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十三章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发展与特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主题.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 一 )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形势的分析.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第一个中间地带. 两个中间地带. 日本. 第二个中间地带.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拉丁美洲. 北美加拿大. 两个 “ 中间地带 ” 的理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三章
Page 2: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

Page 3: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Page 4: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Page 5: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第一个中间地带两个中间地带

欧洲 日本

大洋洲 北美加拿大

第二个中间地带

Page 6: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美国

苏联

第二世界 欧洲

日本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第三世界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其它发展中国家

三个世界”

的划分的观点

Page 7: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不允许任何外国的干涉,中国自己也决不称霸。

世界在变化,不是一两个大国所能管住的。各国人民应管各国人民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外国人的干涉。

而且,即使中国将来物质发展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搞强加于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Page 8: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Page 9: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邓小平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邓小平

Page 10: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避免,我们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避免,我们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Page 11: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在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在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Page 12: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三,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三,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Page 13: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Page 14: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Page 15: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三个总体 三个局部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Page 16: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黎巴嫩的贝鲁特上空弥漫着以色列空袭后的烟雾

南亚地区印巴对抗、冲突不断

1 、局部战争有限化与“人事代理战争”扩展化

Page 17: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美国进攻伊拉克

2 、不对称战争频繁化与霸权意图明朗化

Page 18: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3 、恐怖主义泛化与反恐斗争扩大化

俄罗斯 9.1 人质劫持危机俄罗斯 9.1 人质劫持危机

西班牙 2004 年 3 月 11 火车连环爆炸案

西班牙 2004 年 3 月 11 火车连环爆炸案

美国 911 事件

Page 19: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4 、军备竞赛升温与国际交往加深并行化 .

美国军费增长的趋势美国军费增长的趋势

• 2000 年 2889 亿美元

• 2002 年 3310 亿美元

• 2004 年 4005 亿美元

• 2006 年 4415 亿美元

• 2007 年 4480 亿美元

• 美国军费开支已占全球军费总额 48% 将继续上涨

Page 20: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美国美国

日本日本

中国中国俄罗斯俄罗斯

欧盟欧盟

印度印度

19981998

年年

2000

2000

年年88 月月

20002000

年年44

月月1997-19981997-1998

年年19971997 年年

19901990 年年

19901990 年年

19941994

年年

19961996 年年1998 年

Page 21: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5 、实力非均衡化与 “恐怖平衡”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的五个核武国家 美国 5,735 / 9,960 枚 [2]1945 年俄罗斯(前身为苏联) 5,830 / 16,000 枚 [3]1949年英国 <200 枚 [4]1952 年法国 350 枚 [5]196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130 枚 [6]1964 年

其他已知核武国家印度 ( 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40-50 枚 [7]1974 年巴基斯坦 ( 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30-52 枚 [8]1998年朝鲜 ( 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 1-10 枚 [9]2006 年

未正式宣称拥有的核武国家以色列 75-200 枚 [10] 未知

Page 22: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 5)实力非均衡化与 “恐怖平衡”化

投放长崎原子弹:胖子

“胖子”:重约 4.9吨,长 3.6米,直径 1.5米, TNT当量 2.2万吨,是一枚“收聚式”钚弹。这枚原子弹的爆炸,使长崎市 23万人中有 15万人死伤和失踪,城市毁坏程度达 60% --70%。

美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纯热核武器” , 爆炸后没有任何放射性。

美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纯热核武器” , 爆炸后没有任何放射性。

Page 23: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Page 24: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Page 25: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Page 26: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颁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颁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Page 27: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政治力量

Page 28: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Page 29: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 当前表现: “一二三五体 制”

“ 一”:综合国力看,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二”:军事力量看,美俄是军事上的两极“ 三”:经济 实力看,美日欧是经济上的三极

“ 五”:政治实力看,美中欧日俄是政治上五极

• 当前表现: “一二三五体 制”

“ 一”:综合国力看,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二”:军事力量看,美俄是军事上的两极“ 三”:经济 实力看,美日欧是经济上的三极

“ 五”:政治实力看,美中欧日俄是政治上五极

Page 30: 第十三章

世界单极与多极之争

Page 31: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Page 32: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整体设计——美国 发动机——德国 电子产品——日本

车身——韩国 车底盘——英国 座椅和内饰——马来西亚和中国

方向盘和电线——墨西哥 面向欧洲市场的组装——波兰和意大利

1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Page 33: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 影响

Page 34: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 影响的积极方面

给世界经济 注入了活力。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展和推广,促进市场开放、加强竞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Page 35: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 影响的不利方面

全球化导致对国家主权的侵蚀 .

全球化在一定时期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 .

全球化增加了各国发展的脆弱性 .

全球化引起的人口的自由流动 ,导致许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复杂化 .

Page 36: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3 、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1 、“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财富增长速度;

2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 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机会和条件;

3 、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

1 、“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财富增长速度;

2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 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机会和条件;

3 、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

Page 37: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

Page 38: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Page 39: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 新中国一切外交政策的灵魂。

独立自主是指: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也决不欺凌任何一个弱国。对于国际事务,始终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对策,决不拿原则作交易。

Page 40: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 、战后到 50 年代末:“一边倒”

“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 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 28 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 40 年和 28 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 道路是没有的。”

Page 41: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一边倒”的方针 1949 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坚定不移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 、“另起炉灶”的方针 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以承认,将驻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看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

3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就是要在彻底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及其影响后,再让这些国家的客人进来,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Page 42: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 20 世纪 60 年代:“两个拳头打人”

• 关系: 1 )加强同亚非拉国家关系

2 )反苏反美 3 )突破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Page 43: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 20 世纪 70 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 关系: 1 )调整中美关系

2 )中日建交 3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Page 44: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外交方针的确立

  1 、外交战略的转变:“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Page 45: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 邓小平—— 邓小平

1 、外交战略的转变:“真正的不结盟”

Page 46: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Page 47: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确立

Page 48: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确立

Page 49: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确立

Page 50: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 1955 年 4 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会议发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age 51: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Page 52: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Page 53: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