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报记者 “共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3 家、中 国 驰名商标 71 个、中国标准创新奖 7 个,省政 府质量奖 6 家、省名牌 248 个、省著名商标 475 个。”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安徽 省合肥市在质量强市创建、质量品牌升级 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近年来,安徽合肥坚持“四个突出”,打 造质量强市,把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在该 市“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中,明 确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升 到指导思想层面,出台质量强市实施意见 和“十三五”规划,制定质量品牌升级工程 实施方案,成立推进小组,强力统筹实施。 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宣传活动,着力 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品牌的浓厚氛围。将 质量奖励政策纳入市扶持产业发展“1+3+ 5”政策体系,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 商标均给予一次性奖补。 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合肥市把推 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创新作为质量发 展的强力抓手,突出创新引领功能。以建设集 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 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 产业集群。以智能化工厂改造为突破口,大力 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 3 年行动计划,去 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 1420 亿元。以建设集 聚区为突破口,创建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 试点项目 34 个,获得省服务名牌 15 个。建立 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质量创新 联盟,加快创新成果专利化和产业化进程, 2 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企业, 3 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 业。构建了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等服务平台体系。 品牌是影响力,品牌是生产力。该市坚 持品牌带动战略,致力打造“合肥品质”,突出 品牌塑造。一是开展品牌培育。遴选一批具有 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加 大地理标志、老字号和知名商号保护和品牌 应用推广力度。二是开展质量评选。建立完善 质量评选、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 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开展示范创建。积极创 建“中国制造 2025”示范城市和全国质量强 市示范城市。 合肥市还建立市场准入、质量溯源、预 警防范等质量长效监管体系,突出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重点领域质 量监管。省、市重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工程。全市国家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 17 个,去年新制 定行业标准 12 项、省地方标准 34 项,兑现标 准化项目奖补资金达到 3753 万元,获批全 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力推进“放管服” 改革,合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省 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 位。 “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在全省质量 品牌升级工程推进中当标杆、当示范、当排头、 当榜样,为建设制造强省、科教大省、技工大省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合肥市市长凌云在安徽 质量品牌升级大会上表示说。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本版责任编辑 张文礼 编辑中心电话: 01084649691 电子信箱: zlbbjzxvip.sina.com 2017 3 17 6156 今日 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167 邮发代号: 1148 http//www.cqd.com.c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星期五 星期五 中国质量的 中国质量的 记录者 记录者 质量中国的 质量中国的 观察家 观察家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物品编码:用数字说成绩 2 2 广告 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 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专家观点综述 专家观点综述 “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实 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质量已成为核心与 关键要素。” “我们已进入质量竞争的时代,质量 是竞争力,也是先进生产力。”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 “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1 15 日,以“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 议在京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 任隆国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 军等 16 位权威专家汇聚一堂,纵论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要把推动发 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016 年年底召 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突出地强调质 量问题,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 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 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下最 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质检总局发展研 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质检报刊 社共同举办此次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围 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主线,聚焦质量强国,着眼质量提 升,提出了许多观点和见解。 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 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 5 5 10 10 年最重要的关键词 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 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发言的题目为“质 量是中国经济未来 5 10 年最重要的关 键词”,可谓观点鲜明。 他认为, 2012 年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后 期,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许多重大结构性 矛盾。在这个阶段,能否把质量这一关系 我们前途命运的问题解决好,直接决定着 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景和未来。 