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衣服的确很新,因为父 亲就只穿过几次,更因为每 次穿的时候都是反穿的时 候多。儿子读书很努力,小 学时成绩优秀,初中时成绩 优秀,高中时成绩也优秀, 所以才考上了省城的重点 大学。这是儿子的骄傲,这 也是父亲的骄傲。 7 文学 新闻热线 0836-2835756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杨燕 版式编辑 陈相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儿,站的稳走的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最 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 不改永远爱中华。”这是上世纪九十年 代解晓东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 娃》中的两句,一双千层底布鞋,饱含 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 在八十年代以前,不论是大人还 是小孩穿的鞋子都是自家做的布鞋。 那时候,我们的穿着是什么状况?就是 当时最为流行的顺口溜足以证实:新 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 一件衣服要穿九年!穿破了的旧衣服, 还是舍不得丢弃,留着来改小一点的 衣服,到最后母亲就会用来糊拷子留 着做鞋帮与鞋底。 那时候,母亲在白天忙完农活后, 晚上经常会把家里一些不能再穿的破 烂衣服,洗净,撕开,然后找太阳强的 好天气在桌子面上用浆糊一层层粘起 来,铺平,粘满一层后再粘第二层,一 般不超过五层。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了 再按照各人脚的尺码大小剪鞋样,把 那些晒干的布再用浆糊层层贴起来, 照着鞋样把它剪好。在做鞋底前,母亲 把鞋底样子压在袼褙上拿剪子开鞋 底。开出的鞋底用“白花旗”条子沿完 边子,在纳鞋底之前。还要准备一个 “针锥”和“顶针”,因为鞋底太厚,穿 针要很大的力气,必须用这两个工具 才能完成。针锥先把鞋底锥一个小洞, 再用顶针把带线的针顶过去。顶针的 样子就象一个普通的戒指,但宽度要 宽得很多,上面布着密密麻麻小坑,当 针尖穿过鞋底遇到阻力时,带顶针的 手指往前用力一顶,就穿过去了。有时 还要准备一点腊,在针上和线上抹一 下,起到润滑作用。针穿过去了,自然 也带了线一起穿了过去,还得用手使 劲拉线,拉得越紧,鞋底就越结实,由 于拉线得直接用手,还得用力,纳完一 双鞋底,母亲的右手中指和食指就伤 出很多口子了。 纳鞋底用的大都是自家用棉花拧 成的棉线,每纳一针鞋底,母亲都会把 针在头发上蹭一下,引过的棉线绕在 锥子把儿上使劲儿地拽几下,那密密 麻麻的针脚就留在鞋底上了。针脚的 大小决定做出的鞋底是否耐磨。母亲 总是把鞋底纳得很密,鞋底纳稀了,鞋 帮不等穿坏,鞋底会先磨出洞来。 纳鞋底是个慢功夫,时间一长,手 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母亲手发 麻不小心还会扎着自己手指。已记不 清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是望着鞋底上 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母亲那疲倦的眼 睛而渐渐地进入梦乡的。母亲纳鞋底 那熟悉的棉线抽动的嗤嗤声,现在还 时常回响在我的耳畔。 鞋底纳好了就开始做鞋帮,男同 志的鞋帮脚面部分,要剪成倒“几”形, 两边连上“松紧布”,这样做成的鞋帮 容易穿上脚。老家人都叫松紧鞋。女同 志的鞋帮通常都是剪成“n”,老家人 都叫大口鞋。把“缉”好的鞋帮与鞋底 儿组合到一起,叫上鞋,上鞋是做布鞋 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没个 好手艺,鞋帮儿就会上偏,不仅穿着难 看还不舒服。因此,母亲每上一针都要 比量一下,认真对待每一针,避免白搭 工夫最后前功尽弃。母亲做鞋的细心 和耐心是出了名的,她做出的鞋不仅 穿着舒服,而且特别美观。 那个年代,我们村庄都没有通电, 所以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是点煤油 灯。房子是土墙,在靠近床头的土墙上 挖一个四方形的洞,把煤油灯放在里 面,一豆灯光,悠悠晃晃。母亲就在夜 晚就着这微弱的灯光纳鞋底。所谓的 千层底,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代表着 母亲们千针万线的心血,可见这种鞋 底的结实与耐穿。 