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有关蟹的比喻 李大伟 西风起,红枫落,又是持螯拆 蟹的时节。这道美食,好比美女, 美成了招惹是非的聚焦点,竟然 被诟病。 作为美食,螃蟹也往往被贬 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在先秦 文献中,螃蟹就是个跳梁小丑。六 跪而二螯,若蘸上墨汁,在白纸上 涂鸦,笔画多于繁体字,陋甚于简 体字,上海方言:蟹爬。 我读大学时,教我们外国文 学的老讲师,右手不太好,全靠 左手写字,他的板书汉字,实在 不敢恭维,硕大无朋,踮着脚拉 下一块黑板,才几个字,一笔一 划都是散了架的,仿佛一地棍 棒,卖相绝对恶劣,居然评上副 教授了。上世纪 !" 年代末,副教 授属于皇冠,绝对稀缺。另外一 位粤籍的老讲师就不服帖了,他 在北京读的大学,沾上了北方口 音,到上海娶了个沪籍嗲妹妹, 镶嵌了上海口音,他的粤式国 语,杂糅得很,那天在课堂上忍不 住“开坏”(上海话:背后损人)说: “听说某银(粤语:人)要当副教授 了,他写的字 像蟹婆。” “蟹 婆”就是“蟹爬 “的上海方言。 三十年 前,上海人讽刺愚不可及的可笑 之事,频率最高的比喻: “蟹也会 笑。”谁看见过蟹哭,更没有听到 过蟹笑,因为实在不知道螃蟹的 嘴在哪里,这分明是上海人“装 榫头”,给蟹硬套上去的“莫须 有”的罪名。 以螃蟹作为比喻,几乎都是 负面的。《昔日贤文》 里有一句: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 时。”明明指的是恶人,但不敢骂, 莫名其妙,蟹就成了替罪羊。 在上海人嘴里,作为食物之 外的蟹,总是被贬的。市井的歇 后语:“螃蟹坐直升机—— 荡空 八只脚”,言其没有基础地高高 在上;讥笑 某人写的字 趴手趴脚: “蟹爬字”; 它是“帮凶” 的区域性称呼:北方叫狗腿子,上 海叫“蟹脚”。去其根须叫“掰下蟹 脚”。 蟹的特征:壳大肉少。“蟹壳 王”,口气大于力气的称“壳子”, 一敲即碎,外强中干。倘若“冒 野”的是小鬼头,斥之“六月 黄”,嫩着呢。回光返照,俗称 “撑脚蟹”,要死快哉!足球场上 球员飞起一脚,球如果不快、不 直,不准,则球迷 骂声四起,次日 体育报头版标题 要大书特书: “软 脚蟹”。 #$!% 年秋 天,三男一女的“四人帮”被抓, 上海人欢欣鼓舞,举杯相庆,当 年影响最大的漫画,主角也是 蟹:一雌三雄。现在想来,螃蟹与 “四人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居然 也被陪绑了。也难怪,蟹“横行霸 道”的特征,给 人 以 采 用 比 喻 的 方便。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世俗社会里,蟹总是陪绑 的。 深秋的蟹,味界之王,优点太 突出了,难免招妒,否则一边倒, 这个船非翻了不可。有褒有贬,才 能平衡。一味的好,在凡人看来, 不是好人,而是非人。 七夕会 雅玩 厉害了中华戏曲绝活 秦来来 绝活,也叫绝招、绝 技;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 绝活。 国庆前,上海戏曲广 播独辟蹊径,邀集了全国 十余个剧(曲)种的演员, 展现他们掌握的“绝活”, 让人大开眼界。 昆曲 《醉打山门》,是 花脸的传统名 剧,扮演鲁智深 的演员是来自江 苏昆剧团的曹志 威,以“金鸡独 立”,即一条腿打桩似地站 立,另一条腿抬起与上肢、 身体不断变化身段、形体, 表演降龙、伏虎、招龙、引 凤、撩耳、托腮、托塔、托伞、 长眉、酣睡……俗称“十八 罗汉”的各种架势和造型, 神态各异,尽显优美。长达 十多分钟,单腿支地,腿功 之高超,令人叫绝;尤其在 表现大肚罗汉的时候,抖 动的肚皮还能如波涛翻 滚,支地的单腿依然纹丝 不动,让观众大为惊叹。当 年,湘昆名家雷子文就以 此剧享誉剧坛,被誉为“傲 腿雷子文”。曹志威就是雷 子文的徒弟,得以传承。 来自山西的蒲剧也是 一个古老剧种。蒲剧有很 多独门绝活,其中《挂画》 中展现的椅子功尤为观众 乐道。