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白崖子村东北方的农家小 院中间,一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 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靳积荣介 绍,该民居为原阿土司衙门,占地 700 平方米,现正在重新翻修。 作为最后一任阿土司阿乾德 之孙,阿兹长期以来一直以《阿氏 宗谱》和各类史料为基础,研究河 湟地区阿土司的历史变迁。据阿 滋介绍,自元朝以来,青海历史上 共有十八家土司,其 中阿土司驻守乐都东 部地区。自明洪武四 年( 1371 年)阿 氏 始 祖失喇归附明朝至 1931 8 月青海省政 府下令取消土司制 度,阿土司共经历五 百四十年。 说起阿土司与白 崖子村结缘,还得从 1407 年的那个秋收说起。阿土司 原本居住在湟水南岸的阿鸾堡, 负责乐都东部的事物。湟水南岸 的南山地区多以游牧民族为主, 每年秋收季节庄稼都会遭受不同 程度的抢劫,长期以往,百姓无不 怨声载道。处于战乱原因, 1408 年,第三代阿氏土司阿吉做出大 胆的决定,从湟水河南岸的阿鸾 堡迁湟水河北岸的燕支沟,从此, 便世居与此。 据阿滋判断,当时阿吉之所以 从湟水河南岸迁至北岸,主要是看 中了白崖子在当时的战略位置。白 崖子南部的湟水河正是一座抵御敌 人北上的天然防御河道,加之白崖 子东北部正是以天堑著称的老鸦 峡,而且在当时,通过老鸦峡的交通 只有“羊肠子沟”一条。 阿向德老人告诉记者,阿吉从阿 鸾堡迁至白崖子后便在湟水岸边筑 城墙、设土司衙门。如今,在白崖子 村南部的湟水边,还能找到当年城墙 的残存。之后因战乱等原因阿土司 衙门多次搬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所 民宅始建于同治三年( 1866 年),后于 1917 年(民国六年)维修重建。 据阿滋介绍,青海土司衙门因 多种原因,都已拆迁,现该宅院为 青海省土司衙门唯一留存,因此, 保护好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A08 2018 6 11 日 星期一 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专刊部主办 电话: 0972-8689538 责编 / 祁国忠 版式 /祁国忠 时报/河湟地理 在来白崖子村之前,就听别人 说每年清明节时,在白崖子村有一 场李氏祭祀活动,与其他祭祀不同 的是不光有李姓本家参与,还有不 少外姓人也来祭拜,其规模之大远 超出平时我们所见到的祭祀活动。 了解完阿土司衙门后,我们就 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到底是什么 吸引着这么多的人前来祭祀。行 至白崖子村西部一块开阔地,一座 大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他们 清明祭祀之地。 据村民李守文介绍,人们祭拜 的是一个在河湟流传已久、并被冠以 “面头太爷”的人物。而这就是他们 的一个祖先,名叫李椿先,是明初的 一代战将,战死沙场后葬在了这里。 按照民间的说法,相传明朝初 年,乐都马营黑古城住着一个部族 首领,号称黑乌婆,这个部族以游 牧为业,性强悍,善征战,常到邻村 劫掠。高庙、长里、白崖子、老鸦一 带居民深受其害。明永乐十二年 1414 年),百户阿吉从阿鸾堡驻守 白崖沟,但未能彻底消除匪患。为 此永乐帝决心征讨,命李椿先为先 锋,进军黑古城。黑乌婆初战失 利,弃城北逃退守桌子山,在荆棘 丛中挖了陷马坑,李椿先率兵直上 突跌坑中,头被割去。后来明兵终 于降服了黑乌婆,李椿先的尸体被 运回安葬,但因为没有了头颅,只 得用面头代替,因而被叫做“面头 太爷”。 李守文说,当年李椿先应该被 运往民和享堂祖庙安葬,但途中暴 雨,板车难行,就安葬在了乐都白 崖子。从此,乐都李氏便于白崖子 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正因为是为守护百姓安宁 而阵亡,才有大量外姓人前来祭 拜,据说在“面头太爷”面前许愿极 准,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当地百姓 心中,“面头太爷”一直是他们的守 护神。所以,除了清明,每年的六 月六,这里还有盛大的花儿会。 其实,除了上述“风景”之外, 白崖子村还有古烽火台、白化寺、 神龙泉、水上游乐园等风光。“正因 有了这样优越的自然和历史条件, 目前白崖子村正计划以西大门李 氏椿先大”和药王、龙泉二泉为起 点,逐步延伸,打造生态、观光、民 俗、水上游乐、垂钓、野营烧烤、湟 水河景观散步为一体的旅游村。” 靳积荣告诉记者。 70 多年前,在湟水北岸的白崖子村,人们在挖 垫村北白崖沟口墩壕(古代烽火台)时不经意发现 了一块名为《三老赵宽碑》的汉碑。一时间,白崖 子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便出现在了专家学者 眼前。其实除了这块汉碑之外,这个村庄的特殊 之处在与它与两个土司密切相关。 离开老鸦峡继续向西约十分钟车程,便到了 此次采访的终点—乐都区高庙镇白崖子村。 从白崖子村平面地图不难看出,村子交通相当便 利,京藏高速、民小公路、鲁大复线、兰青铁路、湟 水河南北通道连接 109 国道穿村而过。 为了能够细致的了解村庄,我们决定先在村 庄转一转。村主任靳积荣告诉记者,白崖子村东 西长约 1.7 公里,南北约 1 公里,共有 510 户, 2000 多人,在当地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村。据介绍,白 崖子村至今有 600 多年的历史,在引湟水灌溉时 于村子东北部挖出了一条灌溉水渠,而水渠旁便 形成了一座“白崖”,由此,原先的燕支沟便有了一 个新的名字—白崖子。 跟随村主任靳积荣,我们径直来到村子中心 的一条巷道,在这里一座古楼尤为显眼。经了解 得知,这是白崖子村最古老的一条巷道,而我们 所看到的这座古楼名叫映景楼,至于它何时修 建,目前尚无明确记载,只是在村庄一直流传着 建于清朝之说。 其实映景楼只是它的官方称呼,在这里,人 们更愿意将它称为“二门楼”,因为“二门楼”这 个称谓更能说明白崖子村的历史。据白崖子村 87 岁的阿向德老人介绍,在以前,白崖子村只有 这一条街道,而这条街道也是进入青海后的“官 道”,“二门楼”则是这条街道的西门,用于防御 敌人来犯。既然有“二门”,自然也有“一门”。 靳积荣告诉记者,“一门”位于这条街的最东 部,与“二门”相隔近 500 米,当地人也称之为 “文昌楼”,清朝河湟事件中被毁后一直没有修 复。 从白崖子村的地形不难发现,当地先民设立 防御体系时的科学之处。东部“一门”以东是水 流充沛的白崖沟,西部“二门”以西是源于北山的 佛僧沟,加上南部的湟水河正好构成了防御村庄 的三面“护城河”。 如今,“二门”已经失去了昔日防御的作用, 古街也不再承担交通要道,但透过这里的一砖一 瓦,白崖子村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 文/祁国忠 图/李振德 白崖子村: 一个村庄与两个土司的故事 古街折射村庄历史 阿土司为何选中白崖子 河湟李氏在此祭祀

