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社社社社社 (Social Psychology)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11) 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 Upload
    kimi

  • View
    9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學與現代生活 (11) 陳舜文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探討「個體的思想、感覺和行為,如何受到真實的、想像的或隱含存在的他人所影響」。 (Allport, 1968).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 ) 探討人們對自己及他人的想法和信念,包括: 我們如何形成對他人的態度、如何瞭解他人的行動,以及如何評斷他人等。 社會影響與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學與現代生活 (11)陳舜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Page 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探討「個體的思想、感覺和行為,如何受到真實的、想像的或隱含存在的他人所影響」。 (Allport, 1968)

Page 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 )探討人們對自己及他人的想法和信念,包括:我們如何形成對他人的態度、如何瞭解他人的行動,以及如何評斷他人等。

社會影響與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探討他人的行動如何影響我們,包括:團體歷程、特定人際關係與社會行為等。

Page 4: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綱要 自我概念 歸因與偏誤 態度與認知失調 社會影響與從眾 服從權威與社會角色 團體決策與團體迷思 人際吸引與攻擊行為

Page 5: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認知:自我概念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運用基模 (schema) 來組織與綜合各種人、地、物之訊息。

對自己的知識、感覺和信念所組織而成的認知結構即為自我基模 (self schema) 。

自我基模中各項概念(知識、感覺或信念)可稱為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 。例如:你的興趣、國籍、種族、宗教或性格等等。

Page 6: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當代一些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抱持的自我概念具有文化差異。

獨立式自我觀( Independent self )強調自我的獨特性、自主性與獨立性。抱持此種自我觀的人,雖然行為仍可能受他人影響,但其自我概念大部分是與他人區分開的。

相依式自我觀( Interdependent self )強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他人對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性。抱持此種自我觀者,傾向受他人所影響。

Page 7: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獨立自我或相依自我量表(摘自 Sinlelis, 1994 )請判斷以下敘述你是否同意,「 1 」代表「非常不同意」,「 7 」代表「非常同意」:

__1. 我很尊敬我所認識的權威者。__2. 我被單獨挑選出來獲得讚美或獎賞時,覺得很高興。

__3. 周遭的人是否快樂會影響我是否快樂。__4. 在課堂上站出來發言對我而言不是問題。__5. 我在訂定就學或就業計畫時,應該考慮父母的建議。

__6. 具有獨立於他人的自我認同,對我而言非常重要。

Page 8: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文化價值觀與自我概念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價值觀重視個人獨特性、獨立自主與個人權利。認為個體的興趣與福祉比團體的福祉重要。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價值觀重視社會角色義務、團體利益與人際之間的關係。認為群體的興趣與福祉比個體的福祉重要。

Page 9: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一般而言,重視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文化社會(如美國),人們較傾向抱持獨立自我觀;相對地,某些東亞社會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其人們較傾向抱持相依自我觀。

這兩種自我觀並沒有優劣之分,只牽涉個人與社會的適應問題。

當代社會心理學許多研究與理論,是在北美(美國)個人主義文化所得之結果,類推到其他文化社會時須謹慎。

Page 10: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認知:社會歸因

社會歸因( Social attribution )我們對於他人行為原因的推論。假設你坐在巴士上,駕駛的司機開得很快,遇到紅燈常緊急煞車,你認為他為什麼會這樣開車?是因為他的內在個性?還是因為外在原因?

Page 1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認知:社會歸因

個人歸因( Personal attribution )又稱為內在歸因或性格歸因。即認為他人的行為的原因,是由於此人的特質、需求或意圖所致。

情境歸因( Situational attribution )又稱為外在歸因。即認為某人的行為原因是由於他所處的外在環境所致,包括聽從他人、社會規範和各種情境因素。

Page 1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歸因的偏誤 (bias) 基本歸因偏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歸因他人行為時,我們會傾向過分注重此人的個人因素,而較忽視外部因素與環境的影響。

行為者-觀察者的歧異效果( Actor-observer divergent effect )人們傾向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穩定、內在的個人性格,而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在環境因素所致。

• 弟弟或妹妹某個重要考試考差了,為什麼?• 我某個考試考差了,為什麼?