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有这样的画 面:夜已经很深了,躺在母亲身边的 我,一觉醒来,还依然见母亲在引线纳 鞋。针上穿着长长的棉线,母亲很麻利 把针线穿过来,再穿过去,神情是那样 专注,安详,柔和,还时不时把针在头 发上荡一下,为的是走针时更顺滑,这 个动作使母亲看起来更加柔美慈祥。 我就是这样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 过了童年,走进了少年。说实在的,因为 与现在穿的各式鞋子有了比较,才感觉 到布鞋穿着有多舒服。而在那些一年到 头只穿布鞋的日子里,倒没觉出布鞋有 多好。相反,穿布鞋都穿腻味了,看到谁 家孩子有一双白球鞋或黄球鞋时,那羡 慕嫉妒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成 了那时的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奢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 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是一首母爱的颂歌,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那些布鞋仿佛在告 诫我做人也要像那布鞋踏实,耐磨,不 忘本,学会勤俭节约,同时也告诫我要 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 至今已有30多年没有穿过母亲 做的布鞋了。很怀念穿母亲做的布鞋 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 如今,母亲已是八十岁的人了,半 边身子已失去知觉,不能行走。在有生 的时间,只有尽自己的孝心来报答母 亲养育之恩。 布鞋 乔加林 父亲挤上火车,倚窗而坐。父亲埋 头闭目,但是他依然能感到别人的目光 盯着他。父亲将脸朝向窗外,窗外的风景 一闪而过,父亲感到的依然是别人落在 自己身上的目光。别人看父亲,只因为他 反穿着衣服。父亲知道反穿衣服丢脸,但 是他只能这么做。 父亲对面的男人一直看着他。男人 十分奇怪,他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呢?为什么要反穿衣服呢?男人掏出烟, 递一支给父亲。父亲不接,父亲说他不抽 烟。男人的烟,不能随便抽。如果烟里有 迷药,父亲就会被迷倒。父亲的裤袋里还 有五百块钱,那是给儿子带去的生活费。 男人见父亲不肯抽烟,便自己抽。男 人吐着烟圈问父亲: “老人家,你是去省城 吧?”父亲其实才40多岁,然而长年累月 风吹日晒,累死累活,看上去有近 60 岁, 的确挺老。父亲不说 话,但他点了头。父亲 知道,自己一说话,男 人的话肯定特别多。 男人三言两语,就可 能套出他的话,引他 上当受骗。男人说: “你不是去打工吧?是 去看孩子,对吧?” 男人说对了,父 亲的确不是去打工,父 亲没带行李,只带了20 个煮熟的土鸡蛋去看 儿子。儿子在省城读大 学,快一年了,儿子却 没回过一次家,父亲想 儿子,母亲也想儿子,于是父亲便坐火车去 看儿子。看儿子胖了还是瘦了,看儿子长高 了没有,看儿子有什么困难没有。 男人又说:“你怎么反穿衣服呢?” 父亲看看男人,不说话。反穿衣服,是他 的秘密,不能说。男人见父亲不说话,又 说:“老人家,你告诉我吧,我很想知 道。”父亲看看男人,男人不像是坏人, 可是真要让他把秘密告诉男人,他还是 说不出口。反穿衣服,已经不是第一次 了,这个秘密,儿子不知道,儿子的娘也 不知道。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这世上恐 怕只有他自己。 其实,父亲早就想有一个人分享他 的秘密。男人的目光一直落在父亲脸上, 看得出来,他的确很想知道这个秘密。父 亲咬咬牙,终于说道: “反穿衣服,是为了 正面穿衣服的时候,它是干干净净的,崭 崭新新的。儿子在省城上大学,我去看他, 不能让他丢脸,让他难堪!” 男人一愣: “可是你现在反穿衣服, 你会很丢脸,会很难堪……”“我丢脸不 算什么,只要儿子不丢脸,他高兴就 成!”父亲露出了笑容,他想到儿子不会 因为他而丢脸,心里很快乐。父亲还告 诉男人,儿子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他 就买了这件衣服,以前去县城看儿子,路 上他也是这么反穿衣服,到了学校才正面 穿。父亲翻出正面给男人看: “你看,快四 年了,这衣服还新着呢!” 衣服的确很新,因为父亲就只穿过 几次,更因为每次穿的时候都是反穿的 时候多。