在 自 己 任 何 子 嗣 身 上 找 到一

半「

父 血 : ( 這是以 。90 為代表 的家族

血 ) 。以 血 緣 為 根 據 的 運 作 ,讓「一

半 的 父 血 : 在 三 代 問 產 生 堅 強 而 不 可 取 代 的

維 繫 作 用 ,也 讓 家 族 延 續 線 依 靠「

任 何 三 代 : 的 東 疊 產 生 延 續 作 用 ·確 實 使 家

族 金 揮「

不 可 取 代 : 的 、截 然 不 是「

只 剩 6 .25 0/0 家 族 血 : 的 、血 濃 於 水 的 凝 聚 力

量 ·本 家 肚 代 相 傳 的 血 脈 ,純 正 真 確 的 ( 絕對血緣 ) 只 有 汪 洋一

杓 ,不 足 以 解 釋

人 人 對 家 族 香 火 延 續 的 執 迷 ,相 對 血 緣 的 連 鎖 才一是 執 迷 的 根 據 ·

雖 然 家 的 堅 強 維 繫 力 量 來 自 相 對 血 緣 論 ,但 以 姓 氏 為 表 徵 的 氏 族 ,是 作 為一

個 絕 對 血 緣 論 為 思 想 基 礎 的 團 體 ·夕[:l 果 擔 ,由血 緣 外 縊 ,流 人 外 家 族 ( 外民族 ) ,

18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介 意 家 族 血 緣 ( 民族血緣 ) 無 法 認 祖 歸 宗 ,返 回 本 家 族 ( 民族 ) ,著 意 在 1/2 ,1/ 4

1/8 的 外 溢 血 緣 的 回 收 ,這 就 表 示 血 量 論 要 發 揮 力 量 了 ·

3 依 據 血 量 將 製 造 不 穩 定 現 象

若 要 依 據 血 量 ,則 在 單 系 絕 對 血 脈 線 上 ,就 會 出 現 在 尺 標 的 標 準 點 上 沈 浮

不 定 的 不 穩 定 現 象 。

子 女 血 緣 是 從 父 母 兩 系 各 承一

半 ·在 父 母 兩 系 中 ,一個 為 100 % ,另

一個 為

O% 時 ,其 子 女 血 緣 是 50 % ,即「l /2 血 綠 : 。爾 後 孫 輩 是 1/4 血 緣 ,曾 孫 輩 是 1/8 ,

第 五 輩 裔 孫 只 有 1/ 16 ·這 是一

個 簡 單 遞 減 型 的 模 式 。如 此 計 算 的 方 式 簡 單 ,操

作 方 便 ,但 精 準 度 則 低 。原 因 在 兩 個 變 數 ,不 易 確 定 ·第一

個 變 數 是 A 含 。他 的

100 % 只 是 我 們 的 假 設 ,若 要 精 確 尚 得 上 溯 A ,輩 、A

”輩 二。一 第 二 個 變 數 是 每 代

婚 姻 時 的 女 方 ( A 早 、B 早 、c 早 、D 早⋯⋯ ) 的 血 緣 狀 況 ·每一

代 的 女 方 ,若 要 細 究

其 源 由 ,都 得 要 仿 照 A 含惆 案 ·

我 們 若 把 每 代 婚 夕幽 勺女 方 ,設 定 為 具 有 不 同 百 分 比 ( 任 意 設 定 為 O% 、25 % 、

100 % 、12 .5% ) 的 血 緣 ,可 以 得 出一

個 不 規 則 波 浪 型 的 模 式 ·五 代 之 問 原 住 民 血

不 是 遞 減 也 不 是 遞 增 ,而 是 呈 現 不 規 則 起 伏 。五 代 男 之 問 的 血 緣 如 下 所 示 :

A 10() .00 % ,B 50 .00 % ,C3 7 .50 % ,D 68 .75 % ,E

40 .630/0 ·其 中 有 二 代 男 原 住 民 血

過 半 ( A 含100 % 、D 吉68 .75 % ) ,有 二 代 男 原 住 民 血 不 過 半 ( c 含37 50 % 、E 含40. 63 % ) ,

有一

代 男 恰 佔一

半 ( B 古50% ) 。

從 登 錄 的 技 術 來 看 ,未 必 能 如 此 精 確 ,從 登 錄 的 意 義 來 看 ,生 物 血 如 果 明

顯 影 響 到 人 的 體 質 特 徵 ( 輪 廓 、膚 色 ) ,當 然 盡 揮 相 當 大 的 影 響 力 ,但 如 果 只 是 5% 、

12 .5% 的 加 減 ,對 人 的 意 識 並 沒 有 太 大 的 意 義 。我 們 若 採 用「1/2 血 緣 認 定 法 : ,

就 可 以 看 出一

個 家 族 在 原 線 上 的 沈 浮 進 退 。見 表 2 。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19

前 例 五 代 之 中 :

[表 2] 五 代 血 量 不 規 則 表

A 古 ( 10 0. 00 % )

B 古 ( 50 .0 0% )

C 含 ( 37 .5 0% )

D 含 ( 68 .75 % )

E 含 ( 40 .63 % )

原 住 民

自己選 擇

非原住 民

原 住 民

非原住 民

若 僅 以 生 物 血 的 百 分 比在 原 住 民與 非原 住 民 之 間 不 斷 穿 梭 轉 化 ,實 在

看 不 出 有 多少社會 或文 化 的 意 義 。

4 血 量 在 多 系 絕 對 血 脈 線 上 ,會 否 定 血 脈 論 的 立 論 精 神

血 量 在 多 系 絕 對 血脈 線 上 ,會 否 定 血 脈 論 的 立 論 精 神 ·以 下 用 八 姓 聯

婚 為 例 說 明 。同 時 若 在 血 脈 論 裡 採 用 多 系 計卜算 ,一定 得 是 重 複 言「算 ,將 製 造 不

少 紛 擾 。

下 圖 是 利 用 假 設 八 家 ( A B CD EFGH ) 聯 姻 ,估 算 其 最 大 可 能 性 ·經 過 三 代

通 婚 後 的 第 四 代 ,雖 然 分 屬 八 個 家 族 ,但 是 每 人 身 上 八 家 的 血 量 均 等 各 為 1/8 ·

l 圖 41 “×灶 聯 女因

20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5 家 族 與 民 族 在 性 質 上 大 有 差 異

民 族 血 緣 論 ,就 是 把「

家 族 血 緣 : 概 念 擴 大 到「

民 族 血 緣 : 的 類 推 ·有 人

主 張「1/2 原 住 民 血 : 的 雙 系 認 定 ,該 主 張 實 即 生 物 血 的 血 量 論 · 考 慮 把 認 定

標 準 線 訂 在 1/4 、1/8 、. 。一 的 思 考 法 ,亦 屬 此 類 。主 張 每 遇 到 通 婚 子 女 ( 父或母 ,

只有任 一具有原住 民身份 ,而不考量其原住 民血量的百分比 ) ,該 當 事 人 即 訂 自 由 選 擇 ,該

主 張 實 即 生 物 血 的 多 系 血 脈 論 ·以 上 主 張 ,固 然 會 使 原 住 民 人 口 增 加 ,但 應 考

慮 可 能 演 變 成「

概 念 原 住 民 : 或 個 別 的 「概 念 民 族 : ( 如 「概 念阿美族 : 、「概 念排 灣

族 」等 ) “

在 婚 姻 法 則 上 ,家 族 與 民 族 有 異 ·家 族 採 取 ( 嚴格 ) 家 族 外 婚 制 ,民 族 在 制

度 上 沒 有 限 制 ,民 族 內 婚 及 民 族 外 婚 ,均 採 行 並 用 。民 族 的 婚 姻 狀 態 ,受 到 各

種 客 觀 條 件 ( 居地 、語言 、生活 習慣 、對 外民族接觸 ) 的 制 約 ,往 往 行 民 族 內 婚 。由 於

民 族 內 婚 盛 行 的 事 實 ,於 是 學 術 研 究 上 嘗 試 去 尋 找「

民 族 基 因 : ( HLA ,DNA )o 這

種 學 術 研 究 的 風 氣 也 ∣川 頭 來 助 長 民 族 血 緣 論 ( 即 「家族血緣概 念擴 大到 民族血緣 的類

推 : ) 。這 種 側 重 在 血 量 _L 的 生 物 性 ,同 家 族 及 民 族 所 維 護 的 在 血 脈 上 的「

不 絕 如

縷 的 生 物 性 、鱸 纏 文 識 成 繩 的 社 會 性 : ,形 貌 相 似 ,實 質 迥 異 ·

民 族 的 基 礎 在 語 言 ·完 整 家 族 可 以 由 A 民 族 融 入 B 民 族 ·個 人 可 以 由 A 民

族 身 分 同 B 民 族 通 婚 後 ,以 整 個 家 族 融 入 B 民 族 · 民 族 ,以 國 家 為 外 殼 ,以 語

言 為 基 礎 ,去 組 成 。

計 算 的 準 則 ,採 用 血 脈 還 是 血 量 ? 以 血 脈 論 ,會 出 現 : 1/8 魯 凱 血 的 平 地 人 ,

以 及「

隨 著 原 住 民 單 親 媽 媽 ·流 著 1/2 原 住 民 血 : 的 無 苦 無 依 的 Z卜地 人 小 孩 ·以

血 量 論 ,會 出 現 : 在一

脈 相 承 的 家 裡 ,相 承 兩 代 之 中 ,一代 是 原 住 民 另

一代 不

是 原 住 民 的 現 象 ·兩 論 的「

從一

論 : ,都 不 自 然 ; 兩 論 的 「從 嚴 論 : ,過 於 嚴 苛 ,

也 沒 有 行 情 ; 兩 論 的「

從 寬 論 : ,涉 及「

有 限 資 源 分 酗 : 的 實 際 問 題 ,也 涉 及 兼

具 雙 重 族 籍 而 引 嶺 的 民 族 之 問 的 糾 紛 。

壬Z斗

面冊

民 族 的 屬 性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不 是 基 於 個 人 的 自由 意 志 C意願 ) ,所 以 對 待 民

族 團 體 當 然 有 別 於 對 待 社 會 團 體 ·民 族 的 位 置 又 介 於 家 族 與 國 家 之 問 ,對 於 成

員 的 拘 束 力 ,欠 缺 兩 者 的 強 制 性 ·也 因 此 它 的 邊 界 容 易 模 糊 ,尤 其 是 在 多 民 族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定 21

國 家 ,如 果 國 家 的 民 族 政 策 對 於 民 族 有 特 殊 保 護 時 ,不 管 是 保 護 強 勢 民 族 或 是

弱 勢 民 族 ,因 涉 及 權 利 義 務 ,尤 其 是 資 源 分 酊 ,它 的 邊 界 會 更 趨 模 糊 ,當 然 相

對 影 響 到 成 員 的 民 族 認 同 。認 同 ,是 訂 以 操 控 的 ,並 且 幅 度 非 常 大 。單 以 認 同

做 為 認 定 的 依 據 ,就 會 如 同 人 民 團 體 的 操 作 ,瞬 息 變 化 ,欠 缺 穩 定 性 。但 是 在

客 觀 條 件 制 約 之 下 ,可 操 控 的 幅 度 便 大 為 下 降 ·

說 到 客 觀 條 件 的 制 約 ) 大 家 最 自然 的 反 應 ,就 是 血 緣 論 ·血 緣 論 尚 可 分 為

兩 派 ,血 脈 論 與 血 量 論 。在 兩 性 平 等 思 維 流 行 的 現 在 ,血 脈 論 褪 色 ,血 量 論 大

為 流 通 ,更 且 援 引 南 北 美 洲 成 例 ,可 謂 暢 行 無 阻 。事 實 上 ,依 據 血 量 將 製 造 不

穩 定 現 象 ,同 時 ,血 量 在 多 系 絕 對 血 脈 線 上 ,會 否 定 血 脈 論 的 立 論 精 神 。

對 於 民 族 邊 界 的 釐 清 ,如 果 注 意 力 不 是 放 在 語 言 與 文 化 的 維 繫 ,而 是 血 緣

的 血 量 言卜算 或 詔 同 與 否 的 口水 清 談 ,卹一∣此 民 族 的 生 命 力 已 經 式 微 了 。民 族 原 本

不 需 立 法 承 認 : 首 先 ,強 勢 民 族 本 身 等 於 國 家 本 身 ,所 以 不 必 多 此 一舉 ; 其 次 ,

弱 勢 民 族 在 強 勢 民 族 的 「民 族 國 家 : 被 假 設 不 存 在 或 假 設 必 須 同 化 ,所 以 不 能

有 此 一舉 ·但 是 在 承 認 本 國 是 多 民 族 國 家 的 國 家 裡 ,為 民 族 認 定 去 立 法 ,便 成

為 不 可 或 缺 的 工 作 ·

22 原 住 民還 我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原 住 民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 顧 與 展 望

王 雜 萍

政 大 民族 系講 師

序 論

一 ·還我 姓 名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檢 討

二 、還我 姓 名 議 題 論 述 的一∣一 年 進 展 ( 1

99 4一20 05)

三 、後原 民會 時 期 對 還 我 姓 名議題 運 動 的展 望

結 論

參 考 文獻

序 論

今 年 適 逢 原 住 民 正 名 運 動 十一

年 紀 念 ,行 政 院 原 民 會 有一

連 串 的 慶 祝

活 動 ,回 想 民 國 73 年 ( 1

984) 年 底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以 原 權 會 的 組 織 型 態 ,展 開一

系 列 的 泛 族 群 運 動 ,當 時 的 原 權 運 動 有 三 大 訴 求 : 「正 名 : 、「還 我 姓 氏 」、「還

我 上 地 」。

筆 者 認 為 就 正 名 運 動 的 內 涵 而 言 ,原 f 上民 權 利 促 進 會 成 立 時 ,以 「原 住 民 :

為 共 同 的 自稱 ,成 員一

律 換 用 漢 字 拼 音 的 原 名 ( 山 地 名 字 ) ,因 此 是 同 時 宣 告 「正

名 : 和 「還 我 姓 氏 : 的 訴 求 ,也 就 是 說 ,一是

「民 族 的 正 名 : ,共 同 創 造 「原 住

民 」為 新 的 集 體 認 !司符 號 ,宣 告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的 共 同 命 運 ,與 民 族 共 同 體 運 動

的 誕 生 ,一是 「

個 人 的 正 名 : ,原 住 民 以 恢 復 原 名 的 使 用 一表 達 對 傳 統 文 化 符 號 ( 祖

先 留 下 的 名 字 ) 的 再 認 同 。也 就 是 說 「正 名 : 和「還 我 姓 氏 : 二 個 訴 求 應 該 是

整 合 來 看 ,十一多 年 來 原 住 民 透 過 街 頭 運 動 ·名 片 土 的 族 名 表 達 ·選 舉 時 的 族 名

訴 求 ,戶 口 登 記 的 抗 爭 ·長 老 教 會 部 門 先 行 使 用 、文 字 書 寫 表 達 不 滿 ,等 各 種

方 式 ,來 表 達 對「

民 族 的 正 名 : 和 「個 人 的 正 名 的 渴 望 : ,原 住 民 運 動 幾 經 波 折 ,

此 二 訴 求 分 途 盡 展 ,目 前 擭 得 19叫 年「原 住 民 條 款 人 憲 ; 和 通 過 「

姓 名 條 例 修

原 住 民還 我姓 名 議題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23

正 案 : 的 階 段 性 成 果 ,憲 法 已 將 「山 胞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而 原 住 民 族 可 依 各

族 傳 統 命 名 方 式 登 記 個 人 姓 名 ,若 從 形 式 來 看 ,原 運 份 子 算 是 成 功 完 成 當 年 的

主 要 訴 求 。

199 4 年 11 月 底 寫 完 碩 士 論 文 《姓 名 與 認 同 : 以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為 中 心 》,論 文 中 還 希 望 政 府 能 體 恤 原 住 民 族 的 民 情 ,儘 快 修 改 姓 名 條 例 ,論 文

口試 二 個 月 後 ,1995 年 1 月 中 旬 立 法 院 三 讀 通 過 原 住 民 姓 名 條 例 ,原 住 民 各 族

將 可 恢 復 各 族 傳 統 姓 名 ,同 年 1 月 23 日原 住 民 立 法 委 員 高 天 來委 員 率 先 申請 改

名 為 馬 來 ·古 麥 ( 可 參 見 1

995 年 1 月 23 日 自由 時報 ) ,後 來 筆 者 常 常 有 機 會 關

心 此 議 題 的 進 展 ,本 文 就 以 觀 察 者 的 角 度 原 住 民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 顧

檢 討 ,瞭 解 其 目前 進 展 與 未 來 展 望 ·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 檢 討

筆 者 認 為 從「還 我 姓 氏 : 到 通 過 「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_! ,本 質 的 問 題一

直 是 :

「原 住 民 為 什 麼 要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 _∣·回 顧 原 權 運 動 ,其 中 以 「還 我 姓 氏 : 為 訴

求 的 「個 人 正 名 _: ,看 似 依 附在

「民 族 的 正 名 : 之 下 ,卻 有 獨 自的 發 展 脈 絡 可 尋 。

整 理 原 權 運 動 中「還 我 姓 氏 : 相 關 訴 求 、活 動

一覽 表 ( 王雅萍 ,1

995 : 頁 133 。) ’

甚 至 到 後 來 有 些 原 住 民 運 動 核 心 人 士 ,在 回 顧 1984 年 以 來 的 原 住 民 權 利 運 動

時 ,並 未 再 提 及「還 我 姓 名 」這 個 議 題 (夷 將 拔 路 兒 : 1

994 ) 。

到 底 原 住 民 社 會 對 恢 復 原 名 的 需 求 度 反 映 出 何 種 認 同 現 象 ? 是 否 傳 統 姓 名

只 是 原 住 民 運 動 過 程 巾 的 符 號 性 追 求 而 已 ,具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工 具′∣生 ·恢 復 原 名

只 是 追 求 集 體 利 益 的 工 具 嗎 ? 一般 民 眾 對 「還 我 土 地 : 與 生 存 線 相 關 ,比 較 積

極 ·而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手 續 很 麻 煩 時 他 們 就 會 退 縮 ·比 較 常 見 的 是「

折 衷 式 的 調

整 : ,私 場 合 用 原 住 民 名 字 ,公 場 合 用 國 諳 名 字 ,透 過 解 釋 來 完 成 個 人 的 認 同 。

若 是 用 「根 本 賦 與 論 : 的 思 考 ,名 字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運 動 者 會 有 非 常 強 的 本 民

族 認 同 ,通 常 會 隨 著 對 民 族 問 題 了 解 的 深 刻 ,運 動 訴 求 應 該 會 從「

恢 復 姓 氏 :一 〉 「

恢 復 姓 名 :一 > 「

恢 復 命 名 權 : C包含人 、事 、物 ·地 、街道 、傳統領域的名字 ) 。

原 住 民 在 姓 名 議 題 上 所 反 映 的 認 同 現 象 在 原 住 民 追 求 正 各 運 動 的 過 程 中 ,

針 對 姓 名 問 題 表 現 出 的 認 同 是 很 複 雜 的 ,「原 住 民 : 人 憲 前 ,原 住 民 使 用 原 名 是

有 以 下 的 三 個 層 次 :

24 原 住 民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 展 望

一 、整 體 原 住 民 的 認 同 ,透 過 原 名 來 區 別 原 漢 差 異 ,向 社 會 宣 稱 我 是 原 住

民 。

二 、強 調 各 族 的 民 族 認 同 ,透 過 原 名 來 呈 現 各 族 差 異 ,宣 稱 自 己 的 民 族 是

阿 美 族 或 排 灣 族 等 等 。

三 、強 調 個 人 的 原 住 民 認 同 ,藉 由 名 字 表 明 自 己 的 身 份 ,宣 稱 我 的 名 字 叫

○ ○ ○ ,是 跟 漢 名 不 同 的 。

現 在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成 立 後 ,相 信 整 體 原 住 民 的 民 族 認 同 ,已 經 得 到

滿 足 ,目前 的 情 況 是 二

一一 我 是 原 住 民 ,大 家 都 勇 於 承 認 。

二 、我 是 阿 美 族 、布 農 族 : 需 要 解 釋 ,視 情 況 選 擇 性 的 強 調 或 因 通 婚 而 不

知 如 何 登 記 族 別 ?

