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5 2019 5 16 日 星期四 “青年人有责任传承历史,搭 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之桥。” 5 15 日, 300 余名中外优秀青年 代表,齐聚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 的青年责任分论坛,他们来自 13 个国家青年机构和组织、联合国 志愿人员组织。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 “人是 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马来西 亚年轻企业家塞万姆,刚刚参加了 2019 “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干 部研修班,他表示,通过与中国越来 越频繁的交往,他和所有来自东盟 国家的学员更喜欢中国了, “共通的 亚洲文化是我们的友谊根基,而中 国的快速崛起又为全亚洲的青年 人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当前,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 在世界范围有所抬头,此时更需 要展现年轻人‘青春的力量’。”新 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 海燕发言说,亚洲青年人的团结 友好,是“献给世界的礼物”。很 多与会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一带 一路”,认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 彰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 治理观,显示了很强的感召力。 韩国共同民主党青年委员会委员 长张京泰说,“亚洲青年应当从历 史中获取经验和智慧,促进亚洲 新的腾飞。共建‘一带一路’是亚 洲青年人不可错失的机遇。” “郑和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 时还不到 40 岁”,马来西亚青年 和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表示,“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青年人是推动 世界合作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的 合作交流方兴未艾。近年来,全 国青联与 60 多个国家的 140 个青 年组织和机构、 20 多个国际组织 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与会代表 一致认为,青年应担当起光荣使 命,为亚洲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 同繁荣注入青春正能量。 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分论坛 青春能量 繁荣亚洲 本报记者 在琵琶、阮等乐器的伴奏下, 在各国经典诗歌的朗诵声中,亚 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以别具 一格的形式开场。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 祥地。在这片辽阔而古老的土 地上,众多古老文明交相辉映,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 响,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 卓越而独特的贡献。”中宣部副 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 表示,深化媒体合作,推动文明 对话,是区域合作向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迈进的重要内容,必将 为亚洲地区和亚洲文明的繁荣 发展提供助力。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 进思想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和 谐交融,互学互鉴。”菲律宾新闻 部部长马丁·安达纳尔认为,共 建“一带一路”,对于亚洲文明的 传播和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阿根廷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 局国务秘书赫 · 隆巴尔迪认为,今 天,人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 和技术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为 媒体融合提供了战略机遇,亚洲 和拉美媒体可以携手打造平等、 多样和友好的沟通平台,推动各 国文化交流互动。 在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 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看来,媒 体既是对话的载体,也是对话的 产物,要致力培养能够接受、尊 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受众,这将 有助于在当今世界构建和平与 宽容的氛围。 增强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 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了解,有助 于我们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柬埔 寨新闻部部长乔干那烈表示: “今天的会议将成为我们相互理 解的基础,助力创造一个更加美 好的未来。”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 和谐交融 增进互信 本报记者 张慧中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本 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 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及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亚洲 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分论坛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他 们一致认为,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的智慧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 担当。 “我非常赞赏和钦佩习近平 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它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对话。”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 · 林沙军说:“我们应该加强相 互理解与跨文化交流合作,努力 寻求本地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 平衡。” 英国历史学家、畅销书《丝绸 之路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 者彼得 · 弗兰科潘表示:“我们应 该更多地进行文明互学互鉴,古 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的交流与交 往,正在今天得到新的延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 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灵桂认 为,我们正在共同参与构建的 历史进程是如此深刻,“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亚洲 文明、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的中 国智慧。” “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 路相通,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 举足轻重。”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 主席鲁卡·马里安·斯卡兰提诺 说:“当今世界,文明的‘自给自 足’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 展需求。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 合,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恒久发 展。亚洲文明源远流长,其丰富 性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它曾 经也将永远深刻影响和塑造我们 每一个人。”