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安居 234 LING JIOU MOUNTAIN MONTHLY 2016.02/03 ■有緣人助印有緣人 ■ 劃撥帳號:1328-4228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禪修,是閱讀自己最好的方法,放下想法、自由自在,探索靈性的存在。 Meditation is the way of self-knowledge; it’s all about experiencing spiritual freedom by letting go of preconceived ideas. 時代的人心嚮望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安 居 何處,找到心的家 何處,是歇息的居所 何處,有葡萄園和豐甜的泉水 在靈鷲山道場,在心無所住處 安心奉獻,護持修行 所有的辛苦只為來日的安居 「就住下來吧。」 佛陀說,轉向眾生芸芸。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L I N G J I O U M O U N T A I N M O N T H L Y 2 0 1 5 . 4

安居

234 L I N G J I O U M O U N T A I N M O N T H L Y 2 0 1 6 . 0 2 / 0 3

■有緣人助印有緣人 ■ 劃撥帳號:1328-4228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禪修,是閱讀自己最好的方法,放下想法、自由自在,探索靈性的存在。

Meditation is the way of self-knowledge; it’s all about experiencing spiritual freedom by letting go of preconceived ideas.

時代的人心嚮望

Page 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2015選出代表台灣的關鍵字是「換」,帶著這點心意,可以迎接新的年度。

據說經歷過這一年的大小事件,許多台灣人正殷殷期盼著用翻過一頁書的

心情,期待新的故事情節。然而,是「物換星移」的意思嗎?地球無時無刻不

在變動著,日子接連替換,四季輪流上場,沒有一刻是永恆不變的,這也是佛

陀世尊提出「無常」的本意,幾度春換過幾度秋。

是「人事更換」的意思嗎?民主制度保證權力的轉移更換,輪到一批人登

台,想把人間的戲繼續演下去,遙想已經度過幾個這樣的關鍵年代,早已有「千

帆過盡皆不是」的感嘆,在變動的年代裡,有什麼是不變的呢?從佛陀冥想的

菩提樹下,遠遠傳來一陣微想之風,提醒人,該是看透這一切的時候了。

那種心情,其實是布幕變換下的獨幕劇,只剩我們留在舞台上,而且沒有

劇本,不知接下來將會演出何種劇情。我們只有鼓起勇氣,面對未來的變動,

有般若智慧相伴,面對,也將是我們唯一能寫下的。

因為從佛陀時代早就醒悟,時間從不等待任何人,即使在菩提樹下冥想,

地球也揹著聖人團團轉,生老病死也從不等人,大河滾滾滔滔流。

可以肯定,在可預見的時光內,我們不可能換一個星球過活,也不能要求

換一個身體,讓青春重新來過。在無窮無盡「換」的波濤中,其實是想「喚回」

的心意,喚回我們一直在流失的,或從未真正得到過的,一年經過一年,直到

身心渙散,已不再輕言希望。修習佛法則讓我們體悟,我們既已走出桃花源,

希望能當下得悟,讓每一個變換的時刻都是身心靈的桃花源。

想要喚回的是什麼呢?慧開禪師有一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

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四季就在我們身周變換,布幕

落下又掀開,人其實早就已是變換不已的生物。

人間好時節,如此期待著新的年頭。

《刊前語》

人間好時節呂政達

Page 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新 春 特 輯

Page 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新春聖山染福氣迎新納福好運來新春年假何處去?何妨到位於福隆的靈鷲山聖山寺及無生道場走一遭,

禮敬諸佛菩薩,祈求諸佛菩薩賜福賜財,盼來年好運到。

新春期間,上靈鷲山拜拜、安太歲、點燈和祈

求一年運勢的信眾絡繹不絕,位於福隆地區

的靈鷲山聖山寺及無生道場,每年此時總是特別

熱鬧。今年靈鷲山佛教教團從初一到初七舉行多

項新春活動,從新春團拜迎財神到心道禪師開示

加持等轉運活動,讓來山的信眾香客帶回滿滿一

整年的富貴好運!

大足石刻展喜迎春

來到無生道場一進天眼門,映入眼簾便是平

安鐘,敲響平安鐘,祝願終生平安又健康。位於

聞喜堂二樓的財寶宮殿,供奉等身高銅身鎏金財

寶天王,為全台最大的尊相。財寶天王為南方寶

生佛所化現,統領八路財神,立誓護持修行佛法

的人,賜與世間財富資糧,圓滿眾生之願。修持

撰文•張育寧

新 春 特 輯

Page 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心道禪師墨寶春聯

每年靈鷲山佛教教團都會以心道禪師的墨

寶製作成春聯贈予海內外信眾,今猴年年特別

製作設計「深耕厚德」及「雲湧好德富貴來」

兩款墨寶春聯,並於下角分別落小字圖文,一

番巧思讓墨寶春聯更添童趣。

「深耕厚德」款春聯,小圖文為「德如日、

性光明」,期許信眾時時自我觀照,培養磊落

新 春 特 輯

一點童心 很多慈悲

財神法並持誦財神咒,實踐慈悲喜捨,廣行佈施

者,天王即庇佑加持,事業順利、鴻圖大展、求

財滿願。

從初一至初七舉行藏傳財神法會,民眾可共

修財神法,求長壽、得健康,為自己添運增福慧。

初一到初五,「與師有約 喜洋洋」回山聆聽師父

開示,領新春紅包,上午六點到十點,接受心道

師父的加持,庇佑諸事吉祥順利。教團並特別設

計法語紅包,讓信眾領法語長智慧,修智慧方能

廣納四方福,留住好運氣。同一時間並有「舞龍

舞獅 財神跳加官」活動,加官又進祿,是許多民

眾引頸期待的重頭戲;更歡迎信眾、香客於新年

初在此點燈供佛讓慈光普照,為自己及家人照亮

一整年的健康與安寧。

由普陀山普濟寺捐贈之毗盧觀音將安奉於靈

鷲山無生道場之圓通殿,於 2月啟建裝臟暨安座

大典,信眾們以恭敬的心抄寫心經,裝臟於毘盧

觀音聖像中,祈請觀世音菩薩大威德力,護佑日

夜皆吉祥。

春遊不必人擠人,走訪靈鷲山,可以倚山眺

海,欣賞國際級的美景,讓心在大自然的律動中

得到安定、養德、離苦,也可悠遊各殿堂,參加

各項祈福活動,帶回好運氣,開啟喜捨樂施的富

貴善願。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 (中山路一段 236號 7樓

)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特別於 2/3-3/31舉辦「世界

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展,活動展示珍貴的出

土文物──宋朝的釋迦摩尼佛石刻,聖山寺還展

出蓮花觀音彩燈,歡迎闔家觀賞!

隨心滿願 ‧ 處處吉祥

福隆車站出站右轉沿台二線約 300公尺處就

是靈鷲山的聖山寺,園區內遍植山茶花,每年一

~三月正是盛花期,新春期間遊覽聖山寺,恭敬

禮佛祈來年好運外,還可欣賞滿園的奼紫嫣紅。

園區金佛殿內供奉泰皇蒲美蓬陛下御批鎔

鑄、第十九世僧王智護尊者贈與的三尊國寶金佛

──平安佛(帕沙沙達)、成功佛(帕前亞叻)、

德性,為自己廣植福田。「雲湧好德富貴來」

款春聯,則於下角繪鼠、猴、蛇三種動物,筆

觸生動,新年有新意,墨寶上並繪製有一切如

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咒塔,期在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咒塔

的加持下,讓人人諸事平安順利。

心道禪師墨寶質樸筆觸中見真心,蒼勁力

道中有童趣。新的一年,貼上心道禪師一點童

心、很多慈悲的墨寶春聯,加持全家平安好運

一整年! (心道禪師墨寶請見前頁 )

Page 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靈鷲山福隆交通車接駁站

福隆車站

靈鷲山聖山寺

福隆國小

東興宮

靈鷲山無生道場

北部濱海公路

北部濱海公路

往台北

為結界區請依照現場開放時間參訪

新 春 特 輯

圓滿佛(帕慶納西)。此三尊金佛雖貴為泰國國

寶,晝夜六時守護泰國國民,但自千年前鑄造後,

即分別供奉於皇室與帕西雷達納瑪等不同地點,

一直未能齊聚;三尊金佛能同時在靈鷲山聖山寺

金佛園區安奉,不僅在泰國當地看不到,更是全

世界絕無僅有。

羊年結束,迎接雲湧好德富貴來的猴年,家

人團聚走春踏青,來一趟靈鷲山樂活之旅,讓煩

惱歸零、壓力歸零、疲勞歸零!從大年初一到初

七,靈鷲山分別於聖山金佛園區和無生道場,舉

行多項納吉呈祥的新春活動,有財神法會、供燈

禮佛、聖物加持等多項精采又有禪意的活動,讓

您「隨心滿願‧處處吉祥」。歡迎全家大小一起

來靈鷲山讚金佛,迎財神,得到富貴加持,帶回

好運氣!

《無生道場景點資訊》

新春期間開放時間:08:00 ~ 18:00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 7-1 號交通資訊:▉台鐵暨接駁車:前一天致電 02-24991100*3515 預約接駁車,搭乘台鐵至福隆站,至國光客運候車亭搭乘接駁車 ( 位於濱海公路 7-11 旁 ) ▉自行開車:由「基隆」終點站出口、經基隆市區、濱海公路至福隆、過了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約 850公尺,由右邊入口上山即可抵達靈鷲山無生道場。

《聖山寺景點資訊》

新春期間開放時間:09:00 ~ 18:00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交通資訊:▉台鐵:請於北迴鐵路福隆站下車,聖山寺金佛園區位於往宜蘭方向約 600 公尺之濱海公路上。▉客運:搭乘國光客運或基隆客運,在福隆站下車。

Page 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很少人知道在台灣東北角藏著一座靈山,台灣

古地圖裡,福隆是台灣的龍頭穴,福隆荖蘭

山也是台灣沿海居民心中的聖山。

因福隆這個地方是台灣雪山山脈最東北方的

點,地脈深入海底,它和中國南海普陀山(中國

最大龍脈——崑崙山系統山脈)觀音聖地的地脈

相連。因此這座山早年還沒開發的時候有不少修

道人爬到山頂上修行,而靈鷲山無生道場心道禪

師在此閉關兩年後,開山因緣俱足,在此成立無

生道場。

1988年,心道禪師帶弟子到大陸朝禮佛教四

大名山——普陀山觀音道場、峨嵋山普賢道場、

九華山地藏道場、五台山文殊道場,這四位菩薩

分別代表修行要有慈悲心、實踐力、願力和智慧。

回台灣後於靈鷲山後山修建小四大名山,希望到

靈鷲山的人能夠和四位菩薩相遇,學習菩薩悲智

願行的精神,其中文殊道場尚在建置中,而已完

成的三大道場,已為靈鷲山增色不少!四大名山

隱身於五百羅漢步道中,要一探幽然秘境,得先

走過枝葉扶疏的羊腸小徑,在羅漢步道林蔭之美

的洗禮下,以著清淨無憂的心緒,探訪四大名山。

地藏道場:大願舍利塔

拾階而上,陽光在林間稀疏落下,第一站來

到地藏道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場中央的「大

願舍利塔」,造型仿自古印度佛陀初轉法輪聖地,

鹿野苑的舍利塔而建,為覆缽式佛塔,是最早的

佛塔樣式,樣子像倒扣的缽,又像一個土堆,保

留了最初佛塔作為墳陵的風貌。

地藏菩薩倡行「孝道」,是地獄的救護者,

撰文•張育寧.蘇雅芳

新 春 特 輯

秘境靈鷲山1988 年,心道禪師帶弟子到大陸朝禮佛教四大名山,

回台後於靈鷲山後山修建小四大名山,希望到此的人能夠和四位菩薩相遇,

學習菩薩悲智願行的精神。

Page 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祂曾發大願,「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是慈悲願

力的大顯現。丙戌年 (2006年 )十月,心道法師於

地藏殿閉關,讚許此處為全山地氣最好之處,禪

修的絕佳聖地。

來山信眾可右繞佛塔三圈,念誦地藏菩薩名

號,以表達對菩薩的誠敬。佛陀曾於《右繞塔功

德經》中,開示繞塔有無上的利益:遠離八難、

具妙色身、儀貌端正、福命長遠、生於王侯尊勝

家、富貴多財、得生天上、得好音聲、永離貪瞋

癡⋯⋯終究得證圓滿佛果。

大行菩薩:普賢菩薩

再往前行,是大行菩薩普賢菩薩道場。沿途

經過濃密林蔭,兩旁落座數名羅漢,神情不一,

或蹙眉深思,或展慈眉笑顏,或目眺遠方。神態

各異,仿若芸芸眾生百千樣貌。只是,芸芸眾生

尚在六道輪迴間流轉不停,不若羅漢們已證果位,

六根清淨,斷煩惱,了生死。羅漢坐此林間,心

中或許也笑嘆眾生輪轉六道不知其苦,妄想抓取

如幻泡影。

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合為「華

嚴三聖」。其塑像手持蓮花,座騎為象徵堅忍與

實踐的六牙白象。所以普賢道場以佛足石象徵大

行普賢菩薩「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腳踏實地修

行,實踐佛陀教法。

早期印度佛教由於恭敬尊崇佛陀,不敢直接

雕塑佛像,多以法輪、菩提樹、塔、佛足石來象

徵佛陀。印度、中國、日本,自古以來即有佛足

石,禮拜佛陀的足,是佛教最隆重的禮敬法。佛

足上雕刻的千輻輪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為駕

馭一切的法王相,見到法王相,一切邪見、懊惱、

災害都會消滅遁形。

新 春 特 輯新 春 特 輯

Page 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新 春 特 輯新 春 特 輯

佛足前的階梯共五十三階,希望行者在拾階

而上,頂禮佛足的過程中,體悟普賢菩薩身上的

「實踐之道」,難行亦行,縱使千山萬水獨行也

不悔的精神。普賢行願品亦言:「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殷殷提醒修行者,行菩薩道,

廣行利他之事,才是修行的真諦。

多羅觀音:離塵垢,達彼岸

出了羅漢步道,來到寬闊的大道上,行經天

眼門可至觀音道場。「天眼門」即是「空性之門」,

入此空門,引領眾生進入心靈智慧的殿堂,明瞭

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顯,亦有諸佛菩薩慈眼觀

看眾生、守護眾生之意。

觀音道場中矗立著高十二公尺,青銅鑄身的

「多羅觀音」聖像,《大方廣殊室利經.觀自在

菩薩授記品》記載多羅觀音從明光中誕生,誓願

以清涼光芒照射眾生,救度到解脫彼岸。多羅,

是梵文的音譯。「多」代表實相,「羅」象徵塵

垢,多羅二字有離塵垢的意思,意謂要將迷惑的

眾生接引到開悟的世界。祂的右手結「無畏印」,

代表安撫大家的心無所畏懼;左手結「與願印」,

代表滿足每個人善念所求實現。

基座三面環列《圓覺經》十二菩薩聖像與偈

語,並有觀音心咒轉經輪,來山朋友可於此繞佛

轉經,祈求福慧圓滿。多羅觀音周圍並有舍利塔

林環繞,塔林以三世佛塔為首,共有五十三座佛

塔。塔內供奉象徵「佛」的佛像及舍利,象徵「法」

的經典,象徵「僧」的袈裟等三寶聖物,庇護加

持著眾生。

聞喜堂:健康餐飲,為身體補充能量

聞喜堂由出身五星級飯店的主廚掌廚,提供

Page 1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新 春 特 輯

飯、麵、鍋物和輕食、飲料。飯類簡餐有 3~4種

配菜及附湯,附湯的湯料豐富,講究高湯的主廚

表示,店裡的高湯都是用 10幾種鮮蔬百菇文火熬

煮 4小時,不加味精,沒有任何人工添加物,所

以湯頭鮮甜爽口、入口回甘。

麵類中的觀音養生餛飩麵則一如其名,淡雅

甘醇中帶有微微的中藥味,原來是在鮮蔬百菇高

湯中加入中藥配製的素肉骨茶包,以小火熬煮了

一天的精燉美味。而觀音紅燒餛飩麵的湯頭則有

一股辛香,在寒冷的冬天來一碗,全身立刻暖和

起來。主廚表示紅燒麵的湯頭是在高湯中加入豆

瓣醬、中藥包及老薑,並特別強調養生麵和紅燒

麵的湯頭都要熬煮一天,等到充分入味才能使用。

除了特製湯頭令人讚不絕口,自製餛飩更是聞喜

堂的招牌,有別於一般餛飩,個頭碩大,選用 Q

彈有勁的燒賣皮,包入香菇、木耳、紅蘿蔔、素

肉等將近 10種餡料,不論做成湯麵或紅油抄手,

巨無霸餛飩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閃亮之星!

