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公示本) 项目名称: 2015 年中国联通云南省临沧市 LTE FDD 无线网新建 工程及 WCDMA 无线网络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5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 Upload
    vuhanh

  • View
    288

  • Download
    6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公示本)

项目名称: 2015年中国联通云南省临沧市LTE FDD无线网新建

工程及 WCDMA 无线网络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年 5 月 10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Page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一、项目背景 ................................................................................................................................. 2

二、项目概况 ................................................................................................................................. 2

三、建设地点 ................................................................................................................................. 2

四、建设内容 ................................................................................................................................. 2

五、主要设备一览表 ..................................................................................................................... 5

六、基站分类一览表 ..................................................................................................................... 8

七、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 8

八、编制依据 ................................................................................................................................. 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2

自然环境简况 ....................................................................................................................................... 12

一、地理位置 ............................................................................................................................... 12

二、气候、气象特征 ................................................................................................................... 12

社会环境简况 ....................................................................................................................................... 12

一、行政区划 ............................................................................................................................... 12

二、经济概况 ............................................................................................................................... 12

三、教育卫生 ............................................................................................................................... 12

环境质量状况 ...............................................................................................................................................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 13

一、环境空气 ............................................................................................................................... 13

二、地表水 ................................................................................................................................... 13

三、声环境 ................................................................................................................................... 13

四、电磁环境 ............................................................................................................................... 13

评价范围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5

一、评价范围 ............................................................................................................................... 15

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6

评价适用标准 ...............................................................................................................................................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1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21

一、施工期工艺流程 ................................................................................................................... 21

二、运营期移动通信系统 ........................................................................................................... 21

主要污染工序 ....................................................................................................................................... 29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 29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 ........................................................................................................... 2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1

环境影响分析 ............................................................................................................................................... 32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 32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32

二、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32

三、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32

Page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四、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 32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33

一、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 33

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52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 52

五、环保投资 ............................................................................................................................... 54

五、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54

六、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 ........................................................................................... 5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57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

建议 ....................................................................................................................................................... 64

附件

1、 基站基本参数表

2、项目可研批复

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4、发射机机顶功率列表

5、基站机顶功率检测报告

6、监测单位资质认证证书

7、类比测试检测报告

8、废旧蓄电池回收证明材料

9、审批登记表

附图

1、项目基站位置分布图

Page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15 年中国联通云南省临沧市 LTE FDD 无线网新建工程及 WCDMA 无线

网络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法人代表 季绪浩 联系人 苏聃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江滨西路 51 号

联系电话 0871-68168743 传真 0871-68168743 邮政编码 650000

建设地点 云南省临沧市

立项审批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云南省分公司 批准文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227 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169 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664 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665 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670 号

云南联通项目批[2015]2463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移动电信服务[I601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157.71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8.8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0.41%

评价经费

(万元) 19.2 预期投产日期

Page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随着联通 3G 用户的快速增长,用户对 WCDMA 网的覆盖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因此,

拓展 WCDMA 网的覆盖面积、提升已覆盖区域的覆盖水平和网络质量,势在必行。此外,

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G 网络将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4G 网络是移动通讯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设 4G 移动通信网络,对于满足中国联

通通信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提高联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企业

效益、巩固市场的占有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促进通信技术的进步均是十分必要

的。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新建基站共 289 个,其中 WCDMA 网基站 74 个,LTE FDD 网基站 215 个,

本期工程无共站基站建设,故项目站址数为 289 个。另外,本期新建基站部分已经建成,

部分未建设,截止 2015 年 12 月,开展环评工作之时,WCDMA 网基站有 43 个已经建成,

31 个未建设;LTE FDD 网基站有 62 个已经建成,153 个未建设。

本项目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 2157.71 万元,其中 WCDMA 网 545.3 万元,LTE FDD

网 1612.41 万元。

三、建设地点

本项目新建基建分布于临沧市各个区、县,包括沧源县、耿马县、临翔区、双江县、

云县、镇康县、凤庆县。

四、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杆塔建设、天线和馈线等设备安装及辅助设备安装。项

目组成情况见表 1。

表 1 项目建设内容及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室内外设备(发射机、天馈系统等收发设备)安装调试。

机房建设(利旧机房基站 231 个、新建机房基站 58 个)

辅助工程 备用电源、控温除湿设备安装。

公用工程 机房的防水、防火、防盗处理;基站的市政交流电供给工程、

监控设备的安装。

Page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

环保工程 机房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临时占地清理,落地塔塔基周边生

态恢复;蓄电池等危废处置。

本项目 WCDMA 网基站和 LTE FDD 网基站技术参数汇总表见表 2。

表 2 新建基站技术参数汇总表

项目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新建基站数量(个) 56 126

标称功率(W) 20 20

频率范围 2130~2145 1850~1880

2145~2170

扇区数(个) 1~3 2~3

每扇区载频数(个) 1 1

天线挂高(m) 6~35 6~68

天线下倾角(°) 2~9 0~9

天线增益(dBi) 17.5 17.5

水平半功率角(°) 65 65

垂直半功率角(°) 7 7

WCDMA网基站和 LTE FDD 网基站的具体建设情况如下:

1.新建基站在不同行政区的分布情况

本项目新建基站所在行政区分布情况如表 3 所示。

表 3新建基站在不同行政区的分布情况

区县 新建基站个数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沧源县 \ 16

凤庆县 \ 17

耿马县 5 22

临翔区 12 93

双江县 1 12

永德县 21 14

云县 30 31

镇康县 5 10

总计 74 215

2.新建基站在不同环境区域的分布情况

本项目新建基站所在环境区域分布情况如表 4所示。

表 4新建基站在不同环境区域的分布情况

功能区 新建基站个数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城镇 14 130

农村 56 \

Page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

市区 4 85

总计 74 215

3.不同天线架设方式的基站情况

本次评价将天线架设方式归纳为屋顶塔(屋顶抱杆、屋顶钢管塔、屋顶四角塔、楼顶

美化天线)和落地塔(角钢塔、灯管塔、H 杆)两种架设方式。各类型天线架设方式照片

如图 1~3 所示。本项目新建基站不同天线架设方式情况如表 5 所示。

图 1 屋顶塔(四角塔与楼顶美化天线)架设方式的基站

图 2 屋顶塔(抱杆与增高架抱杆)架设方式的基站

图 3 落地塔架设方式的基站

Page 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

表 5 新建基站不同天线架设方式统计

天线架设方式 新建基站个数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屋顶塔 16 158

落地塔 58 57

总计 74 215

4.新建基站蓄电池组配置情况

本项目新建基站的蓄电池组配置情况如表 6 所示。

表 6 新建基站的蓄电池组配置统计

蓄电池类型 蓄电池组数量(组)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蓄电池组(48V/500Ah) 116 32

5.新建基站空调配置情况

本项目新建基站的空调配置情况如表 7所示。

表 7 新建基站的空调配置统计

空调类型 空调数量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美的 58 利旧

五、主要设备一览表

本工程所用到的主要设备为发射机和天线。发射机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 8 主要设备信息表

基站类型 发射机型号 标称功率(W) 机顶功率(W)

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16

农村、交通干线 3~20

通常,为满足不断提高的话务和覆盖需求,在国家分配各运营商频率资源固定的情况

下,基站的覆盖半径需要不断缩小,以提高频率的重复利用,为了保证基站间的无线信号

不会相互干扰,基站需要严格控制发射功率,因此基站的机顶功率远小于最大发射功率。

而在不同环境区域(市区、郊区、城镇、农村和交通干线)内,基站的机顶功率不同。详

细分析见下文工程分析部分。表 7所示不同环境区域的基站发射机机顶功率是由联通公司

Page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

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所得数据,见附件。

各个天线信息如表 9~10 所示。

表 9 京信 ODV-065R18K-G,B 型号天线信息表

型号:ODV-065R18K-G,B

产品描述:1710-2170 MHz/ 65°17.5dBi 双极化电调天线

电气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MHz) 1710-2170

天线增益(dBi) 17.5

极化方式 ±45°极化

水平面波瓣宽度(°) 65±6

垂直面波瓣宽度(°) 7

前后比(dB) ≥25

上旁瓣抑制(dB) ≥16

交叉极化比

(dB)

轴向 ≥17

±60°内 ≥10

驻波比 ≤1.5

隔离度(dB) ≥30

三阶交调(dBm) ≤-107

电下倾角范围(°) 0-10

阻抗(Ω) 50

功率容量(W) 250

机械性能指标

天线尺寸(mm) 1310×145×86

重量(Kg) 8.5

外罩材质 玻璃钢

机械倾角(°) 0-10

接头类型 7/16 阴头

环境温度(°C) 工作温度-40~+60

极限温度-55~+75

抗风能力(m/s) 工作风速 36.9,极限风速 55

雷电保护 直接接地

方向图

Page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7

1710-2170 MHz 方向图

水平面 垂直面

表 10 京信 ODV3-065R18K-G,Ⅶ型号天线信息表

型号:ODV3-065R18K-G,Ⅶ

描述:1710-2170&1710-2170&1710-2170MHz/ 65°&65°&65°/17.5&17.5&17.5dBi 三频双极化电调天

线

电气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MHz) 1710~2170 1710~2170 1710~2170

增益(dBi) 17.5

极化方式 ±45°极化

水平面波瓣宽度(°) 65±6

垂直面波瓣宽度(°) 7

前后比(dB) ≥25

上旁瓣抑制(dB) ≥16

交叉极化比(dB) 轴向 ≥17

±60°内 ≥10

驻波比 ≤ .5

隔离度(dB) ≥28

三阶交调(dBm) ≤-107

电下倾角(°) 0-10 0-10 0-10

阻抗(Ω) 50

功率容量(W) 250

机械性能指标

天线尺寸(mm) 1350×380×65

重量(Kg) 15.5

外罩材质 玻璃钢

机械倾角(°) 0-16

接头类型 7/16 DIN 阴接头

环境温度(°C) 工作温度:-40~+60

极限温度:-55~+75

抗风能力(m/s) 工作风速:36.9,极限风速:55

雷电保护 直接接地

方向图

Page 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8

1710-2170 MHz 方向图

水平面 垂直面

六、基站分类一览表

根据本期新建基站的类型及技术参数等,将其分类如下。

表 11 本期新建基站分类

号 基站类型

标称

功率

(w)

不同区域发射机机顶功率 天线增益

(dBi)

基站

分类

基站

个数 区域 功率(W)

1 本期

WCDMA 基

站(A)

20

市区 3~16 17.5 A1 4

2 郊区与城镇 3~18 17.5 A2 14

3 农村与交通干线 3~20 17.5 A3 56

4 本期 LTE

FDD 基站

(B)