儿子读书很努力,小学时成绩优 秀,初中时成绩优秀,高中时成绩也优秀, 所以才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这是儿 子的骄傲,这也是父亲的骄傲。所以,这一 次,父亲不远千里去看儿子。去看儿子,当 然不能委屈儿子,当然得穿新衣服。 一路上,尽管男人还想跟父亲多说 话,但父亲总是不理不睬。父亲不想多说 话,因为他在想儿子的事,他还想见到儿 子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终于,父亲到了省城。父亲转了两 次车,终于来到儿子的大学。父亲将反 穿的衣服脱下来,翻了一面,正面穿上。 然后,他给儿子打电话。很快,儿子就跑 出来了。父亲看到儿子便 冲他招招手。儿子近了,父 亲发现,儿子胖了,儿子还 高了,父亲打心里高兴。 儿子看看父亲,脸色一 沉,赶紧把他拉到一边,劈 头就说: “爸,你怎么还穿这 件衣服?这衣服都穿了好几 年了!我读高中你穿这衣服 来看我,现在我读大学你还 穿这衣服来看我,你知道不 知道,这是省城,穿这样的 衣服很掉价,你让我很没面 子……”父亲一时愣住了。 他舍不得买贵的衣服,还不 是为了省钱供儿子读书。为 了供儿子读书,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 牌,没日没夜,累死累活。父亲没想到,因 为这件衣服儿子会这么激动。 “你知道吗?你父亲为了来看你,为了不 让你丢脸,一路上,他反穿着衣服。他宁愿自 己丢脸,也要把脸面留给你。可是你却还嫌 这崭新的衣服掉价,埋怨你父亲,我看你才 真丢人!”儿子和父亲都一愣。父亲一回头,看 到了火车上的那个男人。父亲赶紧上前对男 人说: “求求您,别说了!”父亲担心男人再说, 儿子会很委屈,很伤心。父亲真后悔在火车 上把秘密告诉了男人。不告诉男人,男人什 么都不知道,也就不会责怪儿子。 父亲将手里的袋子交给儿子,告 诉他是煮熟的土鸡蛋,接着又从裤袋 里掏出钱塞给儿子。父亲说:“孩子,我 走了,你照顾好自己,有困难就给家里 打电话!”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转身离 去。看到了儿子,父亲就放心了,他不 想再多待。多待,要是遇到儿子的同学 和老师,儿子会尴尬。况且,他还要赶 时间,他还得坐火车回家。晚了,就得 吃饭,就得住宿,那会花不少钱。 父亲走了一段路,急忙将衣服脱下来, 翻了一面,他又将衣服反穿起来。儿子的眼 泪啪地掉下来,他知道,父亲反穿衣服,只为 在下一次来看他的时候,衣服还是崭崭新新 的。为了不让他丢脸,父亲宁愿自己丢脸。 父亲不怕丢脸 李代金 悬在空中,一枚 淡淡的朦胧 光辉,一圈圈 氤氲成水的涟漪 荡起心底儿时那些 天真,稚嫩 暮色四合时分 “回家吃饭喽”,是记忆里 最美的天籁 渐渐升起的月亮 照亮的,是整个世界 如今的月亮 只是一个,水中的月亮 想要掬起一捧月色 却碎成 一地的璀璨 想要瞧个仔细 无奈,乌云和狂风 成了常客 一茎狗尾草 两三只蝴蝶 排着队运送食物的蚂蚁 陌上似锦的繁花 还有那些晚霞中的红蜻蜓 和荷叶上坐着呱呱叫的青蛙 如今,你们去了哪里 秋来了,我只想捉一只蚂蚱 一只,记忆中 壮硕劲猛的蚂蚱 遍地的枯草摇摆,将对我的嘲笑 扔在风里,凌乱 水中的月亮,销声匿迹 只好,随手在纸上 画一个月亮 画月亮 晋高峰 小院诗意 董国宾 汪曾祺说他小时候,蛋黄蛋白吃光了, 用清水把鸭蛋里面冼净,晚上捉了萤火虫 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 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栖居卤汀河边宁谧村落,蛙鼓阵阵 的夏夜,有了流萤的缀饰,沉闷和燠热随 风而去,平添几分神秘、几分诗意。 流萤用冰蓝之光穿透浓墨黑夜,我 的心里,总是漾满柔软与温情。萤火虫娴 静、纾缓,古典而温馨,夏夜多了一份幽 渺的情韵。萤光有一丝忧郁和薄凉的美, 恍若一位身姿袅娜的江南女子,白底蓝 花的衣衫,手拈素洁栀子,明眸善睐,如 一朵粉莲,一尊宋瓷。 孩提时,一俟天黑,母亲就点上那盏 煤油灯,捻子扭得小小的,光线昏黄黯 淡。月光流淌,星空迷离,有一种邈远又 幽深的空阔。篱笆小院是一只敞口器皿, 盛满纯净的月光。我们躺在竹席上纳凉, 哼着古老的童谣。院里的苦楝树如一幅 清简的素描。栀子花沐着月光,恣意安 然,倚风自笑。蛙声清透磊落,我们在月 光下表里澄澈,梦境香甜。 祖父坐在桑木凳上,额头蓄满月光。 “咝啦、咝啦”地抽着烟锅,抽出一番惬 意,一腔豪情。他双手腾挪着编竹箩,斜 睨着翻飞的流萤,讲车胤囊萤映雪的古 事。我们支颐聆听,目光游移在湛蓝的夜 空和葳蕤的枝叶间。夏夜小院里的那份 亲切和温馨,笛声一样悠远。祖父就是一 棵苍老古拙的苦楝树,浑身长满善良和 悲悯的叶片。 