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新新新新 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 指指指指 : 指指指指指 指指 : 指指指 指指指指 指指指指 指指指指 指指指 、、、、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指導教授 : 黃光明教授 組員 : 戴立華、黃月樺、黃欽鎰、葉維加、陳昭如.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二、新住民之子女在學校所產生的問題為何 三、個案介紹 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因應策略.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何謂新住民?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內政部戶政司新住民人口統計情形 台灣新住民現象與其衍生的問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指導教授 : 黃光明教授

組員 : 戴立華、黃月樺、黃欽鎰、葉維加、陳昭如

Page 2: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二、新住民之子女在學校所產生的問題為何三、個案介紹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因應策略

Page 3: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 何謂新住民?•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內政部戶政司新住民人口統計情形• 台灣新住民現象與其衍生的問題

Page 4: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何謂新住民?• 外籍新娘俗稱。 1990年代以後,台灣外籍配偶人數漸增,台灣主流媒體往往特別對於其中的女性配偶,冠以「新娘」的稱呼,例如:印尼籍者稱呼為「印尼新娘」,越南籍者稱呼為「越南新娘」,並以「外籍新娘」統稱這個群體 。

• 「新娘」 - 歧視。因此於 2003年,婦女新知基金會曾舉辦「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徵文活動」,以表達這些女性希望社會能稱呼她們為「新移民女性」的訴求。

Page 5: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隨著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並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助長之下,使得國人與國際人士互動交流機會頻繁,形成國民與外籍及大陸籍通婚的情形日益增加。台灣地區的跨國婚姻家庭的女性配偶多來自於東南亞國家。 1997年以後幾乎都是來自越南的外籍配偶。

• 社會變遷現象而產生性別偏移現象 ( 女多於男 ) 。• 東南亞地區婦女普遍為經濟弱勢。• 近年來台灣女性主義抬頭,大部份女性都晚婚。

Page 6: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娶不到老婆可以考慮到越南, 20萬就可解決,並可以換一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qClOtic-g

Student Work/SHU-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學生作品 / 樹德科技大學視傳系 / 龔蒂菀老師

Page 7: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近 5 年國籍結構趨勢變化:

• 外籍配偶在台人數

96年底外籍配偶以越南籍占 59.24%最多,其次依序為印尼籍(占10.80%)及泰國籍(占 10.73%),近年來因外籍配偶逐漸減少且國籍別漸趨均勻化,至 101年底雖仍以越南籍最多,但其所占比率已跌至 43.23%(或減 16.02個百分點),其次依序為泰國籍占 13.55%(或增 2.82個百分點)及印尼籍占 10.16%(或減 0.64個百分點)。

Page 8: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新住民子女父母國籍別統計 ( 新北市地區 )

國 籍 別 國 小 國 中 合 計大 陸 10620 2117 12561

越 南 10998 989 11747

印 尼 2613 677 3244

緬 甸 800 256 1044

菲 律 賓 616 198 805

泰 國 528 164 686

馬來西亞 237 128 362

柬 埔 寨 426 49 460

日 本 151 69 222

韓 國 118 48 164

新 加 坡 21 10 32

美 國 95 10 106

英 國 27 8 35

其 他 319 118 437

合 計 27569 4841 32410

• 外籍配偶所面對的問題

1.語言、文化與生活適應不良。

2.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網絡缺乏。

3.感情基礎薄弱、婚姻缺乏互信。

4.貧窮與就業問題。

5.子女養育與教養壓力。

6.婚姻暴力的問題。2012.01.02 教育部外籍及大陸配偶及其子女教育通報系統 ( 新北市地區 )

Page 9: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二、新住民之子女在 學校所產生之問題

Page 10: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一、課業學習障礙問題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表現上普遍較差(除少數家庭環境較佳者例外),學業適應不良的情形出現在國小低年級和幼稚園階段,以語言學習及語言結構的科目較差,數學科目次之。

許多外籍家庭子女進入學校就讀後,因為母親語言表達和閱讀中文的障礙,無法正確、適當教導學童課業,使得學童在注音符號及國字書寫上的學習有停頓的現象。

Page 11: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教師在輔導外籍配偶子女學業及生活適應問題時,常因為學校、社會相關資源不足、辦理補救教學或課後輔導意願不高、教師認為外籍家庭的家長比較不關心子女學習狀況的刻板印象,影響教師對學童的指導成效。

由於班級師生對多元文化的不了解、誤解和偏見,許多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發生適應上的問題,老師又無法適度處理這些孩子適應不良的情況時,便導致這些孩子被貼上標籤。

Page 12: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二、語言學習困擾問題父親外出工作,孩子教養全由媽媽負責,在長期親子互動下自然而然學習媽媽說話的方式、口音,使得學童說話腔調遭到糾正或被同學取笑,因而覺得自卑,拒絕與人交談,產生許多學習問題。

多數研究顯示外籍配偶子女在語言學習表現上呈現明顯弱勢,尤其在閱讀理解、口語理解、基本讀寫字方面表現各不相同。

研究指出,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智力、注音符號能力、語詞理解、聽覺理解與一般兒童並無差異,但語詞表達顯著地低於一般兒童。

