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马马 西 9.1 马马马马 1. 马马马马 (1)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2)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3)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4)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5)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a. 马马 马马马马 () b. 马马马马 c. 马马马马 d.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e.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6)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a.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b. 马 马 马 、、 (7)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8)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2. 马马马马 4 马马 3. 马马马马 马 马马马马 、、、、。 4. 马马马马 (1)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2)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3)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4)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5)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6)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7)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8)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9)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5. 马马马马 马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一一。 6. 马马马马 马马 马马马马 7. 马马马马 9 马 西 9.1 马马马马 (1) 马马马马马马 (2) 马马马马 a. 马马马马马 b. 马马马马 c. 马马马马 (3) 马 () a. 马 -- 马马 (i) 马马马马 (ii) 马马 (iii) 马马马马马 (iv) 马马 b. 马马 马马马马马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geo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9.1 农业活动 1. 教学目的 (1) 明白农业活动的定义 (2) 意识到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3) 能掌握我国三大农业类型 (4) 认识我国所生产的经济作物 (5) 了解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

a. 来源(原产地) b. 生长条件 c. 分布状况 d. 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及政府所给予的鼓励与支持 e.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6) 认识我国的自给农业作物 a.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 b. 明白稻米的生长条件、分布、耕种及收获过程

(7) 了解影响我国农业活动的因素 (8) 明了农民保护农地与防止土壤流失的方法

  2. 教学时间 4 课时 3.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分析法、判读、讨论。 4. 教学重点

(1) 阐明农业活动的定义 (2) 说出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3) 指出我国三种农业类型 (4) 分析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生长条件及其分布状况 (5) 讨论我国橡胶业所面对的问题 (6) 指出我国的自给农业作物--稻米 (7) 说明稻米的生长条件及分布 (8) 分析影响我国农业活动的因素 (9) 说出农民保护农地与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

  5. 教学难点 有关农作物的种植与生产过程,仅仅是课堂上客观的讲解,显得有点枯燥、乏味;若能配合课本所提的户外活动,进行实地调查及访问,则会更切实际。故一般上在课堂上这一部分可省略。 6. 教学用具 挂图、自制海报 7. 教学提纲 9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9.1 农业活动

(1) 农业的重要性 (2) 农业类型

Page 2: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a. 商业化农业 b. 自给农业 c. 迁移农业 (3) 商业化农作物(经济作物)

a. 橡胶、油棕--

前言 (i) 生长条件 (ii) 分布 (iii) 面对的难题 (iv) 用途

b. 胡椒、可可的分布 c. 椰子、黄梨--

前言 (i) 生长条件 (ii) 分布

(4) 自给农业作物--稻米的生长条件及分布 (5) 影响我国农业活动的因素 (6) 农地的保护方法

  8. 教学过程 【引起动机】

同学翻开课本前面的目录,第 9 章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我国的人文活动包括农业活动、渔业活动、矿业活动、工业活动。。。等。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农业活动。所谓农业活动,即开垦土地,种植稻米、橡胶、黄梨、蔬菜等农作物。

9.1 农业活动 (1)农业的重要性

【讲述法】 (i) 通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河谷平原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同学可参阅课本第 165 页,参考图 9.34 我国人口分布图。吉打沿岸平原、吉兰丹河三角洲、巴生河谷及近打河流域等地区正符合这些自然条件,它不仅是我国农业发达区,同时也是我国人口集中区。

(ii)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农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活动,每一百人中大约就有 28 人参与农业活动。而我国半岛除了中央部分及沙巴、砂朥越内陆属山地外其余皆为低地、丘陵及海岸平原,这些地区约占我国领土的 70%,适合农业的发展。

(iii) 课本 178 页,根据我国出口统计表显示,农产品的输出占了我国出口贸易额的 1/4,这说明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收入之一。

(iv) 农业促进加工业的发展。例如橡胶加工,可制成轮胎、鞋子、手套等。棕油加工可制成肥皂、人造奶油等。

(v) 农业也促进乡村的发展,课本 168 页是一个实例:彭亨州的增卡三角就是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计划下发展起来的。这里周围的森林已被砍伐,用以种植油棕、橡胶等经济作物。这里有多

Page 3: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元化的农作物,完整的基本设施,从而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2)农业类型 a. 商业化农业(板书)

【讲述法】

即种植一些供出售以换取现金的作物,称为经济作物或现金作物,如橡胶、油棕等。 商业化农业可分两种:

小园丘 〈 40 公顷 〈 大园丘(i) 面积小于 40公顷 (i) 大规模生产经济作物 (ii) 为个人所拥有 (ii) 由企业集团所控制

b. 自给农业(板书) 即种植供本国人民消费的粮食作物,如稻米。一般上耕地面积都很小。

c. 迁移农业(展示自制海报)

(a) 将林地砍伐后,烧毁 (b) 采用简单的工具

(c) 种植旱稻和薯类 (d) 土壤肥质减低时,又迁到另一地去耕种

利用自制海报讲解迁移农业。我国山地原居民从事这种农业,特别是砂朥越的

Page 4: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伊班族和沙巴的卡达山族。 (3)商业化农作物(经济作物)

a. 橡胶、油棕--

【讲述法】 橡胶及油棕皆为"外来移民"。其故乡分别为南美洲的巴西及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前者于 1888 年移种我国的霹雳州(瓜拉江沙);后者则于 1917年移种我国的雪兰莪州(丹那马南园)。

