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刘兰芬

  • Upload
    karli

  • View
    4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刘兰芬. 领导科学教研部教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领导活动的三个基本问题. 3. 3. 3. 什么是领导?. 一. 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 二. 领导者应当怎样领导?. 三. 一、什么是领导?. 这一问题是对领导活动本质属性和基本精神的探讨。 认识来源于实践,观念的形成是 一个由实践 —— 认识 —— 实践 —— 认识 …… 的过程。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领导观的演进. 实践说. 影响力说. 权力说. (一)权力说. 领导 = 权力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刘兰芬
Page 2: 刘兰芬

3

3

3

三 领导者应当怎样领导?

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

什么是领导?

Page 3: 刘兰芬

一、什么是领导? 这一问题是对领导活动本质属性和

基本精神的探讨。 认识来源于实践,观念的形成是 一个由实践——认识——实践——认

识……的过程。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Page 4: 刘兰芬

领导观的演进

影响力说权力说实践说

Page 5: 刘兰芬

(一)权力说领导 = 权力领导活动过程是拥有职位和权力的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统御、控制、指挥的过程。

职位和权力是领导的前提、核心、关键。

Page 6: 刘兰芬

特点1.“ 领导”受限于权力,而权力又受限于其合

法性。2. 拥有职位和权力的领导者具有极高的自主

性和能动性。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其自由度就越高,控制力就越大。

3. 没有权力的下属或被领导者只能被动地服从。

Page 7: 刘兰芬

这种领导观形成于长期农业、封建社会,是人类早期对“领导”的看法,同时也是一种历史久远,并持续至今的领导观。

这种对领导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确切的,没有说明领导活动的特殊性。

Page 8: 刘兰芬

(二)影响力说领导 = 影响力“ 领导”是领导者依靠影响力,

在被领导者自觉追随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Page 9: 刘兰芬

影响力说领导观的前提 领导者的影响力。 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自觉服从 。 如果没有追随者,就不能算作领导者。

Page 10: 刘兰芬

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思想、品德、威望、才能、学识…… 等等)

影响力

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 客观

主观

职位和权力的影响力不是使人自觉服从的影响力,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强制性制约力,是有利于领导者扩大影响力的一个辅助力量,一个客观平台。

形成领导者影响力的绝对因素是领导者的魅力。具有魅力的领导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拥有自己的追随者。

Page 11: 刘兰芬

特点1. 领导活动的性质和成效仍然主要取决于领

导者。 2. 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

凸显。

Page 12: 刘兰芬

(三)实践说 “ 领导”并不意味着权力和职位,不是

少数人的事情,而是人人都看得见、学得会的实践(即:领导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Page 13: 刘兰芬

产生的原因领导无效: 一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高度开放性 二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高速度 三是因为领导者个人的局限性

领导替代:

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替代;工作任务对领导者的替代;组织文化对领导者的替代;市场经济对领导者的替代;民主法制对领导者的替代。

Page 14: 刘兰芬

小结: 领导活动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人心的凝聚、

引领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代表社会多数人们的需求,凝聚人心所向,

引领人们实现共同愿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维系人类社会持续而健康发展,是领导活动的基本法则,也是领导活动的基本精神和灵魂。

Page 15: 刘兰芬

二、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

领导者是联结人、社会、自然界的纽带,是着眼现在、把握未来的主导,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因素。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集中反映了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

Page 16: 刘兰芬

(一)西方国家古典领导思想中对领导者的认识

领导者

伟人论 时代精神论

认为领导者或大人物天生就有某些优于一般人的特质 。

为在某一时期内,当人们有某些需求,并需要某人为他们服务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时,领导者便因此产生。

Page 17: 刘兰芬

(二)西方工业社会早期的领导 特质论

社 会 参 与

领 导 欲 望

责 任 心

社 会 地 位

成 就与领导有关的个人特质

个性 能力

Page 18: 刘兰芬

(三)西方工业社会中后期对领导魅力的关注 在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对追随者产生深远影

响的人格力量是领导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素质。 魅力型的领导者的主要素质:能否感知事物运行

的规律,认识到现存秩序的缺陷,并能提出如何克服这些缺陷的设想;善于言辞,能通过语言恰当合理地向公众宣扬自己的主张,并影响追随者的需求层次;注重形象塑造和高度自信;领导的个性化。

Page 19: 刘兰芬

(四)我国古今思想家对领导者的要求

在我国,无论是古代思想家还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家都将“德才兼备”作为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Page 20: 刘兰芬

小结:

1.1.

2.2.

3.3.

领导者与普通人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必须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

领导者在个人修养上应该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

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应该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

Page 21: 刘兰芬

三、领导者应当怎样实现领导?

这一问题探讨的是领导活动方式,即领导者如何实现领导的行为模式 。领导方式是实现领导的中介和桥梁,集中体现了领导活动的特殊属性,并极大地影响着领导活动的成败。

Page 22: 刘兰芬

管理者进行管理

职 权能 力知 识技 术

行政人员履行职责

权 力政 策权 变

Page 23: 刘兰芬

领导者实现领导 智 慧

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只能处理一些具体事物,而拥有大智慧才能做大事业。

职位和权力仅仅是一个工具,是进行领导的辅助力量

知识、技术、技巧、权变也不过是一些小聪明

Page 24: 刘兰芬

领导智慧在领导方式上的具体表现:

包容 无为 开放

Page 25: 刘兰芬

1.包容 是指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需求、利益、爱好、能力、志向等等又各有不同。这就要求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既要包容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又要包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既要实现本阶级、本民族的利益和意志,又能兼顾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意志。

Page 26: 刘兰芬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赖于自

然万物的滋润和养育,因此人类必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

Page 27: 刘兰芬

领导者有多大的包容性就能从事多大的事业。那些为人赞赏的成功的领导者,无一不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而那些缺乏包容性的领导者,则无一是成功的。

Page 28: 刘兰芬

2. 无为

即无为而为。借助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观点。不是让领导者无所作为,而是让领导者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自然、尊重民众,不把自己的个人见解和私利强加给社会、公众乃至自然界。

Page 29: 刘兰芬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 子

在此老子把领导分为四个境界:“侮之恨之”的腐败领导;“俱之敬之”的权威领导;“亲而誉之”的有为领导;“不知有之”的无为领导。

Page 30: 刘兰芬

3. 开放

“ 开放”是指领导者要敞开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和旧的规章制度,通过创造和变革,不断地把人类社会引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Page 31: 刘兰芬

领导者必须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自由开阔的思维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敢于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框架和制度进行创新;

领导者必须有对民众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大爱,这样他们才能具有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勇于创新和创造的激情。

Page 32: 刘兰芬

小结 : 包容才有博大;无为才有高效;

开放才有创新。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把握住这些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才算把握了领导方式的基本精神。

Page 33: 刘兰芬

综上,什么是领导?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领导者应当怎样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探索领导活动的基本精神和灵魂的主线。领导者只有以此为根基和主线,掌握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本精神和内核,在领导活动中才能更智慧、更高远、更成功。

Page 34: 刘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