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七月底乘着有空档可以休假 于是顶 着暑期档的高峰了一遍布达佩斯和 布拉格老实说选这两地并不是出于一个 音乐生对德奥音乐的向往我们的目的很简 —— 好玩 脑海里关于这两座城市的关键 词是 历史 艺术 童话般的美景 是的 这些对文艺女青年来说已足具杀伤力了没有做什么攻略的我稀里糊涂地到了布 达佩斯和另外两位从南法阿维尼翁戏剧节 匆匆赶来也同样毫无攻略可言的小伙伴汇 合了好在这两处地方不大适合佛系旅行 的我们慢慢悠悠兜兜转转这里的历史人文 艺术 民俗每天 都以不同的形式与我们 相遇 而音乐在这里更 是无处不在 在大街小 巷的街头艺人手中 高耸宏伟的教堂里; 兴许 在博物馆里的某幅油画 在多瑙河伏尔塔瓦河的波浪里 似乎 都能与音乐不期而遇或流动或静止 有声或无声…… 邂逅街头的音乐精灵 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会有不少技艺精湛 的街头艺人像布达佩斯布拉格这样的艺 术之城自然也不例外我简单粗暴地把街头 艺术家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行为艺术家们 他们会以脑洞大开的各种造型和装扮把自己 变成雕或玩厉害的高手们会做一个动 作定格的视觉造型飞扬衣角 或是 半口苹果的大嘴就这样凝固静止 仿 佛是 被魔定住当你眼睛凑 上去时 他们会 然和 你调皮 下眼 逗得你格格嬉笑另一类是音乐家们他们着各种乐提琴长笛竖琴号等等 的音乐渲染着城市布达佩斯 布拉格 的街头音乐家更多 金发碧眼 漂亮 姐姐 在一个骄阳西下午后在城 堡山下看 金发姐姐弹奏竖琴动人的 身姿像一位女一样我们 忘却 燥热太阳克鲁 姆洛夫 清晨 有两位老爷爷印象深刻 一位 演奏 巴扬一位着大型长得慈眉善笑容他们像童话里的精 音乐 唤醒古老的街传统建筑 陈旧 砖石路叮叮咚咚的乐声中被点亮 记忆 中的浪风情历史人文气息 在音乐的 酵下加醇香怡大扬琴六重奏 在来匈牙利前早就听 说了 匈牙利扬琴 们中国扬琴渊源他们是同 亲戚 匈牙利 叫欣巴罗 ( Cimbalom) 我们在布达佩斯家博物馆架欣巴 大小 和我们的 扬琴还 是很像的 在一些表演现场到的基本上就 是像 钢琴一样大的扬琴暂且叫它扬琴吧正儿八经欣赏扬琴演奏 是在一家 Gundel 餐厅亲切称其豇豆餐厅这是一家曾经接待过英国 王等名 米其林推荐餐厅这里的红酒 鹅肝最 …… 不好 意思 跑题 …… 这是我们在布达佩斯的最后中一位 小伙伴也即将与我们分站柏林 以我 准备花血本到和这里的美 食交辉映有这里的音乐这是一个人的重奏组 了大 扬琴 2 把小提琴2 把中提琴1 音大扬琴除使锤子击弦以外 和声 旋律走基本钢琴演奏 匈牙利特色的民脍炙 到我们的中面孔提琴 来到前即来了一我的 》。 他们 演奏 然不是 的音乐会 演奏 家们 神采飞 热情 充沛 用眼笑容着音乐与观众互 观众 也没有音乐会襟危坐轻松愉快 氛围着音乐荡漾好音乐这是一种实在的乐和你好 李斯特 到布达佩斯 到了 拥抱是的乘坐飞机降落 特机 也许从机可以 出这座城 市的 追求 匈牙利 布达佩斯是一座乐之城没有 意去 博物馆 也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遇了 ”。 是在 几层展里一个小小的隔间 的乐笔签信件及特别帅 画像最醒目的位 置放 着一 钢琴这是弹奏过来他 赠送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是 琴曾 最后 一年里 有的两 之一 转成了心爱 在博物馆里架钢琴举办了音乐会架琴了两位伟大的音乐家 今又与我们咫尺是一种 里的耳机 随机播 钢琴作 》。 音乐渐渐蔓延仿佛能 触碰 气息…… 有缘无份的歌剧院 然没做什么攻略 是在出 一个 月我了各大官网企图买几张 是有了各大剧 的暑假都没有匈牙利 网页显示倒是有购票 于是试试达布达 佩斯之到了现场使 没有 看看建筑也是好的 毕竟 茜茜 公主喜爱在大严严 实实 高处出些许精致华丽的雕 留给 我们 丝遐外话此次 旅行 到了好多 建筑 都在维匈牙利我们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克国 家博物馆 拉格广天文都在大地的 朋友告诉 我们年这里的好了政府上想历史文建筑花 这是他们的珍贵遗产历史和高的精有不好好宝贝到了布拉格 死心 的我们 去看看布拉格不出 地关宏伟的外 观给震撼 是位于市中 建筑 1883 它就 像一 伟大 宏大 庄严 不动声 由内 而外地 释放 大的 气场 是艺 赋予的文不同文 化背 景的人 都为之倾倒不能进歌我们周边逛逛 欣赏 着他们的海丰富音乐会戏剧的也有设计具有艺术的视觉之中看得出来这家有着历史和底始终积将当创新概念融的艺术之美 奉献 这个 我们也交加暑假 的开大戏是我们开布拉格后上演的这部歌莫扎唐璜》! 年这典歌是在这里新编样的精 这一人来感受…… 布达佩斯到布拉格 非常 没有音乐厅看场正常常 能与音乐来一 经意 邂逅 这也许是的艺术 浸润 音乐溶入城市融入音乐的 气息像空一样自然地涵养 成为人们不可少的文 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作者为上海民族乐团宣传策划部主任本报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 00 上海音讯编辑部 电话62483323-31 传真62488049 邮编200040 E-mail押music_shanghai@163.com 2018 9 25 · · 服务之窗 说德 根州 个城市艾森纳赫魏玛像一一样 拜恩州 纽伦 成的像一颗璀璨这一的一 弗兰肯 国风 的地方我们魏玛驱车若再往南纽伦二战纽伦审判为瓦格纽伦工匠》( )。 纽伦 的历史可 溯至 1050 可说是德历史的见证于位处中欧地的地13 纪初成为也成为多位德以一到纽伦见环绕 的城完整46 防御乞丐国王 信使门主要 的城15-16 又发展成为欧 洲文 之一 生了许多艺术 是画家 丢勒 的出生地 为出 哥白 尼的 》, 也是 此首发纽伦堡还的中世界玩具之 如今更是阿达斯的故乡毋庸讳纽伦堡还曾的大 之一 二战 毁灭性打于德95%建筑被如今全按原 重建我们 的地方在城 的小 巷里不多谓白实一也不是一座相大的 喷泉 不少市民和游客喷泉 的雕像形有些怪异说是工匠· 斯的描述婚姻继续13 纪哥式的斯大教堂圣坛 方维 ·使报喜等名教堂广场上熙熙攘攘有不少弹琴奏 表演特产姜饼的小里也是纽伦堡最物街—— 国王大街的的佩格尼 横贯 右望有一座券拱桥了河绿树掩北岸建筑是中大的之一 为老人和所建了河到了纽伦堡最大的中广说一到圣诞这里是非常圣诞集广右侧14 圣母大教堂高高的眼前华丽有一座的音乐里有 7 个小人像的小人会转出来有人的美之19 分精特别是塔有个黄铜持环三圈我们 周围着布在维地把了出来有不 少少少女和玩具博物馆都在广胡桃夹纽伦的市而市在中恐怖 的地和行刑室置信经过文艺期德国最伟大的 画家丢勒的雕像我们到了老城边缘里有一座宏大的 12 王堡凯撒堡前 有一斜坡乎成了旅许多人或三五也成了一道风的一 丢勒如今博物馆我们沿着小高高的城特色鲜明的民国王国王门面对着火车 是我们寻访工匠广剧的生地14 16 着市民的兴城市手工业行会流行一种工匠成的唱学 他们谓工匠歌曲胜者可以工匠 手的称号徒弟晋升师傅 挂钩那时纽伦特别发 自然成了唱学校的地之一瓦格剧中的· 斯是中的人物 之一他是裁缝剧家师傅还曾追随马· 加宗 改革 一生 多达 6000 包括 4200 工匠歌曲这个吸引瓦格为在他这种形式和艺术生方式是 和德艺术的瓦格前后花23 年的1845 瓦格担任宫廷队指挥他在工匠 斯的有关来剧中 二幕中小巷斗殴等场景已在他脑海中形成耽搁到了 1861 使郁闷在一 次受尼斯提香画的天中的高精了他 作灵,《主要部来的路上生了当时瓦格困窘预售来维拒绝艰难为每天都有源源流出佳创1862 经过 30 冲刺他的一个小旅馆里成了历不逃债德维希二帮助1866 瑞士里布剧音乐10 24 他在人的:“8 点时下最后C静静地祝贺。””。 1868 6 ,《剧在 大成了德 剧的瓦格有类似节的豪瑟》,剧是工匠是他的 部喜纽伦工匠广更多的像一周围和城墙环绕各种各样纽伦兰肯葡萄餐厅制作各种玩制皮玻璃的小吸引了大游客似乎 纽伦 但真 像在剧中 它听上去如此。” 瓦格纽伦人们欢聆音乐这也许是与 来的天我也如此逐步变成一种好和 自然没有浅薄也没有是人的天之声是在小的那时争频频兵荒百姓 城里或镇上头巷伤的一天去过一家小面又伤的一位头的老人 着一把 的是个姑娘他们姑娘挨 个向 客乞 多了便记住:“弯弯照九飘零在外头?” 来我音乐这是一 江苏的民年月战火百姓颠有了这凄楚700 年以首歌旺盛 的生 为这吴语来格外 亲切 格外 人们的生并未消亡在一到同样勾魂摄魄手的众震:“ 西口妹妹我实在手拉住那哥哥的手到大……”西口的民真心体到民一位山西朋友告诉山西西晋陕 贫瘠 常常 ”,为了生他们相出关套谋过长城关 西口”。 在关一对青年缠绵悱恻姑娘:“ 哥哥西 朋友 交下 朋友 了我……”姑娘生出 了关 途迷茫 是无和多能不伤记得西》,怏怏赴京行的一记得:“。”“当时然不来是的分南旅西版纳进发途寂寞我们的—— 一位美 彝族姑娘为大家 了一南民小河》:“ 出来汪汪我的阿深山山下小河 悠悠……” 小伙山上打工姑娘不到呆呆着月然是伤的是多 了些憧憬多了些我对民 向来是 敬畏 是民始心写照坦坦荡荡当下有不少文人歌曲看上去似乎蛮煽咀嚼总觉得 少些天然少些。“世间 有假 没有假 ”。孕育出来的 之声的民大多是姑娘 小伙几首山西绣荷 》,》, 四川》,花花等等也许是 女声来更勾魂也有家年会在年会一位高大伟的北汉了一地民:“ 月里的太阳红 为什么我赶这样命苦家到的个如今在家中……”北汉是位他说这是流大地的夫调》。 歌曲有力沧桑在座的了也一欷嘘在民我们走近走近一个琳琅 灿烂姿的艺术世界…… SHANGHAI MUSICAL NEWS 2018 9 25 3 总第 85 上海音协网址www.shmusic.org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B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陈应时 海音乐音乐系教1933 年生于 海南汇 1956 1959 直升音民乐系主修音乐于会夏野1964 校任主要 研究音乐史· 音乐蹈卷》、《· 音乐蹈卷音乐编辑英国人类学访学者英国访音乐系访1994 1985 担任音乐史顾问 学学顾问会中方在中音乐史研究领域拓创1963 年以 表上研究领域术文研究外的关广篇杰出的术文文和别发英国西牙等国家的音乐专著译辨》、《》、探微》,与人合论著多种得过上海市音乐首次理化部技成 政府特殊津贴26 音乐多个奖项2018 5 4 35 海之举办—— 译敦音乐会”。 纪念115 我的一 有一访回自己了一 个小型可以音乐的长看到也说可以一位在朋友购买带成大对方那时不在 了一地把一一说说到他在有一 港币稿费时提醒我一款收,“人说”。 当时的这我一存至为这使印象深刻当看到这就想的人 佩和敬仰本报讯 35 个教大会指挥 曹鹏 期开 乐的我地青少年 症孩 健康 青少年成 特别 ”。 市教党委书和市教 陆靖 向他他的大女 海城市 团团被上 海市人民 政府 办公 海市兰纪念 ”, :“谢您 发展 的大力 和在 往中 所作 出的 兰纪念’”。 兰纪念6 曲阳贺院长的一封信 谭国璋 本报讯 10 10 行一具有的音乐会机公120 上交DG 的开成了 DG 个中20 指挥祖宾 · 塔与我出了 普契尼的》,上交 举办音乐会20 前那场出的同样会造我国现音乐出史一个音乐会上交音乐监余隆指挥指挥贻钧良宵拉开音乐会的· 塞缪上交名作· 的小提琴与乐11 》。 上半场台曲目是拉赫玛 鲜明 c 钢琴 》, 钢琴这位中天的出青年钢琴家声有着精湛 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余隆下半场指挥出的是奥尔的史 诗性—— 大型米那 · 布拉》)。 索契冬音乐会上演当红女高音家阿· 高音· 彭彭斯和中音多维· 泰齐担任维也唱学少年合担任场演出之10 7 上交 音乐余隆指挥行一次全目的 提琴钢琴别由担任余独和合原班欣甫上交将在北京太庙举办音乐会 本报讯 乐乐中的一指挥艺出的艺术经过策划2018-2019 往地 音乐的城市音乐 线出大音乐多棱镜走近爱乐和大系一系海外50 音乐会以海外一流的目发展专业水平的不大力二至三毕马和布鲁克 六交第九及贝西尔斯 · 拉文斯斯塔音乐会推本发展要举艺术副团出外邀请胡吕嘉阿尔佛 · 伏尔 · 克思 · 中外 指挥 家到 访 邀请 黄蒙 秦立朕纮杨锰嘉瀚 中外演奏 星荟 光彩 熠熠 乐一指挥 及华 演奏 线推演国作家的历来发展之一年来乐不由张他的 八交》。还将演杜鸣等作家的5 闵惠 年之下转第 2 本报讯 8 10 海音乐家艺术基金课圆满结效显委副书长王研究来自各地的做了方位的设置 做了祝贺是一个领域音历 来有研究传统叶栋在这个领域取了很大的 词是音乐与文了很多宝贵音乐表演科研究国古音乐史期以来 处于无声瓶颈鼓励要求出一词艺术实了海声乐专业领域紧密以大 的形式们做了 36 水平7 圆桌词的表演流做了都已系的和能力与中贸区嘴金融贸易区国金驿艺术 举办4 场古30 多位出了 50 1000 观众会的广举办部门的高度认很高他们自同合的艺术现古词的格与人文精传统都市生有底了很好的成海文化品 组还海某家汇支部举办3 音乐党课词音乐走进走进国传统价值观结合在一党员们的浦东馆合了教2 每期35 12 6 歌曲举办 1 们精2 研究方法70 名古词小 人都会了唱读成了中50 音实歌曲 100 2 歌曲周内5 负责副研究歌曲歌曲举办歌曲词系走进世界一方面从一方世界音乐一方音乐思想人文杨赛“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成果丰硕 本报讯 9 24 是我 传统的中西一家饭店退休的音乐家自动在一兴高地为上交提琴贺九他们是上交十三退休的小提琴演奏梁寿祺耀邓庭昊提琴演奏海乐宏德提琴上交曹畏2016 4 20 上交退休的演奏家们举办上交等分音乐人同样洋溢着同们多年一深情厚谊老同们在有兴纷纷以往出的各种贻钧大家也 保健的许多亲身经三三两两。“寿星女都在他一人在便在静一家老年每天在上交音乐各种健康与老同沟通过得实而愉快高高兴 兴地在这家度晚对老同和同行为他贺九非常会到浓浓的人年一这些上交发展传统苦操然也包括个多象山1951 年在获学同年他喜爱会拉提琴成为提琴拔尖部首1955 年他邀请青年艺 世界青年和着他在波 1960 海市文他到海音乐训练芭蕾了许多和精 1966 1967 年他海青年1976 年他加上海艺术比利时瑞士两个上交有的出和出 访演奏了大的中外家和地访 上交了自己的一1990 上交退退而不休”,继续广的和饭店10 年之跟随在美所演 之处这个老年都大为人谦逊每到一地都能出到各地好他有很好的人不少退休的老同潘寅曦仑郑乃炘赵坚周松朱敏华及在美制作纷纷对他他生健康寿退休的老同传统也是不 的精神体得点(恽澜)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七月底, 乘着有空档可以休假, 于是顶

着暑期档的高峰, “刷” 了一遍布达佩斯和

布拉格。 老实说, 选这两地并不是出于一个

音乐生对德奥音乐的向往, 我们的目的很简

单———好玩! 脑海里关于这两座城市的关键

词是 : 历史 、 艺术 、 童话般的美景 。 是的 ,

这些对文艺女青年来说已足具杀伤力了。

没有做什么攻略的我稀里糊涂地到了布

达佩斯, 和另外两位从南法阿维尼翁戏剧节

匆匆赶来, 也同样毫无攻略可言的小伙伴汇

合了。 好在这两处地方不大, 适合佛系旅行

的我们。 慢慢悠悠、 兜兜转转, 这里的历史、

人文 、 艺术 、 民俗每天

都以不同的形式与我们

相遇 。 而音乐在这里更

是无处不在 。 在大街小

巷的街头艺人手中 , 在

高耸宏伟的教堂里

;

兴许

在博物馆里的某幅油画

中, 在多瑙河、 伏尔塔瓦河的波浪里。 似乎

都能与音乐不期而遇, 或流动、 或静止、 或

有声、 或无声……

邂逅街头的音乐精灵

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会有不少技艺精湛

的街头艺人, 像布达佩斯、 布拉格这样的艺

术之城自然也不例外。 我简单粗暴地把街头

艺术家们分为两类 。 一类是行为艺术家们 ,

他们会以脑洞大开的各种造型和装扮把自己

变成雕塑或玩偶。 厉害的高手们会做一个动

态动作定格的视觉造型, 飞扬的衣角或是啃

着半口苹果的大嘴就这样凝固静止, 仿佛是

被魔法定住一般。 而当你好奇地睁大眼睛凑

上去时 , 他们会突然和你调皮地眨一下眼 ,

逗得你格格嬉笑。

另一类是音乐家们。 他们拿着各种乐器,

小提琴、 长笛、 小竖琴、 小号等等, 用美妙

的音乐渲染着城市。 相比布达佩斯, 布拉格

的街头音乐家更多金发碧眼的漂亮小姐姐 。

曾在一个骄阳西下的午后, 在城堡山下看一

位金发小姐姐弹奏小竖琴。 动人的琴声、 摇

曳的身姿, 就像一位仙女一样让我们忘却了

燥热的太阳。 在克鲁

姆洛夫小镇的清晨 ,

还有两位老爷爷也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演奏

巴扬, 一位摇着大型八音盒, 长得慈眉善目、

笑容可掬。 他们就像童话里的精灵, 用音乐

唤醒古老的街道。 那些传统的建筑, 陈旧的

砖石路, 在叮叮咚咚的乐声中被点亮了记忆

中的浪漫和风情, 历史人文气息在音乐的发

酵下更加醇香怡人。

大扬琴六重奏

在来匈牙利前, 早就听说了匈牙利扬琴

与咱们中国扬琴的渊源, 他们是同宗同源的

亲戚 , 匈牙利人管他叫欣巴罗

(Cimbalom)

我们在布达佩斯国家博物馆看到过一架欣巴

罗 , 大小 、 形制和我们的扬琴还是很像的 。

不过在一些表演现场, 看到的基本上就是像

钢琴一样大的扬琴了, 暂且叫它大扬琴吧。

正儿八经地欣赏大扬琴演奏是在一家叫

Gundel

的餐厅, 中国人亲切地称其为 “豇豆”

餐厅。 这是一家曾经接待过英国女王等名人

的米其林推荐餐厅, 这里的红酒和鹅肝最为

出名……啊 ! 不好意思 , 跑题了……总之 ,

这是我们在布达佩斯的最后一餐, 其中一位

小伙伴也即将与我们分道转站柏林, 所以我

们准备花血本大吃一顿! 没想到和这里的美

食交相辉映的还有这里的音乐!

这是一个六人的重奏组合, 除了大扬琴

还有

2

把小提琴,

2

把中提琴和

1

把低音大提

琴。 扬琴除了使用锤子击弦以外, 其和声支

体, 旋律走向基本与钢琴无差。 演奏的曲目

有匈牙利特色的民间乐曲, 和脍炙人口的世

界名曲。 看到我们的中国面孔, 提琴手还特

意来到面前即兴带来了一首 《月亮代表我的

心 》。 他们演奏的虽然不是正规的音乐会曲

目 , 可演奏家们依然神采飞扬 , 热情充沛 ,

用眼神和笑容带着音乐与观众互动。 而观众

也没有听音乐会时的正襟危坐, 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里尽情地跟着音乐荡漾。 美食、 美酒、

好音乐, 这是一种最实在的快乐和惬意。

你好 李斯特

刚到布达佩斯, 就受到了李斯特的巨大

拥抱。 是的, 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到李斯特机

场。 也许, 从机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座城

市的气质和追求 。 李斯特是匈牙利的骄傲 ,

布达佩斯是一座爱乐之城。

这次行程没有特意去李斯特博物馆, 却

也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巧遇了 “他”。 那是在

几层展厅里一个小小的隔间, 里面有李斯特

的乐谱和亲笔签名的信件, 以及特别帅气的

李斯特画像。 当然, 最醒目的位置放着一架

钢琴。 这是李斯特弹奏过的琴, 后来他赠送

给了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神奇的是, 这琴曾

是贝多芬在最后一年里拥有的两台琴之一 ,

后来辗转成了李斯特的心爱物, 而李斯特本

人还在博物馆里用这架钢琴举办了音乐会。

一架琴连接了两位伟大的音乐家, 而如

今又与我们近在咫尺,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感

觉! 带上展厅里的试听设备, 耳机里随机播

放着李斯特的钢琴作品 《爱之梦 》。 闭上双

眼, 让音乐渐渐蔓延, 仿佛能触碰到李斯特

的气息……

你好, 李斯特!

