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2010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 中中 · 中中 2010-11-7 125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125 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肖云 海南 · 三亚 2010-11-7.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联盟成立. 2004 年 8 月 26 日,联盟正式成立 现共有 83 家联盟成员. 联盟职责. 通过联盟内科普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网络传播的时空优势,面向受众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普及服务,树立联盟组织的品牌形象;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肖云海南 ·三亚2010-11-7

125 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Page 2: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3: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联盟成立

• 2004 年 8 月 26 日,联盟正式成立– 现共有 83 家联盟成员

Page 4: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联盟职责 通过联盟内科普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网络传播的时空优势,面向

受众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普及服务,树立联盟组织的品牌形象; 实现联盟内的科普资源共享,包括受众和资源的彼此共享,进行多学

科资源的交叉整合; 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联盟成员间网络科普方法和

理论的研讨,以及技术交流和培训,提供技术服务; 与国内其它科普教育机构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和交流; 积极开展科普资源和科普教育方法与理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完成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委托的各项工作; 依靠技术和资源优势,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Page 5: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资源共享与服务• 指导、监督和协调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

– 日均访问量: 97.5 万– 日均访问人次: 19.2 万– 年服务人次:约 7000 万

Page 6: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资源共享与服务• 组织成员单位(骨干资源节点)参与国家科普网格(试点)

– 拥有数字科普资源的单位可申请加入– 前资助和后资助结合

骨干资源节点

骨干资源节点

网格中心

互联网

节点服务器动态资源节点(客户端)

服务节点

节点服务器

用户

网格门户

网格中心服务器

骨干资源节点查询浏览

资源

资源

资源

门户:科普网格环境下科普资源的集中发布和展现平台

服务节点:科普网格的神经中枢,负责资源节点的注册和接入,资源访问的调度,以及网格资源服务状况的监测

动态节点:临时或动态接入网格的机构或个人节点 骨干节点:在拥有大

量资源、具有较好服务能力的组织机构部署的节点,是科普网格的基础资源节点

Page 7: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资源共享与服务• 组织开展移动网络科普平台和资源建设的研究,在网络中

心的支持下完成“中科院移动网络科普平台(试点)”– 短信、彩信、 WAP 融合平台– 可支持研究所开展移动科普工作

• wap 建站、手机报制作、互动应用开发等

Page 8: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院优秀科普栏目评选• 通过院优秀科普栏目评选活动的组织,营造全院网络科普

的良好氛围,提升各研究所网络科普工作,栏目访问量平均提高 8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0 中国科学院优秀网络科普栏目”获奖栏目主办单位

“2010 中国科学院优秀网络科普栏目”提名栏目主办单位

Page 9: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学术交流和培训

组织联盟成员参加两岸三院科普专题研讨会

推动联盟与 CAST-USA之间合作交流• 科技文化交流中美圆桌会议(定期)• 中美双边中学生科技旅游• 中美双边科普教育资源共享

组织网络科普联盟成员交流技术培训

Page 10: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移动科普产业发展研究

• 组织专家完成《移动科普产业发展研究》– 为国家决策,以及科普机构和相关企业进入移动科普产业提供咨询意见

“渠道为王”的产业链形式正在弱化,手机终端商(如 iphone )正打破运营商在产业链中垄断地位,产业链格局将重新划分。

由于移动传播的特点,产品个性化、分众化、精确化是手机科普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相对互联网免费的习惯,手机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形成,为移动手机科普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

手机主流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是手机科普应用开发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手机科普开发成本正快速下降。

国家可通过专项资金以点带面带动移动科普产业整体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企事业机构应联手合作,企业提供技术、事业单位提供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有吸引力的移动科普产品。

Page 11: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第 6届网络公众科学日

• 2010 年 5 月公众科学日– 组织 36 联盟成员家单

位推出网络公众科学日

Page 12: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2010 年全国科普日• 2010 年 9 月 20 日全国科普日

– 组织近 10 家成员单位开展网络科普活动•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国家动物博物馆全国科普日携手绿色伙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科普日活动• ……

Page 13: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全院科普统计及分析报告

• 结合科技部领导的全国科普统计工作,在科普办指导下,联盟办公室组织开展全院科普统计工作。

• 119 家院属单位参与了此次调查• 形成《 2009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普统计分析报告》,对全院科普工作情况有了整体的把握。

Page 14: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15: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组织院网络科普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

