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呂淑雅、林士雄紀錄整理 主持人-金屬中心 黃文星 執行長: 國科會所舉辦的大眾普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知 道科技對我們日常生活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可是一般民眾對 科技的認識相當有限,因為科技一般來講相當的艱深又很 難,其實科學家很難把他的知識用講的讓我們一般的民眾 懂,所以一般民眾對科技要不是不了解不然就是存在著很多 誤解;最近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消基會公佈我們有一半以上 號稱奈米級的產品是不合格的,進而發現一般大眾對於奈米 科技其實是一直存在很多誤解的,因為我本身是念材料的, 所以對奈米有一點認識;我們也知道很多打著奈米這個名詞 的產品其實是誇大其辭的,但是一般民眾很難去分辨,國科 會或教育部都有體認到這個問題,所以就覺得大眾的普及科 學教育非常的重要,英文叫做 popular science,但是要做這件 事情其實相當困難,因為要科學家把他的專長講給一般人懂 其實相當困難。後來我個人也有這樣的體驗,發現要做到這 樣的事情需要層級很高的科學家,他們才有能力把這種艱深 的科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給大家懂;這個系列專題演講的 活動是非常有意義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受用於一般民眾,對 於即使是在科技領域工作的人也一樣的重要。現在的科技領 域大部份強調要跨領域,一定要跨科技,但是經常發現我們 把一些不同領域的人集合在一起共同解決一個問題,就發現大家在雞同鴨講,既使同樣是做科技的人也 是隔行如隔山,他講的你聽不懂,你講的他聽不懂,所以奠定基礎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找到院士這樣高 層級的人物來跟我們談談他的專長,他就有辦法可以讓我們懂,當大家對科學這件事情有了基本的認識 和了解之後,才有可能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擦出一些火花,也即所謂的腦力振盪。 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朱國瑞 院士來為我們做演講,簡單介紹一下朱院士的背景,朱院士畢業於台大 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念碩士,後來在康乃爾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後在美國 海軍研究所做到非常高的職位,對物理及應用物理方面有非常多的研究,很難得的,朱院士在 1983 放棄了美國高薪的工作回到台灣,一直任教於清華大學,現在除了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授之外,也是 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朱院士的專長是微波物理,微波物理還包含應用方面,這部分我無法自己班門弄斧, 就交給朱院士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微波以及微波有什麼樣的應用。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science.nchc.org.tw/science/science2004/paper/1.pdf ·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呂淑雅、林士雄紀錄整理 主持人-金屬中心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呂淑雅、林士雄紀錄整理

    主持人-金屬中心 黃文星執行長:

    國科會所舉辦的大眾普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知道科技對我們日常生活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可是一般民眾對

    科技的認識相當有限,因為科技一般來講相當的艱深又很

    難,其實科學家很難把他的知識用講的讓我們一般的民眾

    懂,所以一般民眾對科技要不是不了解不然就是存在著很多

    誤解;最近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消基會公佈我們有一半以上

    號稱奈米級的產品是不合格的,進而發現一般大眾對於奈米

    科技其實是一直存在很多誤解的,因為我本身是念材料的,

    所以對奈米有一點認識;我們也知道很多打著奈米這個名詞

    的產品其實是誇大其辭的,但是一般民眾很難去分辨,國科

    會或教育部都有體認到這個問題,所以就覺得大眾的普及科

    學教育非常的重要,英文叫做 popular science,但是要做這件事情其實相當困難,因為要科學家把他的專長講給一般人懂

    其實相當困難。後來我個人也有這樣的體驗,發現要做到這

    樣的事情需要層級很高的科學家,他們才有能力把這種艱深

    的科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給大家懂;這個系列專題演講的

    活動是非常有意義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受用於一般民眾,對

    於即使是在科技領域工作的人也一樣的重要。現在的科技領

    域大部份強調要跨領域,一定要跨科技,但是經常發現我們

    把一些不同領域的人集合在一起共同解決一個問題,就發現大家在雞同鴨講,既使同樣是做科技的人也

    是隔行如隔山,他講的你聽不懂,你講的他聽不懂,所以奠定基礎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找到院士這樣高

    層級的人物來跟我們談談他的專長,他就有辦法可以讓我們懂,當大家對科學這件事情有了基本的認識

    和了解之後,才有可能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擦出一些火花,也即所謂的腦力振盪。

    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朱國瑞院士來為我們做演講,簡單介紹一下朱院士的背景,朱院士畢業於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麻州州立大學念碩士,後來在康乃爾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後在美國

    海軍研究所做到非常高的職位,對物理及應用物理方面有非常多的研究,很難得的,朱院士在 1983 年放棄了美國高薪的工作回到台灣,一直任教於清華大學,現在除了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授之外,也是

    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朱院士的專長是微波物理,微波物理還包含應用方面,這部分我無法自己班門弄斧,

