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18 2013 7 8 日 责任编辑 邸晓伟 美术编辑 王冰 行业应用 VERTICALAPPLICATION 随着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和国务院颁布的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要》 的逐步实施, 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信 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 是 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 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 21 世纪世界教育 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 目前, 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与辅导 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们日渐增加 的、 对知识的探索欲与对科技教学的好奇 心,“黑板 + 粉笔 + 课本” 的模式纵然 恒久弥香, 但似乎也到了走下历史舞台的 时刻。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设备被引入到教 学中来, 例如投影仪和电脑用来演示课 件、 播放教学影片, 电子白板用来提高书 写效率等等, 课堂由传统的 1.0 模式, 升 级为互动课堂 2.0 模式。 但是, 这些进步 并不足以改变传统的、 老师“一对多” 的 辅导模式, 而只是在教学形式上提供了一 些辅助。 如今, 教学中的网络环境和硬件 设施逐渐完善、 教育领域“云” 技术迅速 发展、 创新科技教育理念不断被提出, 种 种因素催生教育信息化再次蜕变。 随着信 息化高速发展,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 不甘落数字校园新网络、 多媒 体教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和教学成期, 教育领域也逐渐引 入了板电脑的用。 平板教学领航教育新模式 面向一代的子们, 全国各省份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 数字化课堂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 数字校园过程中, 会数字校园产品用中使用率偏低、时高、 教学效显著境。 究其原 因, 要是产品内容能和用上, 与教学期望还有很大距离是, 不 教师宁愿重新拿起和粉回归应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然, 局面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让科技与教育完美结合使数字 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多环最大限度 的助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是教育管机构、 教学研究机构、 电化教育机构持 续关注问题尔抓住这一契机顺应教育信息 化发展, 提供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方解决该解决案自 2007 年启今, 全国已有近 1000 学部署( 在部署)形成了好的教育信息化 的教育生已与 7 家硬件厂商20 厂商24 商合作建了完的生态系统, 为客户提供了硬件、 件、 内容务、 到业化发展 的完端解决。经不断 耕耘,以自各地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 推动, 该项目已在全国多个省、和点学面铺开。 目前, 教育解决 案正本着“创新”和“规模化”的发展 思路根据同地区特点, 为其定制符合 其现需求包括英教育板电脑、 转屏折叠尔架构校本设备、 基于安卓Windows8 统的内容MNC 客户端及灵活框架进行规模化部, 为形成数字化学 的课堂模式、 创建 21 世纪学环境提 强大教育信息化方已经取得好的效,特是为 “网络空间人人通” 提供了一的理 念和技术支长期导的以学生为体的教学理念, 以及从终端设备到建的全方位解决,不各地育变革进程开契机开拓思路时也 为实教育均衡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推助 教育信息化方解决案帮 助学校整体提高信息化效率、 灵活性及 教学数字化的建设, 建“硬件 + 件” 一体的定制化教育解决案促进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能够有降低后使用中问题 的出降低维护本; 倡更灵活动教学, 推进产品对教学互动课 堂模式的改进, 支持各种多媒体教学设 备, 效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节省备课时通过建设一的、 算资源集中、 可按需计算资源信息 台, 为各个省市及各提供教育信息的共享平及数字化教学能, 而改善教学体, 提高教学质量科技与教育完美结合, 引领校园育新模式。 全方位满足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互动式教学, 学生上课堂” , 学生们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们的学习兴趣教育信息 化方解决用高科技的信息化 手段传统的单向授课堂变为进的多互动课堂的一整套解决。 可以学生与” 到课堂中, 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与分享; 让地面的课堂以在网络中 延伸;让段更便捷,学途径通; 让学生在探学和互动课堂中 到提高学并激发创力。 尔通过定制化教育解决足了多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该解决 , 教师和学生可以使动设备随时随与学和教理日教学务, 了解最新学习内容与学互动、 反馈空限制办公、 教学和学时, 可以便捷访进行数字访问校园资源库获取校园放学资源,支校将该校个性内容整合 办公与学,以便本校的师生共享使 用。 为学创建了一正面向来的、 度集成的、 动互时代的数字化教学 解决通过触控能, 面功能和办公,来助师生松地信息共享; 学生 还原熟悉的书写环境;同步信息化备 课, 备课前、 课堂导、 课能, 为师生在课堂提供互方式, 加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 果; 快反馈学生业的改、 化教学效, 存储和分学生的成等信息, 保障老师能保管理教学信息、 学生信息 等。 教育信息化方解决可以广师生在何地点, 何个性化的校内校教学务, 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互不孤立, 能形成一 续性有机整体, 到全环 的教育信息化效本报记者 邸晓伟 平板电脑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相关链接 更新教育理念 重构学习环境 教育信息化从不同阶段所关注的 核心可以看出 技术课程是我们探索的路径 从而实现教育 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指向人文关怀 人的发展这一过程中要始终以师生的自 然需求和 把握时代潮流为师生创 造需求 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提供 服务支持推进信息技术运用实践 从而不断引发出在国内颇具影响力 的新探索平板电脑固有的特点优势为教与 学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触屏 式指尖学习延伸了人的感官反应知识与学习者 零距离接触无线 互联让学习者对丰富资源的获取更 为便捷并带来全新的人机互动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从而使阅读方 沟通方式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 式发生重大变革同时平板电脑的 便携性让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 为现实教室也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 的唯一场所让传统课堂在网络中无 限延伸