有缘无份的歌剧院

虽然没做什么攻略, 但是在出发前一个

月我倒是上了各大歌剧院的官网企图买几张

票。 还真是有缘无份, 刚好撞上了各大剧院

的暑假, 全都没有排期。 匈牙利皇家歌剧院

的网页显示倒是有演出, 但是购票那栏就无

效了。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 在抵达布达

佩斯之后 “杀” 到了现场, 想着即使没有演

出, 看看外围建筑也是好的, 毕竟那是茜茜

公主喜爱的歌剧院啊! 结果, 傻眼。 剧院正

在大修, 外围也用围布遮得严严实实, 只在

最高处露出些许精致华丽的雕塑, 留给我们

一丝遐想。

说句题外话, 此次旅行碰到了好多建筑

都在维修。 除了匈牙利皇家歌剧院, 我们去

的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捷克国家博物馆、 布

拉格广场天文钟都在大修。 当地的朋友告诉

我们, 这几年这里的经济好了, 政府有钱了,

就马上想着给历史文化建筑花钱大修了。 是

啊, 这是他们的珍贵遗产啊, 代表着辉煌的

历史和高贵的精神! 岂有不好好宝贝之理?

后来, 到了布拉格, 不死心的我们还是

执意要去看看布拉格国家歌剧院。 不出所料

地关门大吉, 但还是被宏伟的外观给震撼到

了 。 那是位于市中心的

庞 大 建 筑 , 建 于

1883

年 , 它就像一部伟大歌

剧那样 : 宏大 、 深邃 、

优美 、 庄严 。 它不动声

色 , 却由内而外地释放

着强大的气场 , 那是艺

术赋予的文化基底, 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都为之倾倒。

不能进歌剧院,我们就在周边逛逛,欣赏

着他们演出季的海报。 内容很丰富,有歌剧、芭

蕾、音乐会、戏剧,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 海报

的设计具有当代艺术的视觉美感,简洁之中充

满着张力。 看得出来,这家有着历史和底蕴的

剧院也始终积极地将当代的、创新的概念融汇

其中, 将多元多彩的艺术之美奉献给这个时

代。 与此同时,我们也“悲喜交加”地发现,暑假

之后的开幕大戏,也就是我们离开布拉格几天

后上演的这部歌剧正是莫扎特的《唐璜》! 要知

道,当年这部经典歌剧就是在这里首演的! 这

一次的重新编排、 演绎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精

彩? 这一切只能等有缘人来感受了……

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 虽然非常遗憾地

没有进到歌剧院、 音乐厅看一场正规的演出,

但是却常常能与音乐来一次不经意的邂逅 。

我想, 这也许是长久的艺术积淀和浸润, 让

音乐早已溶入城市、 融入生活了吧。 音乐的

气息像空气一样自然地存在, 涵养于心、 酝

酿成蜜, 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 这

是一种传统、 也是一种骄傲!

(作者为上海民族乐团宣传策划部主任)

本报执行主编 曹畏

本报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

200

号《上海音讯》编辑部 电话:

62483323-231

传真:

62488049

邮编:

200040 E-mail押music_shanghai@163.com

2018

9

25

·8·

服务之窗

如果说德国图林根州最著名的

几个城市,从艾森纳赫、哥达,到埃尔

福特、魏玛,再到耶拿,就像一串珍珠

一样;那么,南下到拜恩州,纽伦堡、

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

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的地方。 我们由魏玛驱车南下,在纽

伦堡落脚;若再往南,就是慕尼黑了。

知道纽伦堡,首先是因为二战后

的纽伦堡审判,其次是因为瓦格纳的

歌剧《纽伦堡的工匠歌手》(以下简称

《纽》 剧)。 纽伦堡的历史可追溯至

1050

年,可说是德国历史的见证。 由

于位处中欧地理中心,其优越的地理

位置,

13

世纪初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

自由市,也成为此后多位德意志皇帝

的驻地。 所以一到纽伦堡,能见环绕

城区的城墙,至今仍相当完整。 城墙

46

座防御塔, 还有乞丐门、 国王

门、妇女门、信使门、新门等五座主要

的城门。 到

15-16

世纪又发展成为欧

洲文化中心之一 , 诞生了许多艺术

家,是画家丢勒的出生地;作为出版

中心,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也是

在此首发的。 纽伦堡还是制造业和贸

易的中心,是名不虚传的世界玩具之

都,如今更是阿迪达斯的故乡。 当然,

毋庸讳言,纽伦堡还曾是当年希特勒

的大本营之一,所以二战后期 ,遭到

毁灭性打击,仅次于德累斯顿,

95%

上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如今全是按原

样重建的。

我们住的地方在城墙下面的小

巷里,出门往北不多远,是所谓白塔,

其实一点也不白;其背后是一座相当

大的喷泉,在阳光下水花飞溅 ,很漂

亮,不少市民和游客,在此嬉水。 喷泉

上的雕像形态有些怪异,据说是反映

了著名工匠歌手汉斯·萨克斯的诗作

描述的婚姻生活场景。 继续向前,是

13

世纪哥特式的圣罗伦斯大教堂,以

圣坛上方维特·斯托布创作的群雕

《天使报喜》等名闻遐迩。 教堂前的罗

伦斯广场上熙熙攘攘,有不少弹琴奏

乐卖艺表演的, 和卖当地特产姜饼、

香肠的小摊,那里也是纽伦堡最繁华

的购物街———国王大街的起点。 再往

前, 可见美丽的佩格尼茨河横贯城

区。 向右望,河上有一座双券拱桥,占

了河道一半, 绿树掩映着北岸和桥上

的建筑, 那是中世纪最大的医院之一

圣灵医院,专为老人和穷人所建。

过了河, 到了纽伦堡最大的中央

广场,据说一到圣诞,这里是非常红火

的圣诞集市。 广场右侧,建于

14

世纪

的圣母大教堂高高的身影近在眼前,

雕刻华丽的正面山墙上, 有一座巨大

的音乐钟,钟里有

7

个小人像,每逢中

午,里面的小人会转出来敲钟。左角是

最有人缘的美之泉,高

19

米,镂刻十

分精细,特别是塔身有个黄铜制的环,

传说持环转三圈就能梦想成真。 我们

去的时候,塔周围蒙着布正在维修,但

还是特地把那个环露了出来, 真有不

少少男少女排着队等候摸环呢。 市政

厅和玩具博物馆都在广场附近, 柴可

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发生

地即在纽伦堡的市政厅, 而市政厅的

地下室在中世纪竟是著名的阴森恐怖

的地牢和行刑室,真令人难以置信。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

画家丢勒的雕像, 我们到了老城区的

边缘。 那里有一座宏大的

12

世纪城

堡,那是帝王堡,又称凯撒堡。 城堡前

有一片开阔的斜坡, 几乎成了旅客的

休憩地。 许多人或坐或躺,三五成群,

倒也成了一道风景。 靠近城堡门的一

条小路,拐角是丢勒的故居,如今是丢

勒博物馆。我们沿着小路走去,一边是

高高的城墙,一边是特色鲜明的民居,

一直走到国王门。 国王门面对着火车

站,背后是我们要寻访的工匠广场,也

就是《纽》剧的故事发生地。

14

16

世纪, 随着市民阶层

的兴起, 城市手工业行会流行一种由

会写诗、 会唱歌的工匠组成的歌唱学

校,不时举行赛歌会,他们唱的就是所

谓工匠歌曲, 其优胜者可以获得工匠

歌手的称号, 而且跟徒弟晋升为师傅

挂钩。 那时的纽伦堡工商业都特别发

达, 自然成了此类歌唱学校和赛歌会

最有名的地区之一。 瓦格纳剧中的主

人公汉斯·萨克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之一。 他是裁缝之子,不仅是诗人、戏

剧家、师傅歌手,还曾追随马丁·路德

参加宗教改革; 一生作品多达

6000

部,包括

4200

多首工匠歌曲。 这个题

材之所以吸引瓦格纳, 因为在他看来

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和艺术生产方式是

德国精神和德国艺术的典范。为此剧,

瓦格纳前后花了

23

年的时间。

1845

年,瓦格纳在担任德累斯顿

宫廷乐队指挥期间,与妻子去度假。尽

管医生严禁他创作, 但他在读到工匠

歌手萨克斯的有关材料后, 后来剧中

第二幕中小巷、 斗殴等场景已经开始

在他脑海中形成。 因为创作 《罗恩格

林》而耽搁下来。一晃到了

1861

年,一

系列不顺心的事使他十分郁闷。 在一

次受邀去威尼斯散心时, 提香画的玛

利亚升天中的崇高精神突然激发了他

的创作灵感,《纽》 剧序曲的主要部分

就在回来的路上诞生了。当时,瓦格纳

的经济十分困窘, 他想预售版权和演

出权来维持生活,皆遭拒绝。尽管处境

艰难, 但因为每天都有诗行源源不断

流出,他进入了《纽》剧最佳创作状态。

1862

年,经过

30

天冲刺,他的《纽》剧

剧本在巴黎一个小旅馆里完成了。 经

历不断地走投无路和逃债, 终于得到

路德维希二世的帮助。

1866

年,他才

在瑞士特里布申开始创作该剧音乐,

到次年

10

24

日完成总谱。 他在给

友人的信中写道:“今晚钟敲

8

点时写

下最后的

C

。 请静静地祝贺吧。 ”落款

是“萨克斯”。

1868

6

月,《纽》剧在

慕尼黑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开拓了德

国节日歌剧的先河。其实,瓦格纳已经

写过有类似情节的歌剧 《唐豪瑟》,但

该剧是悲剧;而“工匠歌手”则是他的

一部喜剧。

现在, 纽伦堡的工匠广场依然存

在, 但更多的像一条街。 周围被塔楼

和城墙环绕, 各种各样提供纽伦堡啤

酒及弗兰肯葡萄酒的餐厅, 和制作售

卖各种玩偶、 陶器、 鞣制皮革、 吹制

玻璃的小店, 吸引了大批游客。 依稀

间 , 似乎当年纽伦堡的歌唱精神还

在 。 但真像在剧中萨克斯所唱的 :

“它听上去是如此古老, 却又是那样

新鲜。” 瓦格纳的 《纽》 剧写下了永

恒的纽伦堡之歌。

人们喜欢聆听音乐,这也许是与

生俱来的天性。 我也如此,我尤其喜

欢听民歌,后来逐步变成一种嗜好和

偏爱。我认为,民歌朴质、自然、柔美,

它没有浅薄和媚俗, 也没有功利性,

它是人间的天籁之声。

我第一次接触民歌,是在小的时

候。 那时,战争频频,兵荒马乱,百姓

离散,城里或镇上的酒肆、饭馆及街

头巷尾,不时会飘来忧伤的歌声。 有

一天,我去过一家小饭馆,里面又传

出忧伤的歌,循声望去,一位头发苍

白的老人 , 正操着一把二

胡,唱歌的是个十七八岁的

小姑娘。 他们脸色戚然,唱

罢, 那姑娘挨个向食客乞

讨。 听多了,便记住了它的

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

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

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

后来我从事音乐工作,

才知道这是一首南宋时期

流传于江苏一带的民歌。 那

年月,金兵入侵,战火纷飞,

百姓颠沛流离, 苦不堪言,

才有了这首凄楚的歌。 想不

700

年以后,这首歌还在

传唱 , 可见它旺盛的生命

力。 因为这首民歌用吴语演

唱,听来格外亲切,格外凄

然。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但

民歌并未消亡。 在一次民歌演唱会

上,又听到同样勾魂摄魄的歌。 女歌

手的歌喉把台下的听众震住了:“哥

哥呀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住那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

口……”这首叫《走西口》的民歌,让

我真心体味到民歌的魅力。

一位山西的朋友告诉我, 民歌

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一带。 解放

前,晋陕地区土地贫瘠,常常“十年

九不收”,为了生计,他们相约出关,

往内蒙后套谋生。 因为要过长城关

口,所以称为“走西口”或“走口外”。

在关口,一对青年男女缠绵悱恻,难

舍难分。 姑娘反复叮嘱:“哥哥走西

口,万不要交朋友,交下的朋友多 ,

生怕忘了我……”姑娘知道,后生出

了关,前途迷茫,生死未卜,伴随他

的将是无情的风雨和多舛的命运。她

能不伤心欲绝吗?记得中学时代读王

实甫的《西厢记》,那张生被老夫人所

迫,怏怏然离开心慕的崔小姐,不得

不赴京求取功名,临行的一句唱词还

依稀记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

人泪。”“离人泪”三字当时懵然不懂,

现在想来是何等的分量!

几年前,我去云南旅游,大巴跋

山涉水,向西双版纳进发。途中,为驱

散旅途寂寞,我们的导游———一位美

丽活泼的彝族姑娘,亮开嗓门为大家

唱了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

水》:“哎,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

月亮天上走,哥啊,山下小河

淌水清悠悠……”小伙子在

山上打工,姑娘见不到心上

人, 呆呆地望着月亮出神。

歌声仍然是忧伤的,只是多

了些憧憬,多了些甜味。

我对民歌向来是敬畏

的。 它是民间原始心态的真

实写照,它坦坦荡荡、洁白无

瑕。 当下,有不少文人创作

的爱情歌曲,看上去似乎写

得蛮煽情,仔细咀嚼,总觉得

少些天然,少些真情。 “世间

但有假诗文 , 却没有假山

歌”。民歌是山水孕育出来的

天籁之声,此话诚然。

大凡歌唱爱情的民歌,大多是姑娘

思念小伙,妻子思念丈夫的。 除以上

例举的几首外, 还有山西的 《绣荷

包》,苏北的《想郎》,四川的《槐花几

时开》,陕北的《蓝花花》等等。也许是

由女声唱来更加生情,更加勾魂。 但

也有男声唱的情歌。 那年,我参加全

国词曲作家年会,在年会结束的联欢

会上,一位高大魁伟的陕北汉子演唱

了一首当地民歌:“三月里的太阳红

又红, 为什么我赶脚人儿这样命苦。

离家到的个如今三年整,不知道妻儿

哟还在家中……”陕北汉子是位作曲

家,他说,这是流传于三秦大地的《脚

夫调》。 歌曲高亢有力,激情奔放,很

有沧桑感。 在座的听了也一片欷嘘。

民歌, 是散落在民间的珍珠瑰

宝,我们走近它,就像走近一个琳琅

满目,灿烂多姿的艺术世界……

纽伦堡之歌

刘志康

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 那些与音乐的不期而遇

周 薇

SHANGHAI MUSICAL NEWS

2018

9

25

日 第

3

期(总第

85

期) 上海音协网址:

www.shmusic.org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

B

)第

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上 海 音 乐 家 协 会 主 办

!!!!!!!!!!!!!!!!!!!!!!!!!!!!!!!!!!"

!!!!!!!!!!!!!!!!!!!!!!!!!!"

!!!!!!!!!!!!!!!!!!!!!!!!!!!!!!!!!!"

!!!!!!!!!!!!!!!!!!!!!!!!!!"

���

陈应时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

师。

1933

年生于上海南汇 ,

1956

年考入上音附中 ,

1959

年直升上音民乐系, 主修音乐理论, 师从沈知

白、于会泳、夏野等老师。

1964

年毕业留校任教。 主要

研究中国音乐史学、古谱学、乐律学。 曾分别兼任《中

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学术名著·音乐舞

蹈卷》和《音乐百科词典》编辑与第二副主编。 先后为

英国女皇大学人类学访问学者、英国剑桥大学基兹学

院访问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音乐系访问教授。

1994

年应邀赴日本五所著名大学巡回讲学。 从

1985

年起

陆续担任过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顾问 ,中国律学学会副会长、顾问,东亚乐律学会中方理事长。

在中国音乐史学、古谱学、乐律学等研究领域开拓创新,成就斐然。

1963

年以

降, 先后发表上述研究领域学术文章近两百篇 , 研究成果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和重

视,影响广泛。 多篇杰出的学术文章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分别发表在日本、澳大利亚、

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音乐理论刊物。 出版有专著《敦煌乐谱解译辨证》、《琴律

学》、论文集《中国乐律学探微》,以及与人合作的学术论著多种。 获得过上海市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理论评论一等奖、文化部颁发的科技成

果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第

26

届小泉文夫民族音乐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2018

5

4

日在第

35

届“上海之春”中,上音举办了“古乐新声———陈应

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

在纪念贺院长诞辰

115

周之际,想起贺院长给我的一

封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父亲有一次出访回来,自己买了一

个小型可以播录音乐的录音机。 后来贺院长看到也想买一

个,我父亲说可以托一位在香港的朋友购买带回上海。 在

这事情完成大半,到要还款给对方时,因那时我父亲不在

国内,贺院长给我写了一封信。 在那封信里,贺院长一清二

楚地把该还的钱款一一说清。 其中还说到他在香港还有一

百元港币的稿费,一并计算在内。 同时提醒我一定要把钱

款收下来,“以免别人说闲话”。 我当时从命处理了此事,而

贺院长的这封信我一直保存至今。 因为这件事使我感动,

让我印象深刻。 每当看到这封信时,我就想到贺院长的人

品让人钦佩和敬仰。

本报讯 在今年第

35

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著名

指挥家曹鹏因长期开展交

响乐的普及教育,忘我地培

养青少年及自闭症孩子身

心健康成长,而获得了“关

爱 青 少 年 成 长 特 别 贡 献

奖”。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

虞丽娟和市教委主任陆靖

向他颁发了获奖证书。几天

后,他的大女儿、上海城市

交响乐团团长曹小夏,被上

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授予了“上海市白玉兰纪念

奖”, 获奖证书上写道:“为

感谢您对上海发展的大力

支持和在友好交往中所作

出的杰出贡献,特授予‘白

玉兰纪念奖’”。本次获本市

“白玉兰纪念奖” 的共有

6

人。 (曲阳)

贺院长的一封信

谭国璋

本报讯

10

10

日, 上海交响乐团将在

北京太庙举行一场具有世纪意义的音乐会,既

是庆贺德意志留声机公司成立

120

周年,亦是

上交与

DG

公司签约合作录制唱片的开始,上

交成了

DG

全球发行唱片的首个中国的交响

乐团。

20

年前, 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与我国著名

电影导演张艺谋合作,在太庙创纪录地演出了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极为轰动。 这次上交

又在太庙举办音乐会, 正是

20

年前那场引人

瞩目演出的延续,同样会创造我国现代音乐演

出史一个令人难忘的奇迹。

音乐会由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指挥。 我国著

名指挥家黄贻钧改编的刘天华的 《良宵》 将

拉开整个太庙音乐会的序幕, 而后著名小提

琴家玛丽·塞缪尔森与上交合作, 演出当代著

名作曲家马克斯·里希特的小提琴与乐队的经

典作品 《

11

月》。 上半场的压台曲目是拉赫玛

尼诺夫的风格鲜明的 《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

曲》, 由被 《纽约时报》 称为 “钢琴大师, 也

是作曲大师” 的特里福诺夫独奏, 这位如日

中天的杰出青年钢琴家声誉渐隆, 有着精湛

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余隆在下半场指挥演出的是奥尔夫的史

诗性作品———大型清唱剧 《奥兰之歌》 (又

名 《卡尔米那·布拉拿》)。 由在今年索契冬季

奥运会庆典音乐会上演唱的当红女高音歌唱

家阿依达·加里富林纳与男高音歌唱家托比·

彭彭斯和男中音歌唱家卢多维克·泰齐耶联袂

担任此作的独唱。 维也纳歌唱学院和上海春天

少年合唱团担任合唱。

在太庙这场演出之前的

10

7

日在上交

音乐厅,余隆将指挥本团进行一次全套曲目的

预演,除小提琴独奏和钢琴独奏分别由陈家怡

与左章担任外,其余独唱和合唱均为太庙演出

的原班人马。 (欣甫)