Page 1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自利偏誤( Self-serving biases )人們的一種歸因傾向,即歸因自己行為時會格外寬厚:自己表現好時歸功於個人因素;自己表現差時歸咎於外在環境因素。

自我設障( Self-handicapping )作事情之前,先刻意製造或設想一些理由,以便事後可作為失敗的外在原因,例如考前通宵、玩樂。

• 考試前會特別想看電視、上網、玩電腦遊戲嗎?此時你會怎麼辦?

歸因的偏誤

Page 14: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期許的偏誤(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當人們試圖推論某人的性格時,常會重視此人令人不悅的社會舉動。

普遍或非普遍效果( Common and uncommon effects )人們傾向將一個行為效果的普遍性歸因為情境因素,將不尋常的行為效果歸因為個人因素。

個人化歸因( Personalism )如果某人的行為效果對我們有直接影響,則此行為較會被歸因為個人因素;但如果行為對我們的影響較間接,則較會被歸因為情境因素。

Page 15: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認知:態度 態度 (Attitude)

對人、事、物或理念的正向或負向評價。 態度包含情感、認知、行為三個成分或基礎:情感: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認知:對態度對象的想法或信念。行為:對態度對象採取的行動。

Page 16: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認知:態度你對「泛舟」的態度為何?情感成分:很喜歡泛舟認知成分:泛舟很有冒險性行動成分:將泛舟當作嗜好

Page 17: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態度與偏見 社會分類( Social categorization )人很容易傾向將具有共通特性的人們分為同一類。

偏見( Prejudice )根據有限或錯誤的訊息,而對某團體成員或某類社會分類群體形成的負面態度。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知覺的典型範本,此範本描繪了某一個社會分類的典型特性。人們常將典型範本套用至特定社會分類中的每一個體,亦即態度之認知成分。

• 請在心中想像一名卡車司機的外型與形象… .

Page 18: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態度能否改變? 一般而言,態度形成之後通常相當穩定,但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事物都不斷設法改變你對他們的態度。你可以想到什麼例子?商業廣告政治宣傳法令宣導宣揚宗教……

Page 19: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 我們常從情感和認知基礎說服他人改變態度,進而改變其行為,但有可能從行為來改變態度嗎?

協助說服實驗 (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先請參與者從事一小時無聊又簡單的手眼協調工作。結束時,實驗者請求參與者向下一位參與者說明此作業相當有趣。大部分參與者都答應了。答應之參與者被隨機分組,一組給予 20 美金當酬勞,另一組給予 1 美金。另有一控制組,未被要求也沒有酬勞。

Page 20: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最後,詢問所有參與者覺得剛才作的作業多麼有趣或無趣?

Page 2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Page 2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

人們會盡可能使自己的思考與行為一致。 當察覺思考與行為之間不一致時,會產生不愉快感受,此即為認知失調。

人們會設法消除這種不愉快感受。假設你一向認為自己是實話實說的人,某次事件察覺到自己似乎說了違心之論…

• 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認知失調?

Page 2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p.351)

Page 24: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認知失調與行為惡性循環若行為造成無辜者受害,而且無法回復(如戰爭時屠殺平民),會使人嚴重認知失調。為了減輕失調,很可能會合理化錯誤行為,進而造成態度與行為的惡性循環。

這些人本來就該死、他們根本不是「人」 ....