青年演员李静扮演 的少女叶含嫣,听到意中 人动身前来的喜讯,顿时 精神倍增,为了挂画,一个 跳跃上了圈椅的扶手,在 窄窄的、溜溜的扶手上,表 演出金鸡独立、弯身探海、 单脚跳椅、交叉跳椅、穿桌 坐椅等高难度动作,宛如 圈椅上的芭蕾,令人赞叹。 更为难得的是,还要眉目 传情,脸上有戏,做到“绝 活”和人物水乳 交融。蒲剧艺术 家任跟心,早在 #$&' 年,年仅 ($ 岁的她就以此剧 勇摘“梅花”大奖。 来自北京的青年京剧 演员于帅,表演的是武净应 工的《金钱豹》,据说当年杨 小楼、李少春,乃至梁慧超、 筱高雪樵等武生名家都演 过此剧。 “耍叉”是《金钱豹》展 示的“绝活”,演员舞动的 钢叉不但可以控制滚动的 走向,还能控制哗哗作响 的声音,需要一定的功力。 “筛糠” “苏秦背剑” “滚叉” “飞叉”等技巧,时而满身 飞滚哗哗震响,时而钢叉 飞转却声息皆无,操纵到 一点声音也没有。突然一 个“怀中抱月”, “哗啦啦”又 恢复了钢叉的震响之音, 这叉声是有节奏、有章法、 有规律的声音,十分精彩。 特别是金钱豹带着长 过腰际的大蓬头,左右耳 边还各有“发绺”,更增加 了舞叉难度。如果演员的 功夫不到家或稍不小心, 这些“障碍物”很容易跟叉 缠在一起,那戏就演砸了。 戏曲表演中艺人展现 的“绝活”,是吸引观众的 一个看点,也是招徕票房 的卖点。所谓, “一招鲜,吃 遍天”,老一辈的艺人为了 站住舞台,争得观众,创造 的“绝活”确实为舞台营造 了夺人眼球的真实场景。 观众不仅看到了演员与众 不同的舞台功夫,事实上 “绝活”也使演员对剧中人 物的塑造、形象的丰满,起 了很大的作用,达到了独 到的舞台审美特点。 因为戏曲主要还是以 唱腔来演绎故事、创造人 物的,而“绝活”在剧中的 出现,运用,就使观众得到 了视觉上的审美效果。一 出《小宴》,不同的剧种、不 同的演员虽然流派不同, 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唱为 主。可是有了“绝活”,像这 次徽剧汪育 殊 ,就 以“ 翎 子功”用于表现剧中人惊 喜、愤恨、得意、轻佻等心 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通过 头的摆动和身段的变化, 使翎子构成各种姿势及形 态的高难度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 ,“ 绝 活”中也有不合适的内容, 像舞台上“滚钉板”,弄得 血肉横飞,虽然逼真,却不 适合如此表演。 责任编辑∶龚建星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20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 当今中国,像《儒林外史》里严监生 这种变态的吝啬人已不多了,因为现在 由于经济大发展,经济条件好了许多,随 之观念也有相当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不 过,不少年轻时生活捉襟见肘的人,现在 生活水平虽然大有改观,但养成节俭的 习惯不易改变,尽管大多不至于划为吝 啬人,但说是“小气鬼”,也不为过。 从内涵、外延来界定小气鬼,虽然不 易,但大家是可以意会的。我以为,简单 点讲,一个人虽吝啬,但还没到变态,可 视之为“小气鬼”。如此,那么即便在我等 后中,也有一些。 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处于贫穷困 境,又不断地接受俭德的教育,而节俭一过分,就容易 从俭变成“啬”。提倡节俭是好的,但要意识到:如果抠 门,就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精神性格,如消极保守,进 而缺乏进取和探险。由于我从周围小气鬼身上,经常看 到不少因小失大之事,如一些八十岁左右无小辈在身 边照顾的老人,尽管经济条件相当不错,可就是不舍得 花钱雇人照顾羸弱不堪的自己,结果往往“身体力行” 而造成意外, “赔了夫人又折兵”。