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88 93 96 . 11 . 16 補充教材 禪詩選析 一、關於打坐與參禪 一般而言,禪坐的方式有「單磐(同「盤」)」、「雙磐」和「散磐」 三種。最穩的是「雙磐」,因為「雙磐」有三個著力點,「雙磐」時人體像 一個金字塔的形式,在力學上金字塔的形式是最穩的狀態,也可以平平衡衡 的維持最久。 由於禪坐主要的目的是在練心,不是在練腿,所以如果在開始的時候, 不能做到雙磐,單磐也沒關係,能夠自在,能夠收攝身心最重要。如果有坐 墊的話,坐坐墊時最好不要超過坐墊的三分之二,這樣腰背才能自然打直, 肩膀放輕鬆,身體放輕鬆,手結法界定印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拇指相 對;如果能夠集中注意力的話,眼睛應該微張,約成四十五度的視線;但是 如果精神散亂的話,可以輕輕閉上眼睛。如此調整好打坐的姿勢之後,就把 身體交給大地,把心交給方法。 就漢傳佛教而言,有很多禪修的方法,其實並不限於打坐一種,例如天 台宗就有四種修習「三昧」的方法。「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義譯即 samadhi的音譯,義譯即 的音譯,義譯即 是「正定」。這四種三昧分別是:「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 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其中除了「常坐三昧」的方式是不斷的打坐 之外,「常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修行的方式是不斷的經行,最多可 達三個月,不眠不休的經行。「半行半坐三昧」的方式是一半打坐,一半經 第十四講 減卻心頭火自涼杜荀鶴禪詩欣賞 / 林嘉雯 林嘉雯許應華 (388)093-095禪詩選析.indd 93 2007/11/5 4:48:26 PM

388 減卻心頭火自涼─ 杜荀鶴禪詩欣賞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4909/(388)093.pdf · 樣是以打坐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四念處」、「五停心觀」、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388 減卻心頭火自涼─ 杜荀鶴禪詩欣賞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4909/(388)093.pdf · 樣是以打坐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四念處」、「五停心觀」、

38893

空 大 學 訊 96 . 11 . 16

補充教材禪詩選析

一、關於打坐與參禪

一般而言,禪坐的方式有「單磐(同「盤」)」、「雙磐」和「散磐」

三種。最穩的是「雙磐」,因為「雙磐」有三個著力點,「雙磐」時人體像

一個金字塔的形式,在力學上金字塔的形式是最穩的狀態,也可以平平衡衡

的維持最久。

由於禪坐主要的目的是在練心,不是在練腿,所以如果在開始的時候,

不能做到雙磐,單磐也沒關係,能夠自在,能夠收攝身心最重要。如果有坐

墊的話,坐坐墊時最好不要超過坐墊的三分之二,這樣腰背才能自然打直,

肩膀放輕鬆,身體放輕鬆,手結法界定印—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拇指相

對;如果能夠集中注意力的話,眼睛應該微張,約成四十五度的視線;但是

如果精神散亂的話,可以輕輕閉上眼睛。如此調整好打坐的姿勢之後,就把

身體交給大地,把心交給方法。

就漢傳佛教而言,有很多禪修的方法,其實並不限於打坐一種,例如天

台宗就有四種修習「三昧」的方法。「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義譯即samadhi的音譯,義譯即的音譯,義譯即

是「正定」。這四種三昧分別是:「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

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其中除了「常坐三昧」的方式是不斷的打坐

之外,「常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修行的方式是不斷的經行,最多可

達三個月,不眠不休的經行。「半行半坐三昧」的方式是一半打坐,一半經

第十四講

減卻心頭火自涼─

杜荀鶴禪詩欣賞

/ 林嘉雯林嘉雯.許應華

(388)093-095禪詩選析.indd 93 2007/11/5 4:48:26 PM

Page 2: 388 減卻心頭火自涼─ 杜荀鶴禪詩欣賞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4909/(388)093.pdf · 樣是以打坐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四念處」、「五停心觀」、

補充教材

空 大 學 訊 96 . 11 . 16

94388 禪詩選析

行;而「非行非坐三昧」又稱「隨自意三昧」,「隨自意三昧」的修行方式

就不限於行住坐臥了。所以禪修的方法,並不限於打坐時的狀態。而即使同

樣是以打坐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四念處」、「五停心觀」、

「念佛禪」、「默照禪」、「公案禪」等。

在佛教中,打坐主要是為了幫助修習禪定,而修習禪定的目的是為了「

智慧」、「覺悟」和「解脫」。雖然其他宗教也有修禪定的,禪定的英文常

常翻譯為maditation,不但在印度有,其他的宗教也有這樣的練習,中國道教maditation,不但在印度有,其他的宗教也有這樣的練習,中國道教,不但在印度有,其他的宗教也有這樣的練習,中國道教

