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校邁大學計畫 97 年度升教學品質計畫中,有關基礎教育部分分為「基 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部分」及「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二部,「基礎科學教育 改善計畫」部分,要括基礎數學(微積分)、通物理、通化學、及物學等 課程及實驗之改善;「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要括社會學、經濟學(經濟 學原理)二項。改善內容有教學內涵之調整強化、師資人力之補、教學助理之 配置、教學設設施之改善、教學站之設置等,並能使助教學工具, 升教學品質,培育具基礎科學素養的優秀人才,使其能發所長,前改善項 均已逐步推展中,茲該課程前執行成果下: ◎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微積分課程部分 微積分課程部分 微積分課程部分 微積分課程部分 一、計畫標: 於灣大學的規模,系的教學模式雖應時有所變革,但研究所規模 益增長及校學對進階數學課程需要之增,仍依傳統教學的互動架, 基礎數學師資然嚴重不足。故系決定進行美國大型大學行之有年之「大 班教學、小班討論」的教學實驗,理解其於灣大學實施之行性,並借助樣 化的助教學工具,大班教學、小班討論之模式下,達成升教學品質,並 高學學習效率。 二、計畫執行重點: 1. 微積分教學採「大班教學,小班導」,並探討不修課人數下教師、學 TA 間之操作模式,利來訂定「大班教學,小班導」班次及修課 人數之規劃。 2. 延攬系研究及系大學部優秀學擔教學助理 3. 強化微積分教學助理之訓練 4. 8 位兼教師協助微積分教學 三、預成果: 1. 至年度,微積分 13 個班級採「大班教學,小班導」的教學型。 2. 建教學助理系統化訓練及導教學助理依據評鑑資料及儕學習強化其 學之互動,達到優質學習的的。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本校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97 年度提升教學品質計畫中,有關基礎教育部分分為「基

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部分」及「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二部份,在「基礎科學教育

改善計畫」部分,主要包括基礎數學(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及生物學等

課程及實驗之改善;在「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主要包括社會學、經濟學(經濟

學原理)二項。改善內容有教學內涵之調整與強化外、師資人力之補充、教學助理之

配置、教學設備與設施之改善、教學網站之設置等,並盡可能使用各種輔助教學工具,

以提升教學品質,培育具基礎科學素養的優秀人才,使其能發揮所長,目前各改善項

目均已在逐步推展中,茲就各該課程目前執行成果列如下:

◎◎◎◎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壹壹壹壹、、、、微積分課程部分微積分課程部分微積分課程部分微積分課程部分

一、計畫目標:

由於臺灣大學的規模,本系的教學模式雖因應時代有所變革,但在研究所規模日

益增長及全校學生對進階數學課程需要之增加,如仍依循傳統教學的互動架構,

基礎數學師資必然嚴重不足。故本系決定進行美國大型頂尖大學行之有年之「大

班教學、小班討論」的教學實驗,理解其於臺灣大學實施之可行性,並借助多樣

化的輔助教學工具,在大班教學、小班討論之模式下,達成提升教學品質,並提

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計畫執行重點:

1. 微積分教學採「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並探討掌握不同修課人數下教師、學

生及 TA 間之操作模式,以利未來訂定「大班教學,小班輔導」班次及修課

人數之規劃。

2. 延攬外系研究生及本系大學部優秀學生擔任教學助理

3. 強化微積分教學助理之訓練

4. 聘任 8 位兼任教師協助微積分教學

三、預期成果:

1. 至本年度止,微積分甲共 13 個班級採「大班教學,小班輔導」的教學型態。

2. 建構教學助理系統化訓練及輔導教學助理依據評鑑資料及同儕學習強化其與

學生之互動,達到優質學習的目的。

Page 2: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四、目前執行成果:

1.加入提升教學品質計畫之班級數、TA 數:

課程 班

修 課

人數

TA 總

人數

外系

TA 人數

大學部

TA人數

分 授課對象

微積分甲下 08 240 9 2 4 4 機械系、材料系

微積分甲下 12 129 5 0 0 4 土木系

微積分乙下 05 173 6 0 0 3 心理、農藝、森林、農經

園藝、昆蟲、生技等系

微積分乙下 08 66 4 0 2 3 生命科學系

2. 於 96 學年下學期開學前由本系舉辦 TA 培訓課程,並於學期中舉行 TA 經驗

分享座談會。

3. 97 年上半年度(96 學年下學期)共聘任 8 位兼任教師協助微積分教學。

4. 掌握不同修課人數下(70 人、130 人、180 人、250 人)教師、學生及 TA 間之

操作模式。

貳貳貳貳、、、、普通物理課程部分普通物理課程部分普通物理課程部分普通物理課程部分(含實驗含實驗含實驗含實驗)

