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06學年度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學程說明手冊 106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106學年度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學程說明手冊academic2.nhu.edu.tw/files/archive/919_ae77bebc.pdf · 大媒體之製作與發行,然而伴隨數位時代的來臨,通訊科技的變革,已然大幅改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06學年度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學程說明手冊

106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目錄

壹、課程學程化說明 ................................................................................ 1

貳、序言 ..................................................................................................... 2

參、創系與發展簡史 ................................................................................ 3

肆、教育目標............................................................................................. 8

伍、能力指標............................................................................................. 9

陸、開課時序表 ...................................................................................... 10

柒、課程地圖........................................................................................... 12

拾、本系各項活動花絮 .......................................................................... 13

~ 1 ~

壹、課程學程化說明

「課程學程化」制度結合國內、外課程制度的精髓,將學系依基礎學域定位,

並結合市場脈動,設計相關專門課程形成模組,各學系再結合不同的模組形成學程。

透過這樣的課程學程化設計,不僅能整合教學資源,使課程更為專精,還能順應新

世紀社會高度分工的發展,提升學生進入就業市場之競爭力。

「課程學程化」是將學習的龐雜課程和新興學科重新安排,劃分成不同階段的

學程,如系核心學程、跨領域就業導向學程、專業選修學程等。其規劃方式為因應

產業需求及學術發展,整合教學資源,建置以學生為導向之專業化精實課程,以強

化學生學習深度與廣度,創造優質、多元、具彈性與跨領域的學習環境,以增強學

生之軟實力,同時也增加了修讀雙主修和輔修的空間。

本校「課程學程化」的規劃方式係以各個學院與科系的特色為考量,依照它們

主題以及共通性予以模組化,主要是為了讓學習效果導向更明確,更能強化該學科

領域之核心學識,學生在畢業學分仍維持至少128學分的規定下,仍可依個別興趣或

結合生涯規劃自由運用,增加了跨領域學習的空間。

除了學校規定的通識課程外,每個學院需規劃「院基礎課程」,每個學系均設

計「系核心學程」、「跨領域就業導向學程」、「專業選修學程」三大類學程,課

程學程主要分為:

