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 0 ( 299 ) 2 0 0 8 1 0 쳢퇐 뺿 R es e a rc h on F in an c ia l a nd E c o n o mic I ss u es Number 10 ( General Serial No1299) October, 2008 ¡¤ Àí ÂÛ ÑÐ ¾¿¡¤ ¶¡ ¶¡ °´ Óï :헢럝붲틥쫇컒폚 2008716죕뫍 23죕틔ꆰ뚫놱닆뺭듳톧짧믡폫탐캪뿧톧뿆퇐뺿훐탄톧 쫵캯풱믡훷쾯볦훷죎 ꆱ쏻틥퓚쓇샯뗄솬탸솽듎퇝쮵뗄슼틴헻샭룥ꆣ퇝붲횮뫳 ,퓚뫜뛌뗄쪱볤샯 ,평뚫놱닆 뺭듳톧늩쪿퇐뺿짺췵룹뻝쿖뎡슼쿱헻샭돉컄룥 ,붻컒짳퓄ꆣ튲틲듋 ,쪹헢튻듎퇝쮵뗃틔돉컄랢뇭ꆣ늻 , 컒죔췆돧훐맺맅죋믲컷랽뷼듺톧헟뗄ꆰ뿚쫶뒫춳ꆱ (oral tradition) ꆪꆪꆪ욽죕폫뫃폑믲춬쫂첽쳖폐훘듳틢 틥뗄쮼쿫ꆢ톧쫵ꆢ쿖쪵틩쳢 , 쟳헦쿠뛸늻쟳랢뇭ꆣ쫂쪵짏 ,컒쯹횪뗀뗄쎿튻룶훘튪뗄톧쫵훐탄 ,죧캬튲쓉킡 ( 벰냂뗘샻톧엉 ) ꆢ늼뛻냍믹킡ퟩ뫍횥볓룧톧엉 ( 헾훎톧뗄뫍뺭볃톧뗄 ),뚼폐ퟔ벺뗄뿚쫶뒫춳ꆣ컒쿠탅 , 횻폐뿚쫶뒫춳닅쓜릻놣돖맘폚룹놾컊쳢뗄잿쇒뗄컊쳢틢쪶ꆪꆪꆪ헢퇹뗄벤쟩늻뿉쓜뷨훺폚뇘탫싺ퟣ퇏뷷맦 랶뗄톧쫵싛컄살뒫뗝ꆣ훐맺톧헟늢늻좱랦뒴퓬솦 , 떫뫜좱랦맘폚룹놾컊쳢뗄컊쳢틢쪶뗄횸틽ꆣ폚쫇 ,헢킩 쾡좱뗄뒴퓬솦풴뗄엤훃뻍닺짺쇋퇏훘얤쟺 , 폈웤쫇풴폚뷌폽뫍퇐뺿쇬폲뗄맙쇅뮯맜샭쳥훆뗄얤쟺 ꆣ 훐맺짧믡뿆톧뗄퇐뺿랽램떼싛 췴뚡뚡 1,2 (11놱뺩듳톧 훐맺뺭볃퇐뺿훐탄 ,놱뺩 ꆡ100000; 21뚫놱닆뺭듳톧 짧믡폫탐캪뿧톧뿆퇐뺿훐탄 ,쇉쓾 ꆡ듳솬 ꆡ116025) 햪ꆡ튪 : 놾컄퓚뷧뚨짧믡뿆톧톧뿆탔훊뗄믹뒡짏 , 럖뇰뷥평죋컄톧뿆뫍뿆톧뗄ퟚ횼뷸튻늽닻쫍짧 믡뿆톧 ,춨맽뛔뇈훐컷랽짧믡뿆톧뗄쮼쿫뒫춳살랴쮼훐맺짧믡뿆톧퇐뺿뗄룹놾컊쳢ꆣ놾컄죏캪 , 훐맺짧믡뿆톧톧헟뗄죎컱퓚폚룐쫜훘튪탔 , 힡컊쳢틢쪶늢쓜릻퓋폃컷랽뫏램뗄톧쫵맦랶살뇭 듯ꆣ 맘볼듊 : 훐맺짧믡뿆톧 ; 틢틥 ; 룹놾컊쳢 ; 뇭듯 훐춼럖샠뫅 : Coꆡꆡꆡ 컄쿗뇪쪶싫 :A ꆡꆡ 컄헂뇠뫅 : 1000 2 176X (2008) 10 2 0003 2 11 튻 ꆢ짧믡뿆톧뗄톧뿆탔훊 컒쫗쿈잿뗷컒쏇뷱쳬쳖싛ꆰ훐맺짧믡뿆톧뗄퇐뺿랽램ꆱ쫇ꆰ훐맺ꆱ짧믡뿆톧ꆪꆪꆪ쫇훐맺죋뗄짧믡뿆 ,뛸늻쫇쏀맺죋믲뛭맺죋믲펡뛈죋뗄ꆣ웤듎 ,탨튪쮵쏷ꆰ짧믡뿆톧ꆱ퓚죋샠횪쪶헻쳥훐뗄캻훃 , 폫쯼뗄 퇐뺿헟뗄짭럝컞맘 ,쯼쫇웕쫊뗄 ꆣ 짧믡뿆톧 (Social Science)뗄룹놾컊쳢쫇짧믡뗄뛸늻쫇폫짧믡컞맘뗄 , 떫쯼폖폐ꆰ뿆톧 ꆱ뗄탔훊 , 헟쮵쯼쫇퓚ꆰ죋컄톧뿆 ꆱ폫ꆰퟔ좻뿆톧 ꆱ횮볤뗄튻쏅톧컊 ꆣ뗂컄뗄ꆰ죋컄톧 ꆱ춨뎣랭틫돉ꆰ죋컄뿆톧 ꆱ , 캪뗂폯뗄ꆰ톧ꆱ틑뺭폐쇋ꆰ쾵춳퇐뺿ꆱ뗄틢쮼 ,헢쫇뗂폯톧쫵뗄뒫춳 , 믲탭헢샯늢늻랢짺맾튮뿋퓸엺움뗄 ꆰ뿆톧훷틥 ꆱ쟣쿲ꆣ떫쫇 ,퓚펢쏀톧쫵뒫춳쓚 ,컒쏇늻쓜붫ꆰ죋컄톧 ꆱ ( humanities)랭틫캪ꆰ죋컄뿆톧 ꆱꆣ틲 캪펢폯뗄ꆰ뿆톧 ꆱ ,냼몬쇋풶뇈뗂폯뗄ꆰ톧 ꆱ룼ꆰퟔ좻뿆톧뮯 ꆱ뗄틢캶 ꆣ죴쫇컒쏇폃펢폯뗄ꆰ뿆톧 ꆱ쯹횸뗄 랽램살퇐뺿죋컄 ,퓲뫜뿉쓜믡뛳즱쇋죋컄쮼쿫ꆣ폐본폚듋 , 쇖짺뷌쫚붫ꆰhumanityꆱ틫캪ꆰ죋컄톧뿆ꆱ , 뛸늻쫇ꆰ죋컄뿆톧 ꆱꆣ 평폚짧믡뿆톧쫇뷩폚ퟔ좻뿆톧뫍죋컄톧뿆횮볤뗄튻쏅톧컊 ,죧맻컒쏇맛달짧믡뿆톧뗄샺쪷 ,늻쓑뾴 ,쯼뗄퇐뺿랽램튲ퟜ쫇퓚ퟔ좻뿆톧뗄랽램뫍죋컄톧뿆뗄랽램횮볤엇뮲ꆣ컒쏇쮵 ,헢쫇짧믡뿆톧뗄 쫕룥죕웚 : 2008 2 09 2 10 ퟷ헟볲뷩 : 췴뚡뚡 (1953 - ) ,,놱뺩죋 ,뷌쫚 ,늩쪿짺떼쪦 ꆣE2 mail: dingdingwang @ pku1edu1cn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第 10期 (总第 299期 )

2008年 10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Research on F inanc ia l and Econom ic Issues

  Number 10 ( General Serial No1299)

October, 2008

·理论研究 ·

丁丁按语 :这份讲义是我于 2008年 7月 16日和 23日以“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学

术委员会主席兼主任”名义在那里的连续两次演说的录音整理稿。演讲之后 ,在很短的时间里 ,由东北财

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昱根据现场录像整理成文稿 ,交我审阅。也因此 ,使这一次演说得以成文发表。不

过 ,我仍推崇中国古人或西方近代学者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 ———平日与好友或同事探讨有重大意

义的思想、学术、现实议题 ,求真相而不求发表。事实上 ,我所知道的每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 ,如维也纳小

组 (及奥地利学派 )、布尔巴基小组和芝加哥学派 (政治学的和经济学的 ) ,都有自己的口述传统。我相信 ,

只有口述传统才能够保持关于根本问题的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激情不可能借助于必须满足严谨规

范的学术论文来传递。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创造力 ,但很缺乏关于根本问题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于是 ,这些

稀缺的创造力资源的配置就产生了严重扭曲 ,尤其是源于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官僚化管理体制的扭曲。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①

汪丁丁 1, 2

(11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000; 21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本文在界定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 ,分别藉由人文学科和科学的宗旨进一步阐释社

会科学 ,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 ,

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任务在于感受重要性 ,抓住问题意识并能够运用西方合法的学术规范来表

达。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意义 ;根本问题 ;表达

中图分类号 : C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176X (2008) 1020003211

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

我首先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是“中国 ”社会科学 ———是中国人的社会科

学 ,而不是美国人或俄国人或印度人的。其次 ,需要说明“社会科学 ”在人类知识整体中的位置 ,与它的

研究者的身份无关 ,它是普适的。

社会科学 ( Social Science)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的而不是与社会无关的 ,但它又有“科学 ”的性质 ,或

者说它是在“人文学科 ”与“自然科学 ”之间的一门学问。德文的“人文学 ”通常翻译成“人文科学 ”,因

为德语的“学 ”已经有了“系统研究 ”的意思 ,这是德语学术的传统 ,或许这里并不发生哈耶克曾批评的

“科学主义”倾向。但是 ,在英美学术传统内 ,我们不能将“人文学 ”( humanities)翻译为“人文科学 ”。因

为英语的“科学 ”,包含了远比德语的“学 ”更“自然科学化 ”的意味。若是我们用英语的“科学 ”所指的

方法来研究人文 ,则很可能会扼杀了人文思想。有鉴于此 ,林毓生教授将“humanity”译为“人文学科 ”,

而不是“人文科学 ”。

由于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学问 ,如果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的历史 ,不难看

到 ,它的研究方法也总是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人文学科的方法之间徘徊。我们说 ,这是社会科学的尴尬

① 收稿日期 : 2008209210作者简介 :汪丁丁 (1953 - ) ,男 ,北京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E2mail: dingdingwang @ pku1edu1cn

Page 2: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处境 ———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叙事传统之间。

二、人文学 ———呈现意义

哈贝马斯曾这样定义“人文学科 ”———人文学的主旨是为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假如你对自己提出

诸如“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类问题 ,你就进入人文学科的领域了。人文学的功能、目的或宗旨 ,就是

“呈现意义”。

钱穆在 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用“个性”和“群性”两个词来描述人的性质 ,他说人性既有个性又有

群性。今天 ,我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哺乳动物”的一种。第一 ,因为是“动物”,所以每一个体不可避免地具

有“个体性”( individuality) ;第二 ,因为是社会性动物 ,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群体性 ,也可称为“可社会性”( so2ciability) ;第三 ,因为是哺乳动物 ,所以有“情感生活”———不论那是个体的情感还是群体的情感。这样 ,我们