为此,我在照看小孙 子时不忘引导他—— 前些日子,做清洁的阿姨有了孙女,我向她贺喜 和闲聊时,见 ' 岁多的孙子在旁边玩一堆玩具汽车, 就对他说是否送辆小汽车给小妹妹。小孙子迟疑了一 下,眨了眨小眼睛说: “小妹妹还小,不会玩。”尔后阿姨 几次跟他开玩笑,要他送小汽车给小妹妹,他也不松口。 家里人说,小孩子基本如此。小孙子的行为属“小我”, 与年龄匹配,无可非议。可我还是有点操之过急,时不时 开导他。几次不高兴后,小孙子好像有 了“进步”,说 ) 岁后把玩具车送人,还 把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家里人。 其实,我这样“开导”小孙子,是希 望他大方点,长大后不要成为小气鬼。 我以为,就自身而言, “小气鬼”至少有三个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节俭,生活上不大会善待自己;其次,不 容易有朋友,有些知心朋友往往是从广义的应酬开始 的;再次,难以孝敬长辈,尤其钱物方面,因为太抠门, 就不容易想到并舍得花钱孝敬老人。至于有些小气鬼 年老时,一不小心滑到变态之渊,那就更糟糕了。 有时,我还会想,小气鬼虽表现在物质上,可与 精神上或气量上的小肚鸡肠是否有缘?以我的生活 经验来看,好像有点关系,因为身与心是相互影响的, 况且又同属“小气”,至于具体因果关系,我还说不出个 子丑寅卯来。不过,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尤其在遗传 与环境的前因后果上。 大峡谷距拉斯维加斯 称得上近在咫尺,相距不 ' 小时的车程。只不过, 一出繁华的拉城则是另一 番景象,闪入眼帘的几乎 全是秃山荒漠。越是接近 大峡谷越是渺无人烟,仿 佛令人顿生进入了原始的 境地之感。我自然而然地 纳闷不已了:坐落在这样 不毛之地的大峡 谷,怎么会享有世 界自然遗产之美 誉?直到身临其境, 不得不瞠目结舌地 感叹大自然造物的 神奇! 若想近距离不 同角度地观赏大峡 谷的壮美雄奇,那 非得乘上超大全景 窗直升机,在峡谷 壁间翱翔不可!平生第一 次乘坐直升机,晃悠地一会 俯冲一会拉升,幅度很大, 难免使人心慌意乱,两只手 牢牢地抓住前座的椅背不 放。坐在我前面的那位来 自北京的挺着滚圆肚皮孕 妇落落大方的气定神闲, 倒是让我感到了一阵脸 红,原本一颗悬空着的心 受到感染似的有了些许的 放松,两眼也放肆地朝窗 外贪婪地眺望起来。 当直升机飞临大峡谷 时,险峻的山岩、斑斓的色 彩、壁立的千仞,立时令人 称奇不已。当直升机从峡 谷边缘飞速直降至谷底, 在浑浊的河面上穿行时, 两边悬崖的巨石断层,褐 色的嶙峋层岩,神奇的层 峦叠嶂,以及由水流冲击 而成的岩穴石谷,顿时令 人感慨万端。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雕琢出了峡谷的粗 犷雄伟,使之具有着不同 凡响、气势磅礴的无穷魅 力。而两岸崖壁上寸草不 长的深色岩层沐浴在阳 光下时,不同形状的岩层 在不同的角度下,依承着 阳光的强弱,时呈深蓝、 时呈棕色、时呈赤色,可 谓色彩缤纷,彰显出了大 自然扑朔迷离而又变幻莫 测的斑斓诡秘,留 给观赏者的是一种 带着神奇气氛的美 不胜收。 突然间,直升 机降落在岸边一块 突兀的岩石上。一 俟停稳,等候在两 边的工作人员便立 马过来搀扶我们下 机了,招呼我们踏 上搭建起的木阶 梯,下到几十台级下的河 边去改乘游艇了。河水浑 浊略呈红色,虽然不尽如 人意,但毕竟在游艇上观 景,另有着一番情趣:两边 高耸的崖壁断层, 重重叠叠的形态各 异,透溢出了它们 的遒劲壮观,使人 领略到了峡谷的深 不可测;山峦崖壁间有着 一条条千回百转的通幽曲 径,崖边又遍布着许许多 多由河水长年累月冲击而 成的岩穴石谷,可谓形态 千奇百怪,在阳光的折射 下,色彩各异,煞是迷人, 给予人的简直是一种震撼 心灵的视觉享受。巧在开 游艇的老大会讲中文,才 使大家了解到:这些形态 各不相同的岩石断层,分 布着从远古的寒武纪到新 生代各个时期形成的岩 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来 此游览,感叹过:科罗拉多 大峡谷在这个辽阔的世界 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的评 价确实恰如其分,眼前的 这条大峡谷,确实有着令 人震撼的神美。 