就有這樣的練習,甚至天主教也有做maditation的練習,例如十五世紀時就有maditation的練習,例如十五世紀時就有的練習,例如十五世紀時就有

一位天主教的Teresa,以沙漠中做maditation的暝修而聞名。雖然這些madita-Teresa,以沙漠中做maditation的暝修而聞名。雖然這些madita-以沙漠中做maditation的暝修而聞名。雖然這些madita-maditation的暝修而聞名。雖然這些madita-的暝修而聞名。雖然這些madita-madita-

tion的形式看起來很相似,但是目的不同。佛教以外的宗教在練習禪定時,的形式看起來很相似,但是目的不同。佛教以外的宗教在練習禪定時,

很多是為了要升天,或者是得神通力,或者是長生不死之類的;但是在佛教

中,修定是為了「智慧」、「覺悟」和「解脫」,因為修定可以讓心的力量

更集中,也就是讓心更有力量,更有力量去開展智慧,解脫煩惱,所以禪師

們在修定的時候,也很注意修觀。所以同樣是打坐的形式,看起來都很像,

但本質是不一樣的。

二、關於神通力

神通力是從「禪定」而來,但修習禪定的不只是佛教,所以擁有神通

力的也不一定是禪師。前面說過佛教中修習禪定的目的,是為了「智慧」、

「覺悟」和「解脫」,所以神通力並不是禪師們修習禪定的目的,它只是伴

隨著禪定自然而然所產生的能力。在杜荀鶴這首詩中所說的「減卻心頭火自

涼」,雖然也是從禪定而來的狀態,但嚴格說來,應該是屬於「輕安」的

狀態,還算不上真正的神通。佛教將「神通」歸納為六種,指的是六種異於

常人的特別能力,這六種神通分別是:「宿命通」、「天眼通」、「他心

通」、「天耳通」、「神足通」及「漏盡通」。

擁有能夠知道過去世的能力,叫做「宿命通」;能夠知道未來世,或

者能夠看到很遠和很細微的地方的能力,叫做「天眼通」;能夠得知別人的

心裡在想些什麼的,叫做「他心通」;不管多遠或多小的聲音都能聽見的,

叫做「天耳通」;能夠飛行自在,可以隨著心意,在瞬間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的,這就叫「神足通」。以上這五種神通,即使不是佛教徒,也可以因為修

(388)093-095禪詩選析.indd 94 2007/11/5 4:48:31 PM

Page 3: 388 減卻心頭火自涼─ 杜荀鶴禪詩欣賞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4909/(388)093.pdf · 樣是以打坐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四念處」、「五停心觀」、

95

定的功夫而產生,甚至有的是以持咒的方式感應鬼神而得到這些能力,但是

這種藉由感應鬼神的方式是非常危險的。此外,以定力得到神通的人,當定

力退失的時候,他的神通力也會跟著退失;而以感應鬼神而得到特異能力的

人,也會因為鬼神的遠離或者是犯了禁忌,而使神通力退失。所以神通力並

不能違背因果,也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只是能夠預先得到消息或者是從遠

距離的地方得到消息,而作暫時的迴避和阻擋。因為神通也只是自然的現象

之一,並不能與自然的軌律相違背。所以真正要遠離苦痛,得到喜樂,還是

要從因果的瞭解與實踐著手。

這五種神通都屬於有為法,都還有執著,與解脫道無關。所以真正的

禪師雖然會因為修定而擁有這些能力,但他們通常不會使用這些能力,也不

會讓人知道他擁有這些能力,因為這些能力並不是他們學佛的目的,他們的

目的應該是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五種神通之外,唯一只屬於佛教而不共外道的

一種神通力,叫做「漏盡通」。所謂「漏盡」,就是去除我執而證得涅槃。

簡單的說,「漏盡」就是不會再受煩惱生死的束縛。阿羅漢或者是登地以上

的菩薩才可以得到「漏盡」,「漏盡」才是佛教修行者的目標。雖然阿羅漢

或者是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得到「漏盡」,但是只要是正知、正見、正念

的修行人,便可以因為正定和智慧的修習而慢慢的減輕煩惱,遠離煩惱的束

縛。

(本文由林嘉雯同學整理,許應華老師審訂)

(388)093-095禪詩選析.indd 95 2007/11/5 4:48:3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