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137 第五章 德蘇海軍思想比較 筆者已結束對德蘇兩國海軍思想的長篇介紹,事實上,前兩章的介紹僅是對 兩國海軍思想的簡要分析,囿於篇幅所限,本論文只能就最重點介紹,並且跳過 絕大多數的思想辯論與政策制訂過程,以及實際戰略部署。在本章,筆者將進入 本論文的另一個重點,亦即對雙方海軍思想的比較,試圖得出其中的異同之處, 並且以此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德國與蘇聯海軍思想因其國情與時代不同之 故,其內涵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受地理位置與艦隊數量劣勢兩因素的影響,使 德、蘇海軍思想的發展過程與其實際結果很類似。另外蘇聯海軍對傳統海軍戰略 理論比德國海軍有較好的理解,再加上核武的幫助,因此其對傳統海權強國造成 的威脅也就比德國更為嚴重,此外兩者最終結局的結束方式不同,係因核武的嚇 阻效果阻止了雙方真正爆發全面性衝突的緣故。 筆者在本章將從四個方向來比較德蘇海軍思想的異同之處,前三個方向為第 三與第四兩章有深入介紹的:地理位置與艦隊數量、傳統戰爭哲學的影響、對傳 統海軍思想理解的差異。這三個方向皆為德蘇海軍思想發展的基本因素,當然是 必須加以比較的,同時亦由此來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第四個方向則為和平時 期的海軍用途觀點,事實上是專門針對魏格勒將軍與高西科夫的觀點來作比較。 這一個觀點在前兩章中曾大略提及,在本章將作更詳細的補充以供比較研究之 用,目的是要比較兩國海軍高級軍官對於為何這兩國需要強大海軍艦隊的長程政 治觀點,試圖得出在軍事層面以外兩國海軍思想的異同之處。最後,筆者將在第 五節就雙方海軍結束「方式」的差異作比較,以再度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蘇 聯海軍思想確實較德國海軍為優,且因為有核武的相互保證毀滅效用之助,故能 免於以戰爭的形式來決定其成敗。而本章整個比較過程的理論依據,當然是在第 二章有深入討論的古典「制海權」理論。上述四個方向的前三者是「由內向外」 的分析,先從影響一國戰略發展最根本的地理因素與物質因素層面去作雙方的比 較,再接著由對兩國海軍影響力甚大的傳統戰爭哲學比較對海軍思想發展的差 異,第三個層面才由雙方對古典海軍理論的瞭解差異去作比較。至於第四節比較 的目的在分析雙方海軍思想背後的政治觀點,但是僅限於海軍戰略學者的觀點, 而非政治領導人物的觀點。至於最後一節的目的則在於比較何以德蘇兩國海軍最 後命運的「結束方式」完全不同。 另外,一個可能很有趣的問題是國際體系 (International System) 對於兩國海 軍思想的發展是否有重要的影響?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冷戰期間蘇聯海 軍面對的是兩極體系 (Dual-Pole System) ,而德國海軍則從來都是在多極體系 (Multi-Pole System)下發展,但實際上在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中,兩國海軍思想的 發展都是「兩極模式」,幾乎沒有「多極模式」。蘇聯固不必論,然而德國海軍卻 也是相同的情況,從風險理論起,德國海軍專注的假想敵對象幾乎都集中在英國

第五章 德蘇海軍思想比較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3701/9/53026109.pdf · 絕大多數的思想辯論與政策制訂過程,以及實際戰略部署。在本章,筆者將進入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37

    第五章 德蘇海軍思想比較

    筆者已結束對德蘇兩國海軍思想的長篇介紹,事實上,前兩章的介紹僅是對

    兩國海軍思想的簡要分析,囿於篇幅所限,本論文只能就最重點介紹,並且跳過

    絕大多數的思想辯論與政策制訂過程,以及實際戰略部署。在本章,筆者將進入

    本論文的另一個重點,亦即對雙方海軍思想的比較,試圖得出其中的異同之處,

    並且以此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德國與蘇聯海軍思想因其國情與時代不同之

    故,其內涵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受地理位置與艦隊數量劣勢兩因素的影響,使

    德、蘇海軍思想的發展過程與其實際結果很類似。另外蘇聯海軍對傳統海軍戰略

    理論比德國海軍有較好的理解,再加上核武的幫助,因此其對傳統海權強國造成

    的威脅也就比德國更為嚴重,此外兩者最終結局的結束方式不同,係因核武的嚇

    阻效果阻止了雙方真正爆發全面性衝突的緣故。 筆者在本章將從四個方向來比較德蘇海軍思想的異同之處,前三個方向為第

    三與第四兩章有深入介紹的:地理位置與艦隊數量、傳統戰爭哲學的影響、對傳

    統海軍思想理解的差異。這三個方向皆為德蘇海軍思想發展的基本因素,當然是

    必須加以比較的,同時亦由此來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第四個方向則為和平時

    期的海軍用途觀點,事實上是專門針對魏格勒將軍與高西科夫的觀點來作比較。

    這一個觀點在前兩章中曾大略提及,在本章將作更詳細的補充以供比較研究之

    用,目的是要比較兩國海軍高級軍官對於為何這兩國需要強大海軍艦隊的長程政

    治觀點,試圖得出在軍事層面以外兩國海軍思想的異同之處。最後,筆者將在第

    五節就雙方海軍結束「方式」的差異作比較,以再度證明本論文的假設命題:蘇

    聯海軍思想確實較德國海軍為優,且因為有核武的相互保證毀滅效用之助,故能

    免於以戰爭的形式來決定其成敗。而本章整個比較過程的理論依據,當然是在第

    二章有深入討論的古典「制海權」理論。上述四個方向的前三者是「由內向外」

    的分析,先從影響一國戰略發展最根本的地理因素與物質因素層面去作雙方的比

    較,再接著由對兩國海軍影響力甚大的傳統戰爭哲學比較對海軍思想發展的差

    異,第三個層面才由雙方對古典海軍理論的瞭解差異去作比較。至於第四節比較

    的目的在分析雙方海軍思想背後的政治觀點,但是僅限於海軍戰略學者的觀點,

    而非政治領導人物的觀點。至於最後一節的目的則在於比較何以德蘇兩國海軍最

    後命運的「結束方式」完全不同。 另外,一個可能很有趣的問題是國際體系 (International System) 對於兩國海

    軍思想的發展是否有重要的影響?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冷戰期間蘇聯海

    軍面對的是兩極體系 (Dual-Pole System),而德國海軍則從來都是在多極體系 (Multi-Pole System)下發展,但實際上在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中,兩國海軍思想的發展都是「兩極模式」,幾乎沒有「多極模式」。蘇聯固不必論,然而德國海軍卻

    也是相同的情況,從風險理論起,德國海軍專注的假想敵對象幾乎都集中在英國

  • 138

    海軍身上,其他鄰近德國的歐洲大國如法俄等國海軍反而不是其最主要的考慮對

    象,雖然在實際戰略規劃中,德國海軍最迫切的問題是必須考慮法俄兩國海軍的

    可能威脅,因此必須極力維持西波羅的海與北海南部的制海權,但是從第三章的

    介紹來看,這種情況對德國海軍思想而言毋寧不是其重點所在。 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就是鐵必制拋棄了其「第九號備忘錄」的戰

    略思想的緣故。第九號備忘錄的思想是以一種合理的計算與假定為基礎,詳細考

    量德國實際的威脅與所能提供給海軍的最大能力之下所制訂的戰略計畫,就是以

    法俄同盟為假想敵。它被拋棄而改以「風險理論」後,德國海軍陷入一種極端的

    戰略矛盾中,結果使得戰後所有的檢討都集中在如何使德國海軍能在類似第一次

    世界大戰的情況下再度戰勝,從魏格勒到雷德爾等人都是一樣,顯示德國海軍政

    策並非如常人所指控的,是毫無堅定的立場,隨時改變其觀念與目標以來迎合希

    特勒的政治動機;事實上,在一切變動的表面下還是有一股堅定的暗流,那就是

    一種一貫的政策,其長程的觀點是具有一種驚人的遠見。1其間只有最初的「經

    濟戰」思想沒有落入這種泥淖中,因為在英德海軍協定剛簽署之後的一段時間,

    英德之間的關係一度相當友善,似乎不再有發生衝突的可能,2於是德國海軍也

    就能夠把注意力轉向與法蘇等國可能的衝突上,而不去注意那種痛苦的情況,在

    第三章第四節所提到的克魯希博士的小書中,他除了提出以驚人的「經濟戰」思

    想對抗英國之外,還發表了在這種「新」戰略思想下,若德國海軍與完全不同條

    件的法國海軍交戰時是什麼樣的情況以及該如何應對的看法。3但是這種發展要

    不了太久就被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所迫而不得不再把對英國的全面性戰爭列為最

    主要的考慮,4又回到過去那種危險的矛盾對抗思維中。 這種發展過程是筆者據以認為在本論文的研究時間點中,體系因素不具影響

    力的原因,因為並不存在明顯的多極合縱連橫情況,幾乎大多數時候只有很單純

    的兩極直接對抗性質。至於其他各種因素,底下筆者將分別敘述之。

    1 Herbert Rosinski, Mitchell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 p. 123。 2 Hans W. Gatzke, European Diplomacy Between Two Wars, 1919-1939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72), p. 143. 3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 21。 4 雖然德國與蘇聯在戰間期的關係始終在敵友之間反覆,而且希特勒對於蘇聯一向採取相當敵視的態度,但是與蘇聯的戰爭卻不曾成為德國海軍思想發展中的主要考慮,其理由至明,如第四章

    所述,因為當時的蘇聯艦隊並不夠強大,且遠洋作戰能力極為有限之故。此外,波羅的海從 1889年開始,也就是在鐵必制開始進入決策高層之前,在德國海軍的戰略思想中的地位就從原本的主

    要地位,慢慢轉變為次要的地位,這種轉變主要是為了要實現德國對義大利在三國同盟中的承諾

    使然,Nicolai I. Lambi, The Navy and German Power Politics, 1862-1914 (Winchester, Mass.: Allen & Unwin, Inc., 1984), pp. 45-46.

