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愿服务车里的动人故事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送老人到医院透析、 送医护人员 报到、给社区老人买药、接康复患者回 家…… 这是徐师傅的一天。 徐师傅今年 41 岁,来自 T3 出行 车队,是个老司机,驾龄有 20 多年。 徐师傅老家浙江丽水,在武汉已 经“漂”了 7 年多,跑过运输、做过装 修,2019 年开始开网约车。 徐师傅不 愿公开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我只 是抗击疫情中, 千万个志愿者的一 员。 ” 2 18 日,是他在司机志愿者岗 位上工作的第 24 天。 当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车采 访。 送透析老人 时间:7 时许 上车地点:风度柏林小区 因为一大早要接一位老人去医院 做肾透析,徐师傅清晨 6 时就起床了。 煮了碗汤圆吃完, 他从南湖红旗新居 的租住屋赶到风度柏林小区门口。 “您好, 我已经到小区门口了。 ” “好的,我正在往外走。” “好的,您慢一 点! ” 不一会儿,老人来到车前。 测完体 温,老人独自坐到车后排。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 老人不住 地说:“记者同志,你得好好写写徐师 傅,没有他,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 通过攀谈,记者得知,老人姓黄, 今年 71 岁,腿脚不便。 过年前,老人的 老伴和子女外出旅游, 只留下他一个 人在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伴和 子女在外地无法回来, 这段时间都是 老人一个人生活。 因身患尿毒症, 老人每周需到湖 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做两次肾透 析。 交通管后, 老人出行到了。 徐师傅得知此事主动请缨负责治疗出行。 在买有社区帮忙,买药治病 有徐师傅这的志愿者帮忙,我人生活有保障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们也休息一下。 ” 几分钟的工,老人到医院。 “您透析做完了给我电话,我 上赶回来接您。 ” “好的,辛苦你了! ” 老人跟徐师傅挥手, 慢慢走 医院大门。 两盒药的周折 时间:10 40 上车地点:中谷苑小区 “师傅是志愿者真是不简单!”坐 上徐师傅的车,73 岁的刘婆婆刘婆婆的老伴今年 80 岁,患有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性病不小, 每次基本都是刘婆婆去医 药。 1 21 日,刘婆婆购买了老 伴一个月的药,眼看药已经不多,药的医院已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医院,些心慌,给中谷社区的网 电话出约车申请这次要去的药刘婆婆此前并 没有去过,只知“在光谷天地沃尔玛 附近”。 徐师傅开车,围着光谷天地 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药刘婆婆 到药了一还剩几种药没有 买到,中一名为“ 阿卡波糖片”的 ,是老伴需的。 徐师傅带着她在小区周跑了家药,都一无所获“您别着急,我到光谷社区那边 看看,有的我买回来。 ”听到 徐师傅这番话刘婆婆眼希望2 , 给车的徐师 傅,提着个小塑料袋进了社区。“真的 太感谢了! ”从徐师傅上接过药的刘婆婆拱手致谢向着医院逆行 时间:14 54 上车地点:中谷苑小区 “徐师傅,子来了,送一名 医护工作者去水湖。 ”中谷社区网 吴艳急匆来到车, 正在“ ”的徐师傅一下子清过来。 时,一位带着发女推着箱拎着包在小区门口。 到记者机,她低着头摆摆手钻进车后得知记者在跟车采访, 她刚开始 些紧张,不意搭话聊着聊着她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来自南,从在老家当 6 年多护感染科、重过。 个月,为了照顾丈夫子, 她辞职来到武汉,做起全职太太前几 天,得知南医队来到湖北支援疫,的一老同学、老同波澜。“疫情这么严重得自己了医不上一线心里越不是滋味,有过不去的。” 经过和家人商量,小崔选择挺出,“ 之前在网上政府招募护工作者,我就报了名。 