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154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8/18/2019 30-5154

    1/101

    淺談閱讀理解策略 

    新興國中 謝勝隆 

  • 8/18/2019 30-5154

    2/101

    閱讀不只識字、認詞 

    •  老師只負責釋義和補充知識,若學生無法融會貫通,老師也束手無策。 

     學生讀歸讀,並沒有學會閱讀的方法,也沒有利用閱讀來幫助自己的學習。 

    2

  • 8/18/2019 30-5154

    3/101

    我們真的在「教」閱讀嗎? 

    是「教學」還是「練習」? 

    3

  • 8/18/2019 30-5154

    4/101

    教學的現況 

    平均  標準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唸讀課文  5.51%  4.51%  0.0%  21.9% 

    生字詞教學  36.50%  10.90%  12.3%  59.7% 

    形式深究  3.43%  3.26%  0.0%  13.4% 

    文法  9.18%  6.21%  0.0%  25.2% 

    理解  29.67%  12.26%  1.7%  61.2% 

    其他  15.72%  12.10%  2.2%  60.3% 

    一課的總教學時數中,理解教學的比重可以只佔4分鐘,也可以佔2小時。

    四年級國語課教學目標的教學比例 99、100學年度全國32所學校(共34班)教室觀察結果 

    生字詞教學的比重仍是最重的 

    4

  • 8/18/2019 30-5154

    5/101

    教學的現況 

    •   四年級的生字詞教學(平均兩節課)  – 練寫字 

     – 釋義 

    •   四年級的理解教學(平均一節半)  – 老師講述課文內容、補充相關訊息、問與答 

     – 歸納段落大意、全文大意 

    講述語文知識並讓學生反覆練習, 

    較不涉及學習語文的方法。 

    5

  • 8/18/2019 30-5154

    6/101

    什麼是策略? 

    •   閱讀時,讀者有意識的應用一些方法來促進理解,或記得更牢,或有更深度的思考。 

    •   策略並不只是: 

     – 例如完成學習單的教學活動。 

     – 例如排序或歸納出結論的作業練習。 

    •   只有活動或練習,卻沒有明確教導如何在閱讀時

    運用這些方法來思考,不算是策略教學。 

    6

  • 8/18/2019 30-5154

    7/101

    有效的閱讀策略 

    •  詞彙教學 

    •  預測 

    •  故事結構 

    •  答問與提問 

    •  推論 

    •  摘要 

    •  理解監控 

    國內外研究證實 這些都是有效的閱讀策略。 

    7

  • 8/18/2019 30-5154

    8/101

    什麼是閱讀? 

    閱讀的成分主要分為識字與理解 

    8

  • 8/18/2019 30-5154

    9/101

    識字 

    •   識字就是辨識文字的字形,並從大腦記憶中提取出該字形的字音與字義。 

    •   學識字,就是學習如何辨識文字的字形,並建立該字形與字音、字義之間的連結。 

    •   有效的識字學習策略包括瞭解文字部件的結構與功能,遇到有相同部件的生字時,能夠運用已學

    到的文字知識,更有效率地學習新字並擴充詞彙。 

    9

  • 8/18/2019 30-5154

    10/101

    理解 

    •  理解就是將文字辨識後所提取出來的意義加以整合,達到瞭解文句、段落及篇章意義的目的。 

    •  學理解,就是學習如何將詞義、句義、段義加以整合,達到瞭解篇章意義的目的。 

    •  有效的理解學習策略則包括喚起閱讀者有

    意識地監控自己的閱讀過程,並透過不斷地推論、自我提問,找出全文的大意、主旨。 

    10

  • 8/18/2019 30-5154

    11/101

    •  礙於工作記憶容量有限,文字辨識與意義整合的速度要夠快,閱讀者才能有時間整合詞義、句義達到理解。 

    •  一旦字詞意義的提取速度不夠流暢,就會影響理解。 

    •  廣泛閱讀+默讀能力+閱讀理解策略 

    11

  • 8/18/2019 30-5154

    12/101

    識字教學 部件識字 

    詞彙擴充 多義、反義、詞素 

    理解監控 

    推論 自我提問 大意 預測 

    性 

    閱讀 

    識字 

    字形  字音  字義 

    理解 

    句子段落  全文 

    12

  • 8/18/2019 30-5154

    13/101

    閱讀發展階段 Jeanne Chall(1983)

    •  學習閱讀(Learning to read)  – 前閱讀期(學前階段) 

     – 識字期(6-7歲) 

     – 流暢期(7-8歲) 

    •  從閱讀中學習(Reading to learn)  – 透過閱讀學新知期(9-13歲) 

     – 多元觀點期(14-18歲) 

