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田沙龍九港香 品賣非 3317 卷九十第 C耀便滿使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 大 文 中 港 香

院 書 亞 新

田沙龍九港香

品 賣 非

3317

卷九十第

C 各

位畢業同學:

首先讓我代表本院全體同仁向各

位畢業同學致衷心的賀忱,祝賀各位

四年學業有成’獲得學士學位;從此

你們將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開始人生

的新里程!

你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榮耀,除了

各位本身的努力外’相信每一位同學

的背後都有很多人士在支持和愛護你

們!這些人包括你們的兄弟姊妹、親

戚朋友,及歷年師長。但最重要的莫

過於你們的父母雙親。從你們狐狐墮

地那天開始,他們便時時刻刻付出絕

對的愛心與無比的精神來撫養你們,

敎導你們’總希望你們能有機會接受

高等敎育,長大後超越他們本身的成

就’而成爲家中的良駒,社會的棟樑

。今天你們參加這個光榮的慶典,足

証多年的美夢已經實現,不負雙親望

子成龍的期待。所以今天除了你們本

人以外,最興奮且最値得廳傲的,應是你們的父母

雙親。在這裡,我謹代表本院全體同仁向所有偉大

的家長們致萬分的敬意。

記得大約在三十一 一年前我參加台灣大學畢業典

禮的時候,也是繁花盛開的季節。主持典禮的是錢

思亮老校長。他的演說雖不算精彩,但是他所說的

一段話,〜卻給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他勸我們在

社會上做事時,最好要選擇那種較富有挑戰性的工

作來做。每個人先要衡量自己才能的所在與高低。

如果所選的工作你必須用盡所有的才能方能應付’