就可以定义 :人文学科所致力于呈现的意义 ,是指人的个性与群性在各种情境之内发生的“问题性”。

11“意义 ”的解读

自 19世纪末以来 ,很多西方的数理学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 ( the meanings of meaning)进行过

界定。在我所阅读过的此类文献中 ,一位女性哲学家对意义的解读打动了我 ,这就是 Agnes Heller女士

的存在哲学诠释理论。

Agnes Heller女士是一位杰出的存在哲学家 ,正是她把生存哲学的伦理学引入“当代 ”。Agnes Hell2er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 ,她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 ;在“更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运动 ”开始之时 ,她是

布达佩斯特大学的哲学教师 ,而在那之前 ,她是卢卡齐的助教 ; 2004年 , Agnes Heller被纽约新社会研究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 2006年 , Agnes Heller获得丹麦金额最高的文化成

就奖 ———索宁奖。

Agnes Heller对意义的解读能够打动我的理由之一是 ,她的存在哲学诠释理论同中国的儒家传统十

分接近 ,即着手于考究“人活着的意义 ”。Agnes Heller于 198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存在哲学著作②,用三

个维度从存在哲学角度诠释意义从而接近了中国哲学。代表中国儒家传统主流 ,对中国人活着的意义

阐释得较为清楚的是李泽厚③。李泽厚将中国人活着的意义阐释为“吃饭哲学 ”④ ,即一种存在性的哲学

或是一种生存性的哲学。同李泽厚所研究的中国哲学类似 ,法国学派的布迪厄在其所著的《实践感 》

(Le Sens p ratique) ⑤一书中从“纯粹的逻辑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角度讨论意义从而接近了中国哲学。

Agnes Heller的存在哲学理论、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和李泽厚的吃饭哲学理论 ,三者从不同角度诠释

意义却都会师于中国哲学 ,如图 1所示 :

图 1

4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299期

①②③

纽约新社会研究大学是西方新左派知识分子的大本营。Agnes Heller: General Theory of Ethics, Basil B lackwell Press, 19881李泽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 ,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 》、《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美学四讲 》、《世纪新梦 》、《论语新读 》和《己卯五说 》等。20世纪 50年代 ,李泽厚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吃饭哲学”, 李泽厚不认同推崇生命哲学的新儒家 ,认为他们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吃饭哲学”。他认为“吃饭 ”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的生存技能 ,它也是解决其他诸多问题的前提。而在“实用理性 ”方面 ,他把马克思、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思想进行综合、改造、发展成为“人活着的命题”即“吃饭哲学 ”。此外 ,与“实用理性 ”相对应的 ,李泽厚还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认为中国人没有超验理性 ,因此这种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 ,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Pierre Bourdieu, Le Sens p ratique, Paris,M inuit, 1980。法文版为《实践感》,英译本为《实践逻辑》( The Logic of Practice)。

Page 3: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21“情境 ”的解读 ———意义的五个基本假说

人文学科所致力于呈现的意义 ,是指人的个性与群性在各种情境之内发生的“问题性 ”。“情境 ”一

项 , Agnes Heller用三个维度诠释了意义 ,这三个维度构建了“问题性 ”发生的“情境 ”。

Agnes Heller对意义的三维界定 :

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 ? 这是所谓的“苏格拉底问题 ”之一。Agnes Heller的贡献在于用三个

重要的维度来诠释美好生活的意义 ———自然禀赋的充分发展 ,正义 ,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如图

2所示 ,这个三维空间的坐标原点是 good life,中文表达为美好生活 ,而美好生活是值得人追求的。

图 2

以下从意义的五个基本假说展开 :

基本假说 Ⅰ———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

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权利。

基本假说 Ⅱ———社会每一个成员在这

个三维空间内为自己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

的过程就是美好社会的落实的过程。

基本假说 Ⅲ———在这一过程中 ,每一个

成员 (个体 )都会有对重要性的感受 ,而且

这种对重要性的感受是惟一的。

基本假说 Ⅳ———意义的阶梯不能够完整地呈现。

基本假说 Ⅴ———当个体被“corner”的时候 ,他会感受到冲突上的不同意义或不同原则 ,即他感受到

痛苦 ,而这种痛苦导致其抉择。抉择是一个“断然一跃 ”的过程。抉择的结果有两种 ———个体或者升

华 ,或者沉沦。这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也是社会科学发现意义的过程。

基本假说 Ⅰ———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权利。

首先 ,每一个人都拥有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天赋权利 ,而能够满足每一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

社会就是美好社会 ( a good society)。美好社会是以每个社会成员的美好人生为基础的。基于美好生活

的目的 , Agnes Heller构建发展、正义和深层情感生活三个维度用以诠释人的意义。

(1)第一个维度 ———发展。

发展是指人的潜在个性、自然禀赋的充分发展。每个人都是一颗惟一的种子 ,具有“双重的历史偶然

性”。作为惟一的种子 ,他被抛入一个不能自主选择的家庭和社会 ,一旦出生就会生长 ,继而寻求发展 ,寻

找机遇激发其潜能。 (当然 ,很多人在许多情境中没有这样的发展条件 ,即被他所在的社会忽视了。比如

肢体有缺陷的人也有发展潜力 ,也可能成为不需要依赖肢体领域里的天才 ,如数学天才或音乐天才等等 ,

但却可能因为某种社会情境而失去发展机会。又比如虽然已经考取一所重点高校却因户籍限制必须缴 12

万元的赞助费才能入读的农民工子弟 ,最终选择放弃 ,对他而言 ,社会忽视了他的发展权。)

什么是发展 ,用康德在其理想国中的表达就是“Everyone is end not means”。即 ,“没有人有权利把

其他人作为自己的手段 ,每个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每个人都是目的 ,是指每个人无论是受其形

体、智力先天缺陷的困扰亦或是受后天情境等因素的局限 ,他总有发展的潜力和充分发展的自由。

(2)第二个维度 ———正义 (Justice)。很重要的一个维度。

(3)第三个维度 ———深层情感生活 ( Emotional Involvement)

深层情感生活 ,这是只有女性哲学家才能感受到的维度。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深层的情感 ”;二是

“情感卷入”( involvement)。人类的情感生活不单单是满足个性情感 ,更是寻求群体情感的慰藉。个体

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其自身生活的意义 ,还包括个体同与其有关联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诸多深层情感。

个体只有被卷入情感的深层联系 (例如亲情、友情、爱情 )的时候 ,个体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基本假说 Ⅱ———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在这个三维空间内为自己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过程就是美好

社会的落实的过程。

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权利 ,表现在由发展、正义、深层情感生活构成

的美好生活的三维空间中 ,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坐标。例如 ,甲关注正义 ,那么他的坐标定位在

5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Page 4: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正义维度 ;乙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 ,那么他的坐标定位在发展维度 ;而丙在意的是情感 ,那么他的坐标定

位在深层情感生活维度。诸如甲乙丙这样的一群人在 Agnes Heller的三维空间内为各自过上美好生活

而奋斗的过程就是美好社会的落实的过程。所以 ,美好社会不单只是一个宏伟计划的实施或者是一位

杰出领袖人物领导的结果 ,美好社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的结果。

基本假说 Ⅲ———在这一过程中 ,每一个成员 (个体 )都会有对重要性的感受 ,而且这种对重要性的

感受是惟一的。

我们假定社会的宪法或社会宪法的构成不会扼杀每一个社会成员梦想的权利。因为不存在这样的

人类社会 ,即便是独裁社会也无法扼杀每一个人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每一个人追

求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就是这个社会向着美好社会落实的过程。每一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

中 ,由于他这颗种子的特殊性 ( uniqueness) ,他总会有对重要性的感受 ,而且这种感受是惟一的。举例

来说 ,甲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敏感性 ,他不能容忍非正义的事物破坏美好生活 ,他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来

纠正非正义的事物 ,那么他在正义的维度上有强烈的感受 ;乙 (假定是位女性 )对内在情感生活或对宗

教有强烈的感受 ,她可能会创造出譬如一个人的宗教 ,那么她就会沿着深层情感生活这个维度发展。由

于每一个人都是一颗 unique的种子 ,每一个人都会对重要性有感受 ,而且这种感受是惟一的 ,这就是康

德所指的“每一个人都是目的 ,不是手段 ”。

这里需要精确表达重要性 ( importance)。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重要性”一词的含义 ,除了受到经济学自

有传统的影响之外 ,还受到 A rrow (阿罗 )和 W hitehead (怀特海 )等人的影响。什么是“重要性 ”? ( impor2tance)这个词是在经济学思想史上多次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什么是“效用”(utility) ? U tility是马歇尔经济

学的出发点 ,最早是由休谟引入到经济学中的 ,之后亚当·斯密继承休谟的观点而发展 ,到了边沁时代 ,他

把 utility功利化而形成英美功利主义经济学 (或称为效用主义经济学 ) ,这是边沁的曲解。

小密尔①认为“效用 = importance felt”,即“效用是被感受到的重要性 ”。

怀特海②提出“在理解之前先要有表达 ;在表达之前 ,先要有对重要性的感受。”千万不要受哲学家

标准课程教科书的诸如“理解就是我们思维的开始 ”的误导 ,理解之前须先有表达 ,而表达之前须先有

对重要性的感受。

阿罗告诉我们什么是“p reference”(偏好 ) ③。由于每一个体在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都有对

重要性感受的一个排序 ,由此需要引用阿罗的“偏好 ”理论 ,即 ,对重要性感受的排序理论。

每一个人 ,在每一个时刻 ,对世界所有可能状态 (世界上可能的状态有 n种 ,假定这是一个有限向

量 ,那么我们可以用阿罗的代数理论予以讨论 )的重要性总有一个排序 ,这就是偏好。当每个人都不知

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 ,会呈现一种混乱状态 ;在这样一种混乱状态下会出现不可排序的意义 ,也就是

在罗列重要性之后发现不满足排序基本假设的意义 ,即不满足非循环性的意义是不可排序的。今天 ,在

北大、浙大和上海财大的经济系中 ,我的这套对重要性的诠释理论是最标准的 ,如图 3所示。

基本假说 Ⅳ———意义的阶梯不能够完整地呈现。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把其对世界所有可能状态重要性的感受做出如

x1

x2

111xn

(这是阿罗讨论世界状态的

6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299期

②③

小密尔 (John StuartM ill)严复译作穆勒 , (1806—1873年 ) ,逻辑学天才 ,边沁的学生 ,是 19世纪承启英国经济学的大家。1848年 ,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评论为“此书填补了自斯密以来的英国经济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空白”。中国学者张五常认为小密尔是迄今的惟一的经济学天才。参见怀特海 ,Modes of Thought《思维方式》一书前三章。阿罗 ( Kenneth A rrow) ,《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1951)。此书中 ,阿罗首次用数理逻辑的分析工具 ,对社会决策和社会民主程序设计之间的关系做了形式化的深入考察得出“不可能性定理”,并获得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罗在“不可能定理”的开篇解释了“偏好”。

Page 5: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图 3

方法 )这样的价值排序 (这种价值排序对应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信息完备假设 ”) ,那么意义的阶梯得以

完整的呈现。但是自从 1900年尼采宣布“上帝已死 ”至今 ,受西方发展历史轨迹影响的人们都不知道

自己想要什么 (这也是西方社会科学自 1900年以来所面临的根本困境 ) ,也就没有办法把意义很好地

呈现给社会学家。这就是基本假说 Ⅳ,意义的阶梯

x1

x2

111xn

不能够完整地呈现 ,即

?

