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物 倾听教育故事 品味智慧人生 热线:(028)86110843 邮箱: [email protected] 4 JYDB 2020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郭路路 美编 佘依颐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 610041 报址: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 49 邮发代号: 61-30 广告联系电话: 028-86140497 定价 2.00 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 电话: 13908091146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川广登字[2017]045 号印刷:成都祥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1996 年, 20 岁的黄俊来到高台乡中心小 学报到。他清晰记得,从县城坐上老乡的拖 拉机,穿过大片的玉米地,再驶过颠簸的土 路,才终于到达学校。 最初,黄俊对乡村学校的偏远环境并不 适应。高台乡地处偏僻,冬季大雪封路时, 山里交通断绝。每逢学校放假,他就只能留 在学校,常常面临断水、断电,甚至是没有食 物的困境。 “这么偏的地方有没有想过离开呢?” “刚来时,自己内心也很忐忑,呆在这样 偏远、闭塞的山沟里,也想逃离。”黄俊真诚 地说。 但黄俊想:“我走了,孩子怎么办呢?”山 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支撑黄 俊留守乡村学校的精神支柱。自幼从农村 长大,黄俊对农村孩子渴望学习的心理感同 身受,他深知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 “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 就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刚到高台乡中心校时,初登讲台的黄俊 充满激情,每次课前都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环 节,课堂上,他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中,但 他发现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后,黄俊发现,班级 整体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没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班级精神面貌也 欠佳。“如果只研究课怎么上,而不去关注学 生生活、和学生交心,再好的教学都会打折 扣。” 黄俊带的第一个班级有 40 多个孩子,近 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女孩小 丽(化名),文静、有礼貌,但是性格孤僻,不 爱与同学交流。 黄俊了解到,因为家庭原因,小丽很自 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黄俊就经常有意无 意地经常找小丽谈心,买书、本和书包送给 她。“我们的原生家庭改变不了,我们只有通 过努力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黄 俊这样开解小丽。渐渐地,在他的关怀下, 小丽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变好了。 “黄老师,我不会忘记你每天认真给我 们上课、批改作业的情景,更不会忘记你每 天的陪伴,我们的知心大哥哥!”在日记里, 小丽这样写道。 “在乡村,像小丽一样的留守儿童特别 多,对于他们,除了教授知识,更需要教师的 爱心和细心,在心理上关心和疏导学生。”黄 俊说。 一天,黄俊敏锐地发现教室里少了一个 —小河(化名),赶紧询问学生,同学说 小河辍学了。黄俊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小 河的家。小河的家庭十分贫困,墙壁还是用 泥巴做的,里面更是家徒四壁。小河妈妈 说:“黄老师,不是我们不要他上学,我砸锅 卖铁也要他上学。”面对这样的情况,黄俊毫 不犹豫地表示:“小河的学费我来给他交,你 们只管叫他安心学习。” 那时候,黄俊刚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 只有两百多元,他还经常拿出一大部分工 资购买文具、课外读本、教具等,给学生使 用,自己却紧巴巴地过日子。同事问他: “你怎么这么拼?”黄俊却说,自己不是拼, 就是喜欢教书,愿意为这片土地和这些孩 子奉献。 2015 年,黄俊前往眉山天府新区青龙二 小任教。离开高台小学时,班上的学生围着 他,抹着眼泪依依不舍。此时的眼泪是离别 的伤感,更是对黄俊多年坚守的褒奖。 我们学校的 “夫妻档”教师 胡林平 山区学校条件较差,往往留不住青年才 俊,而夫妻教师可以在一起工作、生活,互助 互爱,相扶相守,能在山乡扎下根来,并把更 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笔者所在的广安 观阁职业中学,就有这样4对夫妻教师。 李七林、陈淑兰夫妻,都是上世纪 80 年 代从农村考入大学的“金凤凰”。1989 年大 学毕业后,两人同时分配到了观阁职中。通 过一段时间交往,两人结合在了一起,在山区 一呆就是30多年。特别是李七林,他毕业于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可以说是“高材生”,却 来到了广安的偏远山区。作为四川省骨干教 师和学校化学学科带头人,李七林长期奋斗 在教学第一线,同时负责学校教导工作。他 理论基础扎实,驾驭教材游刃有余,上课时广 征博引,讲解精辟透彻,丝丝入扣,深受学生 喜爱。陈淑兰长期教数学和担任班主任,她 性格活泼开朗,教学严谨务实,业务水平高, 教学技能强,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多次居前锋 区一二名。 游宗文和曾维英则是一对不离不弃的患 难夫妻。结婚30余年,他们俩一直是学校的 教学骨干。游宗文是英语老师,他患有高血 压和肾炎,近年来病情加重,又患上了尿毒 症,靠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仍坚持带病工作, 直到病重住院。妻子曾维英长期教毕业班化 学,她对工作兢兢业业,虽然来往奔波于学校 与医院之间,悉心照料着生活不能自理的丈 夫,有时还要彻夜陪床,但她从未落下过一节 课,出色地完成了毕业班任务。 张丹华、龙小青夫妻,他们在广安师范校 相恋,毕业后不久就结为了夫妻,从团堡村小 到观阁职中,生活中相敬如宾,工作中互相支 持。今年,夫妻双双荣获农村教师30年荣誉 称号,晋升为高级教师。张丹华长期任教物 理,写得一手好字,板书设计别具匠心,讲课 深入浅出。近年来,他还兼任食堂管理员。 在他的严格监管下,4 年来,学校没有发生过 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食堂的菜品质量得到师 生一致好评。