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三版again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我改了內容一點跟套用PPT版面變彩色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三版again
Page 2: 第三版again
Page 3: 第三版again

我該怎麼辦?• 大部分人都沒有預期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 (也可能有太多問題一下都浮出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 希望這本小書可以給你一點提示,幫助你更快適應自己的變化!

跟身體有關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情緒………通報到底是什麼?……

我需要告訴別人嗎?…

要去看醫生嗎?………吃藥不吃藥……………

平時生活注意事項……愛,要怎麼做?………其實有很多友善的夥伴

1356

810

151923

Page 4: 第三版again
Page 5: 第三版again

感染之後,你或許會擔心什麼時候會發病?會不會突然昏倒?其實有些人完全沒有症狀,急性期有些人有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沒什麼嚴重的不舒服。

這個病毒攻擊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是CD4淋巴球),免疫下降的時候就可能會容易感染其他的病菌,這時候身體才會覺得不舒服。如果CD4小於200 cells/mm3,醫生會擔心發生一些常見的伺機性感染。

自己身體的感覺或症狀跟實際檢驗的CD4、病毒量不一定有關,也不需要跟別人比較數值高低。對檢驗項目有疑問都可以請教醫生。

1

Page 6: 第三版again

身體變化

急性感染期症狀:淋巴結腫大、發燒、肌肉痠痛、肢體無力、疲倦等類似流感的症狀

免疫下降症狀,需要就醫:持續發燒1~2個月、體重急速下降(例如1個月少3公斤以上)、長期腹瀉、持續淋巴腺腫、帶狀皰疹、口腔念珠菌感染、呼吸困難、疲倦、沒食慾等。

不一定有關的症狀:皮膚紅疹(紅疹的樣子有很多種,產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種,例如過敏、蟲咬、梅毒、皮膚清潔不佳、感染等)

在現在醫療環境進步的情況,我們相信感染者的壽命不像是以前想像的只剩五年或十年。提早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2

Page 7: 第三版again

剛知道感染的心情可能大受衝擊、想死、覺得很快就會死、完全不敢告訴別人、認為不能再與其他人發展關係或性行為等。

請多瞭解這個疾病。也算是一種對自己健康的負責,瞭解越多才能跟醫療人員討論適合你的醫療方式,減少對疾病的誤解跟害怕。

外在社會的歧視、情感上孤獨感受、身體機能變差、年齡變大、疲倦、工作壓力、經濟困難等等都會導致你的憂鬱情緒。其他像緊張、焦慮不安、情緒起伏很大等反應都很常見,更會加重你的疲倦跟失眠。希望你有那麼一個人可以聽你說說話,有一些方式你知道怎麼紓解你自己的壓力。

3

Page 8: 第三版again

情緒調適

新感染者如果對家人朋友不敢開口,認識新朋友也是一個出口。有新感染者的支持團體,有社工及感染者同儕提供協助。網路上也有一些論壇、私人家族等資源,讓感染者分享治療、檢查結果跟用的藥物,心情跟心得。你並不是孤單一個人。

小星:我的世界確實在醫生宣告的時候毀滅了,但是也因此更珍惜身邊每個愛你的人以及你愛的人,我選擇在來得及的時間裡幫自己重建一個天堂,而不是呆在斷垣殘壁的地獄裡,埋怨、憎恨、痛苦、墮落或者關起門來當一個悲劇的主角。相信我,上蒼還是慈悲的,你有選擇的機會。

露德協會【貓頭鷹專線】每週二、四晚上

21:00~23:00,0928001481

4

Page 9: 第三版again

陽性的檢查結果(西方墨點檢查)依規定要24小時通報衛生署,之後會分給你現在居住地區的衛生局(所),有專人(個管師)負責。一開始最重要的事,就是幫你辦一張「全國醫療服務卡」,之後無論是要抽血還是拿藥,每次就醫都要攜帶,否則可能就要自費囉。

個管師的工作就是確認你人在哪裡,有沒有去就醫,還會問到你的接觸對象。如果可以主動跟他們聯絡,就不會逼他們要發動所有管道來找你了。

個管師是你的資訊來源,以及跟醫療機構、醫生之前的橋梁,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也都可以問問公家機關有沒有資源可以協助你。

5

Page 10: 第三版again

法律上規定你在就醫時應該主動告訴醫療人員。要提醒你的是,雖然醫療人員不得拒絕感染者就診,但感染者被拒診仍時有所聞。如果需要看牙齒、開刀或其他專科,先問一下你的醫生或個管師有沒有友善醫師的口袋名單,請他們轉介。