認知失調我殺了手無寸鐵的人。

我是有道德的人。

持續行為

Page 25: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影響:群體對個人的影響 社會助長 (Social facilitation)因有他人在場而提升個體的表現。一般而言,對於練習充分或熟悉的活動,他人在場可以促進表現。

• 上台表演前經過充分練習。 社會干擾 (Social interference)

因有他人在場而損害個體的表現。一般而言,對於練習不足或不熟悉的活動,他人在場會干擾表現。

Page 26: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

當同時作業的人數增加,且可以隱藏個人表現時,每一個成員反而會減少自己的貢獻。

Page 27: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影響:從眾( Conformity ) 從眾 (Conformity)

將自己的態度或行為調整成與某社會團體成員相似。

社會規範( Social Norms )指導我們從事各種社會行為的規則,有些有明文規定,有些是不成文習俗或習慣。若只適用於特定團體成員,亦可稱為團體規範( group norms )。

Page 28: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線段判斷實驗 (Asch, 1951)

將參與者分成幾組,每組七人,每人被要求估計紙板上數條垂直線段的長度。紙板左方有一條直線,參與者須從右方數條直線中,選出一條與左方直線等長的線段。

Page 29: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事實上,每一組中只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參與者,其他人全是實驗者的同謀。真正的參與者的位置被安排在第六個回答。

實驗共需判斷十八次,但其中十二次,實驗同謀全都會做出錯誤選擇。

Page 30: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Page 3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急難事件與從眾 1964年紐約市一名叫做 Kitty Genovese 的女子遭搶劫刺殺。從被襲擊到身亡,共三十五分鐘。這段期間她大聲呼救,當時有十數人聽到公寓窗外的呼聲,但沒人出面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打電話報警,致使歹徒脫逃。

事後,警方詢問這些證人,他們承認聽到呼救,但無法合理說明何以自己當時沒做出反應。

Page 3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旁觀者效果( Bystander effect )急難發生時,在場的旁觀人數愈多時,每一旁觀者呼救或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反而降低。

責任分散(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在場的人數愈多,導致每個人降低對此事件的個人責任感。

Page 3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地位與從眾受到他人中度讚賞者,最傾向表現出從眾行為。

Page 34: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影響從眾的因素

團體的人數 個人在團體中的地位 文化: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 一致性:只要有另一個異議者即可降低從眾的壓力

團體凝聚力(影響團體決策)

Page 35: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互動:團體決策 團體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社會團體成員對所屬團體的滿意程度,以及成員之間彼此喜歡的程度。凝聚力愈高,通常成員士氣與工作效率都愈高。但凝聚力愈高愈好嗎?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團體決策時,過度重視維繫團體的凝聚力與團結,而未務實地考量事實,決策便可能出問題。 (Janis, 1982)

Page 36: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1961年,美國入侵古巴豬玀灣,一千多人的部隊全遭逮捕或戰死,兩國關係惡化。何以甘乃迪總統與菁英幕僚群竟做出如此糟糕的決策?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前,工程人員提出警告,指出嚴寒溫度會導致推進器的橡膠環失效,但太空總署團隊不顧反對,終釀成悲劇。

社會互動:團體決策

Page 37: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團體迷思的條件、症狀與結果 (p.367)

Page 38: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互動:團體決策 團體極化( Group polarization )團體會加強個別成員原本的傾向,使團體決定趨於極端。

• 若原本團體成員分別都傾向冒險,團體討論之後,很可能會做出更加冒險的決策。反之,若原本各成員傾向保守,團體可能做出更加保守的決策。

Page 39: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影響:服從權威 (Obedience)

Milgram(1963) 的電擊實驗參與者被告知這是一項關於「學習單字與懲罰效果」的研究,並擔任「老師」。另一名參與者(其實是實驗同謀)則擔任「學生」。參與者被帶到一個與「學生」隔離的房間,裡面有對講機,可聽到「學生」的答案。還有一台機器,可施予不同程度的電擊,從 15 到 450伏特。實驗者指示參與者:只要「學生」答錯,就要用此儀器給予電擊,從最低強度開始,每次增加 15伏特。

Page 40: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Page 4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預測結果實際結果

你認為有多少比例的人會按下最大電擊強度 (450 V)?