一一一一、、、、計畫重點概述計畫重點概述計畫重點概述計畫重點概述::::

本計畫目標為改進全校普通物理實驗教學現況,提昇物理科基礎教學品質,達到

有效學習實驗科學方法之目標。計畫中普物實驗教學改善工程分兩方面著手:一為實

驗儀器增設新製與修復改進,另一面則為實驗教學法與教材的改良。在教學空間硬體

改善部分完成修繕普物實驗示範教室,提升普物實驗服務性課程教學空間環境品質與

安全。課程方面,以往普物實驗教學幾乎以「基礎物理實驗」為主,至於「探究性實

驗」、「設計性實驗」、「開放性實驗」等教學方式則尚待開展嘗試,因此本計劃亦配合

實驗探究教學目標,增設新製實驗儀器。而在教學方法上引入及時回饋教學系統及開

發實驗顛覆傳統教學模式,而網頁建置增加互動教學平台,以增進學生學習興趣及成

效。

二二二二、、、、具體具體具體具體成果成果成果成果::::

(一)教學

普通物理教學改進計畫已改進之處有普通物理實驗上課儀器整修及更新,,,,其中有

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整組實驗架構重建更新、基本交流電路(RLC)實驗引入新儀

器 NI ELVIS II,以配合遠距教學合作案。教學硬體設備部份,目前已完成普物實驗示

範教室(階梯教室)整修以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及學習品質。教學方法上引入及時回饋

教學系統及開發實驗,配合製作實驗情境問題動畫之互動式問答教學,拍攝實驗影片

Page 3: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及製作普物實驗網頁平台以作上傳實驗影片之預習使用,同時在配合實驗項目之改良

