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4 版编辑 / 文佳 视觉设计 / 邵晓艳 2019 12 9 / 星期一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cn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读不厌其 教学删繁就简 育部答复汉字由简回繁问题用简化字规范教学具有法定性 汉字应有文化内涵 情的起因, 是有提案认为简 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 术美和规律性, 不利于文化传承”。 教育部认为,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 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 简化 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 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甲骨文和金 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南北朝 以来楷书、草书、行书中也不断有简 体字产生。 现行简化字即是遵循约 定俗成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筛 选千百年来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 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简化字 体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确定 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系性和深厚 的群众基础。 从汉字形体构成的规 律看,形声构字是主要的构字方法, 如果仅从会意字方向去理解汉字, 就背离了汉字构形事实。 而现在之所以有人提出汉字有 必要“由简回繁”,主要理论依据是 “弘扬传统文化”,因为有些简体字 从构字上来看,少了“文化内涵”。最 出名的一句调侃话是:“亲不见,爱 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 车,有云无雨。 ”见左图古人造字 就是这般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能阻碍快速识字 青年作家、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 松江实验学校校长张园勤说, 如果 让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一些繁体 字,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中华 千年的历史, 繁体字代表形意义, 简化字的确有削弱了汉字之美。 是,一个显而见的问题是, 繁体字会中小学生, 特别刚识 字的孩子带识写困难。 也有家提出,简化字的最大功绩,是加快 我们国家的扫除, 这是具有 意义的。 是, 教育部也11 个部委(局)组织的“中 国语言文字使用对全国 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据显阅读繁体字书“基本没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 ”的比例占 58.69;“ 困难 多”的比例占 41.31,多集中在西 省份。这表明,多人基本能够繁体字。 事实上, 我国小学起始文教学中,年来一直倡导 识写 分离”, 即于一年孩子来说, 多字要求认,不要求会的是让他们尽快地迈阅读关,通 过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文化。 ,张园勤校长还表示,如果增加繁体字, 会不会阻碍小学生的,现在还拿不出实,因为孩子字是着教材走的, 里编制 了多少字,孩子多少字。 所以, 问题不在于,是简化字是繁体字, 而在于教规定的和教不会教繁体字。 教学用字必须规范 我国的汉字是具有标准 性的,是学校教学的法定文字。 ”小 文教育家、 上海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副院丁炜说, 虽然繁体字 是传统文化集中现的方, 果现在要恢复繁体字, 在全国中小 普遍推行教学,必要性不大,首先 一个问题是要修改相关的法律标准。 学校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不能各是。 当然,让 现在的孩子接触、认一些繁体 字也是应该的, 以通过学校的色活动样本课程成。 针对 “中小学繁体字识读教育” 一事, 教育部这表示华人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构以通话和规汉字为基的教 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有规定的 除外”。 因,学校教学依法使用 汉字。 