    就交給朱院士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微波以及微波有什麼樣的應用。

  • 演講人-朱國瑞 院士:

    非常高興又來到了高雄,幾次最溫馨的演講都是在高雄,我還記得 20 年前來談核融合,高雄人對科學的愛好讓我留下深

    刻的印象!今天很榮幸又有機會和高雄的

    朋友來談微波及微波的應用。微波是電磁

    波的一個頻段,波長在 1 毫米和 1 米之間,我們首先從電磁波的發展史談起,再討論

    電磁波的學理和主要頻段,然後談一談微

    波各種各樣的應用、挑幾個與台灣有關的

    應用來探討,最後介紹微波爐及微波加熱

    的原理。

    電磁波發展史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是法拉第和馬克士威,這兩人都堪稱物理學家

    的前十名,而他們最主要的貢獻就是我們

    要談的。法拉第出生於 1791 年,他於 1831年經由實驗發現了「法拉第定律」:隨時間變化的磁場(dB/dt)會產生電場。例如將一

    磁鐵通過一線圈,線圈上就會感應出電壓及電流。法拉第定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此之前只知道一

    種方法可以產生電場,就是電荷,而法拉第發現了另一種產生電場的方法。在發現法拉第定律誕生的

    同年,馬克士威也出生了,1867 年法拉第去世,1873 年馬克士威經由推論,提出一個重要的理論:隨時間變化的電場(dE/dt)會產生磁場。這又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因為在當時只知道電流能產生磁場。馬克士威的學說因為是推理,一直到 1879 年他去世前都沒有被接受,到了 1887 年赫茲用LC振盪器產生電磁波,馬克士威的理論才終於獲得証實!大家當時都只知道光是波,光的波動現象可以用干

    涉儀探測出來,但不知道光究竟是什麼東西,馬克士威說光波就是電磁波,由電場和磁場構成的,可

    是因為太創新,以至於抱憾而終。他們兩位偉大的地方就是分別發現一個嶄新的方法,產生電場和磁

    場。

    這裡我們用質塊+彈簧來比擬電磁波的振盪現象(圖 1);彈簧上綁一質塊,把彈簧自平衡位置移開,便有位能產生,鬆手後位能逐漸變成動能,在動能最大位能最小的時候,動能又開始化為位能,

    最後又全部變成位能,下半個週期開始相同循環,所以彈簧和質塊的振盪就是動能和位能之間的相互

    轉換。相同的道理可應用在具有一個電容及一個電感的電路,電容器充後,將電路接通,電容上的正

    負電荷造成電壓,所以有電流,電流流過電感就產生磁場,這時電容器內的電場能量隨電荷減少也跟

    著變小,當電荷全流光時,電場也沒有了,能量全部變成磁場的能量,磁場最大時電流也最大,可是

    因為電流一直在流,無法一下子降為零,於是又流到電容處造成電荷,然後磁場能量又逐漸變回電場

    能量,到最後全部變成電場能量,下半個週期又開始相同的循環,這是一種電磁振盪的現象,赫茲就

    是用此方法產生電磁波。總結這兩種振盪形式,可看出一個振盪現象的通則: 能量形式1⇔能量形式2

    圖1. (取材自H. Benson, “University Physics”)

  • ,由這個通則我們可以看出振盪需要有兩種儲存能量的機制,比如質塊+彈簧的能量儲存機制是動能及位能,LC振盪器和電磁振盪的能量儲存機制是電場及磁場;另外還須要能量交換的機制,比如質塊+彈簧的能量交換機制是彈簧的復原力,LC振盪器的能量交換機制是電流和電荷。電磁波雖然也是藉電場和磁場來儲存能量,能量交換的機制則截然不同,是藉電場和磁場的時間變化來交換。電磁波由

    於不需要藉由電流來產生磁場,也不需要藉由電荷來產生電場,因此可以存在於沒有介質的空間,比

    如說外太空。在此可知,電磁波雖然是馬克士威預測出的,可是他只提供了一個由電場產生磁場的迴

    路,當然這很偉大,另外一個由磁場產生電場的迴路是法拉第在 40 年前提出的。

    赫茲利用LC振盪器產生電磁波,其過程是在振盪時,用電感耦合出一部分能量,經傳輸線傳到電偶極天線,在天線上,電流會產生磁場,也會累積電荷,於是也產生電場。電場和磁場在天線處由電

