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6 06 闽北日报社经济部主办 电话:8820709 责任编辑: 林李冰 责任校对: 魏光荣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6 9 9 星期五 第三届“工成名就纵行千里”之 “学霸 良师面对面”公益活动独家报道 特约刊登 “自强不息”在我看来,是对客 观物质条件的一种超脱,即是在相 对困难的外界环境下仍能保持积极 向上的思想态度。这种精神信念, 正是激励我努力学习的精神源泉。 山区小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 我注定无法获得与北京、上海、 福州、厦门等地的学生们一样 优质的教育。但是,不怨天尤 人,不自暴自弃,我们学校的历 届学生都是凭着刻苦学习、 坚强不屈的精神考出好成 绩的。 自高中以来,我并没有 陷入怨天尤人的怪圈,而是 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地学好 每一块知识,每一次考试 后都认真进行反思总 结。在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晚自 习时,在走道里背诵古诗;在英语竞 赛前,几个人一起做听力题……虽 然高中生活辛苦又忙碌,但是我获 得了满满的快乐。 虽然县城内没有奥数的辅导 班,但是,在正常课程学习之余,我 自学奥数辅导书,在考试前的一个 星期,我专门空出几个晚上,将前几 年的卷子都一一细看过去,尽管有 些题目仍然在我能力之外,但是凭 借着辛勤,在去年的数学竞赛中名 列全省第 70 名,取得了省二等奖, 成绩并不显眼,可却已经是我们学 校在数学竞赛这一领域中的重大突 破了。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 已然十分满足! 让我不抱怨小城 对于清华、北大,我认为它们 不仅仅是两块响亮的招牌,它们 感召我的是那里无数师生的社会 责任感,驱使我努力学习,踏入他 们的行列。 历代清华北大人在国家危难 之际或是在现代化发展之时展现 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将个人前程 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一评价 历代清华北大人受之无愧。无数 的元勋从清北两所大学里走出, 无数的院士在清北两所大学里躬 耕,一大批学术巨匠在清北两所 大学里任教……我曾在一封北大 学长给中学生们的一封信中看 到,他为完成教授布置的作业而 不眠,为新奇的任务而抓狂,然后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北大对学生 的严格要求让他获得了新知,培 养了他学习的深层能力,最终为 他的成才之路夯实了基石。百年 的历史沉淀,已然在清北两所大 学校园中形成了一种雄浑厚重的 学习氛围。 如今,面对北京大学的我要 大声说:我来了!在未来四年里, 我想在我的学科领域努力探索, 希望能用缜密的思维和大胆的创 想探索信息科学的奥秘,更希望 未来让自己的成果造福他人,将 来为北大值得骄傲的历史增添光 辉。 让我目标更高远 清华、北大,皆是我心中追逐多年的梦想!今年的高 考,我有幸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录取,这个萌芽于顺昌 小城的梦想终于在京城开出花朵,这梦想花朵里送出的精 神气息,依旧会激励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前行。 责任 厚德 高三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注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在这个阶段他们时而敏感,时 而焦虑,时而高亢……这一年他们的情感就像过山车,在颠簸起伏中。作为一名高三 班级的班主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变化,给他们一份特别的关爱,他们就会还 给你一份特别的惊喜。下文是我在高三班主任岗位上的体验,希望你们能从一个个 事例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网络时代,写信这种独特的 沟通方式渐渐淡化出人们视野,可 是我却看中这种方式,并在班上开 设了“班主任信箱”,每一位同学有 什么想法都可以以书信形式和我 交流。我相信书信里的文字,经过 思维的沉淀,将表达出更成熟的情 感,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帮 助。以下是学生吴语诗给我写的 信,今年高考,她以优异成绩被重 点大学录取了。她写了这封信之 后,我们通过交流,她的进步让我 看在了眼里。 班主任信箱的魔力 真爱学生,就要学会采用一些 特殊的教育方式。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我利用 语文课、班会课、家长会、黑板报 等,有意识地强化:把握今天,把握 当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既要 “快乐于勤奋学习”,又要“自信于 名牌大学”等理念。 在教室里的前后,班训的挑选 更是富有寓意:行健北大如骄阳, 学子坚自强;骀荡清华似春风,同 窗共齐心。 班级文化不仅在墙上,还在现 实中,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会时 时化作学子们前行的动力:在中秋 节、端午节,我给寄宿生送去月饼、 粽子;在高考前夕的温书假,在火 热般的教室里陪伴孩子们拼搏,一 天两个大西瓜,让孩子们紧张的备 考之余,获得片刻轻松! 当然,学生总有学习倦怠的 时候,课堂上睡觉或吵闹,敷衍作 业,玩手机,痴迷电玩……未成年 人的教育问题复杂。作为班主 任,凭借语文老师对文艺表演热 情的优势,我编出小品《变调喜唰 唰》并担任艺术指导,让学生扮演 不同的角色。特殊的教育方式成 就不凡的效果,李扬鸿在作文中 写道:“老师曾记否,《蝴蝶飞呀》 的歌声中,您与我们同歌共舞,笑 得多么灿烂;老师曾记否,《变调 喜唰唰》排练的每一个晚上,那是 我们共同的付出……是您改变了 我们。”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德 育,让语文学习发挥德育的作用, 把枯燥的道理化作点滴故事,是我 在构建班级文化中的又一个法宝, 学生黄琳说: “林老师,其实您对我 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时常在语文课 上给我们演讲人生的哲理。听着 听着,我心里就莫名升起一股向前 冲的信念。” 