?

111?

什么是意义的阶梯 ?

舍勒①认为 ,价值 ( values)是有秩序的②。请注意 ,意义就是价值 ,价值与效用是相关的。马克思的

剩余价值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都是围绕 value展开的。价值对于每一个人 ,甚至每一个生命

都是同一的 (这是一种抽象的看法 )。舍勒认为 ,价值有五个阶梯 (价值是以阶梯形式呈现的 ,舍勒的价

值阶梯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具有更深的思辨度 )。正是因为意义的阶梯不能够完整的呈现给每一个

人 ,所以每一个人必须经由各自的生命过程去发现其价值所在 ,即发现其意义阶梯

?

?

111?

是什么。例如文

革后期北京地下沙龙曾广泛流传一本苏联小说《你到底要什么 》③ ,小说结尾的一句话就是“你到底要什

么 ?”,用以总结主人公所经历的一段生命过程。

所以 ,舍勒对价值理论和重要性的观点是 :个体对其重要性感受的排序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 ,或者 ,

7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马克斯·舍勒 (Max Scheler, 1874—1928年 ) ,德国哲学家 ,现象学、价值伦理学的创立者 ,知识社会学的先驱 ,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舍勒是德国哲学界继谢林之后的又一位博杂多方的学者 ,他涉猎了伦理学、宗教哲学、现象学、社会学、政治思想、形而上学和哲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海德格尔认为“舍勒是全部现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力量 ”。可以说 ,舍勒是一位天才 ,他如同一颗流星为欧洲思想界留下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参见弗林斯 (Manfred S1Frings)编辑的《舍勒全集》, 1954年出版第一卷 ,至 1997年十五卷全部出齐。或参见 [德 ]舍勒著 ,《舍勒选集 :二十世纪思想家文库》,刘小枫选编 ,上海三联书店 , 1999年。柯切托夫 ( Kochetov, V sevolod Anisimovich, 1912—1973年 ) ,苏联作家 ,著有《你到底要什么》、《落角》和《青春常在》等等。

Page 6: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个体不能即刻洞察自己对重要性的排序 ,必须经过一个由他自己主导的探索过程 ,而这个探索过程同其

独特的生命体验是无法分离的。

那么如何发现自我的价值 ? 如何在自我的生命体验中找到自我价值的意义阶梯 ? 这是第五个假说

所要解答的问题。

基本假说 Ⅴ———当个体被“corner”的时候 ,他会感受到冲突上的不同意义或不同原则 ,即他感受到

痛苦 ,而这种痛苦导致其抉择。抉择是一个“断然一跃 ”的过程。个体抉择的结果有两种 ———个体或者

升华 ,或者沉沦。这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也是社会科学发现意义的过程。

当个体 (社会成员 )被 corner( corner,指被“迫 ”到一个角落 ,即无地彷徨①)的时候 ,他感受到同等重

要或者同等有利的两个不同意义或不同原则的冲突 ,康德将之表述为个体“被夹在两个同等有利的原

则之间 ”感受到其人生的痛苦 ,这种痛苦导致个体的选择行为。这种选择不再是经济学家所谓的自由

选择 ,而是抉择 ( decision) ,是不能依靠理性引导来作选择的决断力 ,是“断然的一跃 ”,是存在哲学第一

人泰勒的“非此即彼 ”( either - or)。在这“断然的一跃 ”的过程中 ,詹姆士和舍勒认识到 ,个体或者得以

向上而升华 ,或者被命运击碎而沉沦。这就是泰勒所指的文化创造的过程 ,也是社会科学发现意义的过

程 ,即必须于生存困境中求得“断然的一跃 ”的努力 ,才能把个体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之而来的才是

“文化的创造 ”( culture creation) ,这也是舍勒发现新的意义的过程。

31“问题性 ”的界定

前言述及 ,人文学科所致力于呈现的意义 ,是指人的个性与群性在各种情境之内发生的“问题性 ”。

什么是“问题性 ”? “问题 ”的英语表达是“p roblem”。而“问题性 ”是一个法文词 ,“p roblématique”。刘

东将“p roblématique”译作问题性② ,此译法值得商榷。因为 ,林毓生认为这种译法有悖于史华慈的本意。

史华慈研究的是法国启蒙运动 ,在这一传统下 , p roblématique指的是整个人类出了问题 ,林毓生将

p roblématique解释为“不可救药的 ”,这是“问题性 ”这种译法所无法体现的。但由于其他译法背离更

远 ,所以我暂时只能沿用刘东的译法。史华慈是林毓生的老师 ,是中西学界公认的汉学专家 ,是引入

“问题性 ”研究的第一人。史华慈临危时嘱托林毓生将其所著的《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 ———太阳底下

的一桩新鲜事 》(1999) ③一文翻译成中文首先在中国发表 ,在此文中 ,史华慈解释了“问题性 ”。

问题性 ,是类似于哈姆雷特所提出的生死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1”)。每个人都

是惟一的 ,在不同情境中 (情境 situation对个体而言是惟一的 ,因为他人无法进入到个体特有的具体情

境中 ,这是个体的惟一体验。我最近 10年所致力于的问题 ,即我们的理性应当是情景理性 )体验到个

性和群性的问题 (个体被 corner于各种价值冲突或伦理困境之间 ,为了保存个性 ,个体不得不损害其群

性 ,或者为了保全群性而不能保存个性。例如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忠孝两难全 ”,这种问题是无解

的 ) ,这就是问题性。当个体获得升华时 ,也就是如 Agnes Heller所言的向某一抉择断然的一跃并且成

功了 ,那么个体就化解了其人生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对他而言 ,他发现一个新的意义 ,这就是创造。

所以 ,人文学科旨在于各种情境内将每一个体的个性和群性凸显出来。人文学者也是基于这一点

的考虑④选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来体现其所发现的新意义 ,来表达其“惟一性的体验 ”。在“惟一性的体

验 ”中 ,人文学者才可能回答“问题性 ”,才可能创造新意义 ,这是人文学者的任务。

三、科学 ———表达因果关系

科学的宗旨是呈现出因果之间的关联。牛顿和怀特海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表达因果关联。

牛顿的静态因果表达 ———世界是由众多实体构成的 ,因果关系是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

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 )。1915年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发了牛顿静态因果表达的危机。受爱因斯

8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299期

①②

参见汪辉 ,《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汪辉是国内研究鲁迅颇有建树的学者。参见本杰明·史华慈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刘东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4年。本杰明·史华慈 ,《寻求富强 :严复与西方》,“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刘东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96年。本杰明·史华慈的《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1999)一文收录“王元化和林毓生的往还通信 ”《财经 》,2005。因为小说对创新的要求很高 ,如果一部小说同其他作品有 50%的内容是雷同的 ,那么这部小说是无人问津的。

Page 7: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坦的影响 ,怀特海于 19世纪 2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的因果表达 ,即过程表达①。

怀特海认为 ,这个世界是十分东方化的 ,是一个如同大海般此起彼伏的过程。一束过程依靠某些缘

分得以聚集、凸显、纠合成一个实体 ,而这个形成是很偶然的。即 ,过程的偶然聚散形成实体的存亡 ,这

是怀特海用过程表达的因果之间的关联 ,科学的诠释如图 4所示 :

图 4

四、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

在西方社会科学思想传统中 ,作为思维的方法 ,逻辑是自成一体并且是置顶的。逻辑与经验无关 ,

是先验的 (这是康德的观点 ,即 ,逻辑的真伪无需向经验世界求证 )。所以无论是人文叙事 (即 , dis2course,寻找意义 )还是科学叙事 (即 ,用牛顿或怀特海的方法表达因果关系 ) ,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科学思

想传统的逻辑前提而进行的 ,即三大逻辑定律。

三大逻辑定律 ———同一律 (A = A )、矛盾律 (A ≠A )和排中律②。 (详见邓晓芒的《思辨的张力 》

(1992年 )和海德格尔的《同一与差异 》③。)此外 ,从中国哲学角度看 ,康德的“逻辑与经验无关 ”观点未

必成立。如果遇到李泽厚 ,康德也许会改变这一观点。李泽厚于 2004年从实践逻辑的角度驳斥了同一

律 ,他从居于 A和 A之间的灰色地带 (既属于 A又属于 A )进行阐述。

三大逻辑定律是先验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是体验的 ,而科学也是可以重复地客观

地体验的。首先承认三大逻辑定律 ,之后 ,用逻辑的方法表达人文或科学的感受 ,从而实现体验。所以 ,

三大逻辑定律之于西方学术传统是很重要的。

西方社会科学思想传统认为 ,必须用三大逻辑定律 (后来 ,西方以塔尔斯基为代表的逻辑学派之华

沙学派抛弃了排中律 ,该学派认为满足同一律和矛盾律即可 )来表达个体所感受到的重要性 ;认为只有

用逻辑定律来表达因果关系 ,才可能是“言之成理 ”的。这个“理 ”意指“理智 ”。理智是一种精确的定

义 ,例如 ,“我在说话 ,同时我不在说话 ”,违反矛盾律 ,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理智的也是无法接受的。同

时 ,西方学者也感受到大量的无法用逻辑定律或用理智的方法表达的重要性的感受 ,他们称之为“神秘

主义学说 ”(神秘主义学说是始终存在于西方思想传统的潜流。譬如巫师的感受 ,在西方 2 000多年的文

明史中一直存在 ,却只有 200多年是受排斥的 ,它经历了“烧死女巫运动 ”→重要性仍然被感受 →灵学

9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②③

1927年 ,怀特海受邀在爱丁堡大学的季福讲座演说 ,该次讲稿于 1929年出版为《过程与实在》( Process and Reality)一书 ,从而为“过程哲学”奠定基础。“过程哲学”又称“发生哲学”,因为它阐释了万物发生的原因。排中律指任一事物 ,它或者属于 A,或者属于 A。西方对排中律的争议较大 ,这里我们暂不考虑。海德格尔 , Identitat and D ifference (同一与差异 ) (1957 ) ,英译本 John Stambough,《 Identity and D iffer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69。此书讨论的主题就是同一律和矛盾律。

Page 8: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会复出 ) ,即 ,不能够用西方的理智逻辑表达但是还具有重要性的感受。“神秘主义学说 ”包括心理学 ,

如“in dep th analyst”深层的心理分析学家 (荣格的心理分析被尊为西方心理学的正宗 )、神话学和弗洛

伊德的释梦等等。

以上是对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介绍 ,即西方人所感知到的重要性 ,一部分可以用逻辑理性来表

达 ,而相当一部分不能用理智只能用神秘主义来表达。

五、中国的思想传统

李零①认为 ,中国宋明 600多年以来的理学研究 ,因缺失了埋于地下的竹简作为论据支撑 ,需要重

新回归到孔子的 72弟子学说中以找寻中国的传统。

请注意 ,中国的思想传统所感受到的重要性不遵从西方逻辑 ,而是“与情境相应 ”的。因为在中国

的思想传统中置顶的不是逻辑而是“文字学 ”。

中国人借助于一套特殊的表意文字表达感受。根据所阅读的大量资料和已有的学者论证 ,我

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即 ,每一个中国汉字与其应用之初的具体情境是不可分离的。换言之 ,中国汉

字有其情境意义 ,是“与情境相应 ”的。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埃及文字已“死 ”。失去了赖以

存续的金字塔情境 ,埃及文字如何能“重生 ”? 又如甲骨文、玉文、陶文 ,失去了与之相应的情境 ,

也无法被后人理解。而汉字能够得以存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仍保有其使用的情境 ,只不过这个情

境发生了变迁。

情境随历史的发展而变迁 ,所以当今的中国人不甚了解孔子时代的情境 (在这一点上 ,我赞同梁漱

溟先生的观点 ,即 ,除非还原孔子当时相应的情境 ,才能使当代人感受到同样的重要性 )。

此外 ,中国人的体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表达的重要性感受。但中国人不遵从西方逻辑定律 ,

即不认为理智是至高无上的 ;而是秉承“与情境相应 ”的思想传统 ,认为只要“与情境相应 ”就可以见字

了义。换言之 ,中国人的思想传统是“心性之理 ”(这个“理 ”,不是“理智 ”之义 ,而是“理性 ”之义 ) ,只要

同在一个情境中 ,即可“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②。

所以 ,中国人体验中的这一部分不能够表达的重要性感受 ,不是因为不符合西方的两大逻辑定律才

不能够表达 ,而是因为“文字与情境合一 ”(如颜回的得道境界 ,又如参话头的情境要求 )。“情境相应 ”

表达的是中国人对重要性感受的一小部分 ,其余部分是“文字与情境相应到合一的程度 ”而无法表达的

感受。这一点与西方的“神秘主义 ”有异曲同工之义。中西方社会科学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分析如图 5

所示 :

图 5

01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299期

李零 ,《去圣乃得真孔子 :论语纵横谈》,《人往低处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年。李零是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和上博楚简的主要破译者。详见牟宗三的《周易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年。牟宗三先生是中国融合康德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大家。

Page 9: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六、中国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若想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须得知晓中国社会科学应当如何 ?