A.「院基礎課程」:學院中所有學系共同的基礎課程。

B.「系核心學程」:各學系每位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

C.「跨領域就業導向學程」:各學院系得整合本校教學資源,設置跨領域學程。

D.「專業選修學程」:各系眾多的選修科目則依其專業屬性,規劃成學術型或

實務型不同學習主題的專業選修學程。

E.「主修領域」:各學系均規劃學士班主修領域,包含系核心學程及學術型或實

務型專業選修學程(至少含基礎、進階或其他兩類學程 30 學分)等學程。

~ 2 ~

貳、序言

傳播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使得傳播通路變得多元,傳播產業內容較往日更

為豐富。換言之,過去我們對媒體的概念,侷限於報紙、電視、廣播與雜誌等四

大媒體之製作與發行,然而伴隨數位時代的來臨,通訊科技的變革,已然大幅改

變閱聽人的閱讀與視聽習慣,數位通訊設備讓我們隨時隨地看新聞、聽廣播、看

電視、在社群媒體人際互動。因此,21世紀的媒體產業已進入數位匯流年代,各

類傳媒產業無不以新思維因應。

在傳媒環境變動如此劇烈之下,本系洞察此嚴峻事實,在課程設計上打破大

學四年只學一套編採、或廣播、或電視知識與技術的規劃,配合數位匯流時代之

媒體特性,與時俱進地打造「五大領域課程」,包括廣播電視、平面編採、數位

多媒體、公關廣告與傳播研究五大類,供學生選修,且要求畢業時至少具備前述

五大領域中兩〜三項媒體類型之專業知能,讓學生具有跨領域專長與轉換各類媒

體產業之軟硬實力,以因應媒體產業的急遽變化。

同時,本系配合校方全面實施「課程學程化」,召開多次課程會議且徵詢各

方意見,在全系教師共識下,依據本系五大領域課程,重新規劃學用合一、考量

學生生涯進路發展之專業學程—「創意傳播就業學程」、「傳播多媒體就業學程」,

從103學年度起實施。。

為達成前述專業學程之課程設計,本系不斷充實更新各領域所需之軟硬體設

備,包括攝影棚、剪輯室、影音資料室、播音室、編輯室、暗房等,設備年年增

添與更新,與業界同步。學生利用高品質設備參與時報「金犢獎」、TVBS 大學

新聞獎等知名大賽,屢獲佳績,統計 95 學年度至 104 學年度各類大小競賽成果,

總計獲得 500 個以上獎項,累積獎金超過台幣 150 萬元。本系培訓之學生在參與

暑期實習,或承接各類產學合作案,表現凸出,迭獲業界肯定與讚賞,使得在地

雲嘉南地區傳媒向本系畢業生招手,北部傳媒重地更提供本系畢業生就業機會,

顯示本系發展方向,契合業界所需。

為使學生能更加了解本系「課程學程化」,及選擇符合自身期望的課程,特

編印本手冊,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本系以作為南台灣培育跨媒體專才之搖籃自期,引領熱愛傳播的莘莘學子,