三 、我 是 ○ O ○ · · · · 一 認 為 不 太 需 要 強 調 原 住 民 名 字 來 加 強 對 原 住

民 的 認 同‘7 加 上 恢 復 原 名 很 麻 煩 ,或 傳 統 名 字 不 能 滿 足 現 代 化 社 會 辯

名 的 需 求 而 沒 有 回 復 。

回 顧 其 嶺 展 歷 程 ,做 為 民 族 運 動 ,恢 復 原 名 有 以 上 民 族 認 同 的 集 體 認 同 與

個 人 認 同 問 的 複 雜 ′已理 ,這 f固矛 盾 又 因 各 族 的 傳 統 文 化 自 覺 程 度 而 股 聲 喧 嘩 。

如 果 做 為 社 會 運 動 ,以 社 會 運 動 的 理 論 界 定 而 言 ,一個 社 會 運 動 的 特 徵 包 括 :

新 的 抗 議 組 織 ·外 顯 行 動 、引 嶺 輿 論 ,以 及 針 對 基 本 體 系 的 論 述 ( 王 嵩音 ,

1998:68 。) 。「還 我 姓 名 : 議 題 目前 應 該 還 停 留 在 引 發 輿 論 的 階 段 ,不 能 算 是 成

功 的 社 會 運 動 ·因 為 在 1

989 年 4 月 原 運 團 體 公 推 一匕人 小 組 欲 嶺 動「還 我 姓 氏 」

運 動 ,提 出 原 住 民 爭 取「

恢 復 姓 氏 : 基 本 權 6 項 方 法 ,但 未 成 功 上街 頭 ,也 未 引

起 重 視 ,記 得 當 年 的 六 個 訴 求 如 下 : 。

一 、抗 議 國 民 政 府 漢 化 政 策 ,破 壞 原 住 民 傳 統 命 名 法 ·

二 、要 求 政 府 應 負 起 釐 清 原 住 民 親 族 關 係 之 責 ,並 向 原 住 民 道 歉 。

三 、要 求 政 府 應 負 起 強 迫 原 住 民 冠 ’漢 姓 : ,造 成 原 住 民 通 婚 亂 倫 之 責 , 並

向 原 住 民 道 歉 。

四 、原 住 民 應 主 動 使 用 傳 統 姓 氏 並 傳 給 下一

代 。

原 住 民還 我姓 名 議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25

五 、教 會 團體 率 先 接 納 原 住 民 牧 者 、信 徒 使 用 原 有 姓 氏 ·

六 ·原 住 民 團體 、宗 教 團 體 嶺 動 集 體 恢 復 姓 氏 運 動 ·部 分 原 運 人 士 及 少 數

原 住 民 已 開 始 至 戶 政 事 務 所 要 求 恢 復 姓 氏 。

政 府 通 過 「姓 各 條 例 修 正 案 : 通 過 迄 今 ,依 據 內政 部 戶 政 司 2005 年 八 月份

的 最 新 統 計 資 料 ,實 際 到 戶 政 單 位 恢 復 原 名 的 案 例 尚 不 到 千 人 ·

二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論 述 的 十一

年 進 展 ( 1994一2005)

有 關 各 族 傳 統 的 姓 名 制 度 、歷 代 統 治 者 對 原 住 民 施 行 的 姓 名 政 策 、原 權 運

動 「還 我 姓 氏 : 的 訴 求 與 政 府 修 族 譜 等 相 關 政 策 的 互 動 ,筆 者 已 於 碩 士 論 文 《姓

名 與 認 同 : 以 台 灣 原 住 民 姓 名:議 題 為 中 心 》( 王 雅 萍 199 4) 論 及 ,在 此 不 擬 贅 述 ,

本 段 僅 討 論 199 4 年 之 後 的 十一

年 進 展 。

(一 ) 兩 次 姓 名 條 例 的 修 正

通 過 姓 名 條 例 應 是 很 重 要 的 成 果 。在 1995 年 1 月 20 日立 法 院 通 過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原 住 民 可 使 用 傳 統 姓 名 記 得 得 當 年 1 月 23 日( 自 由 日)立 委

高 天 來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馬 賴 ·古 麥 ,雖 轟 動 一時 卻 換 來 立 委 落 選 的 結 果 ·而

1

99 5 年 2 月 25 日在 立 法 院 召 開 「遲 來 的 正 義 與 行 政 革 新 : 公 聽 會 ,研 商 原

住 民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的 行 政 作 業 問 題 ,原 住 民 各 族 代 表 及 學 者 表 示 應 採 用 羅

馬 拼 音 取 代 漢 字 ,戶 政 司 長 簡 太 郎 表 示 : 「一個 國 家 不 宜 使 用 兩 種 文 字 為 由

指 出 姓 名 登 記 應 以 漢 字 為 原 則 」,這 個 是 屬 於 典 型 主 體 社 會 的 國 家 民 族 政 策

不 能 一 國 兩 制 的 思 考 。但 是 記 得 當 時 的 輿 論 上 原 住 民 知 識 份 子 如 監 察 院 原

住 民 監 委 陳 進 利 表 示 : 「恢 復 原 住 民 姓 氏 並 無 法 改 善 原 住 民 生 活 ,反 而 加 深

原 住 民 與 外 界 的 隔 一閔 ,姓 名 應 以 便 利 為 原 則 ,使 用 傳 統 姓 名 將 造 成 外 界 重

新 認 識 的 麻 煩 ,弊 多 於 利 」。而 立 委 莊 金 生 也 曾 抨 擊 表 示 部 份 原 住 民 只 有 名

沒 有 姓 氏 ,一 月 身 分 證 改 回 傳 統 姓 名 將 造 成 近 親 通 婚 、亂 倫 後 果 ·原 住 民

族 內 部 對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呈 現 很 大 的 落 差 。

2000 年 台 灣 政 黨 輪 替 後 ,有 關 原 住 民 運 動 的 思 維 漸 漸 滲 人 國 家 與 立 法

與 行 政 部 門 。20() 1 年 6 月 17 日公 共 電 視 〈羅 馬 拼 音 登 記 族 名 > ( 《部 落 面 對

面 公 共 電 視 原 住 民 論 壇 節 目 工01 集 》第 四 冊 : 兇 2一 相 1 ·) 這 是一 次 原 民 會

與 戶 政 司 一都 出 面 的 討 論 , 2001 年 9 月 焰 日姓 名 條 例 通 過 修 正 ,可 加 證仁羅

26 原 住民 還 我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 展 望

馬 拼 音 ·

因 此 在 法 律 層 面 ,已 經 讓 原 住 民 有 恢 復 原 名 的 空 間 ,但 復 名 的 人 還 是

很 少 。

(二 ) 兩 次 姓 名 的 影 展 宣 傳

2002 年 11 月 9 日馬 耀 ·比 吼 開 始 在 公 共 電 視 播 放 的 「請 問 貴 姓 」、

「一直 變 大 又 變 小 的 各 字 : 、「不 願 與 妳 同 姓 一 當 羅 密 歐 遇 上 茱 麗 葉 : 、「道

島 哇 徠 一百 家 姓 外 的 大 姓 : 等 四 個 片 子 ,2002 年 辦 理 「請 問

『蕃 』名 影 展 : ,

而 2004 年 辦 理 「真 實 姓 名 紀 錄 片 影 展 一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還 我 姓 名 運 動 回 顧 :

地 方 巡 迴 影 展 。筆 者 認 為 影 展 可 說 是 另一

波 有 組 織 的 原 住 民 還 我 姓 名 運 動

的 影 開 展 。

馬 耀 ·比 吼 ( 彭 世 生 ) ,父 親 是 湖 南 人 ,母 親 是 阿 美 族 人 。自稱 半 個 阿

美 族 人 的 馬 耀 從 小 在 花 蓮 縣 春 日部 落 成 長 ,直 到 就 讀 世 新 大 學 電 影 系 後 ,

才 第一

次 離 開 部 落 ,來 到 都 會 中 生 活 的 馬 耀 ,漸 漸 體 會 到 主 流 社 會 是 如 何

看 待 原 住 民 ,也 體 認 到 事 實 與 報 導 的 落 差 ·他 希 望 能 突 破 以 往 以 漢 人 觀 點

的 原 住 民 報 導 ,重 新 以 原 民 的 觀 點 切 人 ·從 拍 攝 公 共 電 視 的 《原 住 民 新 聞

雜 誌 》、《我 們 的 島 》、超 視 的 《生 命 告 白 》到 現 在 的 獨 立 製 片 ,馬 耀 堅 持 自

己 的 埋 念 ,從 未 改 變 ·跟 馬 耀 ·比 吼一 起 並 肩 做 戰 的 是 該 印 ·犁 拜 小 姐 ,

她 就 是 1994 年 11 月 03 日以 「米 將 ·吾 杜 : 登 記 參 選 被 拒 台 北 市 第

一屆 原

住 民 市 議 員 候 選 人 宋 千 德 的 女 兒 , 這 算 是 原 運 理 念 的 傳 承 ·

馬 耀 ·比 吼 導 演 用 影 像 圖 解 呈 現 原 住 民 各 族 的 姓 名 文 化 ,娓 娓 訴 說 各

族 原 住 民 日常 生 活 間 的 個 人 認 同 故 事 ,我 們 看 到 族 人 常 常 徘 徊 在 自 我 正 名

與 民 族 正 名 的 課 題 間 。老 實 說 影 片 內 容 比 起 傳 統 上 所 看 到 的 學 者 的 文 字 描

述 民 族 誌 ,更 生 動 有 趣 。例 如 我 們 在「一

直 變 大 又 變 小 的 名 字 : 問 看 到 蘭

嶼 的 雅 美 族 ,有 非 常 慎 重 的 命 名 禮 ,小 孩 子 的 祖 父 母 和 外 祖 父 母 反 覆 討 論

小 孩 的 名 子 ,有 著 達 悟 人 特 有 的 謙 虛 文 化 的 期 許 與 溫 柔 的 期 行 ·我 們 也 從

中 學 習 到 蘭 嶼 雅 美 族 人 獨 特 的「

親 從 子 名 制 _; 的 命 名 文 化 ,按 照 這 套 名 制 ,

雅 美 人 一 生 中 有 可 能 會 更 換 二 到 五 個 名 宇 ,這 種 多 元 複 式 的 思 維 ,挑 戰 著

漢 人 的 「大 丈 夫 行 不 改 姓 、坐 不 改 名 」的 單一

姓 名 制 的 思 維 ·當 我 們 看 到

幾 f固雅 美 族 族 人 被 攤卜公 所 的 行 政 人 員 隨 意 的 取 上 一 些 不 雅 的 漢 語 名 字「

那 個 : 、「謝 路 人 : . . . 一 這 些 姓 名 的 符 號 笑 話 ,讓 報 導 人 困 擾 至 今 ,影 片

原 住 民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 展 望 27

雖 是 平 實 描 述 ,卻 讓 觀 賞 紀 錄 片 者 有 深 沉 的 無 奈 以 及 對 行 政 失 能 與 主 體 社

會 的 文 化 暴 力 有 些 許 噴 }既 ·

2005 年 1 月 21 日馬 耀 ·比 吼 導 演 又 以 「推 動 原 住 民 回復 祖 先 名 字 : 獲

得 第 二 屆 生 產 蘇 格 蘭 威 士 忌 知 名 品牌 Jo hn ni 。〝他ll<e r 的 帝 亞 吉 歐 公 司 ,和 時

報 文 教 基 金 會 共 同 主 辦 的 第 二屆 keeP

wa lki llg 夢 想 資 助 計 畫6 ,讓 「夢 想 不

是 口號 ,也 是 付 諸 行 動 的 具 體 目標 ·:

驅 策 著 馬 耀 導 演 一 直 努 力 追 蹤 這 個 換 名 議 題 的 動 力 ,在 「換 與 不 換 之

問 」( 復 來 改 為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 ) 這 部 片 子 中呈 現 ,他 和 該 印 工 作 團 隊 非

常 勤 快 地 跑 部 落 場 ,辦 巡 迥 影 展 ,甚 至 還 發 問卷 ,請 部 落 族 人 填 寫「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的 問卷 : ,希 望 能 找 出 問題 的 癥 結 ,對 他 們 的 毅 力 ,深 感 佩 服 ·他

們 把 部 落 影 展 當 成 復 名 運 動 的 起 點 ·他 也 發 現 ,部 落 裡 的 族 人 好 不 容 易 鼓

起 勇 氣 挺 身 表 現 自 己 的 族 名 認 同 ,到 基 層 戶 政 事 務 所 登 記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時 ,常 常 受 到 基 層 的 戶 政 行 政 人 員 的 刁難 或 言 語 的 奚 落 。這 些 基 層 戶 政 人

員 有 的 對 已 經 通 過 的 新 的 姓 名 條 例 有 關 原 住 民 族 可 以 恢 復 族 名 的 條 文 完 全

不 清 楚 ,也 因 為 沒 有 機 會一了解 原 住 民 的 命 名 文 化 之 美 ,在 言 談 問 不 知 不 覺

地 又 用 平 地 人 的 單一 姓 名 文 化 沙 文 主 義 ,又 傷 害 了 一

次 原 住 民 ,這 得 靠 政

府 當 局 要 多 辦 研 習 和 宣 導 ,提 早 避 免 這 種 文 化 偏 見 的 傷 害 。當 然 他 也 了解 ,

姓 名 是 文 化 認 同 的 符 號 ,部 落 族 人 在 面 對 經 濟 蕭 條 的 失 業 氛 圍 與 生 活 壓

力 ,以 及 母 語 傳 承 的 困 境 ,很 難 把 姓 名 議 題 當 成 是 部 落 嚴 肅 的 文 化 課 題 ,

蔚 為 風 潮 地 認 真 思 考 討 論 。

深 覺 影 像 的 確 比 文 字 更 有 說 服 力 ,讓 觀 看 者 ( 不 管 身份 是 否 為原 住 民 )

可 以 更 深 刻 的 感 受 到 原 住 民 族 獨 特 的 的 命 名 文 化 ,也 可 以 加 深 原 住 民 朋 友

們 對 此 運 動 議 題 的 反 思 與 討 論 ,藉 由影 展 再 次 面 對 「為 什 麼 要 恢 復 傳 統 族

名 ? : 的 本 質 問題 ,找 到 自我 民 族 文 化 認 同底 蘊 力 量 ·

(三 ) 各 民 族 的 內部 討 論

各 族 中 討 論 恢 復 原 名 最 早 也 最 久 的 是 布 農 族 ,但 是 迄 今 尚 無 解 決 行 動

策 略 。面 對 2003 年 6 月 1 日公 共 電 視 又 有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很 難 嗎 ? 〉的 討

6這 個 計 畫 有 八 百 餘 件 參 選 作 品 ,由 時 報 文 教 基 金 會 篩 選 出

一0 二 件 ,再 由 評 審 逐

一評 選 出 進

人 決 選 的 關 鍵 甘人 ·經 過 全 天 的 簡 報 和 討 論 ,選 出 五 位 資 助 對 象 ·

28 原 住 民 還 我姓 名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論 ( 《部 落 面 對 面 公 共 電 視 原 住 民 論 壇 節 目 192 集 》第 八 冊 : 172一182. ) 。2005

年 為 因 應 全 民 換 務 身 份 證 問 題 ,立 法 院 廖 國 楝 委 員 辦 理 《阿 美 族 恢 復 原 住

民 姓 名 》公 聽 會 ,這 是 首 度 開 始 落 實 進 入 面 對 以 單一 民 族 復 名 的 立 法 行 政

討 論 ,未 來 嶺 展 仍 待 觀 察 。

三 、後 原 民 會 時 期 對 還 我 姓 名 議 題 運 動 的 展 望

這 十 多 年 來 ,原 住 民 族 的 恢 復 原 住 民 傳 統 姓 名 運 動 不 斷 ,我 們 賽 現 真 正 需

要 接 受 教 育 與 學 習 原 住 民 傳 統 命 名 文 化 的 應 該 是 主 體 社 會 ,如 果 有 一 天 我 們 的

媒 體 從 業 人 員 ,能 夠 多 了 解 不 同 的 原 住 民 族 的 名 制 習慣 ,如 果 有一 天 我 們 的 基

層 戶 政 人 員 ,能 夠 用 欣 賞 多 元 文 化 之 美 的 心 情 ,來 面 對 每 個 來 恢 復 原 住 民 傳 統

姓 名 或 替 新 生 兒 登 記 原 名 的 原 住 民 ,就 是 台 灣 社 會 真止 落 實 尊 重 多 元 文 化 的 一

天 。

筆 者 覺 得一現 階 段 回 顧 運 動 ,最 需 要 的 是 政 府 單 位 堅 持 遠 見 與 整 體 規 畫 ,要

把 原 住 民 各 族 的 一名譜 做一 個 通 槃 的 整 理 ,請 耆 老 把 各 部 落 、各 家 族 的 名 字 列 表

整 理 ,翻 譯 成 現 代 社一會需 要 的 漢 字 ,在 民 族 議

一會 ·教 會 、村 里 長 辦 公 室 、部 落

頭 目 ·戶 政 事 務 所 處 都 有 族 名 羅 馬 字 拼 音 與 漢 字 翻 譯 的 對 照 表 可 查 ,將 來 如 果

人 口繁 衍 ,名 字 不 夠 用 時 ,也 有 處 理 方 案 ·甚 至 連 族 人 出 國 辦 理 護 照 的 名 字 格

式 都 需 準 備 好 呢 !! 也 就 是 說 ,雖 然 恢 復 原 名 ,是 個 看 似 回 歸 傳 統 的 運 動 ,實 際

上 卻 也 挑 戰 著 族 人 如 何 從 傳 統 命 名 文 化 中 ,找 出 因 應 現 代 化 挑 戰 的 智 慧 的 創 意 。

因 此 筆 者 就 把 這 個 期 待 留 在「

後 原 民 會 時 期 : 的 行 政 革 新 與 努 力 了 ! !

