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都唱這首當時最受歡迎的詩歌。 數年後,孫基在瑞士阿爾卑士山渡 假,窗外傳來有人用德文在唱此歌, 孫基聽了,感動不已。 數十年後,在美國新澤西州一 個盛大的宴會中,有一位成功的基督 徒商人前來對芬妮說,他在倫敦見過 她和慕迪及孫基。 芬妮聽了很詫異 地告訴他,她從未遠渡大西洋去過英 國。 那商人說:「我雖沒有見到你, 但自「求主垂憐」的歌中認識了你,而 這首歌改變了我整個的生命。 當年 我嗜酒如命,無法自拔。 有一晚,我 在慕迪佈道會中,聽到了這首歌,心 中自忖:「但願主不把我棄掉。」第二 天晚上,我再去佈道會,他們又在唱 這首歌。我深受感動,終於將自己交 神的手中,將這首歌當作我的 禱告,而戒除了酒癮。翌年我來美國 經商順利。 數十年來,我習慣地每日 都帶一首你的詩歌在身上。」 芬妮最愛的五首聖詩是:「趕快 救滅亡人」(Rescue the Perishing) ,「有福的確據」(Blessed Assur - ance, Jesus Is Mine),「守信歌」 (Faith of Fathers),「偉大的愛」 (O Love That Will Not Let Me Go)和「日日祈求」(Saviour, More than Life to Me)。 ◎ 彩虹天空 / 康欣珊 ◎生命音符/顧明明 莫把我棄掉 Pass Me Not 這首聖詩是芬妮克羅斯比 (Fanny J. Crosby, 見p. 4)和 杜恩(William H. Doane, 見p. 61, 62)早期的作品;也是芬妮克 羅斯比的詩歌中,第一首引起全球 注目的詩歌。 這首詩的首句是杜恩想起的 歌題,他請芬妮填詞,但她遲遲未 想到合適的詞句。 1868年春,芬 妮的詩漸為人知,經常有教會,青 年會等團體請她演講。 某日她應 邀赴監獄的宗教團契,她唱了一些 自己的詩歌並呼召犯人歸主。 驟 然間,她聽到哀哭聲:「良善的主 啊!莫把我棄掉。」這呼聲觸動了 芬妮的心弦,她馬上想到了杜恩 的歌題,回家後即刻完成了這首詩 歌的歌詞。 杜恩也即譜上了感人 的曲譜,在1870年被刊印在聖詩集 上。 1874年,慕迪(Dwight L. Moody)和孫基(Ira D. Sankey) 在英國倫敦皇家戲院開佈道會, 八福信息的反省 (一) 經文﹕太7:24-29 登山寶訓不是一篇講道的記 錄,而是主耶穌信息的摘要。主耶 穌講了許多道,作者馬太就將主耶 穌許多篇信息的精華集合成了「登 山寶訓」。 登山寶訓以「八福篇」開始, 以二棟房子的譬喻為結束,這比喻 說:「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 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 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 上。」而聽道卻不行道的人就像是 把房子建造在沙土上,「雨淋,水 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 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耶穌為 何要說這些話? 我深信這是作者使 徒馬太刻意的安排,提示我們若要 過一個蒙福、扎實、有意義、豐盛 又無怨無悔的生活,就必須要有「 行道」的決心。 聽道和行道二者之間的關係 雅各在聖經雅各書第一章第二 十二到二十五節也說:「只是你們 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 自己。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 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 何。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 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 生日禮物 懇求救主格外垂憐, 請聽我禱告; 既有別人蒙主恩召, 莫把我棄掉。 讓我進到恩主座前, 永遠不相離; 一心仰望懇求憐憫, 篤信而不疑。 只有依靠救贖功勞, 才敢尋主面; 心靈悲傷求主醫治, 顯出大恩典。 救主是我平安根源, 比生命更寶; 天上地下除主以外, 無別名可靠。 副歌 救主,救主, 請聽我禱告, 既有別人蒙主恩召, 莫把我棄掉。 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 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原 來,當我們遵行神的話,背後是有神 的應許、恩典和賜福的。這段經文要 從兩方面來說,聽道而不行道是欺哄 自己;聽道而又行道,遵行神的話, 在我們一切的事上就必然得福。 有一篇探討靈性的文章曾討論 為什麼許多基督徒喜歡聽道卻沒有照 著去行這個嚴肅課題。這篇文章分析 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把聽 道當作是例行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做 完禮拜好像已完成了聖經對信仰的要 求,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但是,聽 道、作禮拜的時候,我們心理還要做 好準備,就是要領受神的話語並且願 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 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神說,要先立志,將全人作為活 的祭物,奉獻給神,就是為主而 活。我心中充滿了感恩和興奮的 喜樂,感謝神賜給我這個寶貴的 生日禮物,但這不是說我從此就 能完全明白神的旨意,至少神給 我開了一條路,指示我一個方向 去尋求明白神在我身上的旨意。 感謝神帶領我來到洛杉磯 國語浸信會,有一天聽到鍾牧師 主日證道,關於如何察驗上帝的 旨意,也是用到這一節經文,讓 我非常驚喜,他將這節經文的意 義,解釋的更清楚。此外約翰一 書第二章十七節「這世界和其上 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 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及馬 太福音第七章二十一節「凡稱呼 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 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 能進去。」這兩節經文也告訴我 們遵行神旨意的重要。 當我每次在尋求神的旨意做 決定時,我會先俯伏在神的面前 禱告,「主啊!求你幫助明白在 這件事上你的旨意,但不要照我 的意思,乃是照你的意思。」