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30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翁世吉 / 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網路設計組組長 一、 前言 「物聯網」一詞最早源自美國微軟公司創 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1995 年所著的 《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 一書中,一 段描述智慧化居家生活的想像。由於當時資訊 技術發展未臻成熟,物聯網並未引起世人太多 關注。1998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電子 產品代碼 (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 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 年該校 Auto-ID 中心主任愛斯頓 (Kevin Ashton,後來被稱為 「物聯網」之父 ) 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為研究基 礎,提出感測設備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連結 網際網路進行信息傳輸與交換,達成具有智慧 化識別與作業管理的物聯網資訊網路構想。 近幾年,隨著相關資訊科技發展日趨成 熟,全球物聯網網路基礎設施架構逐步成型, 透過各種設備之數位通訊資料擷取、溝通,並 連結實體物件與數位資訊數據,提供自動控 管、偵測、識別及服務等加值功能;如何構築 物聯網世界仍處於現在進行式,然誠如台灣積 體電路公司張董事長忠謀所言:「物聯網是個 很大的構想,但還沒有公司可以真正地管理整 個生態系統」。 那麼,當為推動物聯網所發展出的創新 技術與應用越來越多時,將對我們的生活型 態產生怎樣的影響?又會帶來哪種新型態商業 模式?尤其對於支付服務,將有何衝擊與契 機?⋯⋯種種未知與想像令人忐忑;爰此,本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支付產業可能的趨勢走向,提供參考。 二、 物聯網 ( ) 物聯網定義 愛斯頓最早對於「物聯網」的憧憬為:「當 今的信息技術如此依賴於人所產生的信息,以 至於我們的電腦更瞭解思想而不是物質。如果 電腦能不藉助我們的幫助,就獲知物質世界中 各種可被獲取的信息,我們將能跟蹤及計量那 些物質,大幅減少浪費、損失與消耗。我們將 知曉物品何時需要更換、維修或召回,他們是 新的還是過了有效期。物聯網有改變世界的潛 能,就像網際網路一樣,甚至更深遠。」( 料來源:維基百科網站 ),換句話說,物聯網 的理想境界是:無須透過人的介入便能達到 電腦 ( ) 與電腦 ( ) 的溝通,提供人們更 為便捷、舒適與安全的服務與生活。因此, 歐盟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標準 (CASAGRAS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30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翁世吉 / 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網路設計組組長

一、 前言

「物聯網」一詞最早源自美國微軟公司創

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在 1995年所著的

《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 一書中,一

段描述智慧化居家生活的想像。由於當時資訊

技術發展未臻成熟,物聯網並未引起世人太多

關注。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電子

產品代碼 (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 系

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年該校 Auto-ID

中心主任愛斯頓 (Kevin Ashton,後來被稱為

「物聯網」之父 ) 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為研究基

礎,提出感測設備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連結

網際網路進行信息傳輸與交換,達成具有智慧

化識別與作業管理的物聯網資訊網路構想。

近幾年,隨著相關資訊科技發展日趨成

熟,全球物聯網網路基礎設施架構逐步成型,

透過各種設備之數位通訊資料擷取、溝通,並

連結實體物件與數位資訊數據,提供自動控

管、偵測、識別及服務等加值功能;如何構築

物聯網世界仍處於現在進行式,然誠如台灣積

體電路公司張董事長忠謀所言:「物聯網是個

很大的構想,但還沒有公司可以真正地管理整

個生態系統」。

那麼,當為推動物聯網所發展出的創新

技術與應用越來越多時,將對我們的生活型

態產生怎樣的影響?又會帶來哪種新型態商業

模式?尤其對於支付服務,將有何衝擊與契

機?⋯⋯種種未知與想像令人忐忑;爰此,本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支付產業可能的趨勢走向,提供參考。

二、 物聯網

(一 ) 物聯網定義

愛斯頓最早對於「物聯網」的憧憬為:「當

今的信息技術如此依賴於人所產生的信息,以

至於我們的電腦更瞭解思想而不是物質。如果

電腦能不藉助我們的幫助,就獲知物質世界中

各種可被獲取的信息,我們將能跟蹤及計量那

些物質,大幅減少浪費、損失與消耗。我們將

知曉物品何時需要更換、維修或召回,他們是

新的還是過了有效期。物聯網有改變世界的潛

能,就像網際網路一樣,甚至更深遠。」(資

料來源:維基百科網站 ),換句話說,物聯網

的理想境界是:無須透過人的介入便能達到

電腦 (物 ) 與電腦 (物 ) 的溝通,提供人們更

為便捷、舒適與安全的服務與生活。因此,

歐盟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標準 (CASAGRAS,

Page 2: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31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zation)