他疾呼:“这个观点要深深地印在我 们每一位决策者和企业家的脑子里,这有 助于把质量观落实到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中,否则大家还认为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经 济转型的一个附属变量或外生变量。” (下 转 3 版) 本报讯 (记者霍一夫 3 14 日,上海市 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小路向中国石化上 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分部颁发了《工 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 国诞生的首张含多个类别产品的《工业产品 生产许可证》,标志着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 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 点。 根据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 例实施办法》,发证前对企业的审查主要分两 步:实地核查、产品检验,过了这两关才能发 证。而各项制约速度的环节中,恰恰是实地核 查后的产品检验环节最耗时,最让企业头疼。 以高桥石化此次分两批申请的 3 个工业产品 的生产许可证为例,改革前,两批产品的送样 加上检验共需要约54 个工作日。 据统计,上海持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的企业有 1194 家、证书 1239 张。随着国家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传统制 造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上海企业每年新 申请或变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总量快速 增长,上海质监部门的年均办理量超过 500 项,然而受制于繁杂的审查手续,办理速度无 法快起来。 企业急,质监部门更急。近年来,上海质 监先后在上海自贸区内实施试点取消工业产 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取消获证企业 年度审查制度、简化证书延续流程、下放受理 权限等多项改革举措并复制推广,今年 2 份,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上海自贸区推行工 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一企一证”制度, 探索取消企业审查中产品检验环节,推进获 证企业到期延续直接发证等改革试点工作。 “一企一证”制度的推出,是上海市质监 局和浦东市场监管局落实李克强总理 2016 11 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座谈会上提 出的进一步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的要 求,服务自贸区建设,推进“放、管、服”的一项 重要举措。现行的生产许可证需按产品类别 逐个申请、逐一颁发,改革后,企业只需一次 申请、一次审批,就会领到一张包括多个产品 类别的许可证。即由“一企多证”调整为“一企 一证”。实行“一企一证”制度,将对企业多个类 别产品实行一并核查,企业的申请材料大幅 减少,审评内容高度归并,审查频次合一,工 作流程精简。在实施“一企一证”改革的同时, 上海还在上海自贸区内同步实行工业产品生 产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度,即对许可证到期申 请延续的企业,企业承诺生产条件未发生变 化,且许可证有效期内产品质量未受行政处 罚,免于实地核查和产品发证检验,直接发 证。加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了行 政效能。 取得第一张“一企一证”的中国石化上海 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分部,该公司申请 3 个类别产品的生产许可,本次一并核查, 取消发证检验,最多节约了检验时间27 天,减 少企业费用 18734 元;改革前包含实地核查 在内的许可审批时间为 30 个工作日(检验时 间不计在内 ),此次改革该公司实际审批时间 仅为 15 个工作日,并将需要发 3 张生产许可 证的内容合并为一张证,降低了企业制度性 交易成本。 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陈晓军告诉中国 质量报记者,通过改革,质监部门把事中事 后监管提前,对申请生产许可的企业进行 实地核查后,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企业的 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在为企业减负的 同时,确保产品检验环节不缺位。陈晓军强 调,“放”掉产品检验环节,让企业通过实地 核查后就能持证生产,可以提高企业对市 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但这 不等于放松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质监 部门的把关只会更严格。 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 可证改革,有望在实践成功后被复制推广到 全国。未来,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查中的 产品检验环节的“上海经验”,很可能以国家 法律法规条款的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固化。 同志们、朋友们: 3 15 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是广大消费者自己的节日,也是政府 和企业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的日 子。质量与消费息息相关,维护质量诚 信、保护消费者权益,是质检部门的重 要职责。今天,国家质检总局以“责任 汇聚诚信,质量保障消费”为主题,在 这里隆重举行“3.15”宣传活动,目的 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质 量诚信建设,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国际性 的纪念日,最早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 织于 1983 年确定。这个节日的设立, 旨在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促 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 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 费者权益。我国自 1987 年开始,每年 3 15 日,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 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加 大宣传力度,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 作。维护质量诚信、保护消费者权益,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有关方面共 同努力。 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质量,促 进社会消费升级。质量问题既是经济 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关系百姓的日常 消费和切身利益。从社会消费需求看, 我国居民消费正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 性化、多样化转变,对产品的功能、质 量要求更高;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 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逐 步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受传统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 响,我国现有的质量供给水平还难以 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创新供给、提升质 量来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是 当务之急。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在继 去年提出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基础上,今年又作出了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 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 给质量,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 务”,并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 高质量”。