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四眾佛子共勉語 庚午年季春釋聖嚴撰 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 PERIODICAUSI 雜誌紙類 ◆法鼓山建設基金劃撥專戶 帳號:19078983 戶名: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TAIPEI TAIWAN R.O.C. POSTAGE PAID LICENCE NO.1890 1 要聞 ◆導師:聖嚴師父 ◆發行人:果東法師 ◆社長:陳嘉男 ◆發行所: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地址︰ 112 臺北市北投區公館路 186 號 ◆網址:www.ddm.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變更地址索取取消雜誌請電:(02)2893-9966 轉 63586349 2014.08.01 出刊 296 8/17 受難者祈福祝禱 GE222 捐助法鼓大學「揚生館」 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場座無虛席,學者、法師、聽眾專注聆聽每一場論文發表。 (李東陽攝) 滿調聖嚴思想 傳承實踐 New York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Dr. Sarah Sayeed Buddhist-Muslim Dialogue Sebene Selassie ── 常華法師(右)與莎拉 ‧ 賽義德(中)進行佛教徒和穆 斯林對話。左為主持人賽班。 (釋常華提供)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左一)、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右二), 與企業家許光揚(中)共同簽訂法鼓大學「揚生館」捐助約定 書。左二為許夫人盧秀珍,右一為法鼓山人基會董事許薰瑩。 (法鼓佛教學院提供) ── Courtney Bruntz 耀西西MH17 西西MH17 西西MH17 MH17 西 澎湖空難 馬航 MH17 企業家許光揚 ── 滿http://lightup.ddm.org.tw 六項主題深入師父思想 「漢傳佛教與心理治療論壇」開啟跨界對話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四眾佛子共勉語 庚午年季春釋聖嚴撰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

PERIODICAUSI雜誌紙類

◆法鼓山建設基金劃撥專戶 帳號:19078983 戶名: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非經本刊同意,不得轉載本報圖文。

本刊編印費用為十方信施,閱後請轉贈親

友,功德無量。

TAIPEI TAIWAN

R.O.C.

POSTAGE PAID

LICENCE NO.1890

1 要聞 ◆導師:聖嚴師父 ◆發行人:果東法師 ◆社長:陳嘉男 ◆發行所: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地址︰ 112 臺北市北投區公館路 186 號

◆網址:www.ddm.org.tw ◆ E-mail:[email protected] ◆變更地址、索取、取消雜誌請電:(02)2893-9966 轉 6358、63492014.08.01出刊 296

8/17

為 受難者祈福祝禱【本刊訊】復興航空GE222

班機

七月二十三日傍晚於澎湖馬公發生

空難,法鼓山當晚即於全球各分支

道場設立超薦、消災牌位,同時在

全球資訊網、「持咒祈福專區」籲

請社會大眾共同念佛、持咒祝禱。

二十四日晚間,關懷院監院常健法

師與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慰訪義工抵

達澎湖,於「菊島福園」設立服務

站,陪伴家屬為罹難者誦念佛號,

並前往關懷往生者家屬及受波及民

宅。二十五日下午,常健法師也主

持一場追思祈福法會,期以佛法力

量撫慰傷亡者與家屬。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獲知空難第一

時間,隨即表達對受難者及社會大

眾的關懷,並於二十五日上午,至

北投中華文化館啟建的「中元地藏

法會」會場,和與會信眾祈願人人

心安、處處平安。方丈和尚表示,

面對災難事件,大眾心中均有不

捨與不安,然而如能保持正向心

態,將罹難者與傷者視為代我們

受苦受難的大菩薩,啟發我們珍

惜生命、提醒世人關懷生命。

二十五日一早,常健法師與義

工前往關懷不幸往生的澎湖木雕

大師葉根壯等罹難者家屬;同時

於菊島福園提供佛珠、念佛機、

心靈陪伴諮詢等安心服務;下午

的法會,法師帶領家屬誦念《心

經》、〈往生咒〉及佛號,並以

佛法觀念為往生者及家屬開示,

迴向受難者離苦得樂,往生佛國

淨土,也祝福傷亡者及家屬度過

恐懼,獲得心靈安定。法鼓山後

續將配合相關單位安排,在澎湖

及高雄進行關懷,寄望透過佛

法,帶給社會人心安定的力量。

捐助法鼓大學「揚生館」

▲�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場座無虛席,學者、法師、聽眾專注聆聽每一場論文發表。

�����������������������������������������������������������������������������������������������(李東陽�攝)

【本刊訊】七月一日,法鼓

佛教學院海會廳舉行了一場殊

勝的簽署儀式,方丈和尚果東

法師、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

與許光揚董事長共同簽訂未來

法鼓大學「揚生館」捐助約定

書。許董事長與夫人盧秀珍特

地表達心中的歡喜,感恩方丈

和尚、校長的成就,以及法鼓

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董事許薰瑩

的接引,讓他們得以圓滿願望,

以具體行動表達對聖嚴師父的

感佩,為法鼓山盡一分心力。

方丈和尚特別致贈師父墨寶

「勝福德幢」,感謝兩位成就

大願興學的福德。

從體會無常出發,許董事長

伉儷積極轉化為利他願行,以

謙卑奉獻的心捐建「揚生館」,

方丈和尚表達了由衷讚歎,

「『揚生』這二個字,具有很

豐富的意涵,既表達對生命意

義的發揚,也透過

內在價值的開發,

回應學校核心精神

『心靈環保』當中

的慈悲和智慧。」

「對社會具有重

要貢獻,卻如此平

易謙虛,是難得的

學習榜樣,也是企

業家的典範。」惠

敏法師對於許董事

長伉儷的行誼,表

達深切感動,希望

以後培養出來的學

生也有同樣修為,

將是學校對社會的

貢獻。校長並闡釋

身心健康的意義,

不在於鍛鍊體魄、

展現強壯,或追求長壽,而是

為了發揚生命意義,成就自利

利人的事。

促成這段興學法緣的許薰

瑩,分享許董事長伉儷樂善好

施、長期護持,為善卻不欲人

知;白手起家而擁有成功事

業,為人卻謙虛樸實、行事低

調,「兩位大捨護法,讓師父

的理想早日實現,可說為興學

樹立了良好典範。」

「揚生館」為未來法鼓大學

校區內培養健康身心的基地,

將提供禪修、瑜伽、健身、球

類活動、學生社團、水陸法會

等空間設施,不僅陶冶身心,

並能與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中,有關高齡化社會、健康老

化等議題結合,也將連結臺大

醫院金山分院進行的社區關

懷,是揚起生命活力、安頓身

心的重要場域。

聖嚴思想 傳承實踐

【本刊訊】以伊斯蘭信仰為主

的中東地區,長年爆發宗教和種

族衝突;近年來,與人和平印象

的佛教地區,包括緬甸、孟加拉、

印度菩提伽耶等地,也傳出暴動

和攻擊事件。六月二十五日,紐

約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應邀

至紐約內觀禪修中心(New York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與伊斯

蘭教代表莎拉.賽義德博士(Dr.

Sarah Sayeed

)進行一場「佛教徒

和穆斯林對話」(Buddhist-M

uslim

Dialogue

)。

主持人賽班(Sebene Selassie

請與談人分享自己的宗教和修行

經驗、信仰教義。科學背景出身

的常華法師表示,禪修是自己接

觸佛教的入門,禪坐讓他體驗到

內在和平,從而延伸到外在世

界。法師還介紹佛教主張眾生平

等、沒有主客觀二元分別、存在

世界為心識所造等觀念。莎拉則

從學思歷程談起,分享伊斯蘭信

仰的修行法門─

發自內心向真

主禱告,讓她有深刻體驗。

如何消弭佛教地區產生的宗教

衝突?莎拉表示,多增加彼此的

了解,是避免誤解的重要方法。

常華法師分享,聖嚴師父曾在出

席國際會議時,提到若衝突根源

來自宗教,應回頭省思信仰的教

義,是否違反和平精神?還是人

們修持的方法偏離了教義?透過

與談人的分享,在場聽眾對佛

教、伊斯蘭教,都有了更深一層

的認識和了解。

常華法師出席紐約跨宗教對話

▲�常華法師(右)與莎拉 ‧ 賽義德(中)進行佛教徒和穆

斯林對話。左為主持人賽班。� (釋常華�提供)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左一)、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右二),

與企業家許光揚(中)共同簽訂法鼓大學「揚生館」捐助約定

書。左二為許夫人盧秀珍,右一為法鼓山人基會董事許薰瑩。

(法鼓佛教學院�提供)

【陳慧蓉/臺北報導】兩年一度的「聖嚴思

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法鼓山信眾論壇」,

六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於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

心舉行。二十九日、三十日進行的研討會,以

「聖嚴思想與當代漢傳佛教的傳承與實踐」為

題,共有臺灣、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

陸等地近百位學者與會,發表五十九篇論文,

並有四百多位聽眾參與,人數為歷年之最。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的聖嚴思想研討會,

今年邁入第五屆。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於開幕上

致詞,期許每一屆研討會,都能「透過研究聖

嚴法師的思想、理念及弘化方式,為當代佛教

提供新的創見,為人間佛法注入源源不絕的活

水」,帶動時代向前走。

研討會分成六個子題:「聖嚴法師與法鼓山

研究」、「聖嚴法師人間佛教之思想與實踐」、

「聖嚴法師與佛教經濟學研究」、「聖嚴法師

與漢傳禪佛學研究」、「漢傳佛教與聖嚴研究

的國際化」,以及新增的「漢傳佛教與心理治

療論壇」,由於上屆心理學和佛學的跨界研究

漸受矚目,本屆特別獨立出來,帶動研究風氣。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副教授俞永峯,從

一九九八年聖嚴師父於紐約整理的一張判教

圖,探討師父對中國佛教各宗派教理的抉擇與

融合。法鼓佛教學院助理教授鄧偉仁,則從師

父詮釋天臺思想的特色─

包容性、消融性、

系統性、實用性,思索「佛教中國化」、「漢

傳禪佛教」的義涵。佛教經濟學方面,柏克

萊大學聯合神學院佛教研究博士蔻妮‧

卜茲

(Courtney Bruntz

)、天普大學宗教系博士候選

人張建,則關注現代中國寺院經營觀光化、公

開募股的現象。

由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王浩威主持的

心理治療論壇,共有中國大陸榮格分析心理學

家申荷永、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許文耀、實踐

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楊蓓、蘇州西園戒幢

律寺成峰法師等四位提出論文,開啟佛學與心

理學的交流和對話。

由於不少法師、聽眾都具有世學專業學識,

現場不時可見學者、法師、聽眾互相討論,直

到最後一天,會場仍座無虛席。與會的廣州中

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讚歎:「大陸也有佛學

的研討會,但是教界與學界很難同時對話,聖

嚴思想學術研討會很值得大陸教界觀摩學習。」

(第三屆「法鼓山信眾論壇」及更多研討會內

容,請見八版)

【馬來西亞訊】馬航

MH17

空難事件,舉世震驚

悲痛,為聚合大眾祝福力

量,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和當地多個宗教團體、非

營利組織,受邀參與馬來

西亞首相署國民團結局舉

辦的「追悼M

H17

跨宗教禱

告會」。七月二十二日晚

上,馬國全民不分宗教、

種族共聚一堂,齊

心為罹難者及家

屬祝福。首相署部

長丹斯里佐瑟古

律、五大宗教諮詢

理事會會長賈基

爾星、罹難者家屬

都出席禱告會;

馬來西亞七大宗

教代表,包括:伊

斯蘭教、天主教、

興都教、道教、佛

教、錫克教等,都

上臺帶領大眾祝

福迴向。馬來西亞

道場由監院常藻

法師帶領義工,除

了參與祝禱活動,

也協助當晚的接待和報到。

活動會場入口處,以鮮

花和蠟燭排成「M

H17

」及

心型外圍,大眾以獻花表

達內心真誠懇切的祝福。

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與會

者,帶來了共同的關懷和

祝福,讓人感受人性的良

善光輝和溫暖,還有心安

平安的力量。

▲�

法鼓山的法師和義工參

與MH17

跨宗教禱告會,

為受難者祝福。�

(馬來西亞道場�

提供)

澎 湖 空 難馬航 MH17

企業家許光揚

法華智慧系列講座

臺中登場

【本刊訊】法鼓山中臺灣教育

中心「寶雲寺」,二○

一五年三

月二十八日即將落成啟用,今年

八月起,落成系列活動正式起

跑!活動首部曲「活出絕妙人生

──

法華智慧系列講座」,第一

場將於八月十七日登場,由方丈

和尚果東法師、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知名導演吳念真,於臺

中市政府集會堂對談「找尋人生

風景」,法鼓山網路電視

臺、中部群健有線電視同步

直播,歡迎大臺中地區民

眾、全球各地信眾聆聽收

看,一同開啟自在心靈,活

出絕妙人生。

「因為跟著聖嚴師父的

腳步走,我們才能凝聚這麼

大的願力,啟建寶雲寺。」

臺中分院監院果理法師表

示,抱持和師父一樣「分

享佛法」的願心,寶雲寺

希望以最殊勝、最圓滿的佛法,

感謝各界信眾長期護持,接引市

民大眾親近生活化的佛法。《法

華經》素有「經中之王」尊稱,

當中「人成即佛成」、「所有眾

生皆可成佛」等核心思想,都是

回歸到佛陀本懷,「祈願所有法

華講座聽眾,能夠開啟心中的寶

雲,走向成佛之路。」

精心籌畫一年的「法華智慧系

列講座」,從《法華經》各品內

容,提煉出七個貼近現代社會需

求的主題,邀請僧團法師、社會

各領域菁英,暢談佛法和生命的

對話。七場講座報名、索票等相

關訊息,歡迎上寶雲寺網站查

詢:http://lightup.ddm

.org.tw

六項主題深入師父思想 「漢傳佛教與心理治療論壇」開啟跨界對話

▲�

常健法師率同義工,於菊島福園舉行追思祈

福法會,迴向受難者離苦得樂,往生佛國淨

土。�����

���������

(葉詩婷�

攝)

▲�

寶雲寺外觀工程已告一段落,目前正進行內部

裝修,預定二○一五年啟用。(臺中分院�

提供)

296期-1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5:56

Page 2: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2 護法關懷296期2014.08

有福田可種,多歡喜!