20

市区 3~14 17.5 B1 85

5 郊区与城镇 3~16 17.5 B2 130

七、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属于信息产业类,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2014 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的“5.数据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及

建设”和“8.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 WCDMA 基站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LTE FDD 基站属于第四代移动通信

网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和《云南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支持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

于改善当地通讯系统结构,提高移动通讯能力和和移动通讯的可靠性,改善通讯质量,为

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发展规划的要求。

八、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Page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9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29 日实施);

(4)《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 18 号,1997 年 3 月 25

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33

号,2015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6)《关于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3]75 号);

(7)《关于电磁辐射标准适用问题请示的复函》(环办[2004]36 号);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 年本)》(2015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2008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2. 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2011);

(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2007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3. 地方相关规范文件

(1)《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 105 号);

(2)《关于贯彻执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云环科字[1997]

第 318 号);

(3)《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适用区划分的通知》

(云环发[2007]83 号);

(4)《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全省电磁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知》(云

环发[2009]65 号);

(5)《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移动通信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督办

会会议纪要>的通知》(云环发[2010]46 号);

Page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0

(6)《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已建移动通信基站补办环保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云

环发[2010]47 号)。

4. 项目相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

(1)项目立项文件;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3)临沧联通分公司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

Page 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移动通信基站新建项目,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主要为拟建基站处的

电磁辐射、固废、噪声、生态环境影响等。

1.电磁辐射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电磁辐射污染主要为拟建基站处的原有电磁辐射。本次评价根据

基站共站情况、基站分布情况等,选取有代表性的 20 个典型基站站址处电磁环境背景进

行监测,结果表明,各典型基站处电磁环境背景值在 0.02-0.96 μW/cm2 之间(见下文表

13),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

2.固废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固废污染主要为拟建基站共站站址处所产生的废旧蓄电池,根据

云南联通公司提供的废旧蓄电池回收方案,每年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定期由具有危险废物经

营许可资质的贵州华胜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回收处置。废旧蓄电池的收集、贮存和转运

等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贮

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由于废旧蓄电池在贮存过程中不泄露废酸碱,不排放硫酸雾,贮存场所地面不需要冲洗,

所以在废旧蓄电池贮存期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噪声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拟建基站共站站址处基站设备机房内空调的

室外。所产生的噪声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标准限值

要求。

4. 生态环境影响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以前基站建设时架设铁塔、新建机房及埋设

线缆造成的一定程度的地表植被破坏。在施工结束后,通过对塔基及机房周围采取绿化等

措施,可使生态破坏绝大部分得到恢复,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目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2010 年以前(包括 2010 年)及 2012

年的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均已通过了云南省环保厅的环评审批,2011 年、2013 年与 2014

年的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2009 年至 2014 年移动通信基站建

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同时,云南省分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

律法规,积极履行有关建设项目的环保手续,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同时,成立专职或

兼职环境管理部门,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

Page 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一、地理位置

临沧市位于东经 98°40′~100°33′,北纬 23°05′~25°02′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临沧地

区。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毗邻澜沧江,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 290.79km,总面积

24469 km²。

二、气候、气象特征

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 16.8-17.7℃。

社会环境简况

一、行政区划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介于东经 98~40’-100~34’和北纬 23~05’-25~02’之

间,总面积 2.45 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划:辖 8 个县(区):临翔区、凤庆县、云县、

永德县、镇康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

自治县。201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49.3 万人,比上年增长 0.6%,其中城镇人口 87.7 万

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35.18%。

二、经济概况

2014 年临沧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65.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2%。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2.71 亿元,增长 6.5%;第二产业增加值 198.76 亿元,增长 14.8%;

第三产业增加值 123.65 亿元,增长 10.1%。人均 GDP18710 元,增长 10.5%。

三、教育卫生

2014 年全市有大专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5295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1 所,在校学生

17691 人。普通中学 121 所,在校学生 113795 人。小学 1103 所(含教学点 190 个),在校

学生 183626 人。幼儿园 145 所,在校学生 52006 人。

2014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 1372 个,比上年增加 4 个;有卫生技术人员 8522 人,

比上年增长 11.8%;实有床位 8767 张,增长 6%;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2584 人。

Page 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空气

根据《2014 年临沧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 年临沧市中心城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监测天数为 329 天,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有 175 天,占全年的 53.19%;环境空气

质量状况为良的有 154 天,占全年的 46.81%。2014 年临沧市中心城市市区环境空气中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分别是 0.007、0.020 和 0.052 毫克/

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

2014 年,通过对临沧市 2 大水系 9 条河流的 13 个断面进行监测,并对其水质、污

染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符合Ⅱ类水标准,水质状况为优的有 7 个断

面(比 2013 年减少 1 个)占 53.85%;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水质状况为良的有 5 个断

面(与 2013 保持不变)占 38.46%;水质符合Ⅳ类水标准有 1 个断面,占所测断面的 7.69%。

所测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对照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2014 年澜沧

江水系水质状况为优,怒江水系为良好。

三、声环境

根据《2014 年临沧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4 年中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等效

声级值(昼间)为 54.9dB(A),声环境质量等级保持在二级。

四、电磁环境

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基站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为了解工程周围的电磁环

境质量状况,本次评价委托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对基站周围的电磁环境质

量现状进行了监测,有关情况如下:

1. 监测项目:电场强度(功率密度)。

2. 监测单位: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计量认证证书见附件)。

3.监测仪器:本项目监测采用的仪器见表 12,仪器经过国家计量标定,在有

效期内(2015.08.06~2016.08.05),仪器校准证书见附件。

4、监测时间及天气情况

Page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4

2015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2 日,除雨天停止监测工作外,其他工作日天气良

好,监测详细天气情况见监测报告。

表 12 测量仪器参数一览表

仪器名称 Narda BROADBAND FIELD METER

仪器型号 NBM-550

生产厂家 德国 narda 公司

探头类型 EF0391 号探头

频率范围 100kHz~3GHz

量程 0.01V/m ~100 kV/m

校准证书编号 XDj2015-296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

5.电磁环境状况

(1)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工程分布,选取典型基站考察基站站址处的电磁环境质

量。具体选站原则如下:①具备环境区域代表性,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电磁辐射项

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3】75 号)相关要求,抽测的基站应主要考虑

环境敏感区域的基站、可能在公众活动区域造成较大电磁辐射水平的基站以及优势地点

架设多部基站等具有代表性的基站;②具备行政区代表性,抽测基站尽量覆盖到临沧市

各个区县,对于个别基站建设数量较少的偏远县,根据实际情况,以同类型的其他区县

的基站作为抽测站;③具备技术参数代表性,尽量涵盖不同天线架设方式、不同天线增

益等技术参数不同的基站,对于多网共站基站优先选取;④对于居民投诉基站进行重点

选取。

(2)根据上述原则,本次评价选取了 20 个典型基站,对其站址处电磁环境质量进

行监测,占基站总数的 9.2%。结果表明,各典型基站处电磁环境监测值在

0.02-0.96μW/cm2 之间(见表 13),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公众

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且具有电磁环境容量。

表 13 本项目典型基站拟建站址处电磁辐射现状监测结果

号 基站名称 区县

功率密度

(μW/cm2)

基站

分类 建设情况

在附件中

序号

1 耿马航天宾馆 耿马县 0.04~0.96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38

2 耿马糖业宾馆 耿马县 0.04~0.18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36

3 临沧教育小区 临翔区 0.04~0.34 B1 建成开通 附表 2-57

4 临沧金旭小区 临翔区 0.03~0.59 A1 建成开通 附表 1-15

Page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5

5 临沧军区卫生院 临翔区 0.04~0.11 B1 建成开通 附表 2-76

6 临沧旗山小区 临翔区 0.05~0.35 B1 建成开通 附表 2-64

7 临沧师范综合楼基站 临翔区 0.03~0.43 B1 建成开通 附表 2-67

8 临翔博尚小区 临翔区 0.05~0.23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83

9 临翔圈内村委会 临翔区 0.05~0.23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84

10 永德广电 永德县 0.06~0.68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04

11 永德联通公司 永德县 0.22~0.65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02

12 永德热水塘 永德县 0.13~0.27 A3 建成开通 附表 1-27

13 茂兰昔宜村 云县 0.12~0.23 A3 建成开通 附表 1-65

14 云县城北居民区 云县 0.08~0.68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16

15 云县公租房 云县 0.13~0.26 A2 建成开通 附表 1-56

16 云县茂兰镇中 云县 0.06~0.31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32

17 镇康工业园区宿舍楼 镇康县 0.02~0.06 A2 建成开通 附表 1-73

18 镇康南伞德胜街 镇康县 0.14~0.54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38

19 镇康南伞客运站 镇康县 0.14~0.38 B2 建成开通 附表 2-139

20 镇康文明新村 镇康县 0.04~0.14 A2 建成开通 附表 1-69

6. 典型基站选取合理性分析

① 环境区域代表性

本次选取的 20 个典型站涵盖了市区、郊区、城镇、农村等不同环境区域,具备环

境区域代表性。

② 行政区域代表性

本次选取的 20 个典型站涵盖了本项目建设的绝大多数区县,对于个别基站建设数

量较少的偏远县,以同类型的其他区县的基站作为抽测站,因此具备行政区域代表性。

③ 技术参数代表性

本次所选的 20 个典型基站涵盖了不同技术参数(机顶功率、增益、天线架设方式、

载频类型、共站情况等)的基站,具备技术参数代表性。

④ 居民投诉基站重点选取

本次评价基站中无投诉基站。

评价范围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一、评价范围

(1)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3.1.2 规定:“评价范围以天线为中心:发射机功率 P≤100kW 时,

Page 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6

评价半径为 0.5km。”“对于有方向性天线,按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内评价到 0.5km。”

(2)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中 5.3 监测点位的选择

规定:“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

目标。”

(3)根据上述规定以及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本项目评价范围定为天线辐射主瓣

方向 500m 范围,重点关注各基站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基站发射天线周围在

评价范围内的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

所有公众,重点关注 50m 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

本次环评涉及站址共 218 个,经过对基站评价范围内的现场调查和基站基础资料的

收集,选取了 20 个典型基站进行了电磁辐射现状调查与监测,其中有 16 个基站周围 50m

范围内存在环境保护目标,各典型基站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4。

表 14 本项目典型基站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号 基站名称

基站

分类 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

目标

位于

天线

方位

水平

距离

(m)

垂直

高差

(m)