提出實務的定義:「物聯網」就是一項全球化

的網路基礎建設,透過通訊資料擷取與溝通機

制,連結實體或虛擬物件,並可進一步透過特

定機制與網際網路設施,將所有物件連結在一

起,提供控制、偵測、識別及資訊交換服務。

(二 ) 物聯網環境

為達到物聯網的理想境界,國際電信聯

盟於 2005年發表物聯網報告《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

提出資訊技術實踐方案,將未來物聯網環境描

繪為「普適網路社會」(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ies,請參閱圖 1、2),預告所有物件設

備均可隨時隨地透過標籤識別技術 (如 RFID)

或資訊設備連結網路 (稱為智慧居家生活,請

參閱圖 3);同時為建構前述普適網路社會生

活、開創物聯網價值,國際電信聯盟構思以無

線射頻識別技術標示及感應器為基礎的物聯網

環境,針對物聯網創意發想、產品開發、製造

到上市服務的發展過程,提供完整的方法論與

基礎模型,供各產業快速擴展應用,以建構更

符所謂的智慧居家生活環境,同時透過高效率

運作可提升產能、資源利用率,以及改善人類

與自然環境之互動關係。

圖 1 未來物聯網環境通訊溝通面向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

Page 3: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32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圖 2 具有廣泛感應端點的普適網路社會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

(三 ) 物聯網架構標準

為達成物聯網環境之普適網路社會的理想

目標,勢須建構普適的終端設備與網路環境,

包括具備資訊處理能力的感測器、移動式終端

設備、家庭智能設備、監控系統設備等;無

資訊處理能力的靜態資訊物件 (如無線射頻識

別技術 RFID)、個人無線或車輛智能通訊設備

等,透過各種 (長 /短距 ) 無線或有線通訊網

路,達到物物溝通應用 (Machine to Machine

「M2M」、Machine to machin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MAI」) 及物物溝通服務「MaaS」

(Machine to machine As A Service) 的功能,

實現高效率、節能的生產製造機制與便捷、

安全、環保的智慧生活目標;而發展普適

物聯網的基礎,在於構思可行的體系架構

(Architecture) 及其衍生的完整產業生態系,

在物聯網運行世界,沒有單獨一種無線或有線

技術能夠有效服務整體架構,也沒有任何單位

可以完全不透過其他單位的協助,便掌握所有

圖 3 智慧居家生活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

Page 4: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33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知識技術或提供產品服務。因此,物聯網的架

構下,協同運作模式 (Collaboration) 會越趨重

要,唯有透過生態系內各單位的協同運作,方

能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或具體可行的服務。以

下先從物聯網體系結構切入,簡單說明如何形

塑物聯網架構,進而具體布建物聯網環境基礎

設施。

1. Networked Auto-ID體系結構

Networked Auto-ID Architecture 是 1999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Auto-ID實驗室所提出的

構想,其概念是將物件透過射頻識別 (RFID)、

條碼等訊息感測設備與網際網路串連,達到智

慧化識別與管理目標。此種體系結構由標識標

籤 (如磁條、條碼、二維條碼、射頻標識等 )、

標示標籤閱讀設備 (包括磁條讀卡器、條碼掃

描器、光學識讀器、射頻讀寫器等 )、資訊傳

輸網路 (Internet、Intranet)、標識解析伺服器

及資訊服務器組成。

圖 4 Networked Auto-ID架構模式 資料來源:中國計算機學報,

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

2. uIDIoT體系結構

uIDIoT (Ubiquitous ID:Standard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普適網路物聯識別 ) Architecture是日