結 論

相 信 隨 著 台 彎 的 潮 流 演 變 ,應 該 是 讓 原 住 民 有 追 求 整 體 命 名 權 的 空 間 ,例

如 我 們 看 到 鉋 統 府 前 的 「凱 達 格 蘭 大 道 : ·宜 蘭 的 「利 澤 簡 橋 : 、花 蓮 的 「太 巴

堅 國 小 : 這 種 典 型 的 原 住 民 意 涵 名 字 時 ,無 形 中就 呈 現 一個 多 民 族 多 文 化 的 空

間 面 貌 ·未 來 從 恢 復 原 住 民 個 人 命 名 權 到 台 灣 社 會 對 原 住 民 整 體 命 名 權 的 多 元

接 納 ,應 是 下 個 十一年 可 期 待 努 力 的 運 動 目標 必

原 住 民還 我姓 名 議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29

參 考 文 獻

王雅萍

1

994a 〈他 們 的 歷 史 寫 在 名 字 裡 : 透 過 姓 名 制 度 的 變 遷 對 台 灣 原 住 民 史 的 觀

察 〉《台 灣 風 物 》44 (l ) : 63 一80 。

1

994b 〈各 族 傳 統 命 名 角 度 探 討 > ,收 於 陳 茂 泰 主 持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群 與 分 佈

之 研 究 》頁 16 1一199 ·板 橋 : 台 北 縣 政 府 。

1994c 〈從 日據 時 期 戶 籍 資 料 中 所 見 的 烏 來 歷 史 文 化 變 遷 的 動 態 面 向 〉,收 於

陳 茂 泰 主 持 《台 北 縣 烏 來 鄉 泰 雅 文 化 村 規 劃 》頁 31 一52 ·板 橋 : 台 北

縣 政 府 。

1994d 《姓 名 與 認 同 : 以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姓 名 議 題 為 中 心 》 台 北 : 政 大 民 族 所

碩 士 論 文 。

2○02 〈台 灣 原 住 民 族「還 我 姓 名 : 運 動 的 回 顧 與 展 望 — 寫 在

「請 問 『

蕃 』

名 」影 展 之 前 〉「

請 問 『蕃 』名 影 展 」專 刊 ·

2004 〈堅 持 遠 見 ·整 體 規 畫 一 台 灣 需 要一

個 細 緻 的 原 住 民 族 姓 名 政 策 〉收 於

「真 實 姓 名 紀 錄 片 影 展 一台 灣 原 住 民 族 還 我 姓 名 運 動 回 顧 : 地 方 巡 迥

影 展 專 刊 。

2004 〈宜 蘭 泰 雅 族 的 傳 統 名 制 變 遷 與 復 名 問 題 探 討 〉嶺 表 於 「宜 蘭 研 究 : 第

六 屆 學 術 研 討 會 ) 。

T 亡乓韭弟 盔亡乙」 二 『實 了 曰

1

998 〈臺 灣 原 住 民 還 我 上 地 運 動 之 媒 體 再 現 > 《淡 江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2 期 ( 台

北 : 淡 江 大 學 。) ·

林 瑤棋

2003 〈原 住 民 的「還 我 姓 名 : 運 動 > 《歷 史 月 刊 》 181 期 。

夷 將 ·拔 路 兒

1

994 〈台 灣 原 住 民 運 動 嶺 展 路 線 之 初 步 探 討 > 《山 海 文 化 》4 期 : 2計 38 。

1995 〈從 「山 胞 ∣到 「原 住 民 : 的 正 名 運 動 史 > 《台 灣 史 料 研 究 》5 期 ( 台 北 :

30 原 住民 還 我姓 名議 題 運 動 的 回顧 與展 望

吳 三 連 台 灣 史 料 基 金 會 。

公 共電視新 聞部

2003 〈羅 馬 拼 音 登 記 族 名 ? > 《部 落 面 對 面 公 共 電 視 原 住 民 論 壇 節 目 叢 書

系 列 》第 4 冊 : 382一401( 台 北 : 財 團 法 人 公 共 電 視 文 化 事 業 基 金 會 ·) 。

2003 <恢 復 傳 統 姓 名 很 難 嗎 ? > 《部 落 面 對 面 公 共 電 視 原 住 民 論 壇 節 目 叢

書 系 列 》第 8 冊 : 172一182 ( 台 北 : 財 團 法 人 公 共 電 視 文 化 事 業 基 金

會 ·) 。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31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與 自決 運 動

。OFu /楊 智 偉

台灣 原 住 民族 政 策協 會 理 事長

一〕斗之矗∼二二仕訕一 、月lJ 昌

二 十 多 年 前 台 灣 原 住 民 當 時 被 政 府 稱 為「

山 地 同 胞 : ·「平 地 山 胞 :

、「山 地

同 胞 」,民 間 社 會 則 更 常 聽 到 的 是「

山 地 人 」 或 是「

番 仔 : ,這 些 帶 有 岐 視 的 稱

謂 ,在 都 市 求 學 過 程 中曾 經 困 擾 著 筆 者 多 年 ,強 勢 的主 流 的價 值 被 逼 迫 不敢 承

,才 能 偷 來 主 流社 會 短 暫 的 另 眼認 自己 的 身 份 ,只 有 加 速 學 習漢 化 並 力 爭 上 游

看 待 ,相 信 許 多 原 住 民 也 著 類 似 的經 驗 與 記 憶 。

時 代 的 更 迭 ,二十 多 年 後 的 現 在 ,主 流 社 會 大 都 已 習 慣 稱 我 為 「原 住 民 : ,

短 短 二 十 年 的 正 名 運 動 ,原 住 民 儼 然 是 尊 嚴 與 驕 傲 的 代 名 詞 ,這 種 正 面 的 鼓 舞

態 勢 下 原 住 民 不 再 背 負 污 名 也 不 用 穩 姓 埋 名 ,甚 至 很 多 知 名:藝 人 及 公 眾 人 物 也

都 公 開 承 認 自 己 具 有 原 住 民 的 身 份 或 具 有 原 住 民 血 統 。翻 開 台 灣 原 住 民 歷 史 ,

原 住 民 族 曾 經 被 外 來 族 群 定 以 不 同 的 稱 謂 ,明 清 朝 時 期 視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為 化 外

之 民 乃 稱「

番 : ,後 來 依 著 漢 化 的 程 度 區分 為 (和「熟 番 : (被 漢 化 的 原 住 民 ),

「生

番 : (少 與 漢 人 接 觸 ,漢 化 較 少 的 原 住 民 ) ,日人 據 台 後 又 稱 我 為 「高 砂 族 : 或

「高

山 族 : ,國 府 時 期 依 據 所 處 環 境 與 地 理 位 置 的 區 分 又 稱 我 為 「山 地 山胞 : 及 「平

地 山 胞 」,統 稱 「山 地 同 胞 : 。然 而 這 些 稱 謂 都 是「

被 動 : 的 稱 謂 ,也 就 是 他 人

給 與 原 住 民 族 的 稱 謂 ,濃 郁 的 「中 心 主 義 _。·「

殖 民 統 治 : 與 「種 族 岐 視 : 的 意

味 不 言 而 喻 。

有 鑑 於 此 ,在 1

980 年 初 期 ,當 時 的 原 住 民 社 運 人 士 逐 嶺 起 了一波 波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 運 動 。最 具 有 指 標 性 的 活 動 應 屬 1984 年 12 月 在 台 北 正 式 成 立 了「

台 灣 原 住 民 權 利 促 進 會 : ,就 在 當 天 隨 即 寶 起 將 「山 胞 ,番 人 ,山 地 人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的 「正 名 運 動 : 。當 時 包 括 原 住 民 大 學 生 ·社 會 人 士 結 合 動 員 系 統 較 弦

的 基 督 教 長 老 教 會 護 動 多 次 的 抗 爭 運 動 ,歷 經 十 年 的 抗 爭 與 協 商 ,當 時 以 李 登

輝 為 首 的 國 民 黨 政 府 終 於 對 此 最 後 做 出 了 讓 步 ,在 199 4 年 8 月 1 日修 改 憲 法 將「

山 胞 : 正 名 為 「原 住 民 : 。

32 台 }彎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二 ·台 彎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的 多 元 化 發 展

台 灣 原 住 民 各 族 原 本 就 有 對 自 己 的 稱 謂 (例 如 稱 自 己 是 C。u 的 鄒 族 ,稱 bun un

的 布 農 族 ) ,台 灣 原 住 民 一 詞 ,是 泛 原 住 民 權 利 運 動 的 代 名 詞 ,主 要 是 為 了 與 漢

人 區 別 的 集 體 性 稱 謂 ·換 言 之 ,原 住 民 一詞 是 時 代 的 新 產 物 ,也 是 相 同 命 運 、

處 境 的 一 群 人 為 了 凝 聚 認 同 而 創 造 的 新 名 詞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人 士 ,在 初 期 的 討

論 中 ,原 本 就 包 含 將 山 胞 改 為 原 住 民 族 、各 族 群 的 族 名 正 名 、山 川 路 民 的 正 名 、

還 回 個 人 族 名 ·但 在 初 期 為 顯 議 題 的 張 力 ,並 且 考 量 議 題 的 動 員 力 ,所 以 就 將

山 胞 改 為 原 住 民 列 為 止 名 運 動 的 主 軸 ,等 到 正 名 運 動 在 族 群 內 部 達 成一

定 的 共

識 ,及 獲 外 界 的 支 援 後 ,才 計 劃 將 其 它 議 題 一 一釋 放 出 來 ,所 以 以 原 運 的 立 場 ,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是 整 體 正 名 運 動 底一「的 其 中

一個 議 題 ,或 是 說 正 名 運 動 包 含 了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 而 正 名 運 動 是 以 整 個 族 群 為 主 題 的 運 動 ,還 我 姓 氏 是 以 個 人 為 主

題 的 運 動 。(該 映 犁 百 ,2004 ,p 12)

198 9 年 原 運 團 體 組 成 七 人 小 組 ,提 出 原 住 民 爭 取 恢 復 姓 氏 基 本 權 六 項 訴

求 ,並 蘊 釀 發 動 大 型 街 頭 抗 爭 : 1 、抗 議 國 民 政 府 漢 化 政 策 ,破 壞 原 住 民 傳 統 命

名 法 ·2 、要 求 政 府 應 負 起 清 原 住 民 親 放 關 係 之 責 ,並 向 原 住 民 道 歉 。3 要 求 政

府 應 負 起 強 迫 原 住 民 冠 漢 姓 ,造 成 原 住 民 通 亂 倫 之 責 ,並 向 原 住 民 道 歉 ·4 原 住

民 應 主 動 使 用 傳 統 生 氏 並 傳 給 下一

代 。5 、教 會 團 體 率 先 接 納 原 住 民 牧 者 、信 徒

使 用 原 有 姓 氏 ·6 ·原 住 民 團 體 ·宗 教 團 體 嶺 動 集 體 恢 復 姓 氏 運 動 ·這 是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第 一 次 提 出 訴 求 ,雖 然 沒 有 成 功 發 動 抗 爭 ,但 這 訴 求 卻 得 到 不 少 的 認 同 ,

部 分 原 運 人 士 及 民 眾 也 開 始 至 戶 政 事 務 所 要 求 恢 復 原 有 的 姓 氏 ,並 於 報 章 雜 誌

上 刊 登 原 住 民 姓 名 議 題 的 文 章 ,媒 體 關 心 、報 導 漢 姓 政 策 造 成 原 住 民 兄 弟 不 同

姓 的 問 題 ,1992 年 台 灣 大 學 人 類 學 系 所 62 名 學 生 寶 動 連 署 支 持 正 名 運 動 ,並 要

求 政 府 歸 還 原 住 民 自我 命 名 的 權 益 ·1994 年 憲 法 修 改 將 「山 胞 : 改

「一原 住 民 :

之 後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開 始 與 立 法 委 員 結 合 ,希 望 從 法 律 修 訂 著 手 ,透 過 修 正 姓

名 條 例 ,使 原 住 民 的 姓 氏 可 以 經 由 立 法 程 序 ,恢 復 為 傳 統 名 字 ·原 運 團 體 透 過

民 進 黨 的 葉 菊 蘭 委 員 的 提 案 ,開 啟 立 院 的 討 論 ,19外 年 的 1 月 ,姓 名 條 例 的 修

正 案 順 不!∣通 過 ,原 住 民 終 於 可以 恢 自 己 的 傳 統 名 字 (該 映 犁 百 ,2004 ,p 13)

自 1984 年 以 來 ,正 名 運 動 呈 現 多 樣’∣生的 嶺 展 ,從 原 住 民 族 的 正 名 延 伸 到 個

人 族 名 的 正 名 、族 群 名 稱 的 正名 (例 太 魯 閣 族 正 名 ) 、行 政 區 域 的 正 名 ,道 路 的 正

名 以 及 正 在 進 行 的 傳 統 領 域 山 川 地 名 的 正 名 運 th)] ·時 至 今 日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仍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33

致 力 從 各 項 正 名 運 動 過 程 中 ,一點

一滴 拼 湊 出 族 群 應 有 的 尊 嚴 與 主 體 性 樣 貌 ·

三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與 民 族 認 同

族 語 是 民 族 的 身 分 証7 ,學 習 族 語 文 化 是 民 族 認 同 的 積 極 條 件 ,正 名 運 動 的

核 心 價 值 即 是 回 歸 族 語 文 化 以 及 認 同 重 建 。正 名 運 動 從 統 治 殖 民 者 手 中 歸 還 原

本 族 人 所 使 用 的 名 稱 的 過 程 ,從 族 群 的 名 稱 、傳 統 姓 氏 、傳 統 山 川 、土 地 的 名

稱 、乃 至 族 群 木 身 重 新 創 造 出 來 的 新 地 名 ,也 就 是 民 族 認 同 的 強 化 、重 建 或 建

構 ·族 群 名 稱 的 正 名 係「

族 群 認 同 : 的 強 化 ,太 魯 閣 族 的 正 名 運 動 是一 例 ,正

名 運 動 的 訴 求 對 內 形 成 前 所 未 見 的 民 族 (東 部 的 太 魯 閣 )大 團 結 ,對 外 形 塑 單一 民

族 群 的 樣 貌 ,為 此 他 們 在 政 治 與 民 族 的 名 稱 上 成 功 的 脫 離 了 泰 雅 族 認 定 的 範

疇 ,認 同 上 亦 成 功 的 建 立 了 太 魯 閣 族 的 民 族 認 同 ·雖 然 在 名 稱 上 民 族 內 部 曾 出

現 爭 議8 ,但 在 至 少 在 某 一 曾 面 上 ,民 族 認 同 的 形 成 直 接 或 問 接 牽 動 了 太 魯 閣 族

人 追 求 民 族 自治 的 議 題 b

相 對 於 太 魯 閣 族 的 正 名 運 動 的 盡 展 ,鄒 族 正 名 顯 然 就 保 守 含 蓄 許 多 了 。首

先 自從 曹 族 更 名 為 鄒 族 主 要 是 因 為 北 鄒 族 稱 「人 : 或「自已 人 : 叫 co u 或 co u

i t oona ,譯 音 較 為 接 近 「鄒 」的 發 音 ,囚 而 以 此 漢 字 命 名 ·然 而 南 鄒 族 人 語 言

的 差 異 稱 人 為 ca u ,譯 音 較 接 近 漢 字 的 「一齊 : ,所 以 鄒 族 正 名 顧 慮 到 南 鄒 族 的 發

一音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南 鄒 族 人 並 沒 有 因 此 引 起 大 規 模 的 抗 議 行 動 ,而 只 散 見 於 零

星 的 討 論 ·有 些 人 認 為 沒 有 必 要 改 「曹 : 為 「鄒 : ,但 時 問 久 了 也 沒 有 人 提 出 反

對 意 見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北 鄒 族 與一南鄒 族 人 的 語 言 差 異 之 大 ,只 有 少 數 單 字 擂

同 但 完 全 不 能 溝 通 ,人 類 學 家 啊〈能 理 解 ,為 何 南 北 鄒 族 人 不 同 語 言 卻 有 著 相 同

民 族 認 同 ,或 者 說 南 鄒 族 人 為 f可服 膺 北 鄒 族 人 的 說 法 自稱 為 南 「鄒 : 而 非 「曹 :

族 (至 少 到 自前 為 止 ) ,根 據 北 鄒 族 達 邦 社 頭 目的 說 法 : 沙 阿 魯 阿 群 及 卡 納一卡納 布

群 本 來 就 是 我 們 的 。ahog。(親 人 或 兄 弟 族 之 意 )9 。而 南 鄒 族 也 因 為 與 北 鄒 族 自古

以 來 互 動 頻 繁 ,也 與 北 鄒 族 為 兄 弟 相 稱 ·南 鄒 族 耆 老 謝 垂 耀 說 : 南 北 鄒 族 的 雖

前 任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主 任 委 員 尤 哈 尼 曾 說 ,族 語 是 民 族 的 身 分 証 ,母 語 的 消 失 代

表 民 族 存 在 的 正 當性 失 去 依 據 ·

他 們 曾為 族 名 思 考 究 竟 應 是 太 魯 閣 或 德 魯 固 或 寨 德 克 等 族 名 ,

達 邦 往頭 目汪 傳 發 說 : ∣有鄒 族 與 我 們 北 鄒 人 是 兄 弟 族 群 ,我 們 曾 經 互 相 學 習對 方 的 歌 謠 ,

重 要 的 是 雖 然 語 言 不通 ∣旦他 們 著紅 色 的 衣 服 (嘐可北 鄒 族 相 同) ,我 們 並 不 會互 相 打 戰 從 前他

∣「騷成 為 北 鄒 族 人 出征 時 重 要的 糧 食的 令∣持給 站 ·

34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然 語 言 不 同但 北 鄒 族 很 多 人 會 學 南 鄒 族 的 歌 謠 ,當 北 鄒 族 的 耆 老 共 同吟 唱 南 鄒

族 古 老 的 歌 謠 時 那 令 人 動 容 的 共 鳴 與 情 感 ,已 經 超 越 語 言 的 隔 閡 ,南 北 鄒 族 在

認 同 上 是 同 一 族 。‘O嚴 格 來 說 ,客 觀 的 語 言 使 用 及 空 問 地 域 上 的 差 異 ,南 鄒 族

足 以 成 為 繼 太 魯 閣 之 後 正 名 的 新 族 群 ,然 而 在 主 觀 上 ,南 北 鄒 族 卻 能 透 過 歌 謠 ·

文 化 的 互 動 上 建 立 跨 語 言 的 民 族 認 同 的 確 是 不 同 於 一 般 以 單一 語 言 建 構 的 民 族

認 同 。

太 魯 閣 在 此 之 前 被 人 類 學 家 稱 為 泰 雅 族 ,南 北 鄒 族 的 族 群 名 稱 也 是 人 類 學

家 依 客 觀 的 標 準 定 義 ,太 魯 閣 選 擇 獨 立 於 泰 雅 族 ,南 鄒 族 (沙 阿 魯 阿 及 卡 那 卡 那

布 )是 否 會 追 尋 太 魯 閣 正 名 的 模 式 正 名 為 沙 阿 魯 阿族 以 及 卡 那 卡 那 布 族 ,需 要 時

問 再 觀 察 ·總 之 ,民 族 的 正 名 運 動 需 要 民 族 的 主 髁 意 願 (至 少 是 內部 多 數 的 共

識 ) ,不 論 是 結 合 或 獨 立 成 為 一個 民 族 或 政 治 實 體 ,都 是 尋 找 民族 內部 共 識 與認

同 的 過 程 ·

自從 新 政 府 推 動 傳 統 山 川 領 域 的 調 查 以 來 ,對 部 落 或 整 體 民 族 的 意 義 遠 遠

超 過 調 查 木 身 結 果 ·部 落 及 族 人 對 於 傳 統 地 名 的 恢 復 與調 查 ,不 但 逐 漸 恢 復 族

人 與 土 地 的 認 識 更 恢 復 了 族 人 與 對於 土 地 的 尊 重 與’∣青感 的 認 同 。因 為 在 調 查 的

過 程 中大 量 使 用 耆 老 的 對 於 山林 的經 驗 與 智 慧 ,也 記載 著 前 人 對 於 山林 互 動 的

歷 史 記憶 ·因 此 當 原 住 民 族 依 據 傳 統 為 匹_f)f ∣地 名正 名 訴 求 ,排 拒 外 來 殖 民 統 治

的 弦 迫 給 與 的 名 稱 時 ,就 是 原 住 民 對 這 廝 土 地 的 強 烈 認 同的 表 徵 。

另 外 民 國 初 期 國 府 為 宣 傳 或 記 念 「吳 鳳 : 拾 身 成 仁 的 義 舉 ,阿 里 山 鄉 被 更

名 為 「吳 鳳 鄉 : ,從 此 吳 鳳 鄉 的 鄒 族 人 背 負 著 殺 吳 鳳 的 污 者 ,似 乎 告 訴 世 人 吳 鳳

鄉 就 是 殺 奘 鳳 的 鄉 ,直 到 原 運 人 士 將 吳 鳳 銅 象 拉 倒 、破 除 吳 鳳 神 話 ,經 過 原 運

人 士 的 奔 走 ,由 鄉 民 代 表 大 會 決 議 (雖 然 當 時 的 吳 鳳 ;啤∣{民 代 表 大 會 漢 人 全 部 退 席

抗 議 ) ,吳 鳳 雛坏正 式 正 名 為 阿 里 山 鄉 ·對 鄒 族 而 言 阿 里 卜山鄉 的 正 名 除 了是 認 同 這

鄉 名 的 意 義 外 ,更 重 要 的 是 掃 除 殖 民 統 治 所 給 與 的 污 名 重 拾 民 族 的 尊 嚴 與 自

信 。現 在 許 多 的 原 住 民 族 的 鄉 鎮 名 稱 ,大 都 仍 具 有 始 民 統 治 的 意 含 ; 諸 如 三 民

卯∣{ 、仁 愛 妒“、信 義 鄉 、和 平 鄉 ·復 興 鄉 ·光 復 鄉 等 等 ,這 些 顰∣{名 稱 與 原 住 民 族

原 本 就 毫 無 關 聯 ,對 原 民 而 言 不 但 沒 有 認 同’!青感 ,統 治 意 味 濃 厚 的 鄉 名 反 而 加

速 與 這 土 地 的 疏 離 感 。依 據 「新 夥 伴 關 係 : 條 文 內 容 及 精 神 ,憲 法 增 修 條 文 以

【0

2003 年 南 鄒 族 謝 垂 耀 在 接 受 北 鄒 族 戰 祭 的 邀 請 ,斤合重 心 長 的 說 南一1匕鄒 族 是 兄 弟 族 應 多 多

互 動 。

台 彎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35

及 原 住 民 族 基 本 法 的 ,政 府 義 務 依 據 原 住 民 族 的 意 願 ,恢 復 或 更 改 行 政 區 名稱

或 傳 統 山川 地 名 名 稱 。

從 「山 胞 : 到 「原 住 民 族 : 的 正 名 或 還 我 姓 氏 的 正 名 或 土 地 及 行 政 區 域 的

正 名 或 族 群 名 稱 的 正 名 ,這 些 運 動 隱 含 了 兩 種 意 義 ; 其一

是 「去 殖 民 化 」的 運

動 ,換 言 之 原 住 民 或 原 住 民 族 從 被 動 (被 統 治 者 )命 名 到 主 動 爭 取 與 主 體 相 關 聯 的

名 稱 ○其 二 是 「民 族 認 同 建 構 」的 運 動 ,正 名 運 動 正 逐 漸 從 這 些 名 稱 找 尋 消 失

在 主 流 社 會 洪 流 的 民 族 主 體 ,藉 著 正 名 運 動 原 住 民 族 找 尋 了 本 屬 於 自己光 榮 而

驕 傲 的 名 稱 。更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媳 統 府 前 的 凱 達 格 蘭 大 道 ,係 台 北 市 長 陳 水 扁