从游艇上来重新乘上 直升机回到出发点之后, 导游招呼大家乘上了景区 的大巴去鹰角岩、蝙蝠岩 等三个观赏峡谷视角独特 的景点。其中最令人叹为 观止的是那座由一 位上海人投资修建 的天空步道玻璃 桥,伸悬于离谷底 (*+" 米的悬崖边, ) 层玻璃叠起呈 !*" 视角。据说在玻璃桥上观 赏大峡谷妙不可言,虽说 被导游撩拨得有些冲动意 欲一试,但当我瞥见上面 的几位“吃蟹”者,不是两 腿瑟瑟发抖,就是趴在玻 璃上不敢动弹,我自然畏 难而退,不敢轻易造次了。 不同凡响的科罗拉多 大峡谷的原始神奇,颠覆 了我原有的对大峡谷山清 水秀、景色旖旎的印象,让 我欣赏到了大峡谷的另一 种神奇的雄伟。 金鱼邮票 任向阳 逛邮市,无意从老邮册里翻 到了 ($%" 年发行的《金鱼》特种 邮票,摊主展开的一套 (* 枚邮 票,介绍了 (* 个金鱼品种,每一 幅都追神肖形,优雅和优美。金鱼 或轻潜斜穿,或摇鳍转身,或扯旗 晃泡,或迎面示好,或沉底啄食, 或轻浮徐摆,或飘逸舒展,或娴雅 清秀。摊主颇为自得地夸耀金鱼 的名贵和邮票的珍贵。阿弟没有 询价,只是赞赏地说“漂亮”! 上网一看,这是新中国第一 套动物题材的邮票,曾以大气的 设计和明丽的色彩,被评为“建国 三十年最佳邮票”。阿弟仔细地观 赏起来—— 有鳃盖外翻的“翻鳃 绒球”;黑眼黑体的“黑背龙睛”; 眼球边两个大水泡在游动时摇晃 的“水泡眼”;头铺如花肉瘤威势 如虎的“红虎头”;鳞片如粒粒珍 珠横列的“珍珠鱼”;蓝色遍身灼 灼发光的 “蓝龙 睛 ”; 眼圈晶亮瞳孔向上的“望天鱼”;宽 头红顶的“红帽子”;狮面紫身的“紫 帽子”;头如鳃红洁白身的“红头”; 花白交杂眼珠外凸的“花龙睛”和眼 球如龙眼的“红龙睛”。主设计者孙 传哲为了设计好这套邮票,专门请 教过生物学家童第周,童第周带他 到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观看各种 金鱼,仔细介绍各种金鱼的不同特 征,还挑选了许多金鱼送给他。科学 家严谨缜密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 艺术家。孙传哲把办公室变成了金 鱼房,每天蹲守在金鱼前仔细观察, 临摹速写,画了无数幅图稿。 童第周有句名言:“思想要奔 放,工作要严密。”动物邮票有写实 描摹的科学画法和变形夸张的艺术 画法,设计者面对优雅的金鱼,拓开 了创作思 路,把中 国金鱼当作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活 的艺术品,通过大量的仔细观察,用 敏锐的艺术眼光,抓住了其极富特 点的瞬间,以纪实的科学画法,用画 笔重现了金鱼的神态体态和形态 动态。 阿弟看出来了,在奔放的艺术 画面之前,是设计者思想的奔放;在 逼真的金鱼之后,是画家工作的严 密。把水中之鱼变成邮票上的艺术 之鱼,需要有创作的灵感和艺术的 通感,需要有变化的功力和技巧,把 描摹对象的本身具有的灵动之美表 现出来,必须把握好分寸,任何的夸 张和过度的渲染,都不能准确传神 地使人真正地认识和了解金鱼。 方法的选择往往会决定着结果 的好坏。这套邮票之所以兼具知识 性、艺术性,具有孙传哲所追求的 “值得回味的东西”,就是因为艺术 家换了一副科学家的眼光。 郑辛遥 香茗生清气读书养静气 说朱义盛首饰 任溶溶 在广州,提起朱义盛首饰是无人不晓的。 过去婚嫁办喜事,总要购置黄金首饰。但旧社会穷 人多,他们买不起黄金首饰,就以仿金首饰代替。广州 太平路状元坊的朱义盛就是制造、出售仿金首饰的。 状元坊的朱义盛不止一家,有好多家。我的小学同 学鲁亦熹便是朱义盛 第八间的少东,就是 小开。朱义盛的商标 是一位状元站在一只 大乌龟上。我同学那 家朱义盛,店堂有一个大水池,就养着一只大乌龟。 我已经七八十年不回广州,不知状元坊是不是还 有那么多间朱义盛。现在人富了,不一定买仿金首饰, 朱义盛首饰还那么受欢迎吗?