在中小学经典阅读书法教育中, 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 。 教育部当今语言中,繁体字仍将在发展文字艺术、强祖国陆与台湾及港澳地区海外华文区沟交流等方面发我们将坚持国家文字政分调展繁体字相关 研究更好地会提供语言服务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简化字,现在有没有必要重 新“由简回繁”?此事近日引发争议。教育部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 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公开答复—现在的简化字是国家认 可的规范汉字,用于教学具有法定性。 汉字要不要简化? 有没有必要恢复 到繁体字? 汉字教学过程中,要不要教现 在的中小学生学习繁体字? 受教育部语 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 司指导,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会等主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对这 个问题做了深入调研。 记者专访语言文 字专家、该报执行主编杨林成编审。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 60 多年简化字为什么突然会 遭遇争议2019 间, 协委员学校展繁体字教 育。 建议关语言文字部门充分调 、深入研究恢复使用繁体字 保留简化字书便的成果,做到‘识‘用消除诸弊端。”这音其实自 1950 简化字方以来从 过,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中, 乏像王元生一的名宿儒他们以为,繁体字是中文化 根脉简体繁体,不利于民文化的传承。 您认为这种提议由简 回繁”, 在当今时代是否行 得通个人认为恢复繁体字这 条路现行的 家通用语言字法精神背,也是行不 通的。 汉字的历史,源远长。 往短 说,从殷商的甲骨文,一 路风尘仆仆, 汉字也已过三千多 年的灿烂。 在这长的历史中, 汉字的形体一于不断的 化之中。 学大说过汉字者观之,则文字而不变。 ” 从古文字段的甲骨 文、金文、书,到近代文字的书、 楷书,不断朝着易写易看、从简从 俗的方向发展。 和世界其他文字 , 汉字发展的路径就是简 化。 从甲骨文楷书,其象形、功能逐渐降低符号逐渐增强汉字的简化字,“繁体字”对应指同一汉字所具有的简、笔画较少的字形。繁体字是楷书 的一其表功能与相比,早已显著退化。提繁体字 的人, 如果从汉字的形体去民的文化密码似乎应该主张学 的甲骨文,而不是繁体字。 委员们的“繁体字是中文化 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字的由来”云云,显不是尊重常的一种表现。 一时的文字, 都存在着俗体,从字形上看,体字的,俗体字则相对者既竞争互补, 不过是俗 体, 成为一时字。 如在朝,书是体,一般 较庄重严肃场合, 而字形 相对书则是时的俗体, 是不的。 西汉,情形便同:隶书一取得体的书则退缩历史文字, 一般场合使用简化字, 相对于繁体字来 说,大多原也是俗体字。 20 世纪 ,随着建社会的终结,一些有提出“ 俗体字” 汉字 笔画”的建议过长酝酿讨 论,1950 我国汉字简 化方案》 公布简化字, 是符合汉字自发展的的。 繁体字比较难写也难 是不是从这个意义上 现在没必要让繁体字重 新回归主流的教学或日常 语文生活繁体字难写,是毋庸置疑 的。让繁体字简化字,从现实来 看,无必要,也无可能。 简化字在 陆推行已有 60 多年,作为家法 定的规范用蒂固。试60 的人,有个是体字读写一些提繁体字的人 辩驳说,繁体字字形中蕴藏着汉字 的造字理据文化意简化字 更适于教学传对此王力生在 1938 年就曾讽刺他们字的秘诀, 是教我们研究义,以便研究,以便 。 这些是文字学家终身 的事却轻轻放在大众的文字学家所秘诀于教食肉糜现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 其他一些华人地区还是比较 多地用繁体汉字那么简化 字是不是会阻碍我们的国际 交流与交往呢教育部前对 2019 上的于在全国中小学行繁体 识读教育的提案》 我完全 赞同。 学校教学依法使用字;认繁体字,主要是少数专家的 事。 目前联合的中文文也是简化字。在中国改海外华人普遍使用繁体字。 而随 家的增强, 简化 字的传围正迅速扩大。 西等国颁布体字表》 的规汉字完全 1983 意所有 的华文学校教学简体字,繁、简 两种字体并年来,随着 腾飞与国的显著提 世界内的中文热逐浪高涌2003 世界取得了规发展。面现实,有提的、掌握的字体,于中华文化的传千年的文字发展史示我 ,随着丧失,繁体字必 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就甲骨文、书一,认繁体字也是少数专家的事, 日常文生逐渐疏远席记者 王蔚 认读繁体字,主要是少数专家的事” —— 对话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 亲不见 爱无心 产不生 厂空空 面无麦 运无车 有云无雨 席记者 王蔚 邵晓艳 字形中蕴藏 着汉字的造 字理据与文 化意味