11中国社会科学必须能够用逻辑方式展开其科学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 ”,既然称之为“科学 ”,就应当用科学叙事方式来表达感受体验 ,应当用逻辑方式表

达意义 ,这样的中国社会科学才是有创造性的 ,否则 ,它只能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学术殖民地。但是对

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而言 ,用西方的理智方式来表达其对中国社会科学的感受 ,很难。因为中国社会科学

所要表达的是对中国人而言有意义的、值得表达的感受 ,是能够反映中国人生存痛苦的感受 ,是对每一

个中国人被逼到无路可走地步时的感受的表达。小说《在社会档案里 》(1978)的作者王靖认为 ,表达中

国人超越其生存痛苦的升华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使命 (在同王靖接触的过程中 ,他说“真正勇敢的人 ,真

正有生活勇气的强者往往是被我们称作并呼吁社会关注的所谓的‘弱势群体 ’这样一群人 ”,由此我感

受到重要性并得以重新明确了“强者 ”和“弱者 ”的涵义。)

因为没有表达中国人生存的意义 ,而中国人生存的意义是中国人所感觉到的重要性 ,所以对中国社

会科学学者而言 ,首要的是对重要性的感受 ,其次是表达 (如我同王靖接触后对强者和弱者的感受 ;又

如 ,毛主席最早意识到对重要性的感受和表达问题 ,所以让“言必称希腊 ”的知识分子下乡感受重要性 ,

是有一定道理的 )。

21 Agnes Heller三维空间的中国涵义

中国人对重要性的感受用 Agnes Heller的三维空间如何表达 ?

第一位 ,发展 ———温饱、工业化、资源、文化遗产和环保。

中国人在这个维度上的感受最多。对中国而言 ,发展是无法忽略的一个维度 ,没有发展 ,平等就无

从论及。中国近 30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温饱、工业化、资源、文化遗产和环保等问题。但这一系列概

念 ,只对于切身感受到或感受过贫困的人而言才具有真实的重要性。

第二位 ,正义 ———分配、改变制度、意识形态瓦解、政治权利 ( right利益 )和 Power的监督。

第三位 ,情感 ———家庭关系、办公室 ( office)成员之间的竞合关系、宗教和信仰、私人体验和升华

(超验 ) ,如图 6所示。

图 6

11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Page 10: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所以 , Agnes Heller三维空间的中国涵义是围绕上述三个维度展开的真实的中国叙事。关键是需要

通过热爱生活的体验来发现问题 ———“议题 ”( issue)。

31“issue”→“comm itment”→“中国问题 ”

对于议题的解释 ,康德和詹姆士各有表述 :

康德 ———issue是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 (无法回避 )的同等有利 (被 corner无路可走 )原则的展现。

詹姆士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 ———两个同等有利的原则相互冲突 ,并且每一个原则对个人而言都具

有生存意义。

请注意 ,两个同等有利原则的冲突可以是一个 issue,但是对于个体而言 ,未必会引起该个体情感的

波动。例如陨石袭月 ,这块陨石是来自火星还是来自木星 ? 这是个 issue,但这个 issue对于个体而言是

无关乎生命意义的 ,不能成为个体的 issue。此外 ,詹姆士的“对你个人而言有生存意义 ”意指那些对于

个体而言无法回避的问题。举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老兵迫于生活摆摊出售他的军功勋章。这些军功勋

章对他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珍品 ,是有生存意义的 ;但现实的生存困境对他同样是有生存意义的 ,两个

对老兵具有同等重要生存意义的原则相互冲突又无法回避 ,将老兵 corner,这是他的痛苦 ,是一个值得

反思的 issue。

当个体遭遇康德和詹姆士议题的时候 ,命运要求个体如何应对 ? M ichael Polanyi(波兰尼 )将之表达

为“comm itment”①。

“comm itment”是博弈论学者经常使用的词。在合作博弈过程中 ,只凭 credible threat (威胁 )未必能

够达成合作 ,前提是必须有一方“comm itment”。例如甲乙二人的合作收益是 $4,不合作收益是 $2。甲

在乙面前将其不合作的收益 $2烧掉就是一个向乙表明决心合作的 comm itment,由此乙才能相信甲的

合作诚意 ,并采取合作策略 ,双方各得 $4的合作收益。

“comm itment”,波兰尼在《个人知识 》一书中用 200多页予以论证。即 ,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的 ,都会

引起个人意义的纠缠。因为知识要求个体“信托 ”,要求个体投入 ,要求个体用其生命与之撞击 ,使得个

体或者上升、或者沉沦。

当遭遇康德和詹姆士议题困境时 ,命运驱使个体做出波兰尼式的寄托 ,个体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当

然也有可能走向灭亡。个体只有走出困境才有可能创造文化。只有创造过文化的个体 ,在躺在死床的

那一刻才可以说“我活过 ”。 (须知 ,“活 ”字很重要 ,人生命的本质是创造。)

当个体和群体的 issue密切相关或者重合的时候 ,个体的工作才具有社会意义 ,个体才能成为中国

社会科学家。否则 ,他所研究的问题只能是一个求解个人价值的中国人的问题而不能称之为中国问题。

个体困境和群体困境重合的情况就是“中国问题 ”。

41中国问题

什么是近 200年来激发中国社会持久创造力的中国问题 ( fundamental issue) ?

中国问题是中华文化遭遇外来文明 (西方文明 )冲击后所发生的文化身份危机。文化身份是我的

译法 ,原文是“文化认同 ”② ,即对中国的文化身份的认同③。

在过去的 200多年中 ,中国问题表现为文化身份危机 ,即如何界定中国人成为问题。因为当代的中国

人已经无从回忆中国人曾经如何生活过。自幼没有经过私塾教育 ,没有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境熏陶 ,

当代人又如何能证明自己是中国人 ? 所以 ,“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发生危机 ,这就是中国问

题。

在过去的 200年中 ,中国人为求解这一文化身份的危机 ,尝试过各种途径 :推翻帝制、各种改良运

动、复辟、内战、土地改革、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等等。一班志士仁人对中国问题的求解所作的诸多努力 ,

21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299期

参见 M ichael Polanyi(波兰尼 ) ,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 - critical philosophy(1958)。“Personal knowledge”,中文翻译为个人知识 ,没有显示出私人情感 ,不是很确当。“Personal knowledge”强调的是私人的 ,是对个体而言有意义的知识 ,是同公共知识对应的。Polanyi在此书中将“comm itment”翻译为“寄托”或者“信托”。参见汪辉导读的 ,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8年。此书中 ,吉登斯阐述了“文化认同”观点。identity,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述为恒等式 ,如 A =A;但在文化中被译作“认同”,或者译作“身份”。

Page 11: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李泽厚将之概括为 ———过去的两个世纪是“启蒙和救亡 ”的双重变奏①。

“启蒙”和“救亡 ”是中国士大夫、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任务。“启蒙 ”,例如 ,父老乡亲合力供一个

孩子念书 ,他中了举人、进士之后要回乡办私塾来教育未发蒙的同宗子弟 ,这就是“开启民智 ”,是过去

中国绅士的“启蒙 ”运动的方式。而当中国问题发生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之下时 ,“救亡 ”任务压倒“启

蒙 ”任务。但是在救亡过程中 ,中国的知识分子发现想要救亡首先得启蒙 (开启民智 ) ,所以有了梁漱

溟、晏阳初等人的致力于改造农民、改造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为“启蒙 ”与“救亡 ”的双重奏。

如果一个 issue是一个民族的根本问题 ,那么这个民族在过去的 200多年中所涌现出来的最优秀的

头脑一定都会感受到这一重要性 ,然后选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林毓生用其博士论文《中国意识危

机》②作为其在英语世界里对“中国问题 ”的表达 (“意识 ”一词 ,林先生用的是 consciousness,是对中国人

的文化身份的表述 )。80年代后期 ,也就是“文化热 ”的末期 ,林毓生又提出 ,“中国问题 ”是“传统的创

造性转换 ”(代表了 80年代后期人们所认同的一种观点 )。“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是秉承其师哈耶克的

保守自由主义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也是对新传统的挑战 ( comm itment)的一种回应 ,见图 7所示。

图 7

此外 ,如果个体意义与整体意义是完全分离的 ,或二者的相关性很小 ,即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但与

群性无关的个体 issue,如艺术、宗教和科学领域的成就 ,也是一种创造。

所以 ,中国社会科学家应做到 (见图 8所示 ) :

图 8

但中国社会科学家最大的困难是难以用理智的方法来表达中国人的感受。所以 ,表达是中国社会

科学面临的“根本困境 ”。须知 ,若想让西方人了解中国 ,不能仅仅依靠编纂几部《中国百科全书 》,或是

举办几场学术交流会议 ,或者输出孔子学院 ;需得让西方人来到中国切身感受到真实的中国文化情境 ,

让西方人“与情境相应 ”才能使之真正了解中国。

我搜集、整理了近一年半的《中国社会科学 》,其发表的文章中最常见的有两类 :一类是用数理方式

表达的对西方而言有意义的文章 ,此类文章具有学术合法性 ,但是缺乏中国意义。另一类是乡土中国的

文章 ,此类文章缺乏学术合法性 ,却表达出对中国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感受。通过对文章的评述 ,我

得出的结论是 ———“表达 ”是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困境 ”,是因为当我们中国人用西方逻辑传统来

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时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学术规范或者学术合法性 ,所以 ,学术合法性是中国社

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

(待续 )

(责任编辑 :杨全山 )

31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①②

详见李泽厚三本著作之一的《近代中国思想史论》。《中国意识危机》一文是林毓生先生 60年代用英语所作并于英语世界发表 ,由于得到其师史华慈的赞许和鼓励 ,林毓生先生于 20世纪 80年代将此文译为中文在中国发表。

Page 12: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第 11期 (总第 300期 )

2008年 11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Research on F inanc ia l and Econom ic Issues

  Number 11 ( General Serial No1300)