並 且立志在明白神的旨意後要順服 遵行,否則神啟示我後,又不照 著做,豈不讓他失望難過。最近 上完教會舉辦的CWT課程,就是 在尋求神的旨意時,經過掙扎, 心意更新而變化,如果照我的意 思,我是膽怯不敢參加的,但照 神的意思,因為順服就帶來滿足 和喜樂,讓一切榮耀歸給神。 自從信主成為神的兒女後, 尋求明白上帝的旨意就成為我極 大的困擾,我多麼希望能聽到神 對我說話,告訴我這件事該做或 不該做,就像父母及老師和朋友 一樣用言語教導我。 因此我常常去請教一些靈 命高深的弟兄姊妹及認識的牧者 們,問他們「如何才能明白上帝 的旨意?」答案卻是,只要勤讀 聖經,自然會明白神的旨意,因 為上帝的旨意清清楚楚都寫在聖 經裡;或者告訴我,尋求神的旨 意是一生要學的功課,繼續努力 尋求罷!這些話都很正確,但是 愚昧無知的我卻仍然很迷糊,一 頭霧水。 感謝神的憐憫,在我五十歲 生日那天早上靈修禱告時,竟然 斗膽求神賜給我一句經節做為我 的生日禮物,結果那天按照進度 讀經,讀到羅馬書第十二章,在 第二節講到:「不要效法這個世 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 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 可喜悅的旨意。」,因為當時我 是用中英文對照讀,感謝聖靈開 了我的心靈,以前我雖讀過幾遍 這節經文,卻沒有覺得有什麼特 別的感動,這次因為讀到英文的 「心意更新而變化是「RENEWINS OF YOUR MIND」,突然神開了 我的眼睛,原來要能夠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 意,不但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還 要不斷的靠著聖靈讓神的話來更 新改變我們的思想,當然還要 像羅馬書十二章第一節所說:「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 另外我發現要察驗上帝的旨 意,有時也需要請教屬靈的長輩 和牧師的意見,神有時藉著他們 對我們說話,比如終身大事,除 了禱告求問神,也要參加教會辦 的婚前輔導課,讓受過訓練有經 驗的輔導者幫助我們做決定,以 免將來後悔痛苦。 我們如果願意大小事情都尋 求察驗神的旨意,不斷的操練, 並且學習順服遵行,相信神會更 樂意向我們啟示他的旨意。就如 「標竿人生」這本書作者所說, 神對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旨意和一 生的計劃,所以我們實在需要好 好來學習察驗上帝的旨意,然後 願意順服遵行,讓他的榮耀得以 彰顯,他的喜悅得以滿足。 意遵行。 大衛就是這樣,他說有一件事 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 生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 榮美,並且在他的殿裡求問。他在 殿裡求告上帝說,神啊! 我面對生 活的困境,步步艱難,求你與我同 行,引領我;上帝啊! 我走過曠野 的道路,求你使我的靈魂甦醒;上 帝啊! 我經過死蔭的幽谷,求你與 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保護我、安 慰我;當我仇敵四面包圍的時候, 上帝啊! 我求告你,求你讓我知道 我的神與我同在。所以,大衛在詩 篇六十三篇這樣說,「我在聖所中 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 你的榮耀。」 我們來到神的殿中,不但聽神 的話,我們還要經驗神的能力。我 們知道,我們都是軟弱的,要叫我 們遵行神的話,談何容易? 用保羅 的話來說,就是「心裏願意肉體卻 是軟弱了 。」但是,大衛說,「我 要經歷你的能力,使你的名得到榮 耀。」所以,不要把自己當作局外 人、旁觀者、聽眾而已,要帶著一 顆謙卑的心來到神的殿中,向撒母 耳一樣說:「主,請說,僕人敬聽。 」也要向以賽亞一樣說:「主,我在 這裡,請差遣我。」若是我們有大 衛的心志,聽道而又行道,就必在 所行的事上蒙福。 (未完待續) 感謝主,洛杉磯國語浸信會的 信望愛專版與讀者見面已有三 年多時間了。這段時間裡,我 們默默耕耘,卻不知讀者有多 少收獲。為此,我們開闢這個 讀者信箱,希望搭起一個心靈 溝通的橋樑。讀者朋友若對我 們的專版有何建議、有何批評 指教,都請告訴我們,以便我 們作出改進。讀者朋友若在信 仰上有提問、有討論,我們也 會請牧師、傳道、同工來回答 和解釋。我們會不署名的摘要 刊登您的觀點和建議。 來信請傳真到: 626-281-8868. 或發電子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來信都請在開頭注明“平面媒 體組讀者信箱 收”。在此感謝 您對我們信望愛專版的關心、 愛護和支持。願神賜福給您。 信望愛專版 編輯部 讀者信箱 ◎ 號角悠悠/ 鍾世豪 牧師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 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每月金句 (05/2010) 聖經 .出埃及記第二十章 12 節 歡迎參加 國語第三堂崇拜 時間:星期日下午五點 (會後敬備晚餐) 聯絡:626-282-2467 地址:210 N. Garfield Ave. ALHAMBRA, CA 91801 (嘉惠堂) 網址:www.mbcla.org 110 W. Woodward Ave., Alhambra, CA 91801 Phone: 1-626-282-2467; Web: http://www.mbcla.org 晨光團契(職青)﹕ 每週五晚上7:30 聚會 同心團契(夫婦及幼兒家庭)﹕ 每月三次週五晚上7:30聚會 青馨團契(夫婦及青少年家庭)﹕ 每月三次週五晚上7:30聚會 甘泉團契(為中國大陸朋友預備)﹕ 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園丁團契(家庭事工)﹕每月第二個週五聚會 福音團契(閩南語)﹕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Mandarin BaptistChurch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語浸信會 主日崇拜﹕ 每星期日上午 09:00 國語,英語 上午11:00 國語,粵語 禱告會﹕ 每星期三晚上7:00 主日學﹕ 每星期日上午9:30及11:00 (各年齡層俱備) 婦女會﹕ 每月第一個星期三晚上8:00 家庭小組﹕ 每月一或兩次,週五或六晚上 愛團(青少年團契)﹕ 每週五晚上7:30 更新團契(大專)﹕ 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2010年(第二零六期)