則那個工作就是最適合你的,因爲它可給你機會發

揮所長;對社會可作出最大的貢獻,對個人可獲得

最高的滿足。如果你的能力有十分,則最好不要去

接受那種只要用你五分才能就能應付得了的工作,

因爲這種大才小用的情形,於公於私,均無好處。

眞的’那簡直是暴殄天物,浪費人才。

錢校長這段話的主旨,簡單的說,是要同學們

矢志征服人生的每一高峯,發揮「艱險我奮進,困

乏我多情」的新亞精神。我覺得這些話甚有道理,

今天我把它重新提出來’作爲獻給畢業同學們的臨

別贈言。

我自從一九八五年擔任本院院長以來,每年都

要以院長身份爲畢業同學們寫篇獻詞,今年的獻詞

是我的第七篇,也將是我的最後一篇。所以我的心

境與各位的頗有相似之處’依依不捨之情自然不在

話下。新亞這個團體在崇高的新亞精神的薰陶下一

直具有其特殊的生命力與使命感。儘管近年來因中

大體制改革的關係,書院精神已日漸式微,但在校

董會之支持與師生同心協力的努力下,書院依然有

其獨特的發展空間。我相信在新院長之領導下,繼

月 刊

Page 2: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2 - 期十第

^往開來,一定會把新亞精神加以發揚光大。

^ 在四載的新亞生活裡,同學們一定經歷了不少

(喜怒哀樂,成功與挫折。如今一旦離別,往事只能

回味。然而光明的人生旅途已呈現在你們的眼前。

同學們!願你們以快樂的心情,勇敢地向社會跨出

成功的第一步。

鴯程萬里

九九一 一年六月七日新亞歡送畢業同學會

校董會主席唐翔千先生講詞

林院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

學: 本

人今天實在非常高興,來參加這個畢業同學

歡送會,並且在這裏和大家講幾句話。

每一次我來新亞書院,都有一種很親切的感

覺。我在一九七三年加入新亞的校董會,新亞差不

多在這個時候搬來沙田的新校舍。初時,這裏的樹

木不多,相思樹只是矮矮的。現在高大得多了,纖

細如眉的葉子,溫文爾雅的愈來愈茂盛。真是「十

年樹木」啊!看到密密的相思樹葉,我就f起我的

老本行——妨織,也是密密的,一針一綫M編織而

成為衣服。

我目睹沙田時代的新亞的成長,就像目睹這裏

相思樹的成長一樣,就像各位家長目睹兒女的成長

一樣。我特別喜歡相思樹叢生成林,一團和氣,而

葉子一派親密溫文•,新亞書院給我的,正是一個和

諧大家庭那種親密和氣的感覺。

在座穿着禮袍的幾百位同學,現在要離開這個

和氣的大家庭了。我們難免有依依不捨的離別情

緖。不過,這個集會是畢業同學歡送會,名字定得

正好,我們是來這裏歡送各位,而不是來傷心道別

的。各位同學四年來在此受敎育,在相思林畔深思

鑽研、勤練文功’既誠且明,博文約禮。現在練就

了功夫,要從山頂下山了。不過,各位隨時可以回

來。古人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二十

世紀九十年代的傳訊科技,如長途電話,「飛書」

(Fax

),即發即達,真是十分發達。各位可以經

常和同學和老師保持親密的聯繫。何況很多畢業的

同學,都會留在香港,更是可以隨時回來母校逛

逛。而三個多月後,又屆每年九月的新亞校慶日。

歡迎各位同學帶着剛上任不久的工作新經驗,甚至

帶着新婚的太太或丈夫,回來參加校慶的活動。各

位離開新亞後,請記得與母校保持聯繫,參加校友

會的活動。在座校友會的主席,一定同意我這句

話。今天,我們歡i吾喜地送別畢業的同學,希望

你們以後經常歡t吾喜地回來母校。

今天我們還有另一個「歡送」,就是歡送新亞

的院長林聰標敎授。林聰標敎授在中文大學工作了

近一 一十六年,在新亞做了近七年的院長,有很大的

貢獻。他從八月起,就要卸下院長的重任了。也許

用「歡送」這個詞語不很恰當,因為林敎授雖然就

快要卸下院長的職責,但他依舊是中文大學經濟系

的講座敎授,仍然和這裏的師生在一起。

新亞書院的沙田時代,開始了數年之後,也就

是在一九七七年,由金耀基敎授擔任院長。這在整

個新亞書院的歷史上,揭開了新頁,迎來了新的時

代。金敎授做了八年院長,任內大力舉辦各種學術

研討和交流活動,設立了多種學術基金和講座。金

耀基敎授可說為新亞的新時代奠下了基礎,而且是

金光閃耀的穩固基礎。林聰標敎授在一九八五年接

任院長,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在這個基礎上更上

層樓。蓋樓房是要木材的,林院長正是優質的木

材,而且木多成林。從新亞會議室,雲起軒,網球

場及電腦室等的大興土木,以至設立「林耀明經濟

學講座」和各種其他學術基金,以及同學們的獎學

金,都在在需材,在在需財。林敎授是著名的計量

經濟學家,他有敏銳的預測經濟的能力;籌募經費

的能力,量入為出的能力(因此不會「超支」),

也非常高明。目前新亞書院的學術講座和基金,除

上述以外,還有「錢賓四學術文化講座」、「龔雪

因學術講座」、「明裕訪問學人計劃」、「許讓成

藝術交流計劃」等等,林林總總•’而來新亞訪問、

講學的,包括海峽兩岸和歐美等地的著名哲學學

者、經濟學者、藝術家和諾貝爾獎科學家等等,真

可謂俊彥雲集,漪欺盛哉!

