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8 2012.02 413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惡人的指望必致滅沒。 The prospect of the righteous is joy, but the hopes of the wicked come to nothing. 談亞伯拉罕的盼望 文/佳禾 圖/春天 神口中不斷的應許,加上人的敬拜回應是信心盼望增長的關鍵。 1 一.更美的追尋 對於居住在台灣有歷史記憶的人來說,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移民的後代;從 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來說,每一個成長的階段都可算是一個遷徙的過程。不管 是遠距離的移民也好,是生活中不斷轉換的情境也罷,這些都在反映個體潛在 追尋「更好」的動機,誠如經上所記:神造萬物……,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傳三11),那個標記著「永恆不變」的潛在「基因」,催促世人去追尋一 個真正「不朽」的價值。在人眼中看來,沒有什麼是不會改變與衰敗的,特別 是面對生命消逝的事實,最是叫人深感遺憾、悲哀。所以看起來不壞的黃金與 鑽石,常成為人所羨慕與追逐的標的,為的也是這些物質表現出「不朽」的價 值。 我們從聖經的記載中可以看到許多類似的現象:不斷的遷徙、不斷的改 變,直到生命的終點。從亞伯拉罕的旅程,到選民在曠野的旅程,到選民歸回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期28 2012.02 413

盼望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惡人的指望必致滅沒。

The prospect of the righteous is joy, but the hopes of the wicked come to nothing.

談亞伯拉罕的盼望文/佳禾 圖/春天

神口中不斷的應許,加上人的敬拜回應是信心盼望增長的關鍵。

1

一.更美的追尋

對於居住在台灣有歷史記憶的人來說,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移民的後代;從

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來說,每一個成長的階段都可算是一個遷徙的過程。不管

是遠距離的移民也好,是生活中不斷轉換的情境也罷,這些都在反映個體潛在

追尋「更好」的動機,誠如經上所記:神造萬物……,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傳三11),那個標記著「永恆不變」的潛在「基因」,催促世人去追尋一

個真正「不朽」的價值。在人眼中看來,沒有什麼是不會改變與衰敗的,特別

是面對生命消逝的事實,最是叫人深感遺憾、悲哀。所以看起來不壞的黃金與

鑽石,常成為人所羨慕與追逐的標的,為的也是這些物質表現出「不朽」的價

值。

我們從聖經的記載中可以看到許多類似的現象:不斷的遷徙、不斷的改

變,直到生命的終點。從亞伯拉罕的旅程,到選民在曠野的旅程,到選民歸回

更美的家鄉

Page 2: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網路線上雜誌 雜誌社信箱

29http://JOY.org.tw [email protected]

聖地重建的旅程,甚至是基督前進耶路撒

冷,走上各各他完成救恩的旅程,不都是在

追尋並實現一個更美的生命藍圖?亞伯拉罕

可算是一個完美生命旅程的經典代表,他被

稱為信心之父,無庸置疑的,是我們效法學

習的標的。

二.遷徙的動機

從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就已經開始

這趟旅程(創十一31),作為一支游牧民族

的先祖,這樣的旅程並不稀奇,逐水草而居

是保命必要的行動,也是尋找人心中之更美

家鄉。在尚未到達目的地之前,「盼望」,

就是支撐整個行動的能量,彷彿一幅真實

無比的畫面,在藍天為幕,綠草如茵的溪水

旁,牛羊悠哉的吃草喝水,孩童無憂的嬉

戲,大人在看守群畜之餘殷勤編織與加工畜

牧產品,長者滿足地看著這一切,驗證祖先

遷徙的智慧,那是人眼中更美的家鄉。

但是,神卻要帶領人走不一樣的道路,

那是一個真正更美的家鄉,是人未曾想過

的。就像任何一個旅程一樣,不是從頭到尾

都那麼順利,更何況那是人想像不到的家

鄉。當耶和華對還稱為亞伯蘭的亞伯拉罕

說:「你要離開本地……,往我所要指示你

的地去」(創十二1),亞伯拉罕起身出去

的時候,還不知道往哪裡去(來十一8)。

根據《希伯來書》的記載,我們看見亞伯拉

罕信心充足、昂首起步,想都不想就出發

了。為什麼亞伯拉罕能如此行?