龙小青则一直教初三毕业班的 政治,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成 绩长期名列前锋区前茅。 邵本强、郭红梅夫妻是一对志同道合的 青年伉俪。2014年毕业后,他们告别繁华都 市,同时来到边远山区。在教书育人的工作 中,两人相识、相知,在日常交往与制作课件、 集体备课、上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两人经常 探讨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渐渐地,他 们发现彼此志趣相投,有很多共同语言,并为 对方身上积极上进的精神和扎实的教学业务 能力所吸引,碰撞出爱情的火花,2016 年,两 人结为夫妻,也成为了教学中的好搭档。 邵本强现在担任着初三一个班的班主任 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初入教坛的邵本强不 怕吃苦受累,作业再多,学困生再多,也从不 懈怠放弃,作业全批全改。他还放弃自己的 休息时间,利用中午和课间,给优生“开小 灶”,为学困生耐心辅导,所教数学成绩一直 处于同年级领先地位。 作为农村初中的班主任,邵本强每天都 要面对很多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监管的留守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任劳任怨,从不懈 怠,践行着“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的办学 理念。他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另一方面像知心大哥哥 一样,与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每当 学生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就热心地为他们排 扰解难。正因为他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事 业的执著,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 平凡的业绩,他所带的初三(6)班,班风正,学 风浓,2020 年,被评为前锋区先进班集体。 郭红梅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学校缺语文 老师,她爽快地接受转型这一艰巨任务,迅速 开启充电之旅。她潜心阅读经典,深钻教材, 虚心请教,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很好地适应了 角色转变。她富有朝气,亲和力极强,课堂气 氛活跃,对工作认真负责,顺利送走了第一届 毕业生。教学之余,郭红梅还利用自己的专 长,悉心指导学生手工制作和科幻创意画,屡 获省市区各项奖励。 这些夫妻教师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在经营好家庭的同时,把满腔心血奉献给了 山区教育事业。他们用粉笔勾勒了壮丽的人 生风景线,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用执 著的坚守和无私的爱,撑起了山区教育的一 片天空。 黄俊: “和学生们在一起,心里才踏实” 本报记者 董志文 文/图 “留城里只是锦上添 花,回家乡才是雪中送炭。 我必须回去为家乡学校做 点什么。” “黄老师,下学期一年级你带班吧。”“黄 老师我想把娃娃送到你班上,我就是信任 你。……”每带完一届学生,黄俊都会接到 很多家长打来的电话。 24 年如一日的坚守,对教育事业的全身 心付出,使黄俊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的肯 定和赞誉。但对家人来说,他是失职的,作 为丈夫,他无暇照顾家庭;作为父亲,他很少 陪伴女儿。 “乡村学校需要我!”黄俊对妻子说,“总 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小时候,女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爸爸 又在工作,没时间陪我玩!” 女儿升初中时,成绩不错,有好学校抛 来橄榄枝,但不能提供住宿,要求家长每天 接送,这对于每天学校事务繁忙的黄俊和爱 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没有时间 每天来接送。”黄俊说。最后,他们只好为女 儿选择了另一所能提供住宿的学校。所以, 当别人家的小孩还住在家里,生活在父母的 关心和照顾下时,黄俊的女儿却已经开始住 校。 “现在每当提起女儿,我心里就会有愧 疚。从小到大,别的孩子都在父母身边长 大,而我女儿却从小就要学会自立,这是我 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女儿读初三的一天,正在批改作业的黄 俊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问:“爸爸,一碗米 饭加多少水可以煮饭?”听到这句话,黄俊忍 不住流下了眼泪。女儿难得放假回来,爸爸 妈妈却因为工作加班都不在家,等到晚上, 饥饿难忍的女儿只好自己摸索着做饭。这 件事让黄俊难过了很久。 采访中,黄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聊工 作的种种经历以及和学生相处的美好时光, 但当被问及女儿时,他好几次忍不住落泪。 每当谈到女儿,黄俊就会迅速扯过一张纸 巾,稍稍抬起头,闭上眼,用纸巾在眼角处按 几秒。 然而,让黄俊特别感动的是,家人给予 了他最大的支持。“我有一个特别温暖的家, 他们体贴我,总说让我专心教学生,其他都 不用操心。”这样的支持,让黄俊能够无保留 地把更多的爱分享给学生。 每当农忙季节,他就组织班级学生为缺 少劳动力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活。对因路途遥远或经济困难就餐不便的 学生,他主动提供免费的午餐。24 年来,从 学生心中的“知心大哥哥”到如今两鬓斑白 的“知心好爸爸”,他家访学生达 1000 多次, 一对一辅导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让班上每个学 生都能考上名牌大学。但我的学生,会在走 入社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 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照顾家庭,努力地奋斗 着。”黄俊坚定地说道。 “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每天教 书,与学生们在一起,心里才踏实。”黄俊说, 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 坚持站下去! “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抱着这样的念头,本可以留在城区学 校工作的黄俊毅然选择了回到山区,在青 神县高台乡中心小学开始了他的乡村教育 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24年。

