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2014 2014.06.26 Contemporary Art W14062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上海 June 26, Thursday, 2014 Shanghai 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63号新富港中心1座5楼 邮编:200023 5/F, Tower 1, New Richport, No.763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Tel+86-21-23286888 Fax+86-21-53060053 WWW.HOSANE.COM

上海泓盛2014春拍当代艺术专场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泓盛2014

春季拍卖会

当代艺术

上海 2014.06.26

Contem

porary Art

W14062

2 0 1 4 年 6 月 2 6 日 星 期 四 上 海June 26 , Thursday, 2014 Shanghai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63号新富港中心1座5楼 邮编:200023 5/F, Tower 1, New Richport, No.763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Tel+86-21-23286888 Fax+86-21-53060053

WWW.HOSANE.COM

LOT 914 李占洋 山城夜色(局部)LOT 948 罗中立 并肩过河(局部)

泓盛2014春季拍卖Hosane 2014 Spring Auctions

拍卖2014年6月26日 19:15 时间顺延

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

AuctionFollowing the Previous Sale 19:15 June 26, 2014

Portman Ritz-Carlton, Shanghai

现场电话+86-21-64270050

网络直播www.hosane.com

Contemporary Art当代艺术

Lots 901-983

网上直播HOSANE LIVE 2014 Spring Auctions will be broadcast live at www.hosane.com

泓盛官方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hosane

泓盛官方网址:http://www.hosane.com

拍 卖 会

预 展

上 海 建 国 宾 馆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439号

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

“葆真堂”旧藏专场2014年7月18日 9:30

中国纸币2014年7月19日 9:30

邮品2014年7月18日-19日 9:30

王氏伉俪及其家族珍藏 怡尔雅集 放山居鉴赏 纸杂文献2014年7月20日-21日 9:30

古币/机制币/金银锭2014年7月20日 9:30

新中国金银币2014年7月20日 18:00

古铜珍玩2014年7月21日 10:30

茶道具精设2014年7月21日 13:30

2014年7月16日至拍卖前一日

拍 卖 会

预 展

Portman Ritz-Carlton Hotel Shanghai1376 Nanjing West Road, Shanghai

Jianguo Hotel Shanghai439 Caoxi North Road, Shanghai

Auctions

Previews

Auctions

Previews

Fin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y Painters in Shanghai9:30 June 26, 2014

Fine Chinese Classical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13:00 June 26, 2014

Fine Chinese Modern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Following the Previous Sale June 26, 2014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16:30 June 26, 2014

Oil Painting & Sculpture19:15 June 26, 2014

Trace of the Time - Important Private Collection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Oil PaintingFollowing the Previous Sale June 26, 2014

Contemporary ArtFollowing the Previous Sale June 26, 2014

From June 24 To One Day Before Each Sale

Bao Zhen Tang Treasure Collection9:30 July 18, 2014

Chinese Banknotes9:30 July 19, 2014

Stamps & Postal History 9:30 July 18-19, 2014

Paper Collectibles 9:30 July 20-21, 2014

Ancient Coins/ Gold & Silver Sycees

/ Milled Coinage

9:30 July 20, 2014

Gold & Silver Coins of PRC

18:00 July 20, 2014

Bronze Mirrors and Later Bronzes

10:30 July 21, 2014

Exquisite Tea Wares

13:30 July 21, 2014

From July 16 To One Day Before Each Sale

海派书画专场2014年6月26日 9:30

古代绘画暨书法墨迹专场2014年6月26日 13:00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2014年6月26日 时间顺延

胜上春台——瓷器工艺品专场2014年6月26日 16:30

油画雕塑2014年6月26日 19:15

时代印迹——重要私人收藏20世纪中国油画专场2014年6月26日 时间顺延

当代艺术2014年6月26日 时间顺延

2014年6月24日至拍卖前一日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上 海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63号新富港中心1座5楼邮编: 200023电话: +86-21-23286888传真: +86-21-53060053E-mail: [email protected]

北 京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6号天恒大厦1202室邮编:100027电话:+86-10-84608992传真:+86-10-84608012

台 北

地址: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59号13楼电话: +886-2-27085332传真: +886-2-27084073

香 港

地址: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六十至六十八号万宜大厦16楼1615室电话: +852-37962684/37962685

德 国

地址: Platinweg 14.30823 Garbsen, Germany电话: +49-5131-477898传真: +49-5131-477899

2014春季拍卖上海泓盛

IMPORTANT NOTICE

In accordance with“Preservation Law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port clearance will not be granded for lots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 in this catalogue. All bidders are required to place a deposit of RMB 200,000 before paddle registration. In the event of a successful bid, the buyer’s premium payable by the buyer of each lot is 15% of the hammer price along with any additional fees (if applicable).

Before placing a bid with us, we kindly advise all buyers to examine the condition of your bidding lots. Shanghai Hosane Auctions Co., Ltd. holds no responsibility for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quality. This catalogue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as an introduction of our auction lots. Buyer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bidding lots before they have placed a winning bid. If you have questions or ne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f the auction lot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for further assistance.

SHANGHAI HOSANE AUCTION CO., LTD.

SHANGHAIAdd: 5/F, Tower 1, New Richport, No.763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 Shanghai, ChinaPost Code: 200023Tel: +86-21-23286888Fax: +86-21-53060053E-mail: [email protected]

BEIJINGAdd: Room 1202, Sky Plaza, No. 46 Dongzhimenwai Dajie,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Post Code: 100027 Tel: +86-10-84608992 Fax: +86-10-84608012

TAIPEIAdd: 13F-1, No.59, Sec.2, Dunhua S. Rd., Taipei106,TaiwanTel: +886-2-27085332Fax:+886-2-27084073

HONG KONGAdd: Room 1615, 16/Floor, Man Yee Building, 60-68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Tel: +852-37962684/37962685

GERMANYAdd: Platinweg 14. 30823 Garbsen, GermanyTel: +49-5131-477898Fax: +49-5131-477899

敬请买家注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出境的拍卖品,已在本图录中以“*”符号注明,恕不办理出境手续。竞买人办理竞投号牌前,须交纳保证金人民币二十万元整(RMB200,000)。买家成功竞得拍品后,应付本公司落槌价15%的佣金及其他应计费用。

本图录中的拍品描述仅供参考,请各位买家于拍卖前自行检查拍品之实际状态,并对您的购买行为负责。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客户,本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尽可能多的搜集与拍品相关之信息,竞买者可作参考。我公司对拍卖标的的真伪及/或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如欲进一步了解拍卖标的的资料,请向工作人员咨询。

本图录封面、封底为918号拍卖品 Front and Back Cover Illustration is Lot 918

孙佩韶业务副总经理艺术总监

Peishao Sun

Art Director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Tel: +86-13611921552E-mail: [email protected]

王艳业务副经理当代艺术/油画雕塑部

Eva Wang

Assistant Manager of BusinessContemporary Art / Oil Painting & Sculpture Dept.Tel: +86-13817079903E-mail: [email protected]

纪佳佳经理当代艺术/油画雕塑部

Elen Ji

ManagerContemporary Art / Oil Painting & Sculpture Dept.Tel: +86-15821004389E-mail: [email protected]

姚笛业务副经理当代艺术/油画雕塑部

Di Yao

Assistant Manager of BusinessContemporary Art / Oil Painting & Sculpture Dept.Tel: +86-13764538709E-mail: [email protected]

目 录图片索引 → 艺术家索引 → 拍品901-983号 → 艺术家简历

→ 拍卖规则 → 委托竞投出价表

CONTENTSIndex of Lots → Index of Artists → Lots901-983→ Artist

Biographies → Conditions of Business → Absentee Bid Form

LOT 960 尚扬 火山-1(局部)

NAME LOT姓名

956-957

936

901-904

921-922

977

909

982

966

961-962

978

983

959

940、972

965

964

963

946

918

969

968

911-914

953

979

931

970-971

907

954

948-951

930

944

925

945

NAME LOT姓名

942

981

960

943

939

919-920

916

947、958

934-935

906

910

905

952

933

923-924

915

976

938

975

937

941

932

973

980

908

929

917

955

967

926-928

974

艺术家索引 INDEX OF ARTISTS

CAI GUANGBIN

CAI JIN

CAI ZHISONG

CANG XIN

CHEN DANYANG

CHEN WENLING

DAVID GERSTEIN

DONG ZHONG

FENG BIN

FENG ZHENGQUAN

GOH GEUN-HO

GU WENDA

GUAN CE

GUO JIN

GUO WEI

HE WENJUE

HUANG YUANQING

JIAO XINGTAO

JIN FENG

LI QIANG

LI ZHANYANG

LIANG QUAN

LIN HAIRONG

LIN JIABING

LIU GUANGYUN

LIU JIANHUA

LIU ZIJIAN

LUO ZHONGLI

MAO TONGQIANG

MENG LUDING

QIU ZHIJIE

QU FENGGUO

REN ZHITIAN

RYOU JAI-HYUN

SHANG YANG

SHEN FAN

SHEN SHAOMIN

SHI JINSONG

SUI JIANGUO

SUN LIANG

SZETO LAP

TAN XUN

TANG YONG

UNMASK

WANG CHUAN

WEI GUANGQING

WU GAOZHONG

XIANG JING

XIANG QINGHUA

XIAO YU

XIONG YU

XU ZHONGMIN

YAN LEI

YANG GUOXIN

YANG QIAN

YOO YONG-SANG

YU FAN

YUAN GONG

ZHAN WANG

ZHANG YU

ZHONG BIAO

ZHU FADONG

ZHUANG HONGYI

蔡广斌

蔡锦

蔡志松

苍鑫

陈丹阳

陈文令

大卫•葛尔斯坦

董重

冯斌

俸正泉

高勤虎

谷文达

管策

郭晋

郭伟

何汶玦

黄渊青

焦兴涛

金锋

李枪

李占洋

梁铨

林海容

林加冰

刘广云

刘建华

刘子建

罗中立

毛同强

孟禄丁

邱志杰

曲丰国

任芷田

柳在贤

尚扬

申凡

沈少民

史金淞

隋建国

孙良

司徒立

谭勋

唐勇

匡峻、谭天帏、刘展

王川

魏光庆

吴高钟

向京

向庆华

萧昱

熊宇

许仲敏

颜磊

杨国辛

杨千

刘龙相

于凡

原弓

展望

张羽

钟飚

朱发东

庄红艺LOT 959 古文达 虚构文字系列(局部)

图片索引 INDEX 图片索引 INDEX

LOT 907 刘建华 LOT 908 于凡 LOT 909 陈文令 LOT 910 唐勇 LOT 911 李占洋LOT 906 谭勋

LOT 943 申凡 LOT 944 孟禄丁 LOT 945 曲丰国 LOT 946 黄渊青LOT 941 颜磊 LOT 942 任芷田

LOT 913 李占洋 LOT 914 李占洋 LOT 915 向京 LOT 916 隋建国 LOT 917 展望LOT 912 李占洋

LOT 919 史金松 LOT 920 史金松 LOT 921 苍鑫 LOT 922 苍鑫 LOT 923 吴高钟LOT 918 焦兴涛

LOT 955 张羽 LOT 956 蔡广斌 LOT 957蔡广斌LOT 953 梁铨LOT 952 王川 LOT 954 刘子建

LOT 937 许仲敏 LOT 938 萧昱 LOT 939 沈少民 LOT 940 管策LOT 935 司徒立 LOT 936 蔡锦

LOT 966 董重 LOT 968 李枪LOT 963 何汶玦 LOT 964 郭伟 LOT 965 郭晋 LOT 967 钟飙

LOT 931 林加冰 LOT 932 杨国辛 LOT 933 魏光庆 LOT 934 司徒立LOT 929 原弓 LOT 930 毛同强

LOT 901 蔡志松 LOT 902 蔡志松 LOT 903 蔡志松 LOT 904 蔡志松 LOT 905 UNMASK

拓展的边界

中国当代雕塑EXPANDED BORDER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LOT 949 罗中立 LOT 950 罗中立 LOT 951 罗中立LOT 947 孙良 LOT 948 罗中立

当代水墨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LOT 961 冯斌 LOT 962 冯斌LOT 958 孙良 LOT 959 谷文达 LOT 960 尚杨

当代情境CONTEMPORARY

SCENE

LOT 925 邱志杰 LOT 927 朱发东 LOT 928 朱发东LOT 924 吴高钟 LOT 926 朱发东

当代思潮CONTEMPORARY

WAVE

LOT 969 金锋 LOT 970 刘广云 LOT 971 刘广云 LOT 972 管策 LOT 973 杨千 LOT 974 庄艺红

LOT 975 熊宇 LOT 976 向庆华 LOT 977 陈丹阳 LOT 978 俸正泉 LOT 979 林海容 LOT 980 刘龙相

LOT 981 柳在贤 LOT 982 大卫•葛尔斯坦 LOT 983 高勤虎

泓盛2014春拍将迎来新一季拍卖会,本次将隆重推出

“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专题。在此特邀何桂

彦作为学术主持,以其独特的视角来为我们梳理中国当

代雕塑史。如果将“星星”美展作为其中的一个起点,截

至到今天,中国当代雕塑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

是,怎样去看待中国当代雕塑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在

进行艺术史的梳理与书写时,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以

怎样的价值标准予以衡量,至今雕塑界也没有一个相对

明确的标准。在何桂彦看来,中国当代雕塑“当代性”的

显现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同样是

丰富多样的。

焦兴涛的大型雕塑《真实的赝品》,善于把类似于日常

物品的雕塑重新融入到一个日常化的环境中,艺术家把

这个过程看作是“藏雕塑”。“藏”既是一种手段,也有

着观念化的诉求。艺术家努力呈现给生活现实的某种特

质,真实的“赝品”。焦兴涛是因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

批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的。在后来的创作

中,艺术家在突破传统雕塑的语汇,拓展新具象雕塑的

表现力,消解雕塑与装置的既有边界,以及探寻雕塑的

观念化表达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李占洋的场景雕塑《山城夜色》塑造的具有独特艺术风

格的当代中国世俗精神图像。“他的雕塑语言是戏谑而

直白的,他经常把艺术经典、民间故事和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图像资源移植组合到雕塑中来,令观看者感受到

某种猝不及防的另类真实。作品《山城夜色》以浓重素

颜的基调表现了重庆夜生活空间中活色生香的奇异场

景。”(李旭)

隋建国的《衣钵》系列将中国人有着最深情节的中山装

作为雕塑中的主角,以解构、重组的方式,将中山装化为

了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这一鲜明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不

同社会群体不同的记忆和思考。隋建国怀着他对于人文

关怀和社会批判的双重个性,以他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

和现实主义意识,把文化思考带入到艺术当中。

展望的《漂浮石》将工业生产的产物和原材料—不锈

钢,运用到制作原本是自然的象征的石头上,使得石头

具备了另类的审美体验。展望投放漂浮石也成为他的一

项行为艺术,他把他创造出的石头放置到自然环境中,

让人造的石头去经历随波逐流的自然的过程。展望的漂

浮石含蓄的表达了当代人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困惑,但同

时又将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

谭勋的《3.3平米》,依然是山。深浅不一的灰砖,沿着地

面整齐地平铺开来,摆放成巨大的矩形,非常完形的极

少主义气质,单纯但不单调,简洁但不乏味。该作品演绎

了意象茶海,嶙峋山石间,俯瞰万里江山。惬意品茶时,

与山水为伴,自有一种回归传统文人生活的体验。

此外,还将推出蔡志松的《玫瑰系列》,UNMASK《半

透明》,刘建华的《水中倒影》,于凡的《HELLO之二》,

陈文令的《幸福生活》,苍鑫的《奇花异草》,吴高钟的

《西服》等等。

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

泓盛春拍另一重要专题《当代水墨》,将推出一批实验

水墨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学术主持熊宜敬指出,“华尔

街金融风暴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趋于冷静,大家也开

始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在激情过后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血缘的人文哲思,于是开始被较为广

泛的重视,而“水墨”这个与中国艺术文明发展不可切

割的媒材,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议题。”

王川的水墨作品《8号》等,通过各种大大小小,虚与

实,粗与细,干与湿的点、线以及块面演绎出千奇百怪

的局部回流,线条的疏密在空间的动与静,呈现出这种

运动之中聚散、开合、穿插形成多种形态。

张羽的水墨作品《8807》,是其指印系列的第一件作品,

意义深远。他擅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宇宙的观念与

图像入手,从其“圆”与“方”等抽象符号入手,而予以

‘意象’的处理。神秘的东方文化内涵,深邃幽远的东方

哲理,使其画面物象摆脱了简单“墨象”的平面抽象的性

质,而具备以意造象以情造象的主客观融合的‘意象’的

特征。”

刘子建是早年实验水墨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叠壁》无

论在描绘技法上,还是内容与构图上,都在寻找一种不

同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使用宣纸水墨的新方法。他的那

些以拓印、拼贴、撕揭、排刷的方式而制造出的新效果,

泼墨、积墨的独特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乱入,都使得人们

对于“水墨”的含义产生了充满现代主义的改观。

尚扬的当代水墨作品呈现着对传统水墨技法的传承与

反叛的双重特性,在作品《火山-1》中可见一斑。他的当

代水墨作品多发端于传统文人山水画,但有别于中国古

代画家以心境意境绘风景,将绘画在表现方面更增添了

观念上的演绎,偏离传统但又构建了一条沿顺自我心像

的当代水墨道路。

谷文达的《虚构文字系列》属于其实验水墨的代表作

品。其特色鲜明的水墨作品多采取的是改写传统文字的

方式,通过对篆字的解构与重组,拆分语言文字的原有

具体表现形式和既定文化象征含义,形成玄妙的“不可

言说”的哲学意味,极具个人艺术特色。

孙良作为一位前卫的当代艺术家,他早年学习传统国画,并

依然保持着一种追求自身的回归、美术意义的回归、文化意

义的回归的文人修养。水墨作品《清竹卉》(五联幅),来源

于艺术家对生命的体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回归传统

水墨的方式记录着真实的生活景致。

梁铨的《祖先的海》,以抽象的线条问题、拼贴与连接,

以传统水墨展现出“空”的境界,试图唤醒现代人内心

所潜藏的、被尘封的自然知觉。无论是细碎的繁复还是

精致的留白,都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雅致自然的情趣,

他充分使用带有个人画面形式的独特表现语言,使得他

的水墨创作展现出一种传统文人画的古风意味。

蔡广斌《窗·阴郁》是其“窗”系列的经典作品。他关注

的是作品的精神性和当代人的关系,注重把个人急需表

达的内心欲望和心理意识,通过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形式

表现出来,同时将这种当代观念,赋予到中国的水墨创

作中去。

冯斌的《舞》系列作品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活色生香的欢

娱场面,那些翩翩起舞在彩色或黑白世界中的男男女

女,温情而又浪漫。在延续多年、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西

藏题材结束后,冯斌的全新系列不仅是对创作题材的大

幅调整,更是他在当代水墨艺术变革方面的大胆实验。

泓盛 当代艺术/油画雕塑部

当代水墨

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EXPANDED BORDER—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LOT 901-924

当代思潮CONTEMPORARY WAVE

LOT 925-951

当代水墨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LOT 952-962

当代情境CONTEMPORARY SCENE

LOT 963-983

拍品目录

LOT 901-924

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EXPANDED BORDER—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美国批评家阿瑟•丹托在1984年曾提出了著名的“艺

术终结论”。他认为,主导着西方现代主义近半个

世纪的,以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叙事的线性艺术史

发展逻辑走向了终结。实际上,在面对中国当代雕塑

所呈现出的基本面貌时,我们很难按照古典——现

代——后现代——当代那种西方艺术史意义上的形态

学与文化学的分期方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归纳,也很难

将其简单地划为某种风格,或看作是某种艺术思潮的

产物。这并不是说中国当代雕塑没有线性的发展轨

迹,而是因为发展伊始,它就同时面临着双重的文化

语境与不同的艺术参照系,一个是本土的,一个是西

方的。它们既不是简单的平行,也不是表象上的交

织,其常态表现为“错位”中的结合。更重要的是,

中国当代雕塑在语言学转向与艺术本体建构方面还面

临着西方现当代艺术带来的冲击。由于中西雕塑处于

不同的文化情景与艺术史的上下文中,所以,当我们

在向西方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读”,当然

也包含创造性的误读。这也意味着,中国当代雕塑的

“当代性”可以同时包含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

性的因子。由于存在着一个“想象的西方”和源于自

身对“现代性的焦虑”,当代雕塑的风格的变迁、语

言的转向、形态的拓展,既与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有着

密切联系,也离不开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情景,因

此,中国当代雕塑基本的叙事方式从一开始就不是线

性的、孤立的、纯粹的,相反是混杂而多元的。

文革结束后,雕塑创作按照既定的惯性意识前行,但

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雕塑既有的创作观念也在悄然

的发生变化。70年代末,去纪念碑性雕塑的创作引

起了美术界的普遍关注。1979年3月,唐大禧创作的

《猛士——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在短短的几个月

内便掀起了波澜。实际上,在国家至上而下对文革进

行反思的浪潮中,雕塑界曾涌现了一批纪念张志新的

作品,如王克庆的《强者》、孙家彬的《党的好女儿

张志新》、王官乙的《玉碎》等。这批作品的最大变

化在于,过去那些伟人、英雄让位于一个普通的女

性。新中国建立以来,纪念碑不仅成为雕塑创作的一

种主导性的艺术样式,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对于接

受者而言,纪念碑既有自身的审美规范,其视觉形式

的呈现也具有强烈的仪式性。去纪念碑性并不是放弃

纪念性,而是艺术家敢于突破禁忌,打破过去那种

“高大全”的视觉机制,用个人化的语言去表达。在

这里,去纪念碑性雕塑所具有的当代文化意识是非常

突出的,首先是艺术家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立足

于现实,重新去反思、审视历史;其次是为创作中的

个人风格注入了独立意识。而创作主体的独立也是80

年代当代雕塑一个最为基本的特征。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卫

雕塑的涌现。在1979年的“星星美展”上,王克平

的《沉默》、《偶像》成为了焦点。这批作品在反思

历史与拷问现实方面是铿锵有力的,而那种非叙事的

表现性风格,也能成为当代雕塑语言学转向的一个标

尺。王克平的作品不仅与学院化的雕塑构成了张力关

系,而且成为了当代雕塑早期现代风格的代表,而滥

觞于90年代初的“政治波普”也可以在《偶像》这

件作品中找到内在的联系。不同于王克平的作品,在

1980年的“第二届星星美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包

泡的作品已留下了受到布朗库西、阿尔普、贾科梅蒂

等艺术家影响后的痕迹。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下,它

们仍显得另类而前卫。

在讨论80年代雕塑的时候,批评家孙振华特别谈到了

“形式革命”。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思潮,美术界关于

“形式美”所产生的争论,主要是因吴冠中在1979

年《美术》第五期发表的《绘画的形式美》一文引发

的。对于那些陷入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泥潭的艺

术家来说,“形式美”的提出无疑产生了振聋发聩的

作用。因为不管是对形式的追问,还是对艺术本体的

重建,实质都是对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反

拨,抑或是否定。因此,在当时的语境下,对形式的

追求很容易为作品带来一种文化上的附加值——反主

流的前卫身份。但是,从追求形式美或现代主义风格

的路径上看,“形式革命”在学理上却有不同的来

源。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学院的写实

性雕塑出发,将创作的重点逐渐从内容、题材,转到

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上。出现在197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

的“小型雕塑展”,以及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的

大部分作品都属于此种类型,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刘政

德、杨冬白等。2、从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中寻求形式

与风格的语言转换,代表性的艺术家有田世信、何力

平等;3、有意识地模仿、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语汇,

赋予作品个人化的风格,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刘焕章、

包泡、吴少湘等。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创作倾向

中,像李秀勤、余志强、朱祖德、甘少诚、杨明等艺

术家的作品大多具有抽象或构成主义的特征。4、从本

土的视觉文化资源中汲取养料,积极寻求形式语言的

现代转换。其实,这一脉络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分为两

类,虽然都立足于本土的文化传统,但孙家钵、黄雅

莉、傅中望等艺术家的作品在形态上更接近于西方的

现代主义风格,而陈云岗、曾成钢等人的作品则与中

国传统的写意雕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伴随着“新潮美术”的兴起,当代雕塑家愈来愈受到

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而且开始接触到西方后现代雕

塑(主要是装置艺术)。这个阶段,一个值得关注的

事件是,1985年劳申柏格(Rauschenberg)在中国

美术馆举办个展。这是中国的艺术家第一次近距离地

了解西方波普风格的雕塑。虽然说当时的艺术家对波

普艺术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将它与西方的大

众文化、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更没有

洞察到波普艺术背后的“反艺术”特质,而是仅仅将

其当作西方后现代艺术的一个样式,尽管如此,劳申

伯格以现成品创作的雕塑(也可称为装置)同样赢得

了艺术家的青睐和推崇。可以看到,在80年代中期的

创作中,以谷文达的《静则生灵》(1985)、张永见

的《新文物——猩红匣子》(1986)、徐冰的《天

书》(1987),以及顾德鑫80年代后期具有雕塑形

态的装置作品中,他们或多或少地向西方后现代艺术

汲取了养份。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当代雕塑家来说,

劳申伯格作品的意义,还在于触及到了雕塑与装置之

间的边界问题。但是,在创作领域真正对这一问题展

开深入的讨论和研究还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大致

说来,80年代中后期到1992年前后,当代雕塑界基

本完成了对西方现代雕塑的了解与学习。这个阶段的

主要特点是,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用不同的媒介从事

创作;另一个特点是开始有意识地寻求雕塑的观念化

表达。这个时期,隋建国创作的《无题》(1987)、

《卫生肖像》(1989)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只有等

到《地罣》系列出现后,隋建国才将材料与观念完美

的结合起来。抽象雕塑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代表性的艺术家是朱祖德。

“新潮美术”的后期,美术界曾流传这么一种说法,

大意是说,我们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将西方的现代艺

术几乎过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囫囵吞枣似乎不可

避免,但如果缺乏语言转向这个过程,90年代的雕塑

创作就无法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1992年9月18日,浙江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当代青

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的价值在于标志着年轻

一代艺术家的崛起。虽然说8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界

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概述

何桂彦

[美术学博士、批评家、四川美院副教授]

已注重形式表达的当代性转换,但与当时的油画创作

与观念领域比较起来,雕塑在整个视觉艺术领域仍然

十分边缘,发展也十分滞后。在“青年雕塑展”的评

述文章中,孙振华的看法反映了当时批评界的普遍认

识。他谈道,“中国雕塑的这种景况决定了它与绘画

等姊妹艺术相比,在当代中国面临着双重的任务,它

除了要与其他艺术种类一道追求自己的当代性之外,

它还有‘补课’的任务,即获得自身的文化定位。这

是因为雕塑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它在中国艺术

史中缺乏应有的自身明晰性,它似乎糊里糊涂地被裹

挟到了90年代的今天,从来就是被领着走到,而从来

就没有牵着别人走过。” 在后来为期两天的展览学术

研讨会上,批评家讨论得最多的话题是:1、雕塑的民

族化问题;2、什么是雕塑的特殊性,它有什么特质;

3、当代雕塑应该有什么样的语言。 可以看到,不管

是当代雕塑的当代性,还是其语言特征,这些问题仍

然没有超越语言学转向所关注的范畴,只不过,和80

年代艺术家较为个人化的实践比较起来,对如何建构

当代性的语言已成为了雕塑界的一种共识。

真正标志中国当代雕塑融入当代艺术文化情境的是中

央美院画廊举办的“雕塑1994——中央美院雕塑五

人展”。隋建国、傅中望、展望、张永见、姜杰这五

位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有强烈的当代文化诉求,而且其

语言表述也非常个人化。对于当代雕塑后来的发展来

说,这个展览首先触及到了雕塑与装置的边界问题,同

时,这批艺术家主张以积极的心态介入当代的社会现

实之中。

进入90年代中后期,当代雕塑开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

的发展状态。其中有几种现实值得关注。

1、将80年代中期对现代主义语言与风格的学习推进到

当代层面,即形式——风格的范式建立让位于作品内

在的文化诉求,此时,艺术家不仅有意识地强调形式

背后蕴涵的本土传统与文化身份,而且,作品具有较

强的现实文化的针对性,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李秀勤、

傅中望、刘威、王洪亮等。

2、解构主义雕塑风格的出现。从形态与风格上讲,

解构主义这一创作倾向主要受到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

影响,而且一部分艺术家十分迷恋金属焊接的表现手

法。实际上,与其说解构主义是一种风格,毋宁说是

一种文化态度,即艺术家对历史、传统、现实予以重

新的审视,尽管部分作品潜藏着无奈、调侃,甚至是

反讽的情绪。而且,充满悖论的是,大部分解构主义

风格的作品都隐含着一种结构主义的形式特征。代表

性的艺术家有焦兴涛、史金淞、邓乐等。

3、都市题材的雕塑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潮流。都市

题材的出现,应该被看作是,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取代

80年代初乡土文化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也是当代雕塑

介入现实的集中显现。当代艺术需要关注都市中人的

存在,关心人在当代文化中的生存处境、生命要求和

人格倾向。同时,艺术家要从更直接、更具体、更深

入的当下经验出发,切入当代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呈现当代雕塑与当代文化的关联。到90年代后期,有

两类都市题材表现得较为突出:一种是表现都市生存

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种是强调都市语境下的消费

生活。代表性的艺术家有于凡、李占洋、王中、瞿广

慈、刘建华等。

4、倍受瞩目的女性雕塑。虽然说中国当代艺术中

的女性倾向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但中国

的女艺术家并不持有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

女性主义立场。她们承认两性世界的差异,但不追

求极端的二元对立;她们认同自身的女性身份,但

不刻意强化这种身份;她们承认“父权社会”的种

种弊端,但并不彻底地拒绝和否定。同时在语言的

表达上,她们并不强化作品中潜在的性意识,也尽

量回避用男女生殖器的图像符号来表达作品的女性

观念,相反,她们注重自身的女性经验,寻求一种

女性独有的表达方式。总体来看,女雕塑家的作品

(也包括部分装置类的创作),并不强调极端的文

化批判,但强调个人化的语言表达。代表性的艺术

家有姜杰、施慧、林天苗、尹秀珍、向京、陈妍音

等。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艺术现象,女性雕塑一直贯

穿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中。

以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与1994年圣保罗双年展为标

志,表明中国的当代艺术已逐渐卷入全球化的浪潮

中。但是,在雕塑领域,除了极少数雕塑家对全球化

背景下,中国雕塑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身份保持着

敏感外,大部分雕塑家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

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是,90年代末期,中国在海外

的艺术家如徐冰、蔡国强、黄永砯、谷文达等掀起了

一股新的创作浪潮,那就是立足于全球化的语境与多

元文化的立场,用一种国际化的当代语言(主要是装

置与多媒体)来转译、重构自身的“中国经验”。中

国海外军团的异军突起,不仅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

国际影响力,也对国内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批艺术家的成功,加速了

雕塑与装置边界消失的步伐。

如果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当代雕塑的叙事逻

辑,仍受到了国家至上而下对文革反思的影响,那

么,到80年代中后期,当代雕塑已进入一个前现代主

义的时期。和此前“去纪念碑性”的雕塑和追求艺术

本体的独立的创作方向所不同的是,当代雕塑初步建

立起了一种本土vs.西方、传统vs.现代、内容vs.形式

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但是,中国当代雕塑并没有

完成自身的现代主义使命。换句话说,当代雕塑在形

式革命、文化批判、思想启蒙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是一

种彼此脱节、破裂、不完整的状态。或许是因为时间

太短暂,伴随着1989到1992年之间,中国社会的急速

转型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兴起,因文化情景发生了剧

烈的转变,当代雕塑在没有完全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

状态下,便快速地滑向了去历史化、消解深度的后现

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中。总体来看,90年代当代雕塑的

叙事模式,是在全球化的语境、都市化与消费文化的

背景下、创作观念的嬗变与革命中,以及对当代文化

的反思与建构等话语模式中形成的,其叙事话语同样

也呈现出破碎、散点、微观化的特点。

虽然2000以来的当代雕塑与90年代的创作不存在任何

明显的断裂,但对雕塑形态与边界的拓展与追问,对

当代艺术整体学术语境与文化现场的思索与介入,对

国际当代艺术潮流的对话与回应,对雕塑学科化建设

与学院教育模式的拷问与反思……则共同构成了新世

纪第一个十年当代雕塑发展的共时性语境。

2000年前后,一批青年雕塑家的崛起将当代具象雕

塑推进到一个更新的阶段。总体而言,不同于传统的

写实雕塑,具象雕塑普遍受到了图像时代的视觉呈现

与观念艺术的影响,艺术家强化作品的视觉语汇,有

意识地在作品中使用一些源于消费时代的图像与符

号,而且这一类艺术家善于使用各种最新的材料,不

断改进着色的手段与技术。同时,强化作品的修辞方

式,注重作品的叙事性。粗略地看,在语言与文化诉

求上,具象雕塑也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1、观看与

叙事,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向京、曹晖、UNMASK、

闫冰等。以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超写实雕塑的出现

为标志,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审视既有的视觉观看机

制,质疑其内部隐藏的话语权力。很显然,一件艺术

品不仅决定了观众的观看,而不同的观看也可以生成

作品的意义。因此,对观看背后隐藏的权力话语与视

觉机制进行挖掘,将其与作品的叙事有机的结合,自

然成为了这批青年雕塑家关注的问题。向京、曹晖、

UNMASK的作品大多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惊颤”效

果,即用超真实来质疑真实,用凝视来颠覆日常意义

上的观看。同时,向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讨论女性

的身体、性别与男性凝视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关系,而

闫冰则通过材料的物性特征赋予个人化的痕迹。如果

说曹晖的作品在观看中会传递出一种冷漠,那么闫冰

的作品则有着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温情。2、图像与符

号。90年代后期,陈文令的《红孩子》系列将波普化

的雕塑推进到图像表达的层面。追溯起来,隋建国于

1997年创作的《衣钵》就使符号性的表达得以强化。

和架上绘画的图像叙事不同,雕塑领域的图像主要还

是追求视觉的观念性表达,以及注重符号与大众文化

发生的联系,这在焦兴涛的“绿箭”系列中反映得十

分突出。不过,当代雕塑中的图像与符号于架上艺术

家创作的“符号雕塑”是有区别的,前者追求的是图

像化的视角呈现,后者只是艺术家绘画作品中“个人

符号”的延伸。3、关注现实、注重“底层人文”的

表达。90年代以来,当代雕塑如何介入社会的现实文

化生活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年轻一代的雕塑家

中,梁硕的《城市农民》(2000)、张建华的《矿

难》(2007)、丘婧彤的《2005年某月日广州江南

路》(2005)、卢征远的《精神病患者》等,均将个

人的视角投向了“底层”或边缘人群,形成了具象雕

塑领域一个独特的创作倾向。

重视身体的体验与“剧场化”的表达也是近年一批

青年雕塑家关注的话题。90年代中期,伴随着西方

后现代思想与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雕塑家们开始

重新去审视作为媒介的身体。不难发现,在具象雕塑

领域,向京、李占洋、卢征远作品中的身体就关涉叙

事,触及到与性别、阶层、男性的观看视角,以及文

化身份相关的话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剧

场化”来源于极少主义的追求。1960年代中期,当

早期的极少主义艺术家逐渐从对“物”、“场地”、

“空间”的强调转向观念表达时,一个更新的美学

观念“剧场”或者“剧场化”(theatrical)开始凸

显出来。1966年2月与10月,莫里斯在《艺术论坛》

上先后发表了两篇名为《雕塑札记》的关于极少主义

的理论文章,集中讨论了观众、物、剧场之间的关

系。莫里斯认为,雕塑并不是单纯的客体,也不追求

形式表达的自律性,它处于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带给

观看者的是一种整体性的经验与感受。如果说早期极

少主义主要追求“物”与“场地”形成的特定空间关

系,莫里斯就在“物”、“场地”之间添加了一个更

重要的要素,就是观众的参与,于是,由人、物、场

共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剧场”。也就是说,莫里斯

追求的是“观看者的关系”(spectatorship),即

结合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现象学

(phenomenology)的方式,强调“物”与空间、

“物”与现场、“物”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样一来,作品的意义就会增值,向外弥散,呈现出

一种开放的状态,而观众观看的时间、观看的过程

也会成为作品意义的一部分。如果追溯起来,徐冰

于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示的《天书》就涉及到了

“剧场化”的问题,而且,那种仪式化的展示方式对

观众的观看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设定。虽然说展望、

姜杰90年代的部分作品已涉及到了“剧场化”的观

看,但雕塑界对“剧场化”的重视还是2003年以后

的事情,在中青代的艺术家中,隋建国的《运动的张

力》(2009)、刘建华的《梦想》(2005)是比较

有代表性的,在最近的创作中,展望的《我的宇宙》

(2011)将雕塑的剧场化表达几乎推向了极致。在

年轻一代的雕塑家中,史金淞、李晖、李洪波等艺术

家的作品同样涉及到了剧场化问题。事实上,“剧场

化”早已构成了当代装置艺术最为核心的一个美学维

度,这在张大力的《种族》(2003)、毛同强的《工

具》(2007)、徐冰的《凤凰》(2009)、艾未未的

《一亿颗葵花籽》(2011)等作品中可见一斑。

90年代伊始,部分当代雕塑家潜心研究媒介的“物

性”,尽可能挖掘媒介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与社会属

性。对于部分青年雕塑家来说,从材料自身的媒介、

文化与社会属性转入到“物”所具体展示的场所,也

就是物与现场、观众所共同形成的“剧场化”关系的

研究,才是他们创作的重点。杨心广始终在保留媒介

最为纯粹的自然属性,与极简的形式表达之间博弈,

但对“观看”的引入、剧场化的形成方面,形成了独

特的个人风格。2000年前后,梁硕逐渐脱离了具象雕

塑,其作品不是对现成品的简单使用,而是力图揭示

物品与日常经验、个人记忆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年轻一代的雕塑家中,以谭勋、张伟、王思顺、胡

庆雁等为代表,继续推动着观念雕塑向前发展。和重

视逻辑和概念表述的观念艺术不同,观念雕塑虽然重

视观念的表达,但作品仍具有雕塑的某些形态与视觉

特征,其意义也只有在当代雕塑的上下文语境中才能

生效。谭勋的《李明庄计划》既是对现成品的改造,

也是在讨论脸盆、搪瓷茶缸、铝饭盒等日常物品背

后积淀的“中国经验”。其作品的意义在于,为日常

物品注入本土化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趣味,从而来改变

物品的物理属性,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张伟、王思

顺的创作在理念上有一个共同点,均在质疑雕塑的本

质,力图拓展其既定的边界。实际上,大部分青年雕

塑家都比较重视观念性的诉求,这在文豪、宋建树、

张翔、杨洪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事实上,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呈现出了更为开放的

姿态,不仅能有效地接纳装置艺术、建筑艺术、观念

艺术的成果,而且,在形态上能融汇影像艺术、过程

艺术的一些视觉方式,尝试将时间与过程纳入当代雕

塑意义呈现的维度中。因此,如果脱离了个案和现象

分析,我们很难在一篇文章中对当代雕塑的创作状态

做成更为准确的描述。同时,一个更重要的现象是,

一些非雕塑领域的艺术家(虽然大部分创作的是装

置,但仍保留了雕塑化的视觉方式)的崛起,客观而

言,对当代雕塑领域的推动,尤其是打破雕塑与装置

的既有边界,都做出来巨大的推动。如张大力的《种

族》、宋冬的《物尽其用》、邱志杰的《细胞》、王

鲁炎的《被锯的锯》、庄辉的《带钢车间》,以及在

尹秀珍、顾德鑫、刘韡、萧昱、徐震、苍鑫、邬建安

等艺术家的一些作品中可见一斑。

虽然说中国当代雕塑仍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线性发展

轨迹,但这个轨迹的背后几乎同时可以包容前现代

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因子。诚如前文所言,由于

存在着双重的参照系,因此“本土的”与“西方的”

时常会在“错位”中交织在一起。不过,可以乐观地

预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伴随着中国经

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当代艺术,

以及中国雕塑,都会在国际艺术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

色,而不会再遭遇到90年代中期在后殖民视野下的

“春卷”身份。

2014年5月10日于望京东园

爱情的魅力是无限的,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爱情

一直是人们心中闪耀的光芒。它能使暗淡的世界异彩

纷呈,也能使濒死者 焕发活力。在无数次的主观渲染

之后,它是诗人笔下的圣物;小说家情节中的波澜;

幻想的世界无不美好;爱情是人们永远追求的幸福。

当理想的热烈与现实的冰冷撞击时,绚丽的世界灰飞

烟灭,活力熄灭,留下无尽的失落……其实这还是未遂

者的幸运。一些人拥有了爱情,不幸却堕入痛苦的深

渊,无意间将自己置身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长期领受

心灵的折磨。……因为幸福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人们总是习惯于断章取义地看人生、努力重复别人的

生活,并不考虑究竟,身临其境则是无法言喻的煎

熬。然而,忍耐痛苦的人竟成了他人羡慕的偶像。要

知道,爱情无不以痛苦为结局。

当梦想与现实相违时,各种戏论随之成为指导行为

的依据,使我们从一个痛苦奔向另一个痛苦。许多

人虽有能力克服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却无法摆脱情

感的困惑,孤独与贪著使我们在温柔与美艳面前束

手就擒,成为事业的巨人情感的侏儒。一面在风雨

中屹立,另一面却在沼泽中爬行,一次次尝试栖身

玫瑰美艳、象征爱情,而铅既沉静又绚丽;既柔软又

沉重;既可塑又易毁;既稳定又具毒性,虽是金属却

很脆弱。 用铅的材料属性和玫瑰的自然造型结合描述

爱情,观点应该是明确的。爱情和其它事物一样,其

真实面貌并非与自己看到的和想象的一致,“爱情犹

如这绽放的铅玫瑰”,品者自知。

——蔡志松

玫 瑰

蔡志松

之所,这种尝试无异于轮椅与拐杖的交替,它们都

不能使我们最终独立!