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 确要求“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由此可见,质量已成为推动 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提升质量已成为政府经 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政府特别是质量主管部门要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精神,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把质量工作摆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一个产品一个产 品抓,抓战略、抓共治、抓基础、抓升级,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提 升行动,坚决打好新一轮质量攻坚战,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 给,努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同时,要坚持质量提升和质量监管双管齐下,紧紧盯住老百姓 日常消费品和关系民生的服务业,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打击质 量违法行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社会消费升级。 (下 转 2 版) 当标杆 当标杆 当示范 当示范 当排头 当排头 当榜样 当榜样 安徽合肥坚持 安徽合肥坚持 四个突出 四个突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在沪试点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在沪试点 “上海经验”有望以法律条款固化 3 3. .15 15 本报讯 蔡峡成 记者3 15 日,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3.15 消费维权活动在 京举行,社会各界代表汇聚钓鱼台国宾馆,以 “聚焦服务微改变共建小康新生活”为话题,探 讨以服务质量提升带动消费升级,服务供给侧 改革。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出席活动。 活动中发布的“2016 中国十大典型消费 维权案例评选”格外引人瞩目,该评选是消费 者投票选出的在家电数码、汽车、房产家居、 网络服务、食品 5 个行业分别存在的十大典 型消费维权案例。其中,金羚洗衣机使用中自 燃案、游客质疑哈尔滨天价鱼被打案等案例, 分列各行业消费者票选第一位。 在活动中,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宣布 启动向全社会“征集服务业不良现象活动”, 并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开展为期 100 天的 顾客满意度测评(调查),将适时发布顾客满 意度大数据,引导行业提质升级。同时还宣布 启动“中国服务品牌数据库”,将对交通客运、 快捷酒店、旅游服务业、电商 B2B 平台、快递 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汇总测评,带动 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 本报记者 段曙东 “作为澳门媒体,多年采访两 会,记忆中这是全国人大新闻中心 组织的首次以‘质量’为主题的记者 会。” “支树平局长看起来和蔼可亲, 但回答问题却掷地有声。他坦言中 国产品质量现状有喜有忧,缺少世 界驰名的大品牌,中高档产品难以 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表示假冒伪劣 产品影响中国制造形象,下一步要 紧盯不放,确保产品质量提升。” “印象深刻的是,支局长谈到,如 果国货因质量而强盛,国家因质量而 强盛,就是质量时代的到来。这次记者 会可谓是深得民心。质量的提升、质检 工作的进步值得期待。” 谈起对刚刚结束的“质量提升” 主题记者会的感受时,澳门日报记 者铁怡快言快语地道出了自己的心 声。 3 14 日上午 10 时,北京梅地 亚中心多功能厅,十二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此举行了以 “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记者会,邀请国 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兼国 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总局党组成 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就“质量 提升”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 问。 “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 代”,这场记者会吸引了大量中外记 者到场采访。 “很幸运,主持人把第二个提问 的机会给了我。支局长对我提出的 关于如何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部署和落 实好,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答。看 得出,质检部门为此已做好了准 备。”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有些兴奋 地说。 陈海波说:“尽管当天记者会 10 点才正式开始,但 不少记者 8 点就来到了会场, 9 点左右会场就挤满了, 可见大家对质量工作的关注。支树平局长、孙大伟副 局长和田世宏主任回答记者提问时,有高度,更有温 度,从公众身边的质量问题入手,没有空谈,给出实招 和对策,让大家很有‘解渴’之感。作为一名普通老百 姓,希望全社会能构建起质量文化,我们的国货不再 让人‘闹心’,更不再受制于人,期待质量时代早日到 来。” “质量提升”主题记者会不仅引燃会场内记者们 的热情,更形成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热点。记者会进 行之际,央视及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 等重要网站,均予以了实况转播。第二天,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要报刊均在重要版面位置对 记者会内容予以突出报道。并有多家媒体以社论、评 论员文章等形式,为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走进质 量时代等呐喊与助威。 (下 转 2 版) 聚焦服务微改变 聚焦服务微改变 共建小康新生活 共建小康新生活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3 3. .15 15 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 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 本报讯 武宏伟3 16 日,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 孙大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 士孙家栋,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做 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节目,就 “强化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主题进 行访谈。 访谈中,孙大伟围绕贯彻全国“两 会”精神,介绍了质检总局、认监委在认 证认可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情况, 重点解读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内外销产 品“同线同标同质”、绿色产品认证、航 天产业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认证认 可国际合作、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 以及“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 目标等社会关注热点。 孙大伟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 “两会”精神,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质量技 术基础作用,严守“安全底线”,拉升“质 量高线”,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强化认证认可 强化认证认可 助力质量提升 助力质量提升 中经在线 中经在线举办主题访谈节目 举办主题访谈节目 3 16 日,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试点第一课在北京市 海淀区民族小学正式开课。在海淀区政协委员俞晓丹、马 万成的陪同下,质检总局动植物检验检疫专家为民族小 学高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关于外来有害生物的国门安全知 识课。 李长帅