就醫的時候你的配偶(如果是已婚的話)跟家人都可能會想了解你的病情而去詢問醫師,如果需要保密的話請提醒醫療人員。

另外,帶健保IC卡看門診可以請醫師不要將就診紀錄(主、次診斷跟用藥)存入IC卡。想知道是不是被註記可以去各縣市健保局辦公室查。

6

Page 11: 第三版again

告知議題

生活周遭其他沒有傳染風險的朋友、同事、家人並沒有一定要告知的必要。實際上告訴家人或伴侶自己的感染狀態其實是很困難的議題。告知的好處是,有人可以支持、陪伴,比較好討論及注意傳染途徑,吃藥不用躲躲藏藏;壞處可能被家人或伴侶拒絕或排斥。

真的要說的時候,有人是直接面對面地談,有人是用簡訊、電子郵件等不同管道,或是你也可以請醫師幫你作告知。告知前需要練習及情境演練,可以跟朋友、其他有經驗感染者或是醫療人員討論。

有些家人或伴侶知道了之後壓力跟你一樣大,除了擔心你的健康,擔心傳染的問題,也擔心別人的眼光,怕別人發現。請你也體諒他們的心情,如果需要幫助的話可以連絡你的個管師或友善的民間團體,轉介專業的社工或心理諮詢服務。

7

Page 12: 第三版again

初診斷的感染者需要評估整體狀況:CD4,病毒量,有沒有伺機性感染,有沒有其他性病或其他疾病等。通常需要醫生來幫你檢查跟說明報告。

不過之後就醫的醫院不一定要是第一次確診的醫院,可以評估自己跟醫師、個案管理師的互動,或依個人需求(距離、會不會遇到熟人、工作方不方便請假)來選擇指定治療醫院(最新醫院名單請向個管師詢問或疾病管制局網站公布)。

就醫需要出示健保卡(大部分的醫院)跟全國醫療服務卡,就醫的費用目前政府由公務預算補助,個人僅需要負擔掛號費(未來要加上部分負擔,初步規劃是比照健保收費規定,醫學中心大約一次看診需要660-710元)。

8

Page 13: 第三版again

就醫需知

如果生病比較嚴重需要住院的話,就要看住院的原因、住院天數跟有沒有自費其他醫療服務項目。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個案,我們會轉介社工評估補助需求,請不要因為經濟因素而不敢就醫。

如果不需服藥或不想服藥,建議每三到六個月追蹤一次CD4,病毒量;如果需要服藥,則服藥前跟服藥後第一個月會抽血(CD4,病毒量,生化值)評估服藥反應,之後每三個月追蹤一次。長期服藥而病毒量穩定維持測不到(或小於40 copies/ml)的病人則可視需要延長抽血時間。

另外建議每年可做口腔衛生保養,女生也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如果感染過梅毒或其他性病也需要定期追蹤。

9

Page 14: 第三版again

醫生在考慮吃藥有幾個標準:免疫系統較差,病毒量偏高,或是已經有其他伺機性感染或相關的腫瘤出現。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意願,有沒有準備好。有的人一發現感染就想趕快吃藥控制病毒,有的人擔心吃藥是一輩子的負擔而選擇再等一等。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你可以跟醫生或個管師討論,怎樣比較適合你的身體。而你可能在其他網站或論壇看過別人討論他們的服藥經驗,可以當作一個參考。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或國際相關的組織也都會有治療服藥的指引,不斷有新的藥物研究出來,可以不用太急躁或太擔心。

10

Page 15: 第三版again

服藥注意

現在的藥物很有效,大概半年到一年病毒量都可以減低到測不到,除了對自己的身體有益外,對你的家人、伴侶也會減少感染的風險。但如果不能每天遵照醫生開的劑量跟時間吃的話,藥物也很容易失效,產生抗藥性的病毒,治療效果就很差了。

許多人會擔心藥物很多顆、很難吞、味道很噁心、副作用很多等等。我們要提醒你每個人對吃藥的反應都不一樣,你可以有一些選擇(顆粒數,吃藥的次數等),但是也要作一些調整。例如有的藥會頭暈,就必須吃藥後就上床不要亂跑;有的藥可能長期會影響血糖血脂,你就要提早調整飲食內容或飲食習慣,開始運動等。特別提醒的是發生副作用或過敏反應一定要跟醫生或個管師反應,請他們幫你判斷要不要繼續吃藥。

11

Page 16: 第三版again

服藥注意

如果吃藥後而沒有出現醫生告訴你的那些副作用,那恭喜你,非常幸運選到一組適合自己的藥。這不是代表藥效就比較差唷,不用太擔心。

吃藥有副作用時也不能自己減量(例如少吃一顆或少吃一種),會容易有抗藥性。

可能產生抗藥性區段

藥物濃度

服藥時間

藥物A,一天兩次

藥物B,一天一次

如果吃藥時間延遲就會在這裡!

