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 個案督導 鄧曼恒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

個案督導 鄧曼恒

Page 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為什麼想參加這個講座?

想• 自己正向D?

• 子女正向D?

• 子女開心D?

• 子女保持積極?

• 子女有心理條件獲取成功?

不想•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子女hea?

• 子女思想負面?

• 子女冇目標?

• 子女冇動力?

Page 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美滿健康情緒精神不健康精神疲弱

心理資本

情緒健康

人口比例

Page 4: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快樂的好處

創作力

記憶力

銷售率

效率

減少怠倦

減少病假

減少離職

Page 5: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環境因素?

與生俱來?

可改變的範圍?

快樂感何來?

Page 6: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快樂感何來?

快樂有40%可以自己選擇

可以改變範圍

與生俱來的

環境因素

Page 7: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選擇快樂

試試寫下你曾定下的目標

Page 8: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選擇快樂

目標有多少實現?

有多少目標讓你快樂?

Page 9: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影響快樂的關鍵

人生目標的取向

Page 10: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成長思維」

• 面對失敗時的兩種反應模式:

「力求熟練的反應模式」 (愈挫愈勇) 「無助的反應模式」 (一蹶不振)

這兩類人在成就表現上所設定的目標是不同的:

• 前者以「學習為本」, 採取的是一種強調學習目的是在增進個人技能與精熟程度

• 後者以「表現為本」, 則視學習為一種展現個人能力、並逃避被視為無能的

Page 1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成長思維」

• 成長思維: 能力是由其後天的努力與技能來定義

• 學習為本力求熟練的反應模式(愈挫愈勇)

• 固定思維: 人的智力主要是由基因所決定• 表現為本無助的反應模式 (一蹶不振)

Dweck, 2014

Page 1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成長思維」

• 抱持「學習為本」導向者比較在乎的是自己是否能夠得到成長,對別人的評價則不太在乎,因此當面臨失敗時,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個必須再發展個人能力的機會。也由於他們較能夠面對自己的弱點,因此當失敗時,反而能夠透過挑戰自己而獲得改進

• 抱持「表現為本」導向者由於太過在乎自己是否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失敗時反而將之解讀為自己就是一個缺乏能力的人,因此導致他們出現許多無助感的現象。

Page 1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神馳經驗 (FLOW EXPERIENCE)

•「意念」在體內通行無阻就是「神馳」; 這狀態可

讓人發展高技術,並向高難度任務挑戰。

• 是做事出現顛峰狀態時的感受, 靈感如泉湧的時刻;

• 隨時隨地, 從工作、運動、大事或生活小事都可以產生

Page 14: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神馳經驗 (FLOW EXPERIENCE)

Page 15: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可實現的目標

• 有挑戰

• 技巧提昇

• 高度集中高峰表現

• 滿足感

神馳經驗 (Flow experience)

工作/學習是否快樂視乎能否產生神馳經驗!

如果把眼前的視為挑戰,全情投入, 高度集中地做好, 快樂的神

馳便隨之浮現!

Page 16: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工作/學習

基本生活

消閒活動

高質素活動

不論做什麼事,若能一面樂於其中、一面不斷成長,就是生活中高質素的活動。

神馳經驗 (Flow experience)

Page 17: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成長思維與希望感

神馳表現成長思維

希望感

Page 18: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希望感可影響…學業

• 希望感與學業表現有顯著相關

• 縱貫研究發現,大學生在大一學期之初所測之希望感量表分數,可預測其GPA、畢業率、及其輟學率

運動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高希望感者會採取更多預防疾病的行動(如聽取健康訊息、運動)• 社會層面亦有類似的行為:若一個國家對人民的目標追尋是更少限制的,也會出現較少的毀滅行為(如自殺)

• 希望感高者在慢性病或其他疾病的治療上也顯現出重要效果

• 低希望感者,通常顯現出自我集中和自憐,而這只會增加焦慮感而延緩治癒力

• 在病痛的忍受力,高希望感者也顯出更強的忍痛能力

Page 19: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希望感可影響…心理適應

• 希望感與正向情緒相關

• 在挫折的回應上,高希望感者較少使用逃避策略

• 低希望感常會對未來有災難化的預想

• 當真正遇到困難時,高希望感會較有彈性的調整目標;低希望感者則鑽牛角尖、念念不忘,甚至不切實際的妄想會有奇蹟出現,無法從過去經驗中記取教訓

人際互動

• 高希望感者,喜歡與人互動,有正面的自我覺醒能力

• 高希望感會結交能互相打氣的盟友,低希望感者則形成怨氣大會

Page 20: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希望感HOPEFUL THINKING

生活中的常用語

• 「我『希望』可以考第一名」

• 「我『希望』可以再瘦5磅」

• 「我『希望』可以今年暑假順利畢業」

• 心理學則認為,所謂“hopeful thinking” 是特指那些較有根據的、經過考慮的,而非盲目樂觀與不切實際的願望

Page 2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希望從何來?•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懷抱著「希望」,意指我們不會被動的等待著願望來自動實現,而是我們會以主動的態度去追求目標