     – 建構和重建期(18 歲以上) 

    13

  • 8/18/2019 30-5154

    14/101

    隨著年級的成長↗ , 生字詞教學的比重降低↘, 閱讀理解教學的比重增加↗。 

    低年級 

    生字詞  理解 生字詞  理解 生字詞  理解 

    中年級  高年級 

    閱讀成分的教學比重 

    14

  • 8/18/2019 30-5154

    15/101

    閱讀教學基本原則 

    •   學習者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反應導引教學。 

    •   教學目標決定教學活動。 

    •   不同年級的教學重點不同,分配的教學及活動

    時間應不同。 

    •   明示的教導策略: 

     –  有系統且持續一段時間。 

     –  強調達成自學的基礎能力。 

    教師說明  示範  搭鷹架 (師生共做)  漸撤鷹架 (學生仿做)  學生獨立 完成 

    15

  • 8/18/2019 30-5154

    16/101

    16

    預測 

    劃線

     

    摘要 

    連結

     

    結構

    推論 

    後設

     

    批判

     

    監控 

  • 8/18/2019 30-5154

    17/101

    閱讀理解策略介紹 

    預測

    (畫線

    )摘要策略

     

    二  摘要、結構、圖像策略 

    三  圖像、推論、比較策略 

  • 8/18/2019 30-5154

    18/101

    閱讀理解策略介紹 

    閱讀理

    解策略 

    預測 

    連結 

    摘要 

    結構 

    圖像 

    推論 

    自我

    提問 

    理解

    監控 

  • 8/18/2019 30-5154

    19/101

    預測策略 •

      預測:在閱讀的時候,根據讀到的訊息推測文章接下來

    可能要說些什麼;或是根據背景知識推測文章可能的內容

    發展。閱讀者自己先產生一些想法,再繼續閱讀下去,然

    後再不斷地對原本的想法進行修正或保留原本的想法。 

     – 不是天馬行空的發想 

     – 是有根據的假設 

     – 是主動閱讀的歷程 

     – 是動態的建構歷程 

    •   方法:閱讀一部份→產生想法→繼續閱讀→修正或保留想

    法(循環帶著自我監控)

  • 8/18/2019 30-5154

    20/101

    預測策略-教師篇 •

      預測策略的重點在於「問問題」,亦即,教師要問對問題,讓學生有方向的猜測。 

    •   至於,什麼是「對的問題」?此與教師是否掌握文章結構以及解讀文章意涵有關。 

    •   此外,教師若能了解學生閱讀文章可能產生錯誤理解之處而設計活動,更能有助學生的理解。 

    •   教師先進行文本分析,找出文章的主要意義,及

    理解文章意義的重要關鍵點,轉化成「對的問題」。 

  • 8/18/2019 30-5154

    21/101

    預測策略-倒立的老鼠 

  • 8/18/2019 30-5154

    22/101

    連結策略 •

      讀者閱讀文章時將文本內容與自己的經驗與先備知識連結,並能連結文本中的訊息,包含句子間與段落間的連結,使閱讀達到連貫性進而理解。 

    •   閱讀文章 

    → 喚起與文章主題相關的經驗 → 掌握連結句子或段落的連接詞,以培養對文章整體的結構感 

  • 8/18/2019 30-5154

    23/101

    連結策略 

  • 8/18/2019 30-5154

    24/101

    連結策略 

  • 8/18/2019 30-5154

    25/101

    連結策略 

  • 8/18/2019 30-5154

    26/101

    摘要 

    •  「摘要」是指讀者擷取文章中重要訊息,經統整濃縮後,形成能代表文章主旨的簡要敘述。做摘要促使讀者將注意力聚焦在

    文章重點上,忽略較不重要的細節,並將文章中各重點連結統整,形成有意義的整體理解。做摘要能有效促進讀者的閱讀理

    解。 

  • 8/18/2019 30-5154

    27/101

    摘要 

    •  定義:是指讀者擷取文章中重要訊息,經統整濃縮後,形成能代表文章主旨的簡要敘述。 

    •  目的:做摘要促使讀者將注意力聚焦在文章重點上,忽略較不重要的細節,並將文章中各重點連結統整,形成有意義的整體

    理解。 •  作用:做摘要能有效促進讀者的閱讀理解。 

  • 8/18/2019 30-5154

    28/101

    摘要策略 •

     程序:從摘要的認知歷程來看,要摘出文章要旨,讀者需要藉由刪除不重要與重複

    的訊息來找出文章的主要概念,並透過語

    詞歸納及段落合併濃縮文章的內容,再以連貫而流暢的文字呈現文本初始的意義。 

    •  摘要用於各段(意義段),再整合成全文摘要,

    過程可輔以結構策略。 

  • 8/18/2019 30-5154

    29/101

    結構化整理 

  • 8/18/2019 30-5154

    30/101

    重點在那裡? 