八福信息的反省 (一) - Web4Jesus (W4J) 教會 ... · 國。 那商人說:「我雖沒有見到你, ... 啊!莫把我棄掉。」這呼聲觸動了 芬妮的心弦,她馬上想到了杜恩

  • Upload
    lamdieu

  • View
    2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每天都唱這首當時最受歡迎的詩歌。 數年後,孫基在瑞士阿爾卑士山渡假,窗外傳來有人用德文在唱此歌,孫基聽了,感動不已。   數十年後,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個盛大的宴會中,有一位成功的基督徒商人前來對芬妮說,他在倫敦見過她和慕迪及孫基。 芬妮聽了很詫異地告訴他,她從未遠渡大西洋去過英國。 那商人說:「我雖沒有見到你,但自「求主垂憐」的歌中認識了你,而這首歌改變了我整個的生命。 當年我嗜酒如命,無法自拔。 有一晚,我在慕迪佈道會中,聽到了這首歌,心中自忖:「但願主不把我棄掉。」第二天晚上,我再去佈道會,他們又在唱這首歌。我深受感動,終於將自己交在  神的手中,將這首歌當作我的禱告,而戒除了酒癮。翌年我來美國經商順利。 數十年來,我習慣地每日都帶一首你的詩歌在身上。」   芬妮最愛的五首聖詩是:「趕快救滅亡人」(Rescue the Perishing),「有福的確據」(Blessed Assur-ance, Jesus Is Mine),「守信歌」(Faith of Fathers),「偉大的愛」(O Love That Will Not Let Me Go)和「日日祈求」(Saviour, More than Life to Me)。