【判读法】 利用世界地图指出南美洲巴西及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的位置,同时也利用我国的地图指出霹雳州瓜拉江沙及雪兰莪州的位置。我国橡胶园有 80%属于小园丘。为 了促使我国的橡胶生产达致理想的目标,政府成立了橡胶小园主发展局(RISDA)(板书)其宗旨在于指导小园主新的 种植法,从而提高其产量。近年来,由于世界棕油需求量提高,为了应付棕油的大量需求,我国大部分的橡胶园改种油棕,故我国的橡胶生产由原先的居首位跌至泰 国及印尼之后,而成为世界第三橡胶生产国;而我国的油棕产量则超越扎伊尔、尼日利亚及印尼,领先成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

(i)生长条件 【比较法】   橡 胶 油 棕

气 温 26°C以上 26°C以上

雨 量 年雨量 2500mm 年雨量 2500mm以上

地 形 排水良好的丘陵地 排水良好的丘陵地

比较橡胶及油棕的生长条件,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ii) 分布

【分析法】 参阅课本 128 页图 9.5 的橡胶分布图及 131 页的油棕分布图。 橡胶: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脉西部。 油棕:大部分分布在半岛西海岸地带。 柔佛州同时是我国最大的橡胶及油棕种植区。

(iii) 面对的难题 【讨论法】 利用板图讨论我国橡胶业面临的问题。

Page 5: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iv) 用途 【讲述法】 我国 45%的橡胶作为汽车轮胎之用途。

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RRIM)(板书)为橡胶寻找新的用途。 棕油可作为工业及食用两方面的用途。 马来西亚棕油研究院(PORIM)(板书)也积极的为棕油寻找新的用途。

b. 胡椒、可可的分布

【讲述法】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胡椒种植和出口国,其中 99%的胡椒产于砂朥越(板书),成为我国产胡椒最多的一州。 利用板图,指出沙巴是我国产可可最多的一州。

c. 椰子、黄梨--前言 【讲述法】 黄梨是从南美洲的巴拉圭"移民"到我国。 【判读法】 利用世界地图指出南美洲巴拉圭的位置,当地人称黄梨为"那那

士", 意思即最好的水果。 (i) 生长条件

【分析法】   椰 子 黄 梨

气 候 炎热潮湿,有海风吹送 终年高温多雨

土 壤 沙质土 泥炭土

分析椰子与黄梨生长条件的不同。 (ii) 我国有 2/3 的椰园分布在半岛。在地图中指出下霹雳的峇眼

Page 6: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拿督(板书),是我国最大的椰子园。 柔佛是我国产黄梨最多的一州。尤其是北干那那、新邦令金和小笨珍。(板书) (在地图中指出北干那那、新邦令金和小笨珍的位置。)

(4)自给农作物 【引起动机】

我们的主食是什么?(稻米)

【讲述法】 我国生产的稻米主要是供本国人民自己消费的,所以它是属于自给农业作物。不过我国生产的稻米仍无法自足,它只能满足本国人民 85%的需求,所以其余的 15%则需要靠中国及泰国进口。我国生产的稻米分两类:即水稻,占全国米产的 86%,主要分布在半岛平灌溉区;另一则为旱稻,占全国米产的 14%,主要分 布在沙巴及砂朥越的内陆地区。

【教师讲述】

a. 稻米的生长条件(板书)

(i) 气温:生长期 20℃,成熟期约 24℃ (ii) 雨量:2000mm以上 (iii) 土壤:肥沃的冲积土 (iv) 阳光:尤其在收割期间要有充足的阳光

b. 稻米的分布 根据图 9.14 我国稻米的分布图,指出半岛主要的米产区。

(i) 我国半岛的米产量占全国米产量的 78%,而仅仅是吉打平原的米产量已占了全国的 25%,因此它被冠为"我国的米

Page 7: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仓"绝不为过。本区是姆达河灌溉计划的一部 分,地平土肥,年雨量甚至超过 2900mm,利用现代化机械加速耕种和收割,农民采用优良的稻种、化肥及农药,因此一年有两次收成,甚至两年有五次收成。

(ii) 吉兰丹河三角洲是我国东北部的主要稻米产区。 (iii) 霹雳吉辇区 (iv)雪兰莪州的丹绒加弄及适耕庄地带是该州的米仓。

(5) 影响我国农业活动的因素 【分析法】 a. 在第八章,我们介绍过我国气候属赤道型,其特征是终年高温多

雨, 适合各种热带作物生长,例如橡胶、油棕等。 高地地区,由于气温递减的关系,故气温比低地来得低,例如昆达山(沙巴)和金马仑高原适合种植蔬菜、水果等。

b.我国地形除了山地外,其余皆适合发展农业活动,例如河流下游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区适合种植稻米。(参阅第 135 页的图 9.14,指出吉打平原和吉兰丹河三角洲皆为我国主要稻米产区)介于山地与海岸冲积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则适合种植橡胶、油棕等。

c. 不同性质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板书) (i) 河谷三角洲的冲积土--稻米 (ii) 丘陵区的砖红土--橡胶、油棕 (iii) 沼泽区的泥炭土--黄梨 (iv) 海岸的沙质土--椰树

d.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改进,我国农民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方法,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例如:

(i) 利用机器犁地,收割和加工。 (ii) 选择优良品种,例如Malinja, Bahagia, Sri Malaysia 1,

IR42, MR27, MR85 等等。 (iii) 采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 (iv) 建水坝,例如姆达河灌溉计划、哥姆布灌溉计划等等。 (v) 此外,政府方面也设立几个局以协助我国农业活动的进行,例如 ①联邦农业和销售局(FAMA)--推销农产品,寻找销售管道。

②国家稻米局(BERNAS)--负责保证稻米价格和协助农民销售稻米。

③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局(MARDI)--进行有关农产

Page 8: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品(除了橡胶及棕油)的研究工作。 (6) 农地的保护方法

【教师讲述】

农民保护农地,以保持农作物的产量。

a. 把山坡开辟成阶梯状,以防水土流失。(利用挂图讲解,农民利用梯田以保持水土。) 挂图:梯田

b. 在作物行间种遮盖植物,以防水土流失,尤其种植豆类,可以保持土中矿物;在山坡上种草,则可减低土蚀作用。(利用挂图讲解农民在山坡上种草,以防土蚀。) 挂图:遮盖植物

c. 在稻田中筑堤岸,一来可以储水,再来可以控制水位,防海水或沼泽咸水侵入稻田。 挂图:稻田中的堤岸

Page 9: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9.2 渔业活动 1. 教学目的 (1) 认识我国的渔业类型 (2) 了解我国的捕鱼方法及主要渔港 (3) 了解我国东西两岸的渔业发展概况

  2. 教学时间 1 课时 3.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分析法 4. 教学重点 (1) 比较我国的渔业类型 (2) 指出我国的捕鱼方法及主要渔港 (3) 分析我国东、西两岸渔业发展的不同

  5. 教学难点 有关我国的捕鱼方法,我们只有图片作为参考,若能带同学到渔村进行乡土教学则更具体,让他们亲手触摸各种鱼网,印象会更深刻。 6. 教学用具 挂图 7. 教学提纲

(1) 渔业种类 (2) 捕鱼方法 (3) 主要渔港 (4) 半岛东西两岸的渔业概况

  8. 教学过程 【引起动机】

鱼可以提供我们什么营养?(蛋白质)

【教师讲述】

我国半岛三面环海,大约有 9万人从事捕鱼活动,尤其吉兰丹与丁加奴的渔民占最多,我国的渔获量仍无法自足,需要靠泰国和印尼进口。 (1) 渔业种类

我国的渔业分为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两大类。前者又分浅海与远洋两种。 【比较法】

海洋渔业 内陆渔业

Page 10: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浅海渔业 远洋渔业

离海岸 30 海里以内 离海岸 30 海里以外 渔民在江河、湖泊、池塘及稻田区进行捕捞

从事此种渔业类型的渔民占最多,但渔获量不多

从事此种渔业类型的渔民不多,仅占全国渔民的 27%,但渔获量却占了全国的 66%

此种渔业包括饲养淡水鱼和咸水鱼。农民通常饲养淡水鱼以补贴家用,视为一种副业

采用鱼网和奎笼 采用拖网渔船  

渔民在海上只逗留一天

渔民在海上逗留许多天

 

 我国曾与泰国、南韩及日本合作从事远洋捕鱼活动

 

(2) 捕鱼法 【教师讲述】

教师根据第 140 页的图 9.18 讲解我国的捕鱼法,特别要强调拖网与奎笼。前者是一种现代化的捕鱼方法;后者只适用于平静的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渔业发展局(LKIM)正积极介绍多种现代化的捕鱼法。

(3) 主要渔港 【教师讲述】

根据第 142 页图 9.20 指出我国主要渔港,其中以邦咯岛及吉胆岛最重要。

(4) 半岛东、西两岸的渔业概况 【教师讲述】

a. 西海岸有苏门答腊岛阻挡西南季风,使马六甲海峡全年风平浪静,常年可进行捕鱼。

b. 西海岸的渔民一般上较富裕,较有能力购买设备优良的渔船。

c. 参阅第 172 页的图 9.43 我国公路交通网线,很明显的,西海岸的交通网线比东海岸发达,渔产容易运到市场售卖。

d. 西海岸有较多冷藏设备,储藏鲜鱼较方便。 e. 西海岸多大城市,例如吉隆坡、怡保及槟城等,为渔

业提供广大的市场。

Page 11: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7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 推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下滑。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等措施后,经 济明显好转。1987年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8%以上。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马货币林吉特 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曾达 46%,股市综合指数下挫过半。1998年,马经济出现 13年来首次负增长(-7.5%),失业率和通膨率上升。1998年 9月, 马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并出台选择性资金、货币管制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对短期外资进行监管,将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固定在 3.8:1 水平以及禁止岸外 林吉特交易等。马金融形势趋于稳定,股市逐步回升。1999年 2月,马政府以征收撤资税取代对短期外资的管制,外资开始回流。1999年第二季度,马经济 开始复苏,全年经济增长 5.4%。2000年,马经济在 1999年复苏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数基本恢复金融危机前水平,经济增长率达 8.5%。2000年 10月,马政府取消了撤资税,但仍保留货币管制措施。受美、日经济不振影响,2001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75.4亿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4%。

  人均收入:13333 林吉特(3509 美元)。

  货币名称:林吉特(Ringgit).