  • 139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艦隊數量的影響比較

    地理因素 第一個影響德蘇兩國海軍思想差異的因素就是最基本的地理環境因素。從前

    兩章對兩國海軍思想的描述,可以見得蘇聯海軍的目標相當明確,即是經常設法

    要在其周邊海域建立制海權,或者至少也要使制海權不落入敵對國家手中;而德

    國海軍則非常明顯地一方面試圖突破北海中的英國封鎖,但另一方面又要維持至

    少北海南部的控制權,而波羅的海雖然從不是德國海軍思想的重點所在,但是從

    第三章舉出的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矛盾,以及魏格勒在 1915 年的三個備忘錄來看,德國海軍顯然認為至少在波羅的海西部保持制海權是非常迫

    切的,這一點無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或戰後都是一樣的,其目的在於阻擋英

    國、俄國、法國、甚至波蘭的海上入侵。5從這簡單的歸納看起來,二者的戰略

    似乎頗有類似之處,即是一方面要突破在敵方勢力控制下的扼制點對其海軍作戰

    與海洋航運的全面性控制,另一方面又要力圖維持自己近海的制海權以阻止敵軍

    可能的戰略性兩棲登陸作戰。維戈教授對此問題的精闢分析實值參考: 一個國家,如果瀕臨一個或多個大洋 (ocean) 的一個或多個封閉海域及緣海,可能會由於情勢之故而選擇或被迫實現對戰略目標的結合 (combination)―在封閉海域中建立制海權,同時在半封閉海域以及臨接的大洋部分採行海上拒止戰略。這種行動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德國海軍所採用」

    但是,「一個主要強權如果瀕臨多個窄海,而在海上又弱於其政治對手的聯盟,則它的戰略目標

    是獲得所有這些海域的完全制海,同時爭奪 (contest) 開放洋面部分地區的制海。舉例而言,冷戰時的蘇聯就是想在波羅的海、巴倫支海、黑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建立制海,同時在世界

    海洋的其他地區,特別是在像挪威海、北海、以及堪察加海 (Sea of Kamchatka, 堪察加島東邊的北太平洋海域) 採取阻絕作戰。6 實際情況是否真與此種事後諸葛的歸納結果相符呢?不妨由各個海域的相

    對海陸位置來分析: 第一, 維戈認為欲建立完全制海的海域,除了巴倫支海以外幾乎都是

    「封閉海域」,那是說這些海域只有一兩個出口,且海域本身的

    寬度與出口的寬度都甚狹窄 (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例外),再不然就是有一邊以上的海岸線完全為劣勢海軍國家所控制 (德國例外),並且這些海域都不直接與大洋相鄰,至少必須再通過與大洋相鄰的緣海之後才能進入大洋 (鄂霍次克海例外)。海軍部隊在這裡的作戰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陸軍與陸基航空部隊的支

    5 Wolfgang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pp.133-135; pp.140-141; pp. 156-157;p. 200. 6 Milan Vego, Naval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Narrow Seas (London and Portland, Oreg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1999), p. 120.

  • 140

    援,三軍在此都可以獲得對敵人的數量優勢 (日本海例外),即使不具備數量優勢,也可以利用空軍取得制空權與暫時性制海之

    後實施兩棲戰略登陸,藉著三軍的合作在扼制點上取得勝利並建

    立屬於自己的控制。 第二, 反之,維戈認為欲採行阻絕作戰的海域則不是如此,其海域本身

    與出入口的寬度都較寬,且通常與大洋直接相鄰,因此作戰區域

    經常離開海岸線很遠,而劣勢海軍國家在這種地區因為沒有控制

    周邊的海岸線,因此缺乏良好的前進基地,其海軍部隊在這裡很

    難得到來自陸上的支援 (最主要是空中掩護),必須要具備相當的數量優勢與航艦戰鬥群提供的空中掩護才有辦法建立制海,且

    任何已建立的控制也都必須依靠艦隊獨力支持,否則只能倚賴存

    在艦隊或潛艦的作戰來對抗敵人。但是敵人在這裡卻是各種條件

    俱佳,因此要突破敵人的制海,如非不能,亦屬不易。7 第三, 巴倫支海的情況較為特別 (見圖 4.2),它不是封閉海域而是北極

    海的緣海,海域極為寬闊,其海岸線大部分是屬於蘇聯控制,並

    且擁有良好的基地位置――科拉半島 (Kola Peninsula) 上的莫曼斯克 (Murmansk) 海軍基地,是蘇聯少有的不凍港,蘇聯海軍在巴倫支海享盡地利之便。反之,屬於北約組織的海岸線極短,

    只有挪威屬斯畢茨伯根群島 (Spitsbergen Island, Norway) 是位在巴倫支海內,但是北約在這裡卻沒有良好的基地,最近的基地

    在冰島 (Iceland) 與格陵蘭 (Greenland),離巴倫支海太遠。 由是我們可以看出,地理環境對於兩國海軍戰略制訂的影響實相同。第二章

    與第三章都曾經強調過,海洋因為性質與陸地迥異,是以海軍作戰非常倚賴重要

    的後勤基地,而這種基地不是隨處都能建立的,雖然人工的力量可以在原本荒蕪

    的地區創造出港口來,但要使港口成為真正羽毛齊備的重要海軍基地需要很長一

    段時間,不像陸軍的後勤基地可以比較迅速設立,海軍基地不僅是作戰物資的囤

    積地點而已。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能使敵方艦隊失去所有可資運用的基

    地,由於敵艦隊缺乏任何整補所必須的基地,作戰持續能力將大幅下降,很快就

    會被迫退出戰局,也等於是被「排斥」出海面,使己方獲致制海權。陸軍的協同

    作戰與後來核子戰略的想法,基本上都是針對海軍作戰的這個特性而來。 另外,對德蘇兩國而言,所有被列為採取阻絕作戰的海域在戰略上都符合卡

    斯特所謂的「主要戰場」,而欲建立控制的海域則屬「次要戰場」;卡斯特認為主

    要戰場的作戰目的為癱瘓敵人、次要戰場作戰目的為牽制敵人的觀點亦符合兩次

    7 在這裡有一情形值得例外,就是對挪威海的作戰。1975 年,愛德華‧魏格勒將軍曾公開表示對北約組織在挪威海的地位感到憂慮。他認為雖然就大原則而言,蘇聯海軍在挪威海所獲得的任

    何制海都必須依賴艦隊的支撐,雖但是由於蘇聯海軍擁有潛艦與長程轟炸機的數量優勢,因此北

    約艦隊以航艦戰之鬥群作為核心,卻是猛虎難敵群猴,不可能在挪威海作長久的逗留,因此他認

    為在西方艦隊出現之前與離開後,挪威海的制海將屬於俄國所有。Edward Wegener; Henning Wegener ed.. The Soviet Naval Offensive.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5), pp. 32-33.

  • 141

    大戰及冷戰中的實際情況,且根據魏格勒與夏弗佐夫的主張,顯然德蘇雙方的海

    軍理論學者都認為次要戰場上的制海權 (戰略性) 對於該兩國的戰略是有極高的重要性。事實上,如果再比較蘇維埃學派的「海軍位置」理論8與魏格勒的地

    緣戰略理論,可以發現兩者的本質與目的都相同,後者雖然是一種較具攻勢性的

    構想,但實際上其奪取丹麥與挪威的目的亦是為了防止優勢海軍利用地理位置的

    優勢來對德國發動戰略攻勢作戰 (封鎖就本質而言也是具有積極目的的攻勢作戰),以保護德國海岸的安全,還是一種戰略守勢的作戰,9與蘇維埃學派的「海軍位置」觀念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種目的消極 (防守海岸線) 但方法積極 (必須擴張制海的範圍) 的守勢戰略思想。

    不過在前兩章對雙方思想的介紹中可發現,德國海軍思想的重心在於「主要

    戰場」上的作戰,而蘇聯海軍思想則著重於在「次要戰場」中建立制海權的作戰,

    兩者在思想的方向上顯然有明顯的差異。另一個較小的差異是,德國海軍思想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與魏格勒的時代中是曾有過要在北海中建立制海權而非僅

    採阻絕作戰而已的觀念,雖然此後被導正為存在艦隊以及經濟戰,恢復到僅在北

    海與大西洋採取阻絕作戰的路線上,但是畢竟不是完全在同一個思想方向上發

    展,且其實際政策更與思想的發展之間有較大的落差。相反的,蘇聯海軍對於在

    大洋建立制海權的主張,卻幾乎未曾有過,比較明顯的只是認為要「終結」西方

    對大洋的控制,卻沒有提及自己要取其制海而代之。此種思想重心的差異並非與

    筆者在上段的結論:「地理環境對雙方海軍戰略的影響相同」互相牴觸,筆者認

    為差異出現的主要原因乃是因為德蘇兩國在主次要戰場上面對其假想敵的兵力

    優劣勢情況不同所致,換言之即是受到艦隊數量的影響才使得雙方海軍思想的發

    展與重點不同,艦隊數量劣勢為第二個影響德蘇海軍思想發展差異的因素。

    艦隊數量劣勢 德蘇海軍在面對其假想敵時一直居於艦隊數量劣勢地位。鐵必制由於意欲以

    戰略守勢來獲取唯有採用戰略攻勢才能獲取的戰略目的,結果使公海艦隊深陷現

    實與思想之間存在嚴重落差的矛盾之中而無法自拔,證明此種理論的不合理之

    處。此種深刻的經驗與鮮明的印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使歐陸各國海軍都體認到

    劣勢艦隊欲採戰略攻勢作戰以與優勢艦隊爭奪制海權的歸屬實乃不自量力,因此

    有卡斯特的「戰略機動」理論之提出,以及柯白的「存在艦隊」獲得重視,希望

    數量劣勢的歐陸海軍在面對英美等優勢海軍時雖然是採取戰略守勢,但仍有獲致

    8 雖然只有阿拉夫佐夫對此觀念有明白的強調,貝里是藉由對魏格勒的讚揚而看出他也相重視這一點,至於高西科夫則是決定將 GIUK整個防線以北的海域 (或整個日本海或鄂霍次克海) 當作一個大「海軍位置」。因此事實上是從貝里以迄高西科夫的蘇維埃學派都或多或少有此種「海軍

    位置」的觀念。Robert Waring Herrick, Soviet Naval Theory and Polic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p. 122; p. 186. 9 取自愛德華.魏格勒將軍對其父思想的中肯評價,見 Herwig, Wolfgang Wegener and German Naval Strategy From Tirpitz to Raeder, in Wolfgang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pp. xlvii-xlviii.