先 生 由 「介 壽 路 : 依 市 民 票 選 改 為 「凱 達 格 蘭 大 道 : ,當 時 是 為 了尊 重 在 台 北 盆

地 的 凱 達 格 蘭 原 住 民 族 而 命 名 ,除 了 陳 水 扁 先 生 急 欲 破 除 舊 政 府 道 路 命 名 思

維 ,同 時 也 賦 與 了凱 達 格 蘭 族 在 台 北 政 治 空 問 的 新 象徵 。

四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與 自 決 運 動 的 困 境

原 住 民 族 自決 係 原 住 民 族 主 體 自我 決 定 的 過 程 ,原 住 族 正 名 民 運 動 是 建 構

民 族 主 體 及 去 殖 民 化 的 過 程 ,換 言 之 正 名 運 動 就 是 民 族 自決 運 動 ·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中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有 兩 個 意 義 ,其一

對 內 是 建 構 族 群 內 部

的 自我 認 同 。其 二 就 是 對 壓 迫 者 的 反 抗 (該 映 犁 百 ,2004 ,p 14一15) 。惟 整 體 正 名

運 動 的 過 程 中 也 出 現 了 原 住 民 運 動 常 出 現 的 困 境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歷 經 十 多 年 才

在 法 律 方 面 展 現 成 果 ,即 在 1

99 5 年 通 過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原 住 民 可 以 回 復 傳 統

姓 名 。這 是 體 制 __化 ·法 令 上 的 成 果 ,但 是 落 實 到 現 實 上 ,回 復 傳 統 姓 名 的 人 數

仍 是 少 數 。從 運 動 的 結 果 來 看 ,在 法 律 上 雖 然 己經 成 功 了 ,但 是 反 觀 原 住 民 內

部 ,它 卻 是 個 不 成 功 的 運 動 ·主 要 的 原 因 在 於 當 時 運 動 的 本 身 只 著 重 在 法 律 的

解 套 ,而 並 未 與 原 鄉 部 落 做 充 分 的 互 動 與 結 合 ,在 部 落 並 未 造 成 風 潮 ,另 外 就

是 原 住 民 族 欠 缺 自我 認 同 (該 映 犁 百 ,2004 ,p 14一15) ,原 住 民 面 對 主 流 社 會 異 樣

的 眼 光 或 怕 麻 煩 ,往 往 不 願 更 名 ,通 常 需 要 比 一般 人 對 自 己 的 姓 氏 了 解 且 更 有

自信 的 人 才 會 願 意 更 名 。

從 還 我 姓 氏 運 動 的 困 境 大 抵 窺 探 出 其 他 相 關 正 名 運 動 的 困 境 ,將 「山 胞 :

更 名 為 「原 住 民 : 的 正 名 運 動 自然 沒 有 疑 慮 ,但 自 1

99 9 年 的 「新 夥 伴 關 係 條 約 :

之 後 ,族 群 正 名 除 了太 魯、閣 及 噶 瑪 蘭 正 名 運 動 成 功 外 ,其 他 如 傳 統 山 川 地 名 路

名 及 鄉 鎮 的 行 政 區 的 名 稱 卻 始 終 沒 有 進 行 積 極 的 正 名 ,原 住 民 族 內部一 方 面 的

36 台 灣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缺 乏 討 論 ,另 一 方 面 擔 心 行 政 區 鄉 名 更 改 之 後 相 關 的 行 政 手 續 繁 複 。傳 統 山 川

海 域 領 域 的 調 查 雖 然 對 族 人 的 意 義 深 遠 但 目前 仍 未 全 面 性 轉 換 嶺 酵 成 傳 統 土 地

領 域 正 名 的 能 量 ·只 在 一 些 少 數 部 落 最 嶺 揮 政 治 宣 示 的 功 能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部

落 應 屬 花 蓮 光 復 鄉 的 ka ru wa( 噶 別 瓦)地 區 ,他 們 記 載 耆 老 對 於 土 地 互 動 的 記 憶 ,

再 利 用 現 代 化 的 GPS( 衛 星 定 位 儀 ) ·GI S( 地 理 資 訊 系統 標 示 他 們 的 傳 統 領 域 土 地

的 名 稱 及 用 途 ,曾 多 次 利 用 這 些 完 整 的 資 料 北 上 抗 議 爭 取 屬 於 他 們 的 傳 統 土

地 ,雖 然 目前 仍 在 努 力 ,但 卻 首 次 開 啟 以 傳 統 領 域 調 查 向國 家 爭 取 傳 統 土 地 的

案 例 。

另 一個 技 術 性 的 問題 就 是 台 灣 原 住 民 於 日據 時 期 歷 經 多 次 的 集 團移 住 ,族

群 混 居 的 情 形 要 形 成 共 識 並 不 容 易 ,以 高 雄 縣 三 民 鄉 為 例 ,後 來 集 團移 住 的 布

農 族 的 人 口 已 超 越 了 先 住 的 卡 那 卡 那 布 的 人 口 ,回復 傳 統 地 名 是 以 布 農 族 族 語

還 是 依 先 住 的 南 鄒 卡 那 卡 那 布 人 ,還 是 依 據 更 少 數 的 沙 阿 魯 阿 族 人 來 決 定 ,三

民 鄉 名 稱 目前 因 不 同族 群 的 爭 議 仍 延 者 至 今 ·至 今 最 有 效 而 理 性 的 解 決 名 稱 的

方 法 ,應 該 是 尊 重 原 住 族 群 的 意 見 依 據 卡 那 卡 那 布 族 人 傳 統 名 稱 來 決 定 ,次 佳

選 擇 就 是 斗疋論 先 來 後 到 三 族 進 行 的 對 話 ,找 出 三 方都 能 接 收 的 名 稱 。

其 實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權 是 民 族 自決 權 的 延 伸 ,原 住 民 族 主 體 有 自我 決 定 保

留 、恢 復 、甚 至 創 造 新 的 族 名 ·山 川 傳 統 地 名 的 權 利 ·所 以 原 住 民 若 已 習 慣 現

有 的 姓 氏 或 不 願 改 變 現 行 區 域 山 川 的 名 稱 ,嚴 格 來 說 被 動 不 選 擇 正 名 抑 是 自決

權 的 選 項 之 一一 換 言 之 憲 法 保 障 原 住 民 族 有「

依 民 族 意 願 : 的 自決 權 利 ,吾 人

對 原 住 民 族 止 名 運 動 其 實 並 不 悲 觀 ·

五 、結 論

回 歸 民 族 自 決 的 正 名 運 動 ,並 不 必 然 是 將 一切 名 稱 恢 復 所 謂 的 傳 統 ,也 不

必 然 是 打 破 現 行 所 使 用 的 名 稱 ,而 是 依 民 族 「主 體 意 願 : 來 決 定 名 稱 的 歸 屬 。

換 言 之 ,吾 人 認 為 正 名 運 動 不 論 是 使 用 傳 統 或 現 代 的 名 稱 ,只 要 是 依 據 民 族 「主

體 意 願 」的 決 定 ,就 是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因 此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所 觀 注 的 焦

點 除一了恢 復 原 住 民 族 過 去 的 ·傳 統 的 、計f 老 的 族 名 ·山 川 地 名 ·海 域 名 稱 外 ,

更 重 要 的 仍 在 於 民 族 「主 體 性 的 建 構 : ·太 魯 閣 正 名 運 動 的 成 功 與 否 ,並 不 在 於

太 魯 閣 這 名 稱 是 否 為 傳 統 名 稱 (某 程 度 是 族 群 創 造 出 來 的 新 名 詞 ) ,重 點 在 於 東 部

的 太 魯 閣 族 人 巧 妙 結 合 鄉 行 政 體 系 ·教 會 體 系 以 及 青 年 組.織 的 力 量 形 成 強 大 的

台 彎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37

主 體 性 ,因 此 太 魯 閣族 人 的 成 功 地 創 造 新 的 族 群 民 稱 ,同時 因著 這 名 稱 也 建 構

出 新 的 族 群 認 同 。在 原 住 民 族 運 動 史 上 可 以 說 是 少 數 主 動 以 民族 意 願 來 要 求 政

府 更 改 名 稱 的 族 群 ,只 是 太 魯 閣 族 人 始 終 必 須 謹‘∣真面 對 西 部 -一 塞 德 克 族 的 意

見 ,期 待 兩一區 同族 人 能 建 立 理 性 的 對 話 機 制 找 出 雙 方能 接 受 的 名 稱 ,形 成 更 強

大 且 更 具 影 響 力 的 政 治 實 體 ·原 住 民 族 正 名 運 動 二 十年 來 去 殖 民 化 的 過 程 中 ,

努 力 拼 湊 被 擠 壓 嚴 重 變 型 的 民 族 主 體 性 從 來 沒 有 中 斷 過 ,倘 若 實 在 無 法 回復 族

群 主 體 的 原 貌 ,創 造 全 新 而 多樣 的 民 族 主 體 與 新 的 民 族 認 同或 許 是 原 住 民 族 面

對 的 新 課 題 。

38 台 彎 原 住 民 正 名 、認 同 與 自決 運 動

參 考 書 目

一 該 映 犁 百 ,不 上 街 的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姓 名 權 運 動 ,2004 ,

族 政 策 協 會 出 版 ·

二 、希 雅 特 .烏 洛 (劉 韶 偉 ) ,找 回 太 魯 閣 ,2004 年 5 月 ,台 北

限 公 司 。

台 北 ,台 灣 原 住 民

輸蘆 圖書出版有

東 台灣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正 名初 探 ,以 台東縣金峰鄉 太麻 里 溪流 域為例 39

東台層原住民傳統領域 山川地名調查與正名初探

以台東縣金 峰鄉太 麻里溪流域為例 。

劉 夠 馮

台束 大學 自然科 學教 育 系教 授

台束 縣 南 島社 區大學發 展 協會 總榦 事

清 國 派 遣 軍 隊 於 1877 年 在 秀 姑 巒 溪 口 與 1878 年 在 花 蓮 溪 口 一帶 襲 擊 原 住

民 後 ,東 台 灣 原 住 民 部 落 氏 族 主 權 開 始 受 到 國 家 武 力 的 嚴 重 威 脅 。接 下 來 在 日

本 帝 國 與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的 強 力 介 人 主 導一下 ,整 個 二 十 世 紀 堪 稱 是 原 住 民 部 落 氏

族 的 瓦 解 史 。直 到 1990 年 代 台 灣 民 主 化 後 ,多 元 文 化 運 動 才 受 到 少 數 人 的 關 心 ·

2000 年 簽 訂 原 住 民 新 夥 伴 關 係 的 陳 水 扁 先 生 當 選 總 統 ,政 府 才 將 重 建 原 住 民 主

權 與 文 化 當 成 一 回 事 ,而 先 從 花 東 地 區 開 始 推 動 原 住 民 族 傳 統 山 川 名 稱 調 查 研

究 ,2002 年 共 紀 錄 台 東 縣 與 花 蓮 縣 28 個 鄉 鎮 783 個 地 名 ,包 括 聚 落 地 名 2弱 個 ,

山 丘 地 名 2韶 個 ,川 湖 海 地 名 17 5 個 ,其 他 重 要 地 名 叩 個 ·若 以 縣 市 計 ,台 東

縣 斗13 個 ,花 蓮 縣 370 個 。以 族 群 計卜,阿 美 族 3銘 {@I ,布 農 族 1舅 個 ,排 灣 族 122

個 ,泰 雅 族 賽 德 克 群 10 1 個 ,卑 南 族 鋁 個 ,雅 美 族 餡 個 ,魯 凱 族 19 個 ,葛 瑪

蘭 族 9 個 。7豁 個 地 名 中 ,572 個 ( 7B

0 1% ) 地 名 意 義 或 有 兩 個 以 上 之 地 名 意 義 ·

地 名 意 義 與 自 然 地 理 環 境 有 關 者 2筠 個 ( 叩 ·l % ) ,與 植 物 有 關 者 107 個 ,佔 1黔

6% ,依 附一聚 落 地 名 而 命 名 之 口_I)[ ∣有 卯 個 ( 16 ·8% ) ,因 事 件 而 命 名 者 有 66 個

( 1

1

0 5% ) ,依 人 物 命 名 者 有 四 個 ( 5 ·0% ) ,與 動 物 有 關 者 四 個 ( 5

0 0% ) ,

其 他 如 外 來 語 而 來 者 餡 個 ( 4 ·○% ) 。

雖 然 2002 年 在 東 台 灣 花 東 兩 縣 紀 錄 約 八 百 個 原 住 民 傳 統 地 名 ,但 這 些 只 是一

小 部 分 ,以 台 東 縣 金 [II鄴 郎為 例 ,在 十一九

一匯紀 末 ,清 國 向 其 輸 贈 銀 圓 者 有

一約 15

個 部 落 ,有 些 在 1647 年 就 登 錄 於 荷 蘭 的 人 口 調 查 資 料 中 。目前 這 些 部 落 還 可 確

認 地 理 位 置 者 即 有 約 500 個 ,其 中 在 太 麻 里 溪 流 域 中 已 紀 錄 約 250 個 ,還 在 增

加 中 ,各 部 落 的 傳 統 領 域 地 名 如 圖 與 表 ·以 太 麻 里 溪 流 域 為 例 ,比 較 部 落 問 的

異 同 ,得 到一「歹囌吉論 :

一 、居 民 仍 多 有 部 落 認 同 : 本 地 原 住 民 雖 被 遷 離 傳 統 領 域 約 五 十 年 ,但 大 部 分

40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 正 名 初 探 ,以 台 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流 域 為 例

居 民 仍 有 屬 於 某一

部 落 的 認 同 感 。

二 、以 部 落 為 主 權 單 位 ,但 主 權 多 樣 化 : 主 權 部 落 內 又 常 有 不 等 主 權 的 部 落 ,

有 些 各 有 不 同 歷 史 淵 源 ,有 些 部 落 分 家 而 出 ,各 有 頭 目及 會 所 ,但 又 常 共

用 狩 獵 與 漁 獵 區 。有 些 部 落 歷 史 悠 久 ,但 後 來 式 微 ,併 入 其 他 部 落 ,併 入

與 否 及 永 久 或 暫 時 合 併 等 ,有 認 同 差 異 ·主 權 部 落 問 的 領 域 界 線 都 很 分 明 ,

以 溪 流 和 稜 線 為 主 要 分 界 。

三 、僅 少 數 地 點 是 多 部 落 共 有一 地 名 ,常 有 不 同 地 點 具 相 近 地 名 之 現 象 : 中 上

游 部 落 對 南 、北 大 武 山 及 其 問 的 小 山 頭 有 類 似 的 地 名 與 傳 說 。由 於 語 言 相

近 ,且 常 以 普 遍 的 植 物 或 地 形 命 名 ,因 此 常 在 不 同 地 點 產 生 相 近 地 名 ·

四 、地 名 多 無 範 圍 界 線 二稜 線 與 溪 流 可 供 分 界 ,山 谷 、但_∣腰 、山 頂 無 明 顯 界 線 ,

地 名 所 指 為一

沒 有 清 晰 界 線 的 範 圍 。

五 、團 體 與 個 體 間 有 語 音 差 異 存 在 : 中 老 年 人 都 有 部 落 口 音 ,個 人 間 也 有 差 異 。

六 、一了解 傳 統 土 地 文 化 的 人 已 稀 : 本 鄉 各 部 落 於 1

953 年 左 右 從 傳 統 領 域 遷 出 ,

故 約 六 十 五 歲 以 上 老 人 還 可 傳 述 ,人 數 已 稀 少 ,每一 主 權 部 落 多 僅 個 位 人

數 。

七 、傳 統 山 川 地 名 尚 未 被 正 式 使 用 : 僅 部 落 名 被 音 譯 使 用 ,山 各 ·川 名 極 少 被

引 用 。

根 據 以 上 太 麻 里 溪 流 域 之 比 較 結 果 ,本 文 建 議 :

一 、盡 速 進 行 南 ·北 大 武 山 的 匯名 討 論 與 作 業 : 請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邀 請 台

東 縣 金 ∣O料 郎 ·屏 東 縣 瑪 家 鄉 及 泰 武 鄉 的 耆 老 與 代 表 舉 辦「

tj ak alj aLls : 論 壇 。

二 、推 動 調 查 與 討 論 傳 統 領 域 地 名 : 保 握 時 問 搶 救 耆 老 知 識 , 建 議 中 央 政 府 大

額 補 助 鄉 公 所 、在 地 文 史 團 體 、社 區 大 學 等 學 術 單 位 ,以 部 落 為 單 位 調 查

地 名 ,踏 勘 地 點 ,舉 辦 說 明 會 等 ·這 個 過 程 也 是 社 區 營 造 (部 落 重 建 )良 好 的

切 人 點 ·為 此 ,中 央 政 府 應 辦 理 州一習 活 動 ·

三 、結 合 族 譜 等 文 化 調 查 : 由 於 在 地 傳 統 文 化 與 地 名 文 化 都 面 臨 嚴 重 流 失 ,且

相 關 文 化 與 上 地 文 化 都 密 不一可分 ,所 以 建 議 結 合 調 查 ·

四 一陝 復 部 落 傳 統 領 域 地 名 作 業 : 以 扣【【公 所 為 主 辦 單 位 ,先 完 成 的 部 落 先 辦 理

東 台彎原 住 民傳 統 領域 山川地 名 調查 與正 名 初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溪流 域 為例 41

恢 復 傳 統 領 域 地 各 及 其 他 文 化 重 建 與 自治 等 工 作 。地 名 拼 音 以 該 部 落 少黠識

為 準 。

五 、喚 起 部 落 親 情 文 史 ,和 為 貴 : 部 落 內 有 共 通 的 親 情 及 文 化 歷 史 ,是 增 進 與

穩 固 情 感 的 重 要 素 材 。但 過 去 單 純 的 部 落 內 就 有 爭 議 ,目前 社 會 更 複 雜 ,

請 尊 重 各 自表 述 ,爭 議 部 分 先 擱 置 ,共 識 部 份 先 進 行 。恢 復 傳 統 地 名 沒 有

時 間 表 ,不 要 以 此 有 礙 部 落 內部 的 和 諧 。

結 語

每 個 地 區原 有 的 主 權 狀 況 及 後 來 遭 國家 瓦 解 狀 況 雖 然 不 同 ,但 在 此 建 議 大

家 要 回歸 原 來 的 主權 文 化 概 念 ,盡 量 以 主權 團體 (部 落 聯 盟 、部 落 、氏 族 或 家族

等 )為 單 位 來 調 查 傳 統 領 域 與 地 名 ·主 權 團體 的 傳 統 領 域 或 生 活圈 範 圍 非 常 重

要 ,牽 涉 未 來 恢 復 地 名 範 圍 與 將 來 資 源 不∣J用 與 自治 等 。調 查 工 作 要 求 正 確 ,也

更 要 搶 快 ·協 調 共 識 可 慢 慢 來 ,先 就 有 共 識 部 份 辦 理 恢 復 傳 統 地 名 作 業 ,以 和

為貴 。

原 住 民 主 權 已 被 侵 犯 及 瓦 解 百 年 ,中 央 政 府 應 有 比 照 九 二 一 地 震 重 建 精

神 ,搶 救 台 灣 千百 年 形 成 的 多 元 文 化 ,因 此 應 編 列 鉅 額 預 算 ,讓 每 個 部 落 動 起

來 。現 在 不 做 ,以 後 就 來 不 及 了 。

42 東 台鷺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查 與正名 初 探 ,以 台 東縣 金峰鄉 太 麻 里溪 流 域 為例