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 读 … ·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4 要闻 2019 年 12月 9日 / 星期一 本版编辑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要闻4本版编辑 / 王文佳 视觉设计 / 邵晓艳2019 年 12 月 9 日 / 星期一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识读不厌其“繁” 教学删繁就简教育部答复汉字“由简回繁”问题:用简化字规范教学具有法定性

汉字应有文化内涵

事情的起因, 是有提案认为简

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

术美和规律性, 不利于文化传承”。

教育部认为,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

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 简化

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 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甲骨文和金

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南北朝

以来楷书、草书、行书中也不断有简

体字产生。 现行简化字即是遵循约

定俗成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筛

选千百年来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

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简化字

体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确定

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系性和深厚

的群众基础。 从汉字形体构成的规

律看,形声构字是主要的构字方法,

如果仅从会意字方向去理解汉字,

就背离了汉字构形事实。

而现在之所以有人提出汉字有

必要“由简回繁”,主要理论依据是

“弘扬传统文化”, 因为有些简体字

从构字上来看,少了“文化内涵”。 最

出名的一句调侃话是:“亲不见,爱

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

车,有云无雨。 ”(见左图)古人造字

就是这般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能阻碍快速识字

青年作家、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

松江实验学校校长张园勤说, 如果

让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一些繁体

字,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中华

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 繁体字更多

代表着象形意义, 简化字的确有点

削弱了汉字之美。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

繁体字会给中小学生, 特别是刚识

字的孩子带来识写的困难。 也有专

家提出,简化字的最大功绩,是加快

了我们国家的扫除文盲, 这是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 但是, 教育部也透

露,国家 11 个部委(局)组织的“中

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对全国

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调查的数

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

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

大概意思”的比例占 58.69%;“困难

很多”的比例占 41.31%,多集中在西

部省份。 这表明,多数人基本能够认

读繁体字。

事实上, 我国小学起始年级的

语文教学中,近年来一直倡导“识写

分离”, 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许多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目

的是让他们尽快地迈过阅读关,通

过大量识字、大量阅读长进文化。 对

此,张园勤校长还表示,如果增加了

繁体字, 会不会阻碍小学生的识字

量,现在还拿不出实证,因为孩子的

识字是跟着教材走的, 课文里编制

了多少字,孩子就识多少字。 所以,

问题不在于,是简化字还是繁体字,

而在于教材规定的识字量和教师会

不会教繁体字。

教学用字必须规范

“我国的汉字是具有国家标准

性的,是学校教学的法定文字。 ”小

学语文教育专家、 上海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副院长丁炜说, 虽然繁体字

是传统文化集中表现的地方, 但如

果现在要恢复繁体字, 在全国中小

学普遍推行教学,必要性不大,首先

一个问题是要修改相关的法律及教

学标准。 学校教学要依据国家课程、

国家标准,不能各行其是。 当然,让

现在的孩子多接触、 认识一些繁体

字也是应该的, 可以通过学校的特

色活动、样本课程去完成。

针对“中小学繁体字识读教育”

一事, 教育部这次也明确表示,《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 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

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

除外”。 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

规范汉字。 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

书法教育中, 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

关内容。 教育部称, 当今语言生活

中,繁体字仍将在发展文字艺术、加

强祖国大陆与台湾及港澳地区以及

海外华文区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作

用。 我们将在坚持国家文字政策的

前提下,充分调研,开展繁体字相关

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简化字,现在有没有必要重

新“由简回繁”?此事近日引发争议。教育部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

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公开答复———现在的简化字是国家认

可的规范汉字,用于教学具有法定性。

汉字要不要简化? 有没有必要恢复

到繁体字? 汉字教学过程中,要不要教现

在的中小学生学习繁体字? 受教育部语

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

司指导,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会等主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对这

个问题做了深入调研。 记者专访语言文

字专家、该报执行主编杨林成编审。

问: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 60

多年简化字, 为什么突然会

遭遇“争议”呢?

答:2019 年两会期间, 又有全

国政协委员提议学校开展繁体字教

育。“建议有关语言文字部门充分调

查、深入研究,适时恢复使用繁体字

并保留简化字书写简便的成果,至

少做到‘识繁写简’和‘用简识繁’,

以消除诸多弊端。”这种声音其实自

1950 年代简化字方案实施以来从

未断绝过,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中,

甚至不乏像王元化先生一样的名流

宿儒。他们以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

根脉,用简体取代繁体,不利于民族

文化的传承。

问:您认为,这种提议“由简

回繁”, 在当今时代是否行

得通?