本非營利標準化組織 uID (Ubiquitous ID) 所

規劃制訂的物聯網體系結構,其目標是「透

過射頻標識與二維條碼標識物體,由網路感

測器採集周圍情境 (Context),並根據採集的

環境資訊調整資訊服務」。在 uIDIoT體系架

構下,每個物件均被賦予一個唯一的物件識

別碼 Ucode (由 128bits的資料組成 ),除透

過 Ucode查詢取得物件相關資訊伺服器的位

址外,也可透過網路感測器與物件識別碼關聯

(Ucode Relation,ucR) 指令,向物件識別碼

關聯資料庫 (ucR DB) 查詢,獲得與所查詢物

件相關的其他資訊伺服器的位址。

圖 5 uIDIoT體系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計算機學報,

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

3. USN體系結構

USN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普適感應

網路 ) Architecture是 2007年,韓國電子與通信

技術研究所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Page 5: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34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Research Institute,ETRI) 在瑞士日內瓦國際電

信聯盟召開的「下一代網路全球標準舉措會議」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Global Standards

Initiative,NGN GSI) 上提出構想;該體系結構

採用分層概念,將物聯網由下而上分為五層:

傳感器網路層 (採集與傳輸環境資訊 )、接入網

路層 (感知網與外部的通信 )、網路基礎設施 (下

一代網際網路 )、中間件 /仲介軟體層 (資料存

取處理軟體 ) 及應用平台層 (各產業應用 )。

USN體系結構目前在大陸工業與學術界應用較

多,但因各分層間之溝通介面欠缺統一定義,

體系結構完整性較不足。

圖 6 USN體系結構 資料來源:EET電子工程專輯 (GLOBAL SOURCES網站 )

4. Physical Net體系結構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 Vicaire等人針對較複

雜的物聯網環境,提出改良式分層 Physical

Net體系結構,由下而上分別為服務提供層

(感知設備直接提供服務 )、閘道層 (服務的收

集、分發、動態移動管理及即時應用配置 )、

協調層及應用層 (應用程式資源或跨網管理 );

Physical Net定義各層間之溝通介面標準-

遠端方法調用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Physical Net Architecture對實現物聯

網系統設計而言,更為可行。

圖 7 Physical Net體系結構資料來源:Physical Net: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nd Programming     Across Pervasive Computing Network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age 6: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35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5. M2M體系結構

M2M 體系結構是歐洲電信標準組織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 制訂的機器與機器 (Machine

to Machine,M2M Architecture) 間溝通運作

標準,提供非智慧終端機設備透過移動通

訊網路與其他智慧終端機設備 (Intellectual

Terminal,IT) 或系統間通訊溝通標準,包

括服務需求、功能架構及協定定義 3部分。

M2M的功能架構 (如圖 8所示 ) 概述如下:

(1) 在具有存儲模組的設備、閘道與網域中

部署 M2M服務能力層 (Service Capacity

Layer,SCL);

(2) 設備與閘道中的應用程式透過dIa (Device

application interface) 設備應用系統介面

與 SCL溝通;

(3) 網 域 中 的 應 用 程 式 透 過 mIa (M2M

application interface) M2M應用系統介面

與 SCL溝通;

(4) 設備或閘道透過 mId (M2M to device

interface) 介面與 SCL溝通。

圖 8 M2M體系結構 資料來源:M2M service layer:Requirements and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6. IoT A體系結構

此係歐盟研究技術發展第七架構計畫 (7th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FP7) 之研究結

果,IoT A主要解決物聯網環境中大規模、異

質平台無線與移動通信所帶來的複雜問題,

為樹狀物聯網結構參考模型 (Architectural

Reference Model,ARM),以物與物通信介面

(M2M API) 進行不同無線通訊協定整合,透過

網際網路 IP串聯異質平台 (請參考圖 9),以

「往復式」概念將邏輯參考模型透過架構規劃

為結構體系,再據以設計實際系統,並透過實

際系統營運狀況回饋至結構體系,據以為下一

輪參考模型設計的重要基礎 (請參考圖 10)。

Page 7: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36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四 ) 物聯網環境發展進程

歐洲智慧系統整合技術平台-射頻識別

工作小組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 Systems Integration (EPoSS) - RFID

圖 9 IoT 體系結構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網站 (www.iot-a.eu)

圖 10 物聯網結構參考模型、體系與實際系統交互運用關聯圖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網站 (www.iot-a.eu)

Working Group) 於 2008 年「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研究報告中,將物聯網發展