November, 2008

·理论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汪丁丁 1, 2

(11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北京  100000;

21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 ,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本文通过西方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困境与学术传统的解析及对比 ,指出知晓中西方学术

传统、掌握西方学术表达方式的必要性。结合相关前沿成果、述评 ,呈现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

学科发展的现状 ,进一步剖析其困境并提出解困思路 :具体例证讲解如何用合法的西方学术规范

来表达中国问题 ,指出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不失为一条解困路径。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困境 ;西方学术表达 ;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 C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176X (2008) 1120003211

概言之 ,“西方人 ”作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是单重的 ,“中国人 ”作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是双重的。

西方社会科学的单重困境是西方社会科学自身的困境 ,这是由其介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的

学科性质所决定的。19世纪下半叶以来 ,西方科学日渐成功 ,其研究领域也日趋扩张。在科学的强势

影响下 ,西方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的意义。人文学 ,是为生活昭显意义

的学科 ,一旦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文学所提供的意义 ,西方社会科学就会遭遇研究困境 ,这就是西方社

会科学的原生困境。

自 1930年起 ,一些西方批评者或西方自身的明智思想家们开始思考西方社会科学的原生困境。其

标志是胡塞尔①提出了“欧洲科学危机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引发“科学主义的潮流 ”,从而使得西方社

会科学不再是“科学的 ”而是“科学的 ”意识形“态化 ”,成为“科学主义 ”。由于受到“科学主义 ”的影响 ,

西方社会科学正在成为“不思的科学 ”(即海德格尔②的“科学不思 ”)。“不思 ”即不思考、不反思 ;而“应

埃德蒙德·胡塞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 ,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一书中 ,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导致欧洲的人性危机 ,而存在主义则从另一方面加深了这种危机。他批判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残缺不全的科学观。实证主义认为理性的方法只适用于对自然界 ,实证主义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时代的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做出回答的问题 :探讨整个人生有无意义。存在主义确实关心人生的意义问题 ,但是它却用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人生的意义。存在主义反对实证主义 ,使用一种非理性主义来反对一种理性主义。而胡塞尔的现象学反对实证主义 ,使用一种完全的理性主义来反对残缺不全的理性主义。“理论本身是通过人的理性建立起来的 ,归根到底是人的理性确定什么是事实 ,什么不是事实 ,是人的理性确定存有者的意义。这也就是说 ,理性刻画了自开始有哲学以来的‘真理’———‘自在的真理 ’———这个词与其相关的词‘存有者 ’之间的规范的关系”。“哲学的危机意味着作为哲学的总体的分支的一切新时代的科学的危机 ,它是一种开始时隐藏着 ,然后日渐显露出来的欧洲的人性本身的危机 ,这表现在欧洲人的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 ,表现在他们的总体的‘存在’上。”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 )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认为“logos”是世界的本源 ,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存在的真理被遗忘的历史 ,其哲学核心思想接近于中国的老子。认为“科学不思”、“说出来的思 ,它只能抓住不思的人的思想”;著有《存在与时间》(1927) ,《真理的本质》(1943) ,《什么召唤思 ?》(1954) ,《同一与差异》(1957) ,《尼采》(1961) ,《面向思的事情》(1969)等等。收稿日期 : 2008209210作者简介 :汪丁丁 (1953 - ) ,男 ,北京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E2mail: dingdingwang @ pku1edu1cn

Page 13: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当思考 ”是人的价值 ,是人日常生活的意义。所以 ,“不思的科学 ”意味着“意义的消失 ”(meaningless) ,

也就是尼采所说的“虚无主义 (N ihilism①) ”。

在《权力意志》②一书中 ,尼采展示了这样一个主题———西方的命运从“追求知识 (知识是一种权力 ) ”

演变成为“直接追求权力的意志 ”。权力意志的第一层面纱是追求知识 ,第二层面纱是“ the will for

truth”,即求真 ( truth:真理、真实、真相 )的意志。揭开第一层面纱 ,知识被知晓、分类为神学知识、哲学知

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至自然科学时代即科学主义时代揭开第二层面纱之后 ,尼采认为 ,知识无法确保其

根基的真确性 ,知识失去了赖以依存的根基。因为 ,只有你相信知识是真确的 ,知识才是真确的 ;反之 ,

知识就不是真确的 ;知识的真确与否最终取决于你的信仰。于是 ,尼采说 ,西方求真意志的后续是“ni2hilism”,即 ,知识 →真 →虚无主义。

上述这 100多年的思想演变过程 ,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生困境的展现。而“中国人 ”作社会科

学研究的困境是双重的。

第一重困境。

“五四运动 ”以来 ,我们接受了西方的学术规范或西方人用于表达其自身意义的方式 ,同时也接受

了西方科学主义主导下的价值危机 ,或信仰的危机 ,或不思的危机 ,或意义的消失。这是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面临的第一重困境 ,是由西方传来的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生困境。

第二重困境。

在目前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家只能以西方学术规范来表达其在中国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重要性 ,这

是很困难的 ,西方学术规范无法真正地表达我们中国人在自身更深层次上的感受。即便是受过正规西

方学术训练的“海归 ”们也不得不承认 ,我们中国人所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意义很难用西方的学术规范表

达出来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第二重困境 ,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困境。

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开放与改革不仅引入“西方危机 ”,并且延续了“中国危机 ”,导致了中国社会科

学研究的双重困境。

一、西方学术传统

西方人表达其全部可表达的学术传统之最根本出发点是两大逻辑定律 ,即同一律 (A = A )和矛盾

律 (A≠�A )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困境在于难以用西方学术规范来表达所感受到的中国问题的重

要性 ,那么什么是“西方学术的表达方式 ”? 这需要了解西方学术传统。

首先 ,我从笛卡尔、培根到洛克的顺序来解释西方学术传统。

笛卡尔曾用“知识之树 ”③来描述西方学术传统。“知识之树 ”的构成如图 1所示。

请注意 ,早年笛卡尔的“知识之树 ”是从天空向地面倒置而生的 :柏拉图土壤置顶于天 ,由其孕育而

出的自然科学和道德哲学越发地接近地面 ,表明其越发地可验证。到了培根和洛克的时代 ,西方学术传

统的“知识之树 ”被除去柏拉图土壤 ,并开始由地面向天空生长 ,成为以“经验主义 ”为根基的学术传统。

4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1期   总第 300期

“N ihilism is a philosophical position which argues that the world, and especially human existence, is without objective meaning, purpose,comp rehensible truth, or essential value1 N ihilists generally believe all of the following: There is no reasonable p 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a high2er ruler or creator, a " true morality" is unknown, and secular ethics are impossible; therefore, life has no truth, and no action is known to bep referable to any other1”虚无主义最早是由屠格涅夫提出的 ,由 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首先引入哲学领域。尼采认为 ,虚无主义是 19世纪欧洲最主要的问题 ,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所导致的 ,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海德格尔认为 ,虚无主义是“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其前提是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权力意志》( the will to power) ,最早的版本是 1901年出版的由 Heinrich KÊselitz、Ernst Horneffer和 August Horneffer以及 Elisabeth FÊrster

- N ietzsche一起编辑整合的尼采从 1883年到 1888年笔记的遗稿选本 ,但这个版本备受争议。随后 Walter Kaufmann的英译本将尼采的主题四分为 " European N ihilism" , "Critique of the Highest Values Hitherto" , " Princip les of a New Evaluation"和 "D iscip line and B reeding"。目前学界公认的版本是 1967年由意大利学者 Giorgio Colli和 Mazzino Montinari编辑出版的十五卷本考订研究版《尼采集》第十二卷和第十三卷。商务印书馆 1991年的中译本《权力意志》只节选了尼采的《八十年代手稿》。参见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哲学原理》(1644)。

Page 14: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图 1 笛卡尔“知识之树 ”图解

“知识之树 ”的体系①———笛卡尔②、培根③、洛克④ ,见图 2所示。

笛卡尔把柏拉图思想置顶于天是因为西方两千多年的思想深受柏拉图“洞穴隐喻 ”的影响。这里

需要解释什么是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 如图 3所示。

图 2图 3 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 ”⑤图解 :太阳代表柏拉图的真理 ,洞穴中 ,双手背缚的希腊人只能面壁而立 ,其身后是篱

笆墙和行走中的看守卫兵。“双手背缚、不能走动 ”代表希腊人被前人留下的意识形态偏见所束缚。行

走中的看守卫兵以及篱笆墙后洞穴内的一些物品 (这些实体都是面壁的希腊人所无法看见的 )在洞穴

外太阳的照射下于洞穴的内壁上留下影子 (影子代表一种映射 , objective→subjective)。柏拉图认为 ,希

腊人所建造的世界观或者包罗万象的大理论 ,无非是其看着面前洞穴内壁上的影子而构造的 ,是虚幻

的、不真实的。所以柏拉图认为 ,希腊人应该打破前人留下的意识形态偏见的束缚 ,松绑 ,走出洞穴 ,面

对太阳 ,自己寻找真理。这一从“对着影子的人 ”到“对着太阳的人 ”的转变过程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

5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

17世纪到 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哲学 ,从探讨本体论问题转向研究知识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认识论问题。英国产生了培根、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 ,法国产生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勒奈·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 1596—1650年 ) ,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鼻祖。笛卡尔提出了惟理论的原则 ,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 ,而是来源于理性 ;认为理性的演绎法是惟一的正确方法 ;他主张用理性来审查一切 ,提出“普遍怀疑”。在认识论上 ,笛卡尔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 ,而是来源于理性 ,并主张天赋观念。此外 ,笛卡尔还从物理学的机械原理出发提出反射论思想 ,等等。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年 ) ,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位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他强调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应用 ,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时代。罗素尊称他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新工具论》(1620)、《学术的进展》(1605)是其重要的哲学著作。《新工具论》同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的 ,在此书中 ,培根开创性提出了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约翰·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年 ) ,英国哲学家 ,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 ,也是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和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第一人。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乔治·贝克莱以及大卫·休谟等人继续发展 ,成为欧洲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观经验。他不赞同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 ,而是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 ,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感觉 ( sensation) (外部感受 )和反思 ( reflection) (内省 ) ,并强调感觉和反思这两种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将世界分为“形式的”智慧世界和我们所感觉到的社会 ,后者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复制的不完美版本。真正的形式是完美且无法改变只能使用智慧来理解才能实现的。

Page 15: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整个两千多年西方的命运走到虚无主义 ”。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传统后为“经验主义 ”所代替 ,这里需要解释什么是“经验主义 ”?