寧靜的午後時分,坐在窗邊欣賞迷人海景,

啜飲芳香濃醇的咖啡,隨著時間緩緩流逝,內心

也漸漸澄淨,聞喜堂儼然是沉澱心靈的純淨空間。

新春期間,何妨來一趟靈鷲山秘境之旅。走

入仙山、親近諸佛菩薩,腳踏實地慢慢走,走一

步心念清淨一分,給自己勞碌一年的身心靈一個

安頓的空間。

朝山二三事何謂朝山?

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進香,以懺除業

障或還願的朝禮行為。又修行者為了表示求道的

虔誠,常以跪拜 (三步一拜 )方式朝禮聖蹟。在

中國最有名的朝山聖地就是四大名山。虛雲和尚

為了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曾於 43歲時 (清光

緒八年 )從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台

山,歷經三年圓滿。

心道禪師說朝山

心是魔也是佛,看你如何造就它。朝山是

淨化心靈的修行,腳踏實地慢慢走,慢慢拜,心

也會隨著愈來愈清明和靈光。

朝山的目的不是為了功德,可是會因為虔

誠和專一,讓佛心(真理)與自己的心相互有感

應,自然收穫不可思議功德。

大年初三 ~初六,靈鷲山佛教教團舉辦朝

山活動,邀集各地善男信女們共沐佛恩,體驗仙

山殊勝,詳情請洽:02-8231-6789 轉行銷企劃部。

Page 1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目錄 Contents

歡迎分享傳閱 隨喜贊助

本刊圖文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數位閱讀響應環保 歡迎訂閱電子月刊

索閱/取消紙本月刊,或對內容有任何建議

惠請來函編輯部 [email protected]

發行人:心道禪師

總 策 劃:靈鷲山宗務委員會

編輯單位:宗務堂宗長室

法教顧問:曾慶忠、廖誠麟

編輯總監:呂政達

採訪編輯:張育寧、蘇雅芳、余素珠

美術編輯:陳素菁、傅華麗

圖片提供:開山寮文獻中心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20 樓

信眾服務專線:(02)8231-5789

助印功德錄

100 饒天橒、謝麗芳、劉致玫、陳嘉儀、王贊賓

200 蔡尚融、蔡宛庭、陳仕哲、凌美雲、李喬、

300 關沛祺、林建興、朱雅玲、林金快

500 劉珮瑩、沈芊妤、王金橇

1000 楊永陵、郭登祿、張鳳嬌、林承濤、江錦燕、

邱秋蓮、劉照峰、林德福

1200 呂秀珍、賴美雲、李淑雲

2000 陳弘昌、范揚勳、朱祥安

3000 王林景

3600 曾惠蓮

感謝十方大德永續護持

在靈鷲山道場,在心無所住處

安心奉獻,護持修行

所有的辛苦只為來日的安居

安居──時代的人心嚮望

L I N G J I O U M O U N T A I N M O N T H L Y 2 0 1 5 . 4

安居

234 L I N G J I O U M O U N T A I N M O N T H L Y 2 0 1 6 . 0 2 / 0 3

■有緣人助印有緣人 ■ 劃撥帳號:1328-4228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禪修,是閱讀自己最好的方法,放下想法、自由自在,探索靈性的存在。

Meditation is the way of self-knowledge; it’s all about experiencing spiritual freedom by letting go of preconceived ideas.

時代的人心嚮望

心之道

02 深耕厚德──德如日、性光明

隨師行記

06 從戒定慧走向華嚴世界的淨佛國土

封面故事

08 安居──時代的人心嚮望

阿含——菩薩清涼月

甘露清涼

18 《吉祥經》談反省與懺悔

佛心育苗

22 放手前,孩子需要我們好好陪伴!

般若——常遊畢竟空

禪的生活提案

24 原來佛陀不遠

心靈白皮書

26 人生下半場,自信走天涯

27 誠意正念

觀心自在

28 當菩提達摩遇到梁武帝時

法華——為償多劫願

悲心願起

30 忘己為人,盡其在我

──靈鷲山高屏講堂委員王有典•黃月娥夫妻

喜歡生命

32 楊明仁 : 生命並非一條狹窄的道路

寂靜行者

34 心中有詩的行吟

──管管和心道禪師的忘年因緣

華嚴——浩蕩赴前程

宗博館超連結

37 從唐卡的方寸空間通達無限的自性世界

靈鷲山在全球

40 喜馬拉雅山下的愛心驛站

生命禮俗

42 正月初五迎財神

44 行事曆

093TV

48 愛與和平,緬甸一路

Page 1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心之道 Topic

2

今年靈鷲山 33年,宗博即將 15歲,我寫了一幅墨寶「深耕厚德」

祝福大家,也期許大家滿懷感恩,鑑今知昔、繼往開來,深耕

自己生命的緣。生命就像水,緣就是我們的渠道,水在渠道流動,就

像生命在緣裡流動,好的緣會讓我們走向祝福,如果沒有弄好渠道,

渠道就會改道,流向不好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做善緣、結好緣,把生

命渠道整治好,生生世世,人家就會對我們「生命服務生命、生命貢

獻生命」。

一路離不開宗博的思維

我也反思到一路來帶領教團的經驗談。一開始我們是從宗博的

走向,把社會資源滾動起來,把信徒變成護法會,護持志業,再扎根

僧團。做博物館這些年,我們元氣耗盡,所以要回歸總本山,建設僧

──德如日、性光明不斷做好事,累積福德善業,功德如太

陽、覺性自光明,善業如雲一般湧出不

盡,有善業就有富貴。

猴年致護法的一封信

深耕厚德

Page 1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心之道 Topic

3

眾的深耕厚德,建設信眾的深耕厚德,再走向

世界。我們切不開,也沒辦法離開那個思緒:

從宗博志業到「愛地球、愛和平」的使命,提

升人類多元共生、相互依存,到達轉換衝突的

心和平,讓地球平安。所以,宗博是我們的志

業,也是弘法,也是僧信的教育平台,這主軸

是要一直去貫串的。

宗博這 15年已經在國際上創造一些領先,

大家也很好奇它,我們不再只是跟隨者,這是

因為開風氣之先,又碰上世界需要它的時候,

我們這樣的思緒,要一直帶動起來,回饋到總

本山,用教育來醞釀和平,用心創造和平,反

哺到社會,這樣才是我們生命和平的大教育、

大學習,這是我們不變的使命,也是大家要持

之以恆去貫徹的願力,一直去串起生命的善緣。

學佛人是「漲停板」的生命

一般人生活都是為自己,有時真的滿自私、

滿計較的,但學佛人的使命意義是為別人,所

以二種生命非常不一樣,一個是「跌停板」,

一個是「漲停板」。學佛人除了自度,也會帶

出大家學佛的動線,讓別人不要失落生命的價

值,走向一個豐收的生命,這是「漲停板」的

生命。因為每一個緣環環相扣,每一個眾生都

是互相關係的,從慈悲喜捨去圓滿、去儲蓄所

有的緣,如果沒有學佛就會常常起伏失落,當

儲蓄用光耗盡,就「跌停板」了。

走到人類、走到世界是必然的路,這是佛

法的大愛,也是菩提心的耕耘,從這個共同的

前提角度,才是弘法,弘法要靠教育,教育的

目的是要啟動信徒的願力,啟動來護持佛法、

護持教團,對社會人類作貢獻,這樣「護法教

育」就會自動導航,我們要找出那個共同的循

環體、那個動線,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修行在做什麼!自己該做什麼!

平安禪,讓心和平

這幾年台灣不是很景氣,雖然物質不景氣,

心靈上不能不景氣。學佛人深信佛法、護持佛

法,用禪修讓自己心和平,用慈悲喜捨做愛地

球、愛和平,讓世界每個人心和平,找回心靈

那份富足的福氣,所以學佛不會不景氣。「心

和平」就是推動禪,全世界都學禪,共同來認

識多元共生的生命共同體,世界就和平。

學佛才有未來,不學佛就沒有未來,沒有

推廣就沒有種子,沒有種子就沒有未來,推廣

種子做佛緣、結法緣,這是佛法的因果「未來

學」。現在我們必須聯結,必須愛這個團體,

必須愛彼此的因緣,引導護法怎麼來走這條平

安的路,讓大家有正知見,清淨護持,用清淨

的修行來成就一切的善緣。

Page 1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心之道 Topic

4

Cultivating virtuebright as the sun, resplendent by nature

This year Ling Jiou Mountain (LJM)

will celebrate its 33rd anniversary, and

the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MWR) will

celebrate its 15th anniversary. I’ve written

the line of calligraphy “Cultivating Virtue”

as a benediction, and to remind everyone

to be full of gratitude, to carry forward the

cause and forge ahead into the future, and

to diligently carry on with the practice. Life

is like water channeled in a canal, and the

course of our lives is channeled by our karmic

connections. Wholesome past karma leads to

blessings and happiness, but if the channel

of life is not well formed, then your life will

flow in an undesirable direction.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properly form the canal of life by

laying down positive affinities and wholesome

karmic connections, for by doing so we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 life after life.

Continually upholding the spirit of the MWR

The initial focus of the LJM Buddhist

Society was establishing the MWR, for

which purpose we mobilized our resources

and recruited members from amongst my

disciples. Once the MWR was established

and running smoothly, it was necessary to

shift our focus back to LJM and the spiritual

practice of both the sangha and lay followers.

Yet interdependence, cultural diversity,

world peace, and environmentalism remain

underlying themes in our mission and

practice. So the central purpose of the MWR

is providing both education and a venue for

propagating the Dharma.

Over the past 15 years, the MWR has

earn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being

at the vanguard of contemporary religious

thought. This is because we always keep

one eye on the future and act accordingly.

Thus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at LJM is

designed to integrate inner and outer peace.

This is our core mission, carried forward by

the power of our vows and sustained by our

wholesome karmic connections.

Message to Volunteers for the Year of the Monkey

Merit is accumulated by continually doing good deeds. Virtue is like the sun, enlightenment is self-

luminosity. Doing good deeds as numerous as the clouds in the sky, prosperity is sure to follow.

Page 1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心之道 Topic

5

Buddhist practice as an upward curve

Most people mainly act out of self-

interest, but the true Buddhist gives priority

to benefitting others. Thus it could be said that

the average person’s merit is a descending

curve, in contrast to the ascending curve of

the Buddhist practitioner. In addition to self-

cultivation, the Buddhist sets an example

which encourages others to do the same; doing

so gives life meaning and value, such that

one’s life can be seen as moving in an upwards

direction. In light of our interconnections with

all other sentient beings, we need to apply the

four sublime abidings to storing up wholesome

affinities. Otherwise, life will be a bumpy ride

moving in a downward curve.

Having been reborn as human beings,

we have the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bodhicitta. This is the perspective we need

to apply to propagating the Dharma, which

can be seen as a kind of education oriented

towards inspiring people to make wholesome

vows, support the Buddha-dharma,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Such

education in service of the Dharma naturally

brings about clarity in terms of practice and

how to live in a wholesome and skillful way.

Using peace meditation to calm the mind

The economy may have experienced a

downturn in recent years, but we must not let

our practice fall into the doldrums. Once we

have strong faith in the Buddha-dharma, we

feel inspired to support it, to experience inner

peac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and

to apply the four sublime abidings to bringing

peace and true prosperity to the whole world.

Thus prosperity always there in the Buddha-

dharma. If everyone in the world were to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realize our underlying

interconnectedness, then the world would be

at peace.

Practicing Buddhism brings hope for the

future. Propagating the Buddha-dharma is

like planting seeds which will sprout and grow

in the future. By working harmoniously in the

present in supporting the Buddha-dharma, we

tread the path of peace, and also help others

gain 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enter upon the

path of purity.