期分為四階段,並分析規劃每個階段的發展進

程,包括技術發展願景、標準、設備 /裝置、

能源功耗與應用範疇 (請參閱表 1)。

表 1 物聯網四階段發展期

2010年前 2010~2015年 2015~2020年 2020年後技術

發展

願景

● 物件間互聯● 低功耗、低成本

● 連網物件● 無所不在的標籤與感知網路

● 半智慧化物件● 標籤 /物件碼

● 智慧化物件無所不在

標準● 安全性與隱私權● 通訊協定與頻譜

● 特定領域標準● 電源與容錯協定● 互動式協定與頻率

● 互動交換標準● 智慧化裝置協同運作

● 物件行為標準● 健康安全

設備 /裝置

● 低成本微型標籤、感應器

● 高頻標籤● 微型嵌入式讀取器● 多波段接收天線

● 提高儲存容量與感測能力

● 高傳輸速率● 晶片式天線● 整合其他物件

● 超高速傳輸● 可操控標籤● 智慧化標籤● 自主性標籤● 協同式標籤● 新材質應用

● 低成本材料開發● 創新物理效能● 可生物分解式設備● 奈米科技處理元件

能源

功耗

● 低耗能晶片組● 降低能源消耗● 薄型電池● 能源優化系統

● 改善能源管理● 電池效能● 超低耗能晶片組● 能源自主補充● 印刷電池

● 可再生能源● 惡劣環境下發電● 能量循環再生運用

● 可生物分解式電池● 無線電力傳輸● 能量採集技術

應用

範疇

● 物流、零送、配 (製 )藥領域

● 系統互通架構 (通訊協定與頻譜 )

● 分散式控制網路與資料庫

● Ad-Hoc混合網路● 惡劣環境應用

● 分散式執行、全球化應用

● 自主調適系統● 分散式記憶儲存與運算

● 人、物、服務串聯的整合網路

● 異質系統間應用● 跨產業整合

資料來源:EPoSS (資策會 FIND彙整 )

Page 8: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37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五 ) 物聯網相關應用技術

物聯網應用領域廣泛,擇要將其與支付較

相關的技術,簡單彙整說明如下:

1. 感知層使用技術

(1) 條碼辨識 (Barcode、QRCode)

藉由條碼或二維條碼標示物件相關資

訊,提供掃描感應器讀取物件的本身資訊

(Barcode),或進一步串聯至網際網路讀取物

件有關資訊,目前此類技術發展相當成熟,成

本也最低廉,各行各業均廣泛使用。

(2) 無線射頻識別 (RFID)

本項辨識技術主要由感應器 (Reader) 及

標籤 (Tag) 所組成,利用感應器發出無線電

波,啟動有效感應範圍內的 RFID標籤,並由

感應器電波啟動標籤之晶片運作,並將訊息回

應給感應器。目前國內 RFID應用廣泛,如金

融卡、悠遊卡、國道 ETC等。

(3) 近場通訊 (NFC)

NFC主要為移動式裝備 (如手機 ) 與其

他裝置或移動式裝備間之溝通辨識功能,提供

點對點、卡片模擬或讀取器等不同感應運作模

式,目前國內主要應用在行動手機金融卡、信

用卡等領域。

(4) 無線網路感測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此技術主要提供物件感測環境變化或物體