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 吴语诗同学,父母离异,从 小跟随外公外婆生活,性格敏 感;高一至高三没有一次语文的 考试会把全卷答完整,或作文写 不到 300 字,或古诗文阅读空白 ……心疼之余,我主动接近她,和 她聊家常。渐渐地,笑容重新绽 放在她的脸上,微微扬起的笑弧 时时扣动老师的心扉,尤其是她 大方的一声“老师好”,让我的心 中溢满了春风煦日!从此,她乐 意把生活的欢乐和烦恼告诉我, 与同学一起互相探讨学习的难 题。今年高考,她以优异成绩升 985 高校,尤其语文考了 136 分。回忆起吴语诗,我想是自己 日常微微的一个笑,默默的一眼 注视,轻轻的一声鼓励……这些 细微的关怀,促成她的变化。 寄宿生黄凯同学咬牙刻苦, 在高一上期末,勉强入了实验班 十班,一下觉得自己好伟大,创 造了一个奇迹,渐渐地浮躁起 来,校卡不戴,校服不穿,最终发 展到夜不归舍。后来他在给我 的反省信中这样说,“第二天回 宿舍才发现手机上有几十个未 接电话,是班主任您从半夜打到 凌晨。我父亲被叫来,您当面斥 责了我,我也语塞,因为事先也 知道违纪会被责骂,当我悄悄抬 起头瞄了您一眼,对上您的眼 神,外表愤怒却是一种担忧,是 一种温暖,像来自母亲。突然, 从内心最深处的角落翻涌出来 了许多情感,懊悔、自责、感动交 织。我颤抖了,开始记下您说的 每一个字,像刻在心上,以前种 种恶行开始在脑海里反复,如同 梦魇。心墙打开,羞耻感涌来, 您的每句话带着怒意却充满关 怀,我的泪湿了眼眶,但坚忍着, 面对父亲和您,许下誓言:努力 学习,决不违纪!” 林老师: 这个和暖的四月,我的心却如寒冬。一月 一度的放榜日,我目睹前排同学笑容的满面,无 奈地暗想: “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回望这半年多 无一例外的失败,我无比沮丧。我如霜打的茄 子一般,疲惫地趴在桌上萎靡不振。下午,您托 着笔记本电脑走上讲台。 您的开场白把我拉回了现实 —“让我们来朗 读一篇文章《我凭什么上北大》”。您以温柔、亲切的 语气把一个励志故事就这样倾注到了我的内心,一 股不服输的信念在心里腾起,从此我开始接受并不 完美的自我…… 吴语诗 自强 心中有梦 穿越山城 2016 年闽北高考理科第一名顺昌一中学子周雨奇的成长感悟 乐观学习,多元发展。 无论高三多 么苦多么累,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至关 重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必然带来枯燥 感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在努力学习和保 持学习成绩优异之余,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 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但可以调节心情,还锻 炼身体,对学习是一种额外充电。 做好准备,应对压力。 众所周知,高三的 课业压力繁重。对此我们应做好自己的心理 准备,我应对压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做好学习 提前量,我喜欢自学,一直遵循“上课前预习” 并做完对应练习的自主学习方法,这让我学 习起来从容有度。 掌握基础,善于总结。 在高三一年里,可 以有计划地把高中所有教科书看一遍,归纳 其中的知识点,把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一下, 形成知识点体系,当然,关于归纳总结,各个 科目不尽相同。比如数学,掌握好基本概念、 基本解题技巧;英语,适当扩充词汇量,背一 些词组以备完成填空和短文改错,背一些句 式来润色文章。 善用时间,保证效率。 充分利用上课时 间,保质保量用好自习时间,灵活调配利用 课余时间,在学习之内与学习之外找到自我 放松调剂的平衡点。 克难求易,攻题有道。 在高考考场中,解 出难题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基础题和中档难 度题是我们比较容易把握的,且高考试卷中 简单题与中档难度题的分值远大于难度题。 因此,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研究难题,主要 是学习其中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但我认为不 应花太多的时间攻难题,而偏废了基础题目。 学习经验 “厚德载物”,则是对一个人 道德品行的真切要求。一个人的 道德,要像脚下的大地一样能承 载万物。我想,这是对人生路上 一个人面对着他人的赞赏或是责 难,面对着顺境或是逆境时该如 何处事的原则性指导。无论是居 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都 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着为 科学进步而努力、为人类福祉而 奋斗的理想。所以,我在学习之 余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参与社团 活动。 在祭扫塔山烈士陵园时,在 发言之后,我望着那块写着“人民 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心中想到先烈们为了我们 如今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的独 立而前赴后继、不畏牺牲,内心里 就不由得充满着敬畏。在校运会 赛场上,看到一个个运动员,不因 比分的差距而气馁,个个都有一 种拼搏的精神,按下快门,看到照 片中的他们冲过终点线时都散发 着不一般的风采,我对体育精神 又有了更深的一 层理解。丰富多 彩的课外活动,不 仅开拓了我的视 野,更让我对人生 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让我打开心灵视野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们 □顺昌一中2016届高三(10)班 班主任 林秀英 编者按 2016年高考季在学子们踏上理 想大学校门之后,划上圆满句号。在 高中校园里,新学期又迎来了一批高 三学子,接下来的一年,对莘莘学子而 言,注定又是一个百感交集的一年。 为了让你们在成长与成功的道路上, 少走弯路,在工商银行南平分行的特 约公益刊登下,本报教育周刊特邀 2016年闽北高考文科第一名松溪一中 学子范锦凌(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录 取)、2016年闽北高考理科第一名顺昌 一中学子周雨奇(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以及他们的班主任、年段长独家为本 报撰写了以下系列文章,这其中有他 们的宝贵经验,有他们的心路历程,希 望给来年高考的学生、家长、教师带来 启迪。 顺昌一中校园 周雨奇 周雨奇