  汇率:1美元=3.8林吉特(固定汇率)。

  通货膨胀率:1.3%。

  失业率:3.7%。

  【资  源】 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 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 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 2.27 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工  业】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装配、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1996年 11月推出第二个工业发展蓝图 (1996-2000年),提出促进工业迅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使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年内提高到 38.4%。 2001年制造业产值(按 1987年不变价格)

Page 12: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估计为 700.07亿林吉特,增长 0.2%,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2.8%;就业人数 257.42万,占全 国就业人数的 27.4%。

  【矿  业】 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2001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 145.52亿林吉特,增长 0.9%。近几年矿产品产量如下:

  【农牧渔林业】 耕地面积约 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 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 60%。2001年农、牧、渔、林业总产值估计为 179.06亿林吉特,增长 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8% 。

  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2001年鱼产量估计为 122.58万吨。

   【服 务 业】 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200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 450.92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 48.7%,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 业。

  【旅 游 业】 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和 1994年举办两届马来西亚观光年。2001年外国旅游者 1266万人次,旅游业收入 200 亿林吉特。拥有饭店约 1276家,饭店入住率 57.7%。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  

   【财政金融】 2001年 10月,马政府向国会提呈 2002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总收入 734亿林吉特,总支出 920.24亿林吉特, 预算赤字 186.24亿林吉特,预算收支比2001年分别增长 6.1%和 0.68%。近几年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林吉特):

   截止 2000年底,马外债总额为 1588.21亿林吉特,占GDP 的 46.9%,其中中长期外债 1411.88亿, 偿债率 5.1%。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为 1256.25亿林吉特,占GDP 的36.9%,其中内债 1068.05亿,外债 188.2亿,联邦政府偿债率 14.52%。截至 2002年 2月 15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金为 312亿美元。

  马来西亚

气候:热带人口:

Page 13: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2004年总人口 2550万男性人口 1300万女性人口 1250万种族:马来人和其他土著人 58%华人 27%印度人 8%其他 7%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锡克教、道教语言:官方语言:马来语、英语、华语2005年马来西亚经济前景展望

2005 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十分看好,GDP预计约为 6%。依赖于强健的国内需求和普遍增长的情形,较强的整体经济基础和弹性将会继续刺激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有鉴于此,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已经发布了能够支持国内经济活动和营造有益投资环境的货币政策。财政状况将会继续巩固。银行同业折息率和零售价格将继续保持较 低的水平。马来西亚的人均年收入将会提高 3.7%,达到 4080美元,失业率会下降 3.4%,而劳动力也同样会以 3.4%的速度增长。目前马来西亚的劳动 力极度缺乏。

马来西亚的主要经济指标

20032004GDP603亿美元 636亿美元GDP增长率 5.3%7%人均年收入 3774美元 3935美元通货膨胀率 1.2%1.5%劳动力 1050万 1080万失业率 3.5%3.4%

農業 馬來西亞地勢低平、土穰肥沃,其河谷平原是農業最發達,也是人口集中區。

農業活動是馬來西亞主要的經濟活動,約有 28%的勞動人口從事農業,70%的平地供農

業發展。農業不僅促進鄉村與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為國家製造許多就業機會。

Page 14: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馬來西亞主要農作物可分為兩類,即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以稻米為主,其

次是甘蔗、玉米、木薯、蕃薯及蔬菜等。經濟作物以樹膠、油棕、椰子為主,其他有茶、

咖啡、黃梨、煙草及香料等。稻米、樹膠、油棕、椰子等生產量高,多供出口外銷,賺取

外匯,是重要的經濟收入。馬來西亞農作物多元化,提高了鄉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為國

建立了許多的新鎮。

漁業 在馬來西亞,魚類是提供人民最多蛋白質魚、而且也是最廉宜的食物,所以捕

魚就成為馬來西亞沿海與鄉村居民的重要職業。魚類除了是馬來西亞人民的主要食物以外,

每年也為國家賺取不少的外匯,有不少的魚蝦輸往新加坡。據估計,馬來西亞漁民大約有

9萬人,大多數居住在沿海地區,其中以半島東岸尤其是吉蘭丹和丁加奴漁民最多。其漁

業活動,主要可分為海洋漁業和淡水漁業兩種,而已前者較重要。

林業  馬 來西亞地處熱帶,經年高溫多雨,對於樹木的生長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在一百多年前,馬來西亞到處覆蓋著茂密的熱帶雨林,後來為了墾殖農作物、建立城市、

建 造道路以及其他的人為措施,許多原始森林被清除。目前,馬來西亞的森林地只占土

地總面積的 69.1%,其中半島部森林面積佔 54%,沙巴森林面積約佔 83%,砂勞越森

林面積約佔 75%。

Page 15: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在這些面積廣大的森林裡,每年都生產大量的木材資源,為我國賺取巨額的外匯。木