在傳媒產業的廣闊天空中,恣意翱翔,更盼成為令人激賞的南華傳播人。

~ 3 ~

參、創系與發展簡史

系所簡介

南華大學位於嘉義縣大林鎮,創立於民國85年(西元1996年),由佛光山星雲

大師集百萬人興學之願力而創辦,是佛光山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型大學。同時,本

校也是全國首創跨國際聯合大學系統「佛光山聯合大學系統」的一員。目前擁有

學生數約5千餘人,專任教師有2百餘位,師資陣容堅強。

本校自創校以來,首重通識教育及人文精神,是全國通識教育南部重點學校。

目前設有管理、人文、社會科學、藝術及科技等五大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本系

隸屬於社會科學學院。

本系前身為傳播管理系,設立於民國85年南華大學創辦伊始,當時隸屬管理

學院,88年8月成立碩士班,89年8月成立進修學士班。92學年度起,改隸社會科

學院。103學年度因少子化衝擊,停招進修學士班。

現有大學部有四個年級,碩士班兩個年級,迄106年6月已有21屆大學部、18

屆碩士班、10屆進學班畢業生,畢業生達2千餘人。至106年6月,現有全系所修

業學生計約250人。

在師資結構上,本系現有師資結構兼具理論厚度與實務專長,目前專任教師

人數8位,皆為國內外相關領域博士,展現多元、豐富、堅強師資陣容。

兩大就業學程與業界接軌

為強化本系學生跨媒體專業人才實力,102學年度(含)之前本系規劃五大領

域,包括傳播研究、新聞編採、電子媒介(影劇、廣播、電視)、公關廣告、數位

多媒體等課程。103學年度(含)配合校課程改革,實施「課程學程化」,五大領域

分別融入「創意傳播就業學程」與「傳播多媒體就業學程」,使學生畢業後進入

職場時,不僅具備跨入不同傳播媒體產業的知識與技能,更對不同傳媒產業具有

基礎性知能。

以「創意傳播就業學程」言,對應之職場領域有公關、廣告等各類媒體行銷、

企劃、製作部門,以及影視媒體產業之戲劇、拍攝與後製等部門。以「傳播多媒

體就業學程」言,對應之職場領域有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出版社、網路、

雲端等媒體行業。

~ 4 ~

教學資源傲視南台灣

因應課程設計,本系專業課程設備與業界同步,在學海堂配置攝影棚(263.4

平方公尺,約 80 坪)、剪輯室、影音資料室、線性剪輯室、播音室、編輯教室、

暗房等專業教室。校方並於 104 年 10 月在本校圖書館四樓興建完成 e 學苑,設

置數位多媒體中心,作為本系第二攝影棚。這些專業教室配備課程所需的設備,

逐年增添更新,提供本系學生專業學習最佳利器。

電視教學設備上,96學年度建製完成虛擬攝影棚,擁有Apple final cut 系統、

SONY Vegas 系統、標準棚內 3 機作業,2 間剪輯室和 22 部攝影機與網路電視台。

廣播教學設備方面,擁有播音室 7 間,以及 9 套電腦錄音系統,97 學年度

建制完成網路電台。100 學年度增添「酷樂大師」作曲軟體。

平面教學設備方面,擁有編輯教室一間,配備排版電腦等相關設備。98 學

年度建置完成網路電子報,設備年年增添更新,與業界同步接軌。

104 學年度本校圖書館 4 樓成立 e 學苑,建置第二攝影棚、數位媒體中心 、

錄音間及後製中心等設備,對本系教學更添利器。

~ 5 ~

媒體實習與產學合作

在學生實習上,大二升大三與大三升大四暑期,本系安排學生至不同媒體機

構實習(包括大陸北京、上海等地),以熟悉海內、外傳播業界之運作及生態。與

本系簽訂合作的實習機構,如表 1:

表 1:媒體實習機構

媒體種類 媒體名稱

電視台 中華電視公司、中天電視、公共電視、民視、人間電視、年代電

視、中視、東森電視、八大電視、世界電視台等

廣播電台 中央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公司、雲嘉廣播電台、嘉義之音、嘉雲

工商廣播電台、警察廣播電台、正聲電台、全國電台、國立教育

廣播電台、高雄快樂電台、港都電台、蘋果電台、大眾廣播電台、

亞洲電台等

報社 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人間福報等

雜誌社 媽咪寶貝雜誌、宏碩—行遍天下雜誌、男人幫等

公關、行銷、

廣告公司

五色石國際公司、象水廣告行銷、活意行銷、寰緯公關、優識國

際公關、麥田廣告公司、優勢整合行銷等

頻道、傳播公

司、新媒體

福斯—星空傳媒、金星娛樂、新泛亞多媒體等

其他

(通訊社)