2016 9 :mbrbjyzk@163 - mbrb.greatwuyi.commbrb.greatwuyi.com/page/1/2016-09/09/6/201609096_pdf.pdf · 借着辛勤,在去年的数学竞赛中名 列全省第70名,取得了省二等奖,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6 9 :mbrbjyzk@163 - mbrb.greatwuyi.commbrb.greatwuyi.com/page/1/2016-09/09/6/201609096_pdf.pdf · 借着辛勤,在去年的数学竞赛中名 列全省第70名,取得了省二等奖,

0606闽北日报社经济部主办

电话:8820709 责任编辑:林李冰 责任校对:魏光荣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年9月9日 星期五

第三届“工成名就 纵行千里”之“学霸�良师面对面”公益活动独家报道

特约刊登

“自强不息”在我看来,是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一种超脱,即是在相对困难的外界环境下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这种精神信念,正是激励我努力学习的精神源泉。

山区小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注定无法获得与北京、上海、福州、厦门等地的学生们一样优质的教育。但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我们学校的历届学生都是凭着刻苦学习、坚强不屈的精神考出好成绩的。

自高中以来,我并没有陷入怨天尤人的怪圈,而是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地学好每一块知识,每一次考试后都认真进行反思总

结。在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晚自习时,在走道里背诵古诗;在英语竞赛前,几个人一起做听力题……虽然高中生活辛苦又忙碌,但是我获得了满满的快乐。

虽然县城内没有奥数的辅导班,但是,在正常课程学习之余,我自学奥数辅导书,在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我专门空出几个晚上,将前几年的卷子都一一细看过去,尽管有些题目仍然在我能力之外,但是凭借着辛勤,在去年的数学竞赛中名列全省第70名,取得了省二等奖,成绩并不显眼,可却已经是我们学校在数学竞赛这一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了。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已然十分满足!