白崖子村: 一个村庄与两个土司的故事epaper.dbcsq.com/html/1/2018-06/11/A08/20180611A08_pdf.pdf · 共有十八家土司,其 中阿土司驻守乐都东 部地区。自明洪武四

  • Upload
    others

  • View
    2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在白崖子村东北方的农家小院中间,一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靳积荣介绍,该民居为原阿土司衙门,占地700平方米,现正在重新翻修。

作为最后一任阿土司阿乾德之孙,阿兹长期以来一直以《阿氏宗谱》和各类史料为基础,研究河湟地区阿土司的历史变迁。据阿滋介绍,自元朝以来,青海历史上

共有十八家土司,其中阿土司驻守乐都东部地区。自明洪武四年(1371 年)阿氏始祖失喇归附明朝至1931年 8月青海省政府下令取消土司制度,阿土司共经历五百四十年。

说起阿土司与白崖子村结缘,还得从

1407年的那个秋收说起。阿土司原本居住在湟水南岸的阿鸾堡,负责乐都东部的事物。湟水南岸的南山地区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每年秋收季节庄稼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抢劫,长期以往,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处于战乱原因,1408年,第三代阿氏土司阿吉做出大胆的决定,从湟水河南岸的阿鸾堡迁湟水河北岸的燕支沟,从此,

便世居与此。据阿滋判断,当时阿吉之所以

从湟水河南岸迁至北岸,主要是看中了白崖子在当时的战略位置。白崖子南部的湟水河正是一座抵御敌人北上的天然防御河道,加之白崖子东北部正是以天堑著称的老鸦峡,而且在当时,通过老鸦峡的交通只有“羊肠子沟”一条。

阿向德老人告诉记者,阿吉从阿鸾堡迁至白崖子后便在湟水岸边筑城墙、设土司衙门。如今,在白崖子村南部的湟水边,还能找到当年城墙的残存。之后因战乱等原因阿土司衙门多次搬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所民宅始建于同治三年(1866年),后于1917年(民国六年)维修重建。

据阿滋介绍,青海土司衙门因多种原因,都已拆迁,现该宅院为青海省土司衙门唯一留存,因此,保护好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A08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邮箱:[email protected]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责编 / 祁国忠版式 /祁国忠 时报/河湟地理