    1.從文章標題中找重點: •   標題可預測文章的主要內容、面向,閱讀時抓住與標題

    相關的概念,並篩選、判斷出較重要的概念後才畫線。其次可從大小標題預測文章內容及結構。 

    2.從附加問句中找重點: •   部分的科學文章,會出現有問號的句子,附帶著相關的

    答案,這種句子即叫做附加問句。這些接在問句後的文字往往都是文章的重點(主旨)。 

    3.從列舉項目中找重點: •   當文章中出現一、二、三或a、b、c……等列舉項目時,

    這些項目是經作者分類過後的重要訊息,也是文章的重點。讀者也可以自己將重點分類編號。 

  • 8/18/2019 30-5154

    31/101

    重點在那裡? 

    4.掌握重點字詞

     •   重點字詞可以幫助找到重要的句子。 

    •   分類: 

     – 定義字詞:是用文章中其他的字句來說明解釋,並賦

    予定義,有時會用引號或粗黑體標示。  – 邏輯字詞:文章中出現因為、所以、當、就會、也會、

    但是、然而、而、首先、其次、再則、總之、最重要的是、如果、若、在、就會……等,這些有前因後果,

    先後順序、強調、結論或總結的字就叫作邏輯字詞。先找邏輯字詞,並釐清文句的邏輯脈絡或整篇文章脈絡。 

  • 8/18/2019 30-5154

    32/101

  • 8/18/2019 30-5154

    33/101

    摘要策略步驟一 

    • 1.瀏覽---標示段落句子,標示文章意義段• 2.刪除---刪除句子不重要的訊息,刪 

    除段落不重要的訊息,刪除 不重要段落 

    • 3.整理---分類歸納敘述情節、文章重點 

  • 8/18/2019 30-5154

    34/101

     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刪除  刪除/歸納/主題句 

    重述故事  刪除/歸納  以文章結構 

    重點  /主題句  寫大意 

    10資料來源:教育部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資料庫 

  • 8/18/2019 30-5154

    35/101

    摘要策略步驟 二 

    找句點,有幾句 1找句點 

    畫出句中重點語詞,例:鳥的苦悶、不神氣、撞頭、碰壁… 2畫重點

     

    刪除、歸納,重點加上連接詞 

    3加連詞

     

    排成一段通順的大意 4排通順 

    三 範文示例

  • 8/18/2019 30-5154

    36/101

    三、範文示例 

    從前我常見提籠架鳥的人,清早在街上遛達(現在這樣有 

    閒的人少了)。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鳥 

    的苦悶。胳膊上架著的鷹,有時頭上蒙著一塊皮子,羽翮 

    不整地蜷伏著不動,那裡有半點瞵視昂藏的神氣?籠裡的 

    鳥更不用說,常年的關在柵欄裡,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 

    有遮風的棉罩,十分地「優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搖 

    而直上」,便要撞頭碰壁。鳥到這種地步,我想牠的苦悶, 

    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牠的快樂,大概是僅優 

    於在標本室裡住著罷? 

  • 8/18/2019 30-5154

    37/101

    摘要策略(刪除─歸納─選擇─潤飾)•   我們從地名中,也可以發現祖先辛勤耕耘的痕跡。

    例如:臺南有新營、柳營、下營等地名,是依據陳永華的規畫,以軍民屯田時的聚落來命名,「營」指的是屯兵的所在。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苗栗的

    「頭份」。早年此地的居民合力開墾土地,並按照開發次序先後命名,稱為頭份、二份……五份等,其中第一份開墾成功的土地就叫「頭份」。然而臺北的「九份」,雖然也稱為「份」,卻有另一番含

    意。當年,交通不便,居住在這裡的九戶人家,日常用品必須從山下辛苦的運送上來,所以負責去採購的人家,一次要買足九份,時間一久,人們就以「九份」來稱呼這個地方。(刪除不必要訊息)

  • 8/18/2019 30-5154

    38/101

    摘要策略(刪除─歸納─選擇─潤飾)•   我們從地名中,也可以發現祖先辛勤耕耘的痕跡。

    例如:臺南有新營、柳營、下營等地名,以軍民屯田時的聚落來命名,「營」指的是屯兵的所在。按照開發次序先後命名,稱為頭份、二份……五份等,其中第一份開墾成功的土地就叫「頭份」。

    (刪除重複)