以亞伯拉罕而言,在出發前已經在游牧

的家庭度過七十五個年頭,學習祖先的經驗

與智慧,生活閱歷可謂相當豐富;亞伯拉罕

也經歷了生離死別(創十一28),生命的

無奈想必在他的心中迴盪許久;我們也可假

設,一個十分世故的亞伯拉罕,遍嚐人間冷

暖,經過無數仰天嘆息的夜晚……,他必然

清楚什麼叫做無能為力。直到那一刻,神開

口,那是一個震撼又真實的經驗,更帶給亞

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可以看見神對亞伯拉罕的大愛。根據聖經上

的記載,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祝福,連同

麥基洗德的祝福多達九次。神祝福他將成為

大國、地上萬族因他得福(創十二2-3)、

是多國的父(創十七5)、應許迦南全地

為業(創十七8)、後裔有如天上星、海邊

沙,算不完(創二二17),而且這都要從亞

伯拉罕親生的兒子繁衍下去(創十五4)。

這一切都是神「親口說的」。

亞伯拉罕不僅回應耶和華的顯現,開始

遷徙,也築壇獻祭,向可畏的真神獻上感謝

與祈求(創十二8,十三4、18),甚至亞伯

拉罕當面與神對話,懇求禳災(創十八22-

32),這樣神與人之間的對話,到了亞伯拉

罕獻以撒達到高峰。因為神與人之間彼此完

全的信賴,所以神給亞伯拉罕這般的考驗,

因為祂深知這個朋友(賽四一8),必然不

Page 3: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期30 2012.02 413

盼望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惡人的指望必致滅沒。

The prospect of the righteous is joy, but the hopes of the wicked come to nothing.

負所托,能為後世人類立下信心的典範,也

是神與人完美關係的典範。

因此亞伯拉罕的盼望不是沒有緣由的,

有如此大的祝福和應許,又有與神對話的經

驗,無怪乎亞伯拉罕信心日增。神不但應許

亞伯拉罕必有子嗣的盼望,還有多國之父的

尊榮,放眼望去都是子子孫孫能夠安居樂業

的土地。所以神口中不斷的應許,加上人的

敬拜回應是信心盼望增長的關鍵。

四.信心的鍛鍊與盼望的轉折

從上文我們可以反向理解,若不是神一

再的承諾,若沒有亞伯拉罕的獻祭回應,

這件事恐怕也是難成。我們都知道,也體會

過,人在肉身之中,信心是極為脆弱的,若

根據親眼所見,實在是太為難了!(詩七三

16)。亞伯拉罕也是人,也會面對這樣的難

題。從亞伯拉罕抵達迦南地起,日子一天一

天過,甚至連撒拉的月經都斷絕了,神的話

究竟如何去相信呢?

亞伯拉罕曾狐疑,既然都沒有兒子,應

許成為大國會、有大大的賞賜,這有什麼意

義?(創十五2-3)。耶和華便回答,再次

承諾亞伯拉罕有數算不完的後裔,於是亞伯

拉罕相信了,因此被神稱義。面對神多次的

應許,亞伯拉罕以信心再向神問說:「我怎

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創十五8),

神又顯以奇異的天象、預言,祭物中經過的

爐與火把,並明確約定後裔的疆界回答亞伯

拉罕(創十五9-21)。

然而亞伯拉罕在經過十年後,終於失去

耐性,納夏甲為妾,生了以實瑪利。此刻亞

伯拉罕還是很需要可以看得見的盼望。又一

次,神開口,應許撒拉生子,那是住在迦南

地二十四年後了,亞伯拉罕真的很難想像,

神難道可以超越自然規律?便說:「但願以

實瑪利活在你面前」(創十七17-18)。

因此我們看見時間對人實在是極大的考

驗,也可以確認,人無法跨越時間的藩籬,

不能夠主宰生命的每一刻。在時間的過程

中,人卻經常擅自投射自己過去的經驗到未

來,忽略尊崇既是開始也是終末的主(啟

二二13),忽略人除了盡本分之外,最重要

的還是神所安排的機會(傳九11)。亞伯

拉罕在等候的過程中,反映「人」根本的侷

限,眼見為憑的盼望。

五.根植在

以「認識神」為本的盼望

亞伯拉罕因為居住的地方嚴重飢荒,遷

徙到埃及(創十二10),很自然的,牧人必

須逐水草而居,聖經並沒有為亞伯拉罕遷徙

到埃及做任何評論,我們也不必過度穿鑿附

會;或許又是逐水草而居的緣故,亞伯拉罕

也曾遷居到基拉耳(創二十1)。讀者可以

輕易地發現,亞伯拉罕在這兩個地方發生了

同樣的事情,就是亞伯拉罕為了保命,與妻

子以兄妹相稱,結果反而險些失去妻子(創

十二11-20,二十2-18)。換句話說,亞伯

拉罕為了自保,竟然可以冒失去太太的風

險,若非神出手攔阻,亞伯拉罕只能啞吧吃

黃連。

Page 4: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網路線上雜誌 雜誌社信箱

31http://JOY.org.tw [email protected]