俭 有关蟹的比喻 不 - xmwb.xinmin.cnxmwb.xinmin.cn/resfile/2017-10-22/A20/A20.pdf态的高难度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绝 活”中也有不合适的内容, 像舞台上“滚钉板”,弄得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俭 有关蟹的比喻 不 - xmwb.xinmin.cnxmwb.xinmin.cn/resfile/2017-10-22/A20/A20.pdf态的高难度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绝 活”中也有不合适的内容, 像舞台上“滚钉板”,弄得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有关蟹的比喻李大伟

! ! ! !西风起,红枫落,又是持螯拆蟹的时节。这道美食,好比美女,美成了招惹是非的聚焦点,竟然被诟病。作为美食,螃蟹也往往被贬

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在先秦文献中,螃蟹就是个跳梁小丑。六跪而二螯,若蘸上墨汁,在白纸上涂鸦,笔画多于繁体字,陋甚于简体字,上海方言:蟹爬。

我读大学时,教我们外国文学的老讲师,右手不太好,全靠左手写字,他的板书汉字,实在不敢恭维,硕大无朋,踮着脚拉下一块黑板,才几个字,一笔一划都是散了架的,仿佛一地棍棒,卖相绝对恶劣,居然评上副教授了。上世纪 !"年代末,副教授属于皇冠,绝对稀缺。另外一位粤籍的老讲师就不服帖了,他

在北京读的大学,沾上了北方口音,到上海娶了个沪籍嗲妹妹,镶嵌了上海口音,他的粤式国语,杂糅得很,那天在课堂上忍不住“开坏”(上海话:背后损人)说:“听说某银(粤语:人)要当副教授了,他写的字像蟹婆。”“蟹婆”就是“蟹爬“的上海方言。

三 十 年前,上海人讽刺愚不可及的可笑之事,频率最高的比喻:“蟹也会笑。”谁看见过蟹哭,更没有听到过蟹笑,因为实在不知道螃蟹的嘴在哪里,这分明是上海人“装榫头”,给蟹硬套上去的“莫须有”的罪名。以螃蟹作为比喻,几乎都是

负面的。《昔日贤文》里有一句:“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

时。”明明指的是恶人,但不敢骂,莫名其妙,蟹就成了替罪羊。

在上海人嘴里,作为食物之外的蟹,总是被贬的。市井的歇后语:“螃蟹坐直升机———荡空八只脚”,言其没有基础地高高

在上;讥笑某人写的字趴手趴脚:“蟹爬字”;它是“帮凶”

的区域性称呼:北方叫狗腿子,上海叫“蟹脚”。去其根须叫“掰下蟹脚”。蟹的特征:壳大肉少。“蟹壳

王”,口气大于力气的称“壳子”,一敲即碎,外强中干。倘若“冒野”的是小鬼头,斥之“六月黄”,嫩着呢。回光返照,俗称“撑脚蟹”,要死快哉!足球场上球员飞起一脚,球如果不快、不

直,不准,则球迷骂声四起,次日体育报头版标题要大书特书:“软脚蟹”。

#$!% 年秋天,三男一女的“四人帮”被抓,上海人欢欣鼓舞,举杯相庆,当年影响最大的漫画,主角也是蟹:一雌三雄。现在想来,螃蟹与“四人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居然也被陪绑了。也难怪,蟹“横行霸道”的特征,给人以采用比喻的方便。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世俗社会里,蟹总是陪绑的。深秋的蟹,味界之王,优点太

突出了,难免招妒,否则一边倒,这个船非翻了不可。有褒有贬,才能平衡。一味的好,在凡人看来,不是好人,而是非人。

七夕会

雅 玩

厉害了!中华戏曲绝活秦来来

! ! ! !绝活,也叫绝招、绝技;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绝活。国庆前,上海戏曲广