移動等能力,透過紅外線、超音波、亮度、溫

度、濕度、壓力等感測元件,以及各種網路通

訊協定,傳送相關感測資訊。

(5) 嵌入式 (Embedded) 裝置

各類型終端設備,包括行動電話、遊樂

器、數位家電等,透過嵌入式技術將軟體結

合硬體裝置的應用,使其具備接收網路訊息與

處理資訊的能力,或是附加軟體運算功能的智

慧裝置,使其具備接受、傳遞與處理資訊的能

力。

2. 網路層通訊技術

(1) 區 域 網 路: 如 RFID、Bluetooth、

Beacon、紅外線傳輸、Zigbee、WiFi等

技術。

(2) 外部網路:如 3G/4G無線通訊、WiMAX

等技術。

3. 應用層發展

涵蓋各種創新應用整合服務,如穿戴式裝

置、智慧家庭、智慧低碳、智慧商務、智

慧電網、智慧交通等,以及物聯網環境

帶來的大量資訊所衍生的各種大數據應

用技術。網路系統服務大廠如 Google、

Apple、Samsung皆看好物聯網帶來的

龐大商機,分別推出物聯網作業系統,

如 Google推出以 Android平台為基礎的

Brillo;Apple 推出 iOS 的 HomeKit;微

軟 Windows的 Windows 10 IoT Core系

統等,甚至連處理器矽智財 (IP) 大廠安謀

公司 (ARM) 也結合 Cortex-M設備控制器

裝置,推出物聯網作業系統 mbed OS,

提供各產業應用物聯網技術開發各類產品

平台 (如智慧家庭產品 Nest、智慧手錶

Pebble)。另,Google、Apple等各大系

統廠家,也正藉由營造物聯網架構,逐步

建立起自有的物聯網產業生態系。

Page 9: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38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三、 物聯網支付應用發展趨勢

隨著物聯網架構興起,大量資訊透過網路

快速傳輸,預期將對既有的商業營運模式帶來

重大衝擊,尤其透過實體物件感知互動模式,

完整融合網路虛擬服務與實體商業營運流程機

制,將使傳統電子商務金流、物流、資訊流之

交互應用更為緊密,謹就物聯網於支付服務之

應用情形,簡單分析未來發展趨勢供參。

(一 ) 消費與支付整合服務模式

以往,金融支付模式主要為被動服務模式,

不論提款、匯款、轉帳等單向式資金移轉,或

是消費者完成消費行為後,發動支付交易請求,

由金融機構依其請求,續行相關處理服務,凡

此種種,消費者因消費或資金移轉行為與支付

服務之偶合性較少。在物聯網的環境下,透過

實體物件感知互動服務模式,消費或商業行為

與支付服務資訊將緊密結合,譬如以QR Code

提供網路支付服務功能模式,消費者透過智慧

手機 App掃瞄擬購買商品之QR Code,直接連

線至商店後端系統完成相關支付程序,很快便

可在家收到所購買之商品,整體金流、物流、

資訊流自動串聯;另外,QR Code也應用於付

款人之身分辨識,如車票、電影票、自動販賣

機等,當消費者利用商家提供的 QR Code 連

結至服務網站,於消費者完成付款後,商家資

訊系統即回傳買受人購買憑證 (即提供另一QR

Code),作為消費者兌現所購買之標的憑證。

(二 ) 情境化支付服務模式

物聯網環境藉由 RFID及 NFC等感知

設備,並透過手機 APP網路感測結合 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技術,即時確認消

費者 (付款人與收款人 ) 所在位置、周邊環境

及其自身狀態,可確保支付者的資金流向、人

身安全,降低損失或風險。

在消費服務方面,手機營運商 (如 Apple

或 PayPal) 運用低耗電藍牙裝置 Beacon技術

(如 iBeacons或 PayPal Beacon) 與客戶手

機溝通,當客戶進入與營運商 (如 PayPal、

Apple) 合作的 (實體 ) 商店時,Beacon會主

動與顧客預先自營運商下載之手機 App進行

連線,並透過手機通知使用者已連線訊息,當

客戶準備購買物品時,只須提示店員使用營運

商支付工具進行付款,系統即自動啟動支付交

易進行處理(請參考圖 11)。此種支付模式

服務可帶給客戶不同之便利體驗與個人化服

務。此外,商家布建 Beacon設備成本低廉,

且客戶可得到最新的商店優惠資訊,享受更簡

單、更快速的支付服務。依據消費資訊的大數

據運算技術,金融機構進行消費者交易歷史紀

錄分析,並藉由物聯網感知環境確認消費者即

時狀態,推估消費者之需求並據以及時行銷,

可有效增進金融機構之營收。

(三 ) 生物辨識支付模式

傳統式使用卡片支付工具、密碼等認證方

式,將因物聯網環境之興起,逐步轉向以生物

特徵辨識技術為基礎的支付服務模式。「生物

辨識」主要是依靠生物識別技術,根據人體的

生理器官 (如臉部、眼部、指紋等 ) 及行為特

徵確定客戶身分,當使用者通過生物辨識機制

驗證後,再透過資訊設備與金融機構帳戶連線

進行支付授權作業,這種透過使用者生物特徵

控管機制,無需其他 (如支付卡片 ) 交易憑證,

就可完成支付服務的模式,稱為「生物支付」。

圖 11 低耗電藍牙裝置 Beacon支付情境與流程資料來源: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網站