  • 142

    部分成功之希望。 由於艦隊數量居於劣勢之故,為了防禦來自海上的攻擊,德蘇雙方都有運用

    潛艦及陸基航空部隊以增強近海防禦力量,結果是出現了同一種戰略規劃――將海洋劃分為數個區域,分別作為水面艦隊、潛艦、轟炸機的防區。在蘇聯有阿拉

    夫佐夫的「防禦區域」觀念與馬林諾夫斯基的「藍帶」防禦系統,在德國則有所

    謂的「前進區域」(Vorfieldzonen) 理論;同時,以潛艦、飛機、魚雷艇、砲艇、佈雷、岸砲等方式作為海岸防禦的主要手段,試圖以海洋阻絕的方式達成沿岸區

    域制海的目的,也就是「小戰爭」理論與「平衡 (消耗) 戰略」理論。有關「前進區域」理論,筆者並無找到相關的專文,僅有羅辛斯基教授的片段介紹,從中

    大略可知德國海軍理論中的「前進區域」是將海洋依各種兵力的航程,劃分成不

    同兵力負責的區域,水面艦隊的行動範圍為公海,沿岸地區則留給飛機、魚雷艇

    及砲艇。10比較「前進區域」理論與阿拉夫佐夫的劃分,可發現二者之間的差別

    並不大,至於「小戰爭」理論與「平衡戰略」等觀念,在兩國海軍中則更是一致

    的發展,顯然由於水面艦隊居劣勢之故,使德蘇雙方都必須考慮將潛艦與飛機作

    為水面艦隊之外的另一主要打擊兵力以彌補其艦隊作戰能力不足的困境。 第二個因數量劣勢而產生的相同之處,是在本論文所探討的時間範圍裡,兩

    國海軍思想皆屬守勢而非攻勢。筆者作此一推論似乎太過大膽與武斷,因為雖然

    存在艦隊理論是明顯的守勢觀念,而區域防禦與魏格勒思想等也已在上文解釋過

    其屬於戰略守勢的原因,但是經濟戰以及夏弗佐夫之後的蘇維埃學派與新少壯派

    等思想是否也屬於戰略守勢?姑且不論純粹的潛艦作戰與襲擊戰等不以獲致制

    海權為目的的戰略是否為「較弱」的作戰形式,很顯然此三種戰略思想都是以攻

    勢為主,這是否與本段的推論相牴觸? 按照柯白對海上戰爭攻勢與守勢的區別,他認為攻勢與守勢真正的差異是: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積極的,則我們的一般計畫必然是攻勢的,而我們至少將以真正的攻勢行動為

    出發點;反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消極的,則一般計畫就是預防性的 (preventive),且我們可能等待時機以反擊…因此,我們似乎最好拋棄『攻勢與守勢』而以『積極與消極』來取而代之。但是我們仍將面臨分類上的困擾,歷史上,有許多戰爭乃是以積極之手段來達成消極之目的,這些

    戰爭實難以將之歸類。11 根據柯白的理論,顯然我們對歸屬有所懷疑的這三者,其目的都是消極的

    ――防止海洋為敵方用來作為對我方本土發動決定性攻勢的區域,與上文將魏格勒思想歸類為戰略守勢的理由是一樣的。因此這個推論顯示,就地理與艦隊數量

    兩因素作比較所得出的結果而言,雙方所受的影響其實是相同的,這部分兩國唯

    一的不同之處即上一小節結語,雙方思想發展過程的重心。 筆者將地理與數量兩個因素結合以探討這個情況。兩個因素相結合後可看

    出,雖然採用同樣的「存在艦隊」、「海洋分區控制」以及「平衡戰略」方式作為

    10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 63。 11 Sir Julian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pp. 32-34.

  • 143

    解決海軍作戰的不利之處,但是在這些共同特徵之外,德國海軍由於在波羅的海

    上無論面對蘇聯海軍或波蘭海軍均享有數量與位置優勢,比較需要擔心的只有從

    北海方面的攻擊,並且阻隔德國波羅的海與北海之間艦隊兵力調動的日德蘭半島

    是一個小半島,自俾斯麥時代德國為解決兩邊兵力調動問題而開鑿的「基爾運河」

    (Kiel Channel) 全長也不過 53哩,運河全程均在德國境內,使運河兩邊德國艦隊的兵力集中速度比潛在敵人的法俄海軍為快,內線優勢使德國海軍對於波羅的海

    的形勢並不是太擔心;但蘇聯海軍被分隔在四個相距甚遠的海域上,任一艦隊的

    實力均比其所在海域的潛在敵人為弱,而艦隊之間的互相調動又甚為困難,因此

    每支蘇聯艦隊在早年光是為了使其負責的海域 (在先前所作的分類中,這是屬於「次要戰場」的部分) 內保持「爭奪制海」就已感吃力 (阿拉夫佐夫且認為「爭奪制海」是蘇聯海軍的「遠程目標」),當然更遑論要進一步往外擴張其控制區域,只能在「次要戰場」內作「主要戰場」與「次要戰場」的更細微分隔,而不

    是像德國海軍那樣可以以「海域」作區隔的單位,蘇聯海軍必須等到其實力更進

    一步充實之後才能作類似的考慮。 最後,同樣是「平衡戰略」,但是戰後的蘇聯海軍是採用核武作為「平衡兵

    器」的角色,而戰前的德國海軍卻只有傳統的武器可使用,在威力上的差距甚大;

    再加上武器投射能力的射程與精確度隨著時間的演進而益加精進,更使得德國海

    軍的「平衡戰略」與蘇聯海軍的「平衡戰略」在效果上是無法比較的,遂使蘇聯

    海軍的「平衡戰略」對其敵人的威脅更巨大、更具效果。但這種威力帶來的效果

    卻也有一個不良的副作用,即是使得傳統水面艦隊的角色因此而萎縮,以及帶來

    「制海權」不再需要的錯誤觀念,使蘇聯艦隊的發展有「畸形化」的危險。這種

    副作用並非全是核武的錯,蓋人們很容易因為某種產品的實用性與效果較其他同

    類產品更好而大量採用,忽視這種產品的不足之處與其他方面的不同需要,第一

    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戰鬥艦隊與兩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海軍的「畸形化」發展,都

    是明顯的例子。 因此本節的比較顯示,就地理環境、艦隊數量兩因素而言,德國與蘇聯海軍

    思想在本質上是極為類似的,不同之處甚小,而且因為核武與火力投射技術的進

    步,才使得雙方的「平衡戰略」效果大不相同,是造成蘇聯海軍對西方的威脅比

    德國海軍更大的主要原因。

  • 144

    第二節 傳統戰爭哲學的影響比較 筆者在前兩章時已敘述過德蘇兩國海軍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有相當程度受到

    該國傳統戰爭哲學的影響,而所謂的傳統戰爭哲學,其實也就是兩國的陸戰觀

    念,魏格勒、阿斯曼及高西科夫等三人均曾表示過傳統的陸戰觀念對該兩國海軍

    思想的影響實至深。12而陸戰觀念中對兩國均產生重大影響的,當推克勞塞維茨

    的戰爭哲學,因此筆者首先對克勞塞維茨戰略思想對兩國的影響作一比較,其次

    再對「平衡艦隊」觀念對雙方海軍艦隊的組成作一比較。

    陸戰觀點:克勞塞維茨的影響 克勞塞維茨理論的為德蘇兩國陸軍所推崇,前兩章已敘述過,本章所要談的

    克氏思想對德蘇兩國海軍思想的影響之處,以及其中的差異比較。本小節所要比

    較的克勞塞維茨觀念的影響,一如第三章與第四章所介紹的,是軍事觀點上的克

    勞塞維茨的影響,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西方拿來用作抽象討論戰爭性質的

    「哲學克勞塞維茨」(philosophical Clausewitz) 的影響。前者的範圍比較狹隘,專指十九世紀所發展出的以拿破崙式的會戰作為快速且決定性的殲滅戰略觀

    念,比較符合本節所要作的比較;後者則指與戰爭性質有關的研究,範圍較廣泛,

    屬於抽象的哲學研究範疇,13柯白即由這個觀點發展他的海軍思想。 「軍事克勞塞維茨」(military Clausewitz) 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對西方軍事界

    產生的巨大但有害的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許多都被重新審視而作了修

    正,或被拋棄,本節所要作的比較就是針對那些被修正之後仍留下來且影響到

    德、蘇海軍思想的殘餘,分為兩部分:第一是關於「戰鬥是戰爭中唯一手段」,

    第二則是有關「攻勢思想」的影響。

    12 阿斯曼可見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p. 94-96;高西科夫則見 Sergei G.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 p. 199。 13 有關這「兩個」克勞塞維茨的區分解釋,見 Rolf Hobson, Imperialism at Sea:Naval Strategic Thought, the Ideology of Sea Power, and the Tirpitz Plan, 1875-1914, (Boston and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nc., 2002), pp. 139-141.

  • 145

    1. 戰鬥作為戰爭中唯一的工具

    克勞塞維茨曾經認識到,由於在戰爭中可能有許多不同程度的政治「目的」,

    但達到這些目的的「手段」卻經常只有一種:戰鬥。14可是,正因為政治目的有

    多種變化,是以手段的形式也可以有多種變化,雖然克勞塞維茨把「解除敵人武

    裝」當作最高優先,但是他也警告這只是就理論上而言,在真實戰爭中很少有能

    達到此種理想,而且也沒有絕對的必要,完全擊敗敵人和戰爭的結束並不具備絕

    對的關係,戰爭的結束有賴政治目的的達成。因此克勞塞維茨說:「現在我們可

    以看出在戰爭中有許多道路都可以達到成功,而它們並非全是要求徹底擊敗敵

    人。它們的範圍從毀滅敵方兵力、征服其領土、暫時佔領或侵入、到若干具有一

    定政治目的的行動,而最後到消極等待敵人的攻擊。」15不過無論形式可以有怎

    樣複雜的變化,部隊都必須保持戰鬥的觀念,戰鬥的觀念構成一切使用戰鬥兵力

    的基礎。16 不過對十九世紀的思想家與軍人而言,他們眼中的克勞塞維茨觀念就是:戰

    爭也許有許多不同的目的,但「戰鬥」則是戰爭中唯一的手段,而且「戰鬥」的

    意義就是「會戰」,所謂的「會戰」就是拿破崙式的迅速且決定性的殲滅戰。斯

    登柴介紹給德國海軍的就是這樣的一個觀念,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海

    軍思想就是受到這種陸戰觀念的影響,導致德國海軍錯誤地認為「制海權」理論

    就是「海上純粹軍事優勢的爭奪,與陸軍在陸上所獲致者平行」,其結果是第一

    次世界大戰中的痛苦經驗。德國海軍在第一次大戰後痛定思痛,認為必須把這些

    「錯誤」與「有害」的陸戰觀點驅逐出海軍思想中,以免妨礙海軍思想對「海戰

    真正本質」的追尋。這種運動雖然終於使德國海軍發現海戰的「真正本質」就是

    「交通線的控制」,但是在其將「沒有包含『交通線控制』的陸戰觀念」(也就是決定性海戰) 拋棄的同時,他們也將逐步將「戰爭必須以敵方軍事力量為目標」的觀念拋棄,而認為真正的目標是敵方的商船 (經濟性目標),軍事目標反而遭到忽視 (因為這是上次大戰中導致失敗的錯誤「陸戰觀點」)。17

    不過,把「會戰」觀念拋棄不代表就拋棄「戰鬥」作為戰爭中唯一手段的觀

    念,事實上這只是觀念上的問題而已。絕大多數戰爭是幾乎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戰

    14 這裡使用「經常只有一種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的說法,是因為克勞塞維茨本人也認識到有除了戰鬥以外的其他手段存在,那就是外交上的手段,是一種比戰鬥更易於達到目的的捷

    徑,見 Carl von Clausewitz,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On War 鈕先鍾譯,戰爭論 (台北:軍事譯粹社,1980), p. 137。不過克勞塞維茨對這種手段是殊少重視,以致於他的觀念看起來,「戰鬥」就是戰爭中唯一能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這也是十九世紀的思想家所抱

    持的觀點。 15 Clausewitz, Howard and Paret ed. and trans.. On War; 鈕先鍾,譯者,戰爭論, p. 139。 16 Clausewitz, Howard and Paret ed. and trans.. On War; 鈕先鍾,譯者,戰爭論, p. 141。 17 只有魏格勒是例外,因為他在 1915 年就已提過的戰略構想,藉由攻佔斯堪地那維亞國家而獲致最終與英國海軍決戰的觀念,一直是他的終極目標,他的觀念一直是以獲致「最終決戰」為核

    心觀念,因為他始終認為戰鬥就其本身而言是具有決定性的,這種想法與雷德爾、阿斯曼、格羅

    斯等人的觀念都不相同。Herwig, Wolfgang Wegener and German Naval Strategy From Tirpitz to Raeder, in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p. lii-liii.