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 文明对话 大国担当 本报记者 韩晓明 杜一菲 5 5 15 15 日下午 日下午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 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 论坛上 论坛上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发言 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发言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张慧中 张慧中5 5 15 15 日上午 日上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 在大会新闻中心 在大会新闻中心中外记者通过大屏幕关注开幕现 中外记者通过大屏幕关注开幕现 场直播 场直播人民视觉 人民视觉 5 5 15 15 日晚 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 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举行 举行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5 15 日,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分论坛上,来自近 50 个国家和地 区及国际组织的 300 余名中外嘉 宾,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开 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出谋划策。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世 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 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 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 文基础,是一个强有力的积极信 号。”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 安表示。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前秘书 长拉希德 · 阿利莫夫认为,自古以 来,亚洲文明间的对话促进了繁 荣。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也是 一项文明交融工程,对全球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 会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过去 40 年,亚洲各区域发展达到前所 未有的高度,亚洲经济的主要推 进器是中国。他说:“习近平主席 宣布到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坚信 这一宏伟目标会实现。今天,我 们这些‘老外’要向中国学习。”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 心主任谢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 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 加,亚洲国家要创造兼具包容性、 多样性和利于彼此学习的大环境, 振兴亚洲文明,促进共同繁荣。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赫坦 建议,促进亚洲不同文明的对话, 促进不同发展模式互鉴互学,加 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历史中 汲取智慧,在竞争中取长补短。 麦启安拿起咨询台上的 《习 近 平 谈 治 国 理 政》第 二 卷 英 文版对记者表示:“人们都应该 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在他看 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闪耀 着以文明交流谋和平、以文明 对话促发展的真知灼见。 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 多元模式 互鉴互学 本报记者 王佳可 陈尚文 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 上,与会嘉宾展开热烈交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为亚 洲地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 亚洲精神遗产和价值观提供重要 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 记忆对话部主任穆萨 · 雷表示,当 今世界面临许多挑战,亚洲文明 对话大会从多个层面促进沟通与 交流,是一次搭建友谊桥梁的重 要会议。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 授、知名汉学家安乐哲认为, “对文 明的最好维护,是认识它、了解它。 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了展示与沟 通的大平台,中国文化尊重并倡导 ‘和而不同’,重视合作,在当前全球 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这一精神 特质十分珍贵。” 古丝绸之路上,琵琶、二胡等 乐器曾十分盛行。长期研究亚洲 传统音乐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 心高级研究员让 · 杜陵表示, “正是 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才让我们欣赏 到世界各地丰富和美妙的音乐。” 黎巴嫩—中国友好联合会主 席马斯欧德 · 达希尔认为,古丝绸 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 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文化 上的沟通交流。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 发认为,秉持开放和欣赏的态度, 是促进文明交流的内在动力。每 个国家、各种文明看到对方如何欣 赏自己,自然会产生深入了解对方 的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 打破文化壁垒和经济保护主义。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 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需要从维护亚洲文 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在促 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 多行,做实人文对话,做深教育对 话,做细心灵对话,做好精神对 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 维护文明多样性分论坛 和而不同 十分珍贵 本报记者 李应齐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 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 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 思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 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一 表述,成为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 分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 进委员会主席披尼 · 扎禄颂巴认 为,旅游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 有效的途径之一,泰中两国的文 化旅游交流非常成功。旅游业收 入占泰国经济总量的 28% ,中国 游客做出了重要贡献。 柬埔寨旅游部长唐坤表示, 近些年,中国赴柬游客数量快速 增长, 2019 年是中柬文化旅游 年,相信将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国 人文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希望柬 中团结合作、民间交往越来越密 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学院院长耿伽 · 乌普 莱蒂指出,旅游是文化交流、民心 相通最实在、最有效的途径之 一。“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连,两 国人民心意相通,应深化产业合 作、加强文旅创新,充分挖掘两国 人文、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才能真正 促进民心相通,民众间的情谊才更 经得起考验。”老挝新闻文化旅游 部长波显坎 · 冯达拉说, “文化与旅 游可以将不同文明联结在一起,消 除隔阂、增进互信,是人与人交往、 国与国合作最好的桥梁之一。”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文 化和旅游交流蓬勃发展, ‘欢乐春 节’‘美丽中国’‘相约北京’等文 化和旅游品牌活动,已成为亚洲 各国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展示旅 游产品精粹的重要平台。”中国文 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未 来,中国愿同各国推动文化和旅 游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 次持续发展,为亚洲文明在新时 代的传承贡献力量。 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 文旅交流 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 李志伟 本版责编 本版责编林小溪 林小溪 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蔡华伟 蔡华伟