平板电脑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 intel.com · 颖的交互方式, 加强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 成果; 快速反馈及学生作业的批改、 评 测,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平板电脑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 intel.com · 颖的交互方式, 加强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 成果; 快速反馈及学生作业的批改、 评 测,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18

2013 年 7 月 8 日 责任编辑 邸晓伟 美术编辑 王冰

行业应用

VERTICAL�APPLICATION

随着教育部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和国务院颁布的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要》 的逐步实施, 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信

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 是

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

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 21 世纪世界教育

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

目前, 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与辅导

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们日渐增加

的、 对知识的探索欲与对科技教学的好奇

心, “黑板 + 粉笔 + 课本” 的模式纵然

恒久弥香, 但似乎也到了走下历史舞台的

时刻。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设备被引入到教

学中来, 例如投影仪和电脑用来演示课

件、 播放教学影片, 电子白板用来提高书

写效率等等, 课堂由传统的 1.0 模式, 升

级为互动课堂 2.0 模式。 但是, 这些进步

并不足以改变传统的、 老师“一对多” 的

辅导模式, 而只是在教学形式上提供了一

些辅助。 如今, 教学中的网络环境和硬件

设施逐渐完善、 教育领域“云” 技术迅速

发展、 创新科技教育理念不断被提出, 种

种因素催生教育信息化再次蜕变。 随着信

息化高速发展,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

不甘落后, 诸如数字化校园新网络、 多媒

体教室等都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质

量和教学成果。 近期, 教育领域也逐渐引

入了平板电脑的应用。

平板教学领航教育新模式

面向互联一代的孩子们, 全国各省份

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

步伐, 数字化课堂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

构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 会遇到数字化

校园产品在应用中使用率偏低、 时间成本

偏高、 教学效果不显著等困境。 究其原

因, 主要是产品在内容、 功能和用户体验

上, 与教学期望还有很大距离。 于是, 不

少教师宁愿重新拿起课本和粉笔, 回归到

更加得心应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显然,

这样的局面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很不匹

配, 如何让科技与教育完美结合, 使数字

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的诸多环节, 最大限度

的助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是教育主

管机构、 教学研究机构、 电化教育机构持

续关注的问题。

英特尔抓住这一契机, 顺应教育信息

化发展, 提供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方面的

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自 2007 年启动至

今, 全国已有近 1000 所中小学部署 (或

正在部署), 并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

的教育生态。 英特尔已与 7 家硬件厂商、

20 家软件厂商、 24�家系统集成商合作,

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为客户提供了从

硬件、 软件、 内容、 服务、 到专业化发展

的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不断

耕耘, 以及来自各地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

推动, 该项目已在全国多个省、 市、 和试

点学校全面铺开。 目前, 英特尔教育解决

方案正本着“创新” 和“规模化” 的发展

思路,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 为其定制符合

其现实需求的包括英特尔教育平板电脑、

转屏或折叠式英特尔架构学校本在内的终

端设备、 基于安卓和 Windows�8 系统的软

件内容, 并对 MNC 客户端以及灵活的软

件框架进行规模化部署, 为形成数字化学

习的课堂模式、 创建 21 世纪学习环境提

供强大支持。 英特尔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解

决方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别是为

“网络空间人人通”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