Page 1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隨師行記 Topic

6

從戒定慧走向華嚴世界的淨佛國土

靈鷲山全體僧眾從 11月 15日開始,進入冬安

居 49天關期。今年的冬安居閉關首先以十

天的僧眾研戒開啟,這次的研戒閉關也是靈鷲山

自開山 30幾年來,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讓僧眾彼

此有機會透過對戒律的探討,再回攝到自身日常

生活的反觀自照。研戒,讓僧眾們提起了自覺。

時時保持清淨的出家慧命

心道禪師在研戒圓滿日開示弟子:「身為出

家人,戒律就像是一層生命的防護網,讓僧眾保

持清淨的出家生命。」戒對出家人很重要,從對

戒律的探討到日常生活的反觀自照,全山法師用

十天清淨戒律的生活,回顧自己剛出家時的初發

心,時時保持清淨的出家慧命,透過「研戒」真

正了解戒律,告訴自己什麼該做、不該做;什麼

該講、不該講,守護自己的身口意。

十天「研戒」圓滿,接下來的 18天,就是靈

鷲山每年歲末最盛大的一場讀誦《華嚴經》的閉

關法會。今年因為華藏海祝融因緣,華嚴法會首

次在下院聖山寺觀音殿舉行,而 11月剛從普陀山

灑淨開光迎回的毗盧觀音也一起入關,護佑法會

圓滿順利。華嚴法會可以說是靈鷲山所成就的華

嚴淨土,華嚴是一個全貌的智慧,也是一切智慧

的果地,更是佛的果地的呈現。

靈鷲山以禪為宗風,年底以華嚴做為收攝,

從禪的體性走到華嚴的智慧,心道禪師要弟子們

用禪的空性觀將習氣、障礙、我執,以及一切的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能夠清淨,以這

樣的心境達到華嚴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的生命生

身為出家人,戒律就像是一層生命的防護網,讓僧眾保持清淨的出家生命。

撰文•隨師恭記

Page 1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隨師行記 Topic

7

從戒定慧走向華嚴世界的淨佛國土

生世世都顯現在華嚴的整體。所謂華嚴的整體,

是一個圓圓滿滿、林林總總的智慧,而這樣的智

慧呈現將沒有任何的障礙。

沒有禪,也就沒辦法進入華嚴的美好;所以

心道禪師一直提醒著弟子,「禪,是我們的根,

華嚴是我們的樹幹、果實、枝葉,以禪這份空性

來佈滿在我們生命的總總,讓它覺醒產生作用。

因此,我們以華嚴來做為每年的收攝,然而這也

是靈鷲山必然要做的延續。《華嚴經》念熟了,

就會有智慧;禪修坐久了,空性長出來了,我們

的習氣也就少了。讓我們用空性來修行,用華嚴

來做為生命的果德。」

供僧就是延續慧命的最好方法

正當華嚴法會在靈鷲山下院舉行時,第十四

屆的「緬甸供萬僧朝聖團」也在 12月 5日出發前

往緬甸。十多年來心道禪師對緬甸僧眾的供養從

沒間斷過,朝聖團的成員也從台灣信眾延伸到了

全球信眾,藉此機會讓更多人參與,進而因了解

而懂得去保護這個仍完整保存佛陀時代的僧團體

制。朝聖團在佛國朝禮聖地、供養萬僧,讓僧人

得以安住,讓佛法能夠利益群眾,正法久住。

這次朝聖團前往了仰光、浦甘等地的寺院及

佛學院進行供養。心道禪師在朝聖期間總會為團

員們開示提點,「朝聖就是要誠心,虔誠的淨化

自己,讓這份薰陶的力量,在未來的生命中種下

成佛的因。人身難得今已得,唯有學習佛法,才

能把我們的生命價值真正呈現出來,而供僧就是

延續我們慧命的最好方法。」

這次朝聖過程中,很殊勝的就是有機會朝禮

到南傳內觀大師孫倫谷禪師的全身舍利,孫倫谷

禪師是從呼吸法裡面證悟到空性而成就羅漢。來

到聖人住錫的地方就是能啟發我們對修行有更堅

定的意識,也是一個啟發我們能了脫生死、進入

空性的一個緣起,心道禪師說:「所以大家要發

大心,學習大羅漢能夠在禪修的專注中休歇一切,

才能夠證得空性的三摩地,了生死、斷煩惱。」

時序回到靈鷲山,圓滿華嚴閉關,僧眾進入

到 21日禪修關期。從戒的軌則、慧的啟發,最後

回到了定的安住,禪修,是靈鷲山的根,也是讓

眾生找回自在的生命。

心道禪師說,「禪修就是一個橋樑,透過橋

樑與我們的空性接軌,如果我們跟空性合得很好,

也就解脫了、自在了,不生滅了,如果我們以空

性之心運用在生活上,也就不會與輪迴相應,所

以我們與輪迴之間的絕緣體就是要好好用功在禪

修上。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能夠

一心不散亂的專注在聆聽上,就能與空相應,相

應於無聲之聲。」

Page 1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隨師行記 Topic

8

安 居何處,找到心的家

何處,是歇息的居所

何處,有葡萄園和豐甜的泉水

在靈鷲山道場,在心無所住處

安心奉獻,護持修行

所有的辛苦只為來日的安居

「就住下來吧。」

佛陀說,轉向眾生芸芸。

──時代的人心嚮望

Page 1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9

Page 2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0

大雨滂沱,宜安宜居當大雨下來時,收容一切的宗教活動,讓我們回去各自的居所,

敬拜各自的神明。

起源於印度定期來到的雨季,大雨滂沱,遮蔽出外的路線。比丘收起托缽的

心,常住僧盧寺廟,研讀戒文,潛心閉關以期有成,形成佛陀傳下安居的

傳統。

一切的虔誠,終將在雨季來臨前相遇

印度的雨季既濕且長,草木滋長茂盛如夢,將這塊大地屏障於東西方的歷史

外,雨季曾經阻隔亞歷山大大帝進逼的軍容,戰馬敗給了象群,讓印度傳承自己

的王朝和邦國,也傳下印度眾神的戰爭神話,羅摩衍那和摩訶波羅多是一幕接著

一幕的宗教劇,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造就了各種宗教發展的舞台,佛教也是

其中一支。現代的印度曾被列名金磚四國,繁華和傳統攜手並行,卻讓我們想念

起彼時的阻隔和神秘。

其實,世界的宗教無不受到各自的地理和歷史條件的因緣合和。早期基督徒

在羅馬帝國受到的壓迫和君士坦丁的臨終受洗皆是歷史,沒有那撒勒的惡地形,

也許也不會有對彌賽亞的想望。

同樣發源於印度的錫克教,他們禮拜使用旁遮省的方言,在謁師所敬拜真神,

一說錫克教發源自印度的種姓制度,一說教徒崇拜一個普世的真神,相信拜神不

只是貴族的特權。但是,當大雨下來時,收容一切的宗教活動,讓我們回去各自

的居所,敬拜各自的神明。一切的虔誠,終將在雨季來臨前相遇。

春安居和冬安居,是佛陀時代傳下來的傳統,意思是要弟子遵從節氣,安攝

於大自然的安排,當雨季來時,就不再適合出外托缽。我常將佛教的「安居」比

擬成猶太人的「安息日」,當然兩者是不太一樣的,猶太人遵照古典將星期日訂

為休息日,黃昏時在燭台插上蠟燭,全家團圓,由家父長領誦主禱文,日子如經

典的古頁如此的芳香。在電影《火戰車》裡,猶太籍的英國選手堅持不在安息日

出賽,就曾讓世人動容,比起他們後來在奧運奪標,更創造了宗教即生活的美德。

撰文 ˙ 呂政達

Page 2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1

安居於自己本分並且發揮美德

在現代的佛教裡,「春安居」和「冬安居」是兩

個大閉關的日子,但台灣僧人托缽的風氣並不如小乘國

家,即使下起雨、颳起風,也不再能阻隔我們出外的路

線,「安居」於是變成了現代人生活和修習佛法的一個

象徵,如果能夠有那麼一段時日,遵從上師的教導,收

攝身心,研戒從規。現代人的生活不再受限於自然季候

節氣的限制,節氣的「大雪」那天,多數人仍趕早擠公

車捷運去上班、上學。但是,且讓我們自己設下一段時

間,在這段時間擺脫時間的切割和手機的魔咒,遵從清

規,在廬下收攝身口意,一任廬前的雨點滴到天明。

「安居」,不也正是活在動盪,人心如大雨淋下

的時代裡,最起碼也最卑微的一種想望嗎?雖然,從食

物、媒體、政治和國際間的局勢,「不安」已是某種流

行的傳染病,安居在自己的身軀內,安居在自己不再激

亂的心內,安居於自己本分並且發揮美德,以助人為本

務,以看透事物本質的般若為前導,我想,這就是所謂

的現代「安居之人」。

「就安居吧,天色已黑,大家都不要再出去了。」

每次,我總會想像那年佛陀收起手上的缽,回過頭這樣

說道。舍利子和阿難尊者看著他,也許燒起一把溫暖身

軀的火,也許分享最後一夜眾人乞討到的食物,萬籟已

寂,佛陀正要講演心經。

大雨滂沱,如此時日,宜安也宜居。

Page 2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2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中那個

專制的政府,是以當年的緬甸當作藍圖,

這是歷史常識,但進到現代,卻不宜再用喬治

歐威爾的眼光觀看緬甸,隨著第一次全國大選,

人民民主獲得勝利,老大哥已經不再看著你了。

但看官且住,在民主潮流洗禮下的緬甸,

仍保留著作為佛國的傳統面,佛的教誨是主流,

樂善好施則是這個尊重節氣、順天而為的國民,

送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示範。

每個季節、每個晝夜順時而吉祥

現在的世界殘暴逆行,戰爭和暴亂仍在許

多角落進行,彷彿是整個地球發出的瘟疫,這時

候我們太需要緬甸這個安居之國——安於天命、

安於身口意、也安於給與得的佛國讓我們理解,

遵循佛陀的戒律而行,確實是世界希望之所繫。

根據 2015年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的調查顯

示,緬甸是全世界最樂善好施國家的榜首,每十

名成人當中,有九人曾經捐款行善,另外有五人

曾經捐過款。

外電報導,給這個世界一張行善的圖像,

也就是說,當越來越多的人假民族主義或是宗教

的藉口製造動亂不安時,讓我們不得不視提出文

明和宗教衝突的杭廷頓為先知,另外一邊卻排

著踴躍做善事的隊伍。這種善舉表現在捐款的行

為,也多少能夠鼓舞感覺像活在月球陰暗面的世

人。

儘管,這個世界已被科技文明佔領,大多

數文明社會的居民已被電子時間切割,彷彿是

時間的奴隸,我們知道在緬甸,還維持著雨季

休息、短期出家、托缽和捐輸的佛陀時代傳統。

當大雨下起時,我們就該休息,讓心靈和奔忙的

腳步一起休憩。我們看見這一切,我們知道這是

好的。最難得的是,在喬治歐威爾已經離開的緬

甸國土,我們仍見到國民臉上純真的笑容。

在台灣東北角的靈鷲山,僧眾仍維持著安

居的傳統,每個季節、每個晝夜順時而吉祥。

就如我聽到有人說她在聞喜堂喝著安靜的咖啡,

看見寧靜的海,季節幻化在前,人間天未免莫過

於此。

安居之國樂善好施是緬甸這個尊重節氣、

順天而為的國民,

送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示範。

撰文•呂政達

Page 2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3

到蘭陽講堂採訪鄭淞澤師兄當天,他才剛從

靈鷲山華嚴閉關出關回到宜蘭,身為蘭陽

講堂大悲咒團團長,鄭師兄從 2009年起連續 7

年參加華嚴閉關,21天的大悲閉關也全程參加

了 3年,去年年初的春安居禪關自然也沒缺席,

他認為閉關是對生命的薰習,只要有修習的機

會,就會盡力參加。

鄭師兄在 2007年之前從未接觸過佛法,直

到太太往生。太太的生前好友請靈鷲山讚經團前

往讚經,30幾個陌生人浩浩蕩蕩到家中讚經了

1小時,令他由衷感動不已,當下心裡便萌生一

個想法:「只要有機會,我也要參加讚經團去

讚經。」爾後,在 2008年 6月間臨時接獲通知,

到蘭陽講堂上了一堂課,因而走入了靈鷲山,也

如願開始參加讚經。

生命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原本是公務員的鄭師兄在 50歲退休後決定

從商,在他的努力經營之下,事業蒸蒸日上,從

小資本做到可以掛牌上市的規模,但就在事業如

日中天之際,公司卻因財務問題而倒閉,他的財

產瞬間化為烏有。

屋漏偏逢連夜雨,愛妻偏偏在此時撒手人

間,連番打擊接踵而來,子女不在身邊的他徬徨

無助到起了自殺念頭,所幸負面思緒就像閃電

般瞬間即逝。最終沒走上絕路的他表示,老天

爺冥冥中替他指引一條明路,讓他走進靈鷲山,

踏上菩提大道。

鄭師兄說未接觸佛法前,他會用金錢來衡

量生命價值,學佛後才發現生命的價值絕對不是

建立在金錢上,人只是暫時保管世間的金銀財

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一能帶走的是善念與

善根,所以平時要努力修持,心存善念、勤種善

根。

他引述心道禪師的話:「生命服務生命,

安於逆境之人

人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要用歡喜心去面對,

只要抱持著歡喜心,就不會感到不如意。

撰文•蘇雅芳

—— 樂善不倦的鄭淞澤師兄

Page 2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4

生命奉獻生命」、「做就對了」,凡事想太多就

會阻礙跨出第一步,他不但將上師的話深植腦

海,而且身體力行,發現心寧靜運動可以幫助老

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後,便發心致力向宜蘭的中

小學推廣這個神奇法寶,認為能讓生命有價值的

事情就應該去做。

自認個性直白的鄭師兄說他做事有一股傻

勁,當他接觸佛法後,發現學佛就是要有傻勁,

想太多會阻礙個人的精進。釋迦牟尼說:「不悲

過去,非貪未來,心繫當下,由此安詳。」人要

把握當下,全神貫注於當下,認真做好每件事。

鄭師兄憑著他所謂的一股傻勁,全力以赴推廣心

寧靜運動,如今全宜蘭已有約 25所中小學在進

行這項運動。

藉由閉關清除生生世世所累積的污垢

走上菩提大道至今已經 7年,鄭師兄每年

都參加靈鷲山的閉關,他把閉關當作一種薰習,

藉以清除生生世世所累積的污垢,讓內心清澈無

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閉關,他感到內心越來越

自在,透過不斷的修習讓心益發清澈。

正所謂「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

生」,心清澈了,智慧也就油然而生,如何讓

污濁的心變清澈?鄭師兄說,好比一杯濁水,

只要不斷注入清水稀釋,濁水就會變得清澈;

同樣的道理,透過不斷的閉關修習,激濁揚清,

澄淨心靈,內心清淨就可使心智頓開。

把閉關視為對生命的薰習的鄭師兄表示,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對內心修習有幫助的所