  • 146

    鬥行為」發生的情況下進行與結束,克勞塞維茨也說過戰鬥有許多種不同的表現

    方式,以毀滅敵方兵力為目標的會戰只是其中一種,雖然經常是具有最高重要性

    的一種。事實上,封鎖也是海戰中的一種戰鬥形式,襲擊、拿捕敵方商船的海上

    拒止也是一種戰鬥形式,只是其「戰鬥」的激烈程度遠不如正規海戰罷了,但絕

    不可說這就不算戰鬥的一種,如此一來也就犯了與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及軍人一樣

    的嚴重錯誤。 另一方面,蘇聯海軍思想則站在相反的方向。雖然其操典與觀念等也是由陸

    軍而來,但是海軍卻沒有經歷過德國海軍的那種慘敗經驗,加上陸軍掌握的史政

    處對蘇聯軍事思想的發展有絕對的影響力,因此海軍始終沒有將由陸軍而來的克

    勞塞維茨觀念――「以敵方軍事力量為目標」、「重視決定點」、「重視數量優勢」等拋棄掉,一直尊崇這些觀念,即使思想針鋒相對如蘇維埃學派、新舊少壯派等

    皆然 (有一例外,兩代少壯派都不重視數量優勢原則),唯一被拋棄的只有「決定性會戰為戰鬥中唯一手段」這個十九世紀以來的最主要海戰觀念,但這卻不是

    因為認為這是「有害」的「陸戰觀念」的緣故,只是認為兩次大戰的經驗顯示「決

    定性海戰」的觀念已與當代海軍戰略有重大落差,因此已經「不再適用」。而由

    於始終尊崇這些原則,蘇聯海軍的作戰也就以軍事鬥爭為主,海上交通線的攻防

    等就不是那麼的受到重視。 是以在比較上而言,十九世紀以來「軍事克勞塞維茨」的觀念對於一次大戰

    後的德國海軍與二次大戰後的蘇聯海軍思想相同的影響之處,只有「拋棄決定性

    會戰為戰鬥中唯一手段」勉強可以算是兩者的共同點,說勉強的原因是因為像魏

    格勒還是強烈主張決定性海戰的重要性。 至於在這方面的相異處,首先,儘管同樣拋棄了決定性會戰的觀念,但是蘇

    聯海軍還是始終將「戰鬥」的焦點放在數量優勢、決定點、以敵方軍事力量為目

    標、集中等觀念,這些觀念不僅克勞塞維茨有,即便傳統海軍思想也有。可是德

    國海軍從一開始對大戰經驗的檢討就忽略數量優勢的重要性,後來也沒有再重視

    過,更放棄了以敵方兵力為目標、決定點、集中等觀念,這些都只有在格羅斯與

    雷德爾的存在艦隊思想中曾經偶然出現過,但卻不為大多數德國海軍軍官接受,

    相反的把「戰鬥」重心置於對敵方經濟目標的打擊上。換言之,德國海軍思想是

    以「消耗戰略」來取代過去的「殲滅戰略」,而蘇聯海軍則仍以「殲滅戰略」為

    主。吾人還可由德國與蘇聯艦隊的組成結構與其戰術發現這種差異:儘管德蘇海

    軍都因為潛艦擁有隱蔽與不易被封鎖的特性,而建造了龐大的潛艦部隊以作為艦

    隊的主要打擊兵力之一,但是兩國海軍的潛艦部隊用途是截然不同的,蘇聯海軍

    重視潛艦對敵方軍事目標的攻擊,襲擊戰只是潛艦戰略中的配角,而德國海軍則

    正好相反。這當然有其艦隊作戰能力上與打擊目標對國家重要性的差異等其他非

    思想層面因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戰略思想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如以最終結果來看待雙方的比較結果,似乎蘇聯海軍的觀念是較為正確,因

    此也比德國海軍獲得了更大的成功。何以見得?蓋海軍為海權的最重要因素,亦

    為其他海權因素的主要與直接保護者,克勞塞維茨稱在戰爭中,「不管敵人權力

  • 147

    的中心特點是什麼―即你的努力所必須集中之點―其戰鬥兵力的擊敗和毀滅仍為最佳的開始方式,而在一切的情況中,都將是戰役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特點」,18

    此一觀點無論陸上或海上戰爭均適用,19因為很顯然的,從邏輯上來說,若不將

    敵方軍事力量克服,則所有已獲得的戰果終有一天還是有可能會被敵方所奪回;

    只以對方經濟目標作為攻擊對象而忽略軍事目標,無論剛開始其成果如何巨大,

    但是在一場戰爭中,如果敵人不畏經濟上的損失而不願立刻屈服,則因為其軍事

    力量並沒有受到大幅度的削弱,也就會使戰爭繼續拖下去,並且能夠利用時間來

    找出破解的方法,特別是這個國家還有別的更強大的國家支持的話。 此即德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血淋淋的教訓,而他們同樣也是被自己的教

    訓誤導――公海艦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幾乎完整無缺,德國是迫於國家經濟困頓才在戰爭中敗下陣去。是以在戰後認為經濟上的因素就足以在長期戰爭中

    壓迫海上的對手屈服,而不需要藉助傳統的軍事手段,那是「落伍的」與「有害

    的」。相反的,正是尊崇以敵方軍事力量作為主要目標的傳統戰爭哲學,並記取

    了德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教訓,也就使得蘇聯海軍艦隊在數量上得以縮小

    與北約的差距,使其戰略計畫就更有實現的可能;而雖然其不以敵方經濟目標為

    主要 (姑且不說唯一) 攻擊對象,但是北約組織對於蘇聯海軍的壯大卻不止如芒刺在背之感,而是提心吊膽,從來也沒有當年費雪上內閣的報告書中那種強調其

    邊際優勢逐漸擴大,可以有效抗衡德國艦隊,國家安全也就能放心的感覺。

    2. 攻勢觀念

    另一方面,克勞塞維茨發展出認為防禦為較強戰爭形式的觀念,柯白與馬漢

    兩位海軍始祖思想家都曾有所論及。馬漢對於此一觀點大表反對,因為這種觀念

    容易忽略有關防禦的決定性因素;20而柯白則贊同此說,甚至同意克勞塞維茨認

    為防禦有時也可以獲致對攻擊的戰術奇襲這一觀念。21不過他們二人都承認,如

    果這一條陸戰原理要適用於海上戰爭,則必須要海軍也在海上先佔取類似陸上要

    塞那樣易守難攻,但又迫使敵人非攻不可 (否則不能達成戰略目的) 的重要戰略位置,且以攻擊精神旺盛的艦隊作為防禦的支柱,例如日俄戰爭中日軍的行為,22否則實難以認同此說能運用於海戰。而我們從德國與蘇聯的位置上可以得知,

    並沒有任何重要戰略位置可以供德國或蘇聯海軍在戰爭中先佔取而後等待敵軍

    之必定來攻,事實上這種位置都是他們的敵軍所佔有,所以問題應當是這兩國應

    發揮攻擊的精神去突破所受的封鎖而不是在戰爭爆發之初就能在有利的位置上

    18 Clausewitz, Howard and Paret ed. and trans.. On War; 鈕先鍾,譯者,戰爭論, p. 937。 19 柯白亦同意海上戰爭實必須以敵方軍事力量為主要目標,至於馬漢對此一原則的支持則更不在話下。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32.; Alfred Thayer Mahan, Naval Strategy; 楊鎮甲,譯者,海軍戰略論 (台北:中華文化會,1960), p. 221。 20 Mahan, Naval Strategy; 楊鎮甲,譯者,海軍戰略論, p. 241。 21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p.35-36. 克勞塞維茨原文見 Clausewitz, Howard and Peter Paret ed. and trans.. On War; 鈕先鍾,譯者,戰爭論, p. 564。 22 Mahan, Naval Strategy 楊鎮甲,譯者,海軍戰略論, p. 243。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p. 36-40.