关于人类的经验 ,我们借用罗素的经典“三分类 ”来阐释 :

第一类 ,直接经验 ( direct experience) ———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是可重复的经验。

第二类 ,间接经验 ———是他人的感受 ,或被他人告知的感受 ,是诸如“洞穴隐喻 ”般的感受。我们无

法验证这类经验的真伪。例如 ,有人说他看见了上帝 ,但你无法证明他的这一经验的真伪。因为这是感

受者的惟一体验 ,是其他人无法进入的特有体验。这种逻辑上的不可验证性也是语言哲学研究的困境 ,

因为会发生不可验证的危机 ,所以 ,语言哲学的早期形态是“唯我主义 ”,即“只有我是真实的 ,我之外的

所有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

第三类 ,内省经验 ———可表达但不一定可重复的感受 ,是接近我们东方人感受的经验。

在这三类经验中 ,最满足“可重复 ”这一条件的是“直接经验 ”。举例来说 ,我们每天都活着 ,这是一

个关于自我身份感 ( identity)确认的大问题。那么如何证明“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 ”? 要知道 ,佛家有

言“分段生死 ”;昨“死 ”今“生 ”,今天“生 ”的你居然能够回忆起已“死 ”的昨天的你的直接经验 ,并且据

此认为这就是“今天的你 ”的直接经验 ,如何证明 ? (哈佛的哲学家诺切克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这就要求

经验是“可重复 ”的。

根据培根对“科学 ”的定义 ,“不可重复的经验不是科学 ”;当经验是可重复的 ,就可以进入到科学研

究的领域了 ,即“可重复的经验 ”成为“科学 ”的研究对象 ;当表达“可重复的经验 ”时 ,科学方法呈现“因

果律 ”①。即 ,“可重复的经验 ”( repeatable experience) ∈科学 α {因果律 }。

那么 ,什么是科学 ? 科学的宗旨就是呈现因果律。如何呈现因果律 ? 如何证明可重复的经验是有

因果律的 ? 或者证明其是不满足因果律的 ? 这就需要两重检验。

第一重检验 ,休谟检验 (Hume Test) :区分幻觉和真实 ( illusion V s1 reality)的检验。

休谟认为“illusion”是幻觉 ,是不可重复的现象。如梦境 (梦里人会飞 ,但梦醒之后呢 ? 当然 ,现在

斯坦福大学也有科学家研究“会飞的梦 ”,称之为“意识清醒的梦 ”。“意识清醒的梦 ”不再是“illusion”

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所以 ,当同一个梦可被重复的时候 ,这个梦不再是“illusion”,而是一种

病态或是一种健康状态的提升 ;当梦是不可重复的时候 ,就是休谟定义的幻觉 )。“reality”是重复的、可

感受的经验或现象。可重复的就是真实的。例如诺奖得主纳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可以重复地感受

到被联邦调查局迫害 ,那么对于他而言这些可重复的感受就是真实的。

休谟检验旨在区分幻觉和真实 ,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 ”之于西方思

想传统如同中国的《老子 》、《论语 》、《庄子 》等之于中国思想传统。通过休谟检验后 ,进入第二重检验。

第二重检验 ,科学检验过程 ———因果律“可表达的过程 ”。

有些经验是可重复的 ,却是不能表达的 ,因为这类经验是只有感受者才能感受得到的因果律。按照

西方对知识的分类 ,东方的知识不能被称为“知识 ”。例如五千多年以来 ,但凡习佛之人都有感受 ,而这

种感受在不同人身上是可以重复的。因为它假设不同的人是“一 ”,所以是“一 ”在感受现实 ,但它基本

上不能被表达 ,这意味着它不能进入西方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的知识不能进入西方

知识分类的原因。

但是 ,最重要的经验往往是不可重复的 (如《黑天鹅 》②一书 ) ,所以因果研究开始追求“可控制性 ”,

即实验。

《黑天鹅 》一书的作者塔勒布认为 ,“人类历史 ,乃至整个宇宙的历史 ,都是由不可重复的事件推动

着的 ”。我把这句话翻译成为我们的语言 ,“最重要的意义③ ( importance felt)或经验往往是不可重复的 ,

6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1期   总第 300期

此处我使用“律”而不是“关系”来表述因果关联 ;“律”之义取自叔本华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因果律是四大先验定律之一 ,是“没有原因的结果”,是康德哲学中无需检验的真理 ,是无需用生命亲躬来证明的真理。Nassim N icholas Taleb, The B 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 ighly Imp rbable。 (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 1黑天鹅 :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M ]1万丹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200815。参见汪丁丁 1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J ]1财经问题研究 , 2008, (10)。

Page 16: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往往无法通过‘Hume Test’及‘可表达的检验 ’”。《黑天鹅》一书在英语世界里的影响非常大 ,此书提出

了一个最重要命题 ———“历史是跃变的而不是渐变的或演变的 ”。换言之 ,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突发

的 ,是事先不可能被想象得到的 ,是不可知的 (这是奈特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 ,否则历史静止①。

那么 ,科学是如何追求可重复性的 ? 又是如何将不可重复的“illusion”转变为可重复的“reality”从

而把它纳入科学的 ? 回溯《皇家学会通信 》② ,我们可探得端倪。

第一卷《皇家学会通信 》发表的都是诸如磨镜片的进展、三只脚的牛等奇闻异事之类的文章 ,但这

恰恰体现了当时的科学研究状态。这类文章看似与科学无关实际则表现了人类改变“illusion”为“real2ity”的本能冲动。须知 ,在伽利略望远镜问世之前 ,你看到的只能是不可重复的现象 (你可能看到了土

星的卫星 ,但是你无法重复 ) ,只有磨镜片的技术以及光学进步到了伽利略望远镜的精确程度 ,才能使

全人类都能看到你所看到的现象 (才能使大众看到土星的卫星 ) ,才能使不可重复的现象进入到可重复

阶段 ,才使科学研究得以可能。这里包含了一种尼采的表达 ———“控制 ”( controllability) ,即科学要求用

控制 (技术是控制的手段 ,几乎所有工程师的思维方式都是控制一切 )把真实从虚幻中分离出来。 (《黑

天鹅 》是对这种思想的反讽 )。

经历了将真实从虚幻中分离出来的两千多年的追求 ,科学开始致力于经验的可控 ,可控制的经验就

是“实验 ”。所以 ,西方科学实验的本质是可重复、可控制。据此可知 ,我们的社会不是实验 ,因为它不

满足“可重复、可控制 ”这两个根本条件。

我将借助弗农 ·史密斯③的三个圆圈为大家解读“实验 ”问题 :

假设集合Ω是一切逻辑可能的世界状态 ,在Ω之内 ,有三个圆圈 ,分别是代表真实世界体验的集合

N ( nature) ,代表理论模型能够预测的事件集合 M (model) ,代表实验结果可控的世界的集合 E ( experi2ment)。三个圆圈 E、M、N共可以构筑七种可能 ,如图 4所示。④

图 4

“1”代表纯粹体验的部分 ,“2”代表纯粹实

验的部分 ,“3”代表纯粹理论模型的部分。三

个圆圈 N、M、E的两两交集形成 (4 + 7)代表实

验和体验相交的部分 ,即可实验的体验 ; ( 5 +

7)代表体验和理论相交的部分 ,是可用理论模

型解释的体验 ; (6 + 7)代表实验和理论相交的

部分 ,是可用实验验证的理论。三个圆圈的交

集“7”代表可实验的理论并且同现实体验有直

接相关性的部分 ,是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最佳状

态。“7”是一种艺术 ,只有极少数的天才才能

找到“7”,才能在“7”的范围内工作。 (这张图

不完整 ,稍后我会补充 )

7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

②③

参见汪丁丁 1读懂《黑天鹅》需要了解的 ⋯⋯演化理论是读懂塔勒布这部作品的必要条件 [N ]1东方早报 , 2008 - 07 - 131A04版。“塔勒布试图让读者相信 ,世界历史原本就是由一系列突变事件驱动的。你可以将信将疑 ,不过 ,你难以摆脱这一看法所包含的历史直觉。历史 ,假如总是连续的 ,就必定能够被历史人物们准确预测 ,于是一切将要发生的事件都在计划之内 ,一切可能的计划 ,在社会博弈过程中迟早可以达到均衡。我们知道 ,均衡意味着“不动点”的存在性 ,后者意味着历史的终结。”《财经》2008年 5月荐书 ,“此书作者曾经是证券交易员 ,在“9·11”和次贷危机之前先知先觉地做空美国股市 ,大笔获利 ,一举成名。如今作为大学教授 ,他把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 ,成就了这本覆盖金融、商业、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书。⋯⋯在他看来 ,“黑天鹅”,即那些不可预测的发生概率很低的事件 ,对包括金融市场发展在内的人类进程异常重要。这种思考让人想起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科学观。”《皇家学会通信》(Royal Society Newsletter) ,《科学》( Science)杂志的前身。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 ith) ,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实验经济学之父。他致力于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或检验根据经济学理论而做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领域。1962年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竞争性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 ”, 1965年又在该刊发表“实验性拍卖市场与瓦尔拉斯假定”,从而开创了实验经济学。他引入“风洞测试法 ”并设计了“导出价值法 ”等实验方法 ,为经济学实验确定了标准 ,从而确立了实验经济学的基础。其主要成就有证明可选择性的市场制度的重要性 ,设计了“双向拍卖 ”的实验机制 ,验证了竞争均衡价格理论的正确性 ,设计出检验数种拍卖形式等价特征的实验方法等等。(美 )弗农·史密斯 1实验经济学论文集 (上下卷 ) [M ]1李建标等译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200813。本文图 4的三个圆圈出自上卷。

Page 17: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圆圈作为一个集合 ( set)是由许多元素 ( element)组成的 ,“set”是“a set of elements”;但“element”不

能是“set”本身 ,即圆圈“set”本身不再是它所包含的元素之一 ,否则将出现罗素的逻辑悖论。我们需要

研究这三个圆圈“set”内的“element”是什么 ?

什么是体验的世界 ? 罗素三分类的经验中“可重复的经验 ”在圆圈 N (1 + 4 + 5 + 7)里面 (但是 ,这

个定义仍不完整 )。N内的元素是一个个用于整理、表达经验的概念 ,不同于模型 M (3 + 5 + 6 + 7)。凡

是可重复、可表达的经验必须是“可名 (名学的名 ) ”的 ,即“名可名之物 ”。所有诸如疼、幸福等“可名 ”

的体验都在 N中。

M是可表达的 (即能用模型解释的 )集合。模型未必是数学模型 ,如“洞穴隐喻 ”就是一种理论模

型。所以 ,M是模型化了的世界 ,是一组互相之间有逻辑关系的概念 (牛顿、爱因斯坦的定义 ) ,是从你

所感受到的有重要性的体验中抽出的一部分。例如 ,重复体验到“头上有云就会下雨 ”。为什么云一飘

到头上就会下雨 ? 可以做出很多种假设。如果是农民 ,会从自身体验出发得出“有云所以有雨 ”这样一

个云和雨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当然这个假设也可以是反向的 ,如从哲学家的角度可以构建“因为有

雨所以有云 ”的假设 ,但这种假设对农业无用 ,是不相关的 ,所以农民不相信这个假设 ,因此 ,最终取决

于你是否相信。你若相信“有云就会有雨 ”,就可以进入理论模型集合 M ,但这个假设是否是与现实体

验相关的 ,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断。若体验 N既是可重复的 ,又是可控的 ,就进入了图 4的 (4 + 7)部分 ,

即进入可重复且可控制的实验集合 E (2 + 4 + 6 + 7)。

这是弗农 ·史密斯三个圆圈 N、M、E的意义。需要补充的是 ,因为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 ,地球上生

命体的生命也是有限的 ,所以生命体的体验也是有限的 ,那么 ,所有生命体的体验是一个有限的集合。

图 4中 ,三个圆圈之外的虚线范围之内的部分是对西方人而言所有逻辑可能的体验 ,虚线范围之外的是

对西方人而言逻辑不可能的体验 (这是受西方局限性影响 ,当然东方也有东方的局限性 )。逻辑可能是

西方知识传统中可能的体验 ,是满足两大逻辑定律 (同一律、矛盾律 )的可能的体验。这是一点很重要

的补充 ,惟有如此我才能将诸位引回到东方的讲解。

科学的目标是什么 ? 理想境界中 ,科学目标有两个① (如图 5所示 ) :

图 5 科学目标示意图

科学目标一 : M Α N 理论解释力 ( 5

+ 7)

凡是可表达的经验 ,就可以构建一

套理论 ,用以预测那个可表达的经验。

例如 ,云和雨 ,是两个“可名之物 ”,二者

同时出现这一体验对我而言是可以表达

的 ,那么我可以构建一套理论 ,当二者中

的一个现象先出现的时候 ,另一个现象

一定出现 ,即构建一套二者间的蕴含关

系理论。

科学目标二 : EΑ N可控制 实验检验理论模型的效率 (6 + 7)

这是理想世界中的科学目标。现实世界中 M与 N和 E与 M这两组关系之间往往是偏离的 ,即不

是重合的或者不是严格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现实世界中最常见的是图 4中的 7种关系。

如何度量偏离以上两个理想的科学目标的程度 ?