“上海经验”有望以法律条款固化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 ...epaper.cqn.com.cn/images/2017-03/17/01/zgzlb2017031701.pdf2001/03/17  ·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上海经验”有望以法律条款固化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 ...epaper.cqn.com.cn/images/2017-03/17/01/zgzlb2017031701.pdf2001/03/17  ·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 沈 瑞 本报记者 李 辉

“共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3家、中国驰名商标 71个、中国标准创新奖 7个,省政府质量奖 6家、省名牌 248个、省著名商标475 个。”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安徽省合肥市在质量强市创建、质量品牌升级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近年来,安徽合肥坚持“四个突出”,打造质量强市,把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在该市“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升到指导思想层面,出台质量强市实施意见和“十三五”规划,制定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方案,成立推进小组,强力统筹实施。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品牌的浓厚氛围。将质量奖励政策纳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均给予一次性奖补。

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合肥市把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力抓手,突出创新引领功能。以建设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以智能化工厂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3年行动计划,去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 1420亿元。以建设集聚区为突破口,创建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34个,获得省服务名牌15个。建立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质量创新

联盟,加快创新成果专利化和产业化进程,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构建了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体系。

品牌是影响力,品牌是生产力。该市坚持品牌带动战略,致力打造“合肥品质”,突出品牌塑造。一是开展品牌培育。遴选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加大地理标志、老字号和知名商号保护和品牌应用推广力度。二是开展质量评选。建立完善质量评选、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开展示范创建。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合肥市还建立市场准入、质量溯源、预

警防范等质量长效监管体系,突出质量安全、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重点领域质量监管。省、市重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工程。全市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17个,去年新制定行业标准12项、省地方标准34项,兑现标准化项目奖补资金达到 3753万元,获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合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在全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中当标杆、当示范、当排头、当榜样,为建设制造强省、科教大省、技工大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合肥市市长凌云在安徽质量品牌升级大会上表示说。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本版责任编辑 张文礼 编辑中心电话:010-84649691 电子信箱:zlbbjzx@vip.sina.com

2017年3月17日 第6156期 今日4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7 邮发代号:1-148 http://www.cqd.com.c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星期五星期五

微 信中国质量的中国质量的

记录者记录者

质量中国的质量中国的

观察家观察家

本期导读本期导读

物品编码:用数字说成绩 22版版

广告

““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专家观点综述专家观点综述

“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质量已成为核心与关键要素。”

“我们已进入质量竞争的时代,质量是竞争力,也是先进生产力。”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1 月 15 日,以“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质量发展圆桌会议在京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等16位权威专家汇聚一堂,纵论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突出地强调质量问题,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质检报刊社共同举办此次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围

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质量强国,着眼质量提升,提出了许多观点和见解。

““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 55至至 1010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年最重要的关键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发言的题目为“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 5 至 10 年最重要的关

键词”,可谓观点鲜明。他认为,2012年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后

期,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许多重大结构性矛盾。在这个阶段,能否把质量这一关系我们前途命运的问题解决好,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景和未来。

他疾呼:“这个观点要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位决策者和企业家的脑子里,这有助于把质量观落实到当前经济发展战略中,否则大家还认为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一个附属变量或外生变量。”