【謝旻芳/北投報導】每週日固定舉行

共修,三十年來未曾間斷的農禪寺禪坐

會,是無數禪眾淨化身心、護持佛法的共

修會團。七月十二日,農禪寺舉辦水月道

場落成啟用以來,第一次「禪坐會悅眾充

電營」,共有六十位悅眾和義工參加難得

的充電之旅。

課程開始前,禪坐會輔導法師常鐘法師

先帶領眾人,以坐姿動禪放鬆身心,坐完

一炷香後,監院果毅法師接著分享一封

信,是聖嚴師父於一九九○

年寫給禪坐會

悅眾。師父在信中勉勵大家:「初機入

佛,以自利自安為首,略涉修學,則知安

人利他,益世濟眾,方為究竟自利的不二

法門。」

果毅法師並播放一九九七年師父對禪坐

會悅眾的開示,主題是「以奉獻我們的體

力和財力,為被成就的利益」。透過師父

開示,大家對「無相布施」有了更深刻的

體悟,更加明白歡喜無所求的付出,才是

奉獻的正確觀念。「有福田可種,是多麼

歡喜呀!若沒有人來成就我們,我們哪來

福田可種?」每一段開示後,法師都會再

次分享重點,各小組也對師父開示印象最

深的部分,熱烈展開討論。

午後醒腦時間,特別安排久違的國民健

康操,眾人跟著影片做體操,彷彿回到兒

童時期,充滿了精神活力。

下午,實踐大學副教授,也是法鼓山資

深禪眾楊蓓,與大家分享「禪與心靈療

癒」。藉由許多真實的故事,楊蓓告訴眾

人,師父教我們平實又安全的禪法,像是

面對、處理問題的「四它」,帶給人們最

好的心靈療癒。由於因緣難得,一百多位

農禪寺的法師、專職和義工,也湧入禪堂

聆聽。

與會悅眾分享,聆聽師父開示和楊蓓老

師的分享,深深感受入了法鼓山這座寶

山,學習生活化的禪法,接下來最重要

的,就是把佛法的利益讓更多人知道,好

好推廣禪修,便是報恩的好方式。

監院果毅法師引導禪坐會悅眾,分享聆聽聖嚴師父開

示後的心得和體會。�(農禪寺�

提供)

農禪寺禪坐會悅眾充電營

眾人發願推廣禪修報師恩

智慧隨身書iOS APP 八月上架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正體、簡體版

於安卓系統上架後,八月起將陸續在蘋

果iOS系統的APP Store上架。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製作的「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iOS系統APP,包括:學佛入門、禪修入門、生活佛教、臨終關懷、無盡身教、

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等七支,內含文字

開示、影音開示、延伸閱讀、影音推

薦、法鼓山各類相關服務連結,歡迎民

眾下載閱讀,隨時隨地領受佛法的清涼

智慧。

活 動 看 板

全新體驗小沙彌回法鼓山【陳慧蓉/北投報導】「小沙

彌回法鼓山」啟動一年多,六月

二十二日上午,近七十位和喜自在

組組員回到農禪寺響應活動,首度

採用護法總會全新規畫的流程,以

「行願、滿願、發願」為主軸,透

過觀看聖嚴師父開示影片、分享護

持心得、行願故事,並寫下祝福明

信片,將願心與祝福傳遞出去。

「我對興建法鼓大學有百分之兩

百的信心,也請各位將這個願持續

下去。」聖嚴師父二○

七年的開

示影片,帶領眾人回歸建設法鼓大

學的初衷。當時正值「5475大

願興學」起步階段,面對興建法鼓

大學的疑慮,師父解釋,法鼓大學

是以心靈環保與品德教育為主軸,

培養對眾生熱忱、關懷的人才,是

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教育中心,

「祈請大眾不論師父在不在,都要

繼續推動。」

長年在農禪寺木工組服務的朱生

松回憶,以前只知道發私願,不懂

「什麼是大願?」師父告訴他:

「起心動念都是為了眾生,就是大

願、菩提願。」自此他不僅發願利

他,還努力行願,當天他邀請許多

人一起圓滿興學大願。

和喜自在組組長馬若文分享,學

佛以來,學著發利益眾生的大願,

卻總覺得目標遙遠,「建設法鼓

大學是這輩子可以做得到的,而且

這個願非常深遠。」尤其前陣子的

社會新聞,讓她更加體會人心的不

安、貪婪,造成社會環境不安寧,

更需要護持淨化人心的法鼓大學。

「﹃小沙彌回法鼓山﹄看起來是

為了法鼓大學的建設而舉辦,實際

上是藉由活動,推動法鼓山的三大

教育,來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

淨土。」關懷中心副都監果器法師

表示,未來法鼓大學將開設生命教

育、社區、社會企業、永續發展等

學程,為社會注入更多祥和安樂的

力量。

除了自己行願、滿願,眾人也寫

下明信片,邀請親友一起發好願。

二○○

七年開始護持並勸募的湯蝶

分享,每天布施是她快樂的泉源,

看到建設中的法鼓大學覺得好感

動,她寫了明信片給自己:「我要

做到不能做為止!」

▲�

和喜自在組體驗全新的「小沙彌回法鼓山」活

動,感受行願、滿願、發願。�

(吳嘉峯�

攝)

【本刊訊】法鼓山榮譽董事會自

一九九二年成立至今,已進入第二十二

個年頭,為迎接第三任新悅眾團隊,七

月六日於農禪寺舉辦「悅眾迎新聯誼

會」,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關懷中心副

都監果器法師都到場關懷。

新任會長黃楚琪致詞時,首先感恩前

二任悅眾團隊的奉獻,在前二任會長陳

盛沺、劉偉剛,以及前執行長連智富帶

領下,才有第三任團隊的誕生。

黃楚琪表示,新團隊的任務就是「關

懷榮董、接引榮董」,關懷指的是「整

體的關懷」,而接引就是透過大家發願

的力量,實踐有願就有力。此外還鼓勵

大家,除了自己成為榮董,也要發願接

引家中成員,成就「榮董家庭」,讓

「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在執行長陳宜志介紹會務後,與會悅

眾一同聆聽聖嚴師父的開示影片「同心

同願,法鼓傳薪」。影片中,師父勉勵

大家要同發菩提心、同願度眾生,自己

未度先利人,就是初發心的菩薩;身為

悅眾的精神,就在於發願度眾生。

方丈和尚關懷開示時,以「奉獻即是

修行,安心即是成就」勉勵眾人在奉獻

中,同時安心修行,並以「榮董悅眾十

證行」的智慧法語,期許大眾都能「關

懷教育成長行,安心奉獻自在行。順

逆感恩喜悅行,知恩報恩利人行」,

成就「四攝六度菩薩行,和樂無諍圓滿

行」。

殷殷企盼下,終於成就「小沙彌回法鼓

山」的行程。六月八日,南投辦事處

四十位信眾,一大早便帶著小沙彌撲滿,心

情猶如回娘家般喜悅;多位無法成行的菩

薩,也委託參加的人將他們已裝滿信願力的

撲滿,帶回法鼓山。

出發前,大家已經先將銅板換成紙鈔,放

置撲滿中,期望早日圓滿聖嚴師父興建法鼓

大學的悲願。由於前幾天,氣象預報會有豪

大雨,不過當天大

眾很順利在戶外參

訪園區,直到法華

鐘樓時,天空才飄

下細雨。

跟隨總本山參學

員的導覽解說,大

家巡禮園區,練習

收攝身心,慢步經

行;循著聖嚴師父

踏過的足跡,體會

師父的身教言教。

許多滿願的信眾再

次發願、祈願,願

法鼓大學順利完

成,願眾人願願相

續,護法之心永不

退轉。(文/謝瓊

玲‧

圖/南投辦事

提供)

南投信眾回家

滿願再發願

【小沙彌回法鼓山】

法鼓山關懷生命獎暨論壇

開放報名與索票

「法鼓山2014國際關懷生命獎」頒獎典禮暨關懷生命論壇,9月14日下午將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行,即日起

開放線上報名,以及法鼓山各分院索取

入場劵,歡迎社會大眾一同關懷生命,點亮關懷的溫馨火光。

今年除了頒獎典禮,也將邀請法鼓佛

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成功大學醫學院

護理系教授趙可式、導演蔡明亮擔任關

懷生命論壇與談人,暢談「活著∼珍惜

生命,讓愛流轉」,並邀請「心六倫行

動大使」張杏月演唱聖嚴師父作詞的佛

曲。藉由表揚及論壇,傳遞正向積極的

生命觀,讓社會大眾體會關懷生命、自

殺防治的重要,同時籲請民眾多關心周

遭親友,提供安定人心的力量。

◎活動報名請上人基會網站:

http://ddmhsif.org 洽詢電話(02)23812345分機5016

▲�參加「幸福兒童課程」的大坪國小學童上臺表演陶笛,感

恩各界關懷偏鄉家庭,讓他們感受溫暖人情味。

� (林雅櫻�攝)

【本刊訊】由法鼓山人文

社會基金會、群馨慈善事業

基金會和法鼓山社會大學攜

手,為北海岸地區新住民及

眷屬舉辦的「幸福廚房」、

「幸福兒童課程」,六月

二十八日在法鼓山園區舉辦

「聯合結業典禮」,共有

六十五位學員、四十位兒童

結業。

當天中午進行「幸福廚

房」成果發表,學員作品包

括雪花糕、月亮素蝦餅、素

鬆、涼拌珊瑚草等;大坪、

老梅、中角三所國小學童也

上臺演出。從越南來臺的翡

氏海洋,一家四口都來上

課,兩個孩子還獲得全勤

獎,先生看到她快樂回家,

也好奇陪同上課。來自中國

大陸福建的江珠,感恩安排

親子分學課程,讓學員上課

時無後顧之憂。法鼓山人基

會持續推動「關懷新住民深

耕計畫」,「幸福廚房」於

九月下旬開課,歡迎北海岸

新住民加入學習行列,詳情

請洽法鼓山人基會。

【陳果忠/新竹報導】法

鼓山慈善基金會關懷弱勢家

庭,於新竹地區開辦「兒童

暨青少年學習輔導」,六月

二十八日舉行結業式及感恩

活動,老師、助教、義工和

學生們共有五十一人參加。

回憶一學期的時光,小朋友

從羞澀、調皮、行為脫序,

到行止有據、吃完點心自動

幫同學洗碗,轉變過程讓人

感動。

當天活動結合十八尖山健

行和感恩餐會,一早由老師

及義工陪同健行。小朋友一

到山上,一雙雙好奇的眼睛

四處梭巡,無論蝴蝶、小松

鼠、蜥蜴、蝸牛、花草,好

似上自然課一樣,觀察討論

自己的發現。

結束健行回到朝山國小,

許多就讀大專院校,平日陪

伴學習的大哥哥、大姊姊也

趕來參加結業活動。除了期

末學習分享,小朋友還創作

了感謝卡,送給想感恩的

人,而指導老師也製作了

「努力學習進步獎」、「勤

學服務獎」,鼓勵小朋友繼

續用心學習。人

基會關懷新住民課程結業

慈基會新竹區兒童學輔班結業

▲�新竹兒童學輔班結業,老師及義工陪同小朋友至十八尖山健

行,也上了一堂戶外自然課。� (法鼓山慈基會�提供)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悅眾迎新聯誼