表 一 金 峰 鄉 太 麻 里 溪 流 域 的 聚 落 名 稱 與 意 義 。

地 名

k a l a P ay an

i fl a’

i v

P a u m u lj

地 名 意 義 與 部 落 概 況

聚 落 名 ,意 義 不 詳 ,附 屬 於 Pau m ulj ·與 Pau m ulj 社 於 民 國 四 十 年 間

遷 往 金 峰 鄉 正 興 村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荷 蘭 時 期 的 ka rap ayan 社 ,可 能

為 此一

部 落 ,西 元 1654 一1656 年 問 有 人 口 20 戶 。

聚 落 名 ,如 船 搖 擺 之 意 ·此 部 落 位 於 溪 流 的 曲 流 旁 ,每 當 洪 水 來 時 ,

整 個 部 落 三 面 被 洪 水 圍 繞 ,看 來 有 如 船 在 搖 擺 ·為 Pa 一um ulj 的 附 屬

部 落 ,與 Pa一um ulj 社 於 民 國 四 十 年 問 遷 往 金 峰 鄉 正 興 村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O

包 盛 部 落 ,陡 削 之 意 ,聚 落 位 於 河 階 ,河 階 前 後 為 陡 lllA 的 山 壁 。此

聚 落 在 日據 時 代 前 由 三 地 門 Pad ai n 社 遷 往 金 崙 溪 上 游 ,再 經

K alj

atj

ad ra n 社 的 同 意 而 遷 來 此 。民 國 四 十 年 問 遷 往 金 111鄴 俘卜正 興 村 、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該 社 的 漁 獵 權 包 括 太 麻 里 溪 Chtlv tin gan a 以 上 的 各 支

流 ,主 流 屬 Vi lj aLt Uatl l 社 所 有 ·另 外 也 包 括 金 崙 溪 的 上 游一

帶 。

V i l. i au lj au l 比 魯 部 落 ,海 拔 約 70 0一800 m ( 註一

) ,vil atl 為 礫 的 喬 木 ,Vi lj atl lj atl l

即 很 多 礫 之 意 。其 部 落 後 方 有 很 多 這 種 樹 。民 國 四 十 年 間 遷 往 金

峰 鄉 嘉 蘭 村 、正 興 村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此 礫 的 果 實 甚 好 吃 ·

Tj u l i丸i u l i k 斗 里 斗 里 部 落 ,海 拔 約 55 0一60 Om ( 註一

) ,to ri k 為 帶 紋 松 鼠 ,本 社

很 多 ,故 名 ·民 國 四 十 年 問 遷 往 金 峰 鄉 正 興 村 ·太 麻 里 鄉 大 王 村 ·

香 蘭 村 、北 里 村 。

S o n 一n g u 一dj

u l

穆 武 落 部 落 ,山 谷 之 意 。民 國 四 十 年 間 遷 往 金 峰 鄉 正 興 村 、太 麻 里

鄉 大 王 村 、香 蘭 村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此 社 的 漁 獵 區 包 括 Al i vu 溪 與

Va ve li llg all 溪 。

M a sh i l i

K a lj

atj ad r a

n

C h i n P a l a n

B u’

d o n

聚 落 名 ,意 即 打‘雷 處 ,此 部 落 海 拔 甚 高 。_上 屬 聚 落 為 K alj

atj

ad ran 。

卡 拉 達 蘭 或 稱 介 達 部 落 ,原 部 落 在 海 拔 6 卯 到 76 Om 問 ( 言一L 一) ,有

假 社 之 意 〈註 一二 ) 。1928 年 遷 往一「 ,海 拔 約 為 3 80 m ( 言七

一) ,交 通 不

便 而 遷一「 ·人 口 主 要 遷 往 正 興 村 ·此 社 有 很 多 附 屬 部 落 ,漁 獵 區 從

C htl Vtll : gan a 到 與 Va ljtl l tll 馴 韭 流 「∣,以 及 太 麻 里 溪 南 岸 的 各 支 流 ·

親 巴 蘭 ,一說 為 K alj

atj

atl rall 社 的 耕 地 兼 附 屬 音區落 ·但 有 C lli nPa la n

社 的 人 認 為 是 獨 立 部 落 ·

補 敦 ,為 k alj

at iad rall 社 的 耕 地 兼 附 屬 部 落 ·

東 台彎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 正 名 初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溪流 域為例 43

K a l i h s

D a r u b o n

M a l e d e P

D a d a k z e

D u 一a 一b a r u

Va lj u l u

Tj u l u’u y a i

J a k a l a v i

M alj

iv el

卡 里 斯 ,為 K alj

atj

ad ran 社 的 耕 地 兼 附 屬 部 落 。

達 爾 朋 ,為 K alj

atj

ad ran 社 的 耕 地 兼 附 屬 部 落 。

馬 利 得 噗 部 落 ,太 陽 下 山 之 意 ,此 部 落 面 向 西 方 ,可 看 夕 陽 ·一說

為 K alj

atj

ad ran 的 附 屬 部 落 ,遷 往 嘉 蘭 村 ·但 有 M ali deP 社 的 人 認 為

是 獨 立 部 落 。

大 達 克 知 ,很 多 山 羌 之 意 ,dalc os 為 山 羌 ·荷 蘭 時 期 有 D ud ak uS部 落 ,

可 能 當 時 有 部 落 存 在 ,後 來 遷 移 。

聚 落 名 ,其 漁 獵 區 可 能 為 Va lj

ul u 溪 。

馬 奴 爾 部 落 ,很 多 咬 人 狗 ( 茸 麻 科 植 物 ) 之 意 ,va lj ul u 為 咬 人 狗 。

日據 時 期 遷 到 警 備 道 附 近 ( 現 產 業 道 路 附 近 ) ,設 有 小 學 ·民 國 四 十

年 問 遷 往 金 峰 扣∣】嘉 蘭 村 。其 漁 獵 區 為 Va lj

ul u 溪 匯 流 口 到 B uli b lo san 。

董 爾 怪 部 落 ,很 多 黃 藤 ( 棕 櫚 科 植 物 ) 之 意 ,w ai 為 黃 藤 ·其 漁 獵 區

為 不iu lu’uy ai 溪 ·

聚 落 名 ,j alc al av i 為 果 子 貍 之 意 ·民 國 四 十年 間 遷 往 金 峰 鄉 嘉 蘭 村 ·

麻 利 霧 部 落 ,部 落 位 於 岩 石 上 之 意 ,民 國 四 、五 十 年 遷 往 嘉 蘭 村 。

其 獵 區 現 為 林 試 所 第 二 林 班 ·漁 獵 區 為 其 社 東 方 的 太 麻 里 溪 小 支 流

及 。岩 石 下 終 年 有 水 滲 出 滴 到 警 備 道 ,該 處 乃 稱 為 下 雨 點 ·

仁一 : 資 料 來 源 為 曾 振 名 、吳 敦 善 、高 正 治 、吳 佰 示叔 1

99 1) 台 東 縣 魯 凱 、排 灣 族 山 地 舊 社 遺 址 勘

查 報 告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考 古 人 類 學 專 刊 第一目 文期 ,63 頁 。 。註 二 : 資 料 來 源 為 河 野 道 夫

等 ( 192 幼 新 舊 對 照 管 轄 便 覽 ,株 式一會 社 台 灣 日 151 新 報 社 印 行 。 。註 三 : 蔡 實 ( 已 故 金

峰 鄉 衛 生 所 保 健 員 ·兩 任 卯卜長 ,比 魯 社 人 ) 提 供 ·

44 東 台灣 原 住 民傳 統 領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正 名 初 探 ,以 台 東縣 金 峰鄉 太麻 里溪 流 域 為 例

P a’u m e lj 部 落

編 號

1

本 地 名

k

1

n

ila∣ja n

地 名 意 義

ki nil a y a n 地 是 p a’u m eli 的 第

一個 部 落 的 。祖 先 在 此 地

c e m e k e c e K ,儀 式 有 宣 示 主 權、

p a lis i 、放 c h in a v u 。

m al ud ali lj 溪

tj u l u v e ∣u v e l u 溪

tj a’a

IJ

U

n g U

P

in u 一’U 一W a 一

y a n

P u t U n g

tj a n a v u n a v u k

P a fj i n

v e 一n a 一∣a 一v e 一n a 一IJ

ia n

m

i n d U ∣U 一d U ∣U

ti n g 刨 a n Z a

h

U

總艮‘

2

-

d

4

b

6

-

只U

OU

′艮‘

-

dl

∣n a lV

d j a 一la 一r u 一a 一r u

tj U k U IJa i k u lj a i

tj a 一IJ

is u

t U a t U V U S

d e 一S a 一b

ia

13一

14一

15一

16一

17

1 8 ∣k a la Pa y a n

V a V a U V a V a U

有 很 多 芭 蕉 Vel u “

‘alj u ng u 是

一種 樹 ,猴 子 很 喜 歡 吃 它 的 果 實 ,小 時 候 可 以 當 檳 榔 吃 ·

‘u 一w ai 是 黃 藤 ,用 它 來 過 河 。

耕 作 地 ,也 是 個 小 的 舊 部 落

tj a n a v u n a v u k 耕 地 名 ,很 多 na v u n a v u k (長 枝 竹 ) 的 竹 筍 。

拱 門

龍 出 沒 的 地 方 ,有 石 壁 像 拱 門 ,有 Pa lis 卜

魚 到匕躍 的 地 方

意 思 是 深 潭 在一

大 石 下 ,裡 面 有一旋 渦 ,原 本 很 危 險 ,造 橋 後 才 敢 去 ,

但 8 個 月 就 被 沖 走 了 。

三 面 臨 溪 ,搖 擺 之 意 · 聚 落 名 ,如 船 搖 擺 之 意 ·此 部 落 位 於 溪 流

的 曲 流 旁 ,每 當 洪 水 來 時 ,整 個 部 落 三 面 被 洪 水 圍 繞 ,看 來 有 如 船

在 搖 擺 。為 Pa一um u U 的 附 屬 部 落 ,與 Pa一um ulj 社 於 民 國 四 十 年 問

遷 往 金 峰 鄉 正 興 村 、台 東 市 新 園 里 ·

有 個 深 潭 很 長 ,la 一ru 很 長 之 意 ,在 河 彎 曲 的 地 方 。

耕 作 地 ,形 容 地 形 瘦 長

一段 段 溪 的 名 字 ,中su 是 桑 樹 ·

t uv u s 台 彎 樺 ,或 不苒糸[ 昇自油 ·

此 地 有一

個 深 潭 ,sa 一bi 一ya 是 人 名 ,太 麻 里 人 ,是 以 前 的 警 察 ,很

勇 敢 ,可 以 渡 過 深 潭 ·

有 個 小 部 落 叫 ka ∣a pa y a n ,是 lAl 為 兩 兄 弟一

見 面 會 有 爭 吵 ,會 見 到

血 ,後 來 叫 di an au 的 弟 弟 遷 移 到 此 ,之 後 又 搬 遷一

次 至lJ附 近 ·在

k al a b a y a n 地 方 邊 ,曾 有 從 屏 東 下 來 移 居 的 部 落 ,不 知 道 被 那 個 部

落 出 草 ,只 留 ∣疋一

f因人 ,那 個 人 也 不 知 所 蹤 ,那 地 方 常 鬧 鬼 ·

方 屯 山 ,指 很 高 很 高 的 山 ·

斷 崖

tj a ra m u la n tja ra m ul a n 溪 有 很 多 蜜 蜂 ,a m u ∣a n 是 台 彎 芒 ,莖 用 來 燒 ,取 蜜 。

O必

n︶

′j

′■.

-

Q﹂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統 領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正 名 初 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溪流 域為例 45

p a l a sh l t a n

lj a 一lj e 一C a 一V a n

d

ia 一v a 一n g a s 溪

沒 水

tj a v a d iv

P a la le d e k

k a t z a n g i l j a n

指 霧 頭 山 ,是 善 神 pal “h 、饑n 居 住 的 地 方 。

獵 區 ,眺 望 的 地 方 。

溪 名 , v a 一n q a s 是 苦 楝 樹

勺么

︽O

4

-

仄J

6

7

8

2

-

2

2

-

2

2

9必

T

1

Ij a v a u S :

ti al ig e d u 溪

d j a la v u 溪

tj a k a 細a u s

29一

30一

31

勺乙

O

付一面嚇

3 4 ∣d u l u s a id a n 溪

Tj a V a n g a S

Ce V U Ce V e y a n

tj ul u a tj a tji f

g a 一IJ

e n 一9

e n 溪

IJ∣a s u a s u a k 溪

tj a v a di v 獵 區 ,在 稜 線 上 ,有 獵 寮 長 出 v a d N 蕈 類 。

獵 區 ,被 稜 線 切 割 的 地 方

k at zansil 真R 是一

個 最 壞 的 神 。他 的 居 處 四 周 用 矛 圍 起 來 ,不 准 人 神

進 入 ,他 沒 有 親 友 。傳 說 k 燄za 鯧 i1j 劉 是 雙 面 人 ,正 面 朝 東 南 方 ,代

表 光 明 與 生 命 ,背 面 朝 西 北 方 ,代 表 陰 暗 與 死 亡 。K atzansil j an 喜 歡

殺 人 ,他 殺 人 的 方 法 叫 化m ul ,凶 死 暴 聳 的 人 就 是 被 他 le mul 。他 住

的 地 方 是 絕 對 的 禁 忌 ,人 去 的 話 ,腳 踩 地 不 留 足 跡 ,就 被 比m ul 了 。

曾 有 獵 人 追 逐 水 鹿 到 那 裡 ,才 要 瞄 準 鹿 ,人 就 死 了 。

Ij a 一va us 是 頭 目 名 ,第一

個 去 那 邊 洗 澡 ,在 古 道 處 。

t

ia lig e d u 溪

動 物 會 去 喝 水 ,意 思 是 等 候 獵 物 的 地 方 。

北 大 武 山 , T Jak 詛aus 是 至 高 至 大 的 小 米 神 ,並 專 管 雷 電 。他 住 的

地 方 就 叫 做 Tj ak d 劉 : ( 北 大 武 山 ) ,是 神 聖 不 可 侵 犯 的 地 方 ,也 是

最 高 峰 。

獵 區 ,屏 東 人 來 狩 獵 ,不 慎 引 起 林 火 ,延 燒 3 個 月 ,這 裡 很 多 d al en

泛 指 針 葉 木 。

是 往 比 魯 的 河 日 本 人 所 劃 分 的 界 線 C和 比 魯 ) 是一

戶 居 住 的 地

方 這 戶 人 家 去 挑 水 的 地 方

句a v a n g a s 指 很 多 小 溪 分 佈 的 區 域 ,v a n g as 苦 楝 樹 ·

c e v uc e v e y a n 水 交 會 的 地 方

南 大 武 山 , tj a tji f 是 大 卷 尾 鳥 (烏 鷥 )之 意 。

耳 鳴 的 意 思 ,聲 音 很 大 。

到 部 落 前 反 而 沒 水 ,有一

斷 崖 水 小 時 到 此 沒 水 ,是 洗 人 頭 與 煮 人

頭 的 地 方 ,只 有 砍 人 頭 的 人 可 以 進 去 ·

35一

36一

37一

38一

39

V

1

Ij

a

u

lj a u l

需 嘛 曆 面一

tj a k a tj a US一6

意義 說 明

刃0 年 前 ,祖 先 在 北 大 武 山 瞭 望 土 地 ,當 地 留 有 煮 飯 石 ,插 地 的 拐 杖 還

46 東 台灣 原 住 民傳 統 領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 正 名 初 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 流 域 為 例

c a Ue g a ∣! e g a n

d U一∣U一m a 一a U

∣J

i IJu a lj u a s 溪

g Ua V a n

g u V Ug U v u IJe

tj a c a k e ∣溪

tj u 一m a l in g a ∣in g a c

tj a 一g e r ig e r ∣

lj a 一s w a k

tj a v a n g a s

k

In i旬 a k u n g a n

IJ

a

m

u

1

a n

2一

3一

4一

5一

6一

7一

8一

9一

10一

11一

12一

13

v u n g a ∣!d

v

1

IJa u lj a u

k a ∣15

∣Ja z e k 溪

d u a 一u a i 溪

P u t e v u s a n 溪

耕 地 名

一長 成 竹 子 Sa 一∣a n一s a n go 現 在 經 過 時 還 要 把 枴 杖 留 在 原 地 ,山 形 像 斗 笠 ,

∣傳 說 是 祖 先 留 下 的 斗 笠 。

一石 頭 下 有 個 洞 穴 ,往 瑪 家 的 中 途 站 ·

獵 區 的 上 半 部 ,有 熊 和 雲 豹 出 沒 。

河 段 名 很 深 ,水 色 深 藍 。

高 身 錮 魚 之 意 。

荒 涼 的 意 思 。

C a k el 男 子 會 所 ,有 針 葉 木 的 地 方 。

河 段 名 , 彩 虹 之 意 ,有 旋 渦 的 深 潭 ,常 有 彩 虹 出 現 。

捕 魚 區

懸 崖 邊 ,耕 地 的 盡 頭 ,山 溝 的 名 稱 叫 m al u’al u

’al u 。

耕 地 名 ,va ng a s 苦 楝 樹

耕 地 名 ,在 上 學 的 路 邊 ,取 葫 蘆 的 地 方 。

第一

個 遷 移 地 ,被 神 趕 走 的 ,給 頭 目一

顆 琉 璃 珠 m u一Ii 一m u一∣i一d a n ,最 高

貴 的 交 換 。

舊 部 落 ,被 雷 擊 巾 往 右 遷 村 到 ( pa s a n a Va lj ) 。

Vi lja u (樹 名 : 果 子 可 以 吃 ) ,頭 目 的 家 ,第 四 個 遷 移 地 ·

VI lj a ulj a u 部 落 旁 的 小 部 落 ·

由 此 至叮P at a 一ln 部 落 。

比 魯 的 捕 魚 區 至∣l 此 為 止 ·

河 邊 有 很 多 野 生 甘一蔗 ,從 會 合 點 至lJ瀑 布 的 河 段 名 稱 。

從 比 魯 溫 泉 到 瀑 布 間 的 溪 南 耕 地 名 有 tju ∣u p u p ut , tj alj a vil u ,

t ug u l」ia g u IJia , tj u lu lj a c e k e s (有 黏 土: 的 地 方 ) , dj u m ud j u m u ,tj a lu lj id 。

墳 墓 區 在 運 動 場 右 下 方 ,墳 場 左 邊 是 丟 棄 死 人 物 品 如 草 蓆

〔p u s s k a s k a m an )等 的 地 方 ,意 外 死 亡 者 不 能 送 經 部 落 內 。

從 溫 泉 以 _∣二到 上 游 會 合 點 的 溪 流 名

第 三 舊 部 落 ,因 天 花 (g u ∣a g ul) 流 行 遷 移 至 現 址 部 落

七 戶 人 家 小 村 莊 (比 魯 分 支 )

有 湖 : 回 有 浪 潮 有 小 溪 流 向 比 魯 溫 泉 (湖 會 嶺 出 聲 音 表 示 有 颱 風 要 來 ) 。

耕 地 地 名 ,肥 沃 的 上地 有 水 田 (常 為 此 地 嶺 生 衡 突 ) , va ng as 苦 楝 樹 。

跟 斗 里 斗 里 部 落 憑 愛 對 ∣∣昌歌 的 地 方 ,亦 是 送 行 的 地 方 : 有 裸 楓 香 樹

(‘a ∣J

1

ng e lud )

14一

15一

16一

17一

18一

19一

20

2 1 ∣P u s s k a s k a m a n

A n lv u n 溪

P a s a n a v a IJ

tj l一s a P a d r a n g

tj a z al j u m

l u v a n g a s

Tj a 一n gi一∣a n 一

gl ∣

勺乙

變必

邊 .