(下转3版)

本报讯 (记者霍一夫)3月14日,上海市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小路向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分部颁发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国诞生的首张含多个类别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

根据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发证前对企业的审查主要分两步:实地核查、产品检验,过了这两关才能发证。而各项制约速度的环节中,恰恰是实地核查后的产品检验环节最耗时,最让企业头疼。以高桥石化此次分两批申请的3个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为例,改革前,两批产品的送样加上检验共需要约54个工作日。

据统计,上海持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194家、证书1239张。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传统制

造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上海企业每年新申请或变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总量快速增长,上海质监部门的年均办理量超过500项,然而受制于繁杂的审查手续,办理速度无法快起来。

企业急,质监部门更急。近年来,上海质监先后在上海自贸区内实施试点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取消获证企业年度审查制度、简化证书延续流程、下放受理权限等多项改革举措并复制推广,今年2月份,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上海自贸区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一企一证”制度,探索取消企业审查中产品检验环节,推进获证企业到期延续直接发证等改革试点工作。

“一企一证”制度的推出,是上海市质监局和浦东市场监管局落实李克强总理2016年11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座谈会上提出的进一步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的要求,服务自贸区建设,推进“放、管、服”的一项重要举措。现行的生产许可证需按产品类别

逐个申请、逐一颁发,改革后,企业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就会领到一张包括多个产品类别的许可证。即由“一企多证”调整为“一企一证”。实行“一企一证”制度,将对企业多个类别产品实行一并核查,企业的申请材料大幅减少,审评内容高度归并,审查频次合一,工作流程精简。在实施“一企一证”改革的同时,上海还在上海自贸区内同步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度,即对许可证到期申请延续的企业,企业承诺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且许可证有效期内产品质量未受行政处罚,免于实地核查和产品发证检验,直接发证。加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了行政效能。

取得第一张“一企一证”的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分部,该公司申请了3个类别产品的生产许可,本次一并核查,取消发证检验,最多节约了检验时间27天,减少企业费用18734元;改革前包含实地核查在内的许可审批时间为30个工作日(检验时

间不计在内),此次改革该公司实际审批时间仅为15个工作日,并将需要发3张生产许可证的内容合并为一张证,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陈晓军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通过改革,质监部门把事中事后监管提前,对申请生产许可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后,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企业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确保产品检验环节不缺位。陈晓军强调,“放”掉产品检验环节,让企业通过实地核查后就能持证生产,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但这不等于放松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质监部门的把关只会更严格。

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有望在实践成功后被复制推广到全国。未来,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查中的产品检验环节的“上海经验”,很可能以国家法律法规条款的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固化。

同志们、朋友们: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是广大消费者自己的节日,也是政府和企业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的日子。质量与消费息息相关,维护质量诚信、保护消费者权益,是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今天,国家质检总局以“责任汇聚诚信,质量保障消费”为主题,在这里隆重举行“3.15”宣传活动,目的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国际性的纪念日,最早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维护质量诚信、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质量,促进社会消费升级。质量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关系百姓的日常消费和切身利益。从社会消费需求看,我国居民消费正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对产品的功能、质量要求更高;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逐步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受传统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国现有的质量供给水平还难以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创新供给、提升质量来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是当务之急。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在继去年提出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作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

给质量,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并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由此可见,质量已成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提升质量已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政府特别是质量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把质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一个产品一个产品抓,抓战略、抓共治、抓基础、抓升级,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坚决打好新一轮质量攻坚战,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努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同时,要坚持质量提升和质量监管双管齐下,紧紧盯住老百姓日常消费品和关系民生的服务业,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社会消费升级。

(下转2版)

当标杆当标杆 当示范当示范 当排头当排头 当榜样当榜样安徽合肥坚持安徽合肥坚持““四个突出四个突出””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在沪试点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在沪试点

“上海经验”有望以法律条款固化

责任汇聚诚信

责任汇聚诚信

质量保障消费

质量保障消费

在质检总局

在质检总局﹃﹃33 .. 15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上的讲话

□梅克保

本报讯 (蔡峡成 记者王 嘉)3月15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3.15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社会各界代表汇聚钓鱼台国宾馆,以