让我不抱怨小城

对于清华、北大,我认为它们不仅仅是两块响亮的招牌,它们感召我的是那里无数师生的社会责任感,驱使我努力学习,踏入他们的行列。

历代清华北大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或是在现代化发展之时展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将个人前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一评价历代清华北大人受之无愧。无数的元勋从清北两所大学里走出,无数的院士在清北两所大学里躬耕,一大批学术巨匠在清北两所大学里任教……我曾在一封北大学长给中学生们的一封信中看到,他为完成教授布置的作业而不眠,为新奇的任务而抓狂,然后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北大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让他获得了新知,培养了他学习的深层能力,最终为他的成才之路夯实了基石。百年的历史沉淀,已然在清北两所大学校园中形成了一种雄浑厚重的学习氛围。

如今,面对北京大学的我要大声说:我来了!在未来四年里,我想在我的学科领域努力探索,希望能用缜密的思维和大胆的创想探索信息科学的奥秘,更希望未来让自己的成果造福他人,将来为北大值得骄傲的历史增添光辉。

让我目标更高远清华、北大,皆是我心中追逐多年的梦想!今年的高考,我有幸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录取,这个萌芽于顺昌小城的梦想终于在京城开出花朵,这梦想花朵里送出的精神气息,依旧会激励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前行。

责任 ■▲

▲▲■▲ ▲

厚德 ■▲

▲▲■▲ ▲

高三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注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在这个阶段他们时而敏感,时而焦虑,时而高亢……这一年他们的情感就像过山车,在颠簸起伏中。作为一名高三班级的班主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变化,给他们一份特别的关爱,他们就会还给你一份特别的惊喜。下文是我在高三班主任岗位上的体验,希望你们能从一个个事例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网络时代,写信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渐渐淡化出人们视野,可是我却看中这种方式,并在班上开设了“班主任信箱”,每一位同学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以书信形式和我交流。我相信书信里的文字,经过思维的沉淀,将表达出更成熟的情感,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帮助。以下是学生吴语诗给我写的信,今年高考,她以优异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了。她写了这封信之后,我们通过交流,她的进步让我看在了眼里。

班主任信箱的魔力

真爱学生,就要学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我利用语文课、班会课、家长会、黑板报等,有意识地强化:把握今天,把握当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既要“快乐于勤奋学习”,又要“自信于名牌大学”等理念。

在教室里的前后,班训的挑选更是富有寓意:行健北大如骄阳,学子坚自强;骀荡清华似春风,同窗共齐心。

班级文化不仅在墙上,还在现实中,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会时时化作学子们前行的动力:在中秋节、端午节,我给寄宿生送去月饼、粽子;在高考前夕的温书假,在火热般的教室里陪伴孩子们拼搏,一天两个大西瓜,让孩子们紧张的备考之余,获得片刻轻松!

当然,学生总有学习倦怠的时候,课堂上睡觉或吵闹,敷衍作

业,玩手机,痴迷电玩……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复杂。作为班主任,凭借语文老师对文艺表演热情的优势,我编出小品《变调喜唰唰》并担任艺术指导,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特殊的教育方式成就不凡的效果,李扬鸿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曾记否,《蝴蝶飞呀》的歌声中,您与我们同歌共舞,笑得多么灿烂;老师曾记否,《变调喜唰唰》排练的每一个晚上,那是我们共同的付出……是您改变了我们。”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德育,让语文学习发挥德育的作用,把枯燥的道理化作点滴故事,是我在构建班级文化中的又一个法宝,学生黄琳说:“林老师,其实您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时常在语文课上给我们演讲人生的哲理。听着听着,我心里就莫名升起一股向前冲的信念。”

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吴语诗同学,父母离异,从

小跟随外公外婆生活,性格敏感;高一至高三没有一次语文的考试会把全卷答完整,或作文写不到300字,或古诗文阅读空白……心疼之余,我主动接近她,和她聊家常。渐渐地,笑容重新绽放在她的脸上,微微扬起的笑弧时时扣动老师的心扉,尤其是她大方的一声“老师好”,让我的心中溢满了春风煦日!从此,她乐意把生活的欢乐和烦恼告诉我,与同学一起互相探讨学习的难题。今年高考,她以优异成绩升入985高校,尤其语文考了136分。回忆起吴语诗,我想是自己日常微微的一个笑,默默的一眼注视,轻轻的一声鼓励……这些细微的关怀,促成她的变化。