Page 10: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39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Location Based Service) 技術,即時確認消

費者 (付款人與收款人 ) 所在位置、周邊環境

及其自身狀態,可確保支付者的資金流向、人

身安全,降低損失或風險。

在消費服務方面,手機營運商 (如 Apple

或 PayPal) 運用低耗電藍牙裝置 Beacon技術

(如 iBeacons或 PayPal Beacon) 與客戶手

機溝通,當客戶進入與營運商 (如 PayPal、

Apple) 合作的 (實體 ) 商店時,Beacon會主

動與顧客預先自營運商下載之手機 App進行

連線,並透過手機通知使用者已連線訊息,當

客戶準備購買物品時,只須提示店員使用營運

商支付工具進行付款,系統即自動啟動支付交

易進行處理(請參考圖 11)。此種支付模式

服務可帶給客戶不同之便利體驗與個人化服

務。此外,商家布建 Beacon設備成本低廉,

且客戶可得到最新的商店優惠資訊,享受更簡

單、更快速的支付服務。依據消費資訊的大數

據運算技術,金融機構進行消費者交易歷史紀

錄分析,並藉由物聯網感知環境確認消費者即

時狀態,推估消費者之需求並據以及時行銷,

可有效增進金融機構之營收。

(三 ) 生物辨識支付模式

傳統式使用卡片支付工具、密碼等認證方

式,將因物聯網環境之興起,逐步轉向以生物

特徵辨識技術為基礎的支付服務模式。「生物

辨識」主要是依靠生物識別技術,根據人體的

生理器官 (如臉部、眼部、指紋等 ) 及行為特

徵確定客戶身分,當使用者通過生物辨識機制

驗證後,再透過資訊設備與金融機構帳戶連線

進行支付授權作業,這種透過使用者生物特徵

控管機制,無需其他 (如支付卡片 ) 交易憑證,

就可完成支付服務的模式,稱為「生物支付」。

圖 11 低耗電藍牙裝置 Beacon支付情境與流程資料來源: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網站

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及大陸第三方支付機構

「支付寶」已推出此類服務,這項新興支付模

式未來勢將逐步擴大其應用領域。

(四 ) 物聯網 (智慧 ) 銀行的支付服務

金融機構為支付業務的核心,在物聯網的

發展趨勢下,金融機構須從傳統之靜態金融服

務轉型為動態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方能主動

掌握消費者之動向需求,藉由物聯網感知功能

確認消費者所在位置、周邊環境等,再透過傳

統金融服務依據消費者往來信用、服務生命週

期及物聯網環境的大數據等智慧分析,即時提

供消費者必要、感興趣的商品服務,創造新的

支付商機。例如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消費信用貸

款,往往依據消費者與其往來及相關信用調查

情形,決定是否給予貸款或利率水準,因此,

從消費者申請貸款,經審核後准予支付款項,

這過程可能耗費可觀的時間,目前已有純網路

銀行利用物聯網環境感知功能及大數據技術,

針對消費者在網路上之行為、身分、職業、

人脈關係、信用歷史、履約能力等進行智慧分

析,即時核貸並支付消費者款項。另,有金融

機構將企業之抵押 /擔保或產品等動產資訊,

透過應用物聯網感知功能與企業放貸系統整

合,即時掌握貸放企業之抵押 /擔保品或出貨

狀況,更可進一步結合企業生產製造或營運活

動流程,迅速完成線上融資作業,支付企業融

資款項,並達到即時監控抵押債權狀況,降低

放貸風險。

(五 ) 分享經濟模式所衍生的支付服務需求

未來學大師傑瑞米.里夫金 (Jeremy Rifkin)

在「物聯網革命」一書中描述:「物聯網即將

帶來一切都是免費的社會?除現行的出版、通

訊及娛樂產業,未來,製造業、能源業、教育

業及更多產業的商品與服務,也都將步入『免

費』的境地,屆時企業的營運、民眾的工作、

市場的經濟將面臨怎樣的巨變?市場經濟逐漸

Page 11: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40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式微,共享經濟躍為主流⋯⋯『取用』勝過