爱情只是一种自我满足,一切付出都以自我感受为标

准,最纯真的爱情无非是最真诚的索取,不要认为追

求爱情比追求物质更高贵。

贪婪使人们永不满足,最艳丽的花朵也会失去色彩。

有了贪婪,爱情犹如这绽放的铅玫瑰,像搀了毒的美

味,没有必要用珍贵的生命之唇去反复亲吻。由于认

知的片面,人们对于爱情只有一味追求的信心,却不

具备承担后果的勇气与能力,因此,不要放浪形骸!

爱情像大自然中的花朵,无时无刻不上演着盛开与凋

零,永不停息;就像我们的身体,从一出生就开始奔向

死亡,犹如这铅玫瑰,总有一天会因保存不善而损毁,

变成沉重的垃圾。维护的成本远远大于自身的价值。

爱情的自性并非永恒。片刻的欢愉也需要众多因缘的

聚合,不要为刹那的闪烁而付出一生的努力!因为爱

情并非生命的全部。

渴望爱情的人们三思!

蔡志松 CAI ZHISONG

CAI ZHISONG (1972 - )蔡志松瓶装玫瑰 (9/49)铅、青铜、锡签名:蔡志松创作年代:2008年展览:“再会历史—蔡志松”, 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902

RMB 68,000-88,000US$ 10,794-13,968

CAI ZHISONG (1972 - )蔡志松方玫瑰(1/1)铅皮签名:Cai Zhisong 2013.12.30创作年代:2013年展览:“再会历史—蔡志松”,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901

(H)40×40×5cm

RMB 35,000-45,000US$ 5,556-7,143

Rose (1/1)Sheet Lead Signed Cai Zhisong; 2013.12.30 Created in 2013EXHIBITIONGoodbye History by Cai Zhisong,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2014.

Rose Bouquet (9/49)Lead & Bronze & TinSigned Cai Zhisong in ChineseCreated in 2008EXHIBITIONGoodbye History by Cai Zhisong,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2014.

15×12×(H)58cm

CAI ZHISONG (1972 - )蔡志松盒子玫瑰(1/1)铅、青铜、锡签名:蔡志松 2014.3.18创作年代:2014年展览:“再会历史—蔡志松”,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CAI ZHISONG (1972 - )蔡志松玫瑰横幅(1/1)铅皮签名:蔡志松,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创作年代:2011年展览:“再会历史—蔡志松”,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903

904

RMB 18,000-25,000US$ 2,857-3,968

RMB 220,000-260,000US$ 34,921-41,269

A Box of Rose (1/1)Lead & Bronze & Tin Signed Cai Zhisong 2014.3.18Created in 2014EXHIBITIONGoodbye History by Cai Zhisong,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2014.

(H)6×5.5×5.5cm

Rose Banner (1/1) Sheet Lead Signed Cai Zhisong and 2011.1.12 in ChineseCreated in 2011EXHIBITIONGoodbye History by Cai Zhisong,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2014.

(H)244×49×7cm

UNMASK (2001 - )匡峻、谭天帏、刘展半透明10(1/12)铜签名:匡峻、谭天帏、刘展 1/12 2008.4创作年代:2008年

905

RMB 80,000-100,000US$ 12,698-15,873

Translucence No.10 ( 1/12 )CopperInscribed Kuang Jun,Tan Tianwei and Liu Zhan in Chinese;1/12 2008.4Created in 2008 (H)61.5×50.5×25cm

UNMASK是由刘展、匡峻、谭天帏三个年轻艺术家组成的创作小组,成立于2001

年。同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三人,使用了他们的毕业作品中“DO YOU KNOW

UNMASK”中的词语——UNMASK作为自己品牌的名字,进行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新

鲜而自由的艺术创作。从无影者到半透明作品系列,他们的作品包括了装置、设计、玩

具等各种领域。而每一次UNMASK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对身体的塑造,每次也

在实践新的材料。

UNMASK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他们能够将一种明朗和空灵的境界贯穿至作

品中,显示出一种极具审美张力的诗意。在《半透明》系列中,艺术家采用了对人像的

各种错位的、片段的、镂空的处理,整个造型线条流畅、圆润,呈现出唯美灵动的空

间感,使得残缺的部分被诗意和想象填充起来。UNMASK巧妙的把人的感觉和想象

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使得观者能够将自我的感受填充至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从而达

到理念与观念的统一与平衡。作品的材质是质地冰凉清脆的铜质薄片,这种材质更增

添了“透明”的效果,也让线条的延展走势更加自然顺畅。人物的脸部并不完整,但依

然能让观者看出这半张脸上的表情和作品内含的情感:半睁着的迷离的眼神,欲说还

休的微张的嘴唇。观者的个性化情感与UNMASK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完整的结合,使

得艺术由于人与物的相互情感而具备更强的现实意义。

TAN XUN ( 1974 - )谭勋3.3㎡(2/8)苏州御窑金砖、铝板 、不锈钢 签名: 谭勋制 tan xun 创作年代:2014年 注:尺寸可变3种规格。

906

RMB 180,000-250,000US$ 28,571-39,684

3.3㎡ (2/8)Suzhou Brick & Aluminum & Stainless SteelInscribed Tan Xun in Chinese; tan xunCreated in 2014

Three Kinds of Variable Sizes165×198cm110×156cm66×176cm

谭勋推出他的新作,依然,是山。深浅不一的灰砖,沿着地面整齐地平铺开来,

摆放成巨大的矩形,非常完形的极少主义气质,单纯但不单调,简洁但不乏

味,形上但不寒冷,相反,有辽阔的呼吸。其中有我们的文化历史和根源,有我

们的精神气度和境界。在今天这个弥漫着功利主义的时代,还有谁,能保持那

种形而上的高度,行走在那种海尽天是岸,山绝我为峰,自笑一声天地惊的精

神海拔上?像药山惟严或理查德•朗。(唐尧)

《3.3㎡》是谭勋演绎的意象茶海,嶙峋山石间,俯瞰万里江山。惬意品茶时,

与山水为伴,自有一种回归传统文人生活的体验。谭勋通过不同的视觉表达形

式去挖掘材料的不同特性,以中国古典结构的方式铺列,该作品可根据特定的

空间,改变茶海的尺寸,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谭勋雕塑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形式,但不落入西方现代主义

雕塑的范式之中;强调“物性”,但又要与西方极少主义拉开

差距;强调“观念”;但却不以抽象的哲理和反艺术的体制为

目的,而是积极建构作品自身的文化身份。同时,艺术家对创

作中的过程性与偶然性的重视,对“场域”与“剧场化”效果

的营建,不仅强化了“观念”表达的有效性,还会为当代雕塑

拓展艺术本体的边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何桂彦

作品内部结构模型图解骨子里的中国

谭勋诞生在一个中国画家的家庭,自幼也学习中国画,这使得他的骨子里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自觉

性和对山水的兴趣。谭勋作为雕塑家而言,其雕塑中的“山水”,已经不是中国艺术中的那个“山

水”含义了,也不是他刻意寻找的这样一个题材或形式,而是他一直在材料表达的各种实验中,渐

渐回归到自我内心表达的结果。正如中国文化出自内心寓意于“物”而最终由“物”又回归于内心,

从而达到内心自省的文化特性。

谭勋对物质和材料本身的驾驭使他的作品更多的具有精神表达的深度;内心表达的强烈欲望得以

使观者超越对物质本身的新奇和兴趣;视觉传达开始成为精神传达的载体,寓意性在减弱,远远

脱离了趣味,自我文化立场和语言个性化的清晰。

——陈近新

作品可变尺寸平面图110×156cm

作品可变尺寸平面图66×176cm

LIU JIANHUA (1962 - )刘建华水中倒影 (1/8)瓷器 签名:刘建华创作年代:2003年

907

RMB 150,000-200,000US$ 23,809-31,746

Reflection in Water (1/8)PorcelainSigned Liu Jianhua in ChineseCreated in 2003

(H)41×196×7.7cm

自2000年初,刘建华在艺术创作上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在全球发展下的一种中国样式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创

作的一系列作品,都深刻的体现出了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了《水中倒影》。他以城

市的标志性建筑为原型,将陶瓷材质光滑明亮的特性与都市的时尚、现代的感觉结合起来,将水中倒影以

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虚幻的倒影与真实的建筑的形象加以互换,也体现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

速发展带来的模式化复制问题。刘建华希望《水中倒影》能够给人一种海市蜃楼的感觉,他说:“这个作品

的视觉上是由9组造型,组合成类似风景线的感觉,并运用克隆的方式呈现 。因为中国的发展的方式也是

在效仿美国的方式,除了体制、政治以外基本是这样的,投影在这个作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种很虚

幻和漂浮的感觉。其实这些并不是我们国家真正所有的东西,是一种没有根基,没有衔接的建筑。”刘建华

将这种都市现代化发展中,中国的大城市模仿纽约,而其他的城市又仿照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克隆文化现象

表现出来,运用白瓷冰冷光滑的特殊质感,给人以更强的视觉效果,从而引发观者对于现代城市化问题进

行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YU FAN (1966- )于凡哈啰之二 (1 /6) 玻璃钢 喷漆 签名:于凡 YuFan创作年代:1999年 出版:《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亚洲艺术中心,2007年,第82页。 《金蝉蜕变》南京四方艺术,2007年。 《The New Literati》 新加坡奥沙画廊,2007年。 展览:“于凡作品展”,北京艺术文件仓库,2003年。 “中国细雨”,香港奥沙画廊,2006年。 “媒介与传统的当代道路——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 北京亚洲艺术中心,2007年。 《The New Literati》,新加坡奥沙画廊,2007年。 《新中国》新画廊,美国休斯顿,2007年。 《金蝉蜕变》南京四方艺术,2007年。

908

RMB 120,000-180,000US$ 19,047-28,571

HELLO No.2 (1/6)Painted FiberglassSigned Yu Fan in Chinese; Yu FanCreated in 1999PUBLISHEDThe Exhibition of Ten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ors, Asia Art Center, 2007, p.82.Cicada Metamorphosis, Nanjing Sifang Art, 2007.The New Literati, Osage Gallery, Singapore, 2007.EXHIBITIONYu Fan Exhibition, Art Archives and Warehouse, Beijing,2003.China drizzle, Osage Gallery, Hong Kong, 2006. Contemporary Path of Media and Tradition - The Exhibition of Ten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ors, Asia Art Center, Beijing, 2007. The New Literati, Osage Gallery, Singapore, 2007.New China, New Gallery, Huston, 2007.Cicada Metamorphosis, Nanjing Sifang Are, 2007.

(H)130×40×50cm

于凡认为:“神迹不是来自幻想,而是现实,它否定了俗世的意义,显示其本真。”人及其形

式是于凡艺术创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他雕塑的意义似乎就是围绕着这个“本真”寻

求形象的再造,来源于现实的形象,却又不是现实的形象。《HELLO》就是这样一种语言

的形象实验,通过塑造一种并不直接来源于现实形象的新形象的再造,体现出形象的神秘

性。在《HELLO》中把佛像和领袖人物挥手像相结合,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艺术家从研

究中发现两者的相似性,但挥手的雕塑的脸部却又是模糊掉的,这使得雕塑形象却又失去

了任何现有形象的明显肖像特征,增添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气氛,却更具备神秘性和庄严性。

同时,艺术家又注重对于雕塑材料的实验性创作,他将汽车的喷漆运用到雕塑中,使得人

物的大衣像汽车的表面一样反光,他把玻璃钢材料加以喷漆运用为主要的雕塑创作材料,

体现了于凡在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创新。

CHEN WENLING (1969 - )陈文令幸福生活(6/7) 铜雕 签名:陈文令创作年代:2004年

909

RMB 180,000-280,000US$ 28,571-44,444

Happy life (6/7)Bronze Signed Chen WenLin in ChineseCreated in 2004

(H)150×100×70cm

“幸福生活”系列作品有着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调侃和幽默。在家乡有着15年

养猪经历的陈文令,将猪作为了幸福生活的绝对主角,然而这种形式的快乐却

也体现出了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群众对于物质和财富的强烈欲望,陈文令的“幸

福生活”是一种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消费的精神状况的批判,刻画了对于财富

和物质感到癫狂和快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运用了寓言化以及叙事雕塑的

形式,塑造的形象充满了极端满足甚至略带炫耀的笑容,这种笑容给人以怪异

与愚蠢的感觉。陈文令说:“这是一种世俗化的,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异化过的

笑。我对这种幸福生活是调侃和反讽。”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强化了这种现代

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物质满足的日常问题,让观者对于生活幸福感的由来重新

进行思索,也反应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后产生的一种物质化的人

性特征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化的人性和时代特征,更加具有内涵的多重性

和深刻性,雕塑语言也更加成熟与丰富。

TANG YONG (1969- )唐勇动力火车玻璃钢创作年代:2002年出版:《中国艺术》,中国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一期,第48页。展览:“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02年。 “重庆美术馆开馆系列展”,重庆美术馆,2002年。 “2003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雕塑作品艺术展”,长春,2003年。 “彼此当代艺术展”,法国图卢兹,2004年。 “变形记—新锐雕塑八人展”,成都蓝色空间画廊,2007年。

910

RMB 80,000-150,000US$ 12,698-23,810

Power TrainFiberglassCreated in 2002PUBLISHEDChinese Art, China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the 1st Issue of 2012, p.48.EXHIBITIONChina's Western Style - Sculpture Exhibition Tour,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Chongqing, etc, 2002.The Opening Series Exhibitions of Chongqing Art Museum, Chongqing Art Museum, 2002.Chongqing Art Museum Opening Exhibition Series, Chongqing Art Museum, 2002.2003 Changchun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Conference - Sculpture Art Exhibition, Changchun, 2003.Each Other -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oulouse, France, 2004.Metamorphosis - Sculpture Exhibition of Eight Emerging Artists, Chengdu Blue Space Gallery, 2007.

(H)120×100×40cm

唐勇的雕塑以他的问题意识,思考深度和观念化的表达,在这一代人中间独树一帜。唐勇的

价值在于,尽管他雕塑的图像是流行的,艳丽的,卡通的,它背后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所呈

现的观念又是严肃的,深刻的。正是这种具有超越性的品质和高度,决定了唐勇的作品具有

一种思想的力量,这使他的作品在欲望贲张、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不仅具有直面现实的勇

气,也具有思考和追问的力量。

——孙振华

李占洋李占洋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现实的写照,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玩世现实主义、艳俗

艺术的代表人,李占洋并不仅仅是在完全遵循将真实的现实情景融入作品,他的作品

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不同在于他在写实的同时也将不合常态的甚至邪恶的因素揉进其

中,他有意的将现实中粗俗的一面夸张的暴露出来,并充分运用了中国民间雕塑的艺

术表现力。对此,李占洋认为:“很多邪恶的东西在人的体内打架,时机一成熟,又

可能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很动人的力量。”他秉承着这种力量,将他对人性之恶的感

悟融汇成艺术创作的动力。

李占洋毕业于辽宁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他在秉承鲁艺艺风和川美收租院世俗写实之

风的同时,又将现代语言和民间的粗俗俚语大胆结合在一起,他的艺术作品的当代性

不仅仅在于他的表现内容大胆直白,吸引眼球又饱受争议,同时也在于他的作品形式

的创新和表现方式的率真。他将世间百态用雕塑的形式定格在凝固的时间里,赤裸裸

的呈现社会现象与人性,这亦是在呼吁当代艺术回归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市井生

活的关注。

李占洋的雕塑技法受到了民俗彩塑的影响,在色彩的运用上,他使用了民间雕塑那样

质朴纯粹的赋彩方法,颜色艳丽鲜艳,对比度强烈,这使得作品在色彩构成上更加贴

近现实的氛围,又有超越如实描绘的精神属性,在视觉上具有极强的冲击力。造型上

则不求形似,但求神似,采用少许夸张的表现方法,运用朴质的民间雕刻手法,使得

雕塑的表现顺畅而自然,动态夸张却分外传神。范迪安称:“李占洋不属于思考型的

雕塑家,而属于感觉型的雕塑家。他对形象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还有一般与泥土天

然亲近的气质,泥土在他的手中就如心中涌发的语言,可以任意地塑造成他感觉到的

形象。这种能力是他独有的。他能够像画家画速写或默写一样塑出各种形态的动态、

表情与神色,而且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人和所处空间的‘现场’气氛。”

李占洋的这种对雕塑的感觉也正是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感觉,他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独

有的观察力,不断尝试去体验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这种生存活力能够使他在创作雕

塑的时候能够将情节和场面即时即兴的表现出来。

可以说,李占洋的当代艺术作品既是一种对美的表达,也是对丑的揭露,既是对生活

的歌颂,又是对现实的鞭挞。他那作品中独有的调侃的、戏谑的色彩不是作品的主导

因素,而那犀利直接的对现实的呈现才是他艺术语言的最根本的生命力来源。李占洋

切入都市生活当下的实际状态,将现实中的存在和正在发生的现实砰然揭露,让雕塑

中的人物在他的创作下演出一幕幕不为人知的故事,正是这种直接的现实呈现,才能

留下更多空间给予观者去思考和揣想。

LI ZHANYANG

LI ZHANYANG (1969 - )李占洋打麻将(A/P)铸铜 着色签名:Li Zhanyang创作年代:1999年出版:《今日中国美术丛书·李占洋》,北京文奥广告有限公司,2002年,第57页。

911

RMB 70,000-90,000US$ 11,111-14,286

Play Mahjong (A/P) Colored Bronze Signed Li ZhanyangCreated in 1999PUBLISHEDChinese Art Today- Li Zhanyang, Beijing Wenao Advertising Co., Ltd , 2002, p.57.

(H)27×30×34cm

李占洋的雕塑作品类似于传统民俗文化的街头艺术,充满着强烈的现实再现感和画面感。李占洋

塑造了麻将桌上的男女沉迷于灯红酒绿的场景,人物形体夸张,质感粗重肥厚,色彩俗艳夸张。

艺术家不仅仅直白的表现民俗文化的场景,充满底层人文自身的活力,而且坦诚的表现人性欲

望,以此展现生活表象背后的真实。雕塑所呈现的场面真实到如同伴随有现场的声音,麻将洗牌

的哗啦哗啦声,男人的吆喝声,女人的娇嗔声……艺术家并不是让雕塑去感染人们,而是在用雕

塑描述现实的情节,别具直观意味。他以一种大大咧咧的创作表现方式行走在当代艺术社会中,

甚至以此切入后现代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本质和平民的社会性特质,这还显示出了李

占洋作为艺术家所坚守的社会责任感。

LI ZHANYANG (1969- )李占洋吃火锅(8/8)铸铜 着色签名:Li Zhanyang创作年代:1999年出版:《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作品选》,四川省美术出版社, 1999年,第231页。 《今日中国美术丛书·李占洋》,北京文奥广告有限公司,2002年,第59页。 《李占洋—场景》 ,麦勒画廊,2006年,第104页。

912

RMB 80,000-100,000US$ 12,698-15,873

Eating Hot Pot (8/8)Colored Bronze Signed Li ZhanyangCreated in 1999PUBLISHEDThe Door of the Century -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Sichuan Fine Art Publishing House,1999,p.231.Chinese Art Today - Li Zhanyang, Beijing Wenao Advertising Co., Ltd, 2002, p.59.Li Zhanyang-Scenes, Miller Gallery, 2006, p.104.

(H)27×34×34cm

《吃火锅》生动再现了市井街头的民俗百态,作品描绘了男男女女围炉吃火锅的热闹场景,却也

将市井中人的浮华、纵欲与放肆跃然其间,活脱脱的再现了社会底层市民人性欲望的交织,肉感

突出,艳俗肆意。在饭桌上,男人的食欲与情欲都十分高涨,女人的丰乳肥臀也大幅的占据了场

景的空间。他的艺术形象和场景都鲜活的体现出尘世生活的原貌,来源于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的

真实体验。顾振清称:“(李占洋)他投身于草根社会各种公开和隐秘的生活现场,极大的丰富了阅

历,积累了对未知经验的感性认识,这就是他创作过程的必要‘前戏’。”

LI ZHANYANG (1969- )李占洋八万块(4/8)汉白玉签名:Li Zhanyang创作年代:2010年出版:《李占洋—中国病人》,白盒子艺术馆,2010年,第69页。

913

RMB 120,000-150,000US$ 19,048-23,010

Eighty Thousand Yuan (4/8)White Marble Signed Li ZhanyangCreated in 2010PUBLISHEDLi Zhanyang - Chinese Patient, White Box Museum of Art,2010, p.69.

(H)40×55×35cm

李占洋的这件雕塑作品,并不仅仅是一件再现了八万块人民币的汉白玉雕塑

而已。作品的创作来源于艺术家亲身经历的一场故事,充满着离奇和戏剧性。

李占洋那时候从小城市刚来到北京不久,母亲刚刚去世。初入北京繁华社会

的李占洋租住在很破败的地方,正赶上经济危机,几近四面楚歌走投无路,却

又丢了工作刚拿到的八万块钱。李占洋报了警,警察审问了他,这个警察是基

督徒,给李占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认定李占洋的灵魂有问题,因而经常遇

到不祥的事情。后来事情不了了之,李占洋在北京度过了艰难的一月,就在李

占洋几乎快要崩溃的时候,没想到那八万块钱又莫名其妙的回来了。整件事

情如此戏剧性发生,现实的荒诞让人哭笑不得。这一切围绕着八万块钱开始,

以这八万块钱结束,因而这八万块对于李占洋来说有着很强的纪念性,艺术

家由此做了这件雕塑,以之来纪念那段艰难的时光,那叠失而复得的钞票,那

段艰苦时期的心路历程,以此证明和铭记他在这种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自己

追求的理想与信念。

LI ZHANYANG (1969- )李占洋山城夜色(3/4)玻璃钢 着色 签名:Li Zhanyang创作年代:2001年(H)166×400×93cm

出版:《今日中国美术丛书·李占洋》,北京文奥出版,2002年,第103页。 《李占洋—场景》 ,麦勒画廊,2006年,第58—61页。 《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0-2005)》,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都市镜像—当代艺术邀请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李占洋—中国病人》,白盒子艺术馆,2010年,第22-23页。 《中国美术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第1150页。 《时代的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444-445页。

展览:“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美术馆,2001年。 “丰收—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农业展览馆,2002年。 “人间万象”, 北京艺术文件仓库(CAAW),2003年。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北京中华世纪坛,2005年。 “Albright-Knox艺术画廊”,美国纽约,2005年。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2007 年。 “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北京原创艺术博展中心,2007年。 “原初”装置艺术展,北京德山艺术空间,2009年。 “大同双年展”和阳门美术馆,山西大同,2011年。 “时代的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3年。

RMB 680,000-880,000US$ 107,936-139,682

914

Night of Chongqing (3/4) Colored Fiberglass Signed Li ZhanyangCreated in 2001PUBLISHEDChinese Art Today - Li Zhanyang, Beijing Wenao Advertising Co., Ltd , 2002, p.103.Li Zhanyang-Scenes, Miller Gallery, 2006, p58-61.New Century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06, p.127.Urban Image—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He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08,p.43.Li Zhanyang - Chinese Patient, White Box Museum of Art,2010, p.22-23.Chinese Fine Arts Chronicle,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ublishing House,2012, p.1150.Portrait of The Times—30 Year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3, p.444-p.445.EXHIBITIONFirst Chengdu Biennale, Chengdu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Chengdu,2001.Bumper Harvest—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National Agriculture Exhibition Center,Beijing,2002.Human Vientiane,China Art Archives Warehouse(CAAW),Beijing,2003.Wall: China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in Twenty Years, The China Millennium Monument, Beijig,2005.Albright-Knox Art Gallery, USA New York, 2005.Start from the Southwest—Southwest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Guangdong Fine Arts Museum,2007.Underlying Humanity—The 21 case of Contemporary Art, Original Art Exhibion Center, Beijing,2007.“The Original” Installation Art Exhibition , Deshan Gallery , Beijing, 2009.Datong Biennale,He Yang Men Fine Art Gallery, Datong, Shan Xi,2011.Portrait of The Times—30 Year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2013.

李占洋的写实叙事雕塑多来自艺术家对世俗生活的体验,他早期注重再现真实生活,自1998年创

作的场景雕塑《丽都》随后,便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雕塑形式,使用浮雕圆雕并用的方式,开始创作

一系列场景雕塑,其中便包括本次上拍的拍品《山城夜色》。他将雕塑作品控制于一个盒子内,形

成了既定的场景范围,李占洋雕刻的人物便在这场景中活动,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生动的跃然其

间,恰似一场场人间万象的鲜活缩影。

在2000年的时候,李占洋赴法国半年交流。对欧洲当代艺术的学习和对国际艺术体制的初步体

验,使得他对自我积累和中国的人文底蕴产生了依赖,更加期望通过不断肯定自己来塑造个人艺术

面貌。《山城夜色》便是李占洋在2001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场景雕塑作品,他大胆的曝光中国社

会的病态现实,表现了夜总会的声色犬马。视觉的真实包含着艺术家生活的经验和感悟,在充斥着

物质与欲望的灯红酒绿的世俗社会中,李占洋对于价值观迷失、生活空虚的人的万千姿态都表现的

淋漓尽致。李占洋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力,将人欲横流的禁区场面展示出来,他的创作呈现

出不同于普遍规范的学院风格,甚至强调一种与普通审美相背离的现代艺术审美趣味。他所塑造

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中国世俗精神图像,充满了极强的冲击力与视觉张力,给人留下很深印

象,其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与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更能引发观者进行深入的关注与反思。

向京的艺术多关注女性真实的灵魂,她以创作青春少女题

材的雕塑形象在艺术界展露头角,具备有独特的亲和力和

表现力。她创作的少女们都带有着青春时代的气息,女孩

们处在私密的个人化的情绪之中,充满着对人生的困惑和

生活的问题。她以略为夸张变形的写实手法塑造出少女的

形象并赋予其当下的情绪,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情感使得观

者在其中能够感觉到对年轻时代心灵变化的共鸣。那些女

性形象不符合一般简单审美对于女性的评判,然而却更耐

人寻味,体现出超越外表形态的内心深处的心灵状态。

XIANG JING (1968- )向京拥抱(1/7)玻璃钢 着色签名:7-1,向京,2010创作年代:2010年

915

Embrace (1/7)Colored Fiberglass Signed 7-1 Xiang Jing in Chinese, 2010Created in 2010

(H)65×50×23cm

RMB 280, 000-350, 000US$ 44, 444-55, 556

SUI JIANGUO (1956 - )隋建国中山装(6/10)玻璃钢 喷漆签名:w 6/10 Sui Jianguo

916

RMB 150,000-200,000US$ 23,810-31,746

Legacy Mantle (6/10) Painted FiberglassPSigned w6/10 Sui jianguo

(H)62×50×31cm

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

家”。他以解构、重组的方式,将中国人有着最深情节的中山装作为他雕塑中的主角,将中山装化为

了他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隋建国怀着他对于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的双重个性,以他强烈的知识分

子气质和现实主义意识,把文化思考带入到艺术当中。对雕塑,隋建国永远是从文化角度来看的。

1996年,隋建国参观孙中山故居,他在这次行程中体会到了中山装那种融会西方现代化与中国优

秀传统的理念,由此他产生了充沛的创作灵感,也使得隋建国在艺术理念上产生了与中山装的共

鸣。1997年,隋建国便开始创作了他艺术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衣钵——中山装》,他在塑造中

山装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除了作为艺术家本人的赋予艺术创作作品的个性化理念,而是将对于艺

术作品的思考推向观众,借助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中山装不同程度的感情,塑造出一个写实的、庄

严的、沧桑的造型。

隋建国在最初创作该系列的时候,是希望将自己的个性融入进去的,但后来他发现,他并不需要将

他对中山装的个人认识推广给别人,反而写实更能让艺术作品进行自我的发声。对于隋建国来说,

中山装是一种文化符号,它给予了自己灵感,也给予了自己将艺术切入社会思考的要点,他希望将这

种灵感与启发也毫无保留的贡献给每一个人,并且让人们自由的发挥对他艺术创作的理解。

隋建国的《衣钵》系列将中山装选用为艺术创作的题材,成为他将自身的思考与社会制度巧妙结合

的载体,他认为中国人身上仍旧穿着蕴含着深刻精神内容的“中山装”,这一鲜明的文化符号承载

着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记忆和思考,他们对那个时代以及充满时代特色的中山装的理解情感是不

同的,而中山装背后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百年革命精神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当代的每一个人。

因而隋建国在艺术创作的时候注重理性的、纯粹的、平整的写实,以忘我的创作而使得艺术作品独

立于艺术家之外。光滑、平整、逼真的中山装,无论是衣角还是纽扣都做得极其严谨,一如这件衣

服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内里传着中山装的人体被彻底抽空,只留下这件威严的服装依旧俨然的矗

立在那里,象征着不会被抹灭的时代印记。隋建国因其创作中的自由和解放,获得了使用具象雕塑

的理由,他的艺术作品也同时变得更为自在和独立,成为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雕塑作品。

ZHAN WANG (1962- )展望漂浮石(1/4)不锈钢签名:展望 2001 1/4创作年代:2001年

917

RMB 480,000-580,000US$ 76,190-92,063

Floating Stone (1/4)Stainless SteelSigned Zhang Wang in Chinese 2001 1/4Created in 2001

(H)66×90×60cm

展望的艺术创作总是围绕着石头为题材,从1995年开始制造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假山

石”系列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展望和其他一批同时期的反传统的雕塑艺术家摆脱了

中国二十世纪雕塑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将自由的创作观念带入到了雕塑艺术创

作之中。

展望以不锈钢等材质塑造的山石,也反映出了艺术家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的思考,

对于城市变迁和发展的生活感悟。闪光的现代材料所塑造出的假山石象征了一种在现代

外表之下的传统生活方式,并且更加适应当代生活环境的特点,展望将他雕塑创作的石

头进行了符合现代人思维的对传统的新诠释。“即使今天,对石头的特殊感情依然深深

植根于中国人的审美观以及他们的文化品位当中。”展望说道。“对大众而言,石头可以

被看作是一种实在的艺术,在每个公园或花园里边都可以找到造型各异的势头,人们依

然会被它们所表达的那种东西所感动。”展望将工业生产的产物和原材料——不锈钢,

运用到制作原本是自然的象征的石头上,使得石头具备了另类的审美体验。评论家汪民

安认为,现代大都市正式从这些不锈钢假山石中发现了自己的荒谬,它容不下自然的生

活方式。因而,展望的艺术创作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溯源旅程,不断地寻找文人文化和

当代艺术的源头,以他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式,给予人类社会以更大的启发,让人们得以从

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中,读懂自然和传统依然保有的艺术魅力。而展望投放漂浮石也成

为他的一项行为艺术,他把他创造出的石头放置到自然环境中,让人造的石头去经历随

波逐流的自然的过程。展望的漂浮石含蓄的表达了当代人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困惑,但同

时又将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

焦兴涛 我们看不到真实本身,我们看到的只是某个人提供给

我们的某种关于真实的解释。

我所有的努力就是呈现我所生活的现实的某种特质:

真实的“赝品”!

JIAO XINGTAO

JIAO XINGTAO (1970- )焦兴涛真实的赝品装置树脂、漆、铜、铁板、白色大理石、现成品创作年代:2004-2013年出版:《真实的赝品—焦兴涛的雕塑》,何桂彦,重庆出版社,2013年。 《新具象雕塑》,焦兴涛,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等。 《咏物—焦兴涛雕塑作品》,timezone8,2007年,第28页等。 《Present-Perfect-Tense-焦兴涛的雕塑》, Martijn Kielstra ﹠ Mette Samkalden, Canvas international art,第9页等。

展览:“真实的赝品—焦兴涛的雕塑”,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 Scope Art Basel”,瑞士巴塞尔, 2013年。 “常•藏•场—焦兴涛2012作品展”,北京白盒子艺术馆,2012 年。 “Present-Perfect-Tense-焦兴涛雕塑作品展”,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2012年。 “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展,意大利威尼斯,2011年。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北京寺上美术馆,2011年。 “ OPEN国际雕塑装置艺术展”,意大利威尼斯,2008 年。

918

RMB 2,800,000-4,800,000US$ 444,444-761,904

The Real CounterfeitResin & Lacquer & Bronze & Iron & White Marble & Readymade ObjectsCreated in 2004-2013Different SizesPUBLISHEDThe Real Counterfeit—Jiao Xingtao’s Sculpture, He Guiyan, Chongqing Publishing House,2013.The New Representational Sculpture, Jiao Xingtao, Chongqing Publishing House,2013,p.149.Requiem for Matter-Jiao Xingtao’s Sculpture,timezone8,2007,p.28.Present-Perfect-Tense-Jiao Xingtao’s Sculpture, Martijn Kielstra & Mette Samkalden, Canvas international art,p.9.EXHIBITIONThe Real Counterfeit—Jiao Xingtao’s Sculptur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Taipei,2014.Scope Art Basel, Basel, 2013.Chang•Cang•Chang - The Solo Exhibition of Jiao Xingtao, Beijing, White Box Museum of Art,2012. Present-Perfect-Tense—Jiao Xingtao’s Sculpture, Britain, Museum of East Asia Bath,2012.Cracked Culture—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Venice, Collateral Event of the Biennale Art,2011. Start From the Horizon—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from 1978,Beijing, Si Shang Art Museum,2011.OPEN—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Sculptures and Installations,Venice,2008.

大箱子(《藏》) 玻璃钢、漆 Large Box (Collecti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212×174×128cm

包装纸盒 铜、漆 Paper Box Copper ﹠ Lacquer 35×25×18cm

袋子 玻璃钢、漆 Bag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98×88×65cm

小箱子 木

Small Box Wood 108×87×88cm

小梯子 玻璃钢、漆 Small Ladder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167×108×77cm

包装箱(《制造》) 玻璃钢、漆 Box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173×96×95cm

黄色口香糖 玻璃钢、漆 Yellow Chewing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32×29×28cm

椅子上的袖套 玻璃钢、漆 Oversleeve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38×26×42cm

柱子(《在》) 玻璃钢、漆 Pillar(Exist)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57×68×500cm

木柜子 铁、漆 One Cupboard Iron ﹠ Lacquer 135×110×40cm

袖套(《空间中连续的形式》) 玻璃钢、漆 Oversleeve (The Contuinuous Form)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250×165×16cm

木梯(《登月》) 玻璃钢、漆 Wooden Ladder( Moonfall)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350×220×135cm

袖套(《首尾相接的形体》) 玻璃钢、漆Oversleeve (The Bebinning Linking The En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250×35×28cm

鳄鱼 玻璃钢、漆 Crocodile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58×26×26cm

手套 汉白玉 Glove White Marble72×32×16cm

龙行天下 玻璃钢、漆、金属线、亚克力、布料、报警器、不锈钢、橡胶、铁、反光膜Motorcycle with Dragon PaternFiberglass ﹠ Lacquer ﹠ Metal Wire ﹠ Acrylic ﹠ Fabric ﹠ Alarm ﹠ Stainless Steel ﹠ Rubber ﹠ Iron ﹠ Reflection Film258×38×170cm

灭火器 铸铁、漆 Extinguishers Iron ﹠ Lacquer73×66×4cm

油桶 玻璃钢、漆 Lacquer Bucket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50×50×78cm

紫色口香糖 玻璃钢、漆 Wiolet Chewing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32×29×28cm

垃圾桶 玻璃钢、漆 Garbage Ca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56×28×52cm

蓝色形体 玻璃钢、漆 Blue Sheet Ir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110×50×71cm

“常”、藏”、“场”

何桂彦

焦兴涛是因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的。在后来的

创作中,艺术家在突破传统雕塑的语汇,拓展新具象雕塑的表现力,消解雕塑与装置

的既有边界,以及探寻雕塑的观念化表达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常”在这里具有双重的意涵:一个是“日常”,另一个是“异常”。前者强调作品

的日常性、生活化、微观化,其内在的学理追求,在于强化当代雕塑与现实生活的内

在联系;后者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视觉呈现,即追求异质与“陌生化”的表达。在这里,

“陌生化”的感染力,来源于艺术家对日常视觉机制与观看习惯有意识的背离,然后

是对作品重新“编码”,进而在作品的接受过程中让观看在视觉上形成反差。

“藏”正是对这种“编码”的一种反映。不过,在此次展览中,“藏”既是一种手

段,也是一种观念化的方法。就第一个层面来说,艺术家的“藏”是精心而为的,他

将自己所做的“雕塑”与日常的物品与现实的场景融汇在一起,尽可能地使其融入日

常的观看经验中。之所以具有观念化的特征,在于艺术家力图消解艺术品与“物品”

之间的界线。杜尚之后,现成品与艺术品的边界就日趋模糊,但是,杜尚并没有将作

为艺术品的现成品重新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或许正是“藏”背后所潜藏的“对什么是

艺术品的本质”的深层次思考。

“场”也是对“藏”的一种延续,而这种延续的体现就是作品最后所展示出来的效

果。不过,在这里“场”具有双重的维度。一个是“现场”,一个是“剧场化”。

“现场”的意象来源于作品原本就是由一些日常的物品与场景构成的。但是,这个

“现场”也是不纯粹的,它仅仅只是一种表象,因为有艺术品“藏”于其中。于是,

艺术品成为了一种介质,它让观众正常的观看成为了一种艺术行为。而所谓的“剧场

化”,一方面在于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看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观众的观看,与作品、

展示作品的环境一道,成为了作品意义的组成部分。

在焦兴涛的作品中,“常”、藏”、“场”是三位一体的,它们既反映了创作观念的

内在生成逻辑,也呈现出艺术家对当代雕塑发展可能性的思考。

表面看,《真实的赝品》的创作观念似乎比较简单,就是把制

作好的类似于日常物品的雕塑重新融入到一个日常化的环

境中,艺术家把这个过程看作是“藏雕塑”。不过,在我看来,

“藏”既是一种手段,也有着观念化的诉求。

—何桂彦

后观念化时期的“新现实主义”倾向

——由焦兴涛《真实的赝品》所引发的问题

何桂彦

在西方艺术史的语境中,以杜尚、科索思、沃霍尔、博伊斯的作品为标尺,建构了艺术走

向观念,走向哲学的发展谱系。1964年,针对沃霍尔创作的《布里洛盒子》,阿瑟•丹托

就敏锐的发现,当一件日常的物品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将变得

模糊,而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所形成的既有观念将分崩离析。1983

年,丹托将他多年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写成了《艺术的终结》一文。有必要指出的是,丹托

所说的“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说艺术已经死亡,而是说艺术创作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

期。在这个阶段,“艺术家可以真正地做任何事情,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因

此,丹托将这个特殊的阶段称为“后历史主义”时期。但是,进入这样的历史时期是需要

有两个先决条件的:一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新艺术的出现,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被彻底的颠覆了。换言之,当一切物品都能在创作中转换成艺术品的

时候,既定的艺术本质就失效了。另一个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因为当杜尚用“反

艺术”(anti—art)的策略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当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作为知识精英的文化身份也被解构了。显然,丹托所说的“艺术

终结”实质是讲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因为和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重视艺术本体,强调风

格的编码(code)和形式的原创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此后的创作重视的是艺术观念的生

效,以及如何颠覆既有的艺术本质。

与西方比较起来,中国当代雕塑进入观念化的阶段则要滞后得多。中国当代雕塑起步于20

世纪80年代初,那个时期最主要的任务是打破“文革”以来的创作模式,摆脱僵化的现实

主义与学院体系,追求艺术本体的独立。中国的雕塑家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观念化的雕塑是

1985年,当时劳申柏格(Rauschenberg)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而此时“新潮美术”在国

内正刚刚开始。不过,那时的艺术家对波普艺术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将它与西方的

大众文化、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更没有洞察到波普艺术背后的“反艺术”特

质,而是仅仅将其当作西方后现代艺术的一个样式。即便如此,劳申伯格创作的雕塑和以现

成品制作的装置仍然赢得了部分艺术家的青睐和推崇。由于8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最核心的

任务是实现“形式革命”,所以,当代雕塑进入观念领域,还是9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以

“雕塑1994——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为标志,当代雕塑才真正开启了融入当代文化的道

路,以及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是,90年代末期,中国在海

外的艺术家如徐冰、蔡国强、黄永砯、谷文达等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作浪潮,那就是立足于全

球化的语境与多元文化的立场,用一种国际化的当代语言(主要是装置与多媒体)来转译、

重构自身的“中国经验”。中国海外军团的异军突起,不仅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

力,也对国内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这批艺术家均不是科班出身的雕塑

家,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成功,加速了雕塑与装置的融汇。应看到,90年代末期以