人物 - jydb.scedumedia.com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Pic/2020/202029087/2933184.pdf · 人物 倾听教育故事 品味智慧人生 热线:(028)86110843 4 邮箱: [email protected]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人物 - jydb.scedumedia.com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Pic/2020/202029087/2933184.pdf · 人物 倾听教育故事 品味智慧人生 热线:(028)86110843 4 邮箱: jydb4@sina.com

人物倾听教育故事 品味智慧人生

热线:(028)86110843邮箱: [email protected]

JYDB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郭路路 美编 佘依颐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610041 报址: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 邮发代号:61-30 广告联系电话:028-86140497 定价 2.00 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 电话:13908091146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川广登字[2017]045号 印刷:成都祥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20岁的黄俊来到高台乡中心小

学报到。他清晰记得,从县城坐上老乡的拖

拉机,穿过大片的玉米地,再驶过颠簸的土

路,才终于到达学校。

最初,黄俊对乡村学校的偏远环境并不

适应。高台乡地处偏僻,冬季大雪封路时,

山里交通断绝。每逢学校放假,他就只能留

在学校,常常面临断水、断电,甚至是没有食

物的困境。

“这么偏的地方有没有想过离开呢?”

“刚来时,自己内心也很忐忑,呆在这样

偏远、闭塞的山沟里,也想逃离。”黄俊真诚

地说。

但黄俊想:“我走了,孩子怎么办呢?”山

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支撑黄

俊留守乡村学校的精神支柱。自幼从农村

长大,黄俊对农村孩子渴望学习的心理感同

身受,他深知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

“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

就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刚到高台乡中心校时,初登讲台的黄俊

充满激情,每次课前都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环

节,课堂上,他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课中,但

他发现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后,黄俊发现,班级

整体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没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班级精神面貌也

欠佳。“如果只研究课怎么上,而不去关注学

生生活、和学生交心,再好的教学都会打折

扣。”