图 4中 (3 + 6)部分是理论模型与现实世界不相关的程度的度量 ,即将没有体验过的或不存在的现

象建模 (如大概 70%的经济学模型都是不相关的模型 )。

图 4中 (2 + 6)部分是实验与现实无关的度量 ,即可以被控制但与现实无关的度量。

图 4中 (2 + 4)部分是实验与理论不相关的度量。你可以构建一个很漂亮的理论模型 ,但根据你的

理论模型做实验所得的实验结果与你的理论无关。大量的脑科学实验相当程度上否定了经济学的理论

8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1期   总第 300期

① 参见 (美 )弗农·史密斯的《实验经济学论文集》上卷。

Page 18: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模型。经济学家们努力了 50年建构出的理论大厦有 (2 + 4)这么多的部分因为经由实验证实与其效用

无关而被推翻了。

方法论的补充说明 ———物理学家可以有 E,经济学家也试图有 E,其他社会科学家则从体验到的 N

辨识想象中的 E。社会科学面临的困难在于许多体验是无法观测的 ,是罗素经验三分类之内省经验。

内省经验也可以对应于我刚刚解释的七个部分来构建其想象中的研究方法。

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述

我总结了过去一年半的《中国社会科学 》,总体而言 ,我国近 30年来的经济研究获得了显著发展。

在我所阅读的文献资料中较好的经济学文章中有 70%是“计量学 ”的 ;其余 30%的经济学文章属于弗

农·史密斯三个圆圈中的 (5 + 7)部分 ,而 (5 + 7)部分中好的文章主要使用计量学方法而不是分析方

法 ,即 ,运用统计计量 (呈统计相关性 )而非分析计量 (呈逻辑因果关系 )。

(一 )如何用计量方法表达中国经济中被感受到的重要性

在天则会议关于改革 30年的评价问题的探讨中 ,我选取了两位经济学家的发言稿 ,他们都采用了

统计相关性 :一位是张维迎 ,其最重要的一组方案是把中国按省的经济发展指标作散点图 ,在基尼系数

(纵轴 )和国有部门占地方的比重 (横轴 )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到“高国有部门比重对应高基尼系数 ”这一

统计相关关系。张维迎从经济学家角度 ,由这一统计相关性得出“国有部门所占比例过大 →收入分配

不公 ”的结论 ;当然 ,从哲学家的角度 ,也可反之推论 ,即“收入分配不公 →需要扩大国有部门比重来管

理 ”(这种推论有悖于经济学思维 ,在经济学家看来 ,这样的因果律如同“有雨就有云 ”的推论一样荒

唐 )。另一位经济学家是樊纲 ,他把 1995年至 2005年间全国 GDP的历年增长作为因变量 ,运用回归分

析后发现“公共管理的行政开支 ”的影响达到 - 117,是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经济

统计年鉴 》的数据显示 , 2005年我国行政开支是 8 000亿元左右 ,而同期的军费开支只有 3 000亿元左

右 ) ,从而得出“行政开支庞大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减缓 ”的因果律。

应当注意 ,张维迎和樊纲的研究只是提供了统计相关性 ,但两位经济学家发言的结论“国有部门所

占比例过大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和“行政开支庞大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减缓 ”表达了一种因果相关性。

这种因果相关性的结论是不能为他们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所支持的 ,只是二人作为经济学家所引入的假

设 ,所以 ,他们应明确指出其结论只是一种假设。

受经济学思维影响 ,依照经济学理论传统经济学家会承认不荒唐的假设。当看到上述两组统计相

关性时 ,经济学家就会认可并把其模型映射到 N ,即经济学家会相信因果律的链条是从“国有部门所占

比例过大 ”映射到“收入分配不公 ”或者是从“行政开支庞大 ”映射到“国民经济发展减缓 ”,类似于相信

“有云所以有雨 ”而不是“有雨所以有云 ”。你需要运用哲学思辨才能明了 ,统计相关关系和逻辑相关关

系是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 M和 N之间是存在映射的。

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应用的“计量学 ”(metrics)是统计的还是分析的 ? 前者只是呈现“相关的 ”因素

(可以是现象各层次 ) ,后者只呈现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者截然不同。

常见的情形 :同一统计相关关系可以有许多套逻辑关系。统计相关关系表达为 {A - B } ,表示 A和

B之间有统计相关性 (即事件 A和 B同时出现并可以被体验到 ) ,其条件概率为 P{A∩B} > 0,是 A和 B

同时出现的数学表达。逻辑关系表达为 {A→B}或 {B→A } ,前者的条件概率是 P (B /A ) > 0,后者的条

件概率是 P (A /B) > 0。当某个因素是“可控 ”时 ,可让 A消失 ,观察 B是否仍然发生 ;或者让 B消失 ,观

察 A是否发生 ,从而断言 (以某一程度的确信度 )“A→B”或“B→A”。这就达到了可检验的要求 ,就是

“科学实验”。一切研究的“科学性 ”都源于此类实验 (真实的或想象的 )。例如 ,“有政府开支的扩大所

以有了基尼系数的上升 ”这个模型 ,你若相信这个映射 ,并赋予它条件概率 ,这个理论模型就是可检验

的 ,再通过某种技术把它变成可控的就进入可实验集合 E。

所以 ,经济学家或是任何一位试图用计量学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需要做的无非是 ,在体验

的世界 N中 ,用 {A - B }表示 A和 B之间有统计相关性 ,并把 {A - B }变换成 {A→B }或 {B→A }使之成

为可检验的 ,完成理论论证的过程进入 M;之后 ,通过实验的技术手段使之成为可控的将之推入 E。这

个过程就是“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就是我为大家呈现的一切西方学术传统 ,如图 6所示 :

9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

Page 19: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图 6 西方计量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应用原理图

从图 6所呈现的西方学术传统

中 ,我们可以看出它并没有提出道

德性判断①,即 ,西方学术传统是道

德中性的。图 6中虚线内部代表所

有进入西方学术传统的人物或事

件 ,是“amoral”无道德判断的 ;虚线

外部代表有道德判断的部分。中

国的学术传统是有道德判断的传

统 ,如《春秋 》。这是中西学术传统

的本质差别 ———中国学术传统本

质是描述的 ( descrip tive)和道德地

评价的 (morally evaluate) ;而西方

学术传统本质在于它是建构的

( constructive,不仅有描述还要求控

制 )和想象地实验的 ,见图 7所示。

想象的实验 ,如果是物理学家 ,可

以构造正负电子对撞机 ;如果不是

物理学家 ,就需要运用社会学的想

象力② (想象力是评判社会学家的标准 )。社会学家要运用想象来构造实验 ,这也是科斯的伟大之处 (科

斯擅长运用想象作思想实验 )。

图 7 中西学术传统本质的对比图解

(二 )中国社会科学文章述评

我所阅读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近期文章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文章是西方经济学主要“计量学 ”

在中国经济的应用 ,是我国经济研究中较好的

一类文章 ,作者致力于用统计的关系把其在中

国经济现象中所感受到的重要性表达出来 ,其

所表达的重要性主要是研究 Agnes Heller美好

生活三维度之发展维度的“发展 ”问题。当然

也有许多不问“假设 ”只顾计算的糟糕文章。

第二类文章是受 1917年以来国内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影响的 ,反映了中国人的痛苦 (指被 corner,无路可走 ,感到“无地彷徨 ”)。例如 ,中国是否需要市场经济 ? 对于市场经济 ,中国

社会科学家们是既爱又恨 ,于是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中“长 ”出大量的文章 ,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

济学对市场经济的批判 ,这类文章反映了一些中国社会科学家在 Agnes Heller美好生活三维度之“正

义 ”维度上所感受到的中国情境内的无法消解的痛苦。

我们结合《中国社会科学 》的几篇文章来具体分析。程恩富在“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

理论假设 ”③一文中表达了他所感受到的“中国人所感受到的痛苦 ”———“四大理论假设 ”。第一个假

设 ,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即企业家不创造价值 ,如果企业家劳动那么他创造价值 ,否则就不创造

价值。第二个假设 ,利己与利他经济人假设。既有利己经济人 ,也有利他经济人。第三个假设 ,资源与

需要双重约束假设。不能无限发展 ,因为受到资源的约束 ;同时 ,资源也受到需要的约束。第四个假设 ,

01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1期   总第 300期

①②③

参见韦伯两篇著名的演讲录《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的两种区分。参见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程恩富 1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7, (1) 1

Page 20: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同向变动假设 (对于这个假设 ,我有疑问 ,既然公平和效率是冲突的又如何能同向

变动呢 ?)。此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 1期并引发了争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 2

期 ,方兴起①和许兴亚②针对程恩富的观点提出异议。从这一方向中涌现出的较好的作品还有孟捷③的

“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是一篇分析见地很好的文章。

第三类是经济学之外诸学科 (如社会学等等 )用其特有的语言所表达的中国的问题的文章。如李

忠杰④的“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 ”,就是一篇运用了法学、工程学、系统学等学科的语言来表达

的很有见解的文章。

(三 )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概述

11经济学 (此不赘述 )

21社会学

社会学家拥护一切经济学家所反对的问题 ,如“中国意识 ”问题⑤。社会学家的研究最富有“中国意

识 ”,但受限于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总给人以“支离感 ”。

从学术评述的角度看 ,很有“中国意识 ”的文章 ,如赵旭东的“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

研究 ———围绕“晏阳初模式 ”的知识社会学⑥反思 ”⑦一文 ,表达了对梁漱溟等学院派在 30年代用出家

的精神走入中国乡村作农村建设举动⑧的批评与作者本人的无奈。赵旭东指出 ,梁漱溟等学院派学者

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为中国乡村的落后 ,他们认为是中国乡村出了问题所以要改造乡村的落后状态。而

以“知识社会学的反思 ”进行研究 ,是因为赵旭东认为梁漱溟等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学院派的无奈 ,是

应当批判的 (当然梁漱溟等人的这种以出家的精神作农村建设的行为是高尚的 ,其人格是伟大的 )。即

赵旭东认为 ,中国的落后不在于农村的落后 ,而是在于知识分子没有反思至足够深的程度。当然他并非

赞同乡村应保持落后的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 ,他也很无奈 ,很彷徨 ;但是此文是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反映出

很强烈“中国意识 ”的一篇典型文章。

此外 ,请注意 ,由于受制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即便是中国社会学家也是西学的 ,如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是“最乡土味的书 ”,但此书仍然是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框架。