◎ 彩虹天空 / 康欣珊

◎生命音符/顧明明

莫把我棄掉Pass Me Not

這首聖詩是芬妮克羅斯比(Fanny J. Crosby, 見p. 4)和杜恩(William H. Doane, 見p. 61, 62)早期的作品;也是芬妮克羅斯比的詩歌中,第一首引起全球注目的詩歌。   這首詩的首句是杜恩想起的歌題,他請芬妮填詞,但她遲遲未想到合適的詞句。 1868年春,芬妮的詩漸為人知,經常有教會,青年會等團體請她演講。 某日她應邀赴監獄的宗教團契,她唱了一些自己的詩歌並呼召犯人歸主。 驟然間,她聽到哀哭聲:「良善的主啊!莫把我棄掉。」這呼聲觸動了芬妮的心弦,她馬上想到了杜恩的歌題,回家後即刻完成了這首詩歌的歌詞。 杜恩也即譜上了感人的曲譜,在1870年被刊印在聖詩集上。   1874年,慕迪(Dwight L. Moody)和孫基(Ira D. Sankey)在英國倫敦皇家戲院開佈道會,

八福信息的反省 (一)

經文﹕太7:24-29

登山寶訓不是一篇講道的記錄,而是主耶穌信息的摘要。主耶穌講了許多道,作者馬太就將主耶穌許多篇信息的精華集合成了「登山寶訓」。

登山寶訓以「八福篇」開始,以二棟房子的譬喻為結束,這比喻說:「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而聽道卻不行道的人就像是把房子建造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

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耶穌為何要說這些話? 我深信這是作者使徒馬太刻意的安排,提示我們若要過一個蒙福、扎實、有意義、豐盛又無怨無悔的生活,就必須要有「行道」的決心。

聽道和行道二者之間的關係

雅各在聖經雅各書第一章第二十二到二十五節也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

生日禮物懇求救主格外垂憐,

請聽我禱告;既有別人蒙主恩召,

莫把我棄掉。 

讓我進到恩主座前,永遠不相離;

一心仰望懇求憐憫,篤信而不疑。

 只有依靠救贖功勞,

才敢尋主面;心靈悲傷求主醫治,

顯出大恩典。 

救主是我平安根源,比生命更寶;

天上地下除主以外,無別名可靠。

 副歌

救主,救主,請聽我禱告,

既有別人蒙主恩召,莫把我棄掉。

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原來,當我們遵行神的話,背後是有神的應許、恩典和賜福的。這段經文要從兩方面來說,聽道而不行道是欺哄自己;聽道而又行道,遵行神的話,在我們一切的事上就必然得福。

有一篇探討靈性的文章曾討論為什麼許多基督徒喜歡聽道卻沒有照著去行這個嚴肅課題。這篇文章分析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把聽道當作是例行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做完禮拜好像已完成了聖經對信仰的要求,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但是,聽道、作禮拜的時候,我們心理還要做好準備,就是要領受神的話語並且願

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神說,要先立志,將全人作為活的祭物,奉獻給神,就是為主而活。我心中充滿了感恩和興奮的喜樂,感謝神賜給我這個寶貴的生日禮物,但這不是說我從此就能完全明白神的旨意,至少神給我開了一條路,指示我一個方向去尋求明白神在我身上的旨意。 感謝神帶領我來到洛杉磯國語浸信會,有一天聽到鍾牧師主日證道,關於如何察驗上帝的旨意,也是用到這一節經文,讓我非常驚喜,他將這節經文的意義,解釋的更清楚。此外約翰一書第二章十七節「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及馬太福音第七章二十一節「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這兩節經文也告訴我們遵行神旨意的重要。 當我每次在尋求神的旨意做決定時,我會先俯伏在神的面前禱告,「主啊!求你幫助明白在這件事上你的旨意,但不要照我的意思,乃是照你的意思。」並且立志在明白神的旨意後要順服遵行,否則神啟示我後,又不照著做,豈不讓他失望難過。最近上完教會舉辦的CWT課程,就是在尋求神的旨意時,經過掙扎,心意更新而變化,如果照我的意思,我是膽怯不敢參加的,但照神的意思,因為順服就帶來滿足和喜樂,讓一切榮耀歸給神。

自從信主成為神的兒女後,尋求明白上帝的旨意就成為我極大的困擾,我多麼希望能聽到神對我說話,告訴我這件事該做或不該做,就像父母及老師和朋友一樣用言語教導我。 因此我常常去請教一些靈命高深的弟兄姊妹及認識的牧者們,問他們「如何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答案卻是,只要勤讀聖經,自然會明白神的旨意,因為上帝的旨意清清楚楚都寫在聖經裡;或者告訴我,尋求神的旨意是一生要學的功課,繼續努力尋求罷!這些話都很正確,但是愚昧無知的我卻仍然很迷糊,一頭霧水。 感謝神的憐憫,在我五十歲生日那天早上靈修禱告時,竟然斗膽求神賜給我一句經節做為我的生日禮物,結果那天按照進度讀經,讀到羅馬書第十二章,在第二節講到:「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因為當時我是用中英文對照讀,感謝聖靈開了我的心靈,以前我雖讀過幾遍這節經文,卻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感動,這次因為讀到英文的「心意更新而變化是「RENEWINS OF YOUR MIND」,突然神開了我的眼睛,原來要能夠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不但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還要不斷的靠著聖靈讓神的話來更新改變我們的思想,當然還要像羅馬書十二章第一節所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