上交将在北京太庙举办音乐会

本报讯 上海爱乐乐团是国内数

十个交响乐团中的一支劲旅, 从本

乐季开始著名指挥家张艺出任此团

的艺术总监。 经过精心策划, 上海

爱乐

2018-2019

新乐季, 已经公布

于世 。 此乐季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爱上海, 爱音乐” 的城市古典音乐

传播和普及路线, 推出大师与经典、

音乐多棱镜、 节庆、 走近爱乐和室

内乐等五大系列及一系列海外交流

的近

50

台音乐会, 以海外一流交响

乐团的目标建团。

上海爱乐注重开展多元化的业

务发展, 同时注重专业水平的不断

提高, 大力积累和扩大交响乐曲目。

将在二至三年内,演毕马勒和布鲁克

纳的所有交响乐作品。在此乐季中先

演出马勒的第一、第六交响曲,布鲁

克纳的第八、第九交响曲,以及贝多

芬、德沃夏克、西贝柳斯、穆索尔斯

基、理查·斯特劳斯、斯特拉文斯基、

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威尔

第的交响乐及音乐会版歌剧。

与名家名团合作是助推本团业

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除艺术总监张艺

和副团长张亮执棒团内多套曲目演

出外,上海爱乐尚邀请胡咏言、谭利

华、吕嘉、阿尔佛·伏尔

默、克劳斯、彼得·弗洛

尔、马克思·博默、白镇铉

等中外著名指挥家到

访 ;邀请黄蒙拉 、宋思

衡、秦立巍、何子毓、张

景婷、金朕纮、杨锰、郑

嘉瀚 、陈三庆 、横山信

雄、弗洛丁等中外演奏

家加盟 。 可谓艺星荟

萃 、 光彩熠熠 ! 从而

体现了上海爱乐一贯力

推的 “华人作曲家、 华

人指挥家及华人演奏

家” 的演出路线。

努力推演中国作曲

家的作品, 是上海爱乐

历来发展业务的 “重头

戏”之一。 几年来上海爱

乐不断排演年轻的驻团

作曲家龚天鹏的新作品。 此乐季中,

又将由张艺首演他的 “一带一路”题

材的《第八交响曲》。还将演出杜鸣心、

吕其明、叶小刚、关峡、奚其明、金复

载、周龙、张千一、沈叶等作曲家的名

作和新作。 在明年

5

月二胡大师闵惠

芬逝世五周年之时,(下转第

2

版)

本报讯

8

10

日, 上海音乐学院

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

项目集中授课圆满结束,成效显著。 上

音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王瑞研究员为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做了结课讲话,

对项目组全方位的课程知识体系设置

做了肯定, 对学员们超预期完成所有

课程任务表示祝贺。 王瑞说,古谱诗词

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领域, 上音历

来有古谱研究的学术传统,叶栋教授、

陈应时教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 古谱诗词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

的完美典范, 涵括了很多宝贵的学术

资源,需要音乐学、文学、史学、表演学

等诸多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 集体攻

关,最终突破中国古代音乐史长期以来

处于无声状态的瓶颈。 王瑞鼓励学员们

以集中授课为基础,再接再厉,按照上音

教学的要求,精益求精,努力推出一批古

谱诗词艺术实践精品。

项目组聘请了海内外古谱、声乐、作

曲、文学、戏曲、教育、传播等专业领域的

知名专家,紧密结合古谱诗词课题,以大

师班和工作坊的形式,为学员们做了

36

次高水平学术讲座。 组织了

7

次圆桌论

坛,对古谱诗词的整理与阐释、译介与编

配、创作与表演、教育与交流做了深入研

讨。 大部分学员都已经具备参与建设古

谱诗词传承体系的意愿和能力。

项目组与中国(上海)自贸区陆家嘴

管理局、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

委合作,开展了“风雅中国金领驿站艺术

季”活动,举办了

4

场古谱诗词展演,

30

多位学员演出了

50

首诗词曲目,

1000

多名观众到场观看, 获得社会的广泛关

注和举办部门的高度认可。 学员们积极

性很高,他们自编自导,协同合作,以饱

满的艺术状态完美呈现古谱诗词的审美

品格与人文精神, 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

代都市生活无缝对接,既有底气,又接地

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打响上海文化品

牌。项目组还与上海某部队、徐家汇湖南

街道党支部联合举办了

3

场音乐党课,

让诗词音乐走进军营, 走进基层党建平

台,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 受到基层党组

织和党员们的热烈欢迎。

项目组与上海浦东图书馆合作开展

了教育实践活动, 开设了

2

期公益前程

诗乐班,每期招收

35

名小学员,开课

12

课时,学习

6

首古谱诗词歌曲,举办

1

展演。 学员们精心编写了

2

本诗乐班教

材,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70

名古谱诗词小

传承人都学会了唱读工尺, 演唱诗词歌

曲,完善展演,顺利结业。

学员们完成了中国唱片总公司

50

小时的录音实践, 录制出古谱诗词歌曲

100

首,在喜玛拉雅平台开设诗乐吟古谱

诗频道,每周推出

2

首古谱诗词歌曲,两

周内收听人数突破

5

万人次。

在项目负责人杨赛副研究员的带领

下, 学员们正积极投入下一阶段的采风、

创作和交流,编写《中国诗词歌曲》系列丛

书;录制中国诗词歌曲系列光碟;校订古

谱诗词丛编;举办风雅中华诗词歌曲系列

展演;拍摄古谱诗词系列慕课;推动古谱

诗词走出国门,走进世界。 一方面从事整

理国乐,一方面输入世界音乐,一方面创

造新音乐,传播新思想和新人文。 (杨 赛)

“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成果丰硕

本报讯

9

24

日是我国

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午在西康路

一家东北饭店, 上海交响乐团等

乐团一批退休的音乐家自动集合

在一起,兴高采烈地为上交原低音提琴首席周宏彬庆贺九十华诞。

他们是上交原首席、九十三岁的柳和埙,原副首席陈慧尔,原大提

琴首席夏家宝,以及退休的小提琴演奏家王师禹、谭国璋、梁寿祺、

阿克俭、姚世美、张耀祖、邓庭昊,低音提琴演奏家吴慰多、黄金熊,

原上海乐团交响乐团首席、周宏彬的胞弟周宏德,原上海电影乐团

大提琴首席张有斐和原上交宣传主任曹畏。

�2016

4

20

日,上交和退休的演奏家们曾为柳和埙举办了

庆贺他九十华诞的活动。 这次上交等团的部分音乐人士为周宏彬举

办九十华诞庆贺聚会, 同样洋溢着同事们多年一起为交响乐事业奋

斗的深情厚谊。 老同事们在席间饶有兴趣地纷纷回忆以往排练和演

出的各种事情,回忆老团长黄贻钧主持团里工作的难忘细节。大家也

交流养生保健的许多亲身经验,还三三两两组合拍照留念。 “寿星”周

宏彬的子女都在国外, 他一人在沪, 便入住在静安区一家老年福利

院,平时每天在上交的群里发音乐及各种健康有益的微信,与老同事

们沟通和交流,还适当游泳和打台球,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高高兴

兴地在这家条件和环境不错的福利院安度晚年。

当日面对老同事和同行为他庆贺九十岁生日,他非常激动,深

深体会到“老交响”浓浓的人情味和数十年一起排练、演出凝结成

的牢固友谊。 这些“老交响”都曾为上交的事业发展和优秀传统的

建立,呕心沥血、辛苦操劳、作出贡献!当然也包括周宏彬在内的半

个多世纪的努力。

周宏彬是浙江象山人,

1951

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毕

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他因喜爱音

乐,会拉低音提琴,即考入上海交

响乐团, 成为低音提琴声部一员,

以后因为业务拔尖,被团里提升为

声部首席。

1955

年他应中央歌舞团邀请,赴北京加入中国青年艺

术团,到华沙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节,接着他随团在波

兰巡廻演出。

1960

年受上海市文化局委派,他到上海音乐学院管

弦训练班, 专职培训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队, 花了许多心血和精

力。

1966

年至

1967

年他被借到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乐队工作;

1976

年他又奉调参加上海艺术团,在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四个

国家巡演两个半月。 在上交, 他几乎参加了团里所有的演出和出

访,演奏了大量的中外交响乐作品,随团去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访

演,为上交的事业可谓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1990

他从上交退休后,

仍然“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 他受聘在影响广泛的和平饭店老

年爵士乐队拉琴,达

10

年之久,曾跟随乐队在日本、新加坡、香港

等地演出,还在美国参加了全美爵士联欢节公演。 在沪和其他所演

之处这个老年爵士乐队,都大受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周宏

彬平生性格温和,为人谦逊低调,刻苦钻研业务, 每到一地工作,

都能出色完成承担的演出任务,受到各地好评。

在团里,他有很好的人缘。不少退休的老同事潘寅林、张曦仑、

蔡瑞昇、郑乃炘、张卜比、赵坚、周松山、华国田、刘多、方炳科、邓周

风、朱敏华及远在美国的周卫等,在群里看到谭国璋制作的庆贺周

宏彬生日的视频后,也纷纷发微信对他表示敬意,祝他生日快乐、

健康长寿!

退休的老同事为周宏彬庆生,是“老交响”的优良传统,也是不

忘初心的精神体现,值得点赞!

(

恽澜

)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

Page 2: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7·

2018

9

25

综合园地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个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间,决定你的

命运走向。 上海, 就是我专业音乐生涯的奠基与启航之地。 难忘

1978

,中国改革开放元年的上海,我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开始了专

业音乐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创作实践。 这一年,我的音乐之路从此与

上海相连。 此后不管我到了哪里,这座“海纳百川、卓越开明”的东

方大都市,都与我同在。

相隔

11

年终于考进上音

那一年我从南昌一中高三毕业,

5

月下旬赴北京参加了中国音

乐学院的艺考,被作曲系录取。 为了双保险,回南昌返程我取道上

海,下火车就直奔汾阳路。 进院一打听,招生办的老师告诉我,因为

要搞政治运动,学院当年的艺考已经取消。 我失望而归,一路上还

在想,反正已经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只要

7

1

日的高考文化课

能过关,就一定是作曲专业的大学生了。

谁知道,命运偏偏同我作对。 到南昌刚下火车,就听见喇叭里

新闻播报的声音:“国务院通知,为了搞好文化大革命,今年的高考

推迟半年举行。 ”第二天回到学校,发现已经全部停课,老师和同学

们都在操场上刷大字报,无人在课堂上课了。 接着没多久,又收到

中国音乐学院的通知函,称当年的艺考成绩作废,半年后再重新报

考。 我的音乐大学梦破碎了!

接下来,高校停办,老三届的学子们纷纷上山下乡。 我进了南昌

的江西铸锻厂当工人。原来说推迟半年的高考,一推就是整整

11

年!

1972

年至

1973

年, 我曾被厂里派往上海建筑机械厂学习热

处理技术,在汉口路

740

号的长江饭店(今扬子饭店)住了一年。 每

天下班后,我就去附近的上海图书馆看书学习,作词谱曲。 还有幸

参加了上海工人歌曲创作组的活动,认识了作曲家朱践耳、黄准、

刘念劬,及上海乐团的歌唱家许幼黎、钢琴老师吴嘉平,得到了他

们的热情帮助和指点。

其实,我家原本就在上海。

1961

年夏天,父亲从大西北退休回

江西老家, 带着妈妈和我途径上海, 探望定居沪上的诸多本家亲

戚。 在城隍庙附近的方浜中路,妈妈指着弄堂里一座石库门房子告

诉我,这就是三十年代我们上海的家。 大哥取名吴肇沪,就因为出

生在这里。

一百年前,父亲被身居南昌广福乡下的祖父送来上海,在南洋

模范中学就读,后来考上大夏大学(华东师大前身)学金融,毕业后

在上海邮政储金汇业局当会计师。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父亲随单位

撤离去了汉口,我们一家人才离别上海。 回头想想,要是没有日军

侵占上海,我很可能会在沪上出生,那就是上海人了。

“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全国终于恢复高考。 已是

1977

年的

秋天,我第二次奔赴上海,投考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包括老三届、

新三届总共十一届考生,一同涌入考场。 录取的几率微乎其微,竞

争的激烈可见一斑。 凭着长期的自学和创作实践,凭着流传全国的

成名曲《井冈山下种南瓜》,在老音乐家梁寒光、李丹芬等老师的悉

心指导下,我荣幸被录取,得到了提前至第二年春季入学的通知。

11

年之后,我的“音乐大学梦”终于在上海圆了!

在沪踏上专业音乐之旅

1978

年的早春

2

月 ,我以三十二岁的大龄,踏进了上音的校

门。 我的命运从此与上海相连, 我的专业音乐生涯开启了新的里

程。

当时上音的学生少而精,不像现在数以千计。 作曲指挥系五个

年级加起来,总共才

20

几个学生,我们这一届招了

10

位同学,年龄

参差不齐。 学指挥的尚庭文最大,已经三十五六岁,来自安徽省艺术

学校。年龄最小的谭利华,才二十出头,来自济南空军文工团,如今是

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指挥家。学指挥的还有来自福建省歌舞团的邱

孝胥和来自西藏的俄珠多吉。学作曲的有班长、来自南京前线歌舞团

的作曲家陶思耀,后来他写出了《莫愁啊莫愁》《中国的土地》等歌曲

名作。 还有来自山东歌舞团的黄聿侃和绰号“钢琴机器人”的上海人

王觉,以及来自福州前锋文工团的辛崇国和西藏歌舞团的格桑平措。

后来陆续同班的旁听生有上海著名工人作者茹银鹤、 新疆阿尔泰文

工团的杜晋、福建电影厂的作曲家章绍同。

我的任教老师都是国内著名的音乐教授。 邓尔敬、刘福安先生

担任我的作曲主课导师,桑桐、陈铭志、陈中华先生教我和声、复

调,金响、郭予椿老师教我乐器法与配器,江明惇、汤沐海、谭冰若

等专家教我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等课程。 我

如饥似渴,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努力把十余年拉下的各门音乐理

论与创作技巧弄懂学会,为自己的专业音乐创作打基础。

因为自己年龄大,基础差、底子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

困难。教我钢琴的徐祖颐教学有方,和蔼可亲。对于我这个“八十岁

学吹打”、毫无钢琴基础的笨学生爱护备至,从来都是循循善诱,以

鼓励为主,使我坚定了努力学下去的信心。 系主任沙汉昆先生发现

我做和声习题特别费劲,陪同我做功课直到深夜,给了我很大的启

发和帮助。 我决心笨鸟先飞,别人用一小时,我就用两个、三个小

时。 经常在琴房教室待到后半夜。

读书期间,困扰我的还有拮据的经济状况。 考进上音那一年,

我已经结婚成家,有了一岁半的女儿。 江西原单位每个月只发给我

36

5

角的基本工资,而夫妻分居两地生活,开销徒然增多,经济

状况十分紧张。 不像来自部队和边疆地区的同学工资高,还有出差

补贴。 我无疑是全班最穷的人。 同寝室的陶思耀看到我为了省钱,

每天只买一个面包,还掰成两半,早餐吃半个,临睡前饿了再吃另

外半个,他就在深夜时常请我去外面吃宵夜。 节日里,刘树秉老师

则请我们江西籍的同学去他家聚餐。

在学好作曲专业课规定的十几门功课外, 我还积极旁听其他

系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听学术讲座,观摩各类音乐会,极大地开

阔了自己的技术视野,拓宽了创作思路。 来自江西的民族器乐系学

姐傅丹,把她的讲义和听课笔记无私地借给我使用。 学院的图书馆

和视听资料室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丰富的中外音乐著作藏书、名作

原版曲谱, 还有各类作品的唱片录音录像, 我都不时借来学习欣

赏。 以至管理图书馆的老师都记住了我,对我这个常客热情有加,

有求必应。

除了学好专业作曲理论技巧,我还不忘积极创作实践。 在校期

间又作词又谱曲,创作了百首声乐器乐作品,并请声乐系的同学帮

我试唱。冯建雪、施爱华、李丽梅等同学都无偿帮我录了不少歌。上

海人民出版社音乐编辑室(今上海音乐出版社)的汪玲、李丹芬、屠

咸若、肖黄、郑碧英等编辑老师对我的习作热情指点,还推荐我参

加社里组织的创作活动。 记得听过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吕其明、陈

钢老师的音乐创作讲座,真是获益匪浅! 之后我陆续在该社出版的

歌曲集中发表了不少作品。

第一首爱情歌曲诞生在上海

1979

年,作曲系主办了上音“首届抒情歌曲创作大赛”。我作曲

的《四化花开幸福来》被评为第一名! 这首歌经著名歌曲家朱逢博

演唱,上海唱片社录制发行了黑胶密纹唱片和盒式磁带。 上海《文

汇报》的女记者周玉明为此来院采访我,在该报用整版篇幅大力推

荐。 后来此歌被国务院选入“

1980

年国庆节全国推荐歌曲”传向全

国;各省市广播电台纷纷编为《每周一歌》播放、教唱,风行一时。

在校期间,我不仅写出了这首抒情歌曲,还写出了自己的第一

首爱情歌曲《我爱阿哥在心间》。 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歌坛几乎找

不到什么原创爱情歌曲。 有一次在朱逢博老师家,她拿出一封听众

来信递给我。 来信的是一位四川成都的工人,信里说非常喜爱朱逢

博演唱的爱情歌曲,问她为什么不是外国歌? 就是港台歌? 信里附

了一首他自己写的爱情歌词,朱老师把它推荐给了我。

在改革开放之前,爱情歌曲几乎是“黄色歌曲”的代名词。 我以

往所有的作品都是主旋律题材的红歌, 还从未想过用歌曲表达个

人的情感,更不要说写爱情了。 在朱逢博老师的引导下,我采用江

西莲花县山歌的素材,谱写成了这首三四拍子交替的情歌。 朱逢博

老师不仅很快在上海唱片社录制了盒式磁带,出版发行全国,这首

歌还成为了她演出的保留曲目。 市音协主办的《上海歌声》和全国

各地的十几家音乐杂志,都陆续刊发了这首歌。

《四化花开幸福来》 被上海歌唱家唱响,《我爱阿哥在心间》系

上海歌唱家催生, 两首歌都是由上海唱片社录制出版, 发行全国

的。 我的第一首抒情歌曲和第一首爱情歌曲,都诞生在上海,是我

音乐创作题材的一个分水岭,一个新突破。

40

年改革开放写在歌里

1978

年踏进上音大门,正赶上改革开放的起步之年,我从工

人业余作者变身为专业词曲作家。 之后

40

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

步伐,我同步踏上专业音乐创作的旅程。

1980

年毕业我回到江西,开始把在上海母亲学到的十八般武

艺施展开来。 我创办了通俗音乐杂志《心声歌刊》,用歌曲为新时期

的人民抒发心声。 开始为大中小学的青少年创作校园歌曲的儿童

歌曲。 我的作品频频在《上海歌声》等报刊发表,在上海电台和电视

台播放,在上海唱片社的唱片磁带中,在“上海之春”音乐节的舞台

上出现。 除了朱逢博之外,上海歌唱家张正宜、靳小才、杨玉蓉、曹

燕珍、钱曼华、周凤兰、方时珍、李樱、王作欣,与上海少年广播合唱

团、上海少年宫儿童合唱团都演唱录制过我大量作品。

1987

年,我从南昌转战音像歌坛,开始了词曲作家兼音乐制

作人的新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我推出了《茶山情歌》《风

含情水含笑》等销量能够抗衡港台游行歌曲的岭南甜歌,打造了甜

歌偶像杨钰莹,创造了音像市场的销售奇迹。 伴随着滚滚南下打工

潮,我包装的民通唱法新民歌手陈思思,唱出了中国第一首打工歌

曲《情哥去南方》。

1995

年,我为士兵首创了军旅流行歌曲《我的老班长》《军中绿

花》等一批军营民谣,如今已从部队流传到校园和社会,在

KTV

点唱率居高不下。

从澳门回归之年推出《恋曲

1999

》,到

2008

年《北京的微笑》;

从汶川地震后谱写公益歌曲《祈福平安》,到赞颂新时代的《习习春

风吹来》和歌颂新时尚的《快递小哥》;我要求自己的歌时刻都要追

随着时代的节拍。

40

年后的今天,回顾自己的以往,我可以说:“

40

年改革开放

的进程,正巧就是我专业音乐创作的全过程。 时代变迁在我的作品

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我的五千多首词曲作品,按时间顺序串联起

来,好比是一部改革开放的音乐编年史。 ”而这一切,都缘起于

40

年之前的上海。

为了我的上海情缘,为了感恩上音母校、师长,为了回报上海

歌迷,继前年首都北京、童年音乐启蒙的银川,去年我工作生活的

广州、老家南昌举办的四场作品音乐会,我特意选择在今年教师节

前夜的

9

9

日回到上海———我专业音乐生涯奠基起步的城市,

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音乐会。 让我那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

走过

40

年芳华岁月的歌,带来满满的回忆和感谢!

人的一生中,

40

年是一个很长的时期。 去掉童年和少年,再去

掉下乡的那些年,剩下的就是我听音乐会的

40

年。

今年都在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现在

音乐会虽然多,剧场也多,名家名团大师级别的音乐会令人眼花缭

乱, 但对我来说, 早年在上海音乐厅听的那些音乐却始终难以忘

怀。 上海音乐厅在当时是上海最重要的古典音乐会场所,我的生活

轨迹也是以那里为重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 就像一辆车跑同一条

路,至少有二十年。

从外地回到上海是

1977

年末,那时上海和全国一样,正处在

一个很长时间没有音乐会的时代。 虽然奥曼迪来过,卡拉扬来过,

但“文革”时期的一贯做派,都是不公开售票,与我等爱乐者无关。

于是我们只能把他们当作庙堂艺术。 爱好仅是我喜欢他们, 单向

的。 至于他们的到来,虽然令人向往,与我却如高墙两边,生生隔

断。 以后见有人撰文说从中看到希望,但我却并没看出。 或许是我

愚钝,也或许是我被麻痹得太深。

那时候,我们只是在上海音乐厅寻找古典音乐会,独唱独奏都

可以,有时候仅仅为了潘寅林的一首《千年铁树开了花》,而陪听一

整场毫无乐趣的“文革”作品音乐会。

现在人一定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网络,我们怎么寻找音乐会。

那时有两报广告。 “两报”是当时人对《解放日报》《文汇报》的

简称。

40

年前还没有《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是

1982

年年头复刊

的。 在那之前,上海只有两报。 而两报基本没有广告。 能在两报偶

尔刊登广告的音乐会,大约半年左右才有一次。 乐迷想知道什么时

间有什么音乐会,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到音乐厅门口看海报。

那时做梦都想自己朋友中有人在音乐厅上班,可惜没有。 心念

之余,若是哪个周末出门,只要往黄浦区方向,一定去音乐厅门口

弯一下, 为的是看一眼音乐会海报是不是有过更新。 若有一阵没

去,心里便不踏实;真去了那里,多数时候旧海报仍在墙上贴着。

现在回想起来,幸亏只有一家音乐厅。 要是有三五家的话,心

挂几头,岂不是终日不得安宁?