“聚焦服务微改变 共建小康新生活”为话题,探讨以服务质量提升带动消费升级,服务供给侧改革。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出席活动。

活动中发布的“2016中国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例评选”格外引人瞩目,该评选是消费者投票选出的在家电数码、汽车、房产家居、网络服务、食品 5个行业分别存在的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例。其中,金羚洗衣机使用中自

燃案、游客质疑哈尔滨天价鱼被打案等案例,分列各行业消费者票选第一位。

在活动中,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宣布启动向全社会“征集服务业不良现象活动”,并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开展为期 100天的顾客满意度测评(调查),将适时发布顾客满意度大数据,引导行业提质升级。同时还宣布启动“中国服务品牌数据库”,将对交通客运、快捷酒店、旅游服务业、电商B2B平台、快递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汇总测评,带动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

□ 本报记者 段曙东

“ 作 为 澳 门 媒 体 ,多 年 采 访 两会,记忆中这是全国人大新闻中心组织的首次以‘质量’为主题的记者会。”

“支树平局长看起来和蔼可亲,但回答问题却掷地有声。他坦言中国产品质量现状有喜有忧,缺少世界驰名的大品牌,中高档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表示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中国制造形象,下一步要紧盯不放,确保产品质量提升。”

“印象深刻的是,支局长谈到,如果国货因质量而强盛,国家因质量而强盛,就是质量时代的到来。这次记者会可谓是深得民心。质量的提升、质检工作的进步值得期待。”

谈起对刚刚结束的“质量提升”主题记者会的感受时,澳门日报记者铁怡快言快语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3月 14日上午 10时,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十二届全国人大五 次 会 议 新 闻中心在此举行了以

“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记者会,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兼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就“质量提升”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 推 动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进 入 质 量 时代”,这场记者会吸引了大量中外记者到场采访。

“很幸运,主持人把第二个提问的机会给了我。支局长对我提出的关于如何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部署和落实好,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答。看得 出 ,质 检 部 门 为 此 已 做 好 了 准备。”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有些兴奋地说。

陈海波说:“尽管当天记者会 10点才正式开始,但不少记者 8点就来到了会场,9点左右会场就挤满了,可见大家对质量工作的关注。支树平局长、孙大伟副局长和田世宏主任回答记者提问时,有高度,更有温度,从公众身边的质量问题入手,没有空谈,给出实招和对策,让大家很有‘解渴’之感。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希望全社会能构建起质量文化,我们的国货不再让人‘闹心’,更不再受制于人,期待质量时代早日到来。”

“质量提升”主题记者会不仅引燃会场内记者们的热情,更形成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热点。记者会进行之际,央视及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重要网站,均予以了实况转播。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要报刊均在重要版面位置对记者会内容予以突出报道。并有多家媒体以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形式,为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走进质量时代等呐喊与助威。

(下转2版)

﹃﹃期待质量时代早日到来

期待质量时代早日到来﹄﹄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质量提升

质量提升﹄﹄记者会引发热议

记者会引发热议

聚焦服务微改变聚焦服务微改变 共建小康新生活共建小康新生活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33..1515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消费维权活动在京举行

本报讯 (张 培 武宏伟)3 月 16日,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节目,就

“强化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主题进行访谈。

访谈中,孙大伟围绕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介绍了质检总局、认监委在认证认可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情况,重点解读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内外销产

品“同线同标同质”、绿色产品认证、航天产业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以及“十三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目标等社会关注热点。

孙大伟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质量技术基础作用,严守“安全底线”,拉升“质量高线”,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强化认证认可强化认证认可 助力质量提升助力质量提升““中经在线中经在线””举办主题访谈节目举办主题访谈节目

3月 16日,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试点第一课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正式开课。在海淀区政协委员俞晓丹、马万成的陪同下,质检总局动植物检验检疫专家为民族小学高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关于外来有害生物的国门安全知识课。

李长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