答: 我个人认为恢复繁体字这

条路,既与现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的精神相违背,也是根本行不

通的。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 往短

里说,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一

路风尘仆仆, 汉字也已走过三千多

年的灿烂历程。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 汉字的形体一直处于不断的

进化之中。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

“(汉字)自其变者观之,则文字殆无

往而不变。 ” 从古文字阶段的甲骨

文、金文、篆书,到近代文字的隶书、

楷书,不断地朝着易写易看、从简从

俗的方向发展。 和世界上其他文字

一样, 汉字发展的总的路径就是简

化。 从甲骨文到楷书,其象形、表意

功能逐渐降低, 抽象的符号化特征

逐渐增强。

汉字的简化字,跟“繁体字”相

对应, 指同一汉字所具有的结构较

简、笔画较少的字形。繁体字是楷书

的一种形态, 其表意功能与原始汉

字相比,早已显著退化。提倡繁体字

的人, 如果想从汉字的形体去解读

先民的文化密码, 似乎应该主张学

习更古老的甲骨文,而不是繁体字。

委员们所谓的“繁体字是中国文化

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

字的由来”云云,显然不是尊重常识

的一种表现。

每一时代的文字, 都存在着正

体与俗体,从字形上看,正体字的笔

画比较繁复,俗体字则相对简易。二

者既竞争又互补, 不过结果总是俗

体取代正体, 成为新一时代的正体

字。 比如在秦朝,篆书是正体,一般

用在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 而字形

相对简易的隶书则是当时的俗体,

原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可是到了

西汉,情形便迥然不同:隶书一跃而

取得了正体的地位, 篆书则退缩为

历史文字, 一般场合不再使用。 同

样, 今天简化字, 相对于繁体字来

说,大多原本也是俗体字。 20 世纪

初,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一些有识

之士提出“采用俗体字”“减省汉字

笔画” 的建议。 经过长期的酝酿讨

论,1950 年代中期,我国的《汉字简

化方案》公布实施。 今天,国家推行

简化字, 是符合汉字自身发展的逻

辑的。

问:繁体字比较难写,也难

认。 是不是从这个意义上

说,现在没必要让繁体字重

新回归主流的教学或日常

语文生活?

答: 繁体字难写, 是毋庸置疑

的。让繁体字取代简化字,从现实来

看,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简化字在

大陆推行已有 60多年,作为国家法

定的规范用字根深蒂固。试问,今天

60 岁以下的人,有几个是能运用繁

体字读写的? 一些提倡繁体字的人

辩驳说,繁体字字形中蕴藏着汉字

的造字理据与文化意味,比简化字

更适合于教学传授。 对此,王力先

生在 1938 年就曾讽刺说:“他们所

谓识字的秘诀, 是教我们研究古

义,以便了解意符,研究古音,以便

了解音符。 这些乃是文字学家终身

的事业, 却轻轻放在大众的肩上!

文字学家所谓‘秘诀’,等于教饥民

‘食肉糜’!

问:现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

其他一些华人地区还是比较

多地用繁体汉字。那么,简化

字是不是会阻碍我们的国际

交流与交往呢?

答:教育部日前对 2019 年两会

上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

字识读教育的提案》的答复,我完全

赞同。 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

字;认读繁体字,主要是少数专家的

事。 目前,联合国的中文文件,用的

也是简化字。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

海外华人曾普遍使用繁体字。 而随

着国家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 简化

字的传播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新加

坡、马来西亚等国,先后颁布的《简

体字总表》,与中国的规范汉字完全

一致。 泰国于 1983年底,同意所有

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繁、简

两种字体并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

经济的腾飞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

升,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逐浪高涌。

从 2003年起,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

围内取得了规模发展。面对现实,只

有提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字体,才

能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数千年的文字发展史启示我

们,随着正体地位的丧失,繁体字必

将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就像

甲骨文、篆书一样,认读繁体字也只

是少数专家的事, 与日常语文生活

的关系将逐渐疏远。

首席记者 王蔚

“认读繁体字,主要是少数专家的事”———对话《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

亲不见

爱无心

产不生

厂空空

面无麦

运无车

有云无雨

首席记者 王蔚

制图 邵晓艳

字形中蕴藏

着汉字的造

字理据与文

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