    流及電荷產生,二者大致相互垂直,之後便跟據馬克士威及法拉第的理論相互變換,形成了電場和磁

    場完全垂直的電磁波,並以光速傳播出去。

    電磁波的頻率,從幾個赫茲(1 赫茲=每秒鐘振盪一次,用Hz表示)以下,一直到 1024 赫茲以上,範圍可以說是廣的不得了。整個頻譜區可大致分為長波、無線電波(無線電波裡頭包括了微波),還有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接著還有X光、Gamma 射線等。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水對電磁波的吸收係數跟頻率之間的關係(圖 2)。大氣裡有很多水蒸氣,在這個很窄的可見光頻段,水的吸收係數就像峽谷一樣,突然下降 1~100 億倍,讓我們的大氣像是有一扇窗戶,使太陽光能夠穿透水蒸氣進到地面來。假如沒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大峽谷,我們現在的地球會是一片黑,沒有植物也沒有光合作

    用,能量都沒有了,吃的東西、燒的汽油通通不存在,當然我們也都不存在!所以水對電磁波的吸收

    係數看來像是一個自然奇景,是其他物質所沒有的,幾乎像是超自然的力量所設計的。

    圖 2 .

    再來談談低頻波段。60 Hz 為每秒鐘振動 60 次的低頻,跟我們很有關係,這是家用電所使用頻段。高壓線(圖 3)就是在 60 Hz 傳輸能量,高壓線是大家很討厭的,可是我們又必須靠它來傳輸能量,那高壓線如何傳輸能量呢?是藉著電磁波的電場、磁場來傳輸能量,高壓線的電流會產生磁場,電壓差會

    產生電場,電場和磁場正好互相垂直,因此可以傳輸能量。這樣看來,高壓線的四周像是一條電磁場

    的大洪流,反而是高壓線的裡面不能傳輸能量。高壓線要擺這麼高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碰到線會有危

    險,而是一進到電磁場的洪流區就很危險。除了高壓線外,只要是傳播訊號或傳輸能量的電線,都利

    用相同的原理。汽、機車的電瓶是直流電,即使直流電線中也有電壓及電流,電場、磁場也是互相垂

    直,照樣可以傳輸能量。

  • 圖 3 .

    說完了微波兩側的光波和低頻波之後,開始進入我們的另一個主題:微波的應用。我們先從剛剛所示電磁波的頻譜中,挑幾個與通訊及雷達有關的頻段來看;光纖通訊利用光波,除此之外,就是無

    線電波。無線電波頻段裡面有中波,由早期的收音機所使用,還有短波、AM、FM、及 VHF 電視頻道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微波,這是通訊和雷達最主要的頻段。國際組織將無線電波頻段劃分為

    很多的頻道,甚至規定了軍事設備的頻道,不然就會彼此干擾,所以軍用設備、民用設備、衛星、電

    視…等等,都各有劃定好的頻道;太空通訊又有往上及往下的頻道,都與地面通訊所用的頻道不一樣。

    接下來談談日常通訊。電視表演要送到遠處去播放,需要在地面轉接,一個轉接站收到訊號後,再將它放大傳送到另一個轉接站,最後送到接收地的電視台播放,也可以經過衛星送到更遠的地方。

    越洋電話、電信也是經過衛星送出訊號,所用的都是微波。再說到國防系統,這當然也是絕對重要的,

    以美國為例,全球部隊 24 小時都在它的指揮之下,裡頭有軍艦、飛機、坦克,分散在地球不同的角落,彼此藉著衛星通訊串在一起。此外,每一艘作戰船上面都有各種雷達及通訊設備,光是微波發射

    器就數以百計,新型戰機上面也有好幾十個,發揮各種各樣的功能,包括通訊、偵測、導航、干擾、

    火控等等。比如飛行中的飛彈,要擊中目標,需要雷達導航,作戰的飛機需射出訊號來干擾敵方的雷

    達,讓敵方的雷達無法抓住它的位置,聰明一點甚至還可以發出欺騙訊號,讓敵方雷達把它的位置搞

    錯,結果浪費一顆飛彈,飛機和指揮部通訊,也都要靠微波;其他像戰車…等等的,都以此類推。所以說微波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軍艦、戰機保護我們,是間接影響,地面通訊是直接影響,現在幾乎

    每個人都在撥打手機,就是微波替他服務。

    介紹完微波的的一般應用,接下來談談幾個跟國內相關的實際例子。我在清華大學,專門研究高功率微波,而國內作這方面研究的團隊也極少,所以難免就以清華大學的工作舉例。先從微波的產生

    談起,清華大學的「高頻電磁實驗室」跟中科院合作,一起研製微波發射器,經過多年的努力,製造

    出一系列的微波發射器。我們發展的一些能力,一個一個都要從頭建立。比如說產生微波,首先要用

    電子鎗產生電子流,然後把電子流的能量變成電磁波的能量。電子鎗是微波發射器裡面的核心組件,

    電腦模擬設計後,要作工程設計,再來是精密加工,製造各種零件(圖 4),然後焊接起來。其他各種各樣的組件製造流程也一樣,最後把全部組件焊接成一個發射器,裡面的接觸面超過 100 個以上,在不同的溫度一次又一次的焊,一次出錯,就前功盡棄。製造出成品後(圖 5),再用高壓電源測試,如果不合格,又是前功盡棄。製程中需要一再焊接,是因為發射器中必須保持高真空,以免電子碰撞到

    氣體,如同真空管一樣,所以這種高功率微波發射器,通常簡稱為「微波管」。由於微波管的製造如

    此不易,頻率越高又越困難,在先進國家,毫米波段的微波管都列為輸出管制品。我們的研究重點,

    也就在毫米波段,所以這項工作,對我們的國防相當重要。

  • 圖 4 . 圖 5 .