夏夜寂寞而漫长,我们喜欢奔走于墙 角、菜畦、草丛,捕捉几只流萤,然后装进一 只瓶子里。睡觉时,挂在帐子上,再现“昼长 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的美妙意境。 月儿如盘如碾如磙,莹莹汪汪,要滴 下玉液来。河边芦苇丛中成群的流萤,忽 明忽暗,是圣诞树上装饰的彩灯,是银河 里晶亮的星星。有时霍然飞动,像刮起一 阵小小的旋风,旋转一圈,又飞回原地。常 见河两边菖蒲丛中的流萤聚集在一起,再 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璀璨和壮观。 流萤在夜空中飞翔,提着吉祥的灯 笼,寻寻觅觅。那美妙的形象和光影把深 邃的夜色点缀得瑰丽而神奇,给诗性夏 夜带来火热的生命激情和动感。这时会 有芸娘一般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吴侬软 语,轻罗小扇扑流萤,有淡淡的惆怅和寂 寞。想起董小宛,腌野菜,调羹汤,熬董 糖,风情摇曳,烟火生活中平添诗情和逸 趣。庸常日子纯净如一抹清远的月色。 残月挂青桐,我总是倚着一棵刺槐 树,凝望流萤划过寂寥的天空,幽幽碧 光,给人以灵感和遐思。流萤发出冰蓝之 光,抚慰一颗颗悲悯的心,成为生命中一 缕最纯净、浪漫的清芬。 流萤翩跹,是一幅色调明快的风情 画,是一首酣畅淋漓的抒情诗。青露盈 耳,清风入袖,清欢萦怀,我如入古画,自 在妖娆,清雅又古典。这样的夏夜,我们 很容易抵达内心的清明与平和。 一缕萤光 宫凤华 守护。杨世尧 摄 多年老屋,三世同堂,淡睦而居。人说,居所褊狭,挤拥。我 看,家什紧凑,得体。屋陋,得以容膝,心宽,自有万物。庭院不过 十平方,院小,亦能放眼碧空,思羽不羁,信步遐想。 一年四季,阳光惠临,月华如水。院中小憩,斟茶静思,忽有 孩童碎声传来,娇嫩欲滴,与茶香同饮,怡然家园,悠然我心。 季节轮回,景象嬗变,风、雨、霜、雪轮番光顾。院落窄小,承载 颇丰,有容为大,兴味不减。蜂碟在这里欢舞,燕子在这里呢喃,蝉 儿在这里鸣叫,小鸟在这里玩耍,鸽子在这里飞旋,秋蛰在这里低 吟。奇怪,它们怎么知道主人热情好客,又为主人送来一丝丝清凉 和欢快?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十平方的院子里。 院里有棵桃树,阳春三月,开满粉红色的花朵。碰到有风的 日子,桃花从迷离的碧空飘下来。邻家多花树,飞花也随风落到 我的院里。须臾之间,红雨菲菲,白雪纷纷,满院子披上了花的 衣衫。夏天,桃子熟了,枝头伸到了邻家院里,邻家的葡萄亦爬墙 而来。种一棵树,邻我两家都能吃到两种果子,这种甘美自然从 嘴里甜到心里。 桃树背后有棵梧桐,叶多茂密,为我庇荫,茎干亭亭,似乎在 告诫人们: “要像我一样正直。” 牡丹、朱蕉、紫茉莉、仙客来多种花草倚窗排立。每到季节, 也便随了主人的性子,吐露热情,绽放笑脸,清香阵阵。陋室虽 小,也因此不乏生动鲜活。孩子寄读,妻子出差,老人乡下小住, 我却未感空虚。这个时候,倍感这些花草生在我家,最为相宜。 水盆旁边的八角金盘,还有荷叶,叶片宽阔,有了它们,我家 的雨声也多起来。这又像主人的掌声,不管什么时候,随时欢迎 亲朋好友的光临。 秋天,当裂开玛瑙的石榴挂满枝头的时候,我就想,要是邻 家有个男孩来我院里,摘一个给他,那该多高兴啊! 那天,朋友自远方来。朋友带了一女孩,明眸皓齿,衣着现 代,充满朝气。她说在陋室小院里发现了一种东西,我说喜欢什 么拿去便是。她说发现了一种淡雅之美。于是摄影留念,把这种 淡雅之美载入了记忆的永恒。没想到,大千世界,寻梦的现代女 孩,竟在我这陋室小院里也发现了美! 思念是一种慰藉。 在寒冷的冬季,将收音机放最小的音量,关掉所有的门和 窗,重温一曲曲暖暖的歌。漫忆那年那月那刻骨铭心的情感,浪 漫的思绪会带我去一个最美丽的空间。并且没有人走过,那感 觉温馨又从容。固执地坚守那个小小的信念,思念就是一条迷 人的风景线,期待再度相逢的惊喜,那丝丝絮语和心灵的触摸, 岂只是万种风情? 思念是一种寄托。 喜欢在午夜通过千里电波,只轻轻的一声问候:你好吗?便 足以让人幸福快乐,谁说我们远在天涯,只觉彼此的心近在咫 尺。当友人问起我停泊的港湾,自信的目光总爱凝视远方。并且 早已学会在无数平淡的日子里独享那份宁静的美丽。 思念是一种孤独。 不在身边的人,难免有份落寞,不能为你分担工作的辛劳, 也不能与你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心灵总是愧疚,于是抱怨所欠 太多,于是也就孤独寂寞。 思念是一种伤怀。 数着窗前的落叶,望着遥遥无期的岁月。聆听冷雨敲打窗 棂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中不免惆怅,不免伤感,似乎 有许多的失落,许多痛苦的等待。 思念是一杯酒。有时醇香,有时苦涩…… 思念 王萍