这次出去了, 不知道什么候能再回来, 这次 哪里缺人我就去哪里希望能早日疫情。 ” 3 22 ,车街道事处门口, 小下车后推着李箱,一小跑。 保重! ”徐师傅了一。小崔挥 挥手,没有回患者诉说不戴口罩的教训 时间:16 36 上车地点:关东街道办事处 哎呀,我真的是太疏忽 了! ”刚刚从武昌方舱医院康复出院 ,一边把上车,一自己和丈夫感染毒的经得出,精神状态,说 关枪 突突”个不家住光谷, 丈夫在武汉做 在家带孩子。“ 1 ,我有新冠肺炎疫情,丈夫生活去了趟超市,没,回来 天就开始出乏力后我被传了。 ”说, 病前,他们还跟家老人一起吃了 ,好在后通过检查,老人和隔离确诊新冠肺炎后, 症稍轻送到武昌方舱医院接 治疗,“医生都好的, 伙食。”说,治疗多天,的症 状消失核酸检,院批准 出院,嘱咐“居家隔离 14 天,合理 饮食注意休息, 一个月后复CT适随时就医”。 今, 丈夫还在医院接 治疗前病较稳定,“ 记者多 呼吁不出门就不出门,出 门一。我的经,就是训啊。” 4 36 ,回到居住的小区 门口,深深吸了口家的 向加快10 45 后一位做肾透析的老人接回 风度柏林小区, 徐师傅结束了一天的 工作。 3 位老人2 名护士、1 个康复者1 人,当天他服务7 乘客在小区门口给车毒时, 他还看 到一免费给社区值班人员送夜宵车,“真的很暖, 这个社会好人多”。 徐师傅为患者送药。 张志田(手持胸片者)在李家河镇卫生院与该院医生开展影像会诊。 ·群英 2020.2.20 星期四 主编:傅洪波 版式:胡亚琦 责校:桂红星 08 方舱医院“翻译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许辉 “就当 继续 留在 发光发 了。 ”2 18 日,在接湖北日报全媒 记者线上采访时, 此前两次核酸检的徐纯洁 应受访者要求化名) CT 显示肺炎虽然仍须继续隔离纯洁依然表轻松乐观1995 年出生的徐纯洁,是青山方舱医院 A 志愿者。 2 14 日,状较轻状况良好,转进方舱医院当天,听到 医护人员需要一帮助,徐纯洁便了志愿者行给年纪较大的患者区……“作 为这员, 我绝对子。 ”徐纯洁说,青山方舱院就了到,医院 2 13 患者, 医护人员量还不是 ,往往一个护需要照料 40 人。“ ,他都会每一名患者, 。”为医护人员所能 情,徐纯洁“护妈妈人是子。 ‘妈’。 ”徐纯洁告诉记者,医护人 员和患者间日常沟多, 但青山 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来自南医队,患者中老年人为,因面对龄大、方言比较的患者,医患通不便的。 在武汉10 年,“武汉说得很溜” 的徐纯洁请缨,在方舱医院当起了“ 翻译官”,医护人员患者通。 了给医护人员当“ 翻译官”,年 的徐纯洁方舱医院当起 了“知棉袄”。“有的友可不是好,需要有人跟他说说消除对疾恐惧和无。 ”徐 纯洁说,在这没有硝烟中, 都不是外人, 帮助也让更加愉快采访时,徐纯洁段自己在 青山方舱医院拍摄视频视频中, 一起跳舞医护人员打太,医生互相鼓掌加油。“在舱里, 我每天听到多的不是抱怨鼓励。 ”徐纯洁说,那些医护人 员,面对患者时爽朗。“ 谢谢两个每天都不地在区回城市的每个人一,疫 情发生后,徐纯洁每天都关注疫情数据“没过自己数字中。 ”纯洁态轻 “从确诊方舱医院, 我的直比较好,坚信这个可以。” 好的武‘信的疫。 ” 作为武汉车段的一名车机师, 徐纯洁期开的时 ,自己回到工作岗位,在清晨望着修的后一铁驶黎明大江南北。 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工作 荆州 41 岁女干部董李会 因公殉职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光正、通 讯员王子瑶、 肖晓波) 2 16 荆州荆州康办公室主任董急性心衰竭在办公桌旁17 日中经医院全,因 ,年41 岁。 18 日,荆州委追授董会为“ 优秀共产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会疫情办公,需10 个工作14 (居 会) 2 家医院。 自 1 23 日起, 25 新冠肺炎抗疫 线人口占荆州分之一, 四类人员”管反馈发出指令都要 会经。这天,电话 要上到位,每天工作 12 小时上。“ 每天上8 , 工作 到次日晨是常态,有一次甚至凌 3 点多。 自抗疫加班 来,犯胃,因为工作点吃。”会的同事张 忠桃说。 荆州南医院公共卫长王晓蓉7 年,这 两天自己的上千,大都在谈工作。 “就在30 分钟,我们还工作。 ”王晓蓉着眼圈说。 的是一很费脑力的工 作,报要做致、逻辑,要时上报,不每次发一个数据都要追根溯源每个有疑问数据,要实,一精准才放会大年都没和家 人一起吃在没一天,在生后一刻还在工作。 ” 荆州会新冠肺 炎疫情办公室主远峰说。 2 16 17 50 ,已 到下时间,工作,没到在突然 下。当天,同事们纷纷到医院希望她能康复来。在,大家还感觉会“没走”。 恩施籍返乡医生警察 活跃家乡战疫一线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彦睿 通讯员 周忠宝 恩施州抗疫一线,有这人,在返乡团聚后,因情,不岗。他们主请战走上疫情沿,为家乡奉献 自己的不惧危险, “编外医生”参 与乡村疫情防控 今年 42 岁的,是浙江 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医生, 宣恩县老司人。 1 19 日,他带着 10 岁的儿 子从杭州回到家团聚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 1 27 杭州田取了行1 29 动向 宣恩县卫请战”,愿生院疫情控救治作。 1 30 日早上,生院,院一名“ 外医生”。 从医 20 年,要从 床医研究,在次疫 中, 自己优势生院告诊生院出口只有一 个大门, 医护人员和患者通生院商量改造染病两通道、 区的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 开清区和半污区。 同时,道还改造两个 小门出住院院在生院大 门, 隔离带分开为进、口。 生院医紧张便多联系,为生院筹集捐 。“ 技术,真的。”生院 段万表示家住来凤县社区 杨铮2019 年从湖北中医药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 习临床医专业杨铮测点人申请疫情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 工作 12 个小时, 排过往车为车上人员测体温,同时利用到的专业指导执勤规范措施…… 主动请战, 返乡民警上 路值守 1 20 日,黄民警胡晶返。 因疫情措施升级通管种原因, 不岗。 得黄后, 他被安排在疫一线负责劝返通行条件的车和人员, 做好 传解工作, 每天在6 个小时。 浙江省金华局特大队中队中队长王飞打孩子出生后,就没回过家。这 春节王飞用4 年一次的 20 探亲假带着孩子回到家利川,正巧王飞父亲将迎60 岁生日…… 疫情形势,他 知要留在湖北时不浙江。 金华的同后,他申请时“ 利川疫情控战27 岁的,是运公昌分民警春节,他回到老家咸丰县乐山镇白 坝村后,和当地村委联系的一线疫工作, 村干行交通管挨户 行疫情四川回来探亲民警毛利川通往咸丰 道路上。 每天需要12 个小 时,从早上 8 点到8 点。 胡俊龙贵州贵阳市观山 刑侦大队的民警。他组织 请战后到利川报到,团堡派胡晶、李胡俊龙 恩施州参与防疫的外地 民警10 多个。 他动向组织请战线疫。 20 位亲人组团义务奉献抗疫一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刘培 王超 上床,上床 ,就同在自家床。 2 19 日,武汉方舱医院 8 露和。“我们把住的 人就会点,就会舒畅就好得一点。 ” 2 15 日, 容纳 3000 床位的方舱医院开新冠肺炎症患 者。 时间紧、位外,需要大志愿者支援露和都住在江街道平 社区,街道正是江新方舱医院的 在地。 15 日,到社区发招募志愿 者的后,赶通知露,,当 志愿者去!时,露的父亲钱,已经江新方舱医院工地上的一名车司机。 社区,是一个有公 司实体,村民都是村集企业。因即使 坐在家中,露和都有稳定收入,吃去年从社区工作岗位退社区务特得,既然江新 方舱医院就是居的“家 里事”,应该 把手”。 志愿者招募发到家,大 纷纷女,报名者18 人。 者,是65 岁的者,是 26 岁的 弟媳外,露的叔叔报名江新方舱 医院工地上的车司机。 17 9 30 ,在社区的组织下, 露和他志愿者一起赶到江新方舱医院, 环境生清的工作,这一到了次日2 时。18 日,一又忙3 才收工。 下, 6 岁的大女儿和 3 的小女儿, 在家 公公婆婆照顾。” 露说, 丈夫姚硕医院 的发。“ 个大家已有 20 抗疫线,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到, 2 19 日,在江新方舱医院的工地上,街道建村、平社区 幸福社区招募300 名志愿者,中,附近日来,他方舱医院的线,只为给住患者来“家 感觉”。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一线抗疫群英谱 忙碌间隙,钱露(前排右一)和部分亲戚在长江新城方舱 医院合影(受访者供图)