296期-2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5:57

【鄭淮芝/紐約報導】一九七六年,獲得博士學位的

聖嚴師父,從日本飛往美國,發願將漢傳佛教傳到西

方,於紐約創建了東初禪寺。三十年來,道場空間早已

不敷使用,四眾弟子多處尋找適當埸地,因緣不可思

【梁金滿/臺北報導】東初禪寺擴建在

即,為錄製蒐集珍貴史料,六月二十七日晚

間,藉著聖嚴思想研討會的因緣,法鼓山文

化中心舉辦一場口述歷史座談會,由僧團都

監果光法師、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主

持,邀請在東初禪寺常住最久的果元法師、

從大覺寺時代隨聖嚴師父學禪的于君方教

授、青少年時期在東初禪寺成長的俞永峯教

授,回顧早年在紐約皇后區那一方道場,從

零開始建設、弘法的點滴。

現任禪堂堂

主果元法師,

一九八三年第

一次到東初禪

寺打七,就再

也沒有離開。

法師分享,小

小的東初,打

七時人很滿,

平常日子訪客

卻很少,讓法

師始終感覺東

初「空間很

大」。在美國

寺院大門都關

著,而師父只

要在東初,會

親自當知客應

門,很多信眾

就是因為師父親自開門接引,走進東初。

于君方是在一九七六年帶著佛學課的學

生,從課堂走向禪堂,參加師父在大覺寺開

辦的初級禪訓班。東初禪寺成立後,她經常

前往請法,「師父週日講經的開示是最寶貴

的,深入淺出,而且好像是針對我說的。」

于君方學術研究方向,也與東初禪寺息息

相關。她的博士論文寫雲棲袾宏,和師父一

樣是研究明末佛教,後來師父鼓勵她繼續往

上追溯,研究宋代的禪宗;一九八○

年起,

她投入觀音研究,經常到東初請教師父,師

父十分鼓勵,認為從菩薩信仰看佛教的中國

化,觀音研究是很重要的指標,還促成《觀

音》中譯本在臺灣及中國大陸出版。

俞永峯帶來許多早期東初常來眾的照片,

並一一細數影像中的人。俞永峯隨家人移民

紐約後,一九八一年開始,每週跟著母親親

近東初禪寺,「一開始只是去玩,覺得師父

很幽默、很親切。這種親切感,在我的心田

種下種子。」

俞永峯早期在東初禪寺出家,擔任師父侍

者,直接接受師父的教誨,學習默照和話頭

禪法;後來他還俗投入學術界,曾打電話給

師父說想回僧團,但師父要他完成碩、博士

學位,進入人群,在學術界弘揚佛法。

「東初禪寺是師父立宗的原點。」與會者

期許東初禪寺,回到師父創立時的宗旨,讓

師父的教導在西方開展,將漢傳禪佛教弘揚

到西方社會,以信心和願心開創新局面。

3 各地報導 296期2014.08

首辦梁皇寶懺法會

▲�

二百位聽眾聚精會神,聆聽常延法師分

享佛教生死觀。�

(溫哥華道場�

提供)

▲�

齊聚臺北的四眾弟子參加「東初禪寺口述歷史座談」,回憶早年在東

初禪寺跟隨聖嚴師父禪修的故事。�

(李東陽�

攝)

江秀真分享「雲端上的行腳」

臺中分院七月十三日舉行「寶雲講

談」,邀請首位完攀世界七頂峰的女

性登山家江秀真,與二百多位聽眾分

享「雲端上的行腳―

轉動夢想的力

量」。一九九五年,江秀真首次從聖

母峰北側登上珠穆朗瑪峰,回臺後,

先後在臺大實驗林山地農場、玉山國

家公園工作,藉由教育解說的因緣,

參與世界七頂峰的攀登。

江秀真分享攀登南美最高峰阿空加

瓜峰時,獨自體驗連續兩天兩夜暴風

雪吹襲。當時的她,先將保暖衣物穿

戴齊,再默寫《心經》祈求諸佛護

佑,讓自己保有安定力量,靜下來處

理現況。「山像是母親,也像是老

師。讓人在其中有無限寬廣的學習、

滋養與啟發。」她提起登山遇到危急

很常見,因此更需要正向思考。從南

美洲回來,她帶著報效國家和社會的

心,發願以生命經驗與登山教育,利

益眾生。

(編輯室)

高雄南區舉行新勸募會員說明會

六月二十三日,高雄南區護法會於

紫雲寺舉辦「新勸募會員說明會」,

推薦人、小組長也到場參與。「勸募

會員對外代表法鼓山,要隨時檢視自

己身儀、口儀是否得體?是否歡喜分

◎�北投文化館/《地藏經》共修7月17日~8月24日/藥師法會8月10日、9月5日/觀音法會8月14日、9月12日

◎�北投農禪寺/地藏法會8月31日/大悲懺法會9月5日/農禪水月過中秋9月7日

◎�臺北安和分院/報恩祈福法會8月10~23日/地藏法會8月10日、9月7日/義工日(上法鼓山)8月10日/跟隨佛陀的足跡――研讀《大般涅槃經》(鄧偉

仁主講)8月12、19、26日,9月2日/大悲懺法會8月15日/藥師法會8月17日/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26日

◎�桃園齋明寺/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14日/大悲懺法會8月17日

◎�桃園齋明別苑/大悲懺法會8月15日◎�臺中分院/參訪金山法鼓山園區8月17日/大悲懺法會暨菩薩戒誦戒會8月24日/佛二8月29~30日

◎�南投德華寺/大悲懺法會8月21日/佛一暨八關戒齋8月24日/藥師法會9月14日

◎�臺南分院/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7日、9月4日/大悲懺法會8月23日/地藏法會9月6日

◎�臺南雲集寺/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1日、9月5日/經典導讀《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果謙法師主講)8月16日/地藏法會8月29日/學佛五講(果謙法師主講)9月7、14日/大悲懺法會9月13日

◎�高雄紫雲寺/生命關懷講座8月5日/大悲懺法會8月22日/健康活力飲食講座8月23日、9月6日/出坡禪

8月23日◎�臺東信行寺/地藏法會8月9日、9月6日/景觀維護日8月10日/大悲懺法會8月23日/菩薩戒誦戒會8月27日/中秋晚會9月7日/環保清潔日9月14日

◎�基隆精舍/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12日/地藏菩薩聖誕日朝山(法鼓山園區)8月24日◎�臺北中山精舍/菩薩戒誦戒會暨念佛共修8月7日、9月4日/地藏法會8月10日、8月16日/完全證悟――聖嚴法師說《圓覺經》(胡建財主講)生活觀9月16日開課/《六祖壇經》(謝水庸主講)9月17日開課/《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果舫法師主講)9月18日開課

◎�高雄新三民精舍/健康活力飲食講座8月1日起(週五早)/大悲懺法會8月9日、9月13日/菩薩戒誦戒會8月23日

◎�嘉義辦事處/親子讀經班8月1日開課/《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導讀(果謙法師主講)8月2日/勸募分享心靈茶會8月17日/大悲懺法會9月13日/《楞嚴經》導讀(果謙法師主講)9月14日

◎�屏東辦事處/菩薩戒誦戒會8月5日/大悲懺法會8月16日/地藏共修會8月19日/地藏法會8月24日

◎�潮州辦事處/大悲懺法會8月3日、9月14日/法器練習8月14日、9月11日

◎�香港道場/佛事關懷成長會8月2日/佛學課程「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果興法師主講)8月6日/都市地藏七8月17~23日/大悲懺法會8月30日

▓例行共修活動請洽各共修地點,電話請見各版中間通訊欄。

▲�東初禪寺首次舉辦梁皇寶懺法會,信眾在懺悔禮拜中清淨自心,為眾生祝福,並祈願擴建工程早日圓

滿完成。� (東初禪寺�提供)

法鼓山第21屆佛化聯合祝壽日期 地區 舉辦地點 洽詢電話

9/7 臺南 雲集寺 (06)721-1295

9/13 桃園 齋明寺 (03)380-1426

9/14 羅東 羅東高中 (039)571-160

9/21

臺東 信行寺 (089)225-199

新莊 新莊辦事處 (02)2994-6176

宜蘭 宜蘭安康幼兒園 (03)933-2125

9/27基隆 基隆市仁愛國小禮堂 (02)2426-1677

花蓮 花蓮辦事處 (03)834-2758

9/28

石牌 石牌辦事處  0932-079-608

三重蘆洲 三重蘆洲辦事處 (02)2989-1935

中永和 中永和辦事處 (02)2231-2654

林口 林口區公所4樓會議廳  0928-528-929

員林 員林辦事處 (04)837-2601

10/5

文山 文山辦事處  0919-980-027

潮州 潮州鎮和平路26號(08)789-8596

(08)788-3881

10/10 臺北 安和分院 (02)2778-5007

10/12中山 中山精舍 (02)2503-6311

板橋 海山辦事處 (02)8951-3341

11/2 高雄 紫雲寺(07)732-1380

(07)225-6692

【方清/溫哥華報導】生從何來,死向何處?自

古以來,生死課題便一直困擾著人類。七月十三

日,法鼓山僧伽大學講師常延法師於溫哥華道場,

以「浩蕩赴前程的佛教生死觀」為題,與二百位聽

眾分享如何能有「向死而生的自在人生」。

「中陰身是靈魂嗎?」常延法師從中陰身入手,

首先提到一般人心中的疑惑,並用佛法的觀點,破

除民間信仰以中陰身為靈魂的說法。法師指出,中

陰身只是這一期生命結束,轉生下一期生命之間的

暫時存在,受到強大業力牽引,將往生當去之處。

釐清中陰身的概念,法師再從「中陰身形類能否

轉變」、「中陰身轉變的時機」、「中陰身得度的

因緣」三方面層層抽絲剝繭,與聽眾討論「中陰身

能否得度?」法師用三則故事,說明中陰身不僅可

以轉變形類,更可以修證成道。

決定來生果報的三類業因:重業、習業、近作

業,使「隨重」、「隨習」、「隨念」三種力量決

定了中陰身的去向。法師提醒大家,在生之時即有

正信修行方法,時時警惕平日的起心動念,念念中

便會積累往生佛國的資糧。此外,由於「臨終一

念」非常重要,法師勸勉大眾發心參與助念。

「學佛者不怕死,要怕

生。」法師最後以輕鬆話語

鼓勵大家:昂首闊步,浩蕩

赴前程。原本沉重的話題,

在法師妙趣橫生的闡述中,

變得明亮充滿希望。恐懼是

由於未知,透過佛法對中陰

身和輪迴的觀點,明瞭一切

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

精進修行,今生結束時方能

坦然面對,甚至能把握死亡

契機,進入圓滿解脫。

享結善緣?」召委王麗美期

許眾人藉由關懷互動,分

享佛法給親友,達到勸人學

佛、募人修行的目的。

說明會帶領眾人認識法鼓

山的三大教育,以及如何透

過法鼓山的關懷資源,例如

念佛、禪坐、法會、急難救

助、臨終及往生關懷等,接

引大眾修學佛法。還有善用

結緣書分享佛法結善緣、

閱讀聖嚴師父著作和《法

鼓》雜誌、參與共修及課程

學習,不間斷地自我充實成

長,安頓好初發心。活動

中,每位會員熱烈提問,希

望化願力為行動力,把佛法

的好帶給周遭每一個人,讓

一個小小的好,變成大大的

好。

(王麗美)

新 聞 短 波

各 地 活 動 視 窗

各州信眾祈願擴建工程順利�接續師父弘法西方大願

東初禪寺議,購置了緊鄰現址的店家,近期將

展開擴建。為了護持擴建工程,六月

二十九日至七月五日,東初禪寺首次舉

辦梁皇寶懺法會,並於圓滿日下午舉行

三時繫念法會。除了當地信眾,其他各

州信眾也從四面八方前來,尤其最後二

天適逢美國國慶週末,大殿、地下室、

隔壁的臨時禪堂,處處坐滿了信眾。

法會由果醒法師主法,並每天開示說

法。法師說明《梁皇寶懺》是一部懺

悔法門,

眾生因一念無明妄動,生起

千百煩惱,因此要透過懺悔、拜佛、發

願、為一切眾生禮佛、發菩提心等,以

自度度人方式除煩惱、證菩提。而「三

時繫念」是念佛超度法門,用念佛、懺

悔的方式,念到一心不亂,即可回到清

淨本性。「這二種法門切入點不同,但

是殊途同歸,都要行解相應、不斷精

進,才能斷盡煩惱,成就佛道。」

許多信眾頭一次參加連續七天的法

會,每天跟著法師們的梵唄,唱誦禮

拜。透過聆聽法師開示,了解懺文的意

義及修行法門,內心法喜充滿,許多人

每每感動到淚流滿面。有人一開始感覺

跪拜很辛苦,因看見老菩薩精進認真,

生起慚愧心,禮拜時漸入佳境,不再腰

腿痠痛;也有西方眾雖語言不同,無法

跟隨唱誦,依然虔誠地行禮如儀,令人

讚歎。

法會期間天氣酷熱,眾人心中卻是清

淨祥和,一方面為自身、家人、眾生懺

悔祈福,一方面為東初禪寺擴建工程盡

心力。承續聖嚴師父的悲願,眾人祈願

法鼓山在北美的弘化中心東初禪寺,早

日順利完成擴建,讓佛法弘傳到西方每

個角落。

禪在西方

四眾弟子口述東初歷史

【美國舊金山訊】僧團果舫法師、北美護法會輔導法

師常華法師,六月十二日至十六日至舊金山灣區弘法關

懷。十五日下午,舊金山分會舉辦大悲懺法會,果舫法

師親自擔任維那,引領法器悅眾和近九十位信眾以法相

會。不

同於以往播放錄音的方式,當天的法會,由分會的

法器悅眾首度上場。經由幾個月的努力,悅眾們不斷加

強練習,培養彼此默契,在果舫法師帶領下,順利圓滿

法會,也建立了很大信心。預計今年九月後,悅眾們將

可正式執掌法器,利益更多前來參加法會的信眾。

除了悅眾親自執掌法器,由於舊金山分會剛搬入新

家,視訊音響尚未完工,因此觀音殿內的信眾透過螢幕

轉播,由常華法師執掌引磬帶領拜懺。即使環境尚在施

工中,大眾專注至誠投入的畫面,大殿內外莊嚴攝心的

氛圍,在在令人感受聖嚴師父所說的「共修力量大」,

透過同修心力交融影響,產生共鳴共感,與會每個人也

因此獲得更大的修

行利益。

法會圓滿後,果

舫法師鼓勵眾人,

當發願往生西方淨

土,待學成之後,

要還入娑婆、廣度

眾生。常華法師也

提點禪淨雙修、禪

淨不二的意義,勉

勵大眾多拜懺,藉

由懺悔洗滌自己身

心,才會更有力量

往前走。

▲�果舫法師(前排右三)、

常華法師(前排右四)到

舊金山分會帶領大悲懺,

與法器悅眾一同圓滿法

會。�

(舊金山分會�

提供)