這七年來,在林院長的領導下,加上全院師生

Page 3: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卷九十第

155'

的努力,新亞有很出色的發展。今後,林院長為了

多放些時間在學術研究上,決定不再做院長了。他

認為,做院長是蠻辛勞的。七年之勞(不是「七年

之癢」),夠了。他說:「做了這些年院長,頭髮

,都少了。」我對這個倒沒有很明顯的發現。不過,

如果說林院長真的少了些頭髮,則他的笑容,無疑

是比沒做院長的時候更多了。可見他做得很開心。

而且,他仍然精力充沛,歡迎大家向他挑戰,打網

球。而且,他經過七年之勞後,仍然很瀟灑。

每次和金耀基敎授、林聰標院長等新亞同事見

面或開會,我都有一團和氣、親切愉快的感覺。現

在我們一方面依依不捨,一方面歡i吾喜的送林敎

授離開院長的職位。莎士比亞說離別是「甜蜜的憂

傷」。我們這裏的甜蜜,遠多於憂傷。新時代的新

亞書院,十五年來已建立了優良的傳統,我相信下

一任院長,必定會把這個美好的傳統發揚光大。

這個新的時代,標誌着一種新的新亞精神。草

創時期的新亞書院,從錢穆先生到每個學生,都可

說是「手空空,無一物」的。現在不是這樣了。雖

然同學們可能會認為宿位不夠多,宿舍內的電視機

不夠巨型;可能認為宿舍內最好裝有卡拉0

K,……。然而,無論如何,在明山秀水環抱中的

新亞書院,各方面設備優良,老師和同學都有很好

的敎學環境,是毋庸置疑的。用經濟學的術語來

說,新亞實在是個「富裕社會」(affluent society

)。物質環境好了,我們就更應該「衣食足而求學

術」,在學術上求有更佳的表現。這就是我所說的

「新新亞精神」的一個方面。

還有五年就到一九九七年。香港人誠然「任重

道遠」,新亞人自然也「任重道遠」。我多年來從

事工業生產,認為香港的工業會繼續發展,大有前

途。香港的前途必須靠社會各階層各行業共同努

力。我們必須具有持續性,必須明白傳與承的重要

意義。原有的院長卸任了,新的院長接班;舊的同

學畢業離校了,在校的同學承接求學之棒。社會的

平穩運作,也靠一代一代的人的傳承。這就是古人

說的「薪火相傳」的道理。新亞書院的校董會,一

向和書院有良好而密切的關係,一向大力支持書院

的發展。老師們、同學們和校友們,各盡本份,同

時熱心於書院的工作,加上大學當局對書院價值的

充分肯定,書院一定繼續穩步發展。

端午節一般都在陽曆六月。前天我們剛過了端

午節,吃過稷子,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六月也使

我們想起近年的民主運動。新亞書院比起其他書

院,似乎多了 一種中國情懷,一種中國文化的使八叩

感;最少是這種情懷、這種使命感,比起其他書院

特別明顯。也因此,我們更有任重而道遠之感。不

論擔子是香港的擔子,或是中國的擔子;是學術的

擔子,或是社會的擔子;就像新亞校歌所說的,我

們都要挑起。我們現在挑起了,盡力而為,以後放

下來,讓別人挑起。有承有傳,像妨織一樣的針綫

相連,像相思樹葉一樣的密密相接,我們的社會、

國家和文化就連綿發展下去,而我們也盡了自己的

責任。

在歡送畢業同學和林院長的這個集會上,我用

上面幾句話和諸位共勉,並祝各位工作愉快,身體

健康。多謝各位。

贈應居畢業同學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有一個畢業歡送會’送

別各畢業同學。在此時刻總不免有惜別之意。各位

經過四年辛勤努力,完成大學課程,無論你將來是

繼續學業,或踏入社會投入工作,都將是人生的另

一新挑戰。臨別於兹’我以我所了解的「新亞精神

」及「誠明」校訓作爲對各位臨別贈言,與畢業同

學共思考,希望對各位將來做人處事方面有所幫助。

同學們可能對「新亞精神」不甚了解,只在雙

周會唱校歌時唱到歌詞中的六句「這是我新亞精神

」。講到「精神」二字是比較抽象,因爲它視之無

形,聽之無聲,觸之無物。到底新亞精神是什麼東

西?要理解「新亞精神」,就先要了解新亞創校初

輔導長朱嘉滚

期的歷史。新亞創校初期,是基於幾位創校先賢對

高等敎育的理想和信念。當時在經濟無所憑藉和物

質條件極端貧乏的環境下,仍然以「千斤擔子兩肩

挑」的豪情,爲繼承中華傳統,以發揚及創新中國

文化偉大抱負爲己任。當時的敎授志不在獲取薪酬

,學生也不以考取文憑爲目的,師生一家,共同爲