    •   我們從地名中,也可以發現祖先辛勤耕耘的痕跡。新營、頭份等地名都是以先民辛勤開墾來命名。

    (詞語歸納:屯田及開發的命名皆屬先民開墾)

    •   新營、頭份等地名的命名都與先民開墾有關。(選擇 / 寫主題句)(潤飾)

  • 8/18/2019 30-5154

    39/101

    結構策略 

    1.定義:讓學生透過組織文章架構,瞭解全文文意脈絡,進而理解作者的思考脈絡,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步驟: 預覽文章(掌握標題)

    →以提問或學習單提示文章重點 →切割意義段 

    →畫出各意義段的重點語句(劃線)

    → 將重點分類歸納(摘要)

    →畫結構表(圖像)

    →結構分析的發表 

    →進入文章賞析 

  • 8/18/2019 30-5154

    40/101

    文章類型之內容要素 

    不同表述方式,有不同的內容要素。如: 記敘:6w(人、事、物、時、地、為何、結果

    如何)。 

    描寫:記人、事、物、景、遊。 

    說明:對象(具體或抽象)、特徵 、方法、結構、目的。 

    議論:論點、論據(證)、結論。 

    抒情:主題、方法(觸景生情、詠物言志或寓情、借事入情、議論抒情)。 

  • 8/18/2019 30-5154

    41/101

    課文中常見的篇章結構 •   順承結構── 

     – 主題描述  – 序列(操作程序、時間順序、事件發展順序) 

    •   總分結構──分總、總分、總分總  – 1.因果  – 2.問題解決  – 3.比較或對照  – 4.列舉 

    •   並列結構  –

    列舉 

    41

  • 8/18/2019 30-5154

    42/101

    篇章結構中常用標示語 

    42

    特徵、像

    是、包括 

    首先、第二、…最後、 

    之後、然後、先前、自從、現在… 

    若 / 則、為什麼…的理由、 

    導致、因此、因為、結果、由於、所以 

    問題是、困境是、若 / 則、

    因為、所以、問題 / 答案、難題解決 

    然而、另一方面、但是、相同地、雖然、也、相反

    的、不同、相似、就像是、相較之下、然而 

  • 8/18/2019 30-5154

    43/101

    順承結構 

    主題結構  序列結構 

    43

  • 8/18/2019 30-5154

    44/101

    總分結構 

    開始 

    果 事件  事件 

    引起  引起  引起 

    因果結構 

    特徵 

    比較、對照結構 

    44

  • 8/18/2019 30-5154

    45/101

    總分結構 

    問題解決結構 

    問題 

    解決1 解決2 解決3 解決4

    結果1 結果2

    解決 

    例1 例2 例3 例4

    列舉結構 

    45

  • 8/18/2019 30-5154

    46/101

    記敘文-故事體文章 

    •  記敘文是課文中最常見的文章表述方式。其中有一類文章主要在陳述背景、情節發展、結局,稱為故事體文章。 

    46

  • 8/18/2019 30-5154

    47/101

    以文章結構進行摘要-故事體 

    •  愈高年級應該強調事件與事件間的接續,以及接續的原因。所以是一連串的原因、經過、結果的整合。 

    47

    遭遇的

    困境

     

  • 8/18/2019 30-5154

    48/101

    圖像策略(做筆記)1.運用簡易符號 

    •   使用特殊「符號」來代替文字,運用簡易的符號將文字串連起來,就不必所有的句子都是用文字表示,但在使用上要留意,整篇筆記的符號記得要統一。 

    2.運用圖像表示 •   將文字所描繪的訊息改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圖像的

    旁邊可加註文字說明,標示清楚這個圖像代表什麼。 

    3.運用表格做筆記 •   使用表格在段落內或是跨段落,將相同、相異性質

    的訊息有條理的整理比較出來。其需要學生具備較高層次的能力。 

  • 8/18/2019 30-5154

    49/101

    圖像策略(做筆記)

    4.用流程圖做筆記 

    •   當文章內容所描述的是有步驟性或是有先後順序的,我們可以將重點整理成流程圖,但此方式也需要較

    高層次的歸納能力,學生仍需要教師逐步引導。 5.使用符號做筆記的注意事項 

    •   不是每段落都適合用圖像或是表格方式呈現,需要視文章內容去表現。 

    •   雖然符號筆記可以分為上述幾種,但是在筆記中,可以混合使用,並沒有限制。 

  • 8/18/2019 30-5154

    50/101

  • 8/18/2019 30-5154

    51/101

    51

       強化視覺來增強學習 

    •  視覺 

     –    眼睛囊括身體中的感覺器總量的70%,心智善

    於處理記憶視覺的訊息。 

     –   圖形的長期記憶能力  似乎是毫無限制。 

     –   思考轉為圖像的能力 通常視為達到真正理解的

    一種檢測方式。(有助於訊息的重組及分類,

      幫助記憶) 

