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展示身體與社會劃界:人體世界展示的世紀之旅 (論文初稿,請勿引用) 郭瑞坤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講師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展示身體與社會劃界:人體世界展示的世紀之旅

(論文初稿,請勿引用)

郭瑞坤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講師

Email:[email protected]

Page 2: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

摘要:

身體,作為存在的基礎,一向是各種知識體系形構的對象。其中,

最主要的知識體之一即是醫學。現代解剖醫學,試圖告訴我們人體內部

的真相。人體的可視化,更是現代醫學取得重要知識進展的不可或缺條

件。人體的取得與保存,使得醫學教育場域有其可能性。再者,傳統的

健康教育,透過人體教學模型或解剖圖像等媒介之助,傳播於學校、大

眾媒體與博物館中。當醫學院中供醫學教育的真實人體走出嚴肅的 學術

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顯然,關於人體知識的

大眾理解視域,有可能開始轉變。

20 世紀末至今,一個以真實人體為媒介的展示 開始在世界各地巡

迴展佈。數年前,一場人體展示在北高兩地的公立科學博物館 首度分別

展出,各個博物館與不同的合作單位同時引發人體來源合法性 與道德的

爭議。人體展策展單位亦曾試圖進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最後並未能

展出。多年後的今天,同樣的真實人體展示再度引進台北 的科學博物館

中。不同的博物館對於特定展示,往往有其管理、知識與道德上的考量。

什麼是適合的展示?在在挑戰博物館自身定義的疆界。展示與否或者如

何展示之論述,亦透顯出一博物館自身組織與學術機構、公司團體之間

多重觀點與利益的協商或衝突。藉由發掘此一展示在不同博物館經歷的

殊異社會過程,以及剖析不同觀者的認知經驗,本研究將分析社會劃界

( boundary work)與分類如何在博物館內外運作及其後果為何。 透過

該展示的研究文獻分析,並訪談相關的博物館與合作機構的策劃人、以

及參觀者的認知經驗描述,本文發現人體世界展示呼應的是觀眾獵奇的

心態,而博物館處理帶爭議性的展示時亦產生社會劃界的行動。博物館

劃定特定展示之合宜與否,涉及它的專業資源條件與科學認知權威的維

繫能力。最後,本文認為,展示爭議的發生,其實是博物館重新調整組

織活力、與公共可信性的機遇。

關鍵字:人體展示、博物館、劃界

Page 3: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2

此 展 覽 中標 本 的真 實 性非 常 奧 妙, 讓 訪客 能 夠經 歷 真 正人 體 的奧 秘 。因 這 個

展 覽 中 的標 本 都是 真 人實 證 。 1

導言:

20 世紀末至今,一個以真實人體為媒介的展示開始在世界各地巡

迴展佈。2004 年,一場聲稱真實人體的展示在北高兩地的公立科學博

物館首度分別展出,僅台北一地半年內吸引超過 60 萬人參觀,同時,

各個博物館與各自不同的合作單位亦引發人體來源合法性的爭論。該人

體展策展單位亦曾試圖進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但最後並未能展出。

多年後的今天,同樣的真實人體展示再度引進台北的科學教育館之中,

試圖吸引眾人的目光。

身體,作為存在的基礎,一向是各種知識體系形構的對象。其中,

最主要的知識體之一即是醫學。現代解剖醫學,試圖告訴我們人體內部

的真相。人體的可視化,更是現代醫學取得重要知識進展的不可或缺條

件。人體的取得與保存,使得醫學教育場域有其可能性。再者,傳統的

健康教育,透過人體教學模型或解剖圖像等媒介之助,傳播於學校、大

眾媒體與博物館中。醫學與科學圖像,與科學、醫學的知識生產密切關

聯。Burri and Dumit(2008)指出,科學呈像與視覺化( scientific imaging

and visualization)探究「科學圖像的社會生活」,也就是科學圖像的軌

跡,從其生產與解讀,經由在不同社會世界播散、佈署、採用,最終合

併入個體、團體與機構的生活與認同之中。科學呈像在此亦推展醫學教

育場域下的人體表象。當醫學院中供醫學教育的真實人體走出嚴肅的學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知識的大眾理解視域,有可能開始轉變。

博物館作為一種現代知識機構,其建構的種種知識系統也是建立在

12011 年人體展,出自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網頁 http://www.ntsec.gov.tw/m1.aspx?sNo=0003221。

(2011/7/30 瀏覽)。

Page 4: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3

其他生物之死亡基礎(動物、植物、人類之標本)上,被蒐藏、保存、

分類、分析。死亡,自始與博物館之間,似乎有著奧妙的暗喻關係。現

代科學知識的發生,與人類之求知欲固然密切,但也與死亡有著難以解

開的知識論關係。在十九世紀博物館之豐富蒐藏面向大眾之際,博物館

之為墓陵的意象也受到注意。時至二十世紀後期之後,博物館一轉其墓

陵之形象而為活潑的、參與的展示教育場域,以吸納大眾求知、探美與

休憩的動能,亦無形地排抑不合宜的他眾。

2004 年德國解剖學家兼策展人 Gunther von Hagens(以下稱馮氏)

的人體世界展(Body Worlds)被引進臺灣社會,展前的疑慮與展覽期

間的熱鬧,構成一幅奇特的社會圖像。期間除了引發展示人體之不同機

構間對展示品的優劣、真偽之攻訐外,社會公眾間不同的團體也有各自

的觀點與立場,來擁護與斥拒這樣的展示。展示爭議的討論似乎更引發

人們對展示的好奇,也吸引更多人潮趨向展場 2。同時,在台北科學教

育館的展示之外,人體世界展示公司亦試圖向台中科博館叩門入展,卻

是不得其門而入。同樣的展示,都向科學教育性質的博物館叩門引入,

其中一個接受了並且熱鬧哄哄,另一個卻拒其入門。這是為什麼? 倘若

人體世界展的身體是科博館拒絕的、不被接受的身體,那麼,為什麼博

物館接受或不接受這樣的身體展示?又,什麼樣的身體是被接受的呢?