– 适合三类中心和先导工程建设的科普资源配置机制与方式

– 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 研究所对科普工作者的科学考核– 网络科普效果的计量学研究(社会效果的科学衡量)

• 形成咨询建议或研究报告

Page 16: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组织院优秀科普网站、科普栏目、优秀网络科普工作者、优秀网络科普团体等评优推荐工作。

组织优秀科普网站和栏目评选工作

在科学院形成开展网络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评优和后奖励的方式推动我院网络科普资源的开发与集成

推动我院优秀网络科普作品的创作

Page 17: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组织网络科普发展研究• 研究范围

– 国内外网络科普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网络科普技术与理念– 网络科普用户需求分析– 网络科普产业分析– 新媒体与新技术对网络科普的影响分析

• 每年定期公开发布研究报告(联盟)

理念技术机制

需求

Page 18: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组织联盟学术交流与培训

• 组织网络科普联盟年会• 积极推动联盟成员与国内其他网络科普组织之间

的交流和合作• 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网络科普技术培训• 积极推进两岸三院科技资源共享与交流 • 积极推进中美双边科技文化交流 与合作

– 2011 年筹备第 1届中美双边科技文化交流圆桌会议– 2011 年组织第 1届中美双边中学生科技旅游

Page 19: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协调和推动科普资源共享与应用

• 指导和协调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的持续建设– 组织成员单位参与平台持续运维和服务

• 门户 -专业科普网站 - 所科普栏目院所三级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的运行服务

• 依托联盟建立平台科普通讯员和科学家撰稿人队伍– 策划优先集成和建设内容

• 积极推进成员单位参与国家科普网格建设与服务

平台门户( 1 )专业科普网站( N>40 )所科普栏目( N>100 )

Page 20: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创新资源应用、普惠联盟成员

科教旅游• 依托联盟成员资源,探讨科教旅游的业务和模

式,实现科技教育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科技观光• 依托联盟成员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研

究所实体资源在网上新的传播,借助草根的观点来宣传成员单位,提高成员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移动科普应用 • 依据移动科普平台,推动联盟成员策划和开发独具特色的移动科普产品和应用,普惠联盟成员

Page 21: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22: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 已初步形成开放互动的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建成服务全院网络科普工作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以及面向公众统一的院所三级服务体系;

• 平台资源和应用的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先进性(技术和内容)进一步提升,用户访问人数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 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一支网络科普专业队伍,网络科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确立在国家网络科普工作中的领先地位。

Page 23: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网络科普共建共享基础环境

院所三级服务体系

科普工作平台和工具软件支撑

高速网络环境( 30MB 基础, 100MB 动

态)

运行服务环境( 40 台集群、 3000并

发,千万级)

存贮环境( 100TB )

内容管理系统(网站建设工具)

图片处理工具

访问统计系统

三维全景制作工具

3D物体制作工具

站长管理工具

元数据管理工具

标准规范( 19 )

安全保障环境

平台门户(中国科普博览) 专业科普网站30 个

科普栏目虚拟博物馆

虚拟科学体验

科技纵览透视

科学家视点

互动科学社区

多媒体资源库

走进中科院

手机博览网

电子杂志平台

108个科普栏目

10个优秀栏目

院网站群接口

Page 24: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平台

– 日均访问 19.2 万人次,年服务 7000 万人次

• 平台门户– 资源汇聚、开放互动、科学趣味– 日均访问 5.5 万人次,形成品牌优势– GOOGLE ( 1 )、百度( 3 )、必应

( 3 )三大搜索排前 3名• 专业科普网站

– 项目支持“时间、化石、 遗传、天文、探险、病毒、湖泊、土壤 、粒子、 地球” 10 个专业科普网站的建设

– 集成整合动物 、古动物等 20 个左右的专业科普网站

• 所科普栏目– 全面集成,精彩推荐– 与院网站群实现整合

平台门户:中国科普博览

所科普栏目

专业科普网站

Page 25: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点面结合、系统完整建设和集

成我院特色科普资源,形成覆盖我院主要学科领域的科普资源体系– 84 个中英文虚拟博物馆,涵盖我

院主要学科– 27 个科学体验馆– 52 个科普专题– 75 期科普纵览– 118 期电子期刊, 8 万用户– 四类数字化科普资源库– 30 个专业科普网站– 108 个所科普栏目– 资源总量数达 2TB ,上线资源量达 100GB

Page 26: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Page 27: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二五发展目标