  • 148

    以逸待勞。是以從一開始,地理因素就註定德國與蘇聯海軍如果實力不是太弱的

    話,一定要採取攻勢而不可想著「防禦是較強的戰爭形式」,因為防禦嚴密的地

    方敵人很可能不去挑戰,而專找薄弱之處下手,這樣也就足以使其戰略陷於破產

    之境地,「風險理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教訓。 除了地理觀念必須倡導攻勢以外,還有軍人本身的心理因素足以提倡攻勢,

    忽略守勢。即使在陸戰中,防禦作為較強戰爭形式的說法通常也為軍人所擯斥,

    各國陸軍都一直提倡攻勢思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才勉強承認防禦

    確實是比較強的戰爭形式。23克勞塞維茨的這個觀念由於是在他的思想發展過程

    後期才提出,還沒來得及發展成熟就過世了,再加上這一條實在與一般軍人的訓

    練背道而馳,所以也就不為人所重視。筆者在第三章中已經講過,德國海軍在擷

    取克勞塞維茨思想的同時,對這一點的作法也與陸軍相同,儘管他們並不是根據

    海戰的特有性質來決定攻勢與守勢之間的差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儘管那

    樣強調必須從海戰的本質看待海軍戰略,以及拋棄陸戰觀念的影響,但是對於戰

    鬥及攻勢的崇拜依然是德國海軍的特色,甚至為了攻勢而竟然可以放棄更重要的

    數量優勢與集中原則,無論是魏格勒或是經濟戰思想都是一樣。 至於蘇聯海軍同樣也受到攻勢思想的感染。在第四章中,我們可以見到只有

    在早期,蘇聯海軍實力還相當弱小的時候舊學派與蘇維埃學派才提倡防禦作戰觀

    念,等到海軍實力漸強,就開始逐漸轉變為攻勢戰略思想。這種轉變可以從高西

    科夫對「小戰」理論的態度看出,在論及 1920 年代與 1930 年代的蘇聯海軍思想爭論時,他說:「在此同時,對海軍兵學問題的分析,受到支持艦隊在將來戰爭

    中的任務和運用應採守勢為主的觀念的影響,其結果使當時尚屬正確的『小戰爭

    理論』的傳統得以保存,而我們的艦隊早已具有近海水域之外從事戰鬥行動的能

    力。這乃表示此一理論對於蘇聯海軍思想進一步的發展具有負面的影響。」24二

    戰結束後,從阿拉夫佐夫開始,蘇維埃學派的思想就越發明顯地往攻勢傾斜。 表面上看起來,對攻勢的崇拜是德蘇海軍思想的共通點。不過深入一點探究

    23 有兩位德國高級將領的話可以證實這個觀點。一位是曼斯坦元帥 (Marshall Erich von Manstein),他曾說:「如今大家似乎都已經公認,在兩種形式的戰鬥中,防禦是屬於較強的一種」,但是他對防禦的態度還是多所保留,因為他同時又接著說:「不過,這只有在情勢對防禦十分有

    利,足以使攻擊者在攻擊陣地時流血過多而自動送命時,才能講得通。至於在東線,這種理論卻

    是文不對題。德軍的數量根本不夠組織一個堅強的防禦,而敵人的兵力卻比我們強過了好幾倍⋯

    唯有機動作戰⋯才能使蘇聯的大軍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Erich von Manstein, Lost Victory; 鈕先鍾,譯者,失去的勝利 (台北:星光出版社,1994), p. 329。另一位則是韓里希將軍 (General Heinrici),他不像曼斯坦那樣對防禦還是多所保留,也不認為一定要有夠強大的兵力才能組織良好的防禦。他在 1945 年接受李德哈特的訊問時表示,李德哈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提出的攻擊與防禦為 3:1的兵力對比實在是低估了防禦在正面有合理掩護的良好組織防線時所能發揮的威力,在這種情況下攻守雙方的兵力對比可以提高到 6:1甚至 7:1的程度,而他的部隊有好幾次在面對敵軍擁有 12:1甚至 18:1的絕對攻擊兵力優勢時,仍能成功將之擊退,見B. H. Liddell-Hart, The German Generals Talk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 Co., 1948), pp. 215-216. 至於這兩位將領的話究竟誰對誰錯,那是很難斷言,必須從他們所面對的情勢去作整體的判斷才能得出結論,因

    此可能根本無所謂對錯的問題,不過這至少指明了即使是那樣強調攻擊精神的陸軍,還是終於願

    意給予防禦應有的肯定。 24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 204。

  • 149

    則可發現這種共通點是建立在對防禦觀念的不同認知上。而所謂的「防禦觀念」

    就是克勞塞維茨所謂的「戰爭的防禦形式不是一面簡單的防盾,而是一種由良好

    的指導的打擊所構成的防盾」,25以及柯白由此所衍生出來的,劣勢海軍利用旺

    盛戰鬥精神,抓住任何機會實施反擊但又拒絕與敵艦隊主力之間任何正規海戰,

    以使制海權持續處於「爭奪」狀態的存在艦隊理論。 德國海軍對於這種攻勢防禦的觀念是排斥多於接受,其程度之深必須動用官

    方權威去傳播並禁止其他思想的流傳。對於「防禦」,大多數德國海軍軍官的觀

    念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那種被困在海姑蘭灣中的印象,也就是克勞塞維茨與柯白

    所嚴詞譴責的「無攻擊的防禦」觀念。這種觀念無庸置疑是錯誤的,但是即使像

    魏格勒這樣強烈反對存在艦隊理論的人也不敢完全否定這種「攻勢防禦」有成功

    的可能性,可是在他之後,德國海軍越發尊崇攻勢,其實也就是對這種劣勢海軍

    合理的戰略的一種反對,只是其反對是建立在錯誤的觀念上。 另一方面,蘇聯海軍由於受到柯白與卡斯特的影響比較深刻,所以對於「攻

    勢防禦」有比較正確的認識,接受程度也較大。不過,一方面是因為無論克勞塞

    維茨或柯白,都強調防禦的一方當局勢轉為有利時應立刻由守勢轉變為攻勢,才

    能獲得勝利;另一方面則因為蘇聯傳統軍事思想是非常注重攻勢,是以當二戰

    後,蘇聯海軍開始有希望能夠建立較大型的艦隊時,原先基於力量對比過大而被

    遵行不悖的守勢戰略觀念,就逐漸的被攻勢所取代了。但是蘇聯對於攻勢的態度

    是絕對不像德國海軍那樣盲目到不顧雙方力量的對比,堅持弱者比強者更應發動

    攻擊。對於海軍無法獲得優勢的戰區,例如波羅的海與遠東地區,是寧願採取攻

    勢防禦而非全然的攻勢作戰。 是以蘇聯海軍思想對攻擊的態度是建立在比較合理的基礎上,而不是像德國

    海軍那樣完全忽視現實。這種忽視現實的惡果,筆者在下一小節將會作更深入的

    分析與比較。 綜合上述幾個方面的討論,筆者認為就克勞塞維茨對雙方思想的影響而言,

    德蘇海軍之間的差異極為巨大。德國海軍認為所有的陸戰觀點對海軍思想的發展

    均為嚴重阻礙的想法實至為不智,誠然陸海戰之間因其媒介的本質不同而會有差

    異產生,但若認為二者完全沒有共同點則為不正確的想法。事實上,從馬漢與柯

    白這兩位海軍學者的思想發展過程來看,陸海軍雙方的觀念實有不少共通點,並

    非完全互斥。完全將陸戰觀點應用於海上固然是錯誤的,但完全排斥從陸戰原則

    演化出來的戰爭基本觀念,實際上是對海戰原則的弱化 (德國海軍也根本未能完全擺脫由陸戰觀點演化出來的戰爭原理),也是錯誤的,德國海軍就是一直在兩個錯誤的極端中間擺盪,始終找不到真正的平衡;而蘇聯海軍正因沒有這樣極端

    的發展,遂使其海軍兵學能得到強化。兩者對陸戰觀點的不同觀念及接受與否對

    結果產生的差異,實不可不多加注意。

    25 Clausewitz, Howard and Paret ed. and trans.. On War; 鈕先鍾,譯者,戰爭論, p. 558。

  • 150

    「平衡艦隊」的差異 「平衡艦隊」的觀念不是蘇聯海軍所獨有,馬漢與柯白亦有類似的艦隊組成

    應均衡的觀念,26因此應該說這種「兵種平衡」的「特徵」是軍事思想中的基本

    原則,不應拿來作為比較的項目。但是很奇怪的,德國海軍並未有類似的思想,

    雖然雷德爾任海軍總司令期間兩次提出的造艦計畫與他的戰略構想倒也有類似

    的艦隊兵力均衡觀念,可是兩者只是外表類似,實際上對於如何運用艦隊的戰略

    構想與蘇聯海軍的「平衡艦隊」觀念並不相同,並且後來因為戰爭出乎德國海軍

    意料之外的爆發,為了在兵力建設仍未臻完善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來求取勝利,

    遂又使其拋棄了追求兵力平衡的構想。本小結所欲比較的「平衡艦隊」不僅在艦

    隊組成上是否「均衡」,而且也在於戰略上是否過於偏重對某一艦艇的倚重,或

    對某一類型的作戰特別重視。 筆者認為德國海軍的造艦計畫與戰略構想不具備「平衡艦隊」最主要的理

    由,還是在於蘇聯海軍由於將敵方軍事力量當作主要目標,在這個前提之下,為

    了設法在「主要打擊方向」上獲致相對數量優勢以克服整體的數量劣勢,就不得

    不要求各兵種之間必須聯合作戰,相互支援,並要求各艦艇的作戰目標應以其最

    適當的對象為主。相反的,德國的存在艦隊理論雖然也有類似的聯合作戰觀念,

    但是其後在經濟戰思想的不良影響下,由於專以敵方經濟性目標為主,遂使德國

    海軍忽略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就是說並非每一種艦艇的設計用途都不同,因此並

    非都適合當作商船突襲者,柯白早已對這種用兵方式提出警告,27但是德國海軍

    卻還是這樣運用,以致於對較大型的戰艦來說,這種作戰對其實力完全是一種浪

    費。28而且也因為如此的運用,反而疏忽了對執行噸位戰效果最佳的潛艦部隊的

    保護,致使德國海軍最後不得不因為浪費了太多資源與時間在無甚成果的水面艦

    隊的突擊戰上,削弱了對抗敵方護航艦隊的實力,又無法成功組織海軍航空兵以

    來在水面艦隊之外,另外作為對同盟國的反潛戰施加壓力的工具而使潛艦成為整

    個「大西洋之戰」(Atlantic War) 中單打獨鬥的兵力而戰敗。 這種畸形艦隊兵力與使用構想發展的另一個副作用,必須與上文提到的「數

    量優勢」原則與「攻勢觀念」放在一起看。由於認為陸戰觀點對於海軍思想有害

    26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107; 王蜀寧,海戰與戰略 (台北:國防大學,2004), p. 82。 27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 117. 28 這種指控可以由德國戰鬥艦俾斯麥號與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在 1941 年 5月僅以兩艘戰艦的實力,對抗英國海軍由戰鬥艦威爾斯親王號(Prince of Wales)、重巡洋艦「索福克號」(Sofolk)、「諾福克」(Norfolk)號、以及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戰鬥巡洋艦「胡德號」(Hood) 所組成的艦隊,兩艘德艦在十分鐘之內 (0553時-0603時) 就擊沈胡德號並重創威爾斯親王號,而自己僅受輕傷,迫使英國艦隊放棄對這兩艘德艦的攻擊。爾後,當英國海軍動員八十艘戰艦去追捕俾

    斯麥號時,在「最後的決戰」中,英國艦隊以絕對的海空機艦數量與火力優勢,仍花了將近三小

    時 (0753時-1039時) 的時間才擊沈這艘德國戰艦。德國戰艦的優異設計與其海軍人員的精良戰技顯示如果德國海軍將之用以對抗英國的護航艦隊以牽制英國的反潛戰,而不是用來浪費在商船