黄俊带的第一个班级有40多个孩子,近

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女孩小

丽(化名),文静、有礼貌,但是性格孤僻,不

爱与同学交流。

黄俊了解到,因为家庭原因,小丽很自

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黄俊就经常有意无

意地经常找小丽谈心,买书、本和书包送给

她。“我们的原生家庭改变不了,我们只有通

过努力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黄

俊这样开解小丽。渐渐地,在他的关怀下,

小丽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变好了。

“黄老师,我不会忘记你每天认真给我

们上课、批改作业的情景,更不会忘记你每

天的陪伴,我们的知心大哥哥!”在日记里,

小丽这样写道。

“在乡村,像小丽一样的留守儿童特别

多,对于他们,除了教授知识,更需要教师的

爱心和细心,在心理上关心和疏导学生。”黄

俊说。

一天,黄俊敏锐地发现教室里少了一个

人——小河(化名),赶紧询问学生,同学说

小河辍学了。黄俊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小

河的家。小河的家庭十分贫困,墙壁还是用

泥巴做的,里面更是家徒四壁。小河妈妈

说:“黄老师,不是我们不要他上学,我砸锅

卖铁也要他上学。”面对这样的情况,黄俊毫

不犹豫地表示:“小河的学费我来给他交,你

们只管叫他安心学习。”

那时候,黄俊刚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

只有两百多元,他还经常拿出一大部分工

资购买文具、课外读本、教具等,给学生使

用,自己却紧巴巴地过日子。同事问他:

“你怎么这么拼?”黄俊却说,自己不是拼,

就是喜欢教书,愿意为这片土地和这些孩

子奉献。

2015年,黄俊前往眉山天府新区青龙二

小任教。离开高台小学时,班上的学生围着

他,抹着眼泪依依不舍。此时的眼泪是离别

的伤感,更是对黄俊多年坚守的褒奖。

我们学校的“夫妻档”教师

■ 胡林平

山区学校条件较差,往往留不住青年才

俊,而夫妻教师可以在一起工作、生活,互助

互爱,相扶相守,能在山乡扎下根来,并把更

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笔者所在的广安

观阁职业中学,就有这样4对夫妻教师。

李七林、陈淑兰夫妻,都是上世纪80年

代从农村考入大学的“金凤凰”。1989年大

学毕业后,两人同时分配到了观阁职中。通

过一段时间交往,两人结合在了一起,在山区

一呆就是30多年。特别是李七林,他毕业于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可以说是“高材生”,却

来到了广安的偏远山区。作为四川省骨干教

师和学校化学学科带头人,李七林长期奋斗

在教学第一线,同时负责学校教导工作。他

理论基础扎实,驾驭教材游刃有余,上课时广

征博引,讲解精辟透彻,丝丝入扣,深受学生

喜爱。陈淑兰长期教数学和担任班主任,她

性格活泼开朗,教学严谨务实,业务水平高,

教学技能强,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多次居前锋

区一二名。

游宗文和曾维英则是一对不离不弃的患

难夫妻。结婚30余年,他们俩一直是学校的

教学骨干。游宗文是英语老师,他患有高血

压和肾炎,近年来病情加重,又患上了尿毒

症,靠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仍坚持带病工作,

直到病重住院。妻子曾维英长期教毕业班化

学,她对工作兢兢业业,虽然来往奔波于学校

与医院之间,悉心照料着生活不能自理的丈

夫,有时还要彻夜陪床,但她从未落下过一节

课,出色地完成了毕业班任务。

张丹华、龙小青夫妻,他们在广安师范校

相恋,毕业后不久就结为了夫妻,从团堡村小

到观阁职中,生活中相敬如宾,工作中互相支

持。今年,夫妻双双荣获农村教师30年荣誉

称号,晋升为高级教师。张丹华长期任教物

理,写得一手好字,板书设计别具匠心,讲课

深入浅出。近年来,他还兼任食堂管理员。

在他的严格监管下,4年来,学校没有发生过

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食堂的菜品质量得到师

生一致好评。龙小青则一直教初三毕业班的

政治,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成

绩长期名列前锋区前茅。

邵本强、郭红梅夫妻是一对志同道合的

青年伉俪。2014年毕业后,他们告别繁华都

市,同时来到边远山区。在教书育人的工作

中,两人相识、相知,在日常交往与制作课件、

集体备课、上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两人经常

探讨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渐渐地,他

们发现彼此志趣相投,有很多共同语言,并为

对方身上积极上进的精神和扎实的教学业务

能力所吸引,碰撞出爱情的火花,2016年,两

人结为夫妻,也成为了教学中的好搭档。

邵本强现在担任着初三一个班的班主任

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初入教坛的邵本强不

怕吃苦受累,作业再多,学困生再多,也从不

懈怠放弃,作业全批全改。他还放弃自己的

休息时间,利用中午和课间,给优生“开小

灶”,为学困生耐心辅导,所教数学成绩一直

处于同年级领先地位。

作为农村初中的班主任,邵本强每天都

要面对很多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监管的留守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任劳任怨,从不懈