画月亮 - paper.kbcmw.compaper.kbcmw.com/page/1/2018-06/25/07/2018062507_pdf.pdf · 千层底,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代表着 母亲们千针万线的心血,可见这种鞋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衣服的确很新,因为父

亲就只穿过几次,更因为每

次穿的时候都是反穿的时

候多。儿子读书很努力,小

学时成绩优秀,初中时成绩

优秀,高中时成绩也优秀,

所以才考上了省城的重点

大学。这是儿子的骄傲,这

也是父亲的骄傲。

7文学新闻热线 0836-2835756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杨燕 版式编辑 陈相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站的稳走的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最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解晓东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娃》中的两句,一双千层底布鞋,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

在八十年代以前,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穿的鞋子都是自家做的布鞋。那时候,我们的穿着是什么状况?就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顺口溜足以证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一件衣服要穿九年!穿破了的旧衣服,还是舍不得丢弃,留着来改小一点的衣服,到最后母亲就会用来糊拷子留着做鞋帮与鞋底。

那时候,母亲在白天忙完农活后,晚上经常会把家里一些不能再穿的破烂衣服,洗净,撕开,然后找太阳强的好天气在桌子面上用浆糊一层层粘起来,铺平,粘满一层后再粘第二层,一般不超过五层。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了再按照各人脚的尺码大小剪鞋样,把那些晒干的布再用浆糊层层贴起来,照着鞋样把它剪好。在做鞋底前,母亲把鞋底样子压在袼褙上拿剪子开鞋底。开出的鞋底用“白花旗”条子沿完边子,在纳鞋底之前。还要准备一个

“针锥”和“顶针”,因为鞋底太厚,穿针要很大的力气,必须用这两个工具才能完成。针锥先把鞋底锥一个小洞,再用顶针把带线的针顶过去。顶针的样子就象一个普通的戒指,但宽度要宽得很多,上面布着密密麻麻小坑,当针尖穿过鞋底遇到阻力时,带顶针的手指往前用力一顶,就穿过去了。有时还要准备一点腊,在针上和线上抹一下,起到润滑作用。针穿过去了,自然也带了线一起穿了过去,还得用手使劲拉线,拉得越紧,鞋底就越结实,由于拉线得直接用手,还得用力,纳完一双鞋底,母亲的右手中指和食指就伤出很多口子了。

纳鞋底用的大都是自家用棉花拧成的棉线,每纳一针鞋底,母亲都会把针在头发上蹭一下,引过的棉线绕在锥子把儿上使劲儿地拽几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就留在鞋底上了。针脚的大小决定做出的鞋底是否耐磨。母亲总是把鞋底纳得很密,鞋底纳稀了,鞋帮不等穿坏,鞋底会先磨出洞来。

纳鞋底是个慢功夫,时间一长,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母亲手发麻不小心还会扎着自己手指。已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是望着鞋底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母亲那疲倦的眼睛而渐渐地进入梦乡的。母亲纳鞋底那熟悉的棉线抽动的嗤嗤声,现在还时常回响在我的耳畔。

鞋底纳好了就开始做鞋帮,男同志的鞋帮脚面部分,要剪成倒“几”形,两边连上“松紧布”,这样做成的鞋帮容易穿上脚。老家人都叫松紧鞋。女同志的鞋帮通常都是剪成“n”,老家人都叫大口鞋。把“缉”好的鞋帮与鞋底儿组合到一起,叫上鞋,上鞋是做布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没个好手艺,鞋帮儿就会上偏,不仅穿着难看还不舒服。因此,母亲每上一针都要比量一下,认真对待每一针,避免白搭工夫最后前功尽弃。母亲做鞋的细心和耐心是出了名的,她做出的鞋不仅穿着舒服,而且特别美观。

那个年代,我们村庄都没有通电,所以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是点煤油灯。房子是土墙,在靠近床头的土墙上挖一个四方形的洞,把煤油灯放在里面,一豆灯光,悠悠晃晃。母亲就在夜晚就着这微弱的灯光纳鞋底。所谓的千层底,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代表着母亲们千针万线的心血,可见这种鞋底的结实与耐穿。

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有这样的画面:夜已经很深了,躺在母亲身边的我,一觉醒来,还依然见母亲在引线纳鞋。针上穿着长长的棉线,母亲很麻利把针线穿过来,再穿过去,神情是那样专注,安详,柔和,还时不时把针在头发上荡一下,为的是走针时更顺滑,这个动作使母亲看起来更加柔美慈祥。