理想而努力。創辦初期,學生人數僅得三數十人,

他們大都自大陸流亡來港,生活困苦,甚至在飢餓

線上掙扎。然而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仍能切

志求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切之愛,與老師艱苦

創校精神互相契合,這種精神是生命昂揚奮發的一

種表現。正如校歌中「亂離中,流浪裡,餓我體膚

Page 4: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卷九十第

勞我精,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充份表現爲

貫徹理想而堅持奮鬥的精神。所以「新亞精神」決

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表現在人生上實踐堅苦卓絕的

精神。這種精神得到社會上一些對中國傳統文化有

信心的人士所肯定’旋即贏得海內外人士之公私援

助。其中以雅禮協會幫助最大,使新亞經濟情況得

到支持,穩步發展校務,成爲香港大專敎育史上罕

有成功的例子。

至於如何能在逆境中仍能堅持理想達致成功,

我們可從新亞「誠明」校訓中得到啓發。誠明一 一字

連用首先見於中庸。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

自誠明,謂之敎。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

字屬於道德範疇,是德性行爲方面。「明」字屬於

知識範疇,是屬知識瞭解方面。「誠」的意思是個

人的言行都要誠實,是要言行合一,正如孔子說:

「知之爲知之,不知者爲不知」,不要自欺欺人,

行爲虛僞。「明」的意思是要明白人情’明白事理

。由不明到明,必須經過學習的過程,如我們入學

校求學,目的是求知識,求眞理。但在求學的過程

中,我們必須抱有誠意,否則必定不成。正如中庸

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故誠明二字是互爲

因果的。這兩假字作爲我們爲學與做人的座右銘是

極爲適當的。

你們踏出校門時,對將來一定有自己的抱負和

理想,在人生路途上有時是平坦的,但有時是崎嘔

的,而能否成功實現這些抱負和理想,往往取決於

你們在困境中能否堅持自己的信念,我在此期望在

你們在遇上挫折時能從「新亞精神」及「誠明」校

訓中得到自我激勵和奮發的動力,使你的精神能從

困境中超拔,踏上成功之途。

服務校友這條「橋」

林院長、各位師長、各位嘉賓、各位畢業同學:

在應屆畢業同學這個高興的日子裏,我有機會

代表校友會同寅參加應屆畢業班歡送會’實在感到

十分榮幸。

各位應屆畢業同學,您們好!首先謹此恭祝您

們學業有成。

回顧過去’服務新亞校友這條「橋」與歷屆校

友一起成長,一轉眼已有三十八年。我提及這條「

橋」,就是指大家都熟悉的「新亞校友會」。

新亞書院校友會自一九五四年以社團註册形式

成立,直至一九八三年開始改爲公司註册。在這悠

長的三十八年歲月裏,經過歷任的會長及理事們悉

心擘劃,羣策羣力’致力於校友與校友之間、校友

與校友會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以及校友與其他

校友會組織(包括中文大學各成員院校校友會及中

大校友會聯會)之間的關係中,積極發揮着橋樑的

「溝通作用」。

大家都知道,新亞校友會委派代表加入母校校

董會服務,溝通母校與校友會的關係。自一九七八

年本會成爲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爲五個創會團體會

員之一,主動參與其轄下的敎育發展工作(包括協

助管理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各一所)。

在聯絡及團結校友方面,新亞校友會每年與母

校敎職員聯e會舉行團拜聚餐,另爲會員定期舉辦

午餐例會(雙月會),渡假營及旅行團等活動。同

時,透過母校的「新亞生活」月刊、校友會編印的

「新亞人」會刊及其他本港各大報章’將活動消息

廣傳至各校友。

爲了迎接及慶祝兩年後的校友會四十周年會慶

校友會會長葉漢秋

,校友會最近舉辦一項「校友會標誌設計比賽」’