12

Page 17: 第三版again

服藥注意

你可能會問「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吃藥?」現在我們能說的就是:「不建議停藥」。目前國際間的研究,嘗試停藥的個案不管他之前吃藥多久,病毒量維持多久都測不到,最後病毒量又會自己竄升,而且會出現抗藥性的病毒。

隨著醫藥科技越來越進步,等到有比較好或比較方便的藥物出來,通過臨床療效跟安全性的評估,又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醫生就會告訴大家了。在這之前,請大家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未來有個機會可以嘗試。

選藥物除了顆粒數、服藥次數、跟副作用的忍受程度之外,下一頁有一個自我評估表,協助你看是不是適合吃藥,該選怎樣的藥物組合:

13

Page 18: 第三版again

服藥注意

身體評估免疫球較低 (CD4 < 350或一年下降超過100)

病毒量較高 (大於10萬)已經有伺機性感染症狀或相關腫瘤產生

需要治療B型肝炎或C型肝炎之前對藥物食物有沒有過敏現象正在使用安眠藥、情緒穩定劑等精神科藥物

平常有喝酒或服用E、K、威而鋼或其他藥物的可能

心理準備評估

了解藥物怎麼幫助你的身體下定決心長期按時服藥清楚發生副作用時該怎麼處理有人清楚你的病情,可以協助你、支持你努力吃藥

14

Page 19: 第三版again

並不需要吃「增加免疫力」的補品,如果覺得平常飲食比較難攝取到蔬菜跟水果,簡單的話可以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當作營養補充品。醫院通常有營養諮詢門診,可以請教專業營養師。

真的要吃健康食品或嘗試其他療法來控制感染或增加免疫力的話,則建議選擇有衛生署認證的,以不增加個人經濟負擔為主。如果可以的話跟醫師商量討論,至少要回醫院抽血檢測,追蹤治療成效。

均衡飲食

維持適度運動習慣

規律作息

維持好心情

15

Page 20: 第三版again

日常生活

小心不要感冒、不要吃壞肚子,到醫院或人多的地方建議帶口罩,勤洗手。接觸土壤或小朋友後記得洗手。養寵物一定要注意清潔跟定期預防針,尤其清理排泄物時可能接觸到寄生蟲,免疫偏低的話請問一下醫生的意見。

避免喝生水及生食,包括飲料店用的冰塊,小吃攤的蔥蒜香菜、生魚片等。水果盡量選擇可清洗、可以完整剝皮或削皮,而外面賣的現成的切片水果盒就不太適合。

如果CD4大於350,建議可以接受預防注射(如季節性流感、B型肝炎、A型肝炎等)。

16

Page 21: 第三版again

日常生活

有些人吃藥會擔心脂肪位移,運動對維持身體外觀是有幫助的,很多研究也發現運動可以改善心情。

日常生活中跟別人相處的接觸並不容易造成感染,例如坐在一起吃飯、喝同一杯水、用同一間廁所,使用同一個馬桶;握手、擁抱、衣服一起洗、蚊子叮咬也不會傳染這個病毒。但個人衛生要做好。例如自己專用的牙刷、刮鬍刀、內褲等最好不要與其他人共用,以免感染其他人的疾病。

小白:再漫長的黑夜,黎明還是會到來。雖然有時候很努力了還是沒有達到目標,但是我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17

Page 22: 第三版again

小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很健康…有H只是代表自己要更加隨時警惕自己的健康狀況。或許免疫力真的是不如別人,但志氣毅力總不會希望自己也輸給別人吧!

你也許還會擔心醫療保險、工作體檢等問題,有一些友善團體像是露德協會或權促會,他們有很多實際的工作經驗可以協助你一起解決。

日常生活

18

Page 23: 第三版again

感染病毒之後會經由性行為傳染給對方,在不知道對方的健康狀態下,也可能會這樣重複感染,或對方的性病也會傳染給你,例如梅毒、菜花、病毒性肝炎等。

防止性行為傳染的方式以全程正確使用合格保險套為主。如果已經服藥穩定,血液裡長期都測不到病毒量的話,傳染的風險也會降低。

外包裝有沒有破損

有沒有過期

尺寸是不是符合

取出時注意勿刮傷

搭配使用水性潤滑劑

19

Page 24: 第三版again

愛要怎麼做

如果可能的話,希望性伴侶之間可以討論,一樣有性行為又能減低傳染風險。可能接觸到的體液包括前列腺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直腸分泌物都是有可能會傳染的。從勃起開始就要戴上,射精之後盡快退出取下保險套,避免精液倒流。