• 「希望感」是一種認知的思考歷程:

希望感 = 意志能耐 + 路徑策略

Will power Way Power

目標

Page 2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人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如自覺一直沒有進展,其希望感會因而降低,負向情緒會接踵而至,最後還會嚴重損害其幸福感

• 目標受阻憤怒絕望漠不關心

• 「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 death)一詞說明希望感喪失的嚴重性

Page 2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外在掌控感

•內在掌控感 = 承受責任及功勞, 有動力繼續追求成果

•外在掌控感= 不接受責任也不接受功勞, 認為所有事都不由自主

心理實驗: 無助的狗

希望殺手

Page 24: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外在掌控感之特徵

• 怕拒絕也怕遭拒絕

• 自己是受害者; • 常說如果…就好了, 我冇得揀, 冇計

• 不接受讚賞

Page 25: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欠缺從自由探索得到快樂的經驗

• 太害怕後果

• 固定思維模式

• 欠缺被肯定

習慣無奈的原由

Page 26: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 願意承擔責任與失敗

• 能自我肯定

• 能自我滿足

• 希望感之意志與路徑

內在掌控感錦囊

Page 27: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影響快樂的關鍵

表現為本學習為本價值為本Peformance Learning ValuesDriven Driven Driven

人生目標的取向

Page 28: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影響快樂的關鍵

哈佛大學教授 塔爾班夏哈 (Tal Ben-Shahar): •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 把達成目標當成衡量成就的標準, 而不重視追求目標的過程, 無法享受所做的事, 以為達到目標就能得到快樂

• 研究發現, 設定/達到目標同成就有關, 但卻與幸 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無關

• 達到目標後, 沒有感受到預期會獲得的快樂

Page 29: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24個價值實踐優點

感恩 領導才能 洞察力(智慧)

去愛和被愛的能力 樂觀感和著眼將來 社交智慧

公民感、團隊精神和忠心

幽默感和俏皮 自我控制與自我規範

寬恕和慈悲 喜愛學習 勇敢和勇氣

開明的思想/判斷/批判力

興致、熱情和幹勁 勤奮、用功和堅毅

仁慈和寬宏 小心、審慎和慎重 創造力、靈巧性和獨創性

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 誠實、真摰和真誠 靈性/重視意義和信念

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發現和欣賞身邊的美事

謙恭和謙遜

Page 30: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Page 3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幸福感之建立

正面情緒

投入感

正面關係

意義

成就感

Page 3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如何實踐

正向心理學帶來的反思… 我們的社會, 學校, 家庭, 是否在栽培孩子:

•看到自身的價值?

• 令他們喜歡自己?

• 令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面對?

• 令他們感到與人有好關係?• 令他們可以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尋找不同的路徑去體現和實踐自己, 而非只活 出某一種生活?

Page 3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什麼會增加幸福感?

正向心理對幸福的研究

哈佛大學75年的追踪研究 (大學生與貧窮階層):• 良好的關係維持情緒及身體健康與幸福感

• 孤單有害, 尤其非自願地感到孤獨

• 關係不在於數量的多寡, 而是質素(深淺): • 對關係越滿意, 對生活, 壽命, 健康越好

Page 34: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正面關係」?

正向心理與好關係

真正好關係所培育出的自我價值觀: • 我 (而非我的成就能力) 是被人所愛的

• 失敗失意並不可怕 (別人如何看我的失意?) • 我是有能力有價值的 (別人欣賞我的什麼?) • 我可以去實踐自己和尋求意義

Page 35: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好關係啟動連鎖正向原素

正面

關係

自我價值

希望感

正面

情緒

投入感

意義

Page 36: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如何與孩子保持連繫

1)減少評論

• 減少標籤化評語

• 減少評價式評語

• 減少“不夠好”語句

Page 37: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評論的文化

西方文化:• 解難/改良文化

• 評論文化

• 專業文化 – 追求完美

• 追求轉變, 突破,nothing is impossible

中華文化:• 長憂九十九

• 以羞辱警戒- “知恥近乎勇”

• 怕讚壞, 總是“不夠好”• 標籤化

_ _ 仔, 你咁_ _ 架

Page 38: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孩子日常聽到的話…趨吉避兇 你係咪想升Band 3中學

以羞辱警戒 咁大個都唔識做哩樣野? 我同你轉返落幼稚園好唔好?