    前面提到的都是已經成熟的技術,微波是二次世界大戰時開始發展的,現在已經進入工業界,是

    非常成功的一項研究,但也需要不斷的創新。清華大學主要是在”磁旋行波放大器”(圖 6)及”單陽極磁控電子鎗”(圖 7)這一類的研究上面鑽研。所研創的磁旋行波放大器能夠把一個訊號放大一千萬倍,也就是 70 dB,不論在功率、效率、增益或頻寬,都超越了傳統的極限,在應用上帶來了新的契機。美國這樣的先進國家,已準備將磁旋行波放大器應用到太空科技。美國有不少太空偵測設施,裡面有各

    種各樣的雷達,偵測太空物件,例如敵人及自己的飛彈、天空上的衛星、甚至天上的太空碎片等。太

    空碎片速度非常快,太空船一不小心被打到,就會像中了炮彈一樣,只是碎片的密度還不高,被打中

    機會不大。碎片有大有小,要看到一公分大小的太空碎片,就必須用磁旋行波放大器這一類的新設備。

    圖 6 . 圖 7 .

    再拿最近在清華大學進行的另外一項應用來

    舉例。這項應用和工研院合作的很密切,是用微波

    加熱處理材料。大家所熟悉的微波爐,用的是一個

    封閉的作用腔,而我們現在用的是一個光學式作用

    腔,有如一個聚焦鏡,微波射進去後聚焦,就會產

    生很強的電磁波,用以處理材料。一般處理材料用

    的微波爐,功率大概是兩、三千瓦,但在這個作用

    腔,只要幾十瓦就可以看到效果了。這是一個新的

    方法,正在申請專利,今年六月我們才開始的,希

    望這個設備能夠給我們的研究工作帶來一些突破。

    這個計劃的目的之一是要製造新一代、可扭曲式的電子模組,它既是紡織品又是電子模組,包含

    一個底層及上面的功能層,所以製造時需要將不同

    的材料層結合在一起,結合的過程從粉末開始,上

    層要加熱到上千度的高溫才能融合在一起,但底層

    的溫度不能太高,太高的話就被會燒溶掉,因為底層

    是另一種材料,具有另一種功能。在此限制下,將功能不一樣的各層結合在一起,必須快速加熱。構

    思的方法是上層用吸波快的粉末,因為吸波快,立刻熱到一千多度,很快就完成了緻密及融合,底層

    還在五、六百度的熔點之下。作這樣的工作不能用一般的高溫爐,因為一般的高溫爐溫度都一樣,沒

    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放在封閉的微波爐恐怕也不行,因為還不夠快。在我們設計的”掃描式近光學微波加熱作用腔”中(圖 8),可以很快的完成,可是只能在一個小聚焦點上完成,如果需要的產品是一塊布料這麼大的,就要放在一個移動式機械平台上,作二維掃瞄,連續地處理。

    圖 8 . 掃掃描式近光學微波加熱作用腔

  • 微波除了通訊、雷達及材料處理之外,還可用在加速器。加速器的核心是一個高頻共振腔,電子或離子在

    裡面被電場加速。台灣有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加速

    器,這個加速器位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同步輻射研究中

    心,內有加速環及儲存環(圖 9)各一個,用的是 500 MHz的微波。加速環把電子加速到 1.3 GeV,速度已經是0.999999 的光速,送到儲存環裡面轉七、八個鐘頭,在轉彎時,會輻射出很強、頻率接近 X-ray 的光。儲存環外的周圍,擺了各種的儀器,作科學或工業應用研究,

    在每一個轉彎處都引出三道光,可作三組實驗,一圈共

    可作 18 組實驗,這是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大概的情況。 圖 9 . 電子在加速環裡轉的時候,每經過一次高頻共振腔,就被踢一腳,然後就加速一點,從小速度變成非

    常高的速度。送到儲存環之後,在旋轉時會輻射出光,耗損能量,所以儲存環裡頭也有兩個高頻共振

    腔,每經過一次就補充能量,好像加油站一樣。電子在儲存環裡頭,每秒鐘走三百萬圈,要走 8 個鐘頭不碰到牆,可見這個技術需要相當精確的計算;比如說光速是 3×1010 cm/sec對不對?這個題目出得不很好,因為在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如果把光速寫成 3×1010 cm/sec的話,這個一億美金的設備就要泡湯了,在那裡光速要用 2.9979×1010 cm/sec,這其實還不是精確的光速,光速的精確值在後面還有好多個小數點,只是加速器計算的精確度,到小數第 4 位即可。