那年代上海最多的娱乐场所是电影院,到处都有。 年轻人最标

配的文艺生活便是看电影。 但两报也不登电影广告,电影院也不会

派人站在街上派发单页。 各家影院各放各的,杂乱无章,靠跑片员

骑摩托车把刚结束的影片送到下一家影院。 影迷想知道什么片在

哪里放,靠的还是口口相传。毕竟影迷人多,传的速度很快。记得我

家隔壁的宁波老奶奶,自从知道电影《红楼梦》开映,便天天念叨,

等着附近的平安电影院上映。 当终于轮到平安上映了,她竟然看了

十几遍,每次都哭着回来,被我们当做笑话。

电影是大众艺术,看的人多,口传便有效果。 但古典音乐会就

没有口传了。 即便是古典音乐的重要舞台上海音乐厅,其实每天还

是以放电影为主。

一旦有重要的音乐会———那时最重要的就是上交的管弦乐音

乐会,还不是交响音乐会———我们会在出票那天一早去排队。 其实

票没那么紧张,完全可以在下班后悠悠地去。 我们的目的是要买楼

上第一排位子,那里声音好,还能看整个乐队。 但每当我们要求楼

座第一排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没有”,好像排在前面的人都

抢着把楼座第一排的票买去。 我们心里疑惑:不至于吧? 我相信很

多人只是随便买两张票。 他们起那么早完全是因为下班后没有时

间或者上班路比较远。 但我们无法举证。 有一次下狠心起得更早,

居然排在第

5

位,心想这次肯定能买到了,一排有几十座啊。 不料

临窗仍然丢出一句“没有! ”这才明白不是没有,而是她不高兴帮你

在票板上找座位。

对举手之劳的要求给予断然拒绝, 满脸没有表情和丝毫不带

歉意,是那个年代普遍的窗口作风。 那时更想有朋友在里面上班,

一个就够了。

后来听说上海音乐厅平移以后, 乐胜利总经理把曹鹏请来为

工作人员讲课。 曹鹏在讲课中要求他们有“三爱”:

第一要爱音乐———音乐厅的人不能不爱音乐,这是你的职业;

第二要爱音乐家———要尊重音乐家,要懂得爱护他们,在他们

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

第三要爱音乐听众———我们都知道知音难觅, 听众能来我们

应该高兴,所以也请爱他们。

曹鹏老师的概括非常简洁,也切中要点。 我起早排队买票时,

售票员当然没听说过这样的话。那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了。二十多

年后音乐厅主动请音乐家为工作人员讲课,已然是一种进步。 社会

发展到了这一步,音乐厅发展到了这一步,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也就

到了这一步。 试想,如果曹老师在二十多年前这么讲,不说工作人

员,怕音乐厅领导也不会懂。

那时不独爱乐者到上海音乐厅找音乐会, 音乐家也想进音乐

厅演出。

只是都不容易。

如果说“文革”十年音乐家们只能演样板戏的话,“文革”之前

他们也没机会演传统古典音乐的。 各种下乡下厂,各种批判学习,

各种政治运动,让这些人空顶着音乐家头衔,每天上班做着与音乐

无关的事。 西方古典音乐早在“文革”之前已经被悄悄地认作资产

阶级艺术。 因此当改革开放的号召发出时,他们发现自己需要从头

练习。

星期广播音乐会的首演就是在那个年代。

36

年前(

1982.1.24

第一期星广会前筹办时, 电台的原始初衷其实更倾向于技术层

面———他们希望尝试把音乐厅里的演出通过现场传播到上海的千

家万户, 这有点像一个音响发烧友把同一张唱片从这对音箱转到

另一对音箱放出一样。 这个叫做“现场直播”的形式在今天自然是

小菜一碟,但在当时却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技术上并不难解

决,最大的问题却是各个团都有过多的音乐家要求参与演出。 于是

面对蜂拥而来的节目源,电台编辑不得不把选节目改为删除节目。

不仅是淘汰不成熟的节目,还要根据各种同类型节目的“撞车”做

调整,根据各团入选的数量做平衡……总之,折腾到最后,还是留

下满满两个半小时近三十档节目的一桌音乐大餐。

所以今天翻看节目单会让人觉得这场 “首演” 怎么是那么的

“杂七杂八”———那场被称为“声乐器乐综合场”的首演,之后还延

续了五六期。 “现场直播”节目虽然雷同,热情却也一样高涨。 作为

节目编辑,电台倒是得了一大外快。

现在明白了:那年代的音乐家“饿”啊,他们也向往在台上演奏

古典音乐。 他们平时登台演出的机会实在太少。

从没有机会, 到渐渐地机会多了起来, 再到曲目渐渐丰富起

来,

40

年来上海音乐厅与音乐家和爱乐者几乎同步地一起参与改

革开放。 今天的爱乐者完全不必跑到音乐厅门口去看海报,即便微

信公众号里的节目,也已经多到难以挑选。 每年发放的乐季演出手

册,因为节目太多而不得以把字号缩得很小。

尤其是

2004

10

1

日, 当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平移后新落

成的上海音乐厅举行首场音乐会时,听众发现,音乐厅在整整两年的

手术后,变得前所未有地华美而高贵,变得更加光彩照人。门厅还是那

个门厅,楼梯还是那个楼梯,听众席还是那样,舞台也变化不大……

但是整个儿的感觉全变了,变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此外,原建筑高

三层,现在是六层,包括两层地下室。 原总建筑面积

2600

平米,现在

总面积

12816

平米。 原舞台面积约

100

平米,现在

298

平米。 此外还

有升降乐池,有乐器专用的升降平台,有恒温仓库(乐器用),休息室、

化妆室、排练厅、道具库房、职工餐厅、厨房、变配电房、冷冻机房、泵

房……现代剧场和现代音乐厅所具有的一切设施,现在都有了。

老派传统的戏剧界常将人生与舞台进行类比:人生如戏,戏如

人生。 在我看来,上海音乐厅确实有他独特的“舞台人生”:当年古

典音乐因各种政治因素受到挤压与冷遇时,音乐厅仍然称音乐厅,

并没有因此改名。 这是在最艰难时期为音乐界提供舞台的最大保

障。 而在今天,当上海大剧院、上交音乐厅和东艺舞台以其最新设

备最宽畅台口和最强大的市场手段施展舞台魅力之时, 上海音乐

厅依然如过去几十年一样,默默为音乐家和爱乐者提供艺术平台。

唯一不同的是她更加容光焕发,更加华美端庄,身处大上海中心,

也身处时代中心。 (作者为原《新民晚报》高级编辑)

我与上海音乐厅

沈次农

难忘与上海结缘

吴颂今

本报讯 由上海斯坦罗琴行的国家一级

钢琴高级技师罗兴海积数十年修琴调律之

经验,硏制开发的“罗氏钢琴滑润剂”近日问

世。 经过上海海音琴行、全音琴行和斯坦罗

琴行等店在部分钢琴上试用后,达到了预期

效果,受到圏内外人士的肯定和欢迎。

“罗氏钢琴滑润剂”配方已经固定。 用

了此滑润剂后, 圈内外人士反映可以改进

钢琴的演奏性能、音色、手感,还能延长钢

琴的使用寿命,减少钢琴零部件的磨损。 此

滑润系私人配方定制,为防假冒,此滑润剂

仅由斯坦罗琴行专用和经销。

罗兴海是资深的钢琴修理调律师,因

技艺精湛,被誉为“钢琴郎中”。 他于

1980

年代初在街道支持下, 先后创办少儿业余

钢琴培训班、 斯坦罗琴行、 天山钢琴角。

1984

年, 他是本市第一个被吸收入党的个

体户党员,从一个普通的钢琴修理调律师,

到成为国家一级钢琴修理调律高级技师。

2015

年他被上海钢琴有限公司聘为高级技

术顾问。 而今他已

78

岁,除修理和调律外,

还经销上海牌等品牌的钢琴,研制出“罗氏

钢琴滑润剂”、在琴行开设少儿钢琴培训班

和不收任何费用的天山老年钢琴之家等。

有意使用“罗氏钢琴滑润剂”者,请打电话

021-52908239

(

兰云

)

本报讯 以奥地利华人钢琴家、 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张丽明为团长的奥地利达世

重奏团于

9

5

日至

11

日,分别在唐山、北

京、成都、深圳、合肥巡演,受到当地听众的

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达世重奏团此次访华

由五位音乐家组成:弹奏钢琴和吹奏阿尓卑

斯山长号的张丽明,演奏大提琴和爵士钢琴

的尼古拉斯立奥·波德, 演奏单簧管和奥地

利民族手风琴兼唱男高音的弗兰茨·约瑟

夫·拉迈耶,演奏小提琴的是张艳,演唱女中

音兼弹钢琴的伊丽莎白·诗顿册。 他们巡演

的音乐会主题是“雷哈尔遇到莫扎特”。所演

曲目是“来自世界各地风情的浪漫邂逅”。不

仅有电影《音乐之声》的选曲,而且有巴赫、

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的

经典曲目,还有轻歌剧作曲家雷哈尔等多位

大师之作及歌剧中的精彩唱段。

达世重奏团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基础,

发展并创新了阿尔卑斯山区德奥民族音乐

及东欧巴尔干民间音乐风格,甚至爵士音乐

风格, 是多元化的新时代的室内乐重奏团。

其团长张丽明生于上海 ,

4

岁开始学弹钢

琴,先后师从尤大淳、吴迎、张崇芳、龙颖等

老师。 后来她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两年

后即赴奥地利留学,以优异成绩获得维也纳

国立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颁发的钢琴和室

内乐演奏家硕士文凭。 毕业后,她即进行广

泛的演出,并致力组建室内乐重奏团和中奥

音乐文化交流工作,常率团回故土举办各种

内容的音乐会。

10

30

日在福建闽南大戏

院,她将与奥地利和台湾的两位优秀的小提

琴家联袂举办一场室内乐音乐会。

(

金宇

)

·2· 2018

9

25

音乐新闻

8

月中旬,我在上海有幸聆听

了孙文妍教授作的《浙派筝艺的概

述》和《江南丝竹作品演奏分析》两

场讲座,使我这个 “外行人”对浙

派筝艺与江南丝竹有了一些新的

认识与想法, 现应孙老师之约,对

这两场讲座做以下评述:

一、 对两场讲座的内容回顾

在两场讲座中,孙老师重点对

浙派筝艺与江南丝竹的历史源流、

浙派筝艺在上海地区的发展,浙派

筝艺对传统技法的创新、江南丝竹

的乐曲来源以及目前对浙派筝艺,

与江南丝竹传统曲目的保护情况

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浙派筝艺自王巽之先生与他

的学生们将其系统化至今,经历了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其独有的江

南气质与吴越之韵在南北筝派的

风格对峙中独树一帜,其演奏技法

源于丝竹乐而自成体系。因此可以

说浙派筝艺与江南丝竹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丝竹合奏脱胎于清朝

道光年间的十番锣鼓, 并在

20

20

年代之后日趋盛行。 孙老师

认同丝与竹的名称来源为西周时

期形成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金、

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的两类

乐器的观点, 即丝为丝弦乐器,竹

为竹管乐器。而这种丝竹和鸣的形

式早在隋唐年间便已基本成型,一

些地域还加入大量的打击乐,形成

颇具规模的乐队合奏,可见丝竹合

奏形态具有悠久的历史。

江南丝竹在

20

世纪

20

年代

左右随着上海城市的崛起而涌入

市区,常演于室内,因此自然随着

审美要求渐渐拿掉了十番锣鼓时

使用的打击乐与唢呐等音量较大

的乐器,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常见的

江南丝竹小乐队形式。

孙老师作为浙派筝艺的主要

传承人之一,历经超过半个多世纪

的岁月,见证了浙派筝艺由杭州的

杭帮丝竹逐渐流传到上海,并进入

上海丝竹乐的全过程。作为江南丝

竹的一个重要部分,浙派筝曲的谱

子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杭滩中的

板头曲与异地曲目移植等几个渠

道。其中戏曲板头曲的曲谱又以为

蒙古族文人荣斋于

1814

年收集整

理的《弦索备考》(弦索十三套曲谱

集)。

关于江南丝竹与浙派筝曲的

结构问题,孙老师在《江南丝竹作

品演奏分析》的讲座中以《凡忘工》

举例,解释了民间丝竹“蛇蜕皮”的

曲式———即先出现加花之后的旋

律,到了乐曲高潮的快速段再现原

本母曲的创作手段,这对民间音乐

元素在专业音乐院校领域的传播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对两种艺术形式传承问题

的思考

浙派筝艺对中国筝乐的贡献

很多,从相关资料来看,较为突出

的贡献有王巽之与缪金林两位先生

改革成功的

21

S

型筝的推广,义

甲由外带改为内带以适应浙派特有

的长摇技术, 及王巽之先生与他的

学生们对浙江地区原筝乐谱的整理

与乐曲的新编。 张燕等老师在新创

筝乐曲中运用新元素, 引领中国古

筝进入时代新语境。 孙文妍老师秉

承其父亲的丝竹传统对浙派筝艺在

丝竹合奏领域得以持续传承等。 这

些卓越的贡献无不影响着当代古筝

事业的发展, 也体现出作为后起之

秀的浙派筝艺在秉承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出新的重要特质。

然而,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至

今,浙派筝艺的声音却逐渐被冷静

了下来,不知是否是时代审美变化

所致,河南筝派的外在与华丽在当

今时代大大掩盖了浙派筝细腻清

雅的表达方式,逐渐成为了时代的

主流。 但对于筝的定义,大众似乎

仍然停留在浙派筝动听婉转的风

格上,这就形成了一种审美层面的

矛盾。 因此,对于浙派筝艺与江南

丝竹的继承,不应当仅仅是对曲目

的保留,而应当是一种乐谱、精神

与审美的立体式继承。继承浙派筝

艺独有的立足传统进行创新的精

神 (而非摒弃传

统的盲目创新),

继承浙派筝艺与

江南丝竹独有的

刚柔并济的艺术境界(而非极端的

应用某一种境界), 继承浙派筝艺

与江南丝竹包罗万象, 收南北之

音,可独奏可合奏可重奏的丰富的

音乐形式(而非以单一的演奏形式

活跃于舞台)。这样立体式的继承,

才会让浙派筝艺、江南丝竹甚至整

个筝乐艺术得到生机勃勃的传承,

而非流于形式。

三、对两种艺术形式在未来可

能的发展方向探讨

我对于这两种艺术形式本来

也是了解甚微,但孙老师两场讲座

之后,我在现场感受到这两种艺术

的独特魅力,并希望它能够薪火相

传,永葆青春。可是目前全国各地,

有大量的人们没有切实地聆听过

优秀的江南丝竹音乐,而浙派古筝

曲传播的广度还算不错。另外很多

地区的人们对于江南山水的音响

基本停留于想象之中。 因此,江南

丝竹与浙派筝艺要想深入人心,还

需与其它类别的江南文化进行立

体式的传播,让江南文化特有的温

暖、细腻、典雅、通俗的特点普及于

世。这样方可使江南丝竹与浙派筝

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

作为“外行人”,我对浙派筝艺

的了解之前只限于几首独奏筝曲,

如 《将军令》、《月儿高》、《高山流

水》、《春江花月夜》等,而音乐圈外

的人们对于浙派筝艺的了解更少

之又少,很少有非江南人叫出浙派

筝艺的曲名来。而江南丝竹也仅限

于《欢乐歌》,很多人连八大名曲都

无法具体分清。 故而,有必要对江

南丝竹与浙派筝艺独具特点的曲

目进行梳理,甚至对其行腔滑韵的

手法进行适当的系统总结,在乐曲

演奏过程中加以充分地讲解与介

绍,才可让大众广泛地接受和聆听

江南丝竹与浙派筝曲。最后想说的

是,只有江南人听得懂的江南丝竹

是江南的,唯有全民都听得懂的江

南丝竹才能是世界的。

(作者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专

业硕士生)

上海音乐出版社在今年书展中,推出了一批新

书, 其中有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的新著

《大剧院岁月留声———世界名家名团在上海》。 此

书的问世,也是作者庆贺自己曾经工作过多年的地

方———上海大剧院建院

20

周年。 在此书发行的同

时,钱世锦连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曾在上海图

书馆举办过一场发行此书的讲座报告会,两人分别

讲述了与上海大剧院关系密切的经历。 钱世锦在

讲述中穿插了许多发生在上海大剧院的名家名团

的故事,生动有趣,引起在座的音乐爱好者及其他

听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后,钱世锦邀请黄英

一起参加他此书的签名活动。

钱世锦的新著语言朴实,行文流畅,内容丰富,

可读性强,是亲历者的纪实。 从大剧院开始筹建到

建成开业演出多年,他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也

是领导者。 他直接投入和主持大剧院演出季节目

的策划,直接参与,甚至负责与海外名家名团联络

和商谈到大剧院演出的事宜。 为了慎重起见,保证

引进大剧院的节目有很高的质量、有世界的水准,

他常常应外国演出公司邀请,先期前去观看引进节

目的演出,而后根据实际情况,同外国演出公司来

来回回地商谈合同。 他同时负责组织对引进大剧

院演出的名家名团接待,保证每一场演出,都能提

供最好的服务,最周到的配合,从而使名家名团的

每一场演出都能取得圆满的成功,使名家名团乘兴

而来,满意而归。 作为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担责

的工作还有许多,这就为他接触和了解名家名团的

艺术经历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提供了方便,也使他积

累了许多有关名家名团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断冲

击他的心灵,燃起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故事著写成书

的热情,于是就有了今年在书展上出现的这本《大

剧院岁月留声》。

钱世锦在此书的

30

篇文章中讲述了亲历的名

家名团的精彩故事。 有对马友友创办“丝绸之路”

乐团,融合东西方音乐的赞誉;有对帕尔曼、蒂勒

曼,梅塔、杰捷耶夫等大师级音乐家演出的细致描

写:有对郎朗和李云迪,这两位“中国钢琴双子星”

演奏的特点比较;有对不幸遭遇车祸而英年早逝的

钢琴家许斐平的深情怀念 ;有

对首次引进《悲惨世界》、《狮子

王》、《猫》、《妈妈咪呀》 等经典

音乐剧艰辛过程的回忆……

作者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的小提琴演奏专业, 后进上海

芭蕾舞团管弦乐队拉琴, 对芭蕾艺术逐渐熟悉,并

投入多部芭蕾舞剧文学台本的创作,撰写和出版了

《世界芭蕾舞剧欣赏》、《芭蕾欣赏十八讲》、《芭蕾音

乐剧经典选读》等书,因而在《大剧院岁月留声》一

书中,钱世锦也以精彩独到的笔触讲述了日本松山

芭蕾舞团、西班牙舞蹈团和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走进

大剧院演出的许多幕后花絮。

如果仅把钱世锦此新著当作

30

个故事来欣

赏,就不免降低了此书隐藏其中的艺术价值和社会

价值。作者多才多艺,但从

1985

年他被上海交响乐

团团长陈燮阳调入团起,他就主要从事艺术经营和

艺术管理的工作, 在上交先后担任过团长助理、总

经理。

1988

年他应邀赴美国考察乐团和剧院管理;

1991

年又被调任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公司副总经

理;

1996

7

月他最终“落户”上海大剧院,历任副

总经理、艺术总监、艺术顾问。他还是中国上海国际

艺术节、中国音乐剧协会、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艺

术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 这众多的艺术管

理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萌生了许多

艺术管理的体会和想法。 他陆续酝酿构思,著写出

版了 《走进上海大剧院》、《音乐剧在上海》(部分执

笔),《大剧院的台前幕后》及主编了《剧院管理实务

十六讲》等书。在意犹未尽和迎来大剧院

20

周年之

际,他再次推出《大剧院岁月留声》。 从此书中不仅

可读到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

学到不少剧院管理之道,学到接待名家名团的经验

之谈,甚至可以学到联系和落实境外演出团体到访

的谈判艺术,学到与国际接轨的世界先进剧院管理

的超前理念。诚如首任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为此书

作序中说:“出版《岁月留声———上海大剧院与世界

名家名团》一书,既是回顾,也是总结,更是启迪! ”

“相信此书一定对国内的剧院管理者大有裨益!”钱

世锦在后记中也说:“希望这本书或许还能对目前

全国各地已建成的两千多座剧院的管理者们有所

启迪。 ”时序变化的难忘岁月,如大浪淘沙,沉淀下

来的是闪亮的金子。钱世锦的此书留下的不光是一

个个吸引眼球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而且留下的是剧

院艺术管理之道深入浅出的精彩谈片! (吴孙)