     –以圖像來來思考,利用圖像學習,有助於學生

      理解和記憶。 

  • 8/18/2019 30-5154

    52/101

    52

  • 8/18/2019 30-5154

    53/101

    53

  • 8/18/2019 30-5154

    54/101

    54

  • 8/18/2019 30-5154

    55/101

    55

    序列圖 

  • 8/18/2019 30-5154

    56/101

    56

    環圖

     

  • 8/18/2019 30-5154

    57/101

    57

    層圖

     

  • 8/18/2019 30-5154

    58/101

    58

  • 8/18/2019 30-5154

    59/101

    59

  • 8/18/2019 30-5154

    60/101

    60

  • 8/18/2019 30-5154

    61/101

    61

  • 8/18/2019 30-5154

    62/101

    62

  • 8/18/2019 30-5154

    63/101

    推論策略 •

     推論:根據現有的資訊,提出一個具邏輯性的結論。 •  類型:直接、間接 •  策略:

      – 連結線索  – 因果關係  – 由上下文推測詞意  – 由文本找支持理由  – 找不同觀點、找反證 

  • 8/18/2019 30-5154

    64/101

    連結線索 

    •  在閱讀的歷程中,閱讀者必須從不同的句子中找出相互對應的詞彙或概念,相互連結,形成有意義且連貫的心理表徵。 

    •  連結線索策略包括:  – 指示代名詞(一、二年級) 

     – 轉折詞(三年級) 

    64

  • 8/18/2019 30-5154

    65/101

    翰林二上「動物過冬」 

    • 小螞蟻看見一隻麻雀,他急忙問: 「麻雀姐姐,燕子為什麼都不見了

    呢?」麻雀說:「天冷了,他們去南方過冬,要到明年春天才回來。」 

    在不同的句子中,找出相互對應的詞彙,並整合出連貫的意義。 

    65

  • 8/18/2019 30-5154

    66/101

    南一三下「快樂的送書人」 祖父曾經告訴我,他小時候家境十分貧困,沒有錢買

    書。有一天,他在土地廟前撿到一本故事書,雖然有些破舊,內容卻深深吸引住他。他坐在廟前,一頁接著一頁的看,沉醉在有趣的故事裡。這時候,一位老太太抱

    著一疊書走過來,說:「小弟弟,我發現你很愛看書,這些是我小孩看過的故事書,現在他們都長大了,這些書就送給你。」 

    祖父十分感念老太太送書的恩情,讀了那些書,不僅

    增廣了見識,他的人生也變得更美好。因此,他決定以後也要當個快樂的送書人,讓更多人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他常說:「雖然社會進步了,書本的取得也愈來愈容易,但是,我還是要繼續送書給需要的孩子們,因為我是一個快樂的送書人。」 

    卻 

    但是 

    轉折詞是將兩個意思相反或相對

    的句子連接起來,使整個語意連貫。 

    66

  • 8/18/2019 30-5154

    67/101

    連結文本的因果關係 

    •   在閱讀的歷程中,閱讀者必須能從文章的脈絡中找出造成某事件發生的原因。閱讀者將各個句子間的因果關係相互連結,整合出連貫的意義。 

      在文章脈絡之中,如果前面的事件是造成後面事件的原因,即代表這二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   判斷的標準是在前因事件若不存在,後果事件就不會發生。 

     – 單因單果  – 單因多果 

     – 多因單果 

    : 67

  • 8/18/2019 30-5154

    68/101

    南一六上「真正的富有」 

    •   課文大意: 

    富翁擔心別人覬覦他的財產,於是在家園的四周

    築起高高的圍牆,大家都很好奇圍牆內有什麼奇花異

    草,於是有一群孩子翻牆進入富翁的花園,富翁很生氣孩子們闖入他的花園,但富翁的朋友建議富翁把圍

    牆拆掉。富翁把圍牆拆掉,讓大家到他的花園參觀。

    他與大家建立良好的友誼。有一天,孩子發現一群盜

    賊闖入富翁家準備搶劫,通知鎮上的居民,大家通力合作,成功的逮捕歹徒。富翁感謝大家,並發現真正

    的富有是有開放的心胸,與人分享。 

    68

  • 8/18/2019 30-5154

    69/101

    單因單果 

    拆除圍牆

     

    獲得 誼

     

    守望相助

    )

    成 防盜

     

    69

  • 8/18/2019 30-5154

    70/101

    翰林六上「守望相助」 

    •   課文大意: 