以資紀盛,截止日期爲本月#日,邀請在座新亞書

院同寅參加。

有句俗語說得有道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

朋友。」相信各位同學在四年大學生活中已體驗到

團體生活的重要性。誠然團體生活是幫助個人在不

同成長階段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大學裏有學生會與

不同類型的興趣團體,而踏足社會第一步,您們即

可參加「新亞校友會」這個大家庭;透過縱橫交織

的校友聯絡網,可以接觸不同屆別、系別,甚或行

業的校友,在新的生命歷程中與各位校友分享彼此

的經驗。

請不要猶疑了,從這一刻起便參加校友會的工

作’將塡好的校友會「會員入會登記表」寄回校友

會吧!歡迎各位同學即席入會,校友會在場的工作

人員可以幫助您們,稍候當大會閉幕後,在會場外

有當値人員協助收發「會員入會登記表」,請各位

留意。

同時,校友會已定於八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特

備「祝賀應屆畢業同學曁校友會迎新茶座」’歡迎

各位抽空參加,請即與我或其他理事報名及留ffi。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提請各位同學’所謂:「

一日新亞同窗,一世新亞校友。」無論您離開母校

無論您離開母校多遠’我呼顢您們都經常忙

.留些時間記掛校友、記掛校友會、以及記

渴望於今年新曆八月十五日的下午茶座歡迎您

們。謹祝各位畢業同學平步靑雲,吐氣揚盾!衷心

祝福在座的每一位心曠神恰’事事如意!謝謝!

Page 5: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3321

J H 立 f t 愎 合 忙 面 对 的 第 一 傾 閱 懸 , 便

i t 釋 习 钱 辞 託 羞 ; ^ 、 要 休 I 说 出 t . i y i f ^ 可 t fc狀、乞 . t fr"人阁叙面来縫-傅行業,可—發

i � � c � i i t V f .

紛 後 5 1

博學之,書問 < 條思之,明辨 t

%行

是應屆物^!糸平業同學

參國樑

-157 期五第卷九十第

Page 6: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158 期五第卷九十第

3322

W7 7 �

X

A n

- i

Page 7: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期十第

4

4

¥

’;^反科秦-奴十i VP等

>。舉•.J色

32;

Page 8: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 8 - 期五第卷九十第

3324

々日"级明、摩業/

•我氣接》職業,

P诊不,呢綠键银f嚷/

谈復暴嫁I

Page 9: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皇印士人暮f名摩而-^)

驾;>存是艮,創吹—道

希明H、.衡• #肩对《肩A么’故撮4 息為游爲•务」

耗,-4

、t考饿哨、也。该X阪有-^、於省,终取

. y

*

_

i I

人t至端《良if片ii•赌坡trf, ̂^

a复

3325

十第卷九十丨

Page 10: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162 期五第卷九十第

3326

\o M 丨主ihL /W

M u

r A j ^

謹賀應届(第四十一届

全體畢業同學

利刀割體痕易合

惡口傷人恨難消

引錄錄石山志蓮淨苑一

畢業同學共勉Q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友會有限公司

第钟二届理事备曰暨全體校友會員同賀

Page 11: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3327 )

You came in like a wind, Fresh from the sea, salty-aired, Sun-drenched, eyes all twinkling And bright, Only to stir up our quiet routines With your pony tails, bobby socks And greaser looks.