-

仄U

h

b

勺乙

2

2

勺乙

-

9﹂

東 台彎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正 名 初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 流域為例 47

D u g a ∣a n g a n

d u P e l i u lj

耕 作 地 : 可 以 瞭 望 到 太 麻 里 溪 口 香 蘭 橋 。

比 魯 溫 泉 (d u peli 月lj ) : Iji u 冒 煙 的 意 思 , 魯 凱 族 人 和 排 彎 女 性 經 過 要 採

樹 葉 遮 臉 , 傳 說 中 有一

對 夫 妻 ( 神 ) ta lu ng a d u ng ( m ) ta bat a ba ( f )

住 在 此 地 ,煮 苧 麻 作 纖 維 ,所 以 冒 煙 。

n

o

-

0必

2

偽乙

Tj u l i tj u l i k

編 號

1

2

3

4

5

6

7

8

9

名 稱

tj u k u IJa ik u lj a i

k UVu k u v u l」

k a la lu n g a

‘a

’e Z e ∣j a n

tj a v i ∣Ja u

d J

u

1

u

P a ∣1

u k

tj a t a p a u a n

5

i n i’e c e n g

意 義 說 明

瘦 瘦 的 山 。

耕 地 名 ,經 常 火 燒

放 人 頭 的 地 方 。

耕 地 ,蘆 葦 之 意 ,

守 候 獵 物 埋 伏 之 處

花 莖 可 做 掃 把 。

在 部 落 的 右 下 方 ·

k a z a n g i lj a n

b a ∣u n g a lu n g a

tj a z a’u

tj u l iy a U

d

r a s a ∣

.︺IJ121︺

113

頭 目 的 家

tj a tj a

P u s e k a s e k a m a n

k a’U m a

’a n

Ca k a ∣

P u t e v u s a n 溪

AH

J

仄必

b

﹁′

OU

O必

nU

1

1

2

1

1

1

1

1

勺C

9必

2 3 ∣A n ∣v u n g 溪

耕 地 / 樹 名 (比 魯 樹 )

耕 地 像 溝一

樣 的 地 形 ,傳 說 中 有 個 大 武 山 來 的 人 開 墾 的 地 的 形 狀 。

ta Pa u 工 寮 之 意 ,部 落 下 方 靠 近 河 邊 處 ,搭 工 寮 插 竹 子 ,長 許 多 竹 子 ·

tj u 一pa lis ∣(有 禁 忌 )的 地 方 ,位 於 河 上 方 ,∣沮 擋 去 那 裡 開 嶺 開 墾 ·日 人 不

相 信 ,為 蓋 派 出 所 動 用 村 民 去 砍 伐 木 材 ,死 了 不 少 tju li tju 欣 人 。

耕 地 名 ,有 小 溪 流 下 的 地 方 ·

耕 地 ,b al un g 是 洞 之 意 ,當 初 有 很 多 樹 木 有 樹 洞 而 命 名 。

耕 地 名 ,z d u 為 無 患 子 樹 ,在 崩 山 的 下 方 ·

崩 山 的 地 方 ,耕 地 很 多 ,位 於 部 落 邊 緣 ,也 是 小 溪 名 ·

野 生 動 物 棲 息 遊 玩 的 地 方 。

舊 部 落

tja m au 句u ng 開 拓 者 ,原 位 在 箭 頭 處 ,口據 時 代 搬 下 來 ,前 方 有 運 動 場 。

耕 地 ,井 水 區 ,挑 水 的 地 方 ·

c a k a ∣右 上 方 丟 死 人 遺 物 的 地 方 。

第一

個 部 落 ,頭 目 的 家 。

青 年 聚 會 所

以 瀑 布 (tal jiti v) 為 界 ·

為 V i lj a。,l‘ja:,l 與 Tj :,l itj u l ik 的 界 溪 ,併 入 A n lv u ng 溪 。此 溪 為 Tj 。,l itj L:l ik

漁 獵 區 ,該 社 並 有 知 本 溪 上 游 的 漁 獵 權 ·

為 s 。,: 一:1鑒。卜dj 、,I 與 Tj 。,∣itj 、,l ik 、V i ∣j a。,!Jau l 部 落 的 界 溪 ,此 溪 之 漁 獵 權 屬

48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正 名初 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 流 域 為 例

S o n 一n g u 一d j u l 社 。

2 4 tj a v a le v a i 獵 區 ,山 棕 之 意 ,在 瀑 布 對 岸 ·

2 5

2 6

2 7 tj

in a Va n a Va IJ 耕 地 ,意 思 是 在 河 的 右 岸 ·

2 8 tja’al ul u 溪 有 瀑 布 。

2 9 tj a 一ba 一ya s 一d 溪

3 0 A n iv u n g 溪

3 1 tj u lum ukaum ukauv 整 條 山 系 有 很 多 過 溝 菜 蕨 ( m u k a u v)。

3 2 tj a k a lu m a 樹 名 ,也 是 狩 獵 區 水 鹿 吃 果 子 (構 樹 )·

3 3 tj a n a m a l in g e d j e ∣J 斗 里 斗 里 山 ,聳 立 瘦 高 又 直 的 山 ,有 檜 木 分 佈 。

3 4 m a d re k a d 「e k a ∣ 狩 獵 區 狩 獵 時 可 搭 工 寮 的 地 方 ·

3 5 ta ta ∣e n 懸 崖 上 的 山 名 ,tal e n 泛 指 針 葉 樹 。

3 6 ts ta ∣e n 懸 崖 上 的 山 名 ,tal e n 泛 指 針 葉 樹 。

3 7 tj a k 州av au 溪 像 老 鼠 的 意 思 , ku ∣a v a u 老 鼠 之 意 。

3 8 tj a b e ∣u b e }u n 山 ,有 口_∣洞 ,一過 山 洞 後 就 可 以 看 到 大 武 山 。

3 9 d u ∣u k u ∣Ju k u ∣Ju 溪 知 本 溪 主 流 ,很 多 這 草 的 意 思 。賣 給 日 本 人 O

4 0 tj a m a’a u 溪 赤 楊 樹 之 意 ,其 長 得 直 直 在 崩 塌 地 。

4 1 tja’團 耕 地 ,部 落 耕 地 到 此 為 _L巨 ·

k a lj a tj a d r a n

編號 一名稱

k a 一k a 一v e 一S U a 一n g a

n

意 義 說 明

耕 地 名 ,狩 獵 時 祭 拜 Pa lis i 的 地 方 ,耕 地 到 此 為 止 。

d j a 一a 一∣u 一n g u

d j a 一k u 一l a i一k u 一l a ∣

k u 一v e ∣e

t a 一t a 一l a 一v a 一∣a 一V a n

d e 一m a 一U n 一S e n

p u 一a 一∣u 一a 一∣u 一w a n

位 在 斜 坡 處 ,a 一∣u 一n g u 樹 木 名 ,一會 生 w e 一de ∣一p e 一de ,姑 類 ·

耕 作 地 ,很 瘦 的 地 方 ·

全 是 芒 草 的 地 方 ,一燒 會 全 燒 掉 ,原 意 為 荒 涼 的 地 方 水 瓢 形 狀 的 地

形 ,曾 有 像 狗一

樣 的 山 豬 ∣u 一uj ng 口 江 ( 大 公 豬 ) ,把 兩 兄 弟 吃 掉 後 死

亡 ,長 矛 也 乎卓落 有 山肖壁 ·

寬 闊 的 地 方 像 水 瓢

在 部 落 邊 緣 ,有 Pa一∣!(紅 眼 人 )

O

耕 地 名 在 第一個 舊 部 落 配 邊 ,很 各 竹

二白 處 ,部 落 周 圍 都 是 耕 作 地 ·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 正 名 初探 ,以台 東縣 金峰 鄉 太麻 里溪流 域為例 49

8 k a 一∣卜k a 一∣i 耕 地 ,原 意 是 小 小 的 ,在 舊 部 落 的 右 方 。

9 a 一P a Z e 石 牆

,阻 擋 敵 人 也 是 圍 豬 的 地 方 ,還 在 現 場

1 0 d U 一m a 一∣a 一d e 一∣a 一d e

n

很 平,沒 有 石 頭 的 地 方 ,

在 小 島 對 面 ,已 經 被 沖 掉 ( 註 ; 1

94 5 年 洪 水 將

這 些 水 田 沖 走 )。

該 處 也 有 k a 一ve 一∣a 一tn , 日 本 時 代 的 運 動 場 被 水 沖 掉。

1 1 b i一n u 一fa 一la 一y a n Ia 一Ia 一

ya n 三 角 點 。

1 2 d U 一la 一W U一∣a 一d U 尖 ( 長 ) 尖 山 。

1 3 C 卜n e 一∣a 一∣a 一a n 打 雷 的 地 方 ,在 稜 線 凹 處 。

1 4 S o n 一n g u 一d j u l 舊 部 落 有 頭 目 k 胛 戈 哲 ∣u 一a 一d u 一w an 家 名 。

1 5 t U le 地 名 ,意 思 是 很 肥 沃 的 地 方 。

1 6 d U 一k U一V e 地 名 ,指 河 左 岸 的 耕 作 地 。

j 7 d u 一∣i一yi a u 地 名 ,li 一yi a u 土 石 流 很 多

1 8 m a 一∣u 一d a 一∣i 溪

1 9∣v ∣一n a 一,a 一,e 一V a 一,a n 不 能 進 入 的 地 方 ,

有 Pa 胎 lo

2 0 S 一V a 一Ii 一d a n {_土_∣脈 交 換 的 意 思。

2 1 i一n a 一b a 一∣i一d o w n 溪 日 本 名。

2 2 Jd a 一v a 一a s 地 區 名 ,靠 大 河 ,以 稜 線 為 界。

2 3 b U一d W U n 舊 部 落 ,是 u 一w a 一n 卜y a u( 要 ) 家 族 ·

2 4 Ce V U n g a n 兩 溪 交 會 的 地 方·

2 5 k a 一∣15 舊 部 落 ,不 是 原 介 達 的 人 ,所 以 b a 一va 一d 他 曾 到 介 達 ,躲 避 敵 人 。

2 6 k a 一1

15 有 舊 部 落

2 7 V a 一V e 一∣U 一Z a n 頭 目 名 b a 一d al

2 8 b a 一y a 一u 一m a n 家 族 le 一Ie 一m a n( 人 名 )

,到 此 開 拓 ·

2 9 ∣i一d j u 一g u 溪 也 是 地 名

3 0 C h in 一b a 一la n 舊 部 落 位 置

3 1 C h i n 一b a 一∣a n 舊 部 落 位 置

3 2 d U一∣U 一S t U 一V U 一S t U一V

u 溪

祭 司 種 魚 的 地 方 (一

種 祭 儀 )·

3 3 S 一】e 一b s 一le 一b 第 二 次 遷 移 到 此 ,後 回 介 達 ·

3 4 d a 一∣e 一b U 彩 一作 地

3 5 b U 一∣U 一∣e 舊 部 落,頭 目 叫 Ju 一b u 一la n 家 名 ba 一a 一Ii 一nu k

3 6 dj a 一∣一dj a 一∣一la u , 糾 作 池 ,也 是 溪 名《

3 7 d u 一w u 一m u 溪.

50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正 名 初 探 ,以 台 東縣 金 峰鄉 太麻 里溪 流 域 為 例

m a l e d e P

編號一名稱

」a 一s a 一∣a 一n i

d a y一V a 一V a u

J a 一 a 一g U

」a 一S a 一11一v a n

d u 一11一m 一11一m 一g a n

S a S 一g

一Z a n

d u a j a s

J a 一y a 一U 一d j u

d a 一∣i 一k

15 溪

d u 一I u 一11一9 1一b a n

m a 一V a 一∣i V e 「

C h a g a l r

d U 一∣U 一a 一Z a 一V a 一Z a 一v a l

5 1一卜d U 一k U

b e 一n i 一U 一m a n

d a 一11一V a 一∣「

b 卜 n a 一∣i 一n U 一∣i a n

意 義 說 明

三 角 點 的 位 置 ·

在 部 落 上 方 ,有 種 旱 稻’地 瓜

’小 米 。

有 很 多 大 石 頭 的 意 思 ,位 置 在一

個 凹 槽 的 地 形 區 域 。

耕 地 芋 頭 ,小 米 a 一i一Io

以 前 崩 山 時 的 地 名 ,黑 河 ∣i一m k 是 混 濁 的 意 思 ·日 據 時 代 以 前 是 黑 河 ,

現 在 稱 白 河 ,因 1

94 5 年 洪 水 後 ,水 質 變 成 石 灰 質 。

耕 作 地 ,打 獵 休 息 的 地 方 還 有 平 平 的 石 頭 ·

狩 獵 區 ,在 溪 岸 附 近 。

很 硬 的 木 材 ,有 刺 ·

li 一ki s 筆 筒 樹 。

山 崩 的 地 方 ,不 停 的 崩 坍 所 以 水 很 混 濁 。

m a 一v a 一的 e r 是 頭 目 的 家 名 ,頭 目 名 ∣u 一m a 一Iiz 有 後 代 。

青 年 聚 會 所 ·

耕 地 ,a 一z a 一v al 是 大 葉 楠 ,果 實 當 調 味 料 ·

耕 作 地 名 ,一∣。坡 的 意 思 。

年 輕 人 開 拓 出 來 運 動 的 地 方 。

∣i一va 一Ir 樹 名 ,樹 葉 很 大 可 以 治 頭 痛 ,有 小 小 的 平 原 。

圍 起 來 之 意 ,豬 欄 ,在 家 屋 旁 。

b u 一g a 一l a 一

g a 一l a n

J a 一∣a 一m a 一∣a 一m y

∣a 一∣∣一Z a 一V a n

d u 一l u 一g u 一I u 一

g u 一l u

以 前 有一

個 家 族 5 一6 戶 ,g a 一Ia 系

耕 地 名 ,在 神 觀L州 也方 朝 向 溪 的 位 置 ,有 獵 人 的 休 息 站 ·

宇申觀 望 的 地 方

很 多 蓬 草 的 地 方 g u 一∣u ()

b u 一a 一∣u 一a 一∣u 一w an 溪 一a一Iu 是 抬 的 意 思

,丟 棄 抬 死 人 ( 部 落 外 ),

物 品 的 地 方 ·

U

1

OL

d

A併

仄J

0

-

l

只︶

O必

n︶

1

。必

OJ

6

7

8

9

1

1

-

1

1

1

1

1

-

1

1

1

2

2

-

2

2

東 台彎 原 住 民 傳統 領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 正 名 初 探 ,以 台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流 域為例 51

2 4 a 一∣u 一w a n 溪

.2 5 m a 一∣U一a 一∣U 會 騙 人 的 小 溪 根 本 沒 有 水

2 6 d U 一∣U一m U一r ∣ 堆 石 頭 之 處 好 像 有 不 祥 之 處

2 7 g a 一W U一m s 一a n 真 正 的 家 之 意 。

2 8 S a 一Sa U一Sa 一Vs n 砍 芒 草 的 地 方 〈來 蓋 房 子 ) 芒 草 y a 一v 一ya

2 9 Ja 一b a 一∣ 種 小 米 的 地 方

3 0 Ia 一In g一i n g 在 此 地 會 聽 到 震 動 的 聲 音 ( 崩 山 ) ,曾 是 m a 一∣一d 一b 的 舊 部 落 。

3 1 b a 一b a 一v a 一n a 一v a n 洗 澡 的 地 方 ,其 東 邊 為 』a 一v a 一∣u 一m ul 耕 地 g a 一m a 一a 一g a n( 家 族 )

v a 一Iu 一m u l 樹 木 名 。

3 2 d a 一g a 一∣a u s 崩 塌 地 之 意 。

V a

lj

u

I u

編 號 名 稱 意 義 說 明

1

d U 一∣U 一d a 一m U 一∣o a n 整 片 坡 面 均 稱 之 。

2 舊 部 落 稜 線 上 有一

排 舊 部 落 的 石 碑

3 k a s i n U W a 溪 流 附 近 有 個 地 方 叫 k a sl nu w a ,很 平 的 地 方 。

4 b i一n u 一w u 一r u 一w a n 溪 放 頭 的 地 方 ,w u 一ru 獵 物 的 頭 ,用 獵 物 祭 拜 的 河。

5 g ali a 一v a n 區 有 上 下 兩 個 部 落·

6 」a 一卜a 一V a U 一V a U d ai 一Va u 一Va u 上 部 落·

7 d a i一d 一g u 一d 一

g u d ai 一d 一gu 下 部 落

8 d u 一lu 一s a n 一m 一s t 一m 一s t 區 sa 一m 一ch en ( 白 雞 油 樹 ) 很 多

9 S a 一∣u 一d a 一∣u 一d a 區

1 0 d a 一g a 一va 一

y a n g 區 有‘刺 的 竹 子 。

1 1 b a 一∣a 一m u 一lai 溪

j 2 C h a 一卜∣S U 耕 作 的 地 方。

j 3 Ju 一∣u 一y a 一b a 一∣a 一b a 一∣a s 耕 地 名

O

j 4 Ja 一c h u 一m y 熊 出 沒·

1 5 JU 一V U 一W U

1 6 雙 胞 胎一

位 死 在 Ja 一c h u 一m y,一

位 死 於 此。

tj u l u’u y a i

需痲不 縴不一

地 名意義

52 東 台彎 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調 查 與 正 名 初探 ,以 台東縣 金 峰鄉 太麻 里溪 流 域 為 例

1 Ca g a l 青 年 聚 會 所 (祭 拜 人 頭 的 地 方 ) ,va ∣ius 頭 目 家 就 在 青 年 聚 會 所 隔 壁 。

2 d u lu s u m a s a b a y 舊 部 落 位 置 ,在 那 邊 有 像 被 整 地 過 ,su m a b a y 整 地 之 意 ,d Ul u 專 門