材業直接與間接為我國人民提供超過 10萬個就業機會,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

地位。

 

禽牧業 馬 來西亞缺少天然草原以供放牧,因此畜牧業在過去並不發達。可是自從

馬來西亞推行第一、第二及第三個五年計劃之後,禽牧業已有顯著的進展了。這些進長成

就, 一方面歸功于政府推行的發展計劃,以及提供的各項服務;另一方面,人民為了增

加收入,積極參與這項經濟活動。據統計數字顯示,目前馬來西亞禽牧業每年的生 產總

值達 9億元。

在馬來西亞,各種禽牧業的活動,恰能反映民族結構。水牛幾乎全歸馬來人所有,用

以耕田和食用,故多集中在稻田地帶。乳牛多為印度錫克人所飼養,擠牛奶到市場去賣。

山羊與綿羊,則是為吃羊肉的民族所飼養,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馬來人。

 

礦業 馬來西亞礦產相當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開採礦物,是馬來西亞重要的經濟活

動之一。主要的礦產有錫、石油、天然氣、鐵矽土和銅;其他尚有金、鐵、煤、錳、鎢、

Page 16: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大理石等。同時,也發展水電、太陽能和核能。其中以石油與錫為產量最多的礦物。此種

礦物的生產為馬來西亞賺去大量的外匯,主要輸往國外。

 

旅遊業 馬來西亞在國際旅遊事業中是一個新進成員,雖然在許多方面都比不上旅遊

業先進國,不過,政府當局非常重視旅遊業,並且決心及有把握在這方面的發展,迎頭趕

上其他旅遊業較發達的國家。為了監督、控制及制定各項旅遊計劃,使旅遊服務達到水準,

對國家經濟有貢獻,當局以成立了一個屬於貿易及工業部屬下的旅遊發展機構,策劃馬來

西亞今後的旅遊業發展事宜。

近幾年來,馬 來西亞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貢獻,它雖然沒有產品,但它提供服務。

它製造許多就業機會,興起更多旅館和購物中心,也促進家庭手工業發展。同時,馬來西

亞有許 多旅遊勝地,美麗的海島和沙灘,溫和的避暑勝地,及歷史名勝。同時氣候、文

化和生活習慣也吸引外國人到訪,良好的交通系統、旅館、餐館和娛樂場所等都促進 旅

遊業的發展。

 

工業 馬來西 亞現階段的工業,在國家經濟上所佔的地位還不重要,但政府以積極

鼓勵資本家前來投資。工業的發展對國家與人民都十分的重要,工業活動也成為馬來西亞

Page 17: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人民主 要的收入,也是製造許多就業機會的來源。工業種類大致可分為手工業、原廠品

加工業、輕工業、機械工業、重工業。大部分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半島西岸,這裡有 大

城市,人口又多,成為工業品的大市場。政府鼓勵在郊區發展工業,提高鄉村區人民的生

活水平,基本設施像交通、水電和電力供應也跟著發展。

貿易   當前馬來西亞的經濟型態還是處於農業經濟階段,因此,對外貿易方面,以原

產品出口賺益最多。輸出以樹膠、石油、錫、樹桐、鉅成木材及棕油等農產品為大宗。膠

錫是馬來西亞半島主要的產品,木材則以沙、砂兩州為主;特別是沙巴州的樹桐輸出,就

佔了全國 98%以上的木材輸出值。

主要對外貿易國有新 加坡(作為轉口貿易)、日本、美國、歐洲共市、中國、蘇聯以

及東歐共產國家等。在這些國家中,新加坡是我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其主要輸入品則以

機械及運輸 設備為主,其次是糧食(包括米糧)、化學品及礦物燃料,其他為各種機械、

工業成品。糧食品輸入米,主要從泰國、緬甸等鄰國輸入;肉類與乳酪從澳洲與紐西蘭

入口;其他機械工業品,從日本、美國、歐洲共市以及香港等地運來。

從入口與出口貿易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馬來西亞目前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同時也正好

反映出發展中國家典型的出入口貿易。

Page 18: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交通 交通系統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推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在

建設國家的過程中,它也有助于團結全國人民。因此,一個具有效率及四通八達的交通系

統的國家,將能協助及加速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鞏固國家經濟與世界市場的聯繫。

    目前,以馬來西亞半島的交通系統較好,沙巴與砂勞越的運輸系統較落後。在半島又

以西海岸最發達。陸路交通以鐵路為主,吉隆坡是交通中心。

    貨物的出口都通過海運來運送,其主要的港口:依次為巴生港(吉隆坡近郊)、檳城港、

新山港 (南邊近新加坡)、關丹港(馬來西亞東部)、古晉港(東馬)、納閩港(東 馬)、羅浮交

怡(後二者為自由港)。

     馬航(MAS)是我國的航空服務系統,有國際和國內班機服務。重要機場有:吉隆坡梳

邦國際機場、檳城、古晉機場、沙巴哥打京那巴魯機場等。

 