    嘉義縣山美村的居民,為了防止外地人來

    盜魚,成立了巡守隊,不但維護達娜伊谷的生

    態,也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還有,由社區人士或是里長所召集的夜間巡邏隊,不僅讓晚

    歸的學生及婦女能平安回家,也能預防竊賊侵

    入,保障社區的安寧。可見,唯有做好守望相助,共同合作,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70

  • 8/18/2019 30-5154

    71/101

    單因多果 

    守望相助

     

    巡守隊

    )

     維護環境整潔 

       讓晚歸的人平安回家 

     預防竊賊 

    71

    康軒第十冊第八課「閃亮的山谷

  • 8/18/2019 30-5154

    72/101

    康軒第十冊第八課「閃亮的山谷」 •   課文內容: 

    舅舅說,他也是研究了很久,才知道當年外公為了增加

    農作物的產量,大量的使用農藥,使螢火蟲賴以維生的小蝸牛

    無法生存,螢火蟲才會跟著消失。為了找回滿山滿谷的螢火蟲,

    這幾年,他不但沒用除草劑,甚至連農藥也不噴了。不噴農藥以後,那些靠雜草維生的蝸牛回來了,靠小蝸牛維生的螢火蟲

    也就跟著回來了。這時,我們恍然大悟,原來舅舅不用農藥,

    就是要復育這些螢火蟲。漸漸的,天色暗了下來,媽媽想把院

    子裡的電燈打開,舅舅連忙阻止說:「螢火蟲是靠身上的發光

    器尋找配偶的,現在是螢火蟲的繁殖期,如果把電燈打開,雄

    螢火蟲看不到雌螢火蟲發出來的亮光,就沒辦法繁衍下一代了。 

    72

  • 8/18/2019 30-5154

    73/101

    一果 

    多因 

    多因一果 

    73

    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 8/18/2019 30-5154

    74/101

    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   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根據文本內容整合出某些想法或觀點(例如主角是個善良的人),而這樣的想法或觀點要能從文本中找到支持的理由(例如他照顧迷路的狗、擔心狗主人找不到狗、到處張貼公告

    尋找狗主人)。或是能從文本中找出理由來支持文章中所提到的觀點。  – 合理詮釋文本、形成自己的觀點,並從文本找出支

    持的理由和證據 •  能從文章中出現的理由 / 實例,提取合理的上位概念 

    •  區辨文章觀點和理由之間的連結是否適當 

     – 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觀點,能在文本中找到支持的理由和證據。 

    74

  • 8/18/2019 30-5154

    75/101

    康軒六下「走進原始雨林」 

    理由 / 實例 

    論點 

    主題  走進熱帶雨林 

    雨林是個處處充滿

    危險的地方 

    偽裝成藤的

    青蛇 ?  ? 

    1. 能透過文章的重要觀點,找出支持觀點的理由。 

    2. 區辨文章觀點和理由之間的連結是否適當 

    75

    翰林 「 物的

  • 8/18/2019 30-5154

    76/101

    翰林四上「發現微生物的人」 

    從雷文霍克發現微生物的精過來看,你認為他是 個什麼樣

    特質的人?從課文中找兩個理由來支持你的想法

    理由 / 實例 

    特質 

    主角  雷文霍克 

    好奇的人 

    他高興的大叫發現雨滴裡有微生物 

    他發現透過鏡片看東西,能把微小的東西放大,於是磨的更起勁了。 

    自己的觀點 

    文中支持的

    理由或實例 76

    找不同觀點(找反證)

  • 8/18/2019 30-5154

    77/101

    找不同觀點(找反證) 

    •  當文章內容呈現出不同立場的不同觀點時,閱讀者要能夠在句子、段落間閱讀整理出特定觀點後,再全文比較觀點間的不同之

    處。 

    77

    康軒五下「熊與鮭魚

  • 8/18/2019 30-5154

    78/101

    康軒五下「熊與鮭魚」 

    •   部分課文: 

    「熊吃東西完全不講禮節,牠們總是叼著魚,來到森林深處,囫圇吞棗似的咬了幾口,聰明的熊只吃鮭魚身上最營養的部份,就拋棄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鮭魚肉塊。牠們一點也不擔心浪費,河裡還有滿滿的鮭魚,豐盛的饗宴才剛剛開始呢!一隻重達兩百公斤的棕熊,一天可以捕捉四十條左右的鮭魚。熊的作法是浪費食物嗎?」 