之 意 。

3 k a 1U一U一∣U一U一Ch a n 看 卜的 區 域 位 在 遷 移 第 三 部 落 的 下 方 如 果 裡 面 有 沙 土 是 吉 兆 ,若 有

樹 枝 是 兇 兆

4 Ja la l i L ali 是 台 灣 鑾 樹 ,va ve 家 ( 頭 目 ) 的 耕 地 , 在 它 的 左 方 有 個 區 位 叫

做 d a 一a 一∣a 一a 一la n 是 鬼 神 的 區 位 ,頭 目 在 召 喚 他 們 協 助

5 Ja k a v a 意 思 是 部 落 河 的 尾 端 ,下 面 是 別 人 的 地 ,

6 」al al i 部 落 邊 界 。

7 ∣a V∣a V 地 名 傳 說 有 矮 人 出 沒 的 地 方 。

8 」al a n 河 的 下 段 叫 做 Jaj an 挑 水 的 地 方 ,也 是 獵 區 ,下 段 的 河 日q

j a ra lo n 。

9 d ]a v a ∣Ju ∣u 有 Va lju ∣u (咬 人 狗 樹 )很 多 ·

10 Ja la UJo n 有 很 多 這 種 樹一

大 片 ·

11 Ja Va l ij u k 溪 段 。

12 J刨州u n 地 名 ,很 多 猴 子 在 這 邊 。

1 3 Ja S州u n s a n 有一

大 片 的 竹 林 。

14 c h a c h a j u 是 和 舊 嘉 蘭 的 界 線 ·

1 5 JUk u [u b u a n 形 容 山 勢 像 頭 彎一「的 情 形 ,

一卜面 有 個 平 原 叫 k a s 而 uw a ·

16 5

1

n

Ud a 1UWa n 專 門 會 面 的 地 方 ,( 指 砍 人 頭 的 地 方 ) , d a ∣uw an 被 接 納 之 意 。

17 」a」a W Un 耕 地 的 地 名 。

1 8 b

in a l lm a s uj d a n 把 被 砍 死 人 的 身 體 擺 置 後 祭 拜 的 地 方 。

1 9 ∣a SUa k 和 嘉 蘭 的 界 線 ,其 東 邊 耕 地 叫 v e n al at ch 。

2 0 d a b a ∣im 8 SU 耕 地 名 ·

2 1 b a ∣a ∣a Ud b al al a u d 溪

2 2 k

in e ∣Uk U∣s n 有 螃 蟹 的 小 溪

2 3 d aj a u w u Ja uw u 無 患 子 樹 ,其 果 實 除 可 洗 身 外 ,也 是 巫 師 祭 拜 的 用 品 。

2 4 J a n u v a s a k a la n 溪 河 的 兩 岸 都 是 打 獵 區 ,

2 5 有 頭 目 家 的 遺 跡 ,大 石 頭 ,傳 說 是 小 鳥 kli lr 柯 立 樂 C文 鳥 ) 搬 來 的 ,

目 前 還 有 磨 刀 的 痕 跡 和 彈 孔

2 6 句a Va lj Ul u va lju ∣u( 咬 人 狗 樹 )很 多 之 意

2 7 」a k a Va y a n J a k a v a y a n 最 後 ( 第 四 次 ) 移 居 此 地 有 很 多 有 束lJ的 竹 子

東 台彎原 住 民 傳統 領域 山川地 名 調查 與正 名 初 探 ,以 台東縣 金 峰鄉 太麻 里溪 流域 為例 53

m a lj i v e l

編號 一排灣名

V U ∣U 一V U ∣U n

d U 一V a 一∣卜V a 一∣卜a s

g a 一5

I n 一W a

g a 一5

I n 一W a

b u ∣u 一b ul u 一s o n 溪

」a 一∣u n

Ja 一I u 一v a n

d u 一y a 一m 一c h a u 一m 一c h a u

c h a g a l r

頭 目 的 家

舊 部 落

m a 一∣U 一∣a 一∣i n

m u 一11一v a n 一n g一l a w

地 名 意 義

喊 叫 或 滾 石 頭 ,天 氣 就 會 變 ,變 下 雨 ,有 Pa lis i 。

最 高 的 地 方 ,現 太 麻 里 山 。

空 曠 的 地 方 ,日 據 時 代 在 山 頂 有 個 林 業 試 驗 所 的 辦 公 室 。

整 個 山 坡 是一

個 容 易 迷 路 的 地 方 ,泥 土 踩 ,陷 落 後 會 上 升 。

雲 的 意 思 ·

種 魚 (5 1一ni 一dj a 一∣u n 種 魚 )的 地 方

種 芋 頭 和 地 瓜 的 地 方 ,也 有 種 煙 草 ,引 誘 山 豬 來 獵 捕 。

非 常 乾 淨 的 水 ,不 會 混 濁 。

青 年 聚 會 所 ·

遺 址 被 破 壞 了 。

日 據 遷 村 前 的 聚 落 ,人 口 約 有 4 ○幾 戶 ,平 均 5 一6 人 。

溪 的 上 段 叫 m a 一∣u 一∣a 一Ii n ,Ia 一Iin 水 管 ,竹 製 ,地 形 像 接 水 管 。

溪 流 __匕有 3 瀑 布 有 個 3 深 潭 叫 m u 一li 一v a n 一n g一la w 彩 虹 的 意 思 有 b ali si

旁 邊 有 兩 個 石 雕 的 衣 櫥 ,現 在 還 有 。鬼 神 放 東 西 的 地 方 ,有 人 失 蹤 的

故 事 。

瞭 望 的 地 方 。

p a 一∣」是 紅 眼 睛 的 人 ,其 居 住 地 也 叫 palj ·他 看 到 的 東 西 會 燒 掉

ba 一Ia 一g u 一ru nl 是 其 家 名 ,因 宗 教 傳 入 ,所 以 沒 有 傳 承 下 來 。

1一

2一

3一

4一

5一

6一

7

8一

9一

10一

11一

12一

13

∣a 一∣i一Z a 一V a n

p a 一Ij

14一

15

耕 作 地

P a 一IJ ∣J

JU 一IU 一∣a 一I ∣c h i一I lc h i 溪

9 1一n a 一a u l

9 1一n a 一a u l

目 前 還 有 L一LJtl 司 ,還 有 門 ,p的 被 大 南 村 3 個 人 暗 殺 並 砍 走 頭 ·

la 一liCh i 野 菜 名 ·

au ∣是 火 筒 竹 ,該 處 稜 線 上 長 很 多 ·

光 復 前 舊 部 落 位 置 ,光 復 後 不 久 嶺 生 瘟 疫 ,現 為 垃 圾 掩 埋 場 ,下 方 溪

床 有 地 熱 井 。

16一

17一

18一

19一

20

耕 作 地

J a 一 a 一∣a 一v a 一la 一v a

b 卜 n u 一w u 一∣u 一w a n 溪

耕 作 地

k ∣一n a 一S 一∣一b a ∣

b u 一t c h a 一9 1一l a n

種 小 米 的 地 方

放 頭 的 地 方 ,日 據 時 代 有 水 泥 吊 橋 ,橋 墩 像 人 頭 Wu一∣u ·

耕 作 地 ,,吊橋 過 後

中 文 寫 成 布 查 奇 蘭

1 00 m 上 面 的 區 域

, 一種 植 物 」a 一

g ∣’編 麻,做 背 帶 。

′,.

n

0

月H

b

b

O必

勻么

?必

O必

54 東 台彎原 住 民傳 統 領 域 山川地 名 調 查 與 正 名初 探 ,以 台 東縣 金峰鄉 太麻 里 溪流 域 為 例

Ju 一Iu 一d a g一d a g 一S

d a g 一s

d a g 一s 是 山 羌 ,因 為一

直 被 紅 眼 睛 的 人 看 ,所 以 燒 成 紅 色 眼 。所 以

這 裡 也 寸 草 不 生 ,只 有 岩 壁 長一

種 植 物 卷 柏 ,下 雨 時 才 把 葉 子 打 開

所 以 不 會 被 看 燒 死 。

b a 一∣a 一m u 一∣ai 溪

la 一i n g一i n g

Ju 一l u 一a g 一a g

∣a 一v a n 溪

耕 作 地 ,寫 成 拉 冷 冷 ,洪 水 時 河 床 金 出 震 動 ∣ng ∣ng 聲 。

打 蝸 牛 的 聲 音

28一

29一

30一

31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55

把另字找回來

Ma F a 勿 B i 斤。

紀 錄 片 工 作 者

把 名字找 回來

20 04 / 方 今 鐘 / 啊a y 、 B i 助

1

984 年 《原 權 會 》成 立 ,原 住 民 幹 部 全 部 使 用 原 名 。1

985 年 ,12 名 原 住 民

針 對 被 迫 改 漢 姓 及 引 嶺 的 亂 倫 事 件 ,在 霧 社 事 件 紀 念 碑 前 靜 坐 抗 議 ·1

988 年 ,

陸 續 有 原 住 民 申請 回 復 傳 統 姓 名 ,被 以 譯 音 過 長 為 理 由 退 件 。1

99 1 年 長 老 教 會

提 出 : 應 在 戶 籍 和 身 份 證 上 ,以 羅 馬 拼 音 印 上 原 住 民 名 字 。原 運 雖 然 不 曾 單 為

此 走 上 街 頭 ,立 法 的 工 作 卻 很 順 利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很 快 在 1

995 年 通 過 ·表 面

上 看 起 來 ,還 我 姓 名,運 動 已 經 成 功 ,但 根 據 統 計 ,9 年 來 回 復 姓 名 的 原 住 民 只 有

73 5 人 ,甚 至 有 47 人 在 申請 回 復 後 反 悔 。是 什 麼 理 由 讓 735 位 族 人 決 定 換 名 ?

又 是 什 麼 理 由 讓 99 .8% 的 族 人 決 定 不 換 名 ? 在 換 名 與 不 換 名 之 問 ,台 灣 主 流 社 會

對 於 原 住 民 族 的 認 知 ,以 及 原 住 民 族 內部 的 共 識 ,到 底 盡 生 了什 麼 問題 ?

56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紀錄片系列 請問貴姓

霧 社 事 件 的 「莫 那 魯 道 : 是 不 是 姓 「莫 那 : 名 「魯 道 」 ?

蘭 嶼 達 悟 人 的 名 字 為 什 麼 常 常 以 「希 : 或 「夏 曼 : 開頭 ?

矮 靈 祭 聞 名 的 賽 夏 族 為 什 麼 有 「豆 ·苜 、根 、日 」這 種 特 別 姓 氏 ?

台 灣 有 超 過 十 族 的 原 住 民 族 ,每一

族 的 傳 統 名 字 都 各 自不 同 ,三 百 年 來 又

因 統 治 者 更 替 而 不 斷 改 名 換 姓 ,清 代 中期 對 平 埔 族 群 普 賜 漢 姓 ,日本 政 府 來 了

又 改 為 日本 姓 名 ,1

946 年 國 民 政 府 更 要 求 全 島在 三 個 月 內改 用 漢 名 ,屢 次 被 安

上 陌 生 姓 名 的 族 人 至 今 大 多 已 習 慣 使 用 三 個 字 的 漢 姓 漢 名 ,但 在 部 落 和 家 中 ,

我 們 仍 有 流 傳 千 年 、繼 承 自祖 先 的 真 止 名 字 ·

第 一 集 請 問 貴 姓

2 0 0 2 / 2 , 今 鐘 / Ma 〞a 口 B i 斤。

台 灣 的 原 住 民 族 其 實 不 是 單一 族 群 ,而 是 十 幾 個 不 同 的 民 族 ,基 本 的 命 名

都 各 自不 同 ,與 一 般 人 習J區的 漢 姓 漢 名 差 異 更 大 。像 漢 族 習 慣 問 「請 問 貴 姓 : ,

原 住 民 族 就 很 難 回 答 ,回 答 漢 姓 嗎 ? 漢 姓 與 自 己 無 關 。回 答 家 族 姓 氏 嗎 ? 怕 會

嚇 到 新 朋 友 ·依 原 住 民 習 慣 回 答 名 字 呢 ? 又 會 被 對 方 百 般 糾 纏 ·所 以 原 住 民 被

問 「請 問 貴 姓 : 時 多 少 有 些 尷 尬 ·這 部 影 片 邀 請 各 族 的 朋 友 介 紹 各 族 命 名 方 式 ,

因 為 名 字 遇 到 的 無 奈 或 笑 話 等 等 ·例 如 泰 雅 族 的 碧 斯 蔚 ·梓 佑 為 什 麼 每 次 換 健

保 卡 都 要 吵 架‘2 阿 美 族 又 怎 麼 會 有 馬 耀 ·水 溝 這 種 奇怪 名 字 ?

第 二 集 一 直 變 大 又 變 小 的 名 字

2 0 0 2 / 2 , 今 鐘 / Ma 〞二叩 B i 斥。

蘭嶼 達 悟 人 的 傳 統 名 字 很 特 別 ,∣鐘 著家 族 中 新 生 命 出 生 ,每 個 人 的 名 字 都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57

會 不 斷 變 大 再 變 大 ,然 後 回 到 原 初 ·所 以 只 要 聽 到 各 字 ,就 能 知 道 他 的 輩 分 多

高 ? 是 否 已 為 人 父 母 ? 甚 至 可 以 知 道 他 的 家 裡 缺 黃 金 ,或 是 射 魚 超 神 準 。像 這

樣 的 名 字 在 戶 政 人 員 看 來 卻 是 反 常 ,為 了 方便 列 管 ,每 個 達 悟 人 都 被 安 上 了 三

個 字 的 名 字 。因 為 不 懂 漢 語 ,很 多 人 被 取 了奇 怪 名 字 ,像 是 「馬 鹿 : 、「小 鳥 : 、

「螞 蟻 : 。但 是 改 名 太 麻 煩 ,在 部 落 也 都 用 真 名 ,身 分 證 上 的 名 字 只 有 面 對 村 幹

事 時 才 用 到 ,有 些 老 人 還 要 想 半 天 才 想 起 來 是 在 叫 自己 呢 !

第 三 集 不 願 與 你 同姓 一當 歐蜜 羅 遇 上 葉 莉 茱

2 0 0 2 / 2 6 今 鐘 / 河a y a詔 引 斤。

D ah ai 和 L ag tls 是一

對 戀 人 ,結 婚 那 天 D ah ai 的 家 人 殺 了 12 隻 豬 送 到 L ag tls

家 門 前 ,村 人 也一

同 來 給 他 們 祕 福 。同 樣 是 布 農 族 的 歐 蜜 羅 和 葉 莉 茱 就 沒 有 那

樣 順 利 ,家 人 在 發 現 彼 此 氏 族 是「

友 親 : 後 ,原 本 的 祝 福 就 開 始 變 成 攔 阻 。因

為 布 農 人 的「

友 親 : 是 曾 共 同 生 活 的 不 同 氏 族 ,分 開 後 仍 要 謹 記 而 彼 此 幫 助 ·

不 像 漢 族 習 慣 親 __巨加 親 ,布 農 人 的 友 親 問 不 能 結 婚 ,否 則 可 能 帶 來 厄 運 。但 是

布 農 人 原 本 的 氏 族 區 隔 在 改 漢 姓 時 沒 有 建 立 規 則 ,年 輕 人 分 不 出 彼 此 的 親 疏 遠

近 ,等 到 家 人 知 道 而 勸 告 ,付 出 真′∣青的 巒 人 怎 麼 忍 心 分 離 。

第 四 集 道 島 哇 徠 一百 家 姓 外 的大 姓

20 02 / 。, 今 鐘 / 斗 瓏 ·楞 斯 哈 罕 布 穗

19 世 紀 初 ,清 廷 雇 用 賽 夏 人 擔 任 隘 丁 ,依 各 氏 族 名 的 音 意 翻 成 單一

漢 字 作

為 漢 姓 ,例 如 Ta no lle ra ( 太 陽 ) 氏 族 ,漢 姓 為「日 : ; Ta Llt aLl w ar ai ( 土 豆 ) 氏 族 ,

漢 姓 是 「豆 : ·就 這 樣 ,賽 夏 族 的一

卜個 氏 族 早 選 定 各 自 漢 姓 ,這 些 漢 姓 大 多 罕

見 ,幾 乎 是 賽 夏 特 有 姓 氏 ·日本 戰 敗 後 ,當 時 的 五 峰 鄉 長 是 賽 夏 族 的 U m atl

Ta ro

Ta utaL :w al’ai ,他 搶 先 集 合 五 峰 的 族 人 將 日本 姓 名 改 為 漢 名 ,各 氏 族 沿 用 清 朝 用

的 舊 漢 姓 ,新 添 的 只 有 漢 式 個 人 名 ,這 是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當 中 僅 見 的 自 主 性 改 名 ,

保 持 了氏 族 的 完 整 架 構 ,當 矮 靈 祭 中 家 族 舉 起 繡 上 獨 特 漢 姓 的 五 彩 肩 旗 ,自 主

創 造 的 新 姓 氏 展 現 了 賽 夏 人 的 智 慧 和 生 命 力 。

58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各族大不 同

布 些 ∣士 哈 尸1 1權′J斗〈 ∣′ + + ′一

B unu。 1 斗

·伊 斯 卡 卡 夫 特

自 己 的 名 字 ·氏 族 的 名 字

1.分 布 廣 泛 的 布 農 族 目前 有 超 過一

百 個 氏 族 ,許 多 是 三 百 年 來 遷 徙 過

程 從 古 老 氏 族 中 分 出 ,依 倉∣J立 家 族 者 的 特 徵 或 名 字 命 名

2.氏 族 間 親 疏 遠 近 不一 ,但 改 漢 姓 後 原 有 秩 序 被 打 亂 ,例 如 同 是 「伊

斯 卡 卡 夫 特 」氏 族 ,住 在 南 投 的 姓 松 ,住 在 台 束 的 卻 姓 江 ,使 年 輕

人 無 法 分 辨 自 己 的 同 族 ,是 最 大 的 危 機 。

3.布 農 族 也 是 長 子 ( 女 ) 襲 祖 父 ( 母 ) 名 ,其 餘 按 排 行 襲 叔 祖 叔 伯 姑

姑 的 名 字 ,名 字一

般 沒 有 涵 義 ,但 同 名 者 不 分 輩 分 互 稱 為 Al a ,彼

此 有 特 殊 的’∣青感 聯 繫 ,代 代 延 續 。

男 : Bi un g ( 比 勇 ) D ah ai ( 達 海 ) Ji an ( 強 ) lb i ( 伊 陛 ) U m as ( 烏

瑪 斯 ) B uk un ( 布 袞 ) Ta oP as ( 拓 拔 斯 ) H ai su l ( 海 樹 兒 )

女 二A bu : ( 阿 布 斯 ) B tln 以 布 妮 ) Al i ( 阿 莉 ) Ib u ( 伊 布 ) A pi ng ( 阿

嬪 ) N i on ( 妮 恩 ) Sab i ( 莎 比 ) Va lis ( 几 莉 絲 )

·谷 木耀

∣▼

矚阿 美

P an g c ah

自 己 的 名 字 ·〕父親的名字

1.花 蓮 的 阿 美 族 自稱 為 Pall gca h ,台 東 的 阿 美 族 自稱 A m is ,卑 南 語

A m i 、是 「北 方 的 人 」,以 此 稱 呼 阿 美 族 ,後 被 日本 學 者 沿 用 。

2.阿 美 族 命 名 除 了 襲 名 外 ,也 依 出 生 時 節 命 名 ,又 因 原 是 母 系 社 會 ,

在 自 己 的 名 字 後 面 連 接 父 親 名 字 或 母 親 名 字 的 都 有 。

男 : L o llo k ( 拉 厚 克 ) : 正 午 時 出 生 M ay aw C 矚 耀 ) : 守 護 月 亮 旁

的 星 星 K ur as C庫 拉 斯 ) K ac aw ( [lg 造 ) N am oll ( 那 慕 赫 )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59

女 : Pana y ( 巴 奈 ) : 水 稻 收 成 時 出 生 K ai ng ( 該 映 ) : 年 輕 弟 麗 的

小 姐 L isi n C里 幸 ) : 祭 典 Al ufai C阿 露 斐 ) 二玩 得 比 別 人 痛

快 工 作 也 比 別 人 認 真 D tin gi ( 如 妮 ) : 女 神 的 名 字 Ni ka l ( 妮

卡 兒 ) : 黎 明

泰 雅

Ta y al

自己的名字 父親的名字

1.泰 雅 族 一 般 在 自己 名 字 後 面 ,加 上 父親 的 名 字 ,特 殊 狀 況 也 有 加 上

母 親 名 字 ,但 不 常 見 。

2.不 硬′∣生規 定 襲 祖 父 母 名 ,但 會 為 男 孩 取 以 往 頭 目或 勇悍 者 之 名 ,為

女 孩 取 部 落 中溫 順 或 擅 長 織 布 者 之 名 。

男 : H ay un ( 哈 勇 ) : 松 柴 M as in ( 馬 信 ) : 鑿 子 Ytl m in ( 尤 命 ) :

茄 蓉 B eh tli ( 裴 輝 ) 二風 Ya w ei ( 亞 維 ) Ta im u ( 鐵 木 ) W att an

( 瓦 旦 ) W al is ( 瓦 歷 斯 ) Yu k an ( 尤 幹 ) Pay an ( 巴 燕 )

女 : K aw as ( 卡 娃 絲 ) 二年 Ri m ul ( 莉 慕 依 ) : ’∣裹念 M ay a ( 瑪 雅 ) :

金 軀 子 〝低91 ( 娃 郁 ) : 太 陽 Yu m a ( 尤 瑪 ) : 吻

賽 夏

S a i si y at

打赫 史 ’