人間通訊社、中央廣播文物館、董氏基金會、光啟社、麗寶樂園、

知了工作室、九份藝術館、紅藍創意、RealHats 等

除了實習機構,本系亦與國內主要媒體機構簽訂產學合作關係,包括聯合報、

中華電信、明華園、嘉義之音(103 學年度之前)、嘉雲工商廣播電台、國立教育

廣播電台、人間通訊社、活意行銷、中華聯合數位映像、台中生命線、經緯度傳

遞網等跨越各類媒體產業,提供學生多元實習機會,期讓學生「畢業即就業」。

角逐競賽成績亮眼

透過課程規劃、設備更新、實習與產學合作的訓練,自 95 學年度至 104 學

年度,本系學生在參加 TVBS 大學新聞獎、公共電視公民新聞網影音創作獎、新

聞局優良公共頻道節目獎、新聞局 2008 我 EYE 台灣全名影音創作、大陸委員會

主辦兩岸交流映像獎、教育電台金聲獎、客委會客家新聞獎、雲豹新聞獎、時報

金犢獎、正聲廣播公司校園新聲獎、自由時報校園記者、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

TAA 校園創意策略提案競賽、校園公關提案競賽、廣告金句獎,以及其他比賽

上,迭創佳績,總計超過 500 組近兩千人次獲得 500 個以上獎項,獲獎金額超過

150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參賽作品具體落實了本系跨媒體領域的整合教學,頗多

~ 6 ~

作品都是將同一題材,分別製作成不同傳媒作品(如平面、廣播、電視等)。這些

耀眼佳績,不僅顯示學生具備跨領域的專長與本事,更是呈現本系產學合作、學

用合一成果的最佳例證。

學習活動豐富多元

本系亦提供豐富多元的課外學習活動。88 學年度起,開設「媒體實習」課

程,讓學生掌握媒體組織文化及職場經驗。87 學年度起迄今,年年舉辦「傳播

週」活動,每年 4~5 月間固定舉行的「傳播週」,不僅磨練學生在五大學習領域—

廣播電視影劇、平面、公關廣告與論文類作品—的學習成果,也增加師生間的互

動與情誼。

92 學年度至 98 學年度,舉辦「傳播營」,招收高中職學生,使其即早認識

傳播科系課程。95 學年度迄今,舉辦「畢業展覽」,展出廣播、電視、影劇、平

面、公關、論文類等作品。修課後產出的作品成果,匯集作為「畢業展覽」的題

材,並在校內外展出。102、103 學年度,本系畢業展覽與本校藝術學院合作,

增加「新一代設計展」展區,大幅提高作品能見度。前述作品均為學生應聘工作

時的重要資本。

學術研究厚植實力

學術活動上,本系從 90 年 7 月起至 102 學年度第 2 學期,連續出版學術期

刊《傳播與管理研究》25 期,103 學年度起與本院國企系、應社系聯合刊行《南

華社會科學論叢》。

再者,從 93 學年度起連續 9 年舉辦「傳媒的公共性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

會」。104 學年度與玄奘傳播學院、慈濟大學傳播系合辦「2016 新世紀、新媒體

與新新聞學術研討會」。

本系教師每年申請科技部計畫、參與科技部科普計畫、教育部公民核心課程

改進計畫、配合本校教學卓越計畫等等,學術活動相當頻繁、豐富且多元。

此外,更鼓勵學生報考研究所繼續深造,95 至 104 學年度錄取校內外相關

研究所碩士班者為數眾多,更有 3 位錄取博士班。同時,96 至 104 學年度,更

有多位大三學生申請獲得大專生科技部計畫,獲研究補助。

至於本所碩士課程規劃方面,核心必修課程包括傳播理論、量化與質化研究

方法,以及傳播策略與法規;選修課程則觸及傳播各次領域,整體上課程理論與

實務兼具、主題豐富多元。

良師益友永不打烊

本系教師除教學、研究外,另擔任導師工作,導師透過各種活動、聚會或個

別約談等方式,瞭解並輔導學生日常生活、課業等等問題。本系教師均訂有辦公

~ 7 ~

室時間(office hours),隨時歡迎學生前來聊天溝通,是學生親炙教師的好機會。

畢業後,透過加入本系系友會,歡迎系友回「嘉」參與系上各種活動,如傳播週

等,本系亦不定時提供傳媒產業就業資訊供系友參用。

未來發展—數位多媒體中心的設置、深耕與擴延

本系師資結構兼具理論與實務專長,理論課程內容厚實、實務課程教師則皆

具有豐富的業界經驗。再者,本系擁有一流廣播電視、平面編採等專業教學設備,

長期以來可謂為濁水溪以南首屈一指的傳播學系。

伴隨台灣媒體環境的劇烈轉變,本系亦與時俱進,不斷成長與更新。在未來

發展上,本系規劃將傳統媒體(報紙、電視、廣播、雜誌等)與新興媒體(網路、多

媒體、通訊軟體等)透過數位平台匯流,積極構建本系成為數位多媒體中心,本

案獲得校方認同與協助,於 104 年 10 月在本校圖書館四樓興建完成 e 學苑,設

置數位多媒體中心,使本系擁有兩個攝影棚,獨步全台。

~ 8 ~

肆、教育目標

一、南華大學核心思想、基本素養、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

本校由星雲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募款所創立,以「公義與公益的大學」

為創校宗旨,秉持「慧道中流」校訓,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敦品勵學、濟

弱扶貧」為辦學理念,邁向以宗教人文精神為主的優質公義教學型大學。

二、本校辦學理念

1. 強化生命教育、品德教育及多元化學生輔導,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精

神。

2. 重視通識與專業教育融合及獨創「π」型教育,體現適性發展、全人教育的理

想。

3. 重視創新、鼓勵研究、營造適性學習環境及綠色校園,陶冶人文科技、敦品

勵學的情境。

4. 保障經濟弱勢學生就學及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就學,體現公義公益、濟弱扶貧