    作者先假設一個觀點 

    78

  • 8/18/2019 30-5154

    79/101

    「那可不!被丟棄的肉塊馬上成為別種動物覬覦的對象:森林裡的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幾乎立刻佔據這些鮭魚屍體,不但飽餐一頓,還會在上面產卵;附近的鳥類及小型哺乳類也聞風而來,加入搶食的行列;而被鮭魚餵飽的昆蟲,又成為鳥類或食蟲動物的大餐。」 

    然後再提出另一種觀點來反駁 

    79

    康軒版六下「我不祝你們 帆

  • 8/18/2019 30-5154

    80/101

    康軒版六下「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 

    •  部分課文: 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在這最後一堂國語課上,

    在我們即將分手道別的時刻。 

    身為一個真正關愛你們的教師,我又如何能以『一帆風順』這樣平淡、簡單,且曾被無數人使用過的無關痛癢的陳詞,來做為分手前這臨別一握的祝福呢? 

    80

  • 8/18/2019 30-5154

    81/101

    一帆風順 

    一個勇敢自信的人不會嚮往的幸運地一帆風順 

    尼采說:「如果你

    低估一個水手的能力,那麼,就祝他一帆風順吧!」 

    生命需要經過嚴格的淬煉,才能展現光華與純美的質地。 

    不支持 

    人生中一定會遇到困難,只能用信心、勇氣與智慧去克服,才是勇者。 

    不支持 

    作者用反證的方式 來說明自己的不同觀點 

    81

    南 五上「兩個兄弟

  • 8/18/2019 30-5154

    82/101

    南一五上「兩個兄弟」 

    •   部分課文: 

    大石頭,上面寫著:「勇敢的人有福了!」兄弟兩人相

    互對望了一眼,繼續讀著上面的字:「請朝著日出的方向,

    穿過森林,游過大河,可以看到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小熊,

    請抱走其中那隻受傷的小熊,千萬不要回頭,立刻抱到山

    上的房子裡,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 

    82

    「我才不去! 我勸你也不要去! 哥哥用懷疑的語氣回答

  • 8/18/2019 30-5154

    83/101

    「我才不去!…我勸你也不要去!」哥哥用懷疑的語氣回答。

    「就算上面寫的是真的,天黑之前,我們走得出森林嗎?」

    哥哥冷靜的繼續分析:「就算走得出森林,萬一河面很寬,水流很急,我們游得過去嗎?即使我們能夠游到對岸,說不

    定還沒抱走小熊,就被母熊吃掉了。這樣一來,我們不但沒

    有找到石頭上所寫的幸福,反而會白白的賠上一條命。」…

    「再說,就算我們真的成功抱走小熊,也不見得還有力氣能跑到山上的房子裡呀!」 

    「去試試看,又沒有什麼損失。如果我們放棄機會,讓別人捷

    足先登,不是太可惜了嗎?」 

    「這件事情可能很困難,但是我相信我的能力;而且,這是一

    個機會,想得到幸福,就應該積極去爭取。」弟弟說道。 

    83

  • 8/18/2019 30-5154

    84/101

      弟弟說:「這是我努力得來的幸福,請你和我一起

    分享,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吧!」哥哥聽了,笑笑的回答

    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很高興你有這樣的成就,也很

    佩服你的勇氣和堅持,但我還是喜歡平淡安逸的生活。」 

    同樣一件事,兩兄弟的觀點不同。 

    84

    自我提問策略

  • 8/18/2019 30-5154

    85/101

    自我提問策略 一、定義 

    閱讀者對閱讀材料提出問題並嘗試回答的歷程。自我提問最終目的在於掌握文章意義,從文章中獲取訊息。 

    二、功能 (一)協助閱讀者注意重要訊息。 

    (二)協助閱讀者確認自己是否已經瞭解文章意義。 

    (三)透過訓練獲得提出好問題的技巧。 (四)培養閱讀者統整文章概念的能力並訓練其組織高層次思考的問題。 

    85

    自我提問策略

  • 8/18/2019 30-5154

    86/101

    自我提問策略 一、定義 

    閱讀者對閱讀材料提出問題並嘗試回答的歷程。自我提問最終目的在於掌握文章 

    意義,從文章中獲取訊息。 

    二、功能 (一)協助閱讀者注意重要訊息。 

    (二)協助閱讀者確認自己是否已經瞭解文章意義。 

    (三)透過訓練獲得提出好問題的技巧。 

    (四)培養閱讀者統整文章概念的能力並訓練其組織高層次思考的問題。 

    三、策略:六何法、有層次的提問、詰問作者 

    86

    六何法

  • 8/18/2019 30-5154

    87/101

    六何法 

    •  在閱讀的歷程中,閱讀者透過自我提問的方式統合整理文章內的重要訊息。運用「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如

    何?」這幾個問題,將文章主旨相關的重要訊息加以整合。 

    87

  • 8/18/2019 30-5154

    88/101

    故事的主角是誰(何人)?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何時)? 