其中蘊含的社會分類與劃界的邏輯是什麼?在同一年,高雄的國立科學

工 藝 博物 館亦 推出人 體 展示 ,其 合作者 的 人體 來源 據說是 源 出與 von

Hagens 合作過的大陸公司。同是展示人體標本的兩個策展公司,馮氏

公司對後者的人體來源強烈質疑其合法性,而後者的標本與展示方式也

似乎具有模仿前者的傾向。那麼,人體世界展示的身體呈現出什麼樣的

身體樣態以及具有何種理論上的意涵?同樣的展示,在七年後的今天,

又有什麼樣的社會反應與效應?

為了回應這些問題,我們分析該展示相關的研究文獻,並訪談相關

2 von Hagens 的 展 示受 到眾 多 關 注 , 他 更以 某 些具 爭 議 性的 手 法來 行 銷人 體 世 界 。

例 如 2002 年 11 月 20 日 , 他 在倫 敦 一個 臨 時建 立 的 解剖 劇 場公 開 解剖 屍 體 ,這 種

無 關 塑 化技 術 的具 爭 議性 的 技 藝, 使 媒體 爭 相報 導 , 以吸 引 更多 的 人體 展 參 觀者 。

( Barilan, 2006)

Page 5: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4

的博物館與合作機構的策劃人、公共媒體上不同團體與行動者的爭辯論

點、以及參觀者的認知經驗描述,以考掘此種展示的社會劃界與分類的

機制。藉由發掘此種展示在不同博物館經歷的殊異社會過程,以及剖析

不同觀者的認知經驗,本研究將分析社會劃界( boundary work)與分

類如何在博物館內外運作及其後果為何。

一、展示人體:人體奧妙展與人體大探索展

初試啼「身」

2004 年,台北市與高雄市分別在四月與七月展出聲稱真實人體大

體的人體展示,由於展期的重疊,期間兩個不同的展示公司曾經批評對

方的遺體來源與展示技術。位於台北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來自

德國策展人 Gunther von Hagens(馮氏)經塑化( plastination)處理的

解剖人體標本 —「人體奧妙 —台灣巡迴展」( Body Worlds),其副標題

為「真實人體的解剖展覽」( The Anatomical Exhibition of Real Human

Bodies)。臺灣的展出是 Body Worlds 全球巡迴旅行的一站,也是多組

標本之其中一組展品。馮氏公司第一組展品 BODY WORLDS 1 自 1995

年起便分別到過日本、德國(數度)、奧地利、瑞士、比利時、英國、

美 國等 地巡 迴展 出, 並且 引發 許多 道德 爭議 ,例 如屍 體來 源與 亡者尊

嚴。2004 年於臺灣展出的這組展品為第二組展品 BODY WORLDS 2,

分別於台北、高雄展出。這組展品在 2002 年至 2004 年間至臺灣展出之

前曾經陸續於南韓、新加坡展出,迄今 2011 年為止約有八組人體展品

同時在各地展出 3。人體世界的全球巡迴展示於 2004 年來到臺灣之前,

已經累積超過一千四百萬人次,這是全球藝術超級特展之外,能夠吸引

都 會大 眾目 光的 少數 的博 物館 展覽 。對 臺灣 社會 而言 ,這 是全 新的體

驗,曾是活生生的人體就在這時候,在眼前演出。

為了瞭解此一展示進入臺灣社會的來龍去脈與爭議所在,我們需要

3 以上有關人體世界巡迴展覽資訊參考其官方網站(http://www.bodyworlds.com/en/exhibitions/

past_exhibitions.html)。2011/10/21 瀏覽。

Page 6: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5

回溯當時的邀展過程與行動者。一位曾參與該展的北部某醫學院校專家

告訴本人,這個展來由是該校當時的胡校長希望可以將學校擴展出去、

提 高學 校知 名度 。在 一次 與學 校主 管去 德國 考察 的機 會, 胡校 長看見

von Hagens 標本展正在展出,而且在德國引發兩極爭論:「很多德國人

想去看、排隊排很長,另一派就在外面抗議,違反人道精神、商業化。

他們也很好奇,有這兩極化反應。他們兩個就進去看,覺得很特殊。…

看完之後,他們也跟 von Hagens 團隊談一下,看有沒有機會邀請他們

到臺灣展出。」( BW01JK20110505)

當時馮氏公司展出檔期已滿而無法承允該校展出。經過了幾年,學

校亦換了新校長。新校長上任不久, Body Worlds 公司便到該校找新校

長洽談展出之事。在此情況下,新任校長並不清楚人體展的邀展脈絡,

便請校內幾位熟悉該展的老師、與廠商一起開會,討論事情的經過與應

對策略, BW01 老師提起當時的情況:「許校長是完全不瞭解狀況,是

聽我們的看法,我是很坦白跟他講,我聽到的訊息是會有兩派爭論,曾

經在德國也引發很大的倫理跟道德的爭論。」

在瞭解這個展可能引發的爭議,對校方可能有不利的影響,新校長

將學校定位朝向不主動辦展而轉為協助者的角色:

「許校長是比較保守一點,知道這個展在德國產生很多爭議,也會

擔心這個展會不會影響學校。…既然是之前胡校長答應邀請他們來的,

但是我們可能無法承擔主辦的責任,我們就以協辦的角度來幫忙,廠商

主辦的方式來做,學校就是支援的角色。協辦就是以盡量能教育社會大

眾,讓社會大眾能夠瞭解人體的構造,這樣的主軸跟方向來做協辦。另

一方面,他們也需要人手,就給醫學科系學生以工讀的方式來做導覽。

整 個 文 宣 是 以 Body Worlds 公 司 為 主 , 我 們 學 校 掛 在 下 面 協 辦 。 」

(BW01JK20110505)

