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性性性性性性性性 BACK TO INDEX NEXT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Upload
    derick

  • View
    5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ACK TO INDEX.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NEXT. 性病概论. 性病个论.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BACK. 性病概论. 三个问题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NEXT. 两个概念 经典性病 (Venereal Disease, VD)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BACK.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BACK TO INDEX

NEXT

Page 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性病概论

性病个论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BACK

Page 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性病概论• 三个问题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NEXT

Page 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两个概念

经典性病 (Venereal Disease, VD)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BACK

Page 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经典性病:由性交直接传染,具有明显的生殖器损害、症状的全身性疾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BACK

Page 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性传播疾病:各种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尖锐湿疣、病毒性乙型肝炎、念珠菌病、生殖器疱疹等)

梅毒、淋病等 VD 属于性传播疾病

NEXT

Page 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病原体多: 7 类 30 余种病原体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

• 病种多: STD 包含了各种性行为(正常的、非正常的、病态的、同性恋的)所致的,直接或非直接的传染性疾病。

STD 与 VD 不同之处

BACK

Page 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梅毒

淋病

艾滋病

尖锐湿疣

性病个论

BACK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Page 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 . 流行病学 1. 起源 2. 传播途径 传染源:梅毒患者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95 %) 胎传 其他:输血、接吻、哺乳、牙刷等

第一节 . 梅毒 (syphilis)

NEXT

Page 1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二 . 病因

梅毒螺旋体 又名苍白螺旋体 ( Triponema Pallidum, TP)

只感染人类,人是 TP 的唯一传染源 生活力:体外不易生存,耐寒冷,不耐高温 杀灭方法:干燥、煮沸、肥皂水、酒精

NEXT

Page 1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三 . 病理

镜下表现:血管内膜炎,内皮细胞肿胀与增生。

NEXT

Page 1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 . 临床表现 性接触传染

硬下疳

自愈

粘膜斑、梅毒疹

自愈

梅毒瘤或树胶肿

自愈、遗留疤痕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 < 2年)

晚期梅毒( > 2年)

后天梅毒

3周

3 ~ 8周

3 ~ 4周

1 ~ 2 年1/3 患者

治愈

传染性强

NEXT

Page 1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与后天二期梅毒损害相似早期先天梅毒( 2 岁以内发病)

晚期先天梅毒( 2 岁以后发病)

先天梅毒

与后天三期梅毒损害相似

特征性损害:哈钦森牙(桑椹牙)

NEXT

Page 1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五 . 诊断

1. 病史:不洁性接触史 配偶、性伴患梅毒史 梅毒皮损史和治疗史 2. 体检:粘膜、皮肤

NEXT

Page 1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3. 实验室检查

( 1 )梅毒螺旋体检查:早期梅毒(快速,可靠)

( 2 )梅毒血清学检查 1 )免疫学基础 IgM 、 IgG 、反应素 2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RPR + TPHA

NEXT

Page 1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感染 2 周后

治疗 3 ~ 9 月后

再感染

IgM + - +

感染 4 周后

治疗后

IgG + +

感染 5 ~ 7 周后

治疗后

反应素 + -

三种免疫分子的变化规律NEXT

Page 1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非特异性抗原梅毒血清试验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原理: 检测反应素 报告: 定性 阴性 阳性 定量 滴度 1:2 ~ 1:16

适用: 诊断一期梅毒(阳性率 75-85 %) 二期梅毒(阳性率 100 %) 观察疗效、判定复发或再感染

NEXT

Page 1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

TPHA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原理: 检测 IgG 抗体 报告: 定性 阴性 阳性 定量 滴度 1:80 ~ 1:5120

适用: 诊断二期梅毒 (100 % )

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 (95-98% )

不宜作为观察疗效、判定复发或 再感染 NEXT

Page 1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六 . 鉴别诊断

1. 一期梅毒硬下疳:重型 RAU 、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鳞癌等溃疡类疾病。

2. 二期梅毒粘膜斑: LK 、 HK 、 DLE 、 LP

等。 3. 三期梅毒腭部树胶肿:牙源性脓肿。

NEXT

Page 2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重型 RAU

创伤性溃疡 结核性溃疡 恶性溃疡 硬下疳

年龄性病 中青年 青少年 中青年 老年 中青年溃疡特征 深,黄红

凹痛边缘可隆起形态与损伤因子契合

深,周围轻度浸润,鼠噬状,底部有肉芽组织

深,浸润,周围硬,边缘不整齐,底部菜花状

边缘可隆起,基底触诊有软骨样硬结,无痛

好发部位 口腔后部 唇、颊、舌 唇、前庭沟 粘膜危险区

唇、舌、生殖器

病理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 结核结节 细胞癌变 血管内膜炎全身情况 较好 好 肺结核体征 恶病质、