有法會或閉關,我都不會放過。」

原本是一位汲汲營營為事業打拼,一呼百

諾、高高在上的大老闆,在一夕之間一無所有,

又失去了愛妻,然而一連串的變故並沒有打倒鄭

師兄,反而讓他產生轉變。順應天命,時時刻刻

收攝身口意,也更加安於給與得,雖然上天剝

奪了他的幸福感,但是給就是得,有捨就有得,

樂善不倦的他自己創造了「得」,成為內心富足

之人。

「人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要用歡喜心去面

對,只要抱持著歡喜心,就不會感到委屈或不如

意」,安於逆境的鄭師兄挽起袖子,繼續整理蘭

陽講堂的花圃。

蘭陽講堂的師父墨寶

Page 2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5

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來自馬來西亞的周炳文師兄與在台北多年

的陳王碧娥師姐,佛法,是他們深入骨髓的生活

方式。「閉關」,是身心安頓的方法之一。不同

世界的兩個人,看安居之道卻有著相同的思維,

所謂安住,源頭在心⋯⋯

學佛,讓人有輕鬆、安適的感覺

周炳文師兄在馬來西亞講堂多年,經常參

加講堂的共修活動,也擔任過三次水陸法會的

志工。今年特地從馬來西亞來台參加華嚴閉關,

並藉此機會與我們分享他的安居之道。

他表示,在馬來西亞時,常聽到其他師兄、

師姐講華嚴閉關的殊勝之處,心裡很羨慕,總想

著有一天也要來體會閉關殊勝。今年講堂的師姐

問他:「要不樣來參加華嚴閉關?」他問道:「我

可以嗎?」師姐回答:「為什麼不行?」在師姐

的肯定與鼓勵下,懷抱著想要親近師父、親近佛

法的心,就回到靈鷲山聖山寺參加華嚴閉關。

周師兄提到,自己剛開始接觸靈鷲山佛教

教團時,心裡其實有些恐懼。因為一直以來受的

都是英語教育,不熟悉中文,怕自己沒辦法修好

佛法。十個中文字他往往只看懂一、兩個,但

他不氣餒,以 google翻譯器查詢字義,找不到

字義解釋的就問講堂的師兄、師姐,透過自學,

一點一滴學習佛法。而參加教團舉辦的讀書會,

了解心道禪師的願力及理念後,更珍惜修行佛法

的機會,愈發精進。現在十個中文字已經可以看

懂三、四個字,此次閉關後,對佛法的領悟更是

突飛猛進。

因語言的限制,周師兄學習佛法困難重重,

他卻不以為苦:「對我來說,學佛並不是一件勉

強的事,因為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學習的過程

中,即使遇到阻礙,也不會想放棄,反而在心底

有一種輕鬆、安適的感覺,因為做的是自己喜歡

的事,怎麼樣都覺得快樂。」

體力雖退,願力不退

在一旁的陳王碧娥師姐,心有戚戚焉的頻

頻點頭。一直以來擔任區會幹部,與靈鷲山結

緣 20餘年的陳王碧娥師姐說道:「我之前曾經

想過,退下幹部以後,要去遊山玩水,去做自己

安於方寸之人

在利他為人的菩薩道上,以「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為依歸,

就能找到讓自己身心安住的意義。

撰文•張育寧

—— 陳王碧娥師姐、周炳文師兄做所愛之事

Page 2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6

愛做的事,結果⋯⋯,發現自己最愛的還是靈鷲

山!」

而這次華嚴閉關,陳王碧娥師姐收穫頗豐。

她提到,以前擔任幹部的時候,心裡總是記掛著

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沒辦法好好潛心修法。這

次卸下幹部職責,讓心實實在在地進入閉關的情

境。她說道:「這次閉關讓我生起很大的慚愧心,

菩薩這麼慈悲,循循善誘,但我們這些眾生這

麼剛強難以調伏,有很多不好的習氣。想到以

前辦活動時,常常因為求好心切,講話很直接,

傷害了別人。這次閉關,觀照本心時就想到,我

那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子,太急了吧!可以好好說

的⋯..。」不只對自己的習氣生起了慚愧心,陳

王碧娥師姐現在更警惕自己,要時時覺知覺察。

「這顆心是最難抓的,常常跑來跑去,一不小心

就偏了。」她笑著說。

華嚴閉關誦讀華嚴經典,也讓陳王碧娥師

姐在領悟佛法的同時更發願要精進。她說:「善

財童子五十三參,年紀小小到處尋訪各地善知識

求正法。雖然我年紀大了,體力減退,但是我

的願力一定不會退的!」她也提到,從現在起,

不管是禪修、四期教育⋯⋯,所有的課程都會積

極參與。談到未來課程的學習願景,陳王碧娥師

姐的志氣不輸給年輕人。

周師兄表示,在馬來西亞時雖然有心禮佛,

但總是匆匆忙忙,被工作跟其他瑣事絆著。此次

回到靈鷲山,有機會可以專心禮佛、禪修跟誦

陳王碧娥師姐 ( 右 ) 與周炳文師兄均認同,做自己喜歡的事最快樂。

Page 2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封面故事 Topic

17

經,內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他也提道:「報

名參加閉關後,還要通過重重的資格審核,才能

成行。審核條件包括:在禪修中心擔任志工的年

資、參加各講堂舉辦禪修活動的頻率⋯⋯等,每

個講堂的名額有限,我很珍惜能夠獲選這次參加

華嚴閉關的機會,而這幾天下來也覺得自己果真

來對了,做了正確的選擇。」周師兄提到,在法

師們的帶領下,誦讀並研讀《華嚴經》的經義。

他發現在一部《華嚴經》裡,可以同時讀到很

多菩薩的名字,也知道諸菩薩修行度人的法門,

這是他以前在其他經典裡看不到的。

隨緣用心把事情做好

陳王碧娥師姐回想起與靈鷲山佛教教團結

緣的經過,經營貨運行沉重的工作壓力,讓她在

假日完全不想聽到電話聲,都會去山上、海邊走

走。初次來到靈鷲山時就覺得這個地方好美好

美,彷佛世外桃源。心中便浮起一種「這就是我

要來的地方!」的念頭。

而每次上山欣賞靈鷲山風光時,她也會默

默觀察師父接引信眾的行為,長時間下來,她

深刻感受到心道禪師真的是位心懷慈悲,一心

弘法的上師,於是當百福專案推動時,她本著

護持大修行者的心情幫忙募款,愈做愈開心,一

待 20年,現在心裡時時刻刻記著師父的教誨「生

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在利他為人的菩

薩道上,找到讓自己身心安住的意義。

周師兄說道:「學佛、跟隨師父以後,心

有一種比較定的感覺。不像以前做事情若沒有成

功就開始起煩惱,也不會遇到挫折時就開始擔

心。當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有不如意,即使是

很生氣或傷心,我都會跟自己說,跟著師父的願

力跑,絕對不會錯!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鼓勵自

己持續學佛的。」

他也分享寶月法師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有佛法就有辦法!」,遇到困境時,他會用轉

念的方式幫自己脫離負面的情境,或是從別的角

度去看眼前的問題,有時便因此找到解決之道。

或是讓自己退一步看,不強求問題要立刻解決,

「隨緣用心,把事情做好」,是周師兄接觸佛法

以後最真切的體悟。

許多人終日奔波勞苦,卻不知所謂何來,

「忙」字拆開來為「亡心」,即「無心」,不

知心在何處,如何得身心安頓?在兩位師兄姐

身上,我們感受到身心安頓之人所流露的恬靜

氣息,在他們澄清的眼中,我們看到了:「春有

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日日人間好時

節。

Page 2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18

阿含 Agama

群祥開泰

《吉祥經》談反省與懺悔撰文 • 開山寮法堂院

在《吉祥經》中佛陀說:謙遜、易受勸、忍辱是為最吉祥。

在生活上,我們往往因為自己的習氣,有意

或無意的傷害他人或眾生,這樣的結果,

將會導致現在或是未來不善的果報。為了改善這

樣的結果,謙卑地接受善知識的勸導、反省自

己,懺悔更能醫治我們的煩惱、洗滌我們的身

心,面對惡劣環境時更進一步能忍辱,轉換生

命。

心道法師說:「我們能夠生起慚愧心,生

起大的畏懼心。能這樣去懺悔,讓這個懺悔的

心,相續不斷,這種慚愧的心、相信因果的心、

發露懺悔的心,讓這種心相續的生起,然後發菩

提心──發起我們要斷除一切的惡,修一切的

善,誓度一切眾生的心。」

謙遜(nivato)

謙遜的態度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擁有這樣

謙遜的人是破除傲慢、破除自大的,猶如被拔去

毒牙的毒蛇一般,溫和、親切的態度不會傷害

人,謙遜能讓我們獲得各種德行,因此稱為吉

祥。

心道師父說:「不要對人驕傲,一驕傲就

會結惡緣 ,謙卑心就是對人要有恭敬心,凡事

都要謙卑請教,不要傲慢、不要固執己見,就

是我每一樣都不會,我每一樣都在學,我每一

樣都要請教!若有這種心,作人才會成功,才不

會常常去觸犯到別人、惹人生氣。那麼我們就會

度得到人。」所以今後我們應以更謙遜的態度,

每日自省懺悔,培養我們的慈悲心。

易受勸(sovacassata)

「易受勸」是指當我們接受勸告時,能以

恭敬心謙卑地虛心接受,並改正它,如此才能學

習到佛法讓生命成長,不順從和不聽從別人勸告

的人是很難教導的,其他人也很難跟他相處。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在剛出家的時候,因為

年紀還小,很調皮,也不懂得什麼叫守規矩,常

喜歡說謊作弄別人,例如有人來拜訪佛時,如果

佛在,他就說不在;如果佛不在,他就說佛在。

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團中無人敢糾正

他。

佛陀知道後決心加以教訓。有一次,佛洗

完了足之後,就問羅睺羅,說:「這個水可不可

以喝的?」

甘露清涼

Page 2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阿含 Agama

19

甘露清涼

註一:「汝亦如是,雖為吾子、國王之孫,捨世榮祿得為沙門,不念精進攝身守口,三毒垢穢充滿胸懷,亦如此水不可

復用。」《法句譬喻經》

羅睺羅低著頭就說:「不可以!」

接著佛陀腳一踢,指著被踢翻的盆子對羅

睺羅說:「現在覆蓋的盆子能裝下水嗎?」

羅睺羅慚愧地答覆說:「不可以!」

佛陀說:「你雖是皇宮貴族,但不精進修持,

果常常說謊,就像這盆水,變髒後就不再受人珍

惜,不再被人信任,遭人丟棄。你知道嗎?」(註

一)

羅睺羅非常羞愧,隨即向佛陀表示懺悔,

改過前非。之後,他便變得謙卑,無論被要求做

什麼,他都會去做。每個早晨羅睺羅會裝滿一碗

沙子,發願有沙粒一樣多的人給他忠告,好修正

自己的過失。

易受勸者,容易獲得善知識們教導,能捨

斷過失、獲得各種功德,所以稱為吉祥。

忍辱(khanti)

《長阿含經》:「若為他人所嬈惱,有

志能忍極為難。當知此忍為強力,如是忍者應

Page 3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20

阿含 Agama 甘露清涼

謙遜的三好實踐

身好的實踐:待人處事,恭謙有禮。

口好的實踐:對他人口說好話,並常說「請、謝謝、

對不起。」

心好的實踐:以謙遜的態度修練耐心與容忍,並

落實每日自省、懺悔。

我還可以做到……(為自己立下新目標)

易受勸的三好實踐

身好的實踐:當他人勸諫時,態度謙卑,常存感

恩,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口好的實踐:對於別人行為上的過失,應態度誠

懇主動告知,善友告知自己過錯時,常說感謝。

心好的實踐:當他人如法的勸告時,應懷感恩心、

恭敬心,謙卑地虛心接受。

我還可以做到……(為自己立下新目標)

忍辱的三好實踐

身好的實踐:寬恕他人過失,主動向自己不合的

人示好,實現冤親平等。

口好的實踐:當他人對自己言語或行為不善時,

能夠忍讓不辱罵,進一步請教為何他人會如此對

自己,以消除對方誤會或是修正自己。

心好的實踐:面對世間一些不如意,常觀察世間

緣起緣滅,對這些不如意能平常心對待。

我還可以做到……(為自己立下新目標)

讚。」若是被人羞辱惱罵,甚至於是傷害,能

夠選擇忍辱,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所以對於

能夠忍辱的人都應該讚美。

有一次,富樓那要去輸盧那遊行和弘法,

來向佛陀稟告。因為西方輸盧那人兇惡、輕躁、

弊暴、好罵。

佛陀問他說:「如果他們打你了呢?」

富樓那回答:「他們用拳打我,或是用石

塊、棍棒打我,我會這樣想:那算是不錯的了,

他們還沒拿刀殺我。」

佛陀又問:「如果他們要殺你了呢?」

富樓那回答:「如果他們要殺我了,我會

這樣想:有些佛弟子厭離生死,都想早些脫離

這身的束縛,他們要殺我這終將毀壞身軀,也

算是幫我解脫了。」(註二)

佛陀讚嘆他說:「善哉!善哉!富樓那!

有你這樣的忍辱功夫,你可以前往了。」

忍辱包括自制、原諒和容忍。也是心量、

定力、智慧的展現。

心道法師說:「我們總是奉行、歡喜菩薩

的志業,慈悲喜捨讓我們更能夠轉換我們的這

種菩提心,讓我們的菩提心更堅固,更能夠安

Page 3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阿含 Agama

21

甘露清涼

住。這不是忍耐,而叫加持,我們得到這個加

持以後,我們要能夠消化,因為很多東西,我們

從這裡就是會得到更多的除障的效果,增福增慧

的效果,如果不碰到這些事情,也不知道你學佛

的好處是什麼,學佛的好處就是我們能夠慈悲一

切。」因此,我們要努力圓滿忍辱波羅蜜。

註二:《雜阿含經》卷 13:「世尊!若西方輸盧那人脫殺我者,當作是念:『有諸世尊弟子,當厭患身,或以刀自殺,

或服毒藥,或以繩自繫,或投深坑;彼西方輸盧那人賢善智慧,於我朽敗之身,以少作方便,便得解脫。』」

能忍所罵 菩薩雖被人叱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觀一切如空穀之答眾響。

能忍所打 菩薩雖被人搥打,而能忍受不加報復,觀一切如明鏡之印現眾像。

能忍所惱 菩薩雖被人惱害,而能忍受不加報復,觀一切如變幻而不實也。

能忍所瞋 菩薩雖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內心清淨平等。

八法不動 菩薩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

煩惱不染 菩薩於一切煩惱皆不染。

忍辱六種功德力─法集經《三藏法數》

Page 3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22

阿含 Agama

網路世界、現實世界從來就不單純,因為我

們身處「五濁惡世」,而且我們不可能永

遠讓孩子活成「溫室的花朵」,總有一天必須放

手讓孩子自立自強去面對,但在放手之前,孩子

們需要我們好好的陪伴。

懺悔是反省的開始

在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盜刷信用卡、險

些失身」發生之後,深深反省自己忽略了陪伴

孩子的責任,但到底如何跨出陪伴的第一步呢?

我想「懺悔」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於是我寫了

一封信,並在家庭會議中跟孩子一同閱讀:

孩子,對不起,雖然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

的,但是讓你有事不敢找爸爸談、有疑問不敢找

爸爸問,真的對不起,從來沒有想過你的世界已

經複雜到超過我的想像,真的對不起,沒有好好

陪伴你、了解你、關心你,讓你一個人在複雜的

內心世界、現實世界和網路世界孤軍奮戰了這麼

久!

孩子,你病了,但你卻不知道你病了,病

了就要治,治病有時是痛苦的,雖然不忍心,但

還是得治好你的病,也就是有時不得不讓你痛

苦。人生就是一條由痛苦舖成的成長之路,雖然

痛苦卻不是無法忍受;相反的,如果能享受這痛

苦,也許還能從這痛苦的土壤中開出美麗的花

朵。

人都喜歡「贏」的感覺,沒有人喜歡輸,

但有時候當你決定爭個輸贏時,你已經徹底的

輸了,因為你可能輸掉了更重要的東西,例如:

人性、品格和道德⋯⋯

由於人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

們特別想追求快樂,偶爾享受快樂並沒有錯,尤

其是在努力之後給自己一點點慰勞,尤其是在長

期忍耐痛苦達成某個目標之後給自己一點小禮

物,讓自己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但如果快樂是

建立在自己或別人的痛苦之上,那就只會苦上加

苦,自己苦別人也苦。

人的慾望無限,而精力有限

青春期的你,內有成長激素的爆量衝擊,

外有讀書考試的超量負荷,加上現實社會人心不

古,網路世界暗藏邪魔,兩性之間的異性相吸本

是自然之事,如果能遇到相愛之人,在兩人心智

都成熟下,做愛就如同它字面的意義一般能製造

出愛的結晶。孩子,請相信你是我和你媽媽愛的

結晶,你做過、想過、錯過的事,我也都曾有過,

佛心育苗

放手前,孩子需要我們好好陪伴!沒有人喜歡輸,但有時候當你決定爭個輸贏時,你已經徹底的輸了,因為你可能輸掉了更重要的

東西,例如品德。

撰文•日修

Page 3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阿含 Agama

23

佛心育苗

但孩子,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必須改過!

性衝動是人類繁衍最大的動力,其實是所

有動物最大的動力,生命自然而然會經由性行

為完成種族傳承、自我延續的使命,傳宗接代

原是人類最該完成也該是最美的任務,也正因

如此才賦與性行為超高的快感。然而人類的世

界已經變了,性行為不再單純只為了傳宗接代,

而變成人類無法控制的享受和慾望,然而人的

精力是有限的,無限制地讓自己的精力耗費在

這裡,可能導致身體、精神和現實世界的損壞,

甚至於造成死亡。

也許是上天對人類的警示,21世紀黑死病

AIDS,就是由於人類性泛濫所造成的疾病,而

其中最大的傳染途徑竟然就是原本讓人類最快

樂的性行為,有多少無知的青少年,因為無法

控制自己的性慾,在找援交、性交易、一夜情

的過程中,感染此世紀之症,讓多少父母悲痛

欲絕,這也是身為爸爸的我不得不擔心的事!