原本考慮的場地是在學校內部空間展出,但必須考量學校的空間使

用因素,以及避開因展示爭議而引發外在社會團體抗議、並造成影響學

校形象的可能性,策展團體因而轉向尋求其他場地:「本來是有考慮到

Page 7: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6

學校展出,但考慮到學校場地不夠大、無法容納太多人,而且如果有人

到學校外面抗議,對學校形象、學生上課會有影響。後來他們找到科教

館,場地夠大、有空調、又有停車場。」( BW01JK20110505)

我們亦訪談在博物館界工作的專家,他對該展過程亦相當瞭解與同

情。確立了以北部某醫學院校作為協辦的角色之後,很短時間內,人體

世界公司便向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申請「場地租借」在該館辦展。人體

展 一開 始即 邀請 社會 各界 開會 ,以 取得 其背 書支 持, 這位 博物 館專家

BW03 告訴我們:

「他們第一次來,國內民俗風情不易接受,所以蠻多爭議。黃榮村

部長任內很重視這件事,特別來科教館看這個展。為了籌備這個展,這

個展也開諮詢會議,邀請了宗教界、教育界、醫學界、學校教師會、家

長會等等這些人,多聽聽他們想法。他們一致認為,這個展屬於科學教

育性質,而且因為展本身是解剖學,醫學系學生上課都沒如此完整。所

以宗教界、教育界、家長會,都參加了展前諮詢會議。與會的人開了 3、

4 次諮詢會議,最後認為說這個展是可以展的。」( BW03JK20110603)

醫學教授 BW01 認為,Body Worlds 公司一直強調人體的「藝術」、

給觀看者自己去感受。整個空間設計上 反而並不指向人體科學的知識、

而是偏向美學性的:「就是每個標本間離得很開,標本間會有些藝術造

型、會場保持安靜、解說文字都很簡單。感覺就是藝術化、帶動一些話

題,炒作特殊性。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有很多病理的標本、胚胎的標本。」

(BW01JK20110505)另一位高雄科工館專家 BW02 亦認為「台北展的,

身材、肌肉線條較明顯,比較有美感,可能牽涉到技術。」( BW02JK20110512)

倫 理 爭議 的 議題 在哪 ? 遺體 來 源 的 合法 性 似乎 一 直是 各方 爭 議的

焦點。在臺灣展出時,「他一直強調他展出的遺體是外國人、看起來也

是。有可能是這樣情況下,他不是用臺灣人、或大陸、亞洲人這邊的遺

體,如果他用台灣人的遺體,那社會爭議議題就會大。他用的是外國人,

臺灣的人就覺得反正你用的是外國人,國外來的難得一見;德國的話用

德國人,那德國那邊展出就會有爭議。他的爭議來源就是在他的遺體來

Page 8: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7

源。德國部份的爭議就是剛開始他的遺體證明不清楚,後來也許也會質

疑你這個證明是假的。」( BW01JK20110505)

這樣的人體「作品」,引發社會上不同道德立場的團體與個人之爭

議,我們不免好奇,是誰,能引起這麼大的道德張力?對於做出這種塑

化人體給予公眾觀賞的 von Hagens,BW01 認為:「他整個人,我們感

覺是怪怪的,戴一個帽子,不是很光亮的人、陰陰的,我們就覺得他很

像骷魯頭。」

一旦開展之後,人體世界展中科學與美學合一的光環之下,似乎逐

漸透顯出展示中商業的意向:「開幕那時候,我們當時第一次有見到 von

Hagens 本人,那時候我們的系主任跟我對他感覺是太商業化了,雖然

他是解剖學家,技術也很先進、塑化標本也很漂亮,但他其實很商業化

的團隊,整個展示布局、出發點是商業導向。他們主要目的是希望引發

話題、炒熱,找我們學校來是加強學術這一塊。」( BW01JK20110505)

對於 2004 年另一個在高雄科工館展出的人體展示「人體大探索」

展,BW01 認為也是基於商業目的。策劃該展示的是另一個團隊,一位

在臺灣退休的解剖學教授,後來到大陸學習人體塑化技術。該展示的人

體來源為大陸,其來源的合法性在展示期間亦受到馮氏團隊的猛烈攻擊

4。不論兩個展示團隊的恩怨情仇如何,人體標本作法與再現 風格均帶

有技術同源的特性。BW01 認為:

「高雄展出的那一批,他們也是有很多特殊的疾病的,或是難得一

見的,他們也有點模仿 von Hagens 他們的作法,會把遺體擺各種姿勢。…

感覺起來,都是商業化的炒作模式。H 教授也是炒作一些商業的話題,

利用 von Hagens 所帶來的噱頭,他們在高雄也創造了一些所謂的好奇。」

(BW01JK20110505)

4高雄科工館人體展尚未推出即受到對手馮氏公司團隊,質疑其屍體來源為非法買賣的大陸死囚

屍體,參考大紀元、自由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b5/4/7/1/n583276.htm,2011/9/15 瀏覽)。

後來 2005 年初於高雄展出結束後,該展示移到台中市多功能展覽館繼續展出,展出期間受到

馮氏跨海控告其標本有仿冒情形,相關新聞如台視:「姿勢涉仿冒 六大體標本下架 人體大探索

台中展覽仍進行」(出自 http://192.192.58.117/MetadataInfo.aspx?funtype=0&id=495210&PlayType=

1&BLID=427785,2011/9/15 瀏覽)。

Page 9: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8

再次是人體奧秘

2011 年 4 月,繼上次叫座的人體展的七年後,該公司再度以「人

體 奧妙 之生 命循 環展 」 向 本地 的科 學博 物館 叩門 ,試 圖引 發另 一波人

潮。該展的租借場地依舊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科學教育為名來銜

結展示的表層意。

七年前人體展的熱潮已然褪去,要激起新的大眾觀展 的熱情,勢必

需要安排引發人們更強烈動機的事物,應合臺灣社會通俗大眾的視覺好

奇,尤其是還未觀看過七年前人體奧妙展的人。受訪者 BW01 對這次

新人體展的推出感到很訝異:「因為它來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然後

他就臨時通知我們去開會,邀我們去開會的主要目的是說,他們有幾具

標 本是 比較 爭議 的, 那幾 具標 本是 在 做 所謂 的性 愛的 動作 、性 交的姿

勢,他們覺得那個也是引發很多話題,他覺得這個在台灣可能會有比較

多問題,邀請幾個他所謂的學者專家的意見。」(BW01JK20110505)