    加速環裡的高頻共振腔,就是加速的地方,可是加速不是唯一的需求,裡頭還有各式各樣的磁鐵,可以讓電子轉灣,並自動修正軌道的偏差。電子要在儲存環裡面轉那麼久不碰到東西,必須把裡面抽

    到非常高的真空,所以真空泵也到處都是,另外還有電源供應器…等等,這就是加速器大致的構造。電子在儲存環輻射出來的光,要作各種各樣的處理,需用到的很多設備,構成一個龐大的實驗站。在

    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裡,這樣的實驗站一圈下來將近 20 個左右,還是有很多人在排隊等著作實驗。這個光源,全台灣很多大大小小的學校都在用,大約有幾十個機構、一兩百個研究小組,有些還來自國

    外。

    加速器除了產生輻射之外,我們還可以用裡頭的高能粒子,發掘宇宙的奧祕,比如原子核裡面是

    什麼?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又是什麼?固然有一些奧祕是理論可推論的,但必須實驗證明大家才相信。

    實驗時,把一個帶電粒子加速到很高很高的能量,用來把另一個粒子打爛掉,產生各種各樣的其他粒

    子,比如跑出一些夸克等,科學家就可以說我們看到了理論預測,或者看到了理論沒有預測到的。丁

    肇中先生在二、三十年前看到一個理論預測到的粒子,得到諾貝爾獎,用的就是加速器。但這種應用

    需要的粒子能量極大(例如 1 TeV),需要的加速器可以長達幾十公里,有千百個高頻共振腔,可見現代的加速器有多複雜。光是從粒子加速器這個應用,大家就可以想像微波對科學研究有多大的重要性。

    再回頭來說高頻共振腔(圖 10),就是剛剛所謂的電子加油站。將電磁波送進高頻共振腔裡,就會激發共振膜產生電場,電子進來的時候會被電場加速。這裡用的頻率是 500 MHz,也就是每秒中振動五億次、改變方向五億次,在改變方向以後,再進來的電子,不但不加速反而還減速,所以在加速器

    裡面,電子一定是一團一團的,中間有一減速時段是沒有電子的,時間算好了,電子一來就被加速。

    500 MHz 是微波的低頻邊緣,屬於 UHF 頻段。

    其他附帶器件構成一個高頻系統(圖 11),圖十一所示高頻系統是十年以前,清華的師生八年抗戰所做多

    圖 11 . 圖 10 .

  • 出來

    圖 。微波爐是大家最熟悉的,和我們關係也很密切。也許大家還沒想到,跟

    各位關係最密切的不是微波爐裡的

    夠介紹的,它是一個微波發射器。因

    為磁

    微波加熱是利用什麼原理?這就得談到水,水是一個很奇特的分子。前面講到水在吸收電磁波的

    時候

    為什麼水和微波爐的關係這麼密切?因為水分子另外還有一個特性:它天生就有電偶極,而一般

    原子

    微波加熱不但要微波能進到食物裡面,還要能被吸收;頻率太低,大部份都穿透,頻率太高,在

    的。其中有一速調管,這是電視台所用的微波源,產生 60 千瓦的功率,其他還有冷卻系統、微波循環器、控制系統、同軸傳輸線等。60 千瓦那麼高的功率相當於三、四十台冷氣機,到處都會留下熱,高頻系統的各個地方都需要冷卻,要是不冷卻,馬上就燒掉。所以只要有哪個地方不對,控制系

    統就會在百萬分之一秒內下令自動停機。微波循環器是用來保護速調管的,高功率微波射出後萬一反

    射回來,絕不能讓它回到原來的地方,這就好像一門大砲射出砲彈,如果反射回到砲口的話,是會吃

    不消的。當然砲彈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不存在,但是微波發生的機會就多了,通路一有不對馬上就沿

    原路回來,循環器能讓它回來時走另一條路,被吸波材料吸收,這時候就不會造成傷害了。

    最後介紹微波爐( 12)

    圖 12 .

