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WFZ 2000 版 ISO9000 版版版版版版版 1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 Upload
    inigo

  • View
    60

  • Download
    7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目 录.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结构 —— 质量管理原则 ——2000 版 ISO9001 标准应用质量管理 原则示例 ——2000 版 ISO9001 标准主要变化的内容.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结构. ISO9000. ISO9000 表述 QMS 基本原理并规定 QMS 术语 ISO9001 规定 QMS 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 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并达到顾客满意目标的能力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

Page 2: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2

目 录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结构—— 质量管理原则——2000 版 ISO9001 标准应用质量管理 原则示例——2000 版 ISO9001 标准主要变化的内

Page 3: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3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结构

ISO9000 表述 QMS 基本原理并规定 QMS 术语ISO9001 规定 QMS 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 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并达到顾客满意目标的能力ISO9004 提供考虑 QMS 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目的是组织 业绩改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ISO19011 提供审核 QMS 和 EMS 指南

ISO9001

ISO9000

ISO9004

ISO19011

Page 4: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4

八项基本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7. 基于实事的决策方法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Page 5: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5

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customer focus )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 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措施: — 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需要和期望— 7.2 — 确保组织的目标和顾客的需要联系起来— 5.2 — 确保顾客的需求在组织内部沟通— 5.3—5.4.1—5.5.3 — 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采取措施— 8.2.1—8.4—8.5 — 管理与顾客的关系 --7.2.3-7.5.4-7.5.1-7.5.5-8.2.1-8.4 — 确保采用的方法能均衡顾客与其他相关方的利益 效果: — 促进组织全面掌握和平衡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 确保组织建立质量目标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 改善与顾客关系有助于扩大组织的业务 — 聚焦顾客动态变化要求,迅速反应,有助于提高市场 份额和增加收益

Page 6: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6

原则 2 领导作用( leadership )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方向。他们应创造并保

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措施: —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5.2- -5.1- -5.5.3 — 明确提出组织发展前景和宏伟蓝图 - -5.1- -7.1- -5.3- -5.6 — 建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 - -5.4.1 — 在组织各层次树立和保持共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 -6.2.2 — 建立信任并减少忧虑 - -5.5.3 — 向员工所需的资源、培训和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自由 -5.5.

1- -6.2 — 促进、鼓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 - -6.2 效果: — 使员工理解组织目标,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 — 采用统一的方法实施和评价质量活动 —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为持续引进创造条件

Page 7: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7

原则 3 全员参与( involvement of people )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 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措施: — 让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 5.5.1 — 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问题 - -5.5.1 – 6.2.2- -7.1- -8.4 — 规定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 -5.5.1 — 对照个人的目标评价业绩 - -8.2.2 - -5.6.1 — 积极寻求加强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 - 6.2. 1 —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效果: — 员工受到激励,积极承担和参与 — 员工认识到对自己的业绩负有责任 — 使所有员工自觉和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应有贡献

Page 8: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8

原则 4 过程方法( process approach )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 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措施: — 系统地识别为取得预期结果必需的活动 -7.1 -7.2.2 – 7.3.1 – 7.4 – 7.5

— 明确职责和权限管理关键的活动 - -5.5.1 – 7.3.1 — 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 -7.5.2 - -7.6 - -8.2.3 — 识别组织各职能内部和职能间活动的接口 - -5.5.3- -7.3.1 — 重点管理改进关键活动的因素上(资源、方法和材料等)

6.1- -6.2- -6.3- -6.4 - -7.4 – 7.5.1 — 评价风险、后果及对所有相关方的影响 效果: — 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时间 — 获得经过改进的、稳定的预期的结果 — 重视和优先考虑改进机会

Page 9: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9

原则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措施: — 构造一个体系,使之能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目标 - -4.1- -4.

2 — 理解体系中各个过程的相互依存关系– 7– 5 –6 --8 — 确定体系应该进行的特定活动并规定如何进行 — 通过测量和评价以持续改进体系 效果: — 安排能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 能集中力量管理重要的过程 — 向关键的相关方提供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信任

Page 10: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0

原则 6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 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措施: — 运用全组织一致的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8.5.1

— 为员工提供在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的培训 -8.2.2—8.4—6.2.2

— 组织内每个人制订对产品、体系和过程进行持续改 进的目标 — 制订目标以指导持续改进,并对其测量跟踪 -5.6

— 对取得的改进成果予以承认和推广 效果: — 通过改进组织的能力提高竞争优势 — 灵活地对改进机会作出迅速的反应

Page 11: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1

原则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观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措施: — 通过分析确保数据和信息充分、准确和可靠 4.2.4-7.6-5.5.3 — 为需要决策的人员提供数据 4.2.4—7.3.2 — 运用经确认的方法分析数据和信息 8.1-8.2.1-8.2.3 — 在对事实进行分析兼顾经验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并采取措施— 5.4.2—7.1—7.3—7.5—8.1 效果: — 进行有把握的决策 — 通过对照以往事实能够证实过去决策的有效性 — 有能力进行评审、提出提高和变更的意见以及进行决策

Page 12: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2

原则 8 互利的供方关系(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s relationship ) 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 造价值的能力。 措施: — 识别和选择关键的供方 7.4.1 — 建立一种能够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考虑的关系 — 与关键的合作伙伴分享技术与资源 — 建立明确与开放的沟通方式 — 开展共同的改进活动 — 促进、鼓励、改进和取得成就 效果: — 为双方提高增值的能力 — 对市场变化能够共同作出灵活和迅速反应 — 优化成本和资源

Page 13: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3

2000 版 ISO 9001 标准应用质量管理原则示例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1─ 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加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5.2);

组织应确定和评审顾客要求,确保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7.2.1,7.2.2);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7.2.3);

规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作为设计和开发输入,并评审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7.3.2);

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有关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8.2.1)

Page 14: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4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2─ 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5.1);

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1;5.3);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5.4.1);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和质量目标 (5.4.2);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1);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5.3);

Page 15: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5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2─ 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6.1)

原则 3─ 全员参与

组织在相关层次和职能上建立质量目标(5.4.1);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的人员在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应能够胜任的 (6.2.1);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 (6.2.2);

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6.2.2)

Page 16: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6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4─ 过程方法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并实施过程测量、监视、分析和改进 (4.1);

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 (7.1); 对特殊过程进行识别和确认,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7.5.2);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8.2.3)

Page 17: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7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5─ 管理的系统 方 法

组织应按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 1);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予以控制 (4. 2. 3,4. 2. 4);

识别和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并实施控制 (4. 1)

Page 18: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8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6─ 持续改进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为证实产品符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8. 1);

通过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8. 5. 1)

Page 19: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19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7─ 基于事实的 决策方法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持续改进 (8.4);

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需要进行决策 (5.6.1);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产品实现过程策划、设计和开发策划、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策划 (5.4.2,7.1,7.3.1,8.1)

Page 20: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简解

JWFZ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专题培训

20

质量管理原则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原则 8─ 与供方互利 的关系

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7.4.1);

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7.4.1);

通过对来自供方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可实现的改进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