基站在

附表中

的序号

建设

情况

1 耿马航天宾馆 B2

居民楼 正北 3 8 9 附表

2-38

建成

开通 居民楼 正东 2 20 12

居民楼 正北 3 30 9

2 耿马糖业宾馆 B2 住宅楼 西南 3 24 12 附表

2-36

建成

开通 华龙大酒店 正东 6 38 3

3 临沧教育小区 B1 在建建筑 西北 5 24 0 附表

2-57

建成

开通 14 号楼 正南 5 39 0

4 临沧金旭小区 A1 金旭之光 3 号楼 正南 5 16 10 附表

1-15

建成

开通

5 临沧旗山小区 B1 居民楼 正南 3 10 21 附表

2-64

建成

开通 居民楼 正南 2 20 24

6 临沧师范综合楼

基站 B1

居民楼 正西 5 20 0 附表

2-67

建成

开通 居民楼 正东 5 12 0

7 临翔博尚小区 B2 商铺 正北 1 34 12 附表

2-83

建成

开通

8 临翔圈内村委会 B2 商住房 正北 2 3 9 附表 建成

Page 2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7

商住房 正西 3 14 6 2-84 开通

商住房 东南 4 21 3

9 永德广电 B2 商住楼 正北 4 3 20 附表

2-104

建成

开通 宏基电脑 西南 3 18 23

10 永德联通公司 B2

康德小区 3#楼 正北 5 10 4 附表

2-102

建成

开通 商住 4#楼 东北 5 31 4

信用社 正南 3 38 10

11 云县城北居民区 B2 民居 正南 2 22 15 附表

2-116

建成

开通

12 云县公租房 A2 5 栋商业楼 正东 2 24 19 附表

1-56

建成

开通

13 云县茂兰镇中 B2 民居 西南 2 17 15 附表

2-132

建成

开通 民居 正南 2 15 15

14 镇康南伞德胜街 B2 商铺 正南 2 19 14 附表

2-138

建成

开通 众城广告商住楼 正东 2 12 14

15 镇康南伞客运站 B2 商住楼 正南 3 18 13 附表

2-139

建成

开通 商住楼 正东 3 9 13

16 镇康文明新村 A2 商住楼 西北 3 12 19 附表

1-69

建成

开通 商铺 正南 3 15 19

Page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8

评价适用标准

一、 电磁环境

(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在 1 天 24h 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

连续 6 min 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15 要求。

表 15 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频率范围 电场强度 E

(V/m)

磁场强度 H

(A/m)

磁感应强度

B(μT)

等效平面波

功率密度 Seq

(W/m2)

30MHz~3000MHz 12 0.032 0.04 0.4

注 2:0.1MHz~300GHz 频率,场量参数是任意连续 6 分钟内的方均根值。

—<摘录>—

(2)《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中第4.1、4.2规定确定本项目电磁辐射管理限值。

“4.1 公众总的受照射剂量

公众总的受照射剂量包括各种电磁辐射对其影响的总和,即包括拟建设施

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影响,还要包括已有背景电磁辐射的影响。总的受照射剂量

限值不应大于国家标准 (GB8702)的要求。

4.2 单个项目的影响

单个项目的影响:为使公众到的总照射量小于 GB 8702 的规定值,对单个

项目的影响必须限制在 GB 8702 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评价时,对于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 GB 8702 中场强限值的 1/ ,或功率密度限

值的 1/2。其他项目则取场强限值的 1/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5 作为评价标准。”

—<摘录>—

(3)《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已建移动通信基站补办环保手续有关问题的

通知》(云环发[2010]47 号)

“对利用同一铁塔、杆路、建筑物顶部共建共享的基站其评价范围内的电磁

辐射水平应满足环境电磁辐射场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40μW/cm2 的标准,同时,应

Page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19

满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

统)电磁辐射功率密度限值 8μW/cm2 的标准要求。”

—<摘录>—

(4)本项目电磁辐射评价标准

结合以上标准及规定,确定本项目基站所在区域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公众曝

露控制限值(功率密度)为 40μ W/cm2;本项目电磁辐射对公众照射的贡献值

应满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

系统)电磁辐射功率密度限值 8μ W/cm2 的标准要求。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通信基站分布在临沧市各区县,基站建设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当地政府已划定声环境功能区的,按划定的声功能

区类别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未划定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按照功能特点和环境

质量要求确定执行类别。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

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表 16 环境噪声限值

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dB(A) 声环境功能区

0 类 50 40 指疗养区、高级宾馆区和别墅区等特别需要安

静的区域。

1 类 55 45 指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

业单位集中区域。

2 类 60 50 指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3 类 65 55 指规划工业区和已经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

4

a 类 70 55 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

河航道两侧区域。

b 类 70 60 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

侧区域。

Page 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0

一、噪声

本项目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昼间 70dB(A)、夜间 55 dB(A)的要求。运营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根据该标准,基站机房空调室外机噪声排放

限值见表 17。

表 17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时 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 类 50 40

1 类 55 45

2 类 60 50

3 类 65 55

4 类 70 55

二、固体废物

本项目的主要固体废物为移动通信基站机房产生的废旧蓄电池,该固体废

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 HW49 中的其他废物,其收集、贮存和处

置等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

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 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Page 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施工期工艺流程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包括如下程序:选址→材料、设备运输→机房、塔基施工

→铁塔架架设→天线架设及布线→设备调试等。施工期工艺流程如图 4 所示。

图 4 移动基站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二、运营期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

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目前,中国

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基站系统主要有 GMS(2G)、WCDMA(3G)、LTE FDD

(4G)和 TD-LTE(4G)等。

本项目涉及两类类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即 WCDMA 系统和 LTE FDD系统。

(1)W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图 5 WCDMA系统结构示意图

WCDMA的英文全称为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宽带码分多址。

WCDMA是一种由 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 GSM MAP 核心网、UTRAN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

Page 2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2

通信系统(3G)。该系统的推出适应了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两大业务的发展,满足了业

务丰富、价格低廉、全球漫游、高频谱利用率等四个基本要求。

WCDMA系统由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UTRAN)和用户设备(UE)三部分组成。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7所示。核心网处理 WCDMA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

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无线接入网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实现无

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用户设备是用户终端设备,它主要包括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

理单元、协议栈模块以及应用层软件模块等,UE 通过 Uu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为用户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内的各种业务功能。

WCDMA 系统有以下特点:①信道复杂,可适应各种业务需求;②更大的容量和更高

的业务速率;③功率控制更加完善;④切换机制更加健全,有更为灵活的分层组网结构;

⑤对于分组数据业务,具有灵活的资源调度机制。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G技术

在传送速率、服务质量、无缝传输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从而推进了 4G 技术的出

现。

(2)LTE FDD移动通信系统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由 3GPP 组织制定的全球通

用标准。LTE 是 3G 的演进,它增强了 3G 的空中接入技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

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作为其核心技术,并采用扁平化的网络结构,降低控制面和

用户面时延。其显著特点为:在 20MHz 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 100 Mbps 与上行 50 Mbps

的峰值速率,能够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LTE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al)是频分双工模式,是 4G的一种制式。LTE FDD

上下行数据同时传输,操作时需要两个独立的信道,一个信道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

个信道用来向上传送信息。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LTE FDD 采用由 eNB 构成的单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时延,实现

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与 3G网相比,LTE减少了 RNC节点。名义上 LTE FDD

是对 3G的演进,但事实上它对 3GPP的整个体系架构作了革命性的改变,逐步趋近于典

型的 IP宽带网络结构。LTE FDD的架构也叫 E-UTRAN架构,如图 6所示。

Page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3

图 6 LTE FDD系统结构示意图

E-UTRAN主要由 eNode B 构成。同 UTRAN网络相比,eNB 不仅具有 Node B的功能,

还完成 RNC 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物理层、MAC 层、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

接入移动性管理和 Inter-cell RRM 等。eNode B 和 eNode B 之间采用 X2 接口方式直接

互联,eNode B 通过 S1 接口连接到 EPC。具体地讲,eNB 通过 S1-MME 连接到 MME,通

过 S1-U连接到 S-GW。S1 接口支持 MME/S-GW 和 eNB 之间的多对多连接,即一个 eNB可

以和多个 MME/S-GW连接,多个 eNB也可以同时连接到同一个 MME/S-GW。

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 LTE的核心技术。OFDM是一种多

载波并行传输的方式,通过延长传输符号的周期,增强其抵抗回波的能力,其本质上仍

然是一种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不同的用户被分配在各子载波上,通过频率资源上的

正交方式来区分用户。OFDMA 作为未来无线通信应用的主要多址接入技术,相对于其他

多址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 频谱效率更高;② 接收信号处理更为简单,降

低了接收机的实现复杂度;③ 带宽扩展性强;④ 易于与多天线技术( MIMO)结合,

提升系统性能;⑤ 易于与链路自适应技术结合。

MIMO 技术是实现 FDD-LTE 系统 100Mbps 传输能力的重要手段。MIMO 技术的基本思

想是在收发双端采用多跟天线,分别同时发射和接收,通过空时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空

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提高频谱利用率。MIMO 技术在 LTE FDD 中的应用不仅表现为收发天线数的明显增加,

而且其传输模式也更加丰富,例如,多天线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分集、空间复用等,在上

行链路,多个用户组成的虚拟 MIMO 也进一步提高了上行的系统容量。

(3)移动通信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通信交换局、基站、移动台及局间和局间站的中继站组成,它

Page 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4

是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综合通信系统。移动台和基站、移动台和移动台之间采用无

线传输方式,基地站与移动通信交换局、移动通信交换局与地面网之间则一般以有线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交换局与基站担负信息的交换和连续以及对无线频道的控制

等。基站与移动台都设有收发信机,收发信共用装置(双工器或多工器)和天线、馈线

等。每一个基站都有一个由发信功率与天线高度所确定的地理覆盖范围,称为(基站)

覆盖区,由多个覆盖区组成全系统的服务区。利用这样的通信系统,在装有移动台的载

体上,人们就可以在行动中与其通信对象进行通信。

本项目所建设的 WCDMA 和 LTE FDD 基站均采用了国际上领先的分布式基站

( BBU+RRU)无线组网方案,即利用基带信号拉远来实现的无线组网方案(如图 7

所示)。把原有的基站设计成基带单元( BBU)和射频远端单元( RRU)两部分,两

部分间采用光纤来替代射频馈线传输基带信号。

图 7 分布式基站( BBU+RRU)无线组网方案示意图

BBU+RRU 无线组网方案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 GSM 网络馈线复杂、工程

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具体优点表现为:① 利用几根光纤替代了原来大量的射频馈线, 减

少了馈线数量, 大大节约了馈线成本, 工程成本也大幅减少; ② 一个 BBU 可以连

Page 2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5

接多个 RRU, 利用一个大容量的 BBU 基带池即可为多个无线站点提供服务,简化了

无线组网设计,方便了多站点无线信号资源分配;③ 由于光纤传输距离远,简化了对

机房的要求。

(4)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为自由空间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为传输线