早在七年前, Body Worlds 公司希望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展出

之時,當時館內人員即有所預測,日後該公司必定有更驚人、更駭俗的

人體展示:「 2004 年那時候我就預料這個展以後會更聳動。接下來他們

就 是 要 展 『 性 愛 』 動 作 、 要 更 聳 動 、 更 吸 引 人 。 這 次 不 是 有 嗎 ? 」

( NS05JK20110725)為了探觸這種更聳動的人體標本能否在臺灣展出

的可能性,2011 年負責該展的臺灣科學教育館邀請醫學院校的相關專

家事先看過這批展示品,尤其是會引發社會爭議的人體 性交姿勢。在這

幾個極具爭議性的標本,醫學院校專家們對於何謂教育性的、合宜的展

示,引發的爭論亦是兩極化的:「一極化就是說,這些沒什麼關係啦,

反正就是性交的、十八歲以下不能進去看,這樣。另外一派覺得是說,

真的有所謂教育意義在裡面嗎? …我們都覺得它只是噱頭,然後用這個

來引發一些話題,讓人家好奇。我記得後來、討論到後來決定那兩具還

是不展出。」( BW01JK20110505)

在前面所描述的這些故事下,關於何謂道德、合宜 的展示,以及學

Page 10: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9

校、博物館對於展示的立場,爭議如何發生以及產生的社會討論、強度,

這 都含 括在 臺灣 社會 對於 人體 的公 開展 出背 後呈 現之 道德 與社 會界線

的態度,其中多種社會文化的因素是需要進一步討論的。不可避免地,

我們同時需要先剖析,現代身體、觀看與自我形塑 之間關係,以及博物

館在其中的角色為何,在此基礎來理解人體展爭議的矛盾所在。

二、身體、再現與展示爭議

我 們該 如何 理解 這樣 的人 體再 現與 觀視 的展 示事 件呢 ?其 身體與

社會後果為何? Macdonald 告訴我們,博物館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在「展

示」世界,更且在結構化一種現代的觀看之道,以及把世界理解成它「彷

彿就是一個展示」(Macdonald,2006:7)。以此延伸的問題是,人體

展示試圖結構化什麼樣的觀看,並要將人類理解成何種「形貌」。 某些

視覺、身體的社會學討論與醫學人文論述是我們參照理解的起點。

視覺化或視覺之現代偏好,正是導致現代與前此時代社會出現根本

差 異 的 原 因 。 種 種 視 覺 體 制 ( scopic regimes) 或 觀 看 之 道 ( ways of

seeing)正是在現代性下開展的。 Jenks 認為,現代西方文化中有特定

的觀看方式,這一視覺模式表現在經驗論哲學傳統、寫實主義美學、知

識上的實證主義與科技意識型態( Jenks,1995:14)。而觀看與醫學知

識的進展之間,關係匪淺,而觀看真實人體的內部以取得疾病與人體組

織的真相,長久以來是臨床、解剖醫學的專利。對於臨床醫學的觀視,

Foucault 有過細膩的詮釋。

Foucault( 1994)認為他的書處理的是目視( regard),人體疾病現

象使得醫學目視得以有具體目標。疾病之可見與可述說,是臨床醫學進

展的主要條件之一。但解剖學與臨床醫學並非一開始在歷史上就攜手並

進,而是死亡成為醫學凝視的重要組成之際,疾病也變得可定位、可閱

讀。Foucault 也說:「正是當死亡成為醫學經驗的具體前提後,它才能

使 自 身 脫 離 那 非 自 然 之 角 色 , 並 在 個 人 活 生 生 的 軀 體 中 具 體 化 」

Page 11: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0

(Foucault,1994:196)。

Shilling 引用 Elias 說法指出,進入現代社會,文明化意味著身體

的個體化與理性化,而死亡也變得個體化與私人化,漸漸不再為人們所

見,從公共的凝視下隱沒。但同時,對於死亡之再現的需要也日益殷切

(Shilling, 2003)。人體展示的受注目,不僅是因為醫學專業下的身體

變得可以為公眾所視,大眾更能觀看日常生活中與衛生健康教育所不易

看見的人體實體內部。身體的公共可視性與健康教育的連結,實則脫離

不了一種前提,即所謂高度現代性底下身體與自我認同的密切關係。在

高度現代性下,關注自我身體的健康、以延緩死亡,身體成了個體性最

後的退隱處。人們對身體的高度關注,亦使得身體成為當代人的個人經

驗、自我展現的構成基礎(Giddens, 1991),更為明顯。身體與自我認

同的打造不是沒有中介的,是受到社會制度的中介,尤其是 Giddens 所

謂的專家系統的滲透。醫生、科學家以及關聯的博物館體系,都是 這些

系統的一部分,教導人們關於身體的知識並作為自我認識的基礎。

2011 年 馮 氏 公 司 於 臺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策 劃 的 新 人 體 展 「 生 命 循 環