與新製大幅更新普通物理實驗課本時,融入新穎實驗教學理念圖文與啟發性問題。另

外,更建置整合普物實驗網頁(http://web.phys.ntu.edu.tw/gphyslab/)以提供學生及助教

們,教學與學習的資料下載及資訊交流平台。

(二)研究

本計劃進行生醫方面的實驗設計製作生醫相關普物實驗,目前已完成心電圖、眼

動圖等生醫相關實驗。心電圖實驗(Electrocardiogram),是記錄心臟組織電壓變化的一

個圖形。心電圖是心臟醫學裡重要的檢查,經常是檢查中的第一步,可幫助診斷心臟

病變。本實驗利用電極測量心臟所發出的電訊號,經過放大、濾波等相關電子電路處

理後,利用開發之 ELIVS II 系統,將數據輸入電腦,並加以分析紀錄。開發中實驗包

括:脈搏壓電訊號量測、口腔聲波共振實驗、人耳聽力範圍量測實驗、葉綠素吸收光

譜實驗。期能提昇普通物理實驗課程於生物醫學領域上應用性,並提昇整體教學效果。

圖三 示範教室整修前 圖四 示範教室整修後

圖一 舊式RLC 實驗儀器組設備眾多無法整合

RLC實驗RLC實驗

圖二 結合 NI ELVIS II 架構之 RLC 實驗藉由電腦

操作將介面置於網路上,以供虛擬遠端儀器操控

Page 4: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三)國際交流

美國亞利桑納州 Rama 教授等人與台大、成大相關單位進行奈米相關實驗教學交

流,針對基礎實驗教學方法做進一步探討,Rama 教授在基礎實驗的經驗以供台大

普物實驗作為參考依據,讓往後普物實驗得以有更卓越的成效及發展。

(四)人才延攬

本計劃乃引進物理相關科系人員陳柏中(97.3-7)、魏銘良(97.5-)兩位成員加入,主

要負責生醫實驗開發及原本舊式儀器改進,此外更進一步進行各項實驗實驗過程拍攝

及影片編輯製作以供普物教學使用。陳柏中先生針對基本交流電路(RLC)實驗,結合

新進儀器 ELVIS,將發展操控實驗教學;魏銘良先生已完成心電圖實驗,更有其他生

醫相關實驗正在研發當中。

(五)產學合作

臺灣大學物理系與美商國家儀器產學合作案-遠距操控普物實驗教學,由物理系普

物實驗教學團隊,引進美商國家儀器臺灣分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 NI)最先開

發 ELVIS 第二代做為數位虛擬實驗室重要核心,以 LabVIEW 實現遠距教學的構想,

在遠端開啟 IE 即可進行教學,過程中並發展許多虛擬儀控的優勢。藉由 LabVIEW 與

ELVIS II 能將儀器上的資料直接在電腦中做紀錄與分析,也將以往普物實驗中的儀器

皆整合至同ㄧ台儀器中,讓學生能在同ㄧ台儀器中進行所有實驗,並減少眾多儀器所

佔空間,增加保管與攜帶的便利性,充分發揮 All in One 的特質。NI ELVIS II 具備現

有儀器的功能,同時使操作更彈性化,幫助教師開發新的教學方式,依照不同的課程

來客製化教學內容。

為此 NI 捐贈三十台桌上型電腦與部份的 NI 軟、硬體,其捐贈的價值將近兩百萬

新台幣,以提供最佳的學習與操作環境。未來在長達四年的產學合作計畫中,產學合

作發表將是雙方的第一步,此後藉由研發與課堂實際使用、改善將提供完善的配套措

施協助規劃課程。物理系預計將在 97 學年第二學期在普物實驗中引進 ELVIS II 於實

驗教學上。希望未來能將普物實驗多元化的授課方式結合科技,教學課程內容可藉由

網際網路與視訊學習,數位化發展趨勢將更普及。

Page 5: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參參參參、、、、物理課程之研發與先進學習科技場所建置計畫物理課程之研發與先進學習科技場所建置計畫物理課程之研發與先進學習科技場所建置計畫物理課程之研發與先進學習科技場所建置計畫

一、計畫目標:

本計畫以三年為期,於台灣大學創設全校性物理教育環境,包含課程內容之研

發,及先進學習科技場地之建置。課程內容之研發包含「物理展品」之設計製作,以

及課堂「演示教學」之發展;先進學習科技場地則包含「高互動物理演示廳」、「物理

展品準備室」,以及「探索物理展覽廳」之建置。預期在本計畫完成時,台灣大學將

出現亞洲第一的「全演示」物理教學環境,全校學生無論科系背景,皆可在輕鬆愉快

的氣氛下,觀賞及操作兼具科學性及趣味性的物理展品,通過親身參與,體驗科學現

象,學習生活中所需的基礎科學知識,以全面提升台灣大學學生的科學背景,培養各

領域學生理性分析及邏輯思辯的能力。在整體物理教育環境建置完成後,台灣大學將

可協助國內各大學及高中改進物理教學方式,豐富其演示教學之內涵,使得台灣大學

至高中的基礎科學教育,也能因台大的創新教學環境而受惠,以期未來台灣整體社會

逐步增進理性思考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計畫執行重點

1. 在硬體的「場地建置」上,我們規劃設置物理演示廳、教學準備室,及探索物理

展覽廳。 物理演示廳為一可容納 200 人的階梯教室,包含關鍵的「高互動教室」

功能,每個座位皆有一個表決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可經由表決器做出回答,

而在課堂前方的投影螢幕上,可立即顯示同學的答題分佈。教師可經由適當選擇

及搭配問題,立即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的所在。演示廳前方有一大型旋轉講台,中

隔布幕,將講台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面一半面對學生及觀眾,為講員進行演示教

學的位置;後方的一半則通往緊鄰的教學準備室,由教學助教按課堂教學進度,

置放演示教學展品,然後以講台旋轉方式,輪流替換展品,協助整體教學流暢而

有效率地進行。教學準備室平日為展品設計研發及測試的地點,上課時則協助課

堂演示教學的進行。

2. 軟體部分的「內容」規劃,將包含物理展品的「設計中心」、「製測中心」,以及「教

研中心」。「設計中心」將邀請國內對物理演示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參加,並由國

外資深教授擔任顧問,經由腦力激盪設計新型展品,並改進現有展品;「製測中心」

則從構想發展為展品,並經由測試再做修正,確認正確無誤及教學效果良好之後,

Page 6: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再交由廠商量產;「教研中心」則規劃研習活動,輪番接待高中物理老師前來研習,