的理念。

三、教育目標

1. 提升專業知能與自覺學習,以增進專業素養,強化專業力。

2. 精進實務應用與溝通合作,以強化職場素養,提升就業力。

3. 落實社會關懷與身心康寧,以提高博雅素養,精進生命力。

四、核心思想、基本素養、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

本校提出「專業素養、職場素養及博雅素養」等基本素養,以及「專業知能、

自覺學習、實務應用、溝通合作、社會關懷、身心康寧」六核心能力,並依此核

心能力發展對應能力指標或績效標準。

本系依據前述校之教育目標、核心思想、基本素養、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

彙整社會科學院院教育目標,擬訂本系之教育目標,其整理如表 2。

表 2: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傳播學系三級教育目標

校教育目標 社會科學院教育目標 傳播學系教育目標

一、提升專業知能與自

覺學習,以增進專業素

養,強化專業力。

一、提升專業知能與自覺學

習,以增進社會科學領域專業

素養,強化專業力。

一、提升專業知能與自覺學習,

以增進傳播領域專業素養,強化

專業力。

二、精進實務應用與溝

通合作,以強化職場素

養,提升就業力。

二、精進社會科學領域實務應

用與溝通合作,以強化社會科

學領域職場素養,提升就業力。

二、精進傳播領域之實務應用與

溝通合作,以強化傳播領域職場

素養,提升就業力。

三、落實社會關懷與身

心康寧,以提高博雅素

養,精進生命力。

三、落實社會關懷與身心康

寧,以提高博雅素養,精進生

命力。

三、落實社會關懷與身心康寧,

以提高公民博雅素養,精進生命

力。

~ 9 ~

伍、能力指標

本系對應校教育目標、核心能力指標,與彰顯院系所特色之能力指標,訂定

本系能力指標。訂定依據包括以下五點:(一)學生中心;(二)具體可評;(三)縱向

連貫:直接呼應院級的能力指標,間接呼應校核心能力;(四)橫向整合:與教務

處、學務處、通識中心及相關單位發展的能力指標橫向統整;(五)關聯性:呼應

核心能力。本系之能力指標如表 3。

表 3: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傳播系能力指標

核心能力 校能力指標 社會科學院

能力指標 D 傳播學系能力指標 QA

專業知能

20%

(專業力)

1.具備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

2.精進獨立思考及展現專業的能力

AD1 具備社會科學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之應用能力

AD2 具備多元文化知識與涵養,展現獨立思考能力

A-D-QA1 具備傳播領域專業與

技能之應用能力

A-D-QA2 具備多元文化知識與

涵養,展現獨立思考的能力

自覺學習

20%

(生命力)

1.精進生命自覺、自省、自信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2.精進多元思維、國際視野及持續成長的能力

BD1 具有生命自覺、自省、自信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BD2 具有多元思維、全球視野、本土關懷及持續學習成長的能力

B-D-QA1 精進生命自覺、自省、

自信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B-D-QA2 精進多元思維、全球

思維、全球視野、本土關懷及持

續學習成長的能力

實務應用

30%

(實務力)

1.具備理論與實務結合,勝任職場專業的實務能力

2.精進創新、創造或創業的能力

CD1 能結合社會科學的理論與實踐,符合職場的專業倫理與要求

CD2 具備創新、創造或創業的能力

C-D-QA1 能結合傳播領域之理

論與實踐,符合職場的專業倫理

與要求

C-D-QA2 能對社會議題進行思

辨,掌握與應用專業知能,具備

創新、創造或創業的能力

溝通合作

10%

(溝通力)

1.精進職場所需的中文能力及外語、資訊基本能力

2.精進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DD1 具有職場所需的中文、外語以及資訊整合能力

DD2 具有邏輯思辨、溝通整合、協調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D-D-QA1 精進職場所需的口語

表達以及資訊整合能力

D-D-QA2 精進邏輯思辨、溝通

整合、協調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社會關懷

10%

(關懷力)

1.具備責任感、公民意識及專業倫理

2.富有感恩回饋、熱心助人、環境永續及奉獻社會的精神

ED1 尊重生命價值,具備責任感、公民意識以及良好的道德認知與教養

ED2 具備關懷本土與國際社會的能力

E-D-QA1 尊重生命價值,具備

責任感及公民意識,良好的道德

認知與教養

E-D-QA2 具備關懷本土與國際

社會的能力

身心康寧

10%

(身心力)

1.精進人文、藝術的基本涵養

2.精進情緒管理、抗壓及自我提升之能力

FD1 具有全人教育之基本知能與涵養

FD2 具有正向思考、情緒管理、抗壓及自我提升之能力

F-D-QA1 精進全人教育之基本

知能與涵養

F-D-QA2 精進正向思考、情緒

管理、抗壓及自我提升之能力

~ 10 ~

陸、開課時序表

~ 11 ~

~ 12 ~

柒、課程地圖

~ 13 ~

拾、本系各項活動花絮

~ 14 ~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