展」,試圖在其外顯敘事上,連結到當代身體美學的經濟,並呈現一種

生命興衰的歷程與延長壽命的規劃。該展示建立一套人類生命過程與身

體之間關係的敘事,隱含關注身體健康作為一種個體生命規劃的概念。

5馮氏公司團隊再度透過學術、教育界專家的背書連結,賦予該展示 建

構身體與自我規劃的合法性。透過馮氏的解剖學與塑化技術所塑造的人

體真實、生命敘事,人體世界展教導參觀者如何深入觀看人體。

在現代生活裡,看,特別是凝視,在人們藉以認知世界的意義方面

越顯重要。視覺文化研究者 Mirzoeff 指出,凝視( gaze)與自我認同的

建構有關,透過凝視這樣的手段,「凝視者把自己與凝視的對象區分開

來 而建構起 自己身份 」( Mirzoeff, 1999: 164)。對於 另一個 身體的凝

5 2011 年臺灣科教館的生命循環展中,將展示分割為許多主題呈現人體一生的變化,從產前期、

嬰兒期、兒童期、經歷青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到老年期,展示各階段的人體狀況,並將疾病

人體的解剖標本作為其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

Page 12: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1

視,無疑是確立自身的良好存在的一種行動。反過來說,被凝視者呢,

一個已死、卻又彷彿活生生的人體 —標本如何被再現呢?曾經活過而今

被凝視的人體,與觀者自己的關係會是什麼?

真實( reality)、再現( representation)概念一再出現在本文中,

這也是博物館展出「真實」人體時需要被討論的論題。科學的圖像再現,

與一種要在現象的視覺化中「看見」真理的欲望有 關,例如核磁造影、

電腦斷層掃描、超音波等醫學呈現技術,這也都已出現在科學博物館的

展示上。 Jordanova 指出,科學和醫學的博物館在西方社會歷史上佔有

特 殊 地 位 , 因 為 它 們 試 圖 將 「 真 實 」 ( real ) 世 界 帶 給 社 會 大 眾

( Jordanova,1993)。科學與醫學博物館,跟某種寫實主義( realism)、

再現觀念糾結在一起,似乎不可避免。他認為,寫實主義是一套哲學上

或美學上再現的實踐、理論與假定,並指引觀者面向其他據稱是更真、

更 可 信 且 更 實 在 的 事 態 。 而 且 寫 實 主 義 與 再 現 的 論 題 跟 本 真 性

( authenticity)觀念密切關聯。( ibid:258)醫學博物館的再現模式涉

及 Jordanova 說的「雙層再現」( double representation),即透過研究者

的技術與學理的再現,新的發現與發明(如人體塑化標本)被重新呈現

( re-presented)給一般人。McIsaac(2008)認為馮氏在人體展傳遞給

參觀者訊息,正是出於這種再現:「這就是人體運作之道,因為我的理

論與技術說人體是用這樣的方式運作的。」雙層再現的運作,讓展示的

本真性顯得更不確定。

真實人體的展示引發對於真實性、道德的社會爭議。在活化的動態

表情與肢體語彙下,死亡似乎變得抒情化( lyrical)與詩意。死亡的道

德性質被藝術經驗驅逐之際,正好引發人體能否如此對待的爭議。Dijck

( 2005)指出,被中介的身體與透明性( transparency) 的理想有其內

在關聯性,歷史上來看,這一理想反映理性與科學進步之觀念。她從解

剖學的歷史與文化檢視該展示,認為這些解剖身體 同時滿足解剖學長久

以來科學真實性與藝術再現的目的,而這也引起該展示性質混沌不明的

爭論,卻恰巧界定了倫理之基礎所在。Walter(2004)實際調查觀眾的

觀展留言後指出,人體展較像是處理人體的聖殿而非普及的解剖學實驗

Page 13: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2

室,使得一般人以新的方式看待人體。 McIsaac( 2008)認為人體世界

展必須放在德國二戰後的社會文化脈絡來看,該展示涉及二戰間大屠殺

的 歷史 遺緒 ,觸 及普 同的 啟蒙 目的 ,而 德國 非人 道的 歷史 記憶 亦被喚

起 。但 並非 所有 人都 讚賞 這種 透過 所謂 真實 人體 來進 行公 眾啟 蒙的手

段。

過去曾服務於科博館的受訪者 NS05 的看法,正好呼應 McIsaac 對

人體展與德國大屠殺的歷史關聯性的分析,他認為:「它引起聳動的地

方,都是像「德國」、「日本」這兩國,你想,他們是什麼國家?第二次

大戰時都是邪惡的軸心國(受訪者戲劇化地說出此話)!他們都在二戰

時拿人體作實驗的。」(NS05JK20110725)

這樣的展示,如果它呈現科學與藝術的張力而顯露其知識性質矛盾

的課題,那麼,這樣的展示傳達出什麼樣的真實性?透過這些標本,人

體展示果真能夠呈現人身的真實性嗎?

現代維薩里、屍變與藝術

馮氏解剖的標本風格,必須溯及現代早期的醫學。 醫學史 家 Roy

Porter 認為, 16 世紀維薩里( Vesalius,見圖一)的偉大貢獻在於將解

剖學研究建立在觀察到的事實這一基礎上,日後研究者把研究重點放在

精 確 性 、 直 接 的 觀 察 。 當 時 對 人 體 結 構 的 理 解 勝 過 於 對 功 能 的 理 解

(Porter,2000)。馮氏訴諸維薩里所處的文藝復興時期解剖學光榮的過

去:

「在這個藝術才華和解剖知識結合的時代,便產生了解剖學史最有

藝術性的作品 …。解剖後的遺體是以美感上令人愉悅的栩栩如生的姿勢

加以展示,它們所表現的方式可帶出 其解剖上的個體特徵。…『人體世

界』在此是以自然藝術的方式呈現。…不須驚訝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

解剖圖之美學性質到今天為止仍無可匹敵。 」這是因為:「文藝復興時

期所稱頌的人體的美明顯的是位在身體的內部。」(von Hagens,2004:

13-15、34)