Page 13: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三、人際學習問題

雲林縣外籍配偶子女在校同儕關係時發現:約有兩成的幼兒園及國小兒童在同儕關係上出現問題,幼兒園常出現的問題是 " 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 " 、 " 語言影響人際關係 " 、 " 獨來獨往 " ,國小兒童最常出現的問題則是: " 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 " 、 " 遊戲時與同學互動不良 " ,極不容易與其他同學建立友誼關係,尤其是那些在語言溝通表達能力欠佳的兒童在與同儕互動時,容易產生內向互動,不易與同儕互動,常利用肢體動作表達,容易與同儕產生衝突。

Page 14: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外籍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A 學校狀況簡介: 海邊 A 國小為鄉內中心小學,全校學生約八百人,每班學生數約二十八至三十人。

本社區產業兼具農漁特色,主要農產品以稻米、甘蔗、高粱、玉米、大豆為主以及經濟作物為輔。漁業以養殖虱目魚、吳郭魚、鰻魚為主。

本社區緊鄰布袋鎮布袋漁港,以八掌溪與台南縣鹽水鎮相隔,交通便利。

Page 15: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A 國小外籍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一)學習適應

1.學習較為遲緩 總是比別的同學慢半拍 常常因為跟不上而放棄

2.學習成就低落 學習能力佳 學習動機弱,態度被動馬虎 字跡潦草

Page 16: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二)常規適應

1.上課不專心

2.自理能力需加油

(三)人際互動

1.師生互動 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2.同儕互動 少數不知如何與同儕相處或與同儕相處容易產生摩擦

Page 17: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三、個案訪談

Page 18: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大○國小新住民學童人數班級人數 新住民學童人數

幼稚班甲班 9 人 3 人幼稚班乙班 12 人 5 人

一年甲班 16 人 6 人二年甲班 18 人 9 人三年甲班 20 人 7 人四年甲班 17 人 6 人四年乙班 20 人 8 人五年甲班 22 人 7 人六年甲班 21 人 11 人六年乙班 21 人 9 人

合計 176 人 72 人

Page 19: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大山國小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概況【學校狀況簡介】

•大○國小位於平地,屬於鄉下郊區小學,於兩區交界地帶,全校學生176 人,每班學生數約 10 至 21 人,學校距區中心約 15 分路程。

Page 20: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現況家庭一 家庭二 家庭三 家庭四 家庭五

學童性別 男 男 女 男 女媽媽國籍 越南 越南 印尼 印尼 柬埔寨學童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語言溝通 一般國語 一般國語 混和語言 一般國語 台語母親教育 國小 國小 國小 國小 高中父親教育 國小 國中 國小 國小 國中父親職業 建築工 工廠作業員 建築工 失業 搬運工母親職業 工廠作業員 家管 建築工 按摩業 家管家庭結構 小家庭 三代同堂 小家庭 四代同堂 大家庭

主要教養者 母親 父親 母親 奶奶 母親學習狀況 低落 佳 尚可 低落 尚可

與同學相處 差 良好 尚可 差 尚可

Page 21: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訪談大綱• 新住民學童之家庭狀況 ( 含家庭社經、教養方式 )

• 新住民學童學業適應狀況

• 新住民學童常規適應狀況

• 新住民學童同儕相處狀況

• 新住民學童師生關係狀況

• 新住民學童在學校最大的困難處為何 ?

• 新住民家長如何協助處理學童的困難處

Page 22: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 ( 一 )家庭狀況 父母皆為勞工,無暇照顧學童,父母親關係不和諧

學業適應 學習動機低落,學習態度不佳,不交功課為常態

常規適應 容易分心,不參與班級團體活動,下課時間幾乎都坐在老師旁邊補寫作業

同儕相處 易與同儕起衝突

師生關係 需要老師以權威威嚇,不然無法控制行為

學童困難 同儕以異樣眼光對待

家長協助 留校參與攜手計畫班

Page 23: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 ( 二 )家庭狀況 父親為工廠作業員,母親為家管,功課由父親負責

學業適應 數理邏輯佳,語文能力稍弱,但孩童學習動機強

常規適應 生活常規良好,無重大不良紀錄

同儕相處 相當良好,上學期當選模範生,這學期為班長

師生關係 對導師有禮貌,榮譽集點班上最高

學童困難 無重大困難,課業上母親無法協助,需父親下班才能指導,但爺爺奶奶太過溺愛

家長協助 孩子沒有太多需要協助的地方,班級導師對來子很用心,攜手計畫老師也常與我討論孩子的狀態,對學校很放心

Page 24: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 ( 三 )家庭狀況 父親為建築工,母親需要去幫忙,學童需自己走路回家學業適應 學業中等,但自理能力不高,母親需要在後面盯著讀書常規適應 適應能力不佳,常規也不好,很內向同儕相處 無法融入團體,班導師表示下課時間都獨自一人師生關係 對所有老師態度良好,但是無法與老師有正常溝通,有事只會流淚