改變是為了更美好的成長

也許有點晚了,但我仍想好好地陪你們成

長,讓你們能快樂、安全、健康地長大,等到

你們心智夠成熟、能力夠強大,能夠自己分辨

是非保護自己的時候,我雖會不捨,但會放你

們大膽去飛,而此時此刻,我真的只能跟你們

說一聲對不起。

也許我也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對你們好,

但我只能用我知道的方式來保護你們,也許你

們會不喜歡,也許你們會生氣,也許你們會抱

怨,但孩子,請相信我是真心愛你們、真心為

你們好、真心想保護你們,改變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被改變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成長的路就

是改變的路,而改變是為了更美好的成長。

孩子,對不起,現在我們不得不改變了,

但至少這次我會在你們身邊陪著你們。讓我們

一起迎向一開始也許會痛苦的成長之路,希望

我們能在這條路上發現美麗的花朵,希望我們

能越走越快樂,越走越自在,孩子,讓我們一

同成長吧!

P.S.:如果把我們比喻為「在網路世界迷

失的小孩」,每個人不也都是「在五濁惡世迷

失的凡夫」,師父、佛、菩薩悲心俱足想陪伴

我們、改變我們,但我們準備好讓佛菩薩來陪

伴我們、改變我們了嗎?我們又如何跟諸佛菩

薩一同成長呢?歡迎 email作者:fonbuz012@

gmail.com,分享您的體驗與心得。

圖片提供 /CCO 圖庫

Page 3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般若 Prajña

24

禪的生活提案

美麗的語言,像凋謝的花,方生方死。

守候鏡頭的攝影師,有時獵物出現,他不

按下快門,享受當下一刻,不讓自己分心,直到

心滿意足。

鏡頭是最後的語言,留下記憶而矣。

自以為有謙虛的美德,就不謙虛了

許多人太容易讓觀念捕捉事物了,事情的真

相,卻在五里霧中。

要知道「潔淨」。吃完媽媽香噴噴的晚餐以

後,爸爸高高興興的去洗碗,碗盤洗淨了,一滴

油不沾,手指發出澀澀的聲音。這樣的潔淨,不

停留在念想口說,是真正的落地,是天地唯一的

真實。能通天地,成為人間的道理,自己才是真

正享受生命的人。

弘一大師說,「願為拭塵巾,任雄直於他,

引屈向我」。他一定自己洗碗,自己的福氣,不

假手他人。

富蘭克林說,真正的謙虛,最不能當美德。

自以為有謙虛的美德,就不謙虛了。

禪宗有「一指千山」之嘆。以指指月,若

「纏」在指頭上離不開。「指月」的當頭棒喝,

是月亮不見了。

我們常說謙讓為美,許多人真讓了一步,卻

不快樂。有一點壓抑的心,那就不是美德。「知

己知彼」以後的謙讓,不必壓抑。

兵法沒有道理。丈二金剛,胯下之辱,驕柔

作態,義正嚴辭,詭道也,手段不同,殊途同歸。

真正的謙讓,因時而異。

可以餘音繞樑,不必畫蛇添足

佛法是覺悟之法。與莊子的「筌」與「魚」,

因筌捕魚,得魚落筌,說一樣「不執著」的話。

這可比三十六計的「上樓抽梯」,鬼谷子教

會了孫臏。吃飽飯後擦嘴,不留下任何米粒。兩

全其美的「筌」與「魚」,可以餘音繞樑,不可

畫蛇添足。

彷彿夜光下,餐廳的駐唱歌手,她的歌聲滄

桑,為眼前客人拉開嗓音,我們萍水相逢,她唱

自己的生活,我聽自己的過去。

「謝謝」是句點,意味夜色越來越濃,客人

吃盡最後一道菜,喝了最後一杯酒,深情的露水

睡了,買單以後,不必記憶。她的歌,唱著想著,

也許夜不成眠了。

真正知音在何方呢?

我一覺醒來,陽光綠地,明天還遠嗎?

我喜歡金剛經,每天早上對著日出,念出聲

原來佛陀不遠撰文•孔維勤許多人太容易讓觀念捕捉事物了,事情的真相,卻在五里霧中。

Page 3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般若 Prajña

25

來,文字化在「托缽乞食」、「次第乞矣」的飲

食日用間。

原來佛陀不遠,一樣食衣住行,他的道理還

是生活的道理,怎麼被弄得玄了,學佛比成佛還

難。

六祖壇經的惠能一字不識,他與獵戶為友,

吃肉邊菜,他把金剛經,用在有陽光的地方。地

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成佛,當然也不分南北,

不分上智下愚,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男女老幼。

怎麼有女人不變成男兒身,便成不了佛?

我仍是隨意人,我總能先一步。在日出的時

候,跑到陽光底下,享受陽光照亮的甘露水。

咫尺天涯,我也看到真理的那一端。讀死書

的在陰影底下,之乎者也,說他們自己也不懂的

話。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如何有效找到方法消除緊張壓力、放鬆身心?

靈鷲山將於 4 月 4 日至 25 日辦理「禪 21」,

由開山和尚親自主持,帶您直探本地風光,

課程包含:坐禪、行禪、功法、疾走、跑香、過堂、出坡禪、獨參等

歡迎有基礎八堂課或雲水禪三一次以上經驗者參加。

報名網址:http://goo.gl/ZDgXfl,或請電洽:02-24991100 分機 3204

Page 3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般若 Prajña

26

心靈白皮書

人生下半場,自信走天涯也許,中年以後,我們還能有不可確定的可能。

我們也願意以這樣的想法來親近佛法,進入佛陀開啟的世界。

這位女士姓邱,我已認識她多年。最近讓我

感到意外的是,她突然在會議上發表告別

感言,要離開已做了十幾年的工作。

五十多歲的單身女子離開一個職位,我形

容就像是「連根拔起的盆栽」,她卻輕描淡寫,

只說要趁著身體還可以,去完成年輕時那個「流

浪的夢」。流浪?對在家庭和事業間受盡擠壓的

多數人,卻是如此的不可企及呢。

展現自信,就可以走到天涯海角

年輕時,她時常背著行李出發去世界旅行,

完全不擔心一個陌生的世界或異文化,對單身女

子可能投射來的眼光。

有一年,真是年輕的美好時光。邱女士一

個人來到了埃及開羅,看過了金字塔,她想去看

撒哈拉沙漠。有個嚮導介紹她去搭車,車子卻駛

往沙漠的反方向。邱女士二話不說,當下要求下

車,那裡剛好是一個貝都因人的聚落,沙漠的騎

士後裔好奇地看著一名東方面孔的女子拖著行

李,從沙塵中現身,用英文要找個小旅館過夜。

第二天清早,她又依照居民的指示坐上車,完成

了未竟的旅程。

我當然問她:「在那麼遙遠的異鄉,又是

對女性拋頭露臉充滿敵意的阿拉伯文化區,妳不

會害怕嗎?」她聳聳肩說:「可能那時候我真的

還很年輕,就算一個女子走在那個格格不入的地

方,我的臉上還顯露出自信的表情。我覺得只要

一個人展現出自信,就可以走到天涯海角,都毫

不懼怕。」我想,她在教團跟隨心道禪師多年,

應該也練就了自信的修為。

人生有著各種各樣的可能與類型

有那麼幾年,我偶而會聽到這樣一名單身

女子的天涯行,最明顯的註記就是她的簡訊偶而

會寫下「道中」。這兩個字常引起我這個像盆

栽一樣生活在台北盆地的老男子的遐思,也許,

那一刻,她正坐在兩個大洋外的咖啡座,一面

和剛認識的攝影師聊天,一面向台灣的友人傳

簡訊:「嘿,有個法國攝影師跟我搭訕,天啊,

我都可以當他媽了。」

原來,在天涯還是道中,坐上車是要回家

還是出發,人生有著各種各樣的類型,也許同在

一個群組內接收訊息,也許,五十歲的中年階段

後,我們還能有不可確定的可能。我們也願意以

這樣的想法來親近佛法,進入佛陀開啟的世界。

邱女士列了一張清單,趁老花眼前有很多

小說要讀,趁腳力和勇氣都行時,有很多地方要

去。我開始覺得,往後要收到她的訊息,後面必

然總要加註「道中」。

撰文•呂政達

Page 3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般若 Prajña

27

心靈白皮書

在禪宗的標準中,就如心道禪師所開示的,明心見性自然的也是個誠實的人。

美國堪薩斯州有所高中的生物老師,發現全

班繳交的作業,有 28個人抄襲網路,把

別人的心血結晶移作己用,她覺得這樣做很不應

該,給了這 28個同學零分。

後來,事情鬧大了,這些學生的家長找來

民代和有力人士,要給這名老師施壓,老師憤

而辭職。在當地召開的公聽會上,市民和其他

老師卻一面倒支持這名老師的決定。美國有位

企業家談到這件事時還說:「人可以失去工作,

失去財富,失去機會,但不可以失去信用。」

無時無刻都要不離禪心

在網路發達方便的時代,如果只是為了應

付交作業報告,確實非常方便,難怪有老師感

嘆,現在圖書館都沒有什麼用處了,想要查資料

交報告,只要有滑鼠和鍵盤就夠了,但同樣的報

告內容一再地重複,就再也沒有什麼原創性了。

其實,在教育的歲月中,沒有人期待你一

開始什麼都懂,或是寫出非常有原創性的報告,

反而,藉著學習而建立起誠實的態度和往後做人

處事的基本原則,才算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誠實」這兩個字看起來簡單,卻包含著

態度和行為。「誠」是待人處事的態度,是佛家

所說的正念,「實」是正施為,也是北宋大文學

家司馬光所說「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

有不可對人言者耳」,那麼,把別人的報告挪

來當作自己的,就不符合司馬光做事的標準了。

在禪宗的標準中,就如心道禪師所開示的,明心

見性自然的也是個誠實的人。

「誠實」應該當作人生的常態,你做的每

件事,說過的每句話,都要符合這個原則。禪也

是人生的進行式和常態,無時無刻都要不離禪

心。

撰文•呂政達

誠意正念

Page 3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般若 Prajña

28

觀心自在

當菩提達摩遇到梁武帝時有「我」必然產生執取、愛染,若所行的善行無法與心底的渴望相應,煩惱必然產生。

當有人發心行善時,就會聽到「功德無量」

的讚嘆聲;若是見人住豪宅,穿著錦衣綾

緞,享盡榮華富貴,則會欣羨的說:「福報真

大」。到底「功德」與「福報」有何不同?這

可從下面的公案得到答案。

帝(梁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

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師(菩提達摩)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

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

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師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師曰:「不識。」

業果會隨著造作者的心念而產生生滅

此則公案出於《景德傳燈錄》卷三。梁武

帝一生虔信佛教,曾四次捨身金陵同泰寺為僧,

並親自講授《般若經》與《涅槃經》,也建立

了許多寺院及供養僧眾們,在歷史上被稱為「菩

撰文•釋清如 圖片提供•慧松居士

薩皇帝」、「佛心天子」。

梁武帝雖對佛教有鑽研,卻也帶著佛教徒

的自恃與傲慢。因此,在與達摩初次見面時,

即迫不急待的炫耀其所行的善行,心想達摩一

定會對他讚譽有加。沒想到,達摩卻平靜的回

以「一點功德也沒有」。這出乎意料的回答與

其心中所欲落差何其之大,當然引起武帝的不

滿與不服氣,才會悻悻然的反問:「為何沒

有功德?」達摩聽到武帝的詰問,知道武帝非

宗門根器,遂有耐心的為他說明什麼是「真功

德」。這是他倆初次見面時所擦出的第一道問

題。

由於「真功德」涉及佛教「無我」的主張,

故又延伸出「我是誰」的另一個論辯。關於這

兩問題如何理解呢?

首先討論「真功德」這個議題。達摩認為

武帝的所作所為僅能成就人天小果。雖然業果

會如影隨形的跟隨著造作者,卻不是恆常不變

的擁用者,它會隨著造作者的心念而產生生滅。

若不能認知其無常性,則會因為執取而翻轉成

纏縛自己的煩惱,演變成輪迴流轉之因。

對於達摩的回答,武帝顯然無法理解,遂

促使武帝進一步詢問「何謂真功德?」達摩無

奈的以「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以世求。」

來回應。換言之,達摩之意是指「功德」必須

Page 3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29

觀心自在

透過淨化心靈,提升心靈品質,並在自我轉化與

自我超越的雙重過程中來實現,不是從俗世的

小善行獲取。武帝聽後,更加迷網的問道:「什

麼是最究竟的真理?」達摩只簡明的回以「廓

然無聖。」認為究竟的真理是相對於世俗的真

理而有,本來無一物。若生起欲尋覓究竟真理

的心,猶如欲尋找龜毛兔角般枉然。武帝一聽,

以為抓到達摩的語病,遂狡黠的以挑釁的口吻

問道:「對朕者是誰?」武帝之所以如此詢問,

關鍵在於達摩說「相對應」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武帝抓住「相對應」的語病,才會以子之矛攻子

之盾的問說:「那麼,現在站在我面前,對著

我說話的人會是誰呢?」簡單的說,就是在問:

「我是誰?」達摩當然洞悉武帝的挑釁,遂不慌

不忙的只說了「不識」(根本沒有我)兩個字,

結束了這場不投機的對話。

福報從「我」的立場出發,功德以「無我」為立基

從上面的陳述得知,達摩所認定的「功德」

不純然只屬於道德層面,而是必須透過般若實

相的自內證來實現。因此,「心」的淨化與否,

成為「功德」與「福報」之間的判準基礎。「福

報」與「功德」的差別在於,「福報」是從「我」

的立場出發;「功德」是依因待緣而生,以「無

我」為立基。

有「我」必然產生執取、愛染,若所行的

善行無法與心底的渴望相應,煩惱必然產生;

「無我」是從了知因果關係,徹見生滅無常的

實相後,自然產生的一種自我轉化的果德。何

以故?因為能以離染、無執的「心」行善,不僅

在心靈上會產生質變,同時對三寶的信念也會更

加堅固。在「法喜」的推動下,自然轉換成希

冀與人分享的心念,從而積極投入善行的活動。

在此善因緣的滋長下,菩提種子更加壯碩,進

而形成一股鼓舞他人的力量,吸引他人的加入。

由於眾人的參與,反而翻轉成滋養自身菩提種子

的養分,轉化成菩提願力,形成一道無形的螺旋

心網,輾轉相互提攜、相互超越的善因緣網路。

其所形成的善果,已非人天「福報」所能企及。

因此,「功德」無法等同「福報」視之。

在《六祖壇經》中,慧能也曾對此則公案

評論云:「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

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

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此一見解,在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三也有類

似的看法,並據此稱「禪」為「功德叢林」。可

惜武帝因無法理解此甚深意涵,只能徒留遺憾,

迫使達摩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圖片提供 / 慧松居士

Page 4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0

悲心願起

忘己為人,盡其在我從原本對佛教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因為對靈鷲山感恩而萌生願力,