    突擊任務上,則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將是如何大有可為!見 Burkard Freiherr von Müllenheim-Rechberg, Schlachtschiff Bismarck: Ein Überlebender in seiner Zeit; 宋志錡、宣蓬萊,譯者,俾斯麥號戰紀 (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 pp. 135-142; pp. 266-305。

  • 151

    之故,遂導致德國海軍放棄了數量優勢原則,但同時卻依然崇拜攻勢。數量優勢

    本來是所有軍事原則中的一個基本因素,但是在 1930 年代末期的德國海軍卻認為在經濟戰之下,數量是沒有用處的,因為戰爭是分散在各大洋中進行的,沒有

    人能以有組織的作戰來克服這種海戰的「無政府狀態」,尤其荒謬的是居然認為

    單艦的火力、速度、打擊力與持續力優於英艦的德艦,根本無須顧慮英國的護航

    艦隊,甚至是其「蠻橫優勢」,29這種觀念與所謂的「最後兵器」甚為接近,顯

    示除了鄧尼茨等潛艦派之外,德國海軍的「水面艦派」也有這種「最後兵器」的

    觀念,再加上德國艦隊根本來不及完成「Z計畫」而戰爭就已爆發,遂使德國海軍總部 (Oberkommando der Kriegsmarine, OKM) 將本已十分弱小的水面艦隊實力採更加零碎分散的使用,以一艘或兩艘的方式派出去執行襲擊戰,而不是等到

    大型兵力都集結在一起之後才發動攻擊。結果是這些戰艦雖然都能逃過英國海軍

    的警戒線而抵達大西洋,但是當艦上官兵得知自己被數十倍於己的同盟兵力追

    捕,而自己的援兵又難以支援,甚至根本無法支援時,其內心的恐慌與沮喪使得

    士氣很容易低落,甚至連高級指揮官都有這種「必死」的心理,遂又更破壞了德

    國海軍作戰的成功與戰果。30 反之,「最後兵器」觀念在蘇聯海軍中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出現,例如新舊

    少壯派便是,但是蘇聯海軍始終不願意真正把這種與蘇聯傳統戰爭哲學相衝突的

    觀念奉為圭臬,也因此蘇聯海軍就不曾放棄對「數量優勢」的重視,因為假使相

    信這種「最後兵器」觀念,則也就會認為其他傳統的兵力是不需要的,單靠這種

    武器即可獲勝,但是聯合作戰又是蘇聯軍方重要的傳統觀念,所以也就能夠使少

    壯派的思想不致取代蘇維埃學派的地位。31此外,蘇聯海軍因為始終盡量在陸基

    空中兵力的支援範圍內作戰,加上其各種兵力又都有聯合作戰的觀念與準備,所

    以也就較少發生類似德國海軍艦隊官兵因為嚴重數量差距而產生的士氣低落的

    情形,32這種心理上的差異在戰爭時有時可說居於不可輕忽的重要地位。

    29 Müllenheim-Rechberg, Schlachtschiff Bismarck: Ein Überlebender in seiner Zeit; 宋志錡、宣蓬萊,譯者,俾斯麥號戰紀, p. 91;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 88。 30 因為這種不注意數量優劣勢問題而導致的德國海軍官兵在戰爭中士氣低落心理,即使在號稱其最強大的「俾斯麥號」艦上亦一覽無遺,甚至其艦隊指揮官呂長斯上將 (Admiral Günter Lütjens)都對其下屬發表其極為悲觀的演講與私人談話。Müllenheim-Rechberg, Schlachtschiff Bismarck: Ein Überlebender in seiner Zeit; 宋志錡、宣蓬萊,譯者,俾斯麥號戰紀, p. 81、186-190。另外,羅辛斯基亦有此種對艦隊官兵心理會產生不良影響的觀點,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p. 127-128。 31 事實上,德國海軍也並非沒有聯合作戰的觀念,存在艦隊與戰略機動兩個理論本身就已經具備「聯合作戰」的性質。甚至經濟戰思想也具備一點「聯合作戰」的觀念,因為在潛艦取得輝煌

    的戰績與雷德爾辭職前,德國海軍的主流觀點都是在水面艦隊的活動中,於是襲擊戰的重任也就

    被託付給大型水面軍艦,認為「潛艦迫使敵方船隻結隊航行,也就使水面突擊者有了可以掃蕩的

    理想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將潛艦與水面艦隊結合起來的通商破壞戰,可以避免第一次世界

    大戰那種潛艦孤軍奮鬥的情形,也就有較佳的成功希望。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p. 87-88。 32 從筆者的資料中並無直接證據以證明這段話是正確的,筆者的推論是由俾斯麥號戰紀中,當德國戰艦官兵得知他們已經逐漸進入德國空軍的支援範圍時,士氣有明顯的提升,據此推論若是

    始終在自己航空兵力支援範圍內,而且不是單獨出戰的蘇聯戰艦官兵,如果不是有意外的情況,

  • 152

    事實上,德國海軍並非不知道這種作戰運用是不合理的,只是他們太執著於

    另一種更不合理的基本束縛――先下手為強打擊英國船團,但同時又盡量避免攻擊其護航艦隊的經濟戰觀念(免得敵人的實力在德國艦隊能集中之前變得過為強大),結果是不僅違背了戰爭中「集中」(concentration) 的基本原則,而且採取了「最不經濟」的作戰方式,且始終沒有真正觸及到對方的要害,根本無法「積小

    勝以為大勝」。33

    第三節 對傳統海軍思想理解的差異比較 本章第三節要作比較的部分則是針對外來海軍思想,蓋這兩國起初所接受的

    海軍思想均為舶來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吸收之後才產生自己的海軍思想。是

    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俄兩國的海軍思想並無太大的差別,均以馬漢思

    想為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則又都受到柯白與卡斯特的影響,甚至同時代的德國

    海軍思想還能影響到蘇聯海軍思想發展。但是到了 1930 年代末期以後就因為本土化思想的陸續出現而逐漸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發展結果,到了第二世界大戰後蘇

    聯海軍思想的發展當然更與當初影響他們的德國海軍思想不同,本節的目的即是

    要對這些結果作比較。 德國海軍思想最初對於制海權的理解,與當時其他國家並無二致,也就是認

    為海戰的目的在於爭取制海權,這種認知並無錯誤,但是針對「制海權」的真意

    卻受到陸戰觀念的影響,認為所謂的「制海權」者就是海上純粹軍事優勢的爭奪,

    與陸軍在陸上所獲致者平行,完全不是柯白所正確指出的,制海權的意義就是對

    海上交通線的控制。此外,由於對馬漢的觀念產生誤解,再加上受到「決定性會

    戰」觀念的影響,遂認為決定性海戰就是獲致制海權的唯一手段,不瞭解就交通

    控制這一最後目的而言,封鎖的作用實際上是比海戰更強烈,於是才導致德國海

    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慘敗。在戰間期所發展出來的所有海軍思想,都是為了

    想要從這種錯誤的觀念中跳脫,回到「海戰真正的目的與本質」。 但是正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所實施的遠距封鎖經驗對德國人而言太

    過鮮明之故,且這次大戰中又缺乏任何決定性海戰,遂使德國海軍學者雖然一方

    面正確的認識到制海權的本質就是海上交通線的控制,而非原先以為的純粹軍事

    應是較難發生類似德國海軍的士氣低落情形。 33 有關德國海軍突擊艦盡量避免攻擊英國護航艦隊的資料,可見 Müllenheim-Rechberg, Schlachtschiff Bismarck: Ein Überlebender in seiner Zeit; 宋志錡、宣蓬萊,譯者,俾斯麥號戰紀, pp. 79-80;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 89; p. 127。

  • 153

    優勢的爭奪;但是另一方面卻又錯誤的以為所謂的「對交通線的控制」即是藉由

    「對交通線的攻擊」來達成,而不是經由對敵方兵力建立控制的手段來達成,而

    後者卻是古典制海權理論的核心。事實上,從 1917 年卑爾根個案即可瞭解,對交通線的攻擊與防護只要不是以制海權作基礎,就仍有引發為雙方決定性海戰的

    可能,因此在海戰中是決不能以直接護航為滿足,更不能認為對交通線的攻擊就

    是代表切斷交通線,這些都是前代海軍思想家所提出的結論,本論文在先前的章

    節亦有提及。因此如果對制海權有正確理解者,當知從反面而言,劣勢海軍要破

    壞優勢海軍的封鎖,仍可藉由對護航艦隊的攻擊來動搖其整個防衛系統,而不是

    單純的巡洋艦戰爭威脅來分散敵人的兵力。是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都

    犯了將手段當成目的的重大錯誤。 另一方面,蘇聯海軍則認為「制海權」就是在戰區的特定地區與特定時間,

    創造出有利的態勢,俾便海軍能完成所擔負的任務,因此制海權的獲得其本身並

    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要為後續更重要的作戰創造有利的環境。比起德國海

    軍,蘇聯海軍算是較清楚地理解手段與目的之間的區別與順序,這是兩者之間最

    明顯的差異。不過從這個定義看,還是很難看出有包含交通控制的意涵在內,雖

    然蘇聯海軍對制海權的定義與其分類大多是與柯白的觀念相符,可是這制海權最

    重要的真正目的與意義,卻沒有很明顯的突顯出來。事實上,蘇維埃學派對於卑

    爾根個案的意義也不甚重視,在高西科夫對兩次世界大戰戰史的分析與檢討中從

    未指出這些海戰史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即護航系統必須以制海權作為基礎才

    能得到較完善的保護,而只是一再地強調「交通線保衛」、「為了達成向陸地作戰

    的先決條件」等表面。「創造有利條件」的意義其實比較符合柯白所謂「純粹海

    軍戰略告一段落」之後的情況,但是對於「純粹的海軍戰略」,蘇聯海軍則沒有

    表示其追求的真正目的為何,其原因也許是因為顧忌到陸軍的態度。不過蘇聯海

    軍始終堅持這樣的觀念,不像德國海軍,雖然不同的思想家都表面上都使用同一

    個詞彙,實際上追求的卻是不同的東西。34

    相異處 那麼雙方對於傳統海軍思想理解的結果,對其本土海軍思想所造成的影響,

    又有何異同之處?有關這一部分,筆者先從相異點談起。首先,如上文所述,最

    明顯的差異是蘇聯海軍與德國海軍思想對於海上戰爭的最終目的認知不同。德國

    海軍由於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的影響,強烈地認為海戰的目的是為了對交通

    線建立控制;而蘇聯海軍則不認為這是最終目的,而是把支援陸軍作戰作為最終

    的目的,這可由蘇聯海軍所堅稱的「獲致制海權是為了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

    以及反對有陸軍、海軍兩種不同戰略的想法 (柯白即是因為被認為「將海軍戰略與陸軍戰略分開」而受到蘇聯海軍的嚴厲抨擊,事實上這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

