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雲雲雲雲雲雲雲雲雲雲雲雲 雲雲雲雲雲雲雲 雲雲雲雲雲

雲林縣口湖鄉崇文國民小學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雲林縣口湖鄉崇文國民小學. 閩南語自編教材 閩南語諺語. 老鼠咬布袋,比喻引狼入室或姑息養奸,終致身受其害。. 飼鳥鼠咬布袋. 原指地獄供差之兵卒,面貌醜陃,性情兇殘,形容醜陋兇惡之人. 牛頭馬面. 比喻只要下定決心,不畏艱辛勞苦,認真努力,不怕沒事可做.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行動遲緩懶散的牛,常藉頻繁的解大小便,而拖延、逃避工作,引喻行為懶散,工作不力之人,常藉故拖延時間或逃避工作。. 慢牛厚屎尿. 做牛拉車拖犁,雖然勞苦,乃其本分,做人受到折磨,磨練而成長,亦是人生奮發向上必經的歷程,寓意安慰、勉勵,遭受困境的人能忍受折磨,發奮向上,不用氣餒。.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雲林縣口湖鄉崇文國民小學閩南語自編教材

閩南語諺語

飼鳥鼠咬布袋 •老鼠咬布袋,比喻引狼入室或姑息養奸,終致身受其害。

牛頭馬面 •原指地獄供差之兵卒,面貌醜陃,性情兇殘,形容醜陋兇惡之人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比喻只要下定決心,不畏艱辛勞苦,認真努力,不怕沒事可做

慢牛厚屎尿 •行動遲緩懶散的牛,常藉頻繁的解大小便,而拖延、逃避工作,引喻行為懶散,工作不力之人,常藉故拖延時間或逃避工作。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做牛拉車拖犁,雖然勞苦,乃其本分,做人受到折磨,磨練而成長,亦是人生奮發向上必經的歷程,寓意安慰、勉勵,遭受困境的人能忍受折磨,發奮向上,不用氣餒。

惹熊惹虎,毋通惹著刺查某 •意即寧願觸怒熊虎,不可招惹兇悍潑辣的女人。類似諺語:「毋驚虎,只驚剌查某」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歇後語:無採工:白費力氣、心血。枉費功夫、徒勞無功。與台語「了憨工」意義相同。牛角堅硬無比,蚊子叮牛角毫無益處,白費功夫而已,喻不自量力,做能力所不及之事,必無效果,枉費功夫。

膨風水雞殺無肉。 •膨風:輸入空氣,使其膨脹。亦可作「虛胖」解。隱喻說大話,吹牛。水雞:青蛙。殺:宰殺。謂滿肚子空氣虛胖的青蛙,外觀雖大,宰殺時肉卻很少。譏諷喜歡說大話愛吹牛的人,根基不穩,本身卻無本事,能耐,就像膨風水雞沒有多少肉一樣。

龍交龍,鳳交鳳,隱痀個交棟戇 •隱痀 ( 音龜 )個:駝背的人。棟戇:傻瓜,愚笨的人。謂什么樣的人交什么樣的朋友,喻物以類聚

惡馬惡人騎,胭脂馬拄著關老爺 •惡馬;兇惡的馬。惡人:邪惡的人。胭脂馬:即赤兔馬,指兇野而善跑的馬。拄著:遇到。謂兇惡的馬,有兇猛的人來馴服騎用,兇野善跑的赤兔馬遇到驍勇善戰的關公老爺,也只好聽命於人,比喻一物剋一物。

徛懸山看馬相踢 •徛 (音騎 ):站立。例:徛起來 (站起來 )。懸 (音顴,眷 ):高聳。踢:用腳觸擊。謂站在高山上,看馬相踢相鬥。譬喻隔岸觀火或隔山觀虎鬥,事不關已,漠不關心且含有幸災樂禍之意。另喻保持中立,不捲入他人是非之中,冷眼旁觀也。

雞仔腸 鳥仔肚 •雞和鳥的腸肚都很小,比喻人的度量狹小,性格暴躁。

大格雞慢啼 •大格雞:指體型高大的雞種謂體格高大的雞種,比一般的雞較慢啼叫,喻大器晚成。

歪喙雞食好米 •喙:嘴。歪喙雞:嘴巴歪斜不正的雞隻。好米:指大粒的米。原意指嘴巴歪斜的雞,啄食不便,吃不到小粒米或碎米卻有大粒米可吃,形容殘障不幸者,常有厚福,另有譏人不富有,卻講究美食,專挑名貴東西吃。

心貪趡雞籠 •心貪:心存貪念。趡 (台音軟 ):鑽進去。雞籠:關雞的籠子,此指囚人的監牢。謂心有所貪,而違法犯紀,被起訴判刑,囚禁在堅牢。喻心貪則惹禍上身,吃上官司,被囚禁在監牢,自作自受。

不會駛船,嫌溪彎 •謂不會開船藉口溪流彎曲。喻自己能力或技術欠佳,不檢討自己沒有本事,卻要找藉口責怪他人或歸咎於環境。如學生不用功,以致成績不佳,或升學考試落榜,不反求諸己,竟怪罪於學校老師不好,或歸咎於聯考制度有問題,殆可用此諺語形容。

在生一粒豆,卡贏死了拜豬頭•喻父母在世時,孝敬他一粒豆子,比死後才用豬頭拜他更為實際有用。義同「在生吃四兩,卡贏死了拜豬羊」。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歇後語。墓仔埔:墓園,埋葬死人的墓地。在墓園裡放鞭炮,是驚嚇墳墓裡的死人,「驚死人」也就是「嚇死人」。意即讓人意外又驚嚇。

龜笑鱉無尾 •龜和鱉之尾巴均極為短小,短得不像尾巴,有同樣的缺陷,本屬同病相憐,但龜竟然取笑鱉沒有尾巴。嘲諷不知自己的缺點,反而要批評有同樣缺點的人,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食人一斤,還人四兩 •受人恩惠,應知報答,即使未能完全回報,亦應盡力而為

校長兼摃鐘 •摃:敲。敲鐘本係工友的工作,校長兼工友,一身兼數職,從上至下全包。如獨資經營之公司或行號,負責人兼會計,外務員,工友等職,足堪以本諺形容

七月半鴨仔──不知死 •歇後語。每年農曆七月半(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台灣習俗,幾乎家家戶戶舉行中元普渡,雞、鴨、鵝等牲畜,被宰殺當牲禮來祭拜孤魂野鬼。假藉鴨子在七月半,命在旦夕,仍然不知,比喻愚昧、遲鈍、無知的人,對於自己所遭遇到危險或有嚴重後果的事情,毫無知覺(不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