由美国

TCU

大学策划的

2018

国际低音提琴艺术节(

2018 TCU INTERNA鄄

TIONAL DOUBLE BASS FESTIVAL

)于

3

3-4

日圆满举办。

TCU

大学音乐

学院低音提琴教授、 室内乐主任、 美籍华裔音乐家陆元雄任艺术总监。 在

TCU

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陆元雄于

2009

年创办了

TCU

大学国际低音提琴艺

术节,接着在

2012

年举办了第二届,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五届。

举办此艺术节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低音提琴的教学、演出,发现和培养低音

提琴的人才,开展国际低音提琴界的艺术交流。 每次艺术节的举办都得到了

美国国际低音提琴协会的关注和协助, 每次都吸引了世界各地低音提琴演

奏家、音乐专家和低音提琴学生来参加这一盛会。 艺术节为前来的参与者筹

办了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使每位参与者都在艺术上满载收获而归。

这不仅是全美,而且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低音提琴艺术节。 今年有

来自美国、中国、挪威、德国、法国、波兰、日本、巴西、韩国、俄罗斯、墨西哥、

加拿大、以色列、罗马西亚、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

35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及学生莅临此艺术节。 世界低音提琴大师盖瑞·卡尔于

2014

年受陆元雄邀请,首次光临了此艺术节。 今年他又应陆元雄邀请,再度

驾到。 饮誉世界的法国元老级低音提琴大师弗兰克斯·罗巴斯也应邀参加了

此次艺术节。 应邀参加此次艺术节的有上海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朱顺华,

有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低音提琴教授鲁兵, 有四川音乐学院的低音提琴教师

江绍诗。 参加此艺术节引人注目的尚有担任过和正在担任的美国国际低音

提琴协会主席的六位重量级低音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 以及专为低音提琴

创作作品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弗兰克·泼罗托(

FRANK PROTO

)。

在艺术节的两天中,业务活动日程安排到紧凑而有序,计有

8

场低音提琴

名家及学生的独奏会。 其中历史性的人物盖瑞·卡尔专门为与节者举办了一

场示范独奏会,他说:“只要我活着,这个艺术节举办时,我每次都来。 ”音乐

会结束,许多专业人士和学生排成长队,请卡尔签名并合影。 另有

5

个讲座

10

个大师班,还有一个低音提琴等乐器、乐谱、琴弓、琴弦的乐器展销会。

艺术节为低音提琴学生举办了“乐队中低音提琴困难片段”比赛,使艺术节

与低音提琴的教学

和演出紧密结合起

来。

TCU

大学举办

的国际低音提琴艺

术节声誉远扬 ,在

美国及其他不少国

家和地区都知道每

两年举办一次的此

艺术节。 美国国际

低音提琴协会和各大交响乐团

的低音提琴界也知道

TCU

大学

里连续五届担任此艺术节艺术

总监的 “陆”。 今年举办的艺术

节,还由美国的电视台通过卫星

向世界直播艺术节的全程活动,

世界

40

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能

同步收看。 (詹志)

亲历者的纪实

———介绍钱世锦的新著《大剧院岁月留声》

对孙文妍教授两场讲座的思考

李丰凯

从左到右:陆元雄、盖瑞·卡尔、弗兰克斯·罗巴斯

Yuan Xiong Lu

Gary Karr

and Francois Rabbatb

“罗氏钢琴滑润剂”问世

奥地利达世重奏团来华巡演

(上接第

1

版)她的儿子、指挥家刘炬将携手

宋飞、于红梅、严洁敏、邓建栋、段皑皑、赵剑

华等二胡名家举办一场纪念音乐会。笛子演

奏家唐俊乔主演的跨界创新的新民族交响

器乐剧《笛韵天籁》亦将登台。 吕其明、赵季

平、王建民、闵惠芬和瞿春泉的新作将在此

乐季中进行世界首演。

获得国家资助的龚天鹏的交响乐 《启

航》 和吕其明与陈新光合作的交响乐 《使

命》, 在此乐季中将进一步修改完善, 精益

求精, 力求打造成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

力的精品。

走向世界, 让中国的交响乐之声响彻

国际舞台, 在境外的严格演出中经受锤炼和

提高自己, 也是上海爱乐办团的宗旨。 在此

乐季中, 既有全团访问港澳的演出, 又有全

团赴泰国、 印尼的音乐会, 分别由张艺、 吕

嘉、 张亮执棒。 明年

1

29

日, 上海爱乐

和世界著名的美国费城管弦乐团合作, 将在

费城的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 联袂举办首届

中国新年音乐会, 由张亮指挥演出两团委约

龚天鹏创作的交响乐 《京剧幻想》。

此外上海爱乐还广开资源, 继续扩大

与爱好者的交流, 开展各种形式的普及活

动, 举办音乐讲座, 并与摩天轮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 共同为 “上海品牌” 的古典音

乐传播、 普及、 演出、 创作等业务发展作

出积极有效的努力。 (田衣)

Page 3: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3·

2018

9

25

中外乐苑

郭兰英

郭兰英老奶奶九十岁了, 还不辞辛劳地给音

乐学院的学生们上大课。 课堂上只有一个男生,唱

歌剧《窦娥冤》里窦天章的唱段。郭兰英让他唱了四

五遍,还升了个调。然后意犹未尽地说:“就这么一个

男生吗? 那个男生能唱不? ” 坐在后排的那个男

生———蒋力我笑答:“我是来旁听的。 ”此次自沪来

京,先赶上郭兰英给韩延文的学生上课,旁听亦有益

有得。 正事是为“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声研

院若干科研项目做评审。连续两天阅稿,而后连续两

天审议,无暇观看世界杯并为谁哭泣。看着郭老板那

么认真地乐此不疲,我还能说啥? 就这样吧! (

2018

7

1

日)

祖宾·梅塔

小友尹伯洁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合唱指挥

和歌剧音乐指导的双专业高材生, 毕业后去意大

利深造,同时考中一家歌剧院和一家音乐学

院,在佛罗伦萨歌剧院工作时间居多。 她说:

今天这日子太特殊,大家等了将近一年的灵

魂人物,这几天回家了。 三十三年的合作,剧

院的人更愿意说这是梅塔的剧院、梅塔的乐

队。 医生到最后一定没拗过他,但这样的大

师最终也只有音乐才能治愈他。 我承认自己

承载了太多的恩典,赶上了很多趟上个世纪

末的“末班车”,我相信它们不会白白浪费在

我的生命中。 我也希望等到自己开“末班车”

的那天,能笑着骄傲地说一句:“还好当时没

放弃。 ”

剧院海报上写的是:萧斯塔科维奇系列,梅塔

指挥,希夫钢琴。两天的曲目是:瓦格纳的名歌手序

曲,老萧的第一、第五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第

二钢琴协奏曲。

小洁微信告我:梅塔肩部刚做了手术,但同时

查出了癌症晚期,所以已取消了所有演出。 我们以

为他只是回来跟乐队告别的, 没想到他还是坚持

登台完成了乐季的最后两场音乐会。 乐手们都明

白,这应该就是他生涯中最后两场音乐会了。 大家

心情都很复杂。 (

2018

6

29

日)

《中国唱诗班》

十六首古诗词合唱,中国唱诗班合唱团(童声)

与上海合唱艺术中心合唱团演唱,王燕指挥,上海音

像出版社录制、 出版

CD

专辑 (下一步还将录制

DVD

)。

CD

封面画,我推荐了我的恩师王叔晖先生早

年创作的《婴戏图》,与专辑内容较为贴近。 我顺便当

了个非书法家的题字者。 这是该社出版的合唱教学

示范专辑的第二种。 (

2018

5

19

日)

陆在易

廖昌永不能立兮, 坐咏在易; 林大叶徒手挥

毕,颇满足兮;合唱团接捧鲜花,来自在易。 大家最

熟悉他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和《雨后彩虹》,艺术

水准最高的则是音乐抒情诗 《中国, 我可爱的母

亲》。深有母亲情结的“忧患诗人”陆在易,作品音乐

会昨晚在上海爆棚,现场高潮迭起,作曲家殊荣尽

显! (

2018

4

30

日)

刘振球

2014

年二届歌剧节武汉相逢之后, 几年不见

作曲家刘振球了,听说他又病了,为此还推掉了株

洲新歌剧的创作,连微信都许久不发了,实在令人

担心!昨天我到长沙,今天到他府上探望。卧床的振

球,人瘦如柴,说话吃力,但思维仍在状态中,对歌

剧创作看法精准。谈得兴致好时,改卧为坐,我得以

拍出他认为久病以来状态最好的照片。为我尊敬的

球哥鼓劲! (

2018

4

14

日)

崔炳元

某日在兰州群饭, 我二次见到陕西作曲家崔炳

元(原陕西爱乐乐团团长、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前

一次是在文化部艺术司研讨他即将接手创作的歌剧

《貂蝉》剧本。 我俩小聊,说到生日,他竟与我

临日,只晚我一天,生年则似乎他早我一年。

五年来听过崔炳元的三四部新作,然这只是

他五年来勤奋创作的若干分之一。 未听到浙

江交响乐团委约他创作的《唐诗之旅》(浙江

部分),尤其遗憾。二胡与乐队的新作(重庆交

响乐团首演、刘光宇二胡独奏)我更无耳福。

转发胡越菲文章,暗幸她说的也不算全。 想

写成崔炳元音乐,景作人、施雪钧等大写手,

也仍需努力呢! (

2018

5

18

日)

焦抒红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原总支书记、艺

术概论课程的资深教师焦抒红,我的老领导、作曲家

王世光的老伴,腊八上午

9

时辞世,年近七十七岁。

下午我去吊唁, 脑子里一直回荡着焦老师那爽朗的

笑声。 几年来,她陪伴世光老师,抗住了癌症的煎熬,

未料自己却旧病复发,先走一步。 去年,世光老师将

焦老师作词的《只有你永远年轻》谱写成合唱,这歌,

是她写给那些年轻的为共和国奉献出生命的无名烈

士们的。 今天来看,也可以说是写给她自己的吧? 我

相信,到了天堂,焦老师也依旧年轻!

次日回到上海,满院可见雪后茶花、腊梅和红

枫,我发微信《别故人》:夜雪晨冰,枝劲干挺。 晶黄

莹绿,依旧抒红。 (

2018

1

24

26

日)

“李市长”

安徽演艺集团卸任老总宇洪杰召唤:“歇一下,

喝杯小酒吧。 ”我一看地点,是在迷倒醉倒过唐代大

诗人李白的皖南桃花潭聚集,立刻响应号召。看景、

散步、碰杯、祝福,多是交响乐界的朋友。 某总、某

院、某长、某董,类如官场昵称,我都懂,不懂的是怎

么还有个“李市长”。环顾左右,没有姓李的市长啊。

宇总说:还没到,在路上。 话音未落,“李市长”出现,

原来是上海交响乐团卸任团长、现中国交响乐发展

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 敢情不是姓李的市长,而是

姓陈的理事长。 嗨! (

2017

10

19

日)

1950

年初就出名的女中音歌唱家董爱琳,

1927

年出生,今年已过九旬。 日前我与李家骅、

陆焕漪两位音乐家相约,到松江去看望董先生。

一路阳光、一路夏风、一路炎热……把我

的思绪拉到六十多年前的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

合唱团在那儿举行短期公演,父亲当时任职在

市委宣传部,大概因工作关系,几乎他每晚都

亲临现场,我也跟着他去看演出。 那时我刚参

加中福会小伙伴艺术团童声合唱队, 对唱歌特

别感兴趣。

“下面一个节目,女中音独唱,演唱者董爱

琳。 ”报幕员话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黑丝绒拖

地长裙的女士,右手微微提起裙边,很优雅地走

到舞台当中,前奏过后,她开口唱“田野小河边

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

能向他表白……“我熟悉这个旋律,姐姐们在家

里常常哼唱的。 我觉得她的腹部好象还有一个

声音,很厚实,很好听。 即使在文化广场这么大

的场地也不用话筒,歌仍传得好远。 现在我才知

道,那是身体里有个共鸣腔:腹部、胸部和头腔

共鸣的原因。

我跟着父亲到后台看望演员。 我看见董爱

琳先生, 白净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长眉毛,很

美, 情不自禁地朝她多看了几眼。 她见我朝她

看,就对我微微一笑,我也冲她一笑,马上转身

躲到父亲背后。 她那一笑至今还留在我脑海里。

董先生在上海读的都是教会学校,从小学、

中学到圣约翰大学,因此英文特别棒,流利的口

语深得人们的赞赏,

1940

年代末,曾在上海电话

公司总经理室任秘书。 但董先生热爱声乐,已开

始在一些场合展放歌喉, 漂亮的声音引起了大

家的注意。 可她并不在乎这些,想多学习,技多

不压身嘛。 那时上海有位白俄男低音歌唱家苏

石林(

Shushlin

),教过不少中国学生,如温可铮

等,在声乐界很有名气。 随他学习要预约,学费

非常昂贵,一般人负担不起。 虽然董先生每月收

入不低,每周去,也吃不消,于是每月上一次课,

当场交费。 苏石林的中国太太总是卡着秒钟来

计算下课时间。 苏石林对学生要求很严,上课时

先练声,把调门记住,下次来时要“还课”。老师不

懂中文,师生俩均用英文对话。 董爱琳先生不断

努力学习,她并不知道此时前面有好运等着她。

人们常说,有多少才能,就有多少机遇!

是时沪上有位杨寿桢先生,

1947

年在中共

上海地下党文化界负责人、 时代出版社社长姜

椿芳介绍下, 进入苏联影片出口协会驻华办事

处,从事影片字带的翻译与编

辑。 上海解放前夕,在地下党

安排下, 他参加迎接解放的

摄影队, 拍摄了大量国民党

特务疯狂杀害革命志士及上

海解放当天的珍贵照片。 解放后担任苏联影片

进口与制作主任。

每部苏联影片翻译、配音后,杨寿桢总要组

织一次影片观摩,请专家评审和提出意见,修改

后再交给中国影片发行公司,全国放映。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以前都不翻译, 也不打

字幕。

1949

10

月后,上影厂成立译制片组,当

时只对苏联电影进行翻译和配音,影片中的歌曲

一般采用原唱。可是杨先生对苏联进口中国的译

制片要求特别高。

1950

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进口的苏联电影

《幸福的生活》,经审查后,大家觉得电影中《红莓

花儿开》《你从前这样》两首歌曲能用中文演唱效

果一定会更好。 请谁来演唱呢? 那时有名的花腔

女高音歌唱家是周小燕,可是音色与影片中的人

物不太符合。 于是杨先生找到音乐家贺绿汀,请

他推荐一位女中音。 那时,董爱琳先生在声乐界

并不出名,但她的才华和勤奋,贺绿汀先生早有

所闻,即果断向杨先生推荐董先生出山。果然,这

一唱,一炮打响,她唱的影片插曲《红莓花儿开》

和《你从前这样》便风靡全国,人们由此认识了董

爱琳先生。 她顺理成章地离开电话公司,被上海

合唱团吸收进团,开始一生的歌唱生涯。

1988

9

月退休后, 董先生到美国定居。

1995

3

11

日晚,在美国旧金山,她的美国

学生为她举办了 “春之声音乐会———献给董爱

琳教授”,上海乐团领导及她的在沪学生,以及她

过去同台演出的老同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碧

珍等即致信表示祝贺。

今年

5

月董先生从美国回沪定居, 于是有

了我们三人的这次拜访。 那天,当我们走进董先

生的客厅,只见她早已打扮整齐地等着。 她上着

棉麻的彩色短袖,下穿白色西式长裤,仿佛比实

际年龄年轻

20

岁。虽然她戴着助听器,然而我们

的采访仍非常轻松愉快。 我这个声乐外行,还顺

便问了她一些很“好玩”的问题,如唱花腔是不是

声带漏气? 唱歌是不是可以不用声带……听我

的稚气提问,她总是睁大眼睛,充满了问号和感

叹号,连说“不可能,不可能啊!”坐在一旁的两位

歌唱家也否认。她接着跟我认真地说起了声乐理

论。 哇! 我好像上了一堂难忘的声乐课。

采访结束后, 董先生的女儿和外孙女从冰

箱里取出红宝石栗子蛋糕,招待我们。 临走时,

我们恭祝董先生健康长寿,快乐享受晚年生活。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 似乎董先生动听的声音仍

犹在耳,她给我们吃的蛋糕仍香甜在口中……

1993

年秋我接到居住地马里兰州文化

局的一封信, 邀请我参加该州首次举办的

Individual Artist award

评奬赛事。 音乐类的

参赛者需向评委递交近期的录音资料,展示

自己的能力,所以录音质量的高低将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评比结果。 我不愿放弃这样难得

的机会,但使用专业录音室的昂贵费用让当

时囊中羞涩的我望而却歩,只能拿平时作为

练习用的双卡录音机勉为其难地来制作录音

带。 赛事主办方要求参赛者递交三首以上近

三年来的作品,伴奏乐器不得超过两件,参赛

的录音盒带上除注明作品、词曲者和乐器的

名字外,不得有其他参赛者的任何讯息。 然

后由主办方把参赛者的录音带送往不同地域

(州),由那里的专业评委匿名评比,以防止不

公正的评选和舞弊现象的干扰。 虽然我对自

已参赛的弹唱曲目有一定的信心,可因为担

心录音的质量而对能否获奖不抱任何奢望,

结果却令我非常意外。

1994

2

18

日一

封来自评奖主办方热情洋溢的祝贺信,通知

我获得了该州音乐艺术家一等奖的荣誉和

6000

美元奖金! 紧接着我应邀参加了包括声

乐、器乐、爵士乐,及美国本土音乐、少数民族

音乐和

Boradway

舞台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在

内的个人一等奖获得者向公众的汇报演出。

观众中不乏当地的艺术爱好者和从事文化艺

术管理与教育人士。 我有幸介绍演出了两首

参赛的弹唱曲。 一首是我以昆曲风格为唐朝

诗人李白的名诗谱曲的《静夜思》,自弹中阮

演晿;另一首是选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苏武

庙》,那是我用民间流传悠久的小曲《苏武牧

羊》为主旋律改编的琵琶弹唱曲《苏武庙》。

虽然这是一场规模不大的赛事,但能参与

其中并获得一等奖的成绩,还真让我这个自以

为已逐渐从“自生”走向“自灭”的原专业音乐工

作者感触良多。 细看那份州文化局随同

6000

美元支票一起寄来的必须填写和呈交的表格,

注明获奖者必须详细汇报奖金的用途:可以用

这笔钱支付为举办演出所需的经费、购买必要

的乐器和设备,或作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

平进修学习的费用等等,虽然钱不多,但绝对

是专款专用。 我知道这笔奖金如果不是通过比

赛获得,而是向有关部门申请资助的话,申批

的过程将十分冗长复杂,这是政府对如何合法

使用纳税人的每一笔钱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

能如愿获准资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

需要资助的穷艺术家们为数不少。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 各个领域中除了

美国本土培养的许多优秀人才外, 还有向世

界各地招贤纳才、精英优先的移民政策,更有

源源不断涌进来寻找美国梦的有志之士,各

行各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音乐艺术家们

要靠自己的专长在这块土地上吃口安逸饭更

属不易。 地方交响乐团招一名小提琴手就有

数百名来自国内外的竞争者蜂涌而至, 许多

竞争者都具有出众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舞台

经验, 谁都梦想找到一份既能发挥自己一技

之长,又有穏定收入的工作。终究因为粥少僧

多,能遂愿的人实在是少而又少。政府长期资

助的非营利性、 规模较大的专业艺术团体没

有几个, 即使在那些团体中获得一席之地的

艺术家们, 也很难逃脱不断的技术考核和与

迅速成长的新生力量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

除了那些凤毛麟角出大名赚大钱的幸运儿

外, 绝大多数以艺术谋生的人得想方设法才

能维持生计,不管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

外来的寻梦者,地铁街头卖艺,旅馆饭店献唱

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谋生手段。

那些想以艺谋生的少数族裔艺术家们更

是举步维艰了,由于他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能在各自族群的聚居区一些小型的业余乐