    微波,而是自己身上射出的微波。由

    我們體溫所放射出的熱,就是電磁

    波,其中微波的成分還蠻大的。微波

    爐的主體是一個作用腔,是個用金屬

    封閉的箱,微波射進去,激發裡面的

    各種微波模式,加熱食物。箱上有一

    個可看進去的視窗,可是微波漏出不

    來。其他還有磁控管、高壓電源、風

    扇、波導管等,這是整個微波爐的機

    械結構。

    磁控管是微波爐裡面最主要的

    器件,磁控管的原理不是我們這裡能

    控管可應用在家用的微波爐,產量動不動就是幾百萬個,這裡面的商機就很多,而最尖端雷達經

    常賺不了錢,因為需要量常常只是一兩個,所以微波爐才是商家真正在追逐的。加速器也一樣,要找

    人家做還得拜託人家,因為量太少沒利潤。現在為了競爭,磁控管可以做到一個不到 10 元美金,量產能使價格便宜到這種程度,相當不可思議,而太空偵測用的微波管可能一個要價百萬美金,簡直不

    成比例。

    ,竟然在可見光頻段有那麼一個大峽谷。同樣神奇的是,水一直冷縮到攝氏 4 度,然後在攝氏 4度以下開始膨脹,這又是世界上少有的,好像是一個超自然的設計。假如它攝氏 4 度以下繼續冷縮的話,結冰就會掉到水底下去,明年夏天來時,因為隔了一層那麼深的水,無法融掉,然後冬天來了,

    又有一大堆的冰沉下去,大概幾十年後整個湖將全都是冰,即使是夏天也一樣。生物是從水裡面來的,

    如果水沒有這個特性,不會有生物,也沒有人類。

    、分子是沒有電偶極的。水分子的電偶極通常排列很絮亂,把微波爐打開,作用腔內就有電場產

    生,水分子在電場中受到力距作用,電偶極就會朝著電場方向排列,電場方向不斷改變時,水分子的

    方向也就一直跟著改變,不斷的打滾。是否每打一個滾就增加一點能量呢?這倒不見得,例如船在水

    波上面,每來一個波峰,船就上升一點,波峰過後船又下降,下一個波峰來了,又做相同的動作,一

    再重覆相同的動作,船的能量並沒有一直增加。這個道理運用到水分子的滾動上也是一樣,能量不會

    一直增加,所以並沒有加熱。要加熱,水分子周圍必須要有東西,這樣才能在滾動的同時,因彼此之

    間碰撞而加熱。比如一塊肉,電磁波讓裡面的水分子滾動,去擠動旁邊的肉分子,這時就能加熱。如

    果全是一杯水也可以,只要水分子之間互相擠動就會變成熱能。我們都清楚,熱能就是亂無次序的動

    能,在空氣裡頭的熱能就是如此,風的動能就不叫熱能,因為風是往同一個方向吹,是有序的動。水

    分子在電場裡一起有序的動,也不是熱能,能量還可以再回傳給電場,可是當水分子和其他分子擠在

    一起動的時候,相互擦撞,這時大家的方向就亂了,變成了熱能;這就是微波爐的加熱原理。

  • 表面

    Q&A

    剛說到高壓電是透過它的周環來傳播電,而不是透過線,那像一般家用電器的電線,用久了有

    :電線裡面通了電流,會有歐姆損耗,所以線是熱的,不過觸摸一般絕緣的家用電線不會有危險;

    2:微波爐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要用到,其輻射對人體的直接的傷害相當受到關切;但間接的傷

    上就被吸收,進不到到裡面,微波加熱的頻率(大都是 2.45 GHz),就是在這個條件下選的,這是微波爐專用頻率,所以不會干擾通訊。由於微波能進到食物裡面,各處同時加熱,所以加熱速度快。

    由於金屬作用腔壁吸熱慢,溫度不高,散熱少,這種加熱方法效率高達 50%左右,比傳統烤箱加熱效率(約 10%)大得多,所以也省電。

    Q1:剛時摸起來會熱熱的,這些電線的功能是不是像高壓電一樣,不是透過裡面的電線在傳達熱能,而是透

    過周圍的環狀電流在傳遞,這樣會不會有危險?一般家用電線爆炸和這是不是有關係?

    A由於四周電場很小,不會在手上造成放電。但高壓線的電壓是幾萬伏以上,比家用電的一百一十伏高

    很多,所以四周電場很強,假如把手接近,電場更強,手與高壓線之間的空氣會被游離化,而造成一

    個通道,電流就會經由通道流到我們的身上,再傳到地面,就像閃電時一樣。所以高壓線是非常危險

    的。至於電視機會爆炸,原因可能很多,需要視各別情況來了解。

    Q害,比如說對食物本身能量的變化,舉個例子來說,日本江本勝教授研究水晶晶形的轉變,比如我們

    對水分子笑嘻嘻或怒罵所產生的晶形就會不一樣,存在我們人體大部分的水分,隨著我們的心情好自

    然代謝就好;所以微波對食物裡頭水分子的晶形是否也會轉變?這間接的傷害在我們國內是否有在研

    究?

    A:國內有沒有研究這類的問題我並不清楚。以蛋白質受到的傷害為例,蛋白質是個很複雜的分子,

    3:高壓線對人體有沒有害?