學童困難 無法對外溝通,有事都往肚裡吞,再回家與母親哭訴,但父親很兇,導致現在也不愛與母親分享

家長協助 母親常給小孩信心,也與老師經常性溝通,上學年有上攜手計畫,這學期孩子吵著不去上,原因也不說,後來才發現攜手計畫老師不了解孩子,孩子哭泣時置之不理

Page 25: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 ( 四 )家庭狀況 父親失業中,母親為按摩業,四代同堂,家庭關係複雜

學業適應 完全無法適應,有中度自閉症,數學作業老師直接讓孩子抄答案

常規適應 完全無法適應,甚至會在上課期間突然大聲嘶吼

同儕相處 完全無法適應,常被同學欺負

師生關係 不佳,老師眼不見為淨

學童困難 四年級了,連讀課文都無法讀完,奶奶也常冷嘲熱諷,導致學童更加自閉

家長協助 無能為力

Page 26: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家庭 ( 五 )家庭狀況 父親為搬運工,母親家管,家境中等,家庭氣氛良好

學業適應 中等,但是對美術有相當的興趣

常規適應 規矩尚可,但會排擠同學

同儕相處 算是大姐頭,會輕微欺負同學

師生關係 溝通良好,但是老師告誡的話常忘記

學童困難 有點沒大沒小,個性有點極端

家長協助 與心輔師建立良性溝通,藉由她有興趣的部分來壓制她的極端個性,已經有明顯改善

Page 27: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 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Page 28: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新住民輔導• 一、課業學習障礙問題

• 加強新住民子的課業輔導機制,並藉由政府的力量帶動民間來合力舉辦課後輔導等相關機制,拉近新住民子女課業學習障礙問題。

Page 29: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 二、語言學習困擾問題

• 推動外籍配偶識字教育的各項工作。

• 蒐集、彙整外籍配偶識字教育資源,建立新移民識字教育資源網絡,並提供諮詢服務。

Page 30: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 三、人際學習問題

•  

• 因大多數學童,因家長屬於外籍配偶時,往往會產生語言的隔閡及溝同不良等情況,教師應該多加強班級上同學與這些同學的互動,並帶領學生認識學習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從中學習到互助合作精神

Page 31: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親師溝通• 親師溝通• 接納並肯定家長• 促近雙方的認知與瞭解• 建立相互尊重• 提供多元管道與機會• 善用社會資源• 因地因人制宜

Page 32: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 之因應策略

Page 33: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一、對外籍媽媽的教育與協助

吳清山認為,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所以要能夠有效處理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必須從外籍媽媽的基本教育著手,才能見效,因此:提供學習中文的機會實施產前教育設置輔導網路學校協助發揮親職功能

Page 34: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二、對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輔導與協助

謝慶煌指出,學前教育對於外籍配偶子女而言,是補強其早期語文與學習經驗的重要管道,故:「機構式」的學前教育加強外籍新娘子女研究提升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成就

Page 35: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三、教師相關能力的提升

為能對新台灣之子的學習提供更多更有利的協助,教師必須了解新台灣之子的家庭背景,可透過家庭訪問獲得最直接的訊息。 而由於為數不少的外籍配偶子女有發展遲緩或學習障礙等問題,所以教師也須具備相關知能,使自己能應付教學現場的各項問題,並提供外籍新娘最適當的建議與幫助。

Page 36: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四、目前政府的相關政策教育部深覺新住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將其列入教育優先區範圍,補助學校辦理親職教育、學生學習輔導等,也將規畫新住民子女,比照原住民、低收入戶或單親家庭子女等較弱勢族群學生,行文建議各縣市開放其可優先入讀公立幼稚園,讓他們在四至六歲及早接受教育,以奠定良好語文學習基礎。「弭平落差計畫」「火炬計畫」

Page 37: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五、加強社會大眾的多元文化教育

車達 (2004)鑑於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入學人數的逐年增加,對於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及學生,宜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態,接納並協助學童能夠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順利成長。

Page 38: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六、結合民間力量共同推動與辦理

偏遠地區,更需要結合鄰里鄉鎮等社區單位,共同來合作推動外籍家庭成員的成長與融入。善用民間團體的力量,讓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進入需要服務之外籍配偶家庭,期能透過長期且持續的關懷與協助,讓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感受各界支持與關懷的溫暖。

Page 39: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七、內政部推行的「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

102學年度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行動方案

102學年度火炬計畫說明會簡報 ( 二 )

Page 40: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結 論

現在的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外籍配偶和新住民也成為台灣不可多得的一份子,因此欣賞多元文化和尊重及認同,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課題。

Page 41: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參考文獻內政部統計處( 2004 ),臺閩地區各縣市出生登記人數按生母國籍分,資料來源: http://www.moi.gov.tw/stat/內政部統計處( 2006 ),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資料來源: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內政部出入國即移民署 (2013) ,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資料來源: http://www.immigration.gov.tw/np.asp?ctNode=33976&mp=1 黃沛文 (2009) ,新住民子㊛教育困境與因應策略 , 資料來源: 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4_06_19vol024_06_19.pdf陳慧 (王苓 )(2006),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與解決策略之探討,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55 期, 2006 年 5 月 15 日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55.htm

Page 42: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謝 謝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