但是西方社会学的整体状况是支离破碎的 ,“支离感 ”( fragmentation)反映了西方人类生存的基本

状况 ,即意义的破碎。社会学不似经济学帝国主义有统一的原理 ,它是大致分为五六个不同的学派 ,每

一派都坚信自己这一派反映了西方人生存的基本状况或最重要的意义 ,并据以相互批判。社会学研究

的是人的“群性 ”,韦伯所谓的“社会 ”是“集体行动及意义 ”,其中 ,“行为 ”是可实证研究的 ,但“意义 ”只

可“神入 ”或“同情 ”地理解 ,这是韦伯社会学的复杂性。韦伯说 ,上帝死后 ,西方人的社会就陷入了“诸

神之争 ”。所以 ,“支离感”是西方“群性 ”的现状 :意义的破碎导致群体文化认同的支离破碎以及社会内

的冲突 ,价值观冲突使社会学研究日益远离“科学 ”。

应当注意 ,中国意识反映了中国人的意义 ,西方意识反映了西方人的意义。当中国社会科学家特别

11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

方兴起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理论假设———对程恩富教授‘四大理论假设’的思考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8, (2) 1许兴亚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如何看待“经济人假设”———与程恩富同志商榷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8 (2) 1孟捷 1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7, (1) 1李忠杰 1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7, (1) 1什么是中国意识 ? 参见林毓生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意识危机》。知识社会学 ( sociology of knowledge) ,是探讨知识或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学科 ,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等等。1924年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M1舍勒在《知识社会学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知识社会学 ”(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 )。舍勒的《知识社会学问题 》和《知识形式与社会》被视作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是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学转向研究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的结果。张东荪是将知识社会学引入中国的先锋 ,也是中国“知识社会学 ”的创建者。其《思想言语与文化》(《社会学界》第 10期 , 1938年 6月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知识社会学”。赵旭东 1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8, (3) 1“晏阳初模式”是晏阳初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进行四大教育、四大建设 ,进行乡村系统改造 ,领导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以平民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科学化。梁漱溟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解答中国社会发展这一难题。他认为伦理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积贫积弱之病根 ,以此为基础对乡村组织建设提出了“合作社理论”、“政、教、富、卫合一论”等乡村建设理论 ,其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旨是“团体组织 ,科学技术”,即要教育全民 ,创造新文化 ,改造思想。卢作孚以实业模式推动了北碚地区的乡村建设。三者引领了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

Page 21: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富于中国意识时 ,实际上他们也特别远离了西方社会科学 ,这也使得他们越发无法实证 ,这是一个困境

难题。

31法学

中国的法学几乎完全是在本土政治土壤内生而成的 ,所以它不能被称为“法理学 ”,而只是“法条

学 ”。

什么是法理学呢 ? 想要理解一门学科 ,关键是抓住其基本问题。

“法理学 ”(Jurisp rudence)的基本问题 ———群体共享的“正义感 ”①如何外化为“规范 ”(当群体有共

享的“正义感 ”时它未必是法律 ,必须是外化为规范时才能成为正当的法律 ) ? 其根本议题 ( issue)是当

群体共享的“正义感 ”外化为行为“规范 ”时 ,可能会压抑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创造性。

奈特 ( Frank Knight)在 1946年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他在 < Ethics >发表了“The Sickness of L iberal

Society”《自由社会的疾病 》。作为自由世界的卫士 ,奈特选用“sickness”(一般的生病用 illness形容 ,而

sickness是令人作呕的疾病 )这个程度很严重的词来形容自由社会 ,是因为他意识到外化的规范一定会

压抑群体内部最富创造力的个体。所以 ,“天才不应当有法律 ,不应当受道德 (道德是一种规范 )的约

束 ”成为西方天才们的世界观。

这是西方法理学 (中国没有法理学 )的基本问题 ,即 ,在不压抑自由、不压抑每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前

提下 ,正义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转化为社会行为规范 ? 或者正义感在多大程度上不可以转化为社会行

为规范 ? 这是法官主要处理的问题。

所谓黑格尔的“法权 ”是“法律的权利 ”(文化大革命批判的就是这个法权 )。德文是“Recht”,英文

“R ight”。“ Recht”和“R ight”在印度欧罗巴语系中共有同一个词根“R itam”。“R itam”被吠陀学派 ( the

Vedas,古印度最深奥的一批哲学家 )用来表达对宇宙本质的洞悉② ,认为只有当你洞悉宇宙的本质时你

才获得行动的权利③。所以 ,理解世界比改造世界更为重要。这是“R ight”一词的古印度词根的解释。

后来 , R ight一词由古印度词根“R itam”衍生而出到现代成为“权利 ”,是从词源学的历史角度让整

个学术界公认“任何权利必须先正确 (这是周其仁的一个重要观点 ) ”。故 ,所谓“right”(法权 ) ,必须

“right”,即应具有韦伯的“确当性 ”( legitimacy)。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发表文章的共同领域是产权领域 ,这三类学者从

完全不同的角度接近产权问题。“产权 ”是一种法权 ,它应该是确当的才可成为较少被压抑的 ,但这对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问题。

经济学家 ———Pro - market,如盛洪提倡鼓励自由市场、自由贸易 ,认为“只要允许我们自由交易

⋯⋯这个世界就美好了 ”。

社会学家 ———如孙立平认为所谓的产权不过是拥有政治特权的“全能集团 ”,不是阶级 ,而是集团 ;

不是特权 ,而是全能。

法学家 ———法学权威 ( authority)是逐层传递的。例如消费者权利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 ,患者究竟有

没有把医疗服务当作消费品的权利 ? 卫生部立场上的法学家认为医疗服务不能作为医疗消费品。这种

观点完全是从宪法条文中推出来的法条学的体现。现在有一派年轻的法学家试图通过“法学阐释主

义 ”把宪法条文阐释成为他们想要的方式 ,这也是一种改良。这是法学发展的现状。 (有法学家认为法

学的不发达受制于其研究学者的能力 ,这是弗农 ·史密斯的三个圆圈中的一个错误的 model,也可以说

是一个“有雨才有云 ”的理论 ,但这就是这位法学家看问题的方式。)

21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1期   总第 300期

①②

参见 1976年 Glasgow出版的 Adam Sm ith六卷本之卷四的讲解。吠陀学者致力于认知宇宙的终极真理———“R itam”,然后便可以从心所欲而天然有道德。这一认知终极真理的过程被置于道德行为之后 ,后来演化为两大派系 ,一派“穷理”,一派“体认”。有观点认为“体认”一派传到中国成为“禅宗”。汪丁丁 1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 (上篇 ) [M ]1《公共论丛》第二辑 ,北京 :三联书店 , 1996。“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 》新版本的解释 , R itam在吠陀学派思想体系中相当于老子和孔子所理解的“道”。人必须通过对宇宙的道或 R itam的“格物 ”式的理解 ,方能领悟人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 ,方能把握住“德”———正确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能够从现存文献中找到的人类最早的“格物、明德”的道德哲学。对于吠陀学者来说 ,如果你理解了“R itam”,你就有了权利去行你要行的事 ,你就有了孔子“七十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Page 22: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 bbs.sciencenet.cnbbs.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6/2010610155578948.pdf · 大学①聘为继任阿伦特之席位的道德哲学讲学教授;

41政治学

在中国几乎是“政治思想研究 ”而不能成为“政治科学 ”。

政治学类似于法条学 ,目前只是一门政治思想研究的学科而不能成为政治科学。政治学家对于政

治学不发达现状之原因的看法不同于法学家 ,即认为不发达的现状不是因为受制于其研究学者的能力

或智商 (政治学家的智商普遍很高 ,如崔之元① ) ,而是这一学科长期遭受迫害导致的结果 ,这也与我们

《财经 》编辑部曾经做过的对中国社会学家现状调查分析的结论相一致。

51教育学

教育学②在中国发展的很早 ,但一直都呈很弱势地发展。当然有内因影响 ———中国有更强大的教

育传统、如儒家传统。而西方的教育学类似于医学 ,是直接面对人的学科 ,这一点是不同于经济学的。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增加人的收入、研究人的财富的行为 ,是间接面对人的学科。从事中国教育的学者对

中西教育的本质差异有着很痛彻的感受。中国资深的老一辈教育家们对中国教育学的现状是无奈的 ,

因为要用西方的范式来表达中国教育家最痛彻的感受 ,是很难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在他过去的十

几年中接受的都是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产物的中国孩子而不是西方传统熏陶下的西方孩子 ,现在

你用西学的方法来教育他 ,势必是会失败的。所以 ,中国教育的失败是双重的。首先是“五四 ”以来西

方新学制度造成的失败 ,这是原生的失败 ;其次是中国教育学从传统到现代化转型的失败。中国教育学

的弱势是因为其所面临的双重困境太尖锐 ,中国教育学者们既不喜用西方的表达 ,又不得不用西方的表

达 ,这让他们无所适从。

中国的教育学研究中只有教育史的研究可以得到“211项目 ”。例如郝大海③的“中国城市教育分

层研究 1949—2003”。此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窗口为 1949年到 2003年 ,是长时间的历史研究 ;并采用了

最具合法性的计量方法来表达中国的城市教育在各阶层之间的分布与变迁 ,指出教育分层最小化政策

失败及分层趋势转强 ,扩大了社会两极化。

需要说明的是 ,教育分层是西方的理论。在西方 ,贵族有贵族的教育 ,贫民有贫民的教育 ;黑人有黑

人的教育 ,白人有白人的教育 ;社区都是由“Tiebout Theorem”(梯伯特定理 )定义而来的。用 Netlogo仿

真演示谢林模型④的运转原理 ,我们可以观测到社区是如何在用脚投票之后自动分成黑人社区和白人

社区的。黑人社区的学校是黑人学校 ,白人社区的学校是白人学校 ,双方的价值观、行为等等是显著不

同的。这是教育分层理论 ,是教育学的显学。

三、结  语

近年来在国内大学兴起“跨学科研究 ”的方法 ,其中 ,“社会仿真 ”与“实验室社会科学 ”或许最有潜

力。目前最严重的阻碍来自社会科学内部 ,即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倾向与科研管理的官场化倾向 ,构成

“最坏的组合 ”,可能使国内学术停滞或后退两代人。

(责任编辑 :杨全山 )

31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续 )

③④

崔之元 ,哈佛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研究员。1963年生于北京 , 1985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应用数学系。1995年 ,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兴趣在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崔之元参与了许多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著作的早期翻译 , 1984年崔之元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比较历史研究的一个尝试———顾准著 <希腊城邦制度 >述评》是当时国内为顾准作评价介绍的第一篇重要文章。我之所以有资格谈教育学 ,是因为我早在 2001年就对教育学状况有深刻的感受。参见汪丁丁 1探索面向 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 J ]1高等教育研究 , 2001, (1) 1郝大海 1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 1949—2003 [ J ]1中国社会科学 , 2007, (6) 1托马斯·谢林 ( Thomas C1 Schelling) ,与罗伯特·奥曼 (Robert J1Aumann)同获 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 :“为什么有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决冲突 ,而另一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却不断地被冲突困扰呢 ? 感谢奥曼和谢林的研究 ,为这一自古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早在 1994年 ,谢林就成为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约翰 ·豪尔绍尼 ( John Harsanyi)、约翰 ·纳什(John Nash)和莱因哈德·泽尔藤 (Reinhard Selten)三人分享 )的热门候选人。谢林将宏观的集聚行为解释为一个多人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博弈均衡解 (MPD) ,被理论界视作谢林模型 ,用于城市、区域和种族隔离等问题的研究。著有《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 icro2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 ,《冲突战略》,《武器与影响 》等等。在《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一书中谢林展示了个体动机和个体行为(即微观动机 )所带来的总体结果 (或宏观行为 )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个体行为所导致的宏观结果以及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 ,并探讨了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隐含的微观动机 ,即谢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