我就是这样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过了童年,走进了少年。说实在的,因为与现在穿的各式鞋子有了比较,才感觉到布鞋穿着有多舒服。而在那些一年到头只穿布鞋的日子里,倒没觉出布鞋有多好。相反,穿布鞋都穿腻味了,看到谁家孩子有一双白球鞋或黄球鞋时,那羡慕嫉妒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成了那时的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奢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那些布鞋仿佛在告诫我做人也要像那布鞋踏实,耐磨,不忘本,学会勤俭节约,同时也告诫我要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

至今已有30多年没有穿过母亲做的布鞋了。很怀念穿母亲做的布鞋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

如今,母亲已是八十岁的人了,半边身子已失去知觉,不能行走。在有生的时间,只有尽自己的孝心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

布鞋◎乔加林

父亲挤上火车,倚窗而坐。父亲埋头闭目,但是他依然能感到别人的目光盯着他。父亲将脸朝向窗外,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父亲感到的依然是别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别人看父亲,只因为他反穿着衣服。父亲知道反穿衣服丢脸,但是他只能这么做。

父亲对面的男人一直看着他。男人十分奇怪,他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呢?为什么要反穿衣服呢?男人掏出烟,递一支给父亲。父亲不接,父亲说他不抽烟。男人的烟,不能随便抽。如果烟里有迷药,父亲就会被迷倒。父亲的裤袋里还有五百块钱,那是给儿子带去的生活费。

男人见父亲不肯抽烟,便自己抽。男人吐着烟圈问父亲:“老人家,你是去省城吧?”父亲其实才40多岁,然而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累死累活,看上去有近60岁,的确挺老。父亲不说话,但他点了头。父亲知道,自己一说话,男人的话肯定特别多。男人三言两语,就可能套出他的话,引他上当受骗。男人说:

“你不是去打工吧?是去看孩子,对吧?”

男人说对了,父亲的确不是去打工,父亲没带行李,只带了20个煮熟的土鸡蛋去看儿子。儿子在省城读大学,快一年了,儿子却没回过一次家,父亲想儿子,母亲也想儿子,于是父亲便坐火车去看儿子。看儿子胖了还是瘦了,看儿子长高了没有,看儿子有什么困难没有。

男人又说:“你怎么反穿衣服呢?”父亲看看男人,不说话。反穿衣服,是他的秘密,不能说。男人见父亲不说话,又说:“老人家,你告诉我吧,我很想知道。”父亲看看男人,男人不像是坏人,可是真要让他把秘密告诉男人,他还是说不出口。反穿衣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个秘密,儿子不知道,儿子的娘也不知道。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这世上恐怕只有他自己。

其实,父亲早就想有一个人分享他的秘密。男人的目光一直落在父亲脸上,看得出来,他的确很想知道这个秘密。父亲咬咬牙,终于说道:“反穿衣服,是为了正面穿衣服的时候,它是干干净净的,崭崭新新的。儿子在省城上大学,我去看他,不能让他丢脸,让他难堪!”

男人一愣:“可是你现在反穿衣服,你会很丢脸,会很难堪……”“我丢脸不算什么,只要儿子不丢脸,他高兴就成!”父亲露出了笑容,他想到儿子不会因为他而丢脸,心里很快乐。父亲还告诉男人,儿子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他就买了这件衣服,以前去县城看儿子,路上他也是这么反穿衣服,到了学校才正面

穿。父亲翻出正面给男人看:“你看,快四年了,这衣服还新着呢!”

衣服的确很新,因为父亲就只穿过几次,更因为每次穿的时候都是反穿的时候多。儿子读书很努力,小学时成绩优秀,初中时成绩优秀,高中时成绩也优秀,所以才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这是儿子的骄傲,这也是父亲的骄傲。所以,这一次,父亲不远千里去看儿子。去看儿子,当然不能委屈儿子,当然得穿新衣服。

一路上,尽管男人还想跟父亲多说话,但父亲总是不理不睬。父亲不想多说话,因为他在想儿子的事,他还想见到儿子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终于,父亲到了省城。父亲转了两次车,终于来到儿子的大学。父亲将反穿的衣服脱下来,翻了一面,正面穿上。然后,他给儿子打电话。很快,儿子就跑

出来了。父亲看到儿子便冲他招招手。儿子近了,父亲发现,儿子胖了,儿子还高了,父亲打心里高兴。

儿子看看父亲,脸色一沉,赶紧把他拉到一边,劈头就说:“爸,你怎么还穿这件衣服?这衣服都穿了好几年了!我读高中你穿这衣服来看我,现在我读大学你还穿这衣服来看我,你知道不知道,这是省城,穿这样的衣服很掉价,你让我很没面子……”父亲一时愣住了。他舍不得买贵的衣服,还不是为了省钱供儿子读书。为