怠,践行着“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的办学

理念。他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另一方面像知心大哥哥

一样,与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每当

学生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就热心地为他们排

扰解难。正因为他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事

业的执著,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

平凡的业绩,他所带的初三(6)班,班风正,学

风浓,2020年,被评为前锋区先进班集体。

郭红梅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学校缺语文

老师,她爽快地接受转型这一艰巨任务,迅速

开启充电之旅。她潜心阅读经典,深钻教材,

虚心请教,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很好地适应了

角色转变。她富有朝气,亲和力极强,课堂气

氛活跃,对工作认真负责,顺利送走了第一届

毕业生。教学之余,郭红梅还利用自己的专

长,悉心指导学生手工制作和科幻创意画,屡

获省市区各项奖励。

这些夫妻教师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在经营好家庭的同时,把满腔心血奉献给了

山区教育事业。他们用粉笔勾勒了壮丽的人

生风景线,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用执

著的坚守和无私的爱,撑起了山区教育的一

片天空。

黄俊:“和学生们在一起,心里才踏实”■ 本报记者 董志文 文/图

“留城里只是锦上添

花,回家乡才是雪中送炭。

我必须回去为家乡学校做

点什么。”

“黄老师,下学期一年级你带班吧。”“黄

老师我想把娃娃送到你班上,我就是信任

你。……”每带完一届学生,黄俊都会接到

很多家长打来的电话。

24年如一日的坚守,对教育事业的全身

心付出,使黄俊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的肯

定和赞誉。但对家人来说,他是失职的,作

为丈夫,他无暇照顾家庭;作为父亲,他很少

陪伴女儿。

“乡村学校需要我!”黄俊对妻子说,“总

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小时候,女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爸爸

又在工作,没时间陪我玩!”

女儿升初中时,成绩不错,有好学校抛

来橄榄枝,但不能提供住宿,要求家长每天

接送,这对于每天学校事务繁忙的黄俊和爱

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没有时间

每天来接送。”黄俊说。最后,他们只好为女

儿选择了另一所能提供住宿的学校。所以,

当别人家的小孩还住在家里,生活在父母的

关心和照顾下时,黄俊的女儿却已经开始住

校。

“现在每当提起女儿,我心里就会有愧

疚。从小到大,别的孩子都在父母身边长

大,而我女儿却从小就要学会自立,这是我

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女儿读初三的一天,正在批改作业的黄

俊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问:“爸爸,一碗米

饭加多少水可以煮饭?”听到这句话,黄俊忍

不住流下了眼泪。女儿难得放假回来,爸爸

妈妈却因为工作加班都不在家,等到晚上,

饥饿难忍的女儿只好自己摸索着做饭。这

件事让黄俊难过了很久。

采访中,黄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聊工

作的种种经历以及和学生相处的美好时光,

但当被问及女儿时,他好几次忍不住落泪。

每当谈到女儿,黄俊就会迅速扯过一张纸

巾,稍稍抬起头,闭上眼,用纸巾在眼角处按

几秒。

然而,让黄俊特别感动的是,家人给予

了他最大的支持。“我有一个特别温暖的家,

他们体贴我,总说让我专心教学生,其他都

不用操心。”这样的支持,让黄俊能够无保留

地把更多的爱分享给学生。

每当农忙季节,他就组织班级学生为缺

少劳动力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活。对因路途遥远或经济困难就餐不便的

学生,他主动提供免费的午餐。24 年来,从

学生心中的“知心大哥哥”到如今两鬓斑白

的“知心好爸爸”,他家访学生达 1000 多次,

一对一辅导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让班上每个学

生都能考上名牌大学。但我的学生,会在走

入社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

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照顾家庭,努力地奋斗

着。”黄俊坚定地说道。

“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每天教

书,与学生们在一起,心里才踏实。”黄俊说,

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

坚持站下去!

“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抱着这样的念头,本可以留在城区学

校工作的黄俊毅然选择了回到山区,在青

神县高台乡中心小学开始了他的乡村教育

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