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九章 : 利益團體 (Interest Groups)

9 Interest Groups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9 Interest Groups

第九章 :利益團體 (Interest Groups)

Page 2: 9 Interest Groups

利益團體的意義

團體: 同類團體 (categorical group):具與生俱來共同特徵,如家族。

自願團體 (voluntary group):因理念、利益相同而結合。

凡是具有政治目的,從事政治活動,透過政治程序爭取團體及成員利益的團體。

在英國通常稱之為「壓力團體」 (pressure group):透過向政府施壓來獲取團體及其成員之利益。

Page 3: 9 Interest Groups

利益團體的種類

經濟利益團體 (economic interest group):促進成員的經濟利益為目的,例如職業工會(勞工、農民、教師、律師、總商會等)

非經濟性的利益團體 /促進公益團體(promotional group)/公益團體:以促進公益為目的,例如環保團體。

Page 4: 9 Interest Groups

準利益團體 (quasi interest groups)

政府組織機構 (institutional interest groups):政府部門為了讓國會通過政策,也會組織遊說團。

非常規的(不軌的)利益團體 (anomic interest groups):如遊行隊伍、暴動群眾

非組織的利益團體 (non-associational interest groups):例如派系 (faction),包括政黨、政府機關、利益團體或議會內部部分團體的經常性非正規集會。或地方政治上一政治家族的非

正規集會。

Page 5: 9 Interest Groups

人們加入利益團體的動機

1. 物質性 /經濟性誘因(material incentives)2. 團結性誘因( solidary incentives):例如兄弟會、家族派系

3. 目的性誘因( purposive incentives):公益團體

Page 6: 9 Interest Groups

利益團體活動的方式 遊說 (lobbying)/影響政府部門:以各種文字或言詞的方式,向行政、立法、司法機關表達利益團體的意願或利益訴求。通常委由專業遊說者 (lobbyists)代辦。 向行政機關: 向立法機關:國會聽證會、發動成員以電話書信向議員表達意見、私下接觸

訴諸司法 宣傳 /塑造民意:影響社會輿論,通常由文宣專家代辦。 助選 /支持特定政黨或候選人:利益團體不推舉自己的候選人,但會透過支持特定候選人來達成利益訴求。 例如,英國工會支持工黨,企業團體支持保守黨。 美國勞工團體支持民主黨,企業團體支持共和黨。

Page 7: 9 Interest Groups

利益團體影響決策之成敗因素

團體人數多寡:通常人數多較有利。但若欲進行某種 動員時則太多也不利,根據 M. Olson的集體行動邏

輯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人數太多不利動員。 會員社會地位 會員團結性 領導的才能與技巧 遊說與其他活動的技巧:例如要有門路管道去遊說 團體的基本理念符合社會主流價值:例如禁煙、反墮胎、中油工會訴求維持 4.6個月年終獎金( 4.623)。

Page 8: 9 Interest Groups

利益政治的利弊

有三種看法: 利益政治是有利的:可提供民情給立法者或決策者。決策者會折衝各利益團體的私利,最後協調出公益。

利益政治是有害的:因為並非所有的利益團體都擁有相同的影響力或發言權,只有強勢者的聲音才會被聽到。

折衷觀點:

Page 9: 9 Interest Groups

─關於利益團體的理論 團體論 由 Arthur Bentley, David Truman,

Earl Latham等人提出 認為:政治乃是團體間競爭社會價值分配的過程。但有四種因素使得競爭不致過於激烈而危害社會穩定: 政府是團體衝突的仲裁者 潛在團體的存在 交疊會籍 (overlapping

membership)的存在 競爭規則的存在

Page 10: 9 Interest Groups

對「團體論」的批評

團體力量不一致,導致強勢團體壟斷,形成不公平競爭。

團體政治不見得能促進團體成員利益:團體組織可能為少數寡頭所壟斷,促進的是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