由設計中心的老師們提供教材教法及教學經驗。

3. 在本計畫物理基礎教育環境建置完成後,我們希望以現有的軟硬體,對台灣社會

做正面的回饋。由「研習中心」發展完整的研習計畫,全面培訓國內大學及高中

物理教師,同時將「製測中心」所測試通過的展品,交由廠商量產,提供參與研

習的學校教師,帶回各自的學校推廣物理演示教學,希望台大學生所身處的良好

科學學習環境,也能經過有系統和有效率的訓練研習過程,拓展到全台灣各高中

及大學。

三、預期成果

1. 本計畫若能順利實施,將可於台灣大學校內創設亞洲第一的「全演示」物理

基礎教育環境,提供台大全體師生一個輕鬆愉快同時深具科學意義的生活環境。

2. 本計畫將會產生物理演示教學各次領域的教材及教法,及研發約 100 項物理領域

展品,教材教法涵蓋大學及高中程度。

3. 本計畫將能創設台灣大學全校性物理演示課程,提供各科系學生輕鬆學習科學的

嘗試。

4. 本計畫將能創設校內的探索物理展覽廳,結合全校社區及社區民眾,充分達到科

學教育及終身學習的理想。

5. 本計畫將可提供各大學及高中的物理教師,輪流參與物理演示教學研習活動的機

會,能夠普遍提昇國內物理基礎教育的水準,達到增進台灣社會理性分析及邏輯

思辯的最終目的。

四、目前執行成果

本計畫目的在研發先進物理教學課程,及建置先進學習科技場地。在此計畫獲得

經費補助後,我們到目前已經在三方面有了初步的進展:(一)三批自國外採購的物

理展品已經於 97 年春季先後抵達,並已在當季大氣科學系普通物理課堂上進行測試,

效果良好;(二)研發和展示場地已和校內外相關單位達成協議,使用暫時性場地進

行展品架設及測試研發;(三)目前已經抵達之展品,經測試無誤後,已經由專任助

理展開相關教材編寫及資料蒐集工作。整體而言,本計畫按預期進度,進展順利。

肆肆肆肆、、、、普通化學普通化學普通化學普通化學

一、計畫目標

化學系負責全校理、工、醫、農資、電資、公衛及生命科學等學院共約 30 系所之

基礎化學課程暨實驗,其中普通化學一學年修課學生約 2900 人,必修科系及跨領域或

雙主修輔系選修學生人數均與日遞增,顯示化學確實為現今科學研習之中心。隨著科技

日新月異,化學課程與實驗均需配合電腦模擬軟體或教學影片示範演示,因此一般教學

教室之設備實無法因應科技多媒體教學之需求,必須有一流電化教學設施之階梯教室以

Page 7: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因應授課多元化需求。

化學系每年上下學期共約開設 20 個普化班次(每班平均約 100-120 人),44 個實

驗班(每班平均約 60-70 人)。由於化學實驗之特質為需使用化學藥品如強酸強鹼等進

行架設儀器裝置或使用高壓高溫真空系統等,實際操作實驗,因此每年有 20 餘位專任

教師、8 位助教、30 位研究生助理助教,投入於普化及普化實驗等全校服務性化學課程

及實驗之教學指導;並且安排 2 位技術人員專門協助實驗準備及環安衛事宜。由於化學

實驗的特殊性及學生安全考量,這些化學實驗專任助教實無法以一般教學助理取代。另

外,化學系位於理學院思亮館之普化學生實驗室共有三間,其基本設備與空間自 20 年

前建館啟用之後使用迄今,實沒有足夠的空間因應日漸增多之修課學生,也無法配合科

技潮流趨勢發展材料化學或儀器分析化學實驗,增購及放置新穎儀器與設備。因此(一)

擴充化學實驗空間以逐步邁向小班精緻教學,(二)推展學生一人一組進行實驗以培養

獨立操作及研究能力,(三)增加新穎材料或生化科技相關實驗教材以符合潮流趨勢、

(四)多元化教學法以提升學習興趣及(五)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以提升教學與指導品質

等,是化學系針對全校性之普通化學及基礎化學實驗共同教學部分終極規劃目摽。

二、計畫執行重點

1. 增聘 4 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擔任普化課程兼任講師增進教師人力資源;增聘

博士生教學助理 9 名,協助普化課程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之推動;大四資優生

教學助理 3 名協助實驗教學。

2. 增加實驗班次,以調降實驗課程班級人數,並推動學生一人一組進行實驗,

提升學生獨立操作思考實驗之能力。

3. 完成「串珠分子模型實驗」、「有機分子模型實習」及「電腦分子模擬實習」

課程設計、學生試作及學習成果問卷調查。

4. 增建充實普化實驗網路數位化學習平台資源。

5. 提升教學之成果於 7 月參加美國化學教育雙年會口頭報告發表。

三、預期成果

1. 中班教學:逐年調降班級學生人數至每班 80-100 人。

2. 擴大教師人力資源:增聘博士後研究兼任教師以支援普化教學。

3. 聘任有教學熱忱之研究生擔任課程教學助理,協助輔導學生、課程教材準

備、維護教學網頁及支援課務。

4. 逐年開發實習課程(如有機分子模型、電腦分子模擬系統),以使教學多

元化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5. 大班教學小班輔導:對於人數較多之班級(如化工系 130 人),增聘博士