    少訴訟,而電力公司也不知作了多少宣導,

    Q 或一些有機污染物,食品檢驗可能就不是用微波而是

    :抱歉,由於領域不同,這個問題無法回答。

    :微波有多種的應用,包括通訊、衛星…,我們都希望它靈敏度越好就可以接收的越遠;現在有一種

    用微波爐烹煮食物,會有些地方特別熱,蛋白質分子像就會被破壞。不過食物吃到肚子裡頭也一樣遭

    到腸胃分解破壞,而且破壞的程度更厲害,所以破壞不一定就是有害。微波破壞分子並不會產生有害

    物質,頂多只是影響口感;變得比較不好吃或更好吃。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烹煮食物,都會破壞食物

    的結構,不過都不如吃進肚子後的破壞來得大,所以微波造成的間接傷害不值得去擔憂。

    Q

    A:這是一個大家相當關心的問題,在美國已不知造成多訴訟和宣導的金額非常龐大。美國物理學會因此覺得有責任表示立場,於十年前作了一個聲明,大意

    是他們檢視許多提出的傷害事例後,沒有辦法證明這些傷害是高壓線造成。這是一個統計問題,比如

    某一區住在高壓線底下的人,癌症患者人數特多,也許另一區住在高壓線底下的人,癌症患者還會少

    一點。這種變化就像是去拉斯維加斯賭錢,突然間贏了很多,並不表示這部機器對其他人也是有利的,

    同ㄧ部機器換另一個人來玩,可能輸得一文不名。這麼多的高壓線為什麼就只有少數地區出問題?如

    果高壓線真正有害的話,應該是全面性的。所以如果你住在高壓線底下,但又沒辦法搬,不用太過於

    擔心,因為連美國物理學會也找不出證據來證明高壓線對人體有害。

    4:做環保的人會用微波來萃取土壤裡面的重金屬用超音波,還有用熱能迴流萃取的,請問這 3 種萃取方式就您所知,有沒有什麼區別?

    A

    Q5

  • 叫做電磁脈衝的,如果產生很大的電磁脈衝,可能就會把這些通訊設備全都破壞掉,是否有什麼方法可

    以防治?

    A:電磁脈衝就是超高功率(例如 1011瓦)的瞬間(例如 1 微秒)電磁波,裡面有超強電場,進入電子儀器裡

    6:磁控管電子鎗和射出電子流的電子鎗有什麼差別?

    7:金屬容器放入微波爐沒辦法加熱是不是因為微波無法穿透金屬?微波加熱金屬會不會損壞微波爐?

    片很薄的鋁箔或一根細金屬線進去,就會變的

    8:在衛星上面是不是有裝微波這類的感應器?

    上各種東西。舉一個有趣但不知是否存在的例

    9:工研院材料所用微波來加熱金屬,代表金屬是可以被微波加熱的嗎?

    10:微波可不可以被聚焦?假使可以的話用什麼方法?

    ,有曲度的金屬面可以將微波聚焦,金屬面的直徑只要比波長大 10

    面,會造成零件之間的放電,產生熱把敏感的零件給燒壞。防治方法是在儀器外圍覆蓋電磁波屏蔽,以

    阻擋輻射進入。報紙上常常刊登電磁脈衝作為武器的消息,有人還說大陸也有這種武器。美國已投入高

    額經費在作這方面研究,據我所知,研究結果現在還可以在科學會議上報告,可能是距成功之路還很遠。

    這樣高的功率很吸引人,比如說從上空射下這種電磁波到地面,把地面軍隊的手機燒壞,我方立刻就佔

    上優勢,在預設的情況下作實驗,也許能發揮一點功能,可是作為武器,可能還需要蠻長一段時間。倒

    是用微波去照射人體,已成為一種武器,並且試驗過,人的身體被照射到,就好像被開水燙到一樣的痛

    苦,可是電磁波只集中在表皮,進入體內的能量並不多,關掉後疼痛立止,沒有什麼傷害,眼睛會直覺

    式地閃避,也不會瞎,所以美國把它變成武器,準備用來驅散群眾。

    Q

    A:磁控管的電子鎗和射出電子流的電子鎗在形式上不一樣,磁控管電子鎗是從一個圓柱陰極,向四周射出電子,而射出電子流的電子鎗是從一個平面陰極,朝一個方向射出。

    Q

    A:金屬會不會加熱視金屬的厚薄和形狀而定;如果放一很熱,因為薄片或細線容易加熱;如果擺一塊較厚的金屬進去,就只有靠表面加熱內傳。金屬是不是會

    放電,要視有無尖端,如果擺圓的或平滑的金屬進去,就不易放電,如果擺進去的金屬是尖的,就容易

    放電。金屬加熱或放電,都不會損壞微波爐

    Q

    A:衛星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微波感應設備,用來偵測地面子,天上的隱形飛機是不容易偵測到的,因為雷達照射上去的電磁波,大部分都被飛機吸收掉了,小部