体弱好

自限性 有 无 无 无 有复发性 有 无 无 无 无

各种溃疡的鉴别

NEXT

Page 2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七 . 治疗

1.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 药量足 有规则、勤随访 2. 常用药:青霉素(首选) 普鲁卡因青霉素 G 80万 U/支 肌注, 1#/qd ,连续 10~15 天 苄星青霉素 240万 U/支 肌注, 1#/qw ,共 2~3次

NEXT

Page 2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强力霉素,红霉素3. 疾病控制及随访 第一年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连续 2~3 年。八 . 预防 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ACK

Page 2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圆形溃疡,界清,无痛,基底平坦,有软骨样硬结。

唇硬下疳

NEXT

Page 2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唇下疳NEXT

Page 2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唇下疳BACK

Page 2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灰白色光亮斑块,无痛。

粘膜斑

NEXT

Page 2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粘膜斑NEXT

Page 2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粘膜斑BACK

Page 2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无痛性结节,暗红色。中心液化破溃后, 穿孔组织坏死,形成大溃疡。

树胶肿

NEXT

Page 3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舌乳头萎缩,伴沟纹,并发舌背白斑

三期梅毒舌炎

BACK

Page 3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切缘呈半月形,切缘长度小于颈缘

哈钦森牙BACK

Page 3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 . 流行病学 1. 流行情况(高发年龄、我国情况) 2. 流行环节 传染源:淋病患者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间接传播:淋病患者分泌物、便盆、浴巾

第二节 . 淋病 (gonorrhea)

NEXT

Page 3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二 . 病因

淋病双球菌 又名 奈瑟淋球菌, G-双球菌 ( Neisseria gonorrhoeae)

PPNG 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生活力:不耐干燥和高温 杀灭方法:干燥、煮沸、一般消毒剂

NEXT

Page 3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三 . 临床表现

• 尿道炎

• 淋菌性口炎:急性粘膜炎表现-充血、溃疡、假膜,唾液增加

NEXT

Page 3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 . 诊断

病史(接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淋球菌培养)

NEXT

Page 3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五 . 鉴别诊断

球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性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口炎

淋菌性口炎

病原菌

易患人群

口腔表现

病损部位

全身反应

诊断

NEXT

Page 3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六 . 治疗

1. 原则:注意有无其他性病及支原体、 衣原体感染 2. 常用药:头孢曲松(首选药) 青霉素: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 已不作首选药。

BACK

Page 3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淋菌性尿道炎

BACK

Page 3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淋菌性口炎BACK

Page 4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 . 概括、流行病学 1. 概括:高发年龄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尖锐湿疣患者 传播途径 性接触 胎传:产道传染 间接传播:污染的便盆、浴巾

第三节 .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 )

NEXT

Page 4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二 . 病因

人类乳头瘤病毒 DNA 病毒 (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60 多种抗原型。与 HPV-6关系最密切

HPV电镜照片NEXT

Page 4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三 . 临床表现

• 好发部位:外阴、会阴、肛周、偶发于口腔

•口腔损害:细小淡红色丘疹,易糜烂;乳头状增殖

HPV感染

淡红色小丘疹

疣状、乳头状增殖1-6 月

潜伏期 增大增多

NEXT

Page 4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 . 诊断

病史(接触史),临床表现,醋酸白试验 醋酸白试验: HPV 感染细胞能被醋酸脱色,在可疑的受损皮肤上用 5 %醋酸液涂抹或贴敷,3~5 分钟后局部发白者为阳性。

NEXT

Page 4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五 . 治疗

1. 原则:局部治疗为 主,去除外生性疣。 2.首选药: 0.5 %足叶草毒素酊,局部外

用 作用:抑制 HPV 感染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疣状增生物坏死、脱落。

3. 其他:冷冻、激光、手术

BACK

Page 4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尖锐湿疣BACK

Page 4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尖锐湿疣BACK

Page 4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 . 流行病学 1. 流行情况 世界: 1981 年首次报道 AIDS

中国: 1985 年首次报道 AIDS

上海: 1987 年首次报道 AIDS

第四节 .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NEXT

Page 4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2. 流行环节

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及 HIV 感染者 传播途径 性传播 血液传播:输血、移植、吸毒、医源性 母婴传播:胎传、产道、哺乳

NEXT

Page 4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小考场

( 1 )唾液 HIV会感染吗?

一般接吻不引起传染。深接吻,以致粘膜破损,血液交换,引起传染。

NEXT

Page 5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2 )拔牙会传染 HIV吗?

机会少,除非是前一个病人是 HIV阳性,拔牙后器 械消毒差,引起后一个拔牙病人感染。

NEXT

Page 5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3 )蚊子叮咬会传染吗?

不会。

NEXT

Page 5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4 )游泳池会感染吗?

不会。

NEXT

Page 5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5 )卫生人员在处理 AIDS 病人时偶然刺伤,会感染吗?