“不夠好”文化,專業文化

你還有進步空間, 可以再諗下可以點改進

標籤化 你好聰明, 靚喎/ 真係蠢, 冇鬼用

解難/改良文化 哩個方法唔得就諗過第個啦, 咩都試下嘛,唔得做到得, 一定要諗到方法

評論文化 點解咁論盡架 做少少野都做成咁

追求轉變, 突破 你寫嗰D太平平無奇囉, 你要…咁做至突出嘛

Page 39: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如何與孩子保持連繫

1)減少評論

• 標籤化評語 描述式肯定句

• 評價式評語 肯定句;換框法

申明是個人感受(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喜歡這個表達方式, 我聽到就有這個⋯感受)

• “不夠好”語句 個人化的肯定式 (在說還可以進步時,想一想對該學生來說是否已做得很好?)

讓子女自己表達做得好和想做得更好的地方,尊重對方發言,為對方補充做得好的地方,加強學生可自我肯定的能力,學生想有動機求進步才再提示如何加強

Page 40: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練習一下:

這個答案一流!無敵!—> (描述式讚賞)

這個作品無新意—>(肯定句)

如果你唔係咁懶就考得好過晒d人啦

—>(肯定/換框)

你怎麼毫無責任感,你知錯了嗎?—>(以個人感受表達)

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正面肯定)

你很用心舖排,又舉了恰當的例子

這個作品做到基本的條件

我相信你是想努力,如果不是擔心成績可能就會放心發力了

可能你平時這樣對一些人他們可接受,而有些人例如我來說就會覺得有點生氣,因為好像說好了的冇被重視

-很欣賞你做到了xx和##,你覺得自己做得怎麼樣?

-看見了用了很大努力,要挑剔可以說⋯,但我覺得你已做得好好,我很欣賞

Page 4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如何與孩子保持連繫

2) 成為子女的陪伴者

簡易步驟: BOLD• Breathe – 陪子女一起留意呼吸

• Observe – 幫助子女觀察身體現時的反應

• Listen – 幫助子女留意內心的感受

• Decide– 幫助子女看見不同選擇, 留意哪個選擇對自己重視的事較有幫助

Page 4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如何與孩子保持連繫

3) 從接納, 欣賞與感恩連繫彼此

我們真的能教子女自我接納, 自我欣賞和感恩嗎?

Page 4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我們不能給孩子…我們沒有的東西

• 在家建立感恩文化,

由自己開始!

Page 44: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Page 45: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感恩的習慣

1. 留意身邊的好事, 細味,

察覺這對自己的意義

2. 對與這事有關的人萌生善意

3. 以實際行動表示欣賞和感恩

Page 46: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感恩的習慣

小練習

給自己一個善意的空間

Page 47: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感恩的習慣

寫下你因孩子而感到感恩的事

Page 48: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感恩的習慣

當你的孩子令你憤怒, 失望時…

寫下你感到孩子所重視的是什麼? 需要的是什麼?

感恩能有這個覺察, 感恩孩子這個特質

Page 49: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感恩的習慣

再測試

Page 50: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長憂九十九 你係咪想升Band 3中學?

以羞辱警戒 咁大個都唔識做哩樣野? 我同你轉返落幼稚園好唔好?

“不夠好”文化,專業文化

你還有進步空間, 可以再諗下可以點改進

標籤化 真係蠢, 冇鬼用

解難/改良文化 哩個方法唔得就諗過第個啦, 咩都試下嘛, 唔得做到得嘛, 一定會有更好方法

評論文化 成績表/家長日的評語, 課堂上互相評分做法

追求轉變, 突破 你寫嗰D太平平無奇囉, 你可以咁做至突出嘛

當孩子做事冇心機, 想馬虎了事時…

若對自己和孩子懷著善意與感恩的心, 你會說

Page 51: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正向親子活動

• 尋寶遊戲 - 24個價值實踐優點 (可簡化)• 24個價值實踐優點 貼紙製作

• 一齊來個感恩呼吸

• Flow 一 flow 親子遊戲

https://www.facebook.com/mwcy.bokss/videos/337750460521386/

• 每天每週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感恩/欣賞/肯定的語句(+擁抱)

• 憤怒時, 先呼吸, 後發言

Page 52: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什麼是成功?

多笑, 常笑

得到智慧人的尊重和小孩的喜愛

得到誠實人的評語, 能忍受不忠實朋友的出賣

能欣賞美好的事

能發掘其他人身上的優點

為世界做點好事, 不論是帶來一個健康小孩, 一個美麗的前園供人欣賞, 或是改善了一些人的狀況

知道有人因為你而呼吸到舒服的空氣

這就是成功

~愛默生

Page 53: 孩子的正向心理學及心理支援 - CHSC · 不想 • 自己要一直擔心子女? ... • 高希望感之運動員比低希望感者,在運動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身體健康

謝謝你的聆聽和參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

341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