Four springs have gone; You're growing to be a new whirl, Strong enough to leave our well-trodden slopes For some higher grounds.

Yet, unsure and insecure, You shoot to possess what has been Rightfully yours In cartridges of celluloid To remember you to happier days When you could walk our slopes 'holding hands, without making any plan.

FOR THE NEW ASIA

There's a better way. Try to remember common scenes: Bus queues in the rain, pavilion by the pond, Many a yawn and leg-stretching in the library, To name but a few. If that's not enough, don't forget to remember: The water tower, and perhaps, our wrinkled faces And shrinking physique.

r. T. Luk (April 1 1992)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John J. Deeney

of New Asia, not only in the collegial sense, but in the You are the makers and the “shakers, larger sense of taking on an important part of Hong Kong's role in the new Asia which is the fastest growing sector of the modern world. As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bridg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your role is irreplaceable. But remember, in the words of another English literature scholar from Egypt, Mahmoud Manzalaoui, ‘‘You can't act as a bridge and not expect to be trampled over rather heavily." 期 十 第 卷 九 十 第 一11 一

Page 12: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TALKING BOOKS Hong Kong, hanging on the coat tails of China's mainland, and leaving trails of

numerous other islands scattered about the sea, is the endlessly fascinating port which handles the comings and goings of goods and tourists and business travellers from almost everywhere else on earth. That is why students in Hong Kong need to speak other languages as well as Cantonese. Of course, merchants and scholars in all the great merchant cities of past centuries realized this need to hav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This fact remains as acutely necessary today as ever it was in the past. And it will be so in the future.

Curiously, some people take to languages like fun-lovers to karaoke, while others spend as much time on thinking of arguments against learning any foreign language as it would take them to acquire the basics of the language they want to avoid!

Even more extraordinary is the fact that all normal healthy babies soon realize for themselves, without any courses or examinations, that sounds in their ears can be distinguished as random, or as made by objects in motion, or made by other living creatures. In the case of those made by other human beings, sounds amount to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that is very useful and complicated. Before they are two years old, the enormous human intelligence of babies has succeeded in cracking the code of sounds.

They have discovered a glorious tool: language. They are even talking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words in their mother tongue. This is an amazing achievement. Why do we lose the ability to keep learning at such a fast pace? I don't know, but I think it could b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growth of inhibitions and the demands of our culture; these can certainly interfere to some extent with the free play of intelligence found in babies. Perhaps linguists, psychologists, and sociologists could provide some of the answers.

At one time, all language was acquired orally; then technology helped to regularize and perhaps speed up the process: writing appeared so that language could be recorded as well as remembered.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made possible the spread of books containing the most dynamic ideas and most skilful use of words. Typewriters, and now personal comput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pread of the written and printed word. They have also helped us in our attempts to master other language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acquire the vocabulary, idiom, and usa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read stories, novels, and plays, because here one finds not mere lists of words but language as it is used. But the basi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talking.

Speaking a language makes one put it onto the tongue. The language is learned physically and is then harder to forget! To speak, one needs to hear the language all around and to imitate it. This is why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visiting the places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 In the meantime, we can have language tables at lunch, or rooms or buildings in which only a certain foreign language is spoken. And we can have fun playing word games as we chat in the language. I play scrabble in French with my wife.

Technology comes to our aid again with the cassette tape and the portable tape player. As we go back and forth on the bus or train, or when we are simply walking along, we can listen to a talking book. If we have to travel for half an hour or more a day, we can enjoy it by listening to a play or a novel read to us by famous actors. There are plenty of such tapes available in English. Happy listening — and learning.

