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它與環境共存 宜乾宜濕 乾濕交替 第七屆國際大型鰓足類動物研討會 The 7th International Large Branchiopods Symposium (ILBS-7) 鰓足綱(Branchiopoda Latreille, 1817)動物包含無甲目 Anostraca Sars, 1867)、背甲 目(Notostraca Sars, 1867)及雙 甲目(Diplostraca Gerstaecker, 1866)三大類。無甲目動物俗 稱豐年蝦(fairy shrimp),背 甲目動物俗稱蝌蚪蝦(tadpole shrimp),而雙甲目動物包括 蚌蝦(clam shrimp)和水蚤 water flea)。其中,水蚤的 體型最小,稱為小型鰓足類動 物,而豐年蝦、蝌蚪蝦和蚌蝦 則合稱為大型鰓足類動物。 大型鰓足類動物主要棲息 於由降雨、溶雪、洪汜、灌溉 降雨、溶雪 洪汜、灌溉 都難不了它 智慧

第七屆國際大型鰓足類動物研討會誠徵贊助商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一、前言:鰓足類動物分為無甲目(俗稱豐年蝦)、背甲目(俗稱蝌蚪蝦)及雙甲目(包括蚌蝦和水蚤)三大類,水蚤的體型最小,稱為小型鰓足類動物,而豐年蝦、蝌蚪蝦和蚌蝦則合稱為大型鰓足類動物。大型鰓足類動物主要棲息於暫時性水池,「溼季」時完成生活史,並產生休眠卵以度過「乾季」,是研究棲地變動與適應能力的模式動物。大型鰓足類動物的分布為全球性,目前於台灣的陽明山、金門和小蘭嶼有發現,希望藉由本研討會和國際交流,增進國人對其分類地位和生態功能的認識,以提升學術研究和及生物多樣性保育之觀念。二、目的:增進國人對於大型鰓足類動物的分類、分布及生態適應的認識,與國際重要學者分享研究經驗,並建立未來共同研究的可能管道。環保、綠能、想對台灣這塊士地、地球有所奉獻.....任何形式參與贊助,歡迎連絡[email protected] sherman

Citation preview

它與環境共存

宜乾宜濕

乾濕交替

第七屆國際大型鰓足類動物研討會The 7th

International Large Branchiopods

Symposium (ILBS-7)

鰓足綱(Branchiopoda

Latreille, 1817)動物包含無甲目

(Anostraca Sars, 1867)、背甲

目(Notostraca Sars, 1867)及雙

甲目(Diplostraca Gerstaecker,

1866)三大類。無甲目動物俗

稱豐年蝦(fairy shrimp),背

甲目動物俗稱蝌蚪蝦(tadpole

shrimp),而雙甲目動物包括

蚌蝦(clam shrimp)和水蚤

(water flea)。其中,水蚤的

體型最小,稱為小型鰓足類動

物,而豐年蝦、蝌蚪蝦和蚌蝦

則合稱為大型鰓足類動物。

大型鰓足類動物主要棲息

於由降雨、溶雪、洪汜、灌溉

降雨、溶雪

洪汜、灌溉

都難不了它

智慧

時間:2011年9月6日至12日地點:台北 工作坊地點:陽明山國家公園 研討會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策略

用智慧與環境共存以策略讓地球更好

節能環保.專業專精.給全球好空氣!

我們需要這樣的企業!

等因素所形成之暫時性水池

(ephemeral pool),這類棲地

具有「乾溼交替」的生態特

性。「溼季」時,水域提供這

類動物生長和生殖的需求;但

長期水域所孕育的魚類或其他

掠食者,會利用大型鰓足類動

物,導致其難以繁衍。「乾

季」的出現可確保大型鰓足類

動物免受魚類等掠食性天敵的

威脅,但如何使水生動物安然

度過「乾季」並使維持族群穩

定,則是一大挑戰。大型鰓足

類動物演化出許多適應乾溼變

化的策略,包括休眠卵的形

成、生活史的長短、性別的形

式與比例、生殖的模式等,是

研究棲地變動與適應能力的模

式動物。近年來,全球暖化造

成微棲地的「乾溼交替」改

變,這些大型鰓足類動物如何

因應氣候變遷,甚或因而瀕臨

滅絕,即需深刻探討。

它的卵會休眠、它調整生活史、它改變性別形式與生殖模式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生態與演化生物研究所協辦單位「虛位以待贊助單位「就是您!贊助者享國內外網站刊物、會旗、潮T....等曝光機會

大型鰓足類動物 生態環境指標 需要您加入!

冠名、贊助物資連絡電話:0960623610 張育誠

官網:http://www.ilbs7.tw/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