队、合唱队、舞蹈队和由他们授教的课室赚点

钱外就很不错了。 人们常说音乐不分国界人

种, 以为艺术家们即使在异乡客地也可有所

作为,其实不尽然。在美国生活的

30

多年中,

我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国内从事中国民族音

乐的表演者说, 来美后演出的可能性大约有

两种: 一是在华人聚居区有比较多的演出机

会,如中国传统的节日庆典,当地中文学校,

或以中国人为主的华人社团、 社区及教会的

活动等; 二是当地的民众和政府在需要了介

少数族群不同风格艺术或开展友好交流时,

我会被邀演出。 为了显示对少数族裔文化的

重视, 每年

5

月份被当地政府列为亚裔艺术

文化月,我通常会接到多一些的演出邀请。我

的演出机会还算不少, 多年来的经验使我清

醒地看到没有保障的演出合约, 绝不可能成

为我维持生活所需的可靠来源。由于语言、历

史、风土人情和音乐风格等许多因素的差异,

西方世界的观众们很难和我们的音乐产生真

正情感上的共鸣。偶尔听听你的音乐,也许可

以让他们了解各种民族的艺术特色, 可以作

为丰富主流文化外的点缀, 但不会成为他们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 少数民族的音

乐由于有限的观众, 面对无法施展自己才能

的狭小舞台,故很难有维持生活的基本来源,

许多人即使选择教琴谋生, 学生的来源也非

常不稳定。当然,比起那些彻底放弃自己一技

之长, 为了生存而转向其它行业的一些音乐

家们来说, 他们总算还能把自己学得的技艺

传授与人。总之,艺术家们的生存环境是艰难

和极不穏定的,他们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帮助。

举办比赛评奬活动是一种帮助艺术家们

发挥其才能的方式之一, 它表达了政府对艺

术家们生存环境的关注, 试图用奖励的方式

来激发他们为公众服务的热情。 为了保护这

个移民大国多元文化的生态平衡, 尽管有关

部门明文规定对少数族裔艺术家们和团体给

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有限的政府预算让补贴资金永远处于紧

缺状态,而且些许奖金的发放,对靠艺谋生的

人实在只是杯水车薪。

1994

年后的二十几年中,我看到当地

文化部门的努力, 他们持续地通过组织各种

艺术类型的评奖活动, 让获奨的艺术家们得

到一些经济上的援助。 更重要的是以官方名

义, 经由多种渠道向社会民众介绍有关艺术

社团和艺术家们的专业背景, 以及与之联系

的方式, 这是一个积极推进观众和艺术家们

互动的好办法,只有更多观众的支持和关注,

才能让艺术家们的生存环境得到较好地改

善,有效地鼓励他们的创作激情。 我相信一个

充满活力和健康的文化氛围, 会更好地帮助

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以纳税人的钱来资助艺

术家们的生存需要, 并通过他们所创造的精

神食粮来滋养和丰富纳税人的情感生活,这

原本就是合理使用社会财富的一种循环规律。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上世纪六十

年代,风华正茂的上音“女生弹唱”正赶上社会

欣赏她们的那个时代,随即录制了两张宝贵的

黑胶唱片,还有一张

45

转的密纹塑料唱片。

如今要找到这些唱片和播放它们已非

易事,然而在笔者脑海驻留的幕幕往事,却

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上音民族音乐系第一、二届的本科

生,包括大专的乐队班都是清一色的“和尚”,

首个“女将”是拉二胡的张怀粤,相继有孙文

妍、项斯华、张念冰、高星贞、范上娥、郭雪君、

王昌元、潘慧珠等各个弹拨乐器专业的学生。

由此在系领导的支持下,上音“女生弹唱“应

运而生。

如饥如渴海绵般吸收传统和西洋音乐

精华的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生弹唱”脱

颖而出。向民间学习,向戏曲、曲艺学习,以贴

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朴实表演,到音乐厅、到

工厂、到农村闪亮登场。在为人们提供喜闻乐

见的民族民间音乐节目同时,向能歌善舞的

中华民俗传统博采众长,形成了“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的时代风貌和特长……关于她们的

故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内刊《上海音讯》已刊登了潘慧珠

撰写的长文。 上音学报也转载了潘慧珠的这篇长文(笔者

的“博客”中亦曾转载)。 这里就再说说她们的近事。

前年有老同学陈应时邀我, 参加上音东方乐器博

物馆史寅馆长举办的系列活动———《群星闪耀华彩乐

章》座谈会,有缘会见了多年未见的“女生弹唱”部分成

员,这些当年风靡音坛的亮丽女生,如今依然风姿不减

当年, 鉴于反感网络出现很多唱衰中国大妈的恶意攻

击, 我便反其道戏称她们乃是已达 “部级”(上海读音

“婆”),为民族音乐争气的主流“中国大妈”。

要说“女生弹唱“的争气,早有浦琦璋、闵惠芬、潘

慧珠那样的佼佼者;也有参加过古筝弹唱、旅居海外的

项斯华、范上娥、王昌元等同样肩负历史使命,为海外

华人打出了中国民乐的一片新天地; 而更多的还是有

着毕生奋进、不忘初心的坚实群体:张念冰、丁言仪、庞

波儿、林元京、章循三、陈元华、 金振瑶等诸多老师,她

们不愧是民族器乐演奏和教学的“天之骄女”,每一位

都在演绎着一部精彩的“桃梨”故事,实现了“九十岁的

上音学子”永褒艺术青春。

回顾“女生弹唱“的历程———“风景这边独好”。 让

我们同来祝福当年撑起民族音乐半边天的“争气大妈”

们,好人一生平安!

又见董爱琳先生

丁言昭

得奖有感

潘慧珠

1960

8

24

日的《文汇报》,头版“深呼吸”专栏

刊登了有关经典交响音乐(以下简称“经典”)作

品的一篇记者述评,立题宏大。笔者之所以称“历

史之问”,是因为它的内容与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

音乐活动的成果密切相关, 与经典作品演出的

承前启后密切相关。述评的标题较长:《古典音乐

未来在中国,中国未来优秀交响乐在哪里》。它对

构成“经典作品”的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交响音

乐作品分别来评说。 但又不是有关“西方古典音

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新的见解。 因此,这

“古典音乐未来”究竟指什么? 不甚明白。 读到正

文:“随着中国古典乐迷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少西

方指挥大师感叹‘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 方

可推知,所谓“古典音乐的未来”,是指“古典音乐

的演出机会还是听众的未来的数量”。 实在看不

出还有什么深意。 若真如此,当然也是好事。 不

过, 就凭几位匆匆来往的国外大师个人一时的

看法,作此结论,未免依据不足。而且,几年前,有

学者指出过“音乐在国人眼中,太多的时候,或是

被当作技艺把戏,或是被当作消遣娱乐,或是被

当作宣传工具,或是被当作风雅附庸”。除非这种

状况已有根本的好转。 对中国音乐家来说,最值

得思考的是, 未来这庞大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

若果真出现,“如今频频出击世界一流音乐节的

中国乐团”在其中能有几多担当,占有多少份额

呢? 这是历史之问之一。

记者引出标题的后半句的缘由,是因为“前

辈作品的反复上演,印证着经典的历久弥新,也

折射出当下经得起时代打量的创作不多。 中国

的交响乐团如今频频出击世界一流音乐节,可

演出的仍是《梁祝》、《良宵》等半个世纪以前的作

品。 ”因此,记者既有近忧,又有远虑,不免要问

“中国未来优秀交响乐在哪里? ”

为此, 笔者建议记者能仔细读一下

7

6

日《文汇报》的“对谈录”专栏所刊登的该报记者

与杨燕迪先生就中国的交响乐作品, 特别是交

响曲作品,进行的一次深入访谈。 杨燕迪先生在

访谈的最后所作的总结, 语重心长:“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交响曲创作上的成就,似乎尚未在

社会和爱乐者中,得到广泛认知和认可,即便在

音乐界内,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梳理、评价、演出,

定位和研究。 ”显然,事实是我国的作曲家“经得

起时代打量的创作”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朱践

耳先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水平的作曲大家,无

论从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中国交响乐

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在他逝世一周年时,中国

音乐舞台似乎已忘了他的作品。

6

7

日《文汇报》还报道了一件好事。 上海

交响乐团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站在国际语境下,

携手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作

曲家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 文中提到,“从

1929

年黄自写下第一部中国管弦乐作品《怀旧》以来,

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历经九十年的发展,在各个历

史阶段均涌现出一批深受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展现了每位作曲家坚持不懈探索中国气派和民

族韵味的努力。 ”

从以上介绍的两篇文章可知, 记者述评中

的观点与事实不符。 而其产生的原因,正是上述

杨燕迪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交响曲创作上的成

就,似乎尚未在社会和爱乐者中,得到广泛认知

和认可。”不是没有作品可演,而是许多经典好作

品没人演。然而,需要深究的是,造成中国经典作

品市场演出的严重窘境,原因又在哪里呢? 如何

才能改变? 这是历史之问之二。

杨先生在本文前面提到的访谈中还 “呼吁

中国音乐的经典化建构,要让更多优秀的现当代

中国作品,得到关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

提升空间。”我想,这也适用于已走过的将近一百

十年的中国音乐作品吧?

综上所述,

8

24

日的《文汇报》头版的记

者述评,始论作品和创作,而不经意间,落脚点却

在人们都不太愿意去触碰的市场演出的问题上。

改革开放

40

年后,不可避免地又摆在了我们面

前,成了历史之问。

关于作品的时代意义, 经典作品是最好的

说明。 它们可以囊括中西,纵揽古今,经过历史的

沉淀和受众选择,摆脱了具体时空限制,还能针对

一切时代诉说,持续流行于每个时代,每个时期,

在这意义上,一切经典都是当代的。 《人民日报》

9

7

日登载了记者采访杜鸣心先生的文章《音乐

的真理是真诚》;谈到音乐创作时,杜先生说,创作

不是从观念出发,音乐以人为本,既要通过表达内

心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也要让不同时代不同民

族的音乐表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感情特色。

因为经典能对人性与世界有更深的参透,

除了感性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 还有心灵的感

悟,以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为代表的古典音乐

是绕不过去的高峰,现在的人们还是需要这些一

两百年前的音乐的抚慰。 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

和我们的心灵很近。 这就是经典的伟大。 而朱践

耳先生笃信的 “交响乐作品不能仅限于一时一

世,一定的成熟,而应进一步升华到对生命,人生

乃至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 也应该是中国作曲

家创作的宗旨,无论在哪个时代。乐竞人择,经典

胜出。

因此,鉴于古典音乐的文化价值,任何国家

的政府、音乐界和爱乐者都格外关注其兴衰和传

播;而本土的交响音乐的创作和演播,也是一个

国家、民族音乐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只有上述

两者的共存、包容和发展的共荣,才反映一个国

家文化的昌盛。

回忆历史,自

1909

起,工部局乐队在上海开

始向市民公演德奥俄等国音乐巨匠的古典音乐的

经典作品。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又必然带来有

志于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优秀作曲家和作品的产

生。

1930

年起,工部局乐队的掌领人出于对中国

音乐的热爱和扶携, 开始演出黄自及西方作曲家

的“中国风格”的交响音乐作品,请中国青年音乐

家一起演出古典音乐作品。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

交响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就这样开始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内, 所有这些音乐活动都是由中国音乐家, 或者

说,主要是由中国音乐家担当的。 所以,对历史之

问的回答,恐怕主要还是有待于国人的智慧。

·6·

2018

9

25

交流平台

随着捷克选手奥尔加·什劳布科娃最

后一个长音拉完,第二届斯特恩国际小提

琴比赛的赛程就全部结束了,只等半小时

后宣布名次,揭开那个最大的悬念。 这对

选手重要, 对我们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聊。

今天的一场风雨没有浇灭人们前来观战

的热情。 从“诗、词、短篇小说、散文”到“中

篇小说”到最后的“长篇小说”,选手们经

历了演奏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考验,斤两

被评委们称得足足的。我为那些其实很有

实力,可输在了心理没有战胜自己的选手

惋惜

;

我感慨比赛的“残酷”,那些我认为演

奏的光环足以盖过的那点点瑕疵逃不出

评委的法眼

;

我佩服选手们在乐曲分析上

那“剥洋葱”式的层层往里不扒到芯子不

罢休的精神,才能呈献如此立体感和层次

;

我更惊叹成熟演奏家的年经化。作为决

赛场上的“绿叶”,我离选手不超过三米,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整个比赛全部规定曲目里,我个人认

为最难的最能考验演奏者素质的就是陈

其钢大师的《悲喜同源》。 同其他西方音乐

不同,陈大师运用西方的乐器传达的是中

国人的思辨。 又不同于情节性极强的《梁

祝》,它更像随笔,形散意不散,诠释空间

深不可测。 《悲喜同源》的创作,我听说是

跟亲人的离世有关,我只能粗俗地理解为

生死两茫茫,时空费思量。 它是否跟佛门

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道家的“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还有禅宗的

“明心见性”的思想异名同宗呢? 陈大师吸

收了古曲《阳关三叠》的音乐元素谱写了

简单质朴的主动机,用印象派和声加以晕

染,很多时候只有模糊的影子或空灵的意

境。 中间也有经历很多“挣扎”,挣扎时的

小提琴显得凌乱疯狂,以表达某种情绪或

心境。 据说这已经是简化版了,显然陈大

师的初衷还要深刻。这是我从乐谱上摘抄

的部分小分段提示语

:

仙境般的寂寞; 幻觉带来的振奋;略

带伤感的轻松;伤感的美;痛苦中的温情;

孤独的美;略带疯狂的放纵;渐渐远去的

彩色的记忆。

本场指挥麦克·斯特恩开玩笑地说:

“他的很多词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们

作为中国人,又能体会多少呢? 乐队排练

时陈大师对大提声部有一处声音觉得有

点“哑”,他问首席:‘‘声音能不能‘宽容’一

点? ”

其它比赛曲目都是百年来小提琴的

经典作品,无数人研究无数人演奏,只有

《悲喜同源》没有前人演奏的模板,全凭自

己感悟。我认为能把这首曲子演奏到位是

真正能让小提琴艺术升华的人, 理当第

一,我心目中这样的人选有两位:美国的

周颖和加拿大的丁章媛。

因为她们的中文名字和长像,我猜她

们是华人, 或许是有这个同根同源的关

系。 周颖的《悲喜同源》意境深远,那飘逸

的高音带人进入灵霄仙境

;

白描似的“低

吟”让我们看到了“玫瑰”淡雅的别一面。

每一个音符都有逻辑有因果,一音三韵的

含蓄委婉,烦燥纠结的心理斗争,还原了

中式女子的情感宣泄, 没有悲悲切切,没

有歇斯底里,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她真实

地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透明的声音”。 当

美的音乐和美的声音叠在一起时,我一直

在起鸡皮疙瘩。我想她在哈佛大学进修文

学提升了她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吧。

坐在丁章媛后面才知道她的个头有

多“小”。 她的声音体积不大,“粒粒包浆”。

她音乐里的细腻纯朴深深地打动了我,勾

起了我对亲人的思念,直想落泪。 她太会

用小提琴来表达,以至我有时忘记那是小

提琴,以为是一张倾叙的嘴。 她的演奏很

好地诠释了什么是 “技术是为音乐服务

的”

:

揉弦进入的时间,快慢

;

滑音的多少

;

弓的顿挫

;

强弱的落差。 一切都是因感而

发,不像是“练出来的”,我想是“天赋”! 极

遗憾的是比赛时她只发挥出了排练时的

七成, 没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展示出来,

让观众也失去了一次“美的洗礼”的感受。

让人又爱又恨的现场演奏啊!可能激发不

少亮点,可能留下一些遗憾。 我能按下“暂

停键”再来一次不?

作为真正的外国人,听得出乌克兰选

手戴安娜·季申科和捷克选手奥尔加·什

劳布科娃在准备这首乐曲上做了很多功

课,下了很大功夫。 她们把虚实浓淡都表

达得有声有色。 季申科更犀利果敢,什劳

布科娃更温厚宽和,她也是唯一背谱演奏

这首乐曲的选手。 但音的个体普遍偏

“直”,她们应该很难体会悲非悲喜非喜的

意境和中式写意。不要以为懂点泼墨就会

中国画,没那么简单。 先从体会声音的细

而不轻,松而不空开始吧!

在这样重量级的国际大赛收关之战

里,必须演奏如此“静”的乐曲,对选手的

心理素质是极大考验。而她们不怕这样的

考验, 基本都选择先拉这首再拉协奏曲。

在最后的评定上这首乐曲也许只占非常

小的比重,我敬佩每位选手修行般的心路

历程,引领我们去到不同的思维空间。

在三位演奏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

曲的选手里, 我还是最喜欢周颖的演奏,

每个细节都值得回味。 她非常严谨,节拍

器上一格之差的速度变化,在她的演奏中

如刀切一样干净,跟她合作极稳妥。 她有

极清楚的头脑,层次、结构有条不紊。 第三

乐章

417

小节开始有

16

小节分两句同样

的音型重复了六遍,什劳布科娃就很明智

地删去

8

小节保留一句,以现代人的标准

重要的事情重复讲三遍就够了。不过周颖

的处理完全没有让我意识到有六遍。她四

两拨千斤的技艺让我见识了太极高手的

另一种表现形式。听她的演奏我感觉视力

都好了很多,真奇怪!

在两位演奏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

的选手里,我更喜欢中国选手陈家怡。 她

的演奏让人感觉温暖, 小音符灵动乖巧,

大音符柔韧有张力,那傲然帅气的高音回

荡在音乐厅的聚光灯下让人久久不能忘

怀!

唯一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

丁章媛展示了她小宇宙爆发的能量,声音

密度明显加大,琴不是很给力,但已经“杀

伤指数五颗星”。整首近

50

分钟的乐曲一

气呵成,不累赘不刻意抖包袱。 从半决赛

莫扎特协奏曲的巧舌如簧到 《悲喜同源》

的素妆粉黛, 马上又转变成浓墨重彩,善

变的“精灵”啊,到底哪一面是你真的一

面? 我想应该是以不变应无变,我明明看

到了她的“真诚”! 真心为她的才华鼓掌,

把完美留给下次吧!

如果你在决赛里没有听到我所描述

的,不必自责,一定是因为你离她们太远

;

如果你有与我不同的观点,一定是因为我

离她们太近。对音乐的感受在于对音乐的

理解,是各执己见的事。 打个可能不算恰

当的比方

:

“请问我的演奏有哪些不足? ”“除了好的

都是不好的。 ”“那请问好的在哪里? ”“除

了不好的都是好的。 ”

有人可能认为一堆费话啥也没讲

;

人可能认为高深

;

有人可能认为幽默。 艺

术,本无定论,所以好玩,所以永远都有话

说! 感谢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只有在

这样的视听盛宴里才能品到同一作品不

同演绎的精彩,提供了各种“嚼舌头”的话

题,也化为了学习的兴奋剂。 暂别了,两年

后我们再见!

完成于

9

1

日决赛夜

22:00

(作者

为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

长夏难捱,无所适从,家里虽有空调,但总不及户外

清风徐来,花木扶疏来得安舒惬意、恬淡悠然。 适有友人

提议去郊外村野小憩两三日,也好调剂一下心境。 于是

乎约一众平日里投契友朋,驱车来到巴城阳澄湖畔一小

村落———也是朋友亲戚筑建的农家别业, 几栋二层楼

房,虽说是村镇农舍,却也已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切设备

一应俱全,且屋宇俨整、窗明几净。

傍晚过后,果然湖风如洗、月色初露,虽蝉声噪噪、

蛙鸣连连,更显乡野之宁谧幽静;主人好客,把盏言欢,

举座畅饮。 席间有书画爱好收藏者,忽问及十年动乱期

间,有多少书画家横遭凌辱、死于非命,有多少书画作

品、历代珍藏毁于一旦。 其又自答:有的书法家将自己几

十年来的作品和家藏的唐宋书法真迹,打成纸浆,偷偷

沉于黄浦江水;一闻名中外的国画大师,把一辈子的心

血,一千多张画作撕碎丢进抽水马桶。 大学问家马一浮,

抄家时央求“小将们”留下一方古砚,以可写字聊度残

生,竟遭一记耳光,等等,等等,罄竹难书。 刹那间,空气

似乎凝固,大家黯然不语,笔者亦然,虽非“满座重闻皆

掩泣”,也沉痛不已。 不仅书画家如此,音乐家、文学家何

尝不是如此,笔者是爱乐者,更是追忆起我国有多少音

乐家演奏家遭此劫难。 及此,聚筵竟不欢而散。

那晚,朋友再无心叙谈,欣赏村野夜景,早早梳洗,倒头便睡,第二天一

早返回上海。 回家后心情更是沉郁感伤以至悲愤。

上海依然酷热难挡,尤其想起昨夜巴城朋友聚叙时的话题,久久未能平

静,忧痛之情无以复加,是夜,窗外汹汹而来的台风,大树在咆哮的狂风中浩

叹,豪雨敲打着窗棂,令我更转辗难眠。 我有临睡前收听电台音乐节目的习

惯,几十年来未曾改变。 这夜正巧播放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并介绍

了他的生平业绩。 深邃舒婉融含淡淡牵思的旋律,竟使我安静下来,倾听这

位受尽磨难的音乐家拳拳之心的跳动。

生于

1912

年的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的小提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在中国

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卓越音乐家、教育家,是中央音乐学院首任

院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独奏曲、芭蕾舞曲、钢琴曲、合唱、

歌剧和管弦乐作品等等。 这首小提琴《思乡曲》是当年用来对台广播的乐曲

(后来改为《东方红》)。马思聪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后人难以

企及的巨大贡献。是当年为钢琴家傅聪、刘诗昆在国际钢琴大赛赢得荣誉的

导师。就是这样一位伟大而卓越的音乐家,在他的后半生遭受了现在的青少

年无法想象、匪夷所思的灾难和屈辱,濒临死亡边缘。他无法忍受,也是对神

圣的音乐事业敬畏和使命感,终于设法摆脱魔爪,逃离险境,取道香港后定

居美国。据说,一位最高级领导人在马思聪去国后哀叹说:“我没有保护好马

思聪,很难过。”但是对于当年无数音乐家艺术家的惨极人寰的不幸遭遇,马

思聪还是幸运的。 广播节目主持人如是说。

马思聪在美国依旧牵挂他的音乐,牵挂祖国,没有放弃手中的笔和胸中

的激情,笔耕不止,写下了数量惊人的音乐篇章。 这次电台播放的小提琴曲

《慢诉》《山歌》,就是根据台湾阿美族民歌改编的乐曲,深沉幽远、情思绵长,

犹如苏东坡的词中说“苦含情,遣谁听”,令人扼腕动容,几欲泪下,我就是。

乐曲中其实浸透了他对故土深深的怀念,对亲友苦苦的思盼,但是他不能回

来。 他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叛国”。 他只能用他的音乐,来寄寓抒发他

心中的痛苦与乡情———一个海外游子的心声。 是的,马思聪回来了,是他在

梦里回来了,是《慢诉》《山歌》里的旋律把他的心带回来了。

但是,马思聪最终没有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土,缠绵病榻,

1987

年在美国

费城仙逝,一代音乐宗师客死他乡,渠不是活着的我们悲痛欲绝,挥泪山河吗?