了供儿子读书,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日没夜,累死累活。父亲没想到,因为这件衣服儿子会这么激动。

“你知道吗?你父亲为了来看你,为了不让你丢脸,一路上,他反穿着衣服。他宁愿自己丢脸,也要把脸面留给你。可是你却还嫌这崭新的衣服掉价,埋怨你父亲,我看你才真丢人!”儿子和父亲都一愣。父亲一回头,看到了火车上的那个男人。父亲赶紧上前对男人说:“求求您,别说了!”父亲担心男人再说,儿子会很委屈,很伤心。父亲真后悔在火车上把秘密告诉了男人。不告诉男人,男人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不会责怪儿子。

父亲将手里的袋子交给儿子,告诉他是煮熟的土鸡蛋,接着又从裤袋里掏出钱塞给儿子。父亲说:“孩子,我走了,你照顾好自己,有困难就给家里打电话!”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转身离去。看到了儿子,父亲就放心了,他不想再多待。多待,要是遇到儿子的同学和老师,儿子会尴尬。况且,他还要赶时间,他还得坐火车回家。晚了,就得吃饭,就得住宿,那会花不少钱。

父亲走了一段路,急忙将衣服脱下来,翻了一面,他又将衣服反穿起来。儿子的眼泪啪地掉下来,他知道,父亲反穿衣服,只为在下一次来看他的时候,衣服还是崭崭新新的。为了不让他丢脸,父亲宁愿自己丢脸。

父亲不怕丢脸◎李代金

悬在空中,一枚淡淡的朦胧光辉,一圈圈氤氲成水的涟漪荡起心底儿时那些天真,稚嫩暮色四合时分

“回家吃饭喽”,是记忆里最美的天籁渐渐升起的月亮照亮的,是整个世界

如今的月亮只是一个,水中的月亮想要掬起一捧月色却碎成一地的璀璨想要瞧个仔细无奈,乌云和狂风成了常客

一茎狗尾草两三只蝴蝶排着队运送食物的蚂蚁陌上似锦的繁花还有那些晚霞中的红蜻蜓和荷叶上坐着呱呱叫的青蛙如今,你们去了哪里秋来了,我只想捉一只蚂蚱一只,记忆中壮硕劲猛的蚂蚱遍地的枯草摇摆,将对我的嘲笑扔在风里,凌乱水中的月亮,销声匿迹只好,随手在纸上画一个月亮

画月亮◎晋高峰

小院诗意◎董国宾

汪曾祺说他小时候,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冼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栖居卤汀河边宁谧村落,蛙鼓阵阵的夏夜,有了流萤的缀饰,沉闷和燠热随风而去,平添几分神秘、几分诗意。

流萤用冰蓝之光穿透浓墨黑夜,我的心里,总是漾满柔软与温情。萤火虫娴静、纾缓,古典而温馨,夏夜多了一份幽渺的情韵。萤光有一丝忧郁和薄凉的美,恍若一位身姿袅娜的江南女子,白底蓝花的衣衫,手拈素洁栀子,明眸善睐,如一朵粉莲,一尊宋瓷。

孩提时,一俟天黑,母亲就点上那盏煤油灯,捻子扭得小小的,光线昏黄黯淡。月光流淌,星空迷离,有一种邈远又幽深的空阔。篱笆小院是一只敞口器皿,盛满纯净的月光。我们躺在竹席上纳凉,哼着古老的童谣。院里的苦楝树如一幅清简的素描。栀子花沐着月光,恣意安然,倚风自笑。蛙声清透磊落,我们在月光下表里澄澈,梦境香甜。

祖父坐在桑木凳上,额头蓄满月光。“咝啦、咝啦”地抽着烟锅,抽出一番惬意,一腔豪情。他双手腾挪着编竹箩,斜睨着翻飞的流萤,讲车胤囊萤映雪的古事。我们支颐聆听,目光游移在湛蓝的夜空和葳蕤的枝叶间。夏夜小院里的那份亲切和温馨,笛声一样悠远。祖父就是一棵苍老古拙的苦楝树,浑身长满善良和悲悯的叶片。

夏夜寂寞而漫长,我们喜欢奔走于墙角、菜畦、草丛,捕捉几只流萤,然后装进一只瓶子里。睡觉时,挂在帐子上,再现“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的美妙意境。

月儿如盘如碾如磙,莹莹汪汪,要滴下玉液来。河边芦苇丛中成群的流萤,忽明忽暗,是圣诞树上装饰的彩灯,是银河里晶亮的星星。有时霍然飞动,像刮起一阵小小的旋风,旋转一圈,又飞回原地。常见河两边菖蒲丛中的流萤聚集在一起,再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璀璨和壮观。