    大眾傳播媒介與通訊服務      馬來西亞擁有巫文、英文、華文、淡米爾文的許多報紙

和雜誌。廣播電視台都是國營的(電台擁有無線電廣播網而電視台有兩個波道),第三波道

TV3則屬於商業電視台。

Page 19: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在馬來半島上,不論是電話、電報、電傳及航空郵件皆相當好,可與世界各地聯絡,

但是在沙巴及沙勞越等低度開發地區,則一切通訊系統皆較落後。總體說來,該國通訊設

備較我國落後五年以上,使用國際通訊最好請飯店代為安排。

  以上幾點的資料來源: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東南亞地理],馬來西亞全

國獨中工委會課程局          頁 36-72

 

    金融服務 在馬來西亞有超過 40間的商業銀行。旅行支票都會被所有的銀行,,酒店和

大型購物中心接受。大型機構都接受國際知名的信用卡。在所有較大城市裡,自動出納機

已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份。

錢幣以馬來西亞元(M$ )即馬來幣(Malaysian Ringhit)為單位。發行的紙幣有

1,000、100、50、10、5 及 1 等面額,輔幣有$1 及 50、20、10、5、1 等 仙(sen)。

        為了鼓勵國外的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入境時外幣及支票可無限制攜入,但不可攜

出馬幣 5,000元以上,入境抵達機場時,所有現金及有價值的物品皆須申報,且不可帶

1,000元以上的馬幣入境。

 

Page 20: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政府機構 馬來西亞是民主國家。國會的代表都是由人民投票選出。全馬共有十

三州,九州有世襲的蘇丹(Sultan)。每五年在九州的蘇丹中選出一位元首象徵全國最高的

統治者。首相是政府內閣的領袖,他 須是國會議員。國會分成上議院和下議院。下議院

的議員是在全國選舉中被人民選出來的代表。而上議院的議員則必須由最高元首從人民中

委任出來。他們必須是曾 經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或在科技專業上有特出表現的人才或少

數民族的代表。政府內閣是由各部門的部長所組成。而領導人是首相。在 13州裡面,各

州都有通過選舉的州務大臣或首度部長與州立法議會的設立。

 

 

    外交關係 馬來西亞與大多數國家都維持著親密與誠懇的外交關係。在 57個國家中

設有 67處大使館或辦事機關。包括中國、蘇聯、美國、英國與歐洲主要國家。此外還在

34個家裡設有相等於大使館的辦事處。現今有 77個外國的大使館在馬來西亞負起國與

國之間的外交使命。聯合國(UN)通過設立在馬來西亞的聯合國發展組織(UNDP)與新加坡、

汶萊保持聯系。此外還有聯合國國際兒童基金(UNICEF)和聯合國最高專員難民署

(UNHCR)。其他特別國際機構如世界衛生機構(WHO)和糧食救濟機構(FAO)也設有辦事

處在吉隆坡。身為東協、回教大會組織、不結盟國家動以及聯合國的一名活躍成員國,馬

來西亞曾經為保持本區的治安和平, 促進社會的進步繁榮, 作出積極的貢獻。

Page 21: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政治與經濟        

政治制度 政體:君主立憲之聯邦政府,由 13州組成,最高元首由 9個州之元首--蘇

丹共同推選,五年改選一次,不得連任,最高元首僅有少數統治權,首相為全國最高行政

首長。

國會:分參議院、眾議院二院,,參議院 58席,由 13州議會各選出二席,餘由最高元首

及首相指派,任期六年,眾議員由人民普選產生,共 144席,任期五年。

政黨:執政黨由 11個主要政黨組成稱〔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0)〕,其主要成員

有巫統 (UMNO),馬來人政黨)、馬華公會、民政黨(以上係華人政黨)、印度國大黨(印度

人政黨)、沙勞越聯合人民黨等。反對黨則有回教黨、人民行動黨、四六精神黨等。

 

經濟制度 是一個正開發的國家,國民所得 3000元之GMP,經濟並不如傳言,刻板

印象中在華人手中,事實上,並非如此,商人在本地,公司要保留股權給馬來人(15%

~20%),其他 20%在政府官員皇親國戚手中,可見政府掌控情形。華人過去多做小本

生意,大公司也無法 100%是華人私有企業。經濟基本上,一個發展中的自由企業經濟

是依賴原產品的生產。但必須逐漸穩定的趨向工業化。馬來西亞是全世界錫、樹膠、油棕

Page 22: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的最大生國。其他主要的原產品有石油、木材與胡椒。石油是由國家石油公司

PETRONAS 進行開採與提煉。好些企業機構像馬來西亞工業發展局(MIDA),馬來西亞

重工業公司(HICOM)和州經濟發展局(SEDC),都是為了加速工業化和實施新經濟政策

(NEP)而設立的。交通運輸是一個迅速發展起來的事業。馬來西亞航空系統(MAS)為國家

提供完備的航空服務。旅遊業也是一個迅速成長的重要事業,為了促進國家旅遊業而特別

設立的總機構旅遊發展局。在新加坡、曼谷、香港、東京、悉尼、法蘭福克

(FRANKFURT)、倫敦和洛山磯、台灣都設有辦事處。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马来西亚是个中等富裕的国家。在新经济政策下,在 1971年至 1990年代末期间从一个原料出产国转换为一个新兴的多元工业经济。经济成长主要依赖制成品出口,尤其是电子制品。因此全球经济萧条及资讯工艺的衰退对马来西亚带来的打击尤其大。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在或低于 3%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 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虽然如此,面对着竞争能力不足及高债务等问题的大企业为马来西亚经济远景带来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吉隆坡股票市场及 MASDAQ(科技股市)。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后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业、制 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 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27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 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 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 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经济背景