中电磁能的专用设备。天线辐射电磁波具有方向性,通常用垂直平面及水平平面上不同

方向辐射电磁波功率大小的曲线来表示,并称为天线辐射的方向图,如图 8 所示。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图 8 定向天线方向图

在天线辐射的方向图中,水平、垂直方向的主要扇叶表示天线的主射方向,即为天

线主波瓣,方向图中小扇叶表示天线的副瓣,处于主瓣反方向位置的扇叶称为后瓣。天

线主波瓣方向内电磁辐射强度较大,副瓣和后瓣方向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小。天线的水

平波束决定了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水平覆盖范围,垂直波束宽度则决定了天线传输距离及

纵向覆盖范围。

在主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强度降低 3dB(功率降低一半)的两点间的夹角定

义为波瓣宽度(又称波束宽度或半功率角)(如图 9 所示)。波瓣宽度决定了无线通信

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辐射影响范围。

天线水平方向波束图 天线垂直方向波束图

图 9 天线方向图

Page 2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6

天线增益指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当其它条件一致时,增益高的天线在

主瓣方向上的电磁辐射水平高。

本项目 WCDMA 基站所用天线为增益为 17.5dbi 的双极化定向天线,详细参数见表

8,LTE FDD 基站所用天线为增益为 17.5dbi 的多端口双极化定向天线,详细参数见表

9~10。

(5)基站天线近场与远场

根据与天线距离的远近,将天线前方辐射区分为远场区和近场区,一般而言,以

场源为中心的 3 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称为近场区,也称感应场。3 个波长范围外的区域

称为远场区。公式如下:

r > 3λ (λ = c/f)···················································(式 1)

式中:r —— 观察点到场源的距离,m;

λ —— 波长,m;

c ——自由空间光速,m/s;

f ——工作频率,Hz。

本项目移动通信系统发射频率分别为:WCDMA网络发射频率为 2130~2145 MHz频段,

LTE-FDD 网络发射频率为 1850~1880 和 2145~2170 MHz 两个频段。本项目各类型基站

远场计算如下表所示:

表 18 天线远场计算表

序号 类型 天线型号 3λ(m) 确定远场(m)

1 WCDMA ODV-065R18K-G,B 0.42 0.5

2 LTE FDD ODV3-065R18K-G,Ⅶ 0.48 0.5

(6)基站发射机功率控制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为防止邻道干扰和远近效应,要求从各移动台(基站)到达

基站(移动台)接收机的信号功率电平(或信噪比)或解调后的误码率基本相同,这就需要

对移动台(基站)的发射功率进行自动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是在对接收机端的接收信号强

度或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适时改变发射功率来补偿无线信道中的路径损耗

和衰落,从而既维持了通信质量,又不会对同一无线资源中其他用户产生额外干扰。

通常,为满足不断提高的话务和覆盖需求,在国家分配各运营商频率资源固定的情

况下,基站的覆盖半径需要不断缩小,以提高频率的重复利用,为了保证基站间的无线

Page 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7

信号不会相互干扰,基站需要严格控制发射功率,因此基站的机顶功率远小于标称功率。

在不同环境区域内,功率控制情况不同。在市区,用户比较密集,通信基站也较多,

为了降低干扰,保证用户端信号的良好信噪比,通常控制发射机机顶功率在较低范围内。

在郊区和城镇,用户密集度较市区低,发射机机顶功率较市区高。在农村和交通干线,

用户相对分散,通信基站数量相对有限,为达到理想的信号覆盖面积,通常发射机机顶

功率较高。下表为中国联通公司云南分公司提供的不同环境区域内基站发射机机顶功率

范围。

表 19 不同环境区域内基站发射机功率的机顶功率范围

不同区域 WCDMA 基站 LTE FDD 基站

标称功率(W) 机顶功率(W) 标称功率(W) 机顶功率(W)

市区 20 3~16 20 3~14

郊区与城镇 20 3~18 20 3~16

农村与交通干线 20 3~20 20 3~20

另外,LTE FDD 基站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实现信号的收发,其基本思

想是在收发双端采用多跟天线,分别同时发射和接收,通过空时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空

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提高频谱利用率。因此,LTE FDD 基站虽然提升了通信速度和质量,但并没有增大发射

机的最大发射功率。

(7)天馈系统损耗及天线口功率

本项目所建设的 WCDMA 和 LTE FDD 基站均为分布式基站,基站基带单元(BBU)

和远端射频单元(RRU)通过光纤连接,光纤传输的过程中无损耗衰减。RRU 与天线

面板通过 1/2 跳线连接,馈线损耗 10.7dB/100m,连接接头损耗 0.5dB/个接头,避雷器

损耗约 0.5dB。WCDMA 基站的 1/2 跳线长度约为 4~8m,LTE FDD 基站的 1/2 跳线长度

按 3~8m。各基站天馈系统损耗见下表。

表 20 本项目拟建基站天馈系统损耗一览表

损耗类型 WCDMA 分布式

基站

LTE FDD 分布式

基站

1/2 跳线损耗(dB) 0.4~0.9 0.3~0.9

连接头和避雷器损耗(dB) 1.5 1.5

天馈系统合计损耗(dB) 1.9~2.4 1.8~2.4

天线口功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 Pout/10A/10……………………………………………………………………(式 3)

Page 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8

式中:P 为天线口功率(W),Pout 为发射机机顶功率(W),A 为天馈损耗。

根据拟建基站设备技术参数分析,结合天馈系统损耗,计算各个基站天线口发射功

率经计算如下:

基站发射机机顶功率均保守取最大值,天馈系统损耗均保守取最小值。以市区内的

WCDMA 基站为例,P = Pout/10A/10

= 16/101.9/10

= 10.3 W (发射机机顶功率取 16W,天

馈系统损耗取 1.9dB)。

下表为 WCDMA 基站与 LTE FDD 基站不同环境区域内基站天线口功率计算结果。

表 21 各基站天线口功率一览表

基站类型 标称功率

(W)

不同区域内基站的发射机

机顶功率 系统损耗

(dB)

天线口功率

(W) 环境区域 功率(W)

WCDMA 基站 20

市区 3~16 1.9 1.9~10.3

郊区与城镇 3~18 1.9 1.9~11.6

农村与交通干线 3~20 1.9 1.9~12.9

LTE FDD 基站 20

市区 3~14 1.8 2.0~9.2

郊区与城镇 3~16 1.8 2.0~10.6

农村与交通干线 3~20 1.8 2.0~13.2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2015 年 7 月,云南省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对昆明

市官渡区星耀路尼斯酒店 6 楼楼顶的 WCDMA 和 LTE FDD 基站发射机机顶功率进行测

定,据测定结果,三种类型基站的发射机机顶功率分别为:9.8W 和 5.7W。监测报告见

附件。对比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可见,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这可能与实际测试

时基站通话量的动态变化有关,而理论计算是以最大发射功率计算,因此导致理论计算

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公众辐射安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

的预测时,相对保守,更加安全。

Page 3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29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大气污染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所带来的扬尘。

2.水环境污染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及配套机房施工过程的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

水。

3.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少量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4.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噪声。

5.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架设铁塔、新建机房及埋设线缆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表植被

破坏。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

1.电磁辐射

在移动通信系统运行时,无线通信是由基站通过天线系统接收和发射一定频率范围

内的电磁波来实现的,移动通信中的电磁辐射即由此产生。

2.固体废物

基站建成后,为了保证在停电时基站能正常工作,基站机房内设置有一组或两组免

维护密封铅蓄电池做作为备用电源。因此,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基站设备机房

直流供电系统产生的废旧蓄电池。蓄电池使用周期长,废旧蓄电池产生量很小。本期

新建 WCDMA 基站和 LTE FDD 基站有部分基站配置新增蓄电池组,部分利用旧站址基

站无新增蓄电池组。

3.噪声

为满足基站运行对温度需求,通常在机房设置空调一台,通常采用家用分体式空调

机。因此,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基站设备机房的空调室外机。本期工程基站均为

分布式射频拉远基站,因此设备机房一般建设在距离环境敏感目标较远的地方,空调室

Page 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0

外机对于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影响很小。另外,本期新建的大部分 LTE FDD 为利用

旧站址基站,无需新建设备机房,无新增空调。

Page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施工及运输车辆 扬尘 少量 少量

\ \ \ \

机房施工 施工废水 少量 少量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少量 少量

\ \ \ \

机房施工、设备安

建筑垃圾、包

装废物 少量 少量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少量 少量

基站设备机房 废旧蓄电池

本项目共投入使用蓄电

池 148 组,预计需 3~5

年更换一次

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

资质单位统一回收处

施工设备 噪声 80-100 dB(A) <70dB(A)

空调外机 噪声 45-50 dB(A) <50dB(A)

排放源:基站天馈系统

污染物名称:电磁辐射

环境影响预测:在环境保护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

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不大于8μW/cm2。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态影响集中在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期间架设铁塔、新建机房

及埋设线缆时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表植被破坏。

Page 3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2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所带来的扬尘,由于拟建基站

分散,各基站建设工期较短,因此对大气污染较小。此外,还可通过向施工路面洒水,保

持地面湿润来减少扬尘。

二、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及配套机房施工,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

和,塔基及配套机房的施工废水量很小。施工人员临时租用当地居民住房,基本不产生生

活污水。因此,施工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

三、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

填,就地平整。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用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工人运送到指定垃圾场消纳处

理。因此,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当地的环境现状造成影响。

四、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由于该噪声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产

噪设备均在室外,而且基站建设的施工周期短,因此影响时间很短。建设单位应尽量避免

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运输及安装安排在昼间,禁止夜间施工。尽量

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架设落地塔架设的机站施工,落地塔基站用地大多为荒

地,地面植被主要为野生杂草。

本项目落地塔施工过程主要挖方量在建设郊区、农村基站时产生,土方产生量很小。

在基站施工时挖方应尽量填放在基站征地范围内,夯实并辅以植被,避免弃土。个别难以

就地平整的塔基弃土,可选择附近的低洼地堆置,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和工程水保措施。

综上所述,基站工程占地较少,工程占地不会使土地性质发生改变,对植物物种的多

Page 3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3

样性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原有植被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成后,通过采取植被恢复

措施,可缓解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理论预测公式

基站天线环境保护目标多位于远场区,因此采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

监测仪器和方法》(HG/T10.2-1996)中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远场轴向功率密度(Pd):

2r4d

π

GPP (W/m

2)…………………………………………………………(式 3)

式中:P ——送入天线功率(W);