    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何地)? 

    發生了什麼事(何事)? 

    主角為什麼這麼做(為何)? 

    主角怎麼做(如何)? 

    88

  • 8/18/2019 30-5154

    89/101

     

    有層次的提問

  • 8/18/2019 30-5154

    90/101

    有層次的提問 

    •  在閱讀的過程中,透過不同層次的自我提問,可以協助閱讀者注意到文章內的重要訊息,在自答的過程中確認自己是否已經

    了解文章的意義,並達到統整文章概念及思考高層次的問題。 

    90

    問題的層次

  • 8/18/2019 30-5154

    91/101

    問題的層次 

    事實的問題 

    • 利用六何法問問題(人、事、時、地、事件、為什麼和怎麼做)。 

    • 答案可以在文

    章裡找到。 

    推論的問題 

    • 從已知的事實問問題。 

    • 需要思考、推理才能回答。 

    評論的問題 

    • 利用關鍵詞(你覺得、你認為、如果是你、對你而言…)問問題。 

    • 要根據自己的

    知識、心得、想法或評論回答問題。 

    91

    詰問作者

  • 8/18/2019 30-5154

    92/101

    詰問作者 

    •  在閱讀的歷程中,閱讀者所讀到的文章訊息與預期有所差異,或是因閱讀文章而產生某些想法或疑問,透過提問與澄清的歷

    程,把問題提出來詢問作者,進而與作者對談,以澄清理解。 

    92

    理解監控策略

  • 8/18/2019 30-5154

    93/101

    理解監控策略 

    •  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對於自己理解狀況的自我評估與策略的運用。  – 自我評估:指讀者能一邊讀,一邊檢查自己有

    沒有讀懂,如果沒有讀懂的話,困難是在哪裡(是在於字、詞、或句子)。 

     – 策略運用:指讀者覺察到自己沒有讀懂,也知道困難在哪裡,那麼能否採取合適的方法解決

    困難的所在,並且能夠評估方法的優缺點,以增進自己的閱讀理解。 

    93

    理解監控概念與程序 

  • 8/18/2019 30-5154

    94/101

    我讀懂沒? 

    讀懂了! 

    繼續讀! 

    沒讀懂! 

    哪裡不懂? (字、詞或句) 

    改變方法 (放慢速度、重讀…) 

    使用方法 效果評估 

    94

    以上是閱讀成分中,識字與詞彙

  • 8/18/2019 30-5154

    95/101

    以上是閱讀成分中,識字與詞彙及理解策略的教學重點說明。 

    你懂了嗎? 

    我讀懂沒? 

    讀懂了! 

    繼續讀! 

    沒讀懂! 

    哪裡不懂? (字、詞或句) 

    改變方法 (放慢速度、重讀…) 

    使用方法 效果評估  95

    大家來思考策略如何用

  • 8/18/2019 30-5154

    96/101

    大家來思考策略如何用 應用 

    策略 

    年級  教學階段 

    七  八  九  預習  教學  評量 

    預測(推想)

    連結(經驗)

    摘要(意旨)

    圖像(組織)

    結構(參照)

    推論(論證)

    自問(提問)

    監控(內控)

    大家來思考策略如何用

  • 8/18/2019 30-5154

    97/101

    大家來思考策略如何用 

    •  問題1:閱讀理解策略依表格所示,各個策

    略適用那一年級及應用在教學那些階段? 

    •  問題2:依領域特性需要選擇最重要的6種

    策略? 

    •  問題3:領域如何形成共識來採用這些策略? 

    結語

  • 8/18/2019 30-5154

    98/101

    結語 

    •  策略應用是靈活不固定的,是多種混用,是因應學生能力、文本特性…。 

    •  培養學生閱讀力,轉化更高層次的思考力

    學習力才是核心。 •  如何發展本位的應用及融入各科教學方式,

    循序、重覆在課堂上使用,成為學生帶得

    走的學習策略。 

    結語

  • 8/18/2019 30-5154

    99/101

    結語 

    結語

  • 8/18/2019 30-5154

    100/101

    結語 

    參考資料

  • 8/18/2019 30-5154

    101/101

    參考資料 

    •  教育部課文本位的閱讀教學網 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 

    •  台南市復興國中悅讀心境界閱讀網站 

    http://www.fhjh.tn.edu.tw/reading/  

     圖像化學習(遠流) 

    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http://www.fhjh.tn.edu.tw/reading/http://www.fhjh.tn.edu.tw/reading/http://www.fhjh.tn.edu.tw/reading/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Pla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