来,随着全球化艺术语境的进一步发展,当代雕塑自身线性发展的历史走向了终结。加之,

经历了90年代中期当代雕塑的转型,尤其是装置对雕塑的冲击与融汇,为当代雕塑的观念

化表达创作了有利的条件。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来说,注重当代雕塑自身文脉的发展,强

调个人化的创作方法,保持一个开放的国际视野,开始变得愈加的重要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兴涛因一批具有

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艺术

家立足于对工业时代的机械废品——铜、

铁等材料做形式与语汇上的转换,并用它

们来表现一些传统人物。在《才子》、

《佳人》、《门神》等作品中,这些具有

东方文化意蕴的人物形象因修辞语言与视

觉方式的改变而赋予了当代性。实际上,

在其后十多年的创作中,焦兴涛的个人创

作脉络大致形成了三条线索,一类是延续

了此前的解构风格;第二类是波普化的雕

塑;第三类则是将新具象雕塑的风格与观

念化的表述相结合,而《真实的赝品》正

是这一脉络的进一步推进。

表面看,《真实的赝品》的创作观念似乎

比较简单,就是把制作好的类似于日常

物品的雕塑重新融入到一个日常化的环

境中,艺术家把这个过程看作是“藏雕

塑”。不过,在我看来,“藏”既是一种

手段,也有着观念化的诉求。就第一个层

面来说,艺术家的“藏”是精心而为的,

他力图将自己所做的“雕塑”与现实的场

景融汇在一起,尽可能地使其融入其中。

实际上,这里边涉及到了两个比较重要的

艺术问题。一个是艺术家在制作作品时,

需要考虑到观众日常化的视觉经验,因

为,一旦这种视觉经验不具有日常性,它

们就无法融入到现实的场景之中,就会马

上被观众发现,这样以来,艺术家的观念

表达就失效了。问题是,观众的日常视觉

经验也是一种公共性的经验,它与艺术家

个人化的视觉经验肯定是有差异的。由于

要实现“藏”的目的,这就意味着,艺术

关于《真实的赝品》

油桶 玻璃钢、漆 Lacquer Bucket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acquer50×50×78cm

既有的知识谱系与形式主义发展的脉络。但是,现成

品是不具有这些特质的,所以,它们是“非艺术”。

很显然,如果完全脱离西方这个语境,我们是无法讨

论焦兴涛作品的。不过,和西方艺术家有着完全不同

的侧重点,虽然以杜尚、沃霍尔为代表的“达达”与

“新达达”力图消解艺术品与物品的界限,但是,这

一脉络的艺术家并没有将具有现成品面貌的艺术品重

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或许正是“藏”背后所潜藏

的“对什么是艺术品的本质”的深层次思考。

如果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是以拉开与现实世界

的距离,创造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形式为旨归,“达

达”与“新达达”则反其道而行之,它们要填平艺术

与生活之间所形成的鸿沟。这一新的艺术思潮与艺术

运动不仅终结了主宰西方艺术界近一百年的现代主义

叙事话语,而且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基于此,丹

托才提出了“艺术的终结”,认为艺术创作进入了一

个“后历史主义”时期。不过,与此同时,一个令人

没有预料到的后果出现了,架上雕塑与新兴的装置在

边界上也日趋模糊。然而,在经历了观念的飞跃之

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

问题不仅仅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艺术家必须要

面对的,对于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创作来说,

同样如此。

在焦兴涛看来,对艺术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

对“场”的强调之中。在这里,“场”具有双重的维

度。一个是“现场”,一个是“剧场化”。“现场”

家必须放弃现代主义雕塑那种个人化的、风格化的修

辞方式,相反,去制作一件看上去没有任何个性特征

的作品。另一个问题是,这个作品必须在现实生活中

有自己的原型,否则,它根本无法与其他的日常物品

融汇在一起。但是,制作好的一件作品如一个口香

糖、手套、包装箱等,它们与真实的口香糖、手套、

包装箱之间又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正是问

题的症结之所在。如果说古典雕塑是对现实的“再

现”,那么现代主义雕塑则是“表征”,即通过一种

原创性的形式创作出另一个与真实世界相平行的视觉

世界。但是,对于焦兴涛的创作方法来说,它既不

是“再现”,也不是“表征”,反而更倾向于“仿

像”。因为“藏”仍然是一种视觉上的“编码”。不

过,我们又如何将“再现”与“仿像”区分开呢?因

为单纯从外观上看,它们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追求

视觉的“真实”。

于是,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即艺术家内在

的创作观念。之所以说《真实的赝品》具有观念化的

特征,在于艺术家力图消解艺术品与“物品”之间

的界线。在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谱系中,是杜尚开启了

“反艺术”的潮流。当他把现成品当作艺术品的时

候,艺术品与物品之间的边界就日趋模糊了。20世纪

60年代的时候,格林伯格曾批判过当时的极少主义

艺术家,他认为,极少主义对现成品的使用本质上是

“非艺术”(No-art)。按照格氏的理解,艺术品不

仅有自己的风格、形式,而且能体现艺术家的才情、

修养,对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来说,其作品还能体系

而观念,相反,希望将作品的观念诉求重新融入到社

会现实中。

所谓后观念化时期的“新现实主义”倾向,就在于经

历了古典、现代的线性发展之后,艺术家立足于对既

有的修辞体系与艺术观念的反思,重新去思考艺术与

现实所应保持的关系。透过《真实的赝品》会发现,

这种关系既不同于古典的“再现”,也不是现代主义

的“表征”,反而更像波德里亚和德波所说的“仿

像”与“景观”。按照波德里亚的理解,当人类进入

“景观社会”后,真实的事物完全可以由虚拟的影像

所取代,从而构建一种超真实的视觉体验。尽管焦兴

涛没有以影像作为媒介,但在《真实的赝品》中,那

些“藏”在日常物品中的艺术品,同样具有“仿像”

的特点。因为,它们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消解一种公

共性的视觉经验,从而营造一种比真实物品更真实的

视觉假象。如果说将现成品面貌的艺术品重新融入到

日常生活,反映的是艺术家“对什么是艺术品的本

质”的深层次的思考,那么,“剧场化”与“仿像”

所形成的视觉体验,则重新让作品的观念表述与日常

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2012年6月28日

注:1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

限》,王春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年版,中文版序言第5页。

的意象来源于作品原本就是由一些日常的物品与场景

构成的,所以,它们本身也就是现实的,可以负载着

许多社会学的信息。但是,这个现实,或者说“现

场”也是不纯粹的,它也只是一种表象,因为有艺术

品“藏”于其中。由于这些艺术品具有类似于现成品

的外观,所以,观众的观看既可以是一种日常化的观

看,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观看,因为两者已经融汇在了

一起。而所谓的“剧场化”,就在于作品的现场展现

与观众能构成一种新的观看关系。不管是传统的古典

雕塑,还是现代雕塑,观看都预先被作者设定,而

且,观看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但“剧场化”体验

的形成,则要求观众需要穿行在空间之中,此刻,观

看的角度是不确定的,而观看的过程与时间也就被赋

予了美学的意味。从静态的“现场”与观看的“剧场

化”体验,艺术家要实现的目的,仍然是消除艺术与

生活的边界。

不难发现,如果离开了西方观念艺术的谱系,以及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观念艺术所形成的特点,我们将

无法讨论焦兴涛的《真实的赝品》。同时,我们注意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伴随着西方观念艺术所掀

起的创作浪潮,一个主导性的发展方向是艺术家为了

追求观念化的表达,结果出现了丹托所说的另一种情

况,就是哲学对艺术的剥夺。这与杜尚为代表的第一

代观念艺术家追求艺术与生活的消解的目标是相去甚

远的。和西方这种现象有所不同的是,虽然中国的一

些艺术家也同样推崇观念艺术,但他们并不为了观念

鳄鱼 玻璃钢、漆 Crocodile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58×26×26cm

何: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真实的赝品》这一系列作品的?

焦:应该是2008年的7月份。第一件作品叫《中国制造》——一个很大的箱子,带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如果追溯起来,最早的创作观念应发端于2004年,当时也是创作了一个小箱子,那年国庆节的时候,参加了在重庆铁路医院旁边“十一间”艺术区的展览。展览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讨论得比较多的还是认为它是一件“超级写实主义”的雕塑。我并不认为它是“超级写实主义”的,“超级写实”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体验,不管是人物还是大的物件,都以逼真的细节来显现。但是,这件作品还是很不一样,它不是对现实物品简单、直接的翻制,也不仅仅是再现。在我看来,艺术品和现实物品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它们之间的张力关系该如何去把握却有难度。

何: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谱系中,从“达达”开始,艺术家就力图消解物品与艺术品的界限。但“超级写实”却仍保留了传统雕塑的一些特点,并不具有现成品的“反艺术”的目的。因此,这两者在艺术史的上下文中,在创作路径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你的作品关涉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当你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箱子作为翻制对象时,作品就必然会涉及到一个与现实主义相关的问题,即如何面对现实;另一个是,如果说“超级写实”最后会形成一种视觉奇观,由此挑战日常化的视觉经验,那么,作为艺术品的箱子与翻制对象的箱子之间又构成怎样一种关系呢?

焦:作品的创作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作品与现实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就是说,尽可能让翻制的箱子与现实生活中的箱子在外观上接近,追求“以假乱真”的效果。但第二个阶段,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作品的尺寸。参加2009年“成都双年展”的时候,我做了一个3m×5m的箱子,因为尺度的改变必然会改变人们的观看经验。

何:尺度变大以后,带给人的就不再是一种日常化的视觉感受了。

焦:这是我最大的一件作品,之后的一直没有超过它。作品变大后对人的视觉冲击力也很大,但物体自身的现实性反而弱化了。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再后来的一个作品叫《天堂的礼物》。表面上它看似是现实的东西,但在现实中实际是找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借助一些传统的经验,也回到现实之中,选择各种最具代表性的物体或典型的细节,让

它们同时出现在作品之中。乍看上去,它们是现实的,但实质很不真实,内部充满了戏剧性。

何:会带给人一种错觉,它们是现实的,但实际上却是假的。

焦:最初我关注的是塑造本身。塑形其实是一种手段,我在塑造一个对象的时候,对象自身就有自己的生命,然而,对真实的一种理解却是大家所习惯的一种模式,因此,我的塑造只有符合了大家所期待的“真实”时,作品才能看作是对现实完成了“再现”。但后来我觉得,我更应该把塑造本身看成是我重新命名艺术品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是借助艺术的方式去表达了个人的创作观念。就个人来说,塑造过程中会有一种快感,源于技术上的快感,虽然你是在塑造一个现实中可见的对象,其实你也改变了它很多,但是在观者看来,你只不过是在呈现它。问题是,我实际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变,不管是细节上的安排还是形状上的改变。所以,当时我觉得命名本身显得很重要了,命名方式的不同甚至会改变一件作品最终的意义。再后来,我就自觉地把塑造看成是艺术家命名的一种方式,因此,我力图将传统雕塑这种资源努力的变成自己命名的一种的艺术方式,或者说手段。2008年的时候,在“大箱子”的创作之前,我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我能把它做的很有细节、很真实,但我刻意在许多地方留下很多的线索。

何:这些线索便于观众进入,便于观众解码,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作观念。由于这些线索的存在,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它实质是假的,是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箱子 。

焦:仔细去看才会发现它是假的。而留下的这些线索,是希望唤起观众的一种共鸣,让他们不要仅仅把它作为一件作品,而是用心去感受这是一个创作过程。一旦创作想法有了变化后,怎么去呈现这个过程,或者说怎样强调作品背后的创作观念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一个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创作方法入手,让作品与现实,与艺术史发生关系。当然,创作方法或许来源于偶然之间得到的启发。譬如《脚手架》那一系列作品,我觉得它就有很强的现实感,但是最初却没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命名它,观念的产生也有偶然性。《架子》第一次展出是参加批评家黄笃策划的南京雕塑三年展,因为体量太大,不能放进展厅里,所以只能放在展览的门口,结果开幕当天,一些记者爬上我的作品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我当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意义的延伸与弥散——由《真实的赝品》所展开的对话

何桂彦vs焦兴涛

包装箱(《制造》) 玻璃钢、漆

Box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 Lacquer

173×96×95cm

就是作品在现场与记者发生了一些关系。我当时就有一个构思,想做一个“空无一物”的展览,里面有很多东西,但是在观者看来,发现的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种艺术品。后来,我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品必须和展示的空间发生关系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对于雕塑来说,绝对不是简单的塑造就能完成的。

何 :《脚手架》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经验。熟悉是源于日常化的生活经验,它们也成为都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符码。陌生则是观众不会一下子就把它当做是一件雕塑,因为它们与人们观念中的雕塑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展览的现场与作品、观众一道形成了一种剧场化的效果。这个时候,雕塑不再是单一的意义载体,它需要与现场与观众有机的成为一个整体。这既改变了作品原有意义生效的方式,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看关系。或者说,在一种新的观看机制中,脚手架会引发出新的意义。

焦:简单地说,作品的意义由两部分构成。艺术家完成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事情;它必须和现场的展示效果,与观众的观看发生关系后,另外一半才得以完成。

何:这种观念其实是现代主义雕塑与后现代主义雕塑分野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现代主义认为,一件作品的意义只有艺术家才能赋予,作品的形式、结构原本就是一个自律的整体,从这个角度讲,意义也是封闭的、完整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并不这么看,他们强调,现场与观众都是作品意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观看的时间、过程也能带来意义。这样一来,作品的意义就是开放的、向外弥散的。实际上,这些观念主要是极少主义的艺术家在1967年前后提出的。但是,一旦这个观念被后来的艺术家普遍接受之后,客观上加速了雕塑向装置艺术的转变,或者说导致了“泛雕塑”现象的出现。回到《脚手架》这件作品,当观众进入展厅,发现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雕塑,他们肯定会认为它是艺术品,但当发现是一个脚手架一样的东西时,大部分人会把它看作是一个真实的脚手架,而不会认为是艺术品,更不会将它看作是一件雕塑。现场的视觉经验与什么是雕塑的观念最终会影响观众的判断。

焦:这两种经验在那一刻完全融汇在了一起。这也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一段时间,朋友到我工作室参观后就会问我,哪些是自己做的作品,哪些又不是?他们既好奇,又小心翼翼。2008年之前曾创作过一些放大了的包装袋之类的作品,参观的人一眼就觉得这是艺术品,但是此后的一些作品,同样放在工作室里面,不过是跟整个工作室里的各种杂物堆在一起的,于是,他们产生了疑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艺术品?他们的这种感受影响了我,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经验,我想一直探索下去。后来就做了一个小《脚手架》,做完后就放在那里,也不

能说是完成了。有一天,我找了一个木匠,让他模仿我的作品再做一件和我的作品一样的东西,他很认真的做了一个,但是这样以来,作品的前后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另一个作品是一个木雕的箱子,我也希望讨论箱子与它之间构成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还是现实与复制品之间的关系?这不得不让我回到最初探索的起点,在新的场域条件下,翻制的东西能否重新融入现实,同时,它们与现实又形成怎样的关系。

何 :杜尚在讨论物品与艺术品关系时,用了一种“反艺术”和反艺术体制的方法,最终将艺术带进了哲学领域。但是,当杜尚在观念上解决了现成品在必要的条件下能成为艺术品之后,并没有将作为艺术品的现成品重新融入到现实之中,即作品又如何与现场发生关系呢?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家对“现场”也有不同的理解,“现场”自身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举一个例子,当同一件作品放在不同的现场,意义有时就会完全不同。因此,在作品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现场反而成为了一个变数。于是,什么样的现场是艺术家需要的,或者说是作品意义生效最关键的因素呢?一般而言,现场可以分为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日常化的现场,一个明确的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场,一个典型的美术馆氛围的现场,再有就是一个非常偶然化的现场。此前,你在“器空间”举办个展的时候,那个现场完全就是艺术化的,审美的层份比较多;但今年在“白盒子”的展览上,这个现场则是一个非常日常化、生活化的。

焦:日常物品和现场怎样发生关系的确需要艺术家去考虑。我的作品并不希望有一个很明显的、很具体的现场,因为现场不具体反而会牵起很多的线索,带来新的可能性,但是,也并不会因为线索过多反而会消解作品的意义,这需要艺术家自己的控制能力。

何:我觉得这个现场化的现实是具有社会学阐释空间的。我发现,你作品中的一些现场大多是由一些非常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场景构成的,也是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换句话说,你通过现场化的呈现,唤起了我们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审视;另外就是这些场景与现场明显具有某种社会属性,它们大多是一些处于底层的、边缘人群生活过的现场,因为,作品中有很强的生活痕迹在里面。所以,作为一个雕塑家,我认为既需要控制物理现场的能力,也需要探究场景背后蕴藏的社会学意义。此前我们谈到物品、现场、观众所形成的剧场化的关系,而且,我个人认为,观众的观看原本就是作品意义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次白盒子的展览中,你在布置现场的时候,实质已经预设了观众的观看路线与观看方式。

焦:没有观看的现场原本就没有意义。另外一个就是,作品本身的呈现方式也能反映艺术家如何对生活进行思考。

龙行天下 玻璃钢、漆、金属线、亚克力、布料、报警器、不锈钢、橡胶、铁、反光膜

Motorcycle with Dragon PaternFiberglass & Lacquer & Metal Wire & Acrylic & Fabric & Alarm & Stainless Steel & Rubber & Iron & Reflection Film

258×38×170cm

三轮车,俗称:“拜拜车”“火凤凰”“三轮”,是残疾人的代步

车,在中国常常被用于运营,主要出没于城乡结合部或正规运

营车辆无法前往的地方。“龙行天下”是这类三轮车最流行的

贴纸。

木柜子 铁、漆 One Cupboard Iron ﹠ Lacquer 135×110×40cm

焦兴涛

1970 生于四川成都1996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4

2012

2010

2008

2007

“真实的赝品—焦兴涛的雕塑”

“常•藏•场”—焦兴涛2012作品展“Present-Perfect-Tense”-焦兴涛雕塑作品展

“在”—焦兴涛2010作品展“Wraped Desire”

“Breaking the Waves”

“咏物” — 焦兴涛雕塑作品展“物语”— 焦兴涛雕塑作品展

台北华山文创产业园台北华山文创产业园

北京 白盒子艺术馆英国巴斯 东亚艺术博物馆

重庆 “器”空间荷兰 Canvas international Art

伦敦 Opera Gallery

香港 香港艺术中心北京 季节画廊

个 展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1

2000

1999

“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展 “延伸”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未曾呈现的声音”—中国当代艺术展Scope Art Basel

西部双年展“当代艺术意义范式的转移”邀请展“去魅 中国想象”广州三年展项目展 CANTUS FIRMUS “固定旋律”

“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展“天下海牙”——中国当代雕塑展“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无法缺席”当代艺术展

南京双年展“传播的图和转译的像”“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

“意派—世纪思维”当代艺术展 “未来.同行”提名展 首届重庆青年双年展

“中国金”—中国当代艺术展OPEN 国际雕塑装置艺术展南京三年展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浮游” —中国艺术新一代“能量——精神、身体、物质”今日文献展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人文•山水”—中国惠州当代雕塑艺术展

“景观.世纪与天堂”成都双年展“雕塑百年”邀请展

“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

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

“重庆辣椒”中国当代艺术展

第二回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99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匈牙利 德布勒森美术馆大同 和阳美术馆威尼斯瑞士 巴塞尔

银川 宁夏美术馆成都 蓝顶美术馆广州 广东美术馆荷兰 W139 艺术中心

意大利 威尼斯荷兰 海牙北京 寺上美术馆成都 文轩美术馆

南京 江苏美术馆北京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苏州 本色美术馆北京 国家图书馆

北京 今日美术馆北京 阿拉里奥画廊重庆 重庆会展中心

法国 马约尔美术馆威尼斯南京 南京博物院

广东 广东美术馆首尔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北京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广东 惠州

成都 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上海 城市雕塑规划展览馆

法国巴黎 杜伊勒里公园

北京 中国美术馆

德国卡塞尔 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

重庆, 上海

展 览

“Why not!”是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英文短句之一。在中文里,洋派一点的,翻成“为什么不!”,文言些的,翻作“何不…”

无论是“何不…”还是“为什么不!”,都意味着座谈结束,行动开始,或在行动中讨论,或在行动中革命…

从自己出发,让一切发生,没什么不可以,没什么不可能…

这是一种态度…!

Why not!

“拍卖”应该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经典的、公开的以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的公共交易形式和交易平台…

“双年展”,每两年一次的展览模式…实验性和即时性是其主要特征,旨在反映当代艺术正在发生中的前沿探索与当前面貌…

所谓“拍卖双年展”,就是一个以拍卖为线索和平台,每两年一次的展览。

在此,艺术活动将直接商业活动,并以商业的方式流通和传播,商业行为成为艺术行为的延伸,甚至成为艺术本身…

Why not!

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包括未来将要发生的艺术和作品,都将设计专属的流通路径及拍卖方式,从线上到现场一路透明展现作品及其价格互动成形的完整状态。

既然是“拍卖”的“双年展”,那么邀请参展的对象将不仅仅只是艺术家,还将邀请批评家、收藏家、媒体人以及更多相关的行业人士共同参展,同时也欢迎任何对此有态度的个人或机构自由报名在线参与。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公开表达,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段语音,或更多不同方式的态度呈现。

Why not!

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画廊家…大家共同构成了艺术生态的基本格局,由于在不同时期大家所面对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其格局的搭配也在不断地被反复重构更新,并因此而产生更多新的或不同的文化命题及思想生产…

在传统的生态循环系统中,我们通常只注意观察艺术家的工作及呈现的审美性,那么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审美性,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形成及市场流通的审美性,艺术思想凝结及传播的审美性…恰被我们所屏蔽,就像一个花园我们只能看到花,而花只在那些特定日子里开放,更何况市场上流通的大多都是掐来的人工培育的花,甚至是永不凋零的假花…

那么,打开一个花园,一个野生的开放的花园…

走进去感受并参与一个活泼泼的全境生长…

Why not!

一群具有实验精神的人,一批实验性的作品,一场实验性的拍卖,一个探讨当代艺术生产力关系的展览,没有象征,没有隐喻,不是游戏…

只是,公开地让一切真实的发生…

艺术,还有商业。

So, Why not!

史金淞

WHY NOT!拍卖双年展是什么?

史金淞

SHI JINSONG

920SHI JINSONG(1969 -)史金淞Why Not首届拍卖双年展主题牌综合 媒材Why Not 灰[油画颜料和拍双现场灰尘调合而成]创作年代:2013

Signboard of Why Not Auction Biennale Mixes MediaOil & Dust on CanvasCreated in 2013

300x390cm

无底价起拍

919SHI JINSONG(1969 -)史金淞Why Not! 首届拍卖双年展是什么?(1/3)拓印 纸本签名:史金淞 2013 创作年代:2013年

What’s Why Not?Rubbing on PaperSigned Shi Jinsong in Chinese; dated 2013Created in 2013

86x155cm

无底价起拍

作品内容参考图

LOT 919 LOT 920

这是一件秉承社会雕塑传统的作品,旨在对当代艺术生力关

系的再雕塑,对现行艺术生态的权力结构进行直接的干预,混

淆各种权利身份的原有属性,自由自主地混搭在行动中革命,

将商业的流通性化为艺术本身,并且以此探索艺术动力系统挪

移的可能以及新能源的方向...

CANG XIN(1967-)苍鑫奇花异草系列 No.157木、碳创作年代:2007年

921

RMB 80,000-120,000 US$ 12,698-19,048

Exotic Flowers and Herbs No.157Wood & CarbonCreated in 2007

70 x 90 x (H)140 cm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往往源自他们异乎常人的玄思奇想,苍鑫正是这样的一

位。他的个人体验与人生经验都在一种特殊的语境中滋长……这思绪永远在

途中,没有起始,也无尽头。”《奇花异草》系列作品在材料上都是很综合的,

他将木头为主要艺术创作材质,并赋予其多种表现形式加以运用,还利用金

属、灵石植物等材料结合进去,表现出了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综合

材料运用的活跃表现力。他以各种亦花亦草,却又带有动物和人类特征的艺

术形象,带给观者超乎自然的视觉感受,充满奇幻的艺术魅力。苍鑫说:“这

些作品,立体呈现了我对宇宙频率、波段、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种非常

个人化的理解。在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人工智能化迅猛发展的当今社

会,人性中自然本能的退化,已造成了恶性生态的蔓延。我借用了“动、植物

顺应自然而生存,而人类以改造自然而生存的规律”用人兽结合的形象反讽

这一有背宇宙法则的谬论。”《奇花异草》系列是苍鑫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又一

次新的呈现,需要我们静心去体味这一种新的洞察世界的视角。

CANG XIN(1967-)苍鑫暗意识系列十丙烯 绘画创作年代:2014年

922

RMB 250,000-300,000 US$ 39,683-47,619

Dark Consciousness No.10Acrylic on CanvasCreated in 2014

(D)180 cm

现在理论物理学家认为,“暗物质”存在于“负空间”,而这个“暗物

质”构成了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我认为意识和精神在宇宙虚

空中无所不在,永恒不变,而构成这种精神或意识的能量体的存在形

式是人眼无法辨认的。所以我称之为“暗意识”。而这种“暗意识”我

认为是微观中的能量体,而它的组成部分是微观的、有机的生命能量

组成的。

——苍鑫

WU GAOZHONG(1962- )吴高钟西服装置[木雕,毛发等]创作年代:2008年

923

RMB 120,000-150,000 US$ 19,048-23,810

Western-style ClothesInstallation[Wooden Sculpture & Hair] Created in 2008

48×22×(H)85cm

蔓延,蔓延

毛在不断地增长,不断地蔓延。

我相信它来自一个黑暗而神秘的王国。

从身体发育长阴毛开始,黑色的“毛”就开始了由外而内地蔓延。

2003年开始的“长毛”系列作品,是我的个人经历和硝烟弥漫的世界。我留下

的深刻的印记。其中有我对成长的不安和现实生活的恐惧;有我对黑色恐怖经

历的叙述;有我对刺心的痛感和合法化的黑暗势力的憎恨;有我对青春梦想和

脆弱的意志的怀念;有我对历史和现代文明的怀疑和质问。

现在的生活变得警惕和小心翼翼。用温暖的毛将曾经的事实包裹起来,去化解

我的恐惧与憎恨,又用悚然的毛将自己的内心与当下的现实隔离开来,希望它

能保留自己内心的一份真诚与抗争!“毛”就在这样一种矛盾体中无限长,无限

地蔓延开来。

——吴高钟

WU GAOZHONG(1962- )吴高钟悬河Q-69铅笔、毛发 纸本签名:吴高钟 2013创作年代:2013年

924

RMB 80,000-120,000US$ 12,698-19,048

Perched River Q-69Sketch & Hair on PaperSigned Wu Gaozhong in Chinese; dated in 2013Created in 2013

82x102cm

很多时候我游离于自己的灵魂与肉体之间,游离于留恋和放

弃之间,漂浮在昨夜的梦与今夜的无助之间,真真假假、情情

仇仇拥堵缠绕悬浮于我那可怜的小小的精神空间里,无聊至

极。我想做靠岸的风,但却依然每天在这条无始无终的悬河之

上无力的游荡。

——吴高钟

当代思潮

CONTEMPORARY WAVE

LOT 925-951

QIU ZHIJIE(1969-)邱志杰童年本•拉登 丙烯 画布签名:童年本•拉登,2012年。创作年:2012年

925

RMB 300,000-400,000US$ 47,619-63,492

Bin Laden In ChildhoodAcylic on CanvasSigned Bin Laden in childhood in Chinese; dated 2012

180x180cm

邱志杰对于行为艺术有着自己严肃认真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当

今社会的一些外行人甚至行为艺术家圈内人对于行为艺术的混

乱认识,邱志杰一直在强调行为艺术的严肃性和真正意义,其

中便包括强调“911”与本拉登的行为的非艺术性。因而在邱志

杰的艺术创作中,本拉登也成为他表现的角色之一,他将一些

历史个案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加以思考,从而反复的锤炼和深化

对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也带给观者更多理性的思考。邱

志杰对于本拉登的形象加以描绘,手法处理上呈现出阴郁诡异

的效果,充满混浊黑暗的气氛,人物面部表情似乎暗藏坏笑。

邱志杰将泛宗教意识、社会文化和细微的人本体悟带入到当今

社会中,通过人类细腻的心灵感知与思维逻辑的理解,展示出

带有戏谑的讽刺意味的前卫的艺术作品。

朱发东,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94年至今生活在北京,现为独立艺

术家。他以开放的态度广泛采用各种手段,以跨领域的方式呈现出90年代中国艺术

所面临的问题。 1993年,他因"寻人启事"一举成名。此后的“此人出售”,“生活方

式”,“身份证”,“让朱发东同志先走”,以及之后的羊皮纸系列作品,VISA系

列等作品,使他受到中国及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

一。朱发东同样是注重生存状态表达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文化中

的自我反省和批判,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和质疑。

在90年代早期从事抽象绘画,1990 在云南昭通举办“朱发东艺术展”,1992年参加

了 “广州双年展”,被展览中的许多行为艺术所触动,感受到了一种亢奋的情绪并

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一种新的东西正在产生,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创作时代的开

始。1993年的《寻人启事》,是他的行为艺术创作的开始,艺术家将自己设置为被

寻找的对象,把大批印有自己照片的寻人启示小广告张贴于大街小巷。人的消失,成

为一个象征性暗喻,表现人的价值和身份在剧烈的经济结构变化中不断丧失。1994

年,朱发东去了北京,继续创作以“身份”为主线的波普作品,实施了一年的行为作

品《此人出售》,“他身穿背后缝有‘此人出售,价格面议’文字具有历史象征性特

征的中山装,行走于北京的街头巷尾,有时还与他人交谈。将身体也交付社会,并将

自己降低到一个社会的多余物的状态……后来,艺术家用《身份证》来确认自我的存

在,以记录人的莫名其妙的复归。朱发东运用了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有意识地演绎了

这个时代人的生存状态。” 近些年来,他也举办过各种个展,2004年在云南举办了

“图象中的朱发东”展览,200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Espace Cultural Ample画廊

举办了“朱发东”展览。2008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Kohler Muller画廊举办“朱发

东”,同年在北京F2画廊举办“寻找朱发东”。

朱发东 ZHU FADONG

ZHU FADONG (1960- )朱发东此人出售(8/16)玻璃钢创作年代: 2008年展览:“啊! 我们-中国三十年当代艺术展”,国家大剧院, 2008年。 “中国情境”当代艺术展,北京JW万豪酒店, 2008年。 “内爆或聚变 北京—纽约”, 北京1号地艺术区尚元素艺术馆,2009年。 “什么都可以卖”,白盒子艺术馆,2010年。 “转折:当代艺术邀请展”,温州柒号艺术中心, 2010年。 “其实我等了你很久”,和颐798艺术项目, 2012年。 “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2012年。

926

RMB 48,000-78,000US$ 7,619-12,381

The Person For Sale (8/16)FiberglassCreated in 2008

EXHIBITIONAh! WE - 30 Yea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National Theatre of China, 2008.China's Situatio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Beijing JW Marriott Hotel, 2008.Implosion or Fusion Beijing - New York, Shang Element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Beijing Art District No.1, 2009.Anything Can Be Sold, Whitebox Art Center, 2010.Transitions: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Art Center of Wenzhou No.7, 2010.In Fact, 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 Long Time , Heyi 798 Art Project, 2012.Beijing Wangjing, 798 Heyi Hotel, 2012.

(H)176×75×75cm

朱发东1994年创作《此人出售》作品时,恰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第二年,沿海经济的开发,

以及内陆大中型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物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意

识也在改变,物欲的膨胀和精神的空虚使得人们找不到自我的存在。

艺术家本人身穿一件深蓝色中式制服,背部缝了一大块白色帆布,上面写着八个红色大字“此人

出售,价格面议”。朱发东穿着它几乎走遍了整个北京城,遍布天安门广场、麦当劳快餐店、北

京大学、实验艺术家们的东村等,然而只有一个人问过他的价格,但是画家本人也说不清自己

的真正价值。这也正是当时很多大城市的中青年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物质社会中,经济的

发展不可抗拒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轨迹。只要生存,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劳动。可是如何等值

交换自己的劳动价值呢?画家茫然失神的双眼透露了找不到方向的无助,麻木的表情后面隐藏

着孤独。整幅画面的暗色调更激发了人们自我反思,甚至观者的耳畔仿佛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是谁?我价值多少?”人们开始寻找和确定自己的价值,开始争取最接近等值的交换。但朱

发东通过作品想告诉人们,不要为这种明知不等值的交换而苦恼,应该勇敢地承认社会的不公

平,但不应该失去生存下去的动力,应该努力地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ZHU FADONG (1960- )朱发东此人出售(20/20)摄影创作年代: 1994年出版:《中国行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行为艺术》, 温普林 著,1999年,第200页。 《是我》,冷林,中国文艺出版社,2000年, 第154页。 《通州艺术家演义》,杨卫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年,第194页。 《寻找朱发东》,F2画廊,2008年,第65页。 《啊!我们 中国三十年当代艺术展 1978-2008》, 中国国家博物馆,2008年,第267页。 《中国当代美术史》,吕澎著,中国美术学院出 版社,2013年,第337页。展览:“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1992年。 “首届翰墨新艺术展”,北京翰墨艺术中心, 1994年。 “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上海,1994年。 “中国前卫艺术文献展”,Q画廊,日本东京, 1995年。 “是我!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侧面”,北京, 紫禁城,太庙,1998年。 “瞬间-20世纪未的中国艺术”展,芝加哥大学 美术馆,1999年。 “肖像 人物 一对和一组”,BIZART仓库,2000年。 “中国前卫艺术家文献展”,福冈亚洲美术馆, 2000年 。 “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2年。 “造梦 肖像群像”,上海东廊,2002年。 “十一只眼睛看中国” ,美国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 2004年。 “朱发东”,Espace Cultural Ample 巴塞罗那, 2007年。 “伟大的表演”,佩斯北京,2010年。

927

RMB 30,000-50,000US$ 4,762-7,937

The Person For Sale (20/20)PhotographyCreated in 1994PUBLISHEDChina's Action - Performance Art of the 80's to the 90's, Wen Pulin, 1999, p.200.It's Me, Leng Lin,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00,p.154.Tongzhou Artists, Yang Wei, Hu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4, p.194.Looking for Zhu Fadong, F2 Gallery, 2008,p.65.Ah! WE-30 yea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1978-2008,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2008,p.267.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Lv Peng,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3,p.337.EXHIBITIONThe 2n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Documenta, 1992.The First Hanmo New Art Exhibition, Hanmo Art Gallery, Beijing, 1994.The 3th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1994.Chinese Avant-garde Art Exhibition, Gallery Q, Tokyo, Japan, 1995.It’s Me! One Aspect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the Forbidden City,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1998.The Moment - the Late 20th Chinese Art Exhibition, Galle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Portraits - a Pair and a Group , BIZART warehouse, 2000.Chinese Avant-garde Artists Documenta,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2000.The First Guangzhou Triennial,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2002.Dream - Portrait Group Portrait, Shanghai East Gallery, 2002.11 Eyes Looking at China, Denve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04.Zhu Fadong, Espace Cultural Ample Barcelona,2007.Great Performances, Pace Gallery, Beijing, 2010.

127×100cm

The Person For Sale (3/3) (A Set of Four Pieces)PhotographyCreated in 1994PUBLISHEDThe Third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Guangzhou Contemporary Art Reinterpretation: A Decade of Experimental Chinese Art (1990-2000),Guangdong Museum of Art, 2002, p.297.Tongzhou Artists, Yang Wei, Hu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4, p.196.Transboundary Chinese Avant-garde Art 1979-2004, Lu Hong, He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6,p.214.Chinese Performance Art - Body and Field, Artists, p.64-65.Alienation of the Flesh Chinese Performance Art, Lu Hong & Sun Zhenhua, He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6, p.132-133.Looking for Zhu Fadong, F2 Gallery, 2008,p.65.Ah! WE - 30 Yea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1978-2008,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2008,p.268.Absolute Distance of 2010,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The plates.Forty-one People, Yang Wei, Hube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2,p. 41.EXHIBITIONThe 2n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Documenta, 1992.The First Hanmo New Art Exhibition, Hanmo Art Gallery, Beijing, 1994.The 3r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1994.Chinese Avant-garde Art Exhibition, Gallery Q, Tokyo, Japan, 1995.It’s Me! One Aspect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the Forbidden City,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1998.The Moment - the Late 20th Chinese Art Exhibition, Galle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Portraits - A Pair and A Group , BIZART Warehouse, 2000.Chinese Avant-garde Artists Documenta,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2000.The First Guangzhou Triennial,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2002.Dream - Portrait Group Portrait, Shanghai East Gallery, 2002.11 Eyes Looking at China, Denve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04.Zhu Fadong, Espace Cultural Ample Barcelona,2007.Great Performances, Pace Gallery, Beijing, 2010.

60×80cm×4

ZHU FADONG (1960- )朱发东此人出售(3/3)(一组四幅)摄影创作年代: 1994年出版:《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周年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 广东美术馆,2002年,第297页。 《通州艺术家演义》,杨卫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96页。 《越界 中国先锋艺术 1979-2004》,鲁虹,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没有灵魂的现代性》,杨卫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中国行为艺术 身体与场域》,艺术家,第64、65页。 《异化的肉身 中国行为艺术》,鲁虹、孙振华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32、133页。 《寻找朱发东》,F2画廊,2008年,第64页。 《啊!我们 中国三十年当代艺术展 1978-2008》,中国国家博物馆,2008年,第268页。 《绝对距离 2010》,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图版。 《四十一个人》,杨卫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41页。展览:“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1992年。 “首届翰墨新艺术展”,北京翰墨艺术中心,1994年。 “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上海,1994年。 “中国前卫艺术文献展”,Q画廊,日本东京,1995年。 “是我!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侧面”,北京,紫禁城,太庙,1998年。 “瞬间-20世纪未的中国艺术”展,芝加哥大学美术馆,1999年。 “肖像 人物 一对和一组”,BIZART仓库,2000年。 “中国前卫艺术家文献展”,福冈亚洲美术馆,2000年 。 “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2年。 “造梦 肖像群像”,上海东廊,2002年。 “十一只眼睛看中国” ,美国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年。 “朱发东”,Espace Cultural Ample 巴塞罗那, 2007年。 “伟大的表演”,佩斯北京,2010年。

928

RMB 58,000-88,000US$ 9,206-13,968

原 弓 YUAN GONG

原弓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自90年代以来,一直涉足中国当

代文化的各个层面,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介入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

语言。他擅长将多种艺术媒介加以结合,充分发挥出艺术表达的作品,通过丰富的表

达方式,使得艺术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新颖面貌。三四十年前饼干箱上的图像,当

下消费品上的印刷图案以及古代传统艺术画面的挪用、拼贴、叠加,手绘的画面与打

磨、印刷效果的结合,还有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的综合表现,都使他

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形态各异的视觉。

原弓认为,经历世界的过程也是人认识自我的过程,生活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

的体验和感触。而回忆生存中的记忆的同时,也是在寻找一种清晰辨认当下的方法,

人们在当下和过去中对照记忆与现实,更能够体会到许多事情的变化,并更多的寻求

到人生思考的疑惑,让当下的问题更加清晰。对此,原弓自述为:“我一直以来对于

那些记忆与消失的过去,以及其所延伸之问题充满着兴趣。”他缅怀过去,表现过去

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探索。

929YUAN GONG(1961- )原弓圆明园 No.1(三联幅)综合 媒材 [金属板、漆艺、油彩、丙烯、丝网]创作年代:2012年出版:《重现•重生》,天仁合艺•艺术中心,2012年, 第90-91页。

The Summer Palace No.1 (A Set of Three Pieces)Mixed MediaCreated in 2012PUBLISHEDReproduction Renasence,Tian Ren He YI Art Centre, 2012, p.90-91.

(H)226×113cm×3

RMB 1,200,000-1,500,000US$ 190,476-238,098

原弓的作品《圆明园》系列是结合装置、影像、行为、绘画、丝

网版等综合媒介跨界而成的大型艺术作品,艺术家通过约一

个月的时间将中国传统山水绘于铁皮之上,却又以机械的方

式打磨画面,将画面破坏、磨损,呈现出被破坏的状态,最终

将错位的丝网版画覆盖其上。“油画画上去其实并没有价值,

打磨掉之后反而形成一种价值,打磨的过程其实也不简单,里

面有节奏感、有深度、有透视。”原弓说,“机械式的抹去反映

了今天市场的一种冷漠和无情,大家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在交

易,我想表达的是对消亡的文化和历史的一种缅怀……粗野

抹去的痕迹象征着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无度地获

得物质的同时,也感到亲情远离,意义与信仰的走失。画面的

‘消解’过程给人强烈的视觉上震撼和心理上的痛感,错乱的

丝网版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错乱地前行。”在满幅中国红的醒

目背景凸现下,更反衬出这种被破坏的山水画面中所包含的古

典与当代的矛盾,原弓的作品呈现了他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内

心“对当下痛觉的回应”和“对现代性的反思”,也道出了艺术

在当代与传统的矛盾中“走向当前的历史”。

MAO TONGQIANG (1960 - )毛同强海市蜃楼之二十八油彩 画布 创作年代: 2006年出版:《海市蜃楼》,昇艺术空间,2007年,第78-79页。展览:《海市蜃楼》,昇艺术空间,2007年。

930

RMB 30,000-60,000US$ 4,762-9,523

Mirage No.28Oil on CanvasCreated in 2006

PUBLISHEDA Perpetual Mirage,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2007, p.78-79.EXHIBITIONA Perpetual Mirage,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2007.