進而帶領全家跟隨心道禪師,實踐佛化家庭的生活。撰文.蘇雅芳

過了立冬的 11月下旬,依然艷陽高照的週

末,靈鷲山高屏講堂的委員王有典師兄跟

A區會務副執行長黃月娥師姐,帶著女兒和兩個

孫子北上朝山。熱心擔任靈鷲山志工、積極參與

大小活動,凡事總是全家總動員的他們,實在令

人難以想像當初是個宗教門外漢。

感恩的心為宗教門外漢開啟佛法大門

回憶接觸佛法的經過,月娥師姐說當初對

宗教完全外行,即使得知靈鷲山有水陸法會、

回山之旅,也因為忙於工作而未曾參與宗教活

動,「可能是因緣不俱足」月娥師姐這樣說道。

直到前任會長邀約入會,她的丈夫王有典師兄

才以兩人的名義,每個月繳交會費,就這樣過

了數年,2003年月娥師姐因父親往生而申請讚

經,當她看到一群志工不辭辛勞地從高雄市到屏

東鄉下的娘家幫忙助念,頓時心中感動到無以

復加。「我今天會走出來,完全是因為感動」,

月娥師姐說因為這份感動而心存感恩,感恩的心

進而萌生願力,即使從小對喪家避之為恐不及,

但無以回報的她決定以讚經助念的方式來回饋。

成為讚經團志工的月娥師姐在第一次參加

靈鷲山水陸法會結界第一場法會時,映入眼簾的

景象令她內心震撼不已,正如心道禪師所說的,

「我們辦水陸法會辛苦一點沒關係,只要眾生得

利,能讓眾生得到幫助就好了」,莊嚴清淨的會

場讓她看到心道禪師擁有地藏菩薩「眾生度盡,

方證菩提」的宏大願力,以及觀音菩薩「隨類應

化」的慈悲心,當下便決定皈依,一輩子跟隨心

道禪師。

月娥師姐虔誠學佛後,也帶領家人走上學

佛之路,與同修王有典師兄受證成為委員,抱著

廣結善緣的心態做志工,無論是為普仁獎進行家

訪或是讚經助念,無一不做,「既然發心承擔就

不要怕做」月娥師姐語氣堅定地說,且她不只跟

同修一同做志工,還會製造機會帶領全家投入。

――靈鷲山高屏講堂委員王有典•黃月娥夫妻

王有典師兄 ( 中 ) 用善心善行培植福德因緣。

Page 4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1

悲心願起

女兒從懷孕時便跟著當家訪志工,甚至孫

子還在襁褓時期便被帶去家訪,講堂舉辦法會

時也是一家三代總動員。全家人走在菩提大道

上,一路順暢無礙,心中雖有法喜,但更多的

是感恩,月娥師姐一再強調「我何德何能有此福

報?!」希望全家人直至成佛,永不退轉。

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慈悲喜捨

心道法師說如果我們心中無所求,抱持隨

喜功德的喜捨心,做好慈悲喜捨的工作,生命就

充滿歡喜。訪問過程中,月娥師姐總是代替靦腆

不多話的同修王師兄發言,她透露王師兄樂善好

施,只要講堂有需要王師兄的地方,他總是義不

容辭,問他為什麼,他輕聲地說:「沒什麼,就

是想廣結善緣」,簡單一句話道出他忘己為人、

盡其在我的精神,心無所求,這就是慈悲喜捨的

修行。

此外,他把閒暇之餘種植的芭樂都做為供

佛之用,沒有任何獲利,但是卻種得法喜充滿,

向他詢問原因,王師兄緩緩說道:「我只是想做

到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普皆迴向,廣結善緣而

已。」也許是因為這份心意,在果園工作時會一

面唸著大悲咒的王師兄,所種出來的芭樂比附近

果農的品質更優良,這就是種好因得好果吧。

鄉間果園不時有蛇出沒,王師兄只要看到

都會抓去偏僻處放生,有一次不小心被蛇咬到,

一時本能反應甩開,那條蛇也就此往生,內心愧

疚不已的他還不顧傷勢嚴重與否,誠心為該蛇持

誦地藏經。

慈悲的王師兄一心一意與眾生廣結善緣,

月娥師姐抱著感恩的心,盡其所能地奉獻與回

饋,他們都時時在修習與實踐慈悲喜捨的四無量

心,生命自然也就充滿了歡喜。

月娥師姐和王師兄積極帶領著家人走上菩

提大道,如今全家人深信佛法、護持三寶不遺餘

力,在家庭生活中實踐佛法,孝敬父母,慈愛子

女,夫妻互敬互愛,用善心善行培植福德因緣,

成為佛化家庭的典範。

黃月娥師姐 ( 前排左三 ) 帶著小孫子 ( 前排左二 ) 共沐佛恩。

Page 4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2

楊明仁:生命並非一條狹窄的道路在接觸佛法,不斷研讀經典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法跟精神醫學的道理是相通的。

在精神醫學領域已有 30餘年經驗的楊明仁

醫師,也是《商業週刊》「百大良醫」特

輯中推薦的好醫師。2005年擔任「喜歡生命」

講座與談者與心道禪師結緣至今,在他眼中,佛

法跟精神科學的概念是完全相通的,也幫他看

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盲點,並以利他精神為宗旨,

在行醫之外,發展出身心障礙救助的更寬廣的

道路。名醫看佛法,看出了人生什麼樣的道理,

且聽楊醫師娓娓道來。

講座結緣,理念契合

2005年因擔任靈鷲山「喜歡生命」講座與

談人與靈鷲山佛教教團結緣至今,楊醫師回憶當

時經過:「承辦人員來找我時,我發現教團在推

動一個我也一直相當投入的活動。佛教團體居然

也會關注大眾心理健康的議題,我覺得這是個很

特別的佛教團體。」在與心道禪師對談過程中,

楊醫師對心道師父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他是

一個很誠懇,視野非常不一樣的人,此後便與靈

鷲山結下不解之緣。

心道禪師介紹楊醫師讀《普門品》,如今,

《普門品》已是楊醫師每天早上必讀的功課。法

泰法師也讓楊醫師認識了《水懺》及《金剛經》。

《水懺》講「障」,煩惱。在接觸佛法,不斷研

讀經典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法跟精神醫學的道

理是相通的。

「佛家說:『煩惱皆因貪嗔癡』,跟心理

學所說『思考是一切事情的本源』,是同樣的道

理。你有怎麼樣的想法,你就有什麼樣的人格、

性格,接著,就會反應在你的行為上。」坐在咖

啡廳一隅,楊醫師娓娓道來自己對佛法與心理學

相通之處的體會。

啜飲一口咖啡,他繼續說道:「我們知道

貪嗔癡潛藏在人性中是免不了的,但是你如果可

以了解這就是煩惱的起源,你就能體會生命並

非只是一條狹窄的道路,也並非只有一個面向。

不會將自己的思緒狹隘的落在貪念或仇恨,汲汲

營營於金錢的追逐,或一直陷在仇恨的泥沼中,

佛法與精神醫學以同樣的思維解釋如何面對生

活。」

禪修時讓心念自來自去

親近佛法之外,楊醫師也開始接觸講堂的

禪修活動。透由專業的學術背景,他肯定禪修對

人們精神健康的幫助。他提到,禪修最重視的是

呼吸跟專注,在這個專注冥想的過程中,腦部

撰文•張育寧

喜歡生命

Page 4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3

放空,人們精神放鬆,可以讓僵化的腦部獲得活

力,變得更有彈性。當人們一直處在同樣的環

境,神經就形成一種迴路,一直走在固定的路徑

上,就是我們所謂的「思考僵化」。現代人長期

處在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中,禪修可以幫助平

靜心情,平衡交感、副交感神經,它是隨時可

以給大腦補充營養的最佳方式,只要找個寧靜、

可以專注的地方,就能進行禪修。

禪修的時候,腦中浮起的念頭,讓它來,

讓它走。楊醫師進一步解釋,當念頭浮現的時

候,不要去追著它 ,追著它就會產生情緒(註

1),情緒產生行為,於是就創造了更多的故事。

當能做到讓念頭自來自去,就可以讓自己脫離

情緒的漩渦,讓自己拉開距離看清自己的問題,

而當自己真正認同問題所在,願意改變時,得到

的效果往往比心理諮商的幫助還要來得大,因為

心理諮商只是幫忙聽(註 2),或提供另一個角

度、視野,重新去詮釋他的問題,楊醫師末了下

了這個註解。

許多人的生命一直陷在同樣的問題迴圈,

就是因為看不清自己的問題。主角相同,配角、

場景不同,同樣的劇情不停上演。他以自己的

經驗為例,求學時期與同學關係疏離,在職場

中也鮮少結交到同儕好友。原來是因為自己童

年從外婆家搬回去跟父母同住時,為了贏得父母

的關注,於課業積極表現,卻忽略經營兄弟姊

妹之間的情誼,同樣的情節也延伸到職場。在

職場上看似愈來愈成功,人生的路卻愈走愈窄。

而後他才發現,自己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帆風順,

有時對旁人會成為一種傷害。

直到接觸佛法,學習禪修之後,他方有機

會退一步來看清自己的問題。他笑著說:「巨

人再強壯也無法抬起自己。」即便是心理醫師,

也會有陷入情緒盲點的時候。然而他欣喜在這

個過程中自己得到了智慧,也調整了人生規劃,

做更多自利利他的事,讓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寬廣

的開展。

如何讓自己「喜歡生命」,楊明仁說道,

人生不可能沒有苦難,在最苦難的時候一定要

去體會這樣的苦難是有意義的,要為了某種信

念堅持下去,西方的心理學很重要就是講存在,

人生有意義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存在的價值。

當你通過苦難的考驗,就得到了人生的智

慧,能夠突破現狀,過更有意義、更愉快的生

活,你的生命會更豐富,會走到不同的境界。當

然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要為了信念堅持下去,

這也是一種學習的人生。如果你在這過程中得到

智慧,就可以活出自己寬廣的人生了。

喜歡生命

註:1. 也不要去批判它,因為這樣就容易再讓自己陷入苦惱的情緒。

註:2. 因為心理諮商最重要的也是在於聆聽,並且提供另一個角度、視野,重

新去詮釋他的問題。

Page 4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4

寂靜行者

採訪管管之前,仔細在他的網站上瀏覽了作

品,非常驚訝地發現,若我只以詩人的角

度來看管管,根本就是以管窺天。

將不同藝術領域做跨界表演

管管在各種藝術領域都有非凡的涉獵與成

就,舉凡編劇、演戲、繪畫、詩歌⋯⋯,都有超

越一般人想像的爆發力,而且,他可以將兩種

以上的藝術,做即性跨界表演。這讓我想起蘇

軾當年看到王維的藝術造詣,發出「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這樣的讚嘆。在管管的作品中,「詩」

與「畫」的合作只是標準配備而已,循著管見進

入其洞天,才知道藝術跨界合作的無限可能。

見到管管本人那一瞬間,當我正猶豫著該

循哪一條思路去探討管管時,不由自主地迸出了

這麼個沒頭緒的問題:「管管老師,您好像是一

個心想事成的人,因為,我相信沒有老師可以給

出如此多元的指導,成就您展現跨界的才華。尤

其是您的詩,簡單一兩句,就給出一種新視野,

只是重覆著幾個詞,就讓人心中掀起驚濤巨浪。

管管老師,您所有的藝術造詣都是無師自通的

吧!」管管看著我,笑笑地說:「心中有詩,才

是重要。」

他說,像妳們女孩子本身就是一首詩,這

是我的管見,不是奉承女性,而是敬畏地看待

女性可以創造生命這件事,上天將生小孩這種

任務賦予女性,就說明了女性具備慈悲的稟賦,

是真善美的化身,這樣的生命樣態本身就是詩,

並不需要寫出來,但若能進一步寫出來,那是更

好。

寫詩,只因為一份真情感動

不管對人、事、物、山川、水木,只要有

感動就一定要寫下來,若沒寫就可惜了。寫下來

自己先享受,再分享出去,也讓別人參與這份感

動。

唐朝詩人喜歡讀佛經,也寫下許多絕妙禪

詩,應是記載悟道當下的感動。管管也喜歡禪

宗,寫了一些有禪意的詩,順手翻出《茶禪詩

畫》(2006年,爾雅出版 ),裡面第一篇就是吃

茶圖卷和詩人白靈飲茶小集,文中談到多種不

存在的茶,達摩茶、柔荑茶、風流茶、趙州茶、

陳搏茶、黃昏茶,運用了禪宗以手指月的妙喻,

點出世人只見手,而不見月的禪機妙理。

對於一個真正的詩人而言,文字從來就沒

有固定的內涵,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在顛覆人們對

詩人對於文字的顛覆與禪宗對信眾的棒喝,

都是要求不要著相,看來「禪」與「詩」在開悟這件事上,應有異曲同工之妙。

撰文•林靜端

心中有詩的行吟――管管和心道禪師的忘年因緣

Page 4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5

文字的慣性思維,詩人對於文字的顛覆與禪宗

對信眾的棒喝,都是要求不要著相,看來「禪」

與「詩」在開悟這件事上,應有異曲同工之妙。

講著講著,管管就提到與心道禪師認識的

因緣,當時,為了宗教博物館的創辦,心道禪師

邀了幾個藝文界朋友一同商討,調皮的管管特別

喜歡找機會挑戰心道禪師對戒律的界線,包括對

抽煙、喝酒一類的事情,心道禪師都可以平和以

對,不讓人心生距離,因此,管管與心道禪師成

了好朋友。

有一次因緣俱足,在其它法師見證下,管

管向心道禪師下跪,要求皈依。當下,心道禪師

還一度扶他起身,哪有長輩向晚輩下跪的道理,

但管管堅持要皈依,心道禪師就給了他一個法

號:善調。管管非常歡喜這個名字,好似師父期

許他善用這一生的才華,調合眾生。

至於繪畫,純然是來自於年輕時對於中國

水墨畫的仰慕,並非不喜歡油畫,而是當時軍

中無法取得油彩,頂多就是毛筆,因此他就用

毛筆在報紙上塗鴉,久而久之就抓到要領了,

這也成就了管管特殊的文人畫風格。不說別的,

光是他的簽名,就可以簽成一則小插畫。遠看似

寂靜行者

Page 4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6

寂靜行者

一座座高山,近看還有兩個穿著長袍的人在山

下相互依存。

管管的畫與詩同樣精采,他已受邀在台北

紀州庵與桃園青埔高鐵站附近一處建設公司會

所作駐館創作,屆時,民眾便有機會目睹這位

詩人的創作歷程。

轉戰編劇,名導讚「有靈氣」

一直講管管的詩與畫,反倒輕慢了他的另

一項長才——戲劇。管管從軍中退伍後就曾參與

演出,如在賴聲川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中

飾演劇中的導演。他一生中參與的電影、電視、

話劇演出共計 33部,最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六

朝怪談》,源起是他看了王菊金導演在 1977拍

的紀錄片《烏魚來的時候》,深受感動,後來

在畫家鄭在東先生的引薦下,王菊金導演邀請

管管為《六朝怪談》編劇。

劇本共分三段,馬女、古剎、鏡中孩,演

到第三段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導演請管管

擔任劇中的老和尚,頗獲好評,而這部電影也

為王菊金導演贏得了第 1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獎。後來有法國電影團體來台找尋東方電影的