藉著這兩次特殊的遷徙,發生如此雷同

的事件,神必定是要讓亞伯拉罕學到重要的

道理,其重要性或可延伸到獻以撒的試驗。

其一是亞伯拉罕對生命的看法:當亞伯

拉罕遷到異地,以為當地人極可能垂涎撒

拉的美貌,倘若知其有夫妻關係,為了搶奪

撒拉必然對亞伯拉罕不利。這種假想不無道

理,我們很容易想像在那個時代必然會發生

類似的事件,亞伯拉罕不得不提防(別忘

了,亞伯拉罕曾經以家中精練壯丁三百餘人

打敗四王,救回羅得(創十四13-16),可

見亞伯拉罕對法老和亞比米勒有多畏懼)。

換言之,亞伯拉罕當下似乎忘卻生命乃在神

的手中,或者亞伯拉罕不知何故失去了追趕

四王時候的信心。在這裡談的是亞伯拉罕,

然而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相同的位置上,想

一想自己落入兩難的時候,該如何抉擇?第

一時間的反射動作,就可以檢驗自己的信

心。終究真神親自介入,解決一切的問題,

彰顯祂自己就是生命的主宰,亞伯拉罕應該

謹記在心了。

其二是亞伯拉罕對盟約的認識:夾在兩

次事件中間,耶和華以割禮與亞伯拉罕立約

(創十七9-14、23-27),神跟人立的乃是

生命之約,因為神的愛如死之堅定,是烈焰

乃眾水不能熄滅(雅八6-7),是永不更改

的約(來六13-18)。經過瀕臨生離死別的

局面,亞伯拉罕幾乎要放棄夫妻間的盟約,

神卻不容許任何破壞夫妻間盟約的情形,因

為神看重夫妻間的盟約就如同神與人的盟約

一樣(箴二17;瑪二14;太十九6)。藉著

這兩件記事,神的用意似要藉著切身的夫妻

勒住你的舌頭

舌頭 雖然在百體裡最小,卻

也是最容易犯罪的部位。《雅各

書》中說到,我們在許多事上或

許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

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了,也能

勒住自己的全身。顯然勒住自己

的舌頭,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您

是否曾有過這經驗?相信您的分

享可以幫助更多人了解如何勒住

自己的舌頭?

字數:2500

截稿日期:2012/02/29

Page 5: 更美的家鄉 - JOY伯拉罕一個充實、無限的希望,於是他以信 心回應神的呼召。 三.盼望的確據與增長 從耶和華第一次向亞伯拉罕說話起,就

期32 2012.02 413

盼望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惡人的指望必致滅沒。

The prospect of the righteous is joy, but the hopes of the wicked come to nothing.

關係,去體悟神與人立的約是絕不能打破的

(參:弗五31-32),也藉此要堅固亞伯拉

罕的盼望和信心。

六.盼望的實現與信心的完成

亞伯拉罕終於有了兒子,滿心感謝,夫

妻倆整日歡喜,誇張地說,連作夢都會笑。

有誰能說撒拉還能夠生育呢?但,神辦到了

(創二一1-7)。亞伯拉罕再一次經歷真神

的權能,驗證起初神的應許。這一條遷徙之

旅走到這裡,真的超越亞伯拉罕所求所想,

人生已經沒有遺憾。亞伯拉罕對神全然心悅

誠服,不是出於勉強,不是懾於上主的力

量,而是滿滿的感動與信賴。

但是,神還有更美的旨意,因為更美的

家鄉乃在天上(來十一16)。在地上,亞伯

拉罕已經得到原本不可能得到的子嗣,然而

亞伯拉罕從哪裡去看見數算不完的子孫,看

見縱橫遍地的國度?人一死,又有誰回來告

訴我們死後的景象?亞伯拉罕一路走來,生

存的議題、生命的議題、盟約的議題,神帶

領他逐項完成,而上主念茲在茲的是,為所

有人類預備永恆的救恩,而唯有跨越生死的

信,才能滿足救恩的要件(彼前一7-9)。

獻上以撒,是要犧牲以撒的性命,難道神出

爾反爾,要毀棄約定?聖經明說,亞伯拉罕

至此已經全然相信,耶和華是生命的主,能

叫人從死復返(來十一19),神斷不會毀

約。這樣跨越生死的信,當然能帶著亞伯拉

罕穿越時空,「看到」數不盡的後裔,天使

也證明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

(創二二12),亞伯拉罕已經能憑著信,不

用眼見,因為相信在神沒有什麼不可能(來

十一1);這樣的信在人也並非不可能,亞

伯拉罕就做了這個示範!

七.結語

從亞伯拉罕遷徙的過程裡,從交錯的歷

史事件中,要認識與學習的是「信心增長的

歷程」,好讓後世的我們不至於灰心喪志,

就算是信心之父,也有迷惘與害怕的時候,

但是亞伯拉罕從未中斷與神的對話,就如同

神就在他的眼前,從未放棄離開神(參:創

十八22-33),這是亞伯拉罕信心具體的表

現之一,就因為這樣,累積的信心成就了永

恆的盼望,從遠處能夠望見更美的家鄉。

放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脈絡裡面,亞

伯拉罕的經驗要給我們的明證就是,神其實

一直渴望與人對話,應許我們免於死亡毒鈎

的恐懼。或許有人感覺神並沒有應允所求,

但人何嘗有回應神的呼召(一切真理的教

導)?或許有人覺得並沒有親耳聽見神的聲

音,但人何嘗曾靠著聖靈幫助,專心禱告進

入至聖所,在靈裡體會到主的心腸?「你

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著神的應許和祝

福,我們才能從黑暗中見到光明的盼望;至

於盼望的信心就要靠著行為實踐(遵行主

旨)去調整、去達成,從眼見為憑到不憑眼

見,這就是亞伯拉罕留下來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