『擁有』、『合作』凌駕『競爭』、『分享』

徹底取代『交易』,一向用以衡量經濟表現

的GDP也因此不斷降低,既有的市場經濟規

則與典範,將全面遭到顛覆。」預期「分享經

濟」在產品服務及市場再流通模式上,將創造

巨大的商業價值;另,依據普華商務諮詢機構

(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 以 Uber、

Airbnb等汽車或住房之分享模式經濟規模統計

顯示,2014年創造的產值約為 150億美元,十

年內將成長到 3,350億美元,可見未來分享經濟

商業模式及其衍生的支付服務需求不容小覷。

四、 應用物聯網支付所面臨的問題

雖然物聯網可為我們帶來更便捷、舒適的

服務與生活,同時促進產業創新變革,但由於

相關配套措施與管理機制尚未完善,勢將成為

物聯網未來發展所須面臨的重大挑戰,謹簡單

說明如下:

(一 ) 技術應用發展多元然標準未統一

由於物聯網體系相關技術應用相當廣泛,且

存有異質資訊設備或網路環境,技術標準較難統

一,易肇致資訊作業效率不佳。另,以物聯網架

構提供金融支付服務,對於交易訊息之即時性、

準確性及跨機構 /產業訊息資料交換規格等,似

未有較具體成形的統一標準,這將是後續推動物

聯網支付等服務所要克服的首要問題。

(二 ) 應用未達經濟規模無法降低營運成本

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最大特色是物件的電子

化、數位化,建構物聯網支付環境須投入包括

物件標籤、感應接收設備、應用整合設備、通

訊網路、後端業務資訊處理平台等成本,由於

物聯網體系多屬試營運性質,未達全面應用階

段,占有比率及交易量仍不顯著,須仰賴時間

逐步擴大服務範圍,以達經濟規模,因此,短

期內無法有效降低相關營運成本,將影響物聯

網體系之推動。

(三 ) 資訊安全有待強化

在物聯網環境下,資訊設備緊密串聯,然現

行各設備間之資料傳輸或資訊處理機制,仍未有

較完善的資訊安全防護措施,譬如未經授權的機

構 /個人或物件對RFID標籤進行讀寫,所引發

的個資防護、隱私安全等問題,甚至進而非法追

蹤、盜取貨物或機密資訊,以謀求不當利益或蓄

意破壞等情形,皆為安全防範須考量之要項。此

外,物聯網感應設備透過網際網路與後端資訊系

統串聯,也會面臨遭病毒與駭客攻擊,導致系統

無法運作的疑慮;因此,強化資訊安全將成為推

動物聯網支付服務的重要目標。

(四 ) 管理機制尚待完善

在物聯網運作環境中,物件與物件溝通將

成為常態,如何強化物件資源之使用或控管、

個人資料的防護、物聯網資訊的有效整合與跨

機構信任機制等重要管理議題,將逐漸面臨挑

戰,成為未來物聯網支付業務能否成功拓展的

重要關鍵。

五、 結語

目前,各產業正如火如荼展開物聯網應

用發展行動,預期將可為支付產業開創嶄新

Page 12: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www.fisc.com.tw ■ 41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〡資訊分享

格局,隨著各項技術與營運問題陸續被克服,

將有越來越成熟的物聯網支付應用模式逐一推

出,面對未來物聯網支付業務的興起,謹就觀

察心得簡單說明之。

(一 ) 完善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為必要前提

物聯網支付模式較傳統支付服務生態體系

複雜,絕非單一機構可獨力完成,依據美國

資訊科技研究與諮詢機構 Gartner之物聯網預

測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所使用的物聯網裝

置數量將達 49億個,比 2014年成長 30%,

至 2020年則將成長至 250億個。為因應未

來龐大物聯網裝置數量所新增的網際網路辨

識碼 (IP) 需求,各單位網際網路通訊協定升

級乃為刻不容緩之議題。為配合提升國家整

體網路基礎建設政策,「行政院國家資訊通

信發展推動小組」(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 Committee,NICI)