代表作,法國人特別鍾愛這部電影的第三段,

也就是管管主演的這一段,但終究沒獲得推薦,

因為管管的詩人定位太鮮明,有人一時無法接

受他同時也是一個優秀演員的事實。

事過境遷,管管重提這段往事,心中仍難

掩悲壯,看來,即使天不忌英才,我們的社會

也難容一個跨界的天才。

根據一段影評:「鏡中孩」由首次拍片的

詩人管管獨挑大樑,他飾演一個在外人眼中德

高望重、道貌岸然的老禪師,但其實對物質生

活極為看重,且對人十分刻薄,他在銅鏡裡看

見詭異的小孩身影,飽受驚嚇,但那原來是童

年的自己—— 童年的他,曾一片赤誠想救世,

而現實中儘管他能粉飾太平扮演有道高僧,攬

鏡自照時卻逃不過自我的譴責。

管管的表演揮灑自如,有幽默感亦有深度,

可說是全片最好的選角。而「鏡中孩」普遍也

是《六朝怪談》中評價最高的一段,被認為劇

本最完整,敘事最流暢,藉生活上的細節來觀

看主角被物欲腐蝕、忘記初衷的內心,故事簡

單,借古諷今的寓意卻深,連李翰祥導演都讚

其中的禪味「有靈氣」。

談了這麼多管管,仍覺得未搜集足夠的管

道深入他神奇的創作世界,唯有安慰自己,作

品本身會是最好的導引,只要用心,欣賞的同

時就是與創作者暢談的當下。

Page 4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7

宗博館超連結

傳承千年的僧繪唐卡是在繪畫中修行,在修行中繪畫,既有悲智雙運的殊勝法喜,

更是清淨圓融的莊嚴藝術。

撰文•蘇雅芳

從唐卡的方寸空間通達無限的自性世界

唐卡(Thang-ga) 又

叫做唐嘎、唐喀,

是藏文音譯,在藏語的意

思是「佛祖的卷軸畫」,

而在梵語有一個特殊意義

――在有限空間展現無盡

世界,亦即利用創作的有

限小空間,引領我們進入

無限的自性世界,這是唐

卡的真正意境。

興起於公元 8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唐卡為

藏傳佛教獨有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

族特點與宗教色彩。題材廣泛,內容多元,上

自宗教文化、歷史傳記,下至天文曆算、社會

風俗,最常見的是宗教佛像畫、壇域或六道輪

廻。每幅唐卡畫皆是描繪一個完整的故事,所

表現的內容都是佛教深邃奧秘的哲理,用圖像

造型達到教化眾生的目的。

唐卡就是一條時空隧道

傳承千年的僧繪唐卡是在繪畫中修行,在

修行中繪畫,既有悲智雙

運的殊勝法喜,更是清淨

圓融的莊嚴藝術。在漫長

的歷史洪流中,唐卡經歷

了盛衰與融合後,形成了

四大主流畫派,並以地域

畫分為:衞藏地區的勉唐

畫派、康巴地區的噶瑪噶

孜畫派、安多地區的熱貢

畫派與西藏自治區日喀則

地區的青直 畫派,其中的熱

貢畫派以秀美雋永為特色,不但潔靜精微,更

富含修行者對心靈自性、對生命時空的真誠熱

愛,尤其借助畫筆推進色彩的歡喜修持,展現

了佛法智慧與慈悲的自在圓融,蘊藏著博大精

深的佛教文化、至精至美的藝術特性,使得熱

貢唐卡藝術於 2006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

熱貢畫派代表洛桑龍達上師在講解唐卡藝

術時曾說:「唐卡是一項既神秘又充滿豐富內

涵的藝術,身為一個修行者、佛法教育者,透

阿彌陀佛珊瑚唐卡(圖片提供/金剛雪蓮文化協會)

Page 4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8

宗博館超連結

由唐卡來度化眾生、教化眾生是極為重要的責

任。」尤其唐卡文化象徵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

此上師在繪製唐卡佛像時,必以最虔誠的清淨心

念誦持咒,一筆一畫精雕細琢,展現佛菩薩的慈

悲與智慧。

在有限的方寸之間開發人類心靈進入無限

空間,帶領我們的生命走向寬廣無垠的世界,引

領我們性相一如,最終走向解脫,這是唐卡所要

傳達的思想,同時亦是人類終其一生所追求的,

而實際上也就是存在於唐卡裡的時空隧道。

人生最重大的事就是生與死,無論是宗教

亦或是自然科學,終極目標都是探索生命真諦,

只不過佛教率先給出了答案。20世紀世界最重

要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的愛因

斯坦就曾感嘆:「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

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

教。」

人生短短數十載,如何在有限中看到無限?

那就要修持佛法,增進智慧,一旦在有限生命

中開悟,就會在方寸之間的唐卡裡看到「無限」

的本義。普羅眾生若能以清淨虔誠的自性觀照,

唐卡其實就是一條時空隧道,透過這個有限空

間能通達佛菩薩的極樂世界,擴展無盡的生命,

當身心靈得以進入其中,便能獲得解脫。

藉由唐卡藝術接引眾生

洛桑龍達上師的唐卡畫作傳承熱貢畫派的

正統,並巧妙融入中國水墨畫的工筆繪畫技藝,

他希望以菩提悲心藉由唐卡藝術接引眾生,所以

其作品色彩豐美、構圖靈秀,完美呈現佛法的歡

喜自在。

上師表示一幅小尺寸唐卡的創作需要 2~3

個月,大尺寸的唐卡最長需時 1~2年,足顯珍

貴。之所以如此耗時費日,乃是因為唐卡的創作

過程極為複雜,從擇吉日誦經備料,到繃製畫

布、打磨布面、淨身祈請觀想、繪畫底稿、勾

複線、添色韻染、勾邊線、勾金線、開眼整理、

裝裱、開光加持,共有十二大步驟。在複雜的繪

洛桑龍達上師(圖片提供 / 金剛雪蓮文化協會)

Page 4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法華 Saddharma-Pundári ka stage. .

39

宗博館超連結

製工藝中夾雜著許多密乘的儀式,這些儀式能讓

創作者心境祥和,使唐卡創作過程成為融合天地

萬物、身心靈和諧美的特別修行方式,更讓觀修

唐卡者能藉由唐卡回歸自性本具的真善美。

龍達上師在去年 12月應邀於世界宗教博物

館舉辦唐卡講座,現場並展出他親手繪製的綠度

母佛紅唐卡、綠度母佛金唐卡、玉獅文殊菩薩

彩唐卡。上師表示,唐卡中各種神像的構圖比

例是嚴格遵照《度量經》的形象、尺寸來繪製,

其神態表情、動作姿勢乃至法器等等,都有特定

的規制及意義。

現代唐卡分為彩唐、黑唐、金唐、紅唐四

種,使用的顏料均是極為珍貴的天然礦植物,

如紅珊瑚、純金箔、綠松石、藏紅花等,主要

顏色是黃綠藍紅白,上師解釋:「這五種主要

顏色正好是代表天地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也與人

體的肺、肝、腎、心、脾五臟對應。」例如綠

度母又稱為「救八難度母」,祂的身體是綠色,

屬於春天的顏色,代表萬物生生不息的滋長之

氣,蘊含一片新生的契機,可以為人帶來內心的

寧靜。因此當你靜下心來觀賞時,綠度母的形

象和顏色會潛移默化改善負面情緒。這是唐卡的

淨化心靈作用,其實也算是一種視覺心理療法,

透由觀賞唐卡,由眼入心,從而達到內心平靜。

龍達上師提到欣賞唐卡的幾個重點,首先

要了解菩薩的主題,其次是菩薩所要表達的含

意,最後是整幅唐卡的構圖。當你了解這幾個

重點之後,再用感官細細感受,只要身心靈能

進入唐卡這條時空隧道,便能獲得菩薩的加持,

內心也就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與解脫。

走入神奇又神聖的唐卡世界,你就進入了

真正的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給五大弟子講法圖

(圖片提供 / 金剛雪蓮文化協會)

Page 5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40

2015年 5月,第二度隨靈鷲山醫療團馳援受

災地區――尼泊爾。與之前遠赴緬甸安撫受

颶風摧殘的人們相比,心情一般地沈重與不捨。

災區觸目所及,盡是人世間的無常、苦難與掙扎

求生,但同時也強烈映照出人性的光輝與美好。

哪裡有災難,就往哪裡去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的服務精神是「哪裡有

災難,就往哪裡去」,為地球上各個不同角落、

不同形式的受難心靈伸出援手。這次與台灣健康

服務協會攜手,在加德滿都達成前所未有的成

果,包括進駐當地教學醫院提供診療服務和經驗

交流,進而與和醫院關係密切的基金會簽訂合作

備忘錄,深化雙方合作關係。

此行個人職司紀錄,也隨醫師們進入醫院

甚至開刀房做第一手的觀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

位身材瘦小的女孩,左腿被倒塌的房舍嚴重壓

傷,醫療團為其進行深度清創手術。這位全身麻

醉看似五歲左右的女孩,護理師告知竟已有九

歲,可見其家境條件之貧乏。醫師將女孩壞死的

肌肉組織大面積一塊塊清除,血淋淋的畫面真是

我這輩子所見之最。

醫師團談話時偶有提及一位截肢的女孩,

我一直不確定說的是哪位,直到弄明白就是這個

九歲的女孩時,我疑惑地問:她只是受傷沒截肢

啊!得到的回答居然是以他們在醫院看到的當

地醫療技術和水準,她最終只有被截肢的命運。

災區外傷急救,無論在哪裡一般都是先止

血,然後以訂書針基本固定裂開的傷口即後送,

靈鷲山在全球

撰文•邱近思

喜馬拉雅山下的愛心驛站災區觸目所及,盡是人世間的無常、苦難與掙扎求生,

但同時也強烈映照出人性的光輝與美好。

靈鷲山醫療團落腳於尼泊

爾首都加德滿都信仰中心

大聖塔區。

Page 51: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41

問題大多出在後送的處理,尤其當醫療水準不

夠時。靈鷲山醫療團一位醫師就曾說,我們合

作的這家醫院在當地雖然已算頗有規模,好些

醫療器材他卻從未見過,少說已是十幾年前的

設備了。

正因此,我特別關心這位小女孩,不知她

如何撐過每天痛徹心扉,連成年人有時都難忍哀

嚎的換藥折磨。一天探詢到她的病床位置,拿

了一個台灣帶來的按壓式水壺送她。病床邊很

熱鬧,有父親和兩個在她病床跑上跑下的弟妹。

她接過水壺後牢牢拽在懷裡,不算乾淨、露出

笑容的臉龐上還掛著幾顆淚珠。

我猶豫了一下問是否可以幫她拍張照,父

親同意了。那我以為不懂事的弟妹竟也安靜地

爬下病床好讓我拍照。每想到這一幕,我心裡

都有被抽動的感覺,不知為何上天會給這般無

邪的女孩如此殘忍的人生。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圓滿人生

在加德滿都前後共停留 11天,不知後來小

女孩如何了,我也一直不敢問。10月靈鷲山醫

療二團再次進駐Manmohan教學醫院,我也選

擇讓那一定已經有結果的故事留在醫院內,不去

問答案。人生許多事,本來就不需要都弄明白,

其實也不一定真的能明白。或許只要相信一切

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圓滿的人生。

進駐醫院第一天我們被帶往病房巡視,瞭

解每一病床的情況。除了小女孩,其實無論男

女老少,每個病人都是一則動人的故事。院內

有來自不同國家的醫療和志工團隊,但靈鷲山

是唯一一支以其精湛醫術及謙和態度獲致院方

信賴的團隊。

院長 Dr. Ram 即曾感性表示,醫療團成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卻為了尼泊爾

大地震的災民放下一切,不遠千里將愛心帶來

潤澤這些受傷的心,讓他們衷心感動與感謝。

院長伉儷並為此於不久前親自來台向靈鷲山及

當初曾伸出援手之醫院拜會致謝。

其實Manmohan教學醫院本身就是喜馬拉

雅山下的愛心驛站。地震後該院決定所有貧困

災民一律免費收治。該院建築工程尚未完備,

仍有資金需求,此舉與靈鷲山慈善基金會成立

的初衷不謀而合。

而基金會此行除了醫療服務,同時在加德

滿都附近四處勘查,最後決定在距離靈鷲山密

勒日巴禪修中心不遠、受創極為嚴重的 Sankhu

啟動重建工程,包括水過濾系統和太陽能路燈

等項目。看來 Dr. Ram對靈鷲山傳播愛心的肯

定並非溢美之詞,靈鷲山確實當之無愧。

靈鷲山在全球

Page 52: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42

撰文.蘇雅芳

正月初五財神到人生在世,貴在富而有德,

施財則得大富,積德行善,財源自會滾滾而來。

生命禮俗

財神亦被稱為「財神爺」,是生財聚財的神

祇,屬於中國民間信仰的產物。在中國神

話當中,財神出現得比較晚,職司財富的神最

早可追溯到宋代,這與宋代以後商業繁榮有關,

並盛行於明清時代。

人們追求財富的精神依託

財神原為物神,但是由於賜人財帛,給人

美好的生活,所以與喜、貴、壽等神一樣,成

為福神。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追求財富是人類共同的願望,財神的出現不止

顯現出民間對財富的慾望,更是人們追求財富

的精神依託。

民間信仰的財神眾多,不同時代、不同

地區各有信奉的財神,如我們常聽到的「文財

神」、「武財神」、「五路財神」等。財神是

一個群體,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所尊奉的神,

成為人們想發財的心理寄託。

財神身負人類祈求招財進寶、生活富足等

責任,眾多財神形成了特有的財神文化,深植在

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其中,農曆正月初五「迎財

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至今每年春節期間必定

會舉行迎財神的民俗活動,透過流傳千百年的民

俗傳承,人們似乎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歸屬。

財神的種類繁多,亦有許多分類方法,常

見的有依佛道教和文武財神來分類。佛教財神

有財寶天王,即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

毘沙門天,還有五姓財神,分別是黃、白、黑、

紅、綠五色的五尊財神。文財神和武財神則屬

於道教財神,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財神。

武財神主要有兩位,分別是趙公明和關公。

趙公明是一位武將,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

乙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統率

「招寶天尊蕭昇」、「納珍天尊晉寶」、「招

財使者鄧久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

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掌管天下財庫,

黃財神(圖片提供 / 金剛雪蓮文化協會)