班教學助理,開設習題講解或小班輔導課程(每班 40-50 人,每週 1-2 小

時)。

Page 8: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四、目前執行成果

(一) 普通化學課程

1. 增聘 13 名教學助理。

2. 擴大師資陣容,增聘 4 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支援普化課程兼任講師。

(二)普化實驗課程執行重點

1 降低班級平均人數

調降班級學生人數,降為每班 60-70 人。本學期修習實驗課學生共有 1113 人,外

系學生 1048 人;利用現有思亮館 1 樓化學實驗空間,增加實驗班次,96 學年度下學

期較 95 年度增開 1 班,本學期共計 20 班,除少數班級外,班級人數皆調降為 55-60

人一班,如附表所示。

普通化學實驗課程

學年 人數 班數

班平均

(人/班)

94 2650 38 70

95 2652 44 60

96 2654 45 58

96 上 1541 25 61

96 下 1113 20 55.7

2 推動學生一人一組進行實驗

在實驗室空間許可情形下,鼓勵學生(尤其是化學主修科系學生)一人一組進行

實驗,以培養學生獨立操作思考能力。95 學年開始推動已有 160 位學生參加,96 學年

度第二學期一人一組增加為 253 組。

3 逐年開發實習課程

如有機分子模型、電腦分子模擬系統),以使教學多元化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開

發實習課程,本學期於課堂上進行有機分子模型組合(6 月 4 日)及電腦分子模擬系統操

作(6 月 5 日),以使教學多元化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4 開發普化實驗教具,實施多媒體數位教學使教學資源多元化。

本學期開發實習課程,添購教學用分子模型一批,並添購筆記型電腦一批,實施

多媒體數位教學,以提升同學學習興趣,並使教學資源多元化。

5 購置中型分析儀器並研擬示範實驗教材,以順應新穎科研潮流。

Page 9: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配合班級數及學生人數的增加,擬逐步增購相關儀器及汰舊換新,本學期已添購

壓片機一台以協助高溫超導實驗進行,另,離心機、分光光度計、酸鹼度測定計、加熱

攪拌器已在採購進行中。

6 編製英文版普化實驗課本

因應國際學生增加並提升其學習,於 95 年編寫英文版普化實驗課本,已於 96 年

聘請化學專家完成審閱校訂,預定 97 年完成編製。

7 建立網際網路數位化學習平台

繼續與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合作,充 實網際網路數位化學習平台

(http://ceiba.ntu.edu.tw/921edtech/)。同時完成普化實驗多媒體教學簡報資源上網,以

提供學生更多自我學習資源。

伍伍伍伍、、、、生物學課程生物學課程生物學課程生物學課程

一、計畫目標:

改善本系生物基礎科學教育教師授課負擔、助教人力不足、實驗教學設備不足、

教學相關空間品質等面臨之問題,提升普通生物、動物及植物學(含實驗),以及植物

生理學及實驗課程的教學品質,提供本校學生享有高品質的教學內容與良好的上課環

境,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育札實的生命科學素養,達到本校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目標之

要求。

二、計畫執行重點:

(一)提升教學人力,質、量並重,改善師生比例。

(二)改善教學內容,修訂教材內容。

(三)儀器設備改善,汰換視聽設備及部份教學儀器。

三、預期成果

(一)教學人力部份:

1. 聘任本院退休教師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兼課開設普通生物學、植物生理學正課

及實驗課程,減輕教師授課負擔。

2. 聘用教學行政人員輔助教師教學,選聘生命科學院優秀碩、博士班研究生兼

任實驗助教人力,以達到合適的師生比例,提升教學品質。

(二)教學內容改善部份:

1. 修訂實驗教材內容,並規劃教材內容英語化,提供外籍學生使用。

2. 將教學內容 e 化,上課內容大綱與摘要提前上網(CEIBA),提供學生選讀,

並設置討論版,提供學生與教師溝通平台。

Page 10: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三)儀器設備改善部份:

1. 添購不足設備並汰換老舊過時儀器,達到學生能親手操作實驗器材,驗證正

課所學理論。

2. 改善教室電腦影音多媒體教學系統之設備效能,提升上課品質。

四、執行成果

(一)教學人力部份:

1. 建構全校基礎生物學教學網路,提供全方位課程資訊及教學意見交流平臺;

並將正課與實驗教材大綱全面上網(臺大課程網 CEIBA),提供修課學生即

時資訊,並增加教師與學生間之互動。

2. 九十六學年度第 2 學期共計開設 18 個實驗班次,合計派出 49 人次的資深助

教及 71 人次的實習助教,達到平均約每位助教協助 8 位同學之比例。

3. 提供 11 位專職資深助教全天候課業輔導及諮詢服務。

4. 每個實驗班次設置 2-3名資深助教,帶領3-4名研究生教學助理進行實驗教學。

5. 健全「資深助教」帶領「實習助教」(25 位)協助實驗教學制度,每週對研究

生 TA 施以至少 3 小時的課前教學實習。

(二)教學內容改善部份:

1. 普通生物學實驗無脊椎動物實驗單元等新版教材,經過資深助教與教學助理

課前演練後,安排至課程中進行教學活動,並針對教學發現的缺點加以改

善,學生普遍反應良好,上課情形熱列。

2. 植物生理實驗已新加入的 MeJA 與植物根部生長實驗,促使學生了解植物荷

爾蒙與生理作用的相關性,除了研習基礎學識外,亦學習進行植物種子消毒

與無菌操作台使用,能更進一步學習以無菌培養的技術控制實驗環境,實驗

設計與正課內容相呼應,增強學生組織培養與生物生存息息相關之概念。

3. 中文版本教材已完成修訂,並已開始英文版本教材翻譯編寫,目前正進行第

二次修訂。

(三)儀器設備改善部份:

1. 改善實驗教室整合性多媒體視聽影音系統,利用 Powerpoint 與多媒材的結

合,並配合 DVD 影片的使用,使上課內容更加活潑,顯著提升上課效率。

2. 新購的肺活量計、光電比色計等儀器設備,讓助教的課程準備材料更充裕,

也更能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3. 實驗室修繕及儀器設備更新部份執行進度達 53%。

◎ 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基礎社會教育改善計畫

壹壹壹壹、、、、社會學課程部分社會學課程部分社會學課程部分社會學課程部分

一、計畫執行重點

Page 11: 97 年度基礎科學教育改善計畫 - top100.ntu.edu.twtop100.ntu.edu.tw/outcomes/2/1-97.pdf · 鄉柏中峕岥針對基岓岾流電路(rlc) 實驗,結峯 新進儀器elvis

96 學年起針對基礎性社會學及經濟學課程部分,補助聘任教學助理(共 20 名)及教材、

圖書、資料庫購置經費。

二、目前執行成果

針對社會科學教育之改善,社會系在 96 學年第 2 學期的社會學丙(張志銘老師)與社

會學丁(林鶴玲老師)以此珍貴資源,聘任本系優秀博士班學生擔任課堂助教,對於提

升全校性社會學導論課程的品質,以及博士生教學能力的培養,都有重大的助益。這部

份的課程助理實施與設計,97 年第 1 學期將更擴大進行。社會系亦已針對適合社會學

課程的紀錄片資料庫,完成初步的建檔工作,目前已經蒐集 70 部紀錄片的相關資料,

並著手撰寫相關課程設計。預計下年度將完成採購,以及全部的資料庫與網頁建制。

貳貳貳貳、、、、經濟學課程部分經濟學課程部分經濟學課程部分經濟學課程部分

一、計畫目標:

透過本計劃所申請的教學助理,促使經濟學課程在教學品質上有多提升。

二、計畫執行重點:

本計劃之經費申請全數用於聘請成績優秀之經濟系研究生作為課程教學助理。執行

重點在於透過教學助理的分派,讓授課老師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提供修課學生更好的教學

品質,包括: 教學助理協助授課教師處理課務、解答學生課業上的問題、實習課程安排

以及教學網站的建置。

三、預期成果:

推廣經濟學課程 CEIBA 教學網站的使用率以及使選修經濟學課程的學生加強對經

濟學課程的認識,透過選修本系經濟學課程而對經濟學更有興趣,進而選擇進一步的了

解進階經濟學課程。

四、目前執行成果:

CEIBA 教學網站的推廣建置、教學助理有效協助授課教師處理課務以及解答修課學

生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