好在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2007

年,马思聪的骨灰归葬于广州,就像波

兰大音乐家肖邦一样,心脏回归故里。 同年,马思聪的创作音乐作品全集出版,

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今夜,我聆听到他的早期《思乡曲》以及后来创作的《慢诉》

《山歌》,心里充满了敬意和感念,也祈祷哀凄伤痛的人间悲剧再不会重演。

�7

29

日至

8

1

日,来

自南京、杭州、上海、合肥等市

的工人文化宫领导和音乐文学

学会的词曲家们, 相聚在六朝

古都南京,举行以《庆祝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放歌新时代》

为主题的第三届 “苏浙沪皖四

地劳动歌曲创作研讨会”。市工

人文化宫副主任李明和市音协

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张海宁带领

的上海代表队一行

8

人出席了

会议。

开幕式由南京市总工会宣

传教育部部长何玄梅主持,南京

市总工会副主席焦勇宣布研讨

会开幕,原南京市工人文化宫主

任赵大勇致开幕词。李明副主任

作了题为《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尽

情放歌》的重点发言。

开幕式后, 南京市合唱联

盟原秘书长、 南京市工人合唱

团团长倪志斌主持了作品研讨

会。研讨会中,对与会的苏浙沪

皖四地词曲家们递交的

19

歌曲进行了赏听和研讨。 来自

北京的著名作曲家 、《中国乐

坛》杂志社社长沈尊光、著名作

曲家、 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常

务副主席修骏, 对每一首歌曲

都给予了细致的点评, 使作者

和与会者受益匪浅。同时,沈尊

光和修骏两位音乐专家, 还以

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为与会

者作了生动的创作讲座。 研讨

会洋溢着浓浓的创作激情,词

曲家们纷纷表示要创作出更多

更好的劳动歌曲 “放歌新时

代”。

研讨会期间,词曲家们还

到南京文艺家的高淳创作基地

进行采风, 参观了高淳老街的

风情风貌。 (孔鸿声)

第二届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决赛纪实

刘 莎

经典音乐作品演出的历史之问

钱天华

“苏浙沪皖四地劳动歌曲创作研讨会”在宁召开

Page 4: 为九旬演奏家庆生...拜罗伊特、 班贝克构成的三角地带,则像一颗璀璨的钻石。 这一片地区是 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以“弗兰肯小瑞 士”驰名于世,堪称德国风景最优美

·4·

2018

9

25

乐海人生

今天和大家讲的

是一个 “掌心雷 ” 的

故 事 。 何 谓 “ 掌 心

雷”? “掌心雷” 是二

战时期德国制造的袖

珍布朗宁手枪 。 因为

此枪小巧精致 , 只有手掌大

小 , 故被人称为 “掌心雷 ”。

它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 , 常

作为近身护卫的武器使用 。

“掌心雷” 和我国一位著名作

曲家还有一段故事 , 且听我

道来。

1945

年皖南事变后,新四

军在皖江地区成立第七师,需

要大量干部,陈毅军长找来地

方负责干部吕惠生,委派他到

皖江地区开辟工作,并送给他

一支 “掌心雷 ”作为防身和纪

念。 吕惠生受命出发前,便把

这支手枪转送给他的

11

岁儿

子 , 还慈祥而慎重地对儿子

说, 你要在部队里好好学习、

好好工作,要吃得起苦。 这是

陈军长送我的礼物 , 现在给

你 ,你要好好保存 ,让它在战

斗中发挥作用。

随后吕惠生就随部队开

赴到了第七师, 并转到皖江地

区任职。 吕惠生把“掌心雷”留

给儿子曾引起一些异议,有人

认为把一支手枪给还是幼年

的男孩,保险吗? 会不会闯祸

呢? 其实这有点多虑。 这个男

孩生于革命家庭, 在他

10

时,就被父亲吕惠生带到部队

参军经受教育和锻炼。

11

岁时

他已具老兵的样子,知道武器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十分珍

贵和十分重要的。 虽然父亲把

这支“掌心雷”给了他,他好像

把他当成一件心爱的“玩具”,

但是他却感到具有重大的象

征意义,是对他进行当好革命

接班人的教育,并由此激励他

小小年纪在新四军二师抗敌

剧团里,和他一起参军的姐姐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抗敌歌剧

《农村曲》 等文艺节目的排练

演出,俨然是新四军里一位雄

赳赳气昂昂的文艺小战士。

他非常珍爱父亲送给他的

“掌心雷”, 总是把它擦得亮亮

的, 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

它, 总是把它牢牢地别在自己

的军用皮带上,显得精神抖擞、

气度不凡。 他手握“掌心雷”在

反扫荡里随部队日夜行军,与

日本鬼子迂回作战在群山中;

他手握“掌心雷”在战火纷飞中

为部队做鼓动宣传……正是父

亲转送的陈军长的这支 “掌心

雷”,给了这名小战士坚强的胆

识和力量。

1945

年由于叛徒出卖,时

任皖江行政公署主任的吕惠生

在部队转移途中不幸被捕。 经

过地下党的设法营救, 小战士

的母亲和弟弟被释放了, 但是

他的父亲吕惠生不仅未被释

放, 反而在狱中遭受了生与死

的严峻考验。 最后被穷凶极恶

的敌人残酷杀害在狱中。 临刑

前, 他的父亲写下了感人肺腑

的“绝命诗”:“忍看山河碎? 愿

将赤血流。烟尘开敌后,扰攘展

民猷。 八载坚心志, 忠贞为国

酬。且喜天破晓,竟死我何求!”

吕惠生烈士的事迹、 照片和这

首气壮山河的“绝命诗”现陈列

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父亲吕惠生的壮烈牺牲,

使“掌心雷”成了小战士怀念父

亲的心爱之物。 小战士在部队

根据需要, 渐渐学会了写词作

曲,用音乐为部队服务,用音乐

激励士气。 父亲的牺牲仿佛使

他成熟许多, 使他更加明白用

音乐歌颂党、 歌颂祖国、 歌颂

人民、 歌颂军队的深刻道理。

尤其是随部队解放上海, 进入

城市后, 他越发热情不懈地投

入音乐创作, 写出了大量脍炙

人口的音乐作品。 请听他作曲

的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歌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请听

他 与 人 合 作 的 歌 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 》 ,

再请听雄伟壮丽 、 昂

扬奋发的管弦乐序曲

《红旗颂 》 …… 听了

这些名闻遐迩 、 经久

不衰的杰作, 你肯定已经知道

当年这位怀揣 “掌心雷” 的小

战士后来成为作曲家的是谁

了? 对! 就是现今

88

岁的著

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

刚随军进入上海时, 吕其

明先生

20

岁还不到, 他把这

支似乎还留着父亲体温的 “掌

心雷” 仍妥贴地保存在身边。

后来由于国家关于枪支管理政

策实施, 他不得不忍痛割爱,

服从规定, 把 “掌心雷” 上交

给上海市公安局。 不久他的家

乡安徽省委要收集他父亲吕惠

生烈士的纪念遗物, 吕先生说

到父亲曾给他一支 “掌心雷”

手枪, 安徽省委请他去上海市

公安局寻找转送。 他到上海市

公安局, 最终没能找回这支陈

毅军长送他父亲的 “革命文

物”, 甚为遗憾!

吕先生曾经拥有的 “掌心

雷”, 虽是一件百步之内自卫

的武器, 但他却把这支手枪作

为自己在革命年代的亲密伙

伴 , 作为一种革命精神的传

承。 通过这支小巧的手枪, 他

获得了革命的力量, 坚定了用

音乐为党和人民服务一生的坚

定信念, 直至如今!

列位听了这个 “掌心雷”

的故事, 或许你想亲眼看看这

支伴随吕其明先生渡过许多烽

火岁月的小手枪, 你可以到上

海公安博物馆, 那里陈列着一

支“掌心雷”。 这支小手枪也大

有来历,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

用过的自卫武器。以后,孙先生

身边工作人员的后代把这支布

朗宁手枪捐赠给了上海公安博

物馆。你如果有空,不妨前去看

看真实的“掌心雷”,可以使你

更加回味吕其明先生和 “掌心

雷”的故事。

金秋送爽,硕果满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丰收季节。

9

22

日晩在上海音乐厅,上海爱

乐合唱团举办了一场展示沪上部分杰出合唱

成果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罕见的、独特的、作

品质量很高的演出。 其引人瞩目之处是上海

爱乐合唱团集中献演本市七位七八十岁著名

作曲家的合唱作品。 他们依次是萧白

(87

)

奚其明

(78

)

、金复载

(77

)

、林华

(77

)

、陆在易

(76

)

、徐景新

(76

)

、朱良

(73

)

。这七位长期以来在音乐领域

建树甚丰、名闻遐迩的作曲家,数十年

前都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 而且多

数是从作曲系毕业的前后同学。 在院

学习期间,他们个个成绩优异,掌握了

精湛的作曲本领。 后来除个别留院任

教外,其余分别到上海各文艺院团和电

影厂工作。 他们中有些不仅作曲,而且

指挥,还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甚至担任

音乐部门的领导,在音乐的各个方面均

作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 他们共同

的特点是始终勤奋地耕耘于音乐园地,

从青春岁月到老当益壮,总是对音乐创

作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充沛的旺盛激

情,始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写出了

大量各种体裁、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

优秀作品,成了当今沪上音乐创作的领

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成了教授级的标杆

式的创作群体,在我国当代音乐史上书

写了光彩的篇章! 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

熠熠生辉的“沪之光”。

上海爱乐合唱团正是出于对他们

的尊敬和推崇, 充分认识到这些至今

还笔耕不止、 活跃于乐坛的老音乐家

的高尚情操, 充分认识到演出他们的

力作,对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合唱事业

的发展能起的强大作用, 所以与七位

老音乐家通力合作, 演出他们创作合

唱作品中的一部分代表作。 由合唱团艺术总监

叶韵敏指挥, 男高音歌唱家李巍和女高音歌唱

家唐霞担任领唱。这次音乐会的形式丰富多彩,

有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在

演出的六大类板块里有

20

首原创和编配的合

唱曲。 其中有陆在易的巜祖国, 慈祥的母亲》、

《雨后彩虹》;有奚其明的《走进十月的阳光》、巜

我们的共同世界》;有金复载的影视片巜三毛流

浪记》、巜济公》的主题歌;有林华的巜渔歌子》、

《调笑令·胡马》;有徐景新的巜青青苗岭》、编成

合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有朱良镇的巜春之

永恒》、编成合唱的《一根丝线牵过河》;有萧白

的《江南古镇》、编成合唱并最后压台的《好一朵

茉莉花》。

20

首合唱曲反映和表现了我国古今多

彩多姿的社会生活及诗情画意,技法精湛、风格

各异,特点鲜明,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少在

本市和国内的重要节庆中获奖,不少经久传唱,

流向海外。从他们的合唱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他

们的一贯创作基础是爱国主义的情怀, 追求的

是弘扬民族文化, 并和民族历史与地区特色紧

密结合, 使自己的合唱作品有感人肺

腑的可听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同时

从这七位老音乐家及其作品中, 能看

到他们坚定的共性, 即表现出了国家

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沪上各

个年龄段的作曲家树立了优良的学习

榜样。 所以这是一场表率性的示范性

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音乐会!

演出前, 上海爱乐合唱团邀请每

位作曲家到排练现场“探班”,与指挥

及合唱团一起商量和指导排练。 他们

总是仔细听,认真记,力求使演出的作

品能反映出原貌和风格, 最大化地提

高演出水平,以期给听众新颖别致、独

具一格的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担任演唱的上海爱乐合唱团创建

已有

28

年,一贯坚持“用真情唱响和

谐之歌,用仁爱倡导奉献之德”的办团

宗旨,目前是沪上包括混声、室内、女

(

)

声、少儿等在内的综合性的颇具实

力的合唱团。 在艺术指导萧白常年的

精心扶持下, 在艺术总监兼指挥叶韵

敏建团以来的辛勤排演下, 此团每年

都举办各种主题的合唱音乐会, 深受

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赞扬! 本次举办的

“沪之光”专场,即是此团举办的主题

音乐会之一。

叶韵敏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

系, 曾在上海乐团合唱团和上海歌剧

院合唱团工作, 积累了合唱工作的经

验。 以后她又陆续随著名指挥家杨鸿年和著名

作曲家、指挥家萧白学习合唱指挥,直至当今。

她还在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班系统学习过音乐

理论课程。

2005

年起她成了上海爱乐合唱团艺

术总监后,带领全团以“打造一流团队,融入世

界合唱”的高标准建团,又增加了爱乐女子合唱

团、爱乐少年合唱团,循序渐进地提高团里各方

面的业务能力, 形成了老中青少梯队合成的多

元化合唱团。由于此团出类拔萃的演唱成绩,获

得过全国优秀合唱团和上海市公共文化工作先

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当晚合唱团的演唱和指挥

的挥洒,都显得感情充沛,技艺娴熟,使整场演

出高潮迭起。从这场成功的演出,可知此团何尝

不是我国合唱领域的“沪之光”呢?

我的父亲是不久前逝世的丁景唐。 我人生

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父亲教我的:“两只老虎,两

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

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父亲用那带有浓厚宁

波口音的上海官话,学着孩童的腔调,自得其乐

地唱着。“真奇怪!”的歌声,立马吸引了我,我随

着父亲唱着“真奇怪,真奇怪! ”做了几次“跟屁

虫”后,我终于把《两只老虎》唱顺溜了,我唱歌

的兴趣也随之激发, 开启了我开家庭演唱会的

强烈愿望。 每到暑假,我便把弟妹、表妹及弄堂

里的玩伴聚集起来当观众, 将爸妈的大床当舞

台,把自认为漂亮的被面、床单围在身上当演出

服,把从无线电里、弄堂里听会的歌,或绍兴戏、

滑稽戏里的小调,胡编乱唱,扭捏造作,模仿一

气。当然父亲教我唱会的《两只老虎》,那是每次

必手舞足蹈演唱的主打歌曲。父母回家,看到一

片狼藉的大床,便知又是我在颠狂调皮,但父母

从未指责或阻拦过我,由着我随意疯痴。感谢父

母给了我一个解放身心的家庭环境, 逐渐形成

我独立自主的个性, 也为我以后走上音乐表演

之路,打下了艺术个性的良好基础。

当我有了女儿后,我也教她唱《两只老虎》,

这首歌成了她为客人表演的保留曲目。 当我升

级为外婆、奶奶辈时,仍念念不忘儿时父亲教我

的这首歌,我把它改编为扬琴曲,选进了我编写

的《儿童扬琴启蒙》一书内,让学生们边敲扬琴

边唱,还为他们编舞,边唱边跳,从而成为每年

一次的小小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刚随父亲学唱《两只老虎》时,我只是依样

画葫芦,父亲怎么唱,我就怎么唱。 随着年龄的

增长,我对歌词的结尾“真奇怪,真奇怪。 ”引起

了我的疑惑,为什么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可是父亲工作很忙,没有更多的

时间来为我解疑, 我想可能是父亲要让我多动

动小脑筋,自己找答案吧!于是我编写的扬琴曲

《两只老虎》的文字说明中,我也让小朋友想一

想:为什么一只老虎没有眼睛,一只老虎没有尾

巴?

后来我发现父亲不唱《两只老虎》了,调头

(旋律)听着好熟,但唱的字(歌词)不一样了,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于是乎,我又做了几

回“跟屁虫”,随着父亲学唱:“打倒列强!打倒列

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努力……”这“努

力”两字后边的“国民革命”四个字,一直学不

会,只能满嘴乱唱,自己都不知道在唱些什么。

更不懂“列强”是谁,为什么要打倒?除军阀是啥

回事? 至于后边的“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

命,齐奋斗,齐奋斗”!就既唱不清,更是搞不懂。

我照例没问父亲,只是满足于依声唱来,管他什

么意思。

从《两只老虎》到《打倒列强》,这么多的“为

什么”,父亲没给过我答案,他对我们几个子女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我们养成看书、读书的

习惯,从书中寻找答案。 刚识字时,父亲常会把

将出版的儿童读物样本带回家,让我们挑毛病,

诸如错字、错句,套色误差等。到了小学高年级,

父亲在寒暑假期间会依字数多少,给我和文姐、

昭妹布置课外作业:抄录文章。在抄录的过程中

看书习字,抄完还得校对,不能抄错。每到晚上,

父亲卧室兼书房的灯长亮,父亲在看书写文章,

妈妈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或自习俄语, 还要备

课英语……父母勤奋工作、学习,是我们最好的

榜样。使我们从小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

待,尽自己所能,努力再努力!

记得有一年, 家里的玻璃窗用纸条贴成井

字形,晚上不能开灯,只能点蜡烛及煤油灯。 在

微弱的火光中,我看到自己的身影在墙上摇拽,

好害怕啊!有时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我和文姐

两手紧捂耳朵,躲在桌底下,吓得只怕自己的心

跳也会被坏人听见。只盼着父亲快回来,我们又

可以听见父亲的歌声,快乐唱歌过日子!

父亲终于回家了,他开心地唱着歌,这是我

从没听到过的新歌,“跟屁虫” 又随着父亲的歌

声转悠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

人民好喜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

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你是灯塔,

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虽然我对歌词还是

一知半解,还是一如既往地唱不清。但我能感受

到父亲从心底发出的喜悦———嗯, 已很久没见

到父亲了,也很久没有看到他的笑容了,更是很

久没听到他的歌声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 父亲宣布带全家去南

京路看大游行, 对于这难得的全家出动的好消

息,我开心得跳起来:白相去了,白相去了!虽然

我根本不知道大游行是怎么回事, 但我相信父

亲带我们去的地方一定老好白相的! 果然不出

所料,大游行太好看了:有打腰鼓、跑旱船、踩高

跷、舞龙灯、打莲湘、还有蚌壳姑娘,更多的是一

队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阿姨、叔叔,他们唱着各

种好听的歌,唱得最多的就是父亲唱的新歌。我

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只见父亲眉开颜

笑地和唱着,真开心啊!

家里有台老式手摇电唱机,那是早年,叔祖

父的朋友送的。父亲买回了不少新唱片,有周小

燕唱的 《长城谣》、《夜莺》、《远方的客人请你留

下来》、《阿拉木罕》、 以及显然为我们几个孩子

而买的 《让我们荡起双浆》、《我们的田野》、《听

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 每当父亲摇起唱机,

我们便会停止吵闹, 安静地坐下听那美妙的歌

声,于是跟着唱片,又学会了不少新歌。 家里歌

声不断, 学校的合唱团更少不了我们姐妹几个

的身影,我担任了领唱,还去电台录音。 昭妹则

参加了市少年宫的小伙伴艺术团的合唱队,每

周去排练演出。 我们唱歌的爱好, 一直延伸至

今,退休后,文姐和昭妹参加老年大学的声乐班

学习声乐。 当父亲的母校校友会得知我们喜爱

唱歌, 便热忱邀请我们参加校友会的年度联欢

会的演出。 我们代表父亲表演了重唱《红河谷》

等歌曲。 父亲为我们退休后继续保持儿时的歌

唱兴趣而高兴。我们也因歌会友,结识了不少同

好。 有次我先生在卡拉

OK

厅, 点唱了周璇的

《讨厌的早晨》,看着屏幕上年轻漂亮的周璇,唱

着轻松活泼的旋律,诉说着生活在如同《七十二

家房客》中环境之无奈:“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

多少的声音都跟着它起。前门叫卖糖,后门叫卖

米……煤球烟熏得眼昏迷, 这是厨房里的开锣

戏。 旧被面飘扬像国旗, 这是晒台上的开幕礼

……” 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三、 四十年

代,生活在上海底层的城市贫民的日常生活。一

次,我到华东医院看望父亲,与他谈到这首《讨

厌的早晨》,父亲的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有首

歌,也是周璇唱的,歌名叫《可爱的早晨》。嘿!这

两首歌会不会是互相对应的姐妹篇啊? 我找来

了《可爱的早晨》的歌词,果不其然,还真蛮有意

思的:“这里的早晨真自在,这里的早晨真可爱,

听不见卖米也听不见卖菜……看不见煤烟,也

看不见晒台……把烦恼和悲哀都抛在云霄外。”

对于这喜出望外的结果, 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

博学,他熟知并理解那个时代,与他同龄的年轻

人,对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不也是父亲一辈

子不惜以青春的代价, 乃至冒着鲜血和生命的

代价去奋斗的目标吗?

当父母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时, 正值我住

院治病。在住院期间,我将上音作曲系同学曹美

韵写的歌曲《在一起》,重新填词,想以唱歌的形

式来赞美、祝福亲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

恩。 那天,我请假从医院赶到祝贺现场,把填词

的《在一起》歌谱分发给文姐、昭妹、穗妹和弟媳

亚男、丽敏及侄女冰冰(我的上音校友)。当我们

为父母欢快地演唱时, 饭店的邻桌顾客无不赞

赏,这些感人的场面都被上海电视台记录下了

!