念和技术支持。 其长期倡导的以学生为主

体的教学理念, 以及从终端设备到后台构

建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不仅为各地加快教

育变革进程开创契机、 开拓思路, 同时也

为实现教育均衡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推助

力量。

英特尔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帮

助学校整体提高其信息化效率、 灵活性及

教学数字化的建设, 构建“硬件 + 软件”

一体的定制化教育解决方案促进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能够有效降低后期使用中问题

的出现, 降低维护成本; 提倡更灵活的移

动教学, 推进移动平板产品对教学互动课

堂模式的改进, 支持各种多媒体教学设

备, 有效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节省备课时间。 通过建设一个互联的、 计

算资源集中、 可按需分配的计算资源信息

平台, 为各个省、 市及各学校提供教育资

源信息的共建共享平台及数字化教学功

能, 从而改善教学体验, 提高教学质量,

让科技与教育完美结合, 引领现代校园教

育新模式。

全方位满足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互动式教学, 让学生爱上课堂” ,我

们需要给学生们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 充

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英特尔教育信息

化方面的解决方案是利用高科技的信息化

手段, 将传统的单向授课型课堂转变为先

进的多向交互动型课堂的一整套解决方

案。 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 到课堂中,

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

探讨与分享; 让地面的课堂得以在网络中

延伸; 让学习手段更便捷, 学习途径更畅

通; 让学生在探讨式自学和互动性课堂中

发现学习的乐趣,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

果, 并激发创造力。

英特尔通过可定制化教育解决方案满

足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借助该解决

方案,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移动设备终

端随时随地参与学校运作和教研学习, 处

理日常教学任务, 了解最新学习内容、 参

与学习互动、 反馈学习心得, 真正实现不

受时空限制的办公、 教学和学习。 同时,

可以便捷地访问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借

阅、 访问校园资源库获取校园的开放学习

资源, 支持学校将该校的个性化内容整合

到办公与学习, 以便本校的师生共享使

用。 为学校创建了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

高度集成的、 移动互联时代的数字化教学

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移动性和触控功能,

支持桌面功能和移动办公, 来帮助师生轻

松地实现信息共享; 借助手写功能帮学生

还原一个熟悉的书写环境; 同步信息化备

课授课, 具备课前预习、 课堂指导、 课后

复习等功能, 为师生在课堂内外提供更新

颖的交互方式, 加强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

成果; 快速反馈及学生作业的批改、 评

测, 优化教学绩效, 利用软件存储、 整理

和分析学生的成绩等信息, 保障老师能够

更妥善地保管和整理教学信息、 学生信息

等。 英特尔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

可以让广大师生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获得任何个性化的校内校外教学服务, 让

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互不孤立, 能形成一

个延续性的有机整体, 从而真正达到全环

节的教育信息化效果。

本报记者 邸晓伟

平板电脑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相关链接

更新教育理念 重构学习环境

教育信息化从不同阶段所关注的

核 心 可 以 看 出 “技 术—课 程—人 ”

是我们探索的路径 , 从而实现教育

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指向人文关怀 、

人的发展。

这一过程中, 要始终以师生的自

然需求和 “把握时代潮流为师生创

造需求 ” 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提供

服务支持, 推进信息技术运用实践 ,

从而不断引发出在国内颇具影响力

的新探索。

平板电脑固有的特点优势为教与

学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触屏

式指尖学习延伸了人的感官反应, 让

知识与学习者 “零距离” 接触。 无线

互联让学习者对丰富资源的获取更

为便捷, 并带来全新的人机互动、 师

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 从而使阅读方

式 、 沟通方式 、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

式发生重大变革。 同时, 平板电脑的

便携性让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

为现实, 教室也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

的唯一场所, 让传统课堂在网络中无

限延伸。

Page 2: 平板电脑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 intel.com · 颖的交互方式, 加强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 成果; 快速反馈及学生作业的批改、 评 测,