果舫法師常華法師舊金山帶領大悲懺

法鼓山體系暨各地分院聯絡網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Tel:�(02)2498-7171雲來寺/法鼓山基金會Tel:�(02)2893-9966法鼓山世界青年會Tel:�(02)8978-2081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Tel:�(02)8978-1996法鼓大學籌備處Tel:�(02)8978-2110聖嚴教育基金會Tel:�(02)2397-9300

■北部農禪寺Tel:�(02)2893-3161中華佛教文化館Tel:�(02)2891-2550安和分院Tel:�(02)2778-5007天南寺Tel:�(02)8676-2556齋明寺Tel:�(03)380-1426齋明別苑Tel:�(03)315-1581基隆精舍/基隆辦事處Tel:�(02)2426-1677�����0921-105-733中山精舍/中山辦事處Tel:�(02)2591-1008松山辦事處Tel:�0933-896-399������0916-527-940士林辦事處Tel:�(02)2881-7898內湖辦事處Tel:�(02)2793-8809天母共修處Tel:�(02)2893-9966轉9社子辦事處Tel:�(02)2816-9619石牌辦事處Tel:�(02)2832-3746劍潭共修處Tel:�(02)2885-1792������0928-083-192大同辦事處Tel:�(02)2599-2571北投辦事處Tel:�(02)2892-7138同德共修處Tel:�(02)2872-2627淡水辦事處Tel:�(02)2629-2458中正.萬華辦事處Tel:�(02)2305-2283大安.信義.南港辦事處Tel:��(02)2778-5007~9轉180��(02)2736-7589

������0973-072-736�文山辦事處Tel:�(02)2236-4380三芝.石門辦事處Tel:�(02)2636-7752金山.萬里辦事處Tel:�(02)2408-1844中永和辦事處Tel:�(02)2231-2654三重.蘆洲辦事處Tel:�(02)2986-0168新店辦事處Tel:�(02)8911-3242深坑共修處Tel:�(02)2662-5854屈尺共修處Tel:�(02)2666-7983樹林共修處Tel:�(02)2681-0286土城共修處Tel:�(02)2265-6960海山辦事處Tel:�(02)8951-3341林口辦事處Tel:�(02)2603-0390Tel:�0935-577-785蘆洲共修處Tel:�(02)2282-6934新莊辦事處Tel:�(02)2994-6176泰山共修處Tel:��(02)2909-7987�0937-527-248

桃園辦事處Tel:�(03)302-4761中壢辦事處Tel:�(03)2813-127新竹辦事處Tel:�(03)5258-246竹科禪修園Tel:�(03)562-7542������(03)578-9459觀音共修處Tel:�(03)483-0989

■中部臺中分院(寶雲寺)Tel:�(04)2255-0665臺中寶雲別苑Tel:�(04)2465-6899三義DIY心靈環保教育中心Tel:�(04)2223-1055苗栗辦事處Tel:�(037)362-881豐原辦事處Tel:�(04)2524-5569海線辦事處Tel:�(04)2662-5072苑裡共修處Tel:��(037)866-548(白天)����������(037)861-507(夜間)彰化辦事處Tel:�(04)711-6052員林辦事處Tel:�(04)837-2601南投德華寺Tel:�(049)242-3025南投辦事處Tel:�(049)239-2363Tel:�(049)239-2365竹山共修處Tel:�(049)264-5456東勢共修處Tel:�(04)2588-1337������(04)2577-2923

■南部臺南分院Tel:�(06)220-6329臺南雲集寺Tel:�(06)721-1295高雄紫雲寺Tel:�(07)732-1380臺南安平精舍Tel:�(06)298-9050高雄新三民精舍Tel:�(07)225-6692嘉義辦事處Tel:�(05)276-0071虎尾共修處Tel:�(05)636-4382朴子共修處Tel:�(05)370-8758白河共修處Tel:�(06)683-2919高雄北區辦事處Tel:�(07)380-0848高雄南區辦事處Tel:�(07)241-4513屏東辦事處Tel:�(08)738-0001潮洲辦事處Tel:�(08)789-8596

■東部臺東信行寺Tel:�(089)225-199瑞穗共修處Tel:�(038)871-897宜蘭辦事處Tel:�(039)332-125羅東辦事處Tel:�(039)571-160花蓮辦事處Tel:�(038)342-758

常延法師溫哥華弘講「佛教生死觀」

出血存22mm

296期-3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5:59

CMYK

Page 3: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4 特別報導296期2014.08

歐美青年法鼓山尋禪趣

感覺就像回家一樣!」七月十一日傍晚,

在天南寺的茶敘中,二十多位西方眾一

起合掌,以不熟練的國語說出「謝謝」,道盡

了這趟朝聖之旅所帶來的感動與啟發。

此行,大眾先在法鼓山禪堂打一場禪七,沉

澱身心,九日至十一日則依序巡禮法鼓山園

區,參訪北投雲來寺、農禪寺及三峽天南寺,

分別從行政組織、法脈源流、禪修推廣等多個

面向,深入法鼓山的理念及發展脈絡。

團員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農禪寺新建水月道

場。「到法鼓山尋根,絕不能錯過農禪寺。」

十日下午,在參學員解說下,大眾巡禮農禪寺

各點及開山農舍。曾擔任聖嚴師父侍者的俞永

峯,也分享許多發生在開山農舍裡的師徒故

事;透過人的連結,再端詳文物與照片,法鼓

山一脈的歷史傳承,彷彿都鮮活了起來,眾人

也更加體會師父一路走來的用心。

此外,一行人也在水月池畔進行觀水禪,

「雖然有點熱,內心卻是清涼安定的」;學員

紛紛表示,以往參訪宗教聖地,如西斯汀大教

堂,談的是建築結構與建材,水月道場則是將

佛法巧妙融入建築,讓人在參訪中直接體驗

「空中花,水中月」的義涵,頗具巧思。

這次團員涵蓋老、中、青三代,有來自北

美各分會及共修處的資深悅眾,也有不少青

年學子。目前就讀大學四年級的丹尼(Danniel

Rozofsky

)首次來訪,對於法鼓山的靜謐、生

命園區不落痕跡的質樸,感到相當震撼,「凝

視一草一木,都能感受到萬物和諧、共生的力

量。」身為基督徒,丹尼在祈願觀音殿、法華

鐘前虔敬地禮拜,他說,禪宗的涵容讓他找到

一個依靠,自然而然生起菩提心,願意參與法

鼓山一起推廣禪法。

資深信眾、塔城聯絡處召集人法蘭(Frances

Berry

)說,每次回總本山和僧眾互動,都有不

同的學習與成長。例如十一日在天南寺與常應

法師、常源法師茶敘,分享彼此的修行體會,

討論如何針對不同族群設計課程,將漢傳禪法

推廣應用於歐美地區,交心互動讓人感動。

藉著參加聖嚴思想研討會的因緣,俞永峯每

兩年都帶一群西方禪眾回法鼓山,讓西方禪眾

與臺灣的僧俗四眾對話、交流。他期許自己帶

著這股信心與能量,接引更多歐美人士,開拓

漢傳佛教的視野。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大學校園義工召募

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法鼓大學即將啟用,歡迎您

一起護持佛教教育,以行動打造法鼓大學的願景!

【說明會】�第1場8月20日,第2場8月31日

(上午9:00~下午4:30)

【服務內容】

(1)音響、空調、水電等設備巡檢及簡易維修。

(2) 電話接聽、諮詢服務、文書作業、庶務、接

待、校區環境維護。

(3) E-DM編製、美編撰稿、網頁維護。

【報名方式】

(1) 線上報名:請上法鼓佛教學院網站

http://www.ddbc.edu.tw(2)E-mail報名:[email protected](3) 電話報名:(02)2498-0707分機2375總務組

佛教學院103學年度學分班招生

【招生班別】碩士學分班、學士學分班

【報名日期】碩士學分班7月15日起;

學士學分班8月5日起

【課程內容】請上網查詢

http://ddbctw.blogspot.com【線上報名】http://140.131.255.111/ddb_pes/ (8月底截止)

【洽詢電話】(02)8978-2110分機8011

七月二日至十二日,二十九位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地西方禪眾,

跟隨聖嚴師父資深禪修弟子俞永峯,回法鼓山巡禮尋根,邀您分享他們的體會和感動。

■《人生》雜誌372期8月號

大孝大願《地藏經》農曆七月在佛教稱為教孝

月,有孝經之譽的《地藏經

》,是七月必讀經典。《地

藏經》闡述地藏菩薩的大

孝、大願、大勇,還有不畏

艱難的意志力,十分契合當代人的需要。本

期從介紹《地藏經》結構入手,進而了解經

文真正內涵:眾生一肩挑的大願,從生到死

的全面關懷,脫離當下地獄、逆轉人生的心

要。如何實踐地藏精神?布施供養、放下自

我、修大地觀、慈悲觀,生活中就可練習。

還有Q&A破解修持《地藏經》的迷思。齋明

寺監院果舟法師、創意人姚仁祿、藝術家石

晉華也分享他們與《地藏經》的故事。

「人生書摘」摘錄《雲水林間》,黃憲宇

與小林村雲水相逢的故事。你為食物過敏所

苦嗎?「西洋僧New Talk」常聞法師分享在

禪修中對過敏者的「心」觀察。新專欄「禪

門直心」集結繼程法師2013年在僧團結夏的

開示,法師教導唯有徹底放鬆,才能「精進

」,而不會「緊緊」用功,用不上方法。(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洽詢電話:(02)2896-1600◎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www.ddc.com.tw

【法鼓書齋】

在法鼓山,就像回到家一樣。西方禪眾實地聆聽參學員導覽,與法鼓山更貼近了。

心靈工作坊中,歐美青年畫下心中煩惱,法師提

供佛法觀念的化解之道。� ����(吳嘉峯�攝)

◎文/許翠谷‧圖/吳嘉峯

【本刊訊】七月五日至六日,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前往

日本京都,出席龍谷大學舉辦

的「日本佛教的未來─

其可能

性」國際佛教論壇,與各國佛教

代表、學者專家,針對「亞洲中

的日本佛教應如何發展?」、

「向日本佛教的建議:超越宗

派、從日本、亞洲走向世界」二

項議題,從不同角度發表演說。

惠敏法師以「從生命到環境之

基於四無量心的發展:日本佛教

之無限可能性」為題,介紹佛教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禪修,

可以向四面八方擴展效果和利

益。法師提到,立基於佛學研究

和修行,培養學生「慈悲喜捨」

的能力與態度,以教育促進「提

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

目標,即是實踐「四無量心」擴

展出的教育效益。

法師分享未來法鼓大學的願

景,便是將「慈悲喜捨」擴展到

「生命教育」、「社區社群再

造」、「社會企業與創新」、

「環境與發展」,從內外健康生

活習慣養成,到參與環境傳播和

教育的實務,實踐環境倫理,進

而探索、反思人類和環境相依相

存的永續願景,透過「建構佛法

與世學兼備的多元的教學環境,

以培養具有因應全球化地球村公

民之素養與能力,奠定成就人間

淨土的基石。」

近代日本佛教在文獻研究方

面,有許多顯著成果,法師表

示,若能將文獻「翻譯」的研究

成果,「轉譯」到生命、社區社

群、社會與環境,佛法將是促進

人類健康福祉的重要資源。法師

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健康心智

研究中心」為例,提到該中心致

力研究人類心智,如何生起慈

悲、寧靜、和藹、利他、愛等人

性品質,並將研究成果設計成各

種正念和慈悲課程,推廣至學前

教育及小學,這樣的「轉譯計

畫」,或許是日本佛教未來可能

發展的方向之一。

【陳慧蓉/金山報導】佛教與禪修

是什麼?七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

三十四位來自歐洲、美國與南非的國

際扶輪青少年交換生,來到法鼓山參

加宗教體驗營,從晚課、禪修、書

法、托水缽,以及心靈環保工作坊

中,體驗漢傳禪佛教的日常活用。

在基督教環境長大的他們,不論各

項活動都非常樂於嘗試,對禪修更是

感到興趣。常鐘法師從禪修的坐姿、

準備動作開始,逐步引導團員專注身

體的動作、放鬆身心,最後做全身按

摩,短短的體驗後,許多人都感到舒

暢安定。托水缽時,眾人小心呵護手

中滿滿的水缽,沿著彎曲的路線前

進,卻不時傳來「啪!」的灑水聲,

與「啊!」的驚呼聲,高難度的挑戰

讓他們印象深刻。

常玄法師主持的心靈環保工作坊

中,青年們畫下心中的煩惱,包括悶

熱的天氣、使用筷子、沒有網路、不

懂中文、歧視、戰爭等,接著分享自

己的解決之道,如忽視它、運動、聽

音樂、與人討論等。「大家的方法

因十一年前阿

佛首相聚的善緣,七月

二十日,濟南神通寺方丈和尚界空法

師來訪法鼓山園區,由副住持果暉法師陪同

參訪。一行二十六人於大殿禮佛後,前往法

鼓佛教學院圖書資訊館、祈願觀音殿、開山

紀念館等處,並遠眺以心靈環保為辦學理念

的法鼓大學校區,透過解說,認識法鼓山三

大教育的方針和實踐。

兼任山東省佛教協會副祕書長的界空法師

表示,此行專程帶領寺中常住及護法居士前

來,期望藉由體驗法鼓山的學風、家風、道

風,將聖嚴師父的悲願、法鼓山的理念,以

及東初老和尚等祖師大德在臺灣保存的佛教

文化,透過培訓、交流、講座種種方式,帶

回大陸各地寺院,繼續發揚光大。

(文/編輯室‧

圖/張曜鐘)