在来白崖子村之前,就听别人说每年清明节时,在白崖子村有一场李氏祭祀活动,与其他祭祀不同的是不光有李姓本家参与,还有不少外姓人也来祭拜,其规模之大远超出平时我们所见到的祭祀活动。

了解完阿土司衙门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这么多的人前来祭祀。行至白崖子村西部一块开阔地,一座大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他们清明祭祀之地。

据村民李守文介绍,人们祭拜的是一个在河湟流传已久、并被冠以

“面头太爷”的人物。而这就是他们的一个祖先,名叫李椿先,是明初的一代战将,战死沙场后葬在了这里。

按照民间的说法,相传明朝初年,乐都马营黑古城住着一个部族首领,号称黑乌婆,这个部族以游牧为业,性强悍,善征战,常到邻村

劫掠。高庙、长里、白崖子、老鸦一带居民深受其害。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百户阿吉从阿鸾堡驻守白崖沟,但未能彻底消除匪患。为此永乐帝决心征讨,命李椿先为先锋,进军黑古城。黑乌婆初战失利,弃城北逃退守桌子山,在荆棘丛中挖了陷马坑,李椿先率兵直上突跌坑中,头被割去。后来明兵终于降服了黑乌婆,李椿先的尸体被运回安葬,但因为没有了头颅,只得用面头代替,因而被叫做“面头太爷”。

李守文说,当年李椿先应该被运往民和享堂祖庙安葬,但途中暴雨,板车难行,就安葬在了乐都白崖子。从此,乐都李氏便于白崖子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正因为是为守护百姓安宁而阵亡,才有大量外姓人前来祭拜,据说在“面头太爷”面前许愿极

准,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当地百姓心中,“面头太爷”一直是他们的守护神。所以,除了清明,每年的六月六,这里还有盛大的花儿会。

其实,除了上述“风景”之外,白崖子村还有古烽火台、白化寺、神龙泉、水上游乐园等风光。“正因有了这样优越的自然和历史条件,目前白崖子村正计划以西大门李氏椿先大”和药王、龙泉二泉为起点,逐步延伸,打造生态、观光、民俗、水上游乐、垂钓、野营烧烤、湟水河景观散步为一体的旅游村。”靳积荣告诉记者。

70多年前,在湟水北岸的白崖子村,人们在挖垫村北白崖沟口墩壕(古代烽火台)时不经意发现了一块名为《三老赵宽碑》的汉碑。一时间,白崖子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便出现在了专家学者眼前。其实除了这块汉碑之外,这个村庄的特殊之处在与它与两个土司密切相关。

离开老鸦峡继续向西约十分钟车程,便到了此次采访的终点——乐都区高庙镇白崖子村。从白崖子村平面地图不难看出,村子交通相当便利,京藏高速、民小公路、鲁大复线、兰青铁路、湟水河南北通道连接109国道穿村而过。

为了能够细致的了解村庄,我们决定先在村庄转一转。村主任靳积荣告诉记者,白崖子村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约1公里,共有510户,2000多人,在当地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村。据介绍,白崖子村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引湟水灌溉时于村子东北部挖出了一条灌溉水渠,而水渠旁便形成了一座“白崖”,由此,原先的燕支沟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白崖子。

跟随村主任靳积荣,我们径直来到村子中心的一条巷道,在这里一座古楼尤为显眼。经了解得知,这是白崖子村最古老的一条巷道,而我们所看到的这座古楼名叫映景楼,至于它何时修建,目前尚无明确记载,只是在村庄一直流传着建于清朝之说。

其实映景楼只是它的官方称呼,在这里,人们更愿意将它称为“二门楼”,因为“二门楼”这个称谓更能说明白崖子村的历史。据白崖子村87岁的阿向德老人介绍,在以前,白崖子村只有这一条街道,而这条街道也是进入青海后的“官道”,“二门楼”则是这条街道的西门,用于防御敌人来犯。既然有“二门”,自然也有“一门”。靳积荣告诉记者,“一门”位于这条街的最东部,与“二门”相隔近 500 米,当地人也称之为

“文昌楼”,清朝河湟事件中被毁后一直没有修复。

从白崖子村的地形不难发现,当地先民设立防御体系时的科学之处。东部“一门”以东是水流充沛的白崖沟,西部“二门”以西是源于北山的佛僧沟,加上南部的湟水河正好构成了防御村庄的三面“护城河”。

如今,“二门”已经失去了昔日防御的作用,古街也不再承担交通要道,但透过这里的一砖一瓦,白崖子村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

□ 文/祁国忠 图/李振德

白崖子村:一个村庄与两个土司的故事

古街折射村庄历史

阿土司为何选中白崖子

河湟李氏在此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