传染机率 0.5% ( HBV 的机率是 30% )

NEXT

Page 5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6 )可否通过握手、餐具、拥抱、电话等途径传播?

不会。

HIV 感染者可以参加工作或上学,人们不必害怕通过这样的接触而感染 HIV ,不能歧视 HIV 感染者。

NEXT

Page 5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二 . 病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NA逆转录病毒 生活力:对外界抵抗力弱,耐寒冷,不耐高温 杀灭方法: 2%戊二醛、 75% 酒精、煮沸

NEXT

Page 5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组成外膜

核心

糖蛋白 gp120 - “磁铁” CD

4糖蛋白 gp41 - “打洞”RNA逆转录酶-“转化 RNA”整合酶-“整合 DNA”

病毒结构

NEXT

Page 5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致病机理HIV

靶细胞CD4

+ 细胞(T4 淋巴细

胞)RNA

DNA

整合宿主 DNA

mRNA

病毒结构蛋白

包装释放

病毒繁殖过程

宿主细胞死亡

细胞免疫受损

相关疾病

逆转录酶

整合酶

宿主酶系统

病毒脱离淋巴细胞

.NEXT

Page 5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三 . 临床表现

分期 临床表现 抗 HIV 抗体 CD4 细胞数mm3

急性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 正常

早期 无症状或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无菌性脑膜炎

+ > 400

中期 全身淋巴结肿大,鹅口疮,毛状白斑

+ 200 ~ 400

晚期 条件性感染,恶性肿瘤 + < 200

临床常用的 HIV 感染分期

NEXT

Page 5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1.急性期:急性 HIV 感染性2.早期:无症状 HIV 感染3.中期:艾滋病相关症状

NEXT

Page 6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4.晚期: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 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恶性肿瘤:卡波西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

NEXT

Page 6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AIDS口腔表现

(1) 口腔念珠菌病 (2) 毛状白斑 (3) 口腔卡波西肉瘤 (4) 牙周炎、牙龈炎 (5) 口腔疱疹 (6) 其他:颊麻木综合征等

NEXT

Page 6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 . 诊断 1. 实验室检查 (1) HIV 抗体检测:判定 HIV 感染的证据 初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确诊试验:蛋白印迹法 (2) CD4 细胞记数: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 ﹤200/mm3 --诊断 AIDS 的指标 (3) CD4/CD8比值:﹤ 1 --诊断 AIDS 的指标

NEXT

Page 6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2. 诊断依据

(1) 接触史及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 (3)我国艾滋病病例诊断标准 1) HIV 感染者 HIV 抗体 (+)――初筛试验、验证试验

NEXT

Page 6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2)确诊病例

HIV 抗体 (+) ,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①近期内( 3~6 个月)体重减轻 10% 以上,且持续发热达 38 1℃ 个月以上。②近期内( 3~6 个月)体重减轻 10% 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 3~5次) 1 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性肺炎。④卡波西肉瘤。⑤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NEXT

Page 6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五.鉴别诊断

毛状白斑与 LK 、 HK 、 LP鉴别。

NEXT

Page 6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六.治疗1. 抗病毒疗法 三大类 14 种药物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2) 非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3)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疗法”――联合疗法 方案: (1) + (1) + (2)

(3) + (3) + (1)

NEXT

Page 67: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2. 抗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3. 全身疗法:心理治疗、 支持治

疗 营养治疗、 对症治疗

NEXT

Page 68: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七 . 预防

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ACK

Page 69: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免疫功能抑制的早期征象。

好发部位:腭部、舌背、颊

红斑型:红色斑点或斑块

假膜型:乳白色斑块,可擦除

增生型:白色斑块,不能去除

口角炎:皲裂、湿白糜烂

口腔念珠菌病

BACK

Page 70: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HIV 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损害。

好发于舌侧缘,斑块状,皱褶状,不易擦除。伴有白念感染。

病理:上皮增生,少见异常增生。

EB 病毒

毛状白斑

NEXT

Page 71: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毛状白斑

BACK

Page 72: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好发部位:腭部、牙龈

浅蓝色、浅红色、浅黑色斑块,可有分叶。

卡波西肉瘤

BACK

Page 73: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游离龈呈线状充血(龈炎)→龈乳头坏死,牙周附着及骨组织迅速破坏。

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炎BACK

Page 74: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口腔疱疹BACK

Page 75: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1. 性传播疾病出现的口腔粘膜损害有:溃疡、丘斑、糜烂、萎缩、结节、坏死、假膜、斑、丘疹、皲裂、肿瘤等。这些损害可以分别出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中。

2.把握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及杀灭方式、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对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本课小结

NEXT

Page 76: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3. 不同疾病时期的后天梅毒各有典型的粘膜损害,应注意与具有相似损害的其他口腔粘膜病鉴别。

4. 实验室检查对梅毒、艾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掌握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和重要指标。

5.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性传播疾病,掌握艾滋病特征性的口腔表征,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初检。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