Andrew Parkin - 1 2 - 期 十 第 卷 九 十 第

Page 13: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3329

「得失何所恃?可恃备,惟中之光明與

努力不 t解耳。」

應届歷史系畢業同學共思考

張學明 一九九二年三月

Jo 第四十一届畢業同學代表會

幹事名單

主 文

務:謝志堅

張兆恬

袁周泰

工管學院

工管學院

生物系)

祝賀應届畢業同學曁

校友會迎新茶座啓事

一)宗旨••①祝賀應屆畢業同學完成學業;②介

紹校友會的組織與工作計劃及③歡迎

畢業同學即席加入校友會行列。

一 一)招待對象:第四十一屆(一九九二年度)畢

業同學。

三)日期: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星期六)下

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香港灣仔軒尼詩道巧號溫莎公爵社會

服務大厦一 一〇七室(即熙信樓軒尼詩

道郵政局左鄰)。

形式•.閒話家常,不拘形式’話題不必預先

訂定,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等事物無

所不談。特備精美下午茶點招待。

費用••全部免費。

査詢及留座•.由即日起請聯絡會長葉漢秋(

電話.•六〇六1三二九),或來信

I 寄新界沙田車站九廣鐵路大厦8字樓

招聘組葉漢秋君代轉新亞書院校友會

收。 新

亞書院校友會會長葉漢秋謹啓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啓:新亞校友會於九一至九一 一年度的首年會員大 M

會亦將於上述日期同時同地舉行’使應屆畢罾

業同學首次獲得體驗校友會會務活動的機會

,歡迎應屆畢業同學把握良機,踊躍報名參^

加0

Page 14: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白梁江陳 芳劍友嘉

游陸陳 - 秀

莽帆英

i 施 黎 鍾 智秀佩雲 艮麗貞龍

胡譚羅張 偉惠志偉

黃 蘇 梁 李 林 葉 瑪 嘉 麗 思 淑 玲 蔭 應

堯章 成斌霖物

梁霍 旭家志 豪進恒

胡 黃 謝 湯 龐 廖 李 李 劉 林 馮 樊 朱 蔡 趙 張 周 陳 玉 家 永 寶 慧 凯 之 雪 鳳 淑 柏 偉 嘉 偉 美 翠 寶 穎 恰 頌 明 茵 珊 慧 偉 璧 儀 芬 偉 儀 燕 明 香 珊 珊 詩

阮 黃 尹 曾 沈 勞 李 李 李 林 瑪 傅 偉 素 小 智 靜 佩 淑 紫 堪 倩 倩 以 志 文 思 錦 婉 敏 慧 玲 謙 敏 珊 玲 激 聰 停 亭 勤 偉 詠 國 儀 蕾 冰