播独辟蹊径,邀集了全国十余个剧(曲)种的演员,展现他们掌握的“绝活”,让人大开眼界。昆曲《醉打山门》,是

花脸的传统名剧,扮演鲁智深的演员是来自江苏昆剧团的曹志威,以“金鸡独立”,即一条腿打桩似地站立,另一条腿抬起与上肢、身体不断变化身段、形体,表演降龙、伏虎、招龙、引凤、撩耳、托腮、托塔、托伞、长眉、酣睡……俗称“十八罗汉”的各种架势和造型,神态各异,尽显优美。长达

十多分钟,单腿支地,腿功之高超,令人叫绝;尤其在表现大肚罗汉的时候,抖动的肚皮还能如波涛翻滚,支地的单腿依然纹丝不动,让观众大为惊叹。当年,湘昆名家雷子文就以此剧享誉剧坛,被誉为“傲腿雷子文”。曹志威就是雷

子文的徒弟,得以传承。来自山西的蒲剧也是

一个古老剧种。蒲剧有很多独门绝活,其中《挂画》中展现的椅子功尤为观众乐道。青年演员李静扮演的少女叶含嫣,听到意中人动身前来的喜讯,顿时

精神倍增,为了挂画,一个跳跃上了圈椅的扶手,在窄窄的、溜溜的扶手上,表演出金鸡独立、弯身探海、单脚跳椅、交叉跳椅、穿桌坐椅等高难度动作,宛如圈椅上的芭蕾,令人赞叹。更为难得的是,还要眉目传情,脸上有戏,做到“绝

活”和人物水乳交融。蒲剧艺术家任跟心,早在#$&'年,年仅 ($

岁的她就以此剧勇摘“梅花”大奖。

来自北京的青年京剧演员于帅,表演的是武净应工的《金钱豹》,据说当年杨小楼、李少春,乃至梁慧超、筱高雪樵等武生名家都演过此剧。“耍叉”是《金钱豹》展

示的“绝活”,演员舞动的钢叉不但可以控制滚动的走向,还能控制哗哗作响的声音,需要一定的功力。“筛糠”“苏秦背剑”“滚叉”“飞叉”等技巧,时而满身飞滚哗哗震响,时而钢叉飞转却声息皆无,操纵到一点声音也没有。突然一个“怀中抱月”,“哗啦啦”又恢复了钢叉的震响之音,这叉声是有节奏、有章法、有规律的声音,十分精彩。特别是金钱豹带着长

过腰际的大蓬头,左右耳边还各有“发绺”,更增加了舞叉难度。如果演员的功夫不到家或稍不小心,这些“障碍物”很容易跟叉缠在一起,那戏就演砸了。戏曲表演中艺人展现

的“绝活”,是吸引观众的一个看点,也是招徕票房

的卖点。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老一辈的艺人为了站住舞台,争得观众,创造的“绝活”确实为舞台营造了夺人眼球的真实场景。观众不仅看到了演员与众不同的舞台功夫,事实上“绝活”也使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形象的丰满,起了很大的作用,达到了独到的舞台审美特点。因为戏曲主要还是以

唱腔来演绎故事、创造人物的,而“绝活”在剧中的出现,运用,就使观众得到了视觉上的审美效果。一出《小宴》,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演员虽然流派不同,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唱为

主。可是有了“绝活”,像这次徽剧汪育殊,就以“翎子功”用于表现剧中人惊喜、愤恨、得意、轻佻等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通过头的摆动和身段的变化,使翎子构成各种姿势及形态的高难度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绝活”中也有不合适的内容,像舞台上“滚钉板”,弄得血肉横飞,虽然逼真,却不适合如此表演。

责任编辑∶龚建星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年10月22日 星期日

/

要节俭$不要小气

陈今夫

! ! ! !当今中国,像《儒林外史》里严监生这种变态的吝啬人已不多了,因为现在由于经济大发展,经济条件好了许多,随之观念也有相当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不过,不少年轻时生活捉襟见肘的人,现在生活水平虽然大有改观,但养成节俭的习惯不易改变,尽管大多不至于划为吝啬人,但说是“小气鬼”,也不为过。从内涵、外延来界定小气鬼,虽然不

易,但大家是可以意会的。我以为,简单点讲,一个人虽吝啬,但还没到变态,可视之为“小气鬼”。如此,那么即便在我等五!后中,也有一些。

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处于贫穷困境,又不断地接受俭德的教育,而节俭一过分,就容易从俭变成“啬”。提倡节俭是好的,但要意识到:如果抠门,就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精神性格,如消极保守,进而缺乏进取和探险。由于我从周围小气鬼身上,经常看到不少因小失大之事,如一些八十岁左右无小辈在身边照顾的老人,尽管经济条件相当不错,可就是不舍得花钱雇人照顾羸弱不堪的自己,结果往往“身体力行”而造成意外,“赔了夫人又折兵”。为此,我在照看小孙子时不忘引导他———