19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行业应用

VERTICAL�APPLICATION

2013 年 7 月 8 日 责任编辑 邸晓伟 美术编辑 王冰

平板电脑应用到教学应用之后,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因

此其在进入校园之后 , 受到了

不少老师与学生的欢迎 。 上

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第一

批试点学校丽英小学的张

老师表示 : “用上平板电

脑 , 打开软件 、 几何制图 、

绘画演示、

PPT

放映均是小菜一

碟, 一堂课下来, 竟没有一个学生会

开小差, 时刻都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精

神, 整个班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用平板电脑教学, 无疑是一个新

的模式。 它自身没有那么多的

局限性, 而且信息得以及时更

新。 一些学校的时事消息、 规章制

度以及家庭作业, 都能够及时准确

地通知到学生及家长。 除此以外 ,

平板电脑还可以帮助学生抛掉沉重的书

包, 不用再为腰酸背痛而烦恼。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

络中心总工程师周力在主导和参与了近

百家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后得出了这样

的结论 “推行教育信息化, 最难的不在

学生群体, 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对

于技术和产品的接受度非常高; 最难的

是老师, 他们的教学观念、 他们使用信

息技术产品的能力, 以及信息技术教学

的素养, 与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信息技

术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整个教

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学校需要在信息化

领域中持续的摸索, 也希望在此过程中

行业中能够有领先的

IT

解决方案厂商

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

在陈经纶中学的一堂教学公开课

上, 周力看到音乐老师使用了平板电脑

并装载多个音乐类的

App

, 无论是用钢

琴类的

App

现场弹琴, 还是用编曲类的

App

随堂编曲, 都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

“这和传统的音乐教学太不一样了, 简

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颠覆 。” 周力说 ,

“不过, 这样的一堂音乐课, 对音乐老

师的要求很高。 她课前需要对各种音乐

App

进行大量的摸索和试用工作, 除

此之外, 还需要对如何结合到课堂实践

做出自己的思索; 另外, 用平板电脑教

学也需要有极强的课堂把控力。”