禪韻瑜伽、敦煌舞蹈、正念體驗,法鼓佛

教學院推廣教育中心的「佛教應用成果

展」,七月三日晚上於法鼓德貴學苑大殿舉

行。近百位師生將平日所學,呈現給每位到

場觀摩的人,分享佛法淨化身心的妙用。

指導學員從數呼吸開始,逐步感受「正念

減壓」的溫宗堃老師說,「正念」一詞源於

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歡迎大家

一起來體驗。敦煌養生舞學員郭若蘭,原從

研讀經典入門,搭配學習敦煌舞後,更加體

會「禪悅」的歡喜。

推廣教育中心開辦的課程,包括:佛法教

理、佛學語文、佛教應用三大類,兼容漢

傳、南傳、藏傳等佛教傳承,部分課程並結

合現代心理學和生死學,提供學員將佛教應

用於現代生活中,進一步提昇生命品質。

(文/編輯室‧

圖/張曜鐘)

神通寺界空法師參訪法鼓山

歐美禪眾 巡禮尋根

佛教學院推廣中心辦成果展

惠敏法師出席日本佛教論壇

眾人繞行生命園區,感念聖嚴師父到西方弘傳佛法,將漢

傳禪法的清涼帶給西方社會。

惠敏法師於日本佛教論壇上,分享「從

生命到環境之基於四無量心的發

展」。����������������

(法鼓佛教學院�

提供)

確實可以暫時解決問題,」常玄法

師教導運用禪修方法放鬆,並說明

從「了解無常」、「接受當下的情

況」、「珍惜所有」等觀念進行改

變,更可以從根本化解。法師送每

人一個僧侶娃娃桌飾,鼓勵大家放

在書桌,一見到娃娃就練習放鬆。

德國的艾瑞克(Eric Hagenauer

)感

謝義工及法師的付出,他很意外法

鼓山的法師可以用電腦與手機,而

且不論什麼議題都可以談。義大利

的朱利歐(Giulio M

archesi

)以前對佛

教的認識不多,此行透過禪修了解

佛教,感到很放鬆,談起托水缽則

笑著說:「很難,但是很有趣。」

296期-4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6:00

Page 4: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感恩眾緣和合,促成了

佛學班一年級的生活

禪之旅。

七月五日,我們前往大溪

近郊一處清幽、綠意盎然的

地方。由於途中發生一段小

插曲,比預定時間晚到十五

分鐘。「雖然走錯路,也是

一個很好的覺照。」齋明寺

監院果舟法師勉勵我們,透

過這次戶外禪,希望大家從

寺內走到戶外,放鬆身心,

體驗自己如何與自然和諧共

處。班

導師常灌法師帶領我們

做完八式動禪,一連串活動

便展開了。每個人隨意找一

處地方坐下,有人散盤坐,

有人雙盤坐,放鬆聆聽大自

然發出的聲音,並在呼吸一

進一出之間,體驗每分每

秒、每一瞬間,皆是新的開

始。充

過電的午後,開始與茶

相會。天地是茶席,大石頭

是茶墊,茶碗內,菊花瓣與

茶水共舞。明坤菩薩說:

新莊辦事處第三期長青

班近八十位學員,六

月二十四日在班導師常獻法

師、關懷義工陪伴下,前往

桃園結業旅行,並於齋明別

苑舉行結業典禮。學員觀看

四個月課程回顧影片,看見

自己的身影,滿堂笑聲此起

彼落。

「我已經七十歲,接觸長

青班之後,感受到人生有了

新的開始。」學員莊陳衣理

分享,不管是八式動禪、佛

學英語、禪藝課程,每次上

課都像在重溫小時候讀書的

時光,也開拓自己學佛的因

緣。她接繼又參加了快樂學

佛人、福田班,並在新莊辦

事處擔任義工,對佛教有全

新的認識。

296期2014.085 心靈成長

學佛,

【學習成長看板】

果毅法師走入座位區,將結業證書

頒給每位學員,期勉大家繼續攜

手,精進向前。�

(吳嘉峯�

攝)

中山班學員帶動全場,一起合唱〈我

為你祝福〉,為三年學習送上圓滿

的祝福。�

(吳嘉峯�

攝)

感恩茶水滋潤身心,茶碗裡的世

界,與天地相呼應。寂靜無聲

之際,只剩下自己與心的對話。�

(張聘�

攝)

結業囉!佛學班學員演出行動劇,生動呈現不同階段的

學佛故事,歡喜學佛後生命的轉變。� (林雅櫻�攝)三年同窗學佛,為人生帶來哪些成長和轉變?

聖嚴書院佛學班北區結業學員,用精彩演出與大家分享。

�◎

林雅櫻

七月十三日上午,聖嚴書

院舉辦「佛學班北區結

業典禮」,包含大安、中山、

中正、板橋、大同、淡水地區

等九個班級,共三百八十六人

圓滿結業,授課的僧團法師、

講師們都到場祝福,結業班級

也以戲劇、相聲及佛曲各種演

出,分享三年來的學習故事。

有學員扮演菜籃族、上班

族,趣味分享自己排除萬難也

要趕來上課;「佛學有些字

分開看得懂,湊在一起就不明

白」,有的學員說學逗唱,笑

談學佛趣事;還有學員把公車

搬到大殿,演出有孕婦搭車需

要讓位,佛學班同學勇於行善

和服務,表達出在生活中落實

佛法的行動。

佛學班今年有一百四十四位

獲得全勤獎,也就是超過三

分之一學員「一堂課都沒缺

席」,連課堂作業也認真完

成。引領眾人學佛的動力,除

了結業學員口中所說學佛是

「人生最精彩的轉彎」,法

師、講師、關懷員及學員合力

營造的和諧學習氛圍,也是一

大動力。

「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我

決定要來念佛學班。」第一次

繼「佛教徒生死觀」系列講座後,安

和分院緊接於五月二十四日開辦

「大事關懷課程」,由關懷院監院常健

法師、常導法師、法鼓山助念團悅眾,

共同講解正信、正知、正見、正行的

佛法觀念,為臨終者提供往生淨土的資

糧,關懷家屬親友的悲傷。透過課程,

八百多位民眾學習如何以感恩心、歡喜

心面對死亡,藉著共修善緣,協助親人

安詳離開人世,邁向新的生命旅程。

「生存與死亡,都是無限時空中的必

然現象。」講師黃蕙珍以繪本《一片葉

子落下來》,帶領大家認識生命的本

質,如同繪本中的葉子,冬天會飄落,

春天又會發芽、新生。每個人都無法避

免死亡來臨,因此更應學習活著的時

候,盡責盡分,奉獻自己、服務別人。

培養欣賞和尊重生命的態度,為生命找

到意義。

長年投入臨終關懷的助念團團長顏金

貞,分享法鼓山助念團秉持聖嚴師父叮

囑「你家有事,我幫助你;我家有事,

你幫助我;他家有事,我們幫助他」的

互助精神,因此,法鼓山的大事關懷不

一定與誦經畫上等號,陪伴和傾聽也是

關懷的方式,「原則就是關懷與教育兼

具,兩者相輔相成。」助念團副團長黃

欣逸則以師父曾開示:助念是一件非常

莊嚴的事,不僅莊嚴自己的心,也莊嚴

往生者的家屬,更莊嚴往生者往生淨

土。鼓勵大家發菩提心、長遠心參加助

念,自利利他。

常導法師帶領關懷實務演練時提到,

很多時候我們想安慰對方,卻常常忽略

對方真正的需求,如此則不容易感動對

方,也難以解決對方的問題。「所以我

們要常常練習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不是告訴對方大道理,而是以同理心陪

伴對方,真誠關懷。」

課程尾聲,常健法師再次提點大家,

我們會恐懼死亡,是源於對生命真相不

了解。身體由五蘊和合,會經歷生老病

死,佛陀涅槃前,同樣經歷病痛,聖嚴

師父也一樣。

「每個人來到人間,都有個任務,任

務圓滿了就會離開。」有這樣的觀念,

應當珍惜有限生命體,好好修行;學習

面對無常,多發心助念,透過助念的體

驗,才懂得怎麼放下;面對境界才能超

越,不被障礙。

讓人生精彩轉彎!

︱聖︱嚴︱書︱院︱佛︱學︱班︱心︱得︱

很快地,一年過去了。當

決定上佛學班,就發願

圓滿三年課程,雖然當中難

免有起退心的時候,例如:

下雨、心情不好、工作很

多、朋友約吃飯,但是只缺

過一堂課,原因是重感冒。

這一年裡,學到很多,但

不懂的更多。「反聞聞自

性」、「入流亡所」……,

真的沒那麼簡單呀!除此之

外,課堂外另一章,同學們

的無私付出,最令我難忘。

記得上學期時,授課法師

體恤同學要趕在七點上課,

沒時間用晚餐,詢問是否需

調整到七點三十分上課。由

於很多同學九點下課後,還

要回家處理家事,怕趕不上

轉接車,因而維持原有時

間。不過,體貼的班長趕在

一大早麵包店開門時,大袋

小袋提著全素麵包去上班,

晚上再帶來教室,深怕同學

餓著肚子上課。

慢慢地,有人委託同學或

班長,代為購買好吃的點

心,讓大家一起享用;也有

人滷了好吃的素豆干、切了

水果,帶來跟同學分享。常

常一眨眼,點心便出現在桌

上;盤子空了,同學就默默

收走,也不知道誰放的,真

是「為善不欲人知」呀。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自

己座位剛好在門口,一位老

菩薩匆忙進教室,塞了一包

番薯餅乾給我,因為已經上

課,託我拿去放。老菩薩不

停地說:「這是素的喔,我

去南部特地買的,大家可以

一起吃。」

每次中場休息時,點心區

的人潮,總是遠遠超過廁

所。這些點心背後,我看到

了法師的慈悲、班長的用心

體貼,以及佛法交流之外,

同學間的無私、奉獻、分

享,感覺彼此就像一家人那

樣溫馨。

感恩法師、班長、同學

們,讓我學到很多。接下來

上二年級,希望再跟大家一

起努力精進。

到戶外與萬物相會�◎江宜綸(齋明班學員)

那些點心教我的事�◎鄭演捨(農禪班學員)

陳麗珠

珍惜有限生命

好好修行

聖嚴書院福田班開課【開課日期】臺南班 8/31 天南班 8/31 安和班 9/13 中永和班 9/13 紫雲班 9/14 農禪班 10/5【上課次數】每月上課一次,共十堂課

快樂學佛人新開班【上課日期】農禪寺 8/31、9/14、9/28

林口區公所 8/31、9/14、9/21 紫雲寺 9/13、9/27、10/11 臺中分院 9/13、9/20、10/4 溫哥華道場 9/13、9/27、10/11 雲集寺 9/27、10/11、10/19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課日期】基隆班 8/21 農禪班8/27

紫雲班8/28 臺南班9/2 雲來班9/2 臺東班9/4土城班9/5 安和乙9/9 齋明別苑班9/9文山班9/11 新店班9/12 安和甲9/12中山班9/14 齋明班9/16 新莊班9/16

【報名資格】60歲以上一般大眾

【上課次數】每梯上課八次,隔週上課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58◎�以上課程請上網報名http://dbs.ddm .org.tw 或洽各開班分寺院、辦事處

網路電視臺8月主題影片【影片主題】友誼之舟──朋友如何相處

【�內容簡介】人生路上,朋友是同修共學的重

要夥伴,本期主題影片分享佛教「四攝法」

中的利行、同事,邀您與身邊每一個朋友和

樂同行,同學菩薩道。

◎法鼓山網路電視臺http://ddmtv.ddm.org.tw

上佛學課的賴頤楨分享曾經一

度想放棄,因為法師講的都

聽不懂,下班趕課,路程又

很遠,但漸漸地她把佛學班

當成家,同學就像是自己親

人。「學佛是我人生的一大轉

彎,」她說自己脾氣不好,對

人起情緒時,常常掉頭就走,

也很少與父親說話,現在卻能

與人拉近距離,家人都覺得她

變了。「真正的智慧,就是在

生活中學習修行。」她笑著

說。在

天文館擔任導覽志工的方

萬來,三年來學佛受益良多,

「現在會用慚愧心看自己,用

感恩心看世界。」他將天文知

識結合法鼓山自然環保的理

念,與小朋友分享如何愛地

球。他說以前自我中心較重,

現在懂得放下,也運用自己的

專才,「哪裡需要自己,我

都樂於奉獻」。八十歲的陳

秀瓊,是大家口中的「老同

學」,開朗有活力的求學精神

令人敬佩,獲得全場掌聲。

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勉

勵學員,身為佛弟子要勇敢擔

負起學法、修法、護法、弘法

的責任。「在這一期有限生命

裡,三年其實非常短暫,我們

只是播下一顆種子。」法師期

盼學員將所學運用在每一刻生

命中,共同攜手精進向前。

「每次茶會可能是唯一的一

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我們一人一碗茶,體驗人與

茶、茶與環境,練習觀照當

下心的波動。

清清楚楚地,「我」上前

端了一碗茶,走向池塘邊,

席地而坐。端起碗,先聞一

聞茶香,淡淡菊花味;接著

品茶味,入喉時甘甜,再流

至胃腸攪拌,細細感覺每個

過程中的覺受。念頭生起,

將手中緊握的茶碗放在草地

上,瞬間,心中緊抓不放的

感覺,隨著茶碗放下,有種

說不出的坦然和輕鬆。

眼觀這片廣闊的天地禪

堂,各種景致紛沓而來。感

恩茶水滋潤身心,茶碗裡的

世界,與天地相呼應。一陣

風起,落葉片片,飄落池

裡;蟬聲四起,鷺鷥飛來,

全都加入了茶禪行列。寂靜

無聲之際,只剩下自己與心

的對話。

常灌法師說:「生活中,

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禪法

的練習,處處皆有禪法,禪

即是生活。」能自在地和宇

宙萬物,進行一次近距離的

以法相會,特別感恩成就這

場勝會的每位菩薩,願一切

眾生皆能平安喜樂。

人生有了新開始!