寄宿生黄凯同学咬牙刻苦,在高一上期末,勉强入了实验班十班,一下觉得自己好伟大,创

造了一个奇迹,渐渐地浮躁起来,校卡不戴,校服不穿,最终发展到夜不归舍。后来他在给我的反省信中这样说,“第二天回宿舍才发现手机上有几十个未接电话,是班主任您从半夜打到凌晨。我父亲被叫来,您当面斥责了我,我也语塞,因为事先也知道违纪会被责骂,当我悄悄抬起头瞄了您一眼,对上您的眼神,外表愤怒却是一种担忧,是一种温暖,像来自母亲。突然,从内心最深处的角落翻涌出来了许多情感,懊悔、自责、感动交织。我颤抖了,开始记下您说的每一个字,像刻在心上,以前种种恶行开始在脑海里反复,如同梦魇。心墙打开,羞耻感涌来,您的每句话带着怒意却充满关怀,我的泪湿了眼眶,但坚忍着,面对父亲和您,许下誓言:努力学习,决不违纪!”

林老师:这个和暖的四月,我的心却如寒冬。一月

一度的放榜日,我目睹前排同学笑容的满面,无奈地暗想:“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回望这半年多无一例外的失败,我无比沮丧。我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疲惫地趴在桌上萎靡不振。下午,您托着笔记本电脑走上讲台。

您的开场白把我拉回了现实——“让我们来朗读一篇文章《我凭什么上北大》”。您以温柔、亲切的语气把一个励志故事就这样倾注到了我的内心,一股不服输的信念在心里腾起,从此我开始接受并不完美的自我……

吴语诗

自强 ■▲

▲▲■▲ ▲

心中有梦 穿越山城——2016年闽北高考理科第一名顺昌一中学子周雨奇的成长感悟

乐观学习,多元发展。无论高三多么苦多么累,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必然带来枯燥感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在努力学习和保持学习成绩优异之余,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但可以调节心情,还锻炼身体,对学习是一种额外充电。做好准备,应对压力。众所周知,高三的课业压力繁重。对此我们应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我应对压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做好学习提前量,我喜欢自学,一直遵循“上课前预习”并做完对应练习的自主学习方法,这让我学习起来从容有度。掌握基础,善于总结。在高三一年里,可

以有计划地把高中所有教科书看一遍,归纳其中的知识点,把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一下,形成知识点体系,当然,关于归纳总结,各个科目不尽相同。比如数学,掌握好基本概念、

基本解题技巧;英语,适当扩充词汇量,背一些词组以备完成填空和短文改错,背一些句式来润色文章。善用时间,保证效率。充分利用上课时

间,保质保量用好自习时间,灵活调配利用课余时间,在学习之内与学习之外找到自我放松调剂的平衡点。克难求易,攻题有道。在高考考场中,解出难题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基础题和中档难度题是我们比较容易把握的,且高考试卷中简单题与中档难度题的分值远大于难度题。因此,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研究难题,主要是学习其中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但我认为不应花太多的时间攻难题,而偏废了基础题目。

学习经验

“厚德载物”,则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行的真切要求。一个人的道德,要像脚下的大地一样能承载万物。我想,这是对人生路上一个人面对着他人的赞赏或是责难,面对着顺境或是逆境时该如何处事的原则性指导。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着为科学进步而努力、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理想。所以,我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参与社团活动。

在祭扫塔山烈士陵园时,在发言之后,我望着那块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心中想到先烈们为了我们

如今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的独立而前赴后继、不畏牺牲,内心里就不由得充满着敬畏。在校运会赛场上,看到一个个运动员,不因比分的差距而气馁,个个都有一种拼搏的精神,按下快门,看到照片中的他们冲过终点线时都散发着不一般的风采,我对体育精神又有了更深的一层理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让我打开心灵视野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们□顺昌一中2016届高三(10)班班主任 林秀英

编者按2016年高考季在学子们踏上理

想大学校门之后,划上圆满句号。在高中校园里,新学期又迎来了一批高三学子,接下来的一年,对莘莘学子而言,注定又是一个百感交集的一年。

为了让你们在成长与成功的道路上,

少走弯路,在工商银行南平分行的特约公益刊登下,本报教育周刊特邀2016年闽北高考文科第一名松溪一中学子范锦凌(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2016年闽北高考理科第一名顺昌一中学子周雨奇(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以及他们的班主任、年段长独家为本报撰写了以下系列文章,这其中有他们的宝贵经验,有他们的心路历程,希望给来年高考的学生、家长、教师带来启迪。

顺昌一中校园

周雨奇

□周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