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CN3083E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内容

Page 2: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选择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进程从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以课程设置为主要内容而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一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教学计划。

对具体课程所制订的指导性文件,称为教学大纲。

Page 3: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Page 4: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概括为四方面: 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 ,汉字 ) 言语技能(听、说、读、写) 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

略) 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

背景知识)

Page 5: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语言要素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根据汉语的特点需要加上书面语言的文字——汉字,这样就构成了语言的四要素。

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要素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

言语技能就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言语技能以语言要素为基础,受语言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

Page 6: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言语交际技能指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言语交际技能以言语技能为基础,不仅要求言语的正确性,还要求言语的得体性,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因此,要获得言语交际技能,除了掌握言语技能外,还必须掌握语用规则、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等等。

Page 7: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语用规则,指在一定的语境下语言的使用规则,也就是在不同的交际场合,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言语的内容、形式和应对方式进行选择的规则。

语言交际一般都是以话语形式进行的,需要掌握一定的话语规则。

语言的得体性还表现在恰当地使用交际策略。

Page 8: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相关文化知识包括体现在语言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语言交际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构成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

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功能意义以及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或者说概括了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

Page 9: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Page 10: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

语言文化因素主要隐含在词汇系统、预防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

可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Page 11: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语构文化 指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

化特点,反映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重意合而不重形式。

汉语不是用严格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除了遵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外,只要在上下文中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合在一起组成词组、句子、语段,形成不注重形态标志,强调语言结构内部意义关系“意合”的特点。

Page 12: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汉语的意合性带来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和简约性。

他在结构上采用的是非常灵活的词根复合方式。两个词根只要意义上能配合,就可以按一定的句法关系组成新词。

例如:“ 动静”。

“ 动”和“静”这两个语素本身是单纯词,采用并列方式合在一起,就成了另一个合成词——“动静”。”

Page 13: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 动”又可以和别的语素通过不同的句法关系组成“动物”、“动手”、“动人”、“动心”、“动摇”、“改动”、“流动”等不同的词。(这些合成词的意义与组成该词的各语素意义紧密相关。)

Page 14: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汉语词类的功能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造成大量的“兼类”现象。

汉语句子主要由语义和词序来表达,词语位置也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苹果多少钱一斤?”、“苹果一斤多少钱?”、“一斤苹果多少钱”、“多少钱一斤苹果”(语序不同,基本意思一样。)

“ 三个人吃一斤饺子”与“一斤饺子吃三个人”。

Page 15: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汉语的分句结合成复合句也很灵活,中间常常不加连词。

例如:“明天有雨,出不去了。”两句之间没有任何形式标志,如连词,但听者从整体把握可以理解其因果关系。

Page 16: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这种因采用意合法而非常灵活的结构,特别体现在汉语的流水句中,即几件事情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事理推移次序排列,只要意思连贯,有一定的因果、递进、承接、假设、条件等隐含的关系,就可以不用形式上的连接,一小句接一小句连续下去。小句主语可以隐去,也可以中途变换;焦点可以不止一个,语气可断可连,逗号到底。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完全由名词排列而无任何表示语法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凝练含蓄的风格和优美的意境;体现了汉语结构灵活性,也体现了简约性。

Page 17: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此外,汉语句式结构还体现叙事一般按时间或事理顺序排列,说明事物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部分、先原因后结果、由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等,反映中国人注重直觉体验,善于整体把握思维方式特点。

汉语中独特的词语排列整齐、语义对称、节奏和谐的对偶句,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对称、成双的心理。

Page 18: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

社会文化涵义。

语义文化常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词语,如不加于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就难以理解。

例如: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词汇,如

Page 19: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梅雨”、“梯田”、“熊猫”;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词汇,如“馒头”、“旗袍”、“四合院”、“炕”;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词汇,如“科举”、“下放”;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词汇,如“虚岁”、“黄道吉日”、“红娘”、“阿Q” ,还有汉语中特有的熟语、典故等。

更多的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虽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对应词语,但词义却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在语言交际中最容易造成误解和障碍。

Page 20: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具体分为:词的内涵语义有差别,如“农民”在不同制度的国家所指不同;“胖”含义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

词义不等值,如汉语中“知识分子”、“叔叔 uncle” 与英语中的对应词义范围不同。

词的褒贬义不同,如东西文化中的“狗”、“龙”、“宣传”等词带有不同的褒贬义

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不同,如“松竹梅”在汉语中象征人的品德高洁,而在英语中无此意义。

Page 21: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语用文化 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如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语用文化差异:称呼。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

关系。“老先生”、“杨叔叔”、“小妹妹”、“蔡部长”、“钟校长”。

问候和道别。“你好”、“再见”、“走好”“慢走”、“路上小心”、“请回吧”、“请留步”、“一路顺风”、“多多保重”。

Page 22: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道谢和道歉。“谢谢”、“对不起”、“ sorry” 、“ excuse me” 。

敬语和谦词。“您”、“贵”;“请教”、“高见”、“光临”、“拜托”、“大作”、“敝人 /敝校 /敝公司”、“我懂得不多,是外行,是来学习取经的”、“事前没有什么准备,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以上是个人粗谈的看法,拉拉杂杂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Page 23: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褒奖与辞让。谦虚是美德。少夸奖自己,对别人的赞扬也多辞让。 Praise is earned, honor is earned.

宴请与送礼。劝食劝酒、布菜添酒;小意思、礼轻情意重、太破费了。

隐私与禁忌。 中国:知心朋友,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西方:年龄、工资、婚宴、子女,是隐私

Page 24: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因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