新莊長青班歡喜結業

「人可以老得有智慧,老

得有健康。」常獻法師邀請

長者給自己熱烈掌聲,肯定

圓滿課程的恆心和毅力。法

師說,老年不是生命的黃

昏,而是人生的黃金歲月,

就像稻穗一樣金黃飽滿,更

能展現生命的智慧和光輝。

(文/編輯室‧

圖/新莊辦

事處�

提供)

296期-5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6:13

CMYK

Page 5: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CMYK

記得上福田班第一堂課時,有二個作業題

目,其中一題是:「對聖嚴師父最感佩

之處?」我的答案是:師父「擊大法鼓,度無

量眾生」,令我由衷感佩。

由於先前去大溪參訪齋明寺,了解到齋明寺

的發展沿革。雖然不清楚在臺灣佛教歷史上,

邀請其他道場法師,擔任自家寺院住持的例子

有多少?但看到齋明寺回歸正信佛教法脈,成

為推廣「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重

鎮,深深感受到師父理念的感召力,真可稱得

上是「擊大法鼓,度無量眾生」。

前幾年到總本山探望常哲法師,法師在居住

的男寮接待我們,並親切導覽了周遭環境。

參訪後,法師問我們:對男寮有什麼樣的感

受?我回答說,法鼓山園區是個大道場,男寮

則是一個莊嚴的小道場,有禪堂、圖書館、醫

護室、經行步道,以及殊勝的視野景觀。「是

師父無比慈悲的胸襟,才有如此周全的規畫設

計。」

臨別時,法師關懷擔任勸募會員的我:「接

引了多少護持會員?」當下內心很慚愧,但自

己十分清楚,慚愧的不是會員人數的多寡,而

是自己沒有盡心盡力去做。感恩法師提點,讓

我能夠適時反躬自省,惕厲自己持續精進,不

可懈怠。

今年四月,正式接觸法鼓山,初級

禪訓班是第一個學佛因緣。原本

想像禪修是一個肅靜場合,孰料從報到

處至禪堂,都有許多親切的義工一路關

懷,加上法師風趣的教學,身心頓時放

鬆許多。

在禪訓班裡,有時以為是個人小問

題,不好意思提問。當這樣的念頭一

起,便有義工前來關懷,心中不禁納

悶:難道他們有讀心術?想起幾天前,

淑華師姊告訴我,禪修會讓自己對周遭

人、事、物的覺察力變敏銳。難怪禪堂

即使坐滿學員,義工們總能快速看到我

們的不安及需要。

禪一是入門學佛第二個因緣。原以為

義工不會像禪訓班那麼多,怎知一出禪

堂,沿途已有義工引導;進了齋堂,馬

上有人協助帶位;飯桌上,早已擺好一

個個熱騰騰的便當。法師說,飯菜來自

十方護持,因課程緊湊,大家用完後將

便當放入籃子,義工會幫忙清洗。

「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卻能受到如此

的照顧和服務。」當下心中充滿「不勞

而獲」的慚愧之感,咀嚼第一口飯菜瞬

間,淚水在眼眶打轉。一頓午齋,集結

了多少人的奉獻?心想:一定要找機

會,回報一分微薄之力。

護持禪一

義工新手打便當

七月五日這天,有幸加入義工行列,

護持對象是禪一學

員。當天包括我在內,

有五位新手義工一起投入

行堂工作。在玲秋師姊帶領

下,大家齊念〈四眾佛子共勉

語〉,短暫禪坐攝心後,隨即分配

工作。師姊提醒行、住、坐、臥處處是

禪;先前學到專注、放鬆等禪修方法,

都可以運用在每個動作上。

謹記心法,開始出坡,我們新手負責

打便當、洗便當。如何有效完成任務?

只見示範的法師一身快手,將菜餚排列

組合,不一會兒,六種菜色整齊排列在

五穀飯上,看起來美味極了。

隨後我們洗手整裝、戴上口罩,一人

負責放一道菜,連續六道程序,最後由

專人把關。只見大家從不熟悉到熟悉,

從熟悉到順暢,當最後一個便當完成,

才發覺頭髮、衣服已被汗水浸濕一大

半。

四道洗碗步驟

練習專注力

打便當告一段落後,我們循著用餐動

線,站在引導位置等待學員前來,希望

他們就像當時的我們一樣,隨時有被守

護的安定感。

用齋完放置空碗時,許多學員都向我

們合十致意。不一會兒,籃子內疊滿了

便當盒及湯匙,我們抬到洗碗檯,法師

教我們兼顧省水和洗淨的方法,利用儲

水箱,讓每個便當完成「過油、刷洗、

沖刷、活水洗淨」四道步驟。

我們一人一個儲水箱,負責處理一個

步驟,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

洗不乾淨,太慢則會「塞車」。我發現

洗便當更需要專注,因要節水,又要洗

淨,每道步驟都馬虎不得。

奉獻服務

實踐佛法真感動

宣布收坡時,內心深深體會到:付出

是相對的,獲得也是相對的。一開始,

選擇參加個人修行活動,當得知活動背

後,動用了這麼多發心奉獻的義工,心

中油然生起感恩心,希望自己也能回

饋、服務更多的人。

後來填寫「義工認領護持單」,投入

義工行列,將禪修融入服務工作。過程

伴隨著身體疲憊,但也鍛鍊了團隊合

作、溝通協調、堅毅心志及耐性,當任

務完成,心中充滿自利利他的喜悅。這

樣探索佛法、實踐佛法的過程,帶給我

這個學佛入門者最大的感動。歡迎大家

一起來,加入體驗佛法的行列。

剛接觸佛法時,總是一個人在浩瀚

佛海中,載沉載浮。二○

一三年十

月因緣具足,參加了溫哥華道場的禪訓

班,學佛路由黑白變彩色,身心也有了

安頓的地方。

進入道場以來,有佛法滋潤,時時法

喜充滿,還處處受到關懷。總覺得自

己得到太多、付出太少,但因為視力限

制,始終不知從何奉獻。直到聶師兄一

通電話,邀請我在方丈和尚的弘法講座

上,與大家一起示範坐姿動禪。我終於

有機會盡棉薄之力,並參與一場意義非

凡的勝會。

接下來的日子,一開始由法師指導,

然後跟隨錄影帶,一遍一遍練習。時間

由蕭瑟的寒冬,來

到繁花盛開的

初夏,隊

友們從陌生到漸漸熱絡,彼此的默契也

在一次次演練中,悄悄培養出來。

六月一日到來了,大夥兒提早四小時

到場排演,心情既緊張又期待。就是今

天,我們將在舞臺上,呈現坐姿動禪給

全場聽眾。大家帶著微笑出場,當一切

就定位後,練習時聽過近百次的音樂,

卻一直沒有響起。

頓時,空氣凝結了,「怎麼了?」

「然後呢?」一連串問題在腦中翻騰。

時間一秒一秒流逝,眼角瞄向旁邊的師

兄姊,只見他們如一座座泰山,從容屹

立,祥和平靜。我的心安了,不管接下

來是什麼情況,都不怕了。

熟悉的影片與音樂始終沒出現。法師

引導呼吸、放鬆後,我們靠著彼此的默

契完成任務。下臺後,大夥兒相視大

笑。為什麼這樣的機械故障,會

發生在這個關鍵時刻呢?事後回

想,這是多不尋常的經歷!如

果當天一切順利,我們將只是

完成一項預期中的任務,哪兒

來不凡的經驗可以津津樂道;如

果不是如此機緣,永遠也不可能在臺上

坐三十分鐘。

當鎂光燈聚焦的時刻,禪修時法師的

教導,一一浮上心頭:沉緩呼吸、全身

放鬆、清楚覺照自己的身心。就是這

股禪修力量,凝聚了全體組員的心,

在沉穩中安然度過。讓我深思受益的

是:人生是否也會在重要時刻,出現

無法預期的故障?我準備好了嗎?佛

法是一座燈塔,自己學佛資歷雖不深,

但我知道有依循的方向,不會迷失。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

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

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

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達賴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

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

「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釐清:我們所追求

的快樂是什麼?

追尋快樂

也是追尋痛苦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

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

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

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

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

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

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

久?適

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

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

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

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

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

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

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

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

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循環而已。只是人

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

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修行目的

助人離苦得樂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

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

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

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

種沒有綑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

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

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

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

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

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

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

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達賴

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

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達賴

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

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

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

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

苦得樂。

(摘錄自聖嚴法師《快樂禪》,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二○

一四年七月出版)

7 樂在修行 296期2014.08 6 生活佛法296期2014.08

總本山義工室訊息

修行活動看板

大家一起來禪修

身與心之間的 菩薩行!

「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聖嚴師父

歡迎您來當一日義工,

更歡迎固定認養福田喔!

眾生平安就快樂

身心清淨 與法相會 ◎果東法師

我們團體有許多護法居士,連年參加梁皇寶懺及水

陸法會,每每在法會圓滿的當下,相約明年再

見。為什麼每年參加?他們說,參加法會就像接受全身

心洗滌:聽開示、讀誦受持,每個動作、每個時刻,身

心安住,法喜充滿。

有意思的是,類似問題若由親友問起,他們卻又答不

出來。有位資深護法居士,每年都參加農禪寺梁皇寶懺

法會,朋友問她:「同樣的法會參加一次就好,怎麼要

每年參加呢?」這把她考倒了,便拿同一問題來問我。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方便之法,都是為了幫助

不同特性的眾生,從身心安定的基礎,進而開發無盡的

自性寶藏。法會主要是透過慚愧、懺悔的方法,使我們

放下剛強、執著的自我中心;減少一分自我中心的執

著,便增一分清淨安樂,因此也具有安定身心的功能。

除此以外,法會另有聽聞佛法、依教奉行及代佛說法等

深義。比如大眾讀誦經文,逐句領受佛的教誨,當身心

從內而外,心平氣和,舉止安詳從容,便是依教奉行、

代佛說法,就如經典所云:「如說修行。」

不過,剛開始參加法會而要「如說修行」,並不容

易,一般都需要熏習的過程。所謂熏習,就是一次開示

聽不懂,沒關係,下次再來;一次讀誦跟不上,不氣

餒,下回繼續。一般參加法會,總希望跟上讀誦,假使

跟不上,至少不要心浮氣躁;也有一些初接觸法會的

人,期待讀誦和理解一併同行。我的建議是一心一意讀

誦,安於當下,從專持音聲法門而使身心沉澱、安定,

也就是進入修行的體驗了。至於佛法義理的了解,則可

從平日讀經、參加讀書會,或是聽講經開示等場合多聞

熏修,那又是另一種學習了。

人的習氣很不容易轉化,修行便是透過佛法觀念和方

法的熏習,幫助我們修正身、語、意三業行為的

偏差。參加法會,就像是許多人共修一門課,透

過慚愧、懺悔,一次次滌洗身心,清淨得安樂;