    份的反射也經由事先設計,不會朝原方向回去,所以往天上看,銀幕上顯現的整個天空包括飛機都是黑

    的,所謂黑的就是沒有電磁波讓我們接收。如果飛機可以反射電磁波,那就只有飛機是亮的,其他地方

    都是黑的,就很容易抓住飛機的位置。但是從衛星上面往底下看,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地面上用手機的

    人很多,到處都是微波,唯獨隱形飛機沒放出微波,所以變成地面全是白的,飛機是黑的,這樣衛星就

    能抓住飛機的位置,就可以命令飛彈朝哪個方向射去。所以衛星上的微波感應設備是一定有的,而且是

    各種各樣的。

    Q

    A:工研院材料所是利用微波加熱介電材料而非金屬材料。用微波加熱金屬,微波只能進去一點點,而且大部份被反射了,所以只能表面加熱,效果不大。

    Q

    A:微波的聚焦和光的聚焦是ㄧ樣的倍左右,聚焦效果很就不錯了。雷射也用曲面鏡聚焦,由於波長小,鏡面是波長的幾百萬倍,但聚焦原

    理一樣。

  • Q11:前陣子聽說把行動電話放在腰間會使腎臟功能受損,於是我改放在口袋,半年來發現大腿的神經會痛,是不是在待機中,微波產生共振而傷害到了神經?

    A:手機對人體造成傷害,從學理上是沒辦法解釋的,一者功率低,再者微波光子的能量太小,沒辦法破壞身體的細胞組織。游離輻射(如 X 光)的光子能量大,會破壞化學鍵,導致癌症等,不過也需超過一定的劑量才會如此。雖然微波的頻率對人體是無害的,但輻射超過某一強度仍會造成傷害。游離輻射的

    劑量或微波的強度,政府都有規定的上限,正常手機和微波爐外洩的輻射強度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微波

    爐洩出微波,有沒有害?危不危險?有些微波爐被摔到地上,受到損壞,門關不緊,沒注意到拿來用,

    於是微波就會露出來,但除非露出很多,通常也不致造成大傷害,因為我們能感覺到燙,馬上會躲開,

    體內的血管還會將熱導開,有冷卻效果。可是眼睛呢?眼球的角膜並無血液流過,沒有冷卻功能,所以

    眼睛比較容易受到微波傷害。有趣的是,美國 Raytheon 公司的一個雷達工程師,受到微弱的微波照射,口袋裡的糖融化了,而不是疼痛感覺,使他發現那是微波加熱的效果。他的公司因此於 1940 年代末期製造出第一個微波爐,二十年後,才成為實用的家庭產品。手機和微波爐一般認為很安全,但是生命是

    就是這麼奇怪,我們不能排除傷害的可能性。雖然可能性無法百分之百排除,還是不需要過份擔心,因

    為使用者眾多,要是真有害,傷害的案例應該會很多,如果僅是少數的案例,可能的原因需要個案研究。

    Q12:高科技對我們人類或南部地區是受惠或受害?微波一般該如何?使用期多久?使用到什麼期限會產生危機?政府是否有做保障或控管?

    A:高科技對人類是益是害,是個哲學問題,這裡不能探討。南部的高科技發展是政府現在所特別重視的,我認為是好事。微波爐的壽命,也有一定的規範,例如全新的微波爐輻射外洩不能超過多少,幾年

    舊的又不能超過多少等,由特定機構檢驗,所採用的標準也都是國際性的。我們是有條有理的社會,各

    方面都應該有法規保障,只要執行的當就沒問題。擔心的是有時政治人物吵得太厲害,忘了老百姓的安

    危,去關心這樣的事情,仍然是科學家的責任。

    Q13:用微波爐加熱東西為什麼有時表面已經相當熱了,裡面卻還是冷的?加熱的物質含有一樣多的水分子,為什麼會有受熱不均的現象?

    A:前面提到,微波加熱選定的頻率(2.45 GHz),不但能進到物質裡面,還能被吸收。儘管如此,還是不能面面顧到;比如說作用腔裡面是駐波結構,有些地方強,有些地方弱,另外,食物的吸波係數也有很

    大差別。所以特別熱的地方可能是放在駐波強的區域,或者是食物的表面吸收特快,裡面還沒加到熱就

    已經被表面吸收掉了,這都有可能。微波爐裡面設有一個轉盤,就是為了避免食物一直停留在駐波最弱

    或最強的地方。

  • 大合照:

    左起: 1.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郭進春 主任 2. 主持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黃文星 執行長 3. 演講人: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朱國瑞 院士 4. 計畫主持人: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 李旺龍 教授 5.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 張國明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