G ——为天线增益(倍数);

r ——为预测点与天线轴向距离(m)。

………………………………………………………………(式 4)

基站实际建设过程中,环境敏感目标往往不处于天线轴向方向,此时可采用修正

后的模式计算。除轴向场以外,其他方向上的预测将针对天线方向性增益按照天线方

向图做出修正,即用 G 修代替 G。

10

)(fG

10dB

G

修 …………………………………………………………………(式 5)

式中:G —— 为天线增益(倍数);

ƒ(θ)dB——方向性函数(负的 dB 值);

由于不同天线类型方向性函数不同,不同角度(θ)和 ƒ(θ)dB 也不同,通过对“远

场轴向功率密度 Pd”式的修正,即可得到不同角度上远场预测点功率密度值。

2.各类型基站预测参数选取

(1)本项目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值选取

本项目所使用的各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值选取如下:

① ODV-065R18K-G,B 型天线(17.5dBi)

0.5 m 外为远场,天线方向图如图 10 所示。

Page 3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4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图 10 ODV-065R18K-G,B 型天线方向图

表 22 ODV-065R18K-G,B 型天线主要角度(垂直面)方向性函数取值

读图角度(°) 方向性函数

取值(dB) 增益值(dB) 读图角度(°)

方向性函数取

值(dB) 增益值(dB)

-75(第七旁瓣) -30.5 -13 3.5 -3 14.5

-68 -36.7 -19.2 7 -14.4 3.1

-62 -27.5 -10 9 -25.5 -8

-59(第六旁瓣) -25.7 -8.2 12(第一旁瓣) -13.9 3.6

-57 -27.5 -10 14 -28 -10.5

-53 -37.2 -19.7 18(第二旁瓣) -17.8 -0.3

-50 -25.8 -8.3 21 -33 -15.5

-48(第五旁瓣) -24.1 -6.6 25 -19.1 -1.6

-46 -25.8 -8.3 26(第三旁瓣) -18.6 -1.1

-43 -36.6 -19.1 27 -19.1 -1.6

-40 -24.2 -6.7 32 -33.5 -16

-38(第四旁瓣) -23.2 -5.7 35(第四旁瓣) -24.7 -7.2

-36 -24.2 -6.7 42 -34 -16.5

-34 -33.4 -15.9 46(第五旁瓣) -28.2 -10.7

-30 -20 -2.5 52 -35.3 -17.8

-28(第三旁瓣) -18.8 -1.3 58(第六旁瓣) -26.8 -9.3

-26 -20 -2.5 66 -34 -16.5

-25 -22.9 -5.4 69(第七旁瓣) -30.1 -12.6

-22 -17.9 -0.4 76 -34.8 -17.3

-21(第二旁瓣) -15.5 2 82(第八旁瓣) -27.6 -10.1

-20 -17.9 -0.4

-17 -33.5 -16

-14 -17.8 -0.3

-12(第一旁瓣) -15.1 2.4

-10 -17.8 -0.3

-8 -33.4 -15.9

Page 3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5

-7 -14.4 3.1

-3.5 -3 14.5

0 0 17.5

② ODV3-065R18K-G,Ⅶ型天线(17.5dBi)

0.5 m 外为远场,天线方向图如图 11 所示。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图 11 ODV3-065R18K-G,Ⅶ型天线方向图

表 23 ODV3-065R18K-G,Ⅶ型天线主要角度(垂直面)方向性函数取值

读图角度(°) 方向性函数

取值(dB) 增益值(dB) 读图角度(°)

方向性函数

取值(dB) 增益值(dB)

-86 -28.2 -10.7 3.5 -3 14.5

-81(第三旁瓣) -27.4 -9.9 7 -6.2 11.3

-76 -28.7 -11.2 12 -9 8.5

-66 -36.8 -19.3 15 -29.4 -11.9

-53 -17.9 -0.4 21 -12.9 4.6

-47(第二旁瓣) -16.1 1.4 26(第一旁瓣) -9.8 7.7

-40 -18.5 -1 31 -12.9 4.6

-34 -22.6 -5.1 39 -31.3 -13.8

-30 -19.3 -1.8 42 -20.7 -3.2

-27(第一旁瓣) -17.6 -0.1 48(第二旁瓣) -18.4 -0.9

-23 -19.3 -1.8 54 -20.7 -3.2

-15 -29.4 -11.9 63 -37 -19.5

-12 -9 8.5 74 -23.1 -5.6

-7 -6.2 11.3 82(第三旁瓣) -21.6 -4.1

-3.5 -3 14.5

0 0 17.5

(2)各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与天线下倾角范围

根据“工程分析”里的计算结果将不同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汇总如下。

Page 3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6

表 24 不同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汇总

基站 环境区域 基站分类 天线口功率

(W)

天线倾角

(°)

WCDMA 基站

(A)

市区 A1 10.3 0~9

郊区与城镇 A2 11.6 0~9

农村与交通干线 A3 12.9 0~9

LTE FDD 基

站(B)

市区 B1 9.2 0~9

郊区与城镇 B2 10.6 0~9

LTE FDD 共

址基站(C) 郊区与城镇 C2

11.6 (W 网)

10.6(FDD 网) 0~9

由于天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天线下倾角进行调整,为保险起见,因

此在计算各类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时,选取的下倾角范围为最小值 0 度到最大值

9 度,所计算出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相对保守,更加安全。

3.各类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计算

①A1型基站

该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为 10.3W,天线增益为 17.5dBi,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25。电磁

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示意图见图 12。

表 25 A1 型基站模式分析计算结果一览表

点位 天线口功率

(W)

天线俯角

(°)

读图角度

(°)

天线增益

(倍数)

电磁环境达标控

制距离(m)

1 10.3 0~9 75 0.05 0.7

2 10.3 0~9 68 0.01 0.3

3 10.3 0~9 62 0.1 1

4 10.3 0~9 59 0.15 1.2

5 10.3 0~9 57 0.1 1

6 10.3 0~9 53 0.01 0.3

7 10.3 0~9 50 0.15 1.2

8 10.3 0~9 48 0.22 1.5

9 10.3 0~9 46 0.15 1.2

10 10.3 0~9 43 0.01 0.4

11 10.3 0~9 40 0.21 1.5

12 10.3 0~9 38 0.27 1.7

13 10.3 0~9 36 0.21 1.5

14 10.3 0~9 34 0.03 0.5

15 10.3 0~9 30 0.56 2.4

16 10.3 0~9 28 0.74 2.8

17 10.3 0~9 26 0.56 2.4

18 10.3 0~9 25 0.29 1.7

Page 4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7

19 10.3 0~9 22 0.91 3

20 10.3 0~9 21 1.57 4

21 10.3 0~9 20 0.91 3

22 10.3 0~9 17 0.02 0.5

23 10.3 0~9 14 0.94 3.1

24 10.3 0~9 12 1.75 4.2

25 10.3 0~9 10 0.94 3.1

26 10.3 0~9 8 0.03 0.5

27 10.3 0~9 7 2.02 4.5

28 10.3 0~9 3.5 29.19 17.3

29 10.3 0~9 0 56.23 24

30 10.3 0~9 3.5 29.19 17.3

31 10.3 0~9 7 2.02 4.5

32 10.3 0~9 9 0.16 1.3

33 10.3 0~9 12 2.31 4.9

34 10.3 0~9 14 0.09 1

35 10.3 0~9 18 0.92 3.1

36 10.3 0~9 21 0.03 0.5

37 10.3 0~9 25 0.7 2.7

38 10.3 0~9 26 0.77 2.8

39 10.3 0~9 27 0.7 2.7

40 10.3 0~9 32 0.03 0.5

41 10.3 0~9 35 0.19 1.4

42 10.3 0~9 42 0.02 0.5

43 10.3 0~9 46 0.09 0.9

44 10.3 0~9 52 0.02 0.4

45 10.3 0~9 58 0.12 1.1

46 10.3 0~9 66 0.02 0.5

47 10.3 0~9 69 0.05 0.7

48 10.3 0~9 76 0.02 0.4

49 10.3 0~9 82 0.1 1

Page 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8

图 12 A1 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

②A2 型基站

该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为 11.6W,天线增益为 17.5dBi。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示意

图见图 13。

图 13A2 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

③ A3 型基站

该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为 12.9W,天线增益为 17.5dBi。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示意

图见图 14。

Page 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39

图 14 A3 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

④ B1 类基站

该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为 10.6W,天线增益为 17.5dBi。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示意

图见图 15。

图 15 B1 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

⑤ B2 型基站

该类型基站天线口功率为 10.6W,天线增益为 17.5dBi。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示意

图见图 16。

Page 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0

图 16 B2 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

以上为各种类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结果的图示。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图中所示弧线以内区域为电磁功率密度大于 8 μW/cm2 区域,为方便对敏感目标

的核查,以不同颜色的方框区域作为核查电磁环境达标控制区域,在方框区域之外的电磁

环境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2)图中坐标原点为天线面板中心,以 x 轴为水平基准线,x 轴上方为天线上方,x

轴下方为天线下方;

(3)对于双网或多网共站基站的达标控制距离的计算,以单个基站的电磁环境达标

控制距离最大值作为达标控制距离。

下表为本项目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一览表。

表 26 本项目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一览表

基站分类 达标控制区域(距天线中心点距离)

水平方向(m) 垂直方向(m)

A1 -1~12 -3~1.6

12~24 -4.2~1.4

A2 -1~12 -3~1.6

12~26 -4.4~1.4

A3 -1~12 -3~1.6

12~27 -4.6~1.4

B1 -1~7 -4.2~2.6

7~23 -4.4~2

B2 -1~7 -4.5~3

7~25 -4.5~2.2

4.典型基站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

Page 4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1

本次环评共抽取 20 个典型基站进行现状监测,选取其中周围 50m 范围内存在环境敏

感目标的 16 个基站,将其模式预测值和环境现状监测值进行叠加,预测基站建成后周围

环境敏感目标处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1) 预测方法

本次评价对敏感目标预测仅考虑了天线方向性函数及距离衰减,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按照分区法保守估算基站对敏感建筑最近处的影响,对保守估算结果满足电

磁环境标准限值要求的以估算结果为准,不再进一步预测计算;

第二步:由于分区法估算参数取值较为保守,且对敏感目标预测点为天线距建筑最近

点,均为建筑屋顶,非人员活动区域,故预测值均比实际影响值大。对于估算结果贡献值

超标的基站按实际参数进一步计算对人员活动区域贡献值。

由天线垂直方向图将垂直方向划分为四个区域,综合各种天线各区域范围,从保

守角度,确定具体区域范围及计算参数如下:

①Ⅰ区,垂直半功率角范围内,该区域增益均取天线最大增益;

②Ⅱ区,垂直半功率角外至天线第一旁瓣的区域,该区域天线方向性函数取垂直

半功率角处的方向性函数,即天线最大增益减去 3dB 衰减;

③Ⅲ区,天线第一旁瓣与最后一个旁瓣的夹角区域,从保守角度,该区域的天线

方向性函数取旁瓣中方向性函数值最大者;

④Ⅳ区,天线最后一个旁瓣到垂直方向 90°夹角区域,该区域的天线方向性函数

取最后一个旁瓣的方向性函数值。

具体分区情况见图 17 所示。

由天线水平方向图将水平方向划分为三个区域,综合各种天线各区域范围,从保

守角度,确定具体区域范围及计算参数如下:

①Ⅰ区,水平半功率角范围内,该区域增益均取天线最大增益;

②Ⅱ区,水平半功率角外至与法线夹角 60 度区域,该区域天线方向性函数取水

平半功率角处的方向性函数,即天线最大增益减去 3dB 衰减;

③Ⅲ区,法线夹角 60 度外至法线夹角 90 度区域,该区域电磁场强度明显降低,

天线方向性函数取天线最大增益减去 10dB 衰减。

具体分区情况见图 18 所示。

Page 4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2

垂直半功率角

I区

II区

III区

Ⅳ区

基站天线

地面

第一旁瓣

最后旁瓣

垂直半功率角

II区

III区Ⅳ区

图 17 天线垂直方向四个区域划分示意图

基站天线

I区

II区

II区

III区

III区

水平半功率角

水平半功率角

与法线成60°夹角

与法线成60°夹角

法线

60.0°

60.0°

图 18 天线水平方向三个区域划分示意图

本项目所使用不同天线的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不同区域内的增益值如表 27与表 28

所示。

表 27 本项目所用天线在垂直方向不同区域内的增益值

基站类型 天线类型 区域 角度范围

(°)

增益值 垂直半

功率角

(°) (dBi) 倍数

Page 4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3

WCDMA 基站

京信

ODV-065R18

K-G,B 型天

线

I 区 -3.5~3.5 17.5 56.2

7 II 区 3.5~9 14.5 28.1

III 区 9~76 3.6 2.3

Ⅳ区 76~90 -10.1 0.1

LTE FDD

基站

京信

ODV3-065R1

8K-G,Ⅶ型号

天线

I 区 -3.5~3.5 17.5 56.2

7 II 区 3.5~15 14.5 28.1

III 区 15~74 7.7 5.9

Ⅳ区 74~90 -4.1 0.4

表 28 本项目所用天线在水平方向不同区域内的增益值

基站类型 天线类型 区域 角度范围

(°)

增益值 水平半功

率角(°) (dBi) 倍数

WCDMA 基站

京信

ODV-065R18K-

G,B 型天线

I 区 -32.5~32.5 17.5 56.2

65 II 区 ±(32.5~60) 14.5 28.1

III 区 ±(60~90) 7.5 5.6

LTE FDD 基

京信

ODV3-065R18K-

G,Ⅶ型号天线

I 区 -32.5~32.5 17.5 56.2

65 II 区 ±(32.5~60) 14.5 28.1

III 区 ±(60~90) 7.5 5.6

在对基站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处的电磁场强度进行预测时,需同时考虑敏感目标位于天

线水平方向区域与天线垂直方向区域的增益值情况。下表总结了本项目不同天线在水平方

向区域与垂直方向区域处的增益值。

表 29 环境敏感目标位于天线水平方向区域与垂直方向区域的增益值

基站类型 天线类型 水平

垂直

增益值

I 区 II 区 III 区

WCDMA

基站

京信 ODV-065R18K-G,

B 型天线

I 区 56.2 28.1 5.6

II 区 28.1 14.1 2.8

III 区 2.3 1.2 0.2

Ⅳ区 0.1 0.05 0.01

LTE FDD

基站

京信 ODV3-065R18K-G,

Ⅶ型号天线

I 区 56.2 28.1 5.6

II 区 28.1 14.1 2.8

III 区 5.9 2.9 0.6

Ⅳ区 0.4 0.2 0.04

(2)预测步骤

①根据具体敏感目标特点及位置,确定敏感目标人员活动区域距天线的最近距离及相

对位置,然后根据敏感目标与天线水平面和垂直面的法线的夹角,判断敏感点在天线水平

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区域,根据相应区域的方向性函数值进行预测计算。以“耿马航天宾馆”

基站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该基站为新建 LTE FDD 基站。首先,根据天线的方位角与敏感

点的方位判断敏感点在水平方向的区域,“正北方向居民楼”位于天线水平方向 I 区;然

Page 4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4

后,根据敏感点与天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以及天线下倾角判断敏感点在垂直方向的区

域,“正北方向居民楼”距离天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为 8m,垂直高差为 9m,利用反正切

函数(arctan)以及天线倾角计算出敏感点与天线法线的夹角为 42°,位于垂直方向 iii

区,因此,方向性函数取值(倍数)为 5.9。最后,利用公式2r4

d

π

GPP (W/m

2)(P

为天线口功率,G 为天线增益倍数,r 为敏感点与天线的直线距离)计算得出“正北方向

居民楼”处电磁功率密度为 3.43μ W/cm²。

②背景监测值与计算值叠加。对于监测值小于仪器监测限的情况,如<0.02μ W/cm²

时,保守取 0.02μ W/cm²进行叠加。对于多网共站的基站,分别预测单套系统的贡献值,

然后多套系统叠加。

已建典型基站预测结果分别如表 30 所示。

Page 4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5

表 30 已建典型基站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功率密度预测

号 基站名称

基站分

类 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

标位于

天线方

楼层

水平距

离(m)

垂直

高差

(m)

保护目标所在天线

水平方向与垂直方

向分区(水平/垂直)

电磁环

境背景

WCDMA

预测值

FDD

预测

叠加

达标控

制距离

内是否

有敏感

目标

基站

在附

表中

的序

号 WCDMA FDD μW/cm

2

1 耿马航天宾馆 B2

居民楼 正北 3 8 9

I/iii 0.96

3.43 4.39 无

附表

2-38 居民楼 正东 2 20 12

I/iii 0.32

0.92 1.24 无

居民楼 正北 3 30 9

I/ii 0.83

2.42 3.25 无

2 耿马糖业宾馆 B2 住宅楼 西南 3 24 12

I/iii 0.12

0.69 0.81 无 附表

2-36 华龙大酒店 正东 6 38 3

I/i 0.09

3.26 3.35 无

3 临沧教育小区 B1 在建建筑 西北 5 24 1

I/ii 0.08

3.52 3.6

无(敏

感目标

偏离天

线主射

方向)

附表

2-57

14 号楼 正南 5 39 1

I/i 0.34

2.69 3.03 无

4 临沧金旭小区 A1 金旭之光 3 号

楼 正南 5 16 10 II/iii

0.12 0.28

0.4 无

附表

1-15

5 临沧旗山小区 B1 居民楼 正南 3 10 21

I/iii 0.35

0.8 1.15 无 附表

Page 4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6

居民楼 正南 2 20 24

I/iii 0.22

0.44 0.66 无 2-64

6 临沧师范综合楼基

站 B1

居民楼 正西 5 20 1

II/i 0.11

5.03 5.14

无(敏

感目标

偏离天

线主射

方向) 附表

2-67

居民楼 正东 5 12 1

II/ii 0.43

6.75 7.18

无(敏

感目标

偏离天

线主射

方向)

7 临翔博尚小区 B2 商铺 正北 1 34 12

I/ii 0.02

1.82 1.84 无 附表

2-83

8 临翔圈内村委会 B2

商住房 正北 2 3 9

I/iii 0.08

5.53 5.61 无

附表

2-84

商住房 正西 3 14 6

II/iii 0.05

1.05 1.1 无

商住房 东南 4 21 3

II/i 0.13

3.46 3.59

无(敏

感目标

偏离天

线主射

方向)

9 永德广电 B2 商住楼 正北 4 3 20

I/iv 0.68

0.08 0.76 无 附表

2-104 宏基电脑 西南 3 18 23

I/iii 0.41

0.58 0.99 无

10 永德联通公司 B2 康德小区 3#楼 正北 5 10 4

I/iii 0.33

4.29 4.62 无 附表

2-102 商住 4#楼 东北 5 31 4

I/i 0.38

4.85 5.23 无

Page 5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7

信用社 正南 3 38 10

II/ii 0.65

0.77 1.42 无

11 云县城北居民区 B2 民居 正南 2 22 15

II/iii 0.68

0.35 1.03 无 附表

2-116

12 云县公租房 A2 5 栋商业楼 正东 2 24 19 I/iii

0.24 0.23

0.47 无 附表

1-56

13 云县茂兰镇中 B2 民居 西南 2 17 15

I/iii 0.24

0.97 1.21 无 附表

2-132 民居 正南 2 15 15

II/iii 0.27

0.54 0.81 无

14 镇康南伞德胜街 B2

商铺 正南 2 19 14

I/iii 0.18

0.89 1.07 无 附表

2-138 众城广告商住

楼 正东 2 12 14

I/iii 0.54

1.46 2 无

15 镇康南伞客运站 B2 商住楼 正南 3 18 13

I/iii 0.38

1.01 1.39 无 附表

2-139 商住楼 正东 3 9 13

II/iii 0.36

0.98 1.34 无

16 镇康文明新村 A2 商住楼 西北 3 12 19 I/iii

0.06 0.42

0.48 无 附表

1-69 商铺 正南 3 15 19 I/iii

0.14 0.36

0.5 无

Page 5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8

通过对 16 个典型基站站址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可知,16 个典型基站站

址的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在环境保

护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贡献值在 0.08~6.75μW/cm2 之间,符合单套系统电磁辐射管理

目标值 8μW/cm2 的要求。本项目典型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预测值

在 0.4~7.18μW/cm2 之间,预测值均低于 40μ W/cm

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公众曝露限值 40μ W/cm2 的要求。

另外,在已建基站中,有部分基站的环境敏感目标距离天线较近,经分析,这些敏感目

标均偏离天线主射方向,因此不在达标控制距离范围内。由表 30 可知,16 个已建典型基站

站址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无敏感目标,其余 4 个已建典型基站站址周围 50m 范围内无

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本次监测的 20 个已建典型基站站址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均无环

境敏感目标。

5.类比测试

根据本项目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类型及特点,选择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已运行的基站作

类比测试,以了解现正常运行的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且通过实际监测数

据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本次评价从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中昆明市已建基站——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双鹤医药有