Page 53: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43

生命禮俗

在民間奉祀的財神中最具影響力。民間亦盛傳

這四位神仙加上趙公明,合稱「五路財神」。

關公即是關羽,為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威

風凜凜的武將,民間通稱「關聖帝君」,勇武忠

烈,位列「五虎上將」之首。關羽之所以被尊為

武財神,商界人士也尊其為守護神,視為招財

進寶的財神爺,是因為其為人忠義,形象威武,

而且重誠信、講義氣,能護財避邪、招財進寶,

所以商賈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期望關公做

為他們財運亨通的守護神,而人們也希望商賈

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於是關公成為正義使者,

進而成為全國敬拜的財神。祂手上那把青龍偃

月刀便是在警示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除了賜財降福,也蘊含揚善除惡之意

武財神以外的財神都可以納入文財神的類

別。文財神多見於雕像和年畫,大多是錦衣玉

帶,面色白淨、笑容滿面,適合新春喜慶裝飾

於家中。一般所指的文財神主要是比干、范蠡。

比干是商朝末年的忠臣,為紂王的皇叔,

在《封神演義》中,比干力諫紂王、被紂王剖心,

後來姜子牙助周武王伐紂成功,比干被追封為

「文曲星君」。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玉皇大帝

認為比干剛正不阿,無辜被害而剖心,無心就

不會偏心,因此封為「天官文財尊神」。民間

則認為其正直不偏私而尊為財神。

范蠡又稱陶朱公,是春秋末年的越國大夫,

輔佐越王句踐復國,不過當句踐稱霸後,范蠡

卻選擇急流勇退,遠赴齊國經商致富,但他將

金錢視為身外之物,把個人錢財分散給親友和

貧寒之士。范蠡三致千金,又三散家財,在人

們心中是一位活財神。司馬遷稱讚他「富好行

其德」,亦即樂善好施。其實也就是現今的成

功人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做法。

一代商聖范蠡既能生財也會聚財,更捨得散財,

故被後人尊為文財神。

作為民間信仰對象的財神,除了有賜財降

福的廣大神通之外,也都蘊含著揚善除惡的理

念。如比干的公正無私,關公的忠誠信義,范蠡

對經營的智慧和對待財富的超然心態等,都蘊含

著深長悠遠的人生哲理,帶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隨著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現代人對鬼神

的迷信成分越來越少,但是財神信仰卻仍根深

蒂固,許多人對於迎財神、祈求發財金趨之若

鶩,反映出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渴望富足、

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然而正如詩仙李白在《將

進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

還復來」,人生在世,貴在富而有德,施財則

得大富,積德行善,財源自會滾滾而來。

Page 54: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44

105 年 2 月行事曆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大悲咒共修 25( 四 ) 19:30

一日禪 28( 日 ) 09:00

平安禪禪法 ( 禪訓班 ) 2.16.23( 二 ) 19:30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禪法課程 2.16.23(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阿彌陀經 25( 四 ) 19:30

敦煌舞 22.29( 一 ) 19:30

敦煌舞 ( 初階 ) 24( 三 ) 19:00

新春梁皇法會 2/11-2/15 09:00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13:30

創意人生.與您一起 21( 日 ) 09:00

( 親子活動 )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普賢行願品共修 2.16( 二 ) 19:30

阿彌陀經共修 23( 二 ) 19:30

禪修課程 4.18.25( 四 ) 19:30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13:30

敦煌舞 1.22.29 ( 一 ) 09:30

敦煌舞 3.17.24( 三 ) 19:00

敦煌舞 4.18.25 ( 四 ) 09:30

敦煌舞 6.20.27( 六 ) 09:30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5.19.26( 五 ) 19:30

禪修共修 4.18.25( 四 ) 19:30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3.17.24( 三 ) 19:30

平安禪法 5.19.26(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22( 一 ) 11:00

大悲咒共修 11( 日 ) 請洽講堂秘書

聖山寺 ( 下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

(02)2499-1901

內容 日期 時間

新春祈福法會 2/8-2/12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大悲咒共修 14( 日 ) 09:00

朝山 20( 六 ) 07:00 發車

一日禪 21( 日 ) 09:00

誦戒會 15( 一 ) 19:30

太極導引 1( 一 ) 19:30

平安禪 ( 初階 ) 2.16.23 ( 二 ) 19:30

書法班 3.17.24 ( 三 ) 14:00

經典共修 - 3.17.24 ( 三 ) 19:30

大乘妙法蓮華經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時間

合唱團 1.15.22 ( 一 ) 19:30

平安禪法 ( 初階 ) 2.16.23 ( 二 ) 19:00

養生氣功班 2.16.23 ( 二 ) 19:30

經脈導引班 3.17.24( 三 ) 10:00

經脈導引班 3.17.24( 三 ) 19:00

千燈供佛法會 8.22( 一 ) 09:30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 九分禪 22.29( 一 ) 19:30

經典共修 22.29( 二 ) 19:40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13:00

註:

※ 講堂修繕工程尚未完工,法會活動若有異動以講堂

公告為主。

※ 2/7-2/14 農曆新年講堂暫停服務,造成不便 敬請

見諒 !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時間

歡喜小菩薩班 17.24 ( 三 ) 12:30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17.24 ( 三 ) 19:30

平安禪 ( 初階 ) 2.16.23( 二 ) 19:30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8.22( 一 ) 10:00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大悲咒共修 27( 六 ) 13:00

提鐵桶回山建聖山 13( 六 ) 08:00 發車

Page 55: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45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時間

大悲寰宇暨新春財神法會 8( 一 ) 09:30

初一、十五佛供 8.22( 一 ) 11:00

瑜伽班 2.23 ( 二 ) 19:20

大悲咒共修 2/8、2/26 19:3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進階班 4.18.25( 四 ) 19:30

幸福家庭讀書會 5.19.26( 五 ) 09:30

親子溫馨共禪悅 6.13.20.27( 六 ) 15:00

新春迎財神 7( 日 ) 21:30

暨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共修

新春迎財神暨佛供 8( 一 ) 10:30

初一、十五:佛前大供 22( 一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4( 日 ) 12:30

新春富貴與師有約 2/10-2/11

( 回山專車 ) 2/10 上午六點發車

新春齋天祈福 15( 一 ) 20:00

暨百萬大悲咒共修

假日功法班 14.28( 日 ) 09:00

嘉南區榮董聯誼會 14( 日 ) 10:30

成立大會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基礎班 4.18.25( 四 ) 19:00

初一、十五: 22( 一 ) 11:00

佛前大供

新春迎財神暨佛供 8( 一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6.13.20.27( 六 ) 13:30

新春富貴與師有約 2/10-2/11

( 回山專車 ) 2/10 上午六點發車

新春藥師祈福共修 13( 六 ) 14:00

回山齋僧 29( 一 ) 請洽講堂秘書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時間

書法抄經班 2.16.23( 二 ) 19:30

經典共修 3.17( 三 ) 19:30

平安禪法共修 5.19(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8.22( 一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3( 六 ) 08:30

除夕插頭香 7( 日 ) 22:00

梁皇寶懺暨燄口法會 2/24-2/28 請洽講堂秘書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悲願暨禪修 8( 一 ) 08:30

梵唄課程 2.23( 二 ) 10:00

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2.23( 二 ) 19:00

平安禪基礎課 4.18.25( 四 ) 19:00

初一、十五 8.22( 一 ) 09:30

金剛經共修暨佛供

新春祈福法會 27( 六 ) 09:00

台東中心

台東市志航路一段 302 號

(08)922-6990

內容 日期 時間

藥師經經典共修 4.18( 四 ) 20:00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11.25( 四 ) 20:00

一日禪 20( 六 ) 請洽講堂秘書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內容 日期 時間

初一、十五佛供 8.22( 一 ) 10:30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不

便,敬請見諒 ! !

Page 56: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46

105 年 3 月行事曆

聖山寺 ( 下院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東興街 30 之 1 號

(02)2499-1901

內容 日期 時間

圓滿施食暨先修三 3/6

春季祭典 3/20

基隆講堂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 43 號 10 樓

(02)2424-0533

內容 日期 時間

清明懷恩大法會 27( 日 ) 08: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3( 日 ) 09:00

朝山 19( 六 ) 07:00 發車

一日禪 5( 六 ) 09:00

誦戒會 14( 一 ) 19:30

太極導引 7.14.21.28( 一 ) 19:30

平安禪 ( 初階 ) 1 ( 二 ) 19:30

書法班 2.9.16.23.30 ( 三 ) 14:00

經典共修 - 2.9.16.23.30 ( 三 ) 19:30

大乘妙法蓮華經

台北講堂

台北市松江路 220 號 5 樓

(02)2571-6663

內容 日期 時間

合唱團 7.14.21.28( 一 ) 19:30

平安禪法 ( 初階 ) 1 ( 二 ) 19:00

養身氣功班 1.8.15.22.29( 二 ) 19:30

經脈導引班 2.9.16.23.30( 三 ) 10:00

經脈導引班 2.9.16.23.30 ( 三 )19:00

一日禪 5( 六 ) 09:00

千燈供佛法會 9.23( 三 ) 09:30

經典共修 13( 日 ) 09: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9( 六 ) 13:30

朝山 27( 日 ) 07:00

新莊中港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安街 3 號 5 樓之 2

(02)8992-2369

內容 日期 時間

歡喜小菩薩班 2.9.16.23.30 ( 三 ) 12:30

九分禪暨經典共修 2.9.16.23.30 ( 三 ) 19:30

平安禪 ( 初階 ) 1( 二 ) 9:30

初一、十五燃燈供佛 9.23( 三 ) 10:00

(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 佛供 )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3:00

朝山 19( 六 ) 請洽講堂秘書

新北市分院

新北市永和區保生路 2 號 8 樓

(02)8231-5685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 - 九分禪 7.14.21.28( 一 ) 19:30

經典共修 7.14.21.28( 一 ) 19:40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00

平安禪共修 1.8.15.22.29( 二 ) 19:30

樹林中心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 415 號 7 樓

(02)2688-3135~6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大悲咒共修 3.10.17.24.31( 四 ) 19:30

齋僧 7( 一 ) 06:30 發車

平安禪禪法 ( 禪訓班 ) 1( 二 ) 19:30

朝山 27( 日 ) 07:00 發車

桃園講堂

桃園市中正路 1071 號 16 樓之 1.2

(03)346-3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法課程 1( 二 ) 19:30

經典共修 - 普賢行願品 3.10.17.24( 四 ) 19:30

經典共修 - 阿彌陀經 31( 四 ) 19:30

敦煌舞 7.14.21.28( 一 ) 19:30

敦煌舞 ( 初階 ) 2.9.16.23.30( 三 ) 19:00

佛學課程 18.25( 五 ) 19:30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30

平安禪共修 8.15.22.29( 二 ) 19:30

中壢中心

桃園縣中壢市裕民街 26 號 12 樓

(03)426-2431

內容 日期 時間

普賢行願品共修 1.8.15.22( 二 ) 19:30

阿彌陀經共修 29( 二 ) 19:30

禪修課程 3.10.17.24.31( 四 ) 19:30

大悲咒共修 26( 六 ) 13:30

敦煌舞 7.14.21.28 ( 一 ) 09:30

敦煌舞 2.9.16.23.30 ( 三 ) 19:00

敦煌舞 3.10.17.24.31 ( 四 ) 09:30

敦煌舞 5.12.19.26( 六 ) 09:30

新竹共修處

新竹市興中街 53 號

(03)562-400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4.11.18.25( 五 ) 9:30

禪修共修 3.10.17.24.31( 四 )19:30

大悲咒共修 12( 六 ) 13:00

Page 57: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47

台中講堂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 160 號 4 樓

(04)2319-0199

內容 日期 時間

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19:30

平安禪 4.11.18.25(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三 ) 11:00

大悲咒共修 6( 日 ) 13:20

水懺法會 13( 日 ) 13:30

朝山 26( 六 ) 請洽講

堂秘書

回山志工 27( 日 ) 請洽講

堂秘書

嘉義中心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291 號 4 樓

(05)216-2820

內容 日期 時間

禪修密集班 3/5-3/6 08:00

慈悲與禪 20( 日 ) 08:0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三 ) 11:00

瑜伽班 1.8.15.22.29 ( 二 )19:20

大悲咒共修 3/11、3/20 19:30

法華經暨經典共修 25( 五 ) 19:30

台南分院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 203 號 7 樓

(06)208-3981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進階班 3( 四 ) 19:30

( 禪訓班 )

幸福家庭讀書會 4( 五 ) 09:30

親子溫馨共禪悅 5( 六 ) 15:00

初一、十五:佛前大供 9.23( 三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27( 日 ) 12:30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6( 日 ) 13:00

平安假日功法 13.20.27( 日 ) 09:00

新營共修處

台南市新營區健康路 128 號 2 樓

(06)635-0890

內容 日期 時間

平安禪基礎班 3( 四 ) 19:00

初一、十五:佛前大供 9.23( 三 ) 11: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5.12.19.26( 六 ) 13:30

藥師祈福共修 5( 六 ) 14:00

平安半日禪 20( 日 ) 08:30

靈鷲山佛教教團 "

蘭陽講堂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福德路 88-1 號

(03)965-5093

內容 日期 時間

百萬悲願暨禪修 13( 日 ) 08:30

梵唄課 1.8.15.22.29( 二 ) 10:00

平安禪暨經典共修 1.8.15.22.29( 二 ) 19:00

平安禪基礎課 3( 四 ) 19:00

初一、十五 9.23( 三 ) 09:30

金剛經共修暨佛供

十圓滿 20( 日 ) 08:00

台東中心

台東市志航路一段 302 號

(08)922-6990

內容 日期 時間

藥師經共修 3.17.31( 四 ) 20:00

普門品暨大悲咒共修 10.24( 四 ) 20:00

花蓮共修處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八街 100 號

(03)852-2601

內容 日期 時間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三 ) 10:30

註:法會、活動如有變動,以講堂公告為主 ~ 造成

不便,敬請見諒 ! !

高屏講堂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 182 號 13 樓

(07)225-5187

內容 日期 時間

書法抄經班 1.8.15.22.29( 二 ) 19:30

經典共修 2.9.16.23.30( 三 ) 19:30

平安禪法共修 4.11.18.25( 五 ) 19:30

初一、十五佛供 9.23( 三 ) 10:00

百萬大悲咒共修 12( 六 ) 08:30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新浪微博 心道說禪 心道師父網站 靈鷲山教育網 FB

Facebook 心道說禪 世界宗教博物館

掃一掃,更多關於靈鷲山的資訊:

Page 58: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華嚴 Avatamsaka stage.

48

093TV

供養與布施一樣都是積累資糧的殊勝法門。

《增一阿含經》卷一云:「能施眾僧者,獲

福不可預計。」每年歲末靈鷲山佛教教團都會在

緬甸舉辦朝聖供萬僧活動;「一花一世界,一葉

一菩提,一步一腳印,一步一如來。」每一場供

僧都在累積知福、惜福、造福的資糧,讓人們長

養慈悲喜捨,樂善布施的福田,更願成佛,度眾

生。

從教育紮根培養世界和平的種子

心道禪師說:「我們和尚在哪裡都推動佛法,

推廣愛心,推廣能夠愛地球愛人類,讓大家都能

夠離苦得樂,能夠找到生命的一種方向跟目標,

能夠不要浪費生命,能夠為這個生命做更多的奉

獻跟服務。」因此心道禪師在這裡推動「心和平,

世界就和平」的做法,從教育紮根培養世界和平

的種子,到接軌國際的一份多元共生的共識,促

進世界和平的生命教育。

參與朝聖與供僧該抱持怎樣的心態?朝聖朝

甚麼?供僧又有甚麼功德利益?現在世界人心非

常不定,多元資訊氾濫之下,

要如何能發現生命的源頭與意

義?佛法說的苦空無常,我們

要如何做才能踏上覺醒之路?

鎖定《愛與和平,緬甸一路》。

圖文提供•靈鷲山全球網路電視台

愛與和平,緬甸一路

Page 59: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Page 60: 2016靈鷲山 有緣人234期

假想,是天上的星星

擁擠,但非常美好

假想,是地上的人群

孤寂,但幸福滿溢

假想,你們是 65 萬分之 1 穿過宗博館

時刻的短暫駐留

將化為永恆回憶

宗博開館 15 年,已有 65 萬個家庭參觀,就如同一群閃耀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