流萤在夜空中飞翔,提着吉祥的灯笼,寻寻觅觅。那美妙的形象和光影把深邃的夜色点缀得瑰丽而神奇,给诗性夏夜带来火热的生命激情和动感。这时会有芸娘一般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吴侬软语,轻罗小扇扑流萤,有淡淡的惆怅和寂寞。想起董小宛,腌野菜,调羹汤,熬董糖,风情摇曳,烟火生活中平添诗情和逸趣。庸常日子纯净如一抹清远的月色。

残月挂青桐,我总是倚着一棵刺槐树,凝望流萤划过寂寥的天空,幽幽碧光,给人以灵感和遐思。流萤发出冰蓝之光,抚慰一颗颗悲悯的心,成为生命中一缕最纯净、浪漫的清芬。

流萤翩跹,是一幅色调明快的风情画,是一首酣畅淋漓的抒情诗。青露盈耳,清风入袖,清欢萦怀,我如入古画,自在妖娆,清雅又古典。这样的夏夜,我们很容易抵达内心的清明与平和。

一缕萤光◎宫凤华

守护。杨世尧 摄

多年老屋,三世同堂,淡睦而居。人说,居所褊狭,挤拥。我看,家什紧凑,得体。屋陋,得以容膝,心宽,自有万物。庭院不过十平方,院小,亦能放眼碧空,思羽不羁,信步遐想。

一年四季,阳光惠临,月华如水。院中小憩,斟茶静思,忽有孩童碎声传来,娇嫩欲滴,与茶香同饮,怡然家园,悠然我心。

季节轮回,景象嬗变,风、雨、霜、雪轮番光顾。院落窄小,承载颇丰,有容为大,兴味不减。蜂碟在这里欢舞,燕子在这里呢喃,蝉儿在这里鸣叫,小鸟在这里玩耍,鸽子在这里飞旋,秋蛰在这里低吟。奇怪,它们怎么知道主人热情好客,又为主人送来一丝丝清凉和欢快?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十平方的院子里。

院里有棵桃树,阳春三月,开满粉红色的花朵。碰到有风的日子,桃花从迷离的碧空飘下来。邻家多花树,飞花也随风落到我的院里。须臾之间,红雨菲 菲,白雪纷纷,满院子披上了花的衣衫。夏天,桃子熟了,枝头伸到了邻家院里,邻家的葡萄亦爬墙而来。种一棵树,邻我两家都能吃到两种果子,这种甘美自然从嘴里甜到心里。

桃树背后有棵梧桐,叶多茂密,为我庇荫,茎干亭亭,似乎在告诫人们:“要像我一样正直。”

牡丹、朱蕉、紫茉莉、仙客来多种花草倚窗排立。每到季节,也便随了主人的性子,吐露热情,绽放笑脸,清香阵阵。陋室虽小,也因此不乏生动鲜活。孩子寄读,妻子出差,老人乡下小住,我却未感空虚。这个时候,倍感这些花草生在我家,最为相宜。

水盆旁边的八角金盘,还有荷叶,叶片宽阔,有了它们,我家的雨声也多起来。这又像主人的掌声,不管什么时候,随时欢迎亲朋好友的光临。

秋天,当裂开玛瑙的石榴挂满枝头的时候,我就想,要是邻家有个男孩来我院里,摘一个给他,那该多高兴啊!

那天,朋友自远方来。朋友带了一女孩,明眸皓齿,衣着现代,充满朝气。她说在陋室小院里发现了一种东西,我说喜欢什么拿去便是。她说发现了一种淡雅之美。于是摄影留念,把这种淡雅之美载入了记忆的永恒。没想到,大千世界,寻梦的现代女孩,竟在我这陋室小院里也发现了美!

思念是一种慰藉。在寒冷的冬季,将收音机放最小的音量,关掉所有的门和

窗,重温一曲曲暖暖的歌。漫忆那年那月那刻骨铭心的情感,浪漫的思绪会带我去一个最美丽的空间。并且没有人走过,那感觉温馨又从容。固执地坚守那个小小的信念,思念就是一条迷人的风景线,期待再度相逢的惊喜,那丝丝絮语和心灵的触摸,岂只是万种风情?

思念是一种寄托。喜欢在午夜通过千里电波,只轻轻的一声问候:你好吗?便

足以让人幸福快乐,谁说我们远在天涯,只觉彼此的心近在咫尺。当友人问起我停泊的港湾,自信的目光总爱凝视远方。并且早已学会在无数平淡的日子里独享那份宁静的美丽。

思念是一种孤独。不在身边的人,难免有份落寞,不能为你分担工作的辛劳,

也不能与你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心灵总是愧疚,于是抱怨所欠太多,于是也就孤独寂寞。

思念是一种伤怀。数着窗前的落叶,望着遥遥无期的岁月。聆听冷雨敲打窗

棂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中不免惆怅,不免伤感,似乎有许多的失落,许多痛苦的等待。

思念是一杯酒。有时醇香,有时苦涩……

思念◎王萍