Page 14: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3

圖 一 維 薩里 像 6

解剖後屍體( cadavers)的保存一直是這門知識的課題,馮氏發明

的塑化作用讓屍體可以永久保存。在塑化過程,身體的體液先被抽出,

而以丙酮取代。接著,再將丙酮置入真空條件並將 液態塑膠灌入 標本。

遺體移出塑膠溶液槽後,硬化為塑化的標本。塑化,讓一具遺體轉變為

塑化標本。馮氏雖辯稱塑化標本並非藝術作品,但他的解剖 -化學技術

仍 追 隨 著 文 藝 復 興時 期 的 解 剖 -藝 術 傳 統 :「 在 藝 術 是 一 種 能 力 的 產 物

時,『人體世界』便符合文藝復興時期之傳統。」( ibid:32)

這是什麼能力呢?無疑是他最足以傲世的塑化技術。馮氏透過塑化

技術所創作的某些標本,仍可看出他追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的模擬

痕跡,例如他的 skin man 標本呼應了 Juan Valverde 某個作品—某男人

剝自身皮以顯示其肌肉的畫作。即便他說:「即使我不是為了追尋任何

藝術目標而創造這些標本,但它們仍可充份地滿足 某些藝術標準。吸引

人 的 有 姿 勢 標 本 像 藝 術 作 品 一 樣 具 有 特 定 的 美 學 效 應 及 情 緒 內 涵 。 」

( ibid)

6出 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VesaliusPortrait_pg_xii_-_c.png。2011.10/20 瀏覽。

Page 15: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4

馮氏在另一針對教育兒童的導覽手冊中告知人們,人體世界不只教

導人們人體的科學,也教導人人體的形式與藝術( von Hagens)。這樣

的觀念試圖傳達給教育者,兒童藉此展示不僅認識人體的構造,更認識

人體本身的藝術性,以及他們本身具肉身存有的個體性。

實際上,人體世界展對人體的處理,參與過與該公司合作的教授認

為:「他們一直強調他們是人體的藝術,要給觀看者自己去感受。引發

話題是,炒熱這個難得一見的氣氛、人潮收入。…他標本就是隔很開,

解說文字很簡單,給醫學專業的人來看的話,那些文字是很淺顯的。我

的感覺就是藝術化。」(BW01JK20110505)。事實上,展示試圖呼應的

是觀眾獵奇的心態,僅窺看一種新奇、難以可見的人體。除去人體背後

的神聖性之後,人體展在 2004 年的台灣似乎也創造出一種社會「窺淫

症」( voyeurism)。人體世界展示的人體呈現多種姿態,這些展示品不

只是「雙層再現」,再現馮氏的塑化技術標本給參觀者觀看,其所勾召

的視線蘊含著更多挑逗(觀眾),甚至是迷 /糜戀(屍體)的意味(如圖

四、五)。2011 年第二次人體世界展仍吸引不少上一次還未及看到人體

展的人,但少了大眾媒體不斷營造的觀展事件報導,如要營造大展的觀

眾效果,已不若第一次所引發的大量好奇的觀眾人潮。

Page 16: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5

圖二 鐵達尼號情侶7

圖三 下棋者8

圖 四 擺 動的 女人9 圖五 von Hagens 與擺動的女人「標本」10

7 取自 http://www.bodyworlds.com/en/media/picture_database/preview.html?id=200(瀏覽日期:

2011/9/20)。 8 取自 2011 年科教館人體展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

210007165683103&set=a.210005355683284.65633.209998699017283&type=3&theater(瀏覽日期:

2011/08/29)。 9 取自 http://bodyworldspictures.blogspot.com/(瀏覽日期:2011/08/29)。

Page 17: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6

三、劃界與博物館的展示界線

人 體 的展 示 與被 看, 不 是發 生 在真 空的 空 間, 而 是社 會具 體 的空

間,被社會定義的所在 —博物館或其他展示空間。倘若人體世界展的身

體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拒絕的、不被接受的身體,且是其他科學博物

館,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11,所接受的身體,

那麼,為什麼博物館接受或不接受這樣的身體展示?什麼情況下不被接

受?又,什麼樣的身體是被接受的呢?對於 此一展示的相關團體而言,

這又是什麼樣的身體展示?

在科學博物館中,何謂適合與不適合的展示與研究的對象,往往跟

科學對象的界定過程有關。這方面, Gieryn 做了一些重要討論。他認

為,現代社會裡,科學幾乎是認知權威(cognitive authority)的來源,

具合法性的權力來定義、描述與解釋特定範圍的實在( Gieryn, 1999)。

如何界定對象的性質,多來自專家或科學認知權威,這也帶出認知對象

之科學與否的劃分問題。 Gieryn 指出,劃界的產生,來自對科學認知

權威的挑戰或對專家仰賴之其他資源的威脅。他指出科 學與非科學之實

際區分,是「由主張、擴展、保護、壟斷、奪取、否認或限制科學認知

權威的社會利益所驅動」( Gieryn,1995:405)。在 Gieryn 看來,何

謂 科 學 的 本 質 特 徵 是 成 功 劃 界 的 結 果 。 Macdonald and Silverstone

(1992)類似地指出,博物館面對再現爭議時,必須透過跟科學間的關

係來進行協商,特別是跟它本身傳統之關係,強調提供客觀、價值中立

的科學知識。亦即,主張與維繫科學認知權威,並去除人為斧鑿的努力。

就第一個問題來說,博物館接受或拒絕什麼樣的展示,博物館處理

博 物館 內的 活動 自有 一套 規則 。以 科博 館來 說, 其館 內對 於展 示之提

10

取自 http://bodyworldspictures.blogspot.com/(瀏覽日期:2011/08/29)。 11

雖然 2004 年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的人體展示之策展團體,與在臺北的科教館人體展的

策展單位不同,甚至塑化技術良窳與人體來源亦不相同,但都系出同一種人體塑化工程技術且更

強調人體結構的真實性、美學性與教育性,因此本文認為,他們具有相近的展示技術。

Page 18: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7

出,有自身的審查機制 —專業發展委員會。針對館內館外單位預計要提

出的展示與活動計畫,此委員會均有審查的權力。館內人員預計推出的

展示需提出相關展示計劃書,給予此委員會審查。館外機構若欲與科博

館合作推出展示,包括外界以場地租借的方式向科博館申請提出的展示

案,需要向此一委員會申請、提出展示計畫。

在審查一個新的活動計畫,一個再定義博物館的行動裡,科博館內

的專家有自身的學科專業、道德與價值判斷,內在於其審議的邏輯中,

這種立場並非任何一位強調科學教育的館長所能輕易左右。其中一 位負

責展示策劃的資深館員認為,人體展示有出賣博物館的靈魂之虞:

「台北那個來我們這邊展,我們不會同意。我們不會把人體當作是

觀眾娛樂跟售票、賺錢的東西,因為那是有道德問題。…每一個館他的

價值判斷不一樣。我們還是有我們的立場」、「我們不會為了有展覽、觀

眾較多,而出賣我們的靈魂。我們不會拿人體去賺錢。我們這邊認為不

妥。即使不是我們辦、租場地,我也不會同意。」「我認為這有物化人

的危險性。」( NS06JK20110905)

正如 BW01 受訪者所述,人體展是一種商業化的展示,人類學家、

博物館學者王嵩山認為,這個展示是「以科學與教育為名、細膩包裹商

業 利 益 的 消 費 形 式 」, 這 種 消 費 是 「 一 場 涉 及 文 化 價 值 的 死 人 之 秀 」

(2005:41-43)。過去曾服務於科博館、現今為大學教授的受訪者 NS05

亦認為:

「我倒認為重點不是它的展示形式,而是它真正的「意圖」--商業,

只要聳動、吸引人潮。…它造成聳動的目的就是要更多人看、收門票賺

錢,真正目的是包裝它的商業意圖。 」(NS05JK20110725)

這種涉及文化價值的身體觀是什麼呢? NS05 認為,臺灣社會普遍

的宗教文化因素是這種身體觀的基礎,也是人體展需要面對的文化「禁

忌」:

「這個展,他們沒有考慮到文化因素。人死了是屍體,屍體被這樣

展出,他的 "靈魂 "呢?他們沒有想到台灣社會「宗教」因素扮演的角色,

Page 19: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8

它再來一定很難再吸引人。」(同上)

不同文化下的身體觀,在此展中似乎僅被轉換為人體內部奇觀的獵奇消

費。少數例外的是,筆者觀察到在 2011 年人體展有少數觀眾在看過 2004

年展示後,在獵奇心之外再度來看展時,注意到展示方式對被展出大體

的侵犯與忽視文化的不同 12。

近似於 NS05 認為該展示忽視人體觀念源自特定的文化價值基礎,

服務於科博館的專業人員 N01 認為,這展示有違博物館之「道德」立

場與行事標準,博物館必須與一般道德立場相符應:「因為科博館,博

物 館 , 本 身 是 對 生 命 、 尤 其 是 人 , 因 為 我 們 認 為 這 樣 處 理 人 是 不 夠

ethics、道德倫理部份。我們是高標準、不認為這樣處理是對的 。…你

從 人類 學觀 點來 看, 你對 死者 的身 體是 要保 護的 、甚 至是 有很 多禁忌

的。…我們有一把尺,你(人體展)試圖要打進來嘛,我們就要檢驗你,

通不過我們的標準、檢驗,就否定掉了。…我們怎麼可能讓這展進來?

基本上它跟我們博物館的道德立場相違背了,它可以說,跟社會整個的

道德觀念不符合」(NS01JK20110826)。

人 體 展 背 後 的 商 業 意 圖 使 得 其 科 學 教 育 意 義 顯 得 模 糊 不 清 。

McIsaac 認為,晚近科學上一種「教育娛樂雙重」( edutainment)型態

的發展,促進而非抑制了教育與娛樂、科學與藝術 之間不相容兩端的擺

盪(McIsaac,2008)。馮氏的標本展示其實正是訴諸於教育與娛樂並進

這樣的邏輯,而激起社會好奇的浪花。科博館之科教立場來自自身專業

組織的運作,這保證其博物館運作具有專業自主性。Gieryn( 1983)認

為,劃界是一種保護專業自主性的有效方式。因此,透過委員會進行審

查、界定展示計畫之合宜與否,能使博物館內部自主性有效 運作,持續

維繫起一種思想上純然運行的領域,不能隨意受到來自商業或政治的任

12例如「OceanBlue 海藍」的一篇部落格文章「所感」人體展提到,一個被剖成兩半的人的標本,

名稱「戰姿」,他認為這具有褻瀆死者之嫌:「作品名稱叫"戰姿"。竟然還取名字。總覺得,有種

對死者不敬的褻瀆。想是在台灣,不太有人願意被擺成這個姿勢吧。據說,捐贈大體的人都會先

看過製好的標本,不知道有沒有看過這一副。如果是我,一定不願意,那麼地光溜溜、赤裸裸。

(連皮都沒了,夠赤裸了。) 我寧願捐贈給醫學院的學生,至少還有最後的隱私。嗯,文化不同。」

出自 http://oceanblue62.pixnet.net/blog/post/1170767。2011/10/20 瀏覽。

Page 20: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19

意侵擾。該人體展衝擊到科博館的道德立場、社會整體道德觀念。館內

行動者的立場延伸出博物館作為一種道德機構的命題,這意謂博物館不

只是教育機構,它亦是道德機構。

但同樣的展示,為何在臺灣其他的博物館被接受呢?科學博物館之

間 難道 有不 同的 道德 或倫 理立 場? 一位 北部 的科 學博 物館 館員 認為:

「我覺得倫理上 ok。我們能取得大體捐贈者的授權同意 ,這先決很重

要,也 ok 的。…這樣的展對形象知名度、推展生命科學教育很有幫助。」

(BW03JK20110603)

相對於科博館,高雄科工館的行動者則透露出自身倫理觀與博物館

經營管理上,難以取得一致的困境:「剛開始是反對的。我個人並不喜

歡,似乎不符合倫理。至今也是覺得不適合,但是因為博物館營運狀況

要生存,所以有種矛盾。博物館很難經營,預算年年砍。…很多館都是

這樣。」(BW02JK20110512)

