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禮禮禮禮禮禮禮禮禮禮禮 第 1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Part3–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102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禮儀師的角色功能與定位

第 1 單元 禮儀師的角色功能與定位

Part3– 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本教材獲 102 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

Page 2: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www.themegallery.com

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 張捷夫認為:「儒家以為人辦理喪事為職業,對喪葬禮儀最重視。」(張捷夫, 1995 )馮友蘭於《中國哲學史下冊》〈原儒墨〉之說法,以教書相禮為生者係儒而非儒家。

• 胡適於《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卷一〈說儒〉中亦提到:「(小人儒)熟悉禮樂,人家有喪祭大事,都得請教他們。因為人們必須請他們治喪相禮,所以他們雖然貧窮,卻有相當崇高的社會地位。」(馮友蘭,1993 )。

Page 3: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www.themegallery.com

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 此所謂「人家」似指一般常民百姓之家庭,惟因古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語,且欲實現完整之喪禮流程,須耗費龐大之財力、人力及物力,故儒家縱使為民間辦理喪事,恐亦僅止於簡單的禮俗儀節之指導而已。

• 隨著社會經濟之文明發展,民間物質條件累積日漸豐厚,尋常人家較有能力重視葬儀活動與流程之安排。

Page 4: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www.themegallery.com

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 惟在農業社會時代,因社區家庭之成員互動頻繁,守望相助為社區維繫發展之主要手段,故一般喪禮均透過耆老指導,「葬會」或「父母會」等互助組織提供資源,以及鄰居的義務幫忙下完成。

• 及至社會由農業經濟轉型到工商業經濟,「葬會」及「父母會」等殯葬互助組織式微後,商業服務性質之禮儀師乃應運而生。

Page 5: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www.themegallery.com

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比較項目 古代 現代

角色功能純粹禮儀指導(可能還擔任「祝」的職務)

除禮儀指導外,尚包括殯葬用品採購、殯葬行政手續代辦等服務

工作目的換取衣食,以服務為主要目的

累積財富,以賺錢為主要目的

角色特質 偏重人文素養 偏重管理專業

社會地位 崇高 不高

工作要領 跑單幫 專業整合、促進規模經濟

古代與現代禮儀師角色定位之差異比較表

Page 6: 禮儀師第1單元 -part3禮儀師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

Thank You!

Part4–我國禮儀師角色再定位

本教材獲 102 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