Page 23: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马来西亚经济从 1987年开始稳步发展。从那以后马来西亚的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8%,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来自国家政府的直接参与。 1987年政府采取了意志行动吸引外资。1990年外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达到高峰,共计 176亿林吉特。国有资产的私有化也在不断进行。政府提出了 “2020年展望”计划,该计划已基本确定了全国工业化的目标。    而经过了 10年的经济繁荣发展,到 1997年马来西亚经历了一场经济衰退。林吉特的贬值更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传统经济制度    饷码制度(Farm System) :    是荷兰、英国等殖民者在东南亚实行的一种税收承包制度,英语称为 farmer,华侨习惯称为饷码。在这种制度下,东南亚各国政府往往将鸦片、酒、赌博、典 当等税收交给当地土酋或华人承包,每一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公开投标,由出价最高者获得。殖民政府利用华人的嗜好以充实殖民地的财库增加母国税收,与甲必丹制 度相辅相成;设有码官,采用公开招标;    对华人的影响:满足华人的生活基本需求:当地华人来自中国的劳工(猪仔、苦役、劳役、苦工),多为年青力壮者,至海外工作之余的消费活动,包括:烟(即为“鸦片”而非指“香烟”,当时主要以新加坡为集散中心。)、酒、赌博。     许多有势力的华人帮派领袖都靠承包饷码致富,这种制度成为十九世纪华人社会纷扰的主要根源。    港主制度(Kang-Chu System)     1830年代英国人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对附近海盗的征剿,严重的损害了柔佛王族的利益,后者眼看国内商业衰退,不但人口减少,土地呈现荒芜状态,此外财源出现匮乏情况,此现象便鼓励华人前往垦荒。    西元 1833年(清道光 13年),创立“港主制度(Kang-Chu System)”,使华人放心去发展那广大的土地。当时新加坡一些刚毅而有眼光的华人知道欧洲各国对于胡椒和甘蜜(Gambier)的需求非常殷切,而当 地的产量又不足以应付那麽广大的市场,便陆续到柔佛州去寻觅适当的土地,以便种植这两种经济作物。    当一个华裔种植者选择一条河流边上的荒地时,他便向统治者申请一份叫港契(Surat Sungai)的准证,在这种准证里,统治者给他一大片土地的保有权,它的范围是在一条河的支流和另一条支流之间,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便是一个“港”,开 港者称为“港主”(Tuan Sungai)。    有证据显示柔佛的港主都是具有秘密会社背景的华人,他们有的独资开发,有的合股经营,大家都以自己的店号或姓氏为港名,例如在沙劳越开垦的黄乃裳亦称之为“黄港主”。作为政府的代理人,港主必须负责处理“港脚”?即殖民区的行政和保安工作。    他们所得到的报酬是五项专利权,即(一)经营公共赌博,(二)经营当铺,(三)贩卖酒类,(四)贩卖猪肉,(五)贩卖鸦片。此外他们还可以抽取所有输出的 甘蜜和

Page 24: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胡椒以及输入米粮的佣金。港主每年只需奉纳一些金钱给苏丹,每一个港脚都有许多居民,他们大都是港主的雇员,港主通常拥有一两艘船只,以便向新加坡 输出土产和输入日用品。    温士德博士(Dr.Winsted)在著作《柔佛史》中曾经提到 1970年代,华人已经在柔佛开发了 19个港,10年后,新开发的港又多了一倍之上,可见柔佛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华人的劳力。经济近况    现在,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人民已疾步迈进二十一世纪,一个资讯科技和电子商务的时代。过去三十多年来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矿产资源 和肥沃的土地使她常被称为“幸福之国”,但马来西亚并不以此而自足,反而采取了果断确实的措施,把对农业和原产品的依赖改变成为一个由高科技、以知识为本 及资金密集工业带动的出口经济。今天,马来西亚为世界呈献多媒体超级走廊,在一个对生态友善的环境里提供一个立法体制和新一代的电讯基础设施,为多媒体工 业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马来西亚快速的工业化源自于她早期对外来直接投资的开放。首相马哈迪说:鼓励外来直接投资的政策已帮助马来西亚获得繁荣。我们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也将继续推行它。    市场导向的经济,加上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及与世界各地轻松联系的设备,不仅协助了马来西亚民营企业的繁荣,更鼓励他们在国家发展中成为政府的合伙人。今天,这个商务导向、对商业友善的环境使马来西亚成为发展中国家接收最多外来投资的国家之一。过去十几年来,马夹西亚的经济平均每年成长超过 7% ,而国内生产毛额到 1999年增长了一倍,达到 RM1,901亿(US$500亿)。出口和进口也增长四倍,分别达到RM3,086亿(USS812亿) 和RM2,409亿(USS634亿),使马来西亚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1997年中,承受袭击亚太区数国及导致马来西亚的货币危机和股市崩盘的区域性经济及金融危机,进一步地证实了马夹西亚经济的实力和韧性。在不到两年的时 间内,选择性的外汇管制和汇率的固定,为商业带来稳定,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反弹,而现在正步入复苏的轨道。 经 1998年的 7.5%萎缩后, 1999年的实质国内生产的毛额已有 4.3%的成长,自 1999年 2月起,制造业的生产也有正成长的记录。而贸易顺差也使外汇储备金从RM760亿 (USS200亿)显著地增加至 1999年底的 RM1,255亿(US$330亿),这足以支付 6.5个月的净进口额。同时,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从 1998年的平均5.3%跌至 1999年的 3%。制造业居领导地位    在跨国公司及本地公司的新投资和再投资的稳定成长协助下,制造业继续成为马来西亚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制造业现占国内生产毛额的 29.2%,而制成品出口则占总出口的85.4%。