位亲人组团义务奉献抗疫一线€¦ · 很充足,往往一个护士需要照料 40 多 个病人。“但无论多忙,他们都会耐心 对待每一名患者, 让我感到既心疼又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位亲人组团义务奉献抗疫一线€¦ · 很充足,往往一个护士需要照料 40 多 个病人。“但无论多忙,他们都会耐心 对待每一名患者, 让我感到既心疼又

志愿服务车里的动人故事文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送老人到医院透析、 送医护人员报到、给社区老人买药、接康复患者回家……

这是徐师傅的一天。徐师傅今年 41 岁,来自 T3 出行

车队,是个老司机,驾龄有 20 多年。徐师傅老家浙江丽水,在武汉已

经“漂”了 7 年多,跑过运输、做过装修,2019 年开始开网约车。徐师傅不愿公开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我只是抗击疫情中, 千万个志愿者的一员。 ”

2 月 18 日,是他在司机志愿者岗位上工作的第 24 天。

当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车采访。

送透析老人时间:7 时许上车地点:风度柏林小区

因为一大早要接一位老人去医院做肾透析,徐师傅清晨 6 时就起床了。煮了碗汤圆吃完, 他从南湖红旗新居的租住屋赶到风度柏林小区门口。

“您好, 我已经到小区门口了。 ”“好的,我正在往外走。 ”“好的,您慢一点! ”

不一会儿,老人来到车前。测完体温,老人独自坐到车后排。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 老人不住地说:“记者同志, 你得好好写写徐师傅,没有他,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

通过攀谈,记者得知,老人姓黄,今年 71 岁,腿脚不便。过年前,老人的老伴和子女外出旅游, 只留下他一个人在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伴和子女在外地无法回来, 这段时间都是老人一个人生活。

因身患尿毒症, 老人每周需到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做两次肾透析。 交通管控后, 老人出行遇到了困难。 徐师傅得知此事,主动请缨负责老人治疗出行。

“现在买菜有社区帮忙,买药治病有徐师傅这样的志愿者帮忙, 我们老人生活有保障,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他们也休息一下。 ”

几分钟的工夫,老人到达医院。“您透析做完了给我打个电话,我

马上赶回来接您。 ”“好的,辛苦你了! ”老人跟徐师傅挥了挥手, 慢慢走

进医院大门。

两盒药的周折时间:10 时 40 分上车地点:中谷苑小区

“师傅是志愿者?真是不简单!”坐上徐师傅的车,73 岁的刘婆婆就夸个不停。

刘婆婆的老伴今年 80 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平时药量不小, 每次基本都是刘婆婆去医院拿药。 1 月 21 日,刘婆婆购买了老伴一个月的药,眼看药已经不多,原来拿药的医院已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医院,她有些心慌,给中谷苑社区的网格员打了电话,提出约车申请。

这次要去的药店, 刘婆婆此前并没有去过,只知道“在光谷天地沃尔玛附近”。 徐师傅开着车,围着光谷天地转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药店。刘婆婆到药店采购了一番, 还剩几种药没有买到,其中一种名为“阿卡波糖片”的药物,是她老伴急需的。

徐师傅带着她在小区周边跑了几家药店,都一无所获。

“您别着急,我到光谷社区那边帮您看看,有的话我买回来。 ”听到徐师傅这番话, 刘婆婆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下午 2 时许, 给车充完电的徐师傅,提着个小塑料袋进了社区。“真的太感谢了! ”从徐师傅手上接过药的那