陰道性交:因為女用保險套取得不易,大家也不習慣用,還是以男性戴保險套為主要防護措施。女生如果剛好月經來潮,還是建議暫時休兵。

肛交:注意不要用嬰兒油或凡士林之類當作潤滑,藥妝店或便利商店都有性行為用的水性潤滑劑,例如KY或潤愛等。肛交前如果要沖洗肛門注意時間不要太近,避免直腸黏膜太受刺激而容易受傷。(例如可以約人之後,下午沖洗,出門約個會晚上再來做)

20

Page 25: 第三版again

愛要怎麼做

21

口交比較安全的方式是使用保險套或口交膜,建議可以利用情趣的方式增加使用保險套的動機。例如使用有口味的保險套或潤滑劑,用嘴巴幫對方戴上保險套等。

如果真的不習慣用的話,盡量不要接觸到對方的分泌物(不要吃進去,一邊舔一邊吐出來當潤滑)。盡量不要射精在嘴巴裡,當然口交前避免刷牙、使用牙線、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等太刺激口腔黏膜的產品。

肛吻可能會有腸胃道傳染病的風險,例如寄生蟲、A型肝炎、阿米巴原蟲等,一樣可以使用口交膜隔離。

有指交習慣的話,平常指甲就要修剪,太長或太刺(剛剪完)都可能讓你的另一半受傷,性行為也不舒服。現在也有賣指交用的指險套可以使用。

Page 26: 第三版again

使用玩具的話一樣可以用保險套(換人用就要換套子),又方便清洗又不怕傳染。

性行為如果要用藥或喝酒的話,就要注意藥物會不會讓你意識太迷茫,沒辦法注意保險套是不是還在?如果用藥而比較持久,大約30分鐘也要換一次保險套,避免太過激烈摩擦保險套破裂。

如果發現性行為過程中保險套破了或直接接觸到體液擔心傳染的話,48小時內使用預防性投藥,可以降低傳染的風險。

[亞東醫院自費用藥 : 0955-831-622或02-2258-5362]

匿名篩檢的資訊則可以上疾病管制局查詢或詢問個管師有沒有最新篩檢點。

愛要怎麼做

22

Page 27: 第三版again

其實有很多友善的夥伴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

台北辦公室02-2371-1406台中辦公室04-2229-5550

提供社區照顧,提倡權益及教育宣導活動。舉辦不同類型病友活動。

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

02-2738-960007-3908-671

提供生活照顧臨時住所,愛滋寶寶收容,辦理教育宣導

財團法人台北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

02-2370-3579

附設『恩典之家-成人照護中心』『寶寶照護中心』,為專責照護的合法機構。監所服務諮商輔導

23

Page 28: 第三版again

其實有很多友善的夥伴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02-2927-0010#501

以信仰、愛心,協助戒毒

社團法人台灣血友病浮木濟世會

02-2579-5711 辦理血友病患及家屬照護計畫。

社團法人台灣世界愛滋快樂聯盟

08-778-6950舉辦相關研討會及教育宣導,及病友服務方案,推展愛滋多元就業方案。

社團法人台灣誼光協會

02-2382-0859,02-2375-5413

提供網路諮詢服務、防治教育演講等。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懷愛協會

04-2473-0022#11722

教育防治指導、提供匿名篩檢服務

社團法人台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02-2553-5138宣導愛滋防治,提倡安全性行為。提倡性工作者權益。

24

Page 29: 第三版again

其實有很多友善的夥伴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02-2559-2059推動「愛現幫」校園宣導、培育同儕志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02-2556-1383提倡權益維護,推動相關法令及政策之研究。處理愛滋感染者權益侵害事件。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行政電話02-2392-1969諮詢電話02-2392-197007-552-3264

針對同志社群舉辦巡迴教育講座。提供認識同志、家庭、權益及愛滋諮詢電話服務。(每周一、四~日為一般諮詢,周二三為匿名篩檢)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

07-550-0225陪伴就診與訪視,電話諮詢,協助匿名篩檢。培訓助人工作者。

25

Page 30: 第三版again

重要聯絡人

地段個管 1:

電話:

地段個管 2:

電話:

就醫醫院 1:

負責醫師:

醫院個管:

電話:

其他聯絡:

就醫醫院 2:

負責醫師:

醫院個管:

電話:

其他聯絡:

Page 31: 第三版again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陳伶雅個管師製作王甯祺醫師修訂100年 6月定稿

感謝老同學們提供意見贊助印製

Page 32: 第三版again

We may haveIfinit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