積極輔導政府機關進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升級

推動方案 (IPv6 推動工作 ),各金融 /支付機

構尤應密切配合辦理,俾營造利於物聯網支付

發展之環境。

(二 ) 「交易安全」為物聯網支付的最重要

支柱

交易安全為助益支付業務之要項,物聯網

技術雖持續精進發展,但如何兼顧交易安全與

使用方便性,將是能否成功推展物聯網支付服

務之關鍵。因此,隨時保有完備的風險管理機

制、持續提升技術水準、避免交易資料不當儲

存或傳輸,有效降低營運作業風險,以強化交

易安全性,進而提高客戶的信任度與忠誠度,

為物聯網支付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三) 物與物溝通模式擴大支付業務發展空間

物聯網的最大特色在於成功促進電腦

(物 ) 與電腦 (物 ) 自動運作機制,成功實現

不透過人的介入能達到物與物的溝通模式,為

人們提供更為便捷、舒適與安全的服務與生

活,未來因物聯網物與物自動運作機制興起,

將促使支付產業延伸服務領域,透過物聯網提

供感知功能,蒐集客戶資訊與狀況,並透過大

數據分析模式,快速回應或提供客戶服務,將

可進一步獲得更多客戶服務機會,帶動支付新

需求與業務成長,更擴大支付服務範疇與想像

空間。

(四) 新興支付服務與傳統支付業務的互補性

由於新興科技發展帶動新思維與營運模

式,對於傳統金融機構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近來,「科技金融」一詞在國際間越來越受到

矚目,促使金融機構加快革新腳步,尤其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強化國內金融機構競爭優

勢,致力推動「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 3.0」計

畫方案,開放多項簡化申辦電子銀行之業務程

序,國內金融機構也將快速朝向數位科技金融

領域發展。預期未來物聯網支付將成為金融機

構為客戶服務之新模式,在新種支付業務發展

推動階段,短期內傳統支付工具仍為大宗,鑑

於消費者需求的多變與複雜,金融機構持續提

供多樣、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務選擇,以競爭

優勢區隔同業的差異化策略,吸引消費者青

睞。在發展新興支付服務的同時,對傳統的支

付工具仍可以互補的原則共存,加強客群交易

習性、優惠方式、商店銷售行為等分析,發揮

物聯網技術優勢、提供消費者客製化服務,創

造更高附加價值。

Page 13: 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 fisc.com.tw · 文擬從技術演進角度,探討物聯網目前應用與 發展情形,並藉以分析未來在物聯網架構下,

42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4 / 2015.10

資訊分享〡物聯網架構下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資料來源:1.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M2M service layer: Requirements and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www.itu.int)。

2.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SO2 white paper (wso2.com)。

3. 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中國計算機學報第 36卷第 1期,(cjc.ict.ac.cn/quanwenjiansuo/2013-1/chm.pdf)。

4. IoT-A, the European Lighthouse Integrated Project (www.iot-a.eu/arm.)

5. 2014年物聯網白皮書、2014雲計算白皮書,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 (www.catr.cn)。

6. 物聯網讓萬物互聯暢通、從物聯網取得商業價值,IBM公司 (www.ibm.com)。

7. EET電子工程專輯,GLOBAL SOURCES網站 (www.globalsources.com)。

8. Physicalnet: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nd Programming Across Pervasive Computing Networks,University of Virginia (www.cs.virginia.edu)。

9. VISA國際組織 (www.visa.com)。10. 蘋果公司網站 (www.apple.com)。11.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www.

ul.com)。12. Global Standard One (http://www.

gs1.org)。13.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14. Gemalto公司網站 (www.gemalto.com)。15. Silicon Labs (www.silabs.com/patent-

notice)。16. Android (developer.android.com/

index.html)。17. S m a r t C a r d A l l i a n c e ( w w w.

smartcardalliance.org)。18. 財經新報 (finance.technews.tw)。19. 數位時代 (www.bnext.com.tw)。20. 中國評論新聞 (www.CRNTT.com)。

首先,感謝您撥冗閱讀「財金資訊季刊」!

請您提供我們寶貴的意見或建議,給我們一個攜手共進的機

會,我們將儘可能符合您的需求,也豐富季刊的內容,提升對您的服務。

敬請 不吝賜教,並請您將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以電子郵件傳送至財金

資訊公司管理部文書組張小姐 [email protected]

讀者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