前些日子,做清洁的阿姨有了孙女,我向她贺喜和闲聊时,见 '岁多的孙子在旁边玩一堆玩具汽车,就对他说是否送辆小汽车给小妹妹。小孙子迟疑了一下,眨了眨小眼睛说:“小妹妹还小,不会玩。”尔后阿姨几次跟他开玩笑,要他送小汽车给小妹妹,他也不松口。家里人说,小孩子基本如此。小孙子的行为属“小我”,与年龄匹配,无可非议。可我还是有点操之过急,时不时开导他。几次不高兴后,小孙子好像有了“进步”,说 )岁后把玩具车送人,还把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家里人。其实,我这样“开导”小孙子,是希

望他大方点,长大后不要成为小气鬼。我以为,就自身而言,“小气鬼”至少有三个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节俭,生活上不大会善待自己;其次,不

容易有朋友,有些知心朋友往往是从广义的应酬开始的;再次,难以孝敬长辈,尤其钱物方面,因为太抠门,就不容易想到并舍得花钱孝敬老人。至于有些小气鬼年老时,一不小心滑到变态之渊,那就更糟糕了。

有时,我还会想,小气鬼虽表现在物质上,可与精神上或气量上的小肚鸡肠是否有缘?以我的生活经验来看,好像有点关系,因为身与心是相互影响的,况且又同属“小气”,至于具体因果关系,我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尤其在遗传与环境的前因后果上。

飞临大峡谷

倪辉祥

! ! ! !大峡谷距拉斯维加斯称得上近在咫尺,相距不到 '小时的车程。只不过,一出繁华的拉城则是另一番景象,闪入眼帘的几乎全是秃山荒漠。越是接近大峡谷越是渺无人烟,仿佛令人顿生进入了原始的境地之感。我自然而然地纳闷不已了:坐落在这样不毛之地的大峡谷,怎么会享有世界自然遗产之美誉?直到身临其境,不得不瞠目结舌地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若想近距离不同角度地观赏大峡谷的壮美雄奇,那非得乘上超大全景窗直升机,在峡谷壁间翱翔不可!平生第一次乘坐直升机,晃悠地一会俯冲一会拉升,幅度很大,难免使人心慌意乱,两只手牢牢地抓住前座的椅背不放。坐在我前面的那位来自北京的挺着滚圆肚皮孕妇落落大方的气定神闲,倒是让我感到了一阵脸红,原本一颗悬空着的心受到感染似的有了些许的放松,两眼也放肆地朝窗外贪婪地眺望起来。当直升机飞临大峡谷

时,险峻的山岩、斑斓的色彩、壁立的千仞,立时令人称奇不已。当直升机从峡谷边缘飞速直降至谷底,在浑浊的河面上穿行时,两边悬崖的巨石断层,褐色的嶙峋层岩,神奇的层峦叠嶂,以及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顿时令人感慨万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峡谷的粗

犷雄伟,使之具有着不同凡响、气势磅礴的无穷魅力。而两岸崖壁上寸草不长的深色岩层沐浴在阳光下时,不同形状的岩层在不同的角度下,依承着阳光的强弱,时呈深蓝、时呈棕色、时呈赤色,可谓色彩缤纷,彰显出了大自然扑朔迷离而又变幻莫

测的斑斓诡秘,留给观赏者的是一种带着神奇气氛的美不胜收。突然间,直升

机降落在岸边一块突兀的岩石上。一俟停稳,等候在两边的工作人员便立马过来搀扶我们下机了,招呼我们踏上搭建起的木阶

梯,下到几十台级下的河边去改乘游艇了。河水浑浊略呈红色,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在游艇上观景,另有着一番情趣:两边高耸的崖壁断层,重重叠叠的形态各异,透溢出了它们的遒劲壮观,使人领略到了峡谷的深不可测;山峦崖壁间有着一条条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崖边又遍布着许许多多由河水长年累月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可谓形态千奇百怪,在阳光的折射下,色彩各异,煞是迷人,给予人的简直是一种震撼心灵的视觉享受。巧在开游艇的老大会讲中文,才使大家了解到:这些形态各不相同的岩石断层,分布着从远古的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形成的岩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来

此游览,感叹过:科罗拉多大峡谷在这个辽阔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的评价确实恰如其分,眼前的这条大峡谷,确实有着令人震撼的神美。从游艇上来重新乘上