限公司基站作为类比测试基站。类比测试基站与本项目基站标称功率、载频、天线增益等技

术参数相似,并涵盖 WCDMA 天线与 LTE FDD 天线,属 WCDMA 天线与 LTE FDD 天线共

址基站,且基站第二扇区天线主射方向无遮挡及其它电磁辐射源干扰,楼面开阔,测试环境

较好,因此,该基站具有可类比性。各天线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 31 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基站各天线参数

基站天线 标称功率

(W)

天线增益

(dBi) 载频配置

天线挂高

(m)

天线方位角

(°)

天线下倾

角(°)

WCDMA 20 17.5 s111 21 20/140/260 8/8/8

LTE FDD 20 17.5 s111 23 20/140/260 8/8/8

Page 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49

图 19 类比测试基站天线位置及监测布点示意图

类比测试基站天线位置及监测布点情况如图 19 所示。在基站第二扇区天线主射方向

8~40 m 范围内,每 1 m 即布点监测,监测点距离楼顶地面高度约 1.7 m。监测时,首先关闭

WCDMA 网,单独监测 LTE FDD 天线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然后打开 WCDMA 网,监测

WCDMA 与 LTE FDD 网同时打开时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如表 32

所示。类比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报告见附件。

表 32 类比监测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

监测点位到天线的

水平距离(m)

LTE FDD (μW/cm2) WCDMA 与 LTE FDD (μW/cm

2)

实测数据 理论计算 实测数据 理论计算

8 10.12 27.48 13.71 97.64

9 6.4 22.4 12.39 78.14

10 4.25 18.56 11.88 63.88

11 1.75 15.61 9.19 53.17

12 1.55 13.29 5.33 44.92

13 2.35 11.44 4.36 38.44

14 1.86 9.95 2.48 33.26

15 2.21 8.73 2.77 29.06

16 1.51 7.71 3.46 25.59

17 1.42 13.73 2.7 21.66

18 1.49 12.29 3.64 19.37

19 1.38 11.07 3.64 17.42

20 1.69 10.02 3.34 15.76

21 1.72 9.11 2.3 14.32

Page 5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0

22 1.45 8.32 2.5 13.06

23 1.32 7.62 2.28 11.96

24 0.97 7.01 2.12 11

25 0.92 6.47 1.86 10.15

26 0.67 5.99 1.86 9.39

27 0.51 5.56 1.73 8.71

28 0.4 5.18 1.56 8.11

29 0.37 4.83 1.39 7.56

30 0.96 4.52 1.58 7.08

31 0.99 4.24 2.47 6.63

32 1.3 3.98 2.72 6.23

33 1.16 3.74 1.99 5.85

34 0.96 3.53 2.62 5.52

35 1.69 3.33 1.91 5.21

36 1.4 3.15 2.68 4.93

37 0.89 2.98 2.96 4.66

38 1.31 2.83 3.21 4.42

39 1.4 2.69 3.24 4.2

40 1.1 2.56 2.84 4

图 20 类比测试基站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

将检测结果与本次评价所用模式的理论计算结果分别绘图,如图 20 所示。从图中可以

看出,远场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且理论计算结果总体大于

实测数据。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基站发射机机顶功率小于理论计算时所用的联通公司提供的发

射机最大机顶功率,另外,通话量的动态变化也会影响实测结果。类比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次

评价所用计算模式的可靠性,采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公众辐射安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

预测时,相对保守,更加安全。

6.已建基站核查与未建基站要求

对于已建基站,根据本次环评理论计算得出的环境保护控制范围,通过在地图上测量、

Page 5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1

现场核查等方式,核实对于未监测到的剩余 85 个已建基站,在保护距离内无敏感目标存在。

对于剩余 184 个未建基站,在建设时应满足本次环评理论计算得出的环境保护控制范围无敏

感目标的要求。

7.基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本次环评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不同类型基站环境保护控制范围如下。

基站分类 达标控制区域(距天线中心点距离)

水平方向(m) 垂直方向(m)

A1 -1~12 -3~1.6

12~24 -4.2~1.4

A2 -1~12 -3~1.6

12~26 -4.4~1.4

A3 -1~12 -3~1.6

12~27 -4.6~1.4

B1 -1~7 -4.2~2.6

7~23 -4.4~2

B2 -1~7 -4.5~3

7~25 -4.5~2.2

(2)通过对 16 个典型基站站址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可知,16 个典型

基站站址的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在

环境保护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贡献值在 0.08~6.75μW/cm2 之间,符合单套系统电磁辐

射管理目标值 8μW/cm2 的要求。本项目典型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预测值在 0.4~7.18μW/cm2 之间,预测值均低于 40μ W/cm

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公众曝露限值 40μ W/cm2 的要求。

(3)根据本项目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类型及特点,选择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已运行的

基站作类比测试。通过类比测试,了解了正常运行的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

验证了本次评价所用计算模式的可靠性。采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公众辐射安全、电磁辐射

环境保护的预测时,相对保守,更加安全。

(4)基站建设时应满足本次评价计算所得出的各天线达标控制距离。本次现场监测的

20 个已建典型基站站址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均无敏感目标。对于本项目未现场监测的

其余 85 个已建基站站址,经核查在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均无敏感目标存在。对于剩余

184 个未建基站站址,在建设时应满足本次环评理论计算得出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无

敏感目标的要求,各类型基站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见(1)中列表;

(5)依据 16 个典型基站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类比测试验证以及

Page 5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2

核查,预测本项目所有基站所产生电磁辐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和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定,即单个网

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在环境保护目标处所

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大于 8μW/cm2,环境保护目标处总的功率密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

值 40μW/cm2。

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涉及到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站设备机房内的废旧蓄电池。基站建成后,为

了保证在停电时基站能正常工作,基站机房内设置有一组或两组免维护密封铅蓄电池做作为

备用电源。本次评价的 289 个基站有部分新建基站配备备用电源,共计 148 组。

蓄电池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基站维护人员需对蓄电池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废旧蓄电

池,通常 3~5 年更换一次。更换下来的蓄电池属于危险固体废物,不能做为一般固废处置。

根据云南联通公司提供的废旧蓄电池回收方案,每年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定期由具有危险

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贵州华胜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回收处置。废旧蓄电池的收集、贮存和

转运等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贮

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由

于废旧蓄电池在贮存过程中不泄露废酸碱,不排放硫酸雾,贮存场所地面不需要冲洗,所以

在废旧蓄电池贮存期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情况见附件。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基站设备机房的空调室外机。

本期工程新建基站均为分布式射频拉远基站,因此设备机房一般建设在距离环境敏感目

标较远的地方,空调室外机对于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影响很小。另外,本期新建的大部分

LTE FDD 基站为利用旧站址基站,无需新建设备机房,无新增空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对点声源的定义为:以球面波

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r)成反比。任何形状的声源,

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中

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 2 倍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空调室外机最大几何尺寸约0.8m,距离空调室外机2m处即可采用点声源噪声衰减公式,

分析机房空调室外机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Page 5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3

点声源噪声衰减计算公式:

)r

r(lg20

0

101 LL ••••••••••••••••••••••••••••••••••••••••••••••••••••••••••••••••••(式 6)

式中:L1 和 L0 分别为预测点(r1)处和参考位置(r0)处的噪声级,dB(A);r1 和 r0 分

别是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参考位置与声源的距离,m。

根据《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制冷量 2500~4500W 的分体空调,室外噪声要

求低于 58dB(A),以 58dB(A)计,空调噪声随距离变化情况见下表。空调室外机产生

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限值要求。

表 33 空调室外机噪声影响表

距离(m) 噪声衰减值

(dB(A))

噪声影响值

(dB(A)) 备注

1 0.0 58.0

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2 类

区昼间排放限值

2 6.0 52.0

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1 类

区昼间排放限值

3 9.5 48.5 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0 类

区昼间排放限值

4 12.0 46.0

5 14.0 44.0

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1 类

区夜间排放限值

6 15.6 42.4

7 16.9 41.1

8 18.1 39.9

通过表 33 的预测结果可知,在距离声源外约 5m 处即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22337-2008)中 1 类排放限值限值要求。

在基站建设过程中,尽量把空调室外机安置在远离敏感目标的墙面,使空调室外机距

离敏感目标 5m 以上,即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 1 类排放

限值限值要求。选择满足《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的空调,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加强

对室外机的检修维护,使之保持良好的工况,避免噪声扰民。

四、 站址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移动基站建设主要包括机房和塔基,其中城区站绝大部分位于屋顶或路边绿化带内,机

房尽可能的租用现有民房,对于无民房租用的建设活动用房,尽可能的考虑了少占用土地,

Page 5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4

且土地占用尽量避免占用林地、草地等自然植被及基本农田,单个基站占地面积较小,不会

对区域景观及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基站选址时在满足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尽量避开居民、

学校等敏感建筑,所有基站在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无居民等敏感目标分布,在公众可达区域

内电磁辐射值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基站在落实环评提出的要求后,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在达

标范围内,所以基站的选址合理。

五、环保投资

本工程环保投资估算为 8.8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0.41%。环保投资的主要使用情况详

见表 34。

表 34 环保投资一览表

五、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一)环境管理

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负责,公司会严格遵

守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履行有关建设项目的环保手续。同时,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并成立专职或兼职环境管理部门,配备相应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定可操作的环境保护管理

制度;

2、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监督管理计划;

3、建立电磁环境影响监测数据档案,包括工作场所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并定期向

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4、检查发射设备和各项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避免发射设备电磁

泄漏,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5、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管理、调查、监测等活动;

序号 项 目 投资金额(万元) 备注

1 施工后地表及植被恢复 3.4

2 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1.8 增高天线架设高度等

3 废旧蓄电池回收、贮存及最终处置 1.8

4 美化、仿生态等降低景观影响措施 1.8

合计 8.8

Page 5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5

6、做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

能力,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

7、向当地的居民及附近单位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

的联系;

8、负责环境方面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二)监测计划

为更好地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为项目的环

境管理提供依据,制定了具体的环境监测计划,如表 35 所示。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基站天线

在环境保护目标处引起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以及基站机房空调产生的噪声。监测方法按照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移动通信

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规定

执行。

环境监测工作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委托具备认证资质的环境保

护监测机构承担。

表 35 监测计划表

监测阶段 监测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竣工验收

阶段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范围内可能

受到电磁辐射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处 电场强度 一次

运营期 投诉者家里 电场强度 有投诉时

六、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

本项目完工后,自试运行起 3 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

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同时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严格按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要求

认真落实“三同时”,明确职责,专人管理,切实搞好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保证环保设施的