其实早在我孩童时代,即喜欢篡改歌词,为

我而用。 由于父亲曾担任过宋庆龄主持的中国

福利基金会 (中国福利会) 第三儿童福利站站

长, 所以父亲经常会带我们姐妹几个去市少年

宫观看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歌舞表演。 看着

这些身穿白衣红裙或兰裤的姐姐哥哥们在台上

的表演,我也很想与他们一起唱,一起跳,特别

是一首结尾歌词是:“……我们每天起得早,起

来就做早操! ”每到此时,我就会不顾一切地合

着唱。回到家,我就把歌词唱成:“……我们每天

起得早,起来就睡着了! ”对于我这种篡改歌词

的小把戏,父亲从来不指正,更不会指责我。 在

这样一种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中, 逐渐养成了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的性格。小学临毕业前,

我看到报上刊登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

学校(上音附中)的招生广告,我萌生了去考考

白相相的念头,便自作主张,没与父母商量,请

小学音乐老师吴振华替我报了名。赴考那天,由

长我二岁的文姐陪我换乘两路公交车, 赶到郊

区的漕河泾上音参加初试。初试顺利通过,但参

加复试的那天,我觉得不舒服,感到冷,唱歌时

词也背得颠来倒去,胡唱一气。 回到家,文姐替

我量体温,竟高达三十九度多。考试结果可想而

知,唉! 落榜了!

(下期续完)

父亲的歌声永响我的心中

丁言仪

“掌心雷”的故事

晓 木

·5·2018

9

25

赏析论坛

“我今年倒过来

39

岁,和这些学生共同演

出一场有特殊意义的音乐会。 ”

93

岁高龄的著

名指挥家曹鹏先生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指

挥台上的开演词,令全场观众感动不已,报以

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还包含着深深感谢和无比

的敬重。

那天曹先生白西装黑西裤, 绛红色领带,

标志性的白发白须,精神矍铄饱满,稳健地伫

立在他一生都为之贡献的指挥台上,犹如一株

枝繁叶茂的青松,光彩熠熠。 (尽管他现在走路

用手杖,那仅仅是为了安全,我想他是不需要

的。 )随着指挥棒起,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音乐

会奏响了。

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样式繁多,首先推出

的是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和柳德

米拉》序曲,接着是钢琴与乐队的舒伯特《圣母

颂》, 小乐手认真稚嫩的演奏博得观众赞许与

欣慰的掌声。 令人十分感动的是两位自闭症孩

子小号手与乐队合奏了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

《养鸡场》,富于现代爵士节奏的乐曲引得观众

大为赞赏。 虽然在技巧和气息上尚欠火候,但

这是自闭症孩子的表演, 之前他们还是病人。

在掌声中,少年自闭症孩子同须发如霜的老艺

术家紧紧相拥, 这一幕令全场观众感同身受,

有的站起来为乐手叫好。 音乐会还演奏了京剧

改编曲《苏三》,小乐手很好地运用了铙钹小锣

的音响特点,融合西洋乐器竖琴、长笛,把传统

的戏曲音乐的韵致尽情发挥,另有不同凡响之

情味。 至于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李斯特的《第二号狂想曲》及《非洲舞曲》等等,

皆有可赏之处。 并且曹先生在每一首乐曲演奏

前,都作了介绍,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曹鹏先生

精心指挥下,乐队贡献了一台别开生面的音乐

会,尤其是最后的压场曲《我的祖国》,气贯长

虹,音乐会达到了高潮,赢得现场各界人士同

台上的指挥家、小演奏家共情共鸣。

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举办了这场上海学

生交响乐团音乐会,可谓非同寻常,它不是一

般形式上的音乐会,而是具有“梦想舞台”特殊

意义的音乐会,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乐手

几乎都是自闭症孩子,要知道这些孩子是他们

父母心中的痛。 这些孩子平日里不善与人沟

通,封闭自己的心灵,生活上难以自理,他们今

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 将来在漫长的生活里怎

样生存? 这是他们的家长和社会非常纠结和关

心的。 再说,当前没有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办

法,使这些孩子摆脱病魔的阴影。 但是,我们的

社会是温暖的,充满爱的,不乏满腔热心及善

良的人士,我们的指挥家曹鹏先生就是其中突

出的一位。

曹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一生献给

音乐事业,在他夕阳之时,他不是在家颐养天

年,含饴弄孙,而是将他的时间和精力做普及

古典音乐工作。他曾经说过:“古典音乐,尤其交

响音乐,对我们一般的音乐爱好者而言,还是

有一定的距离的。 因此,让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尤其是青年交响音乐爱好者, 走进音乐殿堂,

聆听浩似烟海的古典音乐,普及工作就显得十

分重要。交响乐的普及是开垦、是植树、是铺路,

是提高我们民族素质、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重

要途径。”他是这样说,并且身体力行。为了普及

古典音乐,他指导帮助女儿成立组建了上海城

市交响乐团,还成立了上海学生交响乐团。 近

几年来曹鹏先生看到社会上自闭症孩子状况

和他们家长内心的痛苦, 一种责任感、 使命

感,一位老艺术家的良知,油然而生。 使他觉

得应该而且必须为这些孩子以及社会做点什

么, 希望这些孩子将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

自立自信自强。 于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

帮助下,组建了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也包括了

自闭症孩子。乐团成立后,这些孩子在音乐中

找到了自我,发现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且

得到了伸展与升华,觉得自己是有用之才,增

强了与人合作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他们

一生中充满光明和美好的起点, 是生命中绽

放的火焰, 而这火焰是曹鹏先生用他的爱心

和善良点燃的。这些自闭症孩子携着音乐,也

携着理想期盼,走出家门,走上社会,走向国

外。 他们曾经去意大利、英国等地演出,孩子

们认真自信和坚毅的演出, 使外国观众感动

和惊叹, 他们含着眼泪欣赏了自闭症孩子来

之不易的音乐。

曹鹏先生在期颐之年还在为普及古典音

乐,为自闭症孩子指点心智,尽心竭力、不秘所

能,委实可敬可佩,洵为年高德劭、功德无量。这

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出,肯定会载入上海夏季

音乐节史册,因为它是最有温度、最有爱心、最

有正能量的音乐会。

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谈的是作曲

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的成就、贡献

和友情,评价真实诚挚、切中肯綮,不失

为一篇对艺术家敬崇颂扬之嘉文。

然而,文中提到某指挥家是某卓越

作曲家的代言人, 这一点似乎令人费

解,难以苟同。 且不说彼指挥家有否才

具和能力充任这位著名作曲家的代言

人,抑或作曲家有否曾授权于彼,尚难

定论。

窃以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的作品,

犹如一座矿山,它的创作思想、主旨、音

符、旋律、调式、调性、结构、对比等等,

要求指挥家去开发拓展、 挖掘提炼,注

入自己的理解诠释剖析,运用本身的技

艺手法以及糅溶自己的情商智慧、指挥

风格,诚所谓的再创作,方能将作品的

思想主题和布局构架发挥到极致,最大

限度提升作品的整体艺术含量。 有句老

话一直挂在嘴边,谓一千个演员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指挥家就有

一千个贝多芬,就像每一个日本人眼中

都有一座不同印象的富士山一样。 每位

指挥家对作曲家作品理解各不相同, 故而执棒之下的

效果亦然各不相同, 聆听者的欣赏感受自然也各不相

同。 因此,每位指挥家献艺过后,听众都会有所领受感

悟以至评判、褒贬。 再者就会出现如此口碑:某指挥家

的《贝四》《贝七》最令人倾倒;某指挥家的歌剧《玫瑰骑

士》 序曲百听不厌; 某指挥家的瓦格纳最成功最有味

道,等等。 但他们绝对不会说某某是作曲家的代言人,

或者说是权威,无出其右。

综上所述,指挥家应该是作曲家作品的诠释着、解读

者,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俾听众(欣赏者)有更深层的理解

和体悟,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而不同的指挥家的演艺,都

对作品打上自己的印痕———解析、风格、手法、技艺等等,

但绝不可能是作曲家作品的代言人,也没有代言人。何况

学识质素平凡、趣志平庸、风格平常之指挥家耳。

瓦格纳一生共创作了十三部歌剧 (《尼伯龙

根的指环》 是四联剧。 他的中后期作品被称为乐

剧,但总体上仍属于歌剧的范畴),一般上演后十

部———从《漂泊的荷兰人》到《帕西法尔》。 在瓦格

纳圣地的拜罗伊特,也只上演这十部。

在《漂泊的荷兰人》之前,瓦格纳曾创作过数

部作品, 其中完成的有三部———《仙女们》《禁恋》

《黎恩济》。这三部歌剧,除了首演,平时很少上演,

唱片和录像也很少。相比之下,《黎恩济》的境遇相

对好些,它的序曲经常会出现在音乐会上,但整剧

上演的机会依然少见。

2015

年,我到拜罗伊特观

赏瓦格纳艺术节,十天中几乎兜遍整个拜罗伊特,

只觅到一款

2010

年出版的《黎恩济》

DVD

(柏林德

意志歌剧院版),不见《仙女们》《禁恋》的踪影。 瓦

格纳生前很少提及(甚至否定)这三部歌剧,也从

没在拜罗伊特上演。

这反倒有些神秘了。 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

总有来路,在听熟了他后十部歌剧后,一直想了解

一下他的前作面貌。 最近,终于欣赏到

2012

年由

DG

出版的一套瓦格纳全集 (汇集了

DEC鄄

CA\EML\BBC

), 迫不及待地先聆听了前三部歌

剧。 听罢,感觉有必要与乐迷朋友分享。

《仙女们》

三幕歌剧《仙女们》是瓦格纳第一部完整创作

的歌剧,写于

1833

年,时年

20

岁。 该作是瓦格纳

根据卡洛·戈齐的喜剧《蛇美人》自撰脚本。与其他

歌剧作曲家不同,对瓦格纳来说,音乐与文学是齐

头并进的,在早年,他甚至更像个文学青年,最喜

欢希腊神话、莎士比亚(这种爱好保持终身)。瓦格

纳如果不是作曲家,也一定会成为文学家、诗人、

戏剧家。 瓦格纳不同凡响之处,就是自己撰写剧

本。 在他之前,没有哪位歌剧作曲家这么干。 创作

第一部歌剧《仙女们》就自撰脚本,显示了瓦格纳

不凡的抱负和创造力, 也预示了他卓尔不群的开

端。 在这一点上,与他同年出生的威尔第,尚不具

备这样的意识和高度。

《仙女们》的剧情梗概:仙女阿达(女高音)要嫁

给特拉孟德的国王阿林达尔(男高音),但条件是

后者不得过问前者的身份。 但阿林达尔忍受不住

好奇心,还是问了不该问的“禁区”,阿达的神奇世

界就此消失。其实阿达也想与阿林达尔好合,但天

规迫使她不得不用一系列的苦难考验阿林达尔。

阿林达尔没能经受住考验,怒火中烧,诅咒阿达,

直到他被告知阿达遭到诅咒后已变成了一块石

头。阿林达尔痛苦绝望精神失常,跟随阿达进入下

界,最后他用自己的歌声和琴声感动上苍,令阿达

恢复生命,重新相爱。 最后,阿林达尔决定放弃人

间国王,与阿达携手共赴仙境。

我聆听的《仙女们》版本,录制于

1974

年,

Sir Edward Downes

指挥 、

BBC NORTHERN

SYMPHONY ORCHESTRA

联手

BBC NORTH鄄

ERN SINGERS

,全剧约三小时十分。 对当时还

是初出茅庐的瓦格纳来说, 这部初始之作真是够

长的了,似乎预示了他以后源源不断的长篇巨著。

《仙女们》 遵循的主要还是传统歌剧的形式与格

式,有他的前辈贝多芬、韦伯等德国早期歌剧的特

征,也有意大利歌剧的影子,男女主角阿林达尔和

阿达分别都有动听抒情的唱段。 音乐的表述虽然

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乏生动活泼。 剧情中的“禁

问”寓意,令人联想到瓦格纳后来的《罗恩格林》

———罗恩格林同样不许埃尔莎问询自己的姓名

和身世来历。 不同的是,《罗恩格林》以悲剧告终,

《仙女们》以团圆结尾。如此对婚姻和家庭的赞美,

以后再也没有在瓦格纳的歌剧中出现。相反,婚姻

与性爱无法调和成为瓦格纳后来创作的主题之

一。至于剧中阿达变成石头的情景,这是欧洲一个

古老的神话主题, 又令人联想到瓦格纳的晚辈理

查·施特劳斯的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也有类似

这样的情节。 剧中女主角阿达的理念值得玩

味———她认为长生不老恰恰是“一种永无止境的

永恒的死亡”,相反,尘世的死亡却是“一种崭新

的、永恒的生命”。 虽然瓦格纳在结尾时出于艺术

的考虑(艺术家被尊为神),男女主角最后进入仙

境,但阿达的生死观不乏是剧中的一个亮点,可惜

没有很好地展开———可以原谅,瓦格纳当时毕竟

只有

20

岁。

在瓦格纳所创作的歌剧中,他生前唯一没有看

到上演的,只有《仙女们》。 直到

1888

6

29

日,慕尼黑宫廷国家歌剧院才首演《仙女们》,这时

候瓦格纳已去世五年了。

《禁恋》

写完《仙女们》的第二年,

1834

年,瓦格纳开

始创作二幕大喜歌剧 《禁恋》(根据莎士比亚戏剧

《一报还一报》自撰脚本),至

1936

年初,完成全部

的脚本和谱曲,并于

1836

3

29

日由瓦格纳

指挥,在马格德堡剧院首演。因剧情发生地在巴勒

莫,因此《禁恋》还有一个名称:巴勒莫的见习修

女。

剧情梗概:西西里总督弗里德里希(男低音)

公布一道法令,狂欢节期间取消一切娱乐,以防男

女淫乱,包括爱情也被禁止,违者将被处以死刑。

青年乡绅克劳迪奥(男高音)是新法颁布后的第一

个受罚之人。 他的妹妹、见习修女伊莎贝拉(女高

音)为救哥哥,去向弗里德里希求情———因为弗里

德里希自己也“不干净”:他曾经与伊莎贝拉的同

事玛丽安娜(女高音)结婚,但为了自己的野心与

玛丽安娜断绝关系。 他的行为公然违背了自己的

禁令。弗里德里希自觉理亏,只得作为交换释放克

劳迪奥。伊丽莎白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却把玛丽安

娜送到了约定地点:弗里德里希禁止的狂欢节。弗

里德里希好色、 表里不一的面目暴露在大庭广众

面前,他羞愧难当,愿意接受惩罚,但人们宽恕了

他。嘻嘻哈哈的欢乐中,人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地恋

爱了。

在创作《禁恋》期间,瓦格纳特别迷恋意大利

美声作曲家贝里尼,因此《禁恋》中有贝里尼的旋

律影响,甚至在唱段的设置上,也有类似的模仿。

比如第一幕第二场伊莎贝拉与玛丽安娜的女声二

重唱,就颇似贝里尼《诺尔玛》中诺尔玛与阿尔吉

萨的二重唱(女高音与女中音),只不过《禁恋》中

两位都是女高音,在声音的辨识度上不明显。不明

白瓦格纳为什么在剧中安排两位女高音, 而不是

一高一中。

因为是喜剧,在一些快速唱段唱句中,我们甚

至能感受到罗西尼和奥伯的影子。 虽然《禁恋》集

合了一些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音乐元素, 但瓦格

纳的音乐特征已初现端倪, 比如他日后大显神威

的主导动机, 在弗里德里希的爱情禁令中开始出

现动机的雏形。

从《禁恋》开始,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多次出现

爱情禁令这样的主题,如在后来的《唐豪塞》中,为

了神爱而禁止尘世之爱;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

为了权力而必须发誓放弃爱情……

我欣赏的版本也是由

Sir Edward Downes

指 挥 ,

BBC NORTHERN SYMPHONY OR鄄

CHESTRA

联手

BBC NORTHERN SINGERS

全剧约三小时,录制于

1975

年。

《黎恩济》

五幕大型悲剧《黎恩济》,由瓦格纳根据利顿

小说 《科拉·蒂·黎恩济》 而自撰脚本, 创作于

1838-1840

年,首演于

1842

10

20

日,据记

载当日演出持续了约六小时,一直到深夜结束,取

得了凯旋般的效果。在瓦格纳早期创作中,这样的

成功是不多见的。

《黎恩济》取材于十四世纪中叶的罗马,当时

有一位护民官科拉·蒂·里恩佐。 利顿的小说和瓦

格纳的歌剧,就是根据这段历史和人物创作的。瓦

格纳《黎恩济》虽然篇幅庞大,但情节并不复杂,它

主要表现了罗马护民官黎恩济(男高音)如何带领

民众与贵族抗争。市民代表要拥戴黎恩济为王,但

黎恩济表示不愿当王,只当一名护民官。贵族们不

甘心,想刺杀黎恩济。 黎恩济知道后,宣判贵族有

罪,要判谋反的贵族死刑。 后贵族求饶,民众也同

意宽恕,于是黎恩济宣布赦免。但叛逃的贵族再次

武装进攻罗马,黎恩济奋起应战,杀死贵族头领之

一的科隆纳(男低音,黎恩济妹妹伊蕾娜的男友

阿德瑞诺的父亲)。 不久形势突变,教皇不再支

持黎恩济,各种谣言四起,莱蒙多主教(男低音)

当众宣布开除黎恩济的教籍。 黎恩济即刻处于

众叛亲离的境地,只有妹妹伊蕾娜(女高音)与

他生死相依 。 黎恩济表示要作最后的尝试,到

罗马人们面前演说, 但此时受到蛊惑的民众非

但不再听他的演说, 反而放火攻击黎恩济的古

罗马城堡,于是城堡倒塌,黎恩济和他的妹妹伊

蕾娜,以及冲进城堡的阿德瑞诺(次女高音)同

归于尽,葬身于一片火海中……

在瓦格纳创作早期, 正是以梅耶贝尔为代表

的法国大歌剧盛行之时,瓦格纳的这部《黎恩济》

几乎就是法国大歌剧的翻版。 多达五幕的歌剧演

出时长将近

220

分钟,场景竭尽铺张豪华,其中有

大量的合唱、进行曲和芭蕾舞场景(如第二幕的芭

蕾舞集锦)。 但它与惯常的法国大歌剧又有不同,

主要表现在戏剧情节比较单一,平铺直叙,缺乏戏

剧张力,有些像亨德尔清唱剧般的仪式感。黎恩济

妹妹伊蕾娜的恋人阿德瑞诺,由女声演唱,似有巴

洛克歌剧阉人演唱的痕迹。 主角黎恩济从第一幕

唱到第五幕,戏份之重,唱段之巨,几近他后来的

《齐格弗里德》, 这可能也是它很少上演的原因之

一———《指环》是四联剧,要演必须全部上,哪怕

《齐格弗里德》的男主角状态欠佳也要上(我在上

海大剧院

2010

年科隆版《指环》中就碰到了)。《黎

恩济》则不同,它是一部独立的歌剧,如果找不到

合适的男主角,整部戏就撑不起来,再加上瓦格纳

生前否定自己的前三部歌剧,《黎恩济》 也就跟着

睡大觉了。 然而,是金子总会闪光,《黎恩济》的序

曲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就是明证。 这次我聆听

了由

HEINRICH HOLLREISER

指挥德累斯顿国

家管弦乐团, 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合唱团演绎的

《黎恩济》(

1976

年录制), 感觉整体上音乐还是

很流畅的,通俗悦耳,可听性强,对刚开始不习惯

瓦格纳乐剧的观众来说,《黎恩济》可能更容易入

门。男主角黎恩济有大量的唱段,或气势恢宏,或

深情委婉, 开始显露瓦格纳英雄男高音的特质,

最著名的就是第五幕黎恩济临终前的咏叹调《全

能的主啊,俯看一下我吧》,主旋律为全剧一开始

序曲中的主题之一。一直认为,相比意大利歌剧,

德语歌剧缺乏独立精彩的咏叹调,《黎恩济》中的

这段《全能的主啊,俯看一下我吧》却是例外,只

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平时很少在歌唱家的独唱

音乐会上听到, 也很少出现在咏叹调唱片集锦

中 。 本版演唱黎恩济的是德国男高音

RENE

KOLLO

, 他的演唱抒情而又阳刚, 深情而又坚

毅,极具感染力。听了此版,才明白

2010

年版《黎

恩济》

DVD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版)是个删节版,

起码少了三分之一。 也许,对现场演唱的男高音

来说,完整版的《黎恩济》太长了。

《黎恩济》中有几处值得注意。瓦格纳的男高

音既有英雄气概,但不免单纯,甚至几分傻气(如

唐豪塞、齐格弗里德、帕西法尔等),黎恩济于此一

脉相承。 他不要当王只做一个护民官,理念前卫,

符合瓦格纳的政治理念, 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

得头破血流、 葬身火海。 剧中主线平民与贵族之

争,反映了瓦格纳一贯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而大众

平民的无头脑无立场、 最后居然对黎恩济反戈一

击,折射了瓦格纳内心深处的悲剧感。没有民众的

革命者,最终将以失败而告终。 《黎恩济》的结尾,

预示了《指环》的结局———熊熊烈火中,古罗马城

堡倒塌,黎恩济葬身火海,这与《指环》最后瓦尔哈

拉天宫葬身火海、诸神灭亡,何其相似乃尔!不过,

戏剧形式相似,内涵却不相同。

告别《黎恩济》,瓦格纳又于

1840

年开始创

作《漂泊的荷兰人》,但面貌已与以往大不相同,

从此瓦格纳走上了一条音乐戏剧革命的 “不归

路”。 短时期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巨变和突变,

那将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这里,我们已经明

白,再伟大的英雄,只要是人,不是神,总有其来

路的,并不是凭空出世的。 明白了英雄的来路,

更显出英雄的不易和伟大。

英雄的来路

———瓦格纳早期的三部歌剧

:

《仙女们》《禁恋》《黎恩济》

任海杰

年高德劭 功德无量

———记曹鹏先生指挥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

郑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