    34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 121。

  • 154

    詞,柯白本人從無意作這種區分,也反對這種區分),35都是明證,交通線控制反而遭到有意無意的忽視。德國海軍則沒有這種觀念,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

    陸海兩軍的作戰不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各自為政,36而是在一個新的超級指

    導機構下有了密切的協調,也就是 1938 年 2 月成立的三軍最高統帥部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但是想使三軍思想能夠因此而在此機構內得到統一的整合運動構想,還是由於各軍種間的思想衝突而成效不彰,這是因為陸海

    軍仍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各自有其不同的假想敵,陸海軍各自的作戰結果如能對

    對方有益,幾乎都是「順便」的結果,很少是一開始就有意規劃這種類型的作戰。37 其次,因為對於最終目的的認知不同,也就對於如何達到目的所不可或缺的

    手段認知產生差異。德國海軍認為交通線控制是海上戰爭的最終目的,但是對於

    「控制」的真正意義卻沒有正確的認識,結果逐漸演變成認為制海權不再具重要

    性與被爭取的必要,以承認並屈服於對方全面性的制海權之下的態度進行其理論

    發展與實際的作戰。但是蘇聯海軍則仍然認為制海權有其重要性且仍有被爭取的

    必要,雖然承認敵方在大洋上的制海權是全面性的,但是卻不準備完全屈服於其

    下,仍然希望能夠在有利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制海權。這是因為蘇聯海軍重視奪

    取制海權之後的後續作戰,是以即使是同樣屬於較弱作戰形式的潛艦戰方面,德

    國海軍只注重潛艦對商船的攻擊,而沒有考慮攻擊運用來攻擊護航艦隊的作戰。

    反之,蘇聯海軍就甚為注重後者。誠然,這當中牽涉到因時代而產生的技術差距

    問題,二戰後的潛艦是可以作為強大的反艦兵力使用,且又因為配備核武的關係

    甚至可以考慮對敵方基地直接發動攻擊,而無須考慮必須抽調大量艦隊兵力至大

    洋上進行傳統的通商破壞戰,或者與敵方水面兵力纏鬥,可是二戰中的潛艦卻不

    可能希望具備此種強大的攻擊能力與先進的匿蹤技術,大西洋之戰中最後潛艦在

    技術上還是敗給了反潛武器。38但是撇開此一時間所造成的技術上差異因素,我

    們仍須注意到兩者在這方面的差異,因為二戰中的潛艦並非不具備與對方艦隊作

    戰的能力,鄧尼茨在 1943 年的命令、美國潛艦部隊在太平洋戰場中對日本艦隊的輝煌打擊戰績、以及日本海軍原先預定在戰爭中運用潛艦部隊「消耗」美國艦

    隊的實力,都是有力的證明。同時,也就是因為德、蘇海軍用兵觀念上的差異,

    才使得冷戰中西方的艦隊面臨的威脅遠大於二戰中的盟國艦隊。蘇聯潛艦對西方

    艦隊的威脅不僅是他們的技術更為先進而已,還因為蘇聯海軍思想要求其艦隊官

    35 柯白的反對海陸軍戰略分離的觀念可見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p. 15-17. 36 儘管在十九世紀末,德國陸海軍之間是有其合作在,但是自從鐵必制擔任海軍部長後,海陸兩軍實際上對彼此的作戰計畫就缺乏協調與合作,也不重視對方在自己計畫內的價值,德國在

    1914 年 8 月的戰敗,不能不說是這種各自為政的惡果。海軍在事後痛悔地表示錯失了攔截英國運輸艦隊以達成海戰目的的機會,陸軍則對於大量英軍部隊出現在西線大感驚訝,因為這超出了

    其原來的作戰計畫。 37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p. 129-130。 38 Arbeitskreis für Wehrforschung ed., Decisive Battles of World War II; 鈕先鍾,譯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 (台北:星光出版社,1994), pp. 435-437。

  • 155

    兵必須將打擊對方艦隊作為主要目標。 第三個相異處,是蘇聯海軍雖然認為過去的決定性海戰已經不再有可能發

    生,但是仍沒有放棄對艦隊之間進行海戰的準備,而德國海軍則沒有這種想法,

    其「存在艦隊」理論與龐大的「Z計畫」不是為了雙方艦隊之間的海戰之用,只是為了對其敵人進行牽制作戰之用。蘇聯海軍所指的意義即是高西科夫所稱,「艦

    隊對抗艦隊」的重要性已為「艦隊對抗陸上」所取代,但是高西科夫同時也指出,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情況可以發現,雖然艦隊之間純粹的海戰在大西

    洋戰場已經消失,但是太平洋戰場上仍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海戰,而這些海戰的目

    的都是為了向陸上作戰,但都具有「艦隊對抗艦隊」的形式,39因此高西科夫改

    變其觀念認為,海戰的發生在未來的時代是當艦隊向陸上作戰時最有可能,而不

    是從前的為了交通線的爭奪,或者是雙方艦隊之間的單獨交戰。這種觀念顯然有

    為了支持蘇聯海軍理論中的「支援陸軍側翼作戰」之用的味道,但是當然,也是

    因為缺乏將交通線控制作為真正海戰目的而產生的結果之一,蓋無論是太平洋戰

    爭中的各次海戰,或是英國海軍屢次擊敗想對其本土進行登陸戰的敵艦隊,守方

    的目的都是為了對通往所欲防禦地區的交通線建立控制權,而攻方也必須奪得控

    制權否則無能保障登陸部隊的後方安全,甚至整個作戰的成敗。高西科夫與其他

    蘇維埃學派思想家卻沒有明確指出這一點。 最後,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雙方對於「制海權真正意義」的不同看法。吾人由

    雙方對制海權觀念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交通線控制為海上戰爭之真正目的」這

    一基本觀念在鐵必制時代受到德國海軍的忽視,而有認為制海權的爭奪為雙方海

    上軍事優勢爭奪的傾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由於對戰敗責任的檢討而逐漸

    將觀念修正為「交通線控制」。另一方面,從高西科夫的歷史分析中可看出他對

    於英國在多次海上戰爭並獲勝之後的結果不是歸納於英國控制了海上交通線才

    使其對手無力支援在被海洋所分隔的遙遠的戰場上的陸軍作戰 (如法國),或者因此被切斷財富的來源而無力繼續戰爭 (如荷蘭),也沒有很明確的表示英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失敗正是因為沒有先行擊敗強大之敵人以作為確保交通線為

    其所控制的基礎之故,但是馬漢對英荷戰爭與七年戰爭、和柯白對美國獨立戰爭

    的海上勝負原因卻有明確與正確的解釋。40顯然,高西科夫只是認為數量優勢對

    於能主動採取攻勢以贏得戰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沒有注意到這種勝利背後所

    代表的真正意義為何。

    39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p. 95-97。 40 Corbett,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32;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p. 95-97。

  • 156

    相同處 至於雙方的相同之處,並不多見。首先,高西科夫與阿斯曼一樣,都試圖將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解釋為新的「經濟戰」型態,並極力主張英國在第一次

    世界大戰中的封鎖是一種在目的上與過去海戰型態全然不同的海戰手段,就是為

    了要逐漸摧毀德國的經濟,以使協約國能盡量拖延戰爭的時間以使情況轉變為有

    利,因為德國的經濟在嚴密封鎖之下是絕對不利於長期作戰的,41高西科夫的此

    種觀點自然是一種事後諸葛的以偏蓋全,在第三章講述阿斯曼思想的部分筆者已

    經批評過此種推測之錯誤,是完全忽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經濟戰的觀點

    根本就尚未為人所完全認清,英國海軍的主要目的還是在防止入侵上。而高西科

    夫還錯誤地表示當時協約國極力想把戰爭拖長,從一開始就想要以經濟封鎖扼殺

    德國,這更是完全忽略當時沒有一個國家認為這場戰爭會拖過 1914 年才結束,僅是因為其他原因才使戰事成為僵局,也才使人逐漸發現經濟因素對戰爭的影

    響。42而也就是因為這種不正確的推論,是以德蘇海軍思想都有認為交通線的控

    制 (或者說「爭霸」) 即是對交通線的直接攻擊與保護的觀念,43只不過在方法上蘇聯海軍比起德國海軍有所不同,基於本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認為光

    是憑藉潛艦對航運的攻擊不夠,還必須藉由空權的威力以及地面部隊的推進來到

    對敵方港口、基地、艦隊實施直接攻擊與佔領,以破壞敵人海權的基礎的手段作

    為一種「新封鎖」。雖然這並非真正能建立制海權的辦法─―你可以這樣做,但對你有利的辦法與地形,通常對敵人的反擊也有利,它也會想到有這種辦法可以

    使用,於是最後就變成誰的海軍力量與海權基礎剩餘較多,誰就有利於在海戰中

    重新獲得上風並建立制海─但是確實比德國海軍忽略對敵方軍事力量的攻擊要好的多。 第二個相同之處,則是受到陸基武器威力的進展,使雙方都認為傳統海權的

    威力是在減退中,特別是在對海岸線附近海域的控制上,吾人可由雙方的「小戰

    爭」理論、「消耗戰略」、「前進區域」、「區域防禦」等觀念看出兩者的相同之處。

    更有甚者,即由於認為陸權與空權的實力足以對近岸地區的海權造成毀滅性的打

    擊,以及認為交通線控制係只是對貿易線的直接攻擊與保護,而沒有考慮到這也

    包括對軍用航線的控制,遂使兩國思想都認為可以在不殲滅敵方海軍主力的情況

    下,藉由三軍 (特別是依賴空中兵力的力量) 聯合作戰的力量來建立某些遠離敵軍艦隊主力的特殊海域的制海權,特別是為了戰略性登陸作戰時更可以如此運

    用,而靠近敵軍艦隊主力或遠離己方陸基兵力支援地區的登陸作戰,顯然兩國海

    軍還是依照傳統的觀念,在沒有能夠擊敗敵軍艦隊主力而獲致制海權,或是在沒

    能獲得制空權之前,是不敢作大規模登陸的打算,在德國方面這可由德軍的挪威

    作戰、位侵略英國而制訂的「海獅作戰計畫」(Sea lion, 1940)、與克里特島 (Crete 41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p. 155-156。 42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前各方戰爭計畫,可見 Basil H. Liddell-Hart History of World War I 林光餘,譯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 pp. 95-106。 43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 175。

  • 157

    Island, 1941) 之戰的特徵看出;在蘇聯方面則可由高西科夫承認大規模登陸作戰必須先獲得對防禦方的絕對優勢兵力以及戰區中戰略攻勢有利的情況下 (也就是必須先獲得夏弗佐夫所謂的「戰略性制海權」) 才能實施。44