众所周知, 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包含教

与学两个部分, 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

学水平上, 周力所在的朝阳区现代教育技

术信息网络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一线

老师来说, 平板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对于习

惯了已有课件教学的老师来说, 难度颇

大, 因此, 在平板电脑的教学尝试中, 应

英特尔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采用 “硬件

+

软件” 一体的定制化教育解决方案能够促

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有效降低后期使

用中问题的出现, 降低维护成本; 提倡更

灵活的移动教学, 推进移动平板产品对教

学互动课堂模式的改进, 支持各种多媒

体教学设备, 有效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

的使用率, 节省备课时间。

平板电脑除了可以满足日常文档撰

写、 教案的储存演示之外, 还适合师生

之间随时进行交流沟通、 学生更容易获

取更全面更丰富的课外知识。 在性能上,

X86

平板电脑, 不仅配置了最新的处理

器, 更采用了技术, 再加上系统的应用,

不仅使该机拥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

查看编辑图片、 播放高清画质的视频也

都迅速而流畅, 对于教学工作中经常使

用的办公软件更是反应迅速, 丝毫不会

拖泥带水, 保证了平板电脑的流畅应用

X86

平板电脑拥有高灵敏触摸感应,

多点触控, 全方位手势识别, 以及触感

柔和的电子键盘和识别速度极快的手写

输入设置, 可以提高输入效率, 减少错

误输入和长时间操作所产生的疲劳。 这

些设计对于经常进行教案准备的教育行

业工作者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平板电脑采用了高速

3G

双模互联

技术,

Wi-Fi+3G

无线网络双重联网模

式保证了

X86

平板电脑在任何地方任何

时间都可以轻松的连接到网络。 再加上

内置摆渡船网站导航应用, 教师可以随

时通过调取网络优质教学资源, 学生也

可以通过它更快的获取更多有用的课外

知识。 而且还支持

1080p

视频通话功能,

通过前置的一枚

300W

像素的摄像头 ,

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辅导。

在四川省石室中学拔尖创新基地班

的教室, 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

令人佩服。 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

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粉笔、 黑板, 学

生的课桌上摆放着一台台配有

Windows�

8

系统的平板电脑。 课件可在授课教师

的电子白板和孩子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实

现同步; 孩子们用平板电脑完成与老师

的互动, 与同学探讨解题方法、 完成习

题; 习题讨论结束, 随堂测验开始, 通

过教师点击电子白板上的功能按键, 考

试题下发到孩子们的平板电脑上; 十分

钟后测试完成 , 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将

“考卷” 上传; 教师可选择性地将 “考

卷” 展示出来。 传统印象中严肃、 紧张

的课堂气氛

,

完全没有出现在这堂短短

40

分钟的数学课上, 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

参与者无不兴致盎然。

在采访中石室中学田间校长告诉记

者,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升孩子们自主

思考能力方面的进行尝试, 这也是二十

一创新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 我们希望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通过与同学老师进行

探讨共同完成课题。 让学生不仅仅只会

完成作业, 而是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模

式, 从资料准备、 查询、 筛选到进行创

造性的思维, 提高其思辨能力。 如何实

现? 信息化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据悉, 石室中学在

2000

年就建成了

百兆级的校园网;

2003

年给教师配发教

学用笔记本电脑;

2005

2006

年开始构

建自己的教育资源库, 并引入社会资源,

与英特尔等领先的

IT

企业合作, 教育教

学过程中采用英特尔教育信息化解决方

案,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

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

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主动的、

个性化学习, 在保留了课堂教学的形式

的同时, 充分注意到学生个性化学

习的特点。

田校长认为 , 教育的目标

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

让学生获取知识只是学校责任

的一个方面, 思维能力、 分析能

力、 辨别能力、 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

养是中式教育必须加强的东西, 但它往

往需要依靠一些方法的创新去促进, 英

特尔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新的教学目标必须由新的 “软硬件”

来提供更多支撑才能实现, 改变以往的

教育教学配套模式, 通过多元化的信息

技术, 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信息沟通、 协

作环境是不可忽视的。

石室中学通过教学理念和教育工具

的改变, 做出了新的尝试。 在其拔尖创

新基地班上, 首先, 允许课桌随时移动,

便于学生讨论; 每个学生配发个人终端,

便于学生搜索资料、 随时同步教学资源、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教室接通网络, 便

于学生从互联网获取信息、 整合信息 。

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终端设备将针对题

目的想法反馈给老师, 与老师和同学进

行及时互动交流。 在多方考察之后, 学

校选择为学生配备在便携性和续航能力

方面更胜一筹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平板

电脑。

学校的信息化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使

用英特尔架构的

Windows�8

平板电脑后,

之前在

Windows�7

系统下开发的课件可

以很方便的移植过来, 这种方式为教学的

互动性、 交流性、 选择性、 判断性带来很

多好处。 通过引入新的 “硬件” 设施, 我

们在 “软件” 方面的调整和改进也能得

以实现。 我们希望拔尖创新基地班的经

验能够以一种探讨的方式向其他班级 、

其他兄弟学校以及更多区域进行推广。

谈到未来发展, 田间校长认为好的

硬件配套只是为信息化教育打下了基础,

要更好的利用硬件还要有优秀的教育资

源。 石室中学希望借拔尖创新基地班构

建出一套教学课件、 试题等资源的集合,

并在此基础上为将来构建 “石室教育

云”、 “教育大数据” 做好充分准备。 目

前, 这些富有创新意义的信息化教育理

念和做法, 正在这所千年名校慢慢开展,

并逐步实现着。

由此可见, 平板电脑在教育行业的

应用, 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

担、 丰富学生知识面、 保证信息及时传

达等诸多好处。

移动终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专家观点

实现教育信

息化的深入

发展根本在

应用。

教育信息化

凸显能力的

培养。

石室中学校长 田间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

网络中心总工程师 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