• 面向创新 2020战略发展的需要,面向公众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建成突显科学院特色、彰显信息技术应用、汇聚优质科普资源、分享公众智慧的国家级网络科学传播平台,实现科学传播、交流、互动、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宣传知识创新,宣扬科学院独特科学文化,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培养一支专业、稳定的网络科普人才队伍,初步形成网络科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引领国家网络科普。

Page 28: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29: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二五基本思路• 建设与运维并重,注重平台持续运行服务和应用效果;• 需求导向、技术驱动,提升平台科普支撑能力和公众服务

能力;• 加强创意策划与创新,突出资源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建立与先导专项、三类中心之间的联系纽带,推动前沿科学的适当、适时公众传播;

• 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集成我院优秀科普资源,打造科普精品;

• 以政府和市场双引擎推动科普公益事业,普惠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

Page 30: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31: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二五主要任务

拓展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服务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平台对各研究所科普创作和传播的支撑能力,推动“科普门户 - 科普网站 - 科普栏目”三级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科普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开发移动科普、影视科普、社会化网络科普等新型服务,提高公众参与、互动、体验、分享等方面的满意度。

集成我院特色科普资源创新科学传播手段,整合以科技先导工程、前沿学科以及重大、热点科技问题为特色,集知识传播、过程揭秘、原理演示、互动体验和实践参与于一体的科研科普紧密结合的资源;聚合实体场馆数字科普资源。

开发示范性科普精品集我院优势力量,前瞻技术发展趋势,开发内容独特、形式新颖、制作一流、技术领先的示范性科普精品,包括探究式科学实践、科研设施公众开放、手机科普和三维科普影视等。

Page 32: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集成我院特色科普资源• 创新科学传播手段,整合以科技先导工程、前沿学科以及重大、热点科技问题为特色,集知识传播、过程揭秘、原理演示、互动体验和实践参与于一体的科研科普紧密结合的资源;聚合博物馆 /植物园 /天文台 / 标本馆等场馆的数字化资源。

• 科学家资源– 针对热点事件建设包括科学家专栏、博客、透视等多种形式的权威和可信科普内容;– 老科学家巡讲团、院士巡讲团等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传播;

• 先导工程、前沿科学、重大科研项目类科普资源– 依托一线科研团队和科研数据,选择与生活、生存、生命等息息相关的前沿科研项目,建

设和集成以反映前沿科技知识为主的科普内容;• 实体科普资源(研究所、大科学工程装置、重点实验室、科普场馆)

– 建设以开放科研过程、开放科研机构、即时分享最新科研进展、虚拟科学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特有互动式科普资源;

• 出版文献和论文资源– 图文并茂的虚拟博览馆、电子图书、移动图书或在线推荐阅读服务等。

• 数字多媒体科普资源

Page 33: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拓展平台功能服务•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平台对各研究所科普创作和传播的支撑能力,推动

“科普门户 -专业科普网站 - 科普栏目”三级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科普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开发移动科普、影视科普、社会化网络科普等新型服务,提高公众参与、互动、体验、分享等方面的满意度。

• 三网融合带来的技术应用– 影视科普、移动科普应用与服务

• 资源集成与智能检索技术应用– 实现院内外科普资源的深度集成和个性应用服务– 探索科普长尾服务模式

• 科普资源与产品云创作服务 – 科教创意作品在线可视化协同创作,实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科普创作和资源开发

• 社会化网络功能– 实现用户、科学家、平台之间的障碍交流互动

Page 34: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开发示范性科普精品• 集我院优势力量,前瞻技术发展趋势,开发内容独特、形式新颖、制作一

流、技术领先的示范性科普精品,包括探究式科学实践、科研设施公众开放、手机科普和三维科普影视等。

• 探究式科学实践– 科研项目的公众(青少年)线上线下参与,分享其在科研过程中的知识– 大型科研项目的高度抽象,以游戏的方式在线虚拟体验

• 科研设施公众开放– 野外台站观测设备、天文望远镜、实验室显微镜等在线远程开放使用– 科研数据在线可视化发布,公众可以利用数据参与科研

• 移动科普应用 • 三维科普影视

– 制作精良、内容科学的三维科普影视作用

Page 35: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主要内容• 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回顾与总结– 规划与发展

• 125 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规划– 十一五网络科普概述– 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基本思路 – 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组织原则

Page 36: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十二五项目组织原则

整体规划

分步启动

公开遴选

择优支持

Page 37: 2010 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工作总结与展望

• 谢谢!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