Page 25: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现有的公司持续扩展、多样化及提高操作素质以生产更高附加价值及高科技的产品。更多的跨国公司也扩大他们的活动以包括研发、市场、分销及后勤支援 。自 1995年至 1999年,已批准的制造业建议外来投资总值为RM591亿(US$156亿),占总建议投资额的 49.5%。     拥有超过三十年迅速成长的经验,马来西亚己具备了生产多种产品的国际级的能力。如今,马来西亚不仅是源自其国内原产品如橡胶、棕油和木材等的制成品的最大输出国之一,也是电子及电气产品如视听产品、电脑、半导体和室内空调机的主要输出国。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成功所带来的另一效应是卫星和辅助工业的成长,如精密加工、电子组装产品、零件、模具、金属与塑胶品,和自动机械与设备。丰富的天然资源    虽然制造业仍然是焦点,但农、林、渔业依然是马来西亚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占1999年国内生产总额的 9.4%及总出口的 7.4%。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及输出国,占全球总生产量的一半及超过世界输出的 60% 。    身为棕榈油 、木材、橡胶、胡椒及可可的主要生产国不仅为马来西亚带来外汇,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也吸引了许多使用这些原料的制造业者。其中有油脂化学品、橡胶导管和手 术用手套及木制家俱。今天,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脂化学品生产与输出国,及第二大的热带硬木三夹板输出国。石油与天然气--一个重要的外汇赚取领域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国油)是马来西亚石油业的巨人,1972年国油成立,并以发展国家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为己任。之后,又以和世界首要石油公司以分享 生产的方式开发马来西亚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为始,国油于 1984年施行了半岛天然气使用计划以处理及输送天然气给消费者,如发电厂、工厂、旅店,甚至住宅 用户。    现在,丁加奴海岸外生产的天然气被加工成石化工业的燃料或给料。沙巴海岸外生产的天然气则是该处甲醇及热块铁工厂的给料。砂劳越的天然气用以生产液化天然 气,外销至日本及韩国。砂州明都鲁的液化天然气综合中心,在 2001年它的第三工厂完成之后,将是世上最大的。1999年马来西亚的石油及天然气出口为 RM141亿(US$37亿),占全国出口收入的 4.6% 。服务领域是经济成长的催化剂     服务业是马来西亚经济的最大领域,于 1999年占国内生产毛额的 55.6%及雇用了47.2%的就业人数,政府视服务领域为成长的催化剂,因而鼓励发展船运与再保险业、旅游业、教育与保健服务业、码头设施及空运业。     马来西亚有利的汇率使她成为游客喜爱的度假目的地。作为国际活动场所的声誉也日益提高,这促使了事务筹备经理们选择她为举行会议、展览、运动、音乐会及文化项目的地点。1999年有 620万名游客在马来西亚消费了 RM107亿,比 1998年的 550万名增加13%。各式各样的免税品在全国各地都可找到,包括香 水、化妆品、手表、相机及皮革

Page 26: 马来西亚的人文活动

产品。1998年的威士卡(VISA)圣诞购物调查中,列吉隆坡为六个亚洲城市中最佳的商务购物者消费地点及第三全面最佳购 物地点。    马来西亚也自我推销为此区域的优越教育中心。与外国大学联办的双联课程及国外高等学府设立的分校,使马来西亚成为寻求以英语为教学语的高等教育的学生的一大选择。    在马来西亚求学的外籍学生,从 1996年的 5,635名增加到 1998年的 17,200名。他们主要来自印尼、中国、新加坡、印度及日本,还有数目不少的来自英国和美国。这两国是马来西亚学生传统上去留学深造的地方。强项: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     “普罗顿”汽车在国内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钢铁等重工业仍然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     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已从 70年代以农业为经济支柱变为今天世界上著名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该国以优良的社会环境,高 水准的国民素质,优惠的政策以及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知名大公司份份来马来西亚投资办厂,并把马来西亚作为最优秀的投资国。这从另一方面 也充分肯定了马来西亚较高的国民素质及安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马来西亚经济繁荣,资源丰富,天然橡胶、棕榈油的产销量为世界第一。马来西亚现为世界第二十 二经济强国,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十七位;世界第二大硅谷??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兴建,使得该国已成为资讯企业的明日之星。这一切都极大地扩大了马来 西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并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