同時加深復習慈悲、智慧的佛法知見,讓我們一

點一滴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相信因緣成熟、心

開意解的那天,您會這麼說:「終於懂了!」並

期待著每年相約,洗淨染著,與法相會。

七月一日至十日,能參加於天

南寺舉辦的「青年精進禪修

營」,真是很大的福報。過去曾參加

法鼓山青年禪七,對法師們輕鬆活潑

的帶領風格,印象深刻。這次由來自

新加坡的果峻法師帶領,法師幽默、

淺顯易懂又生活化的開示,讓自己容

易緊張焦慮的個性,一天天慢慢消

除;此外,法師教導深吸長嘆、腹部

呼吸等禪修的前行方便,也發揮了相

當大的安定功能。

果峻法師每天三次開示,將禪的精

神與生活融合,讓我們收穫滿滿。記

得有位學員分享,跟父母互動關係緊

張,加上想保有自我空間,於是自內

心發出吶喊。法師巧妙說明,父母會

大聲說話,是因我們跟他們的距離太

遠了,他們只是呼喊:「我的兒啊,

你離我好遠啊!」大家當下聽了,都

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要走進父母的世界,就是去抱抱

他、親親他,或拉著他的手說話。你

自己先改變,父母一定會改變。」法

師一席話,讓學員決定回家試試,全

體學員與法師們也以如雷掌聲來鼓勵

他。透

過開示、讓學員主動發問,果峻

法師開導了大家的心,也間接對學員

的家人產生影響。法師度化眾生的方

法,和聖嚴師父很像,以前師父接引

年輕人,也是運用種種巧妙的譬喻、

風趣的言語,讓我們更親近佛法。

為皈依學員說明五戒時,法師以

「戒就是洗衣粉」為喻,提到衣服髒

了,用洗衣粉洗就乾淨了,並以「衣

服每天穿,不可能不髒」,勉勵大家

不要怕犯戒而不受戒。以洗衣粉來譬

喻戒律,是頭一次聽到,再次讓年輕

的我們受用了。

除了禪修的前行技巧、觀念和心

態,這次又學到如何提起慈悲心、智

慧心,以及正確的生活觀、人生觀,

點點滴滴,都是我們人生的寶貴資

糧。祈願所有參與學員能將內心的光

明帶回家中、帶入社會,成為一股向

上提昇的力量。

將內心光明帶回家

王雅雯

青·年·精·進·禪·修·營·心·得

心和口和

和樂無諍

8

服務周到

聖嚴師父小故事

◎彭彥博

那是一個溽暑午後,結束週

日例行的義工行程,與師

兄姊步向七雀榕前的觀景平臺,

準備開車下山,巧遇聖嚴師父與

侍者法師,正佇立於雀榕樹下,

等待青年卓越營的學員們前來拍

合照。

我們一行人魚貫向師父點頭致

意,師父也以親切和藹的笑容回

應我們。突然間想起:師父已經

生病了!於是三步併作兩步,跑

下階梯,拿起椅子奔回師父身

旁,請師父坐著。師父委婉地

說:「不要緊,一會就要走下去

了。」但禁不住我的請求,老人

家慈悲應允,坐下時對著我說:

「嗯,服務周到!」

長久以來,當有煩惱、恐懼、

無助、慌亂時,總能以師父開

示的法語,獲得清涼和安定,

可是都沒機會向師父表達感謝;

當時僅是搬張椅子,請師父稍事

休息,卻得到他的讚賞、感謝。

我想:是師父給我機會,滿我的

願!其

實,當師父對我講完話後,

腦海一片空白,唯獨那句「服務

周到」銘刻於心,伴隨著工作、

生活一同醞釀。如今處世常提醒

自己:要能適切提供別人協助,

要懂得感謝身邊的人、事、物。

一年前,研究所同學參加果峻法

師帶領的禪修營,回來後第一

件事,就是將學到的「一身工夫」傳

授給我。在陽光下,看著朋友出奇透

亮的臉龐,神采奕奕述說學禪的種種

收穫,內心不由得欣羨起來。

一年後,得知果峻法師再來帶禪

修,便毫不考慮報了名。帶著期待的

心,跨進了天南寺大門,剎那間,靜

謐遼闊的景觀彷彿告訴我:你已經得

到想要的結果,有什麼好求的呢?現

在開始,好好禪修吧。

十天的作息很規律,不是禪修練

習,就是法師開示,表面看起來似乎

很單調,但過程中有太多感觸和感

動,只能個人親身體會。當一切外在

的追求,甚至人與人之間的言語都停

止時,心靈活動就變多了,自我探險

之旅便開始了。

在放輕、放鬆、放慢的生活當中,

果峻法師教我們用禪修的方法呼吸、

走路、站立、吃飯、睡覺,幾乎日常

生活每個動作,都從頭開始學,而我

就在這個新生命中探索學習,體驗活

著的美好。食物在鼻端的香味,有多

少層次?到達味蕾後,又如何變化?

法師說,那是一整個世界的體驗,一

顆蘋果之中,可以嘗到陽光、土壤、

風、雨水、農夫的辛勞、清洗包裝運

送。這麼多環環相扣的成分,怎能不

在感動中,生起感恩心?

禪修營裡,除了迎合年輕人口味的

美味素食,果峻法師的開示,更是一

大饗宴。之前接觸過很多道理,總是

聽完就忘,但這次,法師十多天前上

的第一堂課,依然在耳邊回響。

法師說,禪修的目的就是快樂;快

樂的人,就是慈悲、智慧都具足的

人。佛陀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因為

智慧和慈悲都圓滿了;我們會不快

樂,是因為慈悲和智慧不夠。「佛陀

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因此做人就是做

佛。自私自利的佛是人,而慈悲與智

慧的人就是佛。」法師簡單一段話,

給了我很大動力,讓我想要踏踏實實

地學做人、學做事,依著現有的條

件,圓滿慈悲與智慧兩項高尚的品

德。這

次禪修營裡,我學習做人,也體

驗生命的美好,所有一切,都是成就

我們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因緣。

法鼓徵文

開始自我探險之旅

嚴演慧

六月十四日,東初禪寺果明法師前往德州休士頓,

主持一場「禪的體驗」,近五十位民眾、三十位

義工,共同成就法鼓山在休士頓第一場禪修活動。不僅

九十多歲老菩薩全程參與,許多莘莘學子也一同參加。

果明法師除了教導禪坐,並帶領民眾體驗吃飯禪、臥

禪及經行;此外還鼓勵眾人修持「戒、定、慧」,練習

觀照自己心念,不隨外境起伏,進而在修定過程中產生

智慧。法師深入淺出的說明、漸進式的引導,搭配輕鬆

活潑的互動,讓不少人對禪坐產生興趣。許多民眾紛紛

表示,原來禪修一點兒也不神祕,是很活潑、自然、生

活化的,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運用。

� (圖.文/休士頓聯絡處�提供)

休士頓民眾 禪修初體驗

【義工召募】

■法鼓山園區義工,急需要您加入!

. 住山義工:發心擔任山上義工連續二週

以上,可隨眾作息者。

. 萬行菩薩:每月可輪值二天以上,組別包

括:機動、環保、景觀、交通、庶務等。

■普供養、耕福田「香積義工」歡迎您

. 項目:上行堂、撿洗菜、器具清潔、協

助主廚等(長短期皆可,歡迎住山)

.洽詢:(02)2498-7171 分機2522香積室

■祈願觀音池清洗,邀您來參與

.時間:8月30日~9月7日(共9天)

. 報名資格:能接受烈日、寒冷、雨中出

坡;出坡時間一天,能掛單者為佳;能

保持靜語、持誦佛號更殊勝。

. 注意事項:(1)如需掛單或搭義工車,

請於報名時提出。(2)請備替換衣物,

因應天熱或雨天所需。(3)因安全考量

,孕婦及年齡小於五歲請勿報名。

【景觀維護‧環保清潔】

■ 環保清潔日(環境清潔)8月17日(日)

請攜帶水杯及替換衣物。

■ 景觀維護日(花草修剪)8月10日、24日

(日)請攜帶雨衣、工作手套、水杯、

帽子及替換衣物。

◎報名詳情請洽:

.電話:(02)2498-7171轉2660~2663

.E-mail:[email protected]

. 線上報名:http://fagushan.ddm.org.tw點選

「義工資訊/召募項目」

心靈環保教師自我成長營

【時間】8月9~12日

【地點】三峽天南寺

【參加對象】各級學校現任教職員

【報名方式】 即日起,額滿截止。

請上網報名 http://ft.ddm.org.tw

【洽詢專線】 (02)2893-9966

分機6132教聯會

感恩心

做義工

分享師父小故事!■來稿請寄:臺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 收■E-mail:[email protected]■請註明「法鼓徵文」(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分院索閱,不另行通知)

方丈和尚會客室

將禪修融入義工服務,也鍛鍊了團隊合作、溝通協調及耐性,心中充

滿自利利他的喜悅。� (農禪寺�提供)

初級禪訓班(四堂課)開課資訊開課地點 開課日期 上課時段

北投農禪寺 8/28(四) 09:30~11:30

臺北安和分院 9/3(三)14:00~16:00

19:00~21:00

基隆精舍 8/30(六) 09:00~11:00

臺北中山精舍 8/4、9/1(一)

19:00~21:00

三峽天南寺 8/12(二)六堂

臺中分院 9/12(五)

臺南分院 9/3(三)

臺南雲集寺 8/4(一)

高雄紫雲寺 9/3(三)

香港道場 8/27(三) 14:30~17:30

近期各地禪修活動活動 日期 地點

禪修指引 8/16臺北安和分院

臺北中山精舍

Fun鬆一日禪8/31 臺北中山精舍

9/13 嘉義辦事處

初級禪訓密集班

8/9~10 桃園齋明別苑

8/9~10

9/13~14香港道場

禪一

8/17 臺南分院

8/23 桃園齋明別苑

9/6 香港道場

9/7桃園齋明寺

臺東信行寺

9/13 北投農禪寺

中級1禪訓班 8/29~31 三峽天南寺

精進禪二8/23~24 北投農禪寺

8/15~17 三峽天南寺

初階禪七 9/27~10/4 北投農禪寺

話頭禪十 8/15~24

法鼓山園區禪修教理研習營

――中觀9/14~21

■無禪修經驗者 ■有禪修基礎者方可參加

與大家一起擊法鼓

從參加禪修活動,到投入義工服務,過程中有哪些

體驗?農禪寺義工與您分享「知恩報恩為先,利人

便是利己」的收穫和感動。

蘇芳莉

關鍵時刻遇上故障

李翠麗(加拿大‧

溫哥華)

分享法鼓山

蔡優勇(新北市‧

海山區)

法鼓山全球護法會【北美】紐約東初禪寺Tel: 718-592-6593E-mail: [email protected]

紐約州象岡道場Tel: 845-744-8114E-mail: [email protected]

加州洛杉磯道場/洛杉磯分會召集人:王小薇Tel: 626-350-4388E-mail: [email protected]

【美國護法會】紐約分會召集人:方毓明Tel: 718-592-6593E-mail: [email protected]

新澤西州分會召集人:郭嘉蜀Tel: 732-249-1898E-mail: [email protected]

紐約州長島聯絡處召集人:李海蒂Tel: 631-689-8548E-mail: [email protected]

康州南部聯絡處召集人:彭明美Tel: 203-972-3406E-mail: [email protected]

康州哈特福聯絡處召集人:王泠芸Tel: 860-805-3588E-mail: [email protected]

佛蒙特州伯靈頓聯絡處召集人:李瑞莒Tel: 802-658-3413E-mail: [email protected]

紐約羅徹斯特聯絡點聯絡人:洪其安Tel: 585-249-0617 E-mail: [email protected]

麻州波斯頓聯絡處召集人:李婧Tel: 781-708-9522E-mail: [email protected]

賓州州大大學城聯絡處召集人:余坤彰Tel: 814-867-9253E-mail: [email protected]

賓州費城聯絡點聯絡人:江錫銘 Tel: 610-254-5028E-mail: [email protected]

首都華盛頓聯絡處召集人:張傑雄Tel: 301-982-2522E-mail: [email protected]

北卡州卡里聯絡點聯絡人:王翠莉Tel: 919-677-9030E-mail: [email protected]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聯絡處聯絡人:陳佩雯Tel: 678-909-00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佛州塔拉哈西聯絡處召集人:Frances BerryTel: 850-274-3996E-mail: [email protected]

佛州奧蘭多聯絡處召集人:張智惠Tel: 407-671-6250 E-mail: [email protected]

佛州邁阿密聯絡點聯絡人:李美賢Tel: 954-432-8683

佛州甘市聯絡點聯絡人:陳蘭蕙 Tel: 352-336-5301E-mail: [email protected]

伊利諾州芝加哥分會召集人:羅修權Tel: 847-255-5483E-mail: [email protected]

密西根州蘭辛聯絡處召集人:李麗華Tel: 517-332-0003E-mail: [email protected]

密蘇里州聖路易聯絡處召集人:李台玲Tel: 314-277-5640E-mail: [email protected]

德州達拉斯聯絡處召集人:陳忻民Tel: 817-274-22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德州休士頓聯絡點聯絡人:丁鳳英Tel: 713-628-8058E-mail: [email protected]

科羅拉多州丹佛聯絡點聯絡人:朱元東Tel: 732-754-8984E-mail: [email protected]

猶他州鹽湖城聯絡點聯絡人:范弘青 Tel: 801-947-9019E-mail: [email protected]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聯絡點 聯絡人:林玉華 Tel: 702-896-4108E-mail: [email protected]

華盛頓州西雅圖分會召集人:王衍易Tel: 425-957-4597E-mail: [email protected]

加州舊金山分會召集人:施志龍Tel: 408-900-7125E-mail: [email protected]

加州省會聯絡處召集人:蔡維馨 Tel: 916-681-2416E-mail: [email protected]

佛州天柏聯絡處召集人:鍾維馨Tel: 916-681-2416E-mail: [email protected]

田納西州曼菲斯聯絡點 聯絡人:涂丹Tel: 732-777-9618E-mail: [email protected]

【加拿大護法會】溫哥華道場/溫哥華分會召集人:林美惠Tel: 604-277-1357E-mail: [email protected]