120×100cm

931LIN JIABING(1945 -)林加冰鸡冠花-9 油彩 画布签名:林加冰2010.11创作年代:2010年出版:《林加冰-溢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年,第80-81页。展览:“林加冰个展‘热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2010年。 “林加冰‘溢色’个展”,安徽省博物馆,2013年。

Cockscomb Flower No.9 Oil on CanvasSigned Lin Jiabing in Chinese; dated 2010.11Created in 2010PUBLISHEDLin Jiabing-Overflows, Shanghai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13, p.80-81.EXHIBITIONLin Jiabing-Heat Death‘Heat Death’,Shanghai Pudong Airport, 2010.Lin Jiabing-Overflow Color, Anhui Museum,2013.

120×150cm

RMB 250,000-350,000US$ 39,683-55,556

WEI GUANGQING (1963- )魏光庆2006 No.10丙烯 画布签名:魏光庆 WEIGUANGQING 2006创作年代: 2006年

YANG GUOXIN (1951- )杨国辛好果子油彩 画布签名:国辛Yang Guoxin 2006创作年代:2006

933932

RMB 80,000-120,000US$ 12,698-19,048

RMB 120,000-160,000US$ 19,048-25,397 2006 No.10

Acrylic on CanvasSigned Wei Guangqing in Chinese; WEI GUANGQING; dated 2006Created in 2006

90×120cm

Good FruitOil on CanvasSigned Guo xin in Chinese; Yang Guoxin; dated 2006Created in 2006

115×150cm

SZETO LAP (1949- )司徒立蓝色兰花油彩 画布签名:SZETO LAP创作年代: 2004年

934

RMB 280,000-350,000US$ 44,444-55,556

Blue OrchidOil on CanvasSigned SZETO LAPCreated in 2004

97×130cm

现代艺术中“个人印象”、“感觉”、“抽象理念”,甚至内心的紧张狂乱都被描绘得淋

漓尽致。司徒立认为由于绘画中主体意识的过度扩张,公共性便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他从现象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基点,并以西方塞尚到贾科梅蒂等具象表现绘

画代表人物作为艺术实践的楷模,在中国美术界传播具象表现绘画的理念。一时间,

“还原”、“直观”、“澄明”、“存在”等概念和范畴,如一石击水,引发千层浪。

此幅作品便体现了司徒立的美学理念,他笔下的兰花真实、自然、不矫揉造作,同时高

贵、纯洁,引人崇敬。他不刻意去写实,但也没有脱离现实。他的作品不是故弄玄虚的

画象,也非令人不易懂得的抽象。画面的风光是经过司徒立设计的:图中的兰花,呈

四十五度角斜放在画面中央,增加动荡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都会倾倒。但小簇的湛

蓝色花朵紧紧簇拥在大片嫩绿的新叶上,又显得生机盎然。一笔一划有板有眼,轻松

的笔触中有感性和真情的流露,也有理智和知性的刻意安排,内蕴一种澄静之美。这些

景象不在求取西方或东方的风格,也不着意描写景物真实与虚幻,他画作中的物象不

一定是美好的、喜悦的,也许是荒凉的、悲伤的,但都弥漫他个人的感情,打上他自己

的烙印。

SZETO LAP (1949- )司徒立寂静之吹拂(29/88)(一组八幅)照片蚀刻 版画 创作年代: 2002年附:锦盒与艺术家签名保证书。

935

RMB 15,000-35,000US$ 2,381-5,556

A Bliss of Quietness (29/88) (A Set of Eight Pieces)Photo EtchingCreated in 2002Attached a portfolio box and a guarantee certificate signed by the artist.

47×38cm×8

这里呈现的仅仅是一些家居情景,于是大家看见的纯然是:“物”。确切的说,是依照眼前之物的样

子绘制的东西。它们并非单纯模仿在场之物的现成质感或轮廓,亦非再现物的静姿和动态之优美:

传统绘画和美学对可见的在场之物早就做得十分出色。然而,有一样事情被忽视忘却了—可见的在

场之物的“显现”是如何发生?如何“在”著的呢?一如花朵在空中开放显现而它的根深埋隐蔽于

大地。也许让显现发生的往往是不可见的隐蔽之根性。一旦将物“如何显现”真实地暗示出来,它

会让我们体验到以此奇妙的旅行。

司徒立

2003年于巴黎画室

蔡 锦 蔡锦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有着独特而明显创

作风格,其中《美人蕉》系列是她常用的艺术主题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那

些丰富的,细致又缠绵的艺术感觉加以色彩强烈的表现,具有冲击人心灵深处的感染

力和辨识度,成为新时期独立的女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蔡锦对于美人蕉的艺术灵感始于1990年一次偶然的经历。她在回老家时在一堆乱

草中看到了一棵干枯的芭蕉树,大片褶皱枯萎的叶子包裹着树身,呈现出一种类似

血肉肌肤的红色,那种红色与周围新鲜茂盛的乱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就此深深

映入了蔡锦的眼帘,并深深印入了蔡锦的心里。在美人蕉濒临死亡的那一刻,那种

枯萎衰败中却带有美艳和热烈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她,并让她产生出对于艺术创作表

达的欲望,她感觉“那根、茎和叶片里仿佛还残剩着呼吸”。死亡并不是完全的结

束和泯灭,在生命转折之际引发的无限思考,往往还指向着一种更广阔的可能性的

开始。在某种程度上,蔡锦一系列的美人蕉作品,都是那时那棵死亡的芭蕉树的艺

术生命的延伸,她在艺术上给予了那时一个已被定格的生命以无限可能,让美人蕉

不同形式的姿态重现在蔡锦的艺术当中。而蔡锦也借助美人蕉的主题,寻找到了自

我表达的出口,但又不仅仅是自我的表达,还将画面外的生活和自我加以升华、转

变。蔡锦的艺术创作态度是非常纯粹自然的,这种态度也让她的作品产生了更多解读

角度,给予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栗宪庭点评其“美人蕉”系列绘画作品称:“芭蕉成为她内心感受的外在意象,连同

涩重浓烈的举触,和暗翠绿纠缠在一起的冷粉红色,最重要的是她那种以细碎繁重的

小笔触和小结构,联结成的粘稠、溃疡紧缩的大造型,构成了她的语言。”

CAI JING

CAI JIN (1965- )蔡锦美人蕉288油彩 画布签名:Cai Jin; 2008.2创作年代:2008年出版:《蔡锦》,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512页。 《Women'Work》画册,2008年,第20页。展览:“转变中的女性”,上海奥沙艺术空间,2008年。 “Women'Work”,香港奥沙艺术空间,2008年。

936

RMB 480,000-550,000US$ 76,190-87,302

Canna 288Oil on CanvasSigned Cai Jin; dated in 2008.2.Created in 2008PUBLISHEDCai Jin,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2, p.512.Women Work, 2008, p.20.EXHIBITIONA Change in Woman, Osage Gallery, Shanghai, 2008.Women Work, Osage Gallery, Hong Kong, 2008.

220×170cm

在蔡锦的笔下,美人蕉就是她的艺术形象的符号,如同她艺术旅

程中的维纳斯,给予她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而蔡锦也将美人蕉

绘制在多种不同的材料上,试图将美人蕉的形象呈现出各种不同

的艺术效果。在此次上拍的作品《美人蕉288》中,蔡锦就是将美

人蕉绘到了带有刺绣的丝绸上,她的绘画笔触因这材质的不同而

呈现出特别的纹理效果,色彩也因这华丽的绸缎的衬托而变得更

加浓郁、复杂。蔡锦对于美人蕉的表现充满了女性化的特征,代表

了艺术家自我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画作中美人蕉那浓重渲染

得红色叶片,呈现出细腻、湿软、缠绵的气息。在色彩运用上,红色

已经成为了蔡锦标志性的色调,她曾多次讲到过红色给她带来的

某种神秘的魔力:“红色叫我痴迷,在这个色域里,我的画笔分外

敏感。这是一种内在生命的需要,它完全支配着我的感受。”红色

颜料在丝绸上凝固,粘稠的又仿佛是新鲜的血液,涓涓流淌于叶片

和茎杆之上,使得美人蕉呈现出人类生命的神秘感。蔡锦通过对美

人蕉的描绘创造出艺术家个人意识和通过绘画的自我成长,她的

艺术创作具有一种不厌其烦的神秘吸引力。

许仲敏

许仲敏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跨界的特征,

给人以难以界定的感觉,因为他不仅有效利用设计美学和技术美学的手段,而且还巧

妙渗透了社会美学和艺术美学的思想内涵,建构了一种视觉的超真实。

许仲敏的观念源于两个文化传统资源:一个是受启于西藏传统仪式“转山”;一个是

来自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发明的网格球顶建筑。这二者的结

合在他早期的作品《转山》得到了充分体现。它的观念核心在于,一旦机器在声光电

的效应下运动就马上流露出奇异的感官效果,机器也就没有了刻板和冰冷之感,而是

转变成了充满情感、活力和绚丽的形象。它一方面暗喻的是一种自我解救的精神修行

过程;它另一方面则表现的是未来主义式的运动美。

许仲敏的作品具有集合式艺术的特点,它涵盖了雕塑、装置、建筑、影像和机器的要

素。与其他的艺术家不同,许仲敏不再以作品与语境的联系为重心,而是在消除情节

叙述的过程中更突显了机器自身动态的寓意——人类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个无休止循

环和周而复始的过程。机器中那些雕塑小人物没有任何故事,而只有重复运动的节

奏,间隔的闪光,惊悸的声响,人物反复的行走,旋转,攀爬,不断的浮现,不断的

消失,不断的轮回。如果说运动的机器是舞台的话,那么运动的人物则是表演者。他

的这种带有游戏的作品反复处于循环之中,最终也在时间上变成了持久的永恒。与此

同时,倘若说运动的机器和人物暗喻的是欲望机器与速度之美,那么它们又似乎不断

牵动着观众的窥视欲,同时又产生了视觉的快感与心理的畏惧感的错位。他的作品不

仅反映了现代性对人的异化和同一性,而且也表现了现代人“无意识”的荒谬。

许仲敏的作品是一种虚构的乌托邦,表达的人类对乌托邦的体验和信念。它是一种庄

严的仪式,是一种趣味的游戏,是一种优美的戏剧,是一种跨界的艺术。他的作品是

对现实的视觉过滤和升华——以超真实的方式来诠释生命的神秘和“不可抗力”的特

性,并与观众共同分享对世界的体验。

许仲敏:乌托邦的体验和信念

黄笃

XU ZHONGMIN

XU ZHONGMIN (1961- )许仲敏气泡传递 机械装置 [水晶,LED灯,机械传动]创作年代: 2013年展览:“许仲敏2013装置艺术展”,台湾现代画廊,2013年。 “半岛新春收藏艺术展”,海南三亚,2014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公共艺术项目,2014年。

937

RMB 1,200,000-1,600,000US$ 190,476-253,968

Bubble Lifting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rystal & LED lights & Motor Drive) Created in 2013EXHIBITIONXu Zhongmin 2013 Installation Art Exhibition, Taiwan Modern Art Gallery, 2013.Peninsula•Colletor – 2014 Spring Art Collection Exhibition, Sanya, Hainan, 2014.Art Beijing, public art projects ,2014.

(D) 136 × (H) 208 cm

萧昱的作品向来以富于想象力的先锋姿态和针对社会问题的尖锐视角而著称,这一次

的展览以个人作品群展般的规模组织了一场纵横历史、跨越时空的九幕现实戏剧。以

戏谑、反讽、隐喻的形式身体力行的对历史和人类社会进化的重叠进程进行了深刻而

富有个人特征的批判。

“实物剧——环球同此凉热”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现实剧场,阿拉里奥北京2号展厅被设

计分布成一个通道连接的四个部分,由一条单向前行的路线贯穿,观众按照艺术家的

规划依次前行,最后抵达历史的领奖台,在轻快的乐曲中,庄严与荒诞并存的仪式落

下帷幕。

“实物剧”的概念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一面是荒谬的过去,一面是狂飙的未

来,人们亲身上演并推动着剧情进入高潮。丰富的作品形态使整个展览充满了流动性

和可变因素,与观者的参与体验相结合,形成了郑重的读解与误读反复递进的过程。

作为一名视野开阔的艺术家,萧昱善于提炼社会经验和揭穿真相,他将黑色幽默与残

酷荒诞的现实并列在观者眼前,在戏剧特有的仪式感、视觉刺激与间离效果的作用

下,萧昱对历史的艺术化戏说与人们对历史各种版本的消解通过古代(皇帝)——

近现代(英雄-战争)——内在(思想/生命),穿过充满超现实主义意味的“幕间休

息”通道,来到混合现实(航天飞船)——建设与欲望(超级建筑拼接成的元宝/卖星

球),从而达到了假象的统一与和谐。

“环球同此凉热”来自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但此处并非将世界革命进行到

底、天下共享的大同之美,而是直指丰富无序而扑朔迷离的社会现实,“所有的历史

都是现代史”,相信此次萧昱个展“实物剧——环球同此凉热”既是一次从内容到形

式的全新表现,也是对他多年来思考和创作的阶段性总结。

萧 昱

图为作品《卖月亮》现状中的大虚线孔 图为收藏后作品改变形态的例图

“实物剧——环球同此凉热”

第八幕:干大买卖。

生意要做就做大,先把离我们最近的几个大家伙卖了

再说。

A、卖月球。

B、卖火星。

C、卖太阳。

星球卖法:收藏家或其代理人、买办也行,将其选中的

部分当场剪下来,由我的助手为其绷在画布上。即使全

选也要剪开,并且拍照留念,至此作品才算完成。

XIAO YU

938XIAO YU (1965 - )萧昱卖月亮油彩 画布未来互动完成创作年代:2006-2007年展览:“实物剧-环球同此凉热 萧昱

作品展”,北京阿拉里奥北京画廊,2007年。

“慢活:当代艺术一种”,北京荔空间,2012年。

Sell the MoonOil on Canvas The work will be comple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uyer.Created in 2006-2007EXHIBITIONA Drama of Materialistic Objects - One World, Cold or Warm, Beijing Arario Gallery, 2007.Slow Pace: A Kind of Contemporary Art, Li-Space, Beijing,2012.

《卖月亮》,此件观念性绘画作品节选自萧昱2007年《实物剧-环球同此凉热》“第八幕 干大买

卖”中的一件。是根据月亮的卫星图片和坐标绘制的月亮表面的肌理图形的布面油画。

此件作品一旦被收藏,今后的署名将是萧昱与某人或某机构合作署名。藏家与需在作品上签名,作

品形态也将被改变:既现状作品将被沿虚线剪开装框并置悬挂展示。改变后的作品署名在未来的

出版和宣传中将是“萧昱+某某”署名,今后再有收藏行为以此类推增加署名,但作品形态不再改

变。是一件收藏家与艺术家齐名的作品,在萧昱作品中极为特殊。

艺术家以开放署名权的方式探讨艺术品收藏行为在艺术品意义形成中的作用。“在人类历史长河

中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流传至今是由一代代藏家和机构的行为补充了所收藏艺术品今天的价值与意

义。这种行为揭示出月亮背后的秘密。”(萧昱)

RMB 1,200,000-1,800,000US$ 190,476-285,714

175×600cm

939SHEN SHAOMIN(1956 - )沈少民拆迁历史-02油彩 画布签名:沈少民 2013创作年代:2013年

Demolish History-02Oil on CanvasSigned Shen Shaomin in Chinese; dated 2013Created in 2013

120x156 cm

RMB 400,000-500,000US$ 63,492-79,365

沈少民的架上绘画是他从观念作品、装置影像走向平面的又

一次大胆实验,但同时又与他一直以来的观念系统保持着统

一性,这也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在沈少民的脑

海中,美术史中的一些著名画作,在他的《经典系列-拆迁历

史》中,都以拼合当下常见的推土机、铲车、挖掘机、吊车等拆

迁器械的方式,呈现出如同被拆迁的破碎重组的新画面。这

一种荒诞而又超现实的画面,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视觉错位,

这些经典的历史场景,变成当今的拆迁现场。“当时是你非

常崇拜的,你回到现实再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拆

迁现场。”沈少民基于多年来所积累的成熟写实功底,指出他

所希望传达的是一种观念绘画。沈其斌评价沈少民说道:“他

的当代艺术实践和国内诸多熟知的样式和方法论有明显的差

异,由于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移居海外,没有亲历中国八五

以来社会深刻巨变的全过程,因此他的作品摒弃了以意识形

态符号化和图像化的方式,而是用一种从个人生存经验出发,

采用貌似西方理性的工作方式。”

940GUAN CE(1957 - )管策孤影残荷综合 媒材签名:2014 管策创作年代:2014年

Withering Lotus with Its ShadowMixed MediaSigned Guan Ce; dated 2014.Created in 2014

150x250cm

RMB 400,000-500,000US$ 63,492-79,365

作品表达了一种当今现实中个体应

有的独立性,并以一种隐喻的方式

体现今人理应保持这种独立性,宁

愿甘当孤影也不愿随大流的人格。

941YAN LEI(1965-)颜磊彩轮丙烯 画布 创作年代:2005年

Colorful WheelAcrylic on CanvasCreated in 2005

200x200cm RMB 380,000-480,000US$ 60,317-76,190

颜磊作为视觉艺术家有着非同一般的艺术表达能力,他对模

糊、含混的景象进行潜意识的大胆描绘,创作出的艺术作

品被广泛的应用到当代设计之中,具有非常活跃的影响力和

感染力。颜磊的《彩轮》系列作品有着炫目迷人的圆圈图案

和丰富迷幻的渐变色彩处理方式,整体画面效果非常吸引眼

球,简洁却充满设计感。颜磊表示:“《彩轮》与中国价值

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圆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

点,是完美的象征。”外廓般叠加的圆形使得中心呈现出无

限延伸的视觉效果,加以丰富的渐变色彩,如同光晕、水波

一般绚丽展开。金黄色的中心、黑色内圈、玫红色、浅黄

色与蓝色的外圈……圆形的边缘最终隐没于黑暗的背景之

中,使得图案视觉效果更为突出。颜磊的《彩轮》系列包含

有各种形式的不同色彩组合,呈现出艺术家丰富多样的创作

表现力。

SHEN FAN (1952- )申凡97-PP-4油彩 纸本签名:SHENFAN 申凡创作年代:1997年来源:德国私人旧藏。

943

RMB 45,000-65,000US$ 7,143-10,317

97-PP-4Oil on PaperSigned Sheng Fan in Chinese; SHENFANCreated in 1997PROVENANCEAcquired from a German collector.

30×96cm

REN ZHITIAN (1968- )任芷田尾气灰32号尾气灰 丝绸签名:尾气灰32# 任芷田 2011创作年代:2011年

Elegant And Exhausted No.32Exhaust Gas Ash ﹠ Silk Signed Elegant And Exhausted 32#, Ren Zhitian; dated 2011Created in 2011

126x126cm

RMB 80,000-120,000US$ 12,698-19,048

942

MENG LUDING (1962- )孟禄丁元速丙烯 画布签名:孟禄丁(背)2010.11.3创作年代:2010年附:画廊保证书。

944

RMB 160,000-220,000US$ 25,397-34,921

SpeedAcrylic on CanvasSigned (at the back) Meng Luding in Chinese;2010.11.3Created in 2010Attached a guarantee certificate.

120×120cm

孟禄丁至今主要从事抽象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是当代具有开拓性的抽象风格艺术家。孟禄丁在1987年转回

抽象艺术创作是一种文化反叛的结果,而非纯形式演进的逻辑结局。在二维平面的绘画很难突破的当下,要

找到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必须在方式上有所改变。大胆地排除与拒绝具象世界,并且赋予画面上的抽象符号

以特殊的文化批判含义,这是“元速”系列作品所企图表达的。这系列作品保持了抽象的外观,但作品是完

全观念化的,可看作是“后抽象”。该作品与西方未来主义有紧密的关系,此外这件作品的魅力还在于使得艺

术“自我生产”成为可能。此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将画布放在一个台上,经过高速旋转,把五颜六色的颜料甩

在上面。这种做法消除了绘画性,介入了工具,人的因素相应地减弱,但还是人在控制,不过可以通过作品看

到在人的控制下的一种情绪,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超越了人身体这种能量,是对运动感和生命力的外在和内

在的表现,作品同时也表现了画家鲜活体验和生动语言表达。

QU FENGGUO (1966 - )曲丰国世界2011 No.2丙烯 画布

创作年代:2011年出版:《上海巨匠5人绘画展》,创新画廊,2011年,第30页。

945

RMB 18,000-28,000US$ 2,857-4,444 World 2011 No.2

Acrylic on CanvasCreated in 2011PUBLISHEDThe Master of Shanghai,Sosin Contemporary Gallery,2011,p.30.

60×60cm

HUANG YUANQING (1963 - )黄渊青无题油彩 画布签名:(背)黄渊清 2010.10创作年代:2010年

946

RMB 15,000-25,000US$ 2,380-3,968

UntitledOil on CanvasSigned (at the back) Huang Yuanqin in Chinses; dated 2010.10Created in 2010

55×43cm

SUN LIANG (1957- )孙良环油彩 画布签名:Sun Liang 1997.1创作年代:1997年

947

RMB 130,000-180,000US$ 20,635-28,571

RingOil on CanvasSigned SunLiang 1997.1Created in 1997

80×80cm

“我的画没有故事情节,我就是对着空白的画布,从一根线条开始,追着

追着,形就出来了,我画里所有的形象都是逐渐出来的,并不是在心里本

来就有那么一个蓝本。” (孙良) 作品中将盘旋似龙和长有双翼的动物

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环。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奇幻、空

灵色彩的空间。他几乎不打草稿,能用超强的记忆力与幻想能力,下笔如

有神般地刻画出各种题材的画作。艺术家孙良海善于用“游丝描”般的国

画线条—这是中国工笔划中双钩白描的另一种体现,线条流畅,一气呵

成。“当我们的目光注视着孙良的画面时,常常仿佛被催眠般引入了另外

一个陌生的时空,那个空间没有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过去现在未来的分

别,一切物象在其中都是悬空、漂浮的,它们聚拢又分散,就像深邃宇宙中

的星体与星云,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数的生物体游弋在一片虚空之中。

它们,或缠绕争斗,或沉溺鱼水之欢,或游乐嬉戏,或孤芳自赏、自得其

乐。它们身处的世界既是乐土,也是险境,既充满着爱、快乐、和平、激情

与美,也充斥着残酷、斗争、阴谋、杀戮与危机。对于很多人来说,孙良的

画就类似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然而,撇开所谓的“时代性”、“社会性”,

仅从图像、形式、风格本身进入孙良的作品,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置身的

是一个多么奇异恢弘的幻梦王国。”(江梅)

罗中立乡土题材的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他的再现时

期。这个阶段的作品是以自然为基础,从中提炼形式

与精神。用最真实质朴的形式来体现事物自身的属

性。罗中立坚持用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以浓厚的乡

土气息、自然主义为题材,放大人物的精神与人性,

描绘出朴拙、单纯、善良的底蕴。

第二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延续,形式依附于形像,

从原始质朴的真实表现中产生了现代艺术的形式。在

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形象也在由传统变成

现代。罗中立笔下的传统农民形象逐渐消失,即用民

间艺术的意向取代早期的写实。题材未变,形式大有

变化,形式的意义蕴藏在题材的内部。他把农民的形

象特征进一步地夸张,明显的特征是不规则的笔法,

笨拙的造型,民间性的色彩。

罗中立的第三个阶段,是他2000年以后的图像时期。

在某种那个程度上这个时期的作品是前两个时期形象

的延伸和突破。如果说第二个阶段,罗中立是用民间

的形式对原始形象的变形和夸张,强化农民的本质特

征,那么第三个阶段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原始形象

发生新的意义,追求绘画语言的单纯化,去除了环

境和背景的影响,进一步消解现实的特征形象,形象

被符号化了。用大色块入画,增加了颜色的强度,直

线白色网格覆盖着原始粗野的形象,扩散了视觉冲击

力,更增强了图像化的表现。

罗中立 LUO ZHONGLI

948LUO ZHONGLI(1948-) 罗中立并肩过河油彩 画布

签名:luo.中立

创作年代:2000年

RiverOil on CanvasSigned luo; Zhongli in ChineseCreated in 2000

130×95cm

RMB 1,800,000-2,000,000US$ 285,714-317,460

该作品为罗中立第二时期的又一代表作品,人物在月夜下并肩过河,光亮烘托

出别样的山野气息,而这绚丽的色彩霎那间把原本贫瘠的山山水水幻化成了一

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对于罗中立而言,乡村生活简朴而不枯燥,反而能够突显

人类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温情,而这亦是他甘于留守乡土,继续挖掘其艺术

性的原动力。90年代初,罗中立到欧洲留学以后,受欧洲19世纪以来绘画作品

的人文精神和本体意义所感染,回国后仍然以农民为创作母题,但表现手法有

所改变。摆脱了严谨写实追求,在形式上更为自由,笔法粗犷,层次肌理更为

丰富。不做艺术的修饰,不做理想化的处理,赤裸裸的描绘生活的真实。人物

形象更接近巴山农民的本题意义上的真实形象。艺术语言更为夸张,尤其是人

体造型,强调语言的厚重、敦实的力与美。罗中立以自由的心态以及敏锐的眼

光捕捉农村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场景,以其强烈的山野气息,质朴而笨

拙的形象,展现出原创的文化生态和表现性的中国经验。

LUO ZHONGLI (1948 - )罗中立马水彩 纸本 创作年代:1989年 出版:《中国油画家•罗中立•水彩油画风景集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图录No.112。

949

RMB 38,000-58,000US$ 6,031-9,206

HorsesWatercolor on PaperCreated in 1989

PUBLISHEDChina Oil Painters Luo Zhongli,An Alubum of Landscapes in Water Colour and Oil,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05,Catalogue No.112.

19×25.7cm

水彩,可以当作我的日记

罗中立

每个人走的地方都很多,主要的记录方式是用照片。照片我也拍了很多,但我发现,哪怕

是画几笔速写,画一些颜色的小水彩,它的记忆就比照片要好很多。照片一拍就匆匆完

事,但绘画就能感受是什么样的色调,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情绪。这几笔实际上是很

重要的,它比照片给人的印象要深,记录的信息量要大。  

这个习惯的养成,也是现在画水彩的原因。这些水彩,可以当作我的日记。我是不睡懒觉

的,起得很早。人家起床吃早饭时,我已经画了几张了。  

一年四季是重复的,但每一次重复却因为人年龄的增长而给人不同感觉。人越来越走向衰

老,对生命的感受也不一样。年轻的时候认为生命无限,感受不是很深,但随着年龄的增

大,有一种紧迫感,对生命的感受就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这种感受现在特别深,当

然就会把握每一个季节去画画。  

每一个春天都应该紧紧抓住,应该画很多画。 

LUO ZHONGLI (1948- )罗中立麻柳镇水彩 纸本创作年代:2004年出版:《中国油画家•罗中立•水彩油画风景集 》,中国 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LUO ZHONGLI (1948- )罗中立麻柳镇上一餐难忘的羊肉汤锅水彩 纸本创作年代:2004年出版:《中国油画家•罗中立•水彩油画风景集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950 951

RMB 38,000-58,000US$ 6,031-9,206

RMB 38,000-58,000US$ 6,031-9,206

Maliu TownshipWatercolor on PaperCreated in 2004

PUBLISHEDChina Oil Painters Luo Zhongli,An Alubum of Landscapes in Water Colour and Oil,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05, p.106.

25.7×19cm

An Unforgettable Pot of Mutton Soup at MaliuWatercolor on PaperCreated in 2004

PUBLISHEDChina Oil Painters Luo Zhongli,An Alubum of Landscapes in Water Colour and Oil,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05, p.111.

25.7×19cm

LOT 952-962

当代水墨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华尔街金融风暴后,中国当代艺术巿场趋于冷静,大

家也开始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在激情过后应该朝什么方

向发展?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血缘的人文哲思,于是开

始被较为广泛的重视,而“水墨”这个与中国艺术文

明发展不可切割的媒材,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

新议题。

既然,“水墨”这个媒材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一

部分的认知应该无须争论,那么问题就在于“水墨”

的内涵该如何赋予足够份量的定义,尤其冠上“当

代”二字,讨论的空间就更加开阔。

不可讳言,“水墨”的前身“中国书画”是必须要先

被提出而不应回避的,毕竟“水墨”这个名词“曾

经”是中国绘画形式与技法的一环,也是中国书法抽

象性语汇的元素。

由于1949年两岸分治后,各自不同的政治、人文环

境发展,造成了两岸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与认知

的差异,这是时代历史因素的存在事实,所以,既然

讨论“当代水墨”,就应该不可偏废的从两岸乃至全

球华人地区水墨发展的各自角度上寻求共同的文化认

知,才能客观的在国际艺坛呈现中国当代水墨未来发

展的“中国人文内涵”。

1 9 4 9 年 国 民 政 府 迁 台 , 大 批 具 有 传 统 中 国 书 画

根基与学养俱深的文人学者艺术家相继渡台,对

台湾的人文环境与艺术风尚影响甚巨,也因此当

时的美术发展自然以传统中国书画为主流,“国

画”一词,即是这股“中国书画”主流的简称,

具有明确的定义,也较为广面的揭示了中国书画

多元化的精神。

这股“国画”主流,主导了1950年代初期至1980年

代中后期近40年的台湾艺坛, 然而,“国画”这个名

词与其地位,仍旧在时移境迁下走入了历史,究其原

因,大概有二,其一,当时台湾年轻艺术家求新求变

的渴望,被部分标榜“传统”的卫道之士垄断的艺术

环境所打压,而产生了激烈的对抗,“国画”一词乃

至于“毛笔”这项中国传统创作工具,就成为求变者

挞伐的对象。其二,台湾“本土意识”的泛政治化与

民粹化,在有心政客的操弄之下放大至凡事皆欲“去

中国化”,“国画”一词,当然要首当其诛。

当“国画”在台湾艺坛力度最强的1960年代初,刘

国松就提出了“革毛笔的命”、“革中锋的命”,这

在当时的主流艺坛确实掀起极大的波澜。年轻的刘国

松当年即有为中国画另辟新径的抱负,因此在深解中

国传统绘画的文化内涵绝非某些“传统国画家”于

表相上陈陈相因的驱动下,勇敢的提出了对中国画进

行革新的诉求,自此之后,“当代水墨”、“水墨当

代”、“新水墨”……等等欲取代“国画”的新名词

在台湾艺坛风起云涌,至今不歇,而可以确定的是,

如今“水墨”一词确实已将“国画”打入了冷宫。

艺术,本就是多元化的,面貌多元,方法多元,形式

多元,工具多元,媒材多元。但是,每一种工具,每

一种媒材,都具有“技术性”发挥的独特之处;更重

要的是,每一种艺术表现的背后,都应有丰厚的文化

内涵支撑。而中国“毛笔”的出现,不但是一种极具

科学性与挥发性的书写实用与艺术创作工具,在“毛

笔”成为中国独特艺术创作形式背后的支撑,则是深

邃的中国人文哲思与生活艺术体现。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革中锋或革毛笔的命,不在于对

这项独特工具本身的挞伐,而在于声讨某一部分艺术

家对这项工具在运用上的满于现状、不求精进乃至于

功能窄化所带来的创作面貌停滞。

事实上,中国文明中“毛笔”的出现,早在殷墟甲骨

上即有朱笔与墨笔的书写实证,历朝历代以来,毛笔

兼具实用与艺术创作双重功能,在人人都拿毛笔的

历史长河中,能以毛笔作为“艺术创作”工具而名留

历史的艺术家却极为少数,即此一端,即说明了“毛

笔”本身的“无罪”,罪在于部分未能深解或善用毛

笔功能却又滥竽充数且自封为“书画家”者流,这类

人物,才是遏阻中国书画艺术走入当代、迈向未来的

最大掣肘者。因此,在为“毛笔”抱屈的同时,更要

提醒毛笔这项伟大的艺术创作工具若在未理解其功能

性前即轻言舍弃,无疑是在中国艺术追求当代性的道

途上自废武功。

不过,从另一个深层的文化角度来看,若能升华毛

笔所创造的线性艺术与笔墨情趣所揭橥的中国艺术

人文内涵,用任何媒材、工具表达亦无不可。大

前提是,达到这样的领悟,非得深入传统,透彻的

理解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传续不坠的中国艺术智慧结

晶,才能客观的去芜存菁、撷精取华,创造出当代

中国艺术的真精神,才能赋予“水墨”一词真正于

当代的深度人文内涵。

“ 革中锋的命”、“革毛笔的命”,是对1960年代台

湾艺坛及美育既有书画表现形式僵化的批判与抗拒,

希冀能去芜存菁开创时代新貌。这一心路,与民国初

年“五四运动”高喊“全盘西化”异曲同工,五四运

动健将们因为学贯中西,在腐败中国与西方强权的比

较之下,深知某些中国传统的诸多不合时宜与迂腐不

当代水墨定位的三角习题 ——国画•水墨•画学

熊宜敬

符”的肤浅评断。

范宽的磅礡山水,郭熙的氤氲笔墨,马夏的朦胧逸

兴,黄公望的抽象线性,倪云林的荒疏简洁,董其昌

的奇思空灵,八大的倨傲不驯,石涛的无法之法,黄

宾虹的浑厚华滋,张大千的泼彩惊世……从古到今于

美术史上名家巨匠的新创面貌历历在目,早已证明千

年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艺术绝非陈陈相因,而是代有

才人出。对于当代勇于新创者,更须体悟深入传统的

重要,也才更能体悟突破传统开创新局的真正精神。

台北故宫藏有一件北宋·刘松年款的《海珍图》卷,

卷中工笔设色绘有卅余只海底奇珍,造型奇异,赋色

绮丽,写生乎?想象乎?或是带有夸张手法的肖形?

画家在每一只海珍旁都冠以形容之名,确实为有所本

之作。若将此作置之于眼下当代艺术展览,当属“前

卫”之作。在千余年前,中国的“传统”院画家已能

有此超越时代的艺术杰作,对于妄持“传统无用”论

者,只是突显了自身对传统认知的贫血。

在此卷尾宇文穆于淳熙二年(1175)的跋文写道:“乾

坤莽荡之气,聚于海,故能生物不测而神通变化之

机;聚于人,故能肖物逼真。然耳目之及,可以神

会,茍非日用覩记之事,则必记载所传,前人汇集不

充之以学问,何以骇观而易?视松年此图,或有所

本,但物态各异,蛸翘鳞介毕现,其奇果尔,则无论

海若富藏,请以五石之釜为鲁仲连蒸藉之具。噫!得

此卷者,温峤之犀可无燃矣。”

文中提及天地六合神通变化之机实不可测,又提及

“耳目之及,可以神会”,说明了艺术家面对所

见,于“肖物逼真”之外,更可发挥创意(即神会

也)。一则视野要开阔,二则要有创造精神,自古以

来就已是艺术家之锻炼与追求。因此,绝不要小觑

了“传统”所带给“当代”的养分与思索。

随手于书桌上书柜中翻阅图册,即已窥见古今多少书

画家的时代新貌,这些历史长河中的“当代艺术”,

如今却被部分人士视为不值一顾的“传统”包袱,也

只能慨叹当下艺术环境的狭隘与快餐功利的可悲。

“当代水墨”,能否概括或代表中国绘画的现在与未

来,其实真的不是重点,重点应在于任何一个欲以承

担中国艺术开创新局的名词背后,是否具备了自身文

化深度与广度的内涵与立论基础。

在阅读万青力教授《近代中国画学之变:1796-

1948》一文之后(注1),深觉万青力教授的论点或可

作为欲扛起中国绘画(或当代水墨)未来大任者深思与

参考:“……‘画学’沿用至晚清至民国初年,词意

已经改变,主要是指有关绘画的学科学问。我之所以

延用‘画学’而不是用‘国画’这个更带有时代政治

色彩的概念,是考虑到‘画学’比‘国画’更贴近这

段历史,而且所谓‘国画之变’,只不过是‘画学之

变’的表面现象而已。

正如当时称书法为书学,篆刻为印学,有关晚清民

国时期的绘画文献,称绘画为画学。这一用语,在

康有为(1858-1927)疾呼‘近世画学衰败极矣’、

郑午昌(1894-1952)出版《中国画学全史》的时

代,中国绘画仍然被视为某种学科,而不仅仅是一

种手艺而已。

发展到晚清、民国时代,画学已经包容了画史、画

论、画品和画法四个方面的知识学问。所谓画学之

变,是指画史、画学、画品、画法四个方面的新内

容,包括了画学在观念和实践两方面的变革。”

事实上,近三、四十年来至今,台湾、中国大陆乃至

海外华人艺坛在以“水墨”二字的相关名词上所争论

的诸多问题,于一个世纪前即已极为完整的面向探

讨与实践,而“画学”的内涵与覆盖面,才正是今日

“当代水墨”面向未来所应充实的基础,有了画史、

画论、画品及画法的全面探索与实务印证,握不握毛

笔,用不用宣纸,就只是议题的一隅,如此朝既广且

深的面向真正的用心思考、用力学习,或许才能使中

国当代水墨跳脱“传统”与“创新”的争执不休,而

踏踏实实的成为一门学问,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贯穿

成延续中国艺术人文的永恒血脉。否则,“当代水

墨”只会又沦为有心人于艺术市场上短线炒作的筹码

而已!

注1:万青力:《近代中国画学之变:1796-1948》,《世变、形

象、流风——中国近代绘画1796-1949》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

2007年5月,页12-15。

化,因而提出尖锐激烈的“全盘西化”口号以唤醒人

心。非常重要的是,他们绝非盲目的否定传统,反

而是在深入传统之后才能在新时代中经过客观的比

较而开创新局。李可染“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

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种面对传统与创新议题时的

态度抑若是。

对于勇于提出创新的开路先锋,无疑在当时都会遭受

群起围攻,而只要禁得起时代粹练,终能成就艺术地

位,不论古今中外,此至理不变。问题在于,部分改

造运动的附骥尾者,在摇旗吶喊之余,却未能如开创

新路者一般的在古今学养上深入钻研,反而掀起与桎

梏传统食古不化者相同思路的另一种造神运动,结果

不但扭曲了开拓者的理想抱负,更甚者因为“造反有

理”的心态狂涂乱抹、哗众取宠,反而成为遏阻艺术

良性进步的障碍,这才是不论“国画”也好“水墨”

也罢最应深思的课题。

“国画”与“水墨”的表面定义之争,其实并不是中

国艺术当代化或面向未来的重点,还是应该深入理解

传统之后,方能找出新创之路,不论工具、媒材、题

材、形式……都值得尝试、实验,毕竟,文明发展中

所有的进化不能只论结果,还是得回头领会起始开创

与粹练过程的艰辛。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

尊重传统,才是面对艺术开创新局的真谛。

所以,回头检视中国书画发展的丰沛遗产,即可轻

而易举的发现历朝历代皆有求新求变的实例,否则

“时代风格”、“个人风格”从何而来?而且可以

审视名家巨匠的新创,皆是在笔墨锤炼基础下的水

到渠成,绝非时下有些论者所认为“坚持笔墨形式

以谈创新者都是拿石涛‘笔墨当随时代’作为护身

WANG CHUAN (1953 - )王川8号、4号、 9号 (一组三幅)水墨 纸本签名:王川 2011创作年代:2011年出版:《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关山月美术馆,汉堡美术馆, 2012年,第100-102页。 《墨•线 王川-纸上作品》,北京63艺站,第6、7、10图。展览:“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关山月美术馆,汉堡美术馆, 2012年。 “墨•线 王川个展-纸上作品”,北京63艺站,2012年。

952

RMB 120,000-180,000US$ 19,048-28,571 No.8 & No.4 & No.9 (A Set of Three Pieces)

Ink on Paper Created in 2011PUBLISHEDInk • Variable - 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Art Exhibition, Guanshanyue Art Museum, Museum of Fine Arts in Hamburg, 2012,p.100-102.Ink•Line Wang Chuan-Works on Paper, Beijing 63 Art Station, Picture 6 & 7 & 10.EXHIBITIONInk • Variable - 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Art Exhibition, Guanshanyue Art Museum, Museum of Fine Arts in Hamburg, 2012.Ink•Line Wang Chuan's Solo Exhibition-Works on Paper, Beijing 63 Art Station,2012.