正常运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方可正式投产运行。拟建项目环保竣工

验收内容及要求见表 36。

表 36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览表

验收对象 验收内容

相关批复

文件 项目环评及相关批复文件是否齐全。

Page 5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6

工程内容 基站位置、类型、天线架设方式、设备参数等是否与批复一致。

电磁辐射

防护措施 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敏感

目标

按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检测,对基站 50m 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

标按照环评报告表提出的达标控制要求进行布点监测,核实环境敏感目标处的

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是否满足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

生态恢复

措施 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地面恢复、落地塔塔基周围植被恢复情况。

噪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站进行噪声监测,核查是否满足不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废旧蓄电

是否建立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工作流程,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置是否符合相关

管理规定;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否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

中的有关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转移过程是否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执行。

Page 6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施工及运输车辆 扬尘 洒水降尘 控制扬尘的产生

\ \ \ \

施工设备 施工废水 混凝土养护采用喷水

方式,自然挥发 不外排,不会对周

围地表水环境产

生影响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现场不设施工营地,

无生活污水产生

\ \ \ \

机房施工、设备安

建筑垃圾、包

装废物 分类回收,集中清运

不外排,不会对周

围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及时清理

基站设备机房 废旧蓄电池

交由具有危废处置资

质的单位统一回收处

合法处置,不外排

施工设备 噪声

加强施工管理,夜间不

施工;采用低噪声施工

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

法,加强运输车辆的管

理 达标排放

机房空调室外机 噪声

噪声源应尽量远离环

境敏感点、定期维护

检修

电磁环境影响:

基站建设时应严格满足本次环评理论计算得出的环境保护控制范围要

求,确保环境保护控制范围内无敏感目标。最终确保基站建成运行后在环境

保护目标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μW/cm2,单

Page 6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8

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

在环境保护目标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大于8μW/cm2。

一、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

求,云南移动在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污染防治措施

的实施,以实现环境保护规范化,在基站电磁环境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贯

彻“谨慎预防”的原则,合理降低基站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水平。

1.管理措施

(1)建设单位设立兼职环保人员,全面负责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保护管理,制

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建设单位环保工作人员、基站维护人员上岗前应进行环境保护与电磁辐射基

础知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 18 号)、《电磁环

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及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

(3)建设单位应加强电磁环境相关研究、科普教育和宣传解释工作,通过各种媒

体加强宣传,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了解移动通信基站的工作原理,帮助公众建立

移动通信基站建立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消除公众疑虑,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妥

善解决可能发生的投诉和纠纷;

(4)定期检查基站天馈系统,防止馈线破损造成的电磁泄漏;

(5)加强楼顶塔基站的通道管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和长时间逗留造成的电

磁影响。

2.技术措施

(1)在满足信号覆盖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基站技术参数;

(2)合理设置天线架设高度及角度,避免主射方向对准居民等敏感目标;

(3)基站建设达标控制距离内必须无敏感目标分布;

(4)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发射功率,杜绝因擅自改变发射功率导致区域环境电

磁水平超标;

(5)基站规模、技术参数发生变化,建设单位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

理相关手续。

Page 6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59

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基站机房的墙体、防盗门应具有很好的隔音功能,尽量不要留窗户。

2.建设单位在空调设备的选用上应选择国家规定的低噪、高效设备。

3.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位置要尽量可能合理,应符合相关通讯机房的设计标准

要求。

4.噪声等级大的系统设备在安装时,机体下部可增加垫层,减小或避免其影响环境噪

声。

5.在机房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则须采用隔声、降噪等措施,尽量减少空调噪声对外界

的影响,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空调扰民现象。

三、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根据《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运输等活动应满足如

下要求:

1.废铅酸蓄电池应当由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禁止用其它办法

进行处置;

2.废铅酸蓄电池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拆解、

再生铅企业应当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经营或运行;

3.在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过程中应当保持外壳的完整,并且采取必要措施防

止酸液外泄;

本次评价基站均配有备用电源,配置的免维护密封蓄电池杜绝了漏液现象,使用时

也不散发硫酸雾,因而不产生废水和废气。

建设单位运行期要加强管理,对废旧蓄电池收集后及时通知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回收

处理,并建立五联单管理制度。

四、生态保护措施

采取落地塔架设方式的基站,各塔基处及时进行平整和恢复,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降至最低,同时使施工迹地区域的景观得到一定的恢复。

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建设单位应落实电磁污染防治措施及此报告表提出的一些措施,使电磁等不利影响

降至最小,并为下期同址共建或同塔共建基站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积累有益的经验。

建设单位应制定必要的移动通信基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在移动基站天线及其支架

Page 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0

形式选择上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并对通信基站电磁环境水平进行跟踪监测,发

现问题及时解决。

Page 6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1

结论与建议

结论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新建基站共 289 个,其中 WCDMA 网基站 74 个,LTE FDD 网基站 215

个,无共址基站。另外,本期新建基站部分已经建成,部分未建设,截止 2015 年 12 月,

开展环评工作之时,WCDMA 网基站有 43 个已经建成,31 个未建设;LTE FDD 网基站

有 62 个已经建成,153 个未建设。

二、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 年本)》,“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属于鼓

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 WCDMA 基站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LTE FDD 基站属于第四代移动通

信网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和《云

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支持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本项目的建设将

有利于改善当地通讯系统结构,提高移动通讯能力和和移动通讯的可靠性,改善通讯质

量,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发展规划的要

求。

三、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临沧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电磁辐射环境质量均良好。

本次评价选取了 20 个典型基站,对其站址处电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各典

型基站处电磁环境背景值在 0.02-0.96 μW/cm2之间,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且对本期新建基站有足够的电磁环境

容量。

四、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基站建设施工周期短,且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之后,施工期的施工扬尘、施工废

水、施工固废、施工噪声对基站周期环境及居民影响较小。落地塔基站建设会对站址处

的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落地塔基站占地较少,因此不会对区域原有植被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此外,对于临时占地所破坏的植被,在基站建设完成后,可采取植被恢复

Page 6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2

措施,缓解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

五、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本次环评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不同类型基站环境保护控制范围如下。

基站分类 达标控制区域(距天线中心点距离)

水平方向(m) 垂直方向(m)

A1 -1~12 -3~1.6

12~24 -4.2~1.4

A2 -1~12 -3~1.6

12~26 -4.4~1.4

A3 -1~12 -3~1.6

12~27 -4.6~1.4

B1 -1~7 -4.2~2.6

7~23 -4.4~2

B2 -1~7 -4.5~3

7~25 -4.5~2.2

(2)通过对 16 个典型基站站址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可知,16 个典

型基站站址的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

统)在环境保护目标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贡献值在 0.08~6.75μW/cm2之间,符合单套系

统电磁辐射管理目标值 8μW/cm2 的要求。本项目典型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

辐射功率密度预测值在 0.4~7.18μW/cm2 之间,预测值均低于 40μ W/cm

2,符合《电磁

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露限值 40μ W/cm2 的要求。

(3)根据本项目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类型及特点,选择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已运

行的基站作类比测试。通过类比测试,了解了正常运行的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

变化情况,验证了本次评价所用计算模式的可靠性。采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公众辐射

安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预测时,相对保守,更加安全。

(4)基站建设时应满足本次评价计算所得出的各天线达标控制距离。本次现场监

测的 20 个已建典型基站站址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均无敏感目标。对于本项目未现

场监测的其余 85 个已建基站站址,经核查在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均无敏感目标存

在。对于剩余 184 个未建基站站址,在建设时应满足本次环评理论计算得出的电磁环境

达标控制距离内无敏感目标的要求,各类型基站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见(1)中列

表;

(5)依据 16 个典型基站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类比测试验证

Page 6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3

以及核查,预测本项目所有基站所产生电磁辐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的相关要求标

准和规定,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

统)在环境保护目标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大于 8μW/cm2,环境保护目标处总的功

率密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涉及到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站设备机房内的废旧蓄电池。根据云南联

通公司提供的废旧蓄电池回收方案,每年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定期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

可资质的贵州华胜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回收处置。废旧蓄电池的收集、贮存和转运等

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中的有关规定。由于废旧蓄电池在贮存过程中不泄露

废酸碱,不排放硫酸雾,贮存场所地面不需要冲洗,所以在废旧蓄电池贮存期间,不会

产生二次污染。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基站设备机房的空调室外机。

在基站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把空调室外机安置在远离敏感目标的墙面,使空调室外

机距离敏感目标 5m 以上,即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

1 类排放限值限值要求。

六、污染防治措施

1、降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措施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

求,云南移动在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污染防治措施

的实施,以实现环境保护规范化,在基站电磁环境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贯

彻“谨慎预防”的原则,合理降低基站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水平。

(1)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基站天馈系统,防止馈线破损造成的电磁泄漏;加强楼

顶塔基站的通道管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和长时间逗留造成的电磁影响。

(2)在满足信号覆盖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基站技术参数;

(3)合理设置天线架设高度及角度,避免主射方向对准居民等敏感目标;

(4)基站建设达标控制距离内必须无敏感目标分布;

(5)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发射功率,杜绝因擅自改变发射功率导致区域环境电

Page 6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4

磁水平超标。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要有效降低基站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

2、噪声防治措施

(1)建设单位在空调设备的选用上应选择国家规定的低噪、高效设备。

(2)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位置要尽量可能合理,应符合相关通讯机房的设计

标准要求。

(3)在机房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则须采用隔声、降噪等措施,尽量减少空调噪声对

外界的影响,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空调扰民现象。

(4)加强空调设备运行期维护管理,减少空调室外机设备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影响。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已与贵州华胜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签订废旧蓄电池回收合同,各州、市分公司产生的废旧蓄电池由该公司统一负责清运回

收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生态保护措施

采取落地塔架设方式的基站,各塔基处及时进行平整和恢复,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降至最低,同时使施工迹地区域的景观得到一定的恢复。

七、总结论

本项目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当地社会经济

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冲突;建设符合环保要求;项目主要污染源是天线产生的电磁辐射,

根据理论模式计算及实际监测分析可知,本项目所有基站所产生辐射满足《电磁环境控

制限值》(GB 8702-2014)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定,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

为单个网络系统)在环境保护目标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大于 8μW/cm2,环境保护

目标处总的功率密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工程符合国家环保相关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建

设是可行的。

建议

做好后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基站设备按环评及批复规定的参数正常运行;落实

Page 6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5

环保责任人,负责项目环保措施的实施、完善环保手续和资料的收集保存,配合环保行

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做好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尽量避免可

能发生的公众投诉。

Page 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6

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Page 7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lcepb.gov.cn · PDF filewcdma rbs6601 20 市区 3~16 郊区、城镇 3~18 农村、交通干线 3~20 lte fdd dbs3900 20 市区 3~14 郊区、城镇

67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