嚴永志 秀 致 美 智 志 華 嘉 潔 靈 紹 天 青 德 聰 慧 琼 威 欣 柔 端 斌 蘭 齢 珊 新 煌

胡 王 謝 譚 吳 連 梁 李 林 關 潟 鍾 玉 志 瑋 嘵 明 禮 傲 婉 曼 小淑少 燕 青 堅 欣 玲 智 豪 原 珊 恰 民 慧 香 君

王譚劉趙 玉淑誠雅 嬋菁廣然

葉 徐 f 鍾 慧秀彩思

pr梁覃 ^̂ ^^ 孫李 林

非 媚 羅 社 珠 珊 芝 森 社 恩

mmkmt^iim 家 翠 珮 俊 作 客 漢 小 則 樂 珊 詩 美 f 蘭 強 欣 頌

談 i i i ‘、m m km 慧 頌 穎 美 一 ‘ ” …

嚴 黃 譚 顏 莫 李 李 何 蔡 陳 香 曼 秀 源 天 寶 奉 文 嘵 婉 華 抬 琼 發 娜 笑 儀 錦 陽 貞 0 ��������

黃 杜 彭 吳 林 李 郭 朱 ― 偉 建 麗 忠 建 傲 永 蔚 志 倫 宏 婦 波 偉 源 康 波 宏

^im kmiikm 自 傲 國 昭 浩 子 嘉 趣

突 強 忠 強 明 然 健 林 然

i i W ^ i i i H 4 日 智 向 寶 子 震 清 展 德 新 剛 捷 蓮 軍 明 港 雄 安

施麥黎張 志家存兆

招志明

林柏

源 吳 梁 林 陳 文本士錫 湘 強 端 樂 慧

miivk 立 德健 志偉銘文

陳為建、張子偉

梁建中、梁燕芬

石睜、楊勇傑

廖鍾區 鉅溢傲 文發敏數

劉歐

子錄佩 t 航楠珊 、、、系、 英李葉 佩德秀 詞權麗

敷陸林陳 吳 部 梁 曹 陳 錦平麗寶 子 民 文 珮 潮 棠 才 婦 雲 歷 明 亮 豪 華 忠 藝 0 、 、 、 史 、 、 、、、術

吳 羅 陳 學 丘 部 陸 朱 陳 f 雅文秀系筱瑞忠瑞遠 I � 醇生美 盈 璧 霖 平 光

吳羅朱 雪玉慧 芬琼玲

楊 黃 白 林 程 秀 志 廣 子 正 英 恆 基 英 芳

袁黃梁 美美穎

—林張 蘭舜美

玲嫻

楊洗劉蔡 一一 明 文

中國語言及文與 I

陳欣欣、張佩珊、馮敏儀

林瑞霖、羅淑卿、梁文

潘美娟、潘綺雯、譚黨慈

黃小玉、黃慧儀、楊清平

英文興i

-14- 期五第卷九十第

•李明智

•佘嘉璇

•祝咏梅

•陸佩清

•黃錦兒

吳偉龍

貴臺于增插琳ii于位

【立、司i豪、徐以端。

生物妈i

尹 世 民

電子甘最家

瑪德琪

李國拜

王靜君

姚絲雨„

.范家偉.

•呂振基I

.黃小蕙.

李 曾 謝 盧 趙 陳 黃 譚 雷 李 林 葉 何 陳 黃吳樊陳 碧 恩 旭 淑 始 慕 潔 潔 鳳 子 素 傲 倩 曼 偉嘉缴莉 儀 地 良 華 華 心 貞 , 清 華 儀 箱 蓮 忠 芳 菁 新 雄 儀 文 莉 人 0 0 、 、 、 、、;科 、 、 、 、 、 、 、 、 聞 、 、 、 、 表 弯

學 董 宋 許 陳 . 邱 譚 潘 李 林 關 何 陳 與 葉 曾 馮 蔡 # 系 曉 文 智 耀 系 潔 燕 慧 月 淑 浩 達 倩 傳 挂 志 曼 玉 系

雲漢超輝 如 清 貞 鑫 賢 文 權 君 彳 雄 屏 群

ffi m i\ m fiiiiiin^i ^mm 惠 笑子 周 雅 潔 瑞 雅 罕 玉 敏 偉淑嘵 炎旖萍形 泰 詠 凝 芬 欣 利 華 雄 庭貞濱

余國健.

•李一培I

•羅榮華•

•黃志堅.

許俊傑

梁建強

萬志明

葉嘉強 業

、陳志遠

、郭魅

,劉主民•

.梁文亮

_袁峻翔(

電子$工程f

劉慶斌。

電子婢tt^

謝嘉文、楊錚強。

電子工程興f

陳創基、鄭子樂、劉慶隆、李景柏

李丹陽、戴建輝、謝建成。

3330

九九二年

應屆畢業生名單

陳美寶、陳偉昌

趙子明、蔡美玉

梁翠華、李琉

黃慧萍。

•張綺玲

•夏天蔭

區慧敏、畢咏形、陳紫珊、陳家保

陳嶺、陳明中、陳沛敏、陳永強

Page 15: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Page 16: A JUN Khistory.na.cuhk.edu.hk/Portals/2/Images/Publication/b...話句幾的學同業畢給獻 授敎標聰林胃 A JUN K 日七月六年二九九一 學大文中港香 院書亞新

00719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