Page 4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影響:社會角色 模擬監獄研究 (Zimbardo, 1973) 為了研究監獄中的衝突現象,在 Stanford 大學心理系地下室建立一座模擬監獄,並徵求挑選了 18名男學生分別扮演「警衛」與「囚犯」兩週。

經過數日,參與者以意外的速度「進入狀況」。警衛對待囚犯的限制與管束越來越多,態度也越來越嚴厲。

Page 4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原本計畫要進行兩個星期的觀察,由於警衛對囚犯的虐待超過預期,以及囚犯情緒過度投入,不得不於第六天叫停。

Page 44: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Milgram 的電擊實驗顯示人們服從權威的傾向; Zimbardo 的監獄模擬研究則顯示人們服從角色規範的傾向。

Page 45: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現實中有實例嗎?• 納粹軍官屠殺猶太人• 美伊戰爭 Abu ghraib監獄虐囚案

Page 46: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 相似性 (similarity)• 接近性 (proximity)• 熟悉性 (familiarity) 單純曝光效果 (mere-exposure effect)一再接觸到某刺激對象,便會對該刺激產生好感。(一開始至少必須是中性的)

• 外表吸引力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互惠 (reciprocal)

社會互動:人際吸引

Page 47: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演化心理學觀點:愛情是演化的副產品 依附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of love)

此理論認為,我們成人時與伴侶所維持的關係,是源自孩童時與父母的依附關係,特別是嬰兒期與母親的關係。

愛情三角理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此理論認為愛情有三種基本元素:親密、熱情、承諾。此三種成分可組合成不同類型的愛情關係。

社會互動:愛情有什麼道理?

Page 48: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愛情三角理論(Sternberg, 1986) 親密

喜歡

浪漫愛

迷戀

熱情虛幻之愛

空洞之愛

承諾

友誼愛

圓熟之愛

Page 49: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愛情三角理論 (Sternberg, 1986)

熱情 親密 承諾 愛的類型

+ -- -- 迷戀-- + -- 喜歡-- -- + 空洞之愛+ + -- 浪漫愛-- + + 友誼愛+ -- + 虛幻之愛+ + + 圓熟之愛-- -- -- 無愛

Page 50: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愛情的文化差異不同文化中,人們所重視的愛情類型或成分,是否有所不同?

• 美國情侶較重視浪漫愛,華人較重視友誼愛 (Gao, 1993) 。

• 華人所謂的「恩愛」,與西方個人主義文化所重視的「浪漫愛」意義相同嗎?

• 日本文化中的 amae (依愛),表示一種正向情緒狀態,是指成為被動的愛的對象,被對方縱容、照顧,像是母親與嬰兒間的關係。英文中最接近的概念是 dependency( 依賴),但在西方文化中,成人的依賴通常被認為是心理或行為不適應的現象。

Page 51: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社會互動:攻擊行為 (Aggression) 攻擊:意圖對另一人造成傷害的行為。敵意性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 )源自於憤怒或敵意,行為目的就是將痛苦或傷害加諸於人。氣憤 (anger) :覺得受侵犯或受傷時的不滿感覺。敵意 (hostility) :對他人或其他團體的負面或敵對態度。

工具性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為了達到傷害他人以外的某種目的,而攻擊對方。

Page 52: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攻擊與暴力行為是先天本能或後天習得?攻擊行為有助生物覓食、自我保護與求偶,亦即有助生存與繁衍,因此會在演化中被保留下來。然而至少對人類而言,攻擊行為仍有社會因素。

敏感遞減化( Desensitization )暴力充斥的環境可能使人對暴力刺激逐漸習慣,且對暴力造成的後果逐漸冷漠,而較無責任感。

去個人化( Deindividuation )因為隱藏於群眾或他人難以辨識,導致個體較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此時可能做出更多違反社會規範及個人道德觀的舉動。

Page 53: 社會心理學 ( Social Psychology)

去個人化( Deindividuation )Zimbardo (1970) 實驗顯示,給予他人電擊懲罰時,若參與者穿戴無法識別身份的衣著,會比穿平時服裝施予更強的平均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