69×69cm×3

最近几年,王川的水墨作品潜藏能量的底蕴,这种能量气场在纸上铺陈开来,通过各种大大小小,虚与实,粗与细,

干与湿的点、线以及块面演绎出千奇百怪的局部回流,而同时又很少形成主题性大面积的漩涡,正好像一条条柔缓

平稳的河流。线条的疏密在空间的动与静,呈现出这种运动之中聚散、开合、穿插形成多种形态,体现了精、气、神、

血、骨的气场。网状般地趋向无极飘渺。有的作品偶尔会显现出一两个似乎可辨认的形态,但一细看,形体马上又化

解成无影无踪。如同在水上作画的游戏,既生既灭。在这流动不拘的创作行为中,画家赋予形式最大的自由度,任

凭解读。虽然有时点、线、面的组合导向具象的形体,依稀可辨,但整个画面始终保持着抽象绘画的本色,否决任何

现实表现诠释的可能性。

水墨作品从毛笔和宣纸为独特的媒介,当手上的微妙运作和心灵的震颤神气合一时,绘画就成为内心自我的亲密

对话,这种亲密的交流是直接的,不容许任何犹豫,改变或弥补,虽然其中对笔墨等技术手段的把握的娴熟要求极

高,而更难驾驭的确是作画的心态及情绪,中国的禅画大师们的表面上好像根本不着意与笔墨本身,更多地是在乎

体现飘逸的,一种仙风道骨的心灵高度,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的画同时也显露了惊人的笔墨技巧,在王川的许

多极佳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这种灵与形之间亲密无间,自由交往流转。他画中的线条好像只是欢快地为自身的

存在而跳跃纵横,既不是为了勾画一个具体形状的轮廓、结构,也不是为了去衬托,对应另一些线条以求画面的平

衡。它们弯来转去,似乎有作为,可实际上是独来独往。王川竭尽心力专注于这根线条的运动过程,完全置身于结构

效果之外。作画如做人,活在当下这一瞬间,完完全全地投入,不要瞻前顾后,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种活动本身

就是成就,就是圆满。

——林似竹(美)

LIANG QUAN (1948 - )梁铨祖先的海-2013年水墨宣纸 拼贴于亚麻布签名:梁铨 2013创作年代:2013年

953

RMB 145,000-185,000US$ 23,016-29,365 Ancestral Sea-2013

Mixed Media Signed Liang Quan in Chinese; dated 2013Created in 2013

95×125cm

梁铨长期以来一直被定义为中国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之一,他似乎一直在与中国当代符号

化泛滥的艺术环境对抗,始终保持着冷静、克制的独特艺术风格,不受渐趋浮躁繁华的快

节奏消费时代的影响,虽在形式上由灿烂逐渐走向平淡和理性,但始终在情趣上与当代艺

术环境下热闹的灯红酒绿保持距离。梁铨是一名佛教徒,因而他的艺术创作中显现出浓

厚的佛学禅意。他逐渐摒弃复杂的形式与技巧,以抽象的线条问题、拼贴与连接,以传统

水墨展现出“空”的境界,试图唤醒现代人内心所潜藏的、被尘封的自然知觉。无论是细

碎的繁复还是精致的留白,都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雅致自然的情趣,他充分使用带有个人

画面形式的独特表现语言,使得他的水墨创作展现出一种传统文人画的古风意味。

梁铨的艺术创作丰富了当代水墨的哲学意义,将水墨的自然性与空无性悠然自得的加以发

挥,将中国传统意境的审美体验融汇于朴素淡雅的抽象水墨之间,以一种非传统的表现方

式展现传统水墨艺术的意境和内涵。他反复的不同大小色块的层层覆盖,秩序井然的线

条,涂鸦式的点缀,让艺术的创作方式也趋于平淡。而这看似平淡的创作过程,恰需极强

的精神注意力,梁铨的艺术创作过程似乎也是一个佛教徒虔诚的修行过程:平心静气、专

注投入。抽象的诗意与淡然的禅意于线条交织间贯通融汇,这是来自中国文化最为灵动的

祈祷。

刘子建(1956 -)

叠壁水墨 纸本签名:刘子建 2011.5.28创作年代:2011年

Overlapping Cliff Ink on Paper Signed Liu Zijian in Chinese; dated 2011.5.28Created in 2011

136×68cm

刘子建是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艺术家之一,他在艺术创作上有

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刘子建早年学习传统中国水墨创作,之后

开始进行对水墨创作的自由实验,主张以“墨象”替代“笔

墨”,用几乎完全脱离传统笔墨的实验创作出别有当代艺术风

味的水墨作品。刘子建认为艺术家坚持水墨材料创作的立场和

理由,是出于“在艺术家的意念里,执着于东方文化的现代表

达应该是一种共识,艺术家所需要做的是使现代水墨艺术既要

有本土的种族身份,又要立足于当代,使水墨具备表达当代问

题的能力,并坚持认为在于传统笔墨语言规范断裂下的语言实

验室一种最好的选择。”

刘子建的艺术作品无论在描绘技法上,还是内容与构图上,

都在寻找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使用宣纸水墨的新方

法。他以拓印、拼贴、撕揭、排刷的方式而制造出的新效

果,泼墨、积墨的独特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乱入,都使得人们

对于“水墨”的含义产生了充满现代主义的改观。吕澎在

《关于刘子建的艺术》一文中就说道“我们可以通过经验与

知识进入画家打开的空间,并将其理解为只有今天才能体验

到的世界。因为材料的知识,我们似乎具有传统的记忆;又因

为图像世界的杂乱无章,我们很容易同意这个世界与艺术家

今天的经验的密切联系;再因为画家的处境,我们相信他的

‘墨象’归属是当代的。”可见其实验水墨作品在当代水墨

中的别具一格,在创作中赋予实验水墨的现代精神。

RMB 180,000-260,000US$ 28,571-41,270

954

ZHANG YU (1959 - )张羽8807水墨、铅笔 宣纸创作年代:1988年出版:《水墨终结者的历程-张羽访谈录》,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955

RMB 180,000-250,000US$ 28,571-39,683

8807Ink & Pencil on Rice PaperCreated in 1988PUBLISHEDThe Progress of the Terminator of Water & Ink Painting-An Interview with Zhangyu,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4, p.66.

68×68cm

张羽是“当代实验水墨”的核心人物,他以自己不懈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实验和富有感召

力的组织能力,使实验水墨进入到新的层面。作品《8807》运用水墨涂色,营造出丰富的

层次感。中心“方”形竖立其上,好似一道“门”。它是通向哪里的?我们却无从知晓,可充

满遐想……。值得一提的是,上方那点红“指印”,尤为突出,这是艺术家首次尝试用指印

入画的最好见证。

《8807》是张羽早期的重要作品,可以说是其重要的“指印”系列开端的第一件作品,意义深

远。该作品以点,线,面的经典元素入手,已初见“指印”系列的抽象性符号。张羽擅长从中国

传统文化中天地宇宙的观念与图像入手,从其“圆”与“方”等抽象符号入手,而予以‘意象’的

处理。“他那神秘的东方文化内涵,深邃幽远的东方哲理,使其画面物象摆脱了简单“墨象”的

平面抽象的性质,也因而摆脱了西方抽象艺术建立在纯粹视知觉意义上的心理性与生理性,而

具备以意造象以情造象的主客观融合的‘意象’的特征。” (林木)

蔡广斌 CAI GUANGBIN

蔡广斌自2002年开始一系列以《窗》作为主题的水墨绘画,便是从创作理念为优先所发展出来的可视化结

果。他以人类置身于城市建筑丛林的空间里,是否能保持个人精神领域的自主性为命题,进一步质问即便这

种自主性是存在的,那么人类的精神指向,是否能对人为环境保证拥有一份批判的独立性?这一连串进程序

的自我质询,反映在他幽闭的画面空间内,重复而规格化的窗框囚困住一双双空洞、茫然的眼神,和一张张鲜

有笑意的面孔。蔡广斌所质疑的人类精神生活与城市建筑空间的互动关系,显然并未获得舒解或满意的自我

答复。

《窗》系列从2002年一开始的人脸开相,便显然舍现实主义,而向魏晋高古人物取经,线条简约,意在眉宇神

情,而且充满天地鬼神的玄机。他的人物造像,多数处于无重力的悬浮或身首分离的状态,这种梦魇般的场

景,直接反映了居住在上海这样人口或建筑密度都偏高的大都会里。各种有形、无形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生存

竞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阂,进而发展出疏离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因此,蔡广斌的《窗》系列,可以视

为上海广大都会人口普遍化的心理状态写照,不仅是他个人生活经验的记实,也可以视为他身陷当代都会文

明一种无语问苍天的个人心情。

——陆蓉之

CAI GUANGBIN (1963- )蔡广斌窗•阴郁水墨 纸本创作年代:2005年

956

RMB 550,000-650,000US$ 87,301-103,174

Window•GloomyInk on Paper Created in 2005

338×80cm

蔡广斌在画面整体的布局方面,采取后现代主义的多维空间组合,他以中国书法所

特有的心理线条,抽象的四格方块其实就是中国字“田”,复数方块的结构表达了以

图象符号所象征的上海都会楼宇建筑空间。“田”,延伸出许多想象的可能性,是人

类安身立命的土地,是身份归属的不动产记号,是城市大厦的玻璃幕墙,也可能是

囚房栅栏的铁窗格,也可以更抽象地去表征人类为自己所打造的心牢。蔡广斌所描

绘的空间,虽然是新世纪的建筑景观,但是在精神向度方面,却类似于文人画家面

对自然界的人格投射立场,并非建筑图纸里对空间存在的物理性界定。因此,当身

居都市的蔡广斌,远离了他所熟悉的崇山峻岭的大自然,每天在人潮、车潮与摩天

大楼丛林间穿梭,看似拥挤的人际接触和和车水马龙的交通,人心反而更加孤独,

在高速度移动的过程里,也深化了对己身所在的不确定性。

“窗”是人类从个人居所向外透视的开口,在西方文艺复兴的绘画里,甚至用来象

征人类通向天堂的通口,是从人的内心朝向外面世界伸展的起点。但是,「窗」也可

以是隔绝风雨日晒的屏障,防止人们从高楼坠落的重要设施,是监狱中防范犯人脱

逃的必要阻断。蔡广斌的《窗》系列,便是在这么复杂的指涉关系里,从个人具体生

命经验,去体现“上海居”的都会文明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反应,一种飘浮在人工

建筑空间之上的孤立独存。蔡广斌以象征中国传统的水墨媒材,去梳理那些属于21

世纪新上海的生活美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繁琐课题,他的多维水墨人间,是寓意于

人类物化进程中的唯心天问,不仅他个人无法回答,也无人能对这类大哉问,提出全

然应对的答案。

——陆蓉之

CAI GUANGBIN (1963- )蔡广斌自拍•ipad A13水墨 纸本创作年代:2014年签名:上海蔡广斌 2014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下思考-蔡广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第28页。展览:“非常笔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5年。 “上海中国画院年度艺术展”,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2005年。

957

RMB 180,000-250,000US$ 28,571-39,682 Selfie•ipad A13

Ink on PaperSigned Cai Guangbin and Shanghai in Chinese; dated 2014Created in 2014PUBLISHEDPresent Thinking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Cai Guangbin,Shanghai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Press,2008,p.28.EXHIBITIONExtraordinary Ink and Brushwork - Invited Exhibition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Modern Art Gallery of Beijing, 2005.Shanghai Chinese Academy Annual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Chinese Painting Gallery,2005.

106x67cm

蔡广斌的这幅《自拍•ipad》用水墨的表现形式描绘出人们用苹果ipad自拍的模样。实际

上,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在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自拍,这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

态。这种有意识或无意思的心理活动方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人的脆弱的心

理——精神意识的需求,满足一种表现欲望,看似是一种玩乐的心态,实质上潜藏的东西

却令人不安。他将绘画传达的境界与传统意境在信息相结合,从而产生出千丝万缕内在外

在联系。他善于剖析时下人们的内心思想,如自我心理、社会思潮、集体意识、文化走向等

的异化结果。正如鲁虹先生说过:“蔡广斌给我们的巨大启示性是:在数码时代的大背景

下,当一些人认为水墨媒介已经没有意义,无法再与丰富多变的新生活相匹配,而只能往

抽象水墨发展时,他不但坚持探索这种传统媒介全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影像元素的巧

妙引入,创造性地赋予了水墨以新的文化属性与表现方式。这也足以表明,构成水墨图像

与笔墨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之外还另有新径。因此,倘要说蔡广斌结合新文化观念与视觉经

验所进行的探索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并不为过。”

孙 良

孙良作为一位前卫的当代艺术家,却纵横了古今中外艺术领

域的跨度,实属难得。他早年学习传统国画,并依然保持着一

种追求自身的回归、美术意义的回归、文化意义的回归的文人

修养。孙良希望能回到传统文人生活的情境中去,翻阅书籍、

挥绘水墨,描绘自然的同时体味生活的清雅天趣,因而他的水

墨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当代油画创作的另一番风味,天地万

物,皆可入画,写其生命,画其有趣。这组五连幅的水墨作品

《清竹卉》,尺幅虽小但方寸间趣意盎然。笔墨运用娴熟,却

能巧然拿捏竹子的自然形态,并有着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似在

古典之外仍包含着现代精神。古人画墨竹多清瘦刚劲,而孙良

画竹则蓬松、散乱,从而更表现出了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真实

模样,笔触间透出恣意、率性的洒脱,这些都来源于艺术家对

生命的体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回归传统水墨的方式记

录着真实的生活景致。

SUN LIANG

SUN LIANG (1957- )孙良清竹卉(五联幅)水墨 纸本创作年代:2012年出版:《山水•花鸟•人物—黄阿忠,孙良,姜建忠国画近作三人展》, 徐汇艺术馆,2012年,第50-51页展览:“山水•花鸟•人物—黄阿忠,孙良,姜建忠国画近作三人展”, 徐汇艺术馆,2012年。

958

RMB 280,000-380,000US$ 44,444-60,317

Fresh Bamboo (A Set of Five Pieces)Ink on PaperCreated in 2012PUBLISHEDLandscape• Flower-and-bird•Figure—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orks of Huang Azhong, Sun Liang, Jiang Jianzhong,Xuhui Art Museum,2012,p.50-51.EXHIBITIONLandscape•Flower-and-bird•Figure—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orks of Huang Azhong, Sun Liang, Jiang Jianzhong, Xuhui Art Museum,2012.

25×50cm×5

图一款识:竹花,壹壹年末在成都杜甫草堂间,见园中修竹顶端生开竹花,奇异之,今归来

写生,孙良画。朱文印:孙良;随心随意随手一挥。

图二款识:朱文印:随意,白文印:孙。前日在成都偶见长竹开花,此竹生得丈余,于顶端细

梢间有点点星花,想到有言说,竹若开花,当为寿尽。只是讲竹乃十几余年方能开花,今能

见得,也是奇事。辛卯年末十二月二十日于八尺沟,孙良记。

图三款识:朱文印:随笔,情趣,孙良,一竖条形印模糊不辩。清风闲荡去留意,方知情,

写束修竹点染寒色,当知古人之情趣。辛卯年末于成都杜甫草堂,园内见长竹,顶端生开散

漫碎花,仰望似星点散落,加之冬雨冷冷漫落,感怀极得想此竹之于清风寒暑数十载,而

今开花将尽,叹息记之,孙良。

图四款识:孙良画,白文印:孙良。

图五款识:朱文印:归来,良公。清竹卉,辛卯年,见竹林间花开点点,异之,遂记写生并记

于八尺沟畔。孙良画。

谷文达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之

一,英国艺术史家爱德华•露西•史密斯将他称为“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来自

中国的新生代前卫艺术家代表人物”。他以水墨为媒介介入当代艺术,用错位、肢解

的伪文字、错文字、改体字为基础的书法文字创作富有现当代趣味的新型水墨画,借

此反叛与挑战传统水墨体制。谷文达注重从西方艺术向中国传统学养的回归,并深刻

影响了后来一代的水墨艺术家。

八十年代的水墨变革体现了那个时期的艺术家对于文化、主体性、艺术的功能与意义

等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新的认识,水墨变革不仅仅成为一个艺术形态问题,同时又是

一个涉及社会学、文化学甚至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问题,体现了在原本单一的传统水

墨所维系的社会文化结构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

与文化启蒙,促使传统水墨艺术的创作于发展被迫做出符合时代性的调整,从而使得

新型水墨艺术成为现当代艺术中极具特殊东方魅力的一派。欧雷利(Michael Kampen

ORiley)所撰的《西方以外的艺术》“后现代和后殖民时代的国际主义”一章中,就

以谷文达为代表,阐述了在1990年之后,非西方艺术家如何发挥文化自觉,自由地汲

古创新,从而开拓出超越传统藩篱的国际观和多元化视觉空间的。

可以说,谷文达是中国当代实验水墨的奠基者,除新型水墨艺术的创作之外,他在

1987年移民美国后,还开始涉及创作大规模装置艺术,试图以此探索多元文化、全球

化的主题。但从水墨到装置,谷文达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都依然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子,都坚持着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再创造。对于谷文达而言,他认为艺术家有两个职

责,除了对现实的批判外,更重要的是对大众艺术审美的引导作用。艺术家以其深厚

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传统水墨的革新创作以及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表现,体现出中

国艺术家秉承的“文化自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谷文达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地位是由他的两项工作成就奠定的:对母语文化和西方

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立场和持续性的艺术实验,而对中国母语文化的批判性重建是其工

作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在他众多的艺术课题中,“水墨问题”是他关注时间最长、

涉及范围最广和实验方式最深入的艺术实验项目,它构成了我们对谷文达进行思想史

和艺术史研究的基础,它与他的另外两项重大实验成果:“联合国”和“碑林-唐诗后

著”也有着学术上的互文关系。

——黄专

谷文达 GU WENDA

GU WENDA (1955- )谷文达虚构文字系列水墨 纸本签名:(钤印)文达 谷文达展览:“谷文达:从中原王国到生物千禧年”,北德州大学艺术画廊丹顿,德州。 H&R布洛克艺术空间;堪萨斯城艺术学院,堪萨斯城,密苏里州。 缅因州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波特兰,缅因州,2003-2004年。

959

RMB 480,000-580,000US$ 76,190-92,063

Pseudo Character SeriesInk on Paper Stamped Wenda in Chinese; Gu Wenda in ChineseEXHIBITIONWenda Gu:From Middle Kingdom to Biological Millennium,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Art Gallery,Denton,Texas.H&R Block Artspace at the Kansas City Art Institute,Kansas City, Missouri.Institute of Comtemporary Art at Maine College of Art,Portland, Maine,2003-2004.

285×178cm

《虚构文字系列》属于谷文达实验水墨的代表作品。其特色鲜明的水墨作品多采取的是

改写传统文字的方式,通过对篆字的解构与重组,拆分语言文字的原有具体表现形式和

既定文化象征含义,形成玄妙的“不可言说”的哲学意味,极具个人艺术特色。此次上拍

的大尺幅作品正体现出了谷文达在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符号—

文字的新型表现方式的挖掘,为文字在形式之外的抽象增添了新的具象内容,使得原本

传统文字的具体含义被消解,却另外附加了饶有意味的隐喻信息,反映出艺术家水墨革

新的独特创造力,为现代水墨艺术增添了叛逆又新鲜的一笔。在具有传统的浓淡墨韵之

间,书法文字以当代艺术为胭脂妆点,更显鲜明的时代特色。虚构的创新文字水墨作品

使得书法文字脱离了原本的文字作为直观交流体系中的符号含义,成为谷文达创作新型

水墨画的完美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氤氲之下,展现着东方传统艺术于当代

艺术新发展的独特魅力。

尚扬的当代水墨作品呈现着对传统水墨技法的传承与反叛的双重特性。他的当代水墨

作品多发端于传统文人山水画,但有别于中国古代画家以心境意境绘风景,尚扬以现

代的手法如数码技术,用移植、拼贴、并置和组合的方式等等构成画面,将绘画在表

现方面更增添了观念上的演绎。他把传统的山水画中的皴法、笔墨加以破坏与重建,

形成别具鲜明的个人风格的现代性表现方式,他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元素置于传统

水墨之上,偏离传统但又构建了一条沿顺自我心像的当代水墨道路。

在尚扬的创作下,传统的水墨创作材料加入了充满表现力的活跃精神,解读他的艺术

作品,能够体验到更多来自于中国绘画传统的启发,可以说是以古代文人之精神绘现

代文人之风景。传统文人在绘画创作中是发自内在心境的,而那种感悟生命,体会自

然的心境又与尚扬的艺术创作殊途同归。他在创作的过程中,重视内心感触的表达,

重视顺应自然与时代的变化。同时,他将自然进行内在的活化,他以转变传统绘画技

法的方式改变描绘风景的固有模式,使得同样的风景在尚扬的笔下则呈现出另类的情

调。不同于传统审美意义下的文人风景画,却更具备时代精神,画面上虽破坏自然,

意境上却恢复自然,使文人山水画创作的审美得到创新性的延续。尚扬的这种当代水

墨艺术本土化的探索,不仅为当代艺术走出文化观念上西方崇拜模式提供了崭新的经

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创作理念做出了具有现代意味的补充。

尚 扬 SHANG YANG

SHANG YANG (1942 - )尚扬火山-1彩墨 纸本签名: Shang 2006创作年代:2006年出版:《今日中国艺术家•大风景的窥探 尚杨》,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286页。展览:纸上谈兵-名家纸上作品邀请展,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2007年。

960

RMB 660,000-960,000US$ 104,761-152,380 Volcano No.1

Ink on PaperSigned Shang; dated 2006Created in 2006PUBLISHEDChinese Artist Today•Snooping the Great Scenery Shang Yang, Sichuan Publishing Group, Sichu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7, p.286.EXHIBITIONStrategy on Paper - Works on Paper Invitational, Square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Art, Nanjing, 2007.

90×96 cm

火山的形象是尚扬的艺术创作中较为常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火山充满着生命的意味

与强烈的爆发力,不仅如同令人恐惧和震撼的巨大摧毁力般可怕,更显示出在自然的灾

难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与渺小。在该幅作品中,艺术家以潦草几笔简单的勾画出山体

的外形,这几笔看似信手涂鸦的线条,却使得画面构图有其微妙的平衡感。而火山熔岩

的喷发则以劲利的笔触描画出来,加以强烈的鲜红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火山熔岩喷薄

而出的势不可挡。艺术家将观者拉至一幅绝望的火山喷发画面之中,从抽象空泛的自然

描绘之间,引发出具体真实的惊惧之感,艺术家将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家

的个人情感、深刻的生存体验融为一体,呈现出艺术创作与精神理念的双重创新。尚扬

的作品一直注重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而如何“赋予这种思考以独特的表达”,

尚扬称“这是我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存在的理由”。

在最基本的视觉图像上,冯斌的新作《舞》系列为我们展开了

一个活色生香的欢娱场面,那些翩翩起舞在彩色或黑白世界

中的男男女女,温情而又浪漫。在延续多年、早已为我们所熟

知的西藏题材结束后,冯斌的全新系列不仅是对创作题材的

大幅调整,更是他在当代水墨艺术变革方面的大胆实验。

《舞》系列的最初设想发端于2006年4月,那时冯斌租用了一

个KTV包房给自己的学生们办了一个有趣的小型舞会,以当时

在现场拍摄的大量照片为蓝本,他开始了最初的纸上实验。由

于纸质材料的技术局限,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他的新水墨实验

逐步开始转向亚麻布、绵绸等非传统材料,氤氲流淌的色彩

在传统的笔情墨趣和兼具光影效果的结构塑造中随岁月的流

转慢慢铺陈开来。与过去一贯的工笔风格不同,冯斌在新系列

里开始了酝酿已久的跨界尝试,类似于水墨、水彩、丙烯、油

画等不同材料技法的混合使用,最终使作品呈现出那些单一

画种所难以企及的特殊视觉效果。从2007年起,《舞》系列的

早期作品就已开始在成都双年展等一系列大型展览上渐次亮

相,并得到广泛好评。

2010年,《舞》系列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新趋向。一是作品规模

上的突破,两件140×720㎝的四联大型作品诞生,画面中出现

了有着十几个人物的舞厅群像组合;二是冯斌开始使用人体

模特儿拍摄采样资料,进而创作出更富水墨韵味的系列黑白

作品。此时,《舞》系列内部已经有了两种比较明确的语言风

格取向:首先是以色彩为主调的水墨晕化效果,其次是以黑白

为基准的明暗光影塑造。在这个阶段,尽管作品主题早已确

立,但上述的两种语言最初所呈现出的冲突也曾给冯斌带来

一定程度上的纠结。一方面,扎实的学院派写实功底令他在造

型技巧方面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画面的虚与实、厚与薄、流

动与雕饰却令他难于取舍。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他通过大量草

图、写生、小幅习作等基础实验追求更为整体、更为完善的画

面效果,逐步平衡了水墨与油画之间天然存在的、难以弥合的

鸿沟,进而创造出了一种介于绘画性和塑造感之间,水性材料

冯 斌和粉质材料之间,东方写意韵味和西方写实精神之间的独特

造型风格。近一年来,他在亚麻布和绵绸等全新复合材料上的

基本绘画语言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丰厚的成果。笔

触的重叠晕染,色彩的润泽渗化以及对光影结构的适度提示

有机地融为一体,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笔墨趣味已被充分地

当代化了,结构性的色彩、线条甚至留白都被恰如其分地融入

到画面的空间和光影之中,这种持续不断的努力为21世纪当代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实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和示范标

本。在无声的音乐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在暧昧的氛围中,那

些优雅的舞者已经缓缓起步。

华尔兹、探戈、桑巴、伦巴……出现在舞厅里的众多舞蹈品种,

尽管表面上都可以被定义为娱乐活动、社交方式或体育项目,

但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这些舞蹈都应该属于人际交往中的

特殊亲密行为,单纯地从这些舞蹈是由一男一女相拥旋转进

行这一角度来看,其中的性隐喻成份就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早在两个世纪之前,当华尔兹刚刚流行于欧洲大陆时,就曾被

严厉斥责为“堕落”和“瘟疫”。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社交

礼仪一般仅限于握手,身体接触远远少于西方人日常生活中

频繁出现的拥抱和亲吻脸颊等动作,而在冯斌系列新作中所

出现的裸体男女舞者形象,直接切入了这一社会心理学的暧昧

区域,把一种绝非虚构的内心真实用看似真实的视觉虚构手

段揭示出来,于是,优雅与暧昧在他的作品中难得地组合成一

种别具深意的情境。两性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替代性的亲密

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永远是敏感的话题,男性与女性既依赖又

拒斥,既向往又疏离,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关系,在《舞》系

列的多种语言形态下显露无疑。在第一印象中,我的直觉就认

为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涵盖了丰富隐喻成份的漫长系列,其

中的深厚内涵应该是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也正因如此,我对冯斌接下来的创造更是充满了期待。

李旭 2011年4月写于上海

FENG BIN

优雅的暧昧 冯斌的《舞》系列

音乐曼妙,衣香鬓影,灯红酒绿。

舞正酣,夜未央,人已醉。

FENG BIN(1962 - )冯斌舞 2011-2丙烯 画布签名:冯斌 Feng Bin 2011创作年代:2011年展览: “画坛掇英——重庆油画、国画名家精品展”, 宝风堂,重庆,2014年。RMB 280,000-350,000

US$ 44,444-55,556RMB 280,000-350,000US$ 44,444-55,556

Black and White Tango No.5 2010-14 Acrylic on SilkSigned Feng Bin in Chinese; dated 2010 Created in 2010PUBLISHEDPhysical - 2011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2011, p.74 - 75.EXHIBITIONWhy Not Ink—Art of Liu Dan, Xu Bing, Wang Tiande and Feng Bin,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2012.Dancing Love and Lust-Feng Bin’s Solo Exhibition,Hongkong Plum Blossoms Gallery,2012.Physical - 2011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Fine Arts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East Link Gallery,2012.

100×136cm

Dance 2011-2Acrylic on CanvasSigned Feng Bin in Chinese; Feng Bin; dated in 2011Created in 2011PUBLISHEDSelected Oil Painting & Traditional Painting Exhibition of Famous Chongqing Artists, Bao Feng Tang, Chongqing, 2014.

136×100 cm

961

962

FENG BIN(1962 - )冯斌黑白探戈之五2010-4 丙烯 绵绸签名:冯斌 2010 创作年代:2010年出版:《物性—2011上海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大 学出版社,2011年,第 74-75页。展览:“何不水墨—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个案 观察”,北京今日美术馆,2012年。 “情飞色舞:冯斌个展”,香港万玉堂画廊, 2012年。 “物性—2011上海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大 学美术学院、东廊艺术,2012年。

LOT 963-983

当代情境

CONTEMPORARY SCENE

963HE WENJUE(1970-)何汶玦日常影像 医院(2)油彩 画布创作年代:2012

Daily Images Hospital No.2Oil on Canvas Created in 2012

130×200cm

RMB 280,000-380,000US$ 12,698-19,048

“日常影像”系列作品是何汶玦五年潜心创作的作品,他对于

生活进行了日记式的现实记录,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直接以

“影像入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完成了从电影影像到日常影像

的转变,以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母题,试图将生活中给予艺术家

心灵触动的瞬间通过绘画表现给观者,表现出了艺术家对于

日常事物和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观察。

GUO WEI (1960 - )郭伟红孩子油彩 画布 签名:Guo Wei 2000创作年代:2000年

964

RMB 180,000-250,000 US$ 28,571-39,683

Red kidOil on CanvasSigned Guo Wei; dated in 2000

160×100cm

郭伟的作品背景简约、色调饱和,能将观者的视线直接收拢到画面

中央。他描绘的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但却在无形中传达出一种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戏谑。他曾在“蓝屋”和“包扎”系列中进行过

不短时间的摸索,后来开始创作“红色素描”系列,这一系列的主题

形象大多是儿童和少年。

这幅作品是“红色”系列的典型,他摒弃了“蓝屋”中色调过于柔软

的一面,保留了‘包扎系列’中的凹凸线条,运用了炽热的焦红色塑

造了一个近乎赤裸的孩童。红孩子全身只穿了一条白色短裤,与红

色身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有种恐惧和不安。大面积的‘红色’

砸向观众的眼睛,刺激性的视觉体验从观众的心底碾过一道沉重的

痕迹。红孩子最本能的体现出人的状态,他漠然,面无表情,类似静

物。他睁大无辜而又茫然的双眼,伫立在画中,也看向画外。画中有

被窥视的人物,也有用表情来戏弄观众的形象。俯视成为这一时期

的唯一观察角度,观众也成为一个窥视者。作品也表达了生活在琐

碎和无聊现实世界中的人们的“无常感”。

GUO JIN (1964 - )郭晋后台之四油彩 画布签名:Guo Jin 2006创作年代:2006年出版:《郭晋Guo Jin》,升艺术空间,2008年,第40-41页。

965

RMB 90,000-120,000 US$ 14,286-19,047 Backstage No.4

Oil on CanvasSigned Guo Jin; dated in 2006Created in 2006PUBLISHEDGuo Jin,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2008,p.40-41.

145×115cm

我是一位相信理想和幻觉同时存在的人,甚至,它是很现实的存在,我的工作就此驱动;作品之于

我,是一种寄托,也许是一种一直映照在心里的不解的迷惑,或是对幻觉和理想状态的假设,目的

不在于结果;作品之于社会,是一种提示,也许是一种对真实的追问,透过她窥见生活的模糊和无

序的美。

—郭晋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郭晋就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之后的一种新的潮流被推崇出来,他作为新生

代的年轻艺术家,充满了对童年记忆和对时间、生命的精神诉求。在郭晋的艺术创作中,儿童形象

成为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他将儿童的某些特殊身体形式以皲裂的、斑驳粗糙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

是对于时间和生命的逆反,他将这种明显的沧桑锈化的痕迹应用在表现原本应该稚嫩、新鲜的儿

童身体上,让人感受到对于生命萌动的感动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恐惧。皮力评价说,郭晋的艺术创

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当时个体状态的一种影射:“一生下来就老了,可是到死了还没有长大。”

《后台之四》中,郭晋描绘了在后台准备表演的儿童,他采用明亮的黄色着色,同时又将画面处理

成锈化一样的斑驳效果。郭晋洞悉了时间的痕迹,而他便将这种对时间的缅怀、恐惧、信仰等种种

复杂的情感交织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制造出另类的审美形象。而他对于孩童的表现却又是带有童

话色彩的,同时又对成人世界有所隐喻。孩童的形象让观者回想到童年时期的欢乐时光,而回不去

的那些时光更因为现实的负担而变得珍贵却又伤感。郭晋说,他的艺术是关于人的纯真的反映与沉

思。他艺术中强烈的人性意识和超验色彩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特立独行的吸引力,他保持着远离

流行图像的平面化、符号化方式的态度,始终以一种理想化、深度化的方式表现自己作为一名艺术

家的人文精神。

ZHONG BIAO (1968 - )钟飙天堂在人间 No.11 油彩 纸本 签名:钟飙 天堂在人间之十一 Heaven on Earth: No.11 2006.4.21创作年代:2006年

967

RMB 40,000-60,000 US$ 6,349-9,523 Heaven on Earth No.11

Oil on PaperSigned Zhong Biao and Heaven on Earth No.11 in Chinese; Heaven on Earth No.11; dated in 2006.4.21.Created in 2006

80×55cm

DONG ZHONG (1969 - )董重双头雏丙烯 画布 签名:董重DongZhong2007创作年代:2007年

966

RMB 40,000 -60,000US$ 5,556-8,730

Two-headed CreatureAcrylic on CanvasSigned Dong Zhong in Chinese;Dong Zhong; dated in 2007Created in 2007

150×150 cm

968LI QIANG(1966 - )李枪荒原 书 铝板 创作年代:2013年

WastelandBook on Aluminium PlateCreated in 2013

150 x 250cm

RMB 150,000-250,000US$ 23,810-39,683

一堆用杂志撕出的书,仿佛就是一堆废墟,所有文字都已经消

失,留下的只有一片荒原,蛇从伊甸园里已经走出来很久了,

继续以谎言为生,在今天信息的时代我们依然看不见真理,然

而,我们火焰已经照亮整个天空……

金锋始终致力于能够与观众分享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些思考,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够“既进入

历史又回到现在”,他近年来的主要兴趣是在中国百年史,如何从历史中带出今天,将时代

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以艺术视角提取出来,是他在艺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此次上拍的《中南

海》是金锋的代表作:“烟标”系列作品之一,他通过切入烟标发展变化的历史,从而探寻到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认同程度。他以夸张写实的手法,将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的

经典烟盒塑造出来,展示出不同的烟盒在烟标史中所具有的不同时代性的宣传特色。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被艺术家称为“金锋过手”的有趣处理,为艺术作品加入了艺术家个人创造性

的内容,反映出了艺术家对于烟标的个人解读,使得他的创作在历史和当代都能找到呼应的

内容。那种明显人为的揉搓褶皱的效果和适当的文字修改让作品充满了诙谐幽默的隐喻,

对于现实的关注和艺术家的独立思考在艺术作品中更大程度的拉近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

离,体现了当代艺术在社会变化中的前卫作用。金锋认为,烟标反映了烟民在心理上逐步接

受与认同的香烟品牌,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历史中政治生活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

金锋通过表现这一题材,从而为反思当前社会现状提供了新视角。

Zhong Nanhai 2Acrylic on CanvasSigned Jin Feng in Chinese; dated in 2013.Created in 2013

150×120cm

969 JIN FENG(1962 - )金锋中南海2丙烯 画布签名:金锋 2013创作年代:2013

RMB 250,000-350,000US$ 39,683-55,556

LIU GUANGYUN (1962 - )刘广云面料-2综合 媒材创作年代:2014年

Fabric-2Mixed MediaCreated in 2014

(H)100x80x15cm

LIU GUANGYUN(1962 - )刘广云面料-1综合 媒材签名:Guang Yun 2014创作年代:2014年

Fabric-1Mixed MediaSigned Guang Yun 2014Created in 2014

(H)180x120x15cm

RMB 180,000-250,000US$ 28,571-39,683

970

971

RMB 80,000-120,000US$ 12,698-19,048

GUAN CE (1957- )管策干菊综合 媒材签名:guangce 93.1;(背)管策创作年代:1993年

972

RMB 90,000-150,000US$ 14,286-23,810

Dried ChrysanthemumMixed MediaSigned guangce 93.1; (at the back) Guan Ce in Chinese Created in 1993

140×110cm

管策是85新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与

实践,被称为中国综合材料的创始人和“江苏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管策

对于综合材料及其运用有着娴熟而特色鲜明的表现力,从90年代前后,他

对综合材料运用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油画技艺的单纯表现,他的尝试同时

又为油画材料提供了更新的使用空间。此次上拍的创作于1993年的《幹

菊》便是他探索综合媒材运用时期的作品之一。画面中一支干枯萎缩的菊

花映入眼帘,伴随粗糙的拼贴痕迹和笔触明显的油画颜料,加深了陈旧沧

桑的画面感。管策这种消除性绘画语言方式远离了传统油画的概念,但却

更加丰富了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与其他材料结合创作的可能性,为画面

表达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他对于艺术创作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使得他的艺

术作品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当代性和独立性。

YANG QIAN (1959 - )杨千新梅竹图 No.4 综合 媒材 [丙烯、杂志纸屑]签名:(背)杨千2014创作年代:2014年

Fresh Plum And Bamboo No.4Mixed Media [Acrylic ﹠ Scraps of Magazines]Created in 2014Signed (at the back) Yang Qian in Chinese; dated in 2014

(D) 80cm

973

RMB 120,000-150,000US$ 19,048-23,810

ZHUANG HONGYI (1962 - )庄红艺秋丙烯 宣纸签名:H.Y.ZHUANG 2014创作年代:2014年

AutumnAcrylic on Rice PaperSigned H.Y.ZHUANG; dated in 2014Created in 2014

100×100 cm

RMB 50,000-80,000US$ 7,937-12,698

974

XIONG YU (1975 - )熊宇芒油彩 画布 签名:熊宇 99.3创作年代:1999年出版:《安静的流逝•熊宇》,环碧堂画廊,2006年,第70页。展览:《安静的流逝•熊宇》,环碧堂画廊,2006年。

975

RMB 130,000-180,000US$ 20,635-28,571

RayOil on CanvasSigned Xiong Yu 99.3Created in 1999PUBLISHEDRunning on Tranquility - Xiong Yu, Chinablue Gallery, 2006, p.70.EXHIBITIONRunning on Tranquility - Xiong Yu,Chinablue Gallery, 2006.

200×150cm

熊宇是“新卡通绘画”的代表艺术家,但其作品绝不停留在卡通化的表现

方式,作品在漂亮虚无中弥漫着一种略带忧伤的诗意。《芒》是早期的代

表性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场景搭建上,经典的几何纹样地砖,嗅到摩登时

尚的气息。我们能够看出现代生活的影子,同样也可通过都市男女的无措

反思当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双眼被描绘的无比硕大、夸张、近乎变形,透露

出了人物的不安和未知。最强烈的光线出现在人物的身上,同时画家捕捉

到了人脸上一闪而过的灵魂驿动。画面整体色调统一在橘黄的暖色调里,

玄幻的色彩和出人意料的光芒给人一种触目惊心又暗藏希望的感觉,也应

了作品名“芒”。

CHEN DANYANG (1976 - )陈丹阳巴赫平均律39#油彩 画布签名:(背)陈丹阳 2010年上海 创作年代:2010年

976

RMB 100,000-150,000US$ 15,873-23,810

Bach Law of Averages No.39Oil on CanvasSigned Chen Danyang; dated in 2010; Shanghai Created in 2010

150×150cm

XIANG QINGHUA (1976 - )向庆华邻居的花园油彩 画布签名:向庆华 Xiang 06创作年代:2006年 出版:《妄想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Neighbor’s GardenOil on Canvas Signed Xiang Qinghua in Chinese; Xiang; dated 06Created in 2006PUBLISHEDCollection of Wonders, Liao Ning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6, p.10.

140×120cm

RMB 90,000-120,000US$ 14,285-190,457

977

FENG ZHENGQUAN (1976 - )俸正泉飘散的芦苇油彩 画布签名:正泉 Feng 2005 创作年代:2005年 出版:《传承不断线》,昇艺术空间,2006年,第27页。

LIN HAIRONG (1975 - )林海容只道是平常油彩 画布 签名:林海容 丁亥年冬创作年代:2007年 出版:林海容个展,昇艺术空间,2007年,第38-39页。

978979

110×110cm

RMB 30,000-50,000US$ 4,762-7,936

RMB 60,000-80,000US$ 9,523-12,698The Waft Reeds

Oil on CanvasSigned Zheng Quan in Chinese; Feng; dated in 2005 Created in 2005PUBLISHEDContinuance,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2006, p.27.

Only Thought It Was NormalOil on Canvas Signed Lin Hairong in Chinese; 2007 Winter in ChineseCreated in 2007PUBLISHEDLin Hairong Solo Exhibition,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2006,p.38-39.