    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在對傳統海軍思想的理解,以及轉化成本土海軍思

    想方面,德蘇雙方實在異多於同,不可光由雙方均擁有同樣數量龐大的潛艦部隊

    與大陸國家背景就可一概而論,斷言雙方的海軍思想必然類似。事實上在僅有的

    兩個相同的部分,只有第一個比較可算的上是雙方純粹屬於抽象的海軍戰略理論

    上的真正相同點,第二點還是多少受到類似地理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不過

    就本節的比較而言,還是能得到支持蘇聯海軍的理論認識還是較德國海軍稍微高

    一籌的假設的結果。

    第四節 和平時期海軍用途觀點的比較―

    高西科夫與魏格勒 在結束對德蘇海軍思想的基本比較之後,筆者接下來作一個比較特殊的比較

    項目,即高西科夫與魏格勒兩人的比較。為何要針對這兩人作特別比較而非針對

    其他人?筆者對這兩個人進行比較的地方不在於其全部的思想,那是已經包含在

    前三節裡頭,這裡要作的比較,是針對這兩個人在建立大海軍背後的長程政治觀

    點的比較。高西科夫在國家海權論以及海軍文摘中都有強調他對於為何蘇聯需要

    一支大艦隊,在軍事觀點以外的辯解,並強調現代海軍艦隊在外交政策上的功

    能。關於這一方面的主張,在德國方面並無完全相同的主張,不過倒有可供比較

    的類似觀點,也就是魏格勒對於德國海軍重建背後的政治觀點與所謂的「平時海

    軍戰略」,關於後者,高西科夫也有相同的論點。

    魏格勒的觀點 羅辛斯基曾指出,魏格勒心中對於德國海軍重建的真正目的,是要「恢復為

    一個『做為世界海權的德國』之後必然會產生的反英及『反對美國跨越大西洋世

    界』的態勢」,而此種長程政治與海軍觀點在 1926 年提出後對德國海軍的內在政策產生一種支配性的影響,但是此種觀點的存在與影響卻不曾受到外在觀察家的

    44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 181; p. 182。

  • 158

    注意。45筆者所根據的魏格勒著作版本 (1929) 並未找到類似的文字,對於這一現象,羅辛斯基表示係因 1929 年的初版將其刪除的緣故,但是在 1941 年的再版中就又恢復上去。對於這種舉動的原因,筆者猜測可能是由於政治環境的緣故,

    因為 1929 年德國正處於想努力與西方國家恢復關係的時候,是以此時出現這樣的觀點顯然不符政治氣氛;而 1941 年則已經與英國展開戰爭,是以重新恢復書中的原貌不僅無妨,甚至還有激勵人心、鼓舞士氣的宣傳作用在。不過無論原因

    為何,魏格勒原書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看出這種「反英」思想的存在。 魏格勒的目標並不只是如其他戰間期的德國海軍思想家與軍官一樣,僅限於

    保衛德國在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利益而已。事實上,他認為「一個必須依賴海洋以

    進行進出口貿易,維持其工業與經濟基礎的國家,無論願意與否,都會被迫捲入

    世界政治 (Weltpolitik, world politics)」,46而「世界政治直接依賴海權與海權的特別因素。」47顯然魏格勒也與馬漢一樣體認到海洋作為運輸大道對一個工業國家

    的重要性。因此,為了保衛德國橫越大西洋與北海的交通線,德國無論如何都必

    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而這麼做的目的不是僅為了在海上爭取空洞的軍事優勢

    而已,「一旦北海被轉變為『內海』,我們將從地理上被逐出與開放大洋的聯繫,

    並被推回大陸國家的角色。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與我們需要接觸大西洋,以及大

    西洋上的戰略位置 (strategic positions) 以保護我們的貿易。」48這一段話明確表示,僅有海軍是不夠的,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錯誤就是認為海軍是構成

    海權的整個因素而非僅是其中一個因素。49實際上,海權還必須包括良好的戰略

    位置。魏格勒認為英國海權的歷史證明,要控制海洋 (也就是推行「世界政治」) 必須採用戰略攻勢作戰,「政治攻勢」是任何世界政治政策的特徵。50 為了要採取攻勢,必須要獲得良好的戰略位置,這是海權的另一要素,也是

    海軍的重要任務。因為從歷史觀點來看海軍作戰有變成是陸上戰爭的延長的趨

    勢,就更需要獲得重要的戰略位置以利整個戰爭的進行。是以海軍戰略不是從戰

    爭爆發當天才開始,而是從平時就開始。是以在平時,海軍戰略遂有兩層 (two-fold) 目標:第一是經由增強海權的力量來尋求強化政治中心的重心 (Schwerpunkt, political center of gravity);第二則是尋求盡可能減輕海軍在戰爭剛開始時必須去征服戰略位置的必要性,在戰爭中這些征服是對時間的討厭浪費,

    因為戰略位置的征服並非戰爭的最終目標,只是戰爭指導的根據,征服並不是預

    備(preliminary)的步驟。51魏格勒認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從未考慮過,為了成為一個海權,需要以獲得戰略位置為目的的『海洋

    45 Rosinski;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鈕先鍾,譯者,海軍思想的發展, pp.123-124。 46 德文的Weltpolitik與英文的 world politics雖然字面意義相同,但內涵則稍有不同,前者的意涵比較為負面的,具有「強權政治」(power politics)的意義。 47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p. 100-101. 48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 106. 49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 101. 50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p. 103-104. 51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p. 102-104.

  • 159

    同盟政策』(maritime alliance policy) 來支持我們的造艦政策」,因為德國根本忽略或不知道地理位置對海權的重要性,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到那樣痛苦的

    折磨,也還是沒有認清事實,所以根本沒有戰略目標可言,完全將「積極的政策」

    (positive policies) 與「侵略政策」(aggressive policies) 搞混。52 由是可以看出,魏格勒對於海軍平時戰略的用途,仍不脫其「戰略位置」基

    本觀念的範疇,極力強調必須在平時就獲取這些重要的戰略位置以免在戰時為了

    征服這些據點而浪費實力。從這些文句可以看出,魏格勒至少已經脫離了過去德

    國海軍思想家們的一貫思維,也就是照德國傳統陸戰觀念,認為海軍艦隊就是海

    權的全部因素,而沒有考慮到海權尚有其他各種不同的要素共同支持。當然在魏

    格勒寫這本書的年代,他根本不可能想像德國能用外交以外的手段來獲得大西洋

    岸的港口,所以他也就只認為德國在平時就要運用外交手段,以使海軍在戰時能

    夠運用大西洋岸的港口,當然使用的目的,其針對的假想敵自然是英國。 魏格勒的觀點也暴露出一個事實,就是說對於德國而言似乎是很夠奇怪,因

    為馬漢是那樣的重視海權在海軍以外的各個組成要素而非單只重視艦隊的作

    用,且威廉二世又對馬漢的著作甚為著迷,但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竟然會

    嚴重忽視這些對海權而言必不可少的其他因素,實在不可思議,這也證實了,第

    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海軍對於傳統的海軍觀念與海戰史等,都只是一知半解,

    甚至是嚴重的誤解。

    高西科夫的觀點 在魏格勒之後近半個世紀 (1929-1973),高西科夫也在蘇聯海軍中倡導海軍

    的「平時戰略」觀念,這就是他所謂的「控制世界海洋的若干問題」與「作為和

    平時期帝國主義工具的海軍」。 高西科夫對於海權的認識比之魏格勒是又更深入一層,但他們同樣都認為海

    軍不僅是海權唯一的要素而已,53而國家也不僅是為了軍事上的優勢爭奪才需要

    一支強大的艦隊。高西科夫基於其歷史分析,認為歷史上所有的大強國都是海權

    國家,又認為在過去蘇聯因為不重視海軍而未能充分掌握機會以成大強國。54不

    過,高西科夫對於海權的觀點有另一項與魏格勒極為不同的看法,但與馬漢則較

    為接近,那就是他也體認到造船業、漁業、商業對一個國家的海權發展是重要的

    支柱,而他還加入了「海洋科學探測」與海洋作為人類食物、能源、礦業來源的

    不可限量發展性,甚制海洋污染、國際海洋法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些顯示隨著時

    代的演進,與海洋有關的事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自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前的思想家所能預見的。不過,這些超越馬漢太多的思想部分,非本文的主題,

    52 Wegener, The Naval Strategy of the World War, pp. 106-107. 魏格勒此處所謂的「積極政策」與「侵略政策」,當是指他的北向作戰計畫被德國海軍高層認為太具侵略性而遭否決的往事。 53 Gorshkov, 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 朱成祥,譯者,國家海權論, p. 2。 54 Sergei G. Gorshkov, The Rise of Soviet Navy; 錢懷源、黃志潔,譯者,蘇俄海軍的崛起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 p. 201。

  • 160

    因此予以省略,但是須注意高西科夫在海洋事務上確實具有一種遠見。雖然如

    此,高西科夫的「遠見」的目的在於利用蘇聯在造船、漁業、商業、海洋科學等

    方面的突飛猛進,以及海洋的重要性等,來宣傳海洋對現代國家,特別是蘇聯,

    具有絕對的重要性,不可予以忽視,同時,海軍作為海權最重要的支柱,當然更

    不可忽視其在保衛這些經濟利益的重要性,55因此他不僅有遠見,更善於利用遠

    見作宣傳。 可是在這些經濟利益之外,還有一個高西科夫更感興趣的海軍平時用途,那

    就是將海軍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這本是過去所有海權強國都曾樂此不疲的把

    戲,現在卻也輪到一向對此持嚴厲批判態度的蘇聯海軍有興趣來使用。高西科夫

    因為注意到蘇聯海軍的惡劣地理位置,並為蘇聯海軍沒有海外基地以支援相距遙

    遠的兩支艦隊的支援作戰感到遺憾,56但除了他表示的,需要領導階層具有戰略

    上非凡的遠見並建造續航力遠的艦艇以外,還需要什麼樣的作為?畢竟這些都只

    是次要的作法,無論艦艇續航力再怎麼遠,或者領導階層如何具有戰略遠見而能

    適時下達調動艦隊兵力的命令,但是艦上官兵生活必需品與艦隊燃料彈藥等補給

    問題,則非需要良好的海外基地不可。高西科夫引用列寧與恩格斯 (Engels) 的話來對自己作支持: 誠如列寧所說,政策乃經濟的具體表現,經濟的情況主要的可以決定政策中諸如國家的武裝部隊

    之類的重要手段的實力。而一個國家武裝部隊的情形亦正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這

    一點的有力證明以及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傳統指標可能就是海軍。『現代的戰艦』,恩格斯寫道,

    『不僅為重工業的產品,同時也是重工業的典型……擁有最發達的重工業的國家自會享有建造這類艦艇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