一刻,刘婆婆不停地拱手致谢。

向着医院逆行时间:14 时 54 分上车地点:中谷苑小区

“徐师傅,又有单子来了,送一名医护工作者去水果湖。 ”中谷苑社区网格员吴艳急匆匆来到车前, 正在“眯觉”的徐师傅一下子清醒过来。

此时,一位带着口罩的短发女士,正推着箱子拎着包,站在小区门口。看到记者举起手机,她低着头摆了摆手,钻进车后座。

得知记者在跟车采访, 她刚开始有些紧张,不太愿意搭话。 聊着聊着,她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她姓崔,来自河南,从前在老家当过 6 年多护士,感染科、重症监护室都待过。几个月前,为了照顾丈夫和孩子,她辞职来到武汉,做起全职太太。 前几天,她得知河南医疗队来到湖北支援抗疫,其中还有她的一些老同学、老同事,她的心中荡起波澜。“疫情这么严重,总觉得自己学了医又不上一线,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有道过不去的坎。 ”

经过和家人商量, 小崔选择挺身而出,“之前在网上看到政府在招募医护工作者,我就报了名。 这次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这次哪里缺人我就去哪里, 希望能早日战

胜疫情。 ”下午 3 时 22 分,车辆到达水果湖

街道办事处门口, 小崔下车后推着行李箱,一路小跑。

“保重!”徐师傅喊了一句。小崔挥了挥手,没有回头。

患者诉说不戴口罩的教训时间:16 时 36 分上车地点:关东街道办事处

“哎呀, 我们当初真的是太疏忽了! ”刚刚从武昌方舱医院康复出院的伍女士,一边把行李放上车,一边诉说着自己和丈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经历。

看得出,伍女士精神状态不错,说起话来像机关枪“突突”个不停。

伍女士家住光谷, 丈夫在武汉做电脑生意,她在家带孩子。“1 月底的时候,我们知道有新冠肺炎疫情,但没有引起重视。丈夫采购生活物资,先后去了几趟超市,没戴口罩。 结果,回来没几天就开始出现浑身乏力、 发烧等症状,之后我也被传染了。 ”伍女士说,发病前, 他们还跟家里老人一起吃了年饭,好在之后通过检查,老人和孩子无碍。

在隔离点确诊新冠肺炎后, 症状稍轻的伍女士被送到武昌方舱医院接受治疗,“医生都挺好的, 伙食也不错。 ”伍女士说,治疗了十多天,她的症状消失,核酸检测也是阴性,院方批准她出院,嘱咐她“居家隔离 14 天,合理饮食注意休息, 一个月后复查肺部CT,如不适随时就医”。

如今, 伍女士的丈夫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较稳定,“请记者多向老百姓呼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我们的经历,就是教训啊。 ”

下午 4 时 36 分,回到居住的小区门口,伍女士深深吸了口气,向着家的方向加快脚步。

晚上 10 时 45 分,夜已深。把最后一位做肾透析的老人接回

风度柏林小区, 徐师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3 位老人、2 名护士、1 个康复者、1 位病人,当天他服务了 7 名乘客。

在小区门口给车消毒时, 他还看到一辆免费给社区值班人员送夜宵的面包车,“真的很暖心, 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徐师傅为患者送药。

张志田(手持胸片者)在李家河镇卫生院与该院医生开展影像会诊。

······群群群群群群英英英英英英 2020.2.20�星期四主编:傅洪波 版式:胡亚琦 责校:桂红星08

方舱医院“翻译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许辉

“就当继续留在里面发光发热了。 ”2 月 18 日,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线上采访时, 此前两次核酸检测转阴的徐纯洁(应受访者要求化名)刚收到 CT 复查的结果: 双肺显示病毒性肺炎表现。 虽然仍须继续隔离,但徐纯洁依然表现得轻松乐观。

1995 年出生的徐纯洁,是目前武汉青山方舱医院 A 区最年轻的党员志愿者。 2 月 14 日,由于症状较轻、身体状况良好,转进方舱医院当天,听到医护人员需要一些帮助, 徐纯洁便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帮忙给年纪较大的患者分发盒饭、搬运物资、清洁打扫病区……“作为这里最年轻的党员, 我绝对不能掉链子。 ”徐纯洁说,刚住进青山方舱医院就了解到,由于该医院 2 月 13 日才