如此觀之,科學博物館運作邏輯並不具必然的一致性,劃定特定展

示之合宜與否,涉及它的專業資源條件與科學認知權威的維繫能力。這

背後隱含的是博物館及其集體社會組織的社會可信性( credibility)。這

種 可信 性並 非一 亙久 不變 的事 物, 它是 持續 地被 做出 來並 模塑 其樣貌

的。因此,博物館考量展示之合宜與否與其道德性,涉及對自身可信性

的重新協商。而可信性提高與否,需考量博物館對一展示的界定、大眾

對 該展 示的 接受 性等 因素 ,並 置於 博物 館專 業組 織與 資源 條件 的基礎

上。展示的行動,跟博物館的劃界與 其論述的可信性基礎脫不了相當干

係。

博 物 館處 理 展示 爭議 , 雖然 需 考量 自身 經 營管 理 的條 件與 經 費壓

力,但 組織的 理性與彈性 ( flexibility)不應 過度向博物館 自存 邏輯傾

斜。處理重大社會、道德爭議的議題,博物館其實可以向它的現代定義

「為公眾」取經,以取得更多的社會可信性。例如,將人體展示可能涉

及的健康、人類尊嚴、宗教意涵等層面課題,訴諸於公開的討論、徵詢

Page 21: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20

公共意見,讓人們在公開展出前即能針對重大的道德議題進行對話、論

詰,甚至亦能成為博物館決定展出與否的重要理由。如何透過展示來跟

公眾對話,是博物館重組其組織彈性的時機。這是當代博物館實作實驗

的一環,也是博物館促發公共領域的重要面向。

結論

2004 年人體展示來到台灣引起一陣觀展風潮,也曾引發不同展示

單位之間的爭論與攻訐,社會各界短暫地討論後,例如宗教界贊成生命

教育一方與反對侵蝕人類尊嚴的另一方,似乎亦不曾引發如德國境內人

體世界展所掀起的社會各界的爭論波浪。2011 年這次展示,少了上次

媒體大量的宣傳報導與爭論新聞之後,9 月便靜靜地卸下展覽,不再進

入台灣都市裡旅行。來自德國的人體標本跨國展示,原本可能進入醫學

院場域展出,卻意外撞擊了台灣不同都會的科學博物館,也遭遇不同的

展出與否的命運。人體展示在博物館展出,在台灣社會首度的奇觀演出

之後,經歷七年間超級大展一再刺激的台灣,似乎對話題性十足的人體

屍體不再熱切回應。回顧該展在各博物館展出與否的劃定,我們看到的

是博物館自身如何與為何安置其在社會裡的文化、社會位置、以及可信

性與能動性。展示爭議的發生,其實是博物館重新調整組織活力、與公

共可信性的機遇。

參考書目

王嵩山( 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

書寫。台北:稻鄉。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 2011) 人 體 奧 妙 之 生 命 循 環 展 , by Angelina

Whalley。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簡介。

Barilan, Y. M.(2006) „BODYWORLDS and the Ethics of Using Human

Remain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 in Bioethics , Vol.20, No.5:

233-247.

Page 22: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21

Burri, R. V. and Dumit, J.(2008)„Social Studies of Scientific Imaging and

Visualization‟, in Hackett, E. J., Amsterdamska,O., Lynch, M., and

Wajcman, J.( ed.)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

pp297-317. The MIT press.

Dijck, José van(2005)The Transparent Body: A Cultural Analysis of

Medical Imaging .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94)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iddens, Anthony(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nity.

Gieryn, T.(1983) „Boundary-Work and the Demarcation of Science from

Non-Science: Strains and Interests in Professional Ideologies of

Scientists‟,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48, No.6: 781-795.

Gieryn, T.(1995) „Boundaries of Science‟, in Jasanoff, S., Markle, G. E.,

Petersen, J. C., Pinch,T.( eds.)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 pp393-443. Sage.

Gieryn, T.(1999)Cultural Boundaries of Science: Credibility on the Line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enks, C.(1995) „The Centrality of the Eye in Western Culture ‟, in C.

Jenks( ed.)Visual Culture , Pp1-25. London: Routledge.

Jordanova, Ludmilla (1993) “Museums: Representing the Real”, in G.

Levine( ed.) Realism and Representation , pp255-278.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cdonald, S. and Silverstone, R. ( 1992 ) ‟Science on display: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controversy in museum exhibitions ‟, i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 69-88.

Macdonald, Sharon.(ed.)(2006)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 Oxford:

Blackwell.

McIsaac, Peter( 2008)‟Gunther von Hagens‟s Body Worlds: Exhibitionary

Practice, German History and Difference ‟, in Sherman, Daniel( eds.)

Museums and Difference , pp155-202. Bloominton: Indiana University

Page 23: 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 術殿堂,以公眾之名,跨入博物館大眾觀視之眼,便要遭逢社會各領域 的審視,無論是來自媒體、醫學界、宗教界、一般民眾等。顯然,關於人體

22

Press.

Mirzoeff, Nicholas(1999)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orter, Roy 著,張大慶等譯( 2000)劍橋醫學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Sherman, Daniel( ed.)(2008)Museums and Difference . Bloomin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hilling, Chris(2003)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 London:Sage.

von Hagens, G.著,馮琮涵、陳金山譯(2004)人體奧妙:台灣巡迴展。

瑞士商身體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von Hagens, G. „Art in Science: The beauty of the body‟, in Body Worlds:

The Original Exhibition of Real Human Bodies -Educator ’s Guide

(Grades 5-8). http://www.bodyworlds.com/Downloads/englisch/Exhibition/

free%20Material/Guides/BW_EduGuide_5-8.pdf.

Walter, Tony( 2004) ‟Body Worlds: clinical detachment and anatomical

awe‟, in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 Vol. 26 No.4, pp.46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