’改才鯽、

自 己 的 名 字 ·父 親 的 名 字 ·氏族的 名 字

1。賽 夏 族 是 唯一

氏 族 名 與 漢 姓 問 有 音 義 對 照 的 族 群 ,「改 擺 刨 」 原 意

是 「住 在 高 處 的 人 」,200 年 前 改 擺 刨 氏 族 就 使 用 「高 」 為 漢 姓 。

B ab ai 氏 族 原 意 是 風 ,漢 姓 就 是 風 ; h no lle r : 氏 族 原 意 是 太 陽 ,漢

姓 就 是 日 。

2 .賽 夏 族 長 子 襲 祖 父 名 ,長 女 襲 祖 母 名 ,後 面 連 接 父 親 名 字 和 氏 族

名 ,問一

問 就 知 道 是 哪一

家 的 ,誰 的 孩 子 “

男 : K 派eh ( I嘎 歷 ) U m aL : ( 伍 茂 ) Ta in ( 達 印 ) Ta ro

拜 )

( 達 陸 ) U ba i

60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女 : A 一p i ( 阿 碧 ) M ay a ( 瑪 雅 ) Sa ita ( 賽 達 ) U au n ( 娃 汶 )

鄒 C o u

達 悟

Ta O

Vo y u

e

Ya k u m a n g a n a

n e

P a a y a i

自己的名字 為 名字 。賺 地

1.鄒 族 命 名 沒 有 特 另lJ約 束 ,只 要 不 與 父 母 兄 姐 同 名 即 可 。

2 .鄒 族 有 八 個 古 老 氏 族 : J a S衫u n g u ( 安 ) ·J ak um an g an a

石 )

方 )

、 J u d u n a n a 〔湯 )· N i a h o s a ( 梁 )

、 J a v a i a n a

( 楊 )、J a i s i k an a

〔汪 )·h p an g u

·P eo n : 51 ( 汪 ) ·Jat auj o n g an a 〔高 ) ,從 玉 山 頂 遷 移 下 來 後 又

分 出新 的 氏 族 ,幸 好 鄒 人 數 不 多 居 住 也 集 中 ,改 漢 姓 時 顧 全 了原 有

氏 族 識 別 。

男 : Av ai ( 阿 伐 依 ) Vo yu ( 柏 祐 ) Pa stly a ( 巴 蘇 亞 ) M o’o ( 穆 傲 )

o n gk u ( 翁 古 )

女 : A p u ( 阿 布 ) Pa ts u ( 白 芷 ) Ta ni vu ( 塔 妮 芙 ) 5

ay un gtl ( 莎 蓉 古 )

N ao ( 娜 歐 )

希·

瑪 拉 歐 斯

- 一 一 一 一 一 →

還 沒 生 小 孩 的 名 字 前 加’

希 ! ·自 己 的 名 字

1。達 悟 人 的 名 字 很 特 另∣J ,一 生 要 隨 家 族 中 新 生 命 誕 生 改 好 幾 次 :

還 沒 生 小 孩 的 叫 「希 」 · 「自 己 的 名 字 」

當 爸 爸 後 叫 「夏 曼 」 · 「長 子 或 長 女 的 名 字 」

當 媽 媽 的 叫 「希 南 」 · 「長 子 或 長 女 的 名 字 」

當 〔外 ) 祖 父 母 叫 「夏 本 」 · 「長 ( 外 ) 孫 或 長 〔外 ) 孫 女 的 名 字 」

2.達’∣吾人 大 多 是 為 新 生 兒創 造 新 名 字 ,依 照 家 族 現 況 和 對 孩 子 的 期 待

來 取 名 ,而 且 講 究 謙 虛 ,不 好 意 思 取 大驕 傲 的 ·

男 : D za w al ( 札 瓦 爾 ) : 出 海 捕 魚 奮 鬥 到 底 M an inLl n ( 瑪 尼 嫩 ) : 射

魚 很 準

Si an ( 翔 ) : 溫 順 老 實 7一旨有 笑 容 M ip an pall ( 米 濟 潘 ) : 在 高 崖 養 山 羊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6]

常 去 照 顧

女 : M an ui ( 瑪 努 依 方

神′喻 快

M ank al ( 蔓 卡 兒 )

進 籠 子 變 很 多

珠 串 不 斷 增 加 M al gan ( 瑪 兒 坎 ) : 光 輝 、心

: 漂 亮 的 人 Ki na ban ( 吉 娜 潘 ) : 少 許 芋 頭 放

卑 南

P u y u m a

K am ay a ( 卡 瑪 雅 ) : 黑 柿 D ul i dtl ( 樹 莉 樹 ) : 刺 桐 樹

K ur ag u ( 庫 拉 古 ) : 山 脈 頂 端 Pallg ap an g ( 斑 卡 邦 ) : 樺 樹

Si li n u gn u g ( 希 莉 努 努 ) : 露 水 K tln ia ( 古 妮 亞 ) : 草 花

召乃T h ao

排 灣

P a i w a n

男 : P as tlr an ( 巴 蘇 蘭 ) 、P ajt ab u ( 巴 塔 布 ) ·To b a ( 杜 巴 ) ·Ta ne bu 〈塔

尼 布 )

女 : ap in ( 阿 嬪 ) 、u m aw 〈舞 茂 ) 、Is tll ( 伊 書 ) 、: inh aw ( 欣 好 )

利 格 拉 樂 ·阿 女烏

家屋 的 名 字 . 私己的名字

1.打卜灣 族 每 個 家 屋 都 有 一個 名 字 ,出 生 在 這 家 屋 的 子 女 都 要 冠 上 這 家

屋 名 ,有 的 冠 在 自己 名 字 前 面 ,有 的 冠 在 後 面 。

2.排 彎 族 是 階 級 社 會 ,依 照 地 位 為 新 生 兒 選 擇 名 字 ,不 可 僭 越 。

B ul k ( 布 克 ) 、B ul san ( 布 山 ) ·K ul ili (\ 古 力 力 ) ·K ut su ( 古 速 ) ·

Li k ai ( 力 凱 ) ·Ta m t tin g ( 譚 東 ) 、Ta vo k ( 塔 佛 克 ) ·Ts am ak ( 札

馬 克 ) 、Vi k un g ( 威 弓 )

B al is ( 芭 莉 絲 ) 、K al al u (一卜拉 露 ) ·K ali sks C卡 莉 絲 ) 、K m u ni Lin g

( 卡 穆 妮 恩 ) ·K slaP ( 卡 絲 拉 普 ) ·Ti u k u ( 笛 歐 古 ) 、V nu ng 〈芙

儂 )

魯 凱

R u k ai

凱 達 格 蘭

K etag a l an

[lB 瑪 蘭

K av al an

西 拉 雅

5

i r ay a

拔 山 ·大 武 臘 ·加 里 ·己 生

木 枝 、籠 爻 ·瑪 瑤·阿 返 ·

·君 孝 ·歐 彎 ·五 合 ·陞 紀 ·武 朗

武 里 ·那 爻 ·其 山 · ·爾 蘭

大 里 觀 ·池 烈 ·大 邦 雅 ·斗 尉 ·冬 悅 ·大 羅 ·二

大 南 閩 ( 女 ) ·干 來 ( 女 ) ·莎 韻 〔女 )

伊 同 ·達 來 ·

62 把 名 字 找 回來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63

另U讓 原 住 民 格 格 不 入

台 灣 有 超 過 十 族 的 原 住 民 ,各 族 的 個 人 名 都 有 不 同 的 命 名 系 統 ,背 後 隱 涵

文 化 與 歷 史 意 義 。四百 年 來 台 灣 原 住 民 族 因 改 朝 換 代 不 斷 被 迫 改 名 換 姓 ,從 清

代 時 期 平 埔 族 被 賜 漢 姓 ,日據 時 代 被 改 為 四個 字 的 日本 名 ,到 國 民政 治 來 台 於

三 個 月 內被 改 為 三 個 字 的 漢 姓 漢 名 ,原 住 民在 統 治 者 的 文 化 侵 略 下 ,一 直 未 能

合 法 使 用 傳 統 名 字 ,直 到 1

995 年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通 過 後 ,原 住 民終 於 可 以

在 身分 證 上 使 用 傳 統 名 字 ·

統 治 者 的 良 心 從 姓 名 字 數 算 起

檢 視 回 顧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通 過 後 的 十 年 問 ,回 復 傳 統 名 字 的 原 住 民 不

到 八 百 人 ,僅 占原 住 民 總 人 口數 千 分 之 二 ,其 中一

個 重 要 的 原 因 是 統 治 者 未 能

的 貫 徹 施 政 決 策 ,使 得 原 住 民 在 申請 回復 傳 統 名 字 的 過 程 中 ,屢 次 遭 受 不 友 善

的 對 待 。一個 強 調 電 子 化 、主 張 高 效 率 的 偉 大 統 治 者 ,戶 口名 簿 姓 名欄 字 數 只

能 輸 入 六 個 字 ,以 「尤 哈 尼 ·伊 斯 卡 卡 夫 特 : 為 例 ,因 字 數 過 多 姓 名 欄 巾只 好

寫上 「見 記 事 欄 : ,因 此 所 有 名 字 超 過 六個 字 的族 人 都 統 一 叫做 「見 記 事 欄 : ;

再 者 ,台 灣 是 世 界 公 認 的 資 訊 王 國 ,國 民 身 分 證 上 卻僅 能 輸 入 六 個 字 的 名 字 ,

字 數 超 過 者 皆 以 「人 工 : 方 式 書 寫 ,往 往 使 得 尋 求 自我 認 同的 族 人 面 臨 難 堪 的

窘境 ,為何 換 名 還 要 受 到 如 此 歧 視 的 對 待 ?

統 治 者 的 施 政 應 該 同 步 升 級

欣 聞 內 政 部 將 於 今 年 七 月 一 日起 全 面 換 嶺 國 民 身 分 證 ,一 夕 之 問 戶 政 機 構

的 電 腦 升 級 了 ,國 民 身 分 證 正 面 姓 名 欄 位 終 於 加 長 了 ,電 腦 版 姓 名 字 數 由 六 個

字 增 加 為一卜五 個 字 ,看 來 似 乎 獨 厚 與 寬 待 原 住 民 ,卻 是 原 住 民 足 足 等 候 十 年 遲

來 的 正 義 ·我 們 不 要 求 統 治 者 道 歉 或 賠 償 ,只 是 提 醒統 治 者 在 訂 定 國 家 政 策 時 ,

能 全 盤 考 量 相 關 行 政 措 施 ,應 跨 部會 協 商 姓 名 登 記 事 務 ,如 : ′健保 卡 、護 照 、

駕 照 、存 摺 、學 生 證 及 登 機 證 等 ,能 同 步 將 姓 名 欄 位 升 級 加 長 ,讓 原 住 民 傳 承

千 年 的 名 字 能 夠 看 見 陽 光 ,千 萬 不 要 讓 族 人 及 瀕 臨 消 逝 的 文 化 再 等 十 年 。

民問機構 請放寬心胸接納長長的名字

64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除 了 各 部 會 應 全 面 配 合 國 民 身 分 證 對 多 元 名 字 的 尊 重 外 ,民 間 機 構 對 於 新

證 換 嶺 姓 名 欄 位 的 調 整 是 否 也 做 好 了 因 應 的 措 施 ? 請 別 再 說 『名 字「六 個 字 :

的 那 位 先 生 請 過 來 』,或 是 『你 的 名 字 太 長 了 可 不 可 以 只 填 寫 前 面三 個 字 ? 』,

或 是 面 對 很 長 的 名 字 如「

白茲 ·牟 固那 那 : ,更 不 可 以 第一

個 字 稱 呼 如 : 白小 姐

等 。這 些 荒 謬 的 言 詞 ,卻 是 原 住 民 在 福 爾 摩 沙 美 麗 的 寶 島 上 ,天 天 要 面 對 的 無

知 與 無 禮 。是 問健 保 局 、電 信 局 、郵 局 、領 務 局 、民 航 局 ·監 理 站 及 學 校 等 是

否 會 向 內政 部 戶 政 司 看 齊 將 姓 名 欄 位 加 長 ; 民 問 機 構 是 否 會 將 心 胸 放 寬 ,讓 原

住 民 能 真 正 自在 舒 適 的 使 用 傳 統 名 字 ·請 別 再 讓 台 灣 這 片 上 地 最 早 的 主 人 覺 得

格 格 不 入 !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65

新 身 份 證 可 否 有 新 名 字 ?

四百 年 來 原 住 民 被 迫 改 名 換 姓 ,從 清 治 至 日治 到 國 民 政 府 都 以 統 治 者 的 身

份 ,未 顧 及 原 住 民 的 文 化 與 情 感 ,強 行 要 沒 有 文 字 的 原 住 民 在 白紙 黑 字 上 接 收

新 的 名 字 且轉 換 新 的 身 份 ·然 在 族 人 多年 的 努 力 下 ,於 199 5 年 通 過 《姓 名 條 例

修 正 案 》,族 人 終 於 可 以 有 名 字 的 自主權 ,能 夠在 身份 證 上 使 用傳 統 名 字 。但 在

族 人 恢 復 傳 統 名 字 的 過 程 ,卻 常 因 戶 政 單 位 未 有 良 善 的 酊 套 措 失 或 受 理 人 員 不

清 楚 相 關 作 業 流 程 ,使 得 族 人 在 換 名 時 ,常 遇 到 不 友 善 的 對 待 ,或 甚 至 上 山下

海 跑 了三 次 ,還 沒 有 辦 法 換 成 ,致 使 十 年 來 媽 萬族 人 不 到 800 人 回復 傳 統 名 字 ,

比世 界 珍 貴 的 黑 面 琵 鷺 還 要 稀 少 ·是 問偉 大 的 政 府 ,換 一 張 新 的 身 分 證 有 那 麼

難 嗎 ?

內 政 部 將 於 今 年 七 月 一 日起 換 賽 十 九 年 來 未 換 金 的 國 民 身 分 證 ,在 欣 喜 之

餘 並 引 頸 期 盼 內 政 部 在 經 過”

專 家 學 者”

多 年 的 討 論 後 ,能 確 實 落 實 戶 政 機 關

的 三 大 工 作 目標「革 新 」、「簡 政 」、「

便 民 」·但 令 人 失 望 的 是 ,在 看 完 內 政 部 所

頒 布 的 全 面 換 金 國 民 身 分 證 作 業 程 序 及 宣 導 要 點 等 辦 法 ,似 乎 獨 漏 對 原 住 民 友

善 的 對 待 ,如 宣 導 要 點 中 ,宣 導 短 片 將 分 別 以 「國 語 : 、「閩 南 語 : 及 「客 語 :

發 音 製 作 ,意 思 就 是 說 ,非 使 用 以 上 三種 語 言 的 各 族 原 住 民 都 不 用 換 新 身 分 證

嘍 ! 還 是 內 政 部 比 新 聞 局 更 清 楚 原 住 民 居 住 的 地 方 剛 好 都 看 不 到 宣 導 短 片 !

我 們 想 問 : 「新 身 分 證 可 否 有 新 名 字 ? : 原 住 民 在 換 嶺 新 身 分 證 的 同 時 ,是

否 可 以 同 時 辦 理 「回 復 原 住 民 身 份 : 或「回 復 傳 統 名 字 _、·內 政 部 可 否 清 楚 告 訴

全 世 界 ,台 灣 政 府 「滅 族 政 策 : 裡 ,過 去 有 多 少 原 住 民 女 性 嫁 給 非 原 住 民 之 後 ,

就 自動 喪 失 原 住 民 的「身 份 : ,這 些 被 迫 變 更 身 份 的 族 人 ,能 否 在 此 時 回 復 原 住

民 身 份 ? 再 者 ,原 住 民 各 族 有 多 元 的 命 名 文 化 ,族 人 在 歷 經 改 朝 換 代 的 同 時 也

都 被 迫 改 名 換 姓 ,上 一 次 是 在 1

945 年 強 迫 由 日本 名 改 為 漢 姓 漢 名 。2005 年 我 們

不 要 求 統 治 者 道 歉 或 賠 償 ,而 是 期 望 族 人 在 回 復 傳 統 名 字 時 ,能 獲 得 統 治 者 的

應 許 與 協 助 ,使 原 住 民 的 命 名 文 化 能 繼 續 傳 承一F去 ·

試 想 七 月 份 起 將 有 1

2046 位 族 人 在 換 新 身 分 言劍一時 ,同 時 辦 理 「回 復 原 住 民

身 份 : 或 「回 復 傳 統 名 字 : ,內 政 部 戶 政 司 準 備 好 了嗎 ? 擁 有 自我 命 名 權 是 原 住

民 四 百 年 來 最 高 興 的 事 ,更 是一巴界 上 重 要 的 事 ·再 問 內 政 部

「原 住 民 究 竟 可 否

在 換 盡 新 身 份 的 同 時 ,回 復 傳 統 名 字 ? :

66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馬 躍 ·比 哦 簡 歷

學 經 歷 :

8 3 / 9 一8 7 / 6

8 7 / 6 一8 7 / 8

8 7 / 8 一8 8/ 2

8 8/ 2 一8 8/ 5

8 8 / 8 一8 9 / l

8 9 / 7 一8 9 / 1 1

9 0 / 2 一9 0 / 7

9 1/ 5 一9 1/ 1 1

世 新 大 學 電 影 系

公 視 「原 住 民 新 聞雜 誌 : 記 者

超 視 「生 命 告 白 : 編 導

公 視「我 們 的 島 : 記 者

亞 洲 文 化 基 金 會 贊 助 赴 紐 約 進 修

「真 實 劇二F 丫 \ 阿 美 影 展 」召 集 人

「邦 下 丫 ×部 落 電 影 院 」召集 人

「請 問 蕃 名 紀 錄 片 影 展 」執 行 長

得 獎 作 品 年 表 :

86 《我們 的名 字 叫春 日》

文建會 優 良地 方文化 紀錄影 帶 獎佳 作

87 《天堂小 孩 》

文建會 地 方文化 紀錄 影帶 獎 佳作

台灣 國際紀錄 片雙 年展 公 共電視 推薦獎

美 國紐 約 市立 圖書館收 藏

87 《如 是 生 活 如 是 Pa ng cah 》

文 建 會 地 方 文 化 紀 錄 影 帶 獎 傑 出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67

美 國瑪格 麗特 米德影展 展 出

台灣紀錄 片赴 美巡迴影展 展出

88 《親 愛 的 米 酒 ,妳 被 我 打 敗 了 》

文 建 會 地 方文 化紀 錄 影 帶 獎 優 等

美 國瑪 格 麗特 米德 影 展 展 出

88 《心 中的 土 地 一 目擊 者 田春綢 》

文 建 會 地 方文 化紀 錄 影 帶 獎 佳 作

永 續 台 灣 報 導 獎 影 片報 導 獎 首 獎

88 《季 ·拉 黑 子 》

新 聞局 金 穗 獎 最佳 紀 錄 錄 影 帶

89 《國 家 共 匪 一美麗 的錯 誤 》

文 建 會 地 方文 化 紀 錄 影 帶 獎 佳 作

台 灣 國 際 紀 錄 片 雙 年展 展 出

金 鐘 獎 社 教 節 目類 人 圍

89 《來 去 大 陳 》

文建 會 紀 錄 影帶 獎 優 等

兩岸 關係 暨 大陸新 聞報 導獎 佳 作

南 方影 展 展 出

68 把 名 字 找 回 來

90 《畫 滿 九 又 1/2 》

文 建 會 紀 錄 影 帶 獎 佳 作

91 《揹起 玉 山最高 峰 》

台北電 影節 最佳 紀錄 攝 影 獎

地 方志 紀錄 影 帶 獎 優 選

南 方影 展 特 別 獎

純 十 六影展 展 出

原 住 民族 正 名 研 討 會 發 言條

場 次 : 第 場

發 言 人 :

服 務 單 位 :

主 辦 單 位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會

地址

電話

台 北 市 信 義 區 松 仁 路 3 號 7 樓

(02) 8789一1

800

承辦 單位/卓維 娛 樂 事 業股份 有限公 司

地 址 : 臺 北 市 中 正 區 忠 孝 西 路一

段 6 號 12 樓

電 話 : (02 )23 83 1133

協辦 單位/台灣原住 民部落振興 文教基金會

地 址 : 台 北 市 紹 興 北 街 31 巷 6 號 4 樓 之 4

電 話 : (02 )2394 一9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