开放接待患者, 医护人员数量还不是很充足,往往一个护士需要照料 40 多个病人。“但无论多忙,他们都会耐心对待每一名患者, 让我感到既心疼又温暖。 ”能为医护人员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徐纯洁觉得很开心。

“护士是妈妈,病人是孩子。 啥事都喊‘妈’。 ”徐纯洁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日常沟通较多, 但青山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来自河南医疗队,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面对年龄大、方言比较重的患者,医患之间存在沟通不便的现象。在武汉待了 10 多

年,“武汉话说得很溜” 的徐纯洁主动请缨,在方舱医院当起了“翻译官”,协助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

除了给医护人员当“翻译官”,年轻、 开朗的徐纯洁也在方舱医院当起了“知心小棉袄”。“有的病友可能情绪不是太好,需要有人跟他们说说话,帮助他们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助。 ”徐纯洁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中,谁都不是局外人, 帮助别人也让徐纯洁的心情更加愉快。

采访时,徐纯洁提供了几段自己在青山方舱医院里拍摄的视频。 视频中,

病友们一起跳舞、跟着医护人员打太极拳,医生病人互相鼓掌加油打气。“在方舱里, 我每天听到最多的不是抱怨,而是鼓励。”徐纯洁说,特别是那些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时总是笑得爽朗。“谢谢”两个字每天都不停地在病区回荡。

和关心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一样,疫情发生后,徐纯洁每天都关注着新闻上的各种疫情数据。“没想过自己也在那浮动的数字之中。 ”但徐纯洁一直心态轻松,“从确诊到入住方舱医院, 我的心态一直比较好,坚信这个病可以治愈。 ”

“爱是最好的武器,‘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 作为武汉动车段的一名动车机械师, 徐纯洁期待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己回到工作岗位,在清晨望着自己检修的最后一组高铁驶向黎明,飞驰大江南北。

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工作

荆州 41岁女干部董李会因公殉职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光正、通讯员王子瑶、 肖晓波)2月 16日傍晚,荆州市荆州区城南高新园管委会卫生健康办公室主任董李会突发急性心力衰竭, 倒在办公桌旁,17日中午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 41岁。 18日,荆州区委追授董李会为“优秀共产党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董李会担任城南高新园管委会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需对接协调管委会 10 个工作组、14 个村(居委会)、2 家医院。自 1 月 23 日起,她连续 25 天奋战新冠肺炎抗疫一线。

城南高新园人口占荆州区三分之一,“四类人员”管理的资料收集、汇报、反馈及发出指令等都要由董李会经手。 这些天,她的电话很繁忙,既要上传下达,又要落实到位,每天工作 12 小时以上。“董主任每天上午 8 点半上班, 工作到次日凌晨是常态,有一次甚至凌晨 3 点多钟才下班。 自抗疫加班以来,她老犯胃病,因为工作繁忙,

总是错点吃饭。 ”董李会的同事张忠桃说。

荆州区城南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王晓蓉与董李会相识 7 年,这两天翻看自己与董李会微信交流的上千条信息,大部分都在谈工作。

“就在她倒下前 30 分钟,我们还在交流工作。 ”王晓蓉红着眼圈说。董李会承担的是一份很费脑力的工作,报表要做细致、有逻辑性,要按时上报,不能漏报、少报;每次发现错一个数据,她都要追根溯源、认真排查;对每个有疑问的数据,要反复核实,一直到精准才放心。

“董李会大年三十都没能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忙到现在没歇过一天,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工作。 ”荆州区城南高新园管委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远峰说。 2月 16日 17时 50分,已到下班时间,董李会还在安排手中工作,没想到在与同事说话时突然倒下。当天,同事们纷纷到医院抢救室外守候,希望她能康复归来。直到现在,大家还感觉董李会“没走”。

恩施籍返乡医生警察活跃家乡战疫一线

文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彦睿 通讯员 周忠宝

在恩施州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在返乡团聚后,因受阻于疫情,不能按时返岗。他们主动请战,走上疫情防控最前沿,为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惧危险,“编外医生”参与乡村疫情防控