安省多倫多分會召集人:林顯峰(Kevin Lin)Tel: 416-774-8873E-mail: [email protected]

【香港護法會】香港道場召集人:黃仲健Tel: 852-2865-3110E-mail: [email protected]

【馬來西亞護法會】馬來西亞道場召集人:黃良明Tel: 60-3-7960-0841E-mail: [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護法會】召集人:蘇文瑞Tel: 65-6735-5900Fax: 65-6224-2655E-mail: [email protected]

【泰國護法會】召集人:蘇林妙芬Tel: 662-713-7815~16Fax: 662-713-7638E-mail: [email protected]

【澳洲護法會】雪梨分會聯絡人:莫靄瑜Tel: 61-4-1318-5603Fax: 61-2-9283-3168

墨爾本分會召集人:鞠立賢Tel: (03)8822 3187Email: [email protected]

【歐洲】盧森堡聯絡處聯絡人:林麗娟Tel: 352-400-080Fax: 352-290-311

英國倫敦聯絡處聯絡人:Orca LiewTel: 44-20-8459-8716Email: [email protected]

英國里茲聯絡點聯絡人:王昭雯Tel: 44-7787-502-686

296期-6+7版CS6-Q2.indd 所有頁面 2014/7/25 下午6:16

Page 6: 2014. 0 8.01 ¼ cgjXXX EEN PSH UX & NBJMjNBH!EENG ... - ddm · 296 2014.08 2 , ë Þ E^ Gdµ Ç l } ©yÿ ³ ¬ Ê Úx X Y e Úf e d Þ¬d À :q È í { ÝÓ ¼\ø8d KSã %l 6À :L

8 焦點報導296期2014.08

誠如恩師聖嚴師父在

二○○

六年首屆「聖

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致詞指出:「我不是學問

家,不要把我當成一名學

問僧,不一定只研究我的

學術成果;應從更多元

性、實用性、需要性的角

度,來研究我聖嚴這一生

最終的目標是什麼。」

恩師擁有日本立正大學

文學博士學位,終生勤於

著作,以《法鼓全集》來

講,即多達百本以上,其

中尚不包括海、內外其他

諸家出版社所發行的書

目。因此,各界所賦予的

學問僧、禪師、作家、教

育家等身分,都是恩師為

了弘揚佛法,所扮演的種

種角色,而貫通各種身分

與角色的核心目標,則是

為了「提昇人的品質,建

設人間淨土」,也就是法

鼓山的理念。

恩師曾說,即使自己具有學者的身分,也絕不是為了研究而

研究,而是為了使漢傳佛教,能在今天的社會,共同為各階層

人士所接受、所分享;即使自己寫了百本以上的著作,也不以

作家自居,而是希望把佛法分享給各個領域、層次的人,即使

是中學生也都能看懂,而恩師最關切的,永遠是佛教薪火的傳

承,使佛法的慧命,代代相傳,願願相續。

法鼓山的使命是:「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

透過三大教育,達到世界淨化。」因此,對於恩師的貢獻,如

果要提出一個身分角色來定位的話,那便是宗教思想家,一個

帶動思想的人,一個帶動時代往前走的人,這是恩師對於自己

一生弘法的身分定位。

今天諸位專家學者聚集於此,可說海會祥雲來集,將學術研

究的成果,分享給法鼓山,奉獻給當代社會,是諸位的一大布

施。除了分享諸位智慧的奉獻,也期待見到有更多的專家學

者,透過研究聖嚴師父的思想、理念及弘化方式,為當代佛教

提供新的創見,為人間佛法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為人間社會

的光明遠大,成就願願相續的活路。

(摘錄)

(二○

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講於臺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廳)

聖嚴師父常說「大乘禪法沒有次

第」,然而實際修行過程中,真

的沒有次第可依循嗎?由聖嚴教育基金

會舉辦的「聖嚴法師經典講座」,七月

份起,邀請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副院長

常寬法師,主講「中華禪法鼓宗的修行

次第」。

七月五日首場講座,常寬法師表示,

師父雖然說禪法沒有次第,但一般還是

需要依次第來修行。法師播放三段師父

的錄音開示,並依內容講解師父的修行

方法與次第。錄音開示中,師父自述與

靈源老和尚、東初老人二位師公的結緣

和傳承,以及在日本參加禪修的經驗。

靈源老和尚沒教師父怎麼禪修,只說

了「放下」兩個字,卻讓師父有了體

驗;東初老人沒指導師父任何禪修,只

有藉事鍊心。常寬法師說明,二位師公

看似沒教師父任何禪修方法,卻點出了

修行上的「心法」。

日本禪修強調苦行,冬天被子無法裹

身,將冰打碎洗澡,考驗參禪者的意志

力。師父幾次參禪,在禪堂一直挨香

板,一度想離開,主七法師告訴他參禪

的目的,以及為何打他,「所以師父真

正學禪,是在日本。」

錄音內容讓人清楚師父禪修的過程,

以及師父如何面對禪修種種考驗。常寬

法師表示,二位師公雖沒教師父修行的

方法,但帶師父到禪修門口;師父在日

本學禪,學習到怎麼教禪,真正「從禪

出教」,今日我們才能「藉教悟宗」。

「其實次第並不複雜,」常寬法師以

吃飯為例,無論先喝湯,還是先吃菜、

吃水果,不同的順序都會養成習慣,

「禪修的次第也是如此,因應不同的方

法,而有不同的修行次序。」由於次第

因人而異,因此師父強調禪宗沒有次

第,不同於天臺、唯識的次第禪法。

「師父一再告訴我們『佛法』沒有次

第,但是『方法』有次第。」法師表

示,話頭、默照禪法雖是頓悟法門,但

還是有用功的次第,「重點是要練習

用方法、老實修行。」八月十六日、

二十三日、九月十三日、二十日還有四

場講座,歡迎大家踴躍上網報名。

網址:http://www.shengyen.org.tw

洽詢電話:(02)23979300

分機13、14

中華禪法鼓宗的修行次第

【聖嚴思想研討會方丈和尚致詞】

【深入聖嚴思想研討會】

本屆研討會延續歷屆成果,許

多學者持續探討聖嚴師父的

思想結晶,包括:法鼓山法脈源

流、師父教導的禪觀、戒律學、念

佛法門、人間淨土思想等,也有人

從旅遊文學、書法藝術與學術研究

著手,其中以禪觀研究最多,例

如:師父對默照禪、四念處、俱解

脫與公案詮解對照等。

西方學者與海外留學生,對漢傳

佛教史研究貢獻頗多,研究橫跨中

古與近代,展現漢傳佛教不同時

代的面貌。有針對五至六世紀《付

法藏因緣傳》、八世紀《歷代法

寶記》等歷史文本研究;也有禪宗

史、民初佛教等主題。「年輕學者

帶來西方學界關注的題目,可以看

到漢傳佛教的傳承與未來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于君方

對這方面的研究,表達了肯定。

以佛法觀點改善社會問題的研究

主題,本屆更加多元。高齡化、植

存、自殺防治等,都是創新嘗試。

銘傳大學助理教授江靜儀更將「四

種環保」、「心五四」、「心六

倫」,融入貧富差距、氣候變遷、

糧食安全等經濟問題中應用。成功

大學副教授許永河表示,臺灣已步

入高齡化社會,使得所得分配不均

加劇,佛教的因果、因緣觀,與聖

嚴師父提出的「四福」,都可以為

這些現象帶來教導和啟示。

本屆新增「漢傳佛教與心理治療

論壇」,發表人對佛學與心理學

都有深厚涵養,開啟跨領域的交

流和對話。結合禪修方法與心理治

療,在美國興起的「正念減壓療

法」(M

BSR

),近年風潮也傳回

東方。實踐大學副教授楊蓓探討正

念療法的優缺點,省思藉用佛教的

「技術」助人固然可喜,但去宗教

化後的技術,如何保持正知、正

見?終極關懷為何?這些都是未來

發展的疑慮。

「心理治療的終極目標只是短暫

消除症狀嗎?治療師要帶案主到何

處?」政治大學教授許文耀也體

認到,心理治療師需要慈悲關懷眾

生,並老實面對自己,放下成見與

執著、提昇見地,才有機會協助案

主解決問題。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副教授俞永峯

觀察,歷經五屆,法鼓山對漢傳佛

教研究的投入已逐漸看見成效。

中華佛學研究所、聖基會提供獎學

金,研究成果不僅在聖嚴思想研

討會發表,還可投稿至《中華佛

學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就像滾雪球一樣,各

方的資源都串連起來了,可以預見

這股力量,對西方在漢傳佛教研究

上的影響,將會逐漸開啟。」

西方社會需要怎樣的禪修方式?漢

傳禪法在歐美社會有哪些挑戰與

契機?六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第

三屆法鼓山信眾論壇以「法鼓禪跡」

為題,分為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

宗、聖嚴法師禪法在西方、聖嚴法師

禪法特色與傳承等三個子題,帶領僧

俗四眾深入全球發展的脈絡,重新思

索禪宗的時代意義及展望。

大會特別邀請聖嚴師父的法子─

馬來西亞的繼程法師、英國的賽門

(Simon Child

)、克羅埃西亞的查可

(Žarko Andričević

)來臺,分享追隨師

父學禪的經歷,並與禪堂堂主果元法

師、副住持果暉法師,就東西方弘化

的實務經驗對談。曾擔任師父侍者的

資深禪眾俞永峯也與會討論,並發表

〈法鼓宗的傳承與時代意義〉。

兩天論壇座無虛席,其中「聖嚴法

師禪法在西方」備受矚目;賽門和查

可就自己的觀察,分享東西方文化的

差異、在歐美推廣禪修的方便法門。

醫學背景出身的賽門,分析西方人學

禪的動機偏向自我中心,注重禪修的

好處和體驗,因而結合心理諮商研發

「西方禪」(W

estern Zen Retreat

),幫

助禪眾覺察自我、銷融自我。

「依禪眾的需要給予指導、禪法不

離大乘佛法、心要重於形式;這是師

父教法獨到之處,也是西方弘化的契

機。」查可從師父第一次到克羅埃西

亞帶領禪修的脈絡,分享自己如何從

中學習,並持續在經濟、宗教、社會

風氣不太友善的環境中,透過武術、

瑜伽、慈心觀等方法推廣禪法,如今

正在籌建道場。

繼程法師則從修學歷

程出發,帶出師父禪風

的轉折與開展。聆聽師

徒互動的小故事,與會

者彷彿回到師父座下聽

法,如沐春風。

第二天綜合論壇,進

一步探討傳承與創新師

父禪法的可能性,包括

如何建立禪修教學,有

系統地培養弘化人才?

面對當前全球的經濟、

環境問題,漢傳禪法可

以有哪些貢獻?廣開方

便法門,會不會稀釋佛

教本有的價值?

兩天的議程豐厚精

彩,法子們現身說法,

讓人了解師父弘化的軌

跡以及漢傳禪法在西方

的推廣現況。看到法子

們繼起師父的腳步,以

大乘佛法為基底,順應

在地文化的善巧接引,

讓與會大眾深受感動與

啟發。

◎邱惠敏

法鼓禪跡 弘傳東西

2014聖基會經典講座

2014法鼓山各地孝親報恩法會

農曆七月教孝月,邀您以懺悔心、感恩心參加法會,慎終追遠、報恩共修,祝福十方法界眾生,平安和樂。

◎詳細內容請洽詢各分院、辦事處

地區 日期 法會名稱 地點

北部

8/2~8 梁皇寶懺法會 北投農禪寺

8/2~3 中元地藏法會 桃園齋明別苑

8/10~23 報恩祈福法會 臺北安和分院

8/10~17 中元孝親報恩法會 基隆精舍

8/10~16 中元地藏法會 臺北中山精舍

8/18~24 中元地藏法會 桃園齋明寺

中部8/8~10 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臺中分院

8/3 中元地藏法會 南投德華寺

南部

7/28~8/3 中元地藏法會 臺南雲集寺

8/5~10 中元地藏法會 臺南分院

8/9 中元地藏法會 嘉義辦事處

8/10~16 中元《地藏經》共修 高雄紫雲寺

8/17 中元三時繫念法會 高雄紫雲寺

8/23~24 中元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臺南二中

8/23 中元地藏法會 潮州辦事處

東部7/31~8/2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臺東信行寺

8/3 中元三時繫念法會 臺東信行寺

陳慧蓉 ◎

果東法師

帶動時代的2014 聖 嚴 思 想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暨 信 眾 論 壇

薪火傳承

願願相續

多元關懷

跨界省思

方丈和尚期待透過聖嚴師父思想、理念及弘

化的研究,為當代佛教提供新的創見,為

人間佛法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

(李東陽

攝)

信眾論壇上,師父的海內外

資深禪修弟子齊聚一堂,

就東、西方弘化的實務經驗,進

行對談分享。

(吳嘉峯

攝)

◎許翠谷

本屆新增心理治療論壇,發表人楊蓓(左)對目前興起的

「正念減壓療法」提出探討與省思。 (吳嘉峯 攝)

(吳嘉峯 攝) (吳嘉峯 攝)

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屆「法鼓山信眾論壇」已於六月底圓滿落幕。

本屆研討會有哪些特色?海、內外資深禪修弟子帶來哪些分享?邀您一同深入了解。

【信眾論壇現場】

聖嚴思想

296期-8版CS6-Q2.indd 1 2014/7/25 下午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