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5/16/05/rmrb2019051605.pdf · 在琵琶、阮等乐器的伴奏下, 在各国经典诗歌的朗诵声中,亚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5/16/05/rmrb2019051605.pdf · 在琵琶、阮等乐器的伴奏下, 在各国经典诗歌的朗诵声中,亚

552019年 5月 16日 星期四

“青年人有责任传承历史,搭

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之桥。”5月 15 日,300 余名中外优秀青年

代表,齐聚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

的青年责任分论坛,他们来自 13个国家青年机构和组织、联合国

志愿人员组织。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人是

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马来西

亚年轻企业家塞万姆,刚刚参加了

2019“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干

部研修班,他表示,通过与中国越来

越频繁的交往,他和所有来自东盟

国家的学员更喜欢中国了,“共通的

亚洲文化是我们的友谊根基,而中

国的快速崛起又为全亚洲的青年

人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当前,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

在世界范围有所抬头,此时更需

要展现年轻人‘青春的力量’。”新

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

海燕发言说,亚洲青年人的团结

友好,是“献给世界的礼物”。很

多与会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一带

一路”,认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

彰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

治理观,显示了很强的感召力。

韩国共同民主党青年委员会委员

长张京泰说,“亚洲青年应当从历

史中获取经验和智慧,促进亚洲

新的腾飞。共建‘一带一路’是亚

洲青年人不可错失的机遇。”

“郑和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

时还不到 40 岁”,马来西亚青年

和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表示,“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青年人是推动

世界合作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的

合作交流方兴未艾。近年来,全

国青联与 60 多个国家的 140 个青

年组织和机构、20 多个国际组织

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与会代表

一致认为,青年应担当起光荣使

命,为亚洲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

同繁荣注入青春正能量。

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分论坛

青春能量 繁荣亚洲本报记者 焦 翔

在琵琶、阮等乐器的伴奏下,

在各国经典诗歌的朗诵声中,亚

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以别具

一格的形式开场。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

祥 地 。 在 这 片 辽 阔 而 古 老 的 土

地上,众多古老文明交相辉映,

对 世 界 历 史 进 程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

卓越而独特的贡献。”中宣部副

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

表示,深化媒体合作,推动文明

对话,是区域合作向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迈进的重要内容,必将

为 亚 洲 地 区 和 亚 洲 文 明 的 繁 荣

发展提供助力。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

进思想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和

谐交融,互学互鉴。”菲律宾新闻

部部长马丁·安达纳尔认为,共

建“一带一路”,对于亚洲文明的

传 播 和 交 流 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用。

阿根廷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

局国务秘书赫·隆巴尔迪认为,今

天,人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

和技术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为

媒体融合提供了战略机遇,亚洲

和拉美媒体可以携手打造平等、

多样和友好的沟通平台,推动各

国文化交流互动。

在 亚 洲 — 太 平 洋 广 播 联 盟

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看来,媒

体既是对话的载体,也是对话的

产物,要致力培养能够接受、尊

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受众,这将

有 助 于 在 当 今 世 界 构 建 和 平 与

宽容的氛围。

增强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

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了解,有助

于我们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柬埔

寨 新 闻 部 部 长 乔 干 那 烈 表 示 :

“今天的会议将成为我们相互理

解的基础,助力创造一个更加美

好的未来。”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

和谐交融 增进互信本报记者 张慧中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本

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

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及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亚洲

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分论坛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他

们一致认为,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的智慧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

担当。

“我非常赞赏和钦佩习近平

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它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对话。”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

迪·林沙军说:“我们应该加强相

互理解与跨文化交流合作,努力

寻求本地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

平衡。”

英国历史学家、畅销书《丝绸

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

者彼得·弗兰科潘表示:“我们应

该更多地进行文明互学互鉴,古

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的交流与交

往,正在今天得到新的延续。”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国 家 全 球

战 略 智 库 首 席 专 家 王 灵 桂 认

为 ,我 们 正 在 共 同 参 与 构 建 的

历史进程是如此深刻,“构建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是 我 们 为 亚 洲

文 明 、世 界 文 明 发 展 贡 献 的 中

国智慧。”

“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

路相通,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

举足轻重。”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

主席鲁卡·马里安·斯卡兰提诺

说:“当今世界,文明的‘自给自

足’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

展 需 求 。 各 种 文 化 相 互 交 流 融

合,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恒久发

展。亚洲文明源远流长,其丰富

性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它曾

经也将永远深刻影响和塑造我们

每一个人。”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

文明对话 大国担当本报记者 韩晓明 杜一菲

图图①①::55 月月 1515 日下午日下午,,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

论坛上论坛上,,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发言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发言。。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张慧中张慧中摄摄

图图②②::55 月月 1515 日上午日上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

在大会新闻中心在大会新闻中心,,中外记者通过大屏幕关注开幕现中外记者通过大屏幕关注开幕现

场直播场直播。。 人民视觉人民视觉

图图③③::55 月月 1515 日晚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

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举行举行。。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陈陈 斌斌摄摄