150×150 cm

RYOU JAI-HYUN (1978 - )柳在贤路 2013-14油彩 画布签名:2013 韩文签名创作年代:2013年

981

RMB 35,000-55,000US$ 5,556-8,730

Road 2013-14Oil on CanvasSigned with Korean Signature; dated 2013Created in 2013

72.7×116.7cm

YOO YONG-SANG(1973- )

刘龙相被选中的人油彩 画布 签名:韩文签名2014创作年代:2014年

980

RMB 28,000-38,000US$ 4,444-6,032

The Selected PersonOil on CanvasSigned with Korean Signature; dated 2014Created in 2014

72.7×116.8cm

GOH GEUN-HO (1966 - )高勤虎好莱坞英雄们的故事(2/8)钢 签名:Goh G.H 2011 2/8创作年代:2011年

983

RMB 40,000-50,000US$ 6,349-7,937

Hollywood stories of Heroes (2/8)SteelSigned Goh G.H 2011 2/8Created in 2011

(H)37×200 ×30cm

DAVID GERSTEIN (1944 - )大卫•葛尔斯坦花样人生(21/150)手绘 段钢签名:Gerstein创作年代:2010年

982

RMB 42,000-52,000US$ 6,667-8,254

Life StyleHand Painted on Cutout SteelSigned GersteinCreated in 2010

109 ×161cm

Lot 956-957

蔡广斌(1963-)蔡广斌,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系人物专业,2001年研修于上海中国画院,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2013年9月调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任国画工作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华东师大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成员。主要收藏:2006《窗》系列作品五件,美国。加洲电视传媒机构。美国。2004水墨《中国往事》浙江美术馆收藏,杭州。2004水墨《窗-倾斜》上海美术馆收藏,现居上海。

CAI GUANGBIN(1963-) Cai Guangbin, was born in 1963 in Heilongjiang. In 1988,he graduated from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Department figures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2001, in Shanghai, China Art Gallery, now he is the Shanghai Chinese Painting artist, professor of art at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chool of Design. Main Collection: 2006 "Window" series five, the United States. California television media organiz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2004 Ink "China past" Zhejiang Art Museum in Hangzhou. 2004 Ink "windows - tilt" Shanghai Art Museum, now living in Shanghai.

Lot 936

蔡锦(1965-)蔡锦 生于安徽省。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展览: 1991年“蔡锦油画展”,北京;1993年“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伦敦Marlborough画廊,悉尼当代美术馆;1996年“15位中国艺术家近期作品展”,德国慕尼黑。出版刊物: 《蔡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后八九中国新艺术》,香港汉雅轩,1993年。作品收藏: 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CAI JIN(1965-)Cai Jin was born in 1965 in Anhui province. He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1, now he is the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teacher. Exhibition: 1991, "Cai Jin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Beijing; 1993 "Post-1989 Chinese New Art Exhibition", Hong Kong Arts Centre, London, Marlborough Gallery, Sydne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1996, "15 Chinese artists recently Exhibition" Munich, Germany. Publications: "Cai Jin,"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95; "China's New Art Post-1989", Hong Kong Chinese TZ, 1993. Works Collection: Chinese Art Museum, University Museum of Fine Arts. execute a huge portrait of Dr. Armand Hammer which now hangs in the newly built Hammer Arts Museum, Los Angeles. Chen's first retrospective was held in New York in 1999.

Lot 901-904

蔡志松(1972-)蔡志松,生于沈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展览: 2001年夏季"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 欧洲各国;2001年9月"中国河北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 中国.石家庄;2001年9月"梦回故园--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 中国.山西;2001年10月"国际美术校长论坛雕塑特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北京;2001年11月"法国巴黎秋季沙龙" (Eiffel-Branly) 法国.巴黎;2002年11月“故国”——蔡志松2002雕塑作品展 通道画廊 中国•北京;2003年7月“故国”——蔡志松2003雕塑作品展 比利时驻华大使馆 中国•北京;2004年6月“故国”——蔡志松2004雕塑作品展 艺术景仓库 中国•上海;2005年12月“故国”——蔡志松2005雕塑作品展 高地画廊 中国•北京。

CAI ZHISONG (1972- )Born in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2001 Completed MA Degree from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Exhibitions and awards: 2005, Highland Gallery, Beijing, China Passion and Force. 2004, Ar t Scene China, Shanghai Group Exhibition of young Artists,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The Middle Space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Paradise - Contemporary Fine Arts Exhibition, Paris, France Fine Arts exhibition,55th Anniversa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Asian Invitational. 2003: CaiZhisong's Sculptures at Paris Autumn Salon, Solo Exhibition, Belgium Embassy, Beijing .2002 Group Exhibition,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China Motherland, 2002: CaiZhisong's Sculptures, Paris Autumn Salon, Solo Exhibition Beijing, China 2001 Paris Autumn Salon, Eiffel-Branly, France..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C

Lot 921-922

苍鑫(1967-)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1988-89天津音乐学院文学进修1991年开始自学绘画。个展:1993年进住北京画家东村1993年12月“病毒系列”之一(行为艺术),北京。1994年5月“踩脸”之二(行为艺术,北京。1996年6月“交流”(行为艺术),北京。1997年7月2O日 东四八条52号举办“患者纲领”北京。群展:1994年6月参加日本“亚细亚现代艺术展”日本:东京•大板。1994年10月1日参加赵耀画廊“后十一”展,北京。1995年2月参加“原音”行为展,北京。1995年8月参加“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行为展,北京。1998年10月14日参加“长春O431,1998电脑录象展”,长春。

CANG XIN(1967-)Cang Xin(born in .1967),Manchu, born in Suihua city of Province Heilongjiang. 1988-89 attended literature class in Tianjin Music College. He started learning painting since 1991. Since 1993 he moved in east part of Beijing Painter Village.Main experience in art exhibitions: May 1994, second part of the series “step on the face” (action performance), held in Beijing.June 1994 the Exhibition of Asian Modern Art, held in Tykyo Japan.Oct. 1st 1994, the exhibition named “Later Eleven” held in Beijing.Aug 1995, the exhibition “heighten the unnamed hill for one meter”, held in Beijing.

艺术家简历ARTIST BIOGRAPHIES

Lot 977

陈丹阳(1976 -)陈丹阳,1976年生于浙江象山,现居上海,职业画家。重要展览:2012年, “Pianeta Cina 地球中国”系列个展(维罗纳,意大利)。2011年, “谁懂艺术”个展 (在3画廊 ,北京)。2011年, “突围”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 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 群展(宁波美术馆 ,宁波)。2010年, “心灵呼吸——陈丹阳当代抽象绘画展” 个展(土山湾美术馆,上海)。2008年,“记忆土山湾”土山湾博物馆作品征集展(土山湾美术馆,上海)。

CHEN DANYANG(1976-)Guan Guangzhi (1896--1958) Born in Jilin city of Jilin Chen Danyang, was born in Zhejiang Xiangshan, now living in Shanghai, a professional painter. Important exhibitions 2012, "Pianeta Cina Earth China" series of solo exhibitions (Verona, Italy) In 2011, "Who knows art" exhibition (3 Gallery, Beijing) In 2011, the "escape" of contemporary art in Ningbo, Ningbo,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of Contemporary Art Group Exhibition (Ningbo Museum of Art, Ningbo) In 2010, the "spiritual breathing - Chen Danyang Contemporary Abstract Painting" exhibition (Tushanwan Art Museum, Shanghai).

Lot 909

陈文令 (1969 -)陈文令,1969年生于中国福建安溪。199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个展:2002年,“红色记忆”—陈文令雕塑个展,厦门珍珠湾海滩;2003年,“寻找本真”—陈文令雕塑展示行动,珠海旭日湾;2004年,“幸福生活”—陈文令雕塑个展,厦门大学中国欧洲艺术中心;2006年,“地上地下”—陈文令雕塑个展,北京现在画廊;2006年,“英勇奋斗”—陈文令雕塑个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 馆;20 0 8 年,“物神”—陈文令2008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CHEN WENLING (1969-)Chen Wenling, was Born in 1969 in Anxi, Fujian, China. He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4. Solo Exhibition: 2002, "Red Memory" - Chen Wenling Sculpture Exhibition, Xiamen Pearl Bay Beach; 2003, "looking for the truth" - Chen Wenling sculpture show action, Zhuhai Rising Sun Bay; 2004, "Happy Life" - Chen Wenling Sculpture Exhibition, Xiamen Chinese European Art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2006, "below ground" - Chen Wenling sculpture Exhibition, Beijing Art Now Gallery; 2006, "heroic struggle" - Chen Wenling sculpture Exhibition, 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8, "things of God" - Chen Wenling 2008 Exhibition, Asia Art Center, Beijing.LOT 955 张羽 8807(局部)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G H J

Lot 978

俸正泉(1976-)俸正泉 ,生于中国四川。1999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个展:2004 另类景色,精艺轩画廊,香港。联展:2000年,可爱 ,当代美术馆,北京;首届重庆市青年文化艺术节,重庆。2002 年,第33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瑞士;新状态展第四回—亢奋期 广东美术馆 广州;芝加哥当代艺术博览会,芝加哥 美国。2003 年,玩非玩, 东京艺术工程,北京;表情与状态,泰康顶层空间 北京;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中华世纪坛 北京;个性的力量新锐艺术巡回展,上海,武汉,广州,北京。2004 花家地,北京季节画廊,北京。马德里艺术博览会,马德里,西班牙。60's—70's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FENG ZHENGQUAN(1976-)Feng Zhengqua, was born in Sichuan, China. In1999,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Solo Exhibitions: 2004 Alternative views Beatus Gallery, Hong Kong. Exhibitions: 2000, cu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inaugural Youth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in Chongqing, Chongqing. 2002, 33rd Art Basel, Basel, Switzerland; new state Fair fourth round - the excitement of the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Guangzhou; Chicago Contemporary Art Fair, Chicago, USA.

Lot 983

高勤虎(1966 -)1966年生于韩国光州。毕业于朝鲜大学雕塑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及艺术教育硕士学位。个展:2001年,九画廊,光州;2006年,Shinsaegae画廊,光州。主要艺术活动:2009年,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COEX,首尔;2008年,新加坡艺术博览会,新加坡;2006年,快乐艺术之旅,光州城市艺术馆;2005年,国际博物馆世博会,韩国国际博物馆;2004年,幽默热情之物,Shinsaegae画廊,光州。

GOH GEUN-HO (1966 -)Born in Gwangju, Korea,in 1966. He graduated from the sculpture Korea University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and Master of Arts Education. Solo Exhibition: 2001, nine galleries, Gwangju; 2006, Shinsaegae Gallery, Gwangju. The main artistic activities: in 2009, the Korea International Art Fair, COEX, Seoul; 2008, Singapore Art Fair, Singapore; 2006, happy art tour, Gwangju City Art Gallery; 2005, International Museum Expo, the Korea International Museum; 2004 , the humor passion thing, Shinsaegae galleries, Gwangju.

Lot 959

谷文达(1955-)谷文达,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曾任明尼苏达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并由明尼苏达州州长授予荣誉州民,纽约库柏联谊客座教授,纽约 P.S.1 美术馆国际艺术家评审,芝加哥艺术学院奖学金评委。2000年为美国缅因州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候选人。2001年,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为谷文达举办首次回顾展。2003年至2004年举办谷文达在美国的个人巡回展览。2003至2004年,谷文达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分别在坎萨斯的耐尔森美术馆和德克萨斯大学举行。2006年何香凝美术馆的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谷文达的碑林个展,并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文化翻译—谷文达的碑林—后着》。

GU WENDA(1955-)Born in Shanghai, China. He is a native of Shangyu, Zhe Jiang Province.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8, Design redefined, Contrasts Gallery, Shanghai; 2007, ‘Forest of Stone Steles And United Nations : We are Fortunate Animals’ John Museum Of Art, NYC, USA (solo); 2006, ‘Brush and Ink: The Chinese art of Writing’,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of New-York, USA; 2006,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Shenzhen, China (solo); 2003, GuWenda: from Middle Kingdom to Biological Millennium,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Art Gallery, Denton, Texas; Kansas City, Missouri; Portland, Maine, USA; 2001, ‘Intersections and Translations,’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 2000, ‘Conceptualist Art: Points of Origin 1950s-1980s,’ Miami Art Museum, Miami, FL.

Lot 982

大卫•葛尔斯坦(1944 -)大卫 •葛尔斯坦于 1944年在耶路撒冷出生。他曾在耶路撒冷的 Bezalel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及伦敦圣马丁艺术大学修读艺术。他的作品多年来曾在不同国家的美术馆和画廊展出。展览:1971年,恩格尔画廊,耶路撒冷;2002年, Mensing画廊,哈姆,德国;2005年,尾画廊,棕榈沙漠,加利福尼亚,美国;2008年,Ermanno Tedeshi画廊,罗马,意大利。

DAVID GERSTEIN(1944 -)David Gerstein was born in Jerusalem in 1944. He has worked in Bezalel Academy in Jerusalem, Ecole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 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 and Saint Mart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o study art. Over the years his work has been exhibited in museums and galler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Exhibition: 1971, Engel Gallery, Jerusalem; 2002, Mensing Gallery, Hamm, Germany; 2005, the end of the gallery, Palm Desert, California, USA; 2008, Ermanno Tedeshi Gallery, Rome, Italy.

Lot 961-962

冯斌 (1962-)冯斌,1962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展览:“何不水墨—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个案观察”,北京今日美术馆,2012年。“情飞色舞:冯斌个展”,香港万玉堂画廊,2012年。“物性—2011上海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东廊艺术,2012年。

FENG BIN (1962-)Feng Bin, born in 1962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In 1981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85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Now,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curator, Chongqing Artists Association Vice-Chairman.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Material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paintings and art works, deputy director of the Arts Council. Exhibition: Why Not Ink—Art of Liu Dan, Xu Bing, Wang Tiande and Feng Bin,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2012.Dancing Love and Lust--Feng Bin’s Solo Exhibition,Hongkong Plum Blossoms Gallery,2012.Physical - 2011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Fine Arts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East link Gallery,2012.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D F G

Lot 963

何汶玦(1970-)何汶玦 湖南人。1995年考入中央美院九届油画研修班。2003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作品参展:1995年'95年国际青年美术家作品交流展'当代美术馆(北京)。1997年'第二届中国油画静物展'中国美术馆。1997年'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获'提名奖'并做收藏。 1997年'世界华人画展'中国美术馆。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上海美术馆。2000年度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画家,《女人体》被湖南美协收藏。2001年'中国油画大展'获银奖,杭州展览馆。2002年'全国第十届全军美展',中国军事博物馆。

HE WENJUE(1970-)He Wenjue Born in Hunan Province. Graduated from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Department of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 to completing the mural and Oil Painting courses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Solo Exhibitions: 'He Wenjue"s Paintings', Shanghai, 1999; 'He Wenjue"s Paintings', Hunan Institute of Painting, Changsha, 2000; 'Sunshine and Green Water', Sanhe Art Centre, Beijing, 2002.

Lot 946

黄渊青(1963-)黄渊青,生于上海。个展:2007,“靠近”曼谷大学画廊;2004年,像•相,A&A Phoenix,香港。2002-2001年,Goto 画廊,东京。联展:2007年,漂浮——中国当代艺术展,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艺术在中国,东京simwa美术馆。2005年 “形而上 黑与白”,上海美术馆。2004年,龙族之梦,爱尔兰当代艺术展。“角度” 南京、上海、北京。2003年形而上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2002年,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之家,维也纳。上海当代艺术展,汉堡。形而上上海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

HUANG YUANQING(1963-)1963 Born in Shanghai. SOLO EXHIBITIONS:2007 move closer,gal lery of Bangkok Universi ty; 2004 Facade: Facade, A&A Phoenix, Hong Kong; 2002-2001 Gallery Goto, Tokyo, Japan. GROUP EXHIBITIONS: 2007 Chinese edition —Contemporary Art, Today Art Museum, Korea. 2005,Metaphysics 2005; Black and White,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2004,Dreaming of Dragon Nation, , Nanjing, Shanghai & Beijing of one’s own accord; 2003 Metaphysics: Shanghai Abstract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2002 East-West: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rtist’s House, Vienna, Austria.

Lot 918

焦兴涛(1970-)焦兴涛,1970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第二回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邀请展”, 2003年,“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4年,“日本大分国际雕塑展”,朝苍文夫纪念馆,日本;2005年,“景观•世纪与天堂”成都双年展,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都;2006年,“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北京;等。

JIAO XINGTAO(1970-)Jiao Xingtao, was born in 1970 in Chengdu, Sichuan.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6, a master's degree. 2000, "the second time Young Sculptors Exhibition",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Hangzhou; 2002, "Beijing International City Sculpture Exhibition", 2003, "First Beijing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China Art Gallery , Beijing; 2004, "Japan's Oita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towards Cang Fumio Memorial, Japan; 2005, "Landscape • century heaven" Chengdu Biennale, Chengdu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Chengdu; 2006, "the first Chinese Annu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 Beijing World Art Museum, Beijing; etc.

Lot 940、972

管策(1957-)管 策,1957年生于南京,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美术系。2007 “韩国.首尔—中国.南京”艺术交流展(四方当代美术馆. 南京)。2007 “《新摄影》10年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2002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2中国零点材料艺术展”(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 “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上海/奥地利)。“白日梦”中国当代艺术展(南京博物院)。2003 “当代中国艺术展”(上海)。“不一样的一样”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2004 “东方的东方” 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展(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国家城堡)。“如影随形”(上海木马艺术中心)。2005 “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博物院)等。

GUAN CE(1957-)Guan Ce, was born in 1957 in Nanjing. In 1981, he graduated fro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ne Arts Department, now, he is teaching at the College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the Nanjing Xiao Zhuang. 2007 "Seoul - .. China Nanjing" Ar t Exhibiti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Quartet Nanjing). 2007 "" New 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10 years" (Three Shadows Photography Ar t Centre, Beij ing). 2002 "The First Triennial of Chinese Art" (Guangzhou Museum of Art). "2002 China Art Exhibition zero material" (Sea Mountain Ar ts Center / Shanghai). "East + West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 Austria). Etc.

Lot 965

郭晋(1964 -)1964年生于四川成都。1990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个展:1999年,“郭晋个展”,中国当代,伦敦;2003年,“郭晋个展”,澳门东方艺术基金会;“郭晋个展”,中国当代,伦敦;2005年,“翅膀”,中国当代画廊,伦敦;“郭晋个展”,LIMN画廊,旧金山;2006年,“动态和想像”,Serieuze Zaken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2007年,“从未变与正在变”,季丰轩画廊,香港;2008年,“郭晋个展”,升艺术空间,上海。

GUO JIN(1964 -)Guo Jin ,was born in 1964 in Chengdu, Sichuan. In 1990,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stayed as a teacher. Solo Exhibition: 1999, "Guo Jin solo exhibit i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ondon; 2003, "Guo Jin Solo Exhibi t ion", Macau Orient Ar ts Foundation; "Guo Jin Solo Exhibiti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ondon; 2005, "wings", China Contemporary Gallery, London; "Guo Jin solo Exhibition", LIMN Gallery, San Francisco; 2006, "Dynamic and imagination", Serieuze Zaken Galler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2007, "has never changed and is getting" 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 Hong Kong; In 2008, "Guo Jin solo exhibition,"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Lot 964

郭伟(1960-)郭伟,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个展:2002年,阿罗罗.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美术馆,巴西圣保罗;2003年,中国前卫,雅加达;2005年,难以言喻的快乐——中国当代艺术选展,墨西哥塔马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联展:1997年,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今日中国艺术展,巴塞尔; 2001年,亚洲当代艺术,帕萨热.德雷斯美术馆,巴黎。

GUO WEI(1960-)Guo Wei, Born 1960 in Chengdu, China. 1989 Graduate f rom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 ts. Exhib i t ion: 1997, Hong Kong. The First Invitatio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Hong Kong Art Centre , Hong Kong. 2002, The lst Triennial Art Chinese , GuangZhou Art Museum, GuangZhou. Paris-Pekin , Espace Pierre Cardin ,Paris. 2003, From China with Art , Indonesia National Gallery , Jakarta. New Painting. 2005, Unspeakable Happiness--- A selec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from China Tamay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t 966

董重(1969 -)董重,1969年生于中国贵州贵阳。1992年结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修班。个展: 2007年,“花•鸟•虫•鱼”—董重个展,锦瑟画廊,重庆;2008年,“谜”,新加坡斯民国际艺苑;2009年,“董重新作展—游离”,今日美术馆,北京。群展:1993年,“四人画展”,上海美术馆;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呼和浩特;2001年,“第一届中国贵阳油画双年展”,贵阳;2003年,“第二届油画双年展”,贵阳;2007年,“口传与耳闻的四方”—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贵阳美术馆;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1985-2007,广东美术馆;2008年,“视觉感动”,上海美术馆;2009年,“渗透”,798料阁子,北京。

DONG ZHONG(1969 -)Dong Zhong was born in Guiyang, Guizhou, China,in 1969. In 1992 he graduated from the Beijing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Mural Department Seminar. Solo Exhibition: 2007, "Flowers • Birds • insects • Fish" - Dong Zhong solo exhibition, Zither galleries, Chongqing; 2008, "mystery", Singapore Simin International Art; 2009, "Dong again for exhibition - free" today Art Museum, Beij ing. Group Exhibit ion: 2001, "The First China Guiyang Oil Painting Biennial", Guiyang; 2003, "The Second Oil Painting Biennial", Guiyang; 2008, "visual impression", Shanghai Art Museum.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J L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L M

Lot 979

林海容(1975-)林海容 ,生于黑龙江,1999年 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中国重庆、北京。个展:2008年, 四季人生 升艺术空间,上海,中国。2007年,林海容个展,升艺术空间,上海,中国。群展:2008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北京艺术博览会,北京,中国 等。

LIN HAIRONG(1975-)Lin Hairong, was born in Heilongjiang, in 1999. He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s Departmen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bachelor's degree.In 2006,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Master's degree, now working and living in China, Chongqing, Beijing. Solo Exhibition: 2008, Four Seasons Life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China. In 2007, Lin Hairong solo,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China. Group Exhibition: 2008,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Fair, Shanghai, China. Beijing Art Fair, Beijing, China. Etc.

Lot 931

林加冰(1945-)1945年生,江苏南京人,197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修班,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先后任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油画研究会会长,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出版印刷学院教授。2010年“归去来兮”首届浦东机场当代绘画展,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10年“热寂”林加冰作品展,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LIN JIABING(1945-)Born in 1945,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in 1974, graduated from the arts department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In 1984 graduated from the first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 ts oil painting workshop, now is working life in Shanghai,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professor, master tutor, Anhui province oil pain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Shanghai Publishing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Round-trip,in 2010 the first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in Pudong airport, Shanghai Himalayas Art Museum, 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2010, "Heat Death" Lin Jiabing exhibition, Shanghai Himalayas art museum, 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Lot 953

梁铨(1948 -)梁铨,广东中山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64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80年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返国后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1995年后任深圳画院专职画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有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收藏。展览:2008年,“梁铨个展”,米萨瑟兰美术,纽约;2007年,“第四届成都双年展”,成都,中国;2006年,“梁铨个展”,朱屺瞻艺术馆,上海,中国;2005年,“墨,纸”中国当代艺术,魏玛艺术馆,魏玛,德国;2004年,“梁铨个展”,汉堡,德国;2003年,“开放的时代”,国家美术馆,北京,中国;2002年,“水墨新时代:海峡两岸交流展当代水墨”,台湾共和国纪念馆大厅;2001年,“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中国。

LIANG QUAN(1948 -)L i an g Q u an , b o r n i n Z h o n g s han , Gu an g d o n g . Specializes in Chinese painting, printmaking. In 1980, he went to San Francisco Art Academy and got a master's degree. He served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eturning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In 1995, he served as a full-time painter in Shenzhen Art Gallery. Exhibition: 2008, "Liang Quan solo exhibition," Misa Seraing Art, New York; 2007, "Fourth Chengdu Biennale", Chengdu, China; 2006, "Liang Quan solo exhibition," Zhu Qizhan Art Museum , Shanghai, China; 2005, "ink on pape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e Museum of Weimar, Weimar, Germany.

Lot 969

金锋(1962-)金锋,1962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个展:2002《金锋个人作品展》,莫斯科艺术家中心,莫斯科。2003,《金锋作品展》, 汉雅轩 香港。2006《金锋个展》,2577创艺大院,上海。群展:1999《第十四届亚洲国际美术展》,日本,福冈。 2001《成都双年展》,成都。2001《亚洲-多元提升(第十六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广州。2002《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3《幻影天堂》,布拉格, 捷克 。

JIN FENG(1962-)Jin feng,1962 Born in Shanghai, China.1990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 Depar. tment of th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Currently l iv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Solo Exhibit ions: 2002 JinFeng's Photography,Ar t Moscow.Central House of Artist, Moscow, Russia.2003 Exhib i t ions of J inFeng Hanar t TZ Gal ler y, Hong Kong, China.2006 Jin Feng’s solo exhibition, Creative Garden 2577 ShangHai, China.Group Exhibitions:1999 14th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Asia Art, FuKuoKa, Japan. 2001 Chengdu Biyearly Exhibition, Chengdu, China; 2001 Asia-Multiply Raising Up (The 16th Asia International Art Show), Guangzhou.2002 The First Guangzhou Triennial. Guangdong Museum of Art.2003 trange Heaven, Galerie Rudolfinum, Prague.

Lot 911-914 李占洋(1969-)李占洋,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现生活和工作在中国重庆和北京。主要个展:2009 “性•情”,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瑞士卢森;2008 “‘租’——收租院”,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中国北京;2007 “裸露的人性”,朱屺瞻美术馆,中国上海;2006 “场景”,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瑞士卢森;2003 “人间万象”,艺术文件仓库(CAAW),中国北京;2002 “马年马上发”,创库诺的卡画廊,中国昆明;1998 “李占洋雕塑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中国北京。

LI ZHANYANG(1969-)Li Zhanyang, born in 1969 in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China, now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na, Chongqing and Beijing. Solo Exhibitions: 2009 "Sex • Love",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 - Lucerne, Switzerland, Luxembourg; 2008 "'Rent' - Rent Collection Courtyard",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 - Lucerne, Beijing, China; 2007 "bare humanity "Zhu Qizhan Art Museum, Shanghai, China; 2006" scene ",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 - Lucerne, Switzerland, Luxembourg.

Lot 968

李枪(1966-)1966生于江苏东海,1993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现任职江苏省房山中学。1997创作《种子荒原》系列作品至今。1999《李枪现代版画展》(扬州大学人文学院),《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李枪作品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2000参加《墨、墨、墨》展(南京、上海),《痕迹——李枪作品展》(上海顶层画廊)。作品发表:1994《江苏画刊》,《大英帝国》,《两只狼》。1995《江苏画刊》,《池系列》。1996《中国版画》,《上帝羔羊》。1998《江苏版画院院刊》,论文《当代性与版画自身特性再思考》。1999《江苏画刊》。作品《种子系列》、《艺术界》。

LI QIANG(1966-)1966 was born in Jiangsu in the east China. 1993 , graduated from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is now well middle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1997, wrote the seed wasteland series so far. 1999 , Li Qiang Modern Painting Exhibition, Humanities College, Yangzhou University, "Artists Exhibition Su Qing"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Li Qiang Exhibi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Beijing). The most 2000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k, ink, ink Exhibition (Nanjing, Shanghai), the trace, Li Qiang exhibition (Shanghai Top Gallery). Published works: 1994 "Jiangsu Pictorial", "The British Empire", "Two Wolves". Series 1995 "Jiangsu Pictorial", "the pool. 1996 "Chinese Print, the lamb of god ". 1998 "Jiangsu Court Proceedings Print, Paper-contemporary and print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and think ". 1999 "Jiangsu Pictorial".Series :"Seeds", "Art".

Lot 970-971

刘广云(1962-)1962年生于济南,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移居德国,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德国美因兹。他的作品包括综合材料绘画、装置、录像、多媒体等。2013“回家的路”上海双年展浦东国际机场特展。2012,TINAB当代艺术年展,布拉格,捷克。“转媒体艺术展”上海红坊艺术区。“ 时差”德中多媒体当代艺术展,汉诺威,德国。“遗物” TUFA艺术中心,特里尔,德国。Ignacio Gallery 画廊个展,巴塞罗那,西班牙。2011" TimeX "个展,林大艺术中心,新加坡。“面料”个展, Gal ler y Witzel 个展,威斯巴登,德国。

LIU GUANGYUN(1962-) Born in 1962 in j inan, in 1987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arts and crafts (now)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 moved to Germany in 1991, is now live and work in Shanghai and Germany mayence. His works include comprehensive material paintings, installations, video, multimedia, etc.2012, TINAB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Prague, Czech republic. "Turn to the media art exhibition" red fang art district of Shanghai. In the multimedia "jet lag",German contemporary art, Hanover, Germany. "Relics" TUFA art center, trier, Germany. Ignacio Gallery Gallery solo exhibition, Barcelona, Spain. 2011 ,Solo exhibition "TimeX", Linda arts centre, Singapore. Solo exhibition of "material" Solo exhibition, Gallery Witzel wiesbaden, Germany.

Lot 954

刘子建(1956-)1956年,出生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198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设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第一届“傅抱石奖•水墨传媒三年展”傅抱石奖评委。格丰艺术机构学术顾问。刘子建是中国“实验水墨”的代表人物,长期坚持“实验水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策划并组织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出版,对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曾获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文献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被国内外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有多种个人画册与专著和批评家论文集《当代艺术中的刘子建——一个实验水墨画家的个人研究》。

LIU ZIJIAN(1956-)1956, born in Jingzhou, Hubei Province, China, in 1983,he graduated from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now as a professor, he Teaches at College of Arts, Shenzhen University, master tutor.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 Senior Fellow. Liu ZiJian is China 'experimental ink' representatives. He won the first "Art Literature Nomination Exhibition" Literature Award. His works participated in many art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re collections of museums and art institutions. There are many individual picture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monographs and critics Proceedings "Contemporary Art Liu Zijian - an experimental ink painter's personal research."

Lot 907

刘建华(1962 - )刘建华,1962年生于江西吉安,1977年进入江西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创作室工作,1985年考入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89年毕业到云南艺术学院任教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副教授,自2004年起任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艺术家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2012年,寂静的异象,ART&PUBLIC画廊,瑞士日内瓦;2011年,遗弃,浦江华侨城,中国上海;2002刘建华作品展,台湾艺术基金会,台北汉雅轩,中国台北;2003年,“你真的认识吗?”刘建华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中国上海;2004年,刘建华作品展,伦敦红楼基金会,汉密尔顿画廊,英国伦敦;等等。

LIU JIANHUA (1962 -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64, in 1988 the state Liu Jianhua, was born in 1962 , Ji'an,Jiangxi. In 1977, he entered the Jingdezhen porcelain sculpture workshops to work. 1985 ,he was admitted to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 Sculpture, graduated in 1989 and then taught in Yunnan Art Institute .Now,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e arts Yunnan Art Institute. since 2004,he has served as a professor at Shanghai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and living in Shanghai, China. In 2012, the silence of the vision, ART & PUBLIC Gallery, Geneva, Switzerland; 2011, abandoned, OCT River, Shanghai China; Liu Jianhua Exhibition 2002, Taiwan Art Foundation, Taipei Han TZ, Chinese Taipei; 2003, "You really ? know you, "Liu Jianhua,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China; 2004, Liu Jianhua exhibition, London Red Mansion Foundation, Hamilton Gallery, London, UK; etc.

Lot 948-951

罗中立(1948 -)罗中立,1948年生于中国四川。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山美术馆。2000年,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中国成都;20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首届另当代艺术收藏展,上海美术馆,中国上海;2001年,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展,巴西,圣保罗;2002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墨西哥城,墨西哥;中国当代艺术展,秘鲁国家博物馆,秘鲁;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世纪坛北京;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博物馆。

LUO ZHONGLI (1948 -)Luo Zhongli, was born in 1948 in Sichuan, China. In 1982,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0, Century Gate • 1979-1999 Chinese Art Exhibition, Chengdu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Chengdu, China; 20th Century Chinese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China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inaugural another Contemporary Ar t Col lect ion Exhibi t ion,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China; In 2001, China modern Painting Ar t Exhibition, Sao Paulo, Brazil; 2002,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Mexico City, Mexic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Peru, Peru.

Lot 981

柳在贤(1964 - )柳在贤出生于韩国全道罗,全州。1986年毕业于全北国立大学艺术教育专业。个展:2008年,首次个展,全州孢子囊文化艺术中心。群展:2008年,全科艺术节,孢子囊文化艺术中心,全州 ; 2008,“艺术的沟通”全州艺术博物馆,全州 ; 2009,“2009全州远景和潜力”展,蓝海之谜画廊,首尔;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北京;2010,第一届蓝点M艺术节,蓝点M画廊,昌原;2010,第二次个展,Seosin 画廊;2011,第29届画廊艺术节,COEX会议展览中心,首尔。

RYOU JAI-HYUN (1964-)Ryou Jai-hyun was born in South Korea. In 1986 he graduated from Je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 t Education. Solo Exhibition: 2008, his first solo exhibition, statewide sporangia Cultural Ar ts Center. Group Exhibition: 2008, "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statewide Museum of Art, statewide; 2009,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Gallery Exposi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xhibition Center, Beijing; 2010,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blue dot M Festival, Blue Point M Gallery 2011, the 29th Festival Gallery, COEX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Seoul;, Changwon; 2010, the second solo exhibition, Seosin gallery.

Lot 930

毛同强(1960-)毛同强 出生于中国宁夏银川。1980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群展:2006年攀升的力量,升艺术空间,上海中国。形态•标志,斯民艺苑,新加坡。2005年,挑战传统视觉极限,升艺术空间,上海。2005新加坡艺术博览会,新加坡。2004年,贺兰山房,金山房设计,银川。2003年,第三届全国油画展,北京。2002年,不在边缘——影像展,银川。广州三年展,广州中国。2001年,死亡档案•毛同强-宋永平作品展,北京。2000年,成都双年展,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成都中国。1993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等等

MAO TONGQIANG(1960-)Mao Tongqiang was born in Ningxia, Yinchuan, China. He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Ningxia University in 1980. Group Exhibition: In2006, rising power,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China. • Form flag Soobin, Singapore. In 2005,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visual limits, Shine Art Space, Shanghai. Art Fair 2005 in Singapore, Singapore. In 2004, the Helan Shan Fang, Jinshan room design, Yinchuan. In 2003, the Third National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Beijing. In 2002, not the edge - photo exhibition, Yinchuan. Guangzhou Triennial, Guangzhou, China. In 2001, with the death of Mao files • Strong - Song Yongping Exhibition, Beijing. Etc.

Lot 919-920

史金淞(1969-)史金淞,1969年出生于中国湖北当阳。1994年毕业于中国湖北美术学院。个展:2008年,《“华山”计划》 梯空间,北京,中国;《 琰 》,站台.中国,北京,中国;《自定义》,玛蕊勒画廊,米兰,意大利;《哪咤2008-婴幼儿用品》,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07年,《蓝图-龙威英才国际学校.春游》,玛蕊勒画廊,北京,中国;2006年,《哈克龙-2007新产品发布会》,站台.中国,北京,中国;《哪咤婴儿用品》,前波画廊,纽约,美国。群展:2008年,《塞维利亚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塞维利亚,西班牙;2008年,《乡愁》梯空间,北京,中国;《世界新秩序》各罗宁根美术馆,各罗宁根,荷兰;《互涉视界》,多伦美术馆,上海,中国;《Re-Imagining Asia》,House of World Cultures,柏林,德国。

SHI JINSONG(1969-)Shi Jinsong, born in 1969 in D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China, graduated from the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4. He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Wuhan and Beijing, China. Solo Exhibition,2008, Huashan Project, T Space Dashanzi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China; Fire His Breath, Jade His Bones, Platform China, Beijing, China; Customize, Marella Gallery, Milan, Italy; Ne Zha 2008:A Child’s Boutique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USA; 2007, “BLUE PRINT-Long Wei international elite school Spring Picnic”, Marella Gallery, Beijing, China; 2006, HALONG-KELLONG New products Launch party, Platform China, Beijing, China; Na Zha-Baby Boutique,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USA. Group Exhibitions.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S T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M Q R S

Lot 960

尚扬(1942 -)尚 扬, 1942 生于湖北,四川开县人。1981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5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7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1989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1997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99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获奖及重要参展:2001 ,《芝加哥国际艺术展》(美国)。《科学与艺术》(中国美术馆)。2005, 《画妆——中国戏剧主题艺术大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6 《裸•非裸 ——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香港抱趣堂当代艺术馆)。《中国国景》(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SHANG YANG(1942 -)Shang Yang, born in 1942, Hubei and native in n Kaixian,Sichua. He graduated from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81. 1985,he is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1987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professor. 1989 ,Dean Hubei Fine Arts. 1995,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vice chairman of China Oil Painting Society. 1997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Fine Arts. 1999 Chinese Oil Painting Artists Association Committee. Awards and Exhibitions: 2001, "Chicago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USA). "Science and Art" (Art Museum of China). 2006 "Chinese State King" (Nanjing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Quartet).

Lot 943

申凡(1952-)申凡,1952年生于上海。2008年,艺术家居留项目,英国林肯郡The Collection工作室。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为上海华山美术学校教师。个展:2008年,收藏-申凡个展, The Collection Studio, Lincoln, UK;申凡——中国抽象, Galerie Carol Johnssen,慕尼黑,德国;申凡个展, Ravenscourt 画廊, 莫斯科, 俄罗斯;2005年,申凡, 55画廊,曼谷,泰国;2004年,申凡, Jochen Holtje 画廊, 蒂宾根, 德国;巴斯慕, 中国当代画廊,伦敦,英国;2003年,申凡新系列作品展, Walsh画廊,芝加哥,美国;2002年,申凡画作-开拓抽象艺术于上海, 古徳豪斯当代画廊, 美国, 纽约;2000年,申凡, 中国当代画廊,英国,伦敦。

SHEN FAN(1952-)Shen Fan,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52. In 2008, the artist residency program, Lincolnshire, England The Collection studio. In 1982 ,he graduated from the Shanghai Industrial College.Now ,he is teaching at the Shanghai Huashan Art School. Solo Exhibition: 2008, Collection - Shen Fan solo exhibition, The Collection Studio, Lincoln, UK; Shen Fan - Chinese abstract, Galerie Carol Johnssen, Munich, Germany; Shen Fan exhibition, Ravenscourt Gallery, Moscow, Russia; 2005, Shen Fan , 55 galleries, Bangkok, Thailand; 2004, Shen Fan, Jochen Holtje galleries, Tubingen, Germany; Basi Mu, Chinese Contemporary Gallery, London, UK; etc.

Lot 942

任芷田(1968-)1968年,生于湖北浠水,1989年 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任芷田的水墨实践作品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和令人迷惑的张力。在他的汉字经典系列的画面中,有着太多冲突的、不协调的、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当你开始品味与沉思的时候,这些冲突的元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难调和,并且这些冲突也并不引向明晰的解读。比如说,把《逍遥游》写在自由女神上,把《论语》写在美国星条旗上,或者在《论语》上铺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那种突兀、别扭,却无法获得清楚读解的困惑相当尖锐,并且具有某种挑衅性。

REN ZHITIAN(1968-)In 1968, was born in hubei XiShui, graduated from wuhan university in 1989, and now is work life in Beijing. Ren Zhitian works of ink painting practice is unusually rich connotation and the tension of confusing. In his classic series of imag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re is too much conflict, uncoordinated, seemingly unrelated elements, when you begin to taste and meditation, elements with these conflict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rich,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reconcil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onflicts is not to clear. For example, the "escape" written on the statue of liberty, writ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tars and stripes, or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rolled out a huge map of the world. The abrupt and awkward, but unable to get clear of reading is quite sharp, and have some kind of aggressive.

Lot 944

孟禄丁(1962-)孟禄丁,生于河北保定市,擅长油画。1985国际青年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6四国现代艺术展 巴黎, 法国,1987北京国际艺苑第二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第一届中国油画展(上海展览中心),1988今日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中国油画人体艺术大 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油画展,日本东京,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3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5,没关系艺术展(南京博物院-现代艺术馆),2006新北京画廊首展。

MENG LUDING(1962-)Meng Luding was born in Baoding , Hebei province. Exhibi t ions: 1991“ I Don’ t Want to Play Card with Cezanne” Pacific Asia Museum,LA ,USA ; 1991, “Her-i-tage, an Exhibition of Art by Asian Americans” , Seattle,USA , 1992 Denise Amato Gallery, Portland, 1992,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 Fair,New York ,USA ; 1993 Chinese Oil Painting Biennale, China Gallery of Art, Beijing ; 1998, ESLawrence Gallery, Aspen, U.S.A, ; 2005 “Never Mind” Art Fair, Nanjing Museum- Modern Art Gallery ,2006 New Beijing Gallery first show.

Lot 925

邱志杰(1969-)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艺术院专家,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2011,细胞-佩斯北京,北京。2007,时间的形状,前波画廊,纽约。密码,汉雅轩画廊,香港。记忆考古,北京长征空间。2006,要有光,Grace Li 画廊,苏黎世。消磁空间,798 长征独立空间,北京。2005 ,感伤的人,loft 画廊,巴黎。黑白动物园,达汀顿艺术学院画廊,英国。光与词,汉雅轩画廊,香港。

QIU ZHIJIE(1969-)Born in 1969 ,in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1969 graduated from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BanHuaX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tegrated art departm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show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s expert, Beijing twenty-five thousand of culture dissemination center art director. Living in Beijing and hangzhou. 2011, cell - pace Beijing, Beijing, China. Before 2007, the shape of the time, Wave Gallery, New York. Password, Han Xuan Gallery, Hong Kong. Memory of archaeology, the long march space in Beijing. 2006, Let there be light, Grace Li gallery, Zurich Degaussing space, 798 independent long march space, Beijing, China. 2005, Sentimental people, Loft gallery, Paris. Black and white and the zoo, dean, college of art galleries, UK. Light and word, Han Xuan Gallery, Hong Kong.