直升机回到出发点之后,导游招呼大家乘上了景区的大巴去鹰角岩、蝙蝠岩等三个观赏峡谷视角独特的景点。其中最令人叹为

观止的是那座由一位上海人投资修建的天空步道玻璃桥,伸悬于离谷底(*+"米的悬崖边,

由 )层玻璃叠起呈 !*"度视角。据说在玻璃桥上观赏大峡谷妙不可言,虽说被导游撩拨得有些冲动意欲一试,但当我瞥见上面的几位“吃蟹”者,不是两腿瑟瑟发抖,就是趴在玻璃上不敢动弹,我自然畏难而退,不敢轻易造次了。不同凡响的科罗拉多

大峡谷的原始神奇,颠覆了我原有的对大峡谷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印象,让我欣赏到了大峡谷的另一种神奇的雄伟。

金鱼邮票任向阳

! ! ! !逛邮市,无意从老邮册里翻到了 ($%"年发行的《金鱼》特种邮票,摊主展开的一套 (*枚邮票,介绍了 (*个金鱼品种,每一幅都追神肖形,优雅和优美。金鱼或轻潜斜穿,或摇鳍转身,或扯旗晃泡,或迎面示好,或沉底啄食,或轻浮徐摆,或飘逸舒展,或娴雅清秀。摊主颇为自得地夸耀金鱼的名贵和邮票的珍贵。阿弟没有询价,只是赞赏地说“漂亮”!上网一看,这是新中国第一

套动物题材的邮票,曾以大气的设计和明丽的色彩,被评为“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阿弟仔细地观赏起来———有鳃盖外翻的“翻鳃绒球”;黑眼黑体的“黑背龙睛”;眼球边两个大水泡在游动时摇晃的“水泡眼”;头铺如花肉瘤威势如虎的“红虎头”;鳞片如粒粒珍珠横列的“珍珠鱼”;蓝色遍身灼

灼 发 光 的“蓝龙睛”;

眼圈晶亮瞳孔向上的“望天鱼”;宽头红顶的“红帽子”;狮面紫身的“紫帽子”;头如鳃红洁白身的“红头”;花白交杂眼珠外凸的“花龙睛”和眼球如龙眼的“红龙睛”。主设计者孙传哲为了设计好这套邮票,专门请教过生物学家童第周,童第周带他

到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观看各种金鱼,仔细介绍各种金鱼的不同特征,还挑选了许多金鱼送给他。科学家严谨缜密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艺术家。孙传哲把办公室变成了金鱼房,每天蹲守在金鱼前仔细观察,临摹速写,画了无数幅图稿。

童第周有句名言:“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动物邮票有写实描摹的科学画法和变形夸张的艺术画法,设计者面对优雅的金鱼,拓开

了创作思路,把中国金鱼当作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活的艺术品,通过大量的仔细观察,用敏锐的艺术眼光,抓住了其极富特点的瞬间,以纪实的科学画法,用画笔重现了金鱼的神态体态和形态动态。阿弟看出来了,在奔放的艺术

画面之前,是设计者思想的奔放;在逼真的金鱼之后,是画家工作的严密。把水中之鱼变成邮票上的艺术之鱼,需要有创作的灵感和艺术的通感,需要有变化的功力和技巧,把描摹对象的本身具有的灵动之美表现出来,必须把握好分寸,任何的夸张和过度的渲染,都不能准确传神地使人真正地认识和了解金鱼。方法的选择往往会决定着结果

的好坏。这套邮票之所以兼具知识性、艺术性,具有孙传哲所追求的“值得回味的东西”,就是因为艺术家换了一副科学家的眼光。

郑辛遥

香茗生清气!读书养静气%

说朱义盛首饰任溶溶

! ! ! !在广州,提起朱义盛首饰是无人不晓的。过去婚嫁办喜事,总要购置黄金首饰。但旧社会穷

人多,他们买不起黄金首饰,就以仿金首饰代替。广州太平路状元坊的朱义盛就是制造、出售仿金首饰的。状元坊的朱义盛不止一家,有好多家。我的小学同

学鲁亦熹便是朱义盛第八间的少东,就是小开。朱义盛的商标是一位状元站在一只大乌龟上。我同学那家朱义盛,店堂有一个大水池,就养着一只大乌龟。我已经七八十年不回广州,不知状元坊是不是还

有那么多间朱义盛。现在人富了,不一定买仿金首饰,朱义盛首饰还那么受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