另外我發現要察驗上帝的旨意,有時也需要請教屬靈的長輩和牧師的意見,神有時藉著他們對我們說話,比如終身大事,除了禱告求問神,也要參加教會辦的婚前輔導課,讓受過訓練有經驗的輔導者幫助我們做決定,以免將來後悔痛苦。 我們如果願意大小事情都尋求察驗神的旨意,不斷的操練,並且學習順服遵行,相信神會更樂意向我們啟示他的旨意。就如「標竿人生」這本書作者所說,神對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旨意和一生的計劃,所以我們實在需要好好來學習察驗上帝的旨意,然後願意順服遵行,讓他的榮耀得以彰顯,他的喜悅得以滿足。

意遵行。

大衛就是這樣,他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並且在他的殿裡求問。他在殿裡求告上帝說,神啊! 我面對生活的困境,步步艱難,求你與我同行,引領我;上帝啊! 我走過曠野的道路,求你使我的靈魂甦醒;上帝啊! 我經過死蔭的幽谷,求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保護我、安慰我;當我仇敵四面包圍的時候,上帝啊! 我求告你,求你讓我知道我的神與我同在。所以,大衛在詩篇六十三篇這樣說,「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

我們來到神的殿中,不但聽神的話,我們還要經驗神的能力。我們知道,我們都是軟弱的,要叫我們遵行神的話,談何容易? 用保羅的話來說,就是「心裏願意肉體卻是軟弱了 。」但是,大衛說,「我要經歷你的能力,使你的名得到榮耀。」所以,不要把自己當作局外人、旁觀者、聽眾而已,要帶著一顆謙卑的心來到神的殿中,向撒母耳一樣說:「主,請說,僕人敬聽。」也要向以賽亞一樣說:「主,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若是我們有大衛的心志,聽道而又行道,就必在所行的事上蒙福。

(未完待續)

感謝主,洛杉磯國語浸信會的信望愛專版與讀者見面已有三年多時間了。這段時間裡,我們默默耕耘,卻不知讀者有多少收獲。為此,我們開闢這個讀者信箱,希望搭起一個心靈溝通的橋樑。讀者朋友若對我們的專版有何建議、有何批評指教,都請告訴我們,以便我們作出改進。讀者朋友若在信仰上有提問、有討論,我們也會請牧師、傳道、同工來回答和解釋。我們會不署名的摘要刊登您的觀點和建議。

來信請傳真到:626-281-8868.或發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來信都請在開頭注明“平面媒體組讀者信箱 收”。在此感謝您對我們信望愛專版的關心、愛護和支持。願神賜福給您。

信望愛專版 編輯部

讀者信箱◎ 號角悠悠/ 鍾世豪 牧師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每月金句 (05/2010)

聖經 .出埃及記第二十章 12 節

歡迎參加國語第三堂崇拜時間:星期日下午五點 (會後敬備晚餐)聯絡:626-282-2467地址:210 N. Garfield Ave. ALHAMBRA, CA 91801 (嘉惠堂)網址:www.mbcla.org

110 W. Woodward Ave., Alhambra, CA 91801Phone: 1-626-282-2467; Web: http://www.mbcla.org

晨光團契(職青)﹕ 每週五晚上7:30 聚會

同心團契(夫婦及幼兒家庭)﹕

每月三次週五晚上7:30聚會

青馨團契(夫婦及青少年家庭)﹕

每月三次週五晚上7:30聚會

甘泉團契(為中國大陸朋友預備)﹕

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園丁團契(家庭事工)﹕每月第二個週五聚會

福音團契(閩南語)﹕ 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Mandarin BaptistChurch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語浸信會

主日崇拜﹕ 每星期日上午 09:00 國語,英語

上午11:00 國語,粵語

禱告會﹕ 每星期三晚上7:00

主日學﹕ 每星期日上午9:30及11:00

(各年齡層俱備)

婦女會﹕ 每月第一個星期三晚上8:00

家庭小組﹕ 每月一或兩次,週五或六晚上

愛團(青少年團契)﹕ 每週五晚上7:30

更新團契(大專)﹕ 每週五晚上7:30聚會

2010年(第二零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