5 月 15 日,在亚洲文明对话

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分论坛上,来自近 50 个国家和地

区及国际组织的 300 余名中外嘉

宾,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开

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出谋划策。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世

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

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

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

文基础,是一个强有力的积极信

号。”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

安表示。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前秘书

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认为,自古以

来,亚洲文明间的对话促进了繁

荣。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也是

一项文明交融工程,对全球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

会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过去

40 年,亚洲各区域发展达到前所

未有的高度,亚洲经济的主要推

进器是中国。他说:“习近平主席

宣布到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坚信

这一宏伟目标会实现。今天,我

们这些‘老外’要向中国学习。”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

心主任谢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

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

加,亚洲国家要创造兼具包容性、

多样性和利于彼此学习的大环境,

振兴亚洲文明,促进共同繁荣。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赫坦

建议,促进亚洲不同文明的对话,

促进不同发展模式互鉴互学,加

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历史中

汲取智慧,在竞争中取长补短。

麦 启 安 拿 起 咨 询 台 上 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

文版对记者表示:“人们都应该

认 真 读 一 读 这 本 书 。”在 他 看

来 ,《习 近 平 谈 治 国 理 政》闪 耀

着 以 文 明 交 流 谋 和 平 、以 文 明

对话促发展的真知灼见。

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

多元模式 互鉴互学本报记者 王佳可 陈尚文

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

上,与会嘉宾展开热烈交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为亚

洲地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

亚洲精神遗产和价值观提供重要

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

记忆对话部主任穆萨·雷表示,当

今世界面临许多挑战,亚洲文明

对话大会从多个层面促进沟通与

交流,是一次搭建友谊桥梁的重

要会议。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

授、知名汉学家安乐哲认为,“对文

明的最好维护,是认识它、了解它。

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了展示与沟

通的大平台,中国文化尊重并倡导

‘和而不同’,重视合作,在当前全球

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这一精神

特质十分珍贵。”

古丝绸之路上,琵琶、二胡等

乐器曾十分盛行。长期研究亚洲

传统音乐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

心高级研究员让·杜陵表示,“正是

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才让我们欣赏

到世界各地丰富和美妙的音乐。”

黎巴嫩—中国友好联合会主

席马斯欧德·达希尔认为,古丝绸

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

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文化

上的沟通交流。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

发认为,秉持开放和欣赏的态度,

是促进文明交流的内在动力。每

个国家、各种文明看到对方如何欣

赏自己,自然会产生深入了解对方

的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

打破文化壁垒和经济保护主义。

中 国 教 育 部 部 长 陈 宝 生 表

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需要从维护亚洲文

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在促

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

多行,做实人文对话,做深教育对

话,做细心灵对话,做好精神对

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

维护文明多样性分论坛

和而不同 十分珍贵本报记者 李应齐 曲 颂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

直 接 的 方 法 莫 过 于 走 入 不 同 文

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

思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

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一

表述,成为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

分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

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认

为,旅游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

有效的途径之一,泰中两国的文

化旅游交流非常成功。旅游业收

入占泰国经济总量的 28%,中国

游客做出了重要贡献。

柬埔寨旅游部长唐坤表示,

近些年,中国赴柬游客数量快速

增 长 ,2019 年 是 中 柬 文 化 旅 游

年,相信将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国

人文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希望柬

中团结合作、民间交往越来越密

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学院院长耿伽·乌普

莱蒂指出,旅游是文化交流、民心

相 通 最 实 在 、最 有 效 的 途 径 之

一。“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连,两

国人民心意相通,应深化产业合

作、加强文旅创新,充分挖掘两国

人文、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才能真正

促进民心相通,民众间的情谊才更

经得起考验。”老挝新闻文化旅游

部长波显坎·冯达拉说,“文化与旅

游可以将不同文明联结在一起,消

除隔阂、增进互信,是人与人交往、

国与国合作最好的桥梁之一。”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文

化和旅游交流蓬勃发展,‘欢乐春

节’‘美丽中国’‘相约北京’等文

化和旅游品牌活动,已成为亚洲

各国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展示旅

游产品精粹的重要平台。”中国文

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未

来,中国愿同各国推动文化和旅

游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

次持续发展,为亚洲文明在新时

代的传承贡献力量。

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

文旅交流 民心相通本报记者 李志伟 颜 欢

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本版责编本版责编::魏魏 贺贺 吴吴 姗姗 林小溪林小溪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蔡华伟蔡华伟

①①

②②

③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