今年 42 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 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 月 19 日,他带着 10 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 1月 27 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 月 29 日晚, 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 月 30 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 20 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 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 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 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 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 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 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19 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 排查过往车辆,

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主动请战, 返乡民警上路值守

1 月 20 日,黄冈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民警胡晶返回建始与家人相聚。 因疫情防控措施升级、交通管制等多种原因, 不能按时返岗。 征得黄冈市公安局和建始县公安局同意后, 他被安排在建始防疫一线值守, 负责劝返不符合通行条件的车辆和人员, 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每天在路上最少6 个小时。

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王飞自打孩子出生后,就没回过家乡。 这次春节, 王飞用掉了 4 年一次的20 天探亲假, 带着孩子回到家乡利川, 正巧王飞的父亲还将迎来60 岁生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他被告知要留在湖北暂时不能返回浙江。 征得金华市公安局的同意后,他申请临时“入编”利川市公安局参加疫情防控战。

27 岁的李蒿, 是宜昌市长江航运公安局宜昌分局民警,春节前夕,他回到老家咸丰县高乐山镇白果坝村。 随后,李蒿和当地村委会联系, 参加村里的一线防疫工作,随村干部进行交通管控,挨家挨户进行疫情宣传。

从四川省达州市回来探亲的民警毛绪凯坚守在利川通往咸丰的道路上。 每天需要坚守 12 个小时,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8 点。

胡俊龙是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分局刑侦大队的民警。他向组织请战后到利川市公安局报到,被分配到团堡派出所上班。

像胡晶、李蒿、毛绪凯、胡俊龙等一样在恩施州参与防疫的外地民警,目前有 10 多个。 他们大部分是主动向组织请战,参与基层一线的防疫。

20位亲人组团义务奉献抗疫一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刘培 王超

把褥子铺上床,拉直,双手抚平,再铺上床单,就如同在自家铺床。 2 月 19 日,武汉市长江新城方舱医院 8 号舱内, 钱露和母亲罗金莲动作轻柔、仔细。“我们把床铺得平整一些,入住的人就会睡得舒服点,心就会舒畅些,病就好得快一点。 ”

2 月 15 日, 能容纳 3000 余张床位的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开建, 专门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时间紧、任务重,除了施工单位外,需要大量居民志愿者支援建设。

钱露和罗金莲都住在江岸区谌家矶街道平安苑社区,谌家矶街道正是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的所在地。 15 日,罗金莲看到社区发布的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赶紧通知钱露,母女俩一拍即合,当志愿者去!彼时,钱露的父亲钱庆明,已经成为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设工地上的一名卡车司机。

平安苑社区,以前曾是一个城中村,拥有公司实体,村民都是村集体企业的股民。因此,即使坐在家中,钱露和罗金莲也都有稳定收入,吃喝不愁。 但去年刚从社区工作岗位退休的罗金莲,对社区事务特别热心,母女俩觉得,既然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在谌家矶街,那就是居民们的“家

里事”,应该“搭把手”。钱露将志愿者招募信息发到家族微信群里,大

家纷纷响应,加上钱露母女,报名者足有 18人。 最年长者,是钱露 65岁的姨妈;最年轻者,是 26岁的弟媳。此外,钱露的叔叔,也报名成为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设工地上的卡车司机。

17日晚 9时 30分,在社区的组织下,钱露和亲戚们,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赶到长江新城方舱医院,承担环境卫生清扫和搬运、铺整床铺的工作,这一忙,就忙到了次日凌晨 2时。18日,一帮人又忙到凌晨 3时才收工。

“眼下,6岁的大女儿和 3岁半的小女儿, 在家由公公婆婆照顾。 ”钱露说,丈夫姚硕,也在梨园医院的发热门诊坐诊上班。“整个大家族已有 20位亲人奋战在‘抗疫’一线,我特别自豪。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 截至 2 月 19日,在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谌家矶街道共从先锋村、新建村、朱家河村、平安苑社区和幸福社区招募了近 300 名志愿者,其中,绝大多数是附近居民。连日来,他们不拿报酬,奋战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一线,只为给入住患者带来“家的感觉”。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一线抗疫群英谱

忙碌间隙,钱露(前排右一)和部分亲戚在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合影。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