Lot 939

沈少民(1956-)沈少民 (1956.10—) 祖籍黑龙江,澳籍华人。当代观念艺术大师。 擅长版画,艺术装置,行为艺术。 1978年开始从 事版画创作。黑龙江阿城版画创作室创作员。 作品有《秋》、《天是红的》等。《恋》 在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获奖。1956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从事装置艺术创作、影像创作等当代艺术作品。2012"后天" 悉尼,澳大利亚。2007“天安门”,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2007“磕头机”,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7“盆景”,四合苑画廊,北京,中国。

SHEN SHAOMIN(1956-) Shen Shaomin (1956.10 -) from heilongjiang, Australian Chinese. The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art master. Good at art, art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art. Beginning in 1978 from the engraving. Heilongjiang acheng prints workshop ChuangZuoYuan. Works include "autumn", "day is red" and so on. "Love" in the version of the 9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award. Born in 1956 in China's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w living and working in Beijing and Sydney, Australia. Engaged in art creation, imag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2012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n Sydney, Australia. 2007 "tiananmen",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07 "KeTouJi", tang dynasty art center, Beijing, China. 2007 "bonsai", snap garden gallery, Beijing, China.

Lot 916

隋建国 (1956-)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展:2005年, “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旧金山,美国;群展:2005年,“先锋”中国当代雕塑,荷兰;2004年,“什么是艺术”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就掌灯展示营销中心,西安,中国; 2003年,中日韩三国当代雕塑展,卡索美术馆,大阪,日本;200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01年,“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当代艺术中的古典主义”,奥斯腾德当代美术馆,比利时;2000年,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

SUI JIANGUO(1956-)Sui Jianguo, born in 1956 in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89. He is now working and living in Beijing. Solo Exhibition: 2005, "Sui Jianguo - The Sleep of Reason", the Asian Art Museum, San Francisco, USA; Group Exhibition: 2005, "Vanguard"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The Nether lands; 2004, "What is ar t " exhibition, Museum of Fine Arts, Shaanxi Province, on Zhangdeng show marketing center, Xi'an, China; 2003, Japan and South Korea contemporary sculpture exhibition, Picasso Museum of Art, Osaka , Japan; 2002, the First Guangzhou Triennial,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Guangzhou, China; 2001,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earth - Contemporary Art classicism", Oscar de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lgium; In 2000, the Lyon Biennale, Lyon, France.

Lot 934-945

司徒立(1949-)司徒立,广州人。展览:1979年,在巴黎舍维耶画廊举办第一次个展。1982年,参加法国庞毕度文化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代画廊IN SITU展,展出作品二十幅,获巴黎学院“费里翁”绘画大奖。1983年,参加“二十位具象表现绘画素描展”于法国庞毕度文化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1986年,个展于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1987年,参加法国布伦市文化中心八人展,个展于台北雄师画廊。1988年,个展于法国巴康丹市美术馆。 1989年,参加布佳尔市博物馆具象表现绘画展,个展于台北雄师画廊。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执行编委。1995年个展于J.ELBAZ画廊。1996年任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于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静之吹拂—司 徒立画展”。出版有《当代艺术人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

SZETO LAP(1949-)He was born in Guangzhou, China. Exhibition: 1979, he held his first solo exhibition in Paris` She Weiye gallery. In 1982, in France Pompidou Cultural Center,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Contemporary Gallery IN SITU exhibition, displaying works of twenty, and won the Paris Academy "Ferri Weng," painting awards.

Lot 947、958

孙良(1957-)孙良,1957年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个展:2007年,孙良,上海张江美术馆;2006年,“图像的创世纪”孙良油画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4年,“孙良画展”,伦敦,英国;2003年,“玄妙人生”,香港;群展:2004年,“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2003年,“形而上2003-上海抽像艺术展”,上海美术馆;2002年,“第十七届亚洲现代艺术展”,大田美术馆,韩国;“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2001年,“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美术馆;2000年,“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展”,帕多瓦,意大利;等等。

SUN LIANG(1957-)Sun Liang, was born in 1957 in Hangzhou, Zhejiang. In 1982 ,he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Light Industry College. Solo Exhibition: 2007, Sun Liang, Shanghai Zhangjiang Art Museum; 2006, "the image of Genesis" Sun Liang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2004, "Sun Liang Exhibition", London, UK; 2003, "mysterious life ", Hong Kong; group Exhibition: 2004," The Fi f th Shanghai Biennale ", Shanghai Art Museum; 2003," metaphysical 2003 - Shanghai abstract Art Exhibition ", Shanghai Art Museum; 2002," seventeenth Asian modern Art Exhibition ", Daejeon Museum of Art, Korea; etc.

Lot 906

谭勋(1974-)谭勋,1974年生于河北保定。1993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学历班。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级雕塑材料研修班。展览:“2008奥运景观雕塑全国巡回展”;2006年,“中、日、法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邀请展”;2004年,“上海公共艺术城市雕塑邀请展”;“天津市美术作品展”,铜奖;等。

TAN XUN(1974-)Ta n Xu n , b o r n i n 1974 i n B ao d i n g , H e b e i . H e graduated from the Hebei Arts and Crafts School 1993 , graduated from the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Sculpture Department and stayed in school to teach 1997,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 ts graduate education classes 2000,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Senior Seminar sculpture materials 2001. Exhibition: "National Tour 2008 Olympic Landscape Sculpture Exhib i t ion"; 2006, "China, Japan, Fr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Exhibition"; 2004, "Shanghai Urban Sculpture Exhibition of Public Art"; etc.

Lot 945

曲丰国(1966-)曲丰国, 1966 生于辽宁。1988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居上海。个展:1998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上海。2001 上海顶层画廊,上海。群展:1992 主流艺术展,上海艺术画廊,上海。1996 "无形的存在"上海抽象艺术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上海。1997 中国艺术大展现代油画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1999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都市抽象上海抽象艺术邀请展,上海大学艺术沙龙,上海。2000 2000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QU FENGGUO (1966-)Qu Fengguo, was born in 1966 in Liaoning. In 1988, he graduated from the Shanghai Theater Academy Stage Art Department, now living in Shanghai. Solo Exhibition: 1998 ,Shanghai Art University Gallery, Shanghai. 2001 ,Shanghai top floor gallery, Shanghai. Group Exhibition: 1999 ,Shanghai Youth Art Exhibition, Shanghai Liu Hai Su Art Museum, Shanghai. Urban Abstract Art Exhibition of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Art Salon, Shanghai. 2000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Ar t Museum, Shanghai. "2000 horizo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Exhibition, Shanghai Liu Hai Su Art Museum, Shanghai.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T U W X

Lot 910

唐勇(1969-)唐勇,1969年生 于四川省南江县,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2007年,参加上海2007年国际雕塑年度展。2006年, 参加上海现代创意艺术展;2005年,作品《信念》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2005年,作品《现代兵马俑》入选中国黄天厚土雕塑作品展;2005年,作品《我与我的一次对话》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4年,作品《我与你对语》入选第三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2004年,作品《我与你对话》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等。

TANG YONG(1969-)Tang Yong, was born in 1969,in Nanjiang Town, Sichuan Province.1996,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 incumbent faculty at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2007 ,participate in the annual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2007. 2006 ,participate in Shanghai Modern Creative Arts Exhibition; 2005, work "faith" was selected to commemorate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cum-Fascist War "peace and prosperity" sculpture tour; 2005, work "Contemporary Terracotta Warriors" selected Chinese Yellow Sky, Earth and sculptures Exhibition; 2005 ,work"a conversation with my" selected second Beijing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2004, work, "I am with you on the word" selected Third Chongqing Art Exhibition; 2004, work "My conversation with you" was selected 10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etc.

Lot 905

UNMASK (2001- )UNMASK小组是2001年由三70后艺术家匡峻、谭天帏、刘展共同创立的新锐艺术家组合。其创作多以自我形象为蓝本,突破了传统艺术对个人性与纯粹性的认识,吸收了现代工业设计的经验,呈现作品的商品特征,即工业化、批量化、流行化,希望通过设计、生产打通艺术品和普通产品界限,使艺术由小众走向大众,是中国第一届设计与艺术大奖赛候选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商业文化的现实存在。

UNMASK (2002- )UNMASK team is a combination of cutting-edge artists in 2001 by the three artists—— Kuang Jun,Tan Tianwei,Liu Zhan. Their creation was modeled mostly self-image,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sonal nature of art and pure nature, absorbed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 their works present industrialization, mass, popular, they hope that through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can open up the boundaries of artwork and ordinary products, make art from the minority to the public. They are the candidates of China's first Grand Prix of Art and Design. Their works reflect the rea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business culture exists.

Lot 952

王川(1953 -)王川,1953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个展:2007年,“王川抽象(油彩近作)”,四合苑画廊,北京;1990年,“王川水墨个展”,纽约汉雅轩画廊,纽约;联展:2008年, “气韵”,纽约中国广场,美国纽约;2007 年, “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艺术中心\北京现在画廊\香港汉雅轩画廊\纽约中国广场艺术空间;2006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华世纪坛,北京;2005 年, “韩中当代水墨展”,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韩国首尔;等。

WANG CHUAN(1953 -)Wang Chuan, was Born in 1953 in Chengdu. In 1982, he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Painting Department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Solo Exhibition: 2007, "Wang Chuan abstract (oil on recent work)," Courtyard Gallery, Beijing; Exhibition: 2008, "character", China Square, New York, New York, USA; 2007, "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Tour abstract art",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Shenzhen OCT Art Center \ Beijing Art Now Gallery \ Hong Han TZ Gallery \ China Square Art Space in New York; 2006, "Yearbook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China Millennium Monument, Beijing; 2005,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in Korea "Seoul Museum of Art, Seoul, Korea; etc.

Lot 923-924

吴高钟(1962-)生于江苏省。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居北京。个人展览:2006 悚然的记忆——吴高钟装置艺术展,北京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2008 吴高钟个展,LOFT画廊,巴塞罗那,西班牙;2008 悚然的记忆——吴高钟作品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2010 悬河——吴高钟作品展,新加坡林大画廊, 新加坡;2012 《诸相非相》吴高钟个展——双城记中国新绘画系列个展,天仁合艺艺术中心,杭州,中国;群展:2013 想做你的镜子 OV画廊,上海,中国;意象—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记忆与创造——三碳美术馆开馆展,韩国;2012 困顿与延伸——从南京出发1985—2012 三川美术馆,南京,中国;合璧—观念艺术专题展, 树美术馆,北京,中国;不是现。

WU GAOZHONG(1962-)Born in Jiangsu Province. In 1990, graduated from nanjing art institute, who lives in Beijing. Solo exhibition: 2006 crawly memory - - Wu Gaozhong device ar t, songzhuang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08 solo exhibition of Wu Gaozhong LOFT gallery, Barcelona, Spain. 2008 crawly memory -- Wu Gaozhong exhibition, Shanghai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Shanghai, China; 2010 river, Wu Gaozhong exhibition, Singapore Linda gallery, Singapore; 2012 "the phase of phase" Wu Gaozhong solo exhibition - a tale of two cities of China's new solo exhibition of painting series tianren art art center, hangzhou, China; Group exhibitions.

Lot 915向京(1968-)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在上海。个展:2006年,“你的身体——向京作品2000-2005”,上海,上海美术馆;2005年,“保持沉默——向京作品2003-2005”,大山子艺术区北京季节画廊;2003年,“镜子里的女人”,厦门,欧洲艺术中心。联展:2006年,“2006江湖”,Jack Tilton画廊,纽约;2005年,“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2004年,“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都柏林,爱尔兰当代美术馆;“目光所及——向京广慈雕塑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散步”系列展,上海,多伦美术馆; “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巴黎,杜伊勒里公园。

XIANG JING(1968-)Xiang Jing was born in 1968 in Beijing. Awards: Her graduation work was awarded the top prize in 1995; Winning an Excellence Prize on the 9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in 1999. Selected Exhibitions: “Dragon’s Dreams-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2003; “Opening Era-Exhibition to Commemo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China Art Museum”, China Art Museum, 2003; “ the 1st Chengdu Biennale”, Chengdu, China, 2001;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Lot 933

魏光庆(1963-)魏光庆 生于中国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个展:2000年,其实你也可以再增广——魏光庆红墙系列《增广贤文》,上海香格纳画廊。2005年,中国制造——魏光庆的绘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展:2000年,中国当代绘画展,意大利帕多瓦布雷达博物馆 。2001年,《煲》中国当代艺术展,挪威奥斯陆艺术家中心。2002年,第1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5年 ,中国•当代艺术,Fondazione Cassa di Risparmio,意大利博洛尼亚 。等等。

WEI GUANGQING(1963-)Wei Guangqing, was born in Huangshi, Hubei Province, China. In 1985, he graduated from the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formerly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Fine Ar ts. Solo Exhibit ion: 2000, in fact, you can also soared wide – Wei Guangqing , Redwall series "Zengguangxianwen" ,Shanghai ShanghART. 2005, made in China ——Wei Guangqing’s paintings, Hubei Inst i tute of Fine Ar ts. Exhibit ions: 2000, Chinese Contemporary Paint ing Exhib i t ion, Padua Breda Museum, Italy. In 2001, the "po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Oslo, Norway, the artist center.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X Y

Lot 941

颜磊(1965-)1965生于中国河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香港。个展:2005 “特醇”麦勒画廊,瑞士。2003 “上升空间”麦勒画廊,瑞士。2002 “颜磊个展” 画廊,法国巴黎。“国际山水”艺术文件仓库,中国北京。“在资本主义前沿”香港。“入侵”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北京。联展:首届双年展 “入境——中国无章美学”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持续的对话”常青画廊,北京 —— 新北京画廊首展,北京。“一件作品——洪浩、颜磊”泰康顶层空间,北京。

YAN LEI(1965-)Yan Lei 1965 born in Hebei, China.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and Hong Kong. Solo Exhibitions: 2005 Super Lights, Galerie Urs Meile, Lucerne, Switzerland. 2003 Climbing Space, Galerie Urs Meile, Lucerne, Switzerland.2002 Yan Lei Solo Exhibition, Galerie Loft, Paris. 2001 International Scenery, China Art Archives & Warehouse, Beijing. 1999 At the Frontiers of Capitalism, Museum of Site, Hong Kong . 1995 Invasion, Beijing Junior Art Theatre, Beijing . . Group Exhibitions. .2006.MoCA Envisage, Entry Gate: Chinese Aesthetics of Heterogene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A Continuous Dialogue, Galleria Continua, Beijing.

Lot 932

杨国辛(1951-)杨国辛,生于湖北武汉,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个展: 2004年,杨国辛绘画作品展,台北北庄艺术中心,中国;2002年,杨国辛油画作品展,上海易典画廊。中国重要参展,2008年,都市镜像——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美术馆,中国;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广东美术馆,中国;都市症候群——当代艺术邀请展,上 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中国;2007年,共振——200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石家庄当代美术馆,中国;观念的形态——第二届美术文献展 ,湖北美术馆,中国。

YANG GUOXIN (1951-)Born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Now A professor of th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ne Arts Institute .Solo Exhibition:2004 Yang Guoxin Art Show, North Art Center, Taipei, Taiwan/ 2002 YangGuoxin Oil-painting Exhibition, Y id ian Gal ler y o f Ar ts , Shanghai , Ch ina Group Exhibition:1991 China-Japan Youth Culture Intercourse Exhibition, Sendai, Japan/ The Academy Exhibition in Paris, Paris ,France / 1986 Art Festival Group Exhibition of Hubei Young Artists ,Wuhan, China

Lot 937

许仲敏(1961-)1961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伦敦。许仲敏作为一位装置艺术家其作品曾经在众多国际与国内美术馆,画廊展出并收藏, 如:ZKM 美术馆,德国;大板现代艺术中心,日本;中国美术馆,北京;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广东美术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大英博物馆,英国;皇家艺术 院,英国;今日美术馆,北京等。

XU ZHONGMIN (1961-)Xu Zhongmin, born in 1961. He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 ts in 1987. Now he is working and living in Beijing, London. He had his work in numerous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museums, galleries and collections on display as an installation artist, such as: ZKM Museum of Fine Arts, Germany; big plate of Modern Art Center, Japan; China Art Museum, Bei j ing; White Rabbit Gal lery, Sydney, Austral ia;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Korea 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ritish Museum, UK; Royal Academy of Arts, English;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and so on.

Lot 976

向庆华 (1976 -)向庆华,1976年生于重庆云阳。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2004年就读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2007年获硕士学位。展览:2005年,“身体的权利”,成都;“后人的报告”油画展,成都;2006年,“06国际画廊展”,北京;“中国诚信画廊展”,青岛美术馆,青岛;“个体的权利—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奥赛画廊,上海;“妄想集”-向庆华油画个展,奥赛画廊,上海;2007年,“从西南出发”作品展,广东省美术馆,广州;“空纠缠”-向庆华作品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09年,“静寂与安慰:向庆华 2008-2009”,玛吉画廊,798艺术区,北京。

XIANG QINGHUA (1976 -)X iang Q inghua , was born i n 1976 in Yunyang , Chongqing. 1997-2001 studied at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After graduation, he taught at the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Chengdu Academy of Fine Arts. 2004 studied at the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Chengdu Academy of Fine Arts graduate course, a master's degree in 2007. Exhibition: 2005, "body rights", Chengdu; 2006, "06 International Gallery Exhibition", Beijing; 2007, "starting from the southwest," Exhibition, Guangdong Art Museum, Guangzhou; "empty entangled" - to celebrate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Liu Hai Su Art Museum, Shanghai; 2009, "silence and comfort: the Qinghua 2008-2009," Magee Art Gallery,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Lot 975 熊宇(1975-)熊宇,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个展:2003年,'光之池'熊宇个人作品展,北京;2004年,'温暖的翅膀'熊宇个人作品展,北京。群展:1997年,'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北京、重庆、深圳;1998年,'心眼'观念摄影展,重庆、昆 明;1999年,'迷幻空间'艺术作品展,重庆;2000年,九届全国美展重庆展;2001年,作'GB'架上作品展,重庆;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成都;2005年,'下一站卡通吗?--艺术作品展',北京、深圳、上海、 重庆;'低和浅的游戏---漫画一代的崛起'艺术作品展,北京;2006年,'自我造局-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上海。

XIONG YU(1975-)Xiong Yu was born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in 1975. He achieved his master's degree at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 in 2005. His solo exhibitions have included 'Pool Full of Light', Beijing, 2003 and 'Warm Wings', 2004. Group exhibitions,: 'Going to the New Century——China Youth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held in Beijing, Chongqing and Shenzhen, 1997; 'Eye of the Heart ' a photography exhibition, held in Chongqing and Kunming, 1998; Chongqing Branch of 'The 9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2000; 'GB Work Exhibition', Chongqing, 2001.

Lot 938

萧昱(1965-)萧昱,1965年生于中国内蒙古。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从9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艺术创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挑战艺术与规则,对于思维惯性和一切规定性的制定和执行,始终持有质疑和审视的态度。现居中国北京。个人展览:1994年,萧昱九四行为之——求偶,北京电视台,中国北京;2006年,暗变烂烂,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XIAO YU (1965-)Xiao Yu, was born in 1965 in Inner Mongolia, China.In 1989 ,he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Mural Department. From the mid-1990s modern art, he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challenge of art and rules for the inertia of thinking and all the provisions of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he always hold the attitude of questioning and examination. Now ,he lives in Beijing, China. Solo Exhibitions: 1994, 1994 Xiao Yu behavior - courtship, Beijing Television, Beijing, China; 2006, dark becomes rotten , Yibo Gallery, Shanghai, China.

Lot 980

刘龙相 (1973-)刘龙相于1973年生于韩国全罗北道的南源市,他毕业于韩国首尔的弘益大学绘画美术专业,获绘画艺术学士。后毕业于韩国全北大学绘画艺术专业,(B.F.A)。个展:2003年KEPCO艺术中心邀请展,首尔;2004 弘益艺术画廊,首尔;2005年韩国年轻艺术家的艺术节邀请展;和平与统一展览,Danwon画廊,安山,韩国;2006年邀请展,首尔画廊又名汉城艺术中心,旺市,韩国);2007年Seo-ho艺术画廊,首尔;2008 仁寺艺术节,首尔;金色眼睛艺术博览会2008(考克斯、首尔);2011年邀请展,粉红画廊,首尔;欧洲画廊邀请展,首尔。

YOO YONG-SANG (1973-)Yoo Yong-sang was Born In Namwon, Jeonbuk, Korea in 1973 , he graduated from Painting, Collge of Fine Arts, Hongik University, Seoul, Korea.(B.F.A / M.F.A), And then graduated from Painting, Collge of Fine Arts, Jeonbuk University, Jeonnju, Korea, (B.F.A) .Solo Exhibition:2003 Invitation, KEPCO Art Center, Seoul ;2004 Hongik Art Gallery, Seoul;2005 Invitation to the Art Festival of Korean Young Artists for the;Peaceful Reunification, Gallery Danwon, Ansan, Korea ;2006 Invitation, AKA Seoul Gallery, Seoul &Uiwang Arts Center, Uiwang, Korea) ;2007 Seo-ho Art Gallery, Seoul ;2008 Insa Art Festival (InsaGallery, Seoul);GOLDEN EYES ART FAIR 2008 ( COXE, Seoul);2011 Invitation, Pink Gallery, Seoul.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Y Z

Lot 973

杨千(1959-)1959,生于四川成都。现居住和工作于北京。1978-1982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8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个展:2012 菲籽画廊,“碎片” 布鲁塞尔 比利时。天仁合艺.艺术中心,“再生—杨千个展”杭州。新加坡艺术博览会,芳画廊,“碎片与幻境”,新加坡。2010,艺莱-克莱恩画廊,“杨千-个展”纽约。白盒子艺术馆,“艺术有毒-杨千装置作品展”,北京。 苏州美术馆,“纸碎今迷-杨千个展”,苏州。2009,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媒体制造-杨千个展”,上海。

YANG QIAN(1959-) 1959,Chengdu, China.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1978 -1982 Bachelor’s Degree of Arts,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Chongqing, P.R. China.1985 -1988,Master’s Degree of Fine Arts, 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SOLO EXHIBITION (Part ):2012, Feizi Gallery “Fragment” Brussels Belgium,Tianren Heyi Art Center “Rebirth-Yang Qian” Hang Zhou. Art Stage-Singapore/Fang Gallery, Fragment and Illusion Singapore .2010, Eli Klein Fine Art,Yang Qian Paintings, New York,White Box Museum of Art, Art is Poison-Yang Qian’s Installation Work Beijing, Suzhou Art Museum, Shredded Maze-Yang Qian’s New Painting Suzhou. 2009, Shanghai Z Art Center,Media Made-Yang Qian's New Works, Shanghai.

Lot 908

于凡 (1966- )1966年生于青岛,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 ,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居住于北京。代表作有《刘胡兰的牺牲》、《哈啰》、《银鬃马》。个展: 2013年,《浮墙走音——于凡个展》,艾米李画廊;2000年,《我住2208,你住哪儿?-于凡雕塑展》,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1996年,《里外之间-于凡雕塑作品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联展:2007年,《中国细语》,奥沙画廊,香港;2006 《雷达之下--中国当代艺术》 罗宾辰画廊 丹佛,美国;等等。

YU FAN (1966- )Yu Fan, was born in 1966 in Qingdao. in 1988, he graduated from the Shandong Inst i tute of Ar ts, a bachelor's degree, and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Master's degree in 1992, now he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Liu Hulan sacrifice", "Hello", "silver mane horse." Solo Exhibition: 2013, "floating wall to sound - in every exhibition," Amy Lee Gallery; 2000, "I live in 2208, where do you live? - Where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Beijing's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allery channel; 1996,"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 in Where Sculpture Exhibition ", Beijing's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allery channels; Exhibition: 2007, "Chinese whispers", Osage Gallery, Hong Kong; 2006 "under the radar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Robin Chen Gallery Denver, USA; etc.

Lot 917

展望(1962-)展望,1962 年生于北京。1978-1981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83-1988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5-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个展:2008年,“园林乌托邦—展望主题个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点石成金—展望雕塑展”,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2006年,“都市山水—北京”,威廉姆斯学院博物馆,美国;2004年,“极点—珠峰计划”,珠穆朗玛峰顶8848米处;2003年,“新补天计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ZHAN WANG(1962-)Zhan Wang,1962 Born in Beijing . 1978-1981 Graduated from the Beijing Arts and Crafts School ( now Beijing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 .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1983-1988 . 1995-1996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raduate course . Solo Exhibition: 2008 , "garden utopia - Prospects theme exhibition" Art Museum of China , Beijing ; "Midas touch - Outlook Sculpture Exhibition " , San Francisco Asian Art Museum , San Francisco ; 2006 , "Urban Landscape - Beijing ," Williams College Museum , USA ; 2004 , " poles - Everest plan" at the top of Mount Everest 8848 meters ; 2003 , "New Sky plan," the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 etc.

Lot 929

原弓(1960-)著名国际艺术家,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原弓自90年代以来,一直涉足中国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1997年在香港个展之后,其工作混杂性的个人状态与今日中国当代艺术之乱象暗合。原弓选择再次以艺术家的身份,于2007年4月历时八个月组织并参与了西藏系列艺术活动《透明之局》。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参与救助,并实施一系列艺术项目,历时一年。

YUAN GONG (1960-)A famous international artist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ntemporary ar t ists in China today, Dr China ar t academy of art. Original bow since the 90 s, has been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solo exhibition in Hong Kong in 1997, after its work mixture of personal status and the chaos of China contemporary art agree today. The original bow to select again with the identity of the artist, in April 2007 for eight months to organiz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bureau of transparent" series of Tibetan art activities. Wenchuan earthquake in May, 2008,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lief effort, as volunteer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art projects, .

Lot 955

张羽(1959 -)1959年出生于天津。198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个展:1992年,“张羽现代水墨艺术展”,比纳耶乌现代美术馆,莫斯科,俄罗斯;1993年,“张羽扇型绘画艺术展”,香港竹贤轩画廊,香港;2001年,“张羽实验水墨展”,红楼基金会,伦敦,英国;2004年,“张羽实验水墨艺术展”,古豪士当代艺术画廊,纽约;2007年,“指印:张羽作品展”,古豪士当代艺术画廊,纽约,美国;2008年,“指印—张羽”,苏河艺术(798),北京;2009年,“心髓手动:张羽实验水墨作品展”,天津大学北洋美术馆,天津;“指印—张羽修行的痕迹”,关渡美术馆,台北;“张羽的一指禅—文化与精神的探寻”,大象艺术空间馆,台中。

ZHANG YU (1959 -)Zhang Yu, was born in 1959 in Tianjin. In 1988,he graduated from the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Solo Exhibition: 2001, "Zhang Yu experimental ink exhibition" Red Mansion Foundation, London, UK; 2004, "Zhang Yu experiment Ink Art Exhibition", the ancient Haoshi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New York; 2007, " fingerprints - Zhang Yu, "Creek Art (798), Beijing;" fingerprints - Zhang Yu traces of practice, "Guandu Museum, Taipei;" Zhang Yu of a finger - to explore the culture and spirit of the "elephant Art Space, TaiZhong.Exhibition Exhibition".

艺术家简历 ARTIST BIOGRAPHIES Z

Lot 967

钟飙(1968 -)钟飙,1968年 生于中国重庆;1991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6年,东方想象(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节2006(韩国HEYRI艺术村);超设计——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12345作品展(上海艺博画廊);超越的维度——中国新绘画(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身体”当代艺术展(南京恒艺术空间);2007年,中国细语(奥沙画廊,香港);社会艺术——中国(特列恰柯夫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莫斯科);升温——亚洲新潮(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中心)。

ZHONG BIAO (1968 -)Zhong Biao, was born in 1968 in Chongqing, China; In 1991 ,he graduated from the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now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Fine Arts, taught at the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2006 Oriental imagination (Beijing Art Museum of China);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 2006 (Korea HEYRI TAV); beyond design - the sixth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Art Museum); 12345 Exhibition (Shanghai Yibo Gallery); 2007, Chinese whispers (Osage Gallery, Hong Kong); social ar t - China (State Tretyakov State Gallery, Moscow, Russia); warming - Asian fashion (Karlsruhe, Germany Art Center).

Lot 974 庄红艺(1962-)1962生于中国四川省。现生活与工作于荷兰和中国北京。个展:2014 :Absolute Art画廊,比利时。2013:Leslie Sacks Contemporary,加里弗尼亚,美国。“回到格罗宁根”,de oude wolden美术馆,荷兰。“自然的色彩”:Leisly Smith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铸造美术馆,北京,中国。Museum De Oude Wolden in Bellingwolde 荷兰2012:Aria Art画廊,佛罗伦萨,意大利。Galerie Terminus慕尼黑,德国。Leisly Smith画廊,荷兰。Robinsons Art Gallery,Knokke Zoute,Belgium比利时。

ZHUANG HONGYI(1962-)In 1962, was born i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Now living and working in the Netherlands and China Beijing. Solo exhibition: 2014: Absolute Art gallery, Belgium. 2013: Leslie Sacks I,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Back in groningen," DE oude wolden gallery, the Netherlands. "Natural color" : Leisly Smith galler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Casting ar t museum, Beij ing, China. Museum De Oude Wolden Bellingwolde Holland in 2012: Aria Art gallery, Florence, Italy. Galerie Terminus in Munich, Germany. Leisly Smith gallery, the Netherlands. The Robinsons Art Gallery, Knokke Zoute, Belgium Belgium.

Lot 926-928

朱发东(1960-)1960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94年至今生 活工作在北京。1993年他因“寻人启事”获得艺术界大量关注。1998年因“身份证”名声鹊起。他以开放的态度广泛采用各种手段,以跨领域的方式呈现出 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得到中国及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ZHU FADONG (1960-)Zhu Fadong, was born in 1960 ,in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He graduated from the Yunnan Institute of Arts in 1985.Since 1994,he has been living and working in Beijing. In 1993, because of "missing person" ,he got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the arts. 1998 due to "identity" ,he rise to fame. In open attitude, he widely used various means, presented Chinese society ‘s problems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 world. He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artists.

议所依据的相关证据材料,并按照本公司规定交付担保金,同

时愿意对中止拍卖活动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及全部损失承担全部

法律责任;

(三)对本规则第八条所述委托人保证的准确性持有异议;

(四)有证据表明委托人已经违反本规则的任何条款;

(五)存在任何其他合理原因。

第十三条:委托人撤回拍卖品

委托人在拍卖日前任何时间,向本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说明理

由并经本公司同意后,可撤回其拍卖品。但撤回拍卖品时,

若该拍卖品已列入的图录或其他宣传品已开始印刷,则应支

付相当于该拍卖品保留价(无保留价时,适用约定的保险金

额)百分之二十的款项并支付双方约定的其他各项费用。如

图录或任何其他宣传品尚未印刷,也需支付相当于该拍卖品

保留价(无保留价时,适用约定的保险金额)百分之十的款

项并支付双方约定的其他各项费用。

第十四条:自动受保

除委托人另有书面指示外,在委托人与本公司签署委托拍卖

合同且将拍卖品交付本公司后,所有拍卖品将自动受保于本

公司的保险,保险金额以本公司与委托人在委托拍卖合同中

确定的保留价为准(无保留价的,以该拍卖品的约定的保

险金额为准;调整拍卖保留价的,以该拍卖品原保留价为

准)。此保险金额只适用于保险和索赔,并非本公司对该拍

卖品价值的保证或担保,也不意味着该拍卖品由本公司拍

卖,即可售得相同于该保险金额之款项。

第十五条:保险费

除委托人与本公司另有约定外,拍卖成交后,委托人应支付

相当于成交价百分之一的保险费。如拍卖品未能成交,委托

人应支付相当于保留价(无保留价时,适用约定的保险金

额)百分之一的保险费。

第十六条:保险期间

如拍卖品拍卖成交,保险期限至拍卖成交日起第七日止或买

受人领取拍卖品之日止(以二者中较早者为准)。如拍卖品

拍卖未成交,则保险期限至委托人收到本公司告知其领回拍

卖品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届满为止。

第十七条:委托人负责投保

如委托人以书面形式告知本公司不需投保其拍卖品,则风险

由委托人自行承担,且委托人应随时承担以下 责任(除非法

院或仲裁机构另有裁定):

(一)对其他任何权利人就拍卖品损毁、灭失向本公司提出

的索赔或诉讼作出赔偿;

(二)对因任何原因造成拍卖品损毁、灭失,而致使本公司

或任何权利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及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承担赔

偿责任;

(三)将本条所述的赔偿规定通知该拍卖品的任何承保人

第十八条:保险免责

因委托人的原因自然磨损、固有瑕疵、内在或潜在缺陷、物

质本身变化、自燃、自热、氧化、锈蚀、渗漏、鼠咬、虫

蛀、大气(气候或气温) 变化、湿度或温度转变、正常水位变

化或其他渐变原因以及因地震、海啸、战争、类似战争行

为、敌对行为、武装冲突、恐怖活动、谋反、政变、罢工、

暴动、民众骚乱及核裂变、核聚变、核武器、核材料、核辐

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对拍卖品造成的任何毁损、灭失,以及由

于任何原因造成的图书框架或玻璃、囊匣、底垫、支架、装

裱、插册、轴头或类似附属物的毁损、灭失,本公司不负赔

偿责任。

第十九条:保险赔偿和修复

凡属因本公司为拍卖品所购保险承保范围内的事件或灾害所

导致的拍卖品毁损、灭失,应根据拍卖人与保险公司签署的

保险合同的约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保险的法律和规定

处理。本公司在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并获得保险赔偿后,

将保险赔款扣除本公司费用的余款支付给委托人。在任何情

况下,本公司均无义务就拍卖品在由委托人交付给本公司之

前所发生的修复和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十条:竞投限制

委托人不得竞投其本人委托本公司拍卖的物品,也不得委托

他人代为竞投。若违反本条规定,委托人应自行承担相应之

法律责任,并赔偿因此给本公司造成的全部损失。

第二十一条:佣金及费用

除委托人与本公司另有约定外,委托人授权本公司按成交价

百分之十扣除佣金并同时扣除其他各项费用。

第二十二条:未成交手续费

除委托人与本公司另有约定外,如拍卖品因竞投价低于保留

价而未能成交的,本公司将向委托人收取相当于保留价百分

之三的未拍出手续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保险

费、宣传费、保管费等。

第二十三条:支付出售收益

如买受人已按本规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购

买价款,则本公司应自拍卖成交日起三十五天后以人民币将

出售收益支付委托人。

第二十四条:延迟付款

如本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的付款期限届满,本公司仍未收到

买受人的全部购买价款,竞买人应承担由此所产生的一切法

律责任;本公司将在实际收到买受人支付的全部购买价款之

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但该时限亦应在拍卖成交日起三十五天

后)将出售收益支付委托人。

第二十五条:交易撤销

拍卖成交日起三十五天后,如买受人仍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

购买价款,委托人有权撤销交易。但委托人须向本公司发出

书面通知,并经本公司同意。本公司将在作出同意委托人撤

销交易的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买受人发出撤销交易的

通知。如委托人将撤销交易的通知送达本公司之前,买受人

已付清全部购买价款,委托人撤销交易的通知视为自动废

止,相关交易应按照本规则第二十四条等规定继续履行,委

托人应予以必要的配合并不得就此提出任何异议。如委托人

撤销交易,则委托人应自收到本公司领取通知之日起三十日

内取回该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理)。如委托人未在

前述规定的期限内取回拍卖品,则本公司有权将拍卖品向公

证机关办理提存公证或以本公司认为合适且符合法律规定的

方式处理拍卖品,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应由委托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纳税义务

如委托人所得的出售收益应向政府纳税,则由委托人自行负

责办理并承担相应税费。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税务规定,

本公司有权从出售收益中直接扣除委托人应交税款。

第二十七条:协助收取拖欠款项

如买受人在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内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购买价

款,本公司有权按照本规则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向买受人追索

其应付的酬金及其他各项费用,并有权在本公司认为实际可

行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措施,协助委托人向买受人收取拖欠

的款项,但本公司不代表委托人向买受人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本公司之决定权

本公司有权接受委托人授权(由委托人支付费用)并视具体

情况决定下列事项:

(一)同意以特殊付款条件支付购买价款;

(二)根据本规则有关条款,解决买受人提出的索赔或委托

人提出的索赔;

(三)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收取买受人拖欠委托人的款项。

第二十九条:拍卖品未成交

如拍卖品未成交,委托人应自收到本公司领取通知之日起

三十日内取回该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负),并向本公

司支付未拍出手续费及其他各项费用。本公司与委托人之间

的委托拍卖合同自委托人领取该拍卖品之日解除。若在上述

期限,委托人未取走拍卖品的,则本公司与委托人之间的委

托拍卖合同自上述期限届满之日即告解除。若在委托拍卖合

同解除后七日内,委托人仍未取走拍卖品的,本公司有权以

公开拍卖或以其他本公司认为合适的方式及条件出售该拍卖

品,处置所得在扣除第一次拍卖中委托人应支付的未拍出手

续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及再次出售该拍卖品的全部费用后,若

有余款,则余款由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三十条:风险承担

委托人应对其超过本规则规定期限未能取回其拍卖品而在该

期限后所发生之一切风险及费用自行承担责任。如委托人要

求本公司协助退回其拍卖品,退回的风险及费用由委托人承

担,除非特别指明并负担保险费外,一般在运输中不予投

保。

第三章 关于竞买人和买受人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拍卖品图录

本公司有权制作拍卖品图录,对拍卖品之状况以文字及/或

图片进行说明陈述。拍卖品图录中的文字、参考价、图片以

及其他形式的影像制品和宣传品,仅供竞买人参考,本公司

有权于拍卖前修订。这些说明不表明本公司对拍卖品的真实

性、价值、色调、质地、有无缺陷等进行担保。

第三十二条:图录等说明文字

因印刷或摄影等技术原因造成拍卖品在图录及/或其他任何形

式的图示、影像制品和宣传品中的色调、颜色、层次、形态等

与原物存在误差者,以原物为准。

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代理人对任何拍卖品用任何方式(包

括证书、图录、幻灯投影、新闻载体、网络媒体等)所作的介

绍及评价,均为参考性意见,不构成对拍卖品的任何担保。本

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代理人毋需对上述之介绍及评价中的不

准确或遗漏之处负责。

第三十三条:竞买人责任

本公司对拍卖品的真伪及/或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

人应在拍卖日前,亲自审看拟竞投拍卖品之状态,自行判断

该拍卖品是否符合其描述,而不应依赖本公司拍卖品图录以

及其他形式的影像制品和宣传品之表述做出决定。

第三十四条:竞买人登记

竞买人为自然人的,应在拍卖日前凭有效身份证或护照或中

华人民共和国认可的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填写并签署登记文

件;竞买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在拍卖日前凭有效的

注册登记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合法的授权委托证

明文件填写并签署登记文件,领取竞投号牌。

第三十五条:保证金

竞买人参加本公司拍卖活动,应在领取竞投号牌前交纳保证

金。保证金的具体数额由本公司在拍卖日前公布。若竞买人

未能购得拍卖品,保证金在拍卖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全额

无息返还竞买人;若竞买人购得拍卖品,抵作购买价款的一

部分。若有余额,在竞买人领取拍卖品时,一并返还。

第三十六条:本公司选择权

本公司有权酌情拒绝任何人参加本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或

在拍卖会现场进行拍照、录音、摄像等活动。

第三十七条:异常情况处理

当拍卖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本公司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

处理。如拍卖现场出现任何争议,本公司有权予以协调解决。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适用法律

本《拍卖规则》(“本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

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国际通行惯例制定。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规则各条款内,下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一)“本公司/拍卖人”指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二)“竞买人”指在本公司登记并办理了必要手续,且根

据中国法律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参加竞购拍卖品的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竞买人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

定的条件或资格。本规则中,除非另有说明或根据文义特殊

需要,竞买人均包括竞买人的代理人;

(三)“买受人”指在本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中以最高应价

购得拍卖品的竞买人;

(四)“委托人”指同本公司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委托本

公司拍卖其可以全权处置的物品或者其他权益的自然人、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本规则中,除非另有说明或根据文义特殊

需要,委托人均包括委托人的代理人;

(五)“拍卖品”指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卖的物品和其他可

以拍卖的权益;

(六)“拍卖日”指在某次拍卖活动中,本公司公布的正式

拍卖交易日。若公布的日期与拍卖活动实际日期不一致,则

以拍卖活动实际之日为准;

(七)“拍卖成交日”指在本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中,拍卖

师以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任何拍卖品达

成交易的日期;

(八)“成交价”指拍卖师落槌决定将拍卖品售予买受人的价格;

(九)“出售收益”指拍卖人支付委托人的款项净额,为成

交价减去按比率计算的佣金、各项费用及委托人应支付本公

司的其他款项后的余额;

(十)“购买价款”指买受人因购买拍卖品而应支付的包括

成交价、佣金、应由买受人支付的其他各项费用的总和;

(十一)“各项费用”指本公司对拍卖品进行保险、制作拍

卖品图录及其他形式的宣传品、包装、运输、存储等所收取

的费用以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本规则规定而收取的其他

费用;

(十二)“保留价”指委托人提出并与本公司协商后书面确

定的拍卖品最低售价;

(十三)“参考价”指在拍卖品图录或其他介绍说明文字之后

标明的拍卖品估计售价,仅供竞买人参考,不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和

开展拍卖活动。凡参加本公司组织的拍卖活动的委托人、竞

买人、买受人和其他相关各方均应按照本规则执行。

第四条:特别提示

在本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中,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

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时,即表明委托

人与该竞买人之间关于拍卖品的买卖合同关系已合法生

效,该竞买人即成为该拍卖品的买受人。因此产生之法律

后果,由委托人与买受人各自承担。

本规则之规定,构成本公司以拍卖人身份与委托人及买受

人订立合约之相应条款。本规则之规定亦构成委托人与买

受人之间关于拍卖品的买卖合同之相应条款。凡参加本公

司拍卖活动的委托人、竞买人、买受人和其他相关各方必

须仔细阅读并遵守本规则,并对自己参加本公司拍卖活动

的行为负责。如因未仔细阅读本规则而引发的任何损失或

责任均由行为人自行承担。

第五条:瑕疵担保

本公司对拍卖品的真伪及/或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竞买人及/或其代理人应亲自审看拍卖品原物,对自己竞投

某拍卖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章 关于委托人的规定

第六条:委托程序

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卖其物品或者其他权益时,若为自然人

的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或护照或中国政府认可的其他有效身

份证件,并与本公司签署委托拍卖合同;若为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的,应凭有效注册登记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

合法的授权委托证明文件,与本公司签署委托拍卖合同。

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卖其物品或者其他权益时,即自动授权

本公司对该物品或者其他权益自行制作照片、图示、图录或

其他形式的印刷品和影像制品。

第七条:委托人之代理人

作为委托人的代理人,委托本公司拍卖物品或者其他权益

的,应向本公司出具相关委托证明文件。委托人的代理人若

为自然人的,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或护照或中国政府认可的

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若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凭有

效注册登记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合法的授权委托

证明文件。

本公司有权对上述委托事项以本公司认为合理的方式进行核查。

第八条:委托人保证

委托人就其委托本公司拍卖的拍卖品不可撤销地向本公司及

买受人保证如下:

(一)委托人对该拍卖品拥有绝对的所有权或享有合法的处

分权,对该拍卖品的拍卖不会侵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亦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委托人已尽其所知,就该拍卖品的来源和瑕疵向本公

司进行了全面、详尽和如实的披露和说明,不存在任何隐瞒

或虚构之处;

(三)如果委托人违反上述保证,造成拍卖品的实际所有权

人或声称拥有权利的任何第三人提出索赔或诉讼,致使本公

司及/或买受人蒙受损失时,则委托人应负责赔偿本公司及/或

买受人因此所遭受的一切损失,并承担因此而发生的一切费

用和支出。

第九条:保留价

除本公司与委托人另有约定的之外,所有拍卖品均设有保留

价。保留价由本公司与委托人通过协商,以书面的形式确定。

在任何情况下,对拍卖品不成交本公司都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十条:本公司在宣传、图录、上拍方面的决定权

本公司对下列事宜拥有完全的决定权:

(一)通过拍卖品图录、新闻媒体或其他合法的方式对任何

拍卖品作任何内容说明及/或评价;

(二)拍卖品在图录中插图的先后次序、位置、版面大小等

安排以及收费标准;拍卖品的展览/展示方式;拍卖品在展览/

展示过程中的各项安排及所应支付费用的标准;

(三)除非本公司与委托人另有约定,本公司对拍卖品是否适

合由本公司拍卖,以及拍卖地点、拍卖日期、拍卖条件及拍卖

方式等事宜拥有完全的决定权。

第十一条:未上拍拍卖品

委托人已经与本公司签署委托拍卖合同,且已经将拍卖品交

付本公司之后,如果本公司认为某拍卖品不适合由本公司拍

卖的,则委托人应自收到本公司领取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取

回该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理),本公司与委托人之

间的委托拍卖合同自委托人领取该拍卖品之日解除。若委托

人未在前述期限内取回拍卖品,则本公司有权将拍卖品向公

证机关办理提存公证或以本公司认为合适且符合法律规定的

方式处理拍卖品,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应由委托人承担。

第十二条:拍卖中止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公司有权在拍卖前的任何时间中止任

何拍卖品的拍卖活动:

(一)本公司对拍卖品的归属或真实性持有异议;

(二)第三人对拍卖品的归属或真实性持有异议且能够提供异

拍 卖 规 则

第三十八条:以当事人身份竞投

除非某竞买人在拍卖日前向本公司出具书面证明并经本公司

书面认可,表明其身份是某竞买人的代理人,否则每名竞买

人均被视为竞买人本人。

第三十九条:拍卖师决定权

拍卖师有权代表本公司提高或降低竞价阶梯、拒绝任何竞

投,在出现争议时,将拍卖品重新拍卖。

第四十条: 影像显示及货币兑换显示

本公司为方便竞买人,可能于拍卖中使用投影或其他显示方

式,所示内容仅供参考。无论投影或其他形式的显示所示之数

额、拍卖品编号、拍卖品图片或参考外汇金额等均有可能出现

误差,本公司对因此误差而导致的任何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第四十一条:拍卖成交

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

时,该竞买人竞投成功,即表明该竞买人与委托人之间达成

了关于该拍卖品的买卖合同。

第四十二条:拍卖记录

本公司进行拍卖时,制作拍卖记录,拍卖记录由拍卖师、记

录人签名。

在本公司举行的拍卖活动中,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

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买受人应当在成交确认书

上签名。

第四十三条:酬金及费用

竞买人竞投成功后,即成为该拍卖品的买受人。买受人应支

付本公司相当于落槌价百分之十五的酬金,同时应支付其他

各项费用。

第四十四条:付款时间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应自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内一次付清购买

价款并领取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负),否则应承担

违约责任。

第四十五条:支付币种

所有价款应以本公司指定的货币人民币支付,如买受人以本

公司指定的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支付,应事先通知本公司财

务部门并按照本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开户银行公布的汇率折

算。买受人十五日内付款均以拍卖日公布的汇率为准,买受

人在拍卖会十五日后付款,以本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开户银行

公布的汇率为准。本公司为将买受人所支付之该种外币兑换

成人民币所引致之所有银行手续费、佣金或其他费用,均由

买受人承担。

第四十六条:所有权转移

买受人全额支付购买价款后,即可获得拍卖品的所有权。

第四十七条:风险转移

竞投成功后,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发生后,拍卖品的风险即由

买受人承担:

(一)买受人已领取所购拍卖品;

(二) 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届满。

第四十八条:领取拍卖品

买受人须在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内前往本公司或本公司指定的

其他地点领取所购买的拍卖品。若买受人未能在拍卖成交日

起七日内领取拍卖品,则因逾期造成对该拍卖品的搬运、储

存及保险费用均由买受人承担,且买受人应对其所购拍卖品

负全责。即使该拍卖品仍由本公司或其他代理人代为保存,

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或其代理人对任何原因所致的该拍卖品

的毁损、灭失,不负任何责任。

第四十九条:包装及搬运

本公司应买受人要求代为包装及处理购买的拍卖品,本公司

可酌情决定是否提供此项服务,若因此发生任何损失均由买

受人自负。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对因任何原因造成的玻璃

或框架、囊匣、底垫、支架、装裱、插册、轴头或类似附属

物的损坏不负责任。此外,对于本公司向买受人推荐的包装

公司及装运公司所造成的一切错误、遗漏、损坏或灭失,本

公司亦不承担责任。

第五十条:拍卖品出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

定,本公司将在拍卖品图录或拍卖会现场说明限制出境的拍

卖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

定,允许出境的拍卖品,买受人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办

理出境手续。

第五十一条:未付款补救方法

若买受人未能按照本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时间足额付款,

本公司有权采取以下之一种或多种措施:

(一)竞买人购得拍卖品后,若未按照规定时间缴付购买价

款,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还应按照本规则规定承担相应责

任。保证金归拍卖人所有。若买受人以同一竞投号牌同时拍

得多件拍卖品的,拍卖成交后,若买受人未按规定时间支付

任一拍卖品的购买价款,则全部保证金均不予退还;若保证

金不足以弥补本公司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买受人应进一步向

本公司赔偿保证金与实际损失的差额部分;

(二)拍卖成交后,如买受人未按本规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购买价款,本公司有权将买受人全部或部

分资料、信息提供给与本公司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委

托该机构代为向买受人催要欠付的全部或部分购买价款;

(三)在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后,如买受人仍未足额支付购买

价款,本公司则自拍卖成交日后第八日起就买受人未付款部

分按照日息千分之一收取利息,直至买受人付清全部款项之

日止,买受人与本公司另有协议者除外;

(四)对买受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因其违约造成本公司的

一切损失,包括因买受人迟付或拒付款项造成的利息损失;

(五)留置本公司向同一买受人拍卖的该件或任何其他拍卖

品,以及因任何原因由本公司占有该买受人的任何其他财产

或财产权利,留置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及/或风险均由买受人

承担。若买受人未能在本公司指定时间内履行其全部相关义

务,则本公司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

处分留置物。处分留置物所得不足抵偿买受人应付本公司全

部款项的,本公司有权另行追索;

(六)拍卖成交日起三十五日内,如买受人仍未向本公司付

清全部购买价款,本公司有权撤销或同意委托人撤销在同一

或任何其他拍卖中向同一买受人售出的该件或任何其他拍卖

品的交易,并保留追索因撤销该笔或任何其他交易致使本公

司所蒙受全部损失的权利;

(七)经委托人同意,本公司可再行拍卖或以其他方式出售

该拍卖品。原买受人除应当支付第一次拍卖中买受人及委托

人应当支付的酬金/佣金及其他各项费用并承担再次拍卖或以

其他方式出售该拍卖品所有费用外,若再行拍卖或以其他方

式出售该拍卖品所得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原买受人应

当补足差额。

第五十二条:延期领取拍卖品之补救方法

若买受人未能按照本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时间领取其购得

的拍卖品,则本公司有权采取以下之一种或多种措施:

(一)将该拍卖品储存在本公司或其他地方,由此发生的一

切费用及/或风险均由买受人承担。在买受人如数支付全部购

买价款后,方可领取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负);

(二)对该拍卖品行使留置权,若买受人延迟领取该拍卖品

超过三十日时,本公司有权视具体情况以公开拍卖或以其他

本公司认为合适的方式及条件出售该拍卖品,处置所得在扣

除本公司垫付的保管费、保险费、搬运费、公证费及本公司

因处置该拍卖品而产生之全部费用后,若有余款,则余款由

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四章 其他 第五十三条:保密责任

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本规则为委托人、竞买人

及买受人保守秘密。

第五十四条:鉴定权

本公司认为需要时,可以对拍卖品进行鉴定,鉴定费用由委

托人承担。鉴定结论与委托拍卖合同载明的拍卖品的状况不

符的,本公司有权变更或者解除委托拍卖合同,且无需承担

任何责任。

第五十五条:著作权

本公司有权自行对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卖的任何物品制作照

片、图示、图录或其他形式的影像制品,并依法享有上述照

片、图示、图录或其他形式的影像制品的著作权,有权对其

依法加以使用。

第五十六条:责任免除

本公司对委托人或买受人的任何违约行为不承担责任。

第五十七条:关于通知

竞买人及委托人均应将其固定有效的联络地址和联络方式告

知本公司,若有改变,应立即书面告知本公司。本规则中所

提及之通知,仅指以邮政信函或传真形式发出的书面通知。

如以邮政信函形式发出,则信函交付邮政部门之日起,就表

明公司已发出该通知,同时应视为收件人已按正常邮递程序

收到该通知。如以传真方式发出,则传真发送当日为收件人

收到该通知的日期。

第五十八条:条款可分割性

如本规则之任何条款或部分因任何理由被中国政府有关机构

认定无效、不合法或不可强制执行,本规则其他条款或部分

仍然有效,相关各方必须遵守、执行。

第五十九条:争议解决

因依照本规则参加本公司拍卖活动而发生的任何争议,相关

各方应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予以仲裁。

第六十条:语言文本

本规则以中文为准,英文文本仅供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英文如有任何不一致的地方,以中文本为准。

第六十一条:版权所有

本规则版权归本公司所有。

第六十二条:单数词语与复数词语

在本规则条款中,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单数词语和复数词语

所指可能相同。

第六十三条:修改权

本规则如有修改,本公司将依法以本公司认为合适的方式公

示,本公司有权不予另行单独通知。

第六十四条:施行时间

本规则于2007年6月20日起施行。

第六十五条:投诉举报

本次拍卖会如有违反拍卖法的情况,致使您的权利遭受侵

害,可以向上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0086-21-54236686)

投诉举报。

第六十六条:解释权

本规则的解释权属于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Governing Law This Conditions of Busines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ditions") ar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uction Law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auction business practices.

Article 2 Defini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The terms used in these conditions and other documents of our company shall have the following meanings: (1) "Our Company/We/us/Auctioneer" means Shanghai Hosane Auction Co., Ltd.. (2) "the Bidder" means a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has gone through necessary formalities and has full capacity of civil rights to bid at auction according to provisions of Chinese laws. The Bidder shall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any provision set by Chinese Laws. In these Conditions, the Bidder shall include any of its agents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there under or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3) "the Buyer" means the person who offers the highest bid accepted by the Auctioneer. (4) "the Consignor" means a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who consigns Lots to us for a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onditions. The Consignor shall include any of its agents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there under or in a particular context(5) "Lot" means any item(s) deposited with us for sale at auction.(6) "Auction Date" means the published date on which the auction will formally begin. In the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actual date of auction and the published date, the actual date of auction shall prevail. (7) "Sale Date" means the date on which the auctioneer confirms the sale of any Lot by striking his hammer or in any other openly showed manners. (8) "Hammer Price" means the amount of the highest bid accepted by the auctioneer in relation to a Lot. (9) "Proceeds of Sale" means the net amount owed to the Consignor, which includes Hammer Prices less commission pro rata, all expenses and other amount owed to us by the Consignor. (10) "Purchase Price" means the total amount payable by Buyer for its bid, including Hammer Price, 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Buyer as well as the charges caused by Buyer's defaults. (11) "Expenses" means charges and expens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expenses with respect to Lot insurance, catalogue and other advertisement, packag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and any other expenses pursuant to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rovisions hereof. (12) "Reserve" means the price below which we agree with the Consignor in writing that the Lot cannot be sold. (13) "Reference Price" means the price of the Lot provided in the catalogue or other descriptive materials and estimated prior to the Auction. Subject to possible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the Reference Price can not be deemed as the fixed sale price. The reference price is for the reference only and has no legal binding effect.

Article 3 InurementWe organize auction pursuant to Chines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is Conditions shall inure to the benefit of and be binding upon the Consignor, Bidder, Buyer and any other concerned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auction held by us.

Article 4 Special Notice When the auctioneer confirms the highest bid by striking his/her hammer or in any other openly showed manners, the Bidder with the highest bid shall be the Buyer of the Lot and the sale contract concerning the Lot between the Consignor and the Buyer shall come into effect immediately. Any legal effect accrued thereupon shall be born by the Consignor and the Buyer respectively. These conditions are the terms on which we contract, as the Auctioneer, with the Consignor and with the Buyer as well as the terms on which the Consignor and the Buyer conclude a contract concerning the Lot. Therefore, any Consignor, Bidder, Buyer and other concerned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auction should read the Conditions carefully and conform to the provisions hereof. All parties shall be liable for its own actions at auction and any loss caused by failure to read the Conditions carefully.

Article 5 Exclusion of Liability We shall undertake no guarantee for the authenticity and/or quality of any Lot. The Bidder and/or its agent sha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its own inspection and investigations as to the nature of the Lot and shall be liable for its bid.

Chapter II Conditions Mainly Concerning the Consignor Article 6 Consignment Procedures When arranging for consignment, the Consignor shall hold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case of the Consignor being a natural

person.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documents is required in the case of the Consignor being a legal entity or other organization, and sign a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us. When the Consignor arranges for consignment, we shall be automatically authorized to make pictures,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or other video images of the Lot. Our company shall have the copyright on all of such pictures,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and other video images.

Article 7 The Consignor's Agent When arranging for consignment, the Consignor's Agent shall submit to us a relevant authorization letter and hold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case of a natural person.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documents is required in the case of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examine and amend the above arrangement in any manner we consider reasonable.

Article 8 The Consignor's Warranties The Consignor hereby makes irrevocable warranties as follows to us and the Buyer with respect to the consigned Lot: (1) the Consignor has exclusive and absolute ownership and legal right to dispose of the Lot. 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legal interest (including copyright) of any third party, the auction of the Lot shall not violate any relevant law and regulation; (2) the Consignor has, to the best of its knowledge, made a full, complete and truthful disclosure and described to us with respect to the origin and any flaw or defect of the Lot without any concealment and fabrication; and (3) the Consignor shall indemnify and hold us and/or the Buyer from and against any claims, losses and damages or actions incurred or brought by the actual owner or any third party who claims to be the actual owner of the Lot and all expenses and costs incurred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arising out of or in any way attributable to any breach of the above warranties.

Article 9 Reserve All Lots are offered subject to a Reserve,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The Reserve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in writing and no modification or amendment of the Reserve shall be binding upon the parties unless subject to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y.

In no circumstances, shall we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failure in sale due to bidding lower than the Reserve at the auction.

Article 10 Our Discretion We may decide the followings at our absolute discretion: (1) explanation and appraisal of any Lot made by the catalogue of Lot and/or news media and/or in other ways; (2) the 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location, page size of illustration of the Lot in Catalogue and relevant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ore; specific means of exhibition/display of the Lot and all relevant arrangement and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ore. (3)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we shall at our own discretion decide on whether the Lot is appropriate to be auctioned by us as well as the place of auction, the date of auction, the conditions of auction and the way of auction.

Article 11 Unauctionable Lot After the Consignor has signed the sales contract with and delivered the Lot to us, if for any reason we believe that the Lot is not suitable for auction, the Consignor must collect the Lot within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our notice being dispatched (fees for the packaging and handling shall be paid by the Consignor), the contract between the Consignor and us will cease on the date the Consignor collects the Lot. In the case that the Consignor fails to collect the lot within the aforesaid period, our Company is entitled either to escrow the lot with a notary office or to dispose of the lot by any means that our Company considers appropriate. The Consignor shall bear all costs and expenses caused by such disposal.

Article 12 Suspension of Auction We may suspend any auction at any time under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and are entitled to request the Consignor to bear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ies: (1) we have objection to the ownership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Lot; (2) any third party has objection to the ownership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Lot with undertakings to provide relevant evidence, make security pursuant to our provisions and take all legal responsibilities for all legal repercussions and losses due to suspension of auction; (3) we have objection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signor or the accuracy regarding the Consignor's warranty provided in Article 8; (4) we have any evidence to prove the Consignor has already violated or is to violate any term of this Conditions; and (5) any other reasonable causes.

Article 13 Withdrawal of Lots by Consignor The Consignor may withdraw the Lot at any time prior to the Auction Date subject to our consent and a written notic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stating the reasons. In the case that the catalogue or any other advertisements of the Lot have begun to print upon the Consignor’s withdrawal, the Consignor shall pay an amount equal to 20% of the Reserve of the Lot (if no Reserve, the agreed insurance amount shall be applicable) and other Expenses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In the case that the catalogue or other advertisement has not been printed, the Consignor shall pay an amount equal to 10% of the Reserve of the Lot (if no Reserve, the agreed insurance amount shall be applicable) and other related Expenses.No dispute or claim arising out of the Consignor's withdrawal shall be born by auctioneer.

Article 14 Insured Automatically Unless otherwise instructed by the Consignor in writing, all the Lo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covered under the insurance of our company as soon as the Consignor signs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us and delivers the Lot to us. The insurance premium shall be borne by the Consignor. The insured value shall be based on the Reserve agreed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in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if no Reserve, the insured value is the one agreed by both parties; if the Reserve is adjusted, the insured value shall be the original Reserve). The insured value is only subject to insurance and claim other than our warranty or security for the value of the Lot and the Hammer Price of the Lot.

Article 15 Insurance Premium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the Consignor shall pay the insurance premium equal to 1% of the Hammer Price of the Lot after sale. In the case that the Lot fails to sell, the insurance fee payable by the Consignor shall be 1% of the Reserve (if no Reserve, the agreed insurance amount shall be applicable).

Article 16 Insurance Period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of the Lot succeeds, the insurance period shall terminate on the earlier of expiry of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and the date when the Buyer collects the Lot.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fails, the insurance period shall terminate upon the expiry of seven days after the Consignor has received our notice to take back the Lot.

Article 17 Insurance by Consignor In the event that the Consignor notifies us not to arrange insurance for the Lot in writing, it shall undertake to bear all the risks and the following liabilities (unless otherwise judged by court or arbitration commission): (1) to indemnify us from and against any claims or actions

incurred or brought by any third party with respect to the losses or damages of the Lot;

(2) to hold us and/or any other parties from and against any losses and expenses in relation to the damages and/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any reason; and

(3) to notify the terms of indemnity hereunder to any insurer of the Lot.

Article 18 Uninsured We will not be liable for the damages 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the Consignor, the Bidder, the Buyer, natural wear, inherent flaws, inherent or potential defects, inherent material changes, self-combustion, self-warming, oxidation, rust, leakage, rat-bite, woodworm,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limat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conditions, changes in normal water level, or other reasons of natural changes and caused by earthquake, tsunami, war, actions similar to war, hostile actions, armed conflicts, terrorism, rebellion, coup, strike, riots, or nuclear fission, nuclear fusion, nuclear weapon, nuclear radiation, or radioactive pollution. We will also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any damages to or any losses of frames, glass, drawer, bottom mat, trestle, mounting, insert pages, roller or other similar accessories caused by any reason.

Article 19 Insurance Indemnity and RepairAny damages 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incidents or disasters covered by insurance we purchased for the Lot shall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 between us and the insurance company and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surance. We shall pay insurance indemnities less all expenses incurred by us (except for commissions) to the Consignor after we obtain such indemnities from insurance company. In no circumstance shall we be responsible for any repair or damages occurred before the delivery of lot from the Consignor to us.

Article 20 Non-Bidding The Consignor shall not bid for the Lot consigned to us by itself, nor authorize any other person to bid on its behalf. The Consignor shall be liable for and indemnify us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caused by violation of this provision.

Article 21 Commission and Expenses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upon by the Consignor and us, the Consignor shall authorize us to deduct 10% of the Hammer Price as commission and any other Expenses from the Hammer Price. Nevertheless we act as the agent of the Consignor, the Consignor

agree that we may be entitled to the Buyer's remunerat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Buyer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48 hereof.

Article 22 Service Fee for Unsold Lot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of the Lot fails to be sold because the bidding price is lower than the Reserve, our Company will charge the Consignor a service fee of unsuccessful auction equal to 3% of the Reserve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Consignor,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insurance premium, advertising fee, catalog fee and storage fee.

Article 23 Payment Proceeds of Sale In the case that the Buyer makes full payment to us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48 hereof, we shall pay the Proceeds of Sale to the Consignor in RMB after 35 days since the Sale Date.

Article 24 Deferred Payment If full payment by the Buyer is not received by the expiration of the payment period under ARTICLE 44 thereof, the Buyer shall bear all legal responsibilities caused by such deferred payment. Our company will pay the Sales Proceeds to the Consignor within seven (7) business days (meanwhile such payment shall be made after 35 days of the Sale Date as well) after receiving the full payment from the Buyer.

Article 25 Cancella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not making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30 days from Sale Date, the Consignor is authorized to cancel the transaction after giving us a notice in writing and receiving prior approval from us. A cancellation notice is to be dispatched to the Buyer within seven (7) working days after such decision approving the cancellation is made by us.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make full payment and/or finish collect procedure before the service of the cancellation notice of the Consignor to us, such notice should be deemed to be terminated automatically, and the transaction is to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stipulated in Article 24, on which the Consignor should cooperate with us and under no circumstance to raise any objec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Consignor cancel the transaction, the Consignor must collect the Lot within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our notice being dispatched (fees for the packaging and handling shall be paid by the Consignor). In the event that the Consignor fails to collect the Lot within the aforesaid period,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escrow the Lot with a notary office or to dispose of the lot by any means that our company considers appropriate.

Article 26 Taxes The Consignor sha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paying any tax imposed on its Sale Proc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aw. We are entitled to deduct the tax from Sale Proceeds dire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taxation law of the nation and district.

Article 27 Assistance in Collecting Deferred Payments In the event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seven days of the Sale Date, we are entitled to recover the remunerat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Buyer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51 hereof and to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assist the Consignor in collecting deferred payments upon the Consignor's request as soon as practicable. However, we shall have no obligation to sue the Buyer on behalf of the Consignor in any circumstances.

Article 28 Our Discretion We may determine the following matters, as the case maybe, upon authorization of the Consignor (at the Consignor's expense): (1) to agree special terms on how to make the payment of Purchase Price; (2) to remove, store and arrange insurance for sold Lot; (3) to settle claims brought by the Buyer or the Consignor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of; (4) take other necessary steps to collect the deferred payment by the Buyer to the Consignor.

Article 29 Unsold Lot In the event that the Lot is not sold in its first offering, the Consignor shall take back the Lot within 30 days after receipt of our notice (packing and shipping at the Consignor's own expense) and pay us fees for failed auction and all other expenses. If the Consignor fails to do so,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resell the Lot by public auction or in other ways under the conditions we consider appropriate and pay to the Consignor the Sale Proceeds, after having deducted the all agreed upon fees and other expenses accrued in the first auction and all costs incur in the resale of the Lot.

Article 30 Risks and Losses The Consignor shall take liability for any risk and /or loss occurred after the period mentioned above in case of failure in taking back the Lot in such period. In the case that the Consignor requires us to assist in returning the Lot, the Consignor shall be liable for all risks and/or all losses, bear all the expenses. Generally,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rran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unless the Consignor specifically instructs us to do so and bears the insurance premium. Chapter III Conditions Mainly Concerning the Bidder and the Buyer Article 31 Catalogue of Lot We will prepare a catalogue to introduce the status of the Lot with words and/or picture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Bidders and Consignors. The words, Reference Price, pictures of the catalogue and other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are only for reference for Bidders and are subject to revision before auction. We provide no guarantee for the authenticity, value, tone, quality and flaw or defect of any Lot.

Article 32 Uncertainty of Catalogue In case that the tone, color, graduation and shape shown in catalogue and/or any other i l lustrations,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original of the Lot due to print, photograph and other technical reasons, the original shall apply. Any statement and appraisal in any way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certificate, catalogue, slide show, news media) of any Lot made by us and our employees or their agents are only for reference and should not relied on as any guarantee for the Lot. We and our employees or its agents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inaccuracy and omission in the statements and appraisal mentioned above.

Article 33 Inspection by Bidder We hold no responsibility for guaranteeing the authenticity and/or quality of a Lo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idder and/or its agents to personally inspect and investigate the actual status regarding the Lot. The Bidder shall judge the Lot themselves in addition to the catalogue, other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of the Lot issued.

Article 34 Registration of Bidders The Bidder shall register and receive a paddle affixed with number before the Auction Date with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ase of a natural person, or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s in the case of a legal entity or other organization, otherwise it will not be deemed as a legal Bidder. The paddle affixed with number is the only evidence of the Bidder’s participation in bid. Each Bidder shall take good care of his or her paddle affixed with number and may not lend it to any third person. In case of losing such paddle, the Bidder shall go through the procedure for report of losing in the form of writing agreed by the Company. The person holding the paddle is deemed to be the registered owner of the paddle, whatever he/or she is entrusted by the Bidder or not. The Bidder shall be liable for using his or her paddle bid in the auction process, unless the Bidder goes through the procedure for report of losing in the form of writing agreed by our Company and such paddle affixed number has been cancelled by the auctioneer’s announcement in the auction process.

Article 35 Deposit We will charge a deposit before the Bidder receives bidding number. The amount of deposit will be announced before Auction Date. We will refund all the deposit mentioned above with no interest to the Bidder within five business days after auction in case it fails in auc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Bidder succeeds at auction, the deposit will be taken as part of Purchase Price payable by the Buyer and the balance (if any) will be refunded with no interest at collection.

Article 36 Our Option We may forbid any one from participating in auction, taking a picture , making sound recording or making a video recording during auction.

Article 37 Abnormal Events In case of any abnormal events at auction, we may take necessary actions. In case of any dispute at auction, we have rights to mediate and settle.

Article 38 Bidding as Principal Any person who bids shall be deemed as principal, unless the Bidder represents to us a written certificate showing that it is the agent of a principal and subject to our approval in written before Auction Date.

Article 39 Auctioneer's Discretion The auctioneer is entitled to represent us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bidding ladder, refuse any bidding, or restart auction in case any dispute arises.

Article 40 Screen of Video Images At some auctions, there will be a video screen or other screens in opera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of Bidders, which is only for reference. However, there are maybe errors in amounts, numbers

or pictures of the Lot, or foreign exchange rate on the screen. We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caused by such errors.

Article 41 Successful Bid When the highest bidding is confirmed by striking the auctioneer's hammer or in other openly showed manners, the Bidder with the highest bidding succeeds in the bid and the sale contract of the Lot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Consignor is concluded.

Article 42 Auction Record We will prepare a written record of the auction signed by the auctioneer and the recorder. In case of conclusion of auction, the buyer shall also sign the record.At the auction, the Buyer shall sign the written record showing the successful bid after the highest bid is confirmed the Auctioneer.

Article 43 Remuneration and Expenses The Bidder will be deemed the Buyer of the Lot after succeeding in bidding and shall pay us a remuneration equal to 15% of Hammer Price and other Expenses.

Article 44 Payment The Buyer shall make full payments in a lump sum and collect the Lot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at the Buyer's expense) within seven (7) days after the Sale Date; otherwise, the Buyer shall be li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rticle 45 Currency All payments shall be made in the currency, Chinese RMB, as designated by our Company.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wishes to make payment in a currency other than Chinese RMB, the buyer shall inform our Company in advance, and the currency shall be converted by our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rate announced by the bank of deposit. The Buyer shall reimburse our Company for any bank charges, 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incurred while converting a foreign currency into Chinese RMB.

Article 46 Passing of Title The Buyer will acquire ownership of the Lot after having paid full Purchase Price.

Article 47 Transfer of Risks After a successful bid, any Lot purchased shall be entirely at Buyer's risk as early as one of the following appears: (1) the Buyer collects the Lot purchased; or (2) the Buyer pays to us full Purchase Price for the Lot; or (3) expiry of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Article 48 Collection The Buyer shall collect the purchased Lot at our company’s domicile or other place appointed by us no later than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In case of failure to do so, the Buyer sha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all risks and losses of the Lot and bear all expenses for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insurance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due to delay. Nevertheless the Lot is still preserved by us or any other agents, we and our employees or its agent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of the Lot caused by any reason.

Article 49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We may arrange packing and handling of the purchased Lot on behalf of the Buyer as the case maybe on its request and the Buyer shall be liable for any loss arising thereupon. In no circumstances shall we take any liability for any damages or losses of glass, frames, drawer, bottom mat, trestle, mounting, insert pages, roller or other similar accessories arising out of any reason. In addition, we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fault, omissions, damages and losses caused by the packers or carriers we recommended.

Article 50 Export of Lot We will make explanation in the catalogue or at the auction to the Lot prohibited to be exported pursuant to the Protection Law of Cultural Relic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Buy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applying for export license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laws for the Lot permitted to be exported pursuant to the Protection Law of Cultural Relic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ticle 51 Remedies for Non-payment In the case that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within the period provided in Article 44 hereof,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exercis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remedies: (1) not to refund the deposit and the ownership of the deposit shall transfer to our Company, if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within the stipulated period and the Buyer shall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that may occur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onditions.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fails to pay any one purchase price of the lot on tim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after successful bidding on seeral lot with the same one paddle affixed with number, all of the deposit shall not be refunded. In the event that the deposit is insufficient to cover all losses suffered by our Company, the Buyer shall make further compensation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deposit and the actual losses suffered by our Company ; (2) If following a successful bid the Buyer fails to pay us the purchase price in full according to Article 44 of thes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w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provide all or part of the data 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yer to any third party in cooperation with us for purposes of entrusting such third party to collect all or part of the default payment from the Buyer; (3) charge the Buyer an interest rate of 0.1% per day on the due and unpaid amount until such payment is made in full, to the extent it remains unpaid for more than seven (7) days after the Date of Sale,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upon by both the Buyer and us. (4) commence lawsuit proceedings against the Buyer for any damages caused by the Buyer's breach of contrac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osses of interest on deferred or unpaid payment by the Buyer. (5) exercise a lien on the purchased Lot or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Buyer which may be in our possession for any reason. The Buyer is responsible for all expenses or risks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of lien. In case the Buyer fails to perform all relevant obligations hereunder within the period we designated, w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dispose of such property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ase the proceeds cannot cover the amount outstanding, we are entitled to claim for the balance; (6)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not making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35 days from Sale Date, to cancel or approve the Consignor to cancel the sale of the Lot and/or other Lots sold to the same Buyer at this auction or any other auctions and reserve the right to claim for any losses caused by such cancellation. (7) carry out a re-sale of the Lot by public auction or other ways according to this Conditions subject to the consent of the Consignor. The original Buyer shall be liable to the Consignor for the remuneration/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occurred at such auction as well as all Expenses for re-sale by public auctions or other ways. In addition, the original Buyer shall also be liable for the difference, if the Purchase Price actually received by the Consignor for re-sale by public auctions or other ways of such Lot is lower than the original Purchase Price that would have been receivable hereunder had the Buyer made the full payments.

Article 52 Remedies for Deferred CollectionIn case the Buyer fails to collect the purchased Lot within the period provided in Article 44 hereof,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exercis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remedies: (1) arrange storage of the Lot at our company or any other places at Buyer's risk and expense. The Buyer shall not collect the Lot unless the full Purchase Price is paid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at the Buyer's expense); (2) exercise a lien on the purchased Lot. After 30 days from the delayed collection by the Buyer, we may, as the case maybe, dispose of such Lot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pply the proceeds to compensate for the amount outstanding owed to u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ees of storage, insurance, transportation, notarization and all expenses occurred in relation to disposal of the Lot. The Buyer should collect the balance (if any) at its own expenses.

Chapter IV Miscellaneous Article 53 Confidentiality We shall be obligated to maintai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us, and indemnify all legal rights of Consignor, Bidder, Buyer and our company against any damage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ticle 54 Identification We may identify the Lot if necessary, as the case maybe, at our own discretion. All expenses in with respect to the identification shall be borne by the Consignor.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us of such Lot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modify or rescind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out bearing any responsibilities.

Article 55 Copyright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take photographs, make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or other images relating to the Lot consigned to us for auction and shall have the copyright for such photographs,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or other images mentioned above.

Article 56 Exemption We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breach of contract by the Buyer or the Consignor.

Article 57 Notice in Written Both the Bidder and Consignor shall notify us their valid and regular contacting address and . No change in any of the particulars will be effective until it has been notified in wri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All notices referred in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in writing and shall be delivered by post or transmitted by fax. A notice sent by post shall be deemed to have been sent on the date we give it to post office and received by the addressee via normal mail service. A notice sent by fax, shall be deemed to be received on the date when it is faxed.

Article 58 SeverabilityIf any provision or part of this Conditions is deemed invalid, unlawful or unenforceable by a competent agency of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Conditions shall be ineffective to the extent of such unlawfulness or unenforceability without invalidating or affecting the validity or enforceability of the remaining provisions of this Conditions.

Article 59 Settlement of DisputesIf any dispute arises from participation in the auction pursuant to this Conditions, all concerned parties shall submit such dispute to a Chinese court or of the place where our Company domiciles.

Article 60 LanguageThis Conditions is writte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English version is only for reference and is not legally valid.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English ver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shall prevail.

Article 61 Copyright of these ConditionsWe have the copyright of these Conditions.

Article 62 Singular and PluralIn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nditions, the singular includes the plural and vice versa where the context requires.

Article 63 Right to alternationIn case of any alternation to this Condition, our Company has the right to publish the altered version in any way the laws permit. We will not inform each individual who has read the former versions of conditions.

Article 64 Date of EffectivenessThis Conditions of Business takes effect on June 20, 2007.

Article 65 Contact InformationAs for this auction, if you have any complaints, you can report to Commercial and Adminstative Authorities of Shanghai (0086-21-54236686).

Article 66 Right to InterpretWithin the permission by laws, our Company has the right to interpret these Conditions at our own discretion.

委托价 (人民币元)(佣金不计在内)

委 托 竞 投 出 价 表

请将此表格邮寄或传真到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63号新富港中心1座5楼

电话: +86-21-23286888

传真: +86-21-53060053

人民币账户:

开户名称: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账 号: 03389800040009551

开 户 行: 农行徐汇肇嘉浜路支行

开户名称: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账 号: 121908653610701

开 户 行: 招商银行徐家汇支行

请仔细核查所填写内容

委托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宅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宅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正楷填写每项竞投,以拍卖品编号为准。

请注意:以上拍卖品编号、名称和最高出价必须清楚地写明。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最高出价相同,竞买委托授权书送达本公司在前者优先。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图 录 号 委托价 (人民币元)(佣金不计在内) 拍卖品名称

竞买人因故无法参加现场竞投,兹委托代理人就表列编号拍卖品按不高于表列

委托价格的价格(如写明)代为竞投,并作如下承诺:

一、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对拍卖标的的真伪及/或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二、若竞投成功,竞买人须自拍卖成交日起七日内向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本公司”)一次性支付成交价及相当于落槌价百分之十五的酬金

及其他各项费用,并领取拍卖品(包装及搬运等费用自理);

三、为使得出价得以接受而不延误,竞买人须不迟于拍卖日前二十四小时向本

公司出具本授权书,并同时缴纳拍卖保证金。如在规定时间内本公司尚未收到

保证金或汇款凭证传真,恕不接受竞买人及/或其代理人参加现场拍卖;

四、竞买人承诺本人及代理人已仔细阅读并愿意遵守本公司印在本图录上的

《拍卖规则》之各项条款。

代理人: ___________________ 竞买人:___________________

泓盛2014春季拍卖会

ABSENTEE BID FORM

Please check what you flll in and make sure that they are correct:Consignor’s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Passport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d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ty____________ State ____________ Zip Code_____________Telephone/Home_____________ Business___________________ Phone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Fax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ent’s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Passport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d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ty____________ State ____________ Zip Code_____________Telephone/Home_____________ Business___________________ Phone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Fax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tle Description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RMB

Lot Number

Please bid on my behalf at the above sale for the following Lot(s) up to the price(s) mentioned below. 1.Shanghai Hosane Auctions Co., Ltd. assumes no liability for the au-thenticity and/or quality or flaws of any lot.2. If any bid is successful, I agree to pay a buyer’s premium on the ham-mer price at the rate of 15% and other expenses within 7 days after the sale. The package and delivery expenses are on me. 3. To secure the bidding, this form has to be delivered to the company 24 hours before the sale date. 4. I have read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and notice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and agree to be bound by them.

Consignor Sign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ent Sign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ease check your bids carefully before sent. We do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any written error.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identical highest bids, the priority will go to the earliest Absentee Bid Form we received.

Bid Price(disclusive of buyer’s premium)

PLEASE MAIL OR FAX TOShanghai Hosane Auction Co., Ltd5F, No.763 Meng Zi Road, Shanghai, ChinaTel: +86-21-23286888Fax: +86-21-53060053

Hosane’s Bank Account Account Name: Shanghai Hosane Auction Co., LTD.Account No.: 03389800040009551 Bank of Accoun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SHANGHAI XUHUI SUB-BRANCH

Account Name: Shanghai Hosane Auction Co., LTD.Account No.: 121908653610701Bank of Account: CHINA MERCHANTS BANK, SHANGHAI XUJI AHUI SUB-BRANCH

Hosane 2014 Spring Auctions

无限登录拍卖记录﹑拍卖预展﹑艺术家生平简历及签名﹑艺术家价格指数及Artprice指标(Artprice indicator)。免费下载“2013年度艺术市场报告“: http://web.artprice.com/artmarketinsight

我们的客户热爱当代艺术, 我们也是!

www.artprice.com | 电话: +33 472 421 726 | Artprice的世界: web.artprice.com/video Artprice.com被泛欧交易所(PRC 7478-ARTF)列在Eurolist B (SRD long only)

全球艺术品信息网站

泓盛2014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纸币 邮品专场 纸杂文献 古币、金银锭、机制币 新中国金银币 古铜珍玩 茶道具精设预展: 2014年7月16日至拍卖前一日拍卖: 2014年7月18日-21日预展及拍卖地点:上海建国宾馆 (上海市漕溪北路439号)

中国书画 瓷器工艺品 当代艺术/油画雕塑 预展: 2014年6月24日至拍卖前一日 拍卖: 2014年6月26日预展及拍卖地点: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 (上海市南京西路1376号)

LOT 948 孙良 环(局部)

泓盛酒店与机票预定专线